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送行-教学教案(精选4篇)
1.十三 送行-教学教案 篇一
送 行
赣榆县初级中学 谌继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圈画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2.讨论理解文中勒罗受雇送别的感情问题,体会散文所蕴含的对生活的深刻思考的问题。
3.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训练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过程与方法
采用活动法,引领学生通过文中两种“送行”场面的比较探究,领悟作者的思想,体会文章的意趣。并能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试着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感情的交流和沟通是人的需要,学习与人交流沟通 2.学习善于从世间百态中发现美好有趣事物的心态。教学重点:
理解感情的交流和沟通是人的需要,学习与人交流沟通 教学难点:
讨论理解文中勒罗受雇送别的感情问题,体会散文所蕴含的对生活的深刻思考的问题。教学方法:
勾画圈点法 讨论启发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画面导入,激发兴趣】
(多媒体显示画面,画面描述:大雪纷飞,两位古装装束的人正在挥手作别)请同学们根据画面的意境来为它配上一首我们学过得诗。明确:《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同学们齐背这首诗。提问:这首诗给我们讲到了哪几种送别的方式? 明确:朋友饯别与专职送行。
小结:在英国,在作者所处的的那个时代,也有与中国类似的送别友人的方式:饯行与送行。在酒席上的送别,自然亲切,令人心情愉快。到此为止就可以了吗?那时的英国人认为这样还不够,为表示对朋友的祝愿,往往还要去车站亲自为友人送行,这样才真诚礼貌。
二、检查预习给加点字注音 尴尬()饯行()邂逅()熙攘().......凄怆()咳嗽()解聘()笨拙()....
三、整体感知
学习方法:勾画圈点法
1.本文中写了几种送别?这些送别发生在什么地方? 2.送行者和被送行者的关系怎样的?
3.这些送别各自有怎样不同的效果和场面?请同学们勾画出描写他们在送行过程中的感受和表现的句子
[明确]:违反人之常情 却有良好效果 有良好愿望 却事与愿违
我们送行远行的朋友 局促不安 说多余的话(有真情却)强作欢颜 勒罗送行陌生的小姐 感人的表情 给予最好的忠告(受雇却)热切地说
四、交流互动
学习方法:融入送别的气氛(播放电影《爱有天意》送别片段帮助同学感受送别氛围)1.现场调查:假设你是这次送行中的被送行者,你一般说来会希望你是哪种被送行者?为什么?
2.我和老朋友是有感情的,勒罗和美国小姐是没有深厚的感情的,但我们很痛苦尴尬,他们却令人羡慕,这说明什么?
明确:第1题的分析:人是怕孤独的,不喜欢尴尬痛苦的,更多的是希望能与朋友哪怕是素不相识的人获得感情的交流与沟通,不管是认识的或是不认识的人,都希望能获得感情的交流与沟通,如果能如此,那常会有幸福快乐感------人是希望获得感情的交流和沟通的。第2题的分析:交流和沟通是要有一定的技巧的,形式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五、拓展延伸
学习方法:举一反三
1.你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感情的表达和抒发有了怎样的体会?请同学们说说,你是怎么和你的父母、老师、朋友交流和沟通感情的。
2.职业送别这一行业是根据当时美国人在英国的孤独感而产生职业,你能不能举些类似的例子或者是新出现的职业,来分析一下中国人的心态?你根据人类的某种情感需要能猜测将来会出现什么职业吗?
六、自主小结
人间需要真情。沟通,从心开始
七、反馈练习
根据你对课文的解读,请为勒罗写一段简单的介绍,使那些不认识他的人了解他,也希望他的生意更加兴隆。最后一句是你对他的总体评价。
八、布置作业
1.本课《课时作业》
2.按要求自主学习《给我的孩子们》《台阶》《呼兰河传》,探究课后练习。
九、板书设计
送行
我送行活动中的尴尬
人间需要真情
勒罗送行活动中“演出”的精彩
2.送行1教学案 篇二
编写人:
审核人:
姓名:
年级
班
组
长:
九、送行(第一课时)教·学案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文中出现的“不谙世故、凄怆、邂逅”等生字词。
2、讨论理解文中勒罗受雇送别的感情问题,体会散文所蕴含的对生活的深刻思考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采用活动法,引领学生通过文中两种“送行”场面的比较探究,领悟作者的思想,体会文章的意趣。并能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试着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善于从世间百态中发现美好有趣事物的心态。
【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所体现的生活哲理
【教学难点】
认识幽默的不同形式并理解其作用
【教学过程】
一、清(温故知新):
积累词语
①不谙()世故:
②凄怆():
③邂()逅():
④不可思议:
⑤溢于言表:
二、展(见教学目标)
三、探(合作探究):
1、散文的题目《送行》,围绕题目,全文都写了谁的送行?送别的对象分别是谁?
2、这两种送行,在送别目的、送行场面、送行效果等方面分别有什么不同?
3、比较饯别时的情景和月台送行时的情景思考:为什么“实在是一次完美的送别”而悦台送行确实那么的局促不安?
4、勒罗给见面不到半小时的来英国旅行的美 国 小姐送行,却显得大方、自然、真诚、神采奕奕,临别赠言从他口中一泻而出,同学们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5、第三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四、练(巩固提高):
1、据拼音写出汉字。
tún()积 xié()在手上 péng()松 rú()动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骊歌: 耀武扬威: 纷至沓来:
3、请写出下列语句的出处和作者。甚至在阳关敬一杯酒 汪伦老远的在岸上踏歌而来
4、文章提到课文所写的勒罗的送行,可以看出作者与比尔博姆相比也对送行有着同样的感受,请找出相关的语句。
五、悟(收获反思):
科目: 语文
编写人:
审核人:
姓名:
年级
班
组
长:
九、送行(第一课时)教·学案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文中出现的“不谙世故、凄怆、邂逅”等生字词。
2、讨论理解文中勒罗受雇送别的感情问题,体会散文所蕴含的对生活的深刻思考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采用活动法,引领学生通过文中两种“送行”场面的比较探究,领悟作者的思想,体会文章的意趣。并能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试着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善于从世间百态中发现美好有趣事物的心态。
【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所体现的生活哲理
【教学难点】
认识幽默的不同形式并理解其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中国古代一些文人雅士,最兴吟诗作别,折柳相赠,以寄依依惜别之情。今人送别,也会叮咛祝福,相依缓行,不肯留步。这一切都是人之常情,也许你并不觉得这其中有什么值得玩味或思考的意义。可英国漫画家、作家马克斯•比尔博姆却用漫画眼光将送行活动中的“尴尬”和“精彩”这两种决然不同的境界写得精妙传神,让人深受感动和启发。
首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注释①,谁能说你从注释①中搜集到了哪些有关作者的信息?
作者:马克斯·比尔博姆
国家:英国
时间:十九世纪
评:漫画家、作家
作品:《马克斯·比尔博姆文集》
一、清(温故知新):
积累词语
①不谙(ān)世故:不熟悉人情世故。
②凄怆(chuàng):凄凉,悲伤。
③邂(xiè)逅(hòu):偶然遇见久别的亲人、朋友。
④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可理解。
⑤溢于言表:感情流露在言辞、表情上。
二、展(见教学目标)
三、探(合作探究):
1、散文的题目《送行》,围绕题目,全文都写了谁的送行?送别的对象分别是谁?
明确:(我们送行起身前往美国的朋友,勒罗送行来英国旅行不相认识的美 国 小姐)
2、这两种送行,在送别目的、送行场面、送行效果等方面分别有什么不同?
明确:送行
违反人之常情
却有良好效果
局促不安
有良好愿望
却事与愿违
我们送行远行的朋友
说多余的话 强作欢颜(真 情)
勒罗送行陌生的小姐
感人的表情
给予最好的忠告 热切地说
(受 雇)
3、比较饯别时的情景和月台送行时的情景思考:为什么“实在是一次完美的送别”而悦台送行确实那么的局促不安?
明确:践行时我没们所有的感情都溢于言表,而月台送行是我们都不知道该如何恰当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使送行变得做作勉强
4、勒罗给见面不到半小时的来英国旅行的美国小姐送行,却显得大方、自然、真诚、神采奕奕,临别赠言从他口中一泻而出,同学们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明确:了罗成功的以车站送行为职业,而且征服了传统观念,为车站送行注入了情感。
5、第三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明确:为下文勒罗德的送行做铺垫。
四、练(巩固提高):
1、据拼音写出汉字。
tún()积 xié()在手上 péng()松 rú()动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骊歌: 耀武扬威: 纷至沓来:
3、请写出下列语句的出处和作者。甚至在阳关敬一杯酒 汪伦老远的在岸上踏歌而来
4、文章提到课文所写的勒罗的送行,可以看出作者与比尔博姆相比也对送行有着同样的感受,请找出相关的语句。参考答案
1、略
2、略
3、略
4、“揪着公鸡尾巴”起个大早,迷迷糊糊的赶到车站码头,挤在乱烘烘人群里面,找到你的对象,扯几句淡话,好容易耗到汽笛一叫,然后鸟兽散,吐一口轻松气,噘着大嘴回家。这叫做周到。
3.送行语文教学反思 篇三
我选择这首词是因为是适逢六年级快要毕业了,比较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但怎样比较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情感呢?
首先想到了创设情境,不过在诗词教学中尽可能从诗词的角度去营造氛围,于是想到了李白送别孟浩然,留下孤帆远影;王维送别好友,劝君更尽一杯酒;王昌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试图通过这些诗词句的调用引导学生进入一种诗词的境界,顺其自然进入到本词的教学中。个人认为比较好的引导了学生,不过由于本人在朗诵表演等方面才能欠缺,未能通过声情并茂的述说达到预设的效果。
接下来疏通词句,整体感知词的大意。引导学生去读,读准确、读通顺,注意诗歌的停顿、大致了解诗歌的内容。因为字面意思并不复杂,因此在此处我主要设置了几个问题:诗人在什么地方送别了自己的亲友?长亭是什么地方?什么是古道?诗人站在长亭古道,想着亲友就要离家万里,他的心情如何?其实此处一方面在疏通字句,一方面通过朗读、理解字句,来领悟心情。至于学生能够领悟多少,那得看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说体验,所以此处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想自己生活中的经历,以引起共鸣。
相较而言,第二节更直接,因此引导学生抓住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来诵读来理解来感悟。抓住句子“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抓住词语“尽”、“浊”,“寒”来细读词。
第一小节主要引导学生抓住景物来感受别情,进而领会写法。
虽然我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在教学中也注重一遍一遍的朗读,但总感觉满怀的愁绪没有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所以朗读是苍白的,表情是凝滞的。那种哀而不伤,愁而不悲,魂牵梦绕的离情别意未能如音乐那样哀婉。平行教学反思垂
4.十三 送行-教学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1、掌握字的间架结构,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2、能根据汉语拼音正确书写词语,巩固汉语拼音。
3、培养学生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描一描,写一写。
悲纸使劲
方法:(1)先说一说这几个字的结构。
(2)讨论: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二、拼一拼,写出词语。
Shíjiān
()()()()()
方法:(1)先读音节,读准确(自读、小组读)。
(2)把正确的词语写在书上。
三、猜一猜。
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
一去永远不回头千斤万斤买不到。
(时间)
方法:(1)先自读内容,读通顺,指名读。
(2)猜一猜。
四、讨论:一分钟能做什么?
方法:(1)提问:一分钟有多长?感知时间概念。
(2)小组讨论:一分钟能做什么。
(3)亲自实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巩固练习。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评读
3、思考:小闹钟找到朋友了吗?谁是它的朋友?
二、学习生字:
1、认读字音:卡片出示
2、识记字型
用学过的识字方法选择生字,进行识记
重点指导:纸使劲
纸:左右结构,右下没点
使:左右结构,右边一不要丢
劲:左右结构,左上不能写成又
3、扩词练习
4、书写生字
三、课堂总结:结合写字,进行指导
板书设计:
小闹钟
naò zhong zhǐ zaǒ xí shǐ jìn chuáng
闹 钟 纸 早习使 劲 床
教学回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2、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教学过程
小河流过我门前
一、读一读。
小河流过我门前,小河摇头不答应,
我请小河玩一玩,急急忙忙去发电。
小河摇头不答应,小河不肯玩一玩,
急急忙忙去浇田。小河不肯站一站,
小河流过我门前, 一分一秒也不停,
我请小河站一站,日日夜夜奔向前。
1、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诗歌,同桌讨论解决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小组互读、评议,推选朗读优秀学生,在班级竞赛。
3、评选朗读能手。
4、集体朗读。
二、讨论:这首诗歌告诉我们了什么?说明了什么?你今后应该怎样做?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2、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3、积累谚语知识。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条条江河向东流去,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会来呢?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如果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到老年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1、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这段话,同桌讨论解决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小组互读、评议,推选朗读优秀学生,在班级竞赛。
3、评选朗读能手。
4、集体朗读。
二、讨论:这段话告诉我们了什么?说明了什么?你今后应该怎样做?
三、读一读,背一背。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十三 送行-教学教案】推荐阅读:
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出征送行和培训派遣工作的通知09-15
第十三课背影教案07-03
第十三课 第一节《平等待人》教案07-16
本科教学十三五规划12-03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全章教案07-27
综合课教案(初级)(《成功之路》第十三课) [1500字]10-26
【培训机构使用】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综合复习教案09-04
语文:备课资料【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十三岁的际遇》09-15
游十三陵作文11-04
十三五党建子规划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