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与生活》读书报告(共8篇)
1.《社会学与生活》读书报告 篇一
《社会主义与宗教》的读书报告
从《社会主义与宗教》中,指出了必须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坚决反对宗教教会干涉国家的政权问题,同样也反对国家资助一切宗教活动。使得宗教作为一件私人的事情从国家里独立出来,彼此不相互依赖,互不干涉,为社会主义科学道路扫清障碍。
邓小平同志说,“对于宗教,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但宗教方面也不能搞狂热,否则同社会主义,同人民的利益相违背。”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话言简意赅。讲“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就是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对待宗教问题要采取特别慎重、十分严谨、周密考虑的态度,不能简单化。但我们如何在充分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又防止“同社会主义,同人民的利益相违背”,防止“宗教方面搞狂热”?对这个问题,我们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
因此我们国家提出了一下方针:一是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二是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三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且明确指出,“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
在列宁同志的正确指导下,除了要求宗教与国家完全分离,互不干涉政权外,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我觉得应补充的是:社会主义与宗教互相尊重,和谐发展。
因此我建议要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支持他们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社会和谐、祖国统一多作贡献,支持他们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增进信教群众对党和政府的理解,支持他们反对和抵制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与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使信教群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下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
但是由于宗教具有国际性、复杂性、民族性等特点,所以国外敌对势力、反宗教组织从19世纪上半期开始,就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侵略和破坏。国外敌对宗教组织和敌对国家一直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宗教渗透及和平演变活动。他们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同我国爱国宗教组织争夺信教群众,培植地下势力,窃取我国各方面的情报,支持宗教界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进行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活动。因此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杜绝一切外来宗教对我国的敌意破坏,正确处理宗教与国家的关系。
宗教活动是在社会中进行的,必然会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宗教问题的特殊复杂性,要求我们必须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要求我们指导和支持宗教界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要求我们处理宗教问题必须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古洁萍
AS1010108
2.《社会学与生活》读书报告 篇二
关键词:教师培训,学习策略,资源开发,思想意识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课程要关注每一位儿童的成长, 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 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强调要为学生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 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打下基础。为了更好地解读新课标, 湖南的刘建效研究员提出了“五个一”:一个口号, 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条逻辑, 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一种意境, 润物无声;一种关系, 师生平等互动;一样工具, 用以引发学生学习活动的教材。我们可以正确认识并认真践行这些新的理念和要求, 对保障该课程的顺利实施尤为重要。
在重庆南岸地区, 这一课程着重应该关注儿童的所感、所思、所悟, 让德育教育浸润童心, 我们的路还很长很长。
一、调查目的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指出:“蒙养之始, 以德育为先。”蔡元培也在其论述中提到:“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 则虽体魄智力发达, 适足助其为恶, 无益也。”由此可见, 德育乃学校教育之首。实现良好德育教育的要务之一是上好相关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 开展实践活动, 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润物无声的感化。实践证明, 良好的品德教育会让优秀的德行陪伴孩子的一生, 会助他们成就一番大业。因此, 这一课程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素质、课程的开设、实施的效果等因素, 都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前途。
课程标准中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些话精要地点明了应从课程的基础、课程目标、课程呈现形态和课程类型等四个维度去审视, 才能准确、全面地领会《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性质。
为了能实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的“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 反映儿童的需要, 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 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 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 用他们的方式研究社会”, 有效地克服和避免以往小学德育中那种从抽象的概念出发, 空洞说教, 灌输道德规训的成人化的弊端, 在此背景下,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展了此次调查。其目的是了解该课程在重庆市各区县的实施情况, 进行宏观调控, 大力推行新课程理念, 是将品德教育、生活教育、文化教育、科学教育等教育领域有机地整合成一门包容性更强的综合课程。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网上填写问卷的方法, 南岸区分别抽取在城市学校、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的任课老师填写调查表, 共抽取150名调查对象, 收到有效调查问卷93份, 有效回收率为62%。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从教师基本情况、该课程实施情况、学校的管理情况, 重视程度及学生的主要体现、问题及建议等方面展开调查, 采用单项选择题和开放性问答题的形式呈现。
实施调查时, 先组织各校分管行政进行系统培训, 再由各学校组织该学科任课教师按实际情况填写问卷, 然后由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统一进行数据统计, 并及时反馈到各个学校。
三、调查结果
(一) 南岸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任课教师基本情况
1.任课教师的学历情况。本次调查证明, 我区任教该学科的教师基本素质很不错, 完全有能力胜任该学科的教学工作:其中大学本科生最多, 有49人, 占52.69%;大专生其次, 有41人, 占44.09%;中师生有3人, 占3.23%;研究生及以上人数为0。
2.任课教师的职务情况。我们通过调查发现, 我区任教该学科的专职教师太少, 仅有6人, 占6.45%;行政兼任的也不多, 仅8人, 占8.60%;班主任兼任本学科教学的有35人, 占37.63%;最多的则是其他学科老师, 兼任本学科教学, 共44人, 占47.31%。我们认为, 专职教师和班主任任教该学科是比较合适的。因此, 我们认为本区该学科的师资情况有待改善。
3.任课教师的教龄情况。从调查结果来看, 我区中青年教师担任本学科教学的人数很多, 教龄在20年以下的有82人, 占总数的88.17%, 从观念的转变及活动的开展来看, 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这是一个相当有利的条件。
4.教师的培训情况。我区任教该课程的教师专业培训时间明显不足, 参加过国家级培训的只有3人, 占3.23%;参加市级培训的24人, 占25.81%, 其余的则是下一级的培训。从时间上看, 有55人, 占总数59.14%的教师只参加过两周以下的培训;有20人参加过两周以上的培训, 占21.51%;参加过一个月培训的有13人, 占13.98%, 参加过三个月培训的有5人, 占5.38%。我们认为, 学科培训对课程的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能在该学科起引领作用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还比较少。
5.任教本学科的时间。从任教年限上看, 我区多数教师应该能够得心应手, 一年以下的任课教师只有7人, 占7.53%;一年的有18人, 占19.35%;2—3年的有29人, 占31.18%;3年以上的有39人, 41.94%。多数教师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课堂经验, 对本学科的顺利施行和创造性发挥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 南岸区各学校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重视程度
1.安排任课教师的原则。我区有的学校虽然对该课程比较重视, 但由于编制紧张, 只能安排兼职教师, 这种情况有46人, 占49.46%;为了凑足教师的个人工作量的有3人, 占3.23%;根据教师个人特长, 认为有能力胜任安排了27人, 占29.03%;安排班主任任教思想品德教育有17人, 占18.28%。
2.课程的开设及研讨情况。调查中认为学校非常重视的有51人, 占54.84%, 而其他接近一半的教师认为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 有时出现挪用和挤占的现象。学校从未组织参加进修和校本研讨的也有33人, 占35.48%, 这种现象值得深思。
3.学校的重视程度及管理情况。学校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重视程度是顺利推行新课程的根本保障, 我区各学校关于教学参考书等资料订阅做得较好。从教师的角度看问题, 有7人认为学校对本课程不重视, 还有35人认为重视程度一般, 认为很重视的有28人, 占30.11%, 这个数量离我们期望的还远远不够。在管理方面, 统计结果表明, 管理到位的有45人, 占48.39%, 不足一半。更多的是认为学校没有进行有效督导和检查或是走过场。
(三) 课程的实施情况
1.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情况。参与调查的我区教师对现在的教法感到迷茫和困惑, 认为很好上的只有25人, 占26.88%, 其余68人均认为在教学实际中有一定难度, 需要专家同行的相关指引。
2.教师对待备课的态度。参与调查的我区教师仅有2人认为没有必要集体备课, 更多的老师对集体备课持赞同态度。我认为可以把优秀教师和专家的课案直接下发到学校供教师们参考。这样既能提高教学质量, 又能免去教师们的劳累之苦。
3.对教材的反馈情况。认为教材编写得较好和一般的共有87人, 可见教材本身的结构体系比较科学, 符合当前小学生的思想教育, 受欢迎程度较高。
4.获取参考资料的途径。我区任课教师能够上网查找的有25人, 占26.88%, 有接近一半的教师 (45人) 只能依赖书籍来获得资料。因此, 教学参考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师本身获取学习资源的丰富性, 由于种种原因, 教师花在钻研教材方面的时间和精力也比较有限。
5.新课标的指导意义。我区本学科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比较到位, 有81人能能结合课标要求进行教学, 能深入贯彻新课程标准理念, 占总人数的87.1%。
6.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活动的开展情况。我区本学科教师们有开发课程资源的意愿, 开发量还略显单薄。如, 开发部分教学资源的有51人, 占54.84%。另外, 我们也看出还有少数教师思想不够放得开, 只就教材内容进行教学, 占了总数的16.13%。
(四) 学生在该学科学习中的表现
1.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和态度。有17名老师认为, 学生觉得品德课上不上都无所谓;有13名老师认为, 学生觉得上课枯燥, 对品德课根本不感兴趣, 所以得知学生对该课程的参与积极性不够高, 学法较为单一, 可能获取的知识、技能、情感也相对欠缺。
2.学生当前现状原因探究。引起学生对待该学科兴致较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究其本质, 主要有四:一是学生认为教学课堂形式单调, 不能有效集中注意力;二是在课堂上能自主控制的时间不够, 消磨了学习的热情;三是没有有效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和约束, 学生没有形成有效刺激;四是社会及家长对该学科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导致社区活动不能跟上, 学生意识淡化。
(五) 教师对待该学科的意愿
1.教师对课外延伸活动的态度。调查发现南岸区有三分之一的学校主要是讲授法等传统教学模式, 无条件和精力组织学生进行生动的课堂活动;有的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 教学积极性不够, 能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积极开展多形式活动化教学有32人, 约占三分之一;有时根据需要开展一些活动也有32人, 约三分之一。这种三分全局的形势有待改善。
2.教师对任教本学科的期望值。有志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这一学科有所建树的教师仅17人, 占18.28%, 另外, 有41人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 占44.09%, 没想过和不想的有35人, 占总数的37.64%。说明这一学科的价值有待于突出展示, 魅力有待于更深的挖掘。
四、情况分析
通过调查结果获知, 我们仔细分析, 得知该课程已基本能在南岸区顺利实施, 有的学校的做法已走在前列, 可以为发展相对较慢的学校所效仿。另外, 我们还得出如下结论:
(一) 学校的管理与协调直接影响该学科的实施, 进而影响到学生的优良德行
1.学校的督导与检查必不可少, 部分学校相应的评价体系还尚未真正建立。
2.课时安排足时足量, 还应加强专门的指导和考核, 确保本课程在各校形成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
3.学校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应进行充分的支持和合理的协调, 确保课程的综合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 教师的意识与素质决定本学科的实施进程
1.教师的学历及相关教育知识非常到位, 在课堂艺术的驾驭上应该不存在问题。
2.专职老师还比较欠缺, 有待于扩大这支队伍, 让教学精英奋战在德育教育的第一线。让活动真正走入课堂, 通过引导学生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进行研究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
3.关于本学科的新理念、新教法有待推广应用, 体现“以育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三) 进修与研讨是真正能使本学科走上健康道路的有力保障
1.市区及相关培训部门可充分利用各种形式, 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培训, 真正领会综合课程的类别属性, 并让更多的教师在本学科领域有所建树。
2.学校可定时定期召开校本研讨, 各区县德育部门也可举办一些经验交流会, 促进教育资源的相互补充。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 让任课教师直面儿童的生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3.鼓励教师们加强反思, 从不同的层面写出有价值、有影响力、有推广性的论文或经验总结, 再由相关主管部门进行评比, 提高教师的教改能力, 增强教学积极性, 提升理论水平。
(四) 多方支持是加快课程实施与改革的有效途径
1.社区教育可以为学校教育作补充, 相应的配套设施、更多的社会资料都可通过社区教育这一平台进行拓展与充实, 体现课程的实践性, 使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得益彰。
2.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能提高该学科的教育质量。家长的重视肯定能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 做好家校教育资源的整合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完善学生的人格, 彰显孩子的品德魅力。
3.相关德育部门的专家引领可以避免师生少走弯路,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各校可多争取机会, 上级部门可创设条件, 多提供学术上的支持, 促进我区德育教育的公平、均衡发展。
五、建议与对策
冷冉先生认为:教书育人, 育人是目的, 教书是手段。教书而不育人好比木雕泥塑, 虽有人形而不能活动;育人而不育心, 好比塑料玩具, 虽可电动, 而无生气;育人而不以德, 好比断线风筝, 随风而去, 不知所终。王守仁在《王文成公全书》论述:“学校之中, 惟以成德为事, 而才能之异, 或有长于礼乐, 长于政教, 长于水土播植者, 则就其成德, 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德润童心, 征途漫漫, 我们任重而道远。为谋求学校的长远发展, 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原则, 我们都要紧握德育教育这条绳, 特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仅供参考。
(一) 课程设置的建议
1.在课程设置上可更体现层次性、梯度性。应充分考虑全市不同层次、不同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考虑教师、学生的实际生活水平及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注每一个学生,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进一步挖掘品德课程资源的内涵, 深入寻求德育与人文、社会、地域文化、多元文化等的联系。广泛征求一线教师的意见, 及时修订。教材中的少部分内容可修改, 使其更科学、更合理。
3.教学参考书上的内容也应该更加完善, 确保内容丰富, 让教师通过这本书就能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为广大一线教师免去劳碌之苦, 使其参考价值进一步提升。
4.教学配套资源应该更丰富一些, 可以加上教学实录的光盘和已经制作好的课件等, 让活动的开展更扎实, 更有效。
(二) 学校管理的建议
1.大力推行集体备课, 为教师减负。指导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提出更加具体的操作建议。
2.各校专职教师的队伍有待壮大, 可以把教学任务相对较轻的管理人员加入进来。提倡同学科教师相互听课、相互评课, 达到共同学习提高的目的。
3.各校每学期也应定期开展校本研讨, 组织交流, 鼓励教师撰写经验论文或案例分析。
4.学校制订考核评价意见, 提出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的细则。严格实施, 奖惩分明。
5.学校应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校外活动场所安排等方面做出统筹协调、提供便利条件。在实施延伸活动中学校应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确保安全, 让教师放心去干, 放手去创造。
6.学校应根据年级和学生年龄特点, 设置不同专题的活动, 让更多的学生在活动中成长, 让这种无形的德育浸润孩子的童心, 为长远的发展奠基铺路。
(三) 教师培训学习策略
1.加强教师培训, 多提供优质的示范课或教学录相, 供教师学习借鉴之用。因很多教师课时量大, 平时工作繁忙, 建议可把培训规模扩大, 并且集中在寒暑假进行。
2.老师充分运用新颖实用的教学艺术, 发挥智慧的魅力, 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到本课程的探究中去。
3.加强自身学习, 多读好书。提高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力, 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为本学科的教学服务。
4.教学之余积极思考, 挖掘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把思想教育融入活动中去, 既锻炼学生的能力, 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5.市区开办各级骨干班培训, 壮大骨干教师队伍,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提升教师们的教育理想。
参考文献
[1]周德藩主编 《生活教育与德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社会学与生活》读书报告 篇三
摘 要:文本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读本》为澜本,分章节阐释内容并进行简要概括,进而从中得出读书的心得,借此来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打下基础。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读书报告
一、书本出版信息简介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读本》是由南京大学哲学系袁久红教授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值得广大大学生点赞的经典著作,全书共268页。
二、内容概要
为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指出的“做好各项工作,必须有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江苏省委宣传部、组织部、教育工委、教育厅共同组织专家学者编写的《江苏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读本》。目前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员干部读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读本》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读本》。在这里,我们选读的是大学生读本。
导论部分,笔者向大众发问崛起的中国亟需什么,并从主体“我们自己”和核心价值观两方面简要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及现实意义。
文章主要包括七个章节,对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科学内涵以及价值意义作了全面化、具体化和准确化的解说,并且着重就当前时代的困惑及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对大学生真正地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对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一章[探寻源头活水——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来自哪里]:对以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过程进行了详细解说,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是对中国人民多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智慧结晶。
第二章[理想的国度——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从国家层面,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的具体内容,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进行了具体分析,明确指出我国未来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第三章[良序社会的建构——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从社会层面,对美好社会的建构提出了更为清晰的要求。就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四个方面分别阐明了建设有秩序的社会的具体要求和意义所在。
第四章[共同的底线——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公民]:从个人行为层面,就评价公民道德行为的基本准则,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公民的行为约束进行了具体的解释,倡导公民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使公民对基本道德规范产生思想和行为上的共鸣。
第五章[价值“核心”的重估——对我们时代的价值困惑与难题的反思]:从中国新时代的眼光看待马克思,用实践检验中国道路的正确与否,对时代的价值困惑与难题进行反思总结,探索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使人们对核心价值达成共识的有效路径。
第六章[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我们该怎样做出正确的价值认识与价值评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其他价值观念进行比较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正确进行价值认识与价值评价的科学方法论。
第七章[知行合一之道——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的忧乐与价值担当]:通过对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特点调查,为引领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追求幸福生活的乐观精神,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提升个人行为能力等提供思想行为上的理论指导。
三、读后心得
首先谈谈选择这本书的理由。第一,它的写作背景正是在江苏这个大环境下,旨在“让价值力量激荡建设新江苏‘精气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江苏能真正被公民们理解和认同,充分发挥其作为内核地位的作用。另外,我组的成员都是江苏人,调查对象也是以江苏范围内的大学生为主。因此,书中的内容对我们的研究内容来说更具针对性。第二,从此书的书名来看,这是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江苏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读本》中适合当代大学生细读和深入学习的大学生读本,研究和适用主体更明确。第三,正是因为本书的主要适读对象为大学生,文中的语言用词较为通俗化,对大学生来说都比较容易接受,不会过于理论化,更容易引起大学生读者的关注,诱发我们深入研究的意向。第四,此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过程十分细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步步来源分析、科学内涵的深入解读,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详尽的价值意义阐述,包括最后对江苏地区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数据调查及针对数据调查分析的结果和建议的提出。整个过程都在向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细致地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所在,对我们个体的未来、对新江苏的建构,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的关键作用。
其次,书中设置的一些原声再现、延伸阅读和专家视点等等的模块,对大学生学习和了解时政内容,深入研究调查和把握主流观点有实际性的帮助作用。例如,在原声再现模块中令我印象较深的: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有这么一句“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我们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是我们中国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中勇往直前的必然要求。其中蕴涵的不仅仅是对家国未来美好建构的期望,还有对中国上下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升华,这是中国仅有的、独一无二的核心价值观,是根据中国的国情及数次的实践检验得出的结果。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作为有理想、有朝气、有抱负、有文化的青年大学生,我们应当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从内心真正的理解和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价值认同。再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升华,需要我们维护、继承和创新,我们要把这种责任转化为我们的精神动力,激发自己的斗志,为实现自身的价值提供精神力量。
除此之外,本书在章节的编排上又十分讲究。作为适合大学生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荐书目,文章的各个章节名称的设置可谓是环环相扣,发人深省,副标题更是形象直接地表现了所要阐述的核心内容。在开篇的导论部分,笔者强调了对当代大学生的准确定位,激发当代大学生在“软实力”战略盛行的时代发扬自己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激励大学生直面现实不完美的社会,卯足精神和勇气去追求未来社会和生活的美好。在这个形形色色的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起着一个指南针的作用,它承载着中国十三亿多人口的未来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民奋斗的行动向导,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国家建设的内核力量,我们应当发挥它的关键作用,将其“内化为我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我们的自觉行动。”而不是一味地空谈理想化、道德化,要做到肯干实干,在“知行合一”上多下功夫。
高校作为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主要场所,应当担负起培育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深入了解学生的普遍的和特殊的价值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思想感化。尽管江苏并不属于少数民族聚集地,但就近几十年来人口的大规模迁移以及大学在全国范围内的招生情况来看,我们身边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并不在少数。受宗教文化、生活环境、文化教育、地区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在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上或多或少会有些许差异,高校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这方面的困惑与需求,有目标地选择适当的途径和方式。当然,价值的实现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达成的,还需要大学生自觉自律,努力提升自己坚强的意志力,提高自身的道德涵养并将其渗透至日常的行为活动中。
总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不单单是政府和高校的任务,也是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所在。“少年强则国强!”青年大学生是建构美好社会的主力,承继着富国强国、国泰民安的重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在这过程中引领我们不断阔步向前的精神动力,带领我们实现“中国梦”。我们大学生也正是在这反复的奋斗中不断成长,获悉知识的源泉,实现人生的价值。
四、评语
这本书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的辅助书目,是一本值得广大师生点赞的好书。虽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理论形式上的观点,但书中将其形象生动地用通俗化的语言为我们详细的解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过程、科学内涵及其现实价值意义,有针对性地为广大大学生解读了我们会在学习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可能或者已经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惑。书中的许多模块也让大学生们开拓了视野,能够从更多地角度去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并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更是为我们专业学习和研究给予了有效的帮助,也省去了我们到处查找相关资料的繁杂程序,帮助我们解决了许多因为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限制而造成的困难,这也正是我们需要感谢和学习的地方!
【参考文献】
[1]袁久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读本[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作者简介:冯梦婷(1994—),女,江苏南通人,本科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4.《社会学与生活》读书报告 篇四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读书报告
当学者被迫以事实和信念去迎合一个权威的教义的需要时,科学便被出卖了。
——布·马林诺夫斯基
一、概要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研读本书,有特别的意义。2011年10月10日晚CCTV-9“记录频道”开始推出系列节目“车轮碾过的历史”。该节目第(1)集中就主要围绕“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满铁)的前世今生展开,讲述了创始人儿玉源太郎特别是第一任董事长后藤新平利用建址大连后的满铁,逐步控制东三省,乃至华北、全中国的有计划、有步骤行动。而本书所依据的主要经验证据恰是满铁的调查资料。对于普通学者而言,都往往会基于民族义愤弃用满铁的资料。本书仅就依托的经验事实这一点,就迥异于国内类似研究。
全书共三编十六章。第十六章结论部分的主要观点在黄先生的其他文章中也都有提及,如“发展还是内卷?十八世纪英国与中国——评彭慕兰《大分岔:欧洲,另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上)”、“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只有通篇阅读,才可能理解第十六章的结论。
在学生开来,本书在如此详细的描述和分析经验证据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同时也是全书的中心论点,是小农的内卷化。全书三编均围绕此中心论点展开。只是各有侧重。第二编论证内卷化的小农经济的原因、表现;第三编则揭示内卷化的小农经济与村、区至国家政权的相互影响,甚至交织的事实。
二、解读
对本书的理解,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基本前提:分封的历史传统
肇始于西周的分封制,不仅适用于其后几千年的封建政权,还适用于寻常百姓家。如果不是分封,而是如西欧诸国多实行长子继承的话,中国的小农在1840 1
年前后大概不一定呈现内卷。这是学生的一个基本判断。同时,学生也认为这也是本书得出内卷化结论的前提。如经营式农场的200亩临界点,多由分封(分家)造成。
本书通过描述与分析人多地少、为生存挣扎、人力边际成本递减的事实,得出内卷化的结论。将经验事实概念化后,与长期以来大陆意识形态宣传的主导理论、实体主义理论、形式主义理论均有所不同。拟从以下思辨中考察。
(二)思辨之一:1840年前后
长期以来,意识形态主导理论认为人类社会都要经历的五个阶段,套用到中国,典型体现在认为1840年帝国主义入侵,阻断了明末清初正常的资本主义萌芽与发展,从而导致了近代中国的积弱积贫,同时,也注定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无能。此主导理论的经济学基础: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核心特征。因为明末清初的江南地区行会中已经出现了雇工学徒,所以当时资本主义就已经开始萌芽。即使是在唯物史观内部,也认为社会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仅凭借出现雇佣关系就认定资本主义萌芽的确过于武断(或者民族情感使然)。本书从华北农村入手,比较了贫农农场、经营式农场、出租土地,分析得出雇佣关系在封建生产关系中同样存在,并不只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特有的,同时因为半无产化又阻碍了彻底雇佣关系的形成。本书在一定程度是对资本主义萌芽论的否定,进而认为帝国主义的入侵只是加速了原有的内卷化和商品化进程。事实上,不只在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上,新中国建国前后的很多问题上,如农村各阶级的划分、人民公社,都只考虑了生产关系一方面。这种革命的逻辑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多有改观。
(二)思辨之二:人口过剩与返贫
大陆历史学多认为封建王朝立国之初因战乱、饥荒等人口稀少,吸取前朝王国教训减税免赋。王朝中期百姓生活安定人口增长,因土地绝对供给量难以增长人地矛盾开始突出,并逐渐导致土地兼并,百姓流离失所,导致农民起义最终推翻旧王朝建立新政权。本书通过分析,提出人口过剩确实是人力边际收益递减的主观原因(只要收益大于零,迫于生存压力就要投入人力),但中国贫农的困境,是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因素:长期的半无产化与短期的灾祸。为什么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理由就在于此。几千年来,农民的唯一福利和保障就是
土地。不管是经营式农场,还是家庭式农场,虽然在种植的作物类别上有所不同,但都可能遭遇耕作投资失败被迫典地、卖地甚至沦为雇工、长工困境。短期的灾祸只是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在于长期的半无产化。只有对此深刻认识,才能理解新中国不承认土地私有的根本原因,在农村是集体所有,家庭承包。否则,就可能一厢情愿地“伙同”西方某些理论批判新中国的土地政策。本书客观上为解释土地非私有化提供了证据。
(三)思辨之三:商品化与资本化
为交换而生产就是商品化。种植经济作物(棉)、手工业、纺织的出现,已经可以说明农业的商品化。此外,不在村地主收取地租后经商、放贷,具备金融的资本表象。但通过史料考察,放贷是少数现象,同时,贫农农场和经营式农场即使有幸产生剩余产品,也主要是买地而没有主要用于提高技术扩大再生产,资本的转化没有实现。这是当时中国与西方工业革命前后的最大不同。又强化了内卷化理论。
(四)思辨之四:内卷化的村庄与国家治理
历代王朝都难以将权力直接延伸至村庄,因而多通过代理人的形式实现治理,收取税赋。这就逐渐形成了士绅治村的传统。对此费孝通先生也很注重,士绅是村庄稳定的基石。本书依托满铁对六个村庄的调查,归纳了两种演变模式的村庄:以自耕农为主和半无产化。进一步拓宽了乡村治理的视野。新中国的“送法下乡”运动,史无前例地打破了村庄的旧有规则;改革开放的农民工大迁徙则加剧了旧有结构的解体;内生秩序未能形成,乡村经济文化凋敝已成当前突出问题。“法律自法律,社会自社会”至今在乡村依旧没有改变。
传统的力量是巨大的,“顽强”的内卷化的小农经济影响至今。
三、可能遭致的诘问
(一)经验证据
实地调查方法的结论,难以回避的瓶颈是以偏概全。何况本书主要依据的是满铁的实地调查资料。
(二)土地所有权的划分
似乎遗漏了田底、田面权的划分,而这正是永佃制度产生和继续存在的所有
制基础。
(三)内卷化理论的验证
5.组织社会学读书报告 篇五
《组织社会学》
《组织社会学十讲》读书报告
(第8周 第一讲)
学 院 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专 业 社会工作 年 级 2011级 上 课 时 间 7-18周 指 导 教 师 郑作彧 组 长 杨世梅 小组成员(学号)
杨 世 梅(22201***)顾 夏(***)蔡 雨 娟(***)成 绩
2013年10月20日 第一讲:导论 组织现象和组织社会学
读书大纲: 第一部分:
(一)引子:
本讲义完成的背景
作者在2002年于清华大学讲授“组织社会学”这门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这本讲义。 本讲义的目的
1.介绍、评价西方组织社会学的研究状况
2.探讨组织社会学的研究活动、组织思路、分析方法、前沿研究以及存在的问题。
3.集有志于本课程的同仁共同探讨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作者的讲授方式
应用“比较理论分析法”,比较理论分析法即:选择组织研究中几个比较重要的理论逻辑进行重点介绍、分析,并且特别注意这些理论逻辑之间的相互对比分析,包括横向理论流派之间的分析和纵向理论内部演变发展的分析。 本讲义的特色
1.注重深入理论对比分析,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于传统的全面系统但不深入方式相区别。2.知识的跨学科性。
3.知识的个性化,即笔者自身的观点。 本讲义的构成:
几个基本的理论派别和他们的研究思路,包括以下四个理论:
1.“组织与市场”: 经济学的交易成本学派,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组织
研究。
2.“组织与制度”: 组织社会学的制度学派 3.“组织与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学派
4.“组织与有限理性”:有限理性对于组织研究的意义。
理论结合现实领域,包括以下几个领域: 1.组织内部激励和组织管理 2.组织的契约制度
3.经济和社会领域中的声誉制度 4.组织决策
组织的局限性和组织变迁发展
(二):问题与现象:组织研究的课题(1)什么是组织现象?
组织现象比比皆是,是在我们周边到处可见,触手可及的社会联系体。例如:企业、学校、政府机构、饮食饭店的制度设计等。
组织现象研究的方很广泛,包括: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学派的研究,经济学的研究,群体生态学的研究,社会学的研究等等。
组织现象的研究问题包括:组织内部结构、组织边界、组织带来的职业声望、组织带来的集体行为、组织等级结构、组织的报酬形式、组织产品品牌、组织发展战略、组织间的经济交易关系等等。(2)组织社会学的经典问题
韦伯的理想类型,这一概念的内涵是什么?韦伯的科层制,这一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它对当下社会学的影响以及启发是什么?
韦伯的科层制:管理班子是由一些官员组成的:1,他们在人格上是自由的,并且仅仅服从、履行实际公务职责。2,组成牢固的职务等级。3,具有严格的职务权限。4,根据合同,从而原则上是以自由选择为基础,以专业能力程度得以晋升。5,有固定的薪酬制度,多数人有退休金,且其多少按照职务等级划分。6,其现下工作为主要的职业。7,管理者无特权,不占有生产资料。8,服从工作纪律和接受监督。总之,这种科层制是纯粹的技术上达到完善程度,奉行法律程序和公务原则,追求技术效益,不受任何个性因素干扰的组织管理形式。技术统治和专家治疗是科层制走向完善的表现。
但是韦伯科层制有一系列问题,首先它建立在纯粹理想的类型上,有它的局限性,现实中的组织并不是这样的,所以供组织社会学需要研究的课题还是很多的。其中包括韦伯科层制的局限性、反功能、以及其他替代性组织。这些共同构成了组织现象学研究的经典问题。(3)组织社会学研究中的社会学角度
马克思的研究、韦伯的研究、涂尔干的研究分别包括了哪些内容?他们之间的差异是怎样的?其中涂尔干提出了一种社会学研究方法,即从群体的角度研究群体的社会现象。这种研究思维对社会学的影响很大,以致为后来的制度学派所继承。纵观所有的社会学研究,我们发现在社会学领域中没有一个统一的体系或者方法,或者理论框架。这种缺陷也是一种优势,因此,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大大的扩展了。
(4)社会学研究中对因果“机制”的关注
1,。近年来,社会学研究与传统的研究在研究领域、方法、理论基础,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近年来,社会学研究越来越多的强调要分析、解释社会现象背后的“因果机制”,传统的社会学研究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很大。2.机制的概念。
(三):组织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1.起始期。组织研究的起于20世纪初期,亦即一战和工业革命大肆发展时期。代表人物为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但是存在着几个缺陷,第一,研究孤立,理论幼稚;第二,理论出自工程学和人文学科,无社会学家的参与,因此无社会学意义上的理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霍桑实验并由此引出了人际关系学派的产生。
2.黄金期。第一黄金期,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韦伯著作被引进美国,对组织的研究掀起了一场研究热点。代表人物有马奇及其著作《组织研究手册》。组织研究形成的两大流派,即哥伦比亚学派和卡内基——梅隆学派。哥伦比亚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古尔德纳、塞尔茨尼克、布劳。其中布劳的代表作《科层制的动态研究》等。卡内基——梅隆学派提出了“有限理性”概念。代表人物和著作有西蒙和马奇的《组织》,赛特和马奇的《厂商行为理论》还有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一些非常优秀的研究者,他们共同推动了组织研究的第一次黄金期的发展。第二黄金期,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其集中研究的焦点是“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此出现了组织社会学中的新制度学派和群体生态学派。和后来的资源依赖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这些派别的研究极大的丰富了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其中第二次黄金期使组织社会学不仅走出了社会学,而且进入到了其他学科的研究领域。
3.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机遇和挑战 问题挑战:
1.其他学科对组织社会学的冲击。
2.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等等给组织研究带来的影响。3.组织社会学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机遇:1.社会网络学派的出现。
(四):小结:
《组织社会学十讲》这本书主要目的是有选择的介绍、评价西方(只要是美国)组织社会学的研究状况。周学光先生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和层次来讨论群组织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活动、理论思路、分析方法、前言研究问题和存在的问题。他的目的是让研究者把兴趣尽快地带入这一领域的活动中来,了解这一领域中的研究动向通常使用的逻辑、概念和分析工具以及学术研究的基本过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本书还讲述了组织社会学课程的两大主题,即选择几个理论流派,深入分析他们是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以及在介绍这些流派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几个主要的研究领域。
《组织社会学十讲》的第一讲:导论组织现象与组织社会学(Introduction:Organizations and the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什么是组织现象和组织社会学的简单介绍,讲述了生活中组织现象的各种情况,组织社会学的各种流派以及组织社会学的历史发展。在此过程中涉及了几个相关的概念:社会学,组织学,有限理论,组织边界等。作者举出了相关的例子分析说明了组织社会学不仅仅是单一的社会学理论,它也涉及到经济,生活等方方面面。第一讲作为一个导论也简单介绍述了剩余几讲的内容。
(五):扩展阅读: 1.韦伯及其著作 2.涂尔干及其著作
3,哥伦比亚学派及其代表作者的代表著作 4.卡内基——梅隆学派的代表作者及其著作 5.本笛克斯及其著作 6.克罗泽的著作
7.《美国社会学评论》期刊 8.《美国社会学杂志》期刊
9.中国当下的一些学者的研究。
第二部分:重要句子摘录
1.学术研究不是鼓励的个人行动,而是在一个学术社区中进行的。【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序言第二段第一句。】
2.我们拥有许多信息但却不是知识...我们看不到一个学者在研究工作中的个性,看不到他的学术研究的理念和风格。【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2第一段倒数第二句】
3.我们从学术史的角度来了解一个学术流派的演变过程,介绍它是如何产生的,问题是怎样提出的,如何演化发展到今天的地步。同时我们也要关心它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困境和导致一个理论流派停滞不前甚至衰亡的原因所在。【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4,第二段第二句】
4.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物件是市场关系和市场运作。其理论模型中的行为(消费者或生产者)是没有任何社会性的虚拟人。【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3第三段第三句】
5.社会分层是社会学的中心领域,而组织领域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分层研究的重点。【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7,第二段第四句】
6.组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应用性很强。如果一个组织理论或研究不能帮助我们分析、解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那么我们有理由怀疑它的价值。【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5第三段第一句】
7.组织社会学: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解释组织现象的一门学科。【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6第二段】
组织学:研究,解释组织现象的一门学科。【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6第二段】
组织现象:在我们周围到处可以观察到,伸手可以触摸到的组织社会学中的经典问题。【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11第二段第一句】 8.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只是在于帮助子女进入工作岗位,子女找到什么工作与父亲的社会地位(职业、教育程度)有统计上的关系,但进入工作岗位以后的提升、入党等就与父亲地位无关了。也就是说,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一个人的生活机遇就被所在的组织决定了【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8,第一段第四句】
9.利益涉及者:对于组织边界问题,不同的研究理论也莫衷一是。比如我们一般认为组织成员是指在组织内部工作的正是成员。但是利益涉及者认为凡是和该组织发生关联,其利益受其组织影响的人都算是组织的成员。【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8,P10第二段第二句】
10.埃尔斯认为即使我们找不到公理性规律,我们仍然可以对研究物件提出解释。也就是说,在公理和描述之间还可以有一个解释层次,这个层次就是对“机制”的关注。【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16第一段倒数第一句】
11.社会学理论的任务是发现者两者之间统计关系背后的因果机制,从而解释A与B背后有什么样的过程,什么因果关系导致了A与B之间的联系。【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17第二段倒数第一句】
12.韦伯提出了“理想类型”这一概念,提出科层制,有以下特点:
第一,有非常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等级制度;权力是和职位相关联的的,并且是非人格化的;它是理性组织,通过规章制度来提高效率;第二,科层组织内的官员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在组织里有自己的职业生涯,成为专业化人员,其毕生职业生涯追求的就是在组织制度里不断的晋升。第三,科层制组织一定是建立在理性-法律权威的基础上。【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11第四段第四句】
13.蜜雪儿斯提出“目标代替”,他认为实际上很多政治组织所谓的正式目标在组织演化过程中都被替代了:组织意味着专制的倾向,无论政党、专业组织或其他类似的团体,在所有组织中贵族化的倾向都十分明显。组织内在机制在产生坚固结构的同事是导致了组织成员内部的深刻变化,使得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位置发生根本的转换。组织结果是在每个正当或专业团体内出现了少数领导人和被领导的大众之间的两极分化。【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13第三段】 14.我们是从具体可察的因果关系着眼去分析问题、解释问题,而不是去建一个庞大完整的逻辑体系,去寻找具有普遍意义的因果关系。【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16,第二段最后一句】
15.组织社会学的研究活动有以下特点:第一,和其他社会学领域相比,组织社会学的理论特别强。第二,组织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涉及经济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第三,组织研究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必须关心提出的理论能否解释具体的现实问题。【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23小结】
第三部分:问题及心得
(一)问题: 顾夏:
1、在第16页中讲到,在公理和描述之间还可以有一个解释层次,这个层次就是对“机制”的关注,机制是指两个事物间的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这种关系是“经常发生的易于识别的因果关系”。但这种因果关系又发的条件或者后果却是不明朗的。所以,这不是一种决定性的、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是我们知道这种关系会经常发生。我的问题是:如果公理意味着一种确定的关系,那机制是不是代表一种不确定的事物。如果公理代表肯定或否定,机制又代表什么?因为公理和现象不是基于一个层面的两样东西,怎样能将两者连接?
2、是不是可以讲组织社会学理解为重点在组织,但是是用社会学的知识分析组织中的现象?单纯的组织学中讲到它的应用性很强,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组织学侧重于理论,而组织社会学会放入情感等人文因素分析?组织社会学又是怎么融入社会学的知识的呢?
3、蜜雪儿斯认为组织意味着专制的倾向...组织结果是在每个政党或专业团体内出现了少数领导人和被领导的大众之间的两极分化。在他后一句的解释中我发现了与前一句的矛盾,我更认为组织意味着“专政”的倾向而不是“专制”。但是以现在的很多企业来讲,家族制企业似乎与一些发展较为不错的任人唯贤的企业相比又不尽相同。甚至还有一些员工持股企业也与此理论有明显的差异。
4、作者在书中不止一次的提到他的这本书不同于一般的教科书。但是在第一讲,除了作者对很多理论和现象的列举,似乎没有看到作者自己的独特的思考,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不管方式怎么,这就是一本教科书,是对组织社会学的内容陈列!? 蔡雨娟:
其实,看完书的第一讲,也就是书的导论,我对组织社会学十讲一书有了初步的了解。作者周雪光先生以第一讲为引子,将我们的思绪从现实生活中带入组织社会学这一领域,并全面而又系统的介绍了自己的写作动机,写作方法以及组织研究课题的问题与现象,与此同时,还有对组织社会学发展历史的简单回顾,这样简短的说明无疑给我们阅读全书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当然,它的优点还有很多,然而,在这里,我想谈谈阅读《组织社会学十讲》中第一讲给我带来的困扰以及问题。
首先,读过整个导论,它带给我的第一感觉便是很难懂,也不容易看进去,整个导论我看了三遍,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众多的专业术语的引入。很少阅读组织社会学著作的我,面对它的各种流派,以及作者周雪光旁征博引的一些社会学理论时,的确是一个头,两个大。虽然,作者周雪光先生极力的想要解释清楚什么是韦伯的科层制组织,什么是“目标替代”现象,什么是“机制”,可越来越多专业理论的引入,还是让身为读者的我应接不暇,当我搞清楚什么是涂尔干的自杀论时,却又对莫顿的“中层理论”犯了难,很难想象当一个“外行人”来读此书时又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其次,读过整个第一讲后,让我有点稍有不解的便是作者周雪光先生关于第一讲的书写结构,作者在阐述一个问题的过程中总是层层带人,从而引入新的问题。例如书中第一讲某一处所写的,作者谈到莫顿的“中层理论”时仅仅是一笔带过,随后引出“机制”这一话题,当对“机制”一理论尚未解释的太过明朗时,又引入了“因果关系”以及“统计关系”两个不同的概念,并对之做了简单地阐述,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复杂的一环套一环的关系再加上难懂的专业名词,无疑,是读者阅读兴趣的杀手。每当我想要开始弄懂一段话的时候,这意味着我要追溯其源头的同时还要关注其所延展的内容,这大大加深了我们阅读的难度,同时让我不得不怀疑这真的是一本书的导论吗?
最后,我想谈到的问题便是作者在导论书写中过多的例子看起来也是一件很令读者头疼的事,当然,这些例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读者阅读的兴趣,同时也减少了阅读的难度,让读者更好的理解了书中所写的,可正如作者周雪光先生本人所说的,他采取“拿来主义”,并未太多的谈到自己的身边事,而往往是“拿过来”国外的例子,这在我看来,有些过时,也不太符合中国人的逻辑思维。同时,有些例子也显得虎头蛇尾,作者为阐述组织结构的“内在化”以及其“外在化”,在列举一系列例子还不够的情况下,又把通用公司以及丰田公司的例子搬出来,这在我个人眼里无疑成了多余。
正如我前面所说的书的优点有很多,而缺点对我来说也仅有以上三点,有一些个人因素的影响在里面,这只能说是学艺不精罢了。杨世梅
读完导论部分,我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只是有一点点感慨,中国人向来是很内敛和谦虚的,但是从西方思想传入后,我们的内敛和谦虚开始瓦解,首先从大学里开始瓦解。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不管自己肚子里有没有墨水,或者有多少,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他们将别人的观点罗列一番,又评论一番,找出了很多不足和优点,尤其鲜明的给人感觉作者很有才华,各种理论都能解释的清清楚楚,这显示出了作者真的是一位通天才子。但是为什么作者就是提不出一个像样的理论。反思这样的场景,让人有一种忧郁的笑。我的感慨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而是看了那么多书,发现了我们祖国有那么多第二理论家,甚至有些第二理论家将人家的原著的导言写了快100页,要知道原著总共才300页。最后组织社会学是什么概念,我觉得任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解释,什么才是真正的组织社会?
(二)读书心得 顾夏:
在导论的开始,作者列举了林林总总的组织现象。有限量销售的面包店,有拥有同等组织结构但是却有不同结果的企业和学校,有改变了组织内部结果而获得不一样的结果等等的现象。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我们常人很少去研究为什么,但是在读过这本书的导论后,我受到一定的启示,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看待东西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尤其当我们学习了一定的社会学知识之后更需要去运用它来作为我们的工具。作者提出现在很多的研究者倾向于在理论上寻找突破的或者是以为的分析现象,但是真正深入讲理论联系实际或是有自己的独特的研究方法的人已经很少了。导论中还提到了组织社会学早期的一些研究者社会学家。我想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要学习的不仅是那些大家的研究成果,更应该是他们的研究方法。我们经常疑问是不是这个世界的东西都已经被我们发掘的差不多了,所以我们再也没有可以创新的东西了?但是如果一直以这样的思维似乎又太过功利主义了,我们在观察身边的很多事物的时候,要善于发现善于比较。就像有人会将企业同学校比较一样,很多东西都有相似的部分,很多毫无关联的东西也能找到共通之处。
另外,作为一本教科书的导论,这一章的信息量十分大,参考书目也很多,读完有很惭愧的一点是作者提出的很多名词概念我都一无所知,等到我再去一一了解的时候时间又所剩不多了。所以我最大的感想还是作为社会学的初学者,对于相关知识的补充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不能在看到科层制的时候联想到的只是他的作者。而是可以联系到社会学中其他相关的知识,就像书中和组织中的现象等联想起来一样。蔡雨娟:
正如作者周雪光先生结语所说的那样,“我们是从事学术科研的角度、从分析的角度来探讨组织社会学领域中的研究工作,而不是做教科书式的面面俱到的描述和介绍”,作者用精简的话告诉我们自己写书的看法,同样,在此过程中留给我们无限思考以及反思,我们总是在等待,等待其他人告诉我们答案,可交答卷的人却是我们自己,这样的我们又怎么有理由去习惯等待呢?
真的,读书真的很重要,作者周雪光先生在文中的旁征博引无疑是令我羡慕的,不论是韦伯的科层制,还是涂尔干的自杀论等理论,他都可以信手拈来,这难道不是书读得多的原因吗?丰富的内涵决定广阔的视角,而大量的优质的阅读则决定了丰富的内涵,我在羡慕别人的同时,自己是不是也该努力了呢? 杨世梅:
6.《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报告 篇六
这本书无疑是蛮难的,和本人之前读的其他社会学的著作(例如:《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相比确实更加晦涩难懂一些,需要更强的社会学功底。
首先,为什么说它要更加晦涩难懂一些呢?因为简单的在介绍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我们应该如何坚持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来看问题,本人在刚开始看简介,看文章的开头以为会是这样,然后觉得社会学的想象力的解释也蛮容易懂,就以为这本书也不会太难。可是看过了才知道,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在批判当时美国社会学领域流行的一些理论思潮,OK,这没问题,说明这个作者确实很厉害,知识也足够渊博。可是,问题来了,我们这些读者或许知识才对社会学入门或入门不久,对其中涉及到的很多理论观点都不甚了了,知之甚少,所以很多时候都不知道他在讲什么,只是觉得好像挺厉害的样子,虽然作者经常也对其中的某些理论做出简单的介绍和阐释,不过人家一本书的理论观点,几句话本人觉得也是很难说清楚的。本人社会学知识的贫乏确实也是造成这本书在阅读上的难度,不过还是可以把本人在这本书理解到的一些内容可以拿出来说一说的。
好了,现在说说我看到的这两章,第一章叫做背景,很明显研究确实是社会学想象力这本书写出的背景,以及为什么写这本书,大致的意思是因为割裂的看待社会问题,只单单看到某一社会问题是不全面的,而且是不能很好的解释整个社会问题的。特别是有些个人化的问题确实要放在社会的情境中去,结合当时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等等才能更好的理解,不能简简单单就说它是个人的问题,尤其它已经涉及到人数很广的时候。这是第一章。
第二章宏大理论就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了,特别是当他介绍的宏大理论还是我没怎么接触,没看过的时候,所以显得不是很好理解。大致的意思也是有些宏大的理论看待问题是不够全面的,特别是举了一个帕森斯的例子,用很少而且简洁的语言解释了帕森斯的理论,并同时批判了他的理论:当社会均衡存在,以及与之匹配的社会化合控制手段齐全时,怎么还有人不守规矩呢?这是帕森斯没有回答的问题,原因在于他静止的看待问题,无法解释社会变迁,也就是说没有历史观的思维方式?看到这时我个人也是有这个疑惑的,这章大致也就是指出有些宏大理论的这样的问题所在。
抽象的经验主义具体是什么,本人的了解也是有些模糊的,从作者的观点来看,抽象经验主义主要的问题在于注重认识论的探究,而抑制了方法论的发展,它和宏大理论都是注重研究社会问题的某一点。这不是问题,问题是如果我们的视野一直在那些所谓的某一点上,就是问题,应该更加注重和整个历史、社会环境的联系。然后是形形色色的实用主义这一章,给我的印象就是,介绍了好一些实用主义的流派,比如自由主义的实用性、保守主义的实用性,还有实用主义的右派等等,还谈了实用主义的立场等问题。
后面章节的内容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因为确实是这样,读完之后留在脑袋里的东西不多。接下来我要讲的是在“论理性和自由”这一章的有些内容,这一章中提到了人的异化的问题,人在各种社会的压力,还有各种消费主义的引导下,一天到晚就是工作,屈从于工作和环境,工作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工作以外可以好好玩耍,可以有钱花、可以消费、可以“享受快乐”,工作和消费的本源意义被异化了,消费和工作本来是为了人服务的,而现在却像是把人操作了一样。就像原句那样说的一样“他不仅与产品和工作异化,他还与消费、与本源意义上的休闲异化了。”人压制自己本来的冲动和欲望、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并与“组织的规则和条例”保持高度一致,而理性的组织是一个使人异化的组织,它指引人的行为、思考以及情绪的原则并非出于个人的良知,而是其他什么东西。在这样种种的情况下,人更多的会成为“快乐的机器人”。文中“快乐的机器人”其理解到的就是在社会环境、工作压力的情况下从事工作,把工作当做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必须去完成,然后只有在工作之外的休闲和消费才能有短暂的快乐,工作变成压抑人的东西。
7.政府责任与经济社会生活 篇七
一、责任型政府基本概念
(一) 责任政府的理论基础。
众多学者站在不同的学科角度上提出了责任政府的理论基础, 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刘祖云教授认为, 公共行政责任存在的逻辑前提有三个, 即社会契约、人民主权与道德施动。社会契约指政府及其行政行为必须遵守一定的权利与义务, 这些权利与义务是政府与社会之间契约的结果。人民主权论主张国家最高权力由人民自己掌握并直接行使。所谓道德施动, 是指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 有义务引导社会道德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做社会道德的引导者。
有的学者将责任政府的理论基础概括为:社会契约论、“经济人”假说的解释。在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中, 每个人尽力维护自身及集团利益的最大化, 那么由个人来维护公共利益, 似乎便存在着以公肥私的可能。人们便设计出政府来代表人们统一管理和经营公共利益。因而, 政府的责任源于保护公共利益的需要。
(二) 责任政府的内涵。
张成福教授认为, 责任行政或责任政府既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理念, 又是一种对政府公共行政进行民主控制的制度安排。作为民主政治时代的一种基本价值理念, 政府必须积极回应社会和民众的基本要求并采取行动加以满足, 积极履行其社会义务和职责, 承担道义、政治、法律上的责任。
周庆行、王洪增教授认为, 现代责任政府是负有时代责任感、负有国家和民族责任感、具有人民和社会责任感, 以及勇于承担责任的政府。
彭梅芬认为, 责任政府应是一个具备有效回应性并积极履行其社会义务和职责, 勇于承担政治、行政、法律和道德责任, 并具备责任控制机制, 以此强化对行政权力监督和制约的政府。
二、政府的责任
在这一特殊的经济发展阶段, 政府既承担着培育、完善市场的职责, 又承担着化解市场风险、克服市场负面影响的任务。政府面临着怎样管理经济社会, 应当承担哪些责任的难题。
(一) 加大制度供给, 实现社会公正。
制度公正是评价制度的首要价值标准, 也是体现执政党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志。制度不公, 就会导致社会权利与义务的不平等, 引发社会利益分配失衡或利益冲突, 成为社会不和谐的一个主要诱因。然而,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过程中, 因制度建设的滞后及缺陷, 或制度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 经济社会生活出现了不公的问题, 并且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当前, 突出表现在分配、教育、公共财政、行政执法等领域, 问题关涉到市场秩序、公民的基本权利、起点与机会是否公平、弱势群体的生存保障等。公正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念, 是现存经济关系的观念化表现。它是人们在长期认识事物价值的基础上, 从内心形成的评定各类价值的标准, 包括评价社会关系。因而, 它属于价值评价范畴。从制度上维护社会公正, 主要是要求政府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 必须符合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符合社会发展的长远的根本的利益, 这是政府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过程, 也是从人治社会向法制社会的根本性转变。它将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变迁, 客观上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某些制度真空和制度缺陷。当前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把“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放到了首位, 彰显了政府通过制度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的使命意识。
(二) 遵循经济运作规律, 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
关于政府的经济职能, 思想家有许多精辟论述和独到观点。从李嘉图到凯恩斯, 再从凯恩斯主义到后凯恩斯主义都从不同层面强调政府经济职能和干预市场的意义。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角度来讲, “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调节手段。但“看得见的手”的调节, 必须是适应市场发展规律的。唯有如此, 自发的市场调节与自觉的调节市场才能形成互相制约、互相转化的良性运转过程, 形成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这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大问题。市场是流通领域本身的总表现。从市场经济表现生产社会化的观点看, 市场调节是第一性的, 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这只“无形的手”, 表现了供求规律、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合力, 是商品经济所有的基本调节功能。市场调节虽然是自发的, 但它是自然进行的基础性调节, 任何以社会化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假如离开市场调节, 另搞一套, 就必然脱离实际。因此,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管理经济的责任, 首先必须是要尊重市场发展规律, 增强经济理性。从目前看, 政府经济职能的转换已初显成效, 市场意识、法制与效率意识都在不断增强, 但仍存在着干预不当或干预过多的现象。
(三) 维护公共利益, 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 作为权力的主体, 是代表公共利益和意志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是政府的又一重要责任。当前, 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第一,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仍然短缺;第二, 个别地方政府的公权蜕变为谋私的工具, 劳资矛盾尖锐。国家权力代表的是公共利益与公众意志。然而, 面对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的矛盾, 个别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 或为了地方利益, 不顾劳动者的正当利益, 一味地迎合甚至充当不法利益的保护神, 使权力运作性质发生了变化;第三, 政府职能部门与地方政府利益之间的博弈, 直接扭曲了政府经济职能。这些问题, 从根本上危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严重扭曲了政府职能, 损害了政府形象。中央政府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立足于社会公共利益, 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执政理念, 致力于政府自身的改革和法治政府建设, 将会逐步地解决上述问题。
三、政府有效履行责任的途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是公共理性的代表, 是公共秩序的象征。如果政府职能部门缺乏行为上的自律, 不仅难以正常地行使其经济社会职能, 而且还会成为社会生活中矛盾的焦点, 危及政府与公民、政治与社会等关系的和谐。当前, 亟须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 加快民主政治建设。
现代政府是责任政府, 现代政治是民主政治。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政治体制改革也在不断向前推进, 制度建设提到了重要议程, 并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 我国的制度建设, 先前的问题是制度供给不足, 当下是有了制度却难以照章办事, 由此陷入了制度建设的怪圈。民主是公民意志得以体现的途径, 法治是政府官员私利得以遏制的屏障。政府责任的切实履行, 只有在民主与法治的维护下才能实现。罗尔斯讲:“在民主社会里, 公共理性是平等公民的理性, 他们作为一个集体性的实体, 在制定法律和修正其法律时相互发挥着最终的和强制性的权力。”政府理性作为一种典型的“公共理性”, 它是一种社会的政治权力及其使用。因此, 重视民主政治建设, 健全民主科学决策机制和体制, 把党管干部原则与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有机结合起来, 进一步提高党务、政务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最终实现国家意志与公民愿望、国家与公民社会关系的和谐, 才是有效的制度选择。
(二) 强化公共服务意识。
公共需求的深刻变化与公共服务的严重不适应, 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着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型, 培育政府公务员的公共理性和道德精神, 就成为新时期政府履行职能、承担责任的内在要求。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务员来讲, 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代表先进道德所要求的公共服务精神, 就必须树立“公仆”意识, 以高度的责任意识为公民社会提供更充足的公共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要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优化机构设置, 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同时, 还要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 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增强政府公信力。推进政事分开, 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三) 防止公务员由“公共人”蜕变为“经济人”。
为了加强依法治政, 国家出台了《行政法》、《公务员法》、《监督法》等, 从而给公务员的行为设置了底线, 为保障政府责任的履行提供了制度保证。同时, 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道德治理。关于美德对于治理政府的意义, 思想家多有论述。历史和实践证明, 防止政府公务员由“公共人”蜕变为“经济人”, 切实保障公共利益与公民权益, 必须德法并举。我国提出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也是有效治政的战略之举。政府公务员要正确处理从政与谋利的关系, 公共利益与部门利益、个人利益的关系, 把政府组织的责任内化为个体的使命, 筑起抵御各种道德风险的防线, 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参考文献
[1] (美) 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学林出版社, 2000.
8.《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初探 篇八
一、课堂是舞台,学生是主角
新课程要求品德课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要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单纯地讲解教科书,而是要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以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
例如,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为你介绍我们的学校”这一课,我设计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教学活动是带领新生参观校园。教师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认识、了解学校,鼓励学生注意观察,善于积累。第二个教学活动是“争当问不倒”,教师提供“学校知识小调查”表,放手让学生调查、访问,使学校成为他们可以探究的“生活世界”,在展示中注重他们的调查过程,个人情感体验。第三个教学活动是设计校徽。教师对每一份设计都要给予肯定、尊重,并寻找出他们的“闪光点”。课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设计学校一角、创作校园诗歌等拓展实践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活动的主角。孩子们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做,学得轻松愉快,既满足了孩子的需要,培养了能力,又渗透了热爱学校的教育,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二、课堂是舞台,教材为“蓝本”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教材当作“蓝本”用,象导演一样根据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再拓展,从而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在备课时,我充分考虑本地实际及学生实际,把社会中新的信息、新的科技成果以及儿童生活中的新事物、新问题、新现象等及时收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去,力争把品德课上得真实、自然、鲜活。在日常品生(品社)教学中,我注意活用教材,充分有效地利用了教学资源。
1.更换教学内容
对教材中不适合本地学生的教学范例、案例、事件或话题根据本地实际加以更换,选取学生现实生活中必需的、感兴趣的以及有发展意义的内容作为新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品生》下册第一个活动主题“我的一家”,考虑到许多家庭是双职工,工作忙而无法到校的实际,我将原本和家长的“亲情对对碰”游戏改为以学生小组合作及师生合作的形式表演亲情小话剧,来展示家长对孩子的爱,同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增减教学内容
没有普遍适用的教材。由于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教材中介绍的有些现象并不是学生所熟悉的。此时,我们可以将这样的内容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以打开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将来的生活做准备。同时,根据本地的实际把急需要解决的学生学习、生活上的问题作为新的教学内容增添进来。
例如:教学一年级《品生》第三单元“别把花草弄疼了”时,我增设了一个新的活动主题:“奇妙的种子”。孩子们通过种植活动对植物种子成长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了解物的生命由来,从而引导学生做到真正用心去爱护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
3.整合学科内容
在教学中,我根据本校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尝试对教学内容重新加以整合,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结构,以动态的、具有弹性的流程实施教学,赋予教材以现实的生命力,从而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三年级《品社》下册第四单元“家乡哺育了我”这一主题中的“尝尝我的家乡菜”、“带点家乡土特产”两课的内容,编排上具有浓重的南方特点,课本内容与本地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范围相差较远。因此,我把这一内容与三年级语文学科《特产》这一单元内容及信息技术课有机结合,结合北宅的“樱桃节”和红岛的“蛤蜊”节,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调查青岛当地的土特产,并为自己所了解的土特产设计广告词,制作一份手抄报。引导学生对于不了解的知识点,通过上网查询,获取新知。这种学科间知识的融会贯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科整合这种教学方式广受学生欢迎。
4.重组单元,调整进度
一个教学单元往往是以一个大的主题按一定的逻辑编排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由于是按生活的逻辑来编排的,所以编排逻辑不甚严密,跳跃性较强。从这样的视角来看,教学单元完全可以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加以重组,形成新的教学单元和主题,以求得更优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我先对教材进行整体分析,针对单元主题和子主题,对单元教学做出总体的安排。然后,根据实际对教材的部分篇目作顺序的调整和篇目之间的合并。
如一年级《品生》下册中,我把第三单元《爱心行动》主题中的“关心老人”一课调至第一单元《我爱我家》主题中的“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之后进行,这样调整既保证了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延伸性,又使学生自然地领悟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
【《社会学与生活》读书报告】推荐阅读:
与社会学同游读书笔记06-28
《经济与社会》读书笔记06-29
社会保障理论—读书报告06-29
卫生工作现状社会调查报告社会调查报告卫生300字社会调查报告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09-05
社会实践报告——我的寒假生活09-23
大学生读书现象社会实践报告10-28
形势与政策——社会调查报告10-03
旅游开发对农民生活影响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0-27
思政课程寒假社会调查与实践报告08-11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格式与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