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论文(精选8篇)
1.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论文 篇一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小学数学
盱眙县鲍集中心小学
刘巨祥
【摘 要】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刻画学生的数学活动水平,已是当前教育的普遍共识,如何让小学生真正寓情感于学习活动,就是教育者须认真探究及实践的课题。为此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来填补学生经验的不足,以解决生活数学,尤显得重要。
【关键词】经历
体验
探索
生活化
实践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用“经历、参与、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刻画学生的数学活动水平。可见数学活动与学生的体验过程已息息相关、不容孤立。而我们知道体验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他需要学习者设身处地地区感受客观事物,这样才能达到一种自我感悟自我认识、自我升华的内化效果。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教学尝试: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将尊重,帮助残疾人,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坐在轮椅上想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这便是——体验学习。两种学习的效果一比,后者肯定由于前者。因为后者学生亲身感受到了残疾人的生活艰辛,从而增进对他们的理解和同情。这种学习活动是知情合一的学习,所以这种学习活动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可在创新教育的大前提下,我觉得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来填补学生经验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的体验学习获得成功。
一、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定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许,多许多学生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很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只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并合理利用他的“原型”进行教学,就能便抽象为形象,学生的学习也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怕学为乐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即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如“小学加减法法则”的教学,我先让学生到商店调查有关商品的单价,以及商品的买卖,并且亲身去买一些商品。上课时,在复习了小数的意义及整数加减法的法则之后,让学生报出所买商品的名称、单价及应付的钱。然后讨论:怎样列竖式计算共应付的钱?列式和计算的依据是什么?大部分学生经亲身体验后,能从元、角、分的角度表达列式和计算的依据是什么?也有的学生由于见到小数的都是小数的单价,能用小数的组成表示列式和计算的依据。然后观察找出所列竖式的共同点,并与整数加减法比较,从而理解小数点对齐的含义。这样巧妙地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结合,亲身体验知识的来源,有亲切感、真实感、兴趣高、体验深。提供机会,让学生在中体验
(一)参与实践操作,促进经验获得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同样,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过程,也应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则。如“将正方体钢坯锻造成长方体”,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让他们捏一个正方体橡皮泥,再捏成长方体,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相等,圆柱高6厘米,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仍有难度,如果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学会逻辑地思考。遵循迁移规律,学会解决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和强化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的过程,所以我们要遵循认知规律,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地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之中,把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扩大形成内化,或者学生主动地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组去顺应新知识的学习。如“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时,是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自己探求平行四边形计算方法,很显然大部分学生用量底和边长的方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而且很自以为是,当学生用边长相等的长方形的面积去比时,问题产生了,面积怎么会小了呢?看来量边长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呢?转化成什么图形呢?大胆想象,动手操作,协作交流,及时点拨,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发现了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二、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应用中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这样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学习《比和比例》后,让学生测绘学校平面图等等。在实际应用中,既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还让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带来的愉悦和成功,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小学生营造充分平等、和谐的体验 氛围是体验学习的重要前提;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动空间是体验学习的关键所在。体验学习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教育思想,他充分展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乐趣,体验“生活”、体验过程、体验创新、体验成功,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才智》2011年27期 宋燕 [2]《在体验中学习数学》《中小学电教》2012年第四期 吴连峰
2.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论文 篇二
一、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 在操作中体验数学
儿童认识事物的基本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而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仍占有很大成分。如果儿童没有丰富的直接经验, 感情认识, 就很难理解书本上所没有见过的有关事物的基本知识。因此, 只有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接触各种事物现象, 体验生活、扩大感性认识, 才能有助于抽象概念同他头脑里的鲜明表象结合起来, 在理解事实和现象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
例如: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用线段表示出1/2、2/4、3/6。有的学生是这样画的, 先并列画出三条同样长的线段, 把第一条线段平均分成2份, 取其中的1份, 就是1/2;把第二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 取其中的2份就是2/4, 这时分数的分子和分母虽然都扩大了2倍, 但线段长度都没有变。再把第三条线段平均分成6份, 取其中的3份, 就是3/6, 这时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扩大了3倍, 但线段的长度还是没变。线段图清楚地表明了3个分数所表示的长度一样, 因而1/2、2/4、3/6这三个分数的大小相同。
再引导学生反过来看, 同学们很快想到,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 分数的大小不变, 从数到形, 又从形到数, 学生边想边画, 边画边想, 充分地感知了所学知识。整个学习过程自始至终都与学生的实际操作亲自体验相结合。学生通过这些操作活动, 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鲜明的线段图来认识, 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 而且使学生正确掌握了数学知识。
二、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索, 在独立探索中体验数学
因此, 要努力挖掘、拓展教材内容的探索空间,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再创造”活动中深刻体验数学。
如: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 可组织学生观察讨论, 说出自己对这类图形特点的看法, 学生有的会从边的特点说, 有的会从角的特点说, 还有的会从这类图形与其他图形 (长方形等) 的区别来说。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会得到尊重, 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探索、合作探索。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 在讨论中充分享有发言权, 可以自己发表意见, 将自己的观点、想法告诉同学们, 同时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通过讨论, 在更深层次上认识所学内容, 真正成为学习主人, 同时, 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调控能力、评价信息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都有特殊的意义。
三、引导学生进入生活实践, 再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 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那样:“教学中, 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 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 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 感受数学的力量, 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 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把握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 挖掘出生活中的数学素材, 创设一种数学情景, 组织学生有兴趣地思考与学习, 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 感悟数学的普遍性, 初步建立良好的数学意识。
例如:在教学“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时, 不采用教材里的例题, 而是播放了一段某学校门口公路上车水马龙的“生活实际”, 放手让学生记录3分钟内各种车经过的辆数。起初, 面对接踵而来的各种车辆, 学生很少统计正确, 这时, 老师开展讨论, 总结出统计方法不对、车速太快等原因, 再在第一次的基础上采用“正”字法开展合作统计。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录进行一系列的整理、分析。因为有真实的数学内容, 所以学生兴趣盎然, 并且很好地落实了知识。这样的学习, 使学生接触的是一种活生生的数学。
四、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在验证的过程中体验数学
数学猜想, 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 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和经验基础上, 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 是一种合理推理 (非逻辑的, 也叫似真推理) 。我们要重视猜想这种非逻辑思维的培养,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以猜想带动学生思维。形成问题———思考———猜想———验证的基本思维模式, 在验证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奥妙。
例如:在讲“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 先在方格纸中给出钝角、锐角、直角三角形各一个, 让学生根据方格纸数出他们的底、高及面积各是多少?然后根据这些数据, 让学生大胆猜测, 三角形的底和高同它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能是什么?学生从底、高与面积的对比中, 发现底与高乘积的一半与面积相等。从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能是底与高的乘积再除以2。有了这样的猜测, 再引导学生用剪拼的方法, 对这一可能性进行验证, 证实了学生的猜想。学生都非常惊喜于自己发现的正确与成功。长期训练,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数学才能就积淀其中了。
3.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篇三
“让学生体验数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然而,课堂教学中我们该怎样让学生体验数学呢?下面就结合“克的认识”一课的教学片段,谈谈“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具体做法。
一、寻求知识背景,激发学习动力
教学片段1:
师:这个哈密瓜约有几千克?
生:这个哈密瓜约有3千克。
师:这个柚子约有几千克?
生:这个柚子约有2千克。
师:看仔细了!(老师停顿片刻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枣子)
这个枣子约有几千克?(学生大笑)
师:同学们都笑了,为什么要笑呢?
生1:我觉得一个枣子太小了。
生2:我觉得一个枣子很轻,说它有几千克不太合适。
师:一个枣子有多重,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合适呢?
生:克。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算理、法则等都可通过追根寻源找到其知识背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知识向前延伸,寻求它的源头,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从何处产生,为什么会产生。上面的教学片段从学生的笑声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感悟到了“克”是怎样产生的,“克”有什么作用。在此基础上再来教学新知。
二、通过社会实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片段2: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到超市去看一看,在自己家里找一找,哪些物品是以“克”为单位?它有多少克?谁来说一说?
生1:快餐面是以“克”为单位的。一袋快餐面有315克。
生2:我带来的这一块香皂是以“克”为单位的,它有120克。
生3:……
师:老师也找了几样东西。这一小盒口香糖就有45克;这一小袋榨菜就有70克,这一盒牙膏就有135克。(老师把出示的3样东西粘在黑板上,并在旁边标出了克数,不少学生发出了“哇”的声音。)
师:我们常吃的这样的一小袋榨菜就有70克,你觉得1克怎样?
生1:我觉得1克只有一丁点。
生2:我觉得1克很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数学与生活的直接联结点,成功的社会实践活动必然能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克的认识”之前,教师让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到超市去看一看,在自己家里找一找,哪些物品是以“克”为单位的,它有多少克?学生看了、找了,还把以克为单位的物品带到了课堂上,这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克”这一计量单位比较小,还让学生体验到了“克”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是生活的基础。
三、动手操作,体验成功创造的愉悦
教学片段3:
师:每人放几粒黄豆在手上掂一掂,你觉得几粒黄豆大约1克?
生1:我觉得1粒黄豆约有1克。
生2:我觉得3粒黄豆约有1克。
师:谁能估计得比较准呢?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媒体出示要求)
(1)在天平右边托盘里放入10克砝码,再在左边托盘里轻轻地放上黄豆,直到天平平衡为止。
(2)数一数,10克黄豆有多少粒?
(3)想一想,几粒黄豆大约1克?
师:你们组称出的10克黄豆有多少粒?
生1:我们组称出的10克黄豆有43粒。
生2:我们组称出的10克黄豆有46粒。
师:几粒黄豆大约有1克呢?
生:4到5粒黄豆大约有1克。
“你看见了的,就记住了;你做过了的,就理解了!”动手操作是一种能诱导学生运用多种感知,主动通过视、听、摸等感知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几粒黄豆大约1克”,学生亲自动手,通过实验得到了结论。经历着这一过程,“4到5粒黄豆大约有1克”对学生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发现,是一种创造,动手操作让学生获得了通过亲身实验成功解决问题的愉悦体验,增强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自主活动,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片段4:
师:一个橘子有多少克?你们能用天平称一称吗?(学生分小组称一个橘子有多重)
某组生1操作:先在右盘放上10克砝码,不够,换上20克砝码,不够……
生2:我估计这个橘子比100克要重,这样称太麻烦了。
小组同学讨论后,先在托盘里放100克砝码,不够,加上20克砝码,还是不够,加上10克砝码,超过了,把10克砝码换成5克砝码……
师:一个橘子约有多少克?
生:一个橘子约有125克。
体验是学习个体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认识与情感的整体参与。倘若不重视学生的自主性,教师把活动过程设计得过细,学生仅仅是各种感官参与活动,而没有认识与情感的参与,没有对数学活动理性的抽象与反思,没有激发起对数学活动的渴望与信心,就难以产生深刻的体验。体验除了感官活动,还需要估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等各种思维活动。
只有把自主权交给学生,才能让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上述环节中,教师没有告诉学生称橘子的具体方法,而是让学生自主操作。在右盘里放上10克砝码,不够,换上20克砝码,不够,同学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理性反思,想到了先估计、再称的方法。“先估计,再称”这一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学生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积极地理性反思得出的,使得大家对“先估计,再称”有什么好处产生了较为深刻的体验。
五、交流讨论,体验数学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片段5:
一个玻璃杯大约能装多少水?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实验。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师:你们是怎样得出一个玻璃杯能装多少水的呢?
生1:我们小组先连同杯子称出一杯水有多少克,再把水倒掉,称出杯子有多少克,两次的克数相减,就知道这个玻璃杯能装多少水了。
生2:我们小组先称出空杯有多少克,倒满水,再称一称有多少克,两次的克数相减,就得出这个杯能装多少水。
生3:我们小组先在杯子里装半杯水,称出有多少克,添满水后再称出有多少克,用两次得到的克数相减,再乘2,就得出这个杯子装多少水了。
师:各个小组想出不同的方法得到了这个杯能装多少水,哪种方法在生活中比较实用呢?为什么?
生:……
课堂教学中,适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策略的多样性,使学生思路更开阔,思维更活跃,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玻璃杯大约能装多少水?学生分组实验后,老师让学生把各组的方法在全班交流,还组织学生进一步讨论:“哪种方法在生活中比较实用?为什么?”学生在体验数学策略多样性的同时,还对多样的方法进行优化,渗透了高效意识。
4.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论文 篇四
浅谈如何使低年级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作 者: 常 瑞 珍
专 业: 教 育 学
准 考 证 号: 010101308871
成 绩:
联 系 电 话: 0371-63800263
工 作 单 位:郑州市金水区工人第一新村小学
完 成 时 间: 2006年3月
浅谈如何使低年级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常瑞珍
论文摘要:
本文分别从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学习数学的过程、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增强学习的信心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体验、学习、兴趣、数学 正文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①它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提出了过程性目标,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词加以描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他们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在亲身体验和探索的过程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所处的年龄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的观察、操作、学习多数停留在感知阶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根据教材的特点,展开生动、有趣、直观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其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日常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一、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爱学、乐学。创设趣味浓厚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最佳驱动力。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通过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认真挖掘生活中每一个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思维进入最佳状态,才能使学生学得有趣、有效,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1、巧妙运用生活化、情趣化的数学语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活动与过程是师生进行认知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彼此情感交流的过程。语言是情感交流、启发思维的工具,它可以用来储存和传递信息,因此在信息时代数学语言更为突出。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富于情感,向师性特别强,容易受感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在不影响知识科学性的前提下,巧妙地运用生活化、情趣化、童趣化的数学语言感染影响学生,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语言交流中学习,才能使学生感到学习也是一种享受,才能使他们学有兴趣,同时也给课堂教学增添一份异样的色彩。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学习内容采用情趣化的数学语言更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时,为了使学生正确理解两位数的个位、十位上各表示什么,向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数学故事:在数学公园里有9个兄弟1、2、3、4、5、6、7、8、9和小妹妹0,他们和和气气在一块玩,可是自从来了“>”和“<”,兄弟之间发生了比较大小、争高低的事情,特别是1和9争得更起劲„„ 最后小妹妹0来帮忙,把1往9的左边一推,1和9紧紧的挨在一起变成了19,然后问大家:“现在到底谁大?”故事到此结束,却留给学生一个争论的空间,在争论中学生明白19中的1是1个十,9是9个一。简单而又生动的语言,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同时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亲近、有趣,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诱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理解能力较差。在教学中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和积极性。新的数学实验教材,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之中,如“快乐的星期天”,“购物—逛商店买文具”“我们来当家”,“做家务摆筷子”等等,以色彩丰富的图画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我们只要用心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将学生引入情趣盎然的生活情境之中,使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正价值,从而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数学学习之中。
例如在统计教学“最喜欢的水果”时,创设了开“元旦联欢会”的情境,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去取水果,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有的同学想拿到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却没有了。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好办法?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不仅能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同时又能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接着提出我们班要举行新年联欢会,如果你是小小采购员,你怎么为大家买到各自爱吃的水果?结合本班实际展开调查、统计学生最喜欢吃的水果,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学习数学的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
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心强,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对新颖事物特别感兴趣。因此,活动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为他们创设充分的活动空间,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将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地从事数学活动,可以使他们在自由、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数学知识。
1、动手操作活动。
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手、脑、眼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它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中明确指出要“动一动——解放儿童的双手”,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增强学习效果,而且满足了学生爱动、想动的心理需求。如在学习《分桃子》一课时,为学生创设“把8个桃子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可能吃几个?”这样一个情境,先让学生猜测,然后让学生借助学具动手分,由于学生有一定的分东西的生活经验,所以学生很快帮助小猴解决了分桃的问题。学生在分桃子的过程中,思维非常活跃,分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有的一个一个分,分了四次;有的两个两个分,分了两次,每只猴子分4个;还有的是每只猴子分4个,一次分完。通过“小猴分桃”这一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初步体验到“平均分”的过程,为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接着通过小猫分鱼、小狗分骨头、分筷子等等多个操作环节,使学生在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中,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同时也体现了分法的多样化。
2、游戏活动。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容易被一些新奇的刺激所吸引。根据这一特点,在课堂上如能适时地组织他们在学习中游戏、活动,在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中学习巩固数学知识,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注意力长时间地稳定在学习对象上来,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在学习“数一数与乘法”第一课时,为了使学生充分体会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这一概念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展了唱“拍手歌”的游戏活动,歌曲结束后,教师问到:“你一共拍了几次手?”学生回答6次;教师接着又问:“我们全班有36个小朋友,一共拍了多少下?怎么列式?”顿时使整个课堂热闹起来“6+6+6+6+„„” 学生说着说着说不下去了:“式子太长了,写起来很麻烦。”“是啊,像这样的算式我们可以用一种简便的方法计算,你知道是什么吗?”学生马上回答用乘法。这样,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顿添光彩。
又如在练习20以内加法时,通过“看得数、找朋友”这一游戏,把一些算式和相应的得数分发给不同的学生,让拿算式卡片的同学找到拿相应得数卡片的同学,他们就是一对好朋友。通过游戏,把枯燥的练习变得生动有趣。这样,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游戏活动,渗透学习内容,就会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学起来感到轻松、愉快,产生自觉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强化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合作交流活动。
合作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索的重要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可以留给学生一定的探索空间,尽情表现,发挥潜能,启发思维,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开展合作交流,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如在教学“认识物体”一课时,课前让学生准备好不同形状的物体,课堂上学生4人小组按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在合作交流中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对各种实物形状有了初步感知。课末,让学生利用各种实物和立体模型,分小组搭出喜欢的东西,然后在全班交流搭的是什么,分别由哪些形状的物体构成。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搭出了火车、大炮、高楼、机器人、坦克等等。他们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把各形体的模型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物进行了比较、归纳,充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初步的思维力、创造力。这样的合作、交流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还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同时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模拟活动。
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将课堂设置成学生的舞台。如在教学“购物”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开设了“文具店”,让学生在小组内购买文具,他们在模拟的购物环境中不仅掌握了人民币的有关知识,也充分感受到买东西的乐趣,提高了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这样更好地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数学教学变成活动的教学,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的同时,不但帮助他们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培养了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中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既能满足学生动的需求,又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数学知识。通过模拟活动,学生的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活动,学生感到很开心,很有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益。
三、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成功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是促使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直接兴趣的重要因素。新的课程标准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树立自信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个性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渴望成功的心愿却更强烈。教师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要用激励性评价为学生的每一点成功给予表扬和肯定。要给学生提供“人人成功”的机会,尤其要更多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的展现自己,教师也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回答一些较简单的问题,使他们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创设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给学生创造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能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去观察;能让学生操作的尽量让学生去操作;能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尽量让学生去思考、有交流、讨论的机会,尽量让学生去做;能让学生获得结论的尽量让学生去获得。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引文注释:
①、作者:常汝吉 《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2页。
参考文献:
作者:常汝吉《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2页。作者:刘兼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第114页。作者:《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第85页,152页。
作者简介:
5.让学生在探索和感受中学习数学 篇五
——《小数除法》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第八册数学P61-64页小数除法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结合具体情景,学生将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会运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除法和小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同时这节课也是下节课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小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法后进行学习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乘法的算法并明白了它的算理。大多数的学生都可以通过类比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想到把小数除法先变成整数除法去做,再利用商的变化规律去解决小数除法的问题,但这种方法有局限性。
三、设计思路
有了小数乘法的基础,我在讲《小数除法》的数学课,设计思路是质疑、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为学生创设观察、发现、探索的空间,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引起探究;新困惑、再次探究;总结规律,达到高潮的过程,将抽象、枯燥的静态知识变成学生动态的兴趣的探究对象,使学生感受到知识是发展、变化的。
四、学习目标
1、通过“算一算平均每支笔的售价是多少元”的情况,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索小数除以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正确掌握已学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利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正确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正确掌握并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
例1:开学了,超市发推出了买一盒(10支)圆珠笔送2支的优惠活动,一盒笔售价是14.76元。在优惠活动期间,平均每支笔的售价是多少元?
师: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 生:学生自由发言。
师:谁来解释一下题目的意思?
生:在优惠活动期间,14.76元可以买12支圆珠笔。师:那你们会列式了吗?
生:会。14.76÷(10+2)=14.76÷12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二:自主探究 第一层次: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计算一下这道题。师:四人一组交流你们的方法,推选代表准备汇报。
组1:我们组类比小数乘法的方法,先将14.76扩大100倍是1476,1476÷12=123,再将123缩小100倍是1.23。
师:这种方法可以吗? 生:可以。
师: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 生:商的变化规律。
师:你们真聪明!用类比的方法解决了这道题。其他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这时,学生中无人举手。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索的过程,感受到学生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
第二层次:
师:我给大家介绍另外的方法吧。14.76÷12表示什么呢? 生:它表示把14.76平均分成12份,求每份是多少? 师介绍了书上的解法,并让学生思考了这几个问题。学生讨论解决了这几个问题。
[设计意图:介绍书上这类题的方法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对新知有初步的了解后指导他们对其中的重、难点进行深入的思考,以便理解新知。] 第三层次:
练习题:18.75÷15。
大多数同学用的是他们自己探究的方法。第四层次: 例2:1.95÷26。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师:没有完成的同学举手。
这时,大约有一半的同学都举手了。师:说说你在计算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生:我先将1.95扩大100倍是195,再求195÷26的商,这时,我发现有余数不能除尽。
师:你们四人一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吧。
生:我们想的办法是在195后添“0”再继续除,得出商是75。我们在195后添“0”,195又扩大了10倍变成了1950了,商75要变成1.95÷26的商应缩小1000倍而不是100倍。
师:从这道题中你们发现刚才你们自己探究出来的方法有什么缺点吗?
生:我发现如果有余数不够除时,被除数已经变成整数了。师:想想在什么数后面添“0”不改变数的大小呢? 生:在小数后面。
师:那你们就别把被除数变成整数,用老师给你们讲解的第二种方法计算一下? 师:你现在有什么感受?
生:用第二方法就不会出现刚才的问题了。因为没有改变被除数,被除数是小数,在小数末尾添0大小不变,所以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被除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引起探究;新困惑、再次探究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的过程,从而从内心中接受新知识然后主动去理解和应用它。]
教学反思:
一、注重情景的创设。
整个教学设计,先以超市优惠活动这一学生比较熟悉的情景引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的作用。
二、注重实践与探究。
新课讲授时,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注重展开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重视展开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探究问题时,没有进行铺垫引导,而是先让学生自己探索,转化为已有知识解决问题。从练习中反应出学生对自己探索的得到的东西记忆深刻。但如何让学生接受教师讲授的第二种方法呢?这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感受到第一种方法的缺点。
6.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论文 篇六
二、片段实录
教学内容:开局基本原则
教学目标:
1、理解开局基本原则,并在不同局面中灵活运用;
2、训练学生仔细观察、正确判断的能力;
3、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4、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力。
教学重点:把自己的棋子走到最有利的位置,同时不让对方棋子抢占好位置。教学难点:每一着棋与开局基本原则的联系。大致教学实录:
1、创设情景,在情景中体验 组织学生游戏:抢占阵地(如图)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学生都会兴致勃勃地投入游戏中,我则及时提问:每小组都有许多小朋友,能不能共同讨论相出好办法,使自己小组尽快占领更多的阵地?)学生通过游戏总结经验:
小朋友之间要合作,跑的速度要快……
2、动手实践,在实践中体验
师:请小朋友当一会大将军,指挥你的士兵出战,看谁打败对方占领阵地,好吗? 生分组尝试。
师:谁想出好办法了?
学生边演示边讲解(如图1):
抢占中心,尽快出子,子力配合。(图1)
3、引导运用,在运用中体验
师:小朋友,你遇到过这些局面吗?你在下棋时是怎样走棋的? 例如(如图2):
1、e4 d5
2、ed 后xd5
3、马c3 e5+
4、象e2 马f6 5、f4 后 xf4 6、d4 后h4+
7、g3 黑方认输
(结合实际结合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问题
解决,加深对开局基本原则的理解与实战中的(图2)运用。)
三、小结和反思
知道梨子的滋味,你亲自得尝一尝;要学会游泳,你就得亲自下水搏一搏,学习知识也一样,不去探索、不去尝试怎能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呢?所以在国际象棋教学中我就尝试着指导和引导学生从事体验性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所谓体验性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性,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探索、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通过体验与感受,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可见,体验性学习是知情和一的学习,是真正属于学习者的学习活动。通过多次训练得出:课中运用体验性的教学,不仅深化提高已学的新知识,而且通过学生的积极动脑、动手,使他们兴趣盎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使学生获得了不断成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事体验性学习的途径、方法和策略有很多。我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一)、巧设问题情境,让学习材料形象化、生活化
现代教学论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是学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也就是难以诱发和激发起求知欲望,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也就不去探索思考,因此,自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来自于充满疑问的问题情境,教师巧妙的把国际象棋教学内容转换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创设去,提出问题引起矛盾突出,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内容之间产生一种“不协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开局基本原则”中,我并没有直接给出问题,而是组织学生游戏,:“抢占阵地,”学生在第一次游戏中提出疑问:我们小组为什么抢不到阵地,而其他小组抢到了呢?这时教师及时点拨:每小组有五六个学生,如何利用这个优势呢?学生通过再次游戏得出结论:小朋友之间要配合,跑的速度要快。通过游戏潜移默化的使学生体验到“抢占中心、尽快出子、子力配合”的含义和目的,从而把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索的动机,使学生体验到学我们现在学的开局基本原则并不难,只要我们去寻找,它就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二)、指导实践操作,使教学过程活动化、动态化
要引导学生体验,教师必须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机会,凡是学生能够操作的,都要让孩子们自己去做,并正确引导他们应用实践经验去解决问题。例如,在课中设计的游戏,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涨,经过两次游戏就发现要战胜对手不能单独行动,需要互相合作。于是,“抢占中心、尽快出子、子力配合”在学生的操作实践中已经唤之欲出了。借助游戏使学生正真了解了抽象的战术,这种指导实践操作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使教学过程动态化、活动化,正是适应这样一个过程的教学策略。
(三)、组织合作交流,使研讨过程民主化、情感化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供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的目的,除了使学进一步将探究化条理化、知识化,还可以使大家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寻找自我,体验成功。如学生在“尝试”中,有认同的地方,也有争执的地方:“我用象保护自己的小兵,”“不对,可以用马保护小兵,”我没有直接去确认或否定,而是通过研讨交流,抽学生进行演示,其他同学补充、修正、质疑,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合作,找出了较好的答案:保护中心兵有五种办法。在这种交流中每个学生都体验到自己在同学中的力量,更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受挫折的感慨,以及相互竞争的力量,所以教师为学生们设一个轻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努力使这样的学生过程民主化、情感化是非常必要的。
(四)、引导实践应用,使解决的问题具有开放性、挑战性
利用新学的的知识去探索和解决实践问题,既能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例如,学生学习了“开局基本原则”后,可以联系实际,例举一些棋手走的局面,或学生实战中出现的局面,引导学生思考并实践:如果你与小朋友下棋,你会这么走呢?学生自然而然的把新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大胆作出自己的判断,甚至想出意料之外的着法。像这样一些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实际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感受国际象棋的意义,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论文 篇七
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
自学, 不是漫无目的的学习, 而是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为了获取新知识而独立开展的学习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要给予学生充分自由的自学空间。首先, 教师可提出自学要求或编拟自学提纲, 让学生在教师正式授课之前按自学要求或对照自学提纲在课前或课内自学课本。其次, 自学时可以讨论, 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然后问问老师或同学。最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 可以逐步从依赖自学提纲过渡到不依赖自学提纲, 最后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这个途径,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 在教学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 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自学要求和思考问题:1、自学课本第100页例1 (从顺数第三行到倒数第五行) , 边看边思考;2、例1中的两个图形各是什么形?它们各有几条边, 几个角?每个角是什么角?用三角板比比看;3、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互相讨论。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通过看书、思考、辅以议论、质疑、操作, 达到了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自学能力的目的。
二、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 在充分参与中体验数学的奥秘
小学阶段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 因此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比较强, 他们都如未雕琢的璞玉, 心清如水, 潜在的智力如同深藏地底的宝库有待开发。如果在教学中教师把握住了这种心理特征, 掌握住了他们的认知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 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 给学生时间空间让他们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 往往会出现令教师都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 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如教学“长方体的特征”这一课, 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 首先, 教师出示若干个物体的包装盒, 让学生先对他们进行分类, 并叙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2. 教师拿起一个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盒子让学生观察、触摸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3. 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引导总结出长、正方体的所有特征。
4. 让学生用橡皮泥做顶点、长短不同的细木棒做棱, 四人一个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
通过这样的设计, 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 不仅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 而且还启迪了思维发展, 达到了数学教学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
学生的参与欲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 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学习的原因。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设置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如“长、正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 先出示12个大小相同的1cm2小正方形, 摆一个大长方形, 有几种摆法?然后提问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你能验证吗?通过这样设计, 层层深入, 不断设置认知冲突, 使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欲望。
三、联系生活,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
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 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 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 产生学习的需要, 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 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 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如教学《小数四则运算》后组织学生开展下列活动:1.调查学校附近几个商店的练习本和钢笔的单价;2.用100元钱配套买练习本和钢笔做奖品;3.如果使购买的套数最多并且质量尽可能好, 你打算购买哪个商店的本子和钢笔?
学生通过调查, 搜集到的数据资料有:甲商店练习本每本1.5元, 钢笔每支3.2元;乙商店练习本每本1.6元, 钢笔每支2.9元;丙商店练习本每本2.1元, 钢笔每支2.8元。根据以上数据, 学生以不同的思路构建了不同的数学模型:1、把甲商店的练习本和丙商店的钢笔配套买, 可以买的套数最多, 即100÷ (1.5+2.8) =23套……1.1元;2、先把丙商店的练习本和甲商店的钢笔配套买1套, 再用剩下的钱配套买甲商店的练习本和丙商店的钢笔, 不仅可以使买的套数最多, 而且其中一套的质量最好……
生产和生活实际是数学的渊源和归宿, 其间大量的素材可以成为数学课堂中学生应用的材料。教师要做有心人, 不断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 让生活走进课堂。真正让文本的“静态”数学变成生活的“动态”数学。要让学生觉得数学不是白学的, 学了即可用得上, 是实实在在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8.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篇八
特级教师吴正宪的“相遇问题”一课,教学设计新颖有趣,善用“体验”式教学,激活学生思维,推进教学深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得知识。
片段一 在表演中认知概念
出示词语 “相对、同时、相遇、相距”,学生先读一读。
师:你能用你的动作、声音,把这4个词的意思表现出来吗?
师:同学们可以下位置,也可以找你喜欢的伙伴来一起表演这4个词。(全班同学站起来表演)
师:请一组同学,把你们刚才表现的过程告诉我们好吗?(请两位学生上台表演。)
生:我们先表演“相遇”。( 两位学生表演“相遇”)
师:哦,这样就相遇了。
生:“同时”就是两个人一起向前走。(学生表演“同时”向前走)
(接着,老师让两位学生表演相对“同时”走)
师:我请问,如果是这样走,还叫“同时”吗?
生:也同时。
师:请你俩再表演“同时相对” ( 两位学生表演“同时相对”)
师:那“相距”呢?( 两位学生马上拉开距离)
师:你俩一人代表张三,一人代表李四,我边说你们表演。张三和李四8:00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走来,8:05分钟时,两人相遇了,请问张三走了多少分钟?( 两位学生表演)
生:5分钟。
师:那李四走了多少分钟?
生:5分钟。
师:他们一共走了多少分钟?
生:10分钟。(学生哄堂大笑)
师:他们8时走的,8:05分钟两人相遇的,几分钟?
生:5分钟。
师:为什么不是10分钟了?
生:因为他们是一同走的,一同相遇的。
生:不是10分钟,而是5分钟。
师:同学们对这些基本概念这么清楚,这节课我相信你们一定自己拿下来!想挑战下自己吗?
生:想!
赏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数学活动和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
教学中,吴老师在概念的形成和构建上舍得花时间,善用“体验”,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在体验中,学生深化了对相遇问题基本概念的理解,从而为解决例题铺平了道路。
片段二 在表演中感悟问题
出示题目:小强每分钟走100米和小丽每分钟走50米,他们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出发4分钟后相遇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读题)
师:第二遍读题,不急,你们一个当小强,一个当小丽,两个人一小组,你们的课桌就当路程。一边读题,一边表演,好吗?
师:开始!(同桌间分角色表演)
师:你们在哪相遇的?
生:正好在路中间。(吴老师用多媒体演示两人相遇)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小强每分钟走100米,而小丽每分钟走50米,说明小强的速度比小丽快一倍。两人同时继续走,小强比小丽走的路多一些。
师:你认为相遇时一定离什么地方比较近?
生:应该离乙地近一些。(吴老师又用多媒体演示两人相遇)
师:所以给出的条件和问题,我们一定要认真审题。
师:现在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我提出两种解决方案:第一,吴老师把这题的算式写在黑板上讲给同学们听;第二,老师让你们自己试一试,自己解决问题。你们选择第几种?
生:选第二种。
赏析:“学生具有与生俱来的探究能力,他们渴望在活动中获得乐趣,取得成功。”
在这一环节中,吴老师巧妙地借助“体验”,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直观化,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自发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论文】推荐阅读:
让幼儿在体验中自主学习07-23
在体验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生存自理能力06-28
体验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论文07-06
优化评价方式,让每个孩子体验成功论文09-18
大学生职业体验感悟10-21
趣味角色体验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论文08-20
生活体验小学生作文:挖红薯08-24
注重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11-20
谈体验式教学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论文06-19
大学生能力拓展体验营活动的策划书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