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三观的教学设计

2024-08-21

化学中三观的教学设计(共9篇)

1.化学中三观的教学设计 篇一

以“三思”正“三观” 以“三观”促“三力”

通过“重三思、树三观、提三力”的学习,我深深感受到,坚持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人民群众是我们的恩人,在人民群众面前,我们必须永远不能忘记根本、忘记初衷、忘记使命,对人民群众要常怀敬仰之情、常有敬重之念、常存敬畏之心。人民群众是我们的主人。我们要把人民群众当主人来尊重,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表达人民群众的主张、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是我们的亲人,我们要努力解决与群众权益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结合自身工作,我觉得在促“三力”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执行力。执行力是工作成功的关键。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首先要振奋精神。一是要有强烈的执行意识,认清肩负的责任,努力养成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作风;二是要有一抓到底的执着精神,持之以恒,不瞻前顾后;三是要有敢于碰硬的认真态度,只摘花不摘刺,是当前党员干部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其次是要加强学习,学习可以立德冶情修身。当前我们要转变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拓展学习途径,夯实理论根基,增强业务能力,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能够执行、善于执行的工作能手。再次要讲究方法。执行是方法的表现,方法是执行的手段。当前我们工作纪要有坚定的决心和坚强的毅力,又要注意方法,讲究策略,达到举重若轻、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树立服务理念,提升服务力。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领导就是服务。”领导干部身为人民的公仆,人民的服务

员、勤务员,为人民服务是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领导干部公共服务能力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就高,政府的公信力就强。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以人为本,以提高服务质量为己任,以公众满意度为最高标准,以对民众负责为崇高使命,摆正自己与人民的位置,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扎扎实实为社会和人民做更多的工作。

三、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担当力。担当,是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境界,是一种“一人做事一人当”的精神,更是一种“肩扛千斤、背负万石”的责任。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有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意识。在工作中出错是不可避免的,出了错不可怕,可怕的是出错后不敢负责,碰到困难绕道走,碰到麻烦四处推。回避推诿、找借口、踢皮球,都不是好办法,既然错了就要勇于面对,承担后果,及时做出补救措施,将损失最小化。当然,我们所说的担当,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要善于担当。如果说勇于担当是一种胆识,那么善于担当就是一种智慧。要在工作中加强责任意识,加强学习实践,密切联系群众,始终恪守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和暖心人,在为民担当中体现人生的价值。

2.化学中三观的教学设计 篇二

关键词:余华,《许三观卖血记》,苦难,温情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的代表作之一, 在读者中具有广泛的影响, 在国外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先后被译成英、韩、德、意、法、俄等多国文字, 在十多个国家出版。2000年, 该作与余华的另一部小说《活着》, 入选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最有影响力的100部作品”, 同年, 被韩国《中央日报》评选为“100部必读书”之一。2004年, 该小说又荣获美国巴恩斯—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在该作诞生的十二年里, 其所获得的荣誉, 以及市场的认可度充分说明它已经经受住了时间和读者的考验, 随着读者和评论界对其解读的逐步深入, 在其后的发展道路上, 它还将散发出更为持久的艺术魅力。

我认为, 《许三观卖血记》的艺术魅力集中表现在作者从审美意蕴的角度尽释了对苦难的独特体验和深刻理解, 并力求透过苦难开掘出人性内心深处的真善美———苦难中的温情, 从而使作品获得了穿越时空的独特魅力。

一、以出卖象征“生命”的“血”来维持“生命”的延续, 使现实特殊的苦难具有了普遍的意义。

佛云:“世界是虚幻的, 人生是苦难的。”苦难, 是人生在世不可避免和消除的一种“边缘处境”。文学苦难的主题所呈现的既是人的存在方式, 又是人的体验和意识。作为存在方式, 它是人存在的表现特征, 是对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确认;作为体验和意识, 它是人的情感、思想和精神的体现, 是人在体验苦难且超越苦难中获取的一种崇高的精神———苦难意识。“它还收纳人性、人道、自由、崇高和美好, 并将其播撒于一切存在之中”[1]。因此, 苦难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并成为文学永恒的主题。

苦难主题也是余华进入90年代后形成的创作风格和创作观念。从1991年发表《在细雨中呼喊》开始, 余华的创作由先锋实验向朴素回归。这部小说以一个江南少年孙光林的成长经历作为叙事主线, 展示了“60后”在成长历程中的孤独、迷茫、痛苦和无助, 同时又通过时间的自由穿梭和往返更替, 在孙光林的成长主线中, 不断融入了父辈、祖辈等三代人的生活经历和苦涩命运。如果说《在细雨中呼喊》是写了一个孤独少年如何在成长中体验着生存的苦难, 那么1993年发表的《活着》则是对苦难体验的延续和升华, 它通过讲述一个成人在漫长的岁月中如何去忍受生存的苦难, 从而将苦难的主题推向了极致。主人公福贵一生命途多舛, 亲人一个接一个地正常、非正常地死亡使人触目惊心, 悲痛难禁, 死亡对生命的消蚀带给了福贵最深的苦难和最大的折磨, 也带给了福贵日渐升华的体验苦难的境界。

发表于1995年的《许三观卖血记》则承继了前两部作品的苦难主题, 它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 以种种不可预测的劫难展示了人物的韧性品质。小说开头便弥漫着浓烈的苦难气息:农民依赖土地为生, 然而土地却不能够给农民带来丰衣足食的心理和现实的保证, 从而使能否“卖血”成为衡量体魄甚至娶妻生子的标准:“卖一次血能挣三十五块钱呢, 在土地里干半年活也就挣这么多。”农民的劳动被贬值到如此之地步, 以致他们用出卖具有“生命”象征意义的血液来维持“生命”的延续, 这是多么苦难而又无奈的生存怪圈。除此之外, 余华还将历史的巨大灾难融入到个体生存的困厄之中。在小说中, 许三观一家不仅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的饥饿, 而且经历了“文革”中的批斗与被批斗、上山下乡的家庭变故等。每一次灾难降临, 许三观都以“卖血”的方式来救难, 否则他与他的家庭就挺不过去。

在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中, 余华累计写了许三观的十二次卖血经历。

第一次:听说卖血是自己身子骨结实的一个最有力的证明, 于是与爷爷村庄的根龙和阿方一起去卖血。结果这次卖血他高兴地获得了三十五元卖血钱, 并顺利地娶回了油条西施许玉兰。

第二次:在不是自己亲生的儿子一乐打破了方铁匠儿子的头, 对方拉走了自己的家具以迫使他支付医药费的时候, 他独自拿着一斤白糖去找李血头卖血。结果他支付了医药费, 换回了家具, 但却被许玉兰张扬了出去。

第三次:意外地碰见进城卖血的根龙和阿方, 一看见根龙他们来卖血, 许三观觉得自己身上的血也痒起来了, 便和他们一起去卖血。而这次卖血的钱买了十斤肉骨头等东西, 送给让自己占了便宜的工厂同事林芬芳。结果是事情败露, 卖血钱被妻子收缴, 全家人都穿上了新衣。

第四次:在三年自然灾害中, 许三观因为一家五口人喝了五十七天玉米粥, 饥饿难奈, 于是独自一人去买血, 并给了李血头五元钱回扣。结果, 全家人去胜利饭店吃了一顿面条。

第五次:许三观独自去买血。因为一乐下放农村回来时连路都走不动了, 在返回农村的路上, 一路扶着墙哭着走。他把卖血的钱给了一乐三十元钱, 让他和二乐在农村与队长搞好关系, 争取早点回城。

第六次:一个月后, 许三观又去卖血, 意外地碰见根龙也来卖血, 经根龙的说情, 李血头同意了许三观卖血。原因是二乐下放的村生产队长来城里了, 家中无钱招待队长。最后因为卖血, 他完成了招待任务, 自己差点晕倒, 而根龙却因卖血而丧命。

第七到十一次:许三观先后在通往上海的林浦、百里、松林、黄店、长宁等地方进行了五次卖血。全是因为一乐得了肝炎, 已在上海医院急救, 许三观四处借钱而不得, 为了救一乐的命, 只好一路往上海方向卖血筹钱。结果他途中几次因卖血晕倒, 差点送掉性命, 但一乐和自己最终都活了下来。

第十二次:许三观退休之后, 独自一人再去卖血, 以前都是为他人, 今天要为自己卖一次血。谁知道医院里年轻的血头不但不要他的血, 而且说他的血只配做油漆, 让他泪流满面。

“血”是一种极为强烈的意象, 被视为生命的精华和本质, 失血过多代表了生命的死亡和结束, 但许三观却是以对“生命”的出卖完成了自己及家人生命的延续, 完成了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确认。许三观的卖血行为就像一个人生的圆圈, 非常完整地记录了以卖血来拯救生存的苦难的现实性生存目标。余华在《活着》中揭示了这样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苦难:每个人生活着, 就必须直面这样或那样的生存困境, 活着是不容易的。如果说《活着》充满了作者精心布置的巧合和命运无常, 像一部人生传奇的话, 那么《许三观卖血记》则更加接近生活的真实。事实上, 生活里的苦难恐怕更多的还是来自生活的压力, 生活的不易和艰辛, 以及必须直面的生存困境。许三观就是这样一个不断挣扎于生存困境而苟且存活着的小人物。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日常的正常生活, 这个普通的小人物只能用自己的鲜血去换取困境的解决和家人的继续生存。在失去与获得之间, 生活的苦难被显示了出来, 展现在读者面前。并且我们还注意到, 卖血几乎是当时下层人的生活智慧和生活准则。是根龙和阿方把许三观带上卖血之路的, 而许三观后来也成为一些人在卖血之路上的领路人。在沿途卖血救儿去上海的路上, 许三观偶遇来喜来顺两兄弟, 他说服他们去卖血, 也给他们上了一堂卖血启蒙课, 这是苦难的轮回和继续。

在我们的现实中,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要去卖血, 但是每个生活着的人都要面对不同的生存困境, 面对在劫难逃的现实苦难, 为了维持生存, 他们即使不去卖血, 也会出卖各种有形或无形的东西。在《许三观卖血记》中, 苦难不再是玄而又玄的抽象事物, 而是在与时代因素相结合的日常化体现中变得愈发真实可感。卖血这种被迫抗争之举, 正是当时中国民间底层百姓面对苦难与厄运时普遍采取的应对方式。正如评论所说:“这是一个寓言, 是以地区性个人经验反映人类普遍生存意义的寓言。”[2]

因此, 许三观的苦难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读者在不经意间与许三观达成了某种心灵上的默契, 这也是《许三观卖血记》诞生以来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

二、在对苦难的叙事中融入了温情的人道主义, 使作品闪耀着人文关怀的光辉

但是, 如果只是在小说中向人们展示苦难并不足以使这部小说迈向文学经典的殿堂, 因为“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 总是具有最充分的人道主义。这种作品大都是鼓励人要从现实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或悲愤大多数人过着非人的生活, 或反对社会的不合理、束缚人的才能智慧的发展, 或希望有合理的人的生活, 足以发扬人类本性”。[3]钱谷融说:“一切被我们当作宝贵的遗产而继承下来的过去的文学作品, 其之所以到今天还能为我们所喜爱、所珍视, 原因可能是很多的, 但最基本的一点却是其中浸润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因为它们是用一种‘尊重人同情人的态度来描写人, 对待人的’……”[4]我认为, 《许三观卖血记》之所以伟大, 是因为其在苦难叙事中融入了温情的人道主义, 闪烁着人文关怀的光辉。“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和自由的精神, 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5]

正如国外评论对《许三观卖血记》所评论的:“法国《两个世界》认为:‘余华以极大的温情描绘了苦难中的人生, 以激烈的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法国《新共和报》认为:‘作品以简洁的人道的笔触, 表达了人们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比利时《展华报》认为:‘余华是唯一能够以他特殊时代的冷静笔法, 来表达极度生存状态下的人道主义的人。’”[6]

无论是作者余华还是作品《许三观卖血记》, 都充满了温情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

先说作者余华。作家天生是人类命运的关注者, 举凡各个民族各个时代的优秀作品, 都无不高扬人文精神, “他们在对生活的富有历史精神的肯定与否定、赞美与贬斥、同情与厌恶以至于困惑、无奈的情感态度中, 寄寓着艺术家们特有的‘悲天悯人’情怀”。[7]而“回到现实的底层, 回到生命的存在, 回到悲悯的情怀, 这是余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创作所显示出来的一个重要艺术转变”。[8]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具有悲悯情怀的作家, 一个具有人道主义基质的作家, 正在用他的悲悯之力为那些善良而弱小的生命寻找着苦难的救赎方式。正如余华自己所说的:“我知道自己的作品正在变得平易近人, 正在逐渐地被更多的读者所接受。不知道是时代在变化, 还是人在变化, 我现在更喜欢活生生的事实和活生生的情感, 我认为文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的同情和悲悯之心, 并将这样的情感彻底地表达出来……”[9]因此, 从《在细雨中呼喊》开始, 余华在面对深重的记忆和现实时, 尤其是面对那些个体生命无法超越的苦难本质时, 已无法做到叙事上的冷静, 他的悲悯、无奈和体恤都会不自觉地随着人物命运的变化而流淌出来。所以, 在他的这些作品里, 我们可以感受到创作主体浓烈的情感辐射倾向, 可以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语的感伤、无奈甚至是绝望的气息, 自始自终地笼罩在整个话语之中, 形成一种温暖与悲悯的格调。如在三年饥荒中, 许三观用嘴巴给家里的每一个人炒了一道荤菜, 家人个个吃得津津有味, 这一情节的描写渗透着作者对饥饿的辛酸回忆, 具有一种悲悯的力量。而这种悲悯力量的获得主要归功于作者对人物作为一个生命存在的高度尊重。

让我们回到小说文本中来。在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中, 卖血作为一种消解苦难的方式, 不单纯从躯体上考验着许三观的强悍, 而且从人伦道德上考验着许三观的意志:一是小城里的人把卖血当作卖命;二是一乐并非自己的亲生儿子, 这是小城人众所共知的事实, 但自己还是许多次为一乐去卖血。所以说, 许三观在以卖血的方式来消解苦难的同时, 还通过卖血的方式来反抗世俗伦理的精神压力, 并最终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 彰显了人性善的本质。许三观之“善”不单体现在卖血之上, 还暴发于“喊魂”之时。在为何小勇“喊魂”这个仪式面前, 许三观面临的是一场空前的伦理冲突:如果让一乐去为何小勇喊魂, 这就等于向全城的人公开了一乐不是自己的儿子, 自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戴绿帽子的人, 但是如果不让一乐去为何小勇喊魂, 又有悖于做人的基本道义, 其中间还遭受了良心缺席的道德谴责。因此, 当许三观决定让一乐去为何小勇喊魂时, 其内心正面临着一种撕裂的巨痛。而这种撕裂的巨痛, 随着许三观不得不来到现场, 并被迫当着广大看客的面开导一乐, 让一乐坐在屋顶为何小勇喊魂, 又深深地让其剧痛了一次。当然, 在这种苦难和耻辱的背后, 许三观的善良品质也获得了极大的彰显, 而小说对人的生命和尊严的尊重也随之凸显无遗。

小说的结尾是许三观不用再去卖血也吃上了卖血仪式上才有的炒猪肝和黄酒, 而且是吃了三盘而不是一盘, 黄酒上了一瓶加两个二两, 而不只是二两。读者不得不为许三观简单的幸福所感动, 替这位饱受苦难的老人长长地舒了口气, 并从心里感激作者余华的善良, 是他让这位饱经苍桑的老人不用再去卖血了。许三观卖了十二次血, 终于没有因为卖血而丧命, 他终于苦尽甘来, 这很符合读者的传统的追求“大圆满”结局的心理。

综上所述, 《许三观卖血记》以卖血作为主线, 贯穿其中的是当时底层民众挥之不去的生存苦难。透过这些苦难, 折射出温暖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正如评论家王达敏所说:“《许三观卖血记》最大的贡献是起于苦难叙事, 用‘卖血’来丈量苦难的长度、强度, 以此考量许三观承受苦难、抗争苦难的力度, 终于伦理人道主义。此中, 善成为主体, 成为中心力量。”[10]也正是这苦难中的温情所体现出的对人和生命的尊重与关怀, 成就了这部小说的文学价值。

参考文献

[1][2][6][10]王达敏.余华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3][4]牛运清.中国当代文学精神[J].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3.

[5][7]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8]洪治刚.余华评传[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5.

3.婚姻中的三观 篇三

婚前,彼此相互了解和沟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显得异常重要,如果这基本的三观做不到思想统一,即便勉强在一起,也是彼此迁就,根本谈不上幸福和快乐。大多数失败的婚姻,与婚前缺乏审视和沟通这三观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不是忽视了沟通,就是根本不懂得三观,从而导致婚后不久彼此抱怨连连,甚或越来越看不懂对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荷尔蒙浓度的逐渐递减,懒于争吵的一方话语会变得越来越少,以致到终干脆分崩离析。

大多数人以为,婚姻与三观扯上关系,有点小题大做,但事实上它们绝对是婚姻的风向标。当你面对被欺辱的弱者想两肋插刀时,她不仅阻止还奚落你是自不量力的蠢货,你骨子里会看不起她的自私与麻木;当你关怀流浪猫狗,他呵斥你吃饱了撑的,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王道,你会担心他那颗铁石般的心肠能高贵到何处;当你希望他陪你做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他却用种种借口推脱,你根本弄不懂他活着究竟为什么;当你舞文弄墨时,她讥讽你能赔出去多少银两;当你买件新衣时,他质问你还想不想有下个月……

4.如何树立正确的三观 篇四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提高广大党员和干部的思想觉悟,培养社会主义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从而保证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能够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向前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什么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怎样才能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三个问题,是我们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中所应当深入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我们所要树立的正确的世界观,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有时候也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的总的看法。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客观性,承认物质世界是按照自身发展的规律运动和变化的,人的活动,既要遵守客观世界的规律,又能够通过实践认识和改造自然界及人类自身。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认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尽管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过程中,还必然会存在和发生这样那样的曲折和反复,但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并将最终发展成为共产主义的社会。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就能够增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提高为社会主义献身的力量和勇气,就能够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在各种曲折复杂的情况下,保持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从国际共产主运动所面临的情况来看,在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之后,一些人之所以失去了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心,徘徊动摇,裹足不前,甚至悲观失望、堕落蜕化,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能够真正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被资本主义的暂时的“得逞”所迷惑,看不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本质,看不到社会主义将最终取得胜利的光明前途。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这种暂时的“低潮”,也还可能持续一段时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当加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使广大干部、工人、农民,都能够从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高度认识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从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坚定必胜的信心。我们所说的正确人生观,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人生观是人对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的根本看法。其中,人为什么活着、人怎样生活才最有意义和人生的价值问题,是人生观的核心。在社会生活中的人,由于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不同,处理不同的社会关系之中,从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由于利益不同,必然会形成不同的、甚至根本对立的人生观。就是同属于一个阶级,但由于每个人所生存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及自我修养的差异,也往往会形成不同的人生观。一般来说,人们的人生观必然要受到一定的经济、政治和环境的制约,但不同阶级和不同阶层的人,又可以主动地、自觉地选择自己的人生观。出身于非无产阶级的人,可以接受共产主义教育,刻苦锻炼,从而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相反,即使是出身于劳动人民家庭,接受社会主义的教育,在红旗下长大,如果不注意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仍然会受到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腐蚀,接受庸俗、腐朽的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人生观的这种可选择的特点,说明加强人生观教育的必要性。深入持久地开展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的教育,强调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意义,就能帮助广大青年和人民群众真正懂得人生的真谛,从而自觉地选择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多作贡献。在当前我国的社会中,从表现形式上看,有着纷纭复杂的、各种不同的人生观:一种是把人生看做是为自己求得金钱、荣誉的以自己为中心的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也就是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一种是以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为重的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也就是无产阶级的人生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对每一个人来说人生观问题,也就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人生一切问题中一个根本的、首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不论是搞革命还是搞建设,是不可能兢兢业业,也不可能做出什么成绩的。如果一个人生活的目的只是为自己、为家庭的私利而活着,即使是在物质享受上能够得到满足,那又有什么意义?那又有什么价值?一个人只有为他人的幸福、为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兴旺做出贡献,使自己的工作能够造福人民、造福子孙后代,才是最有意义、最值得人们追求的人生,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在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人生观的腐蚀下,一些人经受不住考验,自觉不自觉把金钱、享受和权力、地位当做人生的唯一目的去追求,陷入到资产阶级的极端利己主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因此,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对我们来说,在今天有着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个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人,对人生的意义就能够有真切的理解,就能够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力求为人民做好事,使人民能够从自己的工作中得到幸福。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职业有不同,但只要有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就能够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助人为乐,造福人民,成为人民群众所欢迎的人。因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应当成为我们时代的最崇高的精神。正像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只有具有了这种崇高的精神,才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必将促使社会主义的事业更快地向前迈进。

世界观和人生观有密切关系。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是建筑在对世界发展变化及其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的。从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人生观从属于世界观,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人生观。因此,只有把握了社会主义必然要取代资本主义这一历史发展规律,才能具有对共产主义的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才能牢固地树立起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同时,人生观发生变化,又往往会反过来影响到世界观的变化。人生观能够积极作用于人的世界观,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实生活说明,一个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曾经树立起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如果经不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腐蚀,一旦放弃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那么,他就必然会丧失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从而背叛自己的崇高理想和世界观。

正确的价值观,就是以集体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集体主义既是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又是人们所应当树立和奉行的一种价值观念。什么是价值?我们在价值观中所说的价值,并不完全等同于经济学中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是指人们所认为的最重要、最贵重、最值得人们去追求和珍视的东西,它既可以是物质的东西,也可以是精神的东西。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人们常用“贵”来表示“价值”这一概念。“贵义”就是把“义”看做最有价值,“贵生”,就是把生命看做最有价值等等。价值观就是对什么是最重要、最贵重、最值得人们追求的一种观点和评价标准。处于不同的经济政治利益关系中的人,必然会有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观。对于个人主义者来说,由于他处处强调以个人为中心,把个人看做唯一的目的,把社会看做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因而他必然会认为,只有个人的一切,才最重要、最值得他去追求,因而也就有最大的价值,相反,对于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将会被认为是没有价值,也就不值得为它去奋斗,更不值得为之而献身。对于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来说,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中华民族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是最重要、最宝贵、最值得去追求的,因而也就是最有价值的。正是从这一价值观出发,无产阶级认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国家、社会的利益是我们评价一切事物的价值大小和有无价值的最重要的标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面对着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许多新事物、新情况和新矛盾,每日每时都向每一个人提出有关事物的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许多现实问题,需要我们去判断和解决。对于社会主义事业和广大人民群众有利的事业,我们应当看做是最有价值的,最值得我们为之献身和奋斗的,我们应当尽力去做;反之,一切不利于社会主义事业和人民利益的,我们就应当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我们之所以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用正确的价值导向来引导我们的人民,其意义就在这里。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系既有相同的方面,又有不同的方面。价值观的范围较大,因为它泛指人们对一切事物的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看法和评价标准,而人生观主要是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大小的一种根本的看法。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价值观包括着人生观,人生观也是一种价值观,即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一种总的根本的看法。由于对人生价值的看法,是人对其他事物的看法的一个出发点,因而一个人对人生价值的看法,又必然会影响对其他事物的看法,所以人生观在一个人的整个价值观中占有最重要地位。人的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和巩固,又能不断地促进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世界观是人生观的基础,人生观是价值观的出发点,它们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三观?

明确了什么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那么牢固树立正确的“三观”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首先,只有掌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对当前的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作出正确的评估,进而选择正确的立场。如八、九十年代国际共运的变化,资本主义的“西化”,给人们思想带来很大的影响,以至有些人对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产生了怀疑。如果我们不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去分析这些变化,不坚定共产主义必定代替资本主义的信念,那就会犯政治上的错误。

其次,只有掌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对一些重大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才能战胜形形色色的错误理论和思潮。曾猖獗一时的“法轮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就这么一套愚昧粗俗的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歪理邪说,竟然让那么多人上当受骗,而且不乏我们的党员干部,甚至高级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在中央取缔“法轮功”后,还有相当的人执迷不悟,究其原因,就是这些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出了问题。

5.三观正的文案 篇五

2、请在努力一下为了你想见的人想做的事想成为的自己。

3、读书到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4、不可能天天都是好日子,有了不顺心的日子,好日子才会闪闪发亮。

5、不是每一个贝壳里都有珍珠,但珍珠一定出现在贝壳中。

6、能给你带来快乐的不只是谈恋爱,还有努力的成就感。

7、最聪明的处世术是,既对世俗投以白眼,又与其同流合污。

8、保持专注,保持热情,时间用在哪里,人生就在哪里。

9、道歉的真正意义在于“我承认自己错了并且愿意接受你负面情绪的反扑”,而不是“我都说过对不起了”。

10、相貌和教养不存在相关性。

11、努力的最大意义是让自己随时有能力跳出自己厌恶的圈子。

12、大家都是凡人,就别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了。

13、世界充满分歧,所以要学会尊重别人。

14、好朋友不是通过努力争取来的而是在各自的路上奔跑时相遇的。

15、我希望你一切都好,希望所有俗套的祝福语都在你身上灵验。

16、不要眼眶一红,就觉得人间不值得,散伙是人间常态,你我又不是什么例外。

17、太阳温柔地沉没,过于明亮的天空,脱离白昼,颁布孤独。

18、月亮不会奔向你,但我会,不远万里的那种。

19、应该是从喜欢里得到力量和快乐,而不是花光了力量和快乐去喜欢。

20、太过自信,其实等于软弱,不接受任何失败,其实等于胆怯。

21、困了就告诉我,想睡就睡,我们又不是没有明天的人。

22、永远不要因为新鲜感,扔掉一直陪伴你的人。

6.化学中三观的教学设计 篇六

短短几句话, 让我吃惊了。这名学生敢于这样半公开地在作业本上骂校长, 这是不多见的, 实际上, 没有哪名学生是敢于以这种方式骂校长的。更让我震撼的是这名学生骂校长的理由都不成立。我想不通一名校长主张在校园里种花种草有什么不好?校园有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不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很有益吗?难道这名学生连最起码的常识也不知道吗?这名学生把教学质量差的原因归咎于校长的胡“搞”, 他对校长的工作了解多少?校长不是同样每天给其他班的学生上课吗?我不知道这名学生有没有认真调查过校长的工作, 但我可以推断这名学生的结论和他依据的理由是没有逻辑联系的。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在校园内种花种草, 学校教学质量差, 这样的理由怎么就能得出校长是草包的结论?

算了吧, 我的朋友遇到了这样一个班的学生, 是他的晦气, 他能把这样一批学生带好还真不容易, 我对自己说。信手翻过去, 更让我吃惊的情况出现了:同一个题目的作文又出现了, 而且这名学生仍然持同一个论调。我问朋友, 怎么一篇作文出现了两次?朋友很有点自得地说:我是在搞作文实验, 我不主张把学生的每一篇作文精批细改, 我提倡学生多写。好作文不是老师改出来的, 老师改好的作文, 永远是老师的作品。作文应该是学生写出来的, 多写才能出好作文。我前后比较了一下, 果然两篇作文几乎都没有被老师改过多少。显而易见的是作文的题目和作文的内容就明显不符, 题目是建议, 作文基本就是骂人, 简直就是天差地别;第一篇中的多数错别字在第二篇中仍然原模旧样地出现了;有几个写时间的数字时而大写, 时而小写, 在两篇中如和弦一般重复出现。各种错误几乎没有被指出来, 学生也没有订正。朋友显得很无奈地说:你看, 多晦气, 学生这么差, 你想也想不到, 又不能放弃, 改又没法改, 基础在那里放着。我同意朋友的说法, 我在初一年级遇到的一名学生, 差到不能完整地写一句话, 最长的是“我们的”, 但是这不是这篇作文让我感到吃惊的真正原因。

最让我吃惊的是这名学生作文中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居然来自我的朋友———该学生的语文教师。我的朋友自从调入这所学校后, 对学生恨铁不成钢, 又不满现任校长拿学校有限的资金搞校园建设而不注意激励教师积极性的做法, 所以, 经常在课堂上讲一些是非言论, 久而久之, 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一般地, 哪怕是智力极低下的学生, 他要对事情形成一个看法, 总是有他的理由, 即使这个理由不是很正确、很客观, 但至少应该是合乎情理的。当然, 由于学校教学质量长期处于低谷, 学生家长、社会人员、其他教师都有可能影响这名学生“三观”的形成, 但即使是来自第三方的影响, 教师也应该纠正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三观”。

如果这仅仅是一个个案, 仅仅是我朋友一个人的事, 还不值得我们深究, 更为严重的是我身边的许多语文教师在批阅作文时都存在这种倾向, 为了能使学生考得高分, 为了能够赢得学校年终检查的高分, 他们可以把作文的病句、错别字批改得滴水不漏, 而置学生大量的问题而不顾。

美国一家教育机构曾就家教的问题, 面向全社会征求过意见, 其中有两个人小时候受到的家教受到了专家们的注意。其中一个是正在服刑的罪犯, 而另一个则是白宫的一个著名人士, 他们谈的都是小时候分苹果的事。罪犯在小时候的信中谈到有一次妈妈买来一些苹果, 两个孩子都争着抢大的, 妈妈把抢了一个大苹果的小儿子大骂了一顿, 大儿子看到情形赶紧拿了一个小的吃, 长大后, 这个大儿子成了罪犯。白宫的著名人士小时候, 在妈妈买来苹果后, 也和弟弟抢大的吃。妈妈看到后, 让他们做家务活, 谁做得多谁吃大的, 结果哥哥做得多, 吃到了大的苹果。长大后, 哥哥通过自己的努力, 进入了白宫, 成为一名重要人物。专家们分析, 第一位母亲的教育, 让大儿子在短时间明白了撒谎、欺骗、玩弄小聪明带来的好处, 以至于在他长大后还继续依赖这些谋生, 结果把自己送进了监狱;第二位母亲的教育, 让大儿子明白只有勤奋、努力才能获得更好的报酬的道理, 所以长大后依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无意批评我的那位朋友, 我想说的是, 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影响非常重要。

第一, 如果我们的老师如我朋友那样, 无视学生的世界观教育, 将会把我们的学生送进监狱。第二, 如果学生对我们的学校、教师产生了如此的偏见, 我不相信这所学校的教学质量能够提到很高的程度, 即使你废寝忘食地教学也无用。第三, 对学校、对老师产生偏见的学生, 即使暂时有一点进步, 那也不会持久, 他和学校、和教师敌对的状态, 迟早会让他跌一个更大的跟头。

古人讲究文如其人, 是将自己的人格、感情物化为文字表述, 文章因为人格而诞生, 精神因为文章而延续, 所以, 才成就了我们后人跨越千百年的对话。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不一定追求把每一名学生都塑造成圣人, 把每一个思想都锻造成完美的珍珠, 但我们必须教给学生正确认识事物链逻辑关系的方法, 让学生通过因果关系自己去辨别结果的是与非, 对与错, 而不是将教师的是非对错黑白观强加给学生。

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人们认识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对学生情感、态度、“三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强调要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三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试验版修订稿的《语文课程标准》前沿部分提出这样的语文学习要求: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 “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这说明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仍然是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这样阐述语文课程的作用:“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这说明语文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是需要教师人格影响的。在课程总目标中, 这样规定课程目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逐步形成积极的 (下转第9页) (上接第8页) 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明确提出了语文教育的思想道德目标。在五六年级阶段课程目标的习作部分中这样规定具体目标:学生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素材。”这说明, 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独特的、切身体验的, 而非外力强加的, 学生习作积累的素材也是充满个性的, 不容他人替代的。

7.化学教学中的化学史教育 篇七

一、化学史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1.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寓德育于智育之中。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结合化学史内容可以进行一定的思想政治工作, 也是一把启迪心灵的钥匙。瑞典化学家诺贝尔 (Nobel) 研究炸药, 有一次炸药大爆炸, 把他炸得鲜血淋漓, 他却高兴地狂呼:“我成功了, 我成功了。”这样的例子很多, 可以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努力奋斗不怕挫折的精神。历史上有很多科学家为自己的事业兢兢业业, 如波又耳、牛顿、诺贝尔等人终身不娶。瑞典化学家贝齐里乌斯 (Berzelius) 直到56岁才结婚。诺贝尔虽由于研究炸药成功而腰缠万贯, 却一生过着很俭朴的生活, 把巨大的遗产作为诺贝尔奖金, 以鼓励更多的人向科学进军。科学家们这种高尚的情操可以鼓励青年学生如何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习、生活与事业的关系, 起到寓德育于智育之中的独到效果。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行启发式教学。我们知道, 化学教学常常通过实验使学生直观地观察物质的状态、颜色、气味等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在讲授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时, 几乎每章都是干巴巴的条文, 平铺直叙, 千篇一律, 往往教起来枯燥无味, 学起来没有兴趣, 以致学生常反映“记不住”、“没意思”, 如果在教学中能够恰到好处地将有关化学史实以小故事或化学趣闻的形式介绍给学生, 就能够克服“满堂灌”枯燥条文的弊端。例如:讲有机化合物“苯”时, 讲一讲凯库勒 (Kekule) 梦见“蛇咬尾巴”的故事;讲“氧化反应”时, 讲一讲拉瓦锡被送上断头台的故事;等等, 这些趣味横生又富有哲理的故事或趣闻在化学史中是不乏其例的。利用这些知识能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兴趣, 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加深对某些科学理论规律性的认识, 从而启发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 领悟其中的道理,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化学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教材。化学史证明, 科学的发展是全世界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而不像某些西方科学家所断言, 只有某些发达国家科学家的功劳。我国古代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 中国古代的化学和化学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成就。造纸、火药等四大发明, 在世界科学的发展中, 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篇章。当然不可否认, 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们暂时是落后了。光辉的过去和一度的落后正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动力。事实上, 我国老一代科学家已经做出了光辉的榜样。通过宣传我国科学家们杰出的贡献, 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克服民族自卑感, 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懈努力。

二、化学教学中融入化学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化学课堂教学结合化学史内容。化学专业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反应多, 涉及化学典故、化学家的名字也很多, 据不完全统计, 仅基础有机化学教材中就提到上百个化学家。因此在结合化学史教学中, 须精心选择、巧妙安排, 介绍有代表性的史实、有典型意义的例子、有杰出贡献的优秀人物, 不要一一罗列、泛泛介绍, 只有内容安排得当, 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否则处理不当, 牵强附会, 主次不分, 则会使教学内容繁琐重复, 使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2.举行化学史专题讲座。选择化学史上重大事件, 本着“有论、有史、有人、有事”的原则组织内容。做到既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令人信服的化学史资料, 又有科学家追求真理的动人事迹和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

专题讲座可采取抓住贯穿化学史的一条主线, 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安排史料的方式。对各个时期的化学知识进行历史分析, 判明重大发明和研究方向产生的原因和前提条件, 依据当时条件客观地评价和批评科学家们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犹如把学生带回历史, 引进科学家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实验室中, 从而让学生领略新思想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新的科学成就是怎样得来的。同时, 也使学生认识到昨天还被看成是科学最新成就的东西, 今天有可能成为历史的陈迹, 从而激励学生不断推陈出新, 有所前进。

3.利用课外活动的多种形式。组织学生阅读有关资料, 看科技电影或光盘, 举办化学史墙报、板报及化学史晚会, 等等都是方便宜行、收效甚佳的教育形式。

摘要:充分认识化学史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采用多种有效途径和方法让学生掌握一点化学史知识, 对于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育人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8.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绿色化学思想 篇八

一、绿色化学简介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是设计研究尽可能少的环境负作用。包括原料和试剂在反应中的充分利用 (原子经济性) , 它是实现化学污染防治的基本方法和科学手段, 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 绿色化学适用各种化学领域。绿色化学是以绿色意识为指导, 以最终杜绝化学污染源, 实现绿色化学为最终目标。其最大特点在于它是在始端就采用实现污染预防的科学手段, 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和零污染。

二、绿色化学与中学化学教育

1、树立“绿色化学”的教学观

绿色化学是当代化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21世纪是绿色化学时代。在先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发展经济的现代社会更加呼唤绿色化学, 作为从事化学教育的教师, 应该首先意识到绿色化学的重要性, 尤其是要了解“绿色化学”的思想、意义及内容, 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普及、宣传、研究“绿色化学”的责任。在化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体现绿色化学思想, 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观点的教育。让学生树立绿色意识, 认识到绿色化学在今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广大学生从教学过程、实验过程中学到绿色化学的知识和实验技能。其次, “绿色化学”教育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环境意识是环境教育的核心, 对防止环境恶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让学生了解、关注这些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的目的。例如, 可充分结合课本中的实例介绍臭氧层空洞, 二氧化硫引起的酸雨, 氮的氧化物引起的城市光化学污染等;针对这些污染问题让学生明白人类如何破坏环境, 环境将会给予人类应付的代价

2、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材中所要求做的课堂演示实验, 有些却存在着药品用量过大 (浪费资源) 、药品或产物有毒、爆炸等不利安全的因素。因此, 在实验教学中要尽量体现绿色化学实验的新要求:省资源、无污染、无废物、多循环、多利用。所以, 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也应重视绿色化学,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1)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 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一部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和榜样, 因此, 教师以身作则、规范实验操作是进行绿色化学教育的关键。老师在演示实验时要态度严谨, 做到实验操规范, 尤其是涉及绿色化学教育方面的内容, 比如在药品的取用和称量的量的多少、实验过程中应避免药品的倾洒, 产物的挥发造成污染。每次实验完毕后的废液, 一定要按指定处倾倒或回收。只有这样才会牢固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学生做实验时强化绿色化学理念

在做学生实验时, 注意强调实验前各种药品的取用, 特别是有毒有腐蚀性的药品的取用, 还有就是量的控制, 要做到既可以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有不浪费实验药品, 实验中生成的有毒气体要注意尾气的吸收处理, 废液废渣尽可能回收利用, 不能回收利用的也要倒在规定的地方, 以便统一处理, 努力实现校园的零污染, 表扬一些在绿色化学方面做的好的同学, 让他们觉得自己在环保方面也贡献了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

(3) 实验装置的改进

中学教材中制备氯气、氨气、二氧化硫等气体, 铜与硝酸、浓硫酸的反应实验等, 往往都会产生一些有毒气体, 直接影响师生健康。我们可通过改进实验装置, 变化实验的形式, 将有害气体尽可能作化学处理, 以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尽量减少实验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如氯气的制取, 用的是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 氯气是有毒的, 但是我们还要做氯气的性质实验, 所以如果是按平常的量的话, 制取氯气的量应该是多的, 多则容易溢出污染空气, 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个实验改成微型实验, 用品可以用多孔塑料板和细的塑料管, 本着既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又不污染环境的理念, 设计成微型实验, 氯气的制取-性质的检验-尾气的处理的整套实验, 既节约了药品, 又保护了环境, 也得到了创新, 可谓是一举三得。

绿色化学实验是绿色化学新理念在化学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是化学教学中实施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内容和必要保证。在化学教学过程中, 绿色化学实验不仅能使学生在良好的实验环境中学习, 而且能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预防化学污染的思想和学习消除或尽可能减少毒气污染的实验技术。绿色化学实验的开展可以显著提高课堂效率,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

参考文献

[1]何荣恒、王建华:《绿色化学与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

9.由《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三观 篇九

本文将以 《归去来兮辞 》为切入点, 分析陶渊明对官场处世哲学的思考, 对人生价值观的探寻以及对生命意识的终极追问, 理解南山诗人回归田园生活, 重返自然的深层原因。

一.名利观:辗转名利的十字路口

陶渊明辞去彭泽令一职时, 正值41 岁, 他从29 岁开始当官, 13年来, 他五官三休,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彭泽令, 都为时甚短, 任荆州军幕最长, 前后也不过三年。第三次出仕时, 恰是刘裕起兵伐玄, 恒玄篡位败死之时, 在这个敏感的时候, 陶渊明作为晋室老臣再次出仕, 出任刘裕镇军的参军一职, 不到一年就辞职了, 后来做了刘敬宣的建威参军, 却因敬宣被刘裕等人排挤再次辞职, 最后一次出仕的彭泽令仅仅做了八十多天就出仕归隐, 《归去来兮辞》就是陶渊明刚刚辞去彭泽令一职时所作, 是他对十三年官场生活的告别之词。

本文的开头, 作者用了198 字作序, 详细地交代了入仕的原因“ 余家贫”、 “ 口腹自役”、 “ 为酒” 以及出仕的原因 “质性自然, 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 违己交病”、“程氏妹丧于武昌”。 首先, 为贫而仕, 这是 《归去来兮辞 》序中多次强调的原因, “余家贫, 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 瓶无储粟, 生生所资, 未见其术。 ”同时陶渊明还强调入仕非己之愿,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家叔以余贫苦, 遂见用于小邑”, 而是家族的愿望, 还再次强调, 彭泽令一职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 “ 会有四方之事”, 并不是自己的初心。 作者三番四次地强调自己入仕只是因为贫穷, 甚至为了喝酒的钱, “公田之利, 足以为酒”, 仿佛有意要与当时的政治拉开距离, 对辞官深层原因讳莫如深。 其次, 关于出仕, 陶渊明提了两个原因, 一是“ 质性自然, 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 违己交病”, 表明当官不是自己的本性, 再次强调为贫而仕;二是“ 程氏妹丧于武昌”, 但是下文却没有丧亲的悲痛, 反而充满欢欣和快乐之情, 可见, 丧亲之痛并不是他出仕的主要原因。 因此, 只有了解陶渊明当时出入仕途的初衷, 才能进一步分析他的名利观。

而在教学中, 许多老师都会在课堂开头介绍陶渊明为了保持高风亮节, 不愿拜见督邮的故事, 进而感叹陶渊明辞去彭泽令一职时的拂袖而去的文人气度, “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引导学生在心中铸就了一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魏晋风流名士形象。 事实上, 从《归去来兮辞》前面的序来看, 陶渊明当时只是为形势所迫, “ 于时风波未静”, 其中的风波, 包含着许多陶渊明不能说, 也不敢说的话, 它指的就是当时恒玄和刘裕的君权易位, 面对官场的黑暗和腐败, 本想转而投向刘敬宣幕下, 然而后来刘敬宣被刘裕解职, 陶渊明只好再退而求其次, 做一个彭泽令这样的小官, 可以说, 当时陶渊明早就看清时势, 做彭泽令只是为了归隐做准备, 妹丧和不为五斗米折腰只是一个借口罢了。

从汉到魏, 从魏到晋, 政局混乱, 陶渊明所处的时代, 就是这样一个几经递嬗, 干戈杀伐的年代, 篡位易主是常有的事情。 作为一个文人志士, 难免对他所处的朝代感到遗憾。 “学而优则仕”, 读书当官本来就是文人志士追求的愿望, 陶渊明也不例外。 他在而立之年当官, 怀揣着鸿鹄大志, 而在血气方刚时却选择归隐, 发出了 “怅然慷慨, 深愧平生之志”的遗憾, 其中五官三辞, 只是看透了政治上的黑暗之后消极反抗的无奈之举。 正如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 所说, 他是 “ 乱也看惯了, 篡也看惯了, 文章便更平和”。 1这种 “平和”, 来自于看透事实, 看清时事, 看淡人生浮沉之后的淡然。

二.人生观:南山诗人的理想生活

陶渊明从“尝从人事”到“心惮远役”, 最后被迫感叹“怅然慷慨, 深愧平生之志”, 其中包含了一波三折的官场浮沉和人生起伏。 在一次次的挫败中, 陶渊明终于找到了合适自己的生活轨道, 于是, 在《归去来兮辞 》中, 他唱出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归去来兮辞 》, 写的正是作者辞去彭泽令一职前对归隐生活的想象和期待, 全文按照 “归途—到家的欣喜—将来劳作的愉悦”这一顺序, 向读者传达他亟不可待的心情和按捺不住的喜悦。 文章的开头他咏唱道 “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胡不归? ”然后发出感叹“既自以心为形役, 奚惆怅而独悲? ”没有感叹世势的不公, 没有对魏晋王朝的不满和控诉, 只是一个人低头咏唱着, 自怨自悔, 一切的后果都是自己“以心为形役”的结果。 于是, 他回去了, “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 舟行江中, 风裾衣襟, 一种浪漫的诗人情怀跃于纸上, 多么令读者向往。 归途不远, 归心似箭, “恨晨光之熹微”, 急不可耐的欢欣之情呼之欲出。 接下来, 陶渊明连用八个四言短句, 将读者也带入了一个欢乐、 轻松的归家气氛之中。试想一下, 一个在官场沉浮多年的人, 经历了人情冷暖, 官场黑暗, 有什么能比得上此时此刻的心情呢?回家之后, 接下来自然要开始作者耕读作息的生活, 多好的一句 “息交以绝游”, 这次的辞官, 是陶渊明最后一次出入官场, 也是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开始, “息交以绝游”, 代表着他的拳拳决心, 与前面的 “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实质上是遥相呼应的, 在一连串的 “悟”、“实”、“觉”之后, 在悔恨与彻悟, 隐痛与解脱之间, 终于找到内心的平衡点, 在迷途中大彻大悟, 寻找到适合自己生活的理想模式。 关于田园生活的美好遐想, 亲戚情话, 乐琴消忧, 农忙时播种, 农闲时驱车遨游, 多么愉快美好的农作时光, 在陶渊明的笔下, 小农社会的耕读生活才是他所追求的人生自由。 经过五官三辞的官场沉浮, 只有告别官场, 不为心役, 才是陶渊明最明智的选择。

三.生死观:乐夫天命的生命哲学

当南山人格和世俗情怀相遇时, 纵然理想遥远而艰辛, 但是陶渊明还是选择了将世俗情怀让位给南山人格。 无论是魏晋玄学崇尚自由的风气, 还是庄子“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的逍遥自由的齐物论, 还是孔儒文化中顺应天命的思想, 都对他理想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于生死, 陶渊明并不是从未忧虑过, 和所有人一样, 陶渊明也曾忧虑过生死问题, 在《归去来兮辞》中, 陶渊明为回归农田欢欣雀跃的同时, 还向世人传达了他对生死问题的思考。

“ 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 感吾生之行休。 ”春种秋收, 日出而作, 日落而休, 循四时之天命, 陶渊明的这一观点实质上就是儒家的天命观, 可见儒家文化作为主流思想在魏晋时期仍然备受推崇。“已矣乎! 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陶渊明在发出一阵感叹之后, 连用了三个为什么, 表面看来是他对人生价值的叩问, 实际上是他对自己过往选择的追悔和顿悟。 最后他明白了, “富贵非吾愿, 帝乡不可期。 ”这与孔子的弟子子夏的“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的听天由命的态度是一致的, 消极中带着一点豁达, 悲凉中包含着知足。 “怀良辰以孤往, 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 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 ”最后, 作者终于获得了解脱, 与其“寓形宇内”, 为什么要惶惶不可终日, 何不任性而行, 随心所欲? 农时依四时耕作, 闲时遨游天地之间, “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其实就是陶渊明生死观的核心。 一个“化” 字, 是陶渊明诗歌文章的灵魂, 也是陶渊明寻找了四十年的生命哲学的最终答案。 一方面, 生老病死, 这是一种无法抗拒的自然变化, 也就是“乘化以归尽”的生命轮回;另一方面, “化”字也是一种心灵的选择, 选择任性自然, 去除对世俗的贪恋, 对名利的追逐。

这种看透生死, 看淡名利的人生态度, 让陶渊明在真正面对死亡时, 显得特别的从容自如。 陶渊明在将死之前的两个月写下的《自祭文》, 正是他超脱生死, 率性自然地生死观的最好写照。 “廓兮已灭, 慨焉已遐, 不封不树, 日月遂过。 匪贵前誉, 孰重后歌? 人生实难, 死如之何? 呜呼哀哉! ”?不要给我种一棵树, 盖一座坟, 人都已经死了, 生前的荣誉富贵算得上什么呢? 是的, 陶渊明早就对死亡有清醒的认识, 所以这些凡尘俗世的诱惑, 又怎么能迷惑他呢。

归隐, 确实是当时很流行的生活方式, 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像陶渊明那样真正做到躬耕农田, 不问政事呢? 大概只有经历过像陶渊明那样“徘徊-迷茫-绝望-顿悟”的思想矛盾之后, 才能做出如此决绝的选择。 而这些都是陶渊明本身的对名利得失、人生价值、生命价值的思考和认识。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五》《, 归去来兮辞》[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11月版, 第25页.

[2]李建中《: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M].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3]李文初:《陶渊明论略》[M].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上一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4 教案教学设计下一篇:慢病管理绩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