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装卸安全管理制度

2024-10-30

液氨装卸安全管理制度(精选11篇)

1.液氨装卸安全管理制度 篇一

江苏双多化工有限公司液氨充装安全管理制度

1、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本制度。

2、与本制度相关的文件、制度主要有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公司产品销售发货管理规定等。

3、液氨储槽属密半中压容器,操作压力应小于1.6Ma,充装量不得超过被充装容器的80%或0.52吨/米3。

4、液氨充装现场必须配备必要的检修器材,防护器具,以及足够的消防器材。

5、液氨充装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必须熟悉充装安全技术规程和各种防护器材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处理应急事故。

6、运氨槽车到达现场后,充装人员首先进行下列工作:

6.1看运输车是否按销售发货有关规定,由本公司销售人员引领到充装点;灌装手续是否符合公司关于液体化工产品销售规定的要求;

6.2查看运输车的危险化学品准运证明是否完备;

6.3查看车上搭载的物品,静电接地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装好阻火器;

6.4检查液氨充装胶管。必须是有合格证的耐压胶管。在以上问题无疑问后方可开始充装。

8、充装时必须注意:胶管和进料管接头处必须有倒牙,并装有

紧箍铁板,并用螺栓将其紧固。

7、充装过程中,充装人员不得离开充装现场,槽车内的气氨不得向大气中排放,要严格控制充装流速的流量,周围严禁明火作业。

8、雨、雾、雷电天气不得灌装。

9、充装过程中如发生跑料等意外情况,充装人员要立即关闭紧急切断阀停止充装,进行安全处置,并报告有关部门进行安全处理。

10、充装完毕后,充装人员要立即封口,详细检查,确认无误后,将运输车与系统断开。此时车辆方可启动离开充装点。

11、充装人员按照有关规定随车复称,填写充装记录,主要内容包括购货单位、车牌号、危险化学品准运证书号、充装日期、允许充装量、实际充装量等,并有充装人员、复核人员、押运人员、安全检查人员的签字。充装记录应保存1年以上。

12、充装岗位人员要定期检查充装系统的安全装置、消防器材、静电接地、报警装置、专用工具、防护器具等装备的情况,使其始终保持在完好状态。发现问题应及时向上一级领导或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

13、充装岗位人员因违反本制度造成事故,公司将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江苏双多化工有限公司充装站充装管理

规定

一、罐装地点和灌区周围严禁烟火,非专职工作人员不得在罐装地点与灌区周围逗留、玩耍、歇凉。

二、液氨、甲醇充装必须经销售科检查所有证件及相关手续,填写核准登记表,交充装员复审。

三、液氨、甲醇充装前,本公司充装员对采购单位资质、车辆进行复核登记,不符合条件的拒绝充装,符合条件的充装完毕后,可根据公司经营管理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和复验、核准登记。

四、采购液氨、甲醇单位必须持有以下资质和要求:

1、购货单位的资质。具备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或《经营许可证》。

2、运输车辆所在运输企业的资质。具备《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许可证》。

3、运输车辆的资质。具备:(1)机动车辆行驶证;(2)与核准经营范围相一致的《道路运输证》;(3)运输车辆及罐体与行驶证照片一致;(4)《道路运输证》核定载质量与行驶证标注的载质量一致;(5)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承压罐车)最大充装量应不大于行驶证核定载质量。

4、驾驶员和押运员的资质。具备:(1)驾驶员驾驶证、《营业性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2)押运员《道路危险

货物运输操作证》。

5、安全警示标志、标识。运输车辆、罐体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安装告示牌和喷涂“毒”、“爆”等文字及道路运输危险货物标志。

6、槽车或钢瓶内剩有液氨时,充装前应准确计量,否则应排至余压0.05MPa,再行充装。

7、充装系数铭牌积数不得超过0.52t/m3。

8、液氨充装必须执行重量复验制度,磅秤最大称重值应为常用秤量的1.5-3倍。

9、液氨、甲醇贮运工具必须专用,不得混装。

10、灌装时,充装点不得少于两人,一人在灌装充装点现场,一人在充装现场监控,控制室内应留有一名应急人员。充装现场待装车与装载车间距不小于30米。

11、甲醇充装尽量使用西车位,液氨充装尽量使用东车位,尽可能保持充装距离。两辆车同时充装时应间隔充装车位。

12、甲醇槽车灌装时应留有余量<95%(容量),以保证槽车行驶中不造成外溢。

13、甲醇槽车灌装时在车顶上不允许使用铁质、金属工具从事任何活动。

14、灌装时对车辆采取防滑措施,驾驶室控制措施(谁负责拆除连接管谁负责控制驾驶室或车启动钥匙)。

15、充装现场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16、采购液氨、甲醇车辆的必须佩戴防火帽,防火帽无效视为无防火帽处理。

17、液氨、甲醇槽车充装时必须挂接地线装置。

18、液氨、甲醇充装时充装员和押运员、司机,必须坚守岗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离开工作现场,必须停止液氨、甲醇充装。

19、未经本公司充装员许可任何人不得私自充装。

20、违犯上述规定的一旦查出罚款200元。

江苏双多化工有限公司2011年1月16日

2.液氨装卸安全管理制度 篇二

1 液氨的危险特性分析

氨属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 (安监总管三[2011]95号) 中的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之一。

(1) 物理特性:常态下, 氨气为无色气体, 有刺激性恶臭。易液化。氨液飞溅到皮肤上时会引起肿胀甚至冻伤。

(2) 火灾危险特性:氨极易燃, 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引起燃烧爆炸。当空气中氨的体积分数达到11%-14%时即可点燃, 达到16%-25%时可引起爆炸。液氨属于乙类火灾危险性物质。

(3) 毒性:对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上呼吸道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直接接触高浓度氨时, 接触部位可引起碱性化学灼伤, 急性氨中毒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 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肺炎, 重度中毒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和心搏停止。可致眼和皮肤灼伤。

按照《危险化学品名录》 (2002版) , 氨属于第2.3类有毒气体, 车间空气中氨的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3, 当氨蒸汽在空气中容积浓度达到0.5~0.6%时, 人在其中停留半小时即可中毒。

(4) 腐蚀性, 氨对钢铁不腐蚀, 但氨溶于水后, 会对锌、铜及铜合金 (磷青铜除外) 有腐蚀作用。

2 液氨使用中的风险识别

涉氨装置系统往往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装置在正常运行时不会发生泄漏;在运行中出现异常, 发生氨泄漏的常见原因主要有:

(1) 管理不善、工人违章操作;

(2) 设备老化、管道破裂, 阀门损漏;

(3) 钢瓶或贮槽、贮罐爆炸或运输不当, 贮罐暴晒等;

(4) 自然因素, 如地震、雷击等。

3 液氨使用现场暴露的问题

根据安监部门的统计和, 在液氨使用现场暴露出以下问题:

3.1 使用不符合要求的阀门, 运行中阀门泄漏

2006年5月, 河北一公司液氨储罐区发生阀门破裂液氨泄漏事故, 造成1人死亡, 1人重伤。2007年5月, 安徽某公司氨罐进口管的截止阀突然破裂, 致使液氨泄漏, 造成33人住院治疗。经调查可知两起事故均是因为阀门材质不符合要求。

3.2 工程设计、施工单位无相关资质, 未按规范设计和施工

吉林“6·3”事故调查发现项目建设中存在设计、施工单位无资质, 监理单位借用资质等多种问题。因前期设计不合理、施工不规范等原因, 遗留了很多安全隐患, 如液氨管道铺设到了人员密集区内。上海“8·31”事故中, 这家冷库的涉氨管道通过的区域甚至有员工宿舍。这是明显不符合安全生产设计规范的。

3.3 设备老化、维护不当

2012年1月, 厦门翔安区一工厂曾发生一起氨气泄漏事件。经调查, 液氨泄漏原因是因机器老化, 阀门焊接处出现了裂缝。

3.4 人员培训管理不够

在上海“8·31”液氨事故调查中发现:有些人员为“临时工”, 上岗没有进行过安全生产和消防知识培训。根本不知道液氨的危险性, 也还有部分人员稍加培训就上岗, 技能低, 操作经验少, 紧急情况下的处理能力差。在上海“8·31”液氨事故中, 最初就是因人员操作不当造成液氨管道内压力过高, 以至于管帽脱落, 引发氨气泄漏。

3.5 安全出口被封闭、厂房无报警设施

吉林“6·3”事故中:因主厂房内逃生通道复杂, 两个安全出口被锁闭, 火灾发生时人员无法及时逃生。另由于主厂房内无报警装置, 部分人员对火灾知情晚, 丧失了最佳逃生时机。

3.6 防护措施不当、缺少必要的应急防护装备

针对上海液氨事故, 有专家指出:尽管可能有多种原因导致管帽脱落, 但是如果防护措施得当, 不至于造成这么多人的伤亡。

4 安全管理措施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和要求, 针对涉氨的使用单位, 提出以下管理措施:

4.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依据《安全生产法》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591号) 规定:建立、健全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责任制, 保证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主要负责人要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落实应急准备工作。

4.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管理

根据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对使用液氨的量进行辨识, 对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应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0号) 和AQ3035-20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安全管理。对液氨的储存装置, 应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 实现对温度、压力、液位等重要参数的实时监测。对液氨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 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 设置装置与压力机、动力电源、管线压力、通风设施或相应的吸收装置的联锁装置。重点储罐需设置紧急切断装置。

4.3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要求

按《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和《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 的相关要求进行管理。

4.4 依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

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6号) 的相关要求进行管理。在设计和施工阶段要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对建设项目进行设计和施工。

4.5 涉氨设备、设施的管理要求

(1) 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使用取得许可生产并经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其安全附件应定期检验。

(2) 涉氨管道的阀门的使用单位应采购有制造资格的单位生产的产品。

(3)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的通知》 (安委[2013]6号) 的要求, 液氨管线严禁通过有人员办公、休息和居住的建筑物。

(4) 定期做好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进行检修和抢修作业时, 应携带氨气检测仪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4.6 含氨气环境中作业应采用以下防护措施

(1) 根据不同作业环境配备相应的氨气检测仪及防护装置, 并确保其完好, 处于备用状态;

(2) 在液氨使用场所, 液氨钢瓶储存区、钢瓶使用区和使用液氨的厂房均应按照《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GB 50493-2009) 设置检测报警仪,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3) 作业环境应设立风向标;其位置应设在本单位职工和附近300m范围内居民容易看到的高处。

(4) 划分作业区域, 设置非专业操作人员免进区域。

(5) 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使用氨气的车间及贮氨场所应配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长管式防毒面具、重型防护服、橡胶手套、胶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其中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至少配备两套, 其他防护器具应满足岗位人员一人一具;工作场所浓度超标时, 操作人员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可能接触液体时, 应防止冻伤。

(6) 涉氨使用场所应配置以下应急设施

关键操作部位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告知牌, 安全告知牌应注明液氨特性、防护和处置措施、报警电话等内容。

洗眼器、淋洗器等安全卫生防护设施。

控制室或值班室应配备应急通讯器材、堵漏器材和工具等。

氨制冷机房贮氨器上方应设置水喷淋系统。

4.7 加强人员培训

将液氨安全管理知识培训作为企业日常和“三级”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尤其是临时工和季节工。企业各级人员熟悉液氨的危险特性, 掌握液氨的使用注意事项和应急自救、互救知识。

4.8 泄氨事故应急处置管理注意事项

根据《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的相关要求, 对泄氨事故进行以下处置。

(1) 划定警戒区, 消除所有点火源。

一旦发生泄漏, 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 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应设置警戒线, 禁止一切无关人员、车辆进入警戒区域, 及时疏散现场有关人员;设置合理的隔离与疏散距离。

(2) 切断泄漏源

如果液氨泄漏引发火灾, 千万不能气没关就灭火, 这样容易引发二次灾难——爆炸。

(3) 救援人员防护

扑救氨火灾, 救援人员要着内置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的全封闭防化服,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基础上, 方可采取冷却、关闭阀门等措施;进入冷库的救援人员应注意防寒, 如果是液化气体泄漏, 还应注意防冻伤。

(4) 其他应急措施

其他人遇到液氨泄漏, 可用湿毛巾捂住嘴, 经安全通道有序撤离。不得接触或跨越泄漏物。抢险时采取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液体泄漏物, 用醋酸或其它稀酸中和, 也可以喷雾状水稀释、溶解。如果钢瓶发生泄漏, 无法封堵时可浸入水中。储罐区应设水或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 修复、检验后再用。

5 结论与建议

3.液氨钢瓶安全关乎你我他 篇三

关键词:液氨钢瓶;安全;现场急救;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051-01

2005年7月4日中午,一辆沪牌货车装载着10个液氨钢瓶从芦潮港出发行至惠南镇惠东路时,司机和押运员违章将车停放在路边吃午餐,其中一只液氨钢瓶经毒辣阳光的烘烤,瞬间发生爆裂而散发出强烈刺激的氨气导致周围居民及行人百余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畏光、流泪、咳嗽、胸闷、气促等上、下呼吸道刺激症状。显然,这是一起严重违章操作导致的急性氨中毒的群体发病事故。国内以往发生类似急性氨中毒的群体发病意外事故并不鲜见,但至今尚未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笔者曾多次参加国内有关省市的氨泄漏事故抢救,获知均系违章及管理混乱所致,现举例如下:1985年广西灵川氮肥厂因液氨贮槽液位计排油管被见习学生踩断,导致在场大学师生28人发生严重氨中毒事故,其中12人发生中毒性肺水肿及口腔、眼灼伤,经奋力抢救大部分康复,2名大学生抢救无效死亡;1987年6月22日安徽亳州化肥厂用不合规格的液氨贮罐放在卡车上装运,当卡车开至太毫公路的港集乡集市时,由于卡车颠簸和贮罐在炎热的阳光下暴晒,致使氨罐突然爆炸,液氨贮罐后封头从焊接处全部脱落炸飞到车后右方64.4米处,液氨罐体飞冲至车前方95.2米处的公路上,960Kg液氨从罐底全都喷溅至车后方路两旁,使正在赶集的200余人受到液氨的剌激,当场死亡4人,87人发生不同程度的氨中毒合并眼和皮肤灼伤,经送医院抢救,先后伤亡共10人。发生类似特大恶性中毒事故,各地均有报导,却未能警钟长鸣,值得我们安全、卫生监管部门的反思。

为防止发生氨泄漏事故造成群体人员伤害,现将国内发生氨中毒的现场急救及防治措施簡要介绍如下:

一、现场急救处理

(一)多人中毒的抢救措施。

“时间就是生命”。急性氨中毒和氨灼伤常发生的意外事故中,发病骤急,人数较多,演变迅速,需要及时有效地根据化学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做好现场抢救处理,并应立即成立抢救组织,抢救组织工作好坏直接影响抢救的质量,若无组织或指挥不当,会造成现场紊乱,增加伤亡人数。组织强有力的医疗抢救组是抢救组织工作成功的关键。

1.成立抢救指挥组织。尽快让病人离开现场,使毒物不再有侵入体内的机会,并组织医务人员作好抢救病人的有关准备,及时将中毒和灼伤病人就近送医院,组织医务人员制订系统的抢救和治疗方案。根据轻、中、重中毒病人提出分级治疗措施,对重危病人的抢救设立专门特别抢救医疗组防止医疗性的合并症及后遗症。

2.建立以职业中毒及肺科医师为主的医疗抢救组。实践证明多人急性氨中毒及氨灼伤抢救成功与否与事故发生后所组织的医疗抢救组是否得当、有力密切相关,有经验的职业中毒医师对氨的理化特性、中毒机理、病情演变及各期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原则较为熟悉,能迅速有效地提出现场处理和早期抢救的具体措施,同时还必须有职业卫生医师进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灼伤科、肺科、眼科、皮肤科、五官科等有关专科医师的配合共同处理各种危重病人的合并症。此外,护理、放射科、检验、药房等有关专业人员也应是抢救组成员。对氨中毒和氨灼伤的病人应视为综合性治疗的整体,决不能把抢救重点仅放在局部。

(二)现场抢救技术措施。

1.终止氨(液氨)的继续作用,防止氨继续入侵,立即清除污染的衣服和皮肤,要防止被氨污染的衣服从头面部脱出(这可加重呼吸道吸入及眼和颜面灼伤),应把套衣剪开,首先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要防止头发冲洗的污水再次流入眼内,造成重复灼伤),然后用2%~4%硼酸水湿敷被污染的皮肤。

2.保持病人呼吸道畅通,如出现喉痉挛或窒息者应立即作气管切开术。

3.护送病人住院,在护送过程中,要随时注意病人生命体症(TP、R、BP),不要远途颠簸运送,这将加重病变恶化。休克病人护送时,应取平卧位,头部稍低,昏迷者要保持呼吸道畅通。凡经就地处理后转院或送院者,预后均佳。

急性中毒期应严密观察24~48小时,以便及早发现肺水肿,做好预防性治疗肺水肿的有关措施,积极防治喉梗阻及肺水肿是抢救氨中毒成功的关键,立即吸氧,吸引呼吸道泌物,烦燥不安者可用镇静剂。

二、预防措施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在组织生产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监控和管理。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职工对防毒工作的认识并自觉执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要把氨(液氨)的理化特性,对人体危害及中毒表现等防治知识向广大职工进行卫生宣教。使职工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加强个人防护,以及宣传一些自救互救的的方法。如在液氨外溢事故时,有人跳入附近水池中;有的把手中拿着的塑料袋、人造革包套在头面部;有的蹲在地上把衣服脱下弄湿捂着口鼻,避免了氨灼伤和氨中毒。一旦发生中毒事故,要做到及时救护和现场就地急救。

(二)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是安全生产的基础,是正常生产和防止发生中毒事故所必须的。生产过程应加强密闭化、自动化,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加强通风,使车间空气中氨气最高容许浓度控制在30mg/m3以下。使用、贮存和运输氨气和液氨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因盛装容品损坏造成中毒。

(三)严格遵守容器检验及危险品运输规定:

1.化工企业单位的压力容器要按期检验,有缺陷的要及时消除和更换。凡属于无档案,情况不明或不合格的容器要停止使用。

2.液化气体贮运容器的制造、检验、使用、安装和运输必须认真执行原国家劳动总局颁布的《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

3.装运化学危险品的车辆通过人口稠密的市区或集镇时,应遵守所在地公安机关规定的行车时间和路线,中途不得随意停车,高温季节运输必须采取防晒降温等安全措施。

4.装卸工安全管理制度 篇四

1装卸工装车时,首先应检查运输货车车厢是否平整或是否有异物;若车厢不平或有异物及时和客户或司机提出建议,进行清理;

2装卸工带班班长除要认真负责和司机,库管人员沟通,做好装车前货物码放预算以避免不必要的争执和返工。如果因为工作失误对公司造成损失的,处予员工一倍的罚款。员工有监督带班班长权利,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3要牢记尊客爱货思想,确保货物完好无损。做到文明装卸,杜绝野蛮装卸;不安规定装卸货物时,员工造成货物损时照价赔偿。

5装卸货物过程中发现有破袋;短少等异常情况装卸工有责任向负责人和客户反映。以便及时处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5货物装卸完毕以后,客户或司机有需要盖篷布的需盖好篷布;

6装卸结束后,必需做好清理工作;

7不准随意请假旷工,突发事件除外。确实有事需提前一天请假,如果当天员工强行请假歇工,公司将视为旷工处理,以一罚三的制度进行处罚;

8员工辞职需提前十五天或三十天通知公司,如果不提前通知扣除当月工资的50%

9班前和上班时间严禁饮酒和酒后进行装卸,装卸作业禁止光脚或穿拖鞋,严禁打瞌睡,溜岗;

10员工不得随意把无关人员和陌生人员领进公司,有必要时需向公司负责人汇报,经同意后方可进入;

11由于工作原因或其他私事吵架,打架或无故闹事影响公司正常运转视情节轻重进行处罚;

12对于偷窃行为者一经发现,立即辞退,并扣除当月工资。严重者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13禁止在禁吸烟区域内吸烟;

14禁止动用或操作与装卸工岗位不符的机械设备;

15对违第10条,第11条,第12条,第13条的员工试情节轻重处以100元到500元罚款。

5.危险化学品装卸安全管理制度 篇五

为确保公司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车间科室的各个岗位要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 管理制度》,做到安全操作。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危险化学品装卸安全管理制度。

一、对危险化学品的装车安全管理

进入危险化学品装车区的车辆必须在进入厂区前戴好防火帽,确保防火帽牢固可靠,不 得有脱落等现象的发生。进入装车车位的车辆,在装车前必须卡好静电接地报警器,否 则不得进行装车;装车时危险化学品的流速不得高于1米/秒;最大流速不得高于6米/秒。装车完毕后,不得立即启动车辆,待3-5分钟后方可启动车辆。

二、对危险化学品卸车的安全管理

当车辆到达后,不得立即开启阀门卸油,必须在卡好静电接地报警后,等待3一5分钟 后方可进行开启阀门进行卸车工作,以防止因静电导不出而引发安全事故。

6.粮食装卸作业安全管理协议 篇六

甲方:

乙方:翁源县粮食购销有限公司

为做好粮食装卸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杜绝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经甲、乙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协议。

一、甲方应履行的安全责任:

(一)甲方将粮食出库装卸作业发包给乙方,乙方对粮食出仓安全负全责。

(二)甲方有权委派相关人员在工作区域进行安全检督。

(三)甲方不定期检查乙方工作现场,对乙方人员在工作中违反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行为予以制止和纠正,并发出书面整改通知书;对违章的行为立即勒令停止其工作。

(四)甲方负责对提货车辆和人员安全管理,进入乙方库区,必须先登记后进入,并交出火种,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进入库区,车辆及人员要听从库区安全管理人员指挥,损坏财物照价赔偿。

二、乙方应履行的安全责任:

(一)乙方负责人为安全作业的第一负责人,必须制订工作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保证安全的“三大措施”(组织措施、安全措施、技术措施),并指定现场安全责任人,否则不能进场作业。

(二)乙方必须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严肃安全纪律,规范安全行为,禁止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三)乙方不得雇佣未成年人和有职业禁忌的人员进行工作。(四)乙方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必须为工作人员配备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及安全用具;工作前应对机械、工器具及安全防护设施进行一次检查,确保符合安全要求并保证其使用安全。(五)乙方在工作中要有严格的安全保障措施,在重要地点、重点部位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六)工作期间,乙方安全管理人员应经常对所在的工作区域、作业环境、设施、设备、工器具等进行认真检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七)乙方应自觉接受甲方的监督和指导。对甲方检查提出的安全整改通知,必须及时整改。

(八)乙方应为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办理相关人身保险,员工装卸工作中如有伤亡,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三、违约责任:

因乙方违反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合同条款或采取的安全措施不当,发生人身伤亡等安全事故,所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及法律责任均由乙方自行承担。由此给甲方造成的损失,由乙方负责赔偿。

四、其它事项

(一)其它未尽事宜,双方应本着友好互利原则协商解决。(二)本协议一式二份,双方方各执一份。

甲方(盖章):

法人代表(委托代理人):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乙方(盖章):

法人代表(委托代理人):

7.在役小型液氨装备安全设计诊断 篇七

关键词:全压(卧)式,液氨,安全设计诊断

近年来,一些涉及政府安监部门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和重大危险源的老旧在役化工装备造成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有抬头的迹象。其中,对于冷库制冷、湿法冶炼、烟气脱硝等行业中需要使用液氨的问题,由于之前国内监管上并没有被划分入危险化学品项目———缺少了专业的监管,因此其监管上存在的薄弱、不专业等自然导致长期积累隐患的爆发。笔者结合走访中发现的在役小型地上常温全压( 卧) 式液氨装备存在的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其理化性质,根据规范要求,从选址布局、工艺装备、自动控制、消防等四个方面入手,为此类安全设计诊断提供参考。

1 氨的理化性质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20 ℃ 、891 k Pa下即可液化,并放出大量的热。液氨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变化的系数很大。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分子量为17. 03,熔点- 77. 7 ℃ ,沸点- 33. 5 ℃ ,气体密度0. 77 g/L,相对蒸气密度( 空气= 1) 0. 59,相对密度( 水= 1) 0. 60( 25 ℃ ) ,临界压力11. 40 MPa,临界温度132. 5 ℃ ,饱和蒸气压1 013 k Pa( 26 ℃ ) ,爆炸极限15% ~ 30. 2% ( 体积比) ,自燃温度630 ℃ ,最大爆炸压力0. 58 MPa。[1],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30 mg/m3,直接致害浓度360 mg/m3[2]。氨属于政府安全监管部门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3]。

2 选址布局

从选址要求来看,未经正规设计( 或承担设计的单位不具备相应化工设计资质) 的化工企业不仅没有进入规划的化工园区或化工集中区及地形、风向因素的考虑,而且与周边企业、设施的防火间距也不达标。液氨储存装置的布局大多按方便工艺操作、就地安装、节约用地等建设单位方面的要求,直接将液氨储罐布置在使用车间内或紧邻使用车间的路边等人员密集场所,亦无防火堤( 俗称围堰) 保护或设置不严谨,安全生产方面的设计规范标准也被忽略或敷衍。一旦储罐发生泄漏、火灾爆炸事故等紧急情况,一方面,大量挥发的液氨雾气及迅速蔓延的火灾很可能阻碍逃生人员视线及疏散路线,极易使人中毒窒息,导致群死群伤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另一方面,复杂的现场情况非常不利于外部专业应急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操作关闭阀门及对泄漏源堵漏,耽误救援时机。

液氨储存设备全套布置在室内或局部不通风的场所,众多长期运行的法兰、阀门等接头处难免会有氨轻微的 “跑冒滴漏”,人员长期接触,可能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积或手指溃疡等症状,氨气被呼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可能导致职业病———氨中毒。

制定企业选址搬迁到化工园区或化工集中区的规划,宜选在远离明火地点、架空电力线缆、人口稠密区、处于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的空旷地块,并在厂区高点安装风向标,以满足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4]。液氨储存和装卸场所应集中布置在厂区边缘地带,但不宜紧靠排洪沟布置。并将液氨按乙A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重新设计室外独立液氨罐组储存区与周边建( 构) 筑物的防火间距,调整布局。

设计应明确企业消防通道的净宽度及净高均不应低于4 m、人员安全疏散通道的畅通设置。液氨装卸站的进、出口应分开设置; 当进、出口合用时,站内应设回车场。在汽车槽车卸车停车位处,按平坡设计,卸车场和道路路面采用水泥砼无火花地面。若采用沥青路面,易受到泄漏液氨的腐蚀,沥青层易于破坏,且发生火灾事故时沥青将发生融化而影响车辆撤离和消防工作的正常进行。

为了满足火灾事故时消防、操作便利和安全,全压式卧式液氨储罐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 0D( D为相邻较大储罐的直径) ,成组布置的储罐不应超过两排,储罐个数不应多于12 个,两排卧罐的间距不应小于3 m。作为限界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罐组,设置的防火堤和隔堤参照液化烃储罐的要求: 防火堤坚实、闭合,选型宜采用砖砌防火堤、钢筋混凝土防火堤或浆砌毛石防火堤。内堤脚线距储罐不应小于3 m; 堤内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地面,并作防腐蚀处理,为防止泄漏的液氨在储罐附近滞留,其竖向布置应有不小于3‰的坡度坡向外侧; 并在防火堤、隔堤的不同方位上应设置不少于2 处越堤人行踏步或坡道,便于人员进出。储罐组设轻质遮阳顶及喷淋水管作为防晒降温设施。

值得一提的是,与一般可燃液体的防火堤设计高度为1. 0 ~ 2. 2 m不同,液氨罐组宜设不高于0. 6 m防火堤及不高于0. 3 m隔堤,这样较低的防火堤对于少量泄漏的液氨气体便于扩散; 一旦泄漏量较多,堤内必有部分液氨积聚,可由堤内设置的泄漏检测报警仪报警,有利于及时发现,及时处理[5]。防火堤平面布置如图1。

3 工艺设备

在笔者走访过的企业中,储罐均选择16MnR或20R钢板作为制造筒体和封头材料,设计压力按液氨设计温度( 50 ℃ )的饱和蒸汽压力( 2 032. 50 k Pa) 的1. 06 倍设计,即为2. 16 MPa,属于中压容器( 1. 6 MPa≤p < 10. 0 MPa) 。压力表的精度不得低于1. 6 级,表盘刻度净现值应当为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1. 5 ~3. 0 倍,表盘直径不得小于100 mm; 并选用有保护装置的防霜温度计,安装在便于观察的位置; 储罐顶部铅直安装两个并联的全启式安全阀,连接口入口及放空管截面积不小于安全阀进口面积,开启压力为1. 96 MPa。液氨装卸车采用液下装卸方式。但液氨安全附件及配套设施存在着一些 “通病”,其中以液氨储罐安全阀出口管就地直接放空、不规范安装液氨泄漏检测报警仪以及卸车紧急切断阀不方便操作等三类隐患最为普遍,危险、有害程度也较高。

液氨储罐属于中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超压安全阀起跳后,氨气就地排放达到一定浓度易发生燃烧爆炸,并使人员中毒。故应当在安全阀的排出口装设导管,将氨排放气处理后放空,常见氨排放气处理措施有: 用水或稀酸吸收以降低排放气浓度。装设排泄管的内径应大于安全阀的出口通径,安全阀排除口应注意防冻,排泄管不准装设任何阀门。值得注意的是,安全阀与液氨容器之间一般不宜装设截止阀门; 但为实现安全阀的在线校验及防腐蚀,可在安全阀与压力容器之间装设爆破片装置; 如为便于安全阀的清洗与更换,经过使用单位主管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负责人批准,并且制定可靠的防范措施,方可在安全阀( 爆破片装置) 与压力容器之间装设截止阀门,压力容器正常运行期间截止阀门必须保证全开( 加铅封或者锁定) ,截止阀门的结构和通径不得妨碍安全阀的安全泄放[6]。

虽然液氨也具有可燃爆的危险属性,但按毒性优先原则,氨气泄漏检测报警仪按有毒气体检测系统设计。以设备管道的法兰和阀门组为氨气主要释放源布置检测点,当检测点位于释放源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时,检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2 m; 当检测点位于释放源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时,检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1 m。报警信号应发送至现场报警器和有人值守的控制室或现场操作室的指示报警设备,并且进行声光报警,报警器可选用音响器或报警灯。报警系统宜独立设置,具有数据存储功能,采用不间断( UPS) 供电。根据检测器的技术性能、氨气的理化性质和周边环境的特点,确定氨气可选用固定式的电化学型或半导体型检测器; 测量范围宜为0 ~ 300%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即0 ~ 90 mg/m3;报警值设定为100%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即30 mg/m3。由于氨气比重小于空气,故氨检( 探) 测器安装高度应高处释放源0. 5 ~ 2 m; 指示报警设备应安装在有人值守的控制室、现场操作室等内部; 现场报警器应就近安装在检测器所在的区域。便携式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的配备可根据生产装置的场地条件、工艺介质的易燃易爆特性及毒性和操作人员的数量等综合确定[7]。

不少液氨装卸车位都直接紧邻布置在储罐周边,紧急切断阀直接安装在储罐的顶部,一旦装卸过程出现泄漏,不能立即关闭储罐阀门,极易造成事故扩大化。故应在距卸车鹤位10 m以外的装卸液氨管道上,设置便于操作的紧急切断阀; 如装设在储罐顶部,则应设固定的爬梯及操作平台。

4 自动控制

氨的重大危险源临界量标准为10 t[8],换算后,单元内储罐总容积达到20 m3以上就能构成重大危险源。液氨属于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 第2. 3 类有毒气体) ,主要用于食品企业的致冷剂、电解锰企业的p H值调节剂及火电厂锅炉烟气的脱硝剂等用途,这些企业多选择地上全压卧式储罐作为液氨的储存设备,单台或多台、总容积一般在30 ~ 100 m3不等( 储存系数≤0. 9) ,都构成三级或四级重大危险源。而这些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元多数未按要求安装安全监测监控体系[9],在此笔者收集、整理了液氨储罐区安全监测监控体系设计要求如表1[10]。

注: 记录的电子数据的保存时间不少于30 天; 构成一、二级重大危险源的企业设置独立SIS系统。

5 消防

由于生产场所选址需靠近原料产地( 如电解锰生产) ,特别是小微企业,一般位于远离县城的偏远乡镇山区,没有市政供水管线提供消防水源补给,距离县级公安消防大队车程在半小时以上。一旦液氨泄漏后起火,只能依靠本企业的兼职消防员和储备资源应对事故,减少损失。然而,不少企业忽视消防工程,以循环冷却水池代替消防水池,亦也没有保证消防水不被动用的措施; 消防设施长期闲置,缺乏保养检修,甚至没有配备。

针对小容量的全压式液氨储罐设计消防冷却水系统如下: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冷却水供给强度不宜小于6 L/min·m2,着火罐冷却面积应按其罐体表面积计算; 邻近罐冷却面积应按其半个罐体表面积计算; 移动消防冷却水量不应小于30 L/s( 当储罐组只有一个储罐时,计算用水量可减少一半) ; 消防用水延续时间按6 h计算设计消防水池的有效水容量[11]。如需将消防水池与循环水池合并设计时,企业需安装低液位报警设施,以保证消防水不被动用。储罐的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可采用水喷雾或水喷淋等型式,对储罐的阀门、液位计、安全阀等设备进行保护; 水雾喷头与储罐外壁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0. 7 m; 采用水枪连接地上式室外消火栓接入移动式消防冷却水系统。考虑罐区泄漏点多发生在阀组附近,液氨地上罐组宜按防火堤内面积每400 m2配置一个手提式灭火器,但每个储罐配置的数量不宜超过3 个。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管道的设置手动控制阀; 控制阀应设在防火堤外,距被保护罐壁不宜小于15 m;控制阀前应设带旁通阀的过滤器,控制阀后及储罐上设置镀锌管道。

另外,由于液氨属于吸入性气相毒物,企业还需为现场救援人员配备防毒面具、防化学品手套、化学品防护服等个体防护,以保证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

6 结语

8.液氨装卸安全管理制度 篇八

备件管理是质量和数量相结合的动态综合管理工作。做好吊具电气备件管理工作应当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1)产品性能,这是备件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关键;(2)产品价格,可通过购买质优价廉的国产产品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3)产品采购周期和备件数量,采购周期应尽量缩短,备件与吊具数量比力争达到5%~10%,大致为:1~3台吊具备1台套备件,4~20台吊具备2台套备件,30~50台吊具备3台套备件,50~80台吊具备4台套备件,80台以上吊具按5%的比例配备备件。

下文以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相关实践为例,对备件管理进行分析。

1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模块和电源模块

这些电气元件采用随机配备的SIEMENS 6ES7系列产品,抗震性强,受温度、盐雾、雨雪和电磁干扰等影响小,价格相对低廉,使用寿命长,且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集中于此,无选型改造的必要,所以性价比较高,备件与吊具数量比较低。

2继电器

继电器控制线圈的电源分为(DC)和(AC)2种。前者由SIEMENS 6ES7系列电源模块提供,性能较为稳定。本文以后者为例进行分析。由于吊具控制箱内有三相(AC)、单相(AC)和(DC)等多种电源,因此存在一定的电磁干扰。最初采用随机配备的PLC接口可插拔式继电器,由于其控制线圈的脱扣电压仅为29~(AC),而牵引电压在(AC)以上,抗电磁干扰能力差,因此无法及时通断,容易造成PLC运算错误,导致吊具动作失常,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后改用RELECO工业接口继电器(IRC),其控制线圈的脱扣电压约为(AC),牵引电压在(AC)以上,能够及时通断,具有的触点容量,全负荷机械操作次数大于万次,最大工业额定负载下的最大开关频率为次/h,且受温度、盐雾、雨雪和电磁干扰等影响小,价格约为80元/件。此项选型改造效果良好,备件与吊具数量比较低。

3机械式限位开关

由于开锁、闭锁和顶销控制对精度要求较高,因此选用机械式限位开关。机械式限位开关通断位置精确,受温度、盐雾、雨雪和电磁干扰等影响小,抗震性强。目前主要使用OMRON公司的产品,效果良好。

4接近式感应开关

由于中锁上下和间隙控制对精度要求相对不高,因此选用接近式感应开关。吊具随机配备的IFM系列产品抗震性强,受温度、盐雾、雨雪和电磁干扰等影响小,使用寿命长,价格合理,无选型改造的必要。

5红外感应开关

红外感应开关主要用于检测吊具下是单个40英尺集装箱还是2个20英尺集装箱,从而尽可能避免误操作,防止事故发生。理想的红外感应开关应当抗震性强,受温度、盐雾、雨雪和电磁干扰等影响小,使用寿命长,但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很难同时满足上述要求。由于国产红外感应开关的价格仅为进口红外感应开关的1/4~1/2,且采购周期短,使用寿命与进口红外感应开关相当,因此目前选用国产红外感应开关。

6旋转编码器

旋转编码器用于检测中锁的间隙大小,有效长度为0~。最初采用随机配备的磁敏开关和定长感应金属条,但由于感应距离不稳定,且受温度、盐雾、雨雪和污渍等影响较大,因此易发生中锁来回伸缩的故障。采用旋转编码器可有效避免此类故障。编码器置于特制的金属旋转器中,依靠细钢丝绳与外界连接驱动。此项改造虽然初始投资较高,但可有效消除故障,且旋转编码器使用寿命较长,可达以上。

7指示灯具

指示灯具共计4套,分别指示吊具开锁、闭锁、双箱模式和顶销等4种状态,可辅助司机安全操作(尤其是在夜间作业的情况下)。随机配备的指示灯具由铜铸灯口、发光二极管灯泡(4种颜色)和灯罩(4种颜色)组成,每套造价约元,4套灯具共计元,采购周期较长。这种灯具抗震性差,虽然受温度、盐雾、雨雪和油污等影响较小,但使用寿命短。后改用国产一体化集成式指示灯具,可有效避免原配灯具的各种缺点,且价格不到原配灯具的1/2,采购周期短,可依客户要求定制,目前使用效果良好。

8连接线缆

连接线缆应当满足以下要求:弯曲半径小,受温度、盐雾、雨雪和油污等影响小,使用寿命长,负载高,采用TDE外护套,耐油,阻燃,温度适应范围广等。

9.乙醇装卸作业操作安全管理规定 篇九

一、作业区内的司泵、卸槽、充装、检维修作业实行作业许可管理。作业前须明确作业内容,辨识作业风险,确定监管责任人,填制作业票证,明确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不得进行乙醇装卸作业。

(一)、作业前未进行安全检查和对危害因素进行辨识的;

(二)、对查出的设备设施安全隐患未整改或整改后未经验证合格的;

(三)、未开具作业许可票证的;

(四)、铁路罐车到位后未打铁鞋进行锁固的;

(五)、汽槽车到位后未拉紧手制动或未安设防静电接地装置的;

(六)、未进行交接班或交班记录不清的;

(七)、设备维修后更换零部件或型号、工艺发生变化,维修方未进行技术交底的;

(八)、光线不好,视线不清,足以影响安全装卸作业的;

(九)、消防设备设施故障未排除不能保障应急救援需要时;

(十)、遇恶劣气象状况时(如大雨、大风、雷电);

(十一)、不能保证安全装卸作业的其他情况。

三、乙醇装卸作业应当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一)、铁路罐车进入专用线对准鹤位停稳后,应立即采取防溜滑措施,防止因车辆溜滑损坏卸料管线、设施,引起物料泄漏;

(二)、整列罐车调入装卸线后,应尽可能不拆开罐车挂钩,以便发生事故时能迅速将罐车拖离;

(三)、装卸作业前,应做好作业准备,合理调度程序,告知作业人员安全注意事项,准备好消防器材和防护用品,现场安全员应对火车罐车和汽车槽车进行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作业;

(四)、罐车到位后,必须静置30分钟,才能进行装卸作业;

(五)、火车罐车装卸时,罐车、栈桥、输送管道必须做好可靠接地和防静电跨接;

(六)、进入作业现场的人员必须穿防静电工作服、鞋,禁带火种,禁止使用非防爆移动通讯设备;

四、进入乙醇装卸作业的区域的车辆应遵守以下规定:

(一)、车辆行驶速度不超过每小时5公里,不准堵塞消防通道,驾驶员不得离开车辆;

(二)、装卸过程中,发动机必须熄火,并切断电源;

(三)、禁止在作业区域内维修车辆。

10.液氨装卸安全管理制度 篇十

港口装卸设备的安全运行与创新管理

近几年来,厦门东渡港码头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进口荒料石材的集散地.笔者所在的.石材操作大队与公司签订安全生产计件承包协议,承担公司所有进口荒石的堆垛、装车发货、场地整理等安全生产任务.石材装卸是一种危险性极高的作业,相对于石材作业量的巨增.设备数量明显偏少,使得设备长期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如何确保设备的性能,尤其是设备的安全性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作 者:赖传彪 Lai Chuanbiao 作者单位:厦门港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东渡分公司刊 名:港口装卸英文刊名:PORT OPERATION年,卷(期):2009“”(3)分类号:U6关键词:

11.液氨装卸安全管理制度 篇十一

环境风险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在失控状态下产生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灾害事故进行评价。本文针对的生产工艺过程为液氨由专用液氨槽车运送到厂区, 卸至液氨储罐内, 再由氨压缩机加压输送到液氨分装罐, 然后送至充装排进行气瓶充装。因此在整个充气储运过程中有多种危险有害因素。本文旨在对液氨的泄露进行环境风险评价

1 风险识别

氨在常温常压下, 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加压易被液化为无色液体。氨气易溶于水, 其水溶液即为氨水。氨气属可燃性气体, 遇火源有火灾和爆炸的危险。同时, 氨又是有毒物质, 当空气中氨浓度达700mg/m3时, 人吸入30min即可中毒, 1750~4500mg/m3时, 可危及生命。

储存过程潜在风险因素识别:液氨在存储过程中的主要风险为储罐泄漏、火灾、爆炸, 以及由此间接造成的人员中毒。

运输过程潜在风险因素识别:环境风险来源于液氨泄漏。液氨泄漏因素主要有:管路系统泄漏、储气罐泄漏。

2 源项分析

本文中氨库有三台规格为50m3的液氨贮罐 (卧式罐) , 是主要的液氨贮存设备, 假定其中一座贮罐发生泄漏事故。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和氨气的物理特性, 泄漏量按照导则推荐的两相泄漏量公式计算, 公式如下:

式中:

QLG———两相流泄漏速度, kg/s;

Cd———两相流泄漏系数, 可取0.8;

A———裂口面积, m2;

P———操作压力或容器压力, Pa;

PC——临界压力, Pa, 可取PC=0.55P;

ρm———两相混合物的平均密度, kg/m3, 由下式计算:

式中:

P1———液体蒸发的蒸气密度, kg/m3;

P2———液体密度, kg/m3;

FV———蒸发的液体占液体总量的比例, 由下式计算;

式中:

Cp———两相混合物的定压比热, J/ (kg·K) ;

TLG———两相混合物的温度, K;

TC———液体在临界压力下的沸点, K;

H———液体的气化热, J/kg。

经计算, 具体泄漏量见下表1。

3 事故情况下风险预测

预测模式。本项目氨泄漏属瞬时或短时间事故, 采用烟团模式:

式中:

C (x, y, o) ——下风向地面 (x, y) 坐标处的空气中污染物浓度 (mg.m-3) ;

xo, yo, zo——烟团中心坐标;

Q———事故期间烟团的排放量;

σX、σy、σz——为X、Y、Z方向的扩散参数 (m) 。常取σX=σy

预测结果。根据选定的气象条件和假定的事故状态, 分析泄漏在空气中不同浓度下风向影响的最大距离。

通过预测可知:泄漏孔径为2mm时, 氨的影响范围为25-880米的范围, 如果泄漏孔径为10mm时, 影响范围为15m~大于2000m, 如果泄漏孔径为65mm时, 影响范围为110m~大于2000m, 如果发生罐体大面积破裂, 发生短时间 (20分钟) 大量氨气泄漏, 则影响范围较大, 而且属于氨的急性中毒 (3500mg/m3) 的影响范围, 在此范围内都可致人死亡。

小结。根据项目区气象资料, 冬春盛行西北风, 夏秋盛行西南风, 根据上表可看出, 不同的大气稳定度、风速和泄漏孔径, 液氨泄漏后急性、毒性影响范围是不同的。液氯储罐一旦发生泄漏, 其影响随泄漏孔径不同而不同, 发生泄漏孔径小, 其影响范围较小, 反之则大。

4 风险管理

风险防范措施

(1) 液氨储罐

液氨储罐本体应有良好的保温设施以及夏季自动喷水降温装置。倒罐作业时, 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外来充装液氨的汽车槽车, 实行过磅制, 严禁过量充装。

(2) 液氨罐车

罐车必须专用、定期检验, 不得混装。使用过程中必须留有不少于最大充装重量0.5%或100kg的余量, 且余压不低于0.1MPa。液氨罐车的充装系数不得超过0.52t/m3, 且不超过车辆最大载重质量。充装过程中, 罐车内的液氨或气氨不得向大气排放。严格运输管理, 慎重选择运输线路、运输量和运输时段, 有效地减少运输过程对环境的风险性。

液氨泄漏应急救援措施:液氨泄漏后, 应立即组织人员撤离污染区,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通讯设备对外联系求助, 生产指挥系统立即根据情况采取停车处理, 派专人指挥交通进行接警工作, 对伤员立即进行救护, 并送最近的医院救助, 派专人保护现场。当可能威胁到友邻单位时, 指挥部要立即通知有关单位和部门。

5 结论

生产过程中使用和贮存液氨, 其泄漏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 因此应针对不同的生产经营规模做好预防工作, 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措施, 严格规范风险防治措施, 加强环境风险管理, 把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 2004-12-11

[2]胡二邦, 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和方法编写,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0-06-01

[3]李民权, 曹德扬, 欧阳福康, 等译.工业污染事故评价技术手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2.83-86.

上一篇:失忆与牵挂的选择七年级作文下一篇:论法学的学科定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