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意境术语

2024-06-21

古诗意境术语(共9篇)

1.古诗意境术语 篇一

读古诗 悟意境

古诗语言精炼,意境却十分深远,它往往包含了非常丰富的语言、意义含量。关于古诗教学,以前已有同仁讨论过,而且讨论得比较深透,在此不打算多言,重点要说的是指导学生读古诗后,领悟古诗意境的几点做法。在平时的古诗教学中,我们首先得让学生自读自悟(预习),对诗句的意思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同学根据注释和自读时的理解,在小组上发表意见,说出自己对诗句的理解,接着由小组代表在班上说说讨论的诗意。师生讨论诗意,体会出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到此,古诗教学并没有结束,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引导学生领悟古诗的.意境。关于这方面,我有如下几点尝试。 一、想一想。思考能让人变得聪明,想象能让人加深体验,不断创新。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引导学生思考、想象,可以培养孩子们善思乐想的习惯,使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敏锐,也使他们敢于想象创新。所以,在指导学生讨论诗意,体会情感后,让他们闭眼听教师(或录音)朗读古诗,要求孩子们边听边想象,在脑子里构成一幅图画。 二、说一说。善于思考,还要善于表达。常常训练孩子们把思考、想象的内容说给别人听,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完善想象。所以,听完朗诵后,让孩子们睁开眼,把刚才脑里构想的景象说给小组同学听,互相取长补短,完善构想。 三、画一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就喜欢把自己心中的事物画下来。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可以帮助他们领悟古诗意境,也可帮助教师了解他们究竟领悟得怎样。在小组上描述完以后,让孩子们马上动笔,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构想的景象勾勒下来,展示给大家看。例如,在九年制教材第八册,学习了杜牧的《江南春》后,就让孩子们听、想、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水彩笔画的简笔画,有颜料画的国画,也有素描画。一幅幅充满稚气与童真的画面上呈现出了: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鸣叫,百花争艳,青山绿树,红绿相映。那依山傍水的村镇,酒幌子在风中飘动。还有些象征性的南朝各代修建的寺庙,这些亭台楼阁留在 春雨之中。好一派美丽的江南春光啊! 四、解一解为了让同学们更了解,更赞赏自己的画,孩子们一定好想给老师和同学讲解自己画的意思。教师要多给孩子们创造说的机会,引导、启发他们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所以,在展示图画时,孩子们可以为自己的作品当解说员,其他同学还可提问。五、评一评。通过展示、解说,师生可以一起评一评,谁的构想丰富,符合诗句意思,而且画面美观,比例恰当,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六、写一写。为了把精炼的古诗中包含的丰富语言,意义体会得更深透,画好评完后,还可以让孩子们把诗中人物、景物或事件加以扩展,加上自己的见解,写成小练笔,把隐含在诗句中的情境描述出来,更进一步剖析诗句意境。还可把古诗与小练笔进行比较,使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古诗这一文体独特的魅力。

如此一诗一画,一诗一文,既可以使孩子们对古诗意境领悟得更深透,留下深刻印象

[1][2]

2.古诗意境术语 篇二

一、背景引入

虽然小学生的年龄比较低,生活阅历比较少,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学生对人生态度的理解能力,处于低年龄的学生需要一些历史案例来丰富他们的人生观,指引他们做出自己的判断。所以要想让学生充分掌握一首古诗的意境,在学习之前要让学生了解古诗创作的背景以及诗人的生平,尤其是借景抒情、借物抒情类的古诗,更应该让学生提前了解作者写作背景。背景的引入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创作时的心情,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

例如,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述杜甫的生平,特别是在被贬之后的人生经历,向同学们介绍“杜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中有许多的政治抱负,但是因为仕途不顺被贬至边外,但仍然没有忘记关心国家的安危。在自己被贬流落之时听到河南河北被官军收复的消息欣喜若狂,在这种情况下写了此诗”。

同时,教师应简要向学生们介绍唐朝“安史之乱”的相关情况,让学生们对写作背景有所了解,特别是当时战乱带给人们的痛苦。学生们只有掌握了这些背景材料才能够理解杜甫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才能体会到“忽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意境。

二、多媒体渲染

对于一些纯粹的写景、写物的诗,要想在简单的几行文字中体会到诗中的意境非常困难,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许多场景和情感没有经历过,就更难体会诗人的情感了。这就需要借助多媒体这一手段,帮助学生们理解诗中的意境。多媒体具有多重功效,可以利用图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来渲染整首诗的意境,让学生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如,小学一年级学的《鹅》,没有看过的同学们无法想象到一只鹅“曲项向天歌”的情境,老师可以在网上搜一些鹅在水中游动的图片向学生们展示,同时简单介绍“鹅”这种动物的习性。让同学们通过这首诗掌握这种动物的相关情况,想象到一群鹅在水中游动的场景。

还可以借助音乐来渲染诗歌的氛围,把诗歌的意境表现出来。在讲解《早发白帝城》时,诗歌的韵律朗朗上口,读起来就给人以清新明快、舒适畅达的感觉,再配上恰当的音乐更能使诗的意境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教学时,我选择了一首琵琶和古筝相配合的古典音乐作为背景,在朗读时倾入感情,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而变化声音的轻重,这样会使人感受到两座高山间,一座轻快地小舟和着清脆的猿啼声顺流而下,在绚丽朦胧的朝霞的掩映下显得格外幽静。音乐的效果能够拨动人的情绪,让人身临其境,去感受诗中优美的意境。

三、扩充想象

诗的意境不是简单地浮现在诗的表面的,它需要人们透过诗句来揣测诗人的写作意图、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意境,所以教师在进行古诗教学时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对学生日后对诗歌的把握与理解有重要的作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采用各种方式扩展同学们的想象力。

扩展想象力最常见的方法是古诗的朗诵,学生们初次接触古诗时不理解古诗的意思,不知道诗中常用的意象,甚至不知道古诗从哪里断句。但是通过朗读和教师的解释后理解了古诗的大概意思,明白了古诗要表达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们可以结合古诗的写作背景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头脑中想象着此刻发生的事情,这对理解古诗的意境非常有帮助。例如,学习《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学生们在反复朗读中能体会到初春到来时,“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西岭”“雪”以及“船”的意象会在脑海中闪烁,意境非常的明晰。

此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诗中的意境,通过逐步递进的思维引导,让学生们逐渐掌握诗歌中的内涵,体会到诗歌的意境。例如,学习《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教师在讲述完诗歌的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后,向学生简要解释古诗中比较生僻字的意思,之后便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去理解诗歌的整体内容。在同学们都确定了解诗歌的整体大意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意境的想象。比如问学生诗人穿着怎样的鞋子,他走在什么上面,做了什么,没有人开门后他看到了什么。这样一来学生们逐渐梳理了古诗中的情境,想象到了诗中的意境所在。

四、情景演示

情景教学虽常用于语文教学中,但是古诗教学中较少引用情景教学,一来比较占用时间,二来会受到客观环境的局限。但是情景演示对于学生了解掌握古诗的意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把古诗中的情景编排成情景剧进行表演,这样学生们可以切身体会到诗中人物的心情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比如上面提到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同学们掌握了“安史之乱”结束对人们生活的解脱,了解了杜甫一家尤其是杜甫本人听到这一消息的喜悦之情,所以可以将诗中的情境编排成情景剧进行展演,让同学们感受诗的意境。“四川偏远山区的一个破草房里,丈夫孤身一人读书打发时间,妻子坐在门前的石墩上缝补破烂不堪的衣服,孩子们穿着破衣烂衫光着脚在寻找可以吃的东西,贫寒的生活使得家里的每一个人一筹莫展,村里忽然传来官军收复了蓟北,一家人欣喜若狂,妻子的泪水不再流了,丈夫胡乱收拾着诗书准备离开,一家人顿时饮酒高歌欢庆可以回到自己的故乡,立刻动身穿过了巴峡巫峡,经过了襄阳转向洛阳”。同学们可以扮演杜甫一家人的角色,同时配有剧中解说,这样演示出来,同学们更能理解杜甫一家人当时的喜悦心情、切身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了。

3.古诗教学重在意境 篇三

关键词 意境;创作;评论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意境的诠释就有很多。归结起来,它包含意和境两个方面:意即作家的主观意志或情意;境指客观的自然和社会生活。意与境的结合,就是作家的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结合,也可以说是情与景的结合。好的意境,总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作家的主观情志与客观事物浑然一体,不着痕迹。这种情景交融所形成的艺术形象就是我们常说的意境。

文学创作中,好的意境简言之,就是意要真,境要自然,意与境的结合要达到妙合无垠,以形传神,言有尽而意无穷。

好的诗作,意与境的结合必然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先说“景中情”。古往今来,优秀的诗作,总是或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出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一首送别时,但是诗中并无一句直接抒写离别情。前两句是写送别的地点、时令及朋友要到的地方。后两句也是写景。然而,这景中融进了诗人的离别情。孤舟已经消失在天际,诗人还遥望着滔滔江水,好像心也随着孤帆和江水逝去,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惆怅心情跃然纸上。

再看“情中景”。王夫之认为“情中景尤难曲写”,难就难在“情”是极为复杂丰富的、内在的、抽象的东西。要把它如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则要把它们化为外在的、具体可感的东西。那么,古人是如何突破这难点的呢?王夫之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提出“以写景之心理言情,则身心中独喻之微轻安拈出”,“盖用景写意,景显意微,作者之极至也”。意思是,用写景的方法来状写内心世界,通过所描绘出来的具体鲜明、生动的画面,把细微的主观思想感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若说“景中情”是“以实为虚”,把“实”的景物化为“虚”的情思,那么“情中景”则正好相反,是“化虚为实”,把“虚”的情感变为“实”的景致。不过,这里的景已经是包含了人生图景的“景”。

我们看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全诗除第一句点题外,其余七句都是“用景写意”,通过“涕泪”、“却看妻子”、“漫卷诗书”等表情动作的描绘,一层深入一层地揭示了诗人闻喜讯之后,从惊喜到欣喜以至狂喜的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接着,又通过想象,描绘出未来白天纵酒高歌与明媚春光做伴,踏上归途,一路畅通无阻,一日千里等一系列鲜明活跃的画面,来表现诗人极度兴奋、愉快,归心似箭的心情。真是达到了“景显”而“意微”。这首诗句句都可称得上是写“情中景”的上品。

由此可见,“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妙者则情中景,景中情。”

好的诗作,意与境的结合必须是“以境表意、以形传神”

我国传统的诗论、画论,都不重表面的形式,而重内在的神似。意与境的结合,必须是以境表意,以形传神。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尽矣,无以加矣!”在《竹里馆》一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位独坐弾琴者,诗人并未具体描写他的外貌,但读者却清楚地看到了他那种怡然自得的神态。同样地,在《江雪》中,诗人虽然并未具体描写渔翁的外貌,但读者却清楚地看到他不畏艰险、战风斗雪的精神,以至激起共鸣。这就是入神、传神。

好的诗作,意与境的结合也一定会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唐人司空图论诗,提出“韵味”说。他认为意境的创造,必须写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要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宋人梅尧臣则提出,要“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都是说诗要有“含蓄”之美,但又绝不仅限于“含蓄”,而是要求运用赋、比、兴,象征、联想以及虚实相生等多种艺术手法,创造一种情、理、物浑然一体的,能引发读者无穷想象的艺术境界,也即“言有尽而意无穷”。

我们看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深刻地诗抒发了人们的思乡之情。思乡之情本是难以状写的,但诗人巧妙地把它同“明月”联系起来。这名月普照着九州,即照着异乡做客的游子,也照着家乡的亲人。异乡的游子看见了明月,想起了家乡的亲人,家乡的亲人也可能正看着明月,想着异乡的游子。明月就在眼前,思乡之情就在月光之中,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了。但思念什么,故乡情景如可,诗人都没有说。这样,每个读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身世、经历和处境,产生了种种不同的联想,激起种种不同的共鸣,这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总之,意境是我国古典文学追求的极高美学境界,意境的创造,也是一切诗歌所刻意追求的。它是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和客观的景和物的一致,而创造出的情景交融、意境渗透、形象鲜明的艺术图画。

中学教材所选的古诗文多为唐宋名家诗文,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或抒情言志、或借景抒情,总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都是情景交融的上乘之作。因此,我们在古诗教学中,抓住了诗歌的意境这个核心来组织教学古诗,就是抓住了古诗教学的核心,这样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描写意境的古诗句子 篇四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

3).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屈原)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5).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

6).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

7).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

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

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1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

1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1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1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

14).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

15).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时多,去似朝云无觅处.(白居易)

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1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辛弃疾)

1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

5.让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 篇五

意境是诗的灵魂,是诗人的理想、追求与情感经过加工提炼之后形成的。从《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的要求就知道,学习古诗最重要的就是入情入境。但对于古诗作品的风格各有不同,各首诗的意境也就大相径庭,有的浅显,有的含蓄,学生学起来也就有难易之分。再加之小学生知识面窄,人生的阅历浅,文学底子薄,这就给他们学习古诗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境”,才能使学生会其“意”,真正领悟到古诗的意境美。那么,如何让学生进入古诗的意境呢?

一、背景,置身诗的意境

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每一首古诗的产生都有它特定的背景,更有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学生不了解古诗的背景,自然也就不会领会诗人的情感。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古诗课堂教学上,教师不妨用通俗、生动、形象的语言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古诗的背景及诗人的坎坷经历,把学生带进诗人内心世界,是学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如:教学宋代诗人陆游的的《示儿》时,为了使学生准确领会诗人的情感,我向学生讲述了诗人写诗时的背景:抗金英雄岳飞被秦桧害死以后,宋朝北方的大片领土沦陷于金人之手。随后,京城汴梁也被金兵攻破,宋徽宗和宋钦宗也成了金国的阶下囚,宋高宗赵构逃到临安建立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却因主张抗金受到排挤而隐居家园。陆游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认为只要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但临死之际,他仍然牵挂着祖国,坚信分裂的祖国获得重新统一,于是,临死之前,把儿子叫到床前,叮嘱他不要忘记“王师北定中原日”,在家里祭祀祖宗的时候,一定要把着胜利的喜讯告诉他。故事讲完,学生便深切地感受到诗人临终前以诗写成的遗嘱道出了他一生的心事:对南宋统治者忍辱求和的愤慨,对祖国重新获得统一的向往和坚定的决心。从而更深切地领会诗的内涵。

二、绘图,再现诗的意境

诗,语言表达的艺术,画,线条色彩的艺术。可以说,一首好诗,就是一幅绝妙的图画。古诗的特点就是诗中有画。我们在教学时,可利用课本插图或自制的幻灯片根据是的内容绘制诗意图,再现情景,使学生触景生情,进入诗的意境。如教学杜牧的《江南春》时,我让学生画一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或用简笔画,或用素描简单勾勒,一幅幅充满稚气与童真的画面上呈现出: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姹紫嫣红,青山绿水,相互辉映。在蒙蒙的春雨之中,到处是富丽堂皇的古庙,雕龙附凤的亭台楼阁。好一幅烟雨迷茫的江南春景图啊!然后就画继续引导学生:这么多的寺院、这么美丽的亭台楼阁需要多少的民脂民膏才能建造起来呀!这样,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自然跃然纸上。

三、品词,理解诗的意境。

古诗的用词用字讲究“炼”,一字一词都是经过诗人的千锤百炼所至,字里行间蕴含着诗的深邃意境和丰富内涵。因此,教学古诗时教学古诗时教师可抓住诗句的关键字、词讨论品读,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使学生在脑海中再现诗的艺术境界,使学生沉浸在诗情画意的享受中。如教学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我抓住“倍”字巧设疑问:“倍”字是什么意思?换成“更”字行不行?这一疑问,犹如一石击水,浪花四溅。学生领悟到“倍”与“更”表达的意思虽然相近,但从词义上看,“倍”所表达的思念之情更浓更切。教师因势利导:“诗人的思念之情为何是加倍的呢?”此时学生入情入境,孤独感、思乡情油然而生。这样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入情入境,与诗人产生共鸣,取得了“诗贵悟,悟贵入境”的理想效果。

四、想象,揭示诗的意境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古诗教学的目标是陶冶性情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小学生正处于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时期。由于古诗语言高度凝练,多处留有艺术空白,给读者以回味无穷的余地。这就要求教师挖掘古诗中的字、词、句之间的联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有机地填补诗人留下的艺术空白,进一步揭示诗的意境。如教学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尽”、“生”等关键字展开想象。一片荒芜的古原上,在春风的吹拂下,被野火烧过的野草顽强从地下破土而出,展示着蓬勃的生命力。再读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又引导学生抓住“满”字展开想象,体会到在荒芜的古原上,诗人在此送别自己的好朋友,连小草充满了离别的伤感,更何况是人呢?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把学生的情感与诗人拉近距离,古诗的意境美也就一览无遗了。

五、美读,感悟诗的意境 美读,即有感情地朗读,是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境的最有效方法,它既是一种欣赏,也是一种再创造。学生通过朗读时的音调、表情、姿态和情绪,再现诗歌中的艺术形象,感悟是的意境美。如教学王昌龄的《从军行》时,学生初步理解诗的大意后,我让学生讨论:怎样朗读才能感悟是的意境美。然后指导学生朗读:“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样的朗读,戍守边疆的边防战士那种视死如归的豪情自然在学生的美读声中展现出来。

6.浅谈小学古诗的意境教学 篇六

界首镇中心小学 马芬芳

【摘要】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只有真正领会诗的意境,才能使学生接触到传统文化的精髓,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由此可见引导学生领会古诗意境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如何进行古诗的意境教学呢?笔者进行了大胆尝试努力从而达到感知诗意,体会古诗意境的目的。

【关键词】综合 欣赏 运用 想象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诗歌具有抒情性、形象性、精炼性、含蓄性、音乐性等特征。诗歌的特征决定了诗歌的独特的意境。意境是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指作者的立意,即思想、情感;境,指作者所描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意境,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趣、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含蓄蕴藉,有着丰富的“言外之意”和“象外之象”,使人神往、使人流连、使人动心动容。诗离不开意境。诗美,重在意境美。诗人之所以创造出新鲜动人的意境,重要的是他们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的生活观察和体验。就古诗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正如清代吴乔在《国炉诗话》中所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家残破,在诗人眼中,连盛开的花儿也会落泪,鸟儿的鸣啭也令诗人心悸。可见战争之乱给诗人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这两句诗情景交融,意在言外,构成了风韵天成、含而不露的独特的意境美。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古诗的意境美,是诗人在创作中的刻意追求。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十分重视引导学生领悟诗中的意境美。事实上,只有通过领会诗的意境,才能使学生领会到传统文化的精髓,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当然,引导学生领会古诗意境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如何进行古诗的意境教学呢?面对大量的古诗教学,笔者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大胆尝试各种手段进行古诗的意境教学,从而达到感知诗意,体会古诗意境的目的。

一、综合学科,立体古诗的意境。

下面以教学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为例,具体谈谈融诗、乐、画于一体,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意境的教学尝试:

第一步,听配有《二泉映月》的《宿建德江》录音朗诵,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感知诗意,聆听朗诵时闭上眼睛联想,用心灵去感知并默默地在心中勾画图景,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诗中的意境,强调思想感情在作品中的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思念、或憧憬、或赞扬、或谴责„„无不流泻在作品的字里行间。因此,要求鉴赏者在鉴赏活动中进行“再创造”,心理过程要表现为联想、想象活动和情感体验。《二泉映月》轻柔、舒 缓的曲调加上朗读者的激情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用音韵之美,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心入意境,借助联想、想象,得到真切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对诗歌的初步理解和审美感受,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诗大意,感知诗人所表达的忧郁之情,并在头脑中初步勾勒出诗中描绘的画面。用这些手段把学生引入诗境,激发了学生内心的共鸣。何况,诗歌本来就是和音乐相依相存的,借助音乐教学古诗,符合诗歌的实情。

第二步,仍以音乐为背景,进行朗读、散读、齐声读等多种形式的阅读,目的是使学生头脑中的画面更清晰。同时,能使学生反复体味诗人满怀愁绪的心情,真切感知在诗中出现的种种意向,反复诵读也为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鉴赏古诗作了铺垫。

第三步,自由发言,将诗中的文字转化为画面,引导学生掌握通过景、情、志入境的方法。学生已初步感知并反复体味了古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诗人是借助什么形式把这种感情传递出来的呢?归结于一点:融情于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按文字顺序找出古诗中所绘之景(意象):诗人的旅舟停泊在烟雾蒙蒙的沙洲边,眼见日落黄昏,原野空旷辽阔,远方的天空好象低压在树木之上,清清江水中的明月似乎主动与人亲近。把形象的绘画语言和诗中的内容结合起来,将抽象的文字转换成具体的画面,给学生以形象的直观感受,在感受意象独特的共性的同时深刻地感知诗歌的意境,使单调的讲解化作一种图画的流动美使课堂趣味横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这也正好符合苏东坡曾评价王维的诗和画时所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学生能描画出一幅形象的简笔画,自然而然就会进一步地理解诗的独特意境。接着可以引导学生,诗中之景当然是诗人创设出来的,那诗人除了绘景之外还表达了什么?继续让学生找出描绘诗人心境的词句或修辞等。

第四步,看图画背诵古诗,再运用联想想象,将古诗内容用优美的散文语言表达出来,有了前三步的基础,学生很轻松地完成了背诵。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发展了学生的智力,也使学生的欣赏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提高。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在古诗教学中,依据诗歌的特征,综合各学科的特点,融诗、乐、画于一体,引导学生领会景中寓情、情中显志所创设的意境。

二、阅读欣赏,品味古诗的意境

阅读和欣赏古诗,首先要读懂。在自行排除语言文字障碍的基础上,要尽量准确地捕捉作品所传递的思想感情的信息。要努力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艺术形象,透过跳跃的思维、夸张、比喻、典故和五光十色的抒情载体,看到象外之象、言外之意,体味作品的意境和韵味。而要达到此目的,“诵读”是不可或缺的。换言之,“诵读”决不是小和尚念经,而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加以指导和统帅。在诵读中,还要注意欣赏诗篇的形式美,形式是为表达诗歌的内容服务的,与内容相辅相成,而又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诵读”正是欣赏诗的形式美的有力手段。要达到一定的欣赏水平,提高阅读的质量和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读,不但要默读,还要诵读,好的作品要细细品味、琢磨,也要放声吟咏,读多了,就能品出味道来。

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体会音乐美。感情朗读,能再现诗的意境,加深体会诗的含义与感情。因此,应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重视朗读。指导朗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导确定感 情基调。例如在《静夜思》的朗读指导中,我先引导学生看图,在图文对照的学习中领会:诗人李白是在什么环境、情绪下吟作此诗的?当学生知道这首诗是李白在远离家乡、秋夜望月的思乡情感中所作时,再引导他们该用什么感情进行诗的朗读。“用思念的情感”,学生中有人发表了意见。在集体和指名朗读中,我发觉不少学生能用低沉的语调朗读此诗,较好的体现了诗的思想感情。教学中,我还引用歌唱歌曲,抒发情感的方法,教育学生:朗读如歌唱一般,要先弄清歌曲表达了什么感情内容,再用心去歌唱,歌声才能好听动人。

确定感情基调以后,再看看哪些是表达这种感情的关键字,重音就可以落在这些关键字上,然后指导处理重音与节奏。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抒情诗,全诗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起句与七、八句节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这样朗读抑扬顿挫,学生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进而品味诗中的意境。

诗是最适合朗诵的文学样式,读诗时要投入感情,与诗人的心声合拍共鸣,情绪、语气、表情都要到位,只有用“心”去读,才能读出情,读出味,才能真正品味到古诗的意境。

三、运用多媒体,营造古诗的意境

古诗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是,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古诗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更好地适应古诗教学,实践证明,若在古诗教学中巧妙运用电化教学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

(一)、画面展示意境法

诗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诗歌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练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张张栩栩如生的幻灯片,那么,古诗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骆宾王的《咏鹅》这首诗,诗人通过描写鹅的色彩、形象、动作等,生动地表达了对白鹅的那份喜爱。但由于课堂条件有限,如此丰富的信息仅凭口头讲解是不易表达完整透彻的。故此,根据诗意我们可以绘制一套幻灯片,第一张幻灯片上亭台楼阁,杨柳依依,岸边一位老翁笑嘻嘻地捋着胡须,一个小孩正不断地向湖里那群“嘎嘎”欢叫的大白鹅抛撒谷粒。紧接着再来一张白鹅戏水的特写。教学时,配音、动画相映成趣,为学生感受诗的意境提供了丰富的、鲜明的表象信息,学生很轻松地踏入诗的意境之中。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结合画面说说诗意,学生就不难表达了:浑身洁白的大白鹅,在清澈浅绿的湖水中悠闲自在地划动红红的脚掌,缓缓前行,时不时地引颈高歌。此时,水波荡漾,荷叶轻摇„„这意境多美啊!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造兴趣,也为了更好地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诗意大胆想象,自己动手在玻璃板上为古诗配画。一张张充满童稚的画面,通过投影展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的兴趣便能最大程度地被激起,更让他们在诗的意境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音乐渲染意境法

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古诗中有不少作品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诗与音乐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转化为可作用听觉的音律,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送别诗,诗人与故人的离情别绪完全寓于天水一色的景色之中。在教学时可选用与古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乐曲《送别》,那舒缓、轻悠的旋律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物,如临其境。那深情的乐曲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李白与孟浩然这对老朋友依依惜别的场景之中。

再如教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可让学生欣赏歌曲《九月九的歌》,利用饱含思念之情的乐曲将学生不知不觉地带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古诗意境。又如教学《泊船瓜洲》时,可放一段江南丝竹《春江花月夜》,让学生微闭眼睛,凝神细听,遐想江南的明山秀水。这样,学生很轻松地就进入了诗歌所描绘的境界。

这样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整体感知诗文,体会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三)、激发想象,延伸古诗的意境

古诗的精炼性使古诗留给读者更多想象的余地,为此,我们可以抓住古诗的“空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延伸古诗的意境。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得好:“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是什么?从心理学角度说,它是通过人脑对过去形成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从思维角度说,它是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分析、综合而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想象不仅可以充分调动人的知识经验,而且可以充分激发人的情感,使作品中所描写的形象变成欣赏者头脑中的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使欣赏者由此而感动,而赞叹,而沉醉。教学古诗时,可以启发学生根据古诗的情节展开想象,把古诗改写成内容具体的记叙文。

如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先启发学生想象:漫天大雪覆盖大地,那么多的山,那么多的路,竟没有一鸟一人之踪影。“千山”“万径”,广阔无限,而一“绝”一“灭”又无限阴沉、凄凉、孤寂。寒气笼罩又正下着大雪的江中,竟有一只孤舟,一位披蓑顶笠的老翁,任凭周围环境严酷,坚持着自己能做的工作。然后,指导学生根据对古诗意境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体会这首诗的“言外之意”。接着,激发学生大胆想象,以多变的形式将《江雪》改写成一篇篇优美的文章,不仅生动地再现了诗的意境,而且,最大程度地表现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延伸了古诗的意境。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古诗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必修之课。我们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用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来教学,把古诗教“活”、学“活”,让学生真正成为古诗教学中的主角,于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课本入选的古诗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结晶和荟萃。让学生通过想象描绘出全诗或部分诗句的优美意境,是融理解、想象、表达、学习、创造于一体的最佳方法。

【参考文献】

4(1)《文学评论写作》(南京师范大学写作教研室)(2)杨九俊 姚烺强《小学语文专题研究》

(3)丁家永 《小学教学心理与教学设计》

(4)《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5)黄冠明 《教小学生将古诗改写成记叙文的尝试》 《教育评论》 2001 第5期 p.81-81

(6)涂培源《 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小学生展开想象》《教育评论》 2001年 第2期 p.68-69

(7)向晓红 《古诗教学与审美教育》 《湖南教育》 1997年 第5期 p.26-28

(8)戴启铃 《入境 明理 悟神--借助“想象”教学古诗》 《江西教育》 1997年 第11期 p.32-33

(9)曹云芳 《吟诵入境、迁移表象、激活联想--古诗文审美教学三题》 1995年 第1期 p17-18 5

7.古诗词意境鉴赏例谈 篇七

一、要把握意境的不同形式

有意境的好诗, 一般都写得情景交融, 具有较强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意境创设有不同的形式。

1. 触景生情, 情由景生。

此类诗一般先写景后抒情。例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诗的头两句写景, 写天气的骤变:“千里黄云”, 北风狂舞, 大雪纷纷, 象征董大处境的恶劣。后两句是诗人安慰董大的话, 意思是说不要为前途发愁, 天下认识您的人多得很呢。安慰之语看似平常, 其实表达了诗人与董大的深厚情谊。

2. 缘情造景, 景由情生。

此类诗一般先抒情后写景。如韦应物的《登楼寄王卿》:“踏阁攀林恨不同, 楚云沧海思无穷。数家砧杵秋山下, 一郡荆榛寒雨中。”诗歌开门见山, 将离愁别恨和盘托出;三、四句承一、二句而来, 是“恨不同”与“思无穷”的形象展示, 以凄清的笔调渲染了一幅烟雨茫茫的图画。砧杵、秋山、荆榛、寒雨, 是渗透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是他用怨恨伤别之情开凿出来的艺术境界, 抒情写景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3. 景语情语, 情景交融。

此类诗看似句句写景, 却是句句抒情, 情蕴涵于景, 情景融为一体。例如杜牧的《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诗歌以明快的笔调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四句全是写景, 也全是写情。一、二两句:辽阔的千里江南, 黄莺在欢乐的歌唱, 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 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 一一在望, 经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 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三、四两句: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 本来就给人深邃的感觉, 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 更增添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全诗洋溢着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和神往。

4. 景略情在, 直抒胸怀。

有些诗词, 表面看来, 全是抒情, 本是触景生情, 情与景一致, 但写成诗时, 却把景略去, 而直抒胸怀。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此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时所发出的慨叹, 从其不满现状的呼声中, 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幽州台的氛围, 而且可觉察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因而, 景虽略了, 但意境是完整的。

二、反复揣摩意象

一首诗的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 意象便是构成这建筑的砖石。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例如, “梅”这个物象, 本是一种客观事物, 但由于诗人融入了自己的人格情趣和美学理想等, 因此, 它在不同的诗里, 便有了不同的意趣, 寄寓着诗人不同的情感。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梅的形象就明显不同, 前者傲霜挺立、笑看风物, 后者寂寞孤独、无依无着。同样写梅花, 谢燮《早梅》是这样的:“迎春故早发, 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 无人别意看。”突出的是梅的坚强、不甘人后, 但它也没引起人们重视, 有怀才不遇之感。而王安石的《梅花》则是:“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诗中的梅花同样也傲寒, 但表现了一种风度与风格, 它洁白无瑕又暗暗地给他人送去清香。

三、善于展开联想

诗词的主旨常常借助意境来表达。体味意境的方法是抓住诗词中的画面和气氛, 借助联想或想象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诗词中情与景结合的基本方式有即景述怀、直抒胸臆、寓情于景、情景相生等, 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方式来表现自己心中的幽情, 表达诗的主旨。如杜甫的《蜀相》, 着力描写的是诗人游武侯祠的情景, 但只要我们联想到诗人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安史之乱时期, 正处于人生最困苦的晚年, 为国出力的远大政治抱负不能如愿, 就不难理解, 诗人是在借游武侯祠, 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来感伤、叹惋自己壮志未酬的情怀。

四、通过再造想象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的形成, 这中间的桥梁便是想象。在鉴赏古诗词时, 我们可以根据作品的描述性语句, 调动生活积累, 通过想象再造形象, 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例如, 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几句, 脑海中会浮现出这样一幅景象:在飒飒秋风中, 残破的茅屋前, 一位老人倚杖独立, 满目焦虑和无奈。通过这种再造的想象, 可以深刻地感受诗人痛苦的遭遇和凄凉的心境, 就不难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美好愿望, 是建立在诗人凄惨的厄运之上的。

五、准确捕捉诗眼、词眼

诗眼、词眼就是集中体现该诗、词情感和特色的字、词、句。有了诗眼、词眼, 诗、词中的形象会更鲜明, 韵味更浓郁。如《过香积寺》的颈联“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中诗眼分别是“咽”“冷”, 山中危石耸立, 流泉受到阻挡, 只能缓慢地、时断时续地流淌。它们在嶙峋的危石间艰难地穿行, 声音变得细小了, 低沉了, 仿佛危石在痛苦地幽咽。“咽”字用得极其准确、生动、传神。深山青松树密阴浓, 使得山林显得幽暗, 日光照射在其间, 而现出寒冷的色调。诗人以“冷”字形容日色, 可谓新奇绝妙。“咽”“冷”两字把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有机组合在一起, 使日色之凄冷与泉声的幽咽相互衬托, 深僻冷寂之境全出。可见, 找准诗眼、词眼, 对诗、词意境的理解就会更加真切、深刻。

六、把握作者人格

在诗词鉴赏中, 如能充分地把握住抒情主体的人格形象, 则有助于进入诗词的意境。一个成熟的伟大文学家, 其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往往就是他人格的真实写照。例如, 毛泽东的《咏梅》词和陆游的《咏梅》词, 虽然描写对象相同, 但境界却大不一样。在毛词中, 借梅作喻, 创造出了时代先驱者的崇高形象;而在陆词中, 虽表现出了遇挫而不屈的品质, 但那只是封建士大夫个人奋斗而遭悯受侮后的哀怨牢骚、顾影自怜、孤芳自赏, 流露出的是伤感, 表现出的是脆弱。同是咏梅, 为什么会有两种迥然不同的意境?这是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 所站的立场不同, 心胸气度不同, 品格修养不同, 审美标准不同。因此, 人格的高下, 决定了诗、词意境的高下。只有把握了作者的人格, 才能品味诗词的意境, 进而感悟诗词的深层内涵。

8.品出古诗的意境 篇八

古诗语言精练,篇幅短小。诗人一般不会交待写诗的目的和当时的社会背景,这就必须向老师、家长或书本求教,为理解诗意、体会意境扫清障碍。如学习《梅花》一诗,如果了解到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复杂心情的表露,那么你对诗中梅花凌寒独自怒放的意境就会有更为深刻的体会。

二、理解词句

要进入诗的意境,必须准确理解字词句的含义。古诗的意境,往往是由表现力强的词语构设的。因此抓住这类词语,分析、理解其所蕴涵的意义,就能进入诗的意境,打开诗人情感的大门。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为人所称道,为什么?如果换用其他词,有没有“绿”字那么形象、生动?一个“绿”字,让人似乎看到一阵春风刚过,随即出现一片翠绿,整个大地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从中折射出诗人思念春光旖旎的江南,急欲回乡的心情。此类例子很多,如“月出惊山鸟”的“惊”,“僧敲月下门”的“敲”等,不胜枚举。由此发现,富于表现力的词语大多数是动词。因此在鉴赏时应多注意动词。优秀的古诗中一般有脍炙人口的名句,这些名句往往是理解全诗内容的关键。

三、想象补白

诗歌的思路具有跳跃性的特点,这给理解诗意和体会意境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同学们要善于借助想象来填补因“跳跃”而形成的句与句之间的空白,从而更好地“入情悟境”。如学习《寻隐者不遇》一诗,针对“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一句,大家可以提出“谁问”“问什么”“言者是谁”“‘师’是何人”等问题进行补白。

四、品析修辞

古诗中有不少诗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从而使抽象的思想感情具体化。如《暮江吟》中“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同学们应仔细品析“露似珍珠月似弓”这一比喻,从而领悟全诗的意境。

五、赏析体会

古诗具有独特的音韵美、节奏美和状物抒情之美。通过赏析诗句以及自己练读,可以加深对意境的理解、体会。如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初步进入诗的意境之后,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随着配乐朗诵的录音,在脑海中自然地形成一幅生动形象的送别图。除了欣赏范读外,大家还要准确定位思想感情的基调,把握好朗读的语速、语气、节奏、重音,准确地读出诗的韵味。大多数古诗总是有感而发的:有的是借物抒情,如《咏柳》;有的是借景抒情,如《望庐山瀑布》;有的是借事抒情,如《赠汪伦》;有的是直接抒发感情,如《前出塞》。

品味古诗的意境,能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有利于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格,养成规范的学习习惯,从而受益终身。

9.有山水意境的古诗词 篇九

古诗词中的山水往往是同时出现的,有水无山则显得单调,有山无水则缺少灵动,山水相依便成一幅优美画卷。先秦时代的《诗经》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归,雨雪霏霏”之句,可以说是思乡的源泉,也可以说是山水的起源,但处于内容的从属地位,并未当作独立的审美对象来歌咏。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诗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汉末建安时期,才出现了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一首完整的山水诗,就是曹操所写的四言诗《观沧海》,陶渊明将之进一步发扬光大,到王维和孟浩然,山水诗便达到一个顶峰。本篇所介绍的主要是同时模山范水的诗词。

优秀的山水诗大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征,风格以淡远为主,意境悠远,词气闲淡;但也不乏雄浑壮阔、飘逸洒脱的诗风。

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诗人穿过寺中竹林小路,来到幽深的后院,见“禅房花木深”。“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称颂的名句,它的妙处不在于词藻与描摹的惊人,而在于构思造意的优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其影响虽不如上两句广泛,亦备受人们推崇。“悦”和“空”都是使动用法,即“使……悦”、“使……空”。诗人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使得鸟儿更在愉悦;那澄澈幽深的小谭中倒映着自己的身影,诗人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荡涤无存。他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了尘世的一切烦恼,像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这一联的巧妙之处在于警策,它不仅造语警拔,寓意更为深长,旨在发人深思,引人入胜,耐人寻味。作者在写山光水色之中融入了自己出世之意,禅意极浓。在这种环境和心境之下,诗人觉得人世间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只有悠扬而宏亮钟磬之音,缭绕不绝。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这两句是描绘山村自然风光的名句,写景中寓含哲理,被后世用来形容已陷入绝境,忽又出现转机。

诗人陆游漫步在山间,见重峦叠嶂,连绵不绝;溪水溅溅,汩汩而流;山径蜿蜒,伸向远方。如此美景,让人陶醉,但“山重水复”,作者似乎找不到出路了,正当他迷惘之际,突然看见枝叶繁茂的柳树、鲜妍明媚的花儿,穿行过去便隐约望见几间农家茅舍,原来又见一村。作者既写了山西村山水环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也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同时还体现了人生发展的某种规律性,钱钟书评曰“题无剩义”。当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陷入迷途,顿生茫茫之感。但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终会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新的天地,这便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这方面来看,这两句诗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相似的有王安石的“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这两句出自《江上》,描写诗人泛舟长江所见景物。青山是“缭绕”的,它曲折萦回,像是要挡住诗人前行的去路,然而正当诗人迷茫之时,却看到点点白帆缓缓驶来。正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人心中的愉悦之感可以想见。这两句写江行所见所感,描绘的画面中不仅有山水、白帆,还有人物。那回环曲折之青山、时隐时现之帆影,都为画面增添了一种闲淡构悠远的意境。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以理入诗,也是山水诗中的名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句写诗人登高所见的远景,景象壮阔,气势雄浑。首句写一轮落日西沉,渐渐消失在诗人视野中的景象;次句则写黄河奔腾入海的磅礴之景。作者的视线从天边到地面,由近及远,由西到东,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收纳于整个画面之中,使诗境显得特别宽广辽远,并给人以亲临其境之感。诗人称太阳为“白日”,是写实的笔调;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但实中有虚。诗人站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的情景,句中所写的不过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眼前实景与意中虚景合二为一的写法。这两句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而又处于瞬息万变之中的动态图画。白日依山而尽,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入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因此,画面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活泼美。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寻味。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在这里,诗人没有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李白是中国山水诗人中的另类,他有一种十分飘逸和洒脱的个性,他写的不是山水的细节,而是山水的气势,这也是写他本人的气势。

《渡荆门送别》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描写的是李白初次出蜀渡过荆门一带所见之景,形象地描绘出长江两岸特有的景色,极其概括地写出了诗人整个行程中的地理变化。李白生长在蜀地,见惯了崇山峻岭,当他首次见到广袤无际的平原时,心中是充满新鲜感的。他看到两岸的青山逐渐地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低平广阔的原野,刹那间他的心胸都开阔了很多。他远望长江,只见江水滔滔,奔涌而去,仿佛流向了荒漠辽远的原野,他心胸更加豁然开朗。着一“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变换情景真实地表现出来。这两句的镜头感极强,不仅将静止的山岭描摹出运动的效果,给人以流动感;还把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以及江天辽阔高远的特点都真切地表现出来。后句着一“入”字,写出了长江气势的博大,力透纸背,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天门山位于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李白说“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描写的就是天门山这种夹江对峙,江水湍急、激荡回旋的壮丽景象。诗人想象丰富,称长江冲撞开了“天门”,而使之成为东西两座山,形象地展现出了楚江巨大的力量。“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句写足了浑阔茫远的水势。第三句承首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末句承第二句,写长江江面的远景,点醒“望”的立脚点。诗人并不是静止在一个地方望天门山的,否则,两岸的青山便相对而立,并不会产生“相对出”的动态感。只有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才能看到两岸的青山向自己靠近以至扑面而来的情景。一个“出”字不但逼真地再现了诗人在舟行过程中所见的青山特有的动态,还表露出诗人心中的新鲜喜悦之感,更暗示了青山的多情好客,富有人情味。末句传神地描绘出诗人乘风破浪,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同时也体现出诗人欣赏名山胜景,目不暇接的情状,突出了诗人豪迈、奔放、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自我形象。

《登金陵凤凰台》是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而创作的怀古抒情之作。凤凰台位于南京市秦淮区长干里西北侧凤台山上。相传南朝时有三只状似孔雀的大鸟——凤凰,集于此地,“音声谐和”,招来大群鸟类随其比翼飞翔,呈现出百鸟朝凤的盛世景象。为庆贺和纪念此美事,将百鸟翔集之地改名凤凰里,并在保宁寺后的山上筑台,名凤凰台。诗的首联写的就是这个传说,作者连用了三个“凤”字,却显重复,反而使得音韵和谐,极其优美。作者如今再登凤凰台却是“凤去台空江自流”,不禁起了历史的兴衰之感。诗人由眼前之景进一步生发,联想到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两句由抒情转为写景。诗人并没有一直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而是把目光投射到了眼前的山河。只见,三峰并列,南北相连,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如落青天外;秦淮河西入长江,被白鹭洲横截,江水一分为二,形成两条河流。“半落青天外”把三山半隐半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正是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中分白鹭洲”则把长江与白鹭洲的地理形势描写的十分真切。这两句气象壮丽,境界阔大,表现出自然力量的雄大,把历史的变迁,即时间的改变与地点的依旧,整体地表现出来,启发人们作更深的思考。

尾联转为抒情,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关心,对政治的担忧,意旨尤为深远。更多有关水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

《登襄阳城》是唐代诗人杜审言被流放峰州途经襄阳时所作的一首诗。襄阳城位于汉水中游南岸,它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是中国历史上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防御建筑。诗人杜审言在秋高气爽的九月登临襄阳城楼,他纵目四望,顿觉心胸开朗,贬谪的苦闷忧愁瞬间被一扫而空。“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两句是作者登襄阳城所见的独特山川景物。襄阳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是一座山水名城,作者登临城上,极目远望,见楚地山川横亘,绵延不断,突兀而出,高耸入云;汉水浩荡,奔腾向前,与天相接,蜿蜒迂回。襄阳城正当汉水之曲,故云“接天回”。“出”字、“回”字,都是再平常不过的字眼,但与“横地”、“接天”分别组合起来,就产生了传神的效果,表现出山川的动态之美以及那不可撼动、不可遏止的气势。胡应麟评曰:“闳逸浑雄,少陵家法婉然。”《唐诗意》:“极形楚地之美,即《硕人》‘河水洋洋’意。然彼是变风,此是正风。”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开篇两句“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气势磅礴,一横一纵,把北方中原代表性的山河形胜展现出来,鲜明突兀,发人深省。“五千仞岳”中的“岳”应指华山,因黄河与华山此时都在金人占领区内。“仞”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周制八尺为一仞,汉制则为七尺。这里说华山高五千仞,并言其“上摩天”,极写华山的挺拔高峻特点,气象森严。“三万里河”中的“河”指的是黄河,说它“三万里”,亦是夸大之辞,极言黄河之长。这两句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工整;用“三万里”、“五千仞”两个巨大的数目词把祖国这奇伟壮丽的山河,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出来了。“入”、“摩”二字,使本来看似静止的高山黄河,刻画得雄伟壮丽,充满蓬勃朝气。而这三万里的黄河、五千仞的华山正是美丽祖国的标志,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象征。就是这样的大好河山,却被敌军占领,眼见收复无望,作者无比痛心。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张养浩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三句,作为全曲的开篇,先描写雄伟险要的形势,生动形象。作者途经潼关,看到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潼关处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潼关外的黄河,像发怒似的汹涌澎湃,波浪滔天。一“聚”字化静为动,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的气势,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一“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山河表里潼关路”句,写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上一篇:山西文化方面的论文下一篇:学习中央政法委四个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