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校生三级跳远技术与训练

2024-08-07

浅谈技校生三级跳远技术与训练(通用13篇)

1.浅谈技校生三级跳远技术与训练 篇一

浅谈初中立定跳远的教学与训练

摘要:立定跳远长期以来作为我国中考的必考项目,本身也是一项用来评价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指标,在平时的训练中对立定跳远的教学与训练存在着一定的不规范的行为,这些情况的存在就使得这项训练的成果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来对初中的立定跳远的教学与训练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关键词:初中体育

立定跳远

教学与训练

立定跳远这项运动由于本身并不是很难,对于学生来说相对容易参与进来,所以一般学生都还是容易接受的,这项运动本身可以很好地来反映出学生的下肢的爆发力以及全身的运动的协调性。这项运动也是中考的必考项目之一。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如何才能够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立定跳远的毕业成绩,如何进行科学的训练就变得非常的关键。

1.立定跳远的教学

立定跳远这项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被分解为若干个小动作来对每一部分进行联系的,只有每一个部分做到最好,最后的结果自然也就越好。把立定跳远这些动作分解开来就主要是一下的部分: 1.1、开始的站姿练习

在平时的训练中需要保持地面平整,而且可以让两个学生来面对着站,这样有利于相互之间进行检查,学生之间也都可以及时的互相进行纠正,易于掌握与学习。1.2蹬地动作的练习

在立定跳远动作中蹬地是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正确的站姿以后,学生的双手需要可以放到身后来握住,然后双膝在略微的弯曲,两只脚再来稍微的用力之后再做向上瞪起的起跳的动作,这也是立定跳远中双脚的前脚掌用来发力的关键所在。这个动作的联系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就是要深切的体会两脚的前脚掌可以平行的用力的动作练习。1.3摆臂动作的练习

摆臂动作主要就是下肢保持不懂之后,上肢先由上起来后再向前摆到前平举,之后就是把手放下到后上斜的部分,让后把动作进行重复练习就是训练的内容。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需要来观察学生的摆臂的动作还有相应的方向是不是正确的,而且与此同时也都要来积极地强调对于下肢动作的练习。1.4、针对性的练习

在很好的掌握了这些分解动作之后主要的工作就是可以来完整的掌握这些动作,当然这些也是分步骤来进行的,首先就是让学生来练习如何练习从高处跳的动作,并且要体会身体各方面的协调性的配合,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可以来随时的进行指导,并且要注意在运动中不要受伤,安全第一。在起跳的技术逐渐地成熟之后在开始慢慢的练习远眺的动作,最后才是由高出向着地处来进行跳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来自己细致的体会跳下来着地之后的地后的屈膝、收复、伸小腿、落地的动作技术。在这个练习中最为主要的关注就是安全,之后的重点要放在起跳的高度上,要增加学生的爆发力练习次数,以便可以让学生最大的掌握到前面的一些动作和技术的学习。

2、立定跳远技术的训练

为了在中考中可以获得较为客观的成绩,就需要大家可以切实的来加强对于立定跳远的技术训练的程度,并且在体育课上可以有计划地来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并且可以把每一次的训练计划完全实施下来,然后在训练中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与分析原因,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对立定跳远的动作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在训练之前就需要可以很好地学生的身体情况以及运动量有一个大概的估计,然后在训练时也都需要可以从平缓到强度增加,以此来减少一些运动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在考试阶段就需要可以加强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的训练,在这个时候不但是需要可以注重技术方面的练习更加要注重学生的力量以及运动潜力方面的练习。在练习完成之后也是需要可以来对联系的过程进行回放分析,并且做好相应的运动的总结评价,由于现在的学生身体素质都不太好,运动中需要防止相应的疾病的发生,最好可以在运动结束之后再接着慢跑几分钟并且相应的配合伸展运动来调节身体状况。

3、选择一些辅助性的训练来弥补相应的不完美

立定跳远这项运动的很多的关键点的掌握也都需要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辅助性的练习来使得运动的动作可以更加的完美。这个训练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使得每个部分都可以做的最好,通过这种方式来使得最后的整体效果可以足够好。比如说要想来提高腿部的蹬地的能力就需要通过单脚跳以及通过双脚之间的交换跳来增强这方面的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的立定跳远这项运动的训练中,教师首先需要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让学生可以掌握到正规的,规范的动作,然后在不断的训练中来找清楚立定跳远这项运动的技术关键所在,而且教师也需要在平时的练习中来不断地对于学生的一些不规范的动作进行纠正,弄清楚影响到立定跳远的各种影响的因素,进而可以有针对性的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训练的方案来进行严格的执行,只要把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可以熟练掌握做到正确、规范,多多增加练习的次数,才能够确保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立定跳远的成绩。

2.浅谈技校生三级跳远技术与训练 篇二

一名优秀的三级跳远运动员, 要在身体处于接近每秒10米左右水平速度的条件下, 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完成一系列复杂的技术动作, 要求全部动作配合得准确、及时, 这需要有高度的灵巧协调素质。时间、空间感觉和速度、力量、柔韧相结合的一种综合素质。三级跳远运动员支配和控制下肢动作的能力是灵巧协调素质的最重要表现。发展三级跳远运动员灵巧协调的一个重要内容, 就是要提高支配和控制下肢动作的能力, 使动作达到准确和高度协调。另外, 其灵巧协调性还表现在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上。

一、发展灵敏协调素质的训练

在三级跳远的三跳过程中, 运动员的平衡能力和空间感觉非常重要, 失掉平衡就会破坏跳跃节奏, 影响技术动作的顺利完成。培养运动员把握各跳的合理时机的能力, 是三级跳远训练的重要任务。这种能力对运动员协调性要求很高, 如采用球类活动、体操活动、活动性游戏、花样跳绳等手段发展协调能力外, 不同节奏的蹦床跳跃练习对改善运动员的平衡和空间调节能力也有良好的作用。

(一) 变换动作结构的跳跃练习

1.左脚做一次单脚跳, 接着再做一次跨步跳, 右脚落地后, 用右脚先做一次单脚跳, 再做一次跨步跳, 连续重复几次。

2.先用起跳脚做一次单脚跳, 然后接两次跨步跳, 再用起跳脚做单脚跳, 连续重复若干次。

3.先用左脚连续做两次单脚跳, 然后做一次跨步跳。右脚再连续做两次单脚跳和一次跨跳, 最后左脚连续做两次单脚跳。

4.双脚交替进行连续单脚跳或先进行左脚的连续单脚跳, 再进行右脚的连续单脚跳。

5.长距离连续做大幅度的跨步跳练习。

6.原地双脚起跳, 空中成弓步, 落地时双脚并拢。

7.成弓步站立, 重心稍前移, 双脚蹬地起跳, 两腿在空中前后交换一次再还原, 落地后再起跳, 重复10次左右, 然后换腿练习。

8.上两步助跑单脚起跳, 然后顺势折叠向上收起跳腿做鞭打动作。

9.向左右方向侧压腿跳上、跳下。

10.原地半蹲, 双手扶膝, 向上跳起, 同时双手头上击掌。

(二) 从空中落地后再接跳起

1.单脚跳连续跳过5~6个低栏架。

2.上步纵跳, 腾起达到最高点后迅速团身, 落地 (双脚) 后再纵跳起、团身, 连续做3~5次。要充分向上跳起, 落地时要有控制地缓冲, 动作尽量轻柔。

3.从30厘米、50厘米、70厘米高处依次向前跨跳。

4.从80~100厘米的高处做跳深练习, 着地后迅速反弹跳起, 要做好臂的协调配合摆动动作。

5.连续单脚跳上、跳下50~60厘米高的跳箱, 起跳时不要屈髋, 摆动腿的大小腿折叠要充分, 向下向上起跳时, 注意动作要充分。

二、发展柔韧素质的训练

三级跳远运动员柔韧训练的重点是发展下肢的柔韧性, 使髋、膝、踝关节的活动幅度增大, 以便承受大幅度的活动。三级跳远运动员应能在双手后背、脚跟不离地的情况下进行“全蹲”动作, 且必须做到臀部紧贴脚跟而身体不后倒;进行体前屈时, 要能做到胸和大腿紧贴而身体不至向前翻倒;大腿活动幅度要能做大于两臂侧平举长度的前后、左右劈叉。

发展柔韧素质的练习很多, 我国武术中的各种踢、压腿练习就可作为这类练习的一个内容。三级跳远对柔韧性的要求很高, 最显著的特点是要具备在高速度和大幅度的条件下完成一系列动作的能力。因此, 安排发展柔韧素质的练习时, 还必须采用各种大幅度的摆动和绕环的练习, 这可以兼顾“柔”和“韧”两方面的需要。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柔韧素质应该在多年训练中逐渐解决, 并根据训练水平和掌握技术的情况而逐步提高要求。在运动员从事训练的初期阶段, 更应该注重柔韧素质的培养, 发展柔韧素质是防止运动损伤的重要措施之一。

1.背靠肋木伸腿坐下, 双手上握肋木, 用力挺髋, 推手、伸肩使身体成反弓形;伸腿坐地面, 上体稍后仰, 然后用力顶髋, 推手、伸肩使身体成反弓形。

2.背靠肋木站立, 双手握肋木 (与腰齐或稍高于头部) , 然后向前上方挺胸、蹬腿, 身体略呈反弓状。

3.各种伸展练习:例如弓步扩胸, 前后大幅度踢腿, 前后大幅度摆臂、振臂运动等。

4.上肢运动:例如单杠挂臂团身上、原地纵跳的摆臂练习、屈臂摆练习、直臂大回环练习等。

5.髋部及下肢运动:例如劈叉 (纵劈、横劈) 、原地踢腿练习、体前屈、弓箭步走、波浪起等。

6.使用轻巧器械的柔韧练习:例如双脚夹轻实心球后踢、蹬地挺身后抛实心球、利用皮带摆腿练习等。

三、小结

3.浅谈立定跳远技术与训练 篇三

摘 要 立定跳远是发展弹跳力和下肢爆发力的运动项目。它要求下肢与髋部肌肉协调快速有力,是测试学生弹跳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项目,也是初中与高中体育考试项目,为此,本文从立定跳远的技术、训练原则、训练手段进行探讨阐述,从而为更好的进行此项目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 立定跳远 技术 训练

一、立定跳远技术

立定跳远技术一般可分为:准备动作、起跳、腾空、落地。

(一)准备动作:跳时两腿稍分,屈膝,身体前倾,平行站在起跳线前,两脚间的距离以个人感到舒适为宜,同时将两臂上举,手臂放松,然后两臂自然前后预摆一到两次,手后摆高于肩部,两腿随着屈伸。

(二)起跳:当两臂从后向前上方疾摆时,前脚掌迅速蹬地,膝关节充分蹬直,蹬地瞬间下肢小腿与大腿的夹角约90°,上体稍前倾,双眼正视前方,同时展髋向前上方跳起。

(三)腾空:蹬地起跳后,身体在空中打开,髋前送,在空间成一斜线,重心过最高点后迅速屈膝、收腹、高抬大腿,小腿前伸,两臂自上向下向后摆。

(四)落地:落地时两臂向下摆动两小腿向前摆,两脚充分前伸,当两脚接触沙坑时,腹部前挺,落地时脚跟先着地,落地后屈膝缓冲,上体前倾。落地过程中,切勿落地时用手撑地,向后退步,或是回头看,避免影响跳远成绩或比赛成绩发挥。

二、训练原则

(一)适宜负荷原则

适宜负荷原则即是指根据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和学生的本身现实的可能性,以科学合理有效提高成绩为目的,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练习原则。学生在练习中接受了一定的运动负荷后,必然会产生相应的训练效应;但并不是施加了负荷,就一定会产生相对应的训练效应。训练强度和密度的安排对训练效应的好坏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时机体对一定量的负荷产生适应,但倘若负荷过小,不能引起机体本身的应激反应,且没有效果,而在过度负荷作用下机体则会出现相反的作用,适宜的负荷是训练的核心。

(二)有效控制原则

有效控制原则是指对运动训练的系统和过程有目的、有方向的进行指挥和掌握。训练中应准确把握和控制运动训练活动的各个方面或运动训练过程的各个阶段,学生的身体状况、训练的内容、运动量、运动负荷,对它们进行及时的和必要的调节,以使得运动训练活动能够按照预先设计的方式运行,保证训练目标的实现。

(三)系统训练原则

系统训练原则即是指持续地、循序渐进地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这一原则的确立与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基本特性密切相关;它一方面指出训练时必须遵守系统训练的科学基础,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绩;同时又强调,在一般情况下,必须循序渐进地,而不是突变式地增加训练负荷,保持训练的系统性和按阶段性特点组织训练过程,才能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

(四)适时恢复原则

适时恢复原则即是指及时消除学生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并通过生物适应过程产生超量恢复,提高机体能力的训练原则。在学生疲劳达到一定程度时,应依照训练的统一计划,适时安排必要的恢复性训练,采取有效的恢复措施,使学生的机体迅速得到充分的恢复和提高,在训练周期或者训练课完成之后,要仔细观察学生的疲劳程度,然后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

三、专项技术与力量训练手段:

(一)多级双脚蛙跳、多级单脚跳、台阶跳、原地单脚纵跳(脚尖着地纵跳)、原地摸高、单足跳等弹跳力量练习。

(二)海绵垫上双脚起跳送髋练习等。

(三)双脚着地多级跳,体会脚着地的动作,如何脚尖着地用力拔地。

(四)落地脚跟着地过度到全脚掌的动作练习,体会伸小腿、分腿跪地动作。

(五)原地体会双手后摆和蹬地起跳的协调配合,达到踩到弹簧的感觉为好。

(六)负重屈身跳。持杠铃于肩(颈后)屈身跳起,根据自身承受能力,重量适宜,发展臀大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等肌肉力量。

(七)负重杠铃半蹲(双脚跟后放一块砖头)、负重杠铃全蹲、负重杠铃快速蹲(起双脚跟后放一块砖头);负重杠铃弓箭步走、负重杠铃单腿上台阶、负重杠铃双脚跳等。

(八)弹跳能力练习。在羽毛球场地的单打和双打边线的两条线之间练习,首先在双打边线外单脚原地跳五次,接着快速跳到单打边线外连续用同单脚跳五次,以此类推,用同样的方法单脚完成5-8个来回之后,休息一分钟再换另外一只脚继续蹬跳,每只脚练习10组。原地低重心做矮人步快速跑练习,一组40秒,休息一分钟左右,再进行下一组,大概练习10组。可以进行单足跳、跨步跳、纵跳、直膝兔子跳等多种跳跃练习;也可做台阶边上的提踵练习或蹬上高台阶练习。

(九)腹部力量练习,包括仰卧起坐和两头起。

(十)立定跳远全过程练习。

(十一)模拟考试。

(十二)必要的体育考试心理素质练习(包括起跳时的呼吸调整和心理暗示)。

四、训练应注意的事项

(一)在训练前要进行充分的热身及其准备活动,进行力量练习后,要进行放松活动(包括静止拉伸肌肉群、热水洗澡和热敷肌肉群),避免因肌肉僵持影响练习效果。

(二)进行负重力量练习时要注意负量量及练习密度(必须循序渐进);并在有人保护情况下进行负重力量练习。

(三)要合理制定弹跳力练习计划,科学安排力量训练步骤与方法。

4.浅谈技校生三级跳远技术与训练 篇四

一、三级跳远的技术动作

1、注重分解复杂的技术动作。三级跳远的助跑起跳技术要比一般跑的技术复杂,这是由三级跳远自身项目的特点所决定的。三级跳远的助跑技术性很强,这就使得在助跑训练中要注重于技术的训练,助跑速度快慢取决于短跑成绩,而助跑的效果取决于助跑的技术含量。助跑速度的好坏不仅在于运动员的平跑速度,还要有先进的技术在里面,这样才能得到好的助跑速度。助跑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第一跳,因此,要求跑的动作技术正确、步幅开阔、节奏稳定、摆臂有力,整个动作放松自然。

2、合理把握三级跳动作的节奏。三级跳远技术大致分为力量型、速度型、现代平跳型。力量型特点是第一跳身体重心腾起高而远,三跳距离变化较大。速度型特点是身体向前速度快,重心轨迹低而平,第一、三跳距离变化不大。现代平跳型特点是在保持第一跳较长距离下,仍能使第三跳增长距离。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对远运动员进行速度训练,同时要注重对运动员节奏感的培养。三级跳远的助跑不仅要求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发挥最高速度,而且要同时做好起跳的准备。这就要求三级跳远运动员不仅要跑得快,而且要自然放松,有节奏,并且还要跑的准确。

3、强化助跑速度的训练。查阅文献资料和对许多著名三级跳远运动员所取得的成绩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见表)。

从表中的数据我们看出:上述著名的三级跳远运动员都有着惊人的短跑成绩,也就是助跑速度,速度与成绩成正比关系,速度快成绩就越好。三跳成绩分别占总成绩恰当的比例(三跳比例约为:33%+30%+37%)。

二、三级跳远的练习方法

1、分析“步点”的确定对运动成绩的重要性。所谓“步点”的确定就是在助跑跑道上,根据运动员自身的特点布置一定的点数,让运动员踩着点进行助跑训练。三级跳远的助跑距离约为40-45m,运动员一般跑16-20步,助跑初期要完全放松不仅要跑得快而且要有效地利用速度,运动员要想在这45m距离内发挥出最快的速度,必须对助跑的技术有很深的理解。要想达到这样的助跑我们可以通过下面方法:50m加速跑,30m左右的跨步跳,50m后蹬跑;力量训练,特别是小肌肉群的`练习,协调性训练等一些辅助性练习。

2、强化控制第一跳的高度和速度。在起跳中注重蹬离起跳板瞬间,适当降低起跳脚角度,要求起跳时起跳点接近身体重心点,保证第一跳在合理的高度和速度范围内。具体方法和要求:

连续的单腿跳,向前单腿交换跳,行进间单腿跳和跨步跳等。在长期的训练中发现,运动员经常出现起跳技术不合理、上板动作迟缓和摆臂不协调等问题。特别是第一跳腾空过高,这个问题主要是起跳后小腿伸的太远、上体后仰,另外起跳时摆动腿和两臂的摆动动作向上而不向前。

3、分析好一、二跳之间的技术转换。整个三级跳远技术过程中有一个技术转换阶段,是第一跳和第二跳的纽带,发挥得好坏直接影响到第三跳的发挥,从上面的比例看出:这跳是三跳中距离最近的一跳,我们要处理好这跳的比例,过大则会损失大部分速度,而不利于下一跳的发挥,过小则不能把速度完全发挥出来,既达到理想的远度又没降低速度,为下一跳做好充分的准备。技术转换训练可以通过以下手段进行训练:连续跨步跳,原地弓箭步交换跳,多级跳,行进间单腿跳和跨步跳,负重弓箭步走,原地负重弓箭步跳等等。跨步跳是摆动腿屈膝向前上方快摆,大腿要超过水平线以上,起跳脚同样要向后向下的扒地动作。所以说第二跳要做到起跳腿要完全伸展,后腿以膝领先向前上方摆动,摆臂与腿部动作配合协调,空中动作要自然。

4、优化第三跳的力量和速度训练。从表中我们看到,他们的第三跳在三跳中是最远的。作为最后又是最远的一跳,那就意味着在一跳时就要把所有的速度和力量全部用上,那怎样把速度和力量全部用上就成为了这一跳的关键。具体的素质训练如下:立定跳远,原地双腿触胸跳,短程助跑跳远练习,单、双摇跳绳,深蹲跳,蛙跳,负重,跳伸练习,连续跳栏半蹲等等。

5、完善三级跳的多个过程衔接。三级跳远的第一跳要低而快,而且不易过大,第二跳要步幅大而且轻松,第三跳要高而且远,再加上自然而有节奏的助跑就会取得好的成绩。完善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手段进行训练:整体反复练习,对自己的动作不断的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法;观看录像,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了解技术动作特点;完成整个动作时要做到步点准确、助跑速度快,与起跳衔接自然,二、三跳要积极着地,保持水平速度,上下肢配合要协调有力。

三、三级跳远的力量训练

1、绝对力量练习:负重半蹲,从50%到80%;负重深蹲,从60%到90%;提拉杠铃,从60%到90%.

2、快速力量练习:15到20公斤杠铃快速前推,2至4组。肩负25到40公斤杠铃半蹲跳,每组15到20次,2至4组。肩负30至40公斤杠铃做弓箭步跳15至20次,2至4组。肩负自身重量80%至100%的杠铃,深蹲4次计时,4至6组。30至40公斤杠铃快速抓举6次,4至5组。

3、弹跳力的练习:单级跳,多级跳;原地纵跳,原地屈膝跳,弓箭步跳等;单腿,双腿跳绳120至200次;深跳练习每组15至20次;负重提踵。肩负60至80公斤杠铃提踵15至20次,4组;提拉杠铃提高背脊力量。悬垂举腿、二头起进行腹肌练习,每节课lzo至uio次,6组结束。

四、小结

1、三级跳远的成绩取决于助跑时所获得的水平速度和合理的腾起角度,速度与成绩成正比关系,在保证顺利完成起跳的前提下速度越快成绩就越好,而合理的腾起角又是减少速度损失的前提和保证。

2、合理分配适当的三跳比例,找到适合自己的三跳比例就能取的好的成绩,所以三跳间的节奏是关键。

3、全身协调用力、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对完成动作的质量、提高运动成绩有着重要影响,完成动作质量高、平衡能力强的运动员成绩自然就好。

4、通过以上系统的训练方法,可以减少从助跑中获得的水平速度在三跳的过程中的损失,找到适当的三跳比例和培养节奏感都有良好的效果,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

5、力量训练的优势:力量素质是各项身体素质的基础。力量素质的高低制约着运动员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直接影响着其比赛成绩。采用利学的训练方法,促进专项力量的提高,从而达到提高田径运动员成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浅谈三级跳远的技术特点田新课程学习,(OS期

[2]浅析三级跳远项目中专门跳跃能力的训练方法田田径,201.年,期

[3]立定三级跳远技术要点分析及训练明。新课程学习(综合),201.年(09期

[4]吕二林田径身体训练手段和应用f}}l.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5.浅谈技校生三级跳远技术与训练 篇五

1). 报表控件有( )

A.标签

B.预览

C.数据源

D.布局

正确答案:A

2). 信息高速公路可以使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高速的交互式多媒体通信,它的组成核心是( )

A.计算机

B.软件

C.高速通信网

D.信息和使用开发信息的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所谓信息高速公路,也就是NII,其关键是要有高速通信网,让光纤到户,让多媒体通信无处不在。综上所述,答案:选C

3). 调制解调器的主要作用是( )

A.实现并行数据与串行数据之间的转换

B.实现用模拟通信信道传输数字信息

C.实现高速的数字信号的传输

D.实现高速的同步数据通信

正确答案:A

4). 下面不属于数据库技术的研究领域的是( )

A.数据库的独立性

B.数据库设计

C.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研制

D.数据库理论

正确答案:A

5). 后备副本的用途是( )

A.数据转储

B.一致性控制

C.安全性保证

D.故障恢复

6.浅谈三级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 篇六

1.20~30米的行进间计时跑:这类练习可在平地上进行,也可在坡度为2°~3°的下坡道上进行, 跑20米转入平地后,进行20米计时跑。或在平地上进行下列练习:30米慢跑+20米计时行进跑+30米慢跑+20米计时行进跑。

2.5~10秒钟的计数跑:如定时的原地高抬腿跑,比完成的次数。

3.听信号后突然加快频率跑:如先进行频率较慢的原地高抬腿跑,听到信号后,立即尽可能地加快频率(原地),持续3~4秒钟;或采用中速跑80米,途中根据信号突然加速进行5~10秒钟全速跑。

4.小腿负重( 0.5~1千克)做原地高抬腿跑,休息2~3分钟后,做不负重的原地高抬腿跑5~10秒钟。上述练习交替做若干组,组间休息4~5分钟。

5.拖2~4千克重物加速跑,跑出20~30米后,突然撤去重物全力跑10~20米。

6.踩标记跑:此练习可用以增大运动员的步长。其方法是将运动员快速加速跑的步长(最好是比赛时的步长)加上5厘米后,作为每步的标记,要求运动员踩标记跑。

7.用较高的助跑速度进行超步长5厘米的标记跑:在第一个标记前有12~14步的助跑,然后进入10~15步步长跑。体会在快速跑中,步频与步长的统一。

8.用较高的助跑速度进行低于最大步长5厘米的标记跑(此练习主要用于体会加快步频的感觉):16~18步正常助跑后进入10步左右的低于最大步长5厘米的标记跑。

9.在坡度为3°~4°下坡道上跑14~16步,然后进入增大或减小步长的标记跑。进行标记跑时一定要注意放松,否则将产生动作更为紧张的副作用。

10.穿5~7千克的沙背心进行60~80米加速跑,休息2~3分钟后,不负重进行60米加速跑(计时),休息3~4分钟后再重复一组。

11.在坡度为2°~3°的跑道上进行下坡道30米计时加速跑,跑时髋部前移要充分、迅速,摆动腿下压扒地要积极。

在下坡跑时,要强调放松和保持步长的前提下,加快步频,最后几步的技术要求做到“高重心、高频率、高速度”。

12.在坡度为2°~3°的跑道上做上坡30米计时加速跑,体会从踝、膝两关节缓冲过渡到后蹬的感觉。此练习最好与上一练习结合,但不宜在同一次课中结合进行,应在制定某一训练期的计划时安排。

13.速度感的训练:可通过各种变速跑帮助运动员建立速度感。使他们能够对自己的助跑速度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增加助跑的信心。

14.重复进行30米计时行进间跑:每次间歇3~4分钟,一直持续到成绩明显下降为止,以逐渐提高专项速度耐力,适应比赛或大运动量完整跳练习的需要。

15.高速节奏跑,例如20米快一20米慢一20米快一20米慢的变速节奏跑。快跑时要放松自然,加快步频,着重体会由快到慢的衔接,体会惯性跑一加快频率一放松跑时肌肉有力的感觉。

16.控制间歇时间的全程助跑练习:

(1)体会快速助跑的速度感和速度节奏,要求在上板前达到最高速度。

(2)每组以6~8次为宜,要求跑得快和跑得准。

1 7.全程助跑增加2~4步的计时跑,可在跑道上进行,也可在助跑道上进行。注意最后4~6步跑的技术和本体感觉。

7.跳远助跑技术及其训练 篇七

摘 要 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跳远技术作了大量的研究,跳远助跑的质量决定着跳远成绩水平,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研究分析得知影响跳远助跑技术的关键因素,通过对这些相关因素的分析,得出合理的助跑训练方法。以期对提高助跑技术的跳远成绩水平提供可参考的理论。

关键词 跳远 助跑技术 助跑训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中外部分优秀跳远运动员中的助跑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二)研究方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的技术参数;对所查阅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到助跑技术及其训练方法对跳远成绩水平的影响。

二、助跑技术

(一)助跑速度

运动员高速助跑的目的就是在起跳时获得最大的起跳速度。大量研究表明,助跑速度在决定跳远成绩的所有因素中所占的作用大于70%,它与跳远成绩的相关系数男运动员高达0.943。虽然绝对速度是提高助跑速度大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但绝对速度快的运动员不一定就能在助跑中跑得快,而绝对速度差一些的运动员也有创造较高助跑速度的例子,这就涉及到助跑中充分发挥和利用速度的能力。

(二)适宜的助跑距离

只有适宜的助跑距离才能使自己水平速度充分发挥。这是一个重要而又常常被忽视的问题。如果距离不够长,则不能充分发挥出速度水平;如果过长,则又会造成无效的体力消耗,甚至起跳时速度下降。助跑距离的长短应因人而异。我们一般的助跑距离,男为35—40m,女为30m-35m。

(三)助跑起动方式

起动方式大致分为站立式和进行式两种。站立式起动技术容易控制身体的姿势,使双足站立与膝关机距离、弯曲角度、上体前倾角度等容易保持一致,从而使起动的蹬地力量、速度步长增长的规律等保持稳定;进行起动,虽然不如站立式起动容易控制身体姿势,但容易发挥出速度,动作放松且有弹性,不少优秀运动员采用了这种方式。

(四)助跑过程中的步长和步频

必须严格控制起动时身体的姿势,最后,随着助跑速度的稳步提高,速度和节奏越来越快,也只有在步长和步频合理组合的情况在才能表现出最高速度水平。在助跑中,为了与起跳速度连贯的结合,要求运动员在最后阶段加快步频,最后一步达到最快,这时加快助跑速度大的关键是尽量不减少步长和缩短幅度。如果步频加快了,但步长明显地缩短,不但速度不快,而且会造成动作紧张,节奏失调,不利于有效地完成工作起跳工作。

(五)助跑的节奏

助跑的节奏也就是一个动作所有的时间和空间的特征,也就是步长和步频在助跑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它直接影响着助跑每一步的步长和步频,也从而影响助跑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助跑节奏是经过长时间训练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节奏。特别是在最后六步更应该具有较稳定的节奏,可以在距离踏板还有六步的地方设立标志。这样可以引起运动员的注意,在原有的速度基础上以最大的速度跑完最后六步。

(六)助跑的心理因素的影响

踏跳的准确性也是助跑中的关键之一。如果没有准确的踏跳,成绩很难得到发挥。它不仅受助跑节奏、场地等因素的影响,而且最重要的是受运动员心理因素的影响,对经验不足的运动员尤其如此。以下就是跳远比赛中由于运动员心理素质欠佳而经常出现的现象。

(七)助跑过程中的视线

在助跑过程中,从起动,随着身体重心的抬起,助跑速度逐渐加大,助跑的视线也从目视前方的跑道逐渐远视,使助跑过程中的视线远离沙坑。视线的转移会帮助运动员保持躯干挺直,使运动员不会总去想用眼看踏板,因为低头看板会无意识地降低助跑速度,造成助跑最后几步倒步。

三、助跑训练

(一)选择适宜的助跑距离是发挥速度的前提

运动员所选择的助跑距离,必须与他所具备的速度能力相符,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速度水平。如果助跑距离过长,他在起跳前很远处就达到了最大速度,而最后几步却降低了步频和步速;反之,如果助跑距离过短,他在起跳前尚未获得需要的速度,也会影响到成绩。

(二)培养正确的助跑节奏是提高速度利用率的核心

跳远的助跑不仅要求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发挥出最快速度,而且要为起跳做好准备,所以说,它在技术要求上与短跑还是有所区别的。训练实践证明,运动员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助跑节奏,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速度利用率。

(三)提高助跑的准确性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

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再好,如果缺乏准确性,那么一切努力都将是徒劳的。因此,我们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须提高助跑的准确性。除了采用上面介绍的手段,进行大量反复练习外,我们还应该做好加强心理训练、助跑训练应与起跳相结合,另外,在平时的助跑训练中,应给助跑的准确性留有余地。

四、结束语

第一,通过对助跑技术分析可知,选择适当的助跑距离、起动方式,控制好助跑过程中的步长和步频,养好良好的助跑节奏,消除运动的心理障碍,形成良好的起跳意识,发现提高助跑速度和最后6步的助跑節奏,合理利用第二标志线的作用,是助跑和起跳自然连贯结合的关键。

第二,在跳远运动中,助跑训练非常重要,良好的助跑节奏是影响起跳准确性的因素,在充分发挥助跑水平速度的前提下,培养稳定和准确的助跑节奏,还应注意心理等方面的训练。

8.三级跳远训练方法 篇八

三级跳远的独特之处是他需要速度、力量和平衡能力的结合。三级跳远由三个不同但相互影响的部分所组成—单足跳(起跳和落地用同一只脚)、跨步跳(着地时用另一只脚)和跳跃(与跳远动作相似)。单足跳和跳跃较容易掌握,但掌握好跨步跳并非易事。三级跳远原先称为单足跳—跨步跳—跳跃,后来改名是为了强调三跳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训练

制定训练计划是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以下训练计划应被完全采用,省略任何一部分都将会影响该计划的效果。良好的基本训练是重要的,必须不断发展腿和臂的技能,要反复进行以下训练直至达到自动化程度为止。三级跳远运动员必须善于思考,把脚训练成为“有思维的脚”(提高对动作的感觉),想方设法努力完成训练计划中自己最薄弱的环节。运动员必须有规律的、不断进取的进行训练,这样在比赛中才能获胜。然而,一名受过良好训练的运动员是不会在比赛中失控的。练习方法

以下练习方法可作为你训练计划中的一部分。立定三级跳远

运动员面对跳远沙坑,在距沙坑20—25英尺(约6.1米—7.6米)处进行立定三级跳远练习。下一步,标出单足跳、跨步跳、和跳跃的距离,按标记跳。跳时,注意单足跳和跨步跳时的膝部用力动作和跳跃时的摆臂(双臂)动作。单足跳距离为8—10英尺(约2.4—3米),跨步跳为11—13英尺(约3.4—4米),跳跃为12—15英尺(约3.7—4.6米)。对男初学者来讲,如果总距离达到30—38英尺(约9.1—11.6米),则是比较理想的。女运动员距离可按比例推算。名将之约独家整理 跳栏

用双脚双臂摆跳过4—8个低栏或中栏。栏间距为5—6英尺(约1.5—1.8米)。跳起后双膝向胸部靠拢,以越过栏架。随着力量的增强而增加栏高和增加栏数,而且栏高和栏间距要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对初学者来说,跳中栏可能会有一些困难。交换腿跳

由弓箭步跳起,跳起后将前膝抬到约90°角,后腿微曲,然后两腿前后交换。由于与三级跳远的技术无关,所以臂的动作随意。转载请注明出处 双腿跳

跳时膝部和踝部用力。一旦腾空,尽量将左膝抬高到超过水平位置。双脚着地站稳后再进行下一次,此次尽量抬高右膝。双臂做强有力的摆动时,要控制好跳的方向。单足跳

单足跳就是同一只腿的连续跳跃。跳时单摆臂(除非已习惯双摆臂)。跳起后,将起跳腿大腿摆到水平位置。当这只腿着地时,另一只腿的膝部由身后摆向前方,同跨步跳时的摆腿动作一样。

以下三种练习是三级跳远训练的精髓。这些练习有助于运动员掌握正确的三级跳远每一跳的技术,并强调了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过渡动作。同时,此种练习可给运动员一种惊险的刺激,从而可提高运动员的兴奋性。名将之约独家整理 跳箱练习1 跳箱的宽度为12英寸(约30.5厘米,应适合于运动员放脚)。跳箱的高度为18英寸(约46厘米)。利用跳箱弹上、跳下,连续进行单足跳—跨步跳—单足跳—跨步跳—单足跳—跳跃练习。两腿交换动作进行练习,以使双腿得到均衡的发展。跳箱练习2 这种练习用于发展跨步阶段的技术和弹跳能力。运动员跨过跳箱,在箱与箱之间做一个跳步,接着再跳下一跳箱。这种练习也可换腿进行。转载请注明出处 跳箱练习3 第三种是踏跳练习。运动员通过短距离助跑在跳箱上起跳,腾空后落入沙坑。五步助跑适用于所有这几种练习,距离过长容易使运动员产生疲劳。

上述几种练习都要以跳跃阶段的空中动作结束,并以脚跟落入沙坑。

三级跳远运动员必须具备一般水平以上的短跑和跳跃能力,同时还要具有强有力的肌肉和良好的运动能力。本章内容既适合初学者也适合于优秀的三级跳远运动员。名将之约独家整理

技术 合理的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三级跳远比赛时,运动员总是要提示自己技术动作。既是加强技术的精确性可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飞跃的进步。

助跑

三级跳远的助跑距离应长到足以使运动员能发挥出近乎其最高速度。同时,助跑要放松,以不至失控。如果助跑速度太慢,最后阶段会失去动量。反之,如果助跑速度太快,会失去控制,双腿难以招架。助跑长度应为约30米—40米.初学者的助跑长度应为约30米,随着运动经验和年龄的增长,助跑距离才得以增长。初学者往往在助跑后程设第二标记,然而,随着运动经验的增长,倾向于只设一个开始跑的标记。三级跳远运动员应反复实践助跑距离,直到确定为止。在赛前还应调整助跑步点的准确性。

单足跳

三级跳远的第一跳是单足跳,单足跳的第一部分是起跳。单足跳起跳时的目标是向前向上(不同于跳远的向上向前)。完成这一动作时,上提要保持正直,起跳脚脚踵在臀部下向上转动,随之尽可能将脚踵伸向前方。此时运动员应寻求“跑离起跳板”的感觉。不要往下看,不要前倾。如果身体倾斜,将会给抬腿及为下一跳做准备造成困难。转贴请注明出处

有三种摆臂方法:

1,单臂摆动。2,双臂摆动。3,但双臂结合摆动。单双臂结合摆动时,往往是单足跳时单臂摆,跨步跳和跳跃时双臂摆。双臂摆开始于起跳前的最后一步,此时运动员调整臂的位置,以为起跳时的双臂摆动做好准备。临近起跳时,在臀部停止已摆向体后臂的摆动。然后,当腿在髋部下转动时,与另一只臂一起摆向前方。双臂前摆时,双手的高度不能超过下颌。如果起跳时双臂摆动过高,会导致脚在着地时负担过重。许多运动员会在起跳前一步半处将双臂引向背后,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可以接受的,但随着运动经历的加深,最好是将此种方法改变成前面所叙述的方法。因为将双臂引向体后,会恰恰在起跳前降低助跑速度。而此时减速会妨碍后继动作的连贯性。

单臂摆的起跳方法就是跑过的跳板的简单动作,似乎是多跑了一步,然而,这“跑过去的一步”就是单足跳。摆臂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运动员的速度。大致上是速度快的运动员最好用双臂摆,速度一般的运动员可在三种方法中选择一种,而速度慢的运动员则可在单臂摆中获益。可在实践中寻求最适合于自己的方法。鄙视转贴不注明出处

单足跳腾空时,起跳腿拉向前方并伸展。当脚就要着地时,脚面要摆平,以便能“滚动”进入下一阶段。脚尖着地会损失速度和流畅性;脚跟着地会导致脚跟挫伤,而且还会加大向前运动的难度。正确的着地应是脚跟先着地,随之“滚动”为全脚掌着地。

鉴于三级跳远的特点,运动员应穿的轻便、耐用、脚后跟有保护层的运动鞋。由于连续地跳动,在鞋的脚跟处设置保护层,则有利于防止和减少脚跟处的伤病的发生。

跨步跳

在单足跳结束之前,双臂再拉向体后以为跨步跳—三级跳的第二跳做准备。跨步跳是由另一只脚摆向前方而完成的。此时,运动员要努力将摆动腿大腿摆至与身体(髋部)垂直的位置,即与地面平行的位置。如果采用双臂摆,则双臂都要摆向前方;如果采用单臂摆,则与摆动腿相对应的臂摆向前方,如同袍不一样。无论是双臂摆还是单臂摆,摆动高度都不能超过下颌。

有两种完成跨步跳的方式。一种是上体保持正直(基本与地面垂直),摆动腿大腿与地面平行,脚趾刚好在膝关节的前面便是小腿所处的位置。这样做可使运动员“骑”在该腿上,或者说可使运动员举起该腿。在最后时刻,摆动腿要尽可能向远处伸。伸腿时双臂拉向体后,以便为跳跃阶段的双臂摆动做好准备。如同上一次着地动作一样,再一次几乎用全脚掌着地(脚跟只是“勉强”先着地)。

9.跳远蹬摆技术的训练方法文献综述 篇九

关键词:跳远;蹬摆;训练方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14-02

一、从运动学和动力学的角度分析跳远起跳蹬伸技术

在我研读的很多篇文献中,大部分都是针对跳远的起跳技术或跳远过程中的摆动腿的运动学研究,例如,很具有代表性的是刘生杰的“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技术的运动学研究”。作者对当前的跳远起跳环节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的非常到位非常准确,综合整理了当前的研究现状和结果,也提出了要研究的内容,着重强调了跳远项目中的重点是起跳这一阶段,并且提出来在起跳过程中注意“蹬摆”的配合及其重要性,在技术训练时也要以此为纲,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解释,同时也强调了起跳时,重要肌群的力量训练。作者建议应重视起跳过程中起跳腿技术以及摆动腿的力量训练和研究,注意起跳过程中蹬与摆的结合,重视起跳中摆动腿动作的作用,以便改善缓冲效果,提高在起跳时身体重心的高度已及速度,来提高起跳效果。重视起跳过程中蹬伸阶段摆动腿摆动制动肌群的力量,伸髋肌群的力量训练。在跳远技术教学与训练中,要以摆动技术为纲,注意以“摆”带“蹬”,“蹬”“摆”结合,提高摆动技术和摆动能力,以提高起跳效果。而对于高水平的跳远运动员最好采用“走步式”跳远技术,它能很好地协调完成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为提高跳远成绩创造良好的条件。这些建议对以往的研究做了总结和升华,可是作者阐述最多的仍然是跳远的各个技术环节的重要性,对于具体的训练手段的涉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再例如,以李兆进的“我国部分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两步及起跳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为代表的文献,对运动员的着地角、蹬地角、起跳扇面角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对运动员起跳瞬间起跳腿关节角的运动学分析,对运动员起跳阶段速度的分析,运动员起跳时身体重心轨迹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到了数据和研究结果对其理论做支撑,并提出了加强髋部肌肉的训练,在教学训练中探讨并采用专门训练方法与手段,掌握蹬伸时机,切实做好蹬摆配合技术。这些实验和研究分析结果为今后的研究和训练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大部分分析也依旧是只针对摆动腿或起跳腿的研究,对蹬摆这一连贯的环节强调和分析的较少,对起跳蹬摆的有效结合的研究不够深入和详细,也没有提出新的方法和具体的改进措施。

二、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跳远起跳蹬伸技术

通过实验才能得出可信的结论,但想让实验结果有说服性,还是要用实验得出的数据来证明,例如,张苗的“男子跳远起跳技术环节生物力学研究”,一文中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了跳远的技术环节,通过先进的仪器,如高速摄像机和无线表面肌电测试系统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分析,对起跳时的肌肉激活顺序和肌肉间的协同关系做了详细的阐述,对相关的重要的肌肉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成为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同时对髋关节的肌肉的重要性也做了很好的解释,更加表明了在跳远这个项目中起跳这个环节的重要性,并且有足够的理论和数据来证明此观点,为跳远力量训练方面的研究提供更好的参考价值。作者认为只有肌肉在缓冲过程中做强有力的离心收缩,并且这种离心收缩力越强,缓冲速度越快,才越能加快转为蹬伸阶段,但针对此问题应当如何练习,训练原则是什么也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再如,作者提出“髋关节角度在着地瞬间和蹬离地面瞬间都小于理想值,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不足,蹬伸动作也未作充分。”对这一问题也有待新的训练方法的提出。

三、跳远蹬摆技术的重要性

例如,田忠新的“摆动技术在跳远起跳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一文着手从摆动技术及摆动的能力在跳远起跳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主要目的是将摆动的技术和支撑技术并列起来,有利于更加客观实际的理解跳远运动的技术。探究摆动动作对整个起跳系统机制的影响,从而完善跳远项目技术,使教学训练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为实现跳远技术最佳化提供理论参考。通过文献资料法、影像拍摄法、图像解析法、数据统计法等对跳远起跳时的摆动动作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阐述,包括双臂,摆动腿和髋关节从起跳脚着板到蹬伸腾空这一过程中的角度位置的分析,和各个肌群力量训练的重要性,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但作者的重中之重仍然是摆动这个动作,对蹬摆这一连贯动作的配合强调分析的不多,但以后蹬摆配合的研究打下了基础,也给出了理论依据,但是,对跳远项目中蹬摆配合的这一环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再如,刘述芝的“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环节肌肉用力特征及其训练监测系统开发的研究”一文中,运用了更多的仪器和更加科学的手段。笔者选取了以快速力量作为代表的跳远起跳技术环节作为了研究动作,利用先进的运动生物力学设备进行三机同步实验,从运动学,动力学,肌电学,生物力学,生物力学等多个角度对跳远起跳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实验和研究与分析,使最后得出的结论更加具有科学性和理论依据,并且提出了跳远专项训练的一些基本原则,为今后的训练打下了好的基础,同时,作者利用软件工程法开发了训练检测系统,也很新颖很有意义。但是作者认为,不管采用何种负荷(自重或负重等)形式进行跳远专项力量训练时应确保专项力量训练和跳远起跳时所受的地面冲击力负荷相一致,而这个负重和力量的选择较难把握,所以训练方法也难以计划,并且,跳远不单单是只有起跳这一个环节,而是多个阶段最佳的配合,所以,尤其是下肢的力量训练是必要的。作者开发的训练检测系统,看上去很科学很新颖,但是实施起来也是有一定困难的,一些不可控因素等也会对测量结果及分析造成一定的影响。

结论

综上所述,大量文献已通过文献资料法、测量法、问卷法、访谈法、运动生物力学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影片拍摄法、图像解析法、对比分析法、软件工程法等从生物力学、运动学、动力学的角度对跳远项目整体技术和蹬摆技术的重要性和起跳蹬摆瞬间的各个技术环节、肌肉特征、各个部位的角度等进行了精确的测量和详细的分析,并得出了可靠的结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对跳远蹬摆技术这一连贯的环节本身研究的就不多,更缺乏对跳远起跳过程中蹬摆训练规律、方法、体系的研究。所以,对于提高跳远蹬摆技术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仍然没有实质性的建议,这些类似的问题还是留给了教练员。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以往跳远蹬摆技术的分析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研究,并找到跳远技术行之有效的训练的突破点,找出专门化的训练器械,采用专门化的训练方法与手段,并在训练前后和过程中用仪器做好记录,为提高跳远蹬摆配合技术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 冯树勇.中国高水平跳远运动员训练内容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 张 佳.跳远助跑最后一步和起跳的足底压力及运动学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

[3] 康红哲.现阶段我国部分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9.

[4] 张 苗.男子跳远起跳技术环节生物力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

[5] 白跃玲.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摆动腿在助跑最后一步和起跳过程中的运动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8.

[6] 刘 亚.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最后一步及起跳技术有关运动学参数的分析研究[D].山西大学,2005.

[7] 刘生杰.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技术的运动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5.

[8] 李兆进.我国部分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两步及起跳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6.

[9] 马莉芳.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D].山西大学,2007.

[10] 庞庆军.中美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二步与起跳阶段运动学分析[D].武汉体育学院,2006.

[11] 田忠新.摆动技术在跳远起跳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

[12] 刘述芝.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环节肌肉用力特征及其训练监测系统开发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13] 刘春华.对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摆动动作作用的相关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3.

[14] 孙 璞,刘生杰.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技术的运动学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01:31-33+110.

[15] 赵世国.浅析跳远起跳的蹬伸技术[J].田径,2011,02:11-13.

[16] 王亚军.我国部分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第一跳起跳腿缓冲与蹬伸技术指标的运动学分析[J].科技信息,2011,29:424-425.

10.浅析高中生三级跳远技术的训练 篇十

1、高中生三级跳远技术训练要将终身体育作为指导思想

作为高中生教育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级跳远技术训练在提高人们身心健康等方面中都担负起了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在当前素质教育浪潮里面, 高中生三级跳远教育必须要实施素质教育, 并且将终身体育以及健康第一这二者进行有机结合, 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但是, 在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想要对学生三级跳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进行培养, 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将体育教师的教学评价、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等进行完善, 将三级跳远技术思想很好的灌输给学生, 创新意识能够使一个人对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进行适应, 使其能够提高自身的能力, 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从事科学体育锻炼。

2、高中生三级跳远技术训练要明确训练目标

高中生三级跳远技术训练过程的归宿和起点就是教学目标, 这也是我们想要优化三级跳远技术训练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原因就在于, 整个三级跳远技术训练的过程里面, 目标对于组织训练内容、实施训练方法、建构训练结构以及运用训练手段都起到了统领和指导的作用。确定训练目标要求我们必须要有一定的依据, 高中生三级跳远技术训练目标确定受到了学科整体目标、学校教学目标以及教育教学目的的制约, 对目标进行明确, 要求我们必须要对其可操作性进行明确, 各个目标之间都必须要具有鲜明的连贯性和差异性, 确定三级跳远技术训练目标有利于进行三级跳远技术训练设计、有利于对三级跳远技术训练过程进行监控、由于良好实施教学评价。

3、高中生三级跳远技术训练要合理选择训练内容

高中生三级跳远技术训练内容已经成为了高中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最为基本和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并且是三级跳远技术训练目标实施的载体。三级跳远技术训练内容是学生和教师直接接触到的材料, 学生是否喜欢训练内容以及学生对于训练内容是否感兴趣最终都会影响到三级跳远技术训练目标完成的质量, 所以, 我们一定要对三级跳远技术训练内容进行高度重视, 在选择三级跳远技术训练内容的时候必须要认真和仔细, 使我们所选择的内容能够具有可学习性, 并且能够受到学生喜爱。为了将训练模式很好的优化, 要求我们必须要选择那些对当代高中生身心特点符合并且具有比较高的锻炼价值的教学内容, 对于那些竞争性比较强的体育项目必须要对其进行改造, 使这一类项目更具有实践性。

4、高中生三级跳远技术训练要将学生主体作用及教师主导作用充分发挥

当前形势下, 高中生三级跳远技术训练的特点已经逐渐从教师为主转向为学生合作、师生合作的方向, 越来越多的对学生主体地位进行强调, 最为鲜明的特点就是将教与学这一活动进行了统一, 着重对学生参与到三级跳远技术训练过程中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进行强调, 要求三级跳远技术训练必须要将自身主导作用发挥出来, 将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很好的激发, 坚持以生为本的重要原则, 最终使高中生自身的主体地位能够得到充分体现。

5、高中生三级跳远技术训练要科学的进行结构设计

作为三级跳远技术训练最为主要的表现模式, 三级跳远技术训练结构不仅仅要对规定的空间内训练活动以及规定的时间内训练活动中各个步骤和环节进行具体安排, 更要具体体现出三级跳远技术训练方法、三级跳远技术训练内容以及三级跳远技术训练目标等内容。高中生三级跳远课堂是一个复杂的课程, 综合系统论中整体大于各个要素部分之和这一个观点, 笔者认为, 我们在进行高中生三级跳远技术训练结构优化的时候不能够只对局部优化进行重视, 还要着眼于整个整体,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够使三级跳远技术训练结构中每一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促进和相互协调。

结语:三级跳远一直都是体育教育教学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同样也是提高学生水平的主要渠道, 因此, 想要提升高中生三级跳远技术训练的效果, 要求我们共同努力, 注重和学生的沟通和探讨。

摘要:高中生三级跳远技术训练主要包括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训练过程结构以及训练方法体系, 主要体现在高中生三级跳远技术训练以及训练课程的实施和设计方面。高中生三级跳远技术训练一直都是一种可控开放的领域, 包含了三级跳远技术训练目标、教师、三级跳远技术训练思想、学生、三级跳远技术训练方法、内容、程序以及场地等诸多因素, 本文就对高中生三级跳远技术的训练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三级跳远,体育

参考文献

[1]孙波, 王晓黎, 赵莹.现代三级跳远技术在高中体育训练中的运用[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1, (10) .[1]孙波, 王晓黎, 赵莹.现代三级跳远技术在高中体育训练中的运用[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1, (10) .

11.浅谈技校生三级跳远技术与训练 篇十一

关键词:技校,装配钳工,技能训练,改革,途径

众所周知, 在机械制造业当中, 钳工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种, 其相对工作范围比较广, 诸如零件加工, 设备维修和装配, 模具、工量具和专用的设备制造等几乎都无法离开它。在此, 我们就技校装配钳工专业技能训练改革的途径进行浅略探讨。

1 技校装配钳工专业技能训练概况

伴随着机械工业的飞速发展, 钳工工作范围是越来越宽广, 同时, 要掌握的操作技能和技术理论知识也是越发的复杂, 于是就必须进行专业性的分工, 具体分为机修钳工、装配钳工及工具钳工这三种。在技校就装配钳工的培养方面, 教师肩负着主要的责任。众所周知, 教师是一切教学活动中的直接教学者, 其自身技能和素质具体水平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决定了其学生最终所学技能和素质的水平。因此, 要想培育适应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学生, 其教师是核心和关键所在。

众所周知, 技校里的装配钳工专业, 其生产和实习的教学大纲就为装配钳工及工具钳工这两种。大多技术学校其教学的特点是是将教学理论作为核心, 同时, 将实际的操作能力作为培训的重点, 在提高学生综合水平和能力的同时, 让学生基本能够熟练的掌握各项操作技能。

一直以来, 我国大部分的职业技术学校其钳工专业每个学期的技能培训都以锉配作为重点核心内容, 这是基于让学生在毕业之前能够通过相关的职业技能的鉴定, 这样的举措和目前生产实际存在着很大的脱节。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自动化设备、数控技术、加工中心机床等已经逐渐的得到普及, 新型设备、刃具也持续不断的涌现出来, 目前, 基本都已经不存在机器不能够完成, 以及其加工的精度不符合要求的零件, 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取代了让钳工来加工零件, 以及装配的时候进行补充加工和修配等各种工作任务, 大部分企业内的钳工都已几乎不再采用手工的工具来进行琴、锯、锉等等工作。因此,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 让他们具备更强的实际工作和动手能力, 技校内的装配钳工技能训练其改革应该说是势在必行。

2 技校装配钳工专业技能训练改革的具体途径

2.1 制订出符合目前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实习课的实习计划

众所周知, 制订出更加符合实际的生产实习课的生产实习计划, 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应用过程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的一个良好过程和方法。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教学手段和实习计划是进行该项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关键所在。大部分学生在技能培训过程中所形成的规律都是由简到繁, 从一个单一技能发展到全面综合技能的一个过程。因此, 指定实习计划时就应该从这点出发, 与循序渐进的原则和理论教学进度充分结合, 分阶段、有步骤地来推展和进行。

装配钳工的具体技能操作内容包括:琴削、划线、锯削、钻孔、锉削、惚孔、扩孔、攻丝、铰孔、矫正、套丝、弯形、焊接、研磨、刮削、装配等等, 以次来制定出装配钳工的生产实习和具体教学大纲。大概而言, 就装配钳工的专业生产实习大纲来讲, 其第一学年的主要课程应该是以学习基本功为主, 可以运用一体化的教学的模式。到第二学年, 就应该偏重到装配和生产的知识, 其目的为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及操作能力。第三学年里, 就应该尽量的提前完成毕业考、教学等任务, 运用一个学期的时间让学生参加生产实际的具体操作, 为其在毕业后能够独立上岗进行操作做好基础。

当然, 除此以外, 还应该建立一支具有“双师型”特点的教师队伍。目前,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 大家对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意义基本已经达成了共识。目前, 就“双师型”的具体认识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双证书”, 认为具有技术等级证书或技术职务;二是“双能力”, 既能胜任理论教学, 又能指导学生实践;三是“双融合”, 既强调教师持有“双证”又注重“双能力”。据有关资料分析, 第一种缺乏明确的素质、能力的基本要求, 第二种虽明确了“双师型”教师素质、能力要求, 但很难量化和操作。第三种由于现有条件的局限, 能达到条件的教师为数不多。近几年来, 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不断增多, 但大多数属第一种。从“双师型”现状看, 缺乏针对“双师型”培养的系统的专业发展链。一方面, 由于缺乏完整的专业理论培养体系, 影响了教师理论的充实与专业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 由于缺乏完善的实践技能培训体系, 妨碍了教师专业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的相互结合, 由理论教师下车间指导实习, 并开展一体化教学, 使实习指导教师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理论教师在实习指导中不断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完善实践技能理论, 并及时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2.2 改革考试内容, 研究教学方法

轮换带学生下厂实习, 掌握企业实际生产中的第一手资料, 并由带队教师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利用教研活动, 研究更好的教学方法。要开发一套较为完善的考核试题, 考核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 是鞭策、促进学习的一种动力。合理的考核试题能公正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然而钳工的应会考核内容每学期几乎是以锉配零件为主, 只是难易程度有所不同, 毕业前的等级考试内容也是如此, 这样的考试单一, 不能衡量学生掌握综合技能的水平。所以, 钳工的应会考核有必要进行改革, 更新考试内容, 使实习教学内容与考核内容相一致, 正确鉴定学生的技能技巧及实际操作能力, 完善考核内容的规范化。要使考试形式符合教学效果, 必须做到:第一, 主管部门、教师要重视, 努力创造条件, 为改革开路;第二, 尽快编制出具有专业特色的试题, 规范考试的要求、标准;第三, 实习配置完善, 符合科技发展的要求。

2.3 利用教研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充分的利用每个学期所开展的各类教研活动, 认真研究在实习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每个课题的具体教学要求和方法, 采用教师间进行集体备课, 互教互帮的方式, 以次来提高教师的具体教学水平。

在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要大胆的通过改革, 充分改善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局面, 确保实习操作内容和生产实际的结合, 满足学生学习技能的需求, 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促进教师积极进取, 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 培养人才, 有效提高装配钳工专业的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少达.我国塑料模具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题[J].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12.女子三级跳远训练 篇十二

阿纳托利·戈卢布佐夫(乌克兰)

戈卢布佐夫现任乌克兰国家队跳远和三级跳远教练。在他训练的队员中,以伊内沙·克拉韦茨最为出色,其跳远成绩为7.37米,三级跳远成绩为14,41米。

戈卢布佐夫认为:“女子三级跳远训练一般遵循男子训练原则,在训练女子选手时应考虑她们与男选手之间的身体差异,这样可以避免因为训练强度过大而造成伤害。除此之外,教练员还应了解女选手的生理特性,掌握她们的月经周期。由于月经会影响其运动成绩和训练水平,所以当制定训练计划时要考虑到这个因素,安排适宜的训练强度,以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女子跳远和三级跳远训练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腹肌、背肌和腿部肌肉力量训练。2)保持良好的肌肉柔韧性。3)根据月经周期的变化采用不同形式的练习。4)训练负荷强度应比男选手低2—3%。5)产后几个月中,训练量要减少,最好用越野跑和放松腹部和腿部肌肉练习作为恢复训练的手段。

在三级跳远中,速度和灵活性是两个最基本因素。灵活性是指运动员脚部每次与地面接触时迅速跳起的能力。为把最大爆发力作用到起跳上,运动员必须在适当的时机和正确的方向上协调发挥力量。为提高起跳时的灵活性,运动员必须重视身体的牵张反射。在单腿跳和跨步跳的缓冲阶段,牵张反射可使运动员获得更大的爆发力。当起跳腿向前和向下移动时,其速度必须超过运动员身体重心移动的水平速度。这样可以使运动员避免损失水平速度。戈卢布佐夫指出:三级跳远中,臂和腿部的摆动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这可以减少阻碍身体运动的作用力。他在认真观察和分析克拉韦茨跳跃14.95米时最后几步助跑的速度以及她第一跳(单腿跳),第二跳(跨步跳),第三跳(跳跃)之间的比率后指出:“克拉韦茨倒数第五步的速度和最后五步助跑的速度分别是8,94米/秒和9.46米/秒(而她在跳远中跳跃7.09米时,这两者速度分别是9.54米/秒和9.20米/秒)。

戈卢布佐夫认为最后几步快速助跑能使运动员更有力地蹬踏起跳板,在整个跳跃过程中,运动员要始终保持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戈卢布佐夫在克拉韦茨全年训练中采用大量练习来提高其力量、速度和跳跃能力。他强调:在力量训练阶段中,最大力量练习几乎很少使用,通常采用大强度爆发力练习,而大强度跳跃练习一般是与力量练习结合使用,这样会对助跑速度产生良好效果。

戈卢布佐夫把三级跳远技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三级跳远中,最后几步助跑要有力,臂部应向前上方快速摆动。2)起跳前略微加快助跑速度,最后几步助跑的步幅相应地比前几步助跑的步幅短。尽管倒数第二步助跑的步幅要比最后一步助跑的步幅长,但它仍要短于前几步助跑的步幅。这样有助于运动员在快速起跳时保持身体重心,使身体处于良好的起跳姿势。3)在单腿跳(第一跳)起跳时,起跳腿应迅速蹬地。4)运动员在完成单腿跳最后部分动作时,起跳腿并不是完全伸直的,这样腿部可以迅速朝臀部方向摆动,增加身体向前移动的水平速度。5)三级跳远的成绩主要靠正确、有效的起跳技术。

总之,从助跑过渡到单腿跳(第一跳)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跳跃距离远近的根本所在。运动员在起跳板上损失的速度越少,最后跳跃的成绩就越好。

(王跃新 译自《国际田联新研究》1993年9月)

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训练

(俄罗斯)戈卢伯佐夫

在原则上可以说,女子三级跳远技术的发展沿袭了与男子同样的模式,只是发展的速度更快。但是,在训练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时,一定要考虑到她们的机体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特殊性,以避免使她们承受的负荷超出本人所及,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要特别注意月经周期这个复杂的生理现象。月经周期会伴随女运动员出现运动能力方面的多种变化。

在安排训练时要考虑到女运动员的生理变化周期,并对训练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只要安排得当,运动员仍可以在此期间取得相当好的训练效果。需要记住,在月经周期中,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都处于最低水平;而在月经周期之后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处于最高水平。

此外,在女子三级跳远的训练中,还需注意:

·腹部、背部及腿部肌肉力量的发展与加强。

·在准备期所有阶段的训练中要保持高水平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根据女性机体机能的变化节奏变换训练手段和方法。

·使用的训练负荷要比男子的负荷略小一些。

13.少年儿童早期跳远基础技术训练 篇十三

关键词:少年儿童,跳远,基础技术训练

1 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

1.1 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

迅速成长是少年儿童最显著的特点, 由于少年儿童的骨骼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 因此身高每年都会不断的增长, 每年平均会增长3-5厘米。于此同时, 少年儿童的骨骼的密度较小, 骨骼与成年相比更加柔软有弹性, 不容易骨折, 但是更加容易变形。而肌肉中水分含量较高, 肌肉的柔韧性较好, 更容易进行训练, 不容易拉伤, 但其肌肉的耐力比成年差, 具有易疲劳易恢复的特点。少年儿童的大脑的重量也在不断的增加, 脑容量逐渐增多, 神经系统更加容易兴奋, 因此少年儿童常常表现出活泼好动, 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 同时由于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有限, 更加容易模仿。心血管系统新城代谢旺盛, 但心脏和肺发育不够完善, 肺活量较小, 对氧的需求较多, 呼吸频率更快。

1.2 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

由于少年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不完善, 对待事物的判断分析能力有限, 对待事物和事情的观点比较的片面化和表面化, 容易发生情绪上的波动, 情绪波动很容易表现出来, 高兴的时候活蹦乱跳, 不开心的时候就会无精打采。少年儿童生性活泼好动, 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同时喜欢听到赞美和鼓励的语言, 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由于认知的有限, 因此更加容易模仿和学习, 很多少年儿童都有追星的特点, 同时对英雄人物崇拜模仿的情结。早期的心理素质决定了后期的性格特点, 因此要加强对少年儿童心理的疏导和教育。

2 少年儿童早期跳远基础技术训练内容及其方法

2.1 跳远身体素质训练内容及其方法

2.1.1 速度训练

专家认为, 跳远成绩的高低70%与速度有关, 因此速度训练是跳远训练的关键。少年儿童速度训练常用的方法30米、60米和100米计时跑和行进间计时跑, 为了提高速度的耐力, 可以采用150米到300米的反复跑;

2.1.2 力量训练

在力量训练中主要锻炼运动员的腿部力量、腰部力量以及上肢力量, 用到的辅助工具是杠铃, 例如杠铃的卧推、深蹲、弯举、提拉杠铃等。同时还可以采用扔铅球或者杠铃片的方法来练习腰腹部和上臂的力量。但是由于少年儿童的力量有限, 因此在使用杠铃时应量力而行, 注意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1.3 弹跳训练

弹跳能力是跳远的主要关键能力, 弹跳动作主要是有股四头肌、臀大肌、股二头肌、小腿三角肌等肌肉综合用力完成, 因此要有针对性的锻炼这些肌肉。由于少年儿童的负重能力有限, 骨骼柔软易变形的特点, 因此在练习是要减少大力量、大负重练习, 合理安排运动量。同时, 踝关节的弹跳练习非常重要, 因为踝关节力量的大小决定了运动员是否能够有力快速的起跳。常见的锻炼踝关节的方法有原地起跳、跳绳、跳沙坑、跳箱以及团身跳等训练方法。

2.1.4 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敏性训练

柔韧性的练习主要是在训练前的准备活动中做好充分的热身, 对腿部尽心充分的拉伸, 适当的进行劈叉练习;协调性和灵敏性对跳远运动员的要求也非常高, 可以采用有节奏的慢跑、跨步跳、跪跳起、大跨步走以及各种组合动作的换步跳等, 也可以利用辅助工具练习, 例如在跳箱上进行练习起跳, 扔实心球等辅助练习等。

2.2 跳远专项技术训练内容及其方法

跳远的专项技术动作主要包括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 关键在于助跑和起跳。

2.2.1 助跑训练

助跑的目的是在有限的距离内使得运动员达到起跳的最大速度并与正确的节奏踏在起跳板上, 因此速度和节奏两者缺一不可, 助跑是跳远的最重要的部分, 助跑没有速度或者节奏乱了那跳远后面的动作都会无效, 成绩将大打折扣。

2.2.2 起跳训练

起跳动作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动作, 在练习起跳动作时可以采用“上一步起跳”为技术动作进行练习。训练时常用的训练方式为四步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八步助跑蹲踞式跳远、八步助跑挺身式跳远、八步助跑走步式跳远等, 同时还可以采取一些辅助训练方式, 例如连续做上一步起跳、上一步攻板练习、上一步攻板原地起跳蹬摆、放起跳脚快速攻板、踩准起跳等。由于起跳动作难, 需要在教练的亲自指导下进行练习, 同时也要根据运动员的自身特点因材施教, 形成自己最适合的起跳方式。

2.2.3 腾空和落地

腾空和落地的方式主要有挺身式跳远空中及落地训练和走步式跳远空中及落地。挺身式跳远空中及落地的训练方法有收腹举腿过标杆、行进间挺身式空中动作模仿、高空落下完成挺身式落地动作以及中短跑完成挺身式腾空落地。在训练走步式跳远空中及落地时大腿要积极后摆, 换步时上体要保持正直, 不要前倾, 落地动作和挺身式落地动作一致。

3 少年儿童早期跳远基础技术训练注意事项

少年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 各组织器官发展还不完全, 各器官发展也不平衡, 骨骼柔软容易变形, 身体承受能力有限, 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少年儿童的身体承受力, 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密度;于此同时, 少年儿童的心理素质也是影响跳远成绩的重要因素, 少年儿童认知能力有限, 对事物认识更加片面化和表面化, 感情波动较大, 因此, 教练在训练时也要注意运动员的心理变化, 及时沟通和疏导。因此, 在综合素质训练和专项技术训练时, 有很多的注意事项。

(1) 少年儿童跳远训练应该以打基础为主, 要重视早期完整动作和基本功的掌握, 为以后打下坚实基础。跳远项目是一个对身体和技术要求都较高的项目, 可以说速度是核心, 力量是基础, 技术是关键, 而三者缺一不可, 全面综合发展才是保障。因此, 要重视跳远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 速度、力量和技术都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和身体承受力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运动负荷, 不可急功近利, 要加强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的发展。例如, 跳远运动员除了对速度要求较高之外, 还对弹跳能力、协调能力和灵敏性都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只有速度没有弹跳也很难取得很好的成绩, 协调性和灵敏性不足同样影响动作的完成。

(3) 教练要因材施教, 根据少年儿童的不同特点有区别的安排训练。每个儿童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发展的都不一样, 承受能力也不一样, 因此教练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顾及到每一位儿童。例如, 力量很好弹跳不足的儿童在训练时可以安排多联系弹跳, 力量不足的儿童训练时多安排其训练力量项目。

(4) 注重跳远儿童的心理变化, 及时沟通和疏导, 培养积极乐观的训练和学习态度, 同样的在为跳远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打下很好的基础, 为其以后的人生之路做很好的指引。

4 结语

该文通过对少年儿童身心特点的分析, 研究了少年儿童跳远基础动作训练的内容, 训练方法以及在训练过程中需要的注意事项。综上所述, 少年儿童跳远基础技术训练要严格按照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合理安排训练, 注重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同时因材施教, 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训练, 将少年儿童跳远运动员培养成身心素质和跳远技术都全面发展的运动员, 为其以后练习跳远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夏青.少年跳远运动员早期技术训练的重要性[J].训练百科, 2013 (11) 56-58.

[2]张靖.青少年跳远专项身体素质的训练学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 2013 (12) :78-81.

上一篇:学校领导活动致辞下一篇:暑期食品加工厂社会实践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