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共9篇)
1.xx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篇一
xx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
工作的困难和建议
xx市下辖23个镇和一个街道办事处,全市总人口约63万,其中农业总人口36.9万人,农村劳动力总数24.9万人,占总人口的55.39%,其中富余劳动力约10万人。2010年以来,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打好‚提升‘双转移’工作质量硬仗‛的工作部署,xx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扎实开展了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
一、存在困难
(一)就业形势仍比较严峻。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低下,技能人才短缺,一时无法满足我市工业化进程加快的需求。我市相当一部分企业实力不强,生产过程技术含量低,工资低、待遇差、工时长,招工难问题长期存在。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企业用工成本增加,利润下降,导致影响就业的不稳定因素增多,企业用工需求下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观念尚未转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劳动者的文化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但许多农村劳动力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对培训的内容接受能力有限,严重影响培训的效果,而劳动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能否顺利实现转移就业。按要求培训工作以定点长期培训为主,但农村劳动力往往以参加培训须离家
一、两个月,影响农活为由拒绝参加培训。此外,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削弱了政府对劳动力转移的控制能力,劳动保障部门无法指定农村
1劳动力转移的目的地,超过95%的劳动力是通过亲戚介绍或自己外出到珠三角地区找到工作。
(三)劳动保障工作人员不足。随着形势的发展,劳动保障部门的工作范围涵盖了从城镇到农村、从企业到事业的各类就业群体,工作任务异常繁重,工作人员严重不足。各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人员基本上是兼职,属于双重管理,工作不稳定,难以管理;对劳动保障的政策业务知识了解欠全面;工作经费紧缺,服务水平低;街道、社区都没有专门人员负责劳动保障工作,使得人手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目前我市被xx认定的培训机构只有xx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各乡镇培训设施不够完善,没有专门的培训场地,只能借用当地学校的教室来完成培训工作。这些都不适应目前就业形势发展的需要,严重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四)转移培训资金缺口较大。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必须加大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因此需对现有的培训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我市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虽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在各个方面竭尽全力予以保障,但由于财政十分紧张,经费上始终存在缺口,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的开展。
(五)管理服务工作还不到位。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上处于自发、分散状态,有较大的盲目性。农民自发地由农村向城市转移,虽然符合市场经济劳动力资源配置原则,但不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不利于进一步扩大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劳动力输出前的动员、寻找市场、技能培训,输出后的组织管理、权利维护等各个环节还存在着
研究不够,思路不宽,措施不硬的问题,这些亟待抓紧完善提高。
二、对策建议
(一)加强动态监控。组织开展调查,对我市劳动力情况进行摸底登记,掌握情况和趋势,了解他们各自的特长、想法、要求等基本情况。结合当地二、三产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农业生产特点等情况,提出对劳动力培训、再转移务工、创业的对策意见,为做好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奠定基础。
(二)建立和完善劳务供求信息网络,夯实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健全市、镇、村三级劳动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及时准确地发布劳务信息,引导农民有目的、有效益地输出劳务,避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加强与珠三角地区的联系,及时了解劳动力需求情况,建立密切稳固的劳务协作关系。定期调查了解可输出的农村劳动力状况,准确掌握可输出资源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技术特长、求职意向等信息,建立本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信息库。及时了解和通报劳动力需求和务工情况,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畅通劳动力资源信息共享渠道。
(三)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转移劳动力的全程服务。目前,劳动力市场已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技能型转变。今后将继续大力发展定向培训、订单培训,根据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积极创办劳动力培训基地,突出加强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在劳动力输出前做好外出务工常识培训和就业指导,特别是做好劳动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输出后积极做好跟踪服务,掌握输出人员的生活和工作情况,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与务工人员建立劳动
关系,落实务工人员的劳动保护、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待遇,协调解决劳务纠纷,依法维护输出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四)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强劳动保障部门队伍建设。在资金方面,希望上级能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支持的力度,提高下拨培训经费的标准,增加对公共就业服务的投入,确保政策的工作经费支出。在人员方面,建议根据劳动保障部门承担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量,增加机构编制和充实工作人员。
(五)强化对接,加强协调与配合。做好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需要加强与有关单位的协调和配合。在宣传、组织生源方面,需要新闻单位、镇政府、农业、妇联、团委等部门的配合。各单位在培训工作上加强协调和统筹,可以有效减少生源组织方面的困难。在支持农村劳动力创业方面,需要加强与农业、工商、税务、国土、金融等部门之间的联系,对有创业愿望和条件的农民工,积极支持创业,并在办证、信贷、劳动力招收、税收、用地等方面予以优惠。
xx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2.xx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篇二
1. 现有农村土地制度的限制
我国现有的农村土地制度为集体所有制, 即土地为村、组集体所有, 农民只拥有对土地的经营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农民通过家庭联产承包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模式来实现对土地的使用。这种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和经营模式决定了土地是农民生存的一个重要保障。农民一旦放弃土地、脱离农民的身份, 他们无法带走或者转让属于他们的那部分土地, 也无法获取等同于城市市民的各方面的保障 (除了小部分通过升学、入伍、土地征用等正式途径获取城市户口可以享受非农业户等同的待遇外) 。这样, 农民在进入城市务工经商的时候不会轻易放弃对土地的经营使用权, 他们也不会完全抛开农民身份向城市流动、融入城市。从而造成一种“亦工亦农”兼业的特殊现象, 即进城务工的农民与土地仍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在农村拥有承包的土地;甚至相当大一部分还直接经营土地, 农闲时外出务工而农忙时则回村务农, 呈现出一种在城乡之间不断流动的“候鸟式”生存状态。土地便成为他们最后的归宿和保证, 一旦找不到工作或者失业, 他们很快就会回到农村经营土地。所以, 这种集体所有制的土地性质, 集体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经营模式, 阻碍了农民进城发展, 延缓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并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效。
2. 现行户籍制度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 我国通过户籍制度来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有效的阻止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涌入, 保障了城市人口的粮食等生活用品的配给。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 我国的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 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品市场极大的充裕, 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要求更多的劳动者进入城市以补充城市劳动力的不足。这时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等不仅不会影响城市人口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配给, 反而会更好的促进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此, 大量的农民在国家政策松动的情况下进入城市务工谋求发展。
虽然消费品配给已经和户籍脱钩了, 城镇户籍在生活必需品, 如粮油布等方面的供给价格补贴取消了, 户籍与生活用品的供应关系不再依附在一起了, 但是城镇户籍还保留着在社会保障和教育等公共产品方面的利益优势, 进城农民工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改革开放30年来, 社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旧的户籍制度却并没有做出相应的改革, 进入城市的流动人口没有获得城市市民的身份, 以致于在就业、子女教育、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没有得到相等的待遇。这造成的后果是, 一方面由于大批农民进城而荒弃了大量的耕地, 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很难得到实现;另外一方面, 进城的农民由于身份的差别很难市民化, 从而在城市社会体制外徘徊--生活既得不到保障又给城市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 导致社会出现很多不安定的现象。这种旧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 造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不断强化局面, 更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3. 劳动力市场不完善
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 使得城市与农村的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状态一直得不到真正的解决, 导致农民与城市居民在就业的机会、福利待遇、社会保障和技能培训等方面都不一样。首先, 是就业保护主义。政府管理机制的双重性, 易出现就业上的地方保护主义。很多地方政府为了保护本城市的弱势群体就业, 采取种种苛刻的政策限制外来农民工的进入, 甚至通过各种名目乱收费, 提高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门槛, 限制农民工就业。其次, 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不完善。现有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专业化程度低、培训质量低, 且与劳务市场的实际需求情况脱节, 不能真正的起到将农民工培养成市场所需要的技术工、改变农民工就业结构、改善劳动力供需结构的作用。第三, 农村劳务供需信息网络体系的建设非常滞后, 农村劳务市场信息来源渠道少;没有或者很少有正规的中介服务机构组织农村劳动力输出。农民工获取劳务市场信息的渠道很少且不规范、不可靠;获取的信息量非常少;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也无保障。目前农民外出务工基本上还是通过亲戚或者熟人介绍来了解相关劳务信息。这种信息严重不对称的现状极大的影响了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的有效配置, 很容易导致劳动力市场的供需脱节, 影响劳动者的顺利就业。甚至造成不同地区之间劳动力富余和“民工荒”同时存在的怪现象。
4. 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
“我国每年约有2亿农民工外出就业, 其中1.2亿进入了城市”[1]这庞大的劳动力数量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特别是在城市就业岗位无法相应增加甚至反而减少的情况下 (如2008年9月开始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导致我国沿海地区的部分企业停产减产或倒闭破产, 使得大量的工人下岗) , 这种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凸显出来, 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
5. 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普遍偏低
首先, 文化素质偏低。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兴起和农村义务教育的展开,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提高。但是, 总体上来说, 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普遍偏低, 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程度不高。这主要表现在初中及其以下程度的劳动力人口仍然占农村人口的87.8%, 其中文盲、半文盲劳动力仍有354.9万人。
其次, 职业技能偏低。农村劳动力基本没有受过职业教育培训, 既缺乏从事现代农业生产所需的农业科学技术也缺乏传统农业生产的生产能力和操作熟练程度, 而且也不具备现代工业产业需要的工业知识及技能。所以, 他们往往只能从事技术含量很低甚至是纯粹的体力劳动, 如建筑、运输、保洁、搬运等行业的粗重工种的体力劳动。
第三, 缺乏创新能力。由于思想相对守旧, 且缺乏创业的挑战精神及创新的知识储备和创新方法, 在面对困难时很难以突破性的创新来摆脱困境。
最后, 法制意识淡薄。由于文化程度低、法制意识淡薄, 导致在遇到劳务纠纷、权益受到侵害时无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权。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只有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明确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能、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消除不平等的就业体制、构建完整的知识创新体系等来扩大农民的就业空间, 提高农民的素质, 才能最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1. 大力发展农业, 扩大农业内部的就业容量
首先, 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交通运输、水利工程、水库、河流等修建和治理的力度。这既有利于发展农业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 又有利于缩小城乡经济的差别, 也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而成为解决农民工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
其次, 改变农村单一的农业结构。由片面的强调“农业” (即种植业) 向包括“农、林、渔、副、牧”在内的“大农业”发展。通过农、林、渔、副、牧的协调发展, 充分利用“大农业”丰富的资源来发展农村经济, 发掘农村本身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最后, 实行农业产业化。建立劳动———技术密集型农业模式, 发展农村支柱产业, 走“农商”结合的农业产业化道路。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和生产资料, 发挥地域特色和区域优势。依靠科技围绕市场需要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量。
2. 改革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 建立并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我国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土地性质和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经营模式导致农村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具有“兼业”的性质, 这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以及融入城市的一个极大的阻碍。所以必须要对现有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改革, 建立和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转让和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有利于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发挥出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外出务工农民有条件有补偿的流转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方式, 这既可以让他们安心务工, 又获取了一定的补偿部分, 解决了他们落户城市需要的费用。同时要相应建立农村土地流转鉴证、服务和仲裁机构以及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规范和促进农村土地流转行为。
3. 完善户籍管理制度
首先, 废除传统的二元户籍制度, 取消城市居民凭借户籍而获得的种种特权, 建立健全统一的户籍制度, 使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其次, 改革和完善有关户籍管理的法律法规, 减少户籍管理制度的限制性功能, 把户口登记管理的职能定位在人口登记、人口调查和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最后, 实行统一的户口管理制度, 按照人口的居住地登记户口, 逐步放松大城市的准入条件, 降低门槛, 实行开放式的管理。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落户到大城市, 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
4. 建立健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第一, 改变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政府首先要建立统一的政策和规范的管理体系, 取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各种歧视性政策, 对城乡劳动力实行一体化的管理体制。第二, 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 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来建立劳务信息网, 增强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功效。提供最及时的劳动力供求信息, 从全国范围内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有针对性的指导农村劳动力的输出, 避免农民外出务工的盲目性。第三, 加强农村劳动力服务中介。向农村劳动力提供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用人单位的信誉和用工需求等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帮助劳动力做出正确的判断, 减少人员流动的成本和风险。第四, 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 创新培训模式。可以由政府劳动保障部门主导, 以公益性培训与商业化参与相结合, 与市场接轨以扩大培训面、提高培训质量。培训和劳务供需信息要实现互动, 让培训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5. 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首先, 加强和完善农村教育体系。一方面要加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 提高农村青少年的基本文化素质。农村很多家庭支付教育费用的经济压力大, 导致“读书无用论”又重新流行。农村家庭很少注重儿童的基础教育, 过早的让儿童辍学务工或者外出打工, 影响了他们文化素质的提高。
强化九年义务教育, 不但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 还应唤起广大社会都来关注农村教育、投资农村教育, 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的文化素质。
另一方面要大力兴办农村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教育, 对农村青年进行系统的、规范的、实用的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一定水平的工、农业生产技术或服务行业的技能, 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其次, 建立城乡一体化技术转移机制和技术创新体系。城乡统筹发展, 不但要在经济上统筹发展, 更需在知识上统筹发展。以公益性的知识下乡、技术下乡与市场化的技术转移相结合, 建立起有活力的、长效的城乡一体化技术转移机制, 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 增强农村经济的“造血功能”。以科研院所、高校为依托, 结合农村的教育网络和农村文化网络, 建立城乡统筹的技术创新体系, 增强农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及农民自主创业的能力。
第三, 重视农村的法制教育, 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让他们知法守法, 让他们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时候能够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6. 把发展乡镇企业与推进城市化进程相结合
首先, 乡镇企业与农村、农民的关系十分密切, 我国曾经依靠乡镇企业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离土不离乡, 进厂不进城”的劳动力转移模式。面对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 发展乡镇企业, 在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上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政策支持及在资金、技术与人才引进方面进行扶持, 引导乡镇企业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 优化产业结构, 扩大规模, 形成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点的规模经济, 最大限度的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其次, 加快城市化进程, 发展大城市, 重点建设中小城市, 加强农村的城镇化建设。通过对大城市的改革, 合理升级中小城市, 扩大城市对劳动力的容纳量。其中加强农村的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代价最小, 门槛最低的方式, 它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一个巨大的空间。
摘要:不断增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有限土地资源的矛盾, 造成了我国农村出现数量庞大的剩余劳动力, 这不但影响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而且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性因素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制约因素,对策
参考文献
3.xx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篇三
[关键词] 老区农村;劳动力;制约;转移
[作者简介]叶剑华(1963—),男,九江学院国资处副教授;柯 元(1964—),男,九江学院政管学院副教授。(江西九江 332005)
老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老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老区农村经济,提高老区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老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存在着种种问题,面临着种种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
第一,体制政策不健全。从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逐步形成了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体制,这种以户籍制度为根基的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体制,使进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无法获得真正的城市市民身份,他们不能与城市人口进行平等的就业竞争,更不能得到与城填居民相同的社会福利待遇。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上学、居住、就业、社保等社会功能,使国家不能将就业资源向农民配置,使得农民进城门槛高,农民看病难、子女上学难,就业的工种受到限制,并且同工不同酬。尽管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积极政策,但有些政策落实不到位,农民工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尚未其正建立,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屡禁不止,农民工的安全保护、职业病防护等方面的制度还不够完善,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老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第二,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当前,老区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发育还不理想,特别是在劳动力供求信息的收集与发布、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等方面,还不适应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据调查统计,2004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通过亲友、熟人介绍外出的占56.8%,由市场中介组织介绍外出的占14%,由用人单位直接招聘外出的占11.7%,靠自己碰运气外出打工的占17.5%,从这些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组织程度还不高(老区农村更低),农民盲目外流的现象还很严重,其结果是使他们徒劳往返,蒙受损失,从而挫伤了他们从农村外出就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第三,政府监管不到位。老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掌握劳动力资源、就业培训、提供就业信息到维护合法权益,都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完善的管理和服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形势不容乐观。面对大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给交通运输、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造成的压力,流入地政府出台了严格的限制外来劳动力的政策,在保障农民工权益方面做得不够。流出地政府在管理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没有建立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服务体系,对本地区外出务工的农民情况知之甚少,在组织和培训方面所做的工作较少。有些流出地区政府甚至借“管理”和“实现有序流动”之名,行高价收费之实,变相增加了农民的负担;有些流出地区政府对不法中介机构管理不严,导致农民利益受损,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第四,城镇化建设滞后。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截止到2006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仅为43%,低于同期50%的世界城镇化平均水平。现阶段,我国城镇化水平较高的是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较低,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革命老区,城镇化水平大大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并且,老区已建成的城镇结构趋同,城镇质量不高,大批“大而全”、“小而全”的城镇,经济不发达,功能不健全,环境不优越。这种状况,不利于第二产业的集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削弱了在产业结构转移过程中第二、第三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延缓了老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第五,农民素质偏低。老区农村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一个至关重要因素,就是取决于农民素质的高低。当前,我国老区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心理素质、道德法律素质等)较低,使其向非农产业转移过程中将面临重重障碍,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能从事城里人不愿干的苦、脏、累、险等工种,如建筑、修理、搬运、清洁、勤杂、门卫等行业。随着城市产业日益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发展,且门类也愈来愈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就业竞争将会更加激烈,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可能会知难而返,这样就给农民的流动和转移增加了难度。
上述制约因素,极大地阻碍了老区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不利于老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寻求有效对策,突破种种障碍,其建议是:
1、打破旧的体制,调整相关政策,以制度创新加快老区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首先,要加大户籍制度的改革力度,争取在不长的时间内实现人口在全国各地自由迁徙的目标,为老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扫除体制上的障碍。其次,在政策上清除农民进城的障碍,逐步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当前,要重点开展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试点,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农民工在就业准入制度、劳动福利、工资报酬、工作时间、社会保障、子女上学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积极探索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的途径和渠道,为最终统一全国劳动力市场创造条件。再次,要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2、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劳动力资源方面的基础作用。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力就业中介组织,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在内的社会性就业服务体系,帮助老区农村劳动力对转移成本、收益和风险做出正确的判断,以减少因盲目流动而受到的损失。要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发展连接劳动力供求双方的职业介绍机构,明确用人单位与农民工权利义务关系,减少不必要的劳动纠纷,更好地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要根据市场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增强其转移就业的竞争力。
3、强化政府作用,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和管理。首先,建议县、乡级政府设置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专门机构,彻底改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多头管理、分散负责的局面,尽快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纳入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轨道。其次,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有关部门要多多联系,积极配合,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管理,流入地政府要在健全劳动力市场规则和保障农民工各种权益方面下功夫,努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提供必要的条件。流出地政府要逐步建立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管理档案,掌握当地劳动力资源分布与就业状况,对已转移的劳动力人数、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技能、行业分布等要准确的掌握,对待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的情况要基本了解。再次,无论是流入地政府还是流出地政府都要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对于一些黑中介坑蒙拐骗,要坚决打击,对于一些用人单位随意侵害农民工利益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并及时处罚,以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4、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小城镇建设。农村城镇化将成为今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从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来看,县域经济吸纳了65%的人数,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吸纳的比例只有35%,因此,在现阶段,引导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小城镇接近农村,进入的门槛(转移成本)较低,生活习惯和消费水平与农村相差不大,易于农村人口聚集。乡镇企业集中在小城镇,农民就近转入小城镇就业,既可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风险,又可有效地避免在大中城市吸纳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所产生的种种问题。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小城镇建设除了要科学规划、精心布局、规模结构合理之外,选好立城产业也十分关键。我国老区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农产品资源丰富,大力发展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是最佳选择,因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会提高农业水平,还会带动产后运输、储藏、保鲜、销售等服务业的发展,能拓展农村服务业的空间,促进老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缓解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压力。
5、大力发展老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首先,要加大老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青少年的文化素质。这是重中之重,它关系到下一代新型农民能否健康成长。其次,要加强老区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在教育中,坚持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将培训内容与区域优势产业结合起来,对农民实行一技一训和一业一训,做到因人而异,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着重培养其就业能力,增强其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可雇佣性。再次,要对老区农民进行思想道德和法律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通过教育,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讲文明,讲诚信,爱护环境。通过教育,使他们熟悉《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增强他们的遵纪守法意识,进而能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满怀信心地进入市场,走向城镇。
4.xx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篇四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的过程中受阻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农民素质 问题。
西方 发展 经济 学家舒尔茨说过,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决定性要素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进。促使农民增收,必须努力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素质是突破农民增收缓慢问题的“瓶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目前 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劳动力总体素质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就业需求。劳动力受 教育 水平低导致了 中国 劳动力结构的失衡.2000年,中国15岁以上人口中仍有文盲8699万人,其中3/4在农村;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社会 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领域将越来越窄,转移就业难度将越来越大,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任务非常艰巨而紧迫。
2002年全国共转移农村劳动力2385万人,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有12.5%。大量农村劳动力既没有打工所必需的一技之长,也缺少保护自己的 法律 知识和城市生活常识,不适应就业和城市生活的要求,这就导致出现一方面用工单位招不到人,而另一方面大批进城农民工又找不到合适工作的现象。根据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目标,每年需要转移1000多万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也制约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及产业结构升级。
中国的农村劳动力素质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悬殊。1997年我国每百万农业人口中有科研人员数为77人,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137人)的56%,发达国家平均人数(2458人)的3.1%。美国的农场主大多数是各州立大学农学院的毕业生;西欧国家的农民除文化水平外,还要经过专业培训并 考试 合格领到“绿色证书”后,才能正式成为农民。而我国具有中专文化程度以上的劳动力仅占农村劳动人口的2.5%,这种现状对于未来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新 科技 成果和 现代 化生产工具的推广使用,农业产业结构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等方面都构成巨大障碍。
(一)农民文化素质低,造成劳动力结构失衡。
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不高,是我国劳动力结构的重要特征。据统计,我国农村中仍以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占90%以上。素质不高的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业部门进行谋生的可能性更大,在 工业 部门和服务业部门,由于市场结构不同,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这也可以从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情况看到,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工作技能的劳动力在剩余劳动力转移中所占的比重逐渐提高。
一般来说,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是其向劳动生产率较高部门转移的前提条件。因此,农村劳动力向劳动生产率高的第二、第三产业部门转移的速度和规模,从根本上取决于农村劳动力素质。并且,随着市场的发展,企业、政府机构等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就产生了由于我国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 影响 其自身就业的情况。
(二)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制度,制约了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由于 历史 原因和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城乡分离的政策等原因,所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使农村劳动力难以在城市和乡村之间自由流动,形成了城乡二元的缺乏竞争的劳动力就业体制,农村劳动力难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农村劳动力不能及时填补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产生的岗位空缺,城市劳动力也难以到农村就业,以弥补农村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不足。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仍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如目前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升学制度,以及农村土地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的就业,无法形成统一开放的城乡劳动力大市场。
(三)农业面临产业化、集约化生产的压力。
(四)“人口逆淘汰”问题。
城镇居民只能生育一个子女,而农村居民可以生育两个子女;城市的教育条件要远远好于农村;城镇居民基数要远远小于农村居民的基数;从长期来看,被淘汰出局的不是素质低反而是素质高的人,这就影响了人口总体素质的提高。这是人口出现教育素质的逆淘汰,即城市家庭的生育率低,而农村家庭的生育率高,每年的新增人口80%以上分布在农村。
社会发展应该使得低素质的人所占比例越来越少,高素质的人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这样,人们的平均素质才会越来越高。但是,如果社会中低素质的人所占比例越来越多,那么社会就出现了“人口逆淘汰”问题。
二、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当农产品需求的增长慢于工业产品需求的增长,这种情况是农民的一个负担,那么当经济增长时,快速增长的农业生产率同样会使调节的过程变得更加困难。过去几十年来,由于农业生产率增长的幅度大于非农业,农业所占的国家生产份额的不断减少必然导致农业在国家劳力、资金等资源中所占份额的不断减少。如果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不能及时转移,有可能导致农民的收入进一步下降。即使在劳动力流动和移民方面没有政策限制,在大批劳动力有待从农业转出这一重大转换时期,农村与城市的劳动力在报酬上的巨大差异已经存在并且还将继续存在。因为巨大的收入差异将引导劳动力从农村地区流出,当经济增长发生在农业劳动者还占全部就业人数的相当份额的时期,劳动力转移是非常巨大的。
5.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问题及对策 篇五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农村在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农村劳务产业已成为全县农业收入中的支柱产业。但是随着农村劳力的转移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不断加以解决,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
2005年,全县农村人口136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数76万个。转移农村劳动力累计可达440516人,当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1356人。全年已培训结业农村劳动力21000余人,其中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2287人(阳光工程12287人),实用技术培训8713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1602人,农民外出打工收入可达17.6亿元。返乡创业人数2566人,累计投资1.6亿元。农村劳务开发工作步入了有序有效的发展轨道,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一是从就业地点来看,县外、市外占据主要部分。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吸纳地。2005年在市外的农村劳动力达到29万人,约占转移总数的65%。其中广东省,11万余人,约占转移总量的23%;转移到县外市内的有4万人,约占转移总数的9%;其余11万人为在县城范围或本乡镇内的就地转移,约占转移总数的26%,另有 1
国外务工56人。随着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和国家西部大开发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农民工需求量还在继续增长,农民进城后的就业机会不断增加,市外、县外转移量还会有所上升。
二是从就业结构来看,二、三产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2005年,全县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二产业的有25.2万人,约占总数的60.5%;从事第三产业的有14.5万人,约占总数的36.3%;另外有1.3万人仍然转移到其它农业生产条件发达的地区或农业产业化基地从事一产业。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特别是通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行业,二、三产业仍然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其中转移到三产业的呈逐年增长趋势。
三是从城镇吸纳情况来看,已经转移的农村劳动力逐步开始在城镇安家落户。到2005年底,全县通过务工挣到一定收入后进入城镇居住的人数达到1万余人。随着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据预测,我县到2020年城镇人口将从现有的37万人增加到近80万人,其中县城人口将从目前的13万人增加到30万人,这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农村劳动力将不断向城镇聚集,而城镇将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根本途径。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化程度低,自发转移和分散式输出,盲流现象存在,输出不稳定。全县2005年有组织的转移人数为42746 2
人,占劳动力转移总数的9%,因此91%的人靠亲带亲,邻带邻,试一试,闯一闯的转移方式。有19%的外出务工时间达不到3个月,甚至不能胜任工作或没就业直接还回。
(二)职业技能低,体能性输出比重大,技能输出比重小,劳务收入不高。初步统计全县有一定职业技能外出农村劳动力36261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16%,农民外出时没有职业技能的占84%。新增劳动力转移培训量不到50%,全年人均打工收3860元,平均月收入350元,相当于最低工资标准。
(三)服务引导滞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发育不健全,信息不畅,基层政府投入不足。全县只有县城一个信息屏幕且容量极小;虽然县要求建立乡镇一站式和便捷式的政府服务,但真正起动的不多,而且质量和规模远远不能适应我县农村劳动转移发展需要;没有建立经常性的管理和指导机构,这与庞大的农民工队伍和农村劳务收入增长极不对称;农民外出打工前信息不准,目标不明,真假难分。
(四)农民工维权意识差,维权能力弱,保护措施不力,权益丧失。据调查90%以县内打工农民工,没有与用工单位或顾主订用工合同。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宣传,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各类新闻媒体,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劳务致富”、“劳务光 3
荣”的观念,创造有利于农民外出务工的良好舆论环境,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外出务工;大力宣传党和国家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的政策,让农民工放下包袱,轻装进城。
(二)培育劳务市场,组织有序输出。尽管劳动力的转移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积极支持农民的自由外出务工,但也要特别强调有组织的输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在农民输出市场没有完全成熟前,党委和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劳务输出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形成健全的工作体系;要加大规模劳务输出的宏观调控力度,重视联络和签订跨地区大规模的劳务协议,进一步开发境外就业市场。
(三)、加大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力度,提高就业技能,创立劳务品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不仅要在扩大劳动力输出规模上下功夫,更要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上下功夫。要切实加强培训基地管理,制定培训计划,增加培训投入,扩大培训规模,增强培训效果,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的就业技能和农民工的整体素质。要强化品牌效应,打造包装出金开劳务、三峡计算机、巨龙电子等劳务品牌,在培育农民工品牌上下功夫,靠品牌带动更多的富余劳动力转移。
(四)、建立机构,强化管理和服务。一是县级建立农村劳务开发常设机构,实行长效管理,负责研究制定农民流动的管理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力度,研究解 4
决农民工管理服务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制定全县农村劳务开发计划和措施,组织督促落实,协调各部门工作,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在乡镇设立农村劳力务开发办,宣传劳务政策,组织劳务培训,沟通供求信息,指导外出农民承包土地流转,协助搞好子女管理。实行长效管理,负责研究制定农民流动的管理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力度,研究解决农民工管理服务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二是要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统筹考虑,将转移农村劳动力,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的目标考核管理。
三是目前农民工权益保护意识弱的情况下,政府要提供一定的法律服务,确定公职律师,为农民工维权,保护农民工的利益,开展农民工法律救助活动,推进农村劳务开发。
(五)、对一些不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歧视的政策进行清理和调整。要进一步认真清理不利于农民进城就业的政策和法规,让进城务工农民在孩子就学、户籍管理、订立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劳动权益和征收税费等方面享有平等待遇,逐步打破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城乡、地区和体制分割现象,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政策和法制保障。
县、乡镇把农村移民纳入县城和乡镇街道建设规划,建立移民街道,提供优惠的建房卖房政策,劳动就业保障服务,鼓励有基础的外出打工农户转为城镇居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5
(六)、发展二三产业,确保移民工程退出后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回头。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农村的加工业、商贸服务业二、三产业转移。一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坚持高起点、外向型的原则,走培植与引进相结合的路子,围绕种植业、畜牧业、水果业和水产业抓好龙头企业的建设,拉长产业链条,为农民争取更大的就业空间和利润空间。二要加强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把基地建设、主导产业的形成与龙头企业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专业村、专业镇和专业经济带,以此带动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三要搞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四是、要刺激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引导城市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和企业向其原料基地转移。要鼓励个体、私营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组织的发展。继续规范乡镇企业,利用多年以来积累的经营经验,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成为农村产业化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和消化安臵农村劳动力的重要基地。五是在政策方面扶持返乡创业,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再生空间。
6.xx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篇六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务工就业。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30个省近2万农户的调查监测,2004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0260万人,比上年的9820万人增加了440万人,增长4.5%。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外出就业总量出现平稳增长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1992年之后,农产品供求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加上政策环境逐步改善,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迅速增加。1992—1995年,平均每年转移540万人左右。1995—1997年,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受此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增幅下降,平均每年转移360万人左右。1998年以后,伴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又开始大幅度增长,1998—2004年年均转移380万人,年均增长约4%。预计今后几年,每年劳动力转移新增人数将维持在400~500万人左右,增长速度在4%~5%。
(二)中西部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
2004年,外出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劳动力比重按序排列:江西省46.0%、福建省41.5%、安徽省34.4%、重庆市31.3%、河南省30.0%、湖北省29.9%、四川省29.0%。全部外出劳动力中,各省所占的比重按顺序是:河南13.2%,四川10.9%,安徽9.4%,江西8.4%,江苏6.6%,湖南6.4%,湖北6.3%,山东6.0%,重庆4.1%。以上9省份合计占全部外出劳动力的71.3%。
(三)外出打工以年轻人为主
2002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3.4岁,其中在乡外县内、县外省内、跨省流动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分别为36.8岁、30.6岁、28.1岁。2004年,外出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0.1岁,比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低6.8岁,其中在省外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为28.7岁,比在省内就业的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低2.4岁。
(四)外出劳动力多是当地素质较高的人员
调查表明,2002年,外出劳动力中具有初中学历和高中学历的人分别占59.5%和12.6%,比全部农村劳动力中相应的比例分别高出16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2004年,在外出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和高中文化程度的比例达63.3%和12.1%,分别比全部劳动力中相应文化程度的比例高17.6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
(五)女性比例不断上升
2002年,外出就业的女劳动力占外出人数的29.89%,2003年则达到34.3%,比上年上升了4.2个百分点;2004年进一步提高到34.6%,又比上年上升了0.3个百分点。
(六)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
调查显示,2004年,在转移劳动力中,县域经济吸纳了约65%的人数;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吸纳的比例只有35%。在县域经济吸纳转移劳动力中,县级市占到12.4%,建制镇占到6.6%,乡镇地域内非农企业吸纳的占到81%。在转移到地级以上大中城市的劳动力中,转移到直辖市的劳动力约占17%,转移到省会城市的劳动力约占34%,转移到地市级城市的劳动力约占49%。
(七)跨省流动的首选地区主要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地点主要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广东、江苏、福建、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2003年,到广东就业的外出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10.1%,到北京的占4.2%,到江苏的占4.0%,到上海的占3.2%,到浙江和福建的各占3.0%。上述6个地区合计吸纳农村外出劳动力的27.5%。2004年,虽然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民工荒”,但是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仍是当前外出农村劳动力流入就业的首选地区。
(八)外出务工农民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
2004年,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占40%,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占60%。在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中,转移到制造业的占67%,转移到建筑业的占22%,转移到采掘业的占8%。在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中,转移到批发与零售贸易业的占17%,转移到居民服务业的占15%,转移到交通运输业的占12%,转移到包括住宿、餐饮、娱乐、文化、教育、体育等其他行业的占56%。
(九)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稳定性不断增加
7.xx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篇七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影响因素,对策,青格达湖乡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和衡量经济社会转型与进步的标志。而“三农”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青格达湖乡位于乌鲁木齐市北郊, 西与农六师101团相连, 南同安宁渠镇及四十户乡为邻, 东、北与米泉县毗邻, 辖青湖村、联合村、新联村、天山村4个村民委员会, 总面积15 km2。该乡凭借其特殊的地缘和区位优势, 每年为乌鲁木齐市提供3.6万t新鲜无公害蔬菜, 2 500 t优质大米及奶、禽、肉、蛋、鱼等农副产品, 是乌鲁木齐市三大副食品的重要基地之一。青格达湖乡是一个以农牧业、旅游业发展为主的乡镇, 目前经济发展状况良好, 然而, 与乌鲁木齐市总体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劳动力剩余情况依然突出。因此加快推进青格达湖乡农村劳动力转移, 是新形势下实施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需要, 是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1]。
1 青格达湖乡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青格达湖乡位于乌鲁木齐北郊, 行政上隶属于乌鲁木齐市新市区。全乡总人口8 363人, 共2 058户, 其中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1 087人, 约占人口总数的13%。根据青格达湖乡农经统计年报, 青格达湖乡2012年末总人口为8 363人, 其中农村劳动力4 852人, 农村从业人员3 752人。其中男性为2 060人, 占54.9%, 女性为1 692人, 占45.1%。男性劳动者主要从事耕作、建筑, 运输业等。女性主要是土地的耕作及在农闲时节到附近的乡镇及城市从事第三产业。
(人)
注:资料来源于2012年青格达湖乡农经统计年报。
受到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的影响, 近年来, 青格达湖乡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人数逐渐增加。青格达湖乡农经统计年报显示, 2012年末, 青格达湖乡农村劳动力总数为4 852人, 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为1 100人, 占青格达湖乡劳动力总数的22.7%, 其中联合村、天山村、青湖村、新联村常年在外务工人数分别为285、260、280、275人。
近年来, 青格达湖乡农村劳动力呈现出以就地转移为主、向外地转移趋势良好的特征。从表2可以看出, 2010—2012年, 青格达湖乡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分别为961、1 041、1 100人;新疆区内转移总数分别为907、962、1 013人, 在全乡劳动力转移总人数中分别占94.4%、92.4%、92.1%, 其中青格达湖乡乡外县内转移人数分别为104、124、162人, 县外区内转移人数分别为803、838、851人;2010—2012年新疆区外转移人数分别为54、69、87人, 占全乡劳动力转移总人数比重最小, 仅分别为5.6%、6.6%、7.9%。就地转移比重大、异地转移趋势良好、转移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及转移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居多是青格达湖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显著特点。
(人)
注:资料来源于2010—2012年青格达湖乡农经统计年报。
2 青格达湖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
2.1 制度因素
户籍制度和土地产权制度是影响青格达湖乡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长期存在的户籍制度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 严重抑制了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阻碍了青格达湖乡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周边城市转移, 不利于农业人口城镇化的顺利进行。
当前青格达湖乡大量剩余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 处于流动状态, 然而由于户籍制度的制约, 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不具备与城市居民同等的身份, 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受到差别对待的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 虽然我国政府部门就户籍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 然而并没有对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产生根本性的冲击, 户籍制度仍然是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形成的重大障碍。
此外, 现行土地流转制度尚不完善, 对于土地承包使用权的转让, 我国尚无出台成熟的经济补偿规章制度。因此, 青格达湖乡转移劳动力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并不能获得合理的经济补偿, 导致其蒙受额外的经济损失。青格达湖乡2012年转移劳动力人数为1 100人, 常年在外务工的为794人, 其余306人不愿意彻底离开土地, 选择兼业方式, 一年中有一半时间在家务农, 其他时间选择进入周边城市就业。我国土地流转制度的不完善, 决定了青格达湖乡农村劳动力选择兼业的经营方式将长期存在。户籍制度和土地产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格达湖乡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2.2 经济因素
青格达湖乡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更高的劳动报酬。外出务工过程中也会产生相应的转移成本。青格达湖乡转移劳动力面临着较高的外出就业成本, 包括农民外出务工过程中发生的交通费、中介费及进城务工租赁房屋所缴纳的房租等。此外, 转移劳动力就业面相对较窄, 大多只能进入以体力劳动为主、工作环境较差的部门就业, 从事“脏、重、差”的简单工作, 这就决定了他们只能获得较低的劳动报酬。目前, 较高的劳动力转移成本和较低的外出务工报酬就成了制约青格达湖乡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因素。
2.3 农民素质因素
农民自身素质偏低是制约青格达湖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又一重要因素。近年来, 虽然我国加大了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 然而该乡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的状况并没改善。究其原因,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采取县级政府部门主导的办学体制, 政府部门的财政投入是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经费保障渠道。由于上级部门财政面临困境, 加之缺乏完善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 尽管近年来乌鲁木齐县政府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仍然存在较大的缺口, 经费得不到保障, 青格达湖乡农村义务教育增量上不去, 直接导致了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调查资料表明, 2012年青格达湖乡接近六成的转移劳动力为初中文化程度, 转移劳动力文化水平以小学文化、初中文化程度为主, 初中文化程度的人群无疑成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力军。
劳动力市场中, 低素质劳动力供给偏多, 而需求在一定时期内是既定的, 这就导致了剩余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局面, 其工资水平偏低的情况也就不可避免了;此外, 由于素质偏低, 转移劳动力往往只能从事那些对技能水平要求较低的体力劳动, 这些工作工资水平较低, 而且缺乏劳动就业保障, 转移劳动力失业率较高[2]。
3 促进青格达湖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3.1 发展义务教育事业
农民素质偏低是制约青格达湖乡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 因此,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难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青格达湖乡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的情况, 建议上级政府部门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建立健全转移支付制度, 弥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存在的缺口, 吸引、留住人才, 不断提高青格达湖乡农村义务教育增量, 进而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 增强该乡剩余劳动力的竞争力, 促进该乡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
3.2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针对青格达湖乡劳动力的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等特征, 依据劳动力的实际需要, 乡政府制定相应职业技能培训计划, 在乡域范围内广泛开展建筑、汽车驾驶以及餐饮服务等相应技能培训。对于有转移意愿的年龄偏大劳动力, 组织其进行电工、焊工以及驾驶等技能培训, 鼓励其向建筑、运输等行业转移;对有外出务工意愿的妇女, 组织其进行餐饮服务等职业技能培训, 鼓励其向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转移;此外, 针对青格达湖乡少数民族劳动力人数较多的具体情况, 在实际培训过程中除了培训期职业技能外, 应对其开展汉语培训, 增强少数民族劳动力的外出务工竞争力。
3.3 大力发展旅游业
第三产业属于劳动力密集产业, 能够吸收大量剩余劳动力就业。青格达湖乡拥有发展旅游业的资源、地理优势, 可积极发展观光旅游业, 更好地促进青格达湖乡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青格达湖乡地处乌鲁木齐河冲积扇最北端, 平均海拔520 m, 泉水溢出, 水资源丰富, 有“乌鲁木齐之肺”的美誉。青格达湖生态观光园距市区15 km, 距乌鲁木齐火车站30 km, 距乌鲁木齐国际机场15 km, 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 围绕青格达湖生态观光园的开发和建设, 青格达湖乡生态观光农业快速发展, 带动了该乡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园区15 km内拥有塞外稻田风光、别具特色的渔业景观、水生蔬菜景观及特色农作物生产基地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 加快园区及周边基础设施建设, 将观光旅游同“农家乐”结合起来, 开展旅游—休闲—娱乐一条龙服务, 进而吸收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促进该乡农民增收。
3.4 推进青格达湖乡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 城镇化的过程是伴随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所经历的必然阶段。加快推进青格达湖乡城镇化的进程, 能够进一步优化该乡产业结构, 促进其二、三产业的发展, 从而为该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降低劳动力转移成本, 进而促进其劳动力就地转移, 城镇化能够有效地促进青格达湖乡农村劳动力转移[3]。此外, 乡级政府部门可以出台一系列优惠措施, 大力发展该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有利于充分利用该乡的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经济资源, 对于该乡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作用明显;乡镇企业还有利于吸收该乡剩余劳动力, 缩小青格达湖乡同乌鲁木齐新市区城区的差距, 发展乡域经济, 促进该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5 建立健全剩余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
为了减少青格达湖乡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由于就业信息缺失而增加的转移成本, 乡政府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就业信息服务平台, 不断完善青格达湖乡劳动力的就业服务体系, 促进该乡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当前, 青格达湖乡劳动力外出务工主要是借助自己人缘、血缘关系实现的, 有转移意向的劳动力大多通过家人、亲戚朋友介绍来获得工作机会。该乡没有职业介绍所等就业服务机构, 农民外出务工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的特点, 转移劳动力就业信息的缺失, 增加了转移成本, 不利于该乡劳动力转移。因此, 建立健全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十分必要。青格达湖乡政府可以积极发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中介机构, 为有转移意向的劳动力提高就业指导, 确保其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引导该乡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4]。
参考文献
[1]胡金华.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 2010 (8) :19-21.
[2]李焕芝, 黄明凤.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 2012 (1) :64-69.
[3]韩霞.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分析[J].研究与探讨, 2012 (8) :45.
8.xx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篇八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1、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状况。调查显示:截止去年底,本县农村总人口180570人,劳动力103591人。实现转移的劳动力达61460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59.3%,其中外出务工的42968人。当年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6585人,占10.7%。说明农村劳动力还在不断向外、向非农产业转移。
2、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行业分布。据初步统计,全县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主要分布在以经营##小吃为主的餐饮业占62.8%;工建运业占11.9%;纯打工业人占25.3%。全县农村劳动力从事一二三产的比重从1995年的71∶13.8∶15.2调整为现在的45.5∶14.8∶39.7。说明农村劳动力已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
3、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和流向。在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中,受亲朋好友影响、介绍和政府发动外出务工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从流向分布看,在省外的21598人,占35.1%;在本省市外的15845人,占25.8%;在本市内的23926人,占38.9%;在境外的91人占0.2%。从区域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和福州、闽南以及##市各县(市、区)。
4、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情况。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159元,增长10%,其中人均非农收入和工资性收入2885元,占人均纯收入的69.4%。农民以外出经营##小吃为主的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渠道和支撑点。同时,他们的务工收入资金大多数都回流本乡本土注入城镇新村建设和投资、入股办厂。
二、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经验
1、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搞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基础。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到外出就业、就职的好坏。2004年,全县共培训2828人,其中小吃培训30期1230人,提高外出务工者的基本素质。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在文化、法律、安全、卫生和劳动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适应市场对劳动力的发展需求,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2、加强宣传发动是搞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手段。2004年,通过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的大力宣传发动,依托46个指导服务站和18个职业介绍窗口,以身边人身边事示范带动了6585人走出山门。因此,必须大力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就业或创业的典型,并把政策印成小册子发放到广大农民兄弟手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强化政府统筹是搞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关键。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是时间跨度长的长期任务,而且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工作。去年,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政策和服务措施,并成功举办了全市第二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专场招聘会,共有来自福州、泉州等地118家企业参加,推出就业岗位11291人,当场达成就业意向单位53家、5608人,有72家企业与1418名求职者签订用工协议,取得明显成效。因此,必须搞好政府统筹,多方协调配合,才能打破城乡分割,保证政策、资金、组织、措施“四落实”,确保
农村富余劳动力健康有序地转移。4、深化配套制度改革是搞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保证。完善相关政策配套制度,营造更加宽松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环境,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保证。近年来,县里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工作意见》、《##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政策,为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奠定了政策基础。因此,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建立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制度,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才能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实现农村劳动力进一步向二、三产业转移。
三、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外出务工者素质偏低。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9.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5.4%,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4.8%,而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还更低。在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人群中,绝大多数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由于整体素质偏低,直接关系到外出务工人员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导致他们基本上只能从事小吃业、建筑业的小工以及低次层的服务业,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新兴产业,大大制约了农民务工收入的增长。
2、劳务市场不够完善。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广大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愿望还是非常强烈的,但苦于没有技能,而相关部门对农民工技术培训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就业前培训工作相对滞后,大多数农民没有经过培训或只是短期简单的培训后就匆匆上路,经营生存能力较弱。目前外出务工者中,由政府(中介机构)组织的比重很小,经亲朋好友介绍外出仍然是劳务输出的主要渠道。特别是##小吃业经营者,外出时比较盲目,道听途说某个地区效益好就涌向该地区,造成市场区域性饱和,互相挤压,影响了经营效益;有的缺乏对市场正确的判断,盲目投资,亏本无功而返。
3、管理和监督难度较大。一是行业监管难到位。由于农民外出务工缺乏组织性,属于自由式、松散型的外出务工,给流出地和流入地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带来较大困难。比如,##小吃业,有的未按规定和程序进行培训、办理有关证照或随意受让和转让##小吃注册商标牌,同时行业监管鞭长莫及,难以对原料、质量、卫生等进行有效监督。二是维权工作难度大。外出务工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不同程度的侵权、骚扰事件时有发生,难以查处。比如,在外小吃业主之间的无序竞争与“面霸”的强买强卖、欺行霸市,侵害合法者经营权益的现象经常发生,且呈上升的趋势。2004年,县小吃办接到各地业主投诉40多起,今年一季度这类投诉已达20多起。三是相关政策难落实。外出务工人员具有流动性大的特点,便于躲避计划生育,给两地计划生育部门的跟踪管理造成很大困难。受户籍管理的限制,绝大多数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无法解决,只好将子女放在原户籍所在地就读,出现“留守孩”等新问题,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学习成绩下降,有的甚至缀学,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弱势群体,就业存在着身份歧视、生活存在着户籍歧视,给农村劳动力转移造成负面影响。
4、转移载体承受能力不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遵循比较利益原则,即它的流动取决于工资收入高低导向,而工资收入的高低又取决于吸纳劳动力载体的发展情况。一般来说,转移有三大去向:企业、小城镇、大中城市。提高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是减缓农村劳动力对大中城市就业压力,实现农民就地转移的有效载体。就##而言,近年来经济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与全省总体水平,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20
03年,全县第二产业增加值17.3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7亿元,分别占gdp的45.1%、30.4%,工业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关联度不强;除了城区和夏茂、青州、青州镇发展相对较好外,其他集镇建设滞后,城镇功能不配套,尤其是第三产业欠发达,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十分薄弱,严重制约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思考
1、必须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人是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因素。农民素质的高低,不仅决定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决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所以,我们必须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农业人口非农化的根本大计,强化教育措施,提高劳动力素质。(1)转变宣传方式。大多数农民的价值观念比较陈旧,接受新鲜事物的动力不足,单靠传统的宣传理念是很难转变的,强制转变更不是办法,唯一的途径是通过正确的引导、典型示范,让农民看到实惠。(2)夯实农村教育基础。农村大部分学生今后的出路不是进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而是务工务农,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搞好布局调整,完善基础设施,努力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延长农村中学适龄青年的在读时间,推迟他们的就业年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3)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技能培训是一个重要、速效的手段。应当积极发展面向农村的实用技术教育和培训,就##而言,当务之急是,抓好对##小吃从事人员系统性、综合性的技能培训,宣传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培养一批又一批有文化,有技术的合格劳动者。
2、必须推进农业产业化,拓宽农业内部就业领域。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分工分业,促使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到加工业和流通业等非农产业的一条捷径。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农业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产业,而仅仅是一个生产部门,农业再生产各个环节--产前、产中、产后的内在联系被截断,农业的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相脱节,这种农业发展模式不仅造成农业比较效益低下,而且也使得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渠道仅限于生产部门,大大降低了农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所以,我们必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实际出发,应当立足竹业、畜牧业、茶果业等特色主导产业,通过做大做强如三和食品、青竹集团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把广大农户与大市场连接起来,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农村劳动力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与服务部门等多渠道以劳务为主的就业新局面;必须进一步发挥##小吃业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导作用,坚持市场化运作,以同业公会为龙头,加强培训和规范管理,推进产业化经营,继续巩固其在转移农村劳动力主渠道地位。
3、必须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发展城镇建设和二、三产业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对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增强转移载体的承受能力,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而言,应当把握当前这良好的发展机遇,以培育林业、金属、生化三大产业集群为目标,加快金沙园、金古工业园和高砂、青州等工业小区开发建设,促进大亚木业、明光公司等企业尽快建成、达产,再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吸聚大批劳动力就业。应当立足独特的区位,紧紧围绕建设中等规模绿色工贸城市这一目标,做好与##市区城市联盟文章,主动对接南平、福州,以京福高速公路和205国道为轴线,做大城区,加快夏茂、青州、高砂等重点集镇发展,增强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应当发挥好“铁公机”交通枢纽的优势,加快发展旅游、物流、餐饮等服务业,繁荣商贸经济,提高
第三产业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容纳。4、必须搞好服务保障,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离不开外力的推动和支撑,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相对不发达的山区更是如此。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迎解“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制定和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建立组织服务体系,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当前,应当适当调整农村土地政策,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农民转包、出租、继承和有偿转让土地的使用权,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前提条件。应当高度重视农民外出务工带来的“留守孩”问题,探索建立联系制度和发放联系卡,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关心、关爱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应当规范劳务市场,彻底取消限制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歧视性政策,使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享受同等待遇;积极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主动保持与流入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联系,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帮助协调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同时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参与行业协会组织,守法经营、诚信务工,加强自我保护和自我约束,保障外出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应当搞好劳务信息服务,大力发展劳务中介组织,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快捷、准确地提供劳务信息,帮助他们实现有效转移。
9.xx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篇九
情 况 调 研
XX镇是农业大镇,农业人口约58400多人,占总人口的80.7%,消化吸附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有限,使得每年都有大批的青壮年劳动力向外输出,这其中就包括相当一批数量的农村青壮年妇女。如何提高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转就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在县妇联的关心指导下,在XX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我镇妇联以狠抓素质培训,拓宽就业渠道为主线,进一步加大力度抓好抓实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现将我镇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具体做法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各项技能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一)领导重视,大力推进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XX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并将此项工作列入日常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针、政策、工作目标及优惠政策,特别提出从服务大局、服务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工 作,发挥和调动财政、农业、科技、教育卫生、妇联等相关部门的优势,配合政府实施创业与再就业工程,积极调动和激发妇女的创业就业活力,形成就业富民、创业利民的局面。如镇妇联每年都要召开妇女大会并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对全镇妇女代表、妇女骨干、村妇代会主任、女能手进行政策宣传、动员、培训工作。
(二)拓宽工作思路,整合利用有限资源切实做好培训工作。XX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多渠道、多途径地解决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一是通过参观和学习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如东进农牧有限公司、黑珍珠莲雾农场、农业园等企业的经验和做法。并发挥农村妇女致富带头人的作用,注意培养农村女能手的作用,发挥她们的示范带头作用。二是积极配合劳动部门,组织一些比较年轻的农村妇女参加劳动力技能培训,提升她们的劳动技能和拓宽就业门路。如在每年举行的农民工与企业用工对接“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中,鼓励农村妇女走进会场参加职业介绍指导、劳动力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咨询和职业培训等免费公共就业服务。三是发挥组织优势,整合力量,在联动上多下工夫,注重发挥各类妇女人才的带动伤作用,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齐抓共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近几年来,我镇共举行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20多场次,参培妇女4000多人次。
(三)提供政策支持,切实把农村妇女教育工作做实。镇党委、政府一直统筹协调财政、农业、科技、教育卫生、妇联等有关部门在制定有关农民工培训的政策措施和目标任务中,明确提出农村妇女的培训指标和比例,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对农村妇女培训给予适当倾斜。如农业办的“绿色证书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程”都要适当加大对农村妇女的转移工作的力度和比例。相关部门开展与妇女相关的政策法规、卫生健康、看护、美容美发、烹饪、服装、制鞋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发挥“妇女之家”、妇女干部学校的职能优势,让农村妇女教育工作得到上级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扶持。近几年来,我镇共投入80多万元用于农村妇女教育工作,完善镇妇联培训办公设施,提升妇女教育质量。
三、主要成效
1、全镇各相关部门在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意识方面极大地提高,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切实加大了各自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财政、农业、科技、教育卫生、妇联等部门继续加大力度,不断增强沟通协调和合作,形成工作合力,全镇的农村妇女的富余劳动力创业就业能力逐步上升。
2、通过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农村妇女,更多地参与到各种工种行业中,不仅改变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模式,而且使农村妇女的能力也得到了认可,在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也得到了提升,有力地促进了男女平等。据统计,近几年 来我镇联合农业、科技、教育卫生、妇联等部门妇女转移劳动力300多人,这进一步增强了她们外出就业的信心,全面激发了农村妇女劳动力求学的愿望,从“要我学”向“我要学”逐步改变。
3、拓宽视野,提高自身素质。劳动力转移培训使更多的农村妇女从家庭走向社会,从农村走向城镇,从依赖走向独立,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素质,掌握了技能,转变了观念增长了才干,增加了收入,使她们不再简单围着灶头、孩子转。一部分农村妇女还凭着自己的聪明才能进入村两委,当选村、镇人民代表和党代表,这是社会对妇女的承认和肯定。现全镇28个村(社区)“两委”共有女性干部60多名,同比提高14.6%。
4、在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中,积极发挥已创业就业人员的作用,依靠她们进行帮带活动,通过一帮一到一帮十,以至更多,形成良好循环,这样大大地帮助那些没就业,没有一定社会关系的妇女劳动力也能得到再就业。如长沥村妇代会主任何映芬是一个养猪能手,育有肉猪和种猪约200多条的占地2000平方米的猪场,在她的帮扶和指导下,村里已有三四户农村妇女也办起了养猪业,每家也养有几十条肉猪的小规模。
三、存在问题
在全镇农村富余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 定成绩,但对照新形势下的要求,还有一些存在问题。
一是农村妇女文化层次、科技文化水平偏低,技能单一,相当一部份缺乏从事二、三产业的技能,只能从事一些纯体力的、技术含量低的工作,转移层次不高,难以适应市场对技术更新的要求。
二是广大农村妇女就业观念有待更新。传统就业观念与长期相对封闭的农村生活环境对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转移构成思维和心理上的阻碍,缺乏主动摆脱贫困的意识,不愿接受新生事物。“等、靠、要”思想严重,限制了农村妇女自主创业或外出就业的积极性。
三是工作经费有限,各部门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费投入不平衡,参与农村富余女劳动力的培训、转移、输出工作发展不平衡,形不成规模,影响了农村富余女劳动力的转移输出工作。
四是务工人员的人身、劳动、子女就学等合法权益未能得到持续、公平、有效的维护,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就业的临时性和不稳定性,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给转移工作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xx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推荐阅读:
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和建议07-23
浅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对策09-24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07-1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07-17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策略07-0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业产业化10-21
XX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09-08
2019云南玉溪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07-16
轮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