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2024-09-21

第三章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精选8篇)

1.第三章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篇一

第三章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以3岁以上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而确定目标。

对 错

2.中班幼儿能初步了解应付意外事故(如:火灾、雷击、地震、台风等)的常识,具有粗浅的求 生技能。

对 错

3.小班幼儿知道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玩大型运动器械时要注意安全,了解日常生活的安 全。

对 错

4.小班幼儿了解盥洗的顺序,初步掌握洗手、刷牙的方法,学习穿鞋、衣服,养成坐、站、行、睡的正确姿势。

对 错

5.中班可以安排变向跑步和变速走的内容。

对 错

6.肩上挥臂投准是小班教育内容。

对 错

7.小班幼儿能初步学会听各种口令和信号,并做相应动作。

对 错

8.大班幼儿可连续向前跳跃多个高40 cm ,宽15 cm的障碍。

对 错

9.3 ~ 6岁幼儿不具有较强的抵御寒、暑、饥、渴的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

对 错 幼儿语言的发展既受年龄因素的制约,又存在较明显的个体差异。

对 错 培养幼儿前阅读和前书写的技能,就是教他们认字和写字。

对 错 识字是早期阅读的终极目标。

对 错 对小班幼儿可以用说儿歌、绕口令等方法,引导他们多做发音练习。

对 错 幼儿语言发展主要表现为口语的发展。

对 错 幼儿期出现了掌握书面语言的可能性。

对 错 模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

对 错 小班能够开始学习为他人服务,学做值日生,形成初步的责任感。

对 错 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是中班阶段社会教育的目标之一。

对 错 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

对 错 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

对 错 幼儿之间的社会交往,大多数是在游戏中发生的。

对 错 在帮助幼儿发展社会性的过程中,教师的榜样作用十分重要。

对 错 幼儿园课程中所指的“科学”及“科学教育”主要是指社会科学及社会科学教育。

对 错 科学教育对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对 错 保护和发展儿童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是科学教育重要的任务之一。

对 错 要鼓励幼儿参与环境的设计与管理,成为环境的主人。

对 错 幼儿的科学教育,就是向幼儿进行抽象的说教。

对 1 错 学会观察的方法是进一步学科学的基础。

对 错 幼儿年龄尚小,不必从小培养幼儿对环境的关爱意识。

对 错 科学不仅表现为结论的科学性,更表现为过程的科学性。

对 错 随机教育即是教师随时抓住机会、随时随地地进行自然教育。

对 错 自然教育应采用统一的内容与进度。

对 错 幼儿学习加法比减法容易。

对 错 幼儿掌握时间单位的长短并不困难。

对 错 相邻数是指在自然数列中除1以外的任何一个数,它比前一个数多1 ,比后一个数少1 ,所以这个数是前后两个数的相邻数。

对 错 幼儿的分类活动离不开具体的情景。

对 错 同一个量,用不同的计量单位来测量,所得的量数可以是相同的。

对 错 人们可以通过自然界的变化来感知时间,如太阳、植物的生长等,所以说时间具有直观的形象。

对 错 长方体是由六个一样大的长方形组成的。

对 错 教师使用的粉笔和路边的水泥电线杆都是圆柱体。

对 错 我每天上学要乘坐4路公共汽车,这里的“ 4 ”为基数。

对 错  3岁幼儿能够逐步掌握一些主要用大肌肉动作来演奏的打击乐器,其中,最容易掌握的是碰铃。

对 错  4 ~ 5岁幼儿的动作能力有所发展,他们能在动作中体现二拍子和三拍子音乐的节拍重音。

对 错  5 ~ 6岁幼儿咬字吐字进步很大,但碰到不理解的词常用其他意义词代替。

对 错  “积累一定的音乐语汇”是幼儿歌唱活动的目标之一,因此,幼儿园教师不能只注意教授歌曲的数量和幼儿掌握歌曲的数量,还应注意幼儿歌曲语汇的掌握与运用。

对 错 走、跑、跳、点头拍手等动作属于象征性动作。

对 错 舞蹈动作是经过多年演化和进步,已经程式化了的艺术表演动作,其中蹦跳步、侧点步、踵趾小跑步适合于大班幼儿学习和掌握。

对 错 大班幼儿的音乐记忆力和音乐审美能力有所发展,能明确地表示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音乐作品,并能说出简单的理由。

对 错

二、简答题

第一节 幼儿园健康领域

1.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2.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试选案例进行具体分析。3.幼儿健康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评价幼儿的健康水平?试选择1~2名幼儿对其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其健康水平。

4.活动设计:根据健康领域的教育目标及内容自选主题设计具体活动方案,并分组进行教学模拟活动。

5.根据自己的理解试分析【案例11】或【案例12】在活动设计方面有什么特点?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的?„„ 6.见习幼儿园各年龄班的户外体育活动,分析并总结该年龄班幼儿在基本动作、基本体操、游戏、队形队列、器械类活动等方面的特点。

第二节 幼儿园语言教育

1.见习活动:自选一幼儿,观察记录分析其语言发展的特点。2.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3.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试选案例进行具体分析。4.活动设计:分组设计以下活动方案,并进行试教。(1)谈话活动:未来的汽车(大班)(2)讲述活动:我家的变化(小班)(3)语言游戏:绕口令(中班)(4)表达游戏:击鼓传话(中班)(5)创编活动:龟兔第三次赛跑(大班)

第三节 幼儿园社会教育

1.幼儿在社会性发展方面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2.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有哪些?

3.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案例2】和【案例4】在活动设计方面有什么特点?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的?„„ 4.活动设计并进行试教:(1)男孩和女孩(小班)(2)我的家人(中班)(3)中秋节(大班)

第四节 幼儿园科学教育

1.什么是科学?科学的内涵是什么? 2.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是什么?

3.科学活动设计:要求围绕以下内容,自己确定年龄班、活动目标及活动过程;编写出比较完整的活动方案,并进行模拟试教。(1)认识某一动物或植物(小班)(2)动物的分类(中班)(3)水的三态(大班)

4.什么是数学?数学的特点是什么? 5.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是什么? 6.数学活动设计:要求围绕以下内容,自己确定年龄班、活动目标及活动过程;编写出比较完整的活动方案,并进行模拟试教。(1)1和许多(小班)(2)5以内的点数(小班)(3)比较两数的大小(中班)(4)认识空间方位(中班)(5)10以内的单双数(大班)(6)认识时钟(大班)

第五节 幼儿园艺术教育

1.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2.幼儿音乐活动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3.幼儿在歌唱、韵律活动、打击乐器演奏以及音乐欣赏方面各有何特点? 4.选择2~3个幼儿音乐活动设计进行分析。

5.观摩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分析教师在活动中是何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 6.能够边弹边唱、边唱边表演30~40首幼儿歌曲,并能分析出这些歌曲的重点、难点以及适合哪个年龄班。

7.能够熟练并有表现力地表演5~10个幼儿舞蹈。8.自选2~3首音乐作品为其创编打击乐器演奏总谱。

9.分别为幼儿歌唱活动、韵律活动、打击乐器演奏以及音乐欣赏活动各设计2~3个教育活动方案。

10.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11.幼儿美术活动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试选择几幅幼儿的美术作品进行分析评价。

12.根据自己的理解试分析本节【案例34】活动设计。

13.观摩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分析教师在活动中是何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 14.熟练掌握20-30种常见物体或动物的造型;20-30种折纸;10-20种泥塑等。

2.第三章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篇二

一、以行动导向理念的内涵

以行动导向理念是近年来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教学理念不断创新的基础上,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逐渐实施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行动导向理念主要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在师生共同确定并认可的行动产品的基础上,共同引导教学活动组织,使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实现主动自主地学习,通过独立思考问题和教师的引导,达到脑力与体力共同发挥作用的行为。从某种角度而言,行动导向理念的实质是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的一种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情境,并使学生能够在活动、自我创新和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交流中学习。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教学中实施行动导向理念的作用

行动导向理念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具有较为突出的作用和意义。一般而言,行动导向理念在教学中的实施注重强调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案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仅起到教学辅助和引导的作用。在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后,教师应致力于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互动的形式使学生实现对学习内容和相关信息的独立获取,并通过问题的分析独立完成对学习内容的计划性评估,并在其自身的动手实践努力中,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相关知识和学习经验。由此可见,行动导向理念能够有效提升幼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教学中实施行动导向理念的具体步骤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通过对行动导向理念的深入分析,明确该教学方法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教学中的步骤可以分为四点。首先表现在为幼儿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学前教育学生应根据实际的幼儿园教学内容,激发幼儿对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引出教育活动的主题。例如,在幼儿园“看图讲述”的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态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图片讲述的欲望。与此同时,学前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想象的形式思考幼儿园引导幼儿看图讲述的方法,以此提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题。

(二)根据教学目标准备教学活动

行动导向理念的第二个步骤是根据教学目标准备教学活动,该步骤的目的主要是依据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前教育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构建具有其独特理念的知识框架,从而为日后开展有效的幼儿园教育设计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要帮助学前教育学生通过对“看图讲述”含义的分析,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理念和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通过相关幼儿园的学习联系,通过对幼儿园的教学案例分析,掌握更多关于幼儿园教学设计的相关技能。

(三)运用综合信息实施教学项目

行动导向理念的第三个步骤是运用综合信息实施教学项目,该环节是教师在传授学生相关幼儿园教学内容实施时,通过为学生提供有利的教学参考资料,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是其能够在独立思考中主动获取与幼儿园教学相关的知识信息,并对幼儿园教育活动展开深入性的设计。此步骤主要以学前教育学生的操作为主,考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给予其一定的引导和指导,从而使学生充分吸收所学的相关知识理论。

(四)展开教学成果评价

行动导向理念的第四个步骤是展开教学成果评价,在实施教学后,教师应以小组的形式,由各小组排除代表对其所展开的幼儿教育活动设计进行评价,包括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依据、目的、内容以及优势等,评价语言要求短小精炼,对主题的表达要明确。代表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与其他学生应认真聆听并做好记录。此外,教师也要采取小组互评的形式,形成一种共同研究探讨的氛围,使学生之间的意见能够得到交流,并使学生的思想在自身评价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在当前幼儿园教育教学发展进程中,将行动导向理念应用于幼儿教育活动中,能够使学生在设计幼儿园教学活动时,有具体的理论依据作为支撑,并始终将教学任务贯穿教育活动的始终。此种教学导向行为,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顺利分析教学活动任务,同时也能够充分提升学生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本文在展开对行动导向理念的研究时,主要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根据教学目标准备教学活动、用综合信息实施教学项目、展开教学成果评价等,对实施步骤加以分析。期望通过本文的相关研究,能够为日后提升学前教育学生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以行动导向理念指导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教学的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当前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发展现状,以及行动导向理念的教学手段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国家逐渐加强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幼儿园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敲门砖,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对于幼儿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行动导向理念,幼儿园,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张越,余梦婷.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学前教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以《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课程为例[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1):108-110,124.

[2]彭海蕾.“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网络课程的设计[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9(3):39-42.

3.第三章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篇三

【关键词】 模拟教学法;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02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教学特点与要求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作为师范类学前教育的新型课程,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的理论基础课。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是注重学生实际训练,教学定位在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融合了学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这门课程也是一门应用课程,与幼儿园学生技能培训、实习实践、见习观察等课程共同构成实践体系,在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中位于核心地位,因此对幼儿园教育从业者有着很高的要求。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这门课程从理论角度来看具有很强的理论综合性特点,在理论上具有指导作用;从理论与实践综合角度来看,又有着非常高的实际操作要求。因此这门课程要求教师能够把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能够科学设计和有效指导课堂活动主题、内容、过程和目标。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对于一些基本的理论课程要采用生动的形式讲述出来,便于学生接受,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结合幼儿教育指导大纲,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相关知识和各方面技能进行教学,要尽可能结合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授课,例如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优质课观摩等,力求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中学习。

二、模拟教学法应用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中的优势

模拟教学就是指提前设定活动主题和活动目标,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堂上进行一定的角色扮演,例如让学生来扮演老师,学生扮演发表见解和意见的听众,来创造一种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模拟构建的教学情境。模拟教学法力求表现真实,利用各种情境让学生去现实体验各种复杂事物,在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和作出决定的方式方法,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有来自高等院校,也有很多来自职业院校,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教师在授课时只注重传授哪些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如何传授知识学生才能更好的应用这一点,培养出来的幼儿教育从业人员将难以满足社会对于他们“应用性”方面的需求。而通过采用模拟教学法模拟幼儿园现场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置身于仿真的幼儿教育工作环境,亲身体验如何做好一名幼儿教师,会让他们理解和领悟如何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场工作实践中。

相对于其它教学方法,模拟教学法具有及时、灵活、生动形象等优势。将模拟教学法应用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这门课程中,可以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学习的封闭式走向开放式。模拟教学法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操作、应变、创造、组织、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是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的桥梁,同时也是学生认识社会、顺利步入工作岗位的有效途径。

三、模拟教学法应用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中的重要环节

将模拟教学法应用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这门课程中,通过把实际教学工作中的角色、程序等内容实施模拟在现,可以增强教学仿真程度,提升教学效果。模拟教学法在课程中的具体应用可分为两大块:环境模拟和心理模拟。

在环境模拟部分,环境的设置要尽量逼真,主要包括桌椅的摆放,教学所需材料的准备,各种玩具教具的制作等部分,例如幼儿活动主题墙,幼儿作品展览,幼儿活动区摆设等,要达到学生一进入教室就进入情境角色的效果,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在心理模拟环部分,要充分突出学生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教师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从心理上进入情境角色,让学生在进入角色的心理下分析、整合和运用各种知识,达到知识内化的效果。例如指导学生换位思考,在幼儿角度看待事物,分析思考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扮演教师授课过程中要以幼儿为中心,引导幼儿积极回答问题,启发幼儿思维,观察幼儿对于所教内容的理解和感兴趣程度。只有建立起学生这种心理环境,才能使他们更好更深的理解教学内容,增加他们的学习体验,使他们的学习由抽象变为具体。

在将模拟教学应用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时,主要由以下几个环节。

(1)阐明意图

在这门课程讲授开始前就说明这门课程应用模拟教学法的意图、要求以及过程,可以通过座谈会、个别谈话等形式征求学生意见,使学生对模拟教学有一个基本认识,形成思想准备。

(2)学生分组

按照人数将所有学生平均分组,在分组时要注重男女搭配以及知识分层,要保证每个小组都由不同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学生组成。

(3)确定要模拟的教学内容

在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选定学生比较感兴趣和自己比较擅长的领域作为要模拟的教学内容。如果有多组学生选定了相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指定他们按照不同教学方法组织。

(4)搜集教学资料,制定教学计划

小组成员按照自己的特长分工协作,搜集教学资料,最后集体汇总。组长要负责召集组员讨论,制定相应教学计划。

(5)编写教案

在前一阶段充分准备基础上,小组成员根据所确定模拟教学的内容,编写教案。在编写过程中小组成员要积极讨论,发表不同观点,使教案整个环节环环相扣,同时符合备课常规,分清教学主次,详略得当。

(6)模拟授课

各小组推荐一名成员进行模拟授课,其他几人扮演幼儿角色。授课学生要在开始之前阐明自己教学目标、内容以及所准备的材料。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之前准备的教案按计划进行,教学时间可以根据所选择的模拟教学内容以及面向的幼儿年龄大小而定。每组轮流上课,训练学生上课的各种技能,以及掌控上课全过程的能力。

(7)教学评价

在模拟教学过程结束后,教师和学生应对教学进行总结评价,主要通过自评、他评、教师评价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要从目标制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环节衔接、课堂互动、现场应变、语言表达等多方面内容考量。首先由进行模拟教学的同学进行自我评价,阐述自己在模拟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验以及不足之处;其次由小组其他成员对讲授同学进行评价,深入分析模拟教学同学在讲授过程中的得失;最后由教师进行总体点评,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思考,从而使模拟教学有头有尾。

四、模拟教学法应用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注意点

通过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这门课程中实施模拟教学法,最大程度调动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积极性。在整个模拟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他们通过用心准备,模拟方案,相互讨论,实际才做,总结评价这些环节,使他们增强了实战经验,获得了积极探索的心态。教师在实施模拟教学法时,还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模拟教学法是一门教学艺术,在模拟情境进行角色转换时教师要有丰富的把控经验和专业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心理学家。在实施模拟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深入研究各种教学理论与实践,熟练掌握各种转换情境的方法,积极参加相关学前教育交流活动。

(2)发展学生专业意识

要去除学生在学习时唯分数至上的传统心理,采取各种方式调动学生关于模拟教学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要让学生了解当前学前教育的需求点,不断发展专业意识,增强自己各方面能力。

(3)模拟教学要与其他实践活动相结合

模拟教学法终归只是模拟情境的教学,关于学生其他相关素质的培养必须到真正的实践活动中。模拟教学只有与其他一些相关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培养自己专业素养的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歌咏比赛,讲故事,绘画,钢琴,玩具教具制作等。将这些活动与模拟教学结合采用进行,有利于学前教育学生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他们对于学前教育事业的信心。

五、结束语

虽然当前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中采用模拟教学法仍处于起始阶段,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理清,但模拟教学法是这门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学生只有在课程中经过模拟教学的训练,才能发现问题,更好的提升自我;只有不断在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林一钢.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15-118.

[2]王芳,卢乃桂.教学内容知识:教师教育中教学实践课程的重点[J].教育发展研究,2010(2):69-73.

[3]张爱琴.模拟教学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中的运用[J].宁波大学学报,2013(5).

4.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篇四

第一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概述

人脑的发展与婴幼儿学习

婴幼儿阶段处于脑神经网络形成至成熟的建构期,由此形成个体发展中的关键期。婴幼儿阶段人脑的发展尚未定型,可塑性强,良好而积极的教育环境对人脑具有较好的修复性。

婴幼儿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

幼儿园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在外部刺激下的反应过程。

强调:强化

观察

(二)人本主义取向的学习理论

儿童的学习潜能与情感在学习中非常重要。学习的目标是让儿童更好的感受自己,接纳自己。

强调:接纳

鼓励

挖掘

(三)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学习是个体对整个学习情境中失误关系的整体认知与了解。

强调:意义学习

探索学习

激发内驱力

(四)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知识是每个儿童根据自己原有的经验,通过时间而不断生成的。

强调:学习是儿童主动建构知识经验的过程。一.皮亚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1.皮亚杰关于知识的分类(1)社会知识(2)物理知识(3)数理逻辑知识 2.皮亚杰的主张

(1)强调为儿童提供实物,让儿童自己动手操作。

(2)强调儿童的自主活动,鼓励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自我调节和反省抽象。

二.维果斯基的学习理论

1.强调知识是由个体建构的,但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文化情境。2.强调社会交往对儿童知识建构的价值。

3.强调教育的艺术在于引导和调节学生的个人活动。

4.强调良好的教育应走在发展的前面,他提出“鹰架教学”理论,即为儿童提供教学,并逐步转化为外部支持的过程。(老师提供外部的环境支持等)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涵义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利用幼儿园社区、家庭提供的环境和材料,通过教师和儿童双向的交流合作用以促进儿童身心全面的、健康、和谐、整体的发展的过程;他也 1 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组织传递一定的教育内容,落实幼儿园教育任务的手段。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点

(一)整合性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在充分协调多种教育资源、利用多种教育途径与形成、结合多种领域内容,发挥多种因素影响的基础上而构成教育活动系统。

(二)生活性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当立足于儿童现有生活,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环境,让儿童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学习。

(三)趣味性

学前儿童好奇,好模仿,情绪作用大,自制力差,活动的趣味性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教师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环境,活动材料等方面的选择与设计充分考虑其趣味性。

(四)动态性

活动目标与内容等,随时随地根据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进行调整;活动形式体现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积极互动,活动环境表现为不断调整、修改构成与再构成。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涵义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是一门研究儿童学习和促进儿童学习的应用性学科,是关注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儿童学习的一门学科,它包括如何为儿童提供学习前的准备、如何引发儿童探索性学习、如何为儿童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和材料、如何合理而科学的介入和调整儿童的学习过程等一系列环节和技术。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特点(基本特征)p10~11 1.技术性 2.创造性 3.广泛性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意义

(一)帮助儿童学习、促进儿童发展(二)引发教师思考、选择性为策略(三)优化活动过程、提高活动效果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p14~16 1.2.3.4.发展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双主体: 渗透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1)目标的开放、灵活和适时调整。(2)内容的开放、丰富和多元。(3)形

式的开放、多向和灵活。

第二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中的目标与内容 教育活动目标的涵义 教育活动目标是通过某一次或某几次教育活动所期望幼儿获得的某些发展。它是最为具体的目标,也是各教育领域目标的下为概念。

幼儿园目标体系的结构框架

幼儿园保教目标(体、智、德、美)

幼儿园各领域目标(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幼儿园各年龄班目标(小班、中班、大班)幼儿园各年龄班学期目标(上学期、下学期)幼儿幼儿园教育目标

幼儿园保教的主要目标:

1、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3、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4、培养幼儿初步了解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幼儿园各领域目标

健康领域的目标:

1、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情绪稳定。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的生活自理能力。

3、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识,知道关心和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科学领域的的目标:

1、有好奇心,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的事情。

2、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

3、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

4、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应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

5、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

社会领域的目标:

1、喜欢参加游戏和各种有益的活动,活动中快乐、自信。

2、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

3、知道对错,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

4、乐于接受任务,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5、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

语言领域的目标:

1、喜欢与人谈话、交流。

2、注意倾听并能理解对方的话。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艺术领域的目标:

1、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

3、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幼儿园目标体系确立的意义

1、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有助于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2、适应儿童发展的需求,体现对儿童个别差异的尊重。

3、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为教师实施教育提供帮助。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中不同的目标取向

(一)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是以儿童具体的、可悲观察的行为表述来设计目标,它指向的是通过教育活动儿童所发生的行为变化,目标设计中所关注的是可观察到的行为结果。行为目标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二)生成性目标

指向儿童在教育活动中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一般用满足、培养、激发等词表达。

(三)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强调的是个性化,指向的是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是事先无法预知的。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表述的要求(目标案例分析)详见第六章

1、可操作性:

2、统一性:

3、整合性:

4、指向性:

5、针对性:

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涵义

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是指为实现教育目标,要求儿童学习、获得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

教育活动内容的编排

(一)布鲁纳提出的螺旋式编排教育活动内容的主张

(二)加涅提出的直线编排教育活动内容的主张

(三)奥苏贝尔提出的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教育内容的主张

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原则

1、反映时代发展的特征,有利于幼儿后续学习和长远发展

2、能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配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

3、能对应和覆盖教育活动的目标要求

4、能引发和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5、能考虑季节、节日以及周边环境资源等因素

6、能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设置与编排

(一)从兴趣入手

(二)从经验入手

(三)从教材入手

(四)从联系入手

第三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中的环境与资源 幼儿园环境的涵义

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他是有幼儿园的的全体工作人员、幼儿、各种物质器材、认识环境以及各种信息要素,通过一定的文化习俗、教育观念所组织、综合的一种动态的、教育的空间范围和场所。

幼儿园环境的教育作用

1、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2、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幼儿园教育活动环境创设的原则P62

(一)全面性原则:幼儿园教育活动环境的创设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方面。

(二)参与性原则:环境创设的过程使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

1、教师要激发幼儿参与环境布置活动的需要。

2、教师要指导幼儿的环境布置活动。

3、教育可引导幼儿欣赏环境布置。

(三)可变性原则:

1、各种设施在空间、设置、功能上可随教育活动的需要而变化。

2、不知的环境内容并非固定不变,应随活动主题、节日、季节等变化

而变化。

(四)安全性原则:建筑物必须坚固安全,经久耐用;设施设备应固定在地上,以免翻到。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指向P66

(一)行为指向:行为指向的幼儿园,即通过有目的的环境创设,促使幼儿发生教师所预期的行为。如:在洗手间的墙上用图片展示正确洗手的步骤、在楼梯上用小脚印提示有而上下楼梯要靠右走等等。

(二)认知指向:认知指向的幼儿园环境,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求知欲望、拓展幼儿知识等为目的的环境创设。

(三)社会化指向:社会化指向的环境,供幼儿、家长、教师、社会公众观察和交流。这类环境布置的目的是构筑互通平台。如:家长公约、家园之窗、为家长优质服务项目、收费公示、幼儿园园讯、师生伙食展示等。

(四)健康指向:健康指向的幼儿园,创设安全、温馨的活动环境,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五)视觉指向:指向幼儿呈现具有美感的环境。即色彩和谐、形象具体、布局合理、具有美感。

(六)文化指向:实现幼儿园自身的园所文化。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1、室外环境的创设

2、室内环境的创设:(1)教室墙面环境的创设

(2)走廊和楼梯的空间环境创设

(3)餐厅、洗手间的环境创设

教室墙面环境的创设:

1、平面创设、半立体创设和立体创设

2、观赏性创作和操作性创设

3、填充式创作和满幅式创作

4、纪录是创作和展览式创作

5、幼儿作品创设和教师作品创设

幼儿园精神环境创设:(两个部分,第五章p128什么是儿童观,正确的儿童是怎么样的?)

1、构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师幼互动是指发生在师幼之间的交往作用和影响。师幼互动是幼儿园精神环境创设的核心。

(一)师幼互动的作用

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身体认知、情感、人格等诸方面的发展,以确保培养:健康活泼、好奇探索、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这一育人目标的实现。

《纲要》中关于师幼互动的提出: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察觉他们的需要,即使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是有互动。

2、帮助幼儿建立友好的同伴关

3、系创设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

(二)影响师幼互动的因素

1、儿童观

儿童观是怎样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正确的儿童观:

(1)幼儿是独立的、自主的

幼儿具有主动探索以求得发展的特性,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往往超越成人的预料,教育者应当支持幼儿自主、独立、主动的学习和游戏,是他们能够健康、活泼的成长。

(2)幼儿是真实的、感性的 幼儿的世界是一个真实而充满童趣的感性世界。教育者应当让幼儿通过真实的情景、真实的生活进行体验性学习,而不是以理性的方式向幼儿传递事实与规律。(3)幼儿是能动的、创造的

幼儿是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是互动交流与积极建构的主体。教师应让幼儿在主动大胆的尝试和创造性的表现中实现和体会成功。

2、教育观

(1)正确处理教师权威和儿童权威的关系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身份,承担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提供保护、引导和一定的教育责任,确立教师的权威有它的必要性。但是,由于有幼儿是独立的、自主的、他们身上蕴含能动和创造的潜能,教师应自觉减少权威意识,“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2)正确处理好教师主体和幼儿主体的关系

教师是教育活动目标设定、内容方法选择、过程形式思考的主体;幼儿是积极参与与活动并建构相应知识检验主体。

3、教师的教育能力

(1)观察了解幼儿的能力(2)与幼儿积极互动的能力(3)及时转变角色的能力(4)不断评价和反思的能力

幼儿园教育活动资源

(一)、幼儿园资源

(二)、教育对象资源

(三)、教师资源

(四)、儿童家庭资源:(1)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2)发挥家庭、幼儿园的各自优势,构建家园互动平台。

(3)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和管理

(五)、社区资源:(1)社区中自然能资源的利用

(2)社区中人文资源的利用

(3)社区中生活设施资源的利用

(4)幼儿园为社区提供教育服务

第四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模式(名词解释)

什么是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就是指一种以学生自主地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为主的学习方式。

探究式学习运用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意义

1、使幼儿获得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

2、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和提高儿童学以致用的能力

4、有利于儿童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养成

探究式学习的特点

(一)自主性

(二)开放性

(三)过程性

探究式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要求

(一)探究主体从儿童经验出发

(二)为儿童提供足够的环境、条件给予支持

(三)探究过程中注意观察、倾听,与其合作交流,为其搭建支架。

(四)探究结果:已形成性评价为主

什么是合作式学习

儿童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育技术。

合作式学习活动的特点

1、合作式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活动

2、合作式学习是以合作性互动为动力资源的教学活动

3、合作式学习是以共同目标达成为导向的教学活动

4、合作式学习师以团体成绩为奖励和评价依据的教学活动

合作式学习运用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意义

1、促进儿童形成合作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

2、促进儿童自学、乐学。

3、有助于建立和谐融洽的是有关系。

合作式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要求

1、异质成员的分组

2、给予儿童足够的学习活动时间和必要的活动空间

3、活动所需材料充足、小组成员均有材料可以使用

4、互赖行为的鼓励与支持

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泛指学习者亲身介入实践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方法。

体验式学习的特点

1、情境性

2、亲历性

体验式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要求

(一)、学习情境的设计:真实性、模拟性、社会性

(二)、学习内容的设计:适宜性、意义性、挑战性

(三)、活动评价的设计:过程性、持续性、开放性

接受式学习的含义:

接受式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接受式学习用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意义:

1、建立在意义学习基础上的接受式学习,有助于幼儿掌握系统化的知识。

2、经济一行,便于开展。

接受式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要求

(一)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确立与把握适宜的学习材料和内容

(二)遵循儿童接受知识的心理规律,充分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积极性

(三)采用灵活的、多样的活动手段与形式,拓展儿童信息获得的资源和渠道

第五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教育活动组织与指导的基本原则

(一)灵活性原则

(1)灵活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2)灵活处理“抛球”与“接球”的关系(3)灵活处理角色身份(4)灵活调整活动节奏

(二)主导性原则

教师的主要作用和价值在与引导、启发等间接性的指导。

(三)针对性原则

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异。

有效师幼互动的支持策略

(一)激励式互动策略 含义:指教师为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鼓励幼儿的持续性活动而与幼儿进行的互动行为。

1、情境感染:教师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和感染去激励幼儿的学习与活动兴趣。

2、语言催化:教师应当运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情的语言激励幼儿的活动兴趣。

3、情感分享:教师以自己的积极情感感染幼儿,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追随式互动策略

含义:以平等宽容的心态追随幼儿,在观察分析幼儿的基础上与之展开有效的互动,进而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自主学习。

1、环境创设

2、变换调整

3、耐心等待

(三)挑战式互动策略

含义:在“质疑”的基础上给幼儿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平台,就能够进一步的推进幼儿的问题解决和思维发展。

1、问题质疑

2、启发思考

3、推动深化

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与指导的一般策略

*

(一)观察 含义:指教师借助于感官或一定的手段工具,运用一定的方法捕捉发生在教育活动情境中的各种信息的过程。意义:

(1)观察时了解幼儿的窗口。(2)观察是实施教育活动的基础。如何实施观察:

开始阶段——观察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进行阶段——解读幼儿学习情况,确立教育活动策略 结束阶段——观察幼儿的参与度,后续活动的愿望等

(二)导入

1、激趣导入

2、游戏导入

3、情境导入

4、问题导入

(三)提问

1、启发式提问

2、发散式提问

3、层叠是提问

(四)回应p150:回应的含义,策略:

1、重复

2、反问

3、提炼

第六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含义:

是一个收集教育活动相关方面的信息并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或评价者的立场、观点对活动过程诸要素及活动效果做出衡量、判定或赋予其价值意义的过程。

*对教师“教”的评价

1、统一性

2、整合性

3、针对性

4、操作性

5、指向性

对教育活动内容的评价

(1)(2)(3)(4)适宜性 挑战性 整合性 开放性

对教育活动方法的评价

(1)适宜性(2)有效性

对教育活动环境材料的评价

(1)(2)(3)(4)相宜性 启发性 多样性 开放性

*幼儿成长档案袋评价的含义

通过对幼儿作品及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记录幼儿在各类活动中体现出的个性、兴趣、态度、能力等表现,他对幼儿发展中的真情实录,是体现幼儿发展“动态评价”的最佳形式之一。

幼儿成长档案袋评价的特点

1、反应有二成长的“动画片”

2、组织教育活动的“资源库”

3、架设家园合作的“信息桥”

幼儿成长档案袋评价的基本内容

1、幼儿的基本情况

2、每月教育活动计划

3、幼儿活动情况记录,包括认知活动,动手能力,艺术活动,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等各个方面。

4、家长对孩子所做的观察记录和家长阅读幼儿成长档案袋后的反馈。

5、幼儿月发展评估。

幼儿成长档案袋评价的一般记录方式

(1)、幼儿作品纪录(2)、文字记录(3)、声像资料记录

*对幼儿学习的评价

1、幼儿对教育活动的参与度

2、幼儿的情感态度

3、幼儿的学习方式

4、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互动程度

5、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力

6、幼儿的学习习惯p158 对幼儿发展的评价:

结合教育内容对儿童肢体运动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自然观察智能、音乐智能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进行记录和做出总结性的评价。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原则P154

(一)尊重性原则

(二)科学性原则

(三)全面性原则

(四)情境性原则

(五)个别化原则

第七章 幼儿园去教活动的设计与指导(Q:请你A:设计和指导全面介绍)

区角活动的基本含义:P204 区角活动是教师提供适宜而丰富的学习活动材料,让幼儿以个别或小组的方式,自主选择、操作、探索、学习,从而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利用和积累、修正和表达自己的经验与感受,在获得游戏般体验的同时,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区角活动的基本类型

1、“学习性”区角活动:已发展幼儿对客观事物及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激发探索愿望,培养探索行为,提高探索能力与认知。三个区:生活区、探索区、表达表现区

2、“游戏性”区角活动

幼儿对已有生活经验的模仿与创造而展开。三个区:角色游戏区、结构游戏区、表演游戏区 学习型区角活动的设计

一、学习型区角活动内容的设计

1、体现生活性

活动内容源于幼儿的生活与经验。

2、注重实践性

活动内容能够让幼儿操作和实验

3、结合主题性 活动内容围绕主题活动展开,是集体性学习活动的衍生,是个别化学习活动。

二、学习型区角活动材料的设计p219

1、丰富性:不同活动内同,投放不同的材料;同一活动内容投放多种材料。

2、层次性:相同内容、不同年龄,投放材料的层次不同,相同年龄同一活动内容,投放的材料层次不同,3、情感性:赋材料于灵性和亲和力,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和积极参与活动的心向,让他们感到好玩,有趣,从而更自主地投入活动。

4、自然性:最大可能地利用生活中的真实物品作为活动材料

学习型区角活动空间设计

1、自然而流畅

2、立体而生活

学习型区角活动的指导p222

一、对幼儿区角活动情况实施观察

对幼儿区角活动情况进行观察

二、对幼儿区角活动实施间接指导(p226)1利用角色转换,支持幼儿的活动 2利用伙伴因素,增进幼儿切磋 3利用环境材料,转嫁指导意图 4利用规则因素,方便幼儿自我调控

P237~238

三、对幼儿区角活动实施评价

1、组织形式的灵活性

教师依据活动中观察到的内容,事件,对象等侧重点不同,可进行小组或全班讲评。

2、提点确立的适宜性

选择的提点是重点观察的内容,观察中发现显性问题等,但不同的年龄段也有不同的选择。

3、导入方式的多样性

教师在活动的观察知道过程中可逐步构思如何导入,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和启发幼儿 4言行鼓励的针对性

教师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

设计题

1家长资源,让家长参加,2社区资源:把孩子带到社区 年龄阶段,3写设计思路:把活动的优点,对孩子的作用,从学习的角度,特点来设计 4目标:目标的制定是否依照原则

5准备:家长会,机构交流,由谁来做讲解,线路车辆,6活动的步骤:第一步做什么,有什么要求,向孩子做明确的交代,事先提醒孩子,注意事项。

P119接受式学习与发现式学习的关系,解释侧重点的不同,呈现材料不同

中班角色游戏:娃娃家,剧院,动物园,超市,饮食店,医院

大班角色游戏:气象台,股票市场,电视台,地铁,科学探索,修皮鞋,配钥匙(规则意识强,角色意识强)

小班角色游戏:汽车,娃娃家,和医院,并列主题多个,医院提供材料简单,有角色意识,但意识不强。

5.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件 篇五

主讲:唐燕

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 ●关于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关于“三学六法”的理解:

三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

六法:语言

计算

常识

美术

音乐

体育 ★关于五大领域教育活动的理解:

幼儿语言领域教育活动

幼儿科学领域教育活动

幼儿艺术领域教育活动

幼儿健康领域教育活动

幼儿社会领域教育活动 4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指导的知识结构

第一部分:幼儿语言教育的基本原理

第二部分:各类型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明确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 5

第一部分 

幼儿语言教育的基本原理●幼儿语言教育概述

一、幼儿语言教育的特征:

1、幼儿语言教育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的

2、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是特殊的语言教育过程: 具有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等特点

3、幼儿语言教育的目的是使幼儿主动地获得语言经验,从而获得语言的发展 7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基本观点

1、如何看待幼儿的语言发展? 本民族语言的获得

发展潜能

个别差异性

先天和后天的相互作用

2、怎样看待幼儿语言教育? 关注每个幼儿的语言学习

重点在于促进幼儿语言素质的养成

树立完整语言的观念、整合教育的观念和活动教育的观念

8完整语言观

1、目标完整----把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情感态度、认知和能力的发展,作为幼儿语言教育的完整目标。即培养幼儿听、说能力,良好的听、说行为习惯,以及早期阅读和书写的技能。

2、内容完整----学习口头语言,也要学习书面语言

3、过程完整---在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日常语言教育活动中,随时随地开展语言教育活动,展现给幼儿一个完整的、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整合教育观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是一个整合的教育过程。也就是说,幼儿的语言发展与其他方面的发展是整合一体的关系,幼儿每一个新词、一种句式的习得都是整个学习系

统调整、吸收与发展的结果。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的整合:

——语言教育目标的整合;包括认识、情感与态度、能力与技能等三个方面的要求;

——语言教育内容的整合;幼儿语言学习的内容是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

——语言教育方式的整合;以多种教育活动形式构建语言教育活动,允许多种与幼儿发展有关的符号系统(音乐、美术、动作、语言)参与,让幼儿在体验、玩耍、表演中学习; 10 活动教育观

幼儿的语言是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是一个积极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活动教育观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以活动的组织形式来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具体表现在:

——提供充分操作语言的机会;

——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注意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与途径 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及内容要求 

(一)<纲要>中的语言教育的总目标:  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 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 能清楚地说出自己说的事;  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 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12

(二)<纲要>中的内容与要求

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

2、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5、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符号的兴趣。

6、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对书籍、阅读和收发室的兴趣,培养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7、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少数民族还应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13

(三)<纲要>中的指导要点

1、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健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2、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3、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4、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要给予特别的关注,要与家长和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积极地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14

(四)《纲要》中语言领域的特点:

1、重视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趋势: 

第一次提出重视幼儿语言运用的要求

强调发展语言的关键不是让幼儿强记大量的词汇,而是引导“乐意与人交流,讲话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清楚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淡化语言形式学习,重视语言交际的功能。

2、重视幼儿早期阅读的发展趋势: 

第一次对早期阅读的提倡和重视

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 

3、重视支持性语言教育环境的创设

充分体现了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近年来的改革发展趋势 15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途径

(一)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

1、含义: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是为幼儿提供与语言进行充分互动的环境,使他们有机会对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零碎语言经验进行提炼和深化,达到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有意识的运用。

具体表现为:通过有目标、有计划安排和组织幼儿系统学习语言的专门语言教育活动的过程。

2、类型:

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文学欣赏 仿编创编)

谈话活动(交流 倾听)

讲述活动(倾听 讲述)

早期阅读活动(前阅读 前书写)语言游戏活动(字 词 句)16

3、专门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的方案结构 活动名称:

幼儿情况分析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活动延伸 活动评价 语言活动设计的一般步骤

活动名称:写清楚语言教育活动的具体类型,适合于何种年龄段,具体内容是什么

设计思路:简略概括本班幼儿语言发展水平,教材特点以及本次活动设计意图

活动目标:写清楚通过本次活动应达到的具体目标要求

活动准备:写清楚本次活动需要为幼儿做好的准备,包括:知识准备、语言准备和物质准备三个方面

活动过程:一个经过精心策划的完整的过程在书写形式上应表明 1)活动的起点和终点;

2)清晰的活动过程步骤,以及与这些步骤相关的内容和组织形式; 3)需要重点提出的问题。

活动延伸:设计出本次活动在课堂教学之外扩展和延伸的具体方式和要求。

活动评价:设计好评价的标准和范围,增加语言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便具体的教育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评价 幻灯片18

(二)渗透的语言教育

1、含义:又称非正式的语言教育活动,是指在日常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各领域活动中发现和利用潜在的语言教育因素随时随地进行随机渗透学习的教育活动。

2、渗透教育的形式:是指在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中将各种内容,各种不同的学习形式与方法加以有机地融合,将其作为一个相互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完整体系来对待。

具体表现为:教育活动内容的相互渗透和整合;教育活动形式的相互渗透和整合。渗透形式:

(1)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

(2)自由游戏中的语言交往;(3)其他领域活动中的语言交往;

(4)随机渗透在日常生活环节中的语言学习;

三、幼儿园语言教育组织实施的策略

 策略

一、创设有利于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语言运用环境

1、要为幼儿提供宽松互动的口头语言交流情境。

2、创设应答性互动的语言环境,给幼儿提供

集体、个人状态下,同成人、同伴交谈的机会,让幼儿体验交流的乐趣。

3、给幼儿提供发展幼儿阅读兴趣和能力的机会。21 策略

二、注重日常生活中与幼儿的言语交流

1、教师应关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

2、教师自身语言要规范、亲切、文明、生动,富有童心、童趣。

3、语速和音量适合幼儿,引导幼儿学会控制讲话声音,培养文明表达的习惯。

策略

三、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正规性的语言教育活动

设计的重点不要放在要求幼儿记住了哪些语言知识、认识了多少汉字、背会了几首儿歌和诗歌,而应注重幼儿语言思维能力、思想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23 策略

四、开展多种类型的语言活动 

1、发展幼儿倾听能力的活动。

 2、建构幼儿语言经验的活动。24 策略

五、渗透在其它领域教育活动中的语言教育活动

《纲要》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 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策略

六、在角色游戏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

在活动区活动中,注重发展幼儿的语言。尤其是在角色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是最好的途径。26 第二部分

 各类型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27

一、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1、教育活动应在新旧经验间建立联系的原则。

2、教育活动中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原则。

3、教育活动中以语言操作为主,各种活动有机参透的整合性原则。

4、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相适应的原则。28 案例

故事活动《城里来了大恐龙》(大班)

设计思路

恐龙,这种神奇的动物是大班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孩子们经常围绕恐龙这一个话题展开讨论,如:恐龙的特征、恐龙和种类以及恐龙为什么会灭绝等等,因此,教师选择了《城里来了大恐龙》这一有关大恐龙的教材。这篇童话童趣盎然、想像丰富,作品中的恐龙形象善良、可爱,能让孩子能做到 爱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生存的情感。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个幼儿都有充分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培养幼儿大胆想像、积极讲述以及敢于创造的能力。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萌发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2、会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大胆想像。

3、能在集体面前积极说话,形成大胆讲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表现恐龙堵塞交通情景的故事挂图。

2、幼儿、教师共同收集有关恐龙的图片、实物等。

3、彩笔、画纸若干。29  活动过程

活动

(一)故事教学 

1、出示画有“恐龙交通堵塞”的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讨论: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鼓励幼儿能大胆想像、积极主动的说出自己的看法。

2、教师讲述故事至“城里人感到大恐龙给他们带来了危险”,再次引导幼儿讨论:城里来了大恐龙,交通堵塞了、铁路被压坏了、房顶也被掀翻了。请你们一起来想办法,帮帮这卒城里的人、帮帮这条大恐龙吧!

3、教师讲故事至结尾处,请幼儿讨论故事里孩子想出的办法好不好?故事里的大恐龙与你们印象中的大恐龙有什么不同?你喜欢故事中的恐龙吗?萌发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

4、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幼儿扮演龙,边听故事边进行表演。

5、引导幼儿续编故事:“如果有一天,城市里建立了一座新的立交桥,不再需要恐龙立交桥了,你觉得大恐龙又会到哪里去?还能给城里做些什么呢?”要求幼儿一段完整的故事,而不是说一两句话。鼓励幼儿与周围的伙伴商量,互相讲述自己编的故事。

活动

(二)恐龙展览

1、老师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恐龙的图片、实物等,一起将活动室布置成一个“恐龙展览”。

2、幼儿自由结伴参观。引导幼儿大方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知道的有关恐龙的知识。

3、开展“我是小小解说员”的活动。

 请幼儿的家长都来参观恐龙展览,请幼儿担任解说员,向家长介绍恐龙的内容,鼓励幼儿大胆地解说,声音响亮。

活动

(三)我和恐龙做朋友

1、老师通过谈话导入活动主题:恐龙为什么会从地球上消失?

2、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分组自由讨论:如果恐龙再次回到我们身边,你会想什么办法来帮助他们?教师巡回观察,倾听幼儿的的讲述,及时给予指导。

 各组幼儿推选代表进行讨论:请你们都说一说,你们都想出了哪些办法来帮助和保护恐龙?

3、幼儿集体作画:我和恐龙是朋友。

4、拓展故事中的含义,告诉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动物,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关心他们,帮助他们。30 活动评析

恐龙是大班幼儿非常感兴趣的动物,恐龙的世界对幼儿来说是新鲜的、有趣的,因此,教师选择的这一故事能深深地吸引幼儿。在故事教学活动中,教师改变了以往故事教学中教师讲,幼儿听的模式,能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故事情节发展的讨论中,给幼儿提供了大量的语言表达的机会,并能尊重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创造性想像。在其后的系列活动中,教师通过布置展览和谈话、讨论以及绘画等的形式,让幼儿充分的交流和体验,进一步感知恐龙的特点,使恐龙这一故事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同时也让幼儿明白我们应该保护大自然中的动物。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始终十分注重培养幼儿大胆表达的语言习惯和创造性语言表达能力。31 附故事:城里来了大恐龙

大恐龙来到城里,它觉得这个地方比它去过的任何地方都热闹。

大恐龙,啪哒啪哒地走在马路上,可是它的身体太大了,交通给堵塞了,汽车排起了长队,响起了喇叭。

大恐龙,啪哒啪哒地走在铁路上,大恐龙的身体太重了,铁路被踩得吱吱响,火车也被震得跳起了舞。

大恐龙,啪哒啪哒地走在胡同里的小路上,它闻到了别人家厨房飘出的阵阵的香味,它忍不住把头伸进窗户,可是大恐龙的脖子太长,把人家的屋顶都掀翻了,大恐龙的心里真难过。城里的人感到,大恐龙给他们带来了危险。这时,一个聪明的孩子说:“大恐龙走了许多路,一定是饿了。”他带着许多小朋友在马路上撒青草,大恐龙沿着这条路边吃边走,大恐龙吃饱了就在十字路口打起了瞌睡。汽车刹住了,从大恐龙的身上、身下开过,大恐龙变成了立交桥。它觉得身上痒痒的,睁开眼睛一看,想不到自己还有这么大的用处呢。大恐龙觉得自己应该为城里人多做点事,因为它是多么喜欢这个地方啊。一辆辆大卡车、面包车、小汽车从大恐龙的身上开过去,一辆辆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从大恐龙身上骑过去,一群群的大人、小孩从大恐龙的身上走过„„城市的马路变得畅通了,大家都说,大恐龙立交桥真好。32

三、各类型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幼儿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指导

(一)幼儿园文学作品活动的含义

是以幼儿文学作品为基本教育内容而设计组织的系列教育活动。

(二)幼儿文学作品活动的基本特征

1、幼儿文学作品活动是围绕文学作品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整合相关学科的学习内容,开展一个主题的多种形式的系列活动;

3、提供多种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的途径;

4、扩大儿童自主活动的范围; 33

(三)幼儿园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教育作用

1、萌发幼儿对文学的兴起;

2、培养幼儿文学理解力和想象力;

3、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

4、是幼儿获得宝贵的生活经验和丰富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 34

(四)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目标

1、文学作品的认知目标:

(1)丰富作品相关的社会知识;

(2)知道文学作品有各种体裁,了解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3)理解文学作品内容,学会标准发音,扩展词汇,了解各种语言句式的表达;

2、文学作品的情感态度目标:

(1)对书面语言有浓厚的兴趣,喜欢文学作品,积极参加文学活动,乐意欣赏文学作品;

(2)体验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真善美,感受文学作品的情感脉络和语言美,发展幼儿的艺术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3、文学作品的技能目标:

(1)学会倾听,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

(2)会说、说好普通话。

(3)感知文学作品语言和结构的艺术表现特点,能创造地运用语言,扩展个人经验和想象,尝试艺术性结构语言的能力。36

(五)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内容要求

活动材料内容的选择:学儿歌、听歌谣、对歌 谣、学古诗、听故事找图片、故事欣赏、成语故事、神话故事。

1、感知和理解丰富多彩的文学故事

2、学习和欣赏语言优美的幼儿诗歌和散文 37

(六)幼儿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基本结构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要求:导入部分有什么要求?

(吸引注意,引起学习兴趣)

方法:可运用语言描述、设问、艺术渲染等情境来导入活动。38

(二)理解文学作品,体验作品情感

1、理解和体验:

理解:可通过提问法和讨论法,结合图片、幻灯、录像等手段

三个层次提问:

描述性提问:有什么?是什么?

思考性提问:为什么?怎么样?你是怎么想的?

假设性提问:如果这样应该怎么办?假如……

体验:通过表演、游戏、谈话等方式帮助幼儿体验作品。

2、迁移作品经验,以多种方式表达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在幼儿初步理解文学作品内容后,开展与作品主题相关的绘画、音乐、舞蹈、手工等动手动脑的活动,引导幼儿去表现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人物,从而加深幼儿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特征和情感的理解。

(三)创造性想像和语言表述

开展创编、续编、仿编、谈话等让幼儿尝试艺术性结构语言的活动。

(七)故事教学活动指导

1、幼儿故事活动的选材

题材广泛,主题明确

结构简单,情节有趣

形象鲜明,语言浅显易懂

适合各年龄班的特点

2、故事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要点

教师讲述故事的要求:语言规范、完整、生动形象;

理解故事时提问和讨论的运用;(1)采用灵活的提问方式(2)适当的运用讨论法

激发幼儿用多种方式对作品的理解

给幼儿提供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的机会 42

(八)幼儿诗歌、散文活动

1、选材要求

(1)作品要适合幼儿已有的经验和水平;(2)题材广泛;

(3)构思巧妙,充满童趣;

2、指导要点

(1)导入:创设情景,引出作品;(2)教师示范朗读诗文;

(3)与各种活动结合,重在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诗文; ——通过图片等教具,帮助幼儿理解诗文; ——通过三层次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文; ——理解难懂的字、词、句; ——理解诗文的情绪情感; ——理解诗文的表现形式;(4)学习朗读诗文;

(5)围绕诗文主题开展相关的活动 ——表演游戏; ——配乐朗读; ——绘画;

——诗歌仿编活动; 44 案例分析:大班语言活动——散文诗欣赏:落叶

设计意图:

在“秋天的童话” 主题活动中,我带领幼儿外出散步,一路上幼儿对地上的落叶十分感兴趣,有的幼儿捡起树叶当扇子扇,有的幼儿说:“我要把树叶带回去送给姐姐,让她夹在书里当书签。”有的幼儿干脆把树叶丢进河里,兴奋的说:“你们看,树叶小船。”„„原来,树叶会给幼儿带来如此丰富的想象力,而散文诗“落叶”文虽短小,却充满趣味,想象力丰富而美丽、动态感强。通过欣赏教学,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奥妙。诗中语句简短而有重复,也是仿编的好教材,于是我设计了以下活动。45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激发欣赏散文诗的兴趣,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

2、能参照原作品进行联想、仿编。

3、大胆质疑,积极解难。

活动准备

1、图片四张(大班上册15号挂图);

2、配乐朗诵录音磁带,录音机;

3、已学过歌曲《秋叶儿》;

4、每人一张画有落叶的供添画用的纸,油画棒。46 活动过程 :

(一)全体幼儿齐唱歌曲《秋叶儿》,引出课题。

(二)欣赏散文,理解散文内容。

(三)教师作仿编的示范,少数幼儿试编。(四)结束活动

小朋友都说得真好,下面,我们来把你仿编的诗画出来然后再讲给大家听好吗?幼儿在落叶图上添画,边画边作仿编诗句的练习。教师巡回观察,可听听个别幼儿仿编的诗句。课后引导幼儿相互欣赏。47 活动反思:

1、能根据幼儿的兴趣生成教育活动,使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幼儿在与同伴、老师的活动中获得了全新的体验。

2、提供了良好的质疑环境,用鼓励的方式引导幼儿大胆提问,踊跃释疑。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幼儿听的模式。一句“你提的真好!”大大增强了幼儿提问的信心;一句“大家说的真好!”进一步提高了幼儿释疑的兴趣。

3、为幼儿提供了运用语言的机会。在幼儿进行仿编前,采用小组或三三两两自由讨论的方式,让每个幼儿都有说话的机会,他们说话的愿望得到了满足。

4、综合艺术,照顾全体,使人人都能参与想象、讲述活动。用绘画的形式让幼儿把仿编的内容画出来,活动后便于幼儿再次交流。

附: 散文诗欣赏<落叶> 秋风起了,天气凉了,一片片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过来,坐在上面,把它当作小船。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作小伞。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树叶落在院子里,燕子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到南方去了.”

●幼儿园讲述活动的指导

(一)讲述活动的特点、类型和教育作用

概念:

讲述活动是发展幼儿独白语言的教育方式,要求幼儿依据一定的凭借物,使用比较规范的独白语言,进行语言交流。

特点:

1、讲述活动有一定的凭借物。

2、讲述活动有相对正式的语言环境。

3、讲述活动有一种独白语言的呈现

(二)讲述活动的类型  看图讲述;  情境讲述;  生活经验讲述;  创造性讲述; 50

(三)讲述活动的教育作用

1、培养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的能力;

2、培养幼儿独立构思、完整清楚地表达意识情感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语言交流信息进行调节的能力;

(四)讲述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要点

1、创设情境,引起兴趣------教具表演设问

2、感知理解讲述对象-----依据讲述类型的特点感知理解讲述对象,如图片生活经验情境讲述等方法和侧重点不同.3、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讲述-----集体讲述,分小组结伴讲述,个别之间互相讲述等

4、引入新的讲述经验-----指讲述的思路和讲述的方式。以示范师生共同讨论等方式开展

5、迁移新的讲述经验-----更换角色添加角色更换场景补充情节

□看图讲述

1、含义

看图讲述:指教师在启发幼儿观察图片、理解图意的基础上,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运用恰当的词句和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图片意思的一种教学活动。

2、指导方法

(1)以不同的方式,引出图片,激发观图兴趣(2)启发提问:(3)以不同的方式组织幼儿进行讲述

(4)指导幼儿开展丰富的想像,完整讲述图片内容(5)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展幼儿的讲述经验

游 泳 大 赛 幻灯片61 □情境讲述教学

1、含义

情境讲述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观看表演内容,并将所看到的一系列动作、情节及连续性事件等,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有条理地讲述出来的一种教学活动。情境讲述活动准备工作:选择教材,组织排练;准备道具,布置场景

2、情境讲述的指导方法

(1)介绍角色、场景,引起幼儿的兴趣,提出观看要求(2)启发性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表演内容(3)自由讲述

(4)教师指导讲述

(5)开展迁移想像讲述活动

幻灯片62 案例分析:情境讲述《谁来帮帮我》(大班)

表演教材:

有一棵小树不知为什么正好倒在路中央,它很疼,伤心地哭着:“谁来帮帮我?”一会儿。来了一只穿红裙子的小兔,看见倒在地上的小树说:“是谁把小树撞倒了?……”说完,小兔从小树身上跨过去,蹦蹦跳跳走远了。

又来了一只穿背带裤的小狗,小狗边走边看看书,不小心被小树绊倒了一下,小狗生气地说:“真讨厌!”狠狠地踩了小树一脚,走了,小树痛得直哭。

最后,戴红帽子的小熊做过来,轻轻地扶起小树,为它培土、浇水,小树高兴地笑了。(后来,小树长大了,满树的叶子绿绿地美极了,小动物们在树下高兴地唱着跳着)。

幻灯片63

活动目标:

1、观察角色的动态表情,记住角色的对话,并能用恰当的词句完整而连贯地讲述表演内容。

2、在熟悉表演内容的基础上,领会表演的主题“爱护环境,热爱大自然,助人为乐”。

3、发展思维力和想象力,能根据主题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活动准备:

根据内容编排好情境表演,布置场地,磁带一盒。

幻灯片64

活动过程:

1、让幼儿观看布置好的场地“一棵小树倒在路中央”,引导幼儿展开联想:这棵小树为什么会倒在路中央?这样下去会发生什么事情?启发幼儿自由讨论并讲述。

2、观看情境表演片段:

A、表演第一段表演:(有一棵小树不知为什么正好倒在路中央,它很疼,伤心地哭着:“谁来帮帮我?”一会儿。来了一只穿红裙子的小兔,看见倒在地上的小树说:“是谁把小树撞倒了?……”说完,小兔从小树身上跨过去,蹦蹦跳跳走远了。)

B、启发提问:

小树倒在马路中间,它哭着说什么?谁来了,这是一只怎样的小兔?它看到倒在路

中央的小树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C、观看第二段表演:(又来了一只穿背带裤的小狗,小狗边走边看看书,不小心被小树绊倒了一下,小狗生气地说:“真讨厌!”狠狠地踩了小树一脚,走了,小树痛得直哭。)幻灯片65

D、提问:

谁又来了,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它边走边干什么?它看到小树后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它这种做法对吗?

E、观看第三段表演:(最后,戴红帽子的小熊做过来,轻轻地扶起小树,为它培土、浇水,小树高兴地笑了。(后来,小树长大了,满树的叶子绿绿地美极了,小动物们在树下高兴地唱着跳着)。)

F、提问:

谁又来了,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熊?它是怎么做的?小树后来怎样了?

3、组织幼儿完整讲述表演内容

先让幼儿自由结伴讲述,然后再请2——3个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表演全过程,最后教师加以补充完善。

4、讨论:你们觉得故事里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为什么?小树长大了对我们有什么用?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

5、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出示图片“帮助残疾人”、“小椅子倒了”、“地上很多落叶”等等,让幼儿结合“谁来帮帮我”开展创造性讲述活动。

□生活经验讲述

1、什么是生活经验讲述 

是指幼儿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于一定的凭借物,围绕一个主题,用完整连贯、有条理的语言讲述自己生活中经历的或见过的、具有深刻印象或感兴趣的事情的一种教学活动。

2、指导要点: 

(1)确定讲述主题 

(2)预约摸底

(3)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讲述

①开始部分,激发幼儿对讲述的兴趣和愿望。

②引出讲述的主题后,可出示一定的凭借物,通过提问启发幼儿从多个角度依据凭借物的特点感知和理解讲述对象。

③在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

④教师以平行讲述的方式对幼儿进行示范。

结束部分,可进行小结或组织评议活动。

□创造性讲述

1、含义

创造性讲述是指幼儿运用凭借物(图片、情景、实物或由操作材料构出讹传能构成的讲述对象),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独立构思,充分想像,编出完整的一段话或一个小故事。

2、类型:续编故事、构图讲述(绘图讲述、选图讲述、排图讲述)、听音响讲述等。69

3、续编故事的指导方法:

(1)开始部分:教师提出活动内容,交代清楚学习要求,让幼儿知道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讲故事.

(2)教师讲述故事的已知部分.

(3)通过谈话,讨论等各种方法帮助幼儿感知、理解故事的已知部分.

(4)指导幼儿续编故事的其余部分.

(5)教师进行指导并组织评议.

(6)结束部分.

案例分析: 大班语言活动——续编故事:老虎来了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故事,较快地掌握故事前半部分的主要内容,发现故事中的合理线索。

2、能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创造性地、合理地续编出故事的结尾。

3、在合作创编故事中,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积极参与创编故事的兴趣,并自信地将自己续编的故事用较准确连贯的语言讲述出来。

活动准备 : 有老虎形象的录像;有大公鸡、小猴、小白兔和小牛在森林里玩耍的录像;汉字卡片《老虎来了》;拉线教具、沙插教具、磁吸教具各若干;录音机、磁带,实物投影仪。71 活动过程

(一)提出本活动内容,引起幼儿的兴趣。

1.通过实物投影在电视荧屏上出现森林的背景,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地方?”“这森林是谁的家?”

2.播放“老虎吼叫”的录音,问:“听,这是什么声音?是谁来了?你觉得老虎怎样?”并在荧屏上投出:“老虎来了”几个汉字,让幼儿认识。

3.师:“今天老师要讲《老虎来了》这个故事给你们听。”

(点评:开头环节设计有新意,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较生动地引出本活动的内容,把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72

(二)教师讲述故事前半部分,要求幼儿留心倾听,尽快记住故事内容。

1.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提示:“听清楚故事的前半部分讲了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2.提问故事名称及上述问题后,教师继续作启发性提问:

(1)“小动物玩得正高兴,突然谁来了?”

(2)“这个故事老师只讲到‘老虎来了’,你觉得这个故事完了吗?如果你是小兔、大

公鸡、或者是小猴、小猫,碰到老虎时你会怎样?”

3.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观看录像,加深对故事中所提供线索的理解。

(点评: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故事讲述和生动有趣的动画故事录像片,帮助幼儿尽快地理解故事的前半部分内容。教师还通过让幼儿代入故事角色的设问,去了解幼儿遇到突发事的心理状态,活跃了幼儿的想象思维。)73

(三)让幼儿合作创编故事结尾,要求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创编故事,并能自信地将创编故事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出来。

1.教师:“老虎来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接下来请你商量一下,编出后面的故事情节。”

2.让幼儿互相议论,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帮助幼儿归纳出几种可能出现的故事结局。

3.提供插沙、拉线、磁吸等学具材料,按上述不同结局分成若干小组,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小组的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丰富故事的情节。教师按不同结局的小组提出指导:

(1)小动物想出了什么办法来打跑老虎的?

(2)小动物怎样逃跑才能躲避凶猛的大老虎?

(3)为什么老虎跟小动物们做了好朋友?

(4)老虎是怎样捉到小动物的? 74

4.教师分别到各组指导,对个别自信心不足、胆怯的幼儿给予鼓励,并为他们提供录音机,引起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意见录下来。

5.鼓励各组幼儿将自己组所编出来的故事结局向其他组的幼儿讲述。

6.集中幼儿,然后每一组幼儿请一个代表出来将自己小组续编的故事讲述出来,教师作简单的评析。

(点评:提供多种学具材料,让幼儿自选、合作创编故事结局,幼儿的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幼儿互相讲述和向客人老师讲述创编故事的环节,充分为幼儿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幼儿的自信心得到培养。此外,这里除幼儿自由发表意见外,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故事续编,幼儿的合作、商讨等社会性行为得到较好的锻炼。)

活动延伸 :

把各种动物的头饰和道具投放到活动区中,在活动区中让幼儿自由组合,引导幼儿通过扮演角色理解体验动物形象及它们的性格特征。

评析:该活动是“语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双目标的体现。设计目标明确、涵盖了认知、能力、态度三个层面,形式新颖,整个活动过程包括了引入、理解故事、自由讨论、合作创编等环节,做到层层深入。活动设计即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幼儿主体的关系,又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自信心得到培养。尤其是教师对个别自信心不足的幼儿给予关注,并提供录音机,引起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使目标得到更好的落实。76 □早期阅读不等于早期识字

幼儿自主阅读,决不是指幼儿识了一些字可以自己阅读的意思阅读是在运用语音经验,将之与文字符号对应起来,阅读时幼儿调动口语语法经验来完成认知,可通过听讲故事和阅读图画故事书,培养幼儿语法敏感性,使幼儿对文字符号产生兴趣和探究愿望。77 □幼儿园阅读活动的指导 

(一)幼儿阅读的类型 

1、按阅读形式分:

 集体阅读  小组阅读

 自由阅读

2、图书画面数量分  单页单幅画面的图书阅读;  单页多幅画面的图书阅读

(二)图书的选择

以图为主,图文并茂

 内容丰富、健康,富有启发性、趣味性,时代感. 配合幼儿生活经验,以发扬友爱、孝顺父母、热心服务、爱护动物等经验为主  为不同幼儿选择不同图书. 字体大且不求多。由于幼儿识字能力有限,过多文字叙述会造成幼儿阅读上的负担。 插图宜活泼,促进幼儿阅读动力。形象有趣,色彩鲜艳,画面清晰,主要感知对象突出,背景不过于复杂

 有利于幼儿创造与相象。好的看图说故事不仅可以让幼儿天马行空般发挥自己的想像,同时也可以增强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对阅读产生兴趣。

(三)幼儿阅读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1、幼儿阅读活动的目标

有关阅读情感和阅读态度的目标

(1)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2)确立对书的积极态度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阅读技能的目标(1)理解画面内容(2)连贯讲述图书内容(3)归纳阅读内容 80

(四)幼儿园阅读活动的组织指导

1、阅读环境的创设(1)浓厚的读书气氛的营造

(2)安静、宽敞、明亮、舒适的阅读环境

2、指导方法

(1)激发幼儿看书的愿望,让他们喜欢书并认识书

(2)教会幼儿按顺序阅读,掌握翻阅图书的方法及阅读的一般规则(3)阅读活动中教幼儿读懂图书内容(4)用口语讲出画面内容,能归纳主题(5)知道图书画面文字与口语有对应关系

(6)鼓励幼儿自己尝试进行与阅读活动有关的其他活动 81

3、幼儿阅读活动的形式

(1)师幼共同阅读

(2)幼儿自由或分组阅读

(3)根据不同年龄班幼儿阅读的实际水平开展阅读活动

□幼儿园语言游戏的指导

(一)什么是语言游戏

语言游戏是智力游戏的一种,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以发展幼儿语言为目的的一种有规则的游戏。

(二)语言游戏的分类

1、语音游戏

2、词汇游戏

3、句子游戏

4、描述性讲述游戏 83

(三)语言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

1、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

2、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

3、教师引导幼儿游戏 

4、幼儿自主游戏

□谈话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1、概念:

幼儿园的谈话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幼儿学习对话语言的教育活动,习的与别人交流的方式、规则,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2、特点:

(1)谈话活动有一个有趣的中心话题。

(2)谈话活动注重多方的信息交流。

(3)谈话活动拥有宽松自由的交谈气氛。

(4)谈话活动中教师起间接引导作用。幻灯片85

3、谈话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谈话主题。

2、引导幼儿围绕我喜欢冬天自由交谈。

3、引导幼儿集体交流,分享同伴间的谈话。

4、阅读幼儿用书,掌握阅读的方 法。

5、引导幼儿拓展谈话范围,建构新的经验 86 ●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

日常交谈中的语言指导

1、日常交谈中的几种表现形式:

(1)师幼交谈

(2)幼幼交谈

2、日常交谈中的语言指导

(1)把握日常生活活动,挖掘随机性的谈话契机;(2)创造双相互动的情境,营造口语交际氛围;(3)了解幼儿的语言发展状况,加强个别指导; 幻灯片87 

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专题活动:

1、周末评议(夸一夸、议一议等)

2、天气预报(预报天气、记录天气、提醒注意事项等)

3、新闻播报(播报一日三餐菜单、重大发现、新书推荐、个人见闻、家庭信息等)

4、学做广告(学说广告词、模仿广告表演、创编广告等)

5、专题调查和访问(幼儿访问、专题调查)

6、讲笑话、讲幽默(笑话、滑稽表演、编顺口溜、学相声等)

●幼儿语言教育的家长工作

1、帮助家长明确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性

2、帮助家长明确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

3、指导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

4、引导家长运用科学的语言教育方法。89 案例分析:  【作品赏析】

一只粗心的小松鼠,一段美妙的经历.可爱的小松鼠因为粗心,把房子建在了乌龟背上,故事充满艺术的想象,既有诙谐有趣,又合乎情理,开始设置悬念,把读者带进回荡着风声、海浪声、马蹄声的大自然交响曲中,最后让人会心一笑!

作品既展示了博大美妙的大自然,也让幼儿充分体会到自然与人的和谐美,人与人互助的人情美,同时给幼儿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适合幼儿进行故事改编或续编. 90 幼儿园故事《会动的房子》

 小松鼠在树顶上住腻了,想在陆地上从新建造一做房子。突然他发现了一个又硬又光滑的大石头,小松鼠说我有办法了。他就在又硬又光滑的大石头上建造了一做新房子。天黑了,小松鼠也累了,在新房子里睡着了,“碌碌、碌碌”什么声音?呀!自己是在山脚下,小松鼠说:在山低下挺好,有动听的山歌做伴。“哗哗、哗哗”什么声音?呀!自己来到了大海边,是海浪发出的欢乐得声音。这下小松鼠可乐坏了,小松鼠说:“我的房子会动,我的房子会动。”小松鼠说:“今天我来到哪了呢?”小松鼠推开窗户一看,呀!自己来到了游乐场。朋友们玩着自己喜欢的项目,尽情的笑着,跳着,小松鼠禁不住再自己的房子里跳了起来。“小松鼠你快别跳,你快别跳”咦?大石头自己会说话“小松鼠你真粗心,竟把房子盖到我的背上。”小松鼠低头一看,自己盖的房子,这个硬邦邦的石头原来是乌龟的背。小松鼠脸红了,对着乌龟说:你一定累坏了吧。”乌龟笑着说,“这下咱俩可以做伴了." 91

【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作品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特点,学习新词“呼呼呼、哗哗哗、哒哒哒”,学会用语言正确描述出声响.

2、感受作品的诙谐美,体会大自然的美,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3、开动脑筋续编故事,培养幼儿大胆想象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学幻灯片<会动的房子>四幅; 2、水彩笔、蜡笔、画纸人手一份;

3、录有风声、海浪声、马蹄声的磁带; 4、幼儿对乌龟尤其是龟背的认知准备; 92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从生活经验入手.

教师提问“房子会动吗?”引出故事.导入语:“小朋友,你们家的房子会动吗?你见过

会动的房子吗?今天,老师要说一个会动的房子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听听?”

二、基本部分:

1、播放录音磁带,教师生动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2、提问(教师提出描述性问题,帮助幼儿掌握故事大意)(1)故事叫什么名字?

(2)故事中有哪些不动物?把房子盖在哪里?小松鼠的房子先后到了哪些地方?等 3、教师通过幻灯片和录音,第二讲述故事,要求幼儿体验并模仿故事中出现的声音. 4、提问(教师通过提出思考性问题,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主题)(1)房子为什么会动?

(2)故事里的小松鼠是一只什么样的小松鼠?

5、围绕故事开展相关的语言活动--幼儿表演或讲述故事.

6、提问(教师提出假设性问题,引导幼儿迁移作品经验,进行大胆的艺术想象和创造)(1)小朋友们想一想,会动的房子还会到哪里去呀?(2)小朋友们造房子,你会把房子造在哪里呢?(3)你可以用什么办法使你的房子动起来呢?

7、引导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大胆地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三、小结:教师进行幼儿表现评议和知识总结. 93 活动延伸:

一、可安排区域活动:

1、科学区--观察乌龟

2、语言区--续编或创编故事<会动的房子>

3、手工区--创作“我会动的房子”

4、绘画区--“我心中原会动原房子”

二、幼儿户外散步、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94 附: 散文诗《吹泡泡》

清晨,小朋友迎者金色的阳光,

玩起了吹泡泡的游戏。

瞧,小朋友玩得多有趣—— 

一会儿吹出双泡泡,

一会儿吹出连环泡; 

有的连成一串,

有的叠成一堆; 

有的晃晃悠悠,

有的飘飘扬扬„„

小朋友对着太阳吹啊吹,

哈,满天的泡泡圆溜溜,亮晶晶,

五颜六色„„

美极了!

附:小班诗歌活动《吹泡泡》

一、活动目标:

1、感受、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验作品的语言美和乐趣。

2、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大胆游戏,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3、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 肥皂水、吹泡工具、录制配乐诗歌磁带 96

三、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吹泡泡,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幼儿自由吹泡,观察发现,互动交流。

 师:我们大家一起吹一吹、看一看,你吹出的泡泡是怎样的?你可以用各种各样好听的话来形容一下。

3、欣赏、感受、理解诗歌,体验诗歌的语言美和乐趣。(1)完整欣赏、了解诗歌主要内容。 师:“诗歌里说:小朋友吹出了怎样的泡泡?”

(2)分段欣赏,体验、理解诗歌的优美语言和游戏乐趣。

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情景再现、互动游戏等方式进行理解和体验。(3)完整欣赏,有表情地朗诵、表演。 师:“你们听了这首诗歌,感觉怎样?”  师生共同朗诵、表演。

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到操场上再次吹泡,拓展想象,创编诗歌。 师:“小朋友还能吹出更有趣、更美丽的泡泡吗?”  引导幼儿吹一吹、想一想、说一说,创编诗歌。97 案例分析:构图讲述:<有趣的墨迹图>

一、活动目标

1、自制墨迹图进行创造性想像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

2、利用辅助物在墨迹上进行拼砌,发展编讲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教师曾示范制作墨迹图,以引起幼儿操作和想像的兴趣。

2、白纸、颜色水、辅助物、铺垫的桌布。

三、活动过程

1、自制墨迹图,引起幼儿兴趣。

(1)、回忆墨迹图制作的方法。

(2)、提出制作墨迹图应注意的事项。

(3)、幼儿自制墨迹图,教师巡回指导。

2、根据墨迹图上的墨迹进行想像。

(1)、启发幼儿看一看,说一说自己的墨迹图像什么,并说出想像依据。

(2)、转动墨迹图,变换角度看看它还像什么?鼓励幼儿尽量想得和别人不一样。(3)、教师小结:从不同角度看墨迹图,它所表现的内容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3、利用辅助物丰富墨迹图后进行编讲。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像,利用辅助物在墨迹图拼砌,使画面更完整、更丰富,并提出讲述要求,如什么时候?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或在什么地方?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等。

(2)、请幼儿根据丰富后的墨迹图进行编讲。

4、向同伴或老师讲述自己图画中的小故事。

四、活动延伸:(组合编故事)

6.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案例集 篇六

活动1 认识新朋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互相熟悉(新组班互相认识,直升班欢迎新来的插班生),主动、友好地与新朋友交往,感受与教师和幼儿在一起的快乐,喜欢自己的班集体。2.帮助幼儿知道如何向新朋友做自我介绍,锻炼幼儿的讲述能力。

3.引导幼儿通过装饰和绘画,创作送给(新)朋友的贺卡,并与同伴一起欣赏和分享自己和他人的创作成果。

4.引导幼儿有书写文字的兴趣和愿望,能用正确的笔顺书写自己的名字,体会汉字的用处。5.在活动中认识(新)朋友的名字。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收集树叶、废毛线,旧挂历、画报等自然物和废旧材料。2.教师与家长配合教幼儿书写自己的名字。3.各种形状的白卡纸、画笔、剪子等粘贴工具。活动过程

1.如何认识新朋友

引导幼儿一起讨论如何认识新朋友——认识时要做自我介绍,要用礼貌用语开始,介绍时说一些自己喜好的东西和活动,等等。2.怎样做贺卡

激发幼儿制作贺卡与新朋友交往的兴趣和愿望。请几个幼儿说说自己的创作意图,如把名字写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材料,怎样美化贺卡。鼓励其他幼儿自己选择材料,设计并制作出处与他们不同的贺卡。

3.做贺卡。幼儿按组坐,每组有比较丰富的材料供幼儿选择。在制作过程中,教师

用语言激发幼儿大胆想像,独出心裁,利用旧挂历上的色彩任意剪贴出自己所设想的画面。注意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及坐姿。4.认识(新)朋友。拿着自己的贺卡与(新)朋友交谈(鼓励幼儿大胆交往),互相赠送,在赠送的过程 中自我介绍,互相祝愿,介绍自己的贺卡是怎样制作的。5.放音乐跳邀请舞。活动建议

1.教师在活动中可做记者,拿着玩具话筒采访,关注没有积极参与活动的幼儿用 采访的形式激发他们与别人交流的兴趣。2.可选择运用字卡做道具的邀请舞。2 我长大了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是幼儿园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了,快上学了,要增强责任感。2.关心幼儿园内其他弟弟妹妹的安全,制作交通、安全标记。3.带领弟弟妹妹学习交通标记。活动准备

1.各种交通标示图片。

2.做标记的各种废旧材料:一次性纸盘子、毛线、挂历纸等。活动过程 谈话:我长大了

1.引导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明年就要上小学了。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愿望。

2.引导知道自己已经是幼儿园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了,如何为小弟弟妹妹们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引导幼儿知道关心小弟弟妹妹的安全,为他们做一些安全标志。制作交通标志

1.认识一些简单的交通安全标记如:禁止通行、禁止游泳、楼梯上下行脚印、直行、左拐、右拐、绕行等箭头、地面滑小心、电、火等标志。

2.在幼儿园内什么地方不安全:如上下楼梯、地面上有水时、电门、伙房、锅炉房,外面什么地方不安全?

3.做哪些安全标记?用什么材料做? 4.分组做标记,标记的后面写上相应汉字(教师帮助写)。

5.一起整理做好的标志,共同欣赏和评价。教师带领幼儿在园内贴安全标记。建议:鼓励幼儿在园内看到小弟弟妹妹时,告诉他们如何识别这些标记。3 学习新本领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眼睛看字的阅读习惯。

2.欣赏第五册新书,引导幼儿对新书感兴趣,喜欢阅读。

3.引导幼儿辨别听出音乐的旋律特点,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想像,锻炼幼儿的辨析性倾听能力、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激发幼儿认读汉字的兴趣,复习认读过的字词。活动准备

1.幼儿读本第五册每人一本。幼儿学过的第四册某篇大范例和朗读磁带。2.字条:眼睛看着字宝宝 耳朵听着不出声。

3.选择几段节奏快、慢、欢快、沉重、刮风、下雨或流水及表现动物的音乐。

4.大字卡:“快、慢、快活、高兴、小雨、小河、大风、小鸟、白兔、大象”等与音乐相关的字卡一套,小字卡每人一套。活动过程

一、学习阅读新常规

教师:以前我们用手指着书上的字宝宝,是帮助我们的眼睛能马上看到正在读的字宝宝,和它们交朋友。现在我们长大了,要学习一个新本领,像大人一样看字,不用手指字了好不好? 出示新常规字条(贴在黑板上)请幼儿观察和原来的常规有什么变化。

教师出示幼儿学过的第四册某一文学作品大范例,并放这一篇作品的录音,幼儿用眼睛跟随录音看字。教师随时关录音机,请幼儿抢答出读到哪里。

二、欣赏新书 1.

教师出示第五册新书,遮住第五册的标记,请幼儿猜一猜这学期学的是第几册。2.请幼儿领一本书,给出时间,让自由欣赏和阅读新书,可自由议论。3.如需要,可以让幼儿在书上写自己的名字。4.收书。

三、听音乐,举字卡

1.教师出示大字卡引导幼儿一起复习认读。2.将字卡发给幼儿每人一套。

3.教师放音乐,请幼儿边听边选择相应的字卡。一段音乐后,请幼儿讨论为什么你选择这张字卡?

4.最后放音乐,请幼儿四散在活动室随音乐做动作,鼓励幼儿讲出不同内容、跳出不同动作。

建议:关于划指常规的要求要灵活运用。对于没有掌握好划指常规的幼儿以及插班生,教师还要个别指导其继续划指。在大班阶段,如果文学作品是篇幅比较长散文和故事,文字的排列不是规则的短行,教师要让幼儿在欣赏和跟读时仍然进行划指。

主题1 名字的故事 幼儿读本内容

1.《树的名片》(儿歌)主题欣赏文 兔子的名片(周锐)

现在大家都时兴用名片了,兔子也有了名片。

在口袋里装着名片,兔子心想:“这下再不怕那些欺负人的家伙了。”

狐狸拦住了兔子,他说:“嗯,想过去吗?得对我笑三笑,要笑得讨人喜欢些,明白吗?” 要是在过去呀,兔子尽管心里直想哭出来,但脸上还是不得不陪上三个笑,少一个笑兔子都不敢呐。

可今天,兔子不慌也不忙。他刷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过去,“哎,狐狸先生,请多照应吧。”

狐狸一看,名片上印着:狼的朋友——兔子。

狐狸顿时吃了一惊,心里嘀咕着:“没想到兔子成了狼的朋友了。要是欺负了狼的朋友,狼那家伙可不好对付。”

狐狸对兔子说:“哎,你真会交朋友,值得祝贺哟。好了,那我就要走了。” “哎,等等。”兔子拦住了狐狸,说:“嗯,你忘了,还没笑三笑呢。” 狐狸忙说:“不用了,不用了。”

“什么„不用‟?”兔子说,“你得对我笑三笑,而且要笑得讨人喜欢。” “行,行!——嘻嘻!嘻嘻!嘻嘻!”

狐狸走掉以后,兔子忍不住大笑起来,而且根本不止笑三笑。可这时候兔子看见狼向他走来了。

“啊,兔子。”狼不满意地说,“按老规矩你该向我鞠三个躬。怎么,难道要我向你鞠躬吗?嗯?!”

兔子点点头,把自己 的名片递了过去。不过这张名片跟刚才的那张可不一样,上面写着:老虎的朋友——兔子。狼当然不敢得罪老虎,为了避免和老虎结冤家,狼只好向兔子鞠躬。兔子认真地数着数儿:“一个,两个,三个。——好啦,走吧!”

兔子看着狼那滑稽的样子,真想再大笑一阵,可是还没等他笑出口,老虎来了。兔子知道老虎要来找麻烦,他干脆迎上前去:“喂,老虎,你给我磕仨头吧。” “嗯,什么,凭什么?”老虎一瞪眼!

“嗯,就凭这个!”兔子又亮出了名片,这张名片写着:大象的朋友——兔子。

老虎呀,过去被大象用鼻子卷起来摔过,哎呀,别提多疼啦。所以他看见“大象的朋友-----兔子”这几个字,只好乖乖地给兔子磕了三个头,他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兔子用三张名片战胜了狐狸、狼和老虎,他心里想:哎呀,最好不要让我碰见大象。因为不知道大象怕谁,没有印第四张名片呢。

正想着呢,前方传来沉重的脚步声,咚!咚!咚!咚!真的是大象来了!

在大象庞大的身躯面前,小兔子直发抖,不知道说什么好:“对不起!我……我没有名片……” “哈哈哈,什么名片?呵!”大象歪着头微笑着,显得非常和气。…… 兔子很高兴,因为和大象见面不需要使用名片了。导读

这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智斗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兔子利用名片吓跑了欺软怕硬的狐狸、狼和老虎,而在真正的强者——大象面前,兔子却不需要使用名片,因为真正的强者并不欺负弱小者。

故事塑造的形象生动,通过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将狐狸、狼和老虎面对弱者的逞凶、面对强者的胆怯描绘得活灵活现。名片本是利用文字和纸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一种交际用品,故事中的兔子巧用名片的功能,并抓住敌人害怕强敌的特点,使自己免遭欺负。兔子的聪明办法在大象面前却无法实施,因为兔子不知道大象怕谁。故事嘲笑了那些欺软怕硬的人,赞扬了兔子的聪明,同时更赞美了和善的真正的强者。教学目标建议

1.帮助幼儿了解名片的内容和用途。

2.启发幼儿明白兔子的聪明、机智,用虚假的身份——××的朋友,避开欺辱。3.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几种野生动物间的关系。

4.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兔子不慌也不忙”句式说出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心情、动作等)(不哭也不闹,不吃也不喝,不跑也不跳)。

1.在跟读的基础上,加强朗读练习和评价,帮助幼儿感受和了解朗读时可以运用重音、停顿及一些特殊语气等方法来表达相应的感情。引导幼儿在模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有感情地自然朗读,锻炼幼儿理解和朗读能力。

2.引导幼儿专心阅读图画,充分想像和理解画面内容,能用比较连贯的语言讲述画面内容,能根据画面编故事,锻炼幼儿的想像力和讲述能力。

3.引导幼儿结合自身经验进行组词和组句练习,丰富幼儿的词汇。

4.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感受和体会家长对自己的美好祝愿和希望,表达自己一定不辜负家长期望的决心。通过个性化名片的制作,充分发挥

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并通过名片欣赏,加深幼儿间的互相了解,激发幼儿愿意互相交往和分享的愿望。

5.结合幼儿对自己名字的讲述,将讲述内容记录和整理出来,发动幼儿一起制作一本书:名字的故事。帮助幼儿了解图书的制作方法和用途,调动幼儿喜欢阅读的积极性。6.引导幼儿了解有关动物过冬,如南飞、各种形式的冬眠等简单知识,知道一些动物将到哪里去躲避冬天的寒冷,了解四季变化和对动物、植物的影响,以及怎样适应四季变化的影响。7.引导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究的兴趣,了解分类、记录和测量的方法和相应可以使用的工具。

8.在细致观察树叶的颜色和形状的基础上,练习排序、分类、分解。

7.第三章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篇七

一、师生共同探讨, 重构了学科知识体系

1. 教师梳理教材内容, 突出实用性。

目前, 我们采用的教材是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的五大领域的活动设计与指导 (分领域撰写) 。就学科体系而言, 是较为完备的。以《学前儿童科学活动与指导》为例, 包括绪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理论基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目标等十一章。如果逐章教学, 势必会影响学生实践、练习的机会, 因而有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解析和取舍。首先, 突出重点教学部分, 根据幼儿园教学的实际需要, 我们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作为重点讲授和实践的内容。其次, 设定自学内容。例如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价值、理论基础、科学教育活动资源改为课后自学, 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内容较简单易理解;二是诸如理论基础等内容在《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等前导课程中已经学习;三是补充课外知识。再次, 适当补充。现用教材列举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 但未能按年龄阶段有效分队, 可操作性不强, 不利于在校生理解, 因而, 我们结合《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师用书》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版) 作了一定的补充。

2. 学生评估学习内容, 体现主体性。

开学初, 教师便将修订后的教学内容初稿提供给各班, 并告知在第一次课堂面谈, 要求以寝室为单位派代表发言。讨论后, 学生提出了许多意见, 如删去集体数学活动“时间和空间概念”中的“空间概念”而补充“时间概念”的学时, 因为大家对“年”、“时钟”、“一分钟有多长?”等对幼儿来说较抽象概念的教学感到更为棘手。这种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分析、整理幼儿发展年龄阶段目标和典型性表现

了解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建立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合理期望, 是组织好幼儿园各领域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 也是学前师范生应具备和不断充实完善的基本功。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一线教研人员认识到, 课程改革的成败在于教师, 教师成长的关键在于对幼儿发展的正确理解和把握。鉴于此, 我们专门给出6课时研读幼儿发展阶段目标和典型性表现。我们将此部分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各年龄段、各领域的幼儿发展目标和典型性表现。尽管《指南》给出了5大领域11个子领域32条发展目标和若干个典型性表现, 但根据当地幼儿园的教育实际及自身的教学经验, 结合相关幼儿教师参考书, 以《指南》为蓝本, 作了一定的补充, 使每一个目标在各年龄段的表现更具体, 更有操作性, 也算是“本土化”的处理。

能牢记学前儿童的发展目标及典型性表现必将为专业发展打下深厚的基础。但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已经梳理好的幼儿发展阶段特征。也就是说, 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 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发展“阶梯”, 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三、收集整理, 归纳一般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对于从未有过教学经验的学前师范生而言, 基本方法的积累非常重要。然而, 时间和空间条件不允许我们在实践中慢慢积累, 吸收前人经验, 归纳和总结基本方法当是重要途径。目前, 五大领域教学是我国幼儿园普遍采用的教学形式。不论是哪种形式、哪种内容, 归结起来都会有一般的教学方法。因而, 我们以课后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按教师给定的领域或是领域内的某个子领域收集、整理八至十篇教案, 重点对导入环节、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活动延伸所采用的方法进行归纳。在下一次课堂上, 以随机点名的形式抽查完成情况。这样保证了人人都参与, 课堂互动环节才也有了更多的知识生成。下表是师生共同总结的音乐欣赏活动教学基本方法。

四、层层递进, 模仿中积累教学智慧

基于学生的学情及目前幼儿园教学多以现成教材为参考的实际情况, 我们将学生的组织与实施教学活动能力的培养拟定为“模仿教学”, 在模仿中体会教学的意味, 积累教学的智慧。整个模仿教学环节“循序渐进”, 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 由视频到教案;参与人员, 由个体到小组;教学形式, 由一课多研到同课异构;教学场所, 由学校到幼儿园。

1. 教学内容, 由模仿教学视频到模仿教案。

为了让学生较容易地进入模仿教学的状态, 我们选择从模仿同一教学视频着手, 待学生对幼儿园活动的组织有感性的认识和体验之后, 再进入模仿同一教案。之所以强调“同一视频、同一教案”, 原因在于经过几年积累, 我们发现这种“同一性”能有效增强实训效果, 只有大家熟悉了, 都认真准备了, 才会用心看别人试教, 才会在研讨环节有更多想法和认识。在2010年修订的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 《学前儿童活动设计》共144课时, 分三个学期完成。我们在第一个学期和第二个学期前半段, 主要是进行教学视频模仿, 后半段主要以教案模仿为主。

优质的教学案例好比一架扶梯, 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往上攀登, 探索和收获教学活动的乐趣和智慧。教学视频, 如中班的歌唱活动《快乐小乐队》、社会活动《找路》, 教案科学探索活动《笔宝宝站起来》、综合活动《一分钟有多长》都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 实训学生, 由个人参与到三人小组。

在共同分析视频、教案, 梳理出关键知识点后, 紧接着就应实际操练。我们把参加模仿教学的学生由“个体”逐步过渡到“三人小组”。在此过程中, “个体参与”是关键。在此,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所谓“个体参与”特指在模仿视频教学的过程中, 要求学生从准备到试教都由个体独自完成。因为模仿现成的教学视频相对简单, 引导学生“背”课、“记”课的过程体会原执教者的教学设计和教育智慧。

经历七八周的个体视频模仿之后, 便开始“三人小组”模仿学习, 其主要学习任务是“教案模仿”, 共同完成选择、修改教案, 撰写说课稿, 教学准备, 执教, 课后反思等工作。相较于“视频模仿”, 这项学习任务有更多的挑战性和创造性, 更能体现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认识。另外, 此举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合作意识, 在交流中成长与进步。

3. 教学形式, 由一课多研到同课异构。

“一课多研”与“同课异构”都是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常用形式。“一课多研”, 即不论是模仿视频还是模仿教案, 我们都坚持每一次课后, 先反思, 再集体点评 (此时, 前期人人准备的作用便发挥出来了) , 提出应修改和完善之处, 并要求执教学生在下一次课前提交修改后的教案稿, 未执教学生要在原教案稿上用醒目的标记做教研笔记。下一次课前再抽一两名已试教的学生展示, 以评价改进意见是否得当。为防止疲劳效应, 同一活动一般进行两次课的试教。每次课上记录表现较好的学生留待实习、见习期间再组织学生执教、观摩。

“同课异构”也是幼儿园主要教研活动形式, 比“一课多研”高一层次。在课堂中, 主要是指对同一份教案, 提出不同的改编意见, 可以改动部分, 也允许全部改编。学生对于“一课多研”之后的教学案例改编较少, 而对于新案例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主要集中于改变导入方式、活动延伸等较容易把握的环节。也有个别案例, 学生在实际执教之后, 提出了大胆的想法, 即“改教学目标”, 这就意味着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的全部改编。

4. 教学场所, 由学校走向幼儿园。

幼儿园是检验教学效果的试金石。我们利用见习、实习、国培顶岗置换项目等机会, 引导学生带着在学校里“磨”好的教学活动到幼儿园“试水”。例如, 利用担任2011年顶岗置换进贤县片区指导教师的机会, 组织学生将在课内模仿的《快乐小乐队》、《毛毛虫和蝴蝶》、《中国功夫》、分享阅读《我爸爸》在幼儿园中试教, 同样采取现场点评、平行班执教, 在“一次教学—发现问题—二次执教—发现问题—三次执教”行动研究式的“一课多研”中, 学生基本掌握了教学活动组织与设计的基本方法, 也逐渐领悟到基本的教学方法是可以向其他领域延伸和拓展的, 为其今后的教学和专业成长打下了良好基础。

五、尝试自主设计教案, 组织教学

在学生经历前面很长一段时间的模仿和改编、仿编教案之后,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 便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设计教案。即教师给定、学生自选一个题或一个案例, 从设计教案→说课→组织教学→反思→由学生个人或三人小组完成。这个过程是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水平、创造力及机智的环节。由于教育价值观和对幼儿年龄特征理解的差异性, 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案例会有不同的解读。这个环节, 同样强调案例的共享性。即每次呈现的案例, 应是全班同学都做过充分准备的, 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有效自评与他评。

通过以上环环相扣的“五步教学”, 基本上实现了学生与幼儿园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之间的无缝对接, 学生不仅基本掌握了幼儿园教学设计与组织的基本方法, 而且在此过程中积累了教育的智慧, 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要:为了让学生对《学前儿童活动设计与指导》这门课程产生兴趣, 并“愿意学”、“学得好”, 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作者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教学需求, 从内容、幼儿发展阶段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方面着手, 改进教学, 探索出一套“实用”、“管用”的方法, 简称“五步教学法”。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活动组织与设计能力,五步教学法

参考文献

[1]赵寄石, 虞永平.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师用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2]郭亦勤.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8.幼儿美术活动设计思路与指导策略 篇八

【关键词】幼儿教育;美术教学;思路策略

Children in art activities and guidance strategy of design ideas

Yi Linlin

【Abstract】Art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children from the creation of scenarios, ask questions, guide discussions, encourage creativity and show judge, and this is to encourage innovation, stimulate creativity for the purpose. Children learn skills from their content generated by, attracted by the strong desire to self-expression.

【Key words】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rt teaching; Thinking Strategies

1 如何设计一次活动

1.1 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时应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客观判断幼儿现有水平得基础上,确定幼儿下一阶段经过努力可能达到得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适度。

1.2 选择内容:

我认为幼儿学习技能来自他们在内容的吸引下产生的强烈的自我表现的愿望。如在教幼儿学画人物头部转动的动态时,我选择了“观测流星雨”这个热点话题,以“观测小组记录每一颗流星”为内容,启发幼儿尝试表现每一个“观测者”的动作。于是,围绕这一有趣的情景画出向不同方向转动的头部动作,就很自然地成了孩子们得主观愿望和需要。

1.3 调整教学过程:

通常幼儿美术教学过程由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讨论、鼓励独创和展示判断,这是以鼓励创新、激发创造为目的的。

创设情景指的是将情景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使其成为诱发创作动机、引导幼儿学习技能的推动力;提出问题指的是围绕内容与方法提出问题,让幼儿观察、思路;引导讨论指的是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思考那些没有统一答案的问题;鼓励独创指的是鼓励幼儿按自己的体验大胆表现,努力超越自我;展示判断指的是给幼儿展示同伴作品的机会,让幼儿通过比较自己与同伴的作品来进行判断和自我评价。

2 如何指导幼儿绘画

幼儿美术创作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幼儿的创作是个体化的。经过长期教学时间,我认为把握以下一些指导策略会使美术教学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2.1 不断提出疑问:

当幼儿经常采取某种造型形式、表现方法时,教师可以提出疑问让幼儿改变思路,以避免形成一种僵化的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例如当幼儿选择红色画太阳时,教师可以提问:“其他颜色可不可以用来画太阳?”当幼儿用彩条画太阳时,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怎樣的彩条才更像阳光呢?”

2.2 帮助幼儿建立求新、求变的创作思路。

我认为应提倡幼儿创新,使作品不同于自己以前的创作。如画鸟时,我不但鼓励幼儿画自己喜爱的鸟,也鼓励幼儿画想象中的鸟,头、身体、翅膀、羽毛、眼睛、嘴巴什么的都能变。幼儿通过自己的创作表现了美好的愿望,由此带来的惊喜和成就感变成为幼儿继续进行创造的动力

2.3 教幼儿学会修改图像:

教师应是幼儿懂得完成作业和对待工作一样,应该是完整的,不能半途而废或因不满意而气馁,应鼓起勇气,设法修正,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有些自信心不强的幼儿,常常一画错或一不满意就换一个地方画,或把纸翻过来重画,或坐着发呆直至换一张纸为止,这是极不好的习惯,对培养幼儿不怕困难、有始有终的学习习惯不利。针对这一现象,我有意识地组织一次教学活动,如“印绳”、“打翻了墨水”、“圆圆找朋友”等,引导幼儿画“错”的时候,我就启发幼儿结合创作内容,对已有的图像进行大胆想象,并用改变图像、添加特征等方式进行弥补。

总之幼儿美术活动的设计思路主要考虑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想象,争取让幼儿画出自己的作品。

上一篇: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调研下一篇:论杜甫诗歌的叙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