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托起生命

2024-09-14

爱心托起生命(共10篇)

1.爱心托起生命 篇一

春节过后的校园里书声朗朗,欢声阵阵。每一位同学都尽情呼吸着校园里这份清新宜人的空气,享受着人生中这份绚丽多采的生活。可你是否想到在这本该沉醉书香的年龄,本该享受阳光的季节里,三年九班的孙远志同学却面对着白色的病房,病痛的折磨和生死的选择。

我们有个共同的梦想:希望有一天,我们拥有和所有人一起平等的学习、生活的权利。但是我们身边这位朝气蓬勃的同学却即将失去和我们一起生活的机会,我们可以冷眼旁观么。

xxx是吉林2中XX届9班的一名学生,家住xxx,父母都是下岗工人,他自小就很懂事,学习刻苦、省吃俭用。从XX年进入二中以来,学习努力,得到老师的认可。但是进入去年,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却在此时迎来了灭顶之灾,他突然感到身体异常,经过1个月的初步治疗诊断,最后确诊为恶性骨肉瘤即骨癌,必须手术。面对如此严重的疾病,他只能放下自己喜欢的事情,于10年末开始全面住院治疗。但是费用极其昂贵,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父母再也无法支付昂贵的医药费,但现在还需要20多万元来继续治疗。对于一个现在已经负债累累的家庭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一贫如洗的双亲在亲戚那里跑断了腿也只能凑来很有限的捐助,得不到及时救助的孙远志来说情况十分危险。

但孙远志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在最近病重的时候还对家长说:我要回学校,我要考大学。几个月了他的身上已经留下了不计其数的针眼,可他从来没有在家人面前喊过一声疼,没有说过一句苦。

得知这个消息,我们失声痛哭,我们掏出自己的生活费为他捐款,可是班里的同学的捐款对于他的治疗费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是我们不能放弃为他募集医药费的任何一份希望,我们相信,我们大家的努力能够将他生命的希望托起,那么大的数目是那么遥不可及,但是我们大家不会退缩,因为我们还清清楚楚的记得孙远志对未来的执着追求,对健康的热切渴望。他乐观爽朗的笑声是我们的动力,在梦想还在的时候我们不能让病魔,让金钱把他击倒。

所以请大家伸出援手,也许您并不富裕,不过如果我们能用一点点零花钱换来一个鲜活生命,难道不值得吗?后面的道路仍然很长,但指日可待,我们能让他一个人孤单的离开么?命运残酷,所以需要爱和关怀来安抚。一个人是寒冷,两个人是微温,三个、四个……更多的人团结在一起,我们就能给他需要的温暖。

病魔也许可以夺去生命的健康,但却不能夺取人间的真情,也为此我紧急呼吁全校的老师同学们发扬人道主义和救死扶伤的精神,迅速行动起来,想迫切需要帮助的孙远志伸出援助之手,向他献出我们的一份关爱。众人拾柴火焰高,捐资不论多少,善举不分先后,贵在一份爱心,请您献出一份爱心,传递一份生命的热度,帮助他早日康复,重返校园。

2.爱心托起生命 篇二

一、别有洞天创设诗意校园

学校努力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 处处受感染, 促人人发展, 展真我风采”的多元德育环境文化, 这一直以来是我们不懈的追求。走进校园, 那活泼典雅的宣传长廊, 还有那孕育着无限生机的“真趣园”, 无不让人倍感校园生活的美好。伫立长廊, 你可看到每间教室的门口都悬挂着班级的名片, 有班主任寄语、班级奋斗目标、班级全家福照片等。走进教室, 特色板报、图书角、生物角等一一映入眼帘。每一个细微之处, 都凝聚着师生对班级的热爱和智慧。它们既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装点着教室, 又像一个个快乐的音符展示班级文化的活力, 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着教育。

二、别开生面成立德育研修站

德育需要研究、需要反思, 为此, 我校成立了德育研修站, 借助这一平台, 开展德育沙龙、课题研究、成果分享等活动, 立足现实, 务实创新, 不断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本学期, 我校德育研修站重点开展了德育主课题、德育微课堂等研讨活动。

1. 德育主课题。

我校德育主课题为《在城镇化进程中, 小学生责任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其目标是实施“责任教育”, 使责任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动力, 使其不断超越自我, 促进学生全面优化, 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同时, 它促使家校携手共同育人, 起到学校的“责任小环境”带动社会“责任大环境”的效果。目前, 课题正有序进行中。

2. 德育微课堂。

德育微课堂是我校“德育研修站”的专项研习, 由老师和学生担当编导和演员, 突破传统晨会课“一言堂”的格局, 在内容和形式上大胆创新, 有现场表演的, 有视频拍摄后播放的……孩子们的热情演绎, 让“小小晨会课”发挥出“德育大阵地”的作用。

三、别具一格开设快乐心育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才能有真正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可以说是我校德育的一个亮点。我校除了开展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如开放馨绿咨询室、开设慧子姐姐信箱、高年级开设心理课、编印心理教材等以外, 我们还积极搭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平台。

1. 南风行动———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在园区教育局大力推行“德育导师制”的大环境下, 我校根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为部分学生进行结对, 以“班主任、行政干部和学校心理老师”这样的三级配备, 让每位特殊学生感受到不同老师、不同层面、不同方式对他的关爱和帮助。

2. 串串《脚印》———每天爱你多一点。

《脚印》是我校自编的日记本。我们倡导孩子用日记记录自己对学习、生活、社会的思考与感悟, 用日记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教师则利用日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 或鼓励、或鞭策、或指引, 让每个生命成长的“脚印”迈得更坚实、更有力!

3. 心灵花园———拐角遇上爱。

每周四的晨会课上, 我校组织学生收听“心灵花园”广播节目。“心灵花园”广播, 它寓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 排解孩子们的困惑, 温暖孩子们的心灵, 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四、别树一帜打造一班一品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形成班级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 创设多姿多彩的班级文化氛围, 使学生健康成长。为此, 我校开展了“一班一品”的活动, 努力使班级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乐土”。

1. 每一个班名富有个性。

各班结合班主任自身的优势, 根据本班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 确立班级文化特色, 围绕特色打造班级名片, 如开心书虫班、青青芳草班、新星巧手班等个性班级。

2. 每一块班牌那么鲜亮。

在我校, 每间教室的门口都悬挂着特色班的班牌, 这是班级的名片, 上面有班主任寄语、班级奋斗目标、班级全家福照片等。

3. 每一句口号那么嘹亮。

根据班名, 各班的口号更是掷地有声、深刻响亮, 如:向日葵班———葵花向阳开, 笑脸迎未来;超级子弹班———百炼成钢, 任我飞扬。

4. 每一首班歌充满激情。

我们在大力营造班级精神的氛围时, 提出了“唱响班歌树班魂”的活动。各班在班主任的指导下, 通过主题班会撰写班歌, 展示各班学生积极向上的豪情。

5. 每一项班规扎实有效。

各班制定班级公约、班规制度及评优制度, 为学生的自主管理搭建平台, 治班有高招, 招招有成效, 使班级形成了良好的学风、班风。

五、别具匠心开展缤纷活动

责任是道德的核心, 我校以“责任教育”为核心, 并延伸出一系列主题活动, 分年级开展活动, 让我们的孩子们日有所长、月有所盼、年有所伴, 不断超越, 逐渐形成我校的德育特色。

1. 每个月的儿童节。

我校孩子每个月都有节过:礼仪节、艺术节、心理节、双语节……活动精心设计, 缤纷斑斓。每个月, 孩子都会像过儿童节那样快乐!因为在这里, 学生可以找到自己的舞台, 展示自己的风采。

2. 每个学期末的颁奖盛典。

每学期末, 我校都会举行“表彰百分百”盛典。在典礼上, 每个孩子都能获得一张奖状。成长比成才更重要!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 让每个孩子树立自信, 让孩子的小小生命因被肯定、被关怀而灵动起来。

3. 每个孩子的“成长三礼”。

“入学礼”、“成长礼”、“毕业礼”所组成的“三礼”是我们为每个孩子送上的“成长三礼”。我们举行寓意深刻、庄重热烈的“三礼“活动, 在每一个关键的成长点上, 给孩子倾注无微不至的关怀, 为他们的生命成长指明方向。这典礼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 给孩子的成长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工作, 德育为先。我们怀揣着“用爱托起生命的灵动”的责任之心, 践行着“用大爱做小事”的平凡之举。只要我们用心做教育, 相信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摘要: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工作, 德育为先。我们践行“用爱托起生命的灵动”的办学理念, 开拓“自主、创新、灵动”的德育工作之路, 责任在心, 智慧育德, 用大爱做小事。只要我们用心做教育, 相信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3.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篇三

爱是关怀。青少年时代,正处于长身体、增知识的特殊时期;尤其是初中阶段,正是同学们意志、品质、志趣、爱好形成重要时期;是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欢乐、忧愁、彷徨、苦闷常伴他们左右。烦恼多多的少男少女们特别需要教师们的关怀与帮助。教师们倘若真心诚意地与学生们进行心灵的交流和沟通,去探究他们的内心世界,去询访他们的需求,去发现他们的真善美;以潜移默化的力量去感染学生,發自内心地引领他们去关爱他人,热爱集体,关心社会,学生们很快就会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怪圈,他们很快就会发现原来“外面的世界更精彩”。教师们只要用心去感受同学们的欢乐,了解他们的忧愁,理解他们的彷徨,解除他们的苦闷,就会使学生胸怀博大,志存高远,坚强不屈;就能使他们成为社会不可多得的有用之人。

爱是赏识。出自内心的欣赏学生的长处,发现他们超群出众的地方,是一位教师胸怀磊落,视野舒朗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显。心理学认为:人们所显现出来的才能,仅是其丰富宝藏之一隅,仅仅是其冰山之一角,还有大量的、深藏的潜能等待人们去发现、开发和利用。古语云:“天生我才必有用”。这也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的一面、优秀的一面;都有着不同于别人的本领,都有着特殊的才干,即便是成绩最差的学生和看起来最没有前途的学生。挖掘学生的优点,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使他们扬长避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是每位教师光荣而神圣的职责。多给学生创造展现才能的机会,多给他们发挥优点的舞台,多给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能驱散学生脸上的愁眉,心中的阴霾;能使他们拨云见日,信心倍增;能激活他们不竭的动力,深藏的潜能。

爱是宽容。宽容是一个人胸怀宽广、远见卓识、气度不凡的表现。现代教育观念要求教育者: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和为了一切孩子。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位学生。人无完人,金无赤金,更何况学生,有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同学们常常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个别的甚至习以为常、累教不改,以至于破罐破摔、自暴自弃。面对这些,教师们不应轻言放弃。君不见: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侯做了三次的板凳,竟遭同学们的嘲笑、侮辱;著名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小时侯也曾自暴自弃,成绩低劣。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要轻易指责。如若动辄呵斥,动辄去拨动那根因“自尊”而变得异常敏感的琴弦,同学们很容易关上那扇通向世界的大门,收起远洋之帆,熄灭希望之灯。那样只会使学生们渐行渐远,难以挽回。多一份欣赏,少一分挑剔;多一份呵护,少一份苛求,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宽容学生的缺点与错误,以耐心呼唤他们的成长,以信心期待他们的成才,以爱心催促他们进步,他们才可能扬起希望之帆,任凭风吹浪打,奋勇前进。

爱是尊重。“敬人者,人恒敬之。”教师们如若能赢得学生们的信任和尊敬,还有什么解不开的心结,还有什么攻克不了的难关,还有什么教不好的学生呢?怎样才能赢得学生们的信任和尊敬呢?只有尊重学生。而尊重学生最关键的是:帮助学生找回自尊,走出自负与自卑的牢笼。自负是自尊的孪生哥哥。它通常表现为目空一切、骄横狂傲、不可一世。它能把人引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把人推进再难回头的无边苦海,把人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历史上的墨索里尼、希特勒不都是如此走上不归路的吗?作为教师,绝不能纵容学生自负,应当竭尽所能,帮助学生浪子回头,找回真正属于自己的自尊。自卑,是自尊的孪生弟弟。它通常表现为缺乏自信,谨小慎微,裹足不前。那些性格孤僻、行为怪异的学生们,那些容易遭人遗忘的同学们和那些成绩并不理想的同学们,也许是自卑心在作怪。面对人生的坎坷,一次次遭受挫折,无数次的遭遇碰壁,太多的失败,造就了他们把自己的内心,如春蚕吐丝,一层层包裹起来,不敢再轻易去尝试。身为教师,应想方设法使同学们摆脱自卑的阴影,让年青的他们拥有一个又一个的成功,享受一个接着一个的胜利,让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自尊是每个人心灵深处最敏感的角落,只有帮助学生找回自尊,才能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让学生成为老师亲密的朋友,与老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从而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引导他们敞开心扉、重树信心,义无返顾地踏上漫漫征途。

4.《爱心托起明天》读书笔记 篇四

之所以向大家介绍这本书,正是因为在曲老师的事例中处处透露着作为一位班主任的思考与智慧。其中 “班干部的错误更要认真对待”这个案例对我启发很大,这是个在班级管理中令班主任很头疼的问题。班干部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得力助手,但做为学生,班干部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班干部犯了错,班主任该怎么办呢

我们班现在就有这么一个让我“头疼”的小干部,能力很强但是管理同学的时候语气有些骄傲,再有就是因为年龄特点有时候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也在课堂上做一些小动作。这时候我说深了怕伤了孩子稚嫩的心,但是不说别的孩子会以她为榜样对班级纪律产生不好的影响。正在我烦恼的时候,恰好看到曲老师对待班干部犯错的处理方法,在这里我也想同大家一起分享曲老师的妙招。首先,不讳疾忌医。班主任要做到不迁就、庇护犯错误的班干部,做到班干部与其他学生一视同仁。班主任要经常深入学生,了解班干部的工作情况,听取学生对班干部的意见。

发现班干部有错误,就要及时给他们指出,并督促他们改正。千万不要对班干部的错误和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不但会让其他孩子觉得班主任在偏袒班干部,而且对班干部的成长也极为不利。其次,对犯错的班干部对症下药。班主任要依据班干部所犯错误的性质与情节相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如果是一些小问题,可以通过个别谈话指出不足,让其改正。如果班干部的错误已经产生了不好的影响,班主任可以公开点名或不点名批评,表明自己的立场。如果错误严重,多次指出仍没有改正,班主任可以暂时撤销班干部职务,督促其改正自己的错误。

第三,对犯了错的班干部不要抱成见。班主任对犯错误的班干部所做的工作,包括教育、批评和纪律处分,目的都是为了转变他们的思想,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对他们进行批评或纪律处分后,不能疏远他们,也不要对他们抱成见。我就依法炮制,因为不是什么大问题,我私下找这个孩子聊天,发现她特别希望好好表现获得大家和老师的赞扬,基于孩子性格的要强,我向她表达了自己对她的期望,希望对她起到激励的作用,同时也指出她身上还存在的问题。谈话后这个孩子有了很大的转变,名副其实成为了孩子们的领头羊。回头想想因为这个孩子的自尊心很强,假设当时伤害了她的自尊心自己反倒弄巧成拙了,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选择合适的方法是多么重要呀。

5.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篇五

团结初中苏文娟

人类社会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传播中丰富发展;历史留下了无尽的知识瑰宝,需要一代代往下传。教师,这一传播文化,造就人才的职业,历来平凡艰辛、默默无闻。可他们“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五脏六腑,忠诚教育,七嘴八舌,授业解惑,九天之德,日月可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千秋功业,万世流芳。”当我还是一名学子时,笔记本里就记满了这些美好动人的词句。于是七年前,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美好的憧憬,踏上了三尺讲台,实现了我梦寐以求的理想,开始了我人生的伟大征程。但是当我真正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又感到发自内心的困惑与不安,感到责任的重大,感到经验的贫乏,感到肩膀的稚嫩。“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于是,我下定决心,以满腔热忱投入工作,用爱和智慧托起明天的太阳!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准确的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的内化力。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一位科学家把他中学时代的老师称为“思想和灵魂的导师,终生学习的榜样”。在他谈到中学的班主任时说:“我们的心灵从他的言行中得到了净化。大家热爱劳动,来自恩师每天早晨到教室打扫卫生;大家良好的修养,来自恩师每天上下班都和

看门的老大爷亲切地打招呼;大家严格遵守纪律,来自恩师迟到了便向我们作检讨;大家艰苦朴素,来自恩师一年四季仅仅两套就外衣。”师德无价,学子对恩师的追随,如同云翔而影从。

学高为师,使我不断追求。凭着一腔热血,在知识的海洋里泛舟,虚心向同行请教,博采众长,潜心专研,积累在贮满“一桶水”的基础上,努力充实更新,使之成为像小溪一样的“活水”。智者为师,使我不断探索。记得刚走上讲台时,讲啊讲啊,恨不得把所有知识教给学生。可是,我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昏昏欲睡。怎么办?我陷入了深思。“穷则思变”,尝试“讨论学习”“合作学习”,且密切联系现实,学生兴趣大增,成绩显著提高。“初战告捷”,继续学习,继续研究,寻求教育的科学化和加速度,读书笔记心得体会从不间断。真是孤灯作伴,明月为友;衣带渐宽终不悔,我为教育献青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令我自己都感到惊奇的是:不但没有因此耽误教学,反而使我更加爱生敬业。因为当我们的孩子与学生一起成长时,不仅会深深地理解每一个家长的心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且会更加深深地挚爱着每一个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关心每一个孩子的喜怒哀乐;像关注自己的孩子那样,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把自己的爱,无私地奉献给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去年,班里有一名学生叫李晶,担任团支部书记,平时成绩很好,可谓品学兼优。但一到了大考,成绩就屈居中游。这是怎么回事?我很纳闷,也很着急,如此,中考将无望。于是赶快行动起来,经过谈

心,调查,得知李晶家教非常严,来自家长的压力使他一到考试就紧张无措。接下来我多次打电话和家长交换意见,讲清利弊;另一方面开导李晶:学习要有压力,但压力过大就会成为学习的障碍。慢慢的,他不再心慌,最后顺利地考入了东中。

我试着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我成功了。爱心让我发现,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法的未来。讲台上,我所面对的不止是几十双求知的眼睛,而是一个需要用爱倾注的浩瀚的海洋。教师,我着魔般地爱上了它,喜欢歌唱的我每天默默地用行动诠释这首歌的真谛。我成了几十名孩子生活的朋友,学习的导师,我不再把梦想寄托给星星,而是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在孩子们的身上。我用真诚换取孩子们的信任,用爱心呵护他们的成长。“润物细无声”,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一天天进步,听着他们朗诵一首首美妙的诗歌,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当老师的光荣和自豪。

说实话,面对外面精彩的世界,谁不崇尚前卫的生活?谁不向往舒适的日子?可作为一名老师,每天下班后,想想第二天课堂上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想想案头堆积如山的作业,哪能忘情于享受。生命,使我拥有一份喜欢而又足以养活自己的职业,尽管没有锦衣玉食,却也无须终日担心无以裹腹,劳累之余,还可以尽心品尝耕耘的果实。所以选择教师,我无怨无悔。说起来,教师这职业到底给了我什么,比如一份可以矜持一些的心态,一种相对安定的生活,一个三餐准时的习惯„„所以,那些多年不见的朋友听说我做了老师,往往

都会问:你的薪水高吗?你的待遇不错吧?

可是,即使是再关心我的好友,也无人问及,你幸福吗?我幸福吗?

幸福是什么?也许我们记住了许多快乐的场面,可幸福却是一种自己灵魂的问答。

当然,你完全可以选择爱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获得幸福。但当你身为一名教师,就有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那就去爱你身边的孩子吧,像宽容你亲人的小脾气,和原谅你的孩子的恶作剧一样,去接纳他们的优点和缺点。记得有这样一篇课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身受盲聋哑三重残障,七岁以前一直生活在无声无息、没有光明的混沌里,直至遇到了生命中的天使——她的老师沙利文。沙利文老师用了毕生陪伴这可怜的孩子,将她由一个无知、粗鲁、暴躁的动物,变成了一个勇敢、博爱、伟大的作家。如果不是爱,如何有这么巨大的奇迹?如果不是爱,怎能在黑暗的心中灌注光明,在残缺的躯体上播种健康的灵魂?

关爱别人,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日子久了,它就会萦绕成一团幸福,紧紧裹住你的心灵。多少次,当你辛勤的工作日见成效,当你发现孩子们一个小小的进步时,无不欢欣雀跃,这样巨大的幸福感难道还不够吗?

找寻那隐藏已久的幸福的种子,它就会成为你源源不断的能量,我们应该长久的拥有年轻的光芒,青春的朝气,蓬勃的活力;我们应当骄傲的招展博大的关爱,美丽的心灵,磊落的胸怀。

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虽然有时也感到很累,很烦,但这时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的书。这强烈的意识不断激励我以真诚去拥抱每一个学生。与孩子朝夕相处,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家长把天真烂漫、聪明伶俐的孩子交给我们培养,这是对我们的极大信任。我又怎么能不全身心地去爱他们呢?我坚信,皮格马利翁能用真情使石头变成少女,我们也一定能以一片至真至诚的爱心感动上帝,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我面对的全体学生。

虽然我知道,那间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块黑板上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泪滴。但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托起教育明天的太阳,甘为人梯,吃也清淡,穿也素雅,面对大千世界,心怀淡泊,像春蚕,像蜡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青春和生命谱写无怨无悔的人生,虽然平凡,我们的脊梁却支撑着祖国的未来;虽然清贫,我们的双手却托举着明天的太阳。

6.爱心托起明天读后感 篇六

曲老师如何在平凡的教育事业中有如此成功的教育成就?通过认真的阅读这本书,我深刻的体会到曲老师的成功来自于从事教育工作以来,始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来源于她热爱教育事业,并把这种热爱之情化成思想上的高追求。来源于她始终坚持实施“以爱育爱”的教育理念。

曲老师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她认识到教师作为道德的向导和传播者、以身示范,严守社会道德规范;善于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家长、学生着想,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追求崇高的理想,引导学生求真向善;她的奉献与牺牲,对教育怀有生命的执着和宗教般的情怀。通过自己的“以爱育爱”,唤醒学生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和爱”。在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下,让学生具有崇高的理想,健全的人格,美好的品德。她精湛的教育技巧,高尚的道德理念受到了全校教师乃至社会的敬佩和高度赞扬,是当代教师当之无愧的楷模。

对一个教师来说,爱意味着付出,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意味着恒心和耐心,学生犯错,用爱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调皮,用爱的思想去感化他。学生有时作业不会做,也做爱的行动去循循善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教师存在的意义,就是通过自己的“爱与责任”,唤醒学生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和爱”。“爱与责任”不仅是对教师的职业要求,也是对教育终极目标的一种新的解读方式。学校培养的人,首先要有“爱”,“爱”也是一种责任:爱自己,善待生命;爱家庭,孝敬父母;爱国家,担承责任。而“责任”也是一种“爱”,表现为对目标的坚持,对生命的坚守,对他人的关爱。其次,教师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既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做人。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因此,教师必须谨言慎行,可能一句话一个细微的举动影响着一个孩子的一生。第三,教师的“责任”还要体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认真地备课、上课,耐心细致地辅导,加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做学生的贴心人。

爱是一种理解,一种信赖,一种尊重,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心灵的碰撞及交流,它是人类永恒的主体,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原动力。对教师来讲,爱不仅是教育的手段,更是教育的目的。教师用真挚的情感爱孩子的过程,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爱的情感、爱的行为、爱的能力、爱的艺术得到展示与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理解爱、体验爱、付出爱,孩子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得到升华与完善。

教育是爱的事业,而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的挚爱,对自己的事业无限的钟爱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均在学生的注视下,并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教给孩子们知识、智慧、能力。因为学生到学校是来学习的,能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这标志着教师对学生是不是付出真爱。如果作为老师只是在组织学生们玩耍、上一味的安排学生学习。不使学生们在知识、智慧、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充实和提高。你能说你是一位有爱心的老师吗?只有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创新能力的老师,才是一位真正关心、爱护学生的好老师。无论是古代“因材施教”的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还是当今贯彻“以爱育爱”的教师模范曲老师,他们都是凭着一颗爱心来奏响爱的乐章,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了伟大的事业。因此,我认为一名成功的教师必须具备一颗热爱学生的心灵,没有爱的教师哪怕拥有了再高深的教育技术和专业知识也未必能够成功。

《爱心托起明天》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是教师道德的重要标志,而且是人类道德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纯洁的爱、无私的爱,是胜似母爱,高于母爱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弥补教育才能的不足,可以影响学生的良好情感,可以使教师的影响长久地保存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仅是表现在真诚,而且还表现在教师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生命存在的意义的透彻理解。这才是职业道德对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而后者会使你对学生的爱更深远、更广博。

7.用爱心托起教育烟台风能电力学校 篇七

爱是一种力量,它能使枯木逢春,能把顽石化玉,能使贫瘠走向富足,能让寒冷变得温暖。我们只有心中充满了对学生的爱,对自己的爱,才能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力求上进的乐园、教师勤奋耕耘的沃土;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

2008年,由于工作需要,我被安排担任08级1班的班主任,有幸接触这些充满朝气而又富有个性的学生。在领导公布安排的那一瞬间,脑海中闪过的是,对这项工作一定要有爱心、耐心,并且要细心,有信心。由于学生来源复杂,必然存在着一定的个性差异。我们班有个学生叫高军,年仅19 岁,却有三年的工作经历,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社会阅历方面,都强于其他同学,刚入学就在班级里拉帮结伙打架斗殴顶撞上课老师,给班级和学校造成很坏的影响,在刚接触他的几天里,没少跟他犯过急、生过气,甚至想让家长领回去,可是后来想想,他终究是个孩子,他要是什么问题也没有还要我们老师干什么,教书育人这是我们做老师的神圣职责。如再把它推向社会任其堕落,那只能是教育者的耻辱,也违背了教育的宗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教师没有跟自己难以教育的、执拗任性的、有时候是复杂得不可理解的学生单独在一起谈心,用你的思想完全使他折服的话,那么所有的好的习惯都难以企及,于是,耐下心来,经常跟他谈心交流,做朋友。及时捕捉他的闪光点加以表扬,鼓励他积极上进,在生活中常常的多加关心,照顾他。08年冬天在一次劳动中他不慎摔伤了腿被送到医院治疗,我和几个班干部轮流在医院照顾他,他感动的哭了。慢慢地,我发现他变了,变得越来越招老师、同学喜欢,对班级工作更是热心,成了我不可或缺的助手。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无不感受到爱的力量的宏大。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礼地进行情景教育,与他们感同身受,通过活动的方式传递爱的教育。如在对5.12四川汶川地震死难者进行默哀中,使参加活动的同学感受到了“大爱”的境界。在为灾区捐款的活动中,许多同学慷慨地捐出了自己少得可怜的零用钱,真的体会到了付出的快乐

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是灵魂对灵魂的告白,是生命節律的振动;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吹拂另一朵云景。作为一个整天在学生身边,感受学生成长快乐与烦恼的教师,只有成为品德高尚的教师,才能被学生、家长,被身边的同事认可、尊敬,才能实现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理想。而高尚道德的体现,其核心内容就是一个字:爱。只有爱,才能传播爱,才能收获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出自崇高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这种爱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表现为教师对学生所持有的一种亲近感、期望感和为学生而献身的热忱。尊重,是爱的最高境界。新世纪的教师树立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注意他们的兴趣、爱好、特点和特长。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关心与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应成为教师的责任。在教育中,教师应首先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要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意识。教师要通过语言、手势和微笑等方式肯定学生,通过作业评语沟通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有情感、有意识、有独立个性的学生;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气度正确对待那些敢于质疑传统、挑战教师、个性鲜明的学生;要以博大的爱心和崇高的师德尊重、爱护、关心并引导那些行为特别、好标新立异的问题学生,让校园七彩斑斓、生动活泼;教师要以科学和民主的精神育人,摒弃封建的师道尊严,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独辟蹊径而不排斥他人,赞美智慧冲动而不盲目,弘扬主体意识、完善个体性格,建立健全崇高的人格精神与完美人格特征。

老师的爱,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激励学生奋进的催化剂,是师生之间达到心灵相容的接触点,也是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艺术的体现,这是一种含有友情又超越友情,含有母爱又高于母爱的感情升华,教育只有与爱同在,才能培育出至美的花朵。

爱的教育无疑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托尔斯泰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教师既爱他的事业,又爱他的学生,那么,他就是一个十分好的老师,他就把爱作为教育成功的基础,让自己的学生在师爱中成长。作为一名老师,在生活中,工作中时时刻刻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及时了解学生的需要,让我们的爱变成学生成长的沃土,只有这爱的沃土,才能培育出最美的明日之花。爱的阳光,要洒向学生心灵的最深处,老师要用爱去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要用信任去填补师生之间的心理鸿沟,要用期待去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所谓"真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把握爱的原则,是帮助他们进步的关键,老师必须将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化作无声的细雨,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涤学生精神上的尘埃。用无私的爱筑起现代化成功教育的"大厦"。在新的世纪里,我们要树立新的服务观念,以新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教育事业新的辉煌,让爱支撑起一片晴空。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有了比天空更广阔的胸怀,心里才能装得下事情,拿得起,放得下。不斤斤计较,不牢骚满腹,不怨天尤人,才能把精力集中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时刻保持一颗宽容的、与人为善的博爱之心。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绝不是万能的,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具备可以受用终身的自我教育能力。这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需要教育者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总之,教师应该用心去体会学生的思想,感受他们的内心,给教育插上爱的翅膀,爱会带着理想去飞翔,社会也应该关爱教师,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让教师以愉悦的心情走上讲台,在神圣的三尺讲台上,用智慧之光照亮学生,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高尚的道德风范影响学生,在校园这一方净土里,让爱洒满学生的心田,让爱与教育同在,哪里有教育哪里就充满爱。

8.爱心托起生命 篇八

我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我最初的理想并不是想做教师,然而中考时我却拗不过当老师的父亲,无奈的选择了中师。毕业后,我来到了这个小山村里,刚到学校时,看着那破旧的校舍,我心中一阵悲凉,我的青春,我的梦想就要在这个穷山沟中耗去,想想都伤心。

接下来的日子,我每天都是教室、办公室、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着,每天我总是上完课便早早离开教室,说实话,我不喜欢这里,也不喜欢这些缠人的孩子,每当孩子们想对我表示他们的友好时,我总是一幅拒人千里的表情,久而久之,孩子们看到我时,目光中不再是好奇与亲切了。我想我的教师生涯也许就这样了,然而有一件事却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

有一次上课的时候,我发现班上的一个女孩子没有梳头,头发乱糟糟的,于是下课后,我将她领到我的宿舍给她扎好了辫子。一件小事,我很快就忘了,几天后我生病了,请了假去看病,在医院我遇到了几个家长,他们对我说:“您就是严老师啊?我们娃说您可好了,还帮XXX梳头呢,早上上学硬是拿了几个鸡蛋,说让您吃了病快些好……”,另一个说:“是啊,我们家没鸡蛋,我娃硬让我做些软馍要带给你……”,我听了一怔,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孩子们的心中却……,我开始反思自己几年来只知道埋怨工作劳苦,环境差,孩子不听话……但从未想过去真正为孩子们做些什么。

从那以后,我认真准备,上好每节课,课下不再板着脸,而是和孩子们在一起,听他们讲家中的趣事,帮女同学扎可爱的辫子,我发现孩子们越来越可爱了。有时侯我会在讲桌上发现一个洗得干干净净的苹果,有时候教室里又会多了一束野花……,我越来越爱这些小家伙了,孩子们也喜欢有事没事的缠着我问着问那的。

记得三年前,我的班上转来一个叫小菊的女孩子,她的父母外出打工,只好将她寄在外婆家。她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每天总是她问题最多,常常跑来要我给她扎辫子,可是有几天,我发现她总是心事重重,话少了,也不笑了,连最爱上的音乐课上,也开始发呆了,看到这一情况,我很着急,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我去了她家,了解了一下情况,原来他还有个弟弟,爸爸妈妈走的时候,带走了弟弟,大人们开玩笑说她不是爸爸妈妈亲生的,爸爸妈妈不要她了,小菊觉得自己被父母抛弃了,所以很伤心。了解到这些后,我便对她倾注了更多的爱,我每天给她扎好辫子,还告诉她爸爸妈妈很爱她,不带她是因为她是大姑娘了,弟弟还小,更需要爸爸妈妈的照顾,我联系了她的父母,告诉他们无论多忙,每天必须给小菊打个电话,渐渐的,笑容又回到了她的脸上,每天她都会告诉我爸爸妈妈给她打电话了,还说回来的时候要给她买新衣服,看着她纯真的笑脸,我感到非常满足。

近几年来,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许多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家中只有爷爷奶奶,许多孩子因家中无人管教和爷爷奶奶的溺爱,成绩下滑,我总是利用休息时间去家访,找孩子谈心,和他们的父母沟通,让他们时常打电话回家,一方面督促他们,另一方面给孩子们安全感。雨天雪天送家远的孩子回家,几年来我班上的孩子成绩稳定,从来没有人无故旷课。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的学生常在作文中写“我们老师就像妈妈一样……”也常有家长说:“自从你教了我们的娃,娃懂事了,我们外出打工也放心多了。”

我弟弟曾对我说:“一个穷老师有什么好的,”也有人说:“老师好啊,工资高,工作清闲,”而我总是一笑了之,只有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才能体会出这份工作的艰辛和其中的幸福,而我也终于明白了父亲为什么让我选择这一职业。我深深懂得了,只有有爱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爱心的学生,我们要用爱心去温暖每一位学生,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作者邮箱: hxb-133@163.com

9.爱心托起生命 篇九

“爱心助学圆梦行动”是市文明委牵头组织实施的一项旨在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民心工程。十年来,由于各实施部门的精心组织,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爱心人士的广泛参与,全市共筹集助学金2080.19万元,救助贫困大学生10500人;其中,市级筹资837万元,救助贫困大学生2530人。

一、伴随高校收费改革,“爱心助学”应运而生

我市的“爱心助学圆梦行动”是从2000年开始的。2000年,伴随着高校收费扩招政策的全面实施,因学费困扰而不能顺利走进大学校门的现象凸现。市文明委决定动员社会力量捐资,为考上大学而交不起学费的寒门学子提供经济上的帮助,不让全市一个考取大学的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上不了大学或辍学。这样,我市的“爱心助学活动”便应运而生。当年,市委宣传部、市工商联联合动员我市民营企业爱心人士捐款30万元,资助120名贫困大学新生走进校门。2003年,市文明委结合我市实际,组织实施了旨在帮助考入全国本科院校的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的“爱心助学工程”。2006年“爱心助学工程”更名为“爱心助学圆梦行动”以后,全市上下把参与“爱心助学圆梦行动”作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实践活动,捐资助学的热情异常高涨。与此同时,市总工会开展的“金秋助学活动”、团市委开展的“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市妇联开展的“春蕾行动”、市工商联开展的“百企帮百村活动”、市残联开展的“助残活动”、市慈善总会开展的资助活动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7年,市文明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爱心助学圆梦行动”的通知》(漯文明委[2007]5号),建立了市委指导、文明委牵头组织、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救助机制,“爱心助学圆梦行动”步入了更加科学、更加成熟的轨道。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至2010年十年间,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心人士以不同的方式共捐款2080.19万元,资助10500名贫困大学生走进大学校门。

二、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关心学子身体力行

“爱心助学圆梦行动”实施之初,就得到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市文明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书记靳克文2007年对“爱心助学圆梦行动”作出重要批示:“„爱心助学圆梦行动‟是一项惠及困难群众的民心工程,为我市贫困学子撑起了一片蓝天。市文明办牵头组织的这项活动很好,成果明显,一定要进一步巩固扩大成果,不使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辍学,以此促进和谐漯河建设。”市长祁金立亲自听取活动开展情况的汇报,市委副书记张社魁始终高度关注“爱心助学圆梦行动”的开展,每年都亲自安排召开多种形式的动员会、表彰会,宣传助学活动的目的意义,提出具体要求,把助学活动精神贯彻到最基层,激发各级各部门的助学热情。谢安顺、蒋自周、孙运锋、刘桂梅等领导同志冒着严寒亲临贫困学生家中慰问,把救助金送到学生手中,同时,个人又救助部分学生。各县区文明委及市直各单位积极响应市文明委的号召,采取召开动员会、举行捐款仪式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市总工会成立了金秋助学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助学计划,实施助学行动,成立了“扶贫助学互助会”。舞阳县文明委在2000年洪水之后,提出不让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在全县上下迅速掀起爱心捐助活动,十年来筹集社会捐款达95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460多名。召陵区采取向社会募捐的形式开展“爱心助学圆梦行动”。区四大班子领导率先垂范,踊跃捐款,带动单位和个人捐款15万元。市关工委的老领导们为“爱心助学圆梦行动”更是多方筹资。近年来老领导冒着酷暑与企业、社会团体多方联系,筹资11万多元用于助学。

三、文明委牵头组织,八部门配合联动

“爱心助学圆梦行动”启动后,市文明委积极探索规范的管理制度,让有限的资金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市文明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爱心助学圆梦行动”的通知》,文件以规范程序和加强社会监督为重点,坚持标准,严格把关,专款专用,做到透明公正,确保每一名受助学生都是家庭贫困、无力完成学业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真正起到了“资助一名学生,改变一个人生,幸福一个家庭,温暖一片人心”的作用。为此,建立了市委指导、文明委牵头组织、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救助机制。市文明委统一将市文明办开展的“爱心助学圆梦行动”、市总工会开展的“金秋助学活动”、团市委开展的“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市妇联开展的“春蕾行动”、市工商联开展的“百企帮百村活动”、市残联开展的“助残活动”的捐资方式和救助程序向社会公布。市慈善总会成立后也积极加入了这一行列。“爱心助学圆梦行动”的各组织实施部门,根据所联系的群体和服务对象广泛宣传动员,独立自主地开展筹措资金、接受学生申请、审查救助资格、发放救助款等活动。

四、筹资形式多种多样,救助方法不拘一格

市文明办组织实施的“爱心助学圆梦行动”,以各级文明单位为主体,对贫困大学生上学期间实施全程救助。工作中采取四种办法:一是集中资金统一救助。二是部门与学生签订协议实行“一助一”、“一助多”救助。三是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进行救助。2000年以来,市、县两级文明办共筹集助学款359万元,救助贫困大学生1600名。其中市文明办救助贫困大学生604人,发放助学金156.8万元。

市总工会积极探索助学模式,形成了贷款助学、结对助学、高校助学、基金助学、定向助学等形式多样的助学体系。“金秋助学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工会共救助贫困大学生6135人,发放助学金1220万元。其中市总工会救助贫困大学生534人,发放助学金106万元。

团市委采取向省希望工程办公室争取资金、依托青商会会员、青联委员等募集资金的办法实施“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十年来筹措资金440多万元,帮助810多名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

市妇联通过各种渠道共募集发放救助金13.6万元,救助女大学生64人。市工商联发挥与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联系密切的优势,采取集中筹资、分别救助的形式,共筹集41.5万元,为127名大学新生解了燃眉之急。

市残联对考上大专以上家庭困难的残疾学生实行应助尽助,十年来出资24万元救助125名残疾大学生。市慈善总会自成立以来就把救助贫困大学生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将慈善金总额的8%用于救助贫困大学生。近年来,共出资141.2万元,资助的贫困大学生就有661人。

五、深入宣传助学意义,社会各界慷慨解囊

“爱心助学圆梦行动”的重点和难点是筹措资金,对此,八部门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年七月,各部门都召开不同类型的动员会、工作会、座谈会、汇报会,讲意义,提要求;在漯河日报上登载公告,向社会公示各部门的捐助热线,为捐助提供方便;学生放假时又协调出资和受助双方加强感情交流,组织实践活动;纳入年度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和文明单位目标管理;协调各级新闻单位把“爱心助学圆梦行动”列入宣传报道计划,及时宣传报道社会各界重视教育事业、关怀贫困学子所采取的积极措施,宣传捐资助学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宣传受助学生自强不息、刻苦学习、立志报国的典型事迹,在全社会形成扶危济困、捐资助学的良好风尚。一是各级文明单位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十年来市文明办出资救助的604名学生中,90%的资金都来源于市文明委成员单位和各级文明单位的捐款。在各级文明单位的带动下,全市党政机关参与“爱心助学圆梦行动”比例达到95%。

二是民营企业老板和个体工商户富而思源,回报社会。东方建筑装饰有限公司经理黄石头,坚持常年资助贫困学生。他从1984年脱贫致富以来,26年共救助贫困大、中、小学生381名,捐资总额达171万元,荣获“河南省百佳慈善家”称号。十年来参加“爱心助学圆梦行动”的民营企业达183家,成为捐资助学一支重要力量。

三是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向学生伸出援助之手。99岁的离休老干部黄玉清一直热心救助贫困学生,2006年来我市居住后,每年从离休金中拿出2000元钱捐给贫困大学生。王奇山是一位机关干部,34年的年龄却走了10年的爱心之路。截至目前,王奇山已经拿出4万多元资助了9名大学生。

六、实施全程阳光操作,确保救助公平公正

为了把筹集到的有限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学生身上,为广大贫困学生提供公平的受助条件,在助学工作中做到“六个坚持”:一是坚持让贫困学生自己申报。二是坚持逐级审核,层层把关。三是坚持入户调查。四是坚持集中公示。五是坚持举行救助仪式。在仪式上现场发放救助金,并对学生辅以精神关爱和思想教育。六是坚持跟踪服务。要求大学生每学期向组织单位和资助单位写一封信或打一次电话,汇报目前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通过院校鉴定和学习成绩单,跟踪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暑期组织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社会经验,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10.热血托起生命的希望 篇十

严把“四关”,确保血液质量

怀化市中心血站成立前,怀化市医疗单位临床用血全靠个体供血者提供并自采自用,用血单位又未全面进行各项检测,几年中,全市因输血而引发12起医疗官司。

1995年,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采取果断措施,关闭所有单采血浆站,统一规划设置中心血站、溆浦基层血站,统一管理血源队伍,所有医疗单位临床用血统一由血站供给,彻底改变了乱设供血机构,乱采滥用血液的状况。据怀化市中心血站站长王卫星介绍,几年来,他们重点围绕安全采供血严把“四关”,保证了临床用血100%符合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标准。新血站、新起点、新气象,衬托怀化市无偿献血蓬勃发展,已成为怀化市一道美丽的社会风景线。

“硬件”建设关。根据血站的发展要求,2001年,怀化市中心血站利用国债资金的投入,修建3500多平方米高标准业务用房,添置进口血细胞分离机、进口全自动酶联系统等先进设备与仪器,固定资产总值500万元。先进设备的使用,使血站从1997年到2002年参加湖南省临床检验中心血液检测,生化免疫检测质量评比,一直保持“先进单位”称号,熠熠光芒的“双优”奖牌映照着血站员工的辛勤付出。

人员素质关。怀化市中心血站成立几年来,大抓上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先后选送16批次、33人次到中国输血协会、北京血液中心、上海血液中心、广州血液中心及省献血办等地培训,组织主要技术骨干到省内外8个血站参观学习。血站还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举办各种形式的长、短培训班和讲座,实行工作人员定期考试,持证上岗。大家都说:“这样动真格的培训考试,学到了丰富的专业与血液法规知识,实在是太有用了。”

规范管理关。怀化市中心血站通过几年的摸索探讨,形成了“以宣传为先导,采血为龙头,供血为中心,质量为核心,后勤保障为基础”的目标管理方案。全部实行聘任制。优化组合,各项工作定岗定员,量化规范管理。

这些管理办法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修正制订的《怀化市中心血站2003年目标管理实施方案》、《无偿献血目标管理实施细则》、《怀化市临床供血管理办法》等管理方案,使各科工作更为主动,部门与环节间的相互配合更为良好。无偿献血从宣传、组织、采血、检测、制备、管理等工作更规范有序。

血液质量关。为确保临床用血安全,血站对采供血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从血源管理、献血者选择、血液检测等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站、科、员三级质量管理,工作中自查互查,自检互检,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可靠。8年来采血10万余人次,未发生一起因输血而引起疾病感染的医疗纠纷,体查、化验项目错检、漏检为零。

全力以赴,急病人之所急

人命关天,急救关键在一个“快”字。如何把合格的血液及时送到医院,保证临床抢救的需要,是怀化市中心血站8年来追寻的目标。

在政治学习中,书记荆继义多次强调,血站要坚持“优质服务”,在保证临床供血需要与安全的同时,要应急处理临床急救用血、稀有血型患者用血。真正把献血者和用血者当作采供血服务最高标准和终极目标。

怀化市血液实行统一管理后,中心血站服务范围越来越大,南北相距近500公里;东西相距近300公里;大到市级医院,小到乡镇卫生院。尤其是给13个县(市、区)医院或乡镇卫生院供血,用血量少、地区分散、地域偏僻,给送血带来诸多不便。针对上述特点,血站值班室、送血员24小时值班,只要一接到用血电话,他们就千方百计尽快将血送到用血单位。怀黔公路修建期间,堵车时有发生,送血员经常从塞车地点步行到前方改乘其它交通工具,将血及时送到。为抢救病人,在站里车辆不足的情况下租用出租车送血也是常事。

为了保证送血及时和绝对安全,关键时刻站领导总是一马当先。1997年除夕,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正进入高潮,值班室接到溆浦维尼纶厂职工医院需立即送O型血1600毫升的电话。站领导立即与司机驱车120公里。当时雨雪下个不停,寒风凛冽,赶到医院已是凌晨。由于送血车是无防寒设施的柳州微型车,到达时俩人冻得上唇嗑下唇,浑身发抖。望着急盼的血液,病人家属紧握着他俩的手连声道谢。

单一血型超量需要是血站常遇到的难题。一天,怀化市内几家医院同时急需A型血,12800毫升库存A型血已尽数发出。晚上9时,怀化市一医院又来电要A型血1600毫升抢救一位外伤危重病人。血源科立即一边按献血者档案拨打电话,寻找献血者,一边号召在家的血站职工献血,职工一下就献血1200毫升,解了燃眉之急。2001年6月,一位干部身患血液疾患,经常需要大剂量的血小板对症治疗,而当时临床用血全面告急,怀化市卫生局立即动员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工作人员献血。当献血车开进机关医院时,现场热情。感人的气氛,让人们看到了白衣战士良好素质和高尚情怀。2003年7月5日凌晨,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了一位外伤病人,他全身多处被凶器刺伤,命在旦夕,急需大量A型血。而当时血站库存A型血告罄。值班工作人员立即向主管负责人报告,并通知相关科室,血站上下紧张有序地行动起来,组织血源,向有关单位呼救,采血、检验也枕戈待旦。两天时间为他提供了相当于120人献出的血液量。一张张送往血站的大红纸感谢信充分体现了血站全体员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的强大合力,反映出血站规范的管理、灵敏的反应、功能齐全的应急机制。

无偿献血,风景这边独好

无偿献血事业在怀化蓬勃发展,与怀化市委、市政府、市人大的重视是分不开的。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后,市政府立即成立了无偿献血工作领导小组。2000年12月21日怀化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怀化市公民无偿献血管理办法》。市委卜功富副书记在献血时对怀化市无偿献血寄予了厚望,他说:“我献血一是为了履行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二是为了还我一个心愿;第三,无偿献血是崇高奉献精神的具体体现,作为分管书记,我理应带头献血,我们的社会需要大家都献出一点爱。我希望卫生部门加大宣传力度,让无偿献血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成为怀化市精神文明建设一朵文明之花。”

1998年5月26日,山城怀化雨后晴空万里,一派生机,还带着怀化市第一次市政协、市人大代表会议喜悦心情的全市人民,迎来了怀化市首次无偿献血活动。经过精心装扮的原怀化市中心血站五彩缤纷,音乐激荡。7时30分怀化市卫校50名师生在唐家良副校长的带领下首批进入采血室,继后怀化市卫生局局长吴以平带领局机关17名同志第二批来到血站,每人分别献上了200毫升鲜血。在外出差的主管副局长杨志伟、副局长刘野也连夜赶回怀化,加入了局机关献血。获得消息的怀化市财政局社保科唐卯生科长也来到血站卷起袖子加入献血行列。首次活动共有342人参加献血,献血总量达68400毫升。随着献血事业的发展,血站购进了两台功能齐全的流动采血车。采血车在怀化闹市区的亮相,为怀化市增添了一个亮点。每当血站工作人员摆好桌椅,安放好宣传画报,便吸引了不少行人驻足咨询,有的人只是看一眼采血车上所挂的“无偿献血,奉献爱心”的宣传口号,就当场捋袖,伸出胳膊。

还有怀化铁路总公司职工医院何学进医师自1998年5月以来,每年坚持献血2次,每次献血300—400毫升,献血总量已达3500毫升,成为怀化市献血第一人。市卫生局局长吴以平、副局长杨志伟、刘野,每次都主动到血站献血,献血总量都已超过2000毫升。怀化学院、怀化医专自1998年以来,5年间两所院校分别有2656、1250位莘莘学子的热血汇入到无偿献血的洪流中,她们当之无愧成了怀化无偿献血的主力军。

怀化市在城区无偿献血发展的同时,又拉开了13个县(市、区)开展无偿献血的序幕。每个县(市、区)都已组织了2余次大规模的献血活动。

截止2003年7月,我市共26413人次参加了献血,献血总量达5282600毫升,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由1998年15.2%上升到2003年二季度的40.5%。

上一篇:信用社考试复习资料下一篇:关于思想加快成都国际化进程思想再解放大讨论活动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