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铁路发展状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共8篇)
1.陕西铁路发展状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一
铁路的高速发展对人们出行方式及思维的影响
随着高速铁路时代的来临,世界发达地区高速铁路网络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高速铁路运输成为各国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同时铁路的高速发展正在影响着人们的出行方式。
在铁路高速发展的今天,火车已经成为舒适、速度、温馨的代名词。铁路是大众化出行的工具,而目前国内旅游市场更是火爆,“五一”小长假期间,外出旅游的旅客必然会增多。在每个小长假来临之前,铁路部门都会提早动手、科学安排,调整运能,增加临客,加挂车辆、动车组重联等措施,千方百计增加运能,满足广大旅客乘车出行的需求,最大限度地确保广大旅客出行的需求。全力做好小长假期间旅客出行的准备工作,为的就是让旅客安全出行、舒心乘车。“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不是一句空话,铁路部门一直在努力的提高服务标准,全面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措施,通过改进服务态度、服务环境和服务质量为旅客出行创造良好的环境。
我们有理由相信:始终朝着人民满意方向,服务好人民、服务好社会、服务好经济建设的铁路人在今后工作当中会表现得更精彩,人民群众对铁路服务的满意度会越来越高。
以下几方面是人们选择铁路出行的原因:
1.受天气影响小
比起其他交通方式,高铁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就拿上周刚刚结束的春节返程高峰来说,年初四开始一场雨雪席卷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因为恰逢春节返程高峰,山西、陕西、河北境内多条高速采取了封闭或限行措施,数百万人的出行受阻。京沪等高铁线路虽然也受到影响降低了速度,但是并没有停止运行,毕竟比堵在路上又冷又饿一动不动的好啊。2.速度快
速度是高铁技术水平的最主要标志,现在世界上各国都在不断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有人做过测算,在700公里以内的路程,因为免去了来往于机场、安检、候机的时间,坐高铁甚至比坐飞机更加省时。3.安全性好
高速铁路的安全程度是其他任何交通工具无法比拟的。高速铁路问世35年以来,日、德、法三国共运送了50亿人次旅客。除德国1998年6月高速列车行驶在改建线上发生过事故外,各国高速铁路都未发生过重大行车事故。其事故率及人员伤亡率也远远低于汽车、飞机等其他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因此,高速铁路被认为是最安全的交通方式。4.能源消耗小 对环境友好
高速铁路能源消耗低,每人每公里的能源消耗只有小汽车的1/
5、飞机的1/6。从全社会看,高速铁路更是可以节约巨量的社会旅行时间,增加社会财富。选择坐火车出门,仍然是大部分老百姓选择的主要方式。原因很简单,便宜、快速、简单、方便。正是因为铁路建设步伐加快,为旅游带来了很多新的契机和活力。与此同时,为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铁路部门也算是费劲心思了,不仅要加强和地方政府部门的合作,积极向旅行社、景点等了解客流动态,灵活增减在途经地点多的列车上加挂车厢,增加运能,在中心城市之间也开始增开高铁、动车组等措施,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铁路的高速发展带动了高铁的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高铁出行,这不仅仅是因为高铁的高速便捷,同时也是由于其经济实惠。
由于高铁带来更多商务行、自由行等高端客源,旅游产业已从“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型发展,许多游客对旅游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不满足于走马观花的“观光游”,而会更多地选择“休闲度假游”和“深度游”,在景点城市停留的时间更长,因此也更能拉动餐饮、住宿、购物等领域的收入增长。
高铁带动的消费刺激,能量不可估计。大人流量直接促进了车站周边的商业发展,依靠服务业、旅游业、商业发展的城市从中受益匪浅,况且这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可以保证一个城市长期的健康发展,防止出现过度依靠工业创收,造成对资源、环境的破坏。
当高铁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时,人们往往会热衷这种现金的交通方式,原因很简单。舒适的旅行,干净的列车,态度良好的服务人员,是高铁一贯的服务宗旨,这是每一个旅客、游客们的精神享受,是美好心情的基本保证中国铁路在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发展,不管是在铁路建设上还是在铁路服务上,广大铁路人都在不断进行着更新换代,为广大人民群众提升铁路第一线上的服务质量。中国铁路是属于广大人民群众的铁路,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铁路。中国铁路历经风风雨雨几十个世纪的发展,是有其历史积淀在的,对于现今市场上的竞争,中国铁路有着自己的文化底蕴,有着自己的管理理念,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企业,需要的是更大的市场,越是竞争激烈的市场,才能够让中国铁路更好的发展。高铁的发展缩短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也给沿途各站的一些城镇建设发展带来了增值项目。人们在享受出行便利的同时更能感受到相比之飞机高昂的机票高铁是更经济实惠的出行选择。21世纪是速度与时间并进的时代,人们追求单位时间的效率,单位时间的效益最大化,所以时间已经成为人们不提倡浪费的稀缺资源。传统的火车路途耗时长,单位时间利用率低,特别是给那些离乡背井仅靠有限假期回家探亲的人们浪费了大把和家人团聚的时光。我国地大物博,也是人口流动率最大的国家。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城市重工业、轻工业等相续发展,促使每年都有相当庞大的农村走向城市务工或者创业或者为了梦想而奋斗的人们,也造成了每年国家法定假日成为人们出行既兴奋又纠结的日子。人们期盼出行旅游或者回家探亲,又苦恼于一票难求和漫长而拥挤的旅途过程。高铁大大改善了车内的实施环境,为人们提供便利卫生的公共设施,减少了人们漫长旅途的焦躁不安,让人们有舒适的空间感。高铁相比之传统火车给人们提供了便利舒适的环境,更大大缩短了人们出行路途中的时间。高铁现在仍在不断发展和建设中,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再不会有假期一票难求的现象。高铁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诸多方便。近的说,高铁缩短了人们路途中的时间,提供了经济实惠的票价,更大大提高了人们路途中的幸福指数。远的说,高铁拉近了城市与城市的距离,增加了沿途各站城市的增值建设,更拉动了内需促使国家经济发展。总而言之,高铁的发展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2.陕西铁路发展状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二
一、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现状
我国铁路系统目前已经达到世界铁路先进水平, 我国发挥后发的优势, 汲取各国之长, 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后再创新的方针, 再短短的几年内, 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高铁技术最前列。
(一) 高速铁路的运营背景
1997年4月1日至2004年4月18日, 中国铁路经历了五次大面积提速, 其中2000年的第三次铁路大提速中, 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主要地区的“四纵两横”提速网络。2004年4月18日零时, 第五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开始实施。2007年4月18日零时, 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正式开始。这次, 除原有的列车大部分提高速度外, 将新增“D”字头的动车组。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将开行“D”字头的动车组城际快车。乘坐“D”字头列车, 将比原有班次更为快速的到达目的地。第六次大提速代表着我国的铁路发展进入了高铁时代, 运营能力的提高将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
(二) 高速铁路的运营现状
为了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 我国在2004年提出了解决人们出行难、运货难的问题, 在国家铁路建设上不断完善路网结构、扩大路网规模、提高铁路技术水平, 通过将客运和货运分开的方式来提高铁路的整体运营水平。覆盖全国范围的“四纵四横”高铁网络已经基本形成, 连通珠海、长三角等地的客运专线也将于2020年建设完成。2014年铁路新规划实施后, 高铁客专还将实行日常、周末和高峰“三档”不同运行图。其中, 周末运行图, 以周五至周日为期限;高峰期运行图, 以春暑运、黄金周、小长假为期限。
(三) 高速铁路的建设背景
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是1876年英商修建的上海吴淞铁路。1881年, 中国人才自主修筑了第一条铁路——唐山至胥各庄铁路。1909年, 中国人自己勘测、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通车。到1949年, 中国勉强能够通车的铁路只有1.1万公里。从0到1万公里, 中国用了大约68年, 而从1万公里到10万公里, 则用了64年。相比之下, 美国从1828年开始修筑第一条铁路, 到1870年铁路达到10万公里, 而在1880年至1890年10余年间, 美国就建筑了10万公里的铁路, 1916年, 美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峰, 共40.9万公里。
(四) 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现状
目前, 全世界共有16个国家建设高速铁路, 建设总里程为11.2万公里, 截止2014年, 中国建设高铁总历程为1.6万公里。根据调整后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到2015年, 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1.9万公里;到2020年, 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 快速客运网基本覆盖中国各省省会及50万以上人口城市。
我国建设高速铁路的技术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高铁投入运营。京津城际高铁是中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运营速度世界最快的高速铁路, 不仅使北京和天津这两个人口超过千万的大城市间形成“半小时交通圈”, 实现了同城化, 同时也打开了中国铁路迈向“高速时代”的大门。作为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 京津高铁从一问世就站在世界前沿, 创造了运营速度、运量多、节能环保、舒适度、安全可靠、经济效益六个世界第一。中国仅仅用了5年时间, 就跨越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高速铁路发展历程。2011年京沪高铁开通运营, 京沪高速铁路位于中国东部地区的华北和华东地区, 两端连接环渤海和长三角两个经济区域, 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活跃的地区之一, 也是中国客货运输较繁忙、增长潜力较大的客运专线。2012年哈大客运专线的投入运营, 标志着我国的高铁技术已经可以克服高寒情况, 哈大高铁是东北地区第一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 是我国目前在最北端的严寒地区设计建设标准最高的一条高速铁路。
二、我国高速铁路的优势
(一) 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优势
高速铁路是高新技术水平的最主要标志, 它使交通运输结构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 在各项技术经济及指标中具有明显优势。一是速度是高速铁路技术水平的最主要标志, 最高时速可超过350Km, 在100到1000Km范围内都具有时间优势。二是运输能力大, 输送能力大是高速铁路的主要技术优势之一。目前各国高速铁路几乎都能满足最小时间间隔4分钟, 或者更低。高速铁路年客运能力可达1.65亿次以上, 远比航空、汽车输送能力大。此外, 通过实现客货分线运输时, 还可提高既有线货运能力。三是安全可靠。高速铁路在运行过程中, 处于全封闭环境, 相比于一般铁路拥有更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 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率。四是受外界环境影响小。相比于飞机而言, 高速铁路自主操控性更强, 受环境影响更小, 准点率更高, 即使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 由于有先进的设备做保障, 高速列车只需要减速运行, 而无需停运。此外, 由于高速铁路系统的可靠性和较高的运输组织能力水平, 可以做到旅客列车极高的正点率。
(二) 我国高速铁路的社会效益
高速铁路的发展对提高社会效益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一是对城城之间的短线客运运输起到支撑作用, 有效的减少地面交通拥堵, 高速铁路的运行解决了大容量的交通运输量, 在欧洲高速铁路每天的客运量为30万人, 2014年在中国京沪高速铁路的日客流量为25.2万人次。二是能源的高效利用, 促进城市环境保护, 在环境日益恶劣的当下, 汽车的尾气排放对环境造成压力, 城城间的高速铁路将减少环境的污染, 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可以发挥节约能源以及安全性好等比较优势, 促进沿线环境保护。三是促进各省内或短途旅游业发展。四是有利于区域开发、推进城市化发展和优化国土结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和运营, 有利于从根本上缓解运输紧张的状况, 更加缓解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 提高通道内铁路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 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可靠运力保证;有利于完善综合运输体系, 提供质量更高、更丰富的客运服务, 满足旅客不同层次的需求;有利于加快铁路现代化进程, 带动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并将进一步加快我国铁路客运高速化的进程。
三、我国高速铁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 不仅加强了沿线各地区、城市间的联系, 使其交通地理位置发生巨大的变化, 而且也改变了其区位优势, 促进了区域间的发展, 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变化和深远的影响, 体现了高速铁路对社会经济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 我国高铁促进城市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
高速铁路在国家转型的重要期成为了城市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催化剂, 促进城市发展多元化, 产业发展集群化, 城市发展多功能化, 充分发挥高速铁路的交通优势, 发展特色产业。同时, 高速铁路对于城市区域化整合以及城市外拓也起到了城市枢纽作用, 为城市转型及产业扩大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速铁路途经的区域, 其产业发展、城市转型将比与其他区域具有更大的优势, 因此高铁对于城市发展具有更大的拉动作用。
(二) 我国高速铁路推动城市扩张
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促进了城市扩张。以上海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 沪杭、沪宁、宁杭等多条高铁开通后, 长三角的“一小时经济圈”范围也将扩大。不仅使长三角、泛长三角地区的交通形成一体化, 加强城市间的沟通。更重要的, 是将加强长三角区域与中西部城市的联系, 带动中西部城市的经济发展, 这就使高铁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有提升一步。
(三) 我国高速铁路促进技术发展
高速铁路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和产物。高速铁路是“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哈大高速铁路的建设, 集中反映了高安全、高可靠性的系统, 高速运输组织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进步, 标志着我国高速铁路抗高寒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京沪高速铁路使用的技术, 集中反映了当代新型牵引动力、高质量线路、高性能轻型车辆、高速运行控制指挥。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提升其现代化水平, 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任务。
(四) 我国高速铁路促进二线城市发展
高速铁路的发展对中国的经济有大规模的抬升作用, 其对二线城市的发展的影响, 主要在以下一些方面:一是大规模增加二线城市人流、物流的空间位移数量和频次, 促进各城市间包括与一线城市间的合理分工和配合, 从而显著提高经济效益。二是各二线城市, 均为一定区域的经济中心。在获得高铁的强大支撑后, 各二线城市对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的扩散作用, 都将产生大变化, 从而显著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三是旅客和货物周转量不仅大规模增加, 而且在途时间显著缩短, 首先是时间成本的节约, 同时也是在途支付成本的节约。以贵阳至北京为例, 从提速后的30小时变成乘坐高速铁路的6个小时, 虽然资金有增长, 但是时间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在路途中的消费也会随之减少, 所以高速铁路的总价值是高于普通列车的。四是导致与空运、高速公路等运输业间的竞争, 以成都到重庆为例, 成渝高速公路修通, 两地间运行时间需4个小时, 导致坐火车的人大量减少, 促使火车提速, 而正在兴建中的成渝高铁, 将使两地间的运行时间缩短为一个小时, 不仅对高速公路, 而且对航空也会构成极大威胁, 最终会促进各方面都在运营时点、质量以及降低费用上下功夫, 从而进一步惠及被服务方。
四、总结
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实践表明, 高速铁路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我国的发展需要高速铁路的带动。从城市发展的角度, 高速铁路的发展将对城市的转型和城市扩张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 高速铁路不仅在京津冀等发达城市, 在二线城市也起到了带动经济带发展作用。现在的高速铁路已经走出国门, 这更加说明高速铁路的发展将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我国应充分利用后发优势, 实现我国高速铁路的跨越式发展。所以, 我国在未来的十几年中不仅要大力发展高速铁路, 而且要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 实现中国铁路现代化。由此可见, 中国的发展需要高速铁路, 高速铁路的发展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前景将会一片光明。
摘要:本文从我国铁路发展现状出发, 分别在高速铁路运营和高速铁路建设两方面进行现状分析, 并通过探讨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优势与社会效益优势, 探索出我国高速铁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进而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高速铁路,社会经济发展,二线城市
参考文献
[1]王明慧, 莫凯.论高速铁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J].交通企业管理, 2012, 08:57-59.
[2]罗燊, 林晓言.高铁对我国经济影响评价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13, 11:74-78.
[3]张莉, 姚雨辰.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影响效应的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3, 04:10-15.
3.陕西铁路发展状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三
【关键词】铁路运输业 OLS回归分析 异方差检验 经济发展
一、引言
我国的国土面积广阔,资源分布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特别是在我国边疆地带聚居着众多少数民族;而铁路运输因具备运距长,规模集约、连续性强的特点,可以有效的联接全国各地并能对国民经济有着明显的联动作用,削弱因空间阻隔和地域差异带来的国民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此外,铁路运输业作为我国综合运输网络中的骨干,是改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手段,更是改变我国资源分布及工业布局非均衡的大动脉,对其他运输方式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目前,我国铁路运输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本文通过Eviews软件定量地分析我国的铁路运输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为相关政府部门在铁路规划、铁路网络布局建设提供政策上的指导,从而更好地发挥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作用。
二、我国铁路运输业和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
关于铁路运输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均有过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9世纪上半叶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经济体系》一书中就曾提出“交通运输的研究可以有力推进国民生产力的论点”;20世纪80年代时期,美国运输经济学家罗依桑普森在《运输经济一实践、理论与政策》一文中提出“按照区域发展生命周期,将区域工业化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特征,提出了运输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假说,分析了不同阶段的运输特性及运价政策的区域经济影响。”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关于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业之间的关系方面的研究已经突破定性探讨,呈现出定量化研究的导向。Ozmen Ertekin,Dilruba、Huang,Guoxiong、Van de Vooren、Chia-Hsing[10]分别从不同方面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化的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交通运输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交通运输领域尤其是铁路运输方面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关注,并涌现出一批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张风波(1987)、王际祥(1996)和杨浩(1995)分别运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国民经济和运输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了运输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联系以及探索运输预测方面的相关理论与实际应用。张伟(2004)提出了“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互动关系的理论架构,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计量经济学和灰色关联度方法建立了需求和供给理论模型”。武旭,胡思继(2005)对铁路运输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索,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如何合理选择决策单元及DEA模型这一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铁路运输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测度公式,以及有效性指数和状态协调度等概念。
综上所述,从系统性和整体性角度可知: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但相关的系统分析及评价,仍是一个有待于深入研究的领域。
三、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铁路运输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经济发展水平趋势分析
根据1984~2013年30年的《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整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情况以及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变动图,如图1、图2所示。自1984年开始,我国经济总体一直处于增长趋势,并于2002年至今,经济总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在经济发展速度上,我国经济自1984年至1990年期间增长速度较缓,增长率呈现明显的下挫趋势;自1991年经济增长率提升至14%,但随后的10年间,经济增长率仍处于缓慢下降趋势,但年增长率仍未知在8%以上;2001年开始我国迎来了大发展的十年,经济总量迅速提升,经济发展速度也基本维持在10%以上。
(二)铁路运输业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及铁道统计公告对全国铁路主要指标的考核,全国铁路运输能力主要包含:铁路客运量、铁路旅客周转量、固定资产投资额、铁路货运量、铁路货物周转量5项指标。因此本文将上述5个指标作为考核铁路运输业发展的参考,图3至图7为相关指标与国内生产总值的趋势对比。
由上述趋势比对可以得出:这六个指标在1984年至2013年3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但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长趋势过去一直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但在04年开始出现激增状况,主要原因是高铁时代的巨额投资带动所致,最近4年出现的投资额变动同样是由于高铁建设投资的收缩所致。
四、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铁路运输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多重共线性检验与修正
因为反映交通运输的各项指标与国内生产总值有着长期稳定的相互作用,并且能够直接影响国能生产总值。为全面反映铁路运输业发展对经济建设的影响,因此,选择“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被解释变量为y;令解释变量“铁路客运量”为x1;“铁路旅客周转量”为x2;“铁路货运量”为x3;”“铁路货物周转量”为x4;;“固定资产投资额”为x5,根据从国家统计年鉴中收集到的数据,建立与之相关的线性回归模型为:y=a+b*x1+c*x2+d*x3+e*x4+f*x5。
利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估计,结果见表1:
根据表2可得数据:R-squared=0.994462;Adjusted R- squared=0.992331;F=466.8415;T=(-4.850397)(3.224112)(0.205770) (2.505056)(-2.361077)(0.927874)。
由上述回归数据可见,该模型可决系数很高,F检验值466.8415明显显著,参数t检验结果不显著,由此可知,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因此,如果要得出合理切合实际的模型,就需要进一步验证是否真的发生多重共线,如果确实存在多重共线性,就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以降低多重共线性。下面分别做y对x1,x2,x3,x4,x5的一元回归,结果见表2。
其中,加入x2的方程Adjusted R-squared最大,以x2为基础,依次加入其他变量逐步进行回归,结果见表3。
比较得知,加入x1的方程Adjusted R-squared为0.982901,改进最大,且各个参数的T检验显著,选择保留x1再加入其他新变量逐步回归,结果如表4。
在x1 x2基础上加入x5后的方程Adjusted R-squared显著增大,且当可决系数α=0.1的时候,tα/2(n-m-1)=t0.05(15)=1.753,各个参数的t检验都显著。而当加入x3或x4时,各参数t检验均不显著,说明引起多重共线性,所以应将参数x3和x4剔除,修正后的多重共线性影响的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二)异方差检验与修正
采用怀特检验的估计结果如表6。
由表7可知,对回归结果做怀特检验得到nR2=9.43274,并且在α=0.05的置信水平下,?2分布的临界值?20.05(5)=11.07。因为nR2<?20.05(5)=11.07,表明模型的线性关系在9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成立,因此,方程不存在异方差性。
(三)自相关检验与修正
对样本量n=19,显著性水平为0.05时,查得dl=0.97,du=1.68。而模型中DW=1.791264,所以du 综上所述,模型方程式为:y=-279417.2+2.629486*x1+ 25.85680*x2+3.0310877*x5,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铁路客运量增加1万人、铁路旅客周转量增加1亿人公里、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加1亿元,分别增加2.629486亿元,25.85680亿元和3.0310877元。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铁路客运量、铁路旅客周转量和固定资产投资额三个指标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因此,政府在进行经济发展,平衡区域差距时,更应从客运铁路的角度出发,增加投资金额往往对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有着更加强烈的推动作用。就目前而言,在国家大政方针下积极稳妥的推进高速铁路的建设对带动整体经济产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协同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有利于经济良性化发展和服务社会化的效益。 参考文献 [1]D0T Plan 2000[R].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1999. [2]Pocket Guide to Transportation[M].Bureau of Transportation Statistics;!998. [3]Maldonsdo-Fortunet,Francisco.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riteria for the evalu-ation of highway projects[D].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2. [4]Al-Dawood,AbdullahSaad.Transport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evalu-ation model[D].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1990. [5]MAJD A A J.Numerical Study of the Mechanism for Initiation of Reacting Shock Waves,AD-A232432[R].1990. [6]Ozmen Ertekin,Dilruba.Impact of transportation investments on economic develop-meiit[D],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1990. [7]Huang,Guoxiong.Methodolog for evaluating economic impacts of transport-ation[D].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1990. [8]Van de Vooren Modeling transportation interaction with the economy[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September,2004. [9]Chia-Hsing,Huang.Transport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A;Poficy and Practice [10]张风波.中国交通经济分析W].人民出版社,1987. [11]王际祥.货运需求与经济发展[M].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年. [12]杨浩.综合运输与区域经济[M].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 [13]张伟.铁路运输规划的内容分析与运输需求预测研究[J].山西科技,2004(2) [14]武旭,胡思继.铁路运输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问题的研究[J].铁道学报,2005,27(3):16-18. 实践调研论文 论文名称: 博客的产生、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年级专业: 软件1201 学生姓名: 万 鹏、王文秋、张亚鹏、赵振强、黑晓、丁艳超 学 号:201216040101、02、04、13、14、201221020101 评阅教师: 崔 荣 提交时间: 2014—12—30 [摘 要]:博客传入中国以来得到迅猛发展,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也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及影响,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思想、行为方式,给社会文化带来颠覆性的变化。这既有技术上的原因,也与博客的传播模式和特点密不可分。从传播学的角度提出博客的简单传播模式,对博客的传播过程做简洁直观的描述,从而进一步分析博客的传播特点。阐明在网络世界里,博客正扮演更多的角色,成为新闻传播学领域里,尤其是是网络新闻传播界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博客 产生 影响 传播特点 20世纪以来,人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里,很难设想哪天能够不读报、不听广播、不看电视、不打电话。但自从90年代人类全面进入网络时代以来,情况有所改变,人们越来越多地依靠网络获取信息。互联网具有改变世界的强大力量,越来越为各种事实所证实。目前最流行的博客就是最近的一个事实。 自出现以来,博客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传统媒体形成了“颠覆性”冲击;已经成为舆论活动的有效工具,引领着网络新时代的到来。从传播学角度看,博客具有传播主体的普遍化、传播模式的革命性变革、受众决定传播内容等特点。海量信息,链接无极限,“未经编辑”的声音等特性,既是博客成功的关键,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①。 博客(blog),这个由“网络日志”(weblog)派生出来的词,是网络上继BBS、ICQ、E-MAILL之后,兴起的第四种信息交流方式,却产生以后来发展迅速。 一个博客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由简短而经常更新的文章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安日期排列,其内容可以十分丰富,包括对其他网站的超链接和评论,有关集体、个人的新闻到日记、图片、诗歌、散文、小说等等。 博客最早的功能很简单,是“网虫”们记录和存放自己在畅游网络时的一些下载资料、个人体会及感情看法的地方。后来自然成为“网虫”们展示个性、发表个人言论的场所。 2002博客开始进入中国,并迅速发展,但大都是业绩平平,很多网民于博客也是了解甚少。2004年的木子美事件,才让民众了解到了博客,认识到了博客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并且开始大量运用博客。随后,国内各大门户网站,如新浪,搜狐,原本并不看好博客业务,也在那时加入博客阵营,开始进入博客的“战国时代”。 直到今天,博客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表述,而博客的内涵却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美国学者休·休伊特在《博客——信息革命最前沿的定位》一书中写道:“不管是政界、商界、娱乐圈还是普通民众,无一例外的把博客当成了一个窗口。如今全世界已经燃起熊熊的博客之火,千万点击率似乎已经成了一个基数。博客已然掀起一场信 息化的革命。” 首先,博客做到了传统媒体无法或者说很难做到的事情。 在《博客》一书中,休伊特记录了几件曾轰动全美甚至全球的“博客大事记”。2002年12月5日,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共和党参议员特伦特·洛特在某个典礼上发言:“对于我所在的洲,我要说的是:在斯托姆·瑟蒙德竞选总统时,我投了赞成票。我为此感到骄傲。如果其他洲也能够服从我们的领导,这些年来我们也不会出现这些问题。”要知道,当年瑟蒙德是代表洲权民主党参加总统竞选的,而该党的宣言是;“华盛顿所有的法律和军队的刺刀都不能让黑人进入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学校和我们的教堂。” 在场的嘉宾和媒体人士,把洛特的言语当成了一种恭维和赞美,而没有去深究其含义。然而触觉敏锐的博客没有错过这个消息,他们对洛特发动了猛烈地攻击,坚持要洛特下课。尽管洛特一再为自己的言行辩解,表示是自己措辞不当。而博客们通过列举洛特一直以来的言论,发现这根本不是措辞不当的问题。洛特的众多言论表示他一直都是一名种族主义者。而他的“口误说”无非是深化了他的“顽固”。迫于博客的口诛笔伐,洛特宣布辞职。 至此,对洛特一战,博客宣告了胜利。 在此事例,休伊特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博客蜂群。当很多博客选择了一个主题或者开始跟踪一条新闻时,便可形成博客蜂群。博客蜂群是舆论风暴酝酿的早期征候。当舆论风暴暴发时,公众对人物、地点、产品或现象的理解将从根本上发生改变。② 2005年11月26日上午8时49分38.6秒,江西九江、瑞昌发生5.7级地震。在九江地震发生后的14分钟、武汉感觉到较强震感后4分钟,国内最大的博客网站“博客网”的一名武汉网友在他的博客上发出了最早的地震消息。而“新浪”的时间是上午9点36分,“搜狐”的时间是上午9点51分,QQ的时间是上午9点50分③。这是国内博客第一次对于突发事件快速报道显出巨大的威力。这天上午9点16分,九江网友发出地震的消息,同时简单描述了地震时的情况和感受。博客网这时开通了九江地震联播,以实时滚动的方式报道各方关于地震的消息。大部分的消息来自九江和武汉等地震相关的地区网友,是完全来自于第一线的最真实感受,没有正规新闻报道的格式和套路,完全是一种个性化得随意记录,却是一种最真实的反映。 随着网络在中国的普及和手机终端与博客的结合,类似突发事件的传播,从发生到发布已经缩至两分钟甚至更快,这是传统媒体根本无法想象的速度。 现在,几乎所有有影响的传统媒体都在主动建立自己的“博客”渠道,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也可以这么说,博客传播已成为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新闻源,专业记者和编辑可以在博客的世界中广泛搜索,挖掘宝藏。 当然,博客内容本身的传播力其实是有限的,片面地扩大博客的影响力是不现实也不客观的。在面对受众的时候,博客只是充当了一个新闻源,要想在社会舆论中产生较 大的轰动效应,还是离不开传统媒体的跟进。 博客受众传播方式的改变和编辑理念的翻新,使网络博客生成出许多新的形式。在这当中,社会舆论博客以个体的前期预判、临场观摩、事后评论切入世间政治生活,成为人们表达政治见解、反映公众民意、协助选举、监督政治、影响公共决策的民主的开放性平台④。 从当前国内外舆论博客兴起的背景和发展趋势来看,国外舆论博客的大量涌现始于政治选举,而国内主要以官员博客和“两会博客”最为耀眼。 前教育部副部长韦钰因开办博客而被称为中国“博客部长第一人”。与此同时,一些厅局级官员博客也纷纷亮相。这其中,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的“医生哥波子博客”和“中国第一公安博客”成为网民备受关注的焦点。此外,自2006年两会以来,主要有朱永新、赵丽宏、李汉宇等16位代表委员在人民网开通两会博客。在新浪和搜狐等门户网站,主要开通了《小丫跑两会》、《柴静两会观察》、《马斌读两会》、《小撒探会》等两会记者博客。这些“两会博客”,起到了让人们更广泛地了解与参与政治决策的良性作用。 据新浪博客的不完全统计,在今年的两会召开期间,约有50位人大代表和84位政协委员开通了博客。他们利用博客主动发布政务信息,让公众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在做什么,消除误解,取得共识,增强政府公信力,也可以利用博客问计于民,拟订一些政策措施时可以现在博客上征求意见,使决策更加民主科学。 博客研究专家方兴东先生在成立博客中国(2005年7月更名为“博客网”)早期承诺将不刊登广告,不做商业性网站。现在看来,广告还是成功的进入了博客里面,因为目前国内顶尖网站都有大量的广告业务。 所谓博客广告,简而言之就是发布在博客网站和个人博客上的广告,是网络广告的一种新形式。这些出现在网站右边距(有时候是左边距、上边距或下边距)上的广告,有些具有点击率,而有一些根本就没有点击率。 由于博客广告在国内外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它的类型划分和具体形式都比较简单。常见的博客广告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博客网上发布的普通广告。主要包括旗帜广告、按钮广告、插页广告和富媒体广告等,通常是将各类广告挂在博客网页上,用以传播广告信息。在这里要提的是,这类博客广告一般比较看重博客网页的点击率,例如博客主大都是名人。因为这样有益于自己广告的宣传,给自己的广告打造知名度。 另一种是以博客形式发布的广告。它将广告内容写成文字,或制成图片、音频与视频等,直接贴在个人博客上,既是博客内容的组成部分,也可以用来发布广告信息。与 其说是博客广告,不如说是广告宣传的一种创意和策划。目前市场上流行着一种革命性的市场营销理念:创建自己的博客,以吸引读者群,并且永远拥有自己的博客广告条。这无疑是对后种形式的最好诠释。 博客营销可以促进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从而取得更好的营销效果。 博客是时下最为火爆的网络工具和语言,它的魅力在于提供了一条个人表达的渠道和被倾听的空间。如果你是一个网民,如果你对互联网有过一些程度的接触和了解,这一点便不会被否认。无论是视频博客还是文字博客,都没有本质的区别,博客文化必须是一种平等、民主的平民文化。 一直以来,博客都被公认为是“草根文化”的天堂。“草根文化”顾名思义,就是具有平民文化的特质,属于一种没有特定规律和标准可循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动态的、可变的文化现象。在博客的世界里即使是毫无名气的人写的博客,但是也能引起巨大的点击率。博客的诞生,天然地代表了“草根”阶层的声音,在短时间内发挥了超出人们想象的巨大影响。 2006年6月2日,新浪博客迎来了它的第八个“千万人气博主”——Acosta(西班牙语,极地阳光的意思)。与他之前的七位如徐静蕾、潘石屹等知名人士不同的是,这位博主既不是演艺明星,也不是知名人士,仅仅是一个喜欢在博客上记录生活和思想点滴的孩子。当时,Acosta的每篇文章几乎都能引来成百上千网友的跟帖评论,甚至在他发表了“因为最近比较忙,所以两天更新一次”的公告后,很多粉丝还是不停地刷新着他的页面,以求能在最快的时间内与偶像亲密接触。现在,他的博客访问人数已达2亿,一个互联网的神话就此诞生。 打开新浪博客TOP100,不难发现其中的确藏匿着不少的草根,朴实的风格,华丽的文笔,直接体现了博客这种“草根文化”价值之所在。 博客有效地“击中”了传统媒体的缺陷,迎合了自我表达新方式的需要,博客的出现及大行其道,都是恰如其分的。 一种媒体的存在与其产生的影响,离不开它的传播模式与传播特点。固然,博客对传统媒体和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也是由其传播模式和传播特点所决定的。从传播学的角度可以简单的描述博客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特点。 在《博客——信息革命最前沿的定位》一书的《序言》中,方兴东博士豪迈的预言:“不远的将来,人类社会将逐渐形成以大众传播和博客传播两套互补传播系统为主导的新型社会,步入真正摆脱制度性局限的‘以人为本’的信息社会。” 然而,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博客还是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名人博客的“生活垃圾”现象过度泛滥,政治博客的“形象工程”大量开设,以及大众博客对于生活隐私和道德界限的屡屡突破,各种“门”事件以及口水战的此起彼落,使得我国博客发展状况明显呈现“虚热”现象,博客应用的肤浅化和庸俗化给博客的健康发展带来极大的阻碍。 参考文献 【1】休·休伊特:《博客——信息革命最前沿的定位》,杨竹山,潘浩译,中国铁道出版社 【2】方兴东,《博客与大众传播——互补与融合》,《新闻实践》2006年5月刊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摘要: 网络以人们不可估量的速度迅速发展,而且大部分网络使用者是青少年,他们在网络中发展了自己同时也沉迷了自己。网络有双重作用,网络极大程度影响了青少年,应该正确解决青少年在网络中虚度的问题。本文通过探讨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和建议。希望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青少年可以正视到网络的危害,能够正确使用网络,共同营造绿色网络。关键词 :网络网络发展青少年影响 一 网络及网络发展 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及网络的发展是当代科学技术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自计算机问世以来的半个多世纪里,网络发展迅猛。今天,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信息化社会的两大支撑技术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它将作为一种生产力,将在信息交流及新技术革命中发挥关键作用,并推动人类社会更快向前发展。 二战后,美国大学物理学家和他的学生共同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基本部件,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名全自动电子计算机——ENIAC研发成功了。它的诞生使人类进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代——信息时代。它奠定了计算机发展的技术基础,标志着人类计算工具的历史变革,由此,人类进入网络世界。 计算机网络主要是用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结合,从20世纪50年代起步至今已经有50多的发展过程,刚开始的网络只是用来计算和开发研究技术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计算机并不是刚开始又大又笨的机器,到今天都可以用掌上笔记本,在网络方面也发展的有声有色,从当初的单一用途到如今的影响,不仅仅是研究人员专用的,银行,超市或公司,到个体的青少年,都了解了网络,可以搞研究,也可以让青少年了解知识,娱乐,大家可以有自己的论坛,群组等等。“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对现在的我们并不是什么难事,网络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当今时代的发展,也是我们历史上的新篇章。但事物都会有两面性,有利必然就会导致弊端。据调查,不良网络视频分为恐怖暴力、淫秽色情、赌博诈骗等九大类,而在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第一批曝光网站名单中,“google”等19个网站因为存在大量违反社会公德、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低俗内容而榜上有名。不少青少年在上网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交友、游戏等不良网站的自动弹出。同时网络黑客给计算机业带来了不少的麻烦,而黑客们却被称为“神人”。 二 青少年使用网络的情况 今天,当我们进步到网络社会,青少年在网络影响下虽然展示了许多缤纷之处,有35%的网络使用者是青少年,但他们留恋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还是有很多懵懂的青少年沉溺在网络里面泥足深陷,实在令人堪忧。 据相关调查显示,受网络发展影响的青少年有以下两个特点:(1)从人群种类分析,目前中国青少年学生网民已经达到5800万,占总网民比例35.85%占青少年网民70。00%。5800万网民的结构特点非常突出,其中高中生较为多数约有2000万人,其次是大专及以上学历的青少年学生网民有1800万,初中生和小学生共同构成了其他的2000万网民。(2)据地理位置分析,青少年学生网民中大多数居住在城镇,接近3/4青少年学生网民都集中在城市,农村仅仅是28.30%约1600万人,青少年25岁以下网民总规模已达到8294万人,占据了1.62亿网民的一半以上。其中中城镇的青少年对网络更加有力的接近,我们可以从生活中了解到,许多高中生,在下课后便“疯狂”的奔向网吧,走进他们的“世界”中,这便是城镇青少年比农村青少年对网络的优势。 青少年上网到底做什么,下面是一个调查资料,调查显示:看电影玩网络游戏的占47.50%聊天的占20。00%查资料的占15.50%看新闻的占13。00%通过这个资料可以看出青少年大部分上网都在玩网络游戏中度过。 由于青少年生理心理的不成熟,网络对它的负面影响更加突出,大多数青少年通过网络不是学习知识,而是沉迷网络游戏,或不健康网页,涉世不深的他们由于年幼 或好奇等种种原因,对事物的认知较差,这样这些非健康的东西则会轻易的影响到他们的内心。网络犯罪青少年所占比例很大,一些暴力色情的视频或网页轻而易举的进入到他们的眼帘,长期的灌输不良思想,有些偏激想法便蠢蠢欲动,这样一来,一旦遇到“天时地利人和”他们便走上了犯罪歧途。近年来少年犯的比率逐渐增加,多部分就是和暴力色情的网络游戏有关。还有部分因缺钱而偷或抢得犯罪行为。而且有些人一旦沉溺上网络就会花费大量金钱,他们甚至分不清虚幻的网络和现实社会之间的意义。对于一些较贫困的家庭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当家长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欲望的时候,不成熟的青少年便会滋生“偷或抢”等犯罪心理.所以网络的发展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长.从这些非常突出的数据中得出热衷于网络的高中学生较为多数,原因有;一方面考虑高中生应处于在忙碌的学习中,并没有太多的闲暇时间更多关注网络,即使是为了寻找对自己有意的知识,也并不可能存在这种现象,现在的学生较多的利用网络娱乐自己,玩游戏,聊天,看不良信息等。随着年龄的提升,青少年的心理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通过网络,对世界更有一种新的欲望,越是慢慢的接近,欲望更使高中生探寻网络各种信息,然而在分析初中和小学生,不能完全否定他们不了解网络,但大多数仅限于求知,他们并不了解网络的功能和性质,在经过家长及老师的教导,全身心的投入在学习中,对大专以上青少年的分析得出,他们只是用业余的时间偶尔娱乐,他们的年龄已经了解了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把自身投入到现实中,而不是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利用网络完成人生的梦想,从网络对青少年的数据中分析,地理位置也是影响着他们对网络的认识。 从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可见而知,这些属于处在大学的水平的青少年,从种种的社会现象与身边中的案例,你可以深有体会,在刚开始网络盛行时期,有些青少年会为了一些游戏的装备而借钱或者偷家里的钱而走向歧途。更有精心抢劫,仅仅为了满足感。他们沉入了虚拟世界中,完全无法自拔,甚至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比尔·盖茨,他虽然最后没有在哈佛毕业,但他所创造的伟绩众所周知,值得人们去学习。他喜欢网络,并不是里面的游戏世界吸引他,而是一心的研究开发软件,为人们提供更多知识和技能,为国家及产业提供方便等等,他的热爱是现实的,是用心去爱,没有他的开发研究也许今天的网络并没有那么完善也没有那么的突飞猛进。再看看沉迷的青少年,他们的“热爱”又是什么。 青少年的发展离不开网络知识,可以浏览群书,研究课题,开发项目,农村的青少年不能因为条件和地理位置的不便而忽略网络,这样就脱离了时代的步伐,成了“文盲”。青少年应该正视网络发展,现在“世界变小了”,应该通过网络了解世界,了解世界的发展,心中应有一颗抱负心理,能为国家做一些贡献。 在大学校园里,网络成了青少年沟通的核心,学生的考试,假期,成绩,活动等都必须上网来查找,如果青少年离开了网络,视而不见为了逃避不良信息,这是他在整个“小社会”里无法生存。例如:有一个本科生,参加了北京海尔公司的招聘会,他尽力的展现自己,面试结束后,让他等通知,因为海尔公司在网上已经公布了这次招聘名单,而那个人却忽视了网络,认真的等电话,可是一直都没有消息,以为没有希望了,但幸运的是,他的朋友在网上看见了本来想恭喜他,没想到他本人却不知道,在最后的时间,他抓住了机会,成为了海尔的一员。从此看,正确利用网络,在适应时间,地点了解网络,对青少年也是十分有力的。 总之,前文所述不仅仅青少年占据网络的“半壁”,世界被网络覆盖,人们可以尽情享受其中乐趣,使人民的生活多姿多彩,远离不良诱惑。但也可以看出网络发展还对青少年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 三 网络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网络发展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 1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求职和学习的广阔空间,成功的克服了时间,地点等一系列问题。在互联网的虚拟学校中上课已经成为国外以及部分高校一种新的教育方式,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和老师,同学交流探讨,为青少年提供了诸多的便利,网络 方便了青少年更好的获取知识。同时也没有那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学生可以尽情的展示自己,更有信心。 2网络的发展成果打破了以前泡在图书馆一页一页找的困扰,“一键知天下”,网络传媒满足了青少年的好奇心,了解更多的知识,对于会好好用计算机的青少年而言,可谓真正的知识宝库。网络拓宽了青少年的视野,增加了青少年的知识面,提高了青少年的综合素质,网络知识也可以说是一本“万能手册”。 3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计算机水平,给予了他们一定空间与外界联系与交流。有了计算机的水平,当你出现在一定场合时,你可以进展你的才华,也可以把你自己的计算机作品展现在大家面前。大学中可以自己制作课件。 4过网络方便了朋友同学之间的交流,做到真正的天涯若比邻,交流意见,完善自己的生活,都是网络发挥的作用,对青少年而言,网络可以给予那群山里孩子更多的好奇与冲动激发他们的梦想,也可以对那些满足于现状的青少年给予启示。穷山沟不是他们一辈子的守候,他们一样可以穿越穷乡僻壤,找到自己的天空,5网络文化是全民参与的文化,在开放的网络文化中,青少年的个性被他人所认可,更好的激发了他思维的活跃性和创造性。网络内容丰富多彩,可以充分发挥青少年不被束缚的想象力,对培养他们独特的思维起到积极作用。 6网络也释放了青少年的心理压力,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大多数叛逆,有许多烦恼,长期的负面情绪堆积,是青少年形成自闭心理。网络的虚拟性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把心里话说出来,使内心的不满,烦恼得以充分释放,缓解了心理的压力,解决了心理问题,营造了更加美满幸福的家庭。 (二)网络发展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1青少年正值花季,而大多数一有时间就泡在网吧里,不仅浪费青春,更多的也消耗了精力甚至荒废了学业。而有的人则是活在自己虚构的网络世界里。网络聊天,在虚拟的小天地里,极大地满足了虚荣心。你可能身材矮小,一样可以说高大威武;你可能丑陋无比,却可以说自己貌赛潘安。在别人的夸奖与称赞中极大满足了那些自卑者的虚荣心。因此他们便更加痴迷网络,更“热情高涨”。现在更有多网恋的和网友见面的记得以前有个高中同学,因为网恋而天天拿着手机聊QQ高三本来是该奋笔疾书努力考大学的,而她却在那个不真实的网恋中春心荡漾,结果呢,在明媚的七月我们都接到了录取通知书,而她什么都没有,连白马王子也不见了,到头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给予过多的热情,希望于网络,可能你真的会失去很多。 2而且最可怕的是私自和网友见面,网络诈骗。在网络中尽可能为你树立高大形象,努力培养感情,约女生见面,利用青少年单纯的特点,进行诈骗还有不少无知少女在见面时遭到强奸或拐卖等悲剧,所以要再次提醒青少年,对待网络要谨慎,别轻易曝光自己的真实姓名,更别见面,好好保护自己,防患于未然。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好多信息中都或多或少的夹杂着不文明信息,对青少年的成长造成了阴影。【九岁女孩遭骗奸】据《兰州晨报》报道,因为经常上网浏览一些黄色淫秽图片,又去录象厅观看违禁录象,平川区一名年仅15岁的少男李某最终经不住诱惑,将一名9岁的女童骗奸。据了解,犯罪嫌疑人李某系靖远煤业公司某校学生,由于在校期间经常偷着在网吧上网,浏览一些黄色淫秽图片,且经常上录象厅看淫秽录象。久而久之,年仅15岁的李某便不能自制。2004年3月20日,李某从学校回到居住的红会一矿后,发现在家附近的操场上有两名小女孩正在玩耍,便顿生邪念,以带两人去玩为由,将两女孩骗至一平房内,采取威吓手段,将其中一名年龄较大的9岁女孩奸污,并模仿录象中的镜头做了一些下流的动作。案发后,接到报案的红会一矿保卫科民警于当天将李某抓获并于次日刑拘。4月1日,李某被依法逮捕。5月28日,记者从靖远煤业公司公安处获悉,目前,此案已移交平川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3同时,网络不良信息的发展对监管部门的管理了也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始终无法做到斩草除根。同时,青少年对网络的迷恋也给学校和老师管理方面带来了麻烦。我个人认为,绿色网络不仅仅要考监管部门管理,而是每个网民的责任,希望广大网络全民参与,共同营造绿色家园,为青少年的发展以及社会安定和谐尽一份力量。 4青少年对网络的迷恋,花费了一定的时间与金钱,一定程度上荒废了学业,最后只能用自己的劳动了来获取生存的意义。 5长时间的上网,养成一种不好的习惯,经常出没在网吧会对同学与老师留些不好的印象。换一种角度去思考,当我们看到刚从网吧回来的同学,满身带着一种烟味时你是不是也会反感,不愿意接近她。如果你也总出没在网吧,同样也会遭到一样的眼神。 6会影响青少年继续去高中或是大学深造的机会。世界上没有卖后悔药的。时间也不会停止,更不会倒流。青春美好时光一旦错过,只能活在后悔中。成天过着颓废不前的日子。 四 措施及建议 (一)构建学校社会及家庭的三方平台 在学校,社会以及家庭开展网络文明教育,一般来讲,青少年尚未形成道德人格,对文明诚信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学校可以教育青少年形成高尚的人生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对不文明的行为嗤之以鼻,把荣誉与羞耻的行为灌输到青少年中的思想中去,帮青少年形成强有力的荣辱观,学校多开展一些公益活动,开展多一些业余活动,适当减少青少年的心理压力,适当进行一些道德文明等宣传,奖励品德,道德优秀的学生。老师,家长多给予青少年一些关心,大多数青少年上网原因是因为缺少关心,而并非天生叛逆或天生孤僻。家长从小进行教育,培养孩子积极广泛的爱好,从小培养健康的心灵。家长无论多忙希望可以多分给孩子一点时间,不让孩子寂寞空虚,教孩子上网正确的目的,以及控制上网时间和杜绝孩子接触暴力,游戏,色情网络的机会。多和青少年沟通,及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给青少年一个温馨,美满的成长环境。 (二)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筛选监督 杜绝不文明信息,对散播不良信息及病毒者授以法律的制裁,切实落实网络实名制,杜绝未满18周岁青少年进入网吧的机会,对小城镇的监管应更加严格,对非法营业的网吧取缔,对现在刚兴起的租赁身份证行为加以管理。学校周边杜绝网吧的存在,健全绿色网络,营业性场所,控制上网吧时间,希望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健全的法律共同维护青少年的利益,全社会一起呵护我们祖国的未来。 (三)加强对网络危害的宣传 多进行一些网络危害的宣传,倡导网民健康上网,提醒青少年不轻易见网友,不要在网络中汇款以及透漏自己私密资料,时刻提醒青少年,保护自己!建立和青少有关的网站,调查青少年都喜欢什么,比如娱乐,学习,运动等。设计这种网页供他们来分享,不仅可以使青少年获得身心的教育,同时还会给网络带来更多的利益。 通过研究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这一问题了解到对青少年网络教育的重要性,要让青少年正确的面对网络这把双刃剑,就必须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了解世界,掌握时代的发展,得到快乐的生活。大家共同创建一个健康的网上空间,让每一个公民正视网络,不采取极端手段进行非法行为活动,带动青少年走向积极的一面。 网络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 内容提要 : 21世纪是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以它特有的优势和发展速度,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将信息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给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然而,计算机信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给青少年带来积极方面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灾难。 重点字:网络发展、青少年、影响、调查分析 调查报告: 一、上网地点:58%的青少年用户在家里上网,31%的用户在亲戚朋友家上网,在网吧、咖啡厅或电子游戏厅上网的占20%,在父母或他人办公室上网的占15%,在学校上网的占10%。 二、上网时间和对上网时间的满意度估计: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212分钟左右,如果平均到每日,约30分钟左右。37.0%的用户认为自己上网时间“正好”,认为“比较多还能满足”的用户占12.0%,认为“太多了”的仅为0.7%。31.7%的用户认为“比较少”,18.5%的青少年用户认为“太少了”。也就是说,50%的青少年用户对上网时间并不满足。 三、互联网功能的使用:玩游戏占62%;使用聊天室的占54.5%;收发电子邮件占48.6%;下载储存网页的占39.7%;使用搜索引擎占25.0%;订阅新闻占21,9%;网络电话占14.7%;网上寻呼的占14.3%;制作和更新个人网页的占12.6%;上传文件占9.4%;公告板(BBS)占9.2%;代理服务器占2.3%。 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 一、网络为人类带来无限生机和动力,展示出一方美好的乐园。人们对其的喜爱程度,从每年倍增的上网人数可见一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网络与青少年的个性相适应。 1.有利于青少年线性思维方式的转变 线性思维方式强调事物的先后顺序,对事物的认识从头到尾都遵循单一的顺序。而在网络中大量使用的超文本阅读方式是以网状形式来构筑和处理信息的。它是一种跳跃式的、综合的非线性思维方式。从非线性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的同时必须考虑它与周围事物的种种联系,并透过这种网状的联系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思维方式改变了传统线性思维所固有的较狭隘、死板的弊端,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发散性思维、拓展青少年的思路,有利于帮助他们正确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网络的使用同时又可以培养青少年以一种系统的眼光看待问题和积极利用现代化工具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意识,而这恰恰是信息时代所必需的。 2.青少年的创造能力得到了提升 随着国内几大互联网的崛起,年轻的网络创建者们成了青少年的榜样。网络创业的神话、网络平等的故事激励着大量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知识与创造力的重要性已越来越深地植根于广大青少年的心中。网络上的信息极其丰富,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青少年在这种浩如烟海的信息面前,不再看重“博闻强记”,计算机和网络就是他们的记忆。他们面临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获取已知,而是以高度的想象力去创造和运用新知识。网络使青少年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无 论是在创新观念、锻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内容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的智力得到了升华。 3.满足了青少年交流、学习、沟通和理解的需要 网络高效、快速、方便、独特的交流方式与当代青少年偏于好奇、乐于幻想、追求独立的要求相吻合。因此,网络一出现,便注定与青少年紧紧联系在一起。网络使得青少年和世界息息相通,使得他们在有限的学习、工作的重压之外获得了更广泛的空间。当全世界缤纷多彩的信息资源集结在青少年的面前,他们的视野、心胸会与以往完全不同。 二、上网有瘾,这早已成定论,正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网消得人憔悴”。那么,网络的神奇力量究竟是什么?它对青少年的影响到底怎样?我们如何采取措施克服其不利的影响呢? 1.从认识世界的方式上看 大量的网上信息常常使得青少年应接不暇。他们注意力往往随着信息的不断变化而转移,集中注意的时间太短。加之网络诱导他们用“看”的思维方式来认知世界,而排斥“想”,因而对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维方式会有一定的影响。使之思维有广度而缺乏深度,想象过于虚幻与生活背离。 2.从培养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看 五彩缤纷的网络信息无时空感和压抑感,容易使人产生亲密感。而这种力量是其它任何事物都无法具备的。特别是现在的青少年物质生活富裕,希望展现自我。他们极富好奇心和冒险精神,但自我监控能力 又不强。在学习、工作的重压之下,为了宣泄、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互联网成为其沉醉的场所,有的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沉溺其中而欲罢不能,造成心理错位或行动失调,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反而会助长其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 3.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上影响看 有报道指出,由于计算机作业面高度欠佳,显示器的高度、角度不合理及缺乏合理的支撑,加之不合格或不合理的网络用品充斥市场,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构成了危害。同时,长时间面对计算机屏幕,导致青少年生理机能失调、内分泌紊乱、神经系统正常节律被破坏等等。据有关专家介绍,长时间坐在计算机前的青少年中,30%患有缺铁性贫血、近视,脊椎及身体其它部位的疾患也明显偏高。 4.从青少年民族意识的弱化上看 互联网的使用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增强了青少年地球村村民的意识,有利于他们在日益“一体化”的世界中生存。另一方面,与这种“一体化”意识相伴的却是种族意识的弱化、民族认同感减弱、民族身份逐步模糊,特别是网上国外的信息占据了绝大部分,它们的观点和世界观会对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策网络是把双刃剑,既能给青少年带来“学习的革命”,也能传播非健康资讯,严重威胁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要以“青少年文明网上行”和“营造绿色网吧”等活动为契机,努力抓好“引导”和“规范”。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的同时要把互联网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水平,引导:(1)通过各种措施,引导青少年主动接触网络,利用网络,远离“数字鸿沟”,不断提高素质。 (2)通过各种培训,加强青少年网络知识教育,给青少年充分的“网上空间”。要考虑针对青少年的注意力,专门设立宣传正面信息的网站,增强点击率。 (3)为青少年以后适应网络时代,重点培养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让青少年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要在思想上为青少年修筑一道“防火墙”,让青少年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识,增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养成道德自律。(4)要加大网络立法力度,对青少年进入网络社会进行法律保护和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 规范:(1)执法部门要对青少年上网场所加大监督管理力度,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的规定。 (2)立法部门应不断完善关于网络管理和青少年上网和网吧经营方面的有关法律规定。 (3)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的方式,加大对网吧的监督力度,坚决清除非健康网吧,学校与家庭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对青少年身心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 (4)社会要积极开展“营造绿色网吧”活动,监督网吧业主文明经营,守法经营。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报告题目:网络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 系别:政史系 班级:10级历史教育班 专业:历史教育 学号:131007069 姓名:王彦明 近年来, 随着京哈、京沪、京广等干线大量开行里“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列车, 我国铁路发展到了高速铁路时代[1]。快速铁路以其客运快捷的优势正在改变目前的运输格局, 对公路运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国内外学者关于铁路对公路客运的影响已有不少研究。孙海林等[2]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和专家咨询法对秦沈客运专线各运输方式的分担率进行研究。马波涛等[3]运用可能满意度法和德尔菲法对高速铁路与航空的客流分担率进行了研究。毛伟等[4]运用TransCAD软件, 基于旅客出行效用函数模型, 研究旅客出行行为对客运通道分担率的影响。Gang-len Chang等[5]在预测韩国NW-SE走廊上高速铁路开通后各交通方式分担率的变化时, 提出了采用基于可变时间的新静态交通分配模型的方法, 对高铁运营后各方式的分担率进行了估算。Dai Nakagawa等[6]基于成本效益分析, 得出提高部分新干线列车运行速度会对日本核心区域产生很大影响的结论。 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高速铁路与公路客运的优劣势比较以及公路客流分担率变化两方面。模型中的广义费用函数基本只考虑出行时间和费用这2个因素, 对运输方式特性中的安全性等指标考虑较少, 且大多采用专家咨询法等定性方法来描述, 对影响因素属性值的标定方法也没有把不同影响因素的重要等级加以区分, 只以相对应的权重来计算各方式的选择概率, 模型不尽合理。 针对现有研究不足, 笔者基于汕尾市旅客出行行为和意向调查数据, 从出行者偏好和运输方式特性2方面出发, 将安全性、经济性、快速性、方便性、舒适性、可靠性和开行间隔7项指标引入Logit模型中。由于安全性是旅客出行方式选择中最基础的因素, 笔者将其单独提取出来进行参数标定, 对剩余因素权重值采用层次分析法定量求解标定。由于可能满意度法具有对样本要求低、参数可靠性较强等优点, 所以将其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来求解效用值, 从而克服了单纯的可能满意度法出现的各因素之间简单的线性组合的缺陷, 是对传统Logit模型特征函数求解所做的一定改进, 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模型的适用范围。笔者对客运总量和客流分担率的研究结论将为分析厦深客运通道综合交通结构的变化趋势和汕尾客运企业的未来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1 汕尾市客运市场现状 1.1 铁路客运现状 厦深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四纵四横”快速铁路通道中杭福深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于2013年12月28日正式运营, 也是汕尾市第一条铁路, 在汕尾市设置鲘门、汕尾和陆丰3个火车站。 1.2 公路客运现状 近年来, 汕尾市公路客运发展较快, 客运量、客运周转量增长迅速。由汕尾市2012年统计年鉴和交通局统计公报可知, 2011年完成公路客运量9 524万人次, 同比增长32%;旅客周转量717 981万人km, 同比增长35.5%。2012年完成旅客周转量933 375万人km, 同比增长30.0%, 汕尾市近8年的公路客运周转量及其增长情况见表1。 注:数据来自汕尾市2012年统计年鉴和交通局统计公报 2 客运量预测 用Excel工具对表1数据进行趋势线拟合, 由于汕尾市客运周转量随年份增长呈曲线上升趋势, 所以采用二次曲线时间序列法进行预测, 拟合得到的客运量预测模型为y (2004+x) =12 518x2-35 955x+375 225。 用标准差检验法检验模型的有效性。当时, 可以认为预测模型为优。通过计算, 该模型的, 小于15%, 可认为预测模型为优。 用平均绝对百分误差 (MAPE) 和R值来判断模型的精度, 若MAPE<10[8], 则模型预测精度极高。二次曲线趋势模型的百分比误差MAPE=6.41, R=0.976 2, 可以认为模型预测精度极高, 拟合效果较优。 用以上模型预测得2013年、2014年汕尾市客运周转量分别为1 065 588万人km和1 267475万人km, 同比增长15%和20%。 3 客流分担率预测 Logit模型是目前在分担率估算方面最成熟的方法, 笔者采用1种改进后的logit模型求解汕尾市铁路和公路客运分担率, 构建基于广义费用的效用函数并用层次分析法和可能满意度法对模型进行求解。 3.1 模型建立 Logit模型的效用函数随机项服从Gumbel分布, 其函数一般形式如下[9]。 式中:Pin为旅客n选择第i种交通方式时的概率;Uin为旅客n选择第i种交通方式时的效用函数;m为出行者n可以选择方案的个数。 确定影响效用值的基础指标, 得到总效用值, 其一般形式如下。 式中:Wj为第j种特性的权重;Cj为第j种特性的特征值。 灵活运用常加法、乘法、代换和混合等4类组合规则构建效用值函数。 由引文分析可得, 影响旅客方式选择主要因素有安全性、经济性等7项指标。从旅客和社会效益的角度考虑, 开行间隔、经济性属于逆指标, 其他属于正指标。安全性指标用“乘法规则”, 其他指标用“加法规则”。 通过以上分析建立汕尾旅客选择交通方式的效用函数如下。 式中:Si至Gi分别为第i种运输方式的安全性、经济性等7项指标。θ1至θ7为各服务特性变量的参数。 3.2 模型求解 分担率预测的关键是确定效用函数的各项系数。常用的参数标定方法有极大似然估计法、层次分析法、可能满意度法等方法。 根据引文分析, 笔者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可能满意度法相结合来进行效用值的求解。基础指标主要有3类:结构化指标、半结构化指标和非结构化指标[10]。 1) 对于结构化指标, 可以将其量化, 用线性插值法求解基础指标的效用值, 用w (a) 表示, w (a) ∈[0, 1]。基础指标有正指标和逆指标2类[10]。对于正指标, 有 对于逆指标, 有 2) 对于半结构化指标, 可以采用指标分解方法对其处理, 先分解再结构化处理成为可以量化的分指标。 3) 对于非结构化指标, 效用值的求解可采用德尔菲法、经济分析法等多种方法。 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应遵循以下原则:通过乘法规则的各指标权重各自取为1;通过加法规则合并的各指标权重加和为1。 根据以上分析, 为求解各指标权重, 构建铁路和公路3层层次划分模型见图1。 最高层为目标层, 即旅客选择自身效益最大化的运输方式;第2层是准则层, 选取经济性等几个指标;第3层为方案层, 即待选的运输方式, 即铁路和公路2种运输方式。 通过对汕尾市汽车客运站和高铁站旅客出行行为和意向进行问卷调查, 获取模型参数标定基础数据。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表300份, 回收290份, 其中有效表278份, 有效率为96%。出行者方式选择偏好和运输方式特性调查结果如表2、表3所示: %4.陕西铁路发展状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四
5.浅谈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 篇五
6.陕西铁路发展状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六
7.陕西铁路发展状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七
%
根据层次结构图, 依据表2、表3数据, 对两指标进行重要性比较[11], 得到每个具有向下隶属关系元素的因素之间的判断矩阵:
A-B判断矩阵
B1-M至B6-M判断矩阵
运用和积法[11]计算权重, 得到A-B判断矩阵的权重:
WA-B= (0.067 1, 0.377 8, 0.1224, 0.037 7, 0.145 4, 0.249 6) 。CR<0.1[11], 一致性检验结果满意, 求得的权重系数可以使用。
同理可得B1-M至B6-M矩阵的权重:WB1-M= (0.333 3, 0.666 7) ;WB2-M= (0.833 3, 0.166 7) ;WB3-M= (0.200 0, 0.800 0) ;WB4-M= (0.833 3, 0.166 7) ;WB5-M= (0.833 3, 0.166 7) ;WB6-M= (0.200 0, 0.800 0) 。
根据前方分析, 安全性指标符合“乘法规则”, 因此其权重θ1为1。
将B1-M至B6-M方式判断矩阵权重与A-B判断矩阵每1个权重相乘并做归一化处理可得铁路和公路客运两种运输方式各指标的综合评价权重见表4。
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和专家评估, 确定铁路与公路客运各项指标的可能满意度值。
1) 安全性指标。通过对客运企业和旅客出行调查, 公路取0.85, 铁路取0.95。
2) 经济性指标主要体现为票价。深圳到汕尾共有24趟列车, 一等座票价为55元, 二等座和无座票价为45.5元, 据调查, 90%的旅客均选择二等座和无座票, 取权重0.9计算, 则平均票价约为47元。公路的票价约为85元。节假日票价最大升幅约为10%, 由于受铁路的冲击, 未来降幅约为15%, 得出票价最大值和最小值, 代入式 (5) , 得出公路的可能满意度值为0.40, 铁路为0.84。
3) 快速性主要体现为旅程时间。厦深铁路的运行时间为70min, 公路客运的平均运行时间约为160min。取旅程时间小于70min可能满意度值为1, 铁路快速性指标的可能满意度值取1, 公路取0.44。
4) 开行间隔。铁路平均发车间隔为28min, 公路平均发车间隔为20min, 取铁路开行间隔指标为0.75, 公路为0.92。
5) 方便性、舒适性、可靠性的可能满意度值根据汕尾到深圳通道的具体情况, 按德尔菲法取平均值, 其结果见表5。
利用表4、表5数据, 按式 (3) 可计算得到未来2年内铁路和公路客运的效用值分别为0.877 4和0.646 5。由式 (1) 计算得到铁路和公路客运客流分担率分别为56%和44%。
而用典型的可能满意度法求解时, 认为各指标的效用值即为可能满意度值[3,10]。因此, 利用表5数据, 根据式 (3) 和式 (1) 计算得到铁路和公路客运客流分担率分别为77%和23%。
而根据旅客出行意向调查得到2种方式客流分担率分别为67%和33%, 这与夏深铁路目前正在试运行, 票价较低, 并且部分乘客是出于新鲜感而选择铁路, 造成铁路的分担率偏高的结果相吻合。由此可见, 用改进的方法比典型的可能满意度法求解得到的客流分担率更符合实际情况。
4 汕尾市公路客运企业发展建议
基于前文客运量预测和客流分担率预测结果, 结合汕尾市公路客运市场现状, 采用SWOT[12]战略分析法对汕尾公路客运行业进行战略分析。见表6。
通过上文SWOT战略分析, 对汕尾市公路客运企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 客运企业间应加强合作, 联合经营, 提高集约化水平。目前汕尾市客运经营业主过多, 竞争激烈, 难以形成统一的力量应对高铁的冲击。客运企业应整合线路资源, 消除内部压价竞争, 提升行业竞争力。
2) 合理制订票价及运价结构。目前公路客运相比铁路, 耗时更长, 票价更高, 公路客运性价比明显较差。汕尾市客运企业应合理调整票价及运价结构。
3) 加强与铁路的合作, 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和短途运输。一方面, 铁路不能实现门到门服务, 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无法全部覆盖;另一方面, 铁路增加了换乘的短途客流, 公路客运企业应主动对接火车站, 开展转运型节点运输, 以短途客流补长途客流。
4) 提升差异化服务水平。由于行程时间较长, 客运班车可提供免费无线网络, 推出异地购票和优惠票卡等服务。
5 结束语
基于相关调研数据, 建立厦深铁路对汕尾公路客运影响的logit模型, 并结合旅客出行意向调查结果进行了验证。可以看出, 改进的Logit模型是比较简便和有效的方法。研究表明:汕尾市客运总量仍将快速增长, 但由于2014年之前公路客运是汕尾地区唯一的运输方式, 所以铁路的开通将对公路客运产生严重冲击, 公路客运企业应该尽快采取应对措施。
摘要:为研究铁路对公路客运的影响, 从出行者偏好和运输方式特性出发, 选取安全性、经济性等7项指标确定运输产品的效用值, 对传统的Logit模型特征函数求解进行了改进, 基于旅客出行行为和意向调查数据, 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可能满意度法对分担率模型进行求解。与典型方法和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 改进后的Logit模型在样本量较小的情况下比较简便有效。利用二次曲线时间序列法和改进的分担率模型, 计算出未来2年内公路客运量将同比减少56%, 铁路和公路的客流分担率分别为56%和44%。可见, 厦深铁路的开通将对汕尾公路客运产生较严重的冲击。最后通过SWOT战略分析对公路客运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公路客运,客流分担率,Logit模型,厦深铁路,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王平.现有模式高铁冲击下的高速公路客运形势分析[D].西安:长安大学, 2011.Wang Ping.Study on the situation of highway passenger transport under the existing model of high speed railway[D].Xi′an:Changan University.2011.
[2]孙海林, 胡兆杰.秦沈客运专线对京沈客流分担率的影响分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研究, 2004, 26 (3) :69-71.Sun Hailin, Hu Zhaojie.Analysing the impact of Qin—Shen passenger-dedicated line to the share rate of Beijing-Shenyang passenger flow[J].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J].2004, 26 (3) 69-71.
[3]马波涛, 张于心, 赵翠霞.运用Logit模型对高速客流分担率的估计[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2003, 27 (2) :66-69.Ma Botao, Zhang Yuxin, Zhao Cuixia.Estimation of the distributing rates of high_speed passenger flows with the Logit Model[J].Journal of Northern Jiaotong University, 2003, 27 (2) :66-69.
[4]毛伟.基于旅客出行行为分析的通道客运分担率预测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08.Mao Wei.Study on the mode share forecas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assenger behavior in transportation corridor[D].Chengdu:South 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2008.
[5]Iljoon Chang, Gang-len Chang.A network-based model for estimating the market share of a new high-speed rail system,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Technology, 2004, 27 (2) :67-90.
[6]Dai Nakagawa, Masatoshi Hatoko.Reevaluation of Japanese High-speed Rail Construction:Recent Situation of the North Corridor Shinkansen and Way to Completion[J].Transport Policy, 2007 (14) :150-164.
[7]杨志高, 张宝军.时间序列法在供水量预测模型建立中的应用[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4 (3) :31-34.Yang Zhigao, Zhang Baojun.The time series analysi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supply prediction model[J].Journal of Xuzhou Institute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2004, 4 (3) :31-34
[8]赵改平, 刘丽兰.销售预测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现代制造工程, 2011 (3) :28-31.Zhao Gaiping, Liu Lilan.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sale forecasting-analyzing system[J].Modern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2011 (3) :28-31.
[9]刘好德.基于Box-Cox Dogit模型的公共交通分担率预测[J].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2, 30 (1) :47-51.Liu Haode.Public transportation share ratio forecasting based on box-cox dogit model[J].Journal of Transport Information and Safety.2012, 30 (1) :47-51.
[10]谢如鹤, 邱祝强.Logit模型在广深铁路客流分担率估算中的应用[J].中国铁道科学, 2006, 27 (3) :111-115.XIE Ru he, QIU Zhu qiang.Application of Logit model in estimating the distribution rate of passenger flows on guangzhou-shenzhen railway[J].China Railway Science, 2006, 27 (3) :111-115.
[11]郭春江.高速铁路与民航客运量分担博弈模型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10.Guo Chunjiang.Research on the game theoretical model of passenger traffic sharing between highspeed railway and civil aviation[D].Beijing: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2010.
8.康德对崇高理论的发展及其影响 篇八
关键词:崇高;理性能力;强力;人的主体
中图分类号:B51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51-01
康德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他对崇高理论的发展,是在其美学巨著《判断力批判》中完成的,他的理论既有对前人的继承,又有自身的融合和独创。
在西方美学史上,崇高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始于毕达哥拉斯;之后,朗吉弩斯从风格的角度在《论崇高》一文当中探讨了崇高,崇高第一次被当做审美范畴来看;再后来,柏克首次明确区分崇高和美,认为崇高是由痛感带来的快感。
康德承袭了“崇高”理论,并以独特的批判眼光赋予其新的含义,发展出他著名的崇高理论。康德是崇高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把崇高升华到了哲学高度,他对崇高理论的研究丰富和拓展了崇高的内涵,使崇高成为现代美学史上一个重要范畴。
一、康德提出崇高理论的角度
康德把哲学问题归为四个问题:“在这种广泛意义上,哲学所从事的事业可以归结为以下一些问题:(1)我能够认识什么?(2)我应该想什么?(3)我能够期望什么?(4)什么是人?从本质上说,所有这些可以归结为人类学,因为前三个问题都从属于最后一个问题。”[1](p244)
康德的三大批判都是以人为根本出发点来探讨哲学问题,从而系统地探索人类的心灵。康德恰恰是从人类心灵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崇高理论的!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所探讨的主要是认识的问题;在《实践理性批判》则主要探讨的是道德的问题。他写作《判断力批判》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实现认识和道德、理性和实践、自然和自由的过渡。这一过渡之所以有可能的基本条件就是人的心灵,而崇高正是这个过渡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康德正是从这个角度提出和探讨崇高理论的。
二、康德对崇高的分析
康德非常坚定地把崇高和美看做两个各自独立的审美范畴。当然,在区分二者的同时,康德也看到了崇高与美的统一。
康德认为:“美有一点是和崇高一致的,即两者本身都是令人喜欢的。”[2](p82)就是说,崇高和美这二者都是审美判断,这二者都是自身令人愉悦的,并不涉及利害、目的和概念;但同时,崇高和美又都具有主观的合目的性、必然性和普遍有效性。
然后,康德又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崇高与美这二者的差异之处。
第一,从审美的对象来看,美只涉及对象的形式,而崇高却涉及对象的无形式。康德说:“自然的美涉及对象的形式,这形式在于限制;反之,崇高也可以在一个无形式的对象上看到,只要在这个对象上,或通过这个对象的诱发而表现出无限制,同时却又联想到这个无限制的总体:这样,美似乎被看做某个不确定的知性概念的表现,崇高却被看做某个不确定的理性概念的表现。”[2](p82)
崇高的无形式的对象自身是无限的(如宇宙)。形式总是有限制的,无形式则可以是无限的。例如:一行白鹭、两只黄鹂,它们的形式是有限的,我们凭感官就能把握住。但是,璀璨星空、无垠大海,它们却是无穷无尽的,我们凭感官无法把握它们的形式,只能设想它们是一个整体,借助理性来把握它们。
第二,康德说美“直接带有一种促进生命的情感,因而可以和魅力及某种游戏性的想象力结合起来。”[2](p83)因为美的有限形式与主体的想象力是相适应的,美感是想象力的游戏,它能直接促进主体的生命力。
但崇高和美感不同,崇高的无形式与主体的想象力并不适应,崇高是“通过对生命力的瞬间阻碍、及紧跟而来的生命力的更为强烈的涌流之感而产生的”[2](p83)就是说,作为主体的人在面对崇高的对象时首先所感到的并不是愉悦,而是先感到恐惧,继而产生痛感,然后在人的理性能力的升华下,恐惧变成崇敬,痛感转为愉快。
因此,康德认为,美给人以积极的愉快,而把崇高带来的愉快称为“消极的愉快”。
第三,康德认为崇高和美最重要的和内在的差异可能在于美自身就可以构成一个愉悦的对象,它可以在对象的形式中的找到根据,但崇高对我们的想象力是强暴性的,它的根据则完全在我们心中。
康德说:“真正的崇高不能包含在任何感性的形式中,而只针对理性的理念。”[2](p83)比如被风暴激怒的海洋,它们本身是可怕的、恐怖的。但是因为在我们心中预先存在一些理念,从而我们才能离开感性去追求更高的理念。这样,当我们观赏狂暴的海洋时,才能被激发出一种崇高感,它显示着作为主体的人的理性精神的伟大。
三、康德对崇高的分类
康德把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他认为数学的崇高的对象是直接呈现在我们的直观之中,如浩瀚的星空、澎湃的大海等等。数学的崇高可以说是外在的,是以对象体积的无限大作为主要特征。
力学的崇高,康德认为是间接的、非直观的,必须在主体和对象之间的关系中去感受。比如,在远离狂暴闪电的危险后,作为主体的人的心理超出日常,感受到天地的浩大、生命的壮美。力学的崇高是以对象巨大的强力作为主要特征的,它在于对象既引起恐惧感又引起崇敬的那种巨大的强力或者是气魄。康德说:“自然界当它在审美判断中被看做强力,而又对我们没有强制力时,就是力学的崇高。”[2](p99)
人的主体性是康德崇高理论的核心和支柱。在他的崇高理论当中,康德强调人作为主体的理性能力,这也是康德哲学的归宿以及重要价值所在。
四、康德崇高理论在西方和中国的影响
在西方,康德的崇高理论在美学史上影响重大,他的崇高理论不仅影响了同时代的黑格尔、席勒等人,还一直影响到了后现代主义。
在中国,康德的崇高理论的影响也同样巨大,中国美学的开创者王国维就深受影响。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这样写道:“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3](p2)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出“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与康德“优美”、“崇高”这一对美学范畴有相通之处。
综上,康德的崇高理论是西方美学史上最重要的美学范畴之一,康德的崇高理论美学不但对西方现当代各种美学流派和思潮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我们中国美学的构建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阿尔森·古留加.康德传[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
[2]康德著 邓晓芒译 杨祖陶校.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姚柯夫.人间词话及评论汇编[M].北京:书日文献出版社,1983.
[4]唐红兵 文丽丽.王国维“境界说"的西学渊源[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5]欧阳孟强.康德“崇高”美学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3.
【陕西铁路发展状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推荐阅读:
陕西经济发展07-03
陕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11-02
陕西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07-15
关于铁路信号技术的发展探讨10-27
陕西旅游业发展及产业发展大会情况07-17
铁路科学发展08-27
铁路发展绪论09-23
铁路发展党员08-22
铁路工作创新发展09-15
深化铁路改革和发展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