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社会实践

2024-11-12

教育部关于社会实践(精选8篇)

1.教育部关于社会实践 篇一

关于对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进行“回头看”的通知

各督导组、公司机关、司属各单位:

为贯彻总书记“三严三实”要求,落实中央视频会议精神,确保公司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扎实推进下一环节工作,根据市委、局党委具体安排,公司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决定对活动第一环节工作开展情况普遍进行一次“回头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基本任务

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视频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和省委“一学三促四抓”、市委“五对照五考问”工作部署,按照中央、省市委关于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开端”意识,坚决去除“闯关”思想,对照群众期盼,看出问题、找到差距,及时纠正、改进提高,查漏补缺、固强补弱,为确保教育实践活动真正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效果打牢基础。

二、重点内容

开展“回头看”,主要是认真对照中央、省市委关于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和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的部署要求,紧紧把握教育实践活动的进展态势,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逐项进行“回头看”,特别要解决工作不扎实、不深入,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的问题,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看学习教育是否扎实。主要看认识是否到位、责任是否落实,学习教育是否重形式、轻效果。是否认真学习了中央、省委规定的学习内容,集中学习是否存在重形式、轻效果的现象;有没有带着问题学、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学,是否真正触及了思想、触及了本质;是否存在学习内容上“搭车”、“超载”、学习方式上满足于抄笔记、写体会、“满堂灌”等偏差现象。要加强对前一段学习教育效果的评估,看党员干部对教育实践活动重大意义的认识是否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解是否深刻,反对“四风”、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是否增强,是否做到了学用结合、知行合一。

(二)看征求意见是否聚焦。主要看领导干部是否把自己真正摆了进去,发挥了标杆示范作用;征求意见是否走了神、散了光,没有聚焦“四风”;是否深入听取了基层党员群众、服务对象和离退休老同志的意见,听到了真实意见。看是否紧密联系实际,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找准了问题,对准了穴位。是否存在以班子问题代替个人问题、以工作问题代替“四风”问题、以共性问题代替具体问题的现象。是否只找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没有查找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

(三)看工作措施是否扎实。看是否存在工作措施大而化之,文山会海、华而不实现象;是否存在认识不深刻、不会抓结合,把搞活动与干工作对立起来的现象;是否存在脱离实际,用一般的口号、一般的号召来代替分层分类指导,搞一刀切、一锅煮的现象;是否存在重汇报、唱高调,缺乏推动活动的实际措施、管用办法等现象。

(四)看边查边改是否见效。主要看领导、党员干部对存在的问题是否提出了实质性的整改措施,做到了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真转真改。看单位对当前能够解决的问题是否做到了以上带下、上下联动、合力整改。看已经整改的问题是否措施有力、整改到位、见到成效。看是否抓紧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是否有规必依、令行禁止,是否强化正风肃纪,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

三、方式方法

要联系各自实际,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查、抓好学习对照查、制定方案自己查、改进督导交叉查,本着检验工作、促进落实、解决问题、持续深入的原则,确保“回头看”活动真正看出问题、看出差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一把手带头,领导班子深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发挥好表率作用,对前段时间工作逐一对照检查,深刻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和不足。单位一把手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靠前指挥、深入指导。

(二)支部书记带头,党员干部自查。机关科室和司属单位党支部,要认真组织党员干部搞好自查,重新深入查找“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重新审视整改措施的针对性,并进一步修改完善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党支部书记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开展“群众三评”,邀请群众帮查。对第一环节群众评价所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要及时反馈;同时,要采取适当形式,认真听取群众对前段工作的评价,继续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让群众帮助找差距、查不足。

(四)改进督导方式,组织交叉督查。各督导组要落实省、市委和局党委要求,采取交叉督导的形式,互换督导单位,对第一批活动单位开展一次随机督导检查,相互帮助找不足、找问题,相互取长补短,确保“回头看”效果。

四、结果运用

要根据“回头看”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措施,加强对“回头看”的结果运用。

(一)限期补课。各单位对“回头看”工作要坚持从严要求、从严把关,对“回头看”发现的差距和问题,支部要限期进行“回炉”和“补课”,坚决把规定动作做到位,不断加强薄弱环节。学习教育不深入的,要安排“补课”,反复学、深入学,进一步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听取意见不够的,要进一步敞开大门,注重采取“背靠背”的方式,再次征求意见,把真实意见特别是批评意见收集上来。“四风”问题找得不够准的,要督促“回炉”,采取上级点、集体议、群众提等方式,“再次聚焦”,深入查摆,力求准确地“号脉”、准确地“成像”,把“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真正查摆到位。自我剖析不深刻、对照检查材料质量不高的,要进行“返工”,进一步修改完善。

(二)责任追究。对认识上不去、工作有差距的单位,要点名提醒、督促改进。对自查自纠不扎实、整改不力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进行约谈、问责。各督导组要认真履行职责,从严从实开展督查工作。

(三)通报督促。公司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通报各单位“回头看”情况。对“回头看”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典型,要通过简报、报纸、网站等方式进行宣传。对工作滞后、问题较多的,要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五、组织领导

各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回头看”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指导各单位认真抓好“回头看”工作。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不等待、不观望,对“回头看”工作及时安排部署,精心抓好组织实施。各督导组要及时到位,督促检查各单位“回头看”工作的落实。

开封市供水总公司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指导意见

各督导组、公司机关、司属各单位:

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把“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查摆准、剖析透,对于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至关重要。根据中央部署和省委、市委精神以及城管局《实施意见》有关安排,结合公司第一环节活动开展情况,现就做好“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标要求

主题不变、镜头不换,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紧紧围绕反对“四风”,对照“三严三实”要求,以“双争四照三转化”为抓手,坚持“三诚查四病”,即诚实自查找根源、诚意互查找问题和诚心问查找方向,突出查摆急功近利、投机取巧、作假作秀、华而不实的“虚浮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装腔作势、狐假虎威的“冷漠病”,精神懈怠、平庸无为、好逸恶劳、吃喝玩乐的“庸懒病”,摆阔攀比、铺张浪费、情趣低下、挥霍奢侈的“贪腐病”,区分情况、综合施治,清除病灶、拔掉病根,切实增强宗旨意识、站稳群众立场,为整改落实、建章立制打牢基础。

二、时间安排

第二环节的工作大体安排在5月初—6月中下旬。公司党委率先启动,基层各单位6月中旬前后启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大体安排在6月中旬召开,公司党委、基层单位逐级召开,间隔时间一般在半个月左右。公司党委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天。专题组织生活会大体安排在6月下旬召开,会期一般不少于一天。

民主生活会召开后10天内,要向上级党组织和公司督导组上报会议专题报告。

三、重点工作

(一)坚持“三诚查四病”,确保问题找准找实

在深化第一环节活动的基础上,重点围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规定和省、市委意见,坚持“三诚查四病”,切实找准穴位、抓住要害、开好处方,着力推进整改落实。

1.诚实自查,找根源促反思。以诚实的态度,以一个普通党员的身份摆进去,对照理论理想、民心民声、党章党纪和焦裕禄精神,重点查摆理想信念、群众观点、思想方法、精神状态、执政能力等5个方面的问题,特别是要找出“四风”问题的具体表现、典型事例。自查结果要形成书面材料,在一定范围内公示。

公司机关、基层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聚焦“四风”,查找“四病”,针对形式主义方面的“虚浮病”,重点从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上深挖根源;针对官僚主义方面的“冷漠病”,重点从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上深挖根源;针对享乐主义方面的“庸懒病”,重点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深挖根源;针对奢靡之风方面的“贪腐病”,重点从思想堕落、物欲膨胀等方面深挖根源。作为窗口单位也要重点聚焦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乱收费、吃拿卡要等问题。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在真正找问题上下功夫。领导班子要对征求到的群众意见,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会诊”。基层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查摆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同时对领导班子成员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点明提醒。督导组对听取意见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纪检、组织、巡视、审计、信访等渠道反映的作风问题,要原汁原味向领导班子有关成员反馈。

2.诚意互查,找问题促查摆。要安排充足时间,普遍开展谈心交心活动,诚心诚意进行互查。同时,要主动接受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约谈,真正把问题谈开谈透、找准找实。对于互查的内容,要做好文字记录和归档工作。

领导干部要做到“四必谈”。基层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与班子每个成员必谈,班子成员相互之间必谈,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之间必谈,督导组与班子成员必谈。对存在问题的领导班子,上级党组织要有针对性开展谈心谈话,一次谈不好的要多次谈。

谈心谈话要敞开心扉、以诚相见,见人见事见思想。要带着问题谈,主动亮明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诚恳指出对方的问题,互相交换对班子存在问题的看法,深入探讨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对一些有误解、有分歧的问题要敞开谈。要出以公心地谈,有话讲在当面,有什么问题就提什么问题,是什么问题就摆什么问题,推心置腹、沟通思想,增进了解、共同提高。对拟批评的问题,会前要充分沟通和交换意见。谈心谈话情况要在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上作出说明。

3.诚心问查,找方向促整改。通过发放征询函、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等方式,开展“三问三看”活动,诚心诚意问群众看干部作风,问上级看政治纪律,问下级看决策部署是否符合实际,充分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找准整改方向。对“问查”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做好反馈工作。

上级党组织和督导组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点明提醒,督促找准问题。对不愿找问题、找不准问题、不触及实质问题的,要严肃指出、责令改进。

(二)撰写深刻的对照检查材料

公司机关及基层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撰写对照检查材料。

对照检查材料要写得实、画像准。重点写清“四风”突出问题,列举具体表现和典型事例,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上级党组织、督导组点明的问题要明确作出回应。要深挖问题根源,重点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财经纪律以及“三严三实”要求等方面分析原因。要明确努力方向,提出务实管用的整改措施。领导班子的对照检查材料,还要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进行查摆剖析。

领导班子的对照检查材料,由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亲自主持起草、集体讨论,并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领导班子成员的对照检查材料必须自己动手,杜绝工作人员代写,严禁抄袭照搬。

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对照检查材料要由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和督导组严格审核把关,并报上一级党组织审定。对查摆问题不全面不深入、没有列出具体表现的,剖析原因不透彻的,整改措施没有回应问题、操作性不强的,要督促修改或者退回重写。

(三)召开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

公司机关及基层单位领导班子要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反对‘四风’、服务群众”为重点,召开一次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

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要以树立标杆、向我看齐的态度,带头揭短亮丑,班子每名成员要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我批评要明确摆出“四风”突出问题,深查问题根源,提出改进的具体措施。相互批评要逐一进行,聚焦“四风”,指出对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帮助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坚持原则,坚持问题导向,动真碰硬、敢于交锋,不当老好人,不搞无原则纷争,使领导干部受到一次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红脸出汗、加油鼓劲,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

上级党组织及督导组要加强对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指导把关。准备工作不充分、班子成员之间谈心谈话没有全覆盖、对照检查材料审核没有通过的,不能开会。批评和自我批评不触及问题、不触动思想的,要及时提醒纠正;相互评功摆好走过场的,要责令重开。会后,督导组要督促基层各级党组织在一定范围内通报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并及时收集群众意见,如实向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反馈。通报内容主要包括会前准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制定整改措施等情况。领导班子召开民主生活会实行“双督双评”,即上级领导班子成员亲自到会督查、点评,同时,还要邀请基层群众代表参会监督、评议测评。会后,要在一定范围通报民主生活会情况。

(四)召开高质量的专题组织生活会

由各基层党组织书记负责,组织支部或党小组全体党员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每个党员都要紧密结合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充分交流思想,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认真查摆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办法。上级党组织要派人参加基层单位的专题组织生活会,进行点评,加强指导。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的专题组织生活会。流动党员一般参加流入地党组织的专题组织生活会。

四、具体要求

(一)严格落实责任。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建立联系点,蹲点指导、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示范带动。要按照分工负责要求,指导教育实践活动联系单位和工作分管领域做好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各项工作,认真负责审阅相关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的对照检查材料,全程参加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并进行点评,促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找准找实突出问题,把批评和自我批评真正开展起来。各级党组织一把手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既挂帅又出征,对这一环节的重点工作、重点任务,亲自过问、亲自安排,不当“甩手掌柜”,真正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活动抓在手上。

(二)加强督导把关。各级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分级分类指导,对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单位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提出具体意见和操作办法,防止一刀切、一锅煮。要把握好工作节奏,明确时间节点,指导各级党组织压茬有序推进这一环节各项工作。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制定有效的预防和解决对策,有针对性地加强政策指导。对工作薄弱、问题突出的单位要安排精干力量帮助做好工作,对重大敏感问题要及时请示报告。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宣传推广开展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和为民务实清廉先进典型,及时曝光“四风”典型案例,营造浓厚舆论氛围。要对前段活动情况进行一次“回头看”,对学习教育不深入、听取意见不充分、没有做到边学边查边改的,及时纠正、“补课”。要防止抢时间、赶进度,确保每一环节都推进到位、每一项工作都做得更加扎实。

督导组要始终抓住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的重点工作,从实督导、从严把关。对思想认识上不去、不真正把自己摆进去的不放过,对查找问题不聚焦、走神散光的不放过,对自我剖析不深刻、没有触及思想灵魂的不放过,对整改措施不到位、大而化之的不放过,对成效不明显、群众不满意的不放过,对领导责任不落实、组织推动不力、搞形式走过场的不放过。

(三)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各级党组织要把整改落实贯穿始终,坚持上下联动、边查边改,对查摆剖析出的“四风”问题立行立改、不等不拖,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特别要抓住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及早开展专项整治,坚决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切实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基础,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无缝对接”问题。要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同当前安全供水、惠民生、防风险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改进作风的思想自觉,增强干事创业的责任担当,保持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用推进改革发展的成效检验作风建设的成果,做到两手抓、两促进。二〇一四年六月五日

2.教育部关于社会实践 篇二

一、对比分析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阻隔的表现

(一) 从国度间差异分析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

受不同的传统文化教育背景影响, 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度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程度上存在差异。例如, 美国的公民教育更强调务实、自由、自强, 他们的受教育者独立性强, 以教育理论为基础的启蒙, 指导教育实践, 进一步拓展延伸和丰富教育理论。美国的科学家为追求真理不惜耗费一生的精力进行试验, 全身心投入实践, 他们更擅长于探索未知领域, 怀着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等未知领域的敬仰, 倾尽一生去探索新知, 甚至不顾生命危险, 也因此在科技领域引领先锋。另, 日本的动画电影中儿童拥有的成人式的推理方式的思维逻辑, 折射出从小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世界能力的培养。而在我国, 培养的是一种程式化教育, 教育理论的吸收直接服务于教学成绩, 教学实践只是作为一种兴趣度不高的可有可无的模式, 如此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二) 从课程设置角度, 分析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

教育理论被当做本本、教条和形式, 没有融入教育实践中, 不具备指导实践活动的能力, 不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从狭义的角度, 一些教学课程的设置, 完全是填鸭式的灌输, 目的只为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 初高中理工科类的教学, 仅是作为考试科目, 题海战术中, 锻炼的只是学生的记忆、模仿能力及成绩高低的侥幸心理, 而不是一种主动融入生活中思考问题、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 高校及专科院校的课程设置细分与职业相关度越来越高, 更具有实际的就业价值, 这是对二者关系认知后的改进, 是值得肯定的改革突破。

(三) 从认识论角度, 否定之否定理论的缺少应用

马克思主义辩证观点认为, 由认识迈向真理需要经过不断地批判与被批判, 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而一定阶段真理也是相对的, 只有通过有组织有规划的教育实践, 才能不断地质疑理论是否是一成不变的真理, 从而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相反, 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之间的阻隔会弱化和制约创新能力。

二、产生阻隔的原因分析

分析其原因, 主要是对教育理想的认识态度不够真诚, 行动上对教育规律的长期悖离。

(一) 教育过程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不能很好地结合。

(二) 教学中,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不统一;教师能够发挥主导作用, 学生的主体作用却不能很自觉地调动起来。

(三)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及人的全面发展不统一。对教育的理解过于偏狭, 知识的学习仅仅是基础, 更重要的是运用于实践培养发展智力和综合素质及运作能力。

(四) 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不统一。两者相脱节, 做不到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始终。

除此外, 还有社会环境等因素的作用, 客观上存在的城乡教育水平差异, 区域教育水平差距, 社会环境中对教育理念不够认可、不够支持等等。

三、缩小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阻隔的措施

(一) 对教学任务的延伸定位

从“以成绩论教学任务”的功利想法中走出, 准确定位更为广义的教学任务, 并制定量化考核制度及人性化管理制度, 共同促进教育主体和客体在互动中全面发展。

1. 使学生掌握系统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形成生存的基本技能, 技巧, 形成社会中协调合作的能力;

2. 发展学生智能, 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发展学生体力, 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4.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创造乐趣的能力;

5. 塑造科学的三观, 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积极乐观的心态。

(二) 遵循教育规律

1.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充分运用教材、其他书籍及教师传授获取直接经验, 同时乐于从其他途径 (同龄群体、网络、图书馆、各行各业的群众、长辈等) 获取信息资源乐于和别人共享。

2.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创新教学模式, 如可通过角色互换, 家庭沟通, 鼓励“差生”进取发现闪光点, 班集体职务安排, 多样奖项等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信心及与教师的认可度和融洽度, 调动主体性。

3.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制定全面综合的考察考评体系, 追踪学生的成长变化, 并且能够真正落地倡导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多组织学生参加考察综合能力的团体拓展或其他新颖有趣的活动。

4. 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到学生教育始终, 在可塑性很强的阶段, 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 在合适的情境选择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话题, 强化他们对是非荣辱善恶美丑的认知和辨别, 从古今中外的名人贤士中寻找思想品德楷模, 鞭策其有责任感地健康成长。

5.

遵循人成长循序渐进的规律, 切记不可以对全体同学等量齐观, 或是揠苗助长, 要有差异性地对待他们的微小变化, 从量变到质变。

(三) 借鉴、创新先进的教育模式

利用多功能教学媒体, 集体观看科学家探索真理的纪录片, 或选择西方先进健康的教育片段, 策划教学活动讲课比赛, 策划一些走进自然、走向生产者、走近消费者、走向服务业、走向基层、走向媒体等社会调查活动, 关注民生时事, 在活动中加深印象, 启发觉悟, 形成记忆。

(四) 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形成合力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 应该有改进教育方式的愿望和计划, 同时需要家庭、政府、社会多管齐下, 形成合力, 配合支持, 为教育理论的实践提供资金、场所, 例如文化产业中的历史性、名人类展览馆、红色旅游胜地、理工类实验室, 社区服务中心、电影院等, 为学校教育注入生机活力, 同时学生的所到之处必然会纯化社会环境。

结语

教育理论源于教育实践, 同时对教育实践有深入的指导作用, 二者在互动中相辅相成, 需要从意识、行动、制度及环境上分别进行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缩小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阻隔。

摘要: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对于社会文明的传承及个人功能的实现不可否认, 但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阻隔也是长期性的问题。本文从宏观、微观角度对比说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阻隔的表现, 并分析其原因, 对减少阻隔的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教育理论,教育实践,阻隔

参考文献

[1]孟红.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本然统一[D].湖南师范大学, 2007年.

[2]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5年.

[3]李双玲.如何让教育理论“落地生根”——教育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09期.

[4]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 2001年.

3.教育部关于社会实践 篇三

社会分层与流动方面的研究,传统上一直非常重视教育在阶级、阶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布劳、邓肯在分析美国社会结构时认为,在影响人们社会经济地位的自致性因素中,个人的教育程度极为重要和关键,但他们的理论分析中并没有明确将教育因素作为一个分层维度来看待。来自马克思和韦伯的传统阶级阶层结构理论,则把教育或者技术资格看作是划分阶级阶层结构的重要依据。更为具体地分析教育对阶层结构形成意义的研究的是R·柯林斯。R·柯林斯认为,人们所受的教育(以学校证书来体现)被用来限制那些竞争社会和经济领域中具有优厚报酬职位的竞争者的数量,并帮助那些享有“教育专利”的人垄断这些职位,即存在一种“文凭社会”或者“文凭主义”。所有受惠于文凭制度的职业的获得,需要通过对教育文凭的投资,而文凭反过来被用于购买免于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工作职位。他还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文凭社会”的产生,指出教育中的阶梯建构在整个社会地位大序列之中,而教育作为进入社会、经济方面受益阶层的筛选标准,不仅仅存在市场社会之中,而且作为进入的壁垒设置,教育与阶层或者集团的利益自然地联系在一起。[1]在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划分标准中,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指标是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正规教育程度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特征。这一方面是由于科技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复杂劳动(因而报酬较高)的职业需要教育较高的人来承担,由此提高了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由于现代人事制度的不断分层化,使人事选拔需要建立在一种既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又提供均等机会的客观标准之上,教育正是具有这种功能的一项客观标准。由此可见,教育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有着密切联系。

二、教育在促进社会阶层流动中的作用

1.现代社会教育成为个体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传统的就业方式,即受教育后从事某职业安安稳稳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代已逐渐成为过去。知识与技术的不断更新必然加快职业变换的频率,这在某种程度上为个体充分实现自我提供了较多的机会;当然,也不可避免地使一些天生较为懒散或不务实际的人的闲情逸致因求生的需要不得不搁置起来,因为社会流动速度的加快使他们随时有失业的危险。面对这种现实,最迫切并必须的,就是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新陈旧的知识。接受再教育是实现这种愿望的有效途径。这种接受教育后从事工作,又因工作需要再次接受教育的过程,多次重复形成了一种循环。社会发展越迅速,知识技术更新越快,这个循环运行的频率就越高。在这种循环中,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不断加强,教育选择人才的功能也就得到充分发挥;只有能跟得上这种循环的人,才不会落后于时代。由此可见,教育在知识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已成为决定个体发展程度的主要因素,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也成为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的标准之一。简言之,教育决定着个人的社会地位。发达的社会增加了许多受人尊敬的职业,而这些职业往往需要很高的资历,尤其是一些高新技术型职业需要从事者接受长期培训,这就离不开较高层次的教育。由于这些职业的社会地位与报酬较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通过提高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与知识技能水平,不仅能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能增加个人社会地位升迁的机会。

2.教育是实现中国当代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的重要手段

鉴于教育在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化中的特殊作用,其在社会各阶层的良性流动中也通过相同的机制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教育不仅是个人获得文化技术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社会各阶层呈现良性流动的主要动力。而且,有别于其他各种资源的获得方式,文化技术资源的获得一部分依赖于个体的先天性因素(如智商、天赋等),而更主要的是依赖于个体的后致性因素(如勤奋、钻研等)。而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是最公平和最有效的实现方式。

首先,教育是个体获得文化技术资源的主要手段,其公平性要远胜于其他手段。教育其本身并非文化技术资源的量化形式,而只是促进个体提升自身资源占有水平的途径和手段,对于每一个体来说,接受教育而获得提升自致性因素的机会是相等的,因而也是公平的。

其次,相对于经济资源和组织资源而言,社会中下阶层最易于获得的是文化技术资源,其手段是享受中高层次的教育。在由政府主导的各种社会政策中,较难通过转移支付的功能来有效提高社会中下阶层的经济资源占有程度。虽然政府正在加强对再分配的调节力度,但在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前,各项社保政策难以在短期内完成质变的提升。同样,组织资源的转移和分布将是更为复杂的问题,也没有切实有效的途径。而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正是政府实现转移支付的有效手段。如何合理有效地分配社会公共资源,并通过其分配的公正性(或合理的偏向性)来提高社会中下阶层的资源占有程度,是社会政策创新的正确方向。

再次,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资源和文化技术资源之间呈现出较大的相关性,也使得教育成了改变个体经济资源的有效手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教育经济回报率不断提高,“脑体倒挂”的现象已基本消除。1981年与1987年中国教育的经济回报率仅为0.025和0.027。而根据陆学艺等的最新调查显示,现今中国的教育回报率大约为6~7%,即多受一年教育者收入增长6~7%。[2]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投资教育,特别是那些拥有较多经济资源的社会阶层,他们更倾向于为自己或其子女在教育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就算是仅仅为了经济上的目的他们也会如此。而对于处于社会中下层的人群来说,这同样是改善自身经济资源劣势的最直接的手段。

三、社会流动中教育存在的问题

受教育程度决定个人的社会地位,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但正如许多原理一样,它仅是纯理论的抽取。现实社会中许多影响教育过程的因素使这种由教育决定的社会流动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而更为广泛的是个体处于同一社会地位阶层之中的流动——横向流动。这种状况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教育机会均等问题长期以来是人们的视觉焦点。理论与现实都告诉我们:教育机会完全均等是不太可能实现的。首先,个体所处家庭背景如父母的职业、收入(即经济条件)、家庭文化氛围等,都影响着个体受教育的机会及受教育的效果。其次,学校环境如教学设施、教师质量,以及该地区的整体教育发展水平也会对个体受教育的水平产生影响。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甚至不同教师所教的学生都有差别,相对而言,地区落后、学校差、教师素质低,其受教学生在教育机会上就相对较弱。最后,教育制度、人才标准等也影响个体的受教育程度。

2.现存学校教育本身存在局限性

知识经济强调知识的生产力价值,而现有的学校教育所传授的许多知识本身缺乏实用价值,课程的开设与社会需求彼此错位,学生走上社会后需花费很大精力重新适应,即便是社会需要的专业,其课程内容本身仍存在知识老化现象,许多教材是几年甚至十年前的。教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讲起课来单调乏味,致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种种因素削弱了教育对个体发展应有的影响力。

3.不良流动限制了部分人才的发展

社会流动是个体与群体从一个社会地位到另一个社会地位的流动,赞助性流动则是由金钱、地位、权力等因素造成的社会流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重要性日渐显现,传统社会中典型的等级制度,阶层之间的森严界限已不再成为主流。然而,现实中由金钱、声望、权力等因素所决定的社会地位的悬殊,使得个体的社会纵向流动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同样,每个人的工作起点也存在极大差别。毫无背景的人必须赤手空拳,从最底层干起,而父母职位和社会地位高的人可能无须奔波就有优良的环境施展才华。这种赞助性的人才选拔模式使得个体社会地位提高更加复杂化。看待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应看到它的表象,更应深究其产生的原因。社会的不平等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是不可能消除的,因此,教育的完全平等、个人发展的完全平等也同样难以完全实现。此外,社会分工本身就需要有差别的成员,人的发展的差异性恰好适应了这种需求。教育部门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弊端,但采取适当而有效的措施缩小其影响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四、流动过程中教育问题的政策性分析

1.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教育机会不均等

这主要是由于各个阶层之间的占有经济资源相对不平衡所造成的,其根源还是来自于各阶层不同的“先天性因素”制约了个体“后致性因素”的获得,从而导致阶层分化的路径依赖和阶层间良性流动的不通畅。在现今的中国教育政策中,教育投入只占GDP比重的很小一部分,且结构相对不合理。目前,最严重地影响中国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发育成长的公共资源配置不公问题,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或不当。从城乡来看,城市的公共教育机构获得的资源远远多于农村的公共教育机构。实际上,农村的教育是农民自己办的教育,而城市的教育才是国家办的教育。在这种制度下,农民子女所接受的教育的数量和质量与城市居民子女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特别是现行高考招生体制和高等教育收费制,无疑提高了农村学生跨入公立大学深造的门槛,其结果是广大农民和贫困阶层陷入结构性、制度性的机会不公状态,在参与市场竞争方面缺少足够的能力,因而也就缺少适当的向上流动的机会。[3] 因此,要改变现在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出现的各个社会阶层的竞争性需求这一现状,增加教育这一公共资源的供给是唯一切实可行的政策方向。同时,在提供足够教育资源供给的前提下,还要保证社会中下阶层享有这一公共产品的权利不受其他“先天性因素”的影响,其主要是应注意防止经济因素的干扰。特别是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环境中,可以通过国家征收教育税(或相类似)的方式,真正杜绝在教育系统中由经济因素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2.调整国家教育资源的分配机制

发挥教育作为最重要的后致性流动机制的作用首先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机会均等。基础教育是人们接受教育的起点,如果基础教育不能保证公平,以后的教育根本无从谈论机会均等了。应增加教育投入,合理分配教育经费,国家尤其要给经济不发达地区以政策扶持,使其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水平。同时还应广泛开展成人教育,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改变传统的封闭型教育制度,构建富有弹性的灵活多样的开放式教育体系,为每个社会个体在人生各个阶段提供充分、多样的教育机会。

参考文献:

[1]刘精明.教育与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2).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关于西部教育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四

一:社会环境问题

一个地方教育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跟当地的经济背景,文化背景,交通地理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被调查的垭垅村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孩子们一般上完初中就不在上学,而是出去打工,一方面是因为学习不好,没考上,一方面是当地教育质量较差,还有就是,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一般家庭的负担都比较重,当地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都在外打工,一些初中都没有上的孩子在外打工回来,盖了新房子,很是让一些家庭羡慕,一些孩子就认为上完初中也是出去打工,上完小学也是打工,同样是打工,早出去,可以早点改变家庭现状,所以就辍学了。

几乎所有家庭都是支持孩子继续上学,考不上孩子才只好去打工,因为很多村民都在外打工,也意识到文化水平的重要性,所以比过去更支持孩子教育。

从这可以看出,大部分家庭意识到文化程度与自身经济情况关系很大,考大学成为山区孩子走出山区,改变人生的最好出路。

然而,不可否认,由于山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部分山区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这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的入学率。90%以上的家庭,孩子没有继续读书的原因是孩子没有考上,很少一部分家庭选择“经济原因”,很少一部分是因为“孩子自己不愿读书了”。有很多感人的例子,有的家庭孩子多,就哥哥或者姐姐辍学打工供弟弟妹妹。有一个家庭是家里农活太多,孩子想上学但是不能去上学,有的是因为爸爸去世,为了支撑家庭,孩子辍学出去打工,还有因为心理压力太大,一学习就头疼而被迫放弃上学。

虽然村里经济比较落后,村民的文化水平也不高,但大多数人都能意识到孩子上学的重要性,并全力为孩子受教育创造条件。

总的来说,从社会环境问题这一方面看,要想改善山区基础教育现状,首先得发展好经济,同时得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提高教师素质,逐步改变对教育的落后的看法,让村民们切实体会到教育的益处;其次是增加对山区教育的投资,改善山区基础教育条件,减轻村民的负担,保障农村学生受教育的基本权利。(这点村里做的很好,还免费给孩子提供一顿午餐,学费也只是交十八块钱)

二:学校和老师现状问题

调查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当然就离不开研究学校和老师。研究学校的“办校历史、学校声誉、班子队伍状况、管理现状”,然后才能根据学校现状找出学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教师的“学力结构、学习氛围、责任感、教学实力”是学校教育改革成功的保证,因此也要对其进行调查。

当地教育是很薄弱,教师不够用,所以村里只开了一三五年级,老师也是现学先教,甚至有些老师还不是很负责任,熬时间等着调走,所以使当地孩子基础教育很差,尤其是数学和语文的写作和拼音。在整个织金县都采取的是奖惩制度,教学成绩突出的老师给予现金奖励,教学成绩差的教师给予现金惩罚,垭垅和猓猡是当地基础教育最差的两个村子,教育局每年几乎都不拨钱给这两个地方,钱都给了镇上的学校建校舍,建食堂等等,加强学校基础建设去了,这样导致了好的更好,差的更差,村里的好学生有的就去镇上上学了,这样使教师的教学成绩更难以提高,所以每年都得被罚,老师的教学积极性都不高,甚至有的就是熬时间等待被调走。

学校的围墙是去年新建的,学校是两层楼一共六个教室,一间已改成食堂,一间放杂物,一间改为图书馆兼活动室,所以剩下三间教室,教学楼外观看起来还可以,里面的桌子都很破旧,学校也只是外观尚可罢了。

没有的年级,孩子们都得去别的村上学,步行要一个小时。一般家里的爸爸妈妈都在外打工,所以孩子没有家长管教,很少有在家主动学习的,村民的文化不高,所以即使爸妈在家的,也无法辅导学生学习,给予学习上的指导与帮助,能做的也只是督促学习,所以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得不到纠正。

当然,学校不免还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学校的资金不足,教学设施待完善,师资流失比较严重,学生失学率不能忽视等。村里的教育还需校长和教师们以及村委会继续努力改善。

三:学生素质问题

一个地方的教育成效如何,和培养的学生素质的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孩子都渴望得到关注,他们是极其缺爱的。有一个例子是这样的,两个孩子让另一个孩子哭,用哭声引我们这些支教的老师下来,那个女孩不哭,两个女孩就用钉子扎她,将她弄哭了。由此可以看出,孩子是再想一切办法来吸引老师的关注,甚至用一些不好的方法。

心理素质方面,大部分学生显得都比较差,他们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成绩不好不知道怎么改变,心理有困惑不知道怎么去努力解决,意志不够坚定,面对困难往往不知道怎么解决,家庭和学习的压力让他们时常感到焦虑。有些孩子还存在攀比现象,自大,骄傲,喜欢炫耀,有些孩子还不懂得尊重人,孩子们不知道谦让,经常因为抢玩的东西大打出手。孩子们打架现象也比较常见,这些都需要老师耐心的去引导,通过让学生喜欢老师,来带动孩子向好的一面发展。

对于“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这方面,大部分的同学认为学习压力很大,创新能力不够高,甚至有一小部分的同学抱怨他们所学的知识对他们没有多少用处。我想,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老师应当花一定的时间与同学对人生、社会、国家、责任等方面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进一步的理解,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的各方面得到提高。

四:反思

不可否认,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山区基础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改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又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要清楚看到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孩子们的要求很简单,只要老师用心对待孩子,孩子就会喜欢你,通过让孩子喜欢老师来影响孩子,改变孩子的缺点和不足,都说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所以在教学的态度上一定不可马虎,切实提高村里教师教学态度,对基础教育的提高会有莫大的帮助。

5.关于如何撰写教育实践报告 篇五

3. 典型经验型教育实践报告

典型经验型教育实践报告的典型性、代表性比较强,撰写时,要以一定的教育理论作为依据,抓住教学实践中的典型事例进行深入的分析。这种教育实践报告着重谈具体做法、成绩和效果,经验和体会,不十分强调教育实践过程的叙述。

4. 探讨问题的教育实践报告

探讨教育、教学问题的实践报告主要是找出当前教育、教学中的热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引起社会或教育部门的重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类教育实践报告在行文上应特别慎重,分析问题要一分为二,不可抓住一端不及其余,下结论不要太武断,要用探究式的语气。

5. 政策研究型教育实践报告

政策研究型教育实践报告主要是为正确制定教育政策和正确执行教育政策服务的。撰写时,不仅要叙述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收集的各种典型材料,包括数据、百分比等,而且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阐释利弊,权衡得失,并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为制定和调整教育和教学政策和规范提供依据。

三.教育实践报告的一般写法

教育实践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常见的写法是由标题、署名和正文几个部分构成的。

1. 标题

标题就是题目。通常有三种写法:一是用设想对象或主要问题作标题。二是用一定的判断或评价作标题。三是用提问作标题。例如:《探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XX小学课外活动开展情况报告》、《怎样做差生的转化工作――在XX小学参加教育实践的体会》等。

2.署名

在标题下署上教育实践报告撰写人的姓名。

2. 正文

正文通常由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组成。

开头部分,又称前言、导语等,主要用以概述情况,例如对教育实践的单位、对象、目的、方式、内容等作扼要介绍,使读者对教学实践活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开头部分虽然在整个教育实践报告中所占分量不大,但位置很重要,它对整篇文章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开头要写得简明扼要,紧扣主题,既要突出中心,又要考虑适合正文的需要,为展开正文而提供基础和方便。

教育实践报告的开头,一般有如下几种写法:(1)目的直述法,即在开头部分着重说明此次教育实践的主要目的和宗旨。这种写法有利于读者了解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3)结论先行法,即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直接把对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和结论写在开头处,令人一目了然。(4)提问设悬法。这种写法,一开头就提出问题,给人设下悬念,以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主体部分,是集中表述教育实践活动结果的部分,是教育实践报告的核心部分。这部分写得如何,直接决定着教育实践报告质量的高低和作用的大小。

教育实践报告的结构形式有三种:

一是纵式结构,即按照事物发展的脉络和逻辑顺序来安排材料,确定叙述的次序。采用这种结构有利于说清问题的来龙去脉,便于读者了解问题的全过程。

二是横式结构,即把设想的事实和形成的观点,按照其性质或类别分成几个部分,并列排放,分别叙述,从不同的方面共同说明主题。这种结构的优点是,问题展得开,论述较集中,条理性清楚,观点较突出。

三是纵横交错式结构,即纵式结构和横式结构结合使用,又叫混合式结构。这种结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以纵为主,纵中有横;二是以横为主,横中有纵。纵横交错结构的优点是,既有利于按照事物发展的脉络讲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又有利于按问题的性质、类别展开深入的论述。为使主体部分的层次更加清楚,在分部分写作时,常常要在每一部分之前加上序号和小标题。

结尾部分,结尾部分的写法有很多种:一是概括式写法,即概括地总述实践报告的内容,说明实践报告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增强实践报告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二是总结式写法,即根据教学实践的具体情况,总结出工作的经验,得出科学的结论。三是建议式写法,即根据教学实践实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在深入细致的分析基础上,指出改进工作的具体意见。四是展望式写法,即由此及彼,扩展开去,指出报告所提出的问题的重要意义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四.撰写教育实践报告要注意的问题

1.扎扎实实参加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占有材料。

不作深入的教育实践,不掌握第一手材料,即使写作能力再强,也无法写出高质量的教育实践报告。因此,参加教育实践活动是写好报告的前提和基础。

2.认真地分析和整理材料,恰当地使用材料。

撰写教育实践报告必须大量地使用第一手材料,用教育实践中获取的事实材料“说话”。使用资料时要注意:一要“点”、“面”结合,既有典型事例,又有反映总体情况的综合材料。二要文字、数字、图表三种形式结合使用。文字表达具有叙述性、分析性和概括性;数字表达具有数量精确性和意义抽象性;图表表达具有直观性和示意性。三者结合,发挥各自表达功能的优势,可使教育实践报告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三是已有的统计资料与座谈会、个别访问、现场观察的材料相配合,这样可以提高教育实践报告材料的可信度。

3.要讲究结构形式,恰当使用文字语言。

教育实践报告的结构要严谨,文章的结构要有利于提高文章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写作效率。教育实践报告的语言要准确、简练、朴实、生动。准确是指概念要明确,陈述事件真实可靠,引用数字或语句正确无误,评价问题把握分寸。简练是指行文言简意赅,不拖泥带水;对教育实践中经历的事件的叙述,不作过多描述;对观点的阐释,不作烦琐的论证。朴实是指行文通俗易懂,要用朴素、明白、平易近人的文字语言,不宜采用冷僻术语和华而不实的词藻;应以叙述和议论为主,不要随意使用夸张的手法和奇特的比喻,也不要用抒情和渲染的描写。

五、教育实践报告的格式

教育实践报告标题(小2号楷体)

署名(小4号楷体)

教育实践报告正文(小4号宋体,1.5倍行距)

前言(序言)部分

基本情况叙述部分

收获与体会部分

问题与建议部分

完成报告日期

范例: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写作方法例讲

作为大学生写作用的《社会实践报告》,它的体例、写法目前还无定论,可以参考“调查报告”的体例和写法。我们认为,“社会实践报告”应该有以下几部分:

标题:可以是公文式标题,即《关于……的实践报告》;也可以是观点式标题,例如《社会大课堂,实践出真知》。

前言:写出社会实践的参加者、实践的主题、时间、地点。然后用“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等形式,过渡到正文。

正文:撰写实践者根据学校要求应该和自己想要报告的内容,例如:活动内容,经验体会,理性思考,问题和建议。作为学生应该着重写自己的认识,特别要写出自己的体会,思考后的理性认识,对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评价。

6.关于大学生教育实践心得 篇六

在实习小学我经常去听学校老教师们讲的课,参与听课的同行、校级领导课后往往给予他们高度评价。我也曾了解过那些老教师们是如何备课的。她们每次上课前,大多都只用提前准备半个小时左右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能备好一节课,然后去上课。我也曾经感叹过,老教师们只花半小时左右就备好了课,并上出这么精彩的课,真是太厉害了!但是当时的我还不知道他们的这堂课哪里是花了半个小时备的,而是花了好几十年的时间备的!后来在和老师们交谈时才知道,他们在初为人师的时候,同我们现在也是一样的甚至比我们还要努力的多。兢兢业业的反复修改教案与课件,每天备课到深夜还要担心明天是否会出错,一节课反复在内心演练,第二天讲课时还会紧张到声音发颤。本以为一节课讲的很好,结果却被听课的领导批评的一无是处。尽管被批评的想哭,还要赶快查漏补缺,进行反思,争取在下次不犯相同的错误。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点不假。敢于实施“不备课”教学法的人,一定有几把刷子!传统的详案(教案)虽然只是一个预设,课堂上也不会照着教案讲,但是备课写教案对于我们这些年轻老师和新手老师来说,是必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我们没有老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更没有对教材研究达到心中有教材的境界。所以为了不至于在课堂上手忙脚乱,不知所云,最好的办法就是备课写教案,而且一定要是详案。

7.教育部关于社会实践 篇七

一、社会考试产生的背景

中国近代学制建立以来, 在官方和民间形成了一种将正规教育等同于学校教育的狭隘理解, 加上长期实施单一的学历文凭制度, 在中国社会中, 学历成为衡量社会个体接受教育程度和能力大小的唯一权威凭证, 与个人的就业、职位升迁、福利待遇甚至社会地位紧紧挂钩, 贯穿于个人的整个生命。从这种意义而言, 称之为“学历至上”并不为过。然而, 对学历的过分重视, 甚至视之为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 不免有些偏颇。作为一种教育导向, 它引发了许多弊病。具体而言, 应试教育的屡禁不止, 素质教育的举步维艰, 高校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的严重脱节与之不无关系, 尤其是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形成, 单纯的学历教育也不可能提供保障人一生发展的需要。作为中国社会一定历史时期的特有现象, “学历至上”已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克服这种弊端, 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90年代初, 中国政府逐步注意到了“学历至上”的弊病, 把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作为制定教育政策的出发点, 对个人的非学历教育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面对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人们逐渐达成共识:一个人的成败, 社会地位的高低, 最主要的是看市场对他的需要程度和认可程度的高低。如果说当代中国社会仍需要衡量这种需要程度和认可程度的尺度的话, 那么, 参加社会考试获取的各种证书较学历证书更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从这个角度来看, 实施社会考试正是适应了市场经济的需要。目前正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结构性失业和高学历失业问题和正在悄然兴起的社会考试热, 以及政府对就业准人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大力推行均表明:社会考试正由社会的边缘走向核心, 并且成为社会衡量个人掌握新技术和劳动技能的程度, 同时, 也成为人们应对全球化、信息化, 高科技发展的有力工具。

二、社会考试的概念、范畴和基本特点

社会考试是指人类社会为考查应试者的知识功能, 在短时间内, 面向社会, 甚至面向国际社会达到有效, 大量地选拔、审定、鉴别、测量人才优劣的目的的考试活动。它在组织、形式、数量、范围、功能、作用、影响、意义等多个方面均超过一般的考试形式。

社会考试的特点有以下几点:一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考试机构或由政府批准的专门考试机构主管并实施, 代表国家或政府行使权利, 具有权威性。二是考试与升学或相应的水平证书相联系。考试与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对应考者未来的职业、地位有重要影响和关键作用, 具有对应性。三是考试以在校生或具有相应条件的青年以及从业人员为主, 考试结果对应考者能否升学或获取毕业证书, 以及从事满意的职业, 具有决定性参考价值。由此表明, 社会考试具有许多综合服务功能, 它包含了作为从业通行证的多种职业资格考试, 即除学校和培训机构内部举办的考试以外的面向社会的考试, 都是社会考试。

另外, 社会考试还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的特点。社会考试的开放性体现在报考者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已受教育程度及职业、身体条件的限制。凡有志于更新知识, 提高科学文化和专业水平的社会公民均可选择社会考试项目参加考试, 社会考试使接受教育的对象为全社会所有成员;社会考试的灵活性、多样性体现在其考试培训工作涉及几乎全社会的教育资源, 利用市场机制形成了独立的、开放的考试培训, 培训点, 考点有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等, 形成一种多元的开放的教育体系。

三、社会考试目前开考项目的实施情况

目前, 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推出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和资格认证等一系列社会考试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 在几年不断的发展中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社会考试十分注重与其他教育形式的沟通, 已相继与自考、高职、中职、成人教育、基础教育相结合。

1.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 (NTT) , 因特网模块证书替代自考高职计算机技术及应用专业中“Internet应用技术”课程。

2.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 (NIT) , 会计电算化模块替代自考高职电算会计专业的“电算会计软件操作”课程:

3.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 (NIT) , 因特网模块证书替代秘书专业本科选修课“因特网”应用课程。

4.全国英语等级考试 (PETS) 二级笔试合格成绩替代专科英语 (一) 和自考高职教育专业中的本科英语 (二) 。

5.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及其以上的合格证书替代计算机应用基础课。

另外, 教育部考试中心还开设了少儿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 (PETS) 一级B至五级考试,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人事考试中心还开设了一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以经济类会计专业为例, 开设有助理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内部审计师等考试, 成为选拔人才的一种新的手段。

这些考试基本形式为卷面考试, 其中英语还包含口试。参加考试者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而且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其优点是不言而喻的。目前, 我院已成为全国英语等级考试报名站。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站。在我院高职教育教学中成功实施了让英语专业学生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非英语专业学生参加PETS二级考试, 且通过率均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让全体高职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公务员考试, 以及财会专业的学生有计划地参加会计资格考试。实施这些社会考试, 对我院高职教育扩大知名度, 办出特色, 创名牌, 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教师队伍水平, 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起到了推动促进作用, 同时也是对我院高职教育发展的有利保障。

四、在高职教育中实施社会考试的作用意义

(一) 实施社会考试, 有利于高职教育明确定位、选准目标、办出特色。

近年来, 高职教育发展迅速, 但在如何办好高职教育的问题上思路各异。有的把它当作解决生存危机的出路, 有的把它当作增加收入的渠道, 有的把它当作升格普通高校的跳板, 而对高职教育的内涵, 以及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作用缺乏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由此导致了在办学方针、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等方面的错位, 未能从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出发, 而是沿袭了学位教育的不少基本做法, 致使高职教育刚刚起步就已问题迭起, 危机四伏, 这两年高职教育招生和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就是很好的例证。实施社会考试, 可以有力地保障高职教育的准确定位, 即高职教育要培养既具有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 又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 能在具体工作中组织生产、解决技术问题的人才。因为社会考试本身的设立就是立足于经济建设, 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参加考试者不仅要有必需的理论基础, 而且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扎实的实践动手能力, 这一点正是高职教育的办学实质。实施社会考试, 还可以促使高职教育形成应用性、实用性的办学特色, 这也是高职院校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根本。

(二) 实施社会考试, 有利于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应用型人才。而我国现有高职教育受学科型大学影响较深, 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强调全面掌握本学科领域知识, 而忽视对技能的培养。实施社会考试, 正是突出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快速的适应性。因此, 一是应先从教学计划入手, 突破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 调整教学计划向社会考试靠拢, 构建起强化能力培养的教学平台。二是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改革, 更新陈旧的、不适用的知识。教材选择社会考试专用教材, 把社会考试的内容加到日常教学中, 如我院对英语和计算机这两门课进行封闭式强化教学, 特别是英语教学, 以“听、说、读”能力培养为中心, 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为使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能顺利参加全国英语等级二级考试, 在原有公共英语教学中, 增加了全国英语等级二级中的听说内容, 既明确了学习的方向, 提高了教学质量, 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有利于促进公共英语的教学改革。

(三) 实施社会考试, 有利于促进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双师素质。

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育教学方式等方面还习惯于学位教育的做法, 除了思想观念之外, 其问题的关键在于缺少一支能适应高职教育发展要求的师资队伍。主要反映在:一是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二是专业师资技能水平与要求相差甚远。问题产生的原因除了高职院校的师资基础薄弱和培养力度不够以外, 还与我国目前尚没有高职师资的培养规划和组织实施体系有关。而在实施社会考试的过程中, 我们的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 都要参加社会考试考官培训, 通过培训拿到考官证书, 或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 从而加速教师队伍建设, 涌现出一批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培养能力的“双师型”优秀教师, 如我院专业课教师中30%的教师具备“双师”资格, 这些“双师型”教师已成为我院高职教育的骨干教师, 因而极大地促进了我院师资队伍建设。

(四) 实施社会考试,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增强就业竞争力。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质量和特色取胜的时期, 而目前的高职教育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 高职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近期资料表明, 高职学生毕业双选会上, 参选学生踊跃, 而就业签约率之低却令社会各方面反映相当强烈。实施社会考试, 在以宽口径、高技能、强适应性为方向的培养目标下, 促使学生向一专多能方向发展, 进行跨大类技能训练, 学生毕业可获得本专业的技能合格证, 还可获得第二职业技能证书, 甚至更多相关的技能证书。这样综合素质的提高, 使学生在事业心、责任感、工作实践和创造力各方面都取得长足进展, 同时选择就业岗位的余地将大大增加, 为今后就业增强了竞争力。

五、对在高职教育中实施社会考试的思考

在高职教育中实施社会考试符合时代的潮流, 是高职院校求生存、求发展的根本。作为新生事物, 社会考试的各项工作尚处在摸索之中。社会考试现状与高职教育的要求还有距离, 对社会考试重视不够、考试项目较少、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都需要解决, 同时社会考试的各项工作也还需要继续发展、完善, 以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广阔空间。

(一) 发展、完善社会考试工作, 突破学历教育和终结教育的框架, 构筑开放式的高职教育体系。

社会考试的开考项目既要开办教育部考试中心推出的具有较高权威性的国家考试项目, 又要根据高职教育的需求, 引进海外考试项目, 开发新的考试项目。根据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对人才素质构成的变化, 发挥社会考试水平和资格认定的作用, 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同时, 促使高职教育改变传统的单纯学历教育和终结教育的模式, 大力发展职前和职后培训, 积极参加社会考试, 建立教育、培训、服务一体化的现代开放式高职教育体系。

(二) 完善社会考试的管理体系。

提高认识, 完善管理机构, 加强社会考试的统一管理, 配备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管理人员队伍, 建立和完善社会考试质量管理的各项管理办法, 是实现严格管理、确保社会考试质量的前提和条件。严格考务管理和提高培训质量是竞争中的社会考试的信誉保障。坚持办学和办考的公正、公平、公开制度, 要把能力考试放在首位,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作为重点, 以适应社会对高职教育人才的需要。

(三) 加强社会考试证书的国际通用性, 为我国资格证书国际化进程建设服务。

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 教育的国际性发展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而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社会经济环境的到来, 社会考试证书的国际通用性问题摆到了我们的面前。资格证书的国际通用性在许多发达国家中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证书认可现象。发展我国社会考试证书与国际接轨的事业, 能够促进我国高职人才的国际化, 并且可以提高我国入世后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 亦可为社会考试及高职教育提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总之, 在21世纪的社会发展进程中, 社会考试能够不断抓住新的机遇, 迎接新的挑战, 并以崭新的社会考试观念和改革的姿态, 充分与高职教育相结合, 吸引广大的学子参加到社会考试的行列中, 必将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史文龙.以资格考试为主体拓展社会化考试功能[J].北京成人教育, 2001, (12) .

[2]吕明.高职教育推行“双证并重制度”的探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9) .

[3]何刚.社会考试在终身教育中作用的思考[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 (2) .

8.教育部关于社会实践 篇八

关键词 教育公平 社会阶层 固化现象 措施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促使社会阶层逐步呈现迅速分化和固化趋势。社会阶层的固化阻碍了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形成,下层社会通向上层社会的通道受到抑制,这种阶层流动比较缓慢,下层社会群体无法享受到社会发展进步的公共福利。由此,这些社会群体难以获得稳定的收入,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隐患。社会发展使得利益主体具有不同需求,由此逐渐形成多样性的社会阶层,这样能够促进社会的协调和稳定。但是,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群体的纵向流动通道阻滞,使得上下阶层分层明显并且无法进行利益流动,社会阶层固化成为社会的突出问题。

一、社会阶层固化的教育维度

(一)社会阶层固化的社会弊端

社会阶层固化的后果使得政府难以有效协调不同社会阶层群体的利益诉求。政府的政策不能够覆盖社会群体,政府协调社会阶层群体的能力变得弱化,社会阶层就会存在矛盾和冲突,社会两极分化就变得严重。社会较低阶层就会感到自身利益被侵犯,社会财富和社会公共服务分配不公平,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就会加剧。因此,政府必须采取措施来实现社会阶层的合理流动,促使社会各阶层能够合理流动,调节各阶层的和谐,这样社会阶层固化才能转变。

(二)教育对社会阶层固化的影响作用

我国的社会阶层固化原因之一在于教育方面的不公平。原有的教育体制不能实现社会阶层的流动。教育的不公平使得一些社会群体无法获得教育资源,就不能提升个体的知识技能,也就不能获得相应的职业和获得良好的收入,通过教育来改变自身的社会阶层变得困难。此外,我国在实行了教育产业化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有所增加,但是,在面临就业问题上,很多人是通过关系来进入能获得良好收入的单位,这样也使教育难以改变自身的社会阶层。教育不公平不能实现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这样就固化了下层社会阶层。因此,在社会成员不能获得公平的教育资源情况下,社会阶层的固化就更加成为当前社会矛盾的焦点。

教育公平能够促使社会阶层实现合理流动,使得社会下层人群可以凭借良好的教育向社会上层流动。这些社会下层特别是农村学生,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获得良好的知识和技术,找到带来稳定收入的工作,来改变自身的命运,借此进入社会的上一阶层。然而,教育不公平是社会的现实情况,城乡贫困家庭的子女享受到高等教育资源的比例远小于社会富裕阶层的子女,这样就使得贫困家庭子女在升学和就业中处于劣势。因此,教育公平对社会阶层的流动具有重要意义。贫穷家庭的子女在获得公平的教育资源后,才能改变社会身份和实现社会阶层的提升。政府通过教育政策照顾到社会弱势群体,使得这些群体可以享受到社会资源,将社会阶层流动的渠道变得通畅和合理。教育公平才能承载社会阶层的合理流动,我国政府要改变教育资源在城乡的不均衡分配,使贫困家庭的子女也能够得到优质教育,使每个学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是社会公平,要保障社会成员都能够平等地获得教育资源,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和社会的和谐。

二、教育公平化解社会阶层固化现象的保障措施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化解社会阶层的固化现象,我国各地要切实推进教育公平。首先,从义务教育、高考指标以及高等教育等方面,努力服务好偏远地区和农村经济不发达地区。各地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吸引和鼓励高校师范毕业生投身农村基础教育,引进城市的优质师资力量在教育不发达地区进行一定年限的教学。其次,要实现教育管理制度的公平,要将高等教育资源更加合理进行分配,让每所高校办出特色,才能为社会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再次,要实现科学合理的就业制度。要使就业制度侧重于个体的能力和素质,并且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如“人情就业、关系就业”。这样才能为社会底层群体成员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推动社会阶层固化问题的消除,实现社会阶层的合理流动。最后,社会要为社会底层群体成员的成才创造机会和给予更大的宽容。在一些青年不能获得高等教育,而通过自学或自身努力实现事业上的成功,社会应该给予舆论支持,这样就为社会阶层流动拓宽了渠道。

参考文献:

[1]董秀芬.弱势群体教育公平问题探析[J].山西财税.2012,(02)

[2]汤力.中国教育公平现状及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2,(01)

[3]王雪.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研究[J].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2011,(05)

[4]杨娜.社会排斥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公平[J].法学杂志.2010,(11)

[5]蒋菠; 周鸿; 窦晓明; 沈玉洁.试论社会分层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及解决策略[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8)

[6]张衡. 王云兰.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与社会分层互动关系探讨[ J] . 教育发展研究.2006,( 3)

作者简介:

上一篇:小学美术教学点滴谈下一篇:公司实习员工2013年度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