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人民子弟兵抗洪救灾的口号

2024-08-18

感谢人民子弟兵抗洪救灾的口号(共8篇)

1.感谢人民子弟兵抗洪救灾的口号 篇一

和平年代,风平浪静

没有战争,却有牺牲

火灾现场、抗洪前沿、地震一线

处处都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你总在第一时间

像神兵天降

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

迷人的橄榄绿

似星火燎原

点燃了求助者的希望

灾难现场

你年轻的身躯

是矛,是盾

是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魔患面前

你坚强的臂膀

像刀,像剑

像所向披靡的锋枪利刃

你默默地承受着所有的苦与累

你悄悄地抹去了全部的血和泪

瓦砾埋葬了你年轻的身躯

洪魔折断了你坚强的羽翼

你铿锵的脚步并未中断

你青春的旋律响彻耳际

你用铁一般的脊梁

筑起最坚强的堡垒

你忙碌的身影

是灾民眼中最亮丽的风景

你温暖的笑容

是治愈灾民们心病的良药

你走到哪里

希望之火就燃烧到哪里

你所到之处

生命之光便驱走了死神

你用一往无前的精神,诠释着

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你用义无反顾的坚定,演绎着

人民子弟兵的大爱无疆

你是人民大众的保护神啊

你是百姓心中最可爱的人

2.感谢人民子弟兵抗洪救灾的口号 篇二

救灾战士用血肉之躯铺成“人桥”

寿荣索桥是附近草坝、君山两村学生上学必经之路。桥面在地震中损毁,学生们只能趟着桥下齐膝深的水,或绕到下游很远的地方过河上课。

6月13日下午,济南军区某旅教导队官兵正在这里抢铺最后几段因地震损毁的桥面。15时,一阵突降的强雷阵雨使桥下水流湍急。17时,十几名放学的小学生被河水挡住去路,站在河边不知所措。此时,乌云压顶,顷刻之间风雨大作,几个孩子吓得哭出了声。正准备撤离避雨的官兵们发现了孩子们。可涂满黄油的铁索相当湿滑,而铺设桥面的木板已经用完,怎么办?

“孩子别哭,叔叔给你们搭‘人桥’!”风雨中,现场带队的二中队队长郭建儒果断决定。

“听我命令,趴下!”郭建儒第一个趴向还没有铺好木板的桥面,两个、三个……33名官兵瞬间在风雨飘摇的索桥上用身板做桥板,为孩子们搭起了两段“人桥”!官兵们任凭风吹雨打、桥身摇摆,始终双手紧抓,双脚紧扣,头颈高昂,唯恐身体不稳让孩子们出现意外。

一个孩子不小心踩到了缝隙里的铁索,一班长邢长勇急切地对背上的孩子说:“小朋友,铁索危险,往叔叔背上踩!”

协理员袁耀辉带着两名战士,站在第一段“人桥”旁,专门保护过桥的孩子。“小心!”一个孩子站起时有些不稳,袁耀辉一把将他搂到怀里。

第二段“人桥”缝隙有点大,刚趴完第一段的二班长王小健,顾不上被扎伤的膝盖,马上带领本班7名战士紧急加入。

17时15分,过完第二段“人桥”,官兵们又一路护送孩子们通过500多米的桥身,抵达安全地带。看着一个个浑身湿透、满身油污的官兵,一位前来接孩子的家长流泪了:“你们比孩子的父母还要亲啊!”

14日上午,村民们像过节一样敲锣打鼓,为部队送来一面“抗震救灾情更深,感谢亲人解放军”的锦旗。

三名救灾武警付费吃饭受处分,70老太下跪求情

据新华社6月19日电三位武警战士因拗不过老乡的坚持、在老乡家吃饭,近日受到部队处分,上千名当地受灾群众联名给部队写信为战士求情。其中,一位70余岁的老大娘当着全体官兵和数十名村民的面下跪求情。

武警重庆总队七支队一中队三班班长王军和战士方海、倪建连续三天到渭门乡村民杨平家帮忙重建和生产自救,还为杨平3岁的儿子买了书包和水果等礼物。一连两天,他们都以部队有规定为由拒绝了杨家的盛情挽留,吃的喝的都是自带的干粮和水。6月10日,为杨家搭建完100多平方米的简易房后已经是晚上8点,杨平坚持拉着三位战士要留他们吃顿饭,战士们推托不掉,只好留下吃饭,并拿出30元钱作为饭钱。

回到部队后,中队长向洪峰知道了这一情况,为严肃纪律,要求三人做检查并等候进一步处理。知道消息后的受灾群众纷纷找到部队为战士们说情,上千人还联名写信要求部队不处理这三名战士。一位70余岁的老大娘甚至当着全体官兵和数十名村民的面下跪,含着泪说:“这么好的孩子,我们真心感谢他们,怎么能处理他们呢?”

由于部队纪律必须严格遵守,中队最后还是决定让三名战士在大会上作出书面检查。

6月15日,一中队部分武警官兵到其他乡镇帮助群众恢复生产。当地受灾群众听说他们要离开渭门乡,从四面八方赶来,在宿营地到公路沿途排出了足足500多米长的队伍,有的群众还燃起了鞭炮。

在送行的队伍中,杨平一家5口也来了,他们拉着王军、倪建、方海的手,硬塞进几张纸。杨平说:“因为我家的事情让你们受了批评,我很难过,这是我写的一封道歉信,请收下吧。”在场的官兵和群众,都被这一场景深深打动。

刚刚新婚的士官累死在灾后重建的工地上

执行抗震救灾任务的济南军区“铁军”部队炮兵指挥连二期士官武文斌,因连日救灾劳累,于18日4时45分牺牲。

26岁的武文斌是河南省邓州市人,XX年12月入伍后被分到“铁军”“叶挺独立团”。XX年7月,他考入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XX年7月回到所在师的炮兵指挥连实习,今年7月毕业。“我们商量,等抗震救灾胜利了,就排排场场地办个婚礼。”武文斌和妻子杨卫华今年春节刚领结婚证,婚礼还没来得及办,武文斌就赶回了部队。

5月12日,部队接到紧急赶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的命令,被连队安排留后的武文斌主动请战赶往灾区。部队到达灾区后,他和战友们始终奋战在第一线。转移群众,他肩扛背驮走在前面,和战友们翻越3座大山,走遍了都江堰市玉堂镇的12个村7816户人家,把食品和饮用水及时送到受灾群众手中;搜救失事直升机,他不畏山高路险,一直在最前面探路,3次滚下山,幸运被树木拦住;灾后安置重建,他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清淤泥、搬石头、疏通引水渠,身上多处被划伤。

6月14日,连队在都江堰市勤俭小区受灾群众安置点卸活动房板材,武文斌和战友们,连续参与14车的卸货任务。6月17日傍晚,在受灾群众安置点劳累了一天的武文斌和连队70多名战友一起,冒雨再次执行8车活动房板材的卸载任务。武文斌和战友们干完活后,连队干部安排他歇息,但他却又去帮助别的班排的战友们卸车。

21时许,武文斌因过度疲劳累倒在胥家镇救灾现场。连队及时将他送到医院救治,终因肺部大出血抢救无效而牺牲。

24日上午,因劳累过度牺牲在抗震救灾一线的武文斌烈士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四川省都江堰殡仪馆举行。两万多名群众从四川各地赶来,为这位普通的铁军士官送行。众多市民悲痛万分,声声呼唤“文斌”;一位老人拿着两块拼成“八一”字样的奇石,来到现场;一名两岁孩子打出“文斌叔叔一路走好”的横幅;一位残疾人坐着轮椅来到这里,含泪送别武文斌……斯情斯景,让人心碎。

事后武文斌的父亲将当地各界捐给他们的33265.4元,连同他自己拿出的XX元,捐给了都江堰胥家镇小学。他将这3.5万余元交到胥家镇小学校长杨群英手中,希望设立“武文斌奖教奖学基金”,用于奖励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

铁军士兵用肩膀将村民卡车从2200米高处背下山

7月3日上午,映秀镇渔子溪村村民范安全开着自家的“东风牌”卡车,驶出了映秀镇。就在10多个小时前,范安全的卡车还被泥石流困在海拔2200米的山上,是济南军区“铁军”某高炮团官兵用铁肩膀把它背下了山。

汶川大地震发生时,范安全正驾驶着卡车行驶在蔡家杠附近的盘山路上,走在他前面和后面的许多车辆被毁,他和车幸免于难。

地震后,这辆才买了半年多的卡车成了范安全全家唯一财产。“不能光靠政府补助,如果能把卡车弄下来,我去跑运输,也能养家活口啊!”范安全决定把卡车拆解后背下山,可是空手下山都要走4个多小时,怎么才能把七零八落的汽车零部件背下山?

范安全想到了山下的救灾部队。7月2日一大早,他就带着行驶证和身份证来到高炮团宿营地,试探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团政委张博,立即从二营挑选60名精干力量组成突击队,向蔡家杠盘山路赶去。

上午9时,官兵们赶到现场,几吨重的卡车已经被范安全提前“大卸八块”。二营营长王新华迅速分配任务:连长李建平带6名战士搬运100多公斤重的驾驶室,排长李屹博带8名官兵搬运几百公斤重的底盘,班长袁立军带9名战士搬运200多公斤重的发动机……

山高坡陡,官兵们背着“汽车”上路了,9个多小时安全到达映秀镇。10名修理营士官马上开始组装,不到两个小时,卡车恢复了原貌。

3.抗洪救灾感谢信 篇三

“洪水无情人有情”。今年,xx经历了超历史最高水位和高水位台风的双重考验。困难面前,xx人民万众一心,迎难而上,安全度过了最急重险难的时期。

xx的险情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部队官兵两入xx,战斗在最危险最紧急的地方;公安干警常驻xx,保卫着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志愿者广泛动员,纷纷捐资募资,及时组织人员到一线支援并做好后勤保障;镇村干部连续奋战,时刻以大堤安全为己任;广大群众全员出动,纷纷自带物资,自发上埂;xx籍在外人士情系xx,社会各界慷慨捐助,送来了抗洪一线急需的食品和抗洪物资,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团结”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

在此,xx镇党委、政府和全镇人民向在抢险救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解放军官兵、广大干部群众、志愿者以及捐款捐物的单位和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目前,外河水位还在保证水位之上,形势仍十分严峻,我们不会懈怠也永远不会懈怠。我们坚信,有上级领导的关心,有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有xx人民保卫家园、全民防汛的实际行动,xx一定会取得抗洪防汛的全面胜利!

xxx

4.部队抗洪救灾标语口号 篇四

防洪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党员干部走在前,抗洪救灾建家园。

防汛抗旱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全力投入灾后重建,竭诚维护稳定和谐。

支持灾区恢复生产,投身重建美好家园。

依法清除行洪障碍,保障河道防洪安全。

大力协同,科学应对,坚决打赢抗洪救灾这场硬仗。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弘扬光泽精神,支持抗洪救灾,重建美好家园。

抗洪救灾八方支援,重建家园时不我待。

一手抓生产自救,一手抓家园重建,打好抗洪救灾攻坚战。

抗洪救灾你我他,洪水再大也不怕。

不抱怨不埋怨不放弃,抓好灾后生产算本事。

防大汛抢大险,挑重担当尖兵。

伸出你的手,扶助受灾人民朝前走。

公民在防汛抗旱中依法享有知情权、获得救助权和获得救济权。

坚持人水和谐,建设生态文明。

查看灾情,慰问群众,坚定信心,重建家园。

携手同心,共度难关。

农民群众有困难,党员干部来帮忙。

抓经济,重建美好绿色家园。

生产自救很重要,复耕抢种要抓早。

5.经典抗洪救灾感谢信 篇五

贵市慰问电收悉。在我市抗洪救灾的关键时期,贵市的慰问电是对我市抗洪救灾工作的支持,使大为感动,备爱鼓舞,代表XX市260万各族,向贵市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9月日,受今年第14号强台风“黑格比”,我市遭遇有气象纪录连续降雨天气,两天内绝大乡镇的雨量比历史上最高峰月的总降雨量还多,降雨之长,范围之长,范围之广,雨量之大,为历史罕见,X江干流全线超警戒水位。洪涝灾情严重,给XX市生活财产千万了重大损失。洪水无情人有情,滔滔洪水牵动着贵市的心,在我市抗洪救灾的时刻贵市伸出了友谊和援助之手,向我市发来了慰问电,这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信心和决心。

当前,我市抗洪救灾任务很繁重,将毫不松懈地抓好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坚信,在党、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的下,在贵市的支持和帮助下,我市能夺取抗洪救灾、重建家园的胜利。

XXX与贵市同属新兴城市,两市常来常往,交流,支持,情同手足,衷心希望两市发扬传统,交流与合作,增进友谊,在新兴城市建设步伐、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XXXX市

6.给抗洪救灾战士的一封感谢信 篇六

自x月x日夜起,我市遭受特大暴雨侵袭,部分圩堤发生险情,大量低洼地区百姓紧急转移,部分群众家庭遭受巨大损失。暴雨肆虐,道路阻断,庄稼淹没,民房侵蚀,群众生产停顿,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洪水无情,有爱,危难之际,抗洪救灾战士们,直接赶往灾区,立即行动,有力出力,同心协力,共克时艰,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抗洪救灾、保卫家园雄宏乐章!

团市委、市情系爱心联合会第一时间向广大“”发出了《关于开展为特大洪灾募捐的倡议》,短短几天内,就收到了社会各界救灾物资x万余件套,价值xx余万元,救灾款xx元。物资已全部及时发放到灾民手中,xx期间即将开始灾后重建特困家庭走访核实工作。

抗洪救灾战士不仅仅是指在洪水中战斗的英雄,也是那些在洪水中伸出援手的各界人士。“xx”只是一个爱心平台,是救灾钱物聚集的平台,是志愿服务开展的平台,是弘扬正能量,践行价值观的平台,为了表彰广大的爱心义举,现特将他们名单在附件中列举出来,并准备好荣誉证书,谨以此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

救灾工作时日长久,人多事杂,虽有登记,但难免疏忽,若有遗漏,敬请谅解,烦请致电xx,进行补记。

再次向抗洪救灾战士们致敬、致谢!

此致

敬礼!

XXX

20xx年XX月XX日

★ 退伍战友群规章制度

★ 战友退伍留影感言诗

★ 新年给全体员工的感谢信

★ 战友之间捐款感谢信

★ 致给母校全体老师的感谢信

★ 写给全体医护人员的感谢信

★ 给战友的春节祝福语

★ 给退伍建军节祝福短信

★ 给全体党员上党课

7.感谢人民子弟兵抗洪救灾的口号 篇七

抗洪救灾应急预案

由于最近暴雨不断,我辖区又是洪涝灾害易发地区,洪涝灾害期间,各种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危险因素。为做好洪涝灾害期间救灾防病工作,完善救灾防病应急指挥体系和救灾防病预案,确保领导、组织、措施到位,特制定《抗洪救灾应急预案》如下:

一、成立抗洪救灾领导小组。

组长:易召凡

副组长:肖功雄、杨斌、兰先勇、周俸民

成员:各科室主任、护士长。

成立抗洪救灾医疗救援小组。

组长:杨斌

副组长:徐永林、杨国斌、徐翠莲、周长春

成员:欧建兵、杨海平、顾月英、曾莉、赵建霞、陈勇 成立抗洪救灾后勤保障小组。

组长:周俸民、兰先勇

副组长:成大清、伍治前、周长春

成员:杨承轩、杨承明、陈勇、杨先波

抗洪救灾领导小组负责洪涝灾害期间医疗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医疗工作;抗洪救灾医疗救援小组负责按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指令,配备必要的医疗救治、消毒灭菌等药品和现场处置设备、物资,保障抗洪救灾医疗应急及本院伤病人员的救治需要工作。抗洪救灾后勤保障小组负责所需医疗设备、药品和其他相关物资及时到位,保证医疗救护正常运行。

二、严格按照抗洪救灾值班表,保证值守时在岗,保持电话网络完好、畅通,做好了药品器材、交通、通讯工作等相关准备工作,24小时待命,按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指令进行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

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危害,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三、各科室要高度重视汛期传染病的诊治工作,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规范诊疗行为,一旦发现、诊断出法定传染病病例,要及时按《传染病防治法》和院内有关规定进行报告,做到及时报告、及时隔离治疗,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收和延误治疗。

四、公卫科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对灾害的卫生防病意识和应对能力;加强对抗洪救灾医疗救援组成员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大家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以最好的精神状态和充分准备,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六、我院将密切与当地政府、居民委员会及村卫生室沟通协调,实时掌握动态情况,加强自身隐患的排查,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工作,尽力避免自身受灾,减少灾害损失。

七、洪涝发生后,各科室须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指令,加强传染病疫情的检测、预警、和报告工作,遇到重大灾害实行疫情每日报告与突发事件零报告制度。

广安区第二人民医院

8.感谢人民子弟兵抗洪救灾的口号 篇八

我们或许不知道的是,在这13分钟里,身在东南西北的中国军人,已经开始履行自己的职责。

——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全体机务官兵紧急集合,跑步进入机场。余震中,“黑鹰”和“米-171”直升机从机库推至停机坪。

——在四川绵竹休假的海军南海舰队某潜艇基地士官吴强,告别瓦砾下停止了呼吸的父母,一边搜救,一边寻找大部队:“我要求归建,接受你们的领导。”

——正赶往成都参加军事主官集训的四川省军区人武部长们,旋即调转车头,向各自的岗位疾驰。

——千里之外的济南、兰州、空军、二炮……各部队一边了解灾情,一边进行大军开拔的准备工作……

即使不知家人是否安康,即使还不清楚震中在哪里,赶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中国军人坚定不移的选择。

最初的几十个小时里,震中汶川毫无音信。“不惜一切代价进入汶川!”中央军委的命令,化作官兵们的决心:“就是倒下,头也要朝着汶川的方向!”

如果从空中拍摄以汶川县城为圆心的区域,或许会得到这样一幅向心式的画面:在暴雨中,在云雾中,在大震后持续不断的山崩地裂中,跃动着一条条绿色的生命线——低空中,陆航团的直升机一次次飞向汶川;

都江堰至汶川一线,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军长许勇率33人敢死队水陆兼程,济南军区“铁军”高炮团团长杨恩红率先头部队600人徒步挺进;

马尔康至汶川一线,徒步挺进的是武警某师参谋长王毅麾下的600名官兵,以及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李亚洲带领的200多名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

无需再次描述那条被韩国媒体称为“救援大长征”的生死路,也无需回忆部队进入汶川、映秀、茂县时数万百姓的热泪与欢呼。一次次成功突击的子弟兵征尘未洗,又奔赴执行下一道命令,和下下一道命令——

抢救生命!打通生命线!进村入户!决战堰塞湖!严防疫情!……

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向哪里,子弟兵就冲向哪里,不论前方是乱石,还是险滩。

因其高度集中、统一指挥和广泛分布的特征,军队注定是一个国家里突击性最强的救援力量。而作为人民子弟兵的中国军队,又是多么特殊的一支军队。听党指挥、服务人民,是我们独有的政治优势,也寄托着人民群众的生之希望。

山路上,为村民送去物资的战士们再渴,也不喝背的水。他们捡起路边的矿泉水瓶,用其中剩下的几滴水,滋润着干裂的嘴唇。

余震袭来,废墟旁的一个新兵发出了“让我再救一个”的哀求。

18岁的战士严情勇强忍肠穿孔的剧痛连续奋战3天3夜,在晕倒的一瞬间,还不忘先把背上的老奶奶轻轻放下。

绵阳市游仙区武装部长郑强一夜之间痛失29位亲人,仍战斗在救灾第一线……

战士不倒,勇士无泪。因为他们的肩头,承载着生命的重量;他们的臂膀,托举着生命的希望。

“这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一幕:中国人民遭受自然灾害,解放军赶来救援。”法新社在报道中这样评价。

唐山大地震,‟98抗洪,抗击“非典”,抗击冰雪灾害……当人民的利益一次次面临威胁,猎猎军旗总是飘扬在党的号令所指之处。

熊熊烈火燃烧时,军人是降伏火魔的水;肆虐洪水袭来时,军人是冲不垮的堤;不测的大地震发生时,军人是挺立在废墟上的钢铁脊梁!

“汶川的老百姓,泪都流干了。”李亚洲说。然而,当他率部完成任务离开汶川时,当地群众再次泪眼相送。

70多年前,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曾3次进入阿坝、途经汶川。转战汶川的9个月里,老百姓为红军筹粮10多万公斤,“吃不完的通山寨,搬不空的萝卜寨”的歌谣,传唱至今。从这穿越时空的歌声里,从一个个战斗在灾区的绿色身影里,我们获得了这样一个启示:听党指挥、服务人民,是人民军队不变的军魂和宗旨。无论是当烽火燃起还是灾难袭来,只有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军队,才能捍卫和平与安宁,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也只有这样的一支军队,才无愧于这样的光荣称号——人民子弟兵。

战旗映红满目疮痍的灾区:高昂的战斗精神——完成各项任务的坚强保证

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唯有军人的荣誉,只有一个衡量标准。

不信,你看那一面面飘扬在废墟上的旗帜——

“红军师”“乌蒙铁军”“黄继光连”“陆上猛虎、海上蛟龙”“忠诚卫士”……

哪一个称号,不是浓缩着部队征战南北的赫赫战功?哪一面旗帜,没有军人的鲜血凝结其间?

生而为战,死而无憾,这是属于军人的荣光。

“除了枪炮未鸣,这次救灾和作战完全是一样的。”成都军区某高炮旅政委郑璇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我们面对的„敌人‟更强大,„作战‟环境更为恶劣。”“部队都不要命似地往前赶,没有一人叫苦叫累。”济南军区某集团军军长宋普选说,摩托化开进的集团军炮兵旅昼夜奔袭1500公里,空运部队一下飞机就赶赴灾区,铁路输送部队边开进、边受领任务、边动员。

空降小分队在无气象资料、无地面引导、无地貌资料的情况下,在与外界隔绝的茂县4999米高空实施伞降,创造了空军历史上高空盲投的奇迹。

在唐家山堰塞湖工地,已连续奋战数日、筋疲力尽的武警水电官兵身背炸药,奔袭在随时出现山体滑坡的泥泞小路上。翻越4座大山、跨过无数悬崖的战士们没有水喝,竟然舔着草叶上的露水延续生命。

明知无路也要往前走,明知危险也要往下跳,明知生命无保障也要向上冲,这就是中国军人的气魄!

“在每一个抢险救人的地方,在每一片颓垣败瓦下,都有解放军战士在场,最危险的地方、最艰难的时候都能见到解放军的身影。”《香港商报》说。

“世界上哪里有这么好的军队,哪里有这么好的子弟兵,永远把人民的利益举过头顶,唯独不考虑自己!”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党委书记侍俊说。

在军人的大义和大勇面前,我们常常泪流满面。

让我们记住这样一位将军——

“我就不走了,留下来抢险吧。”6月6日,陪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完唐家山堰塞湖的险情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葛振峰说。

4天后的6月10日15时05分,这位头发有些花白的上将随最后一批人员撤离唐家山。

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名士兵——

地震发生前,班长钟旺刚刚结束带新兵的训练,完成8次高空跳伞。得知部队受命即将赶赴灾区时,他坚决要求去救灾一线,领导劝他留守。但部队凌晨登机时,他早就准备好背囊,等候在集结地点。

搜寻幸存者,他的肩膀肿了,手指破了。胃痛吃不下饭,就吃些止痛片,用膝盖压一压……钟旺憔悴的面容让战友们心痛。他们知道,钟旺的家乡在地震重灾区,母亲至今下落不明,而这位24岁的空降兵战士,2007年被确诊为恶性胃淋巴瘤……

不怕死。当这简简单单的3个字成为从将军到士兵的共同决心,还有什么样的山川河流,能挡住这支军队勇往直前的道路?还有什么样的灾难,能摧垮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如磐信任?

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先进典型鼓舞人心,《战地快报》、火线入党、火线立功激励士气……在抗震救灾的每一支部队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变的是英雄主义和培育英雄主义的土壤。

回顾我军80多年的光辉历程,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和战斗精神,从来都是我军以弱胜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可靠保证。

它闪烁在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的长征路上;

它闪烁在“我在阵地在”的上甘岭上;

它闪烁在“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猫耳洞里……

当新世纪的钟声开启一个更加五光十色的时代,我们曾经担心,年轻一代战士能否担负起更加艰巨的新使命?当和平的阳光洒满中华大地,我们曾经疑问,未经战火洗礼的军人,是否还有老一辈军人的勇气与果敢?

从地震灾区的每一个角落里,从“80后”“90后”战士疲倦的脸上,从陆航团5勇士献身蓝天的壮举中,我们找到了答案——

高昂的战斗精神,始终是我军完成各项任务的坚强保证。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作为我军的优良传统,这种精神如同血脉代代相传。今天,在抗震救灾的战场上凝聚起来的精神,必将进一步丰富我军战斗精神的内涵,必将成为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财富。

精锐之师托起生命希望:加速推进现代化——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这次地震的重灾区茂县,1933年也曾发生7.5级大地震。载入史册的是这样几个字——“陈尸百里,遍地哀嚎,陌路相食”。

32年前担任北京军区驻津唐地区某部步兵连指导员的李卫平,至今记得在唐山大地震中抢险的一幕:“由于缺少救灾工具,主要靠铁锹、钢钎挖撬废墟上坚硬的水泥构件。为了避免利器碰伤废墟中的群众,抢救中更多的是用双手扒刨,到最后,许多战士的指甲都脱落了……”

今天,在改革开放的壮阔历程中强筋健骨的中国军队,赢得了世界这样的赞誉——奥地利《新闻报》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应对灾难的能力像中国军队这样出色!”接受外国军队的救灾援助,外国记者面对面采访中国救援官兵,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公开亮相……中国军队和世界,从未这样紧密接触过。

在世界的目光中,抗震救灾的中国军队向世界展示着她的作战元素。

反应速度——地震发生后不到10个小时,就有1.2万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进入灾区,我军历史上单日空运兵力纪录被改写。

指挥组织——在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的安排部署下,13万大军和4万多名民兵预备役人员在10万平方公里的灾区同时展开救灾,空地联合,多军兵种联合,忙而不乱。国防动员——部队抢险兵力运输,首次大规模征用民航运输力量。在气象水文、导航测绘等高科技领域,军地联动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唐家山堰塞湖水位不断上涨的紧急时刻,地方紧急增援的米-26运输直升机,及时把装备和人员运送至大坝。

后勤保障——野战救护车、自行式炊事车、临时加油站、食品供应站,武警部队的视频传输系统,军队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以及首次实战应用的新一代野战医疗方舱……投入这次救灾的现代化后勤装备多达201种、10万台(套)。军队战略储备经受住了考验,近年来我军着力构建的三军联勤保障机制经受住了考验。

专业装备——生命探测仪等便携式生命救助设备的运用,为抢救生命赢得了时间。15颗“中国星”和“北斗一号”卫星系统,为部队引导着救生之路。生命营救,道路抢险,城市爆破,废墟清理……工兵团和武警水电部队等专业队伍科学救援,来自全军的百余支医疗防疫队治疗伤员30多万人。

跨障碍投送——侦察灾情、运送物资、投送人员,在这次救灾中,直升机出动规模创下了新的纪录。自1986年组建以来,这个新的兵种已逐步成为我军陆军实现非线式、非接触、全纵深机动的骨干力量……

或许,在世界眼中,这一切,都是告别战争多年的中国军队的新面貌。

一体化、信息化……如果细细解读这次中国军队历史上最大的抢险救灾行动,你就会至少部分地读懂这支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为目标的军队,迎着世界军事变革潮流而上的趋势与成就。

经历和见证了这次地震的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把唐山与汶川联系起来。

唐山大地震发生的1976年,中国军队正在由骡马化向摩托化转型。一支支传统的步兵部队,装上了摩托化的“轮子”。

这一进程,直到1985年才全部实现。

今天的人民军队,正在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中实现着跨越式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的科学命题。

我们党历来注重从战略全局和发展大局出发,把握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促进富国与强军的有机统一。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把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之中。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既是强国之道,也是强军之道。

抗震救灾的伟大实践进一步告诉我们:只有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包括抢险救灾在内的各项任务,才能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

上一篇:拼搏的励志名人名言下一篇:我们也要考研献给专升本考研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