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环境规划

2024-10-03

新农村环境规划(精选8篇)

1.新农村环境规划 篇一

年来,我办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总体要求,按照全面实施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五大工程,遵循“规划先行、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突出发展以苹果为主的绿色主导产业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两个重点,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以渭清线、延马线和苹果主产塬区为依托,以旧村改造为基础,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根本,在巩固完善去年6个续建村的基础上,新启动6个试点村建设,抓好10个省市考核重点村建设,达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总体提高的目标。

一、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年初,县上及时印发了《延长县201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安排意见》,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思路、任务和具体的工作措施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对相关成员单位的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明确,确保工作任务有章可循,有条不紊的深入开展。同时,在试点村、重点村建设中实行了县级领导包挂、乡镇领导包抓、县级部门包扶、企业单位援建、社会各界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县委书记、政府县长等县级领导都能够深入实际,亲自到所包抓的重点村调查研究,积极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各成员单位领导也能够以新农村建设工作为己任,注重研究政策、捕捉信息,加大资金项目争取力度,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坚持规划引领的工作思路不动摇,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由城建局牵头,配合陕西省金城绿景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计划完成了40个重点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使规划既能体现科学性、前瞻性,又能彰显延长特色。各项目单位都能严格按照规划来设计施工,避免随意变更规划设计和盲目施工现象发生,力求建设的科学合理。同时,由县新农办牵头,各产业部门和乡镇配合,完成40个村的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确保产业建设的快速稳步发展。目前,各项规划正在编制中。

二、配套设施、完善功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将治理农村脏、乱、差和实施村容村貌的综合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集中力量抓好以水、电、路、农民住宅和村庄公共设施等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布点的新农村重点村有“两委会”办公室、文化室、卫生室、商业网点、学校、休闲健身广场等,彻底改变农村的生产生活面貌。继续实施农村“一池三改”工程,加大沼气池建设力度,改圈、改厕、改灶配套率达到80%以上。大力开展清除“三堆”、禁止“五乱”专项整治活动,建立健全村容村貌长效管理机制,改善农村卫生环境。重点村以巷道硬化、水渠修砌、住宅改造和公益设施建设为抓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重点村实现了“三清三改三分离,五通六有一发展”,农民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和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明显转变。为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三、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在市县财政配套的基础上,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继续按照“县为平台,明年项目,今年上报,整合资金,集中投放,整村推进”的项目整合运行机制。加大对扶贫、水利、交通、文体、国土、以工代赈等项目的捆绑和资金的整合力度,将项目和资金向重点村倾斜,确保重点村项目的按期实施。同时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建设原则,在政府以奖代补的基础上,动员农民自筹投入,加大对住宅改造的投入力度。并通过积极宣传引导,动员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和企业家参与新农村建设,形成了齐抓共管、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今年新启动6个试点村计划投资2400万元。其中新建355孔10间,旧村改造818孔20间;巷道硬化15970平方米,排水渠4490米,公厕8处,路灯39盏,垃圾台19座,广场6个8230平方米,村庄绿化8170平方米以及其他附属工程的建设。计划总投资2400万元,其中县区补助120万元,农民自筹560万元,项目捆绑172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520万元。列入市级考核的新农村建设重点村10个,按照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结合本村实际,主要以旧村改造为主。目前共实现投资4460.7万元,其中县区补助200万元,项目捆绑3417万元,农民自筹843.7万元。其中今年完成投资167万元。其中新建596孔9间,维修改造1295孔;巷道硬化61683平方米,排水渠10985米,集中供水9处,广场10个18294平方米,公厕6座,路灯60盏,垃圾台32座,村庄绿化11240平方米,以及其他附属工程的建设。

四、加强新型农民培育。我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大新型农民培训力度,重点培训社会需求的技术人员和农业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社长、农业龙头企业经营者,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能够掌握1-2门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转移出去的农民具有较强的务工经商技能,提高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要深入开展农村政策和法规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今年,我县利用县农广校、职中、各乡镇果业站、畜牧站的技术力量,围绕产业优势和特色农业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全县计划组织培训30期,2000人次以上。目前已完成培训16期1200人次。同时,要在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开展“大培训”活动,不断加大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力度,开展灵活多样的农民教育培训活动,努力培养造就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五、加强文明新村建设。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标志。今年,围绕我县在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富民的目标基础上,把文明兴县贯穿于整个工作的始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树立五种社会新风。即积极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树立计划生育新风;积极开展五好家庭的评选活动,树立家庭文明新风;积极开展尊老爱幼活动,树立慈善奉献新风;积极开展反对邪教,远离毒品的活动,树立崇尚科学、珍爱生命的社会新风;积极开展远离黄、赌、毒的宣传教育活动,树立明礼诚信,遵纪守法、健康卫生的社会新风。其次要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百名孝子”、“好媳妇、好公婆”评选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移风易俗,坚决杜绝封建迷信、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广播、电视和电影要贴近农村生活,以反映邻里互助、诚实守信、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新鲜题材为主要内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乡风文明。

总体来看,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在省市的大力支持和各涉农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不少差距,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主要表现:一是新农村建设资金不足,由于财政收入相对还比较低,财政支农资金渠道少,新农村建设受资金制约的影响比较明显。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在发展农村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等靠依赖思想比较严重,主体建设作用发挥不够。今后,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寻找差距,抓住中央强农惠农的大好机遇,埋头苦干,锐意创新,把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做细、做实、做好。

2.新农村环境规划 篇二

进入21世纪后, 在我国宏观经济社会总体较好较快发展的同时, 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建设发展到一个艰难爬升的阶段, “三农问题”严峻的基本状态没有改变, 农业发展基础脆弱的外部环境没有改变,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拉大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 科学决策, 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使我国经济社会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方向又迈进了重要一步。

和谐社会首先应该维护劳动人民的利益, 因为他们是物质文明的直接创造者。他们懂得如何在最艰苦的条件下生产、生活、生存;他们最接近自然, 也懂得如何团结, 如何献身。他们长期经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摧残, 锻炼得坚强、有力。其中不乏有在简陋条件下解决具体实践难题的能工巧匠, 尤其在大部分地区并不发达、农民占绝大多数的中国, 情况更是如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城市周边地区的土地也不断地被纳入城市规划体系之中, 农村建设事业进入到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持续改善农村生态人居环境的新阶段。“三农问题”得到高度重视, 为顺应城乡一体化改革, 《城乡规划法》已取代《城市规划法》。这也预示着城镇一体化进程的加速, 围绕在城市周围的农民居住社区规划成为规划人员所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城市周边农民的安置更是成为城市发展所必须考虑的问题。而占中国总人口70%的农业人口的生产生活状态更是影响着构建和谐社会的整体大局。

在新农村规划中, 设计对象的空间是城市周边的农村, 其特殊性在于它正在逐渐地城市化, 既是农村又不完全是农村, 位处城市边缘却又不能完全融入城市, 因此规划必须就具体问题考虑居住区的城乡有别、社区内部的邻里有序、建筑空间的内外相连等问题。对于农民居住社区, 如果按照城市性质来规划设计, 基础设施配置必然超出当地发展水平, 势必造成规划浪费;如果按照乡村性质来规划设计, 各种基础设施的配置又会不适应城市化的发展需求, 特别是不能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 从而产生规划与现实不适应的问题。因此, 我们说指导村镇建设工作的总体思想还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本,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切实了解他们, 真正从他们的实际需要中学到如何真正地为农民服务。

城市周边地区规划要素中最主要的改变就是“人”的不同, 这是规划设计对象的特殊性。由于在即将城市化的城市周边地区, 农民已经基本脱离农业生产, 生活方式正在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 他们的生活习性处于农村生活方式与城市生活方式之间, 规划设计的难度也由此产生。新农村建设是否成功, 关键要看是否改善了农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 是否有利于农村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祥和稳定, 是否解决了制约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

因此, 新农村的规划必须摒弃以往纯粹的物质空间和指标控制的规划模式, 从农村的经济实力和实际需求出发, 首先明确农村的经济发展导向和农村社区建设要求, 在此基础上按照各村的不同特点合理布局农村空间格局, 安排适当的村庄生活用地和设施, 为村民的生产、居住和参与社区活动提供充足的空间、舒适的环境,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同时, 对有条件发展工业的农村要考虑安排一定的工业用地。

新农村的建设水平能达到什么程度, 是由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以及城市对农村发展的支持程度所决定的, 要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新农村的规划过程中就必须因地制宜, 注重实效, 量力而行, 不搞形式主义。根据本村的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实际情况, 探索适宜的发展模式, 着力解决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 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并体现本村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更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 农村地区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 严格保护耕地是农村地区长远发展的基石。因此, 农村规划必须将严格保护耕地、节约建设用地放在核心的位置, 特别是尽量少占用非常有限的耕地资源。在此基础上, 通过开展土地整理, 调整居民点布局, 控制农村居民点占地, 建设节地型住宅, 推进废弃土地复垦等, 确保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农村土地使用类型的划分, 应该使土地利用与未来产业结构和村庄建设发展相适应, 在村域用地布局上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合理, 有利于土地的集约化利用, 并处理好农业用地与非农建设用地的关系, 保护性地利用土地资源, 避免土地的盲目开发, 保证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 农民期盼什么, 需要什么, 他们最有发言权, 对于新农村的建设, 应该与村民进行民主商议, 不能搞强迫命令。规划界有人主张为新农村提供标准化图纸, 也有人愿意为乡村规划编制定额指标体系。我却以为, 居高临下的馈赠虽含善意, 但非正道。城乡一体化是生产关系大调整的创举。首先要端正我们的态度, 深入第一线去摸索经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理当是农民自身, 从农民的实际生活出发, 可以给我们以规划的灵感和启示。坚持以人为本、区域协调发展, 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规划管理的全过程中。循此经验, 可能会把我们引向正道。只有方便农民的生产生活, 符合农民的使用要求, 实现农民意愿的农村规划才是实事求是的规划, 而不是“形式主义”的规划。农村规划也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和方案公示等公众咨询方式, 听取村民的意愿和要求, 使规划的实施落到实处, 真正解决制约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

总结历史经验, 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必须坚持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 促进城市化协调发展。妥善处理城乡利益关系, 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协调城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乡利益冲突, 保护农民的现实利益和长远生计, 逐步解决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城中村”问题;落实中央关于改善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创业环境的有关政策;加快全国重点镇的建设和发展, 强化小城镇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的服务功能, 带动当地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健全城乡规划体系, 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改进城乡规划编制办法, 不断加强规划的前瞻性、可操作性和宏观调控作用;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提高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参考文献

[1]金经元.再论“为人民服务”[J].城市规划, 2008 (6) :80-83.

[2]李兵弟.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村镇建设事业的回顾与前瞻[J].规划师, 2009, 25 (157) :9-10.

[3]陈锋.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城市发展的历史回顾和展望[J].规划师, 2009, 25 (157) :10-12.

[4]刘烨辉.城市周边农民居住社区规划设计探讨[J].规划师, 2008, 24 (156) :76-78.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社区规划 篇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社区规划;问题;对策

一、农村社区规划面临的问题

(一)社区规划经费短缺

鉴于农村社区规划问题对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社区规划问题进行探讨,以供各界人士商榷,现总结报告如下:

受历史原因、国家政策、人口素质、地理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民的收入来源有很大的局限性。农民较低的经济收入使他们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学校、医院、道路等公共设施建设严重不足,这就加大了社区规划工作的难度。此外,社区规划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资金的支持,但是政府支持经费的投放往往是有重点的,这并不能从根本上完全解决农村在社区规划过程中所面临的基础设施缺乏、公共服务能力低等诸多实质性问题。

(二)社区隶属关系不明

在实际工作中,社区规划建设不能得到相关政府部门人员的充分重视,这就造成社区在规划过程中,不能完全进行自主建设,进而导致权利与义务之间出现严重的不对等现象。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往往把社区看作是办事员,在随意向社区发号施令的同时,又会把部门内一些费力而不讨好的工作任务强加给社区,比如:收卫生费、村容管理费、普查登记、数据统计等繁琐而复杂的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社区工作的压力和负担。此外,一些社区规划领导人,一味追求政绩,建设“面子工程”,这就导致社区建设的目的和实效无法得到真正落实,从而使社区服务于民众的职能大为减弱,继而严重阻碍了社区规划建设的顺利进程。

(三)村民自治意识淡薄

农村社区规划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广大村民的广泛参与,但是在工作实践中,村民往往受自身素质以及传统思想等因素的影响,自治意识相当淡薄,其主要表现为:首先,一些村民对社区规划工作认识不到位,不能積极主动的参与社区规划建设,特别是一些服务性工作,大多村民认为既要工作又没有劳动报酬,所以这就导致社区规划的质量和水平大为下降。其次,基层领导对农村社区的规划也没有足够的重视,而且农村的新社区建设对于土地和资金有着很高的需求,在基层领导者眼里,集体出资来建设农村社区显然不是件好事,因为他们认为大量集体用地投资建设只会对集体经济的发展造成阻碍,因而基层管理者多数是不愿意做这类组织建设的工作。

无论是基层领导者还是当地村民都更乐于安于现状,对于社区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认识不清晰,进而对组织建设上犹豫不决,所以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对于新农村的建设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农民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优点,自主投入到建设规划的积极支持中来。

(四)社区独特性不够显著

搞好社区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重点就是要呈现出农村具体的现代化进程以及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但是,在具体的农村社区规划中,大多是抄袭城市建设模式,照搬城市居民楼模式,在农村的农田里四处矗立着高楼大厦,而对于农民来说,其本身是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惯的,这样的规划也在很多方面与农民长期以来所习惯的生产方式不协调,影响村民的社区入住率。如果只是千篇一律的照搬城市模式,对于农村来说,不仅磨灭了其原有的历史特色,还给农民的心理造成了不可消除的创伤,使其配合度降低,阻碍社区规划的有效实施。

二、改善社区规划应注意的两点要求

(一)明确目标

在目前的农村社区规划中多数是凭感觉走,比较随意,目标不够明确,没有统一的标准,使得农村社区的整体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起不到该有的作用。因而,要在建设过程中,积极总结经验,对一个较大范围内的农村社区建设制定一个具体的统一的社区规划方案,明确搞好社区建设的积极意义,社区建设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原则和管理方式,,对社区建设的目标内容等加以整顿和规范,同时还要积极指导社区建设。最后在理论方案以及社区建设的具体实施步骤出台后,要加强其执行力度,使建设实践切实落实到建设中去。

(二)健全社区领导机制

农村社区规划是否得当关系到新农村建设是否能够顺利进行,而社区建设不仅是农村发展中的基础工程,更是一项系统工程,因而必须建立与之对应的组织领导以及能够及时决策实施的具体机制以保障各项工作能够顺利推进。要成立统一行之有效的农村社区建设所需要的领导机构,与更大范围内的农村建设中相应的领导机构进行工作以及职能上的积极有效对接。并且将各部门的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工作业绩直接纳入到部门绩效考核中去,严格责任制,规范相关的责任追究机制。最后,各阶层领导要密切联系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及时反馈城市社区建设的有益经验,共同规划农村社区的未来。

三、结语

农村社区规划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而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社区成员对于社区的认同感的加强,只有社区成员社区有了认同感才会感到幸福,继而才会有归属感,只要满足了这三个要求,必定能够很好地调动农民参与到农村社区的规划和建设中来,才能彻底改变以往农村那种零散经营的状况,把农民从生活上集中起来,逐渐形成经济上的规模经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加速进行。

【参考文献】

[1]贾淑颖,于一凡.建构农村社区规划标准推进新世纪中国农村建设[J].城镇建设,2011(09)

[2]孟曰,彭光芒.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意见领袖的特点和作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3]张志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管理社区化刍议[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4.新农村规划书 篇四

为了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思想和发展命题,深入思考研究关系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局面。我校农学院举办第五届南京农业大学校科技节,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大赛。我们这次规划的地点是位于江苏省宿迁市的沭阳县。

沭阳资源十分丰富。沭阳是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县、首批平原绿化先进县、商品猪基地县和科技先进县。年产粮食100万吨、油料6.23万吨、棉花0.51万吨,年出栏商品猪近200万头。沭阳花木名扬天下,全县花木总面积33万亩,花卉苗木品种3000余种,各类盆景83余万盆,是全国最大的花木基地,有“东方花都”之誉。沭阳水产资源优势明显,全县水域面积62.2万亩,可利用养殖水面12万亩,盛产青鱼、鲤鱼、鲢鱼等淡水鱼类。

沭阳县具有如此悠久的历史,且是古城封邑所在,自是留有较多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如新石器时代的臧墩和六朝墓葬,西周时的孟墩、殷墩,前汉时的厚丘、阴平方城遗址,宋朝大科学家沈括留下的治水功业与虞姬诞生地有关的虞姬沟、虞姬庙、九龙口、霸王桥等

就我们所掌握的关于沭阳县的基本情况,我们打算分三个方面来规划沭阳:1.沭阳的生猪养殖业发达,但效益不高。因此,我们选择对猪进行深加工,即我们下面所要详细介绍的,猪的“形象工程”改造,也就是通过联系著名的公司,将他们的logo印在猪皮上,以期待通过展览猪皮和对猪皮的应用提高公司的创新力。

2.沭阳是全国最大的花木基地,有“东方花都”之誉。但沭阳花卉市场仍存在两个主要问题,第一是品种落后,没有及时跟上市场变化步伐,沭阳县目前80%以上数量的花木仍是5年乃至10年前的当家品种,这些花木不仅在沭阳种得多,在全国任何一个花乡都是常见品种。第二种花技术较低,花木质量缺少市场竞争力沭阳花木繁育仍以扦插为主,嫁接技术应用太少,组培方法仍是空白。花木培育中以常规地栽为主,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很低,少见容器苗和造型苗生产。这对这些问题,我们对花卉业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3.这是我们针对沭阳的资源情况提出的全新概念——“垂直农业”,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迪克逊·德斯帕米尔提出。德斯帕米尔希望在由玻璃和钢筋组成的光线充足的建筑物里能够种植本地食物,讲得通俗一点,就是在摩天大楼里建造一个综合农业体系,使养猪业、花木业、淡水养殖业充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循环养殖系统。

5.3.2第二部分: 项目策划书

-任务实施范围和目标:

我们这次规划的地点是位于江苏省宿迁市的沭阳县东,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我们的目标是在党和国家全面建设新农村的倡议下,完成对沭阳县部分劣势的改造,期望在沭阳县打造一个新农村模范县的称号,提升沭阳县的知名度,从而带动我国其他县的新农村改革。我们希望他们对我们的规划产生什么样的看法?

首先我们希望他们能对我们的规划产生兴趣,尤其是可行性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愿意投资我们的项目;其次我们希望政府部门可以请专家评估、改造后,能大力宣传我们的规划。

-如果他们收到了我们的项目,我们期望他们做出什么样的反馈?

进行市场调研,评估规划的可行性。

-传播工具:

利用名人公关,竭力影响公众。名人大都是公众关注的对象,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公众。利用名人公关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收集名人的信息资料并加以整理;二是对名人进行超常服务,以获得其对沭阳的最佳印象。

报纸媒体: 权威性,消息准确可靠,是报纸获得信誉的重要条件。大多数报纸历史长久,且由党政机关部门主办,在群众中素有影响和威信。因此,在报纸上刊登的广告往往使消费者产生信任感。报纸这一“历史悠久”的广告方式仍然具有很强的宣传效果,多数客户还是会通过报纸广告来了解市场。因此我们打算借助报纸的力量,宣传我们关于沭阳的一些新规划案,我们打算请以下的报纸媒体帮我们宣传:

扬子晚报:“扬子晚报”四个字为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亲笔题写。二十多年来,《扬子晚报》遵循“宣传政策、反映生活、倡导文明、传播知识”的办报宗旨,以“提升公信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办一张党和人民都满意的报纸”为己任,逐步形成了导向正确、信息密集、热点集中、服务到位、可读耐读等特色和优势。

现代快报:《现代快报》从1999年10月12日创刊起,就创造过国内报业每天递增一万份的发行奇迹,被新闻界誉为中国报业的一匹黑马。目前,在南京地区日发行量逾50万份,是当地发行量第2大的日报(仅次于南京晨报),在江苏省发行量更是超过100万份,是江苏地区发行量第二大的日报。在苏州的发行量已超15万份。

南京晨报:南京晨报创刊于1996年1月18日。创刊时名为每日桥报,2000年11月28日起改名为南京晨报。南京晨报创刊以来,在办报质量上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党委领导下,报纸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取得较快发展。同时,南京晨报校对组成员以优秀的业务水平使得南京晨报以最低差错率名列同城媒体第一。

金陵晚报:金陵晚报是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金陵晚报创刊于1993年,时名为金陵时报,1994年1月1日起改名为金陵晚报。金陵晚报的报头由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金陵晚报创刊以来,在办报质量上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在南京日报报业集团党委领导下,报纸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取得较快发展。金陵晚报立足南京,95%以上的读者在南京地区。为适应市场竞争,金陵晚报目前为每日凌晨出版。网络

为每个项目制定相关的网站,请专人维护。

-项目组成员:政府相关部门、投资商、相关企业、群众。

-计时与收费标准:项目进展阶段划分和完成日期,以及每阶段所涉及的成本预算。

5.2.3第三部分: 实施方案

养猪方面:根据比利时艺术家威姆德沃伊(Wim Delvoye)在猪身上印LV图案而使猪变得的有审美价值的构想,我们提出了将服饰与皮包企业和美化猪相结合的构思,使猪身上纹有特殊的企业logo。

花卉生产方面:以解决沭阳花卉业花种旧、技术低的劣势为主,提出新型花卉业。垂直农业方面:这是本次规划主题高科技农业的重点组成部分,是由戴波米亚博士提出的新型农业构思,即在摩天大楼里建造循环农业,我们本次将这个项目加入,也是一种对高科技的摸索与实践。

5.2.4第四部分:效果评估

覆盖率(GrossImpression)

覆盖率是广告效果评估中常用的一个词汇,用在公关中也一样,特别是对传播、活动的效果评估,必须搞清楚覆盖到了多少人群,如果不清楚覆盖率,做出来的媒体计划以及活动都是盲目的。有些企业老板特别有意思,他认为A媒体好,就一定要上A媒体,全然不顾A媒体的覆盖率,这样的传播必然是有问题的。所谓的覆盖率也不仅仅是指一家媒体的覆盖率,比如一家企业的市场遍布全国,通过中央媒体的宣传是不是就能覆盖率100%呢?当然不是。一家发行量才5万的中央媒体,肯定不如一家发行量10万的区域媒体的覆盖率,前提是企业在那个区域有市场。当某次宣传结束后,我们可以用一个粗糙的公式来表达覆盖率: 覆盖率=传播受众/市场所属区域的受众

传播受众就是我们通过媒体影响到的受众,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这个我们后面会提到。而市场所属区域的受众很好理解,如果企业只在北京有市场,就不要把宣传做到河南去,或者用中央媒体在全国范围内做。

显然了,如果按着100%的覆盖率去做宣传,必然会有一些重复,所以又涉及到一个有效率的问题。有效率(EffectiveReach)有效率是指,虽然覆盖到了,但有可能重复覆盖,或者覆盖是不一定有效的。重复的不多说了,谈一谈无效覆盖。比如,在北京市场做宣传,选择《娱乐信报》,娱乐信报的发行量号称20万,首先这20万人里面不是全部有效的——这20万什么人都有,我们需要的只是其中一部份,比如只有5万是有效的。其次,这5万人是不是全部都会看到我们的信息,这和版面有一定关系。

所以,针对不同的企业,每份报纸杂志都会有其不同的有效率,企业当然要选有效率高的。通常,很多的企业顾到了有效率,又忘记了覆盖率,我们需要的是两者兼顾。

这里还有提一下品牌发展指数,即品牌在一个地区的销售占总销售的比率除以该地区占总人口的比率,用以评估品牌在该地区的相对发展状况。我们都知道山沟沟里的消费能力是不能和城市相提并论的,在某些地区发行量很大的媒体,由于经济发展落后有效率就很低。光看发行量,不问有效率,就是这种错误。综合覆盖率以及有效率,即可得出有效受众,它的作用可以直接用来表述宣传效果。

传播力度(power)

业内也有人称之为爆破力,或者说引爆。当然,这不能全部说明问题,爆破力只能说明在某段时间内的爆破,但传播力度还包括长时间的影响。针对爆破力而言,主要是指在某段时间内让企业的信息迅速充满媒体,并持续一段时间,这也是公关常用的一种方法,通常的一个事件营销就属于此类。通过对信息的占领,可以一下子吸引关注,并加强人们的记忆或者好感,从而达到公关的目标。关于爆破力的统计,可以选取一段时间,以媒体发布的数量、转载的数量、媒体跟进报道的数量进行分析统计,其中媒体跟进报道的数量能集中体现传播力度。除了一段时间内的传播量,还有一些能有效“量化”传播力度的标志,如网站的首页、平面媒体头版或者头条等等。很多企业比较注重在网站上的首页,或者频道首页,以及一些版面的头条或者关键位置——这都能表明传播力度。另外,关注度也是传播力度的一个表现,比如在一段时间内,行业内共发生了几个值得一提的新闻,给这些新闻排个名,再结合自己企业在市场的排名,就知道传播的力度够不够。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制定了计划,亦可回顾一下有没有哪个新闻值得一提,如果没有,说明没有传播力度。

一些企业年年做宣传,但是所做的宣传都不值一提,就像小学生写流水帐一样,这就是没有力度的原因。传阅率(PassAlongRate)

在统计覆盖率的时候,虽然传阅率也会被统计进去,但这个仍然是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特别是在网络时代。搜索引擎的兴起,使得网络上文章内容被二次、三次阅读的远大于当日发布时的阅读量。特别是一些选购、评测、体验类的文章,被搜索到然后再被阅读,从而起到影响消费者购买决定的作用十分明显。因此,当人们在购买汽车、IT等产品时,通常要上网查一查的相关信息,这时候传阅率就显得比覆盖率更为重要。因此,在效果评估时,以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作为评估手段也已经成为重要的手段。比如,应用百度搜索“MP3选购”,在宣传之前第一页搜索没有相关品牌的内容,而做完宣传之后出现了相关的内容,这表明传阅率很大,效果当然也会很好。另一方面,我们发完一个消息以后,有时候会引起媒体的广泛报道,这事实上也叫传阅率。可见,传阅率既可以以人们对同一张报纸的多次阅读来做统计,也可以以搜索引擎上被搜索到的多次阅读来做统计,还可以以后续媒体自发跟进的报道来做统计。很多时候,传阅率并不被计入公关服务的收费项目,因此长期被忽视,但它无疑是公关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关指数提升(improveofPR)

5.论文 新农村规划研究 篇五

佛山市顺德区国华纪念中学高二(1)班

组长:陈石明组员:李伟伟姚丽红毛骏龙指导老师:汪建辉

研究背景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对住宅建设的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的遮风挡雨住房改变为现在的小楼房建筑,不仅要求三通到位(即通电,通自来水,通电话),还向五通方向发展(通有线电视,通公交车),因此新住房建设大多沿路成线。

农村的自建住房大多沿袭几千年来的自拆自建杂乱无章,缺乏规划设计,占地面积大,而且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拆旧房建新房而到原村子外围地区建新房,即造成现在的“空心村”现象。这些都造成大量的土地资源浪费。

众所周知,农业生产需要土地,发展工业离不开土地,村镇建设更需要土地,土地是我们的“生命线”。然而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只会减少,不会增加。如果各种建设滥用土地,我们的饭碗就可能保不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无从谈起。

因此,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集镇村庄发展规划,对农村利用不充分的建设用地进行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对进一步缓解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意义重大。研究内容

1,中国农村发展概况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2.6万亿元,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因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九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2,中国新农村典例分析

2-1珠三角

珠三角,在人们眼中是流金淌银的富庶之地。2005年1至10月,佛山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关口。政府有钱了,人们富裕了,农村的面貌也变了。但是,近年来珠三角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也遇到了几个亟待破解的难题。

其中农民上楼容易就业“难”是一大问题

在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办事处夏西村推土机已经推倒了200多户民房,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村里计划用10年时间拆除旧房,让村民全部搬进公寓高楼。

类似夏西村这样“农宅公寓化”的景观,在珠三角工业较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农村地区随处可见。虽然大部分人支持“拆旧宅、住高楼”,但并不是每个人思想都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农民拆掉旧房后将失去房租收入来源。

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目前因农村耕地被征用而失地的农民已多达280余万人,其中大部分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农宅公寓化”的建新拆旧工程,将直接冲击这批人的收入来源,有可能引发新的社会震荡。

大批失地农民参与就业的主动性不强。部分失地农民有房屋出租收入或村集体经济的分红,因此他们宁愿赋闲在家也不愿意出去工作。

有识之士认为,建设新农村,让农民住进楼房别墅,物质生活富足这仅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培养、教育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奋斗精神的新型农民。因此,今天的农民整体素质上台阶远比住房“上楼”更重要

2-2新疆

新疆加快木材经营加工产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六大后,各地以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 “ 多予、少取、放活 ” 的方针,按照 “ 两个趋向 ” 的要求,扎实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心任务就是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木材经营加工产业作为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促进农民增收,调动农民造林绿化的积极性,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而且能够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途径。因此,木材经营加工产业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优势明显,潜力巨大,可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为加快促进农民增收做出重大贡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将抓住这个契机,适时地提出各项措施,计划大力发展木材经营加工产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书写下精彩的一笔。近几年新疆木材经营加工业发展较快,木材制品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富裕不可缺少的产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之一。

木材经营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木材价格的不断上扬,激发了广大农民和社会各方面力量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同时又推动了木材经营加工行业的发展。以木材经营加工为主的林业产业个数不断增加,从业人数也越来越多,来自于木材经营加工业的收入在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木材经营加工产业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

来源,成为新疆维吾尔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2-3江苏

江苏光芒集团公司党委是一个“以企带村”的基层党组织。前几年,他们在以经济为中心,加快企业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以企带村效应,始终坚持工业反哺农村,企业和农村的经济建设、各项事业将有长足发展。今年初,三太村被江苏省委确定为首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三太村地处靖江最西南角,没有交通、资源、信息、人才优势,早在二十年前是“讨饭不到大掘港,有女不嫁三太郎”的贫困村。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发展,越来越多的三太农民变成企业工人,相当一部分人通过自身努力和企业培养,锻炼成为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有文化的现代工人和新型农民。不仅物质上变得富裕,而且整体素质得到极大提升。村级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成为第一批省级电话村、小康村、文明村。

2-4小结:

从珠三角地区的农村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存在很多问题。经济发展了,人们追求更高的物质生活。但并不一定可达到预测的目标。

在新疆维吾尔的规划中,抓住发展的机会,充分地合理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人们的生活水平。规划比较合理。

江苏光芒集团的规划很新。以企业带动农村发展。并有远见。能让一个并不起眼的小村发展成一个小康文明村。先发展带动后发展,这种规划很值得其他地区学习。

3,国外新农村建设分析

3-1:韩国的新农村建设:

加快建设“传统题目农村”

“传统题目农村建设”,主要是通过项目开发,挖掘和发展农村当地特产、传统文化、民俗等产业、文化资源,并使之商品化韩国农林部农村振兴厅主要负责设计和组织开展此项建设活动,通过公开招标方式,从2002年每年扶持9个村的建设与发展。为扩大农民的收入,发展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促进城乡交流和和谐发展,2007年计划在春川、平昌等5个所(县市一级农业科研技术推广组织)投入5亿韩圆。城乡交流与合作共存,在韩国叫“都农相生”

措施

1、改善农村公路

2、改善住房条件

3、农村电气化

4、农民用上自来水

5、推广高产水稻品种

6、增加农民收入

7、兴建村民会馆

3-2:日本新农村建设

(一)以开发农特产品为目标,培育各具优势的产业基地。日本有大的平原,这样的自然条件,使一些县份农特产品种类繁多,产量不大,但却具有自己独特的比较优势。一村一

品的基本目标就是开发、振兴具有自己独特比较优势的农特产品,并注重抓好产地建设,培育名牌2大重点环节。

(二)以突破1.5次产业为重点,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所谓1.5次产业,是以农、林、牧、渔产品及其加工为原料所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通过这个生产活动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地方产业振兴的重点在下,5次产业,这是因为要把农产品生产的一次产业直接提高到加工业的二次产业相对比较困难,但是把农产品梢做加工,提高一次产业产品的附加值还是极有可能的。

3-3:美国农村建设、美国农业真正做到了因地制宜。比如北

加州土地肥沃,每年日照超过300天,这

里的农民发现最适合种植葡萄,葡萄种植

迅速发展,目前邻近几个县已成为全世界

著名的葡萄生产和加工基地。仅拉帕县就

有200平方公里的葡萄种植面积。而加州

南部气温更高,雨水也略多,当地农民就

大量种植水果。杏仁就成为加州的又一特

产,其杏仁产量占全球的一半。当我们驱

车前往时,正值杏花开放,汽车仿佛行进

在花的海洋,行驶两个小时还在杏林之中。

美国农业正发展成为农业生产、农产

品加工、旅游休闲的综合产业。

3-4:小结

韩国新农村建设成功的秘诀是政府决心、农民信心、全国齐心。政府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认为靠分散的决策方式来发展经济与社会不仅周期长,成本高,而且极有可能丧失发展时机因而必须依靠政府主导的纲领性决策模试。整个运动过程中,韩国政府在政策目标的确立,政策推进的组织领导,资金的筹措与安排,技术的开发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主导作用。从这一高度来认识、思考和推动新农村建设,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和对农业的反哺力度。

日本能发挥临海国的优势,实施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战略政府积极辅助指导,最终在科技的带动下取得好的成效。

美国因地制宜,根据每个州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性措施,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以发达的科技做后盾,采用大规模机械化管理,成绩斐然。

4,碧江现状

研究建议

1,新农村建设不是将农村城市化,而是要实现农村园林化,实现农村生活现代化。社会

主义新农村不仅包括美好的居住环境,还包括持久延续的生产发展和健康民主的社会生活。为新农村建设所做的规划应该具有广阔的视角:不仅包括村容村貌、自然村落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还应涵盖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涉及农村生产和经济前景的展望及预期。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需要多个部门和多个领域专家、需要规划目标所在地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2,按全面树立和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观,从新的安全观、新的产业观、新的人本观、新的市场观、新的科技观、新的投入观、新的生态观、新的政绩观等出发,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规律,开拓新农村建设的思路。

3,必须坚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一是在新农

村建设中整合土地资源。二是新农村建设必须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确立农村土地收益归农民的原则。三是新农村规划应把整合城乡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变成一个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过程,一个“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过程,一个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

4,可借鉴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经验做法,由当地乡镇政府、村委会统一组织,采取

股份合作等各种形式,组织房产开发。按照优化布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成片开发、配套建设的思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改造。通过集中开发整合盘活土地资源,腾出土地,配套建设村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实现路面硬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一举多得,不断提高现代村镇建设水平。彻底取消“空心村”现象。

研究感悟

这学期的研究性学习因时间老被挤占,真正用于研究性学习的时间不是很多。因时间的仓促,研究性学习进展的不是很顺利,我想,这一点可以在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和后期中较容易的察觉出来,前期——即开题部分做的比较好,耳中期很没有水平了。不过,相对于上学期来说,这学期的研究性学习明显要成功了许多,首先从心态上讲,上学期因是第一次非常正规的进行研究性学习,思想观念上一时半会儿还没转变过来,研究性学习还是处于应付性阶段,而这学期因有了上次的经验,无论是认识上还是方法上独有了很大的进步,这学期虽仍有极少量的应付成分,但探究学习已真正占据了主导地位,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虽不能说自己用了百分之百的努力与精力去做这件事情,但也有9596的认真和努力去做。其次,这次的论文摆脱了老师给我们的科技论文的模式,我们做的文科研究性学习,用那种科技论文模式显得非常死板且一点也不符合实情,这学期,我通过对其他学校文科研究性学习论文的分析,找到了一个比较适合该课题的论文模式,使论文更具合理性、灵活性、科学性。

我作为该课题的小组长,期间也学到了“新农村规划”以外的很多东西,如统筹组员分工合作能力,对信息优劣的分析能力,交涉能力等度有了些提高。

6.新农村建设规划 篇六

(一)产业建设

1、粮食生产根据区委区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在全村范围内大力推广优质稻种植,提高粮食单产、总产,确保粮食增产增收,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今年粮食经济作物规划面积6202亩、粮食总产2356吨,比XX年年总产2301吨增55吨。

2、苎麻生产依托镇龙头企业,新发展优质苎麻示范基地110余亩,麻苗由村提供,对发展苎麻大户购买苎麻剥打机给予一定补贴。

3、蔬菜生产在本村5、8组建蔬菜基地120亩,以种植反季节蔬菜为主,并选派10人到外地学习种植技术,村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

4、发展养猪业计划发展牲猪年出栏20头大户8户。

5、发展养鸡业依托温氏集团,由农户选好基地、建好鸡舍,达到要求,和服规格的由村牵头办理小额贷款,全村力争年出栏2万只大户5户。

6、水产养殖全村拥有水面面积350亩,XX年年规模养殖100亩,2011年新增养殖面积120亩。发展养虾、蟹大户5户。

7、林业生产利用荒山、荒地、荒坡、荒坪等资源,抓好百株万户工程,全村计划植树2.5万株,泡桐繁育基地300亩,泡桐栽植基地3个,面积达800亩;林浆纸项目基地3个,面积400亩。

(二)基础设施建设

1、水利建设工程加强水利设施,逐步解决水利死角,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由群众自愿投工投劳,疏通和清污六号支渠,解决了4至8组人畜饮水和灌溉问题,全年新建和维修塘堰8口。

2、道路硬化工程2011年已硬化6个组的道路共3.8公里,2011年计划硬化10和11组道路2公里.

3、沼气工程2011年全村五改三建已有70户用上沼气,11年计划新增100户用上沼气。

4、村支部建设进一步完善组织、综治、计生阵地和村支部阵地建设,以及周边环境及新农村绿化建设。

(三)村容村貌建设(村庄建设)

解决本村9组45户路灯的安装,启动亮化工程;做好清洁家园工程,以谭家咀为模范,逐步解决村庄“脏、乱、差”形象,树立新农村新形象。

(四)社会事业建设

搞好新型农家书屋工程,满足人民学习知识的要求,做好新型科技农民;依托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加强全村卫生建设,今后将进一步完善全村医疗设备,提高医疗水平,引导全村村民参加合作医疗。

(五)民主法制与精神文明建设

1、民主管理:实现村级组织的党务村务政务财务的全面公开,切实维护村民的选举权,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选举村民代表10―23人,参与村内重大事务的决策,成立5―7人的村务管理财产小组,完善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

2、法制建设:创建“平安村”建立公安与联防队为主的专防队伍,加强基层巡逻分队工作,群防群治,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处理村内各种矛盾,做到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安全事故、无 析。加强普法宣传教育,要让全体村民都知法、懂法、用法,维护法制、推进法治进程。

3、精神文明:加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村民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四有”新人、倡导“五讲四美”,村民之间团结友好,互敬互爱,乐于助人,和睦相处。

4、完善村“两委”班子建设及工作运行机制,实现村“两委”班子的公推直选,广泛开展主主评议,建立目标,绩效考核机制,制定干部目标责任制和干部岗位责任制。完善工作运行机构,加强群众的有效监督,促进村“两委”班子的健康发展。

四、规划建设投资概算

今后5年需建设的项目为:一是全村自来水安装,共需300万元;二是张天甲、阮香、谢黄道、潘福、新屋王方、张午门、清塘刘、黄土刘这八个组长达8公里的通组公路,以每年4个自然组的规划建设,11年动工,20万元/公里的标准,共需170万元(需要添加一座桥);四是环境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投入资金320万元,明年动工;五是沼气池建设,以每年150户的建设速度,加强沼气池的清洁能源建设,共需100万元;六是全民信息化工程建设,共需电脑30余台,合计15万元;七是养鸡业扩大规模,以10户/年,五年共增加50户鸡农,年产鸡2万只,共需资金500万元。

五、规划建设组织领导

7.新农村建设环境问题浅析 篇七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环境污染,村容整洁

1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1.1 乡镇聚居点缺乏规划及环境管理滞后造成污染

如今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农村和小城镇聚居点的规模迅速扩大。然而在“新镇、新村、新房”建设中, 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未能跟上。大部分地方只重视编制城镇总体建设规划, 忽视了与土地、环境、产业发展等规划的有机联系, 使城镇和农村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至周围自然水体, 生活垃圾则沿路、沿河堆放, 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 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露天堆放或填理, 不仅造成环境污染, 也对乡村的自然景观造成一定的破坏。

1.2 现代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学品造成环境污染

为了提高土地的自然生产力, 便依靠施加化肥、农药来增加粮食蔬菜的生产供应量。据有关统计结果显示, 近年来, 我国化肥施用量在世界范围内高居榜首, 但我国农村的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 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化肥污染。

化肥污染主要有三个方面:导致农田土壤对其他元素的吸收性能下降, 破坏了土壤的内在平衡;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 导致水草繁生, 许多水塘、水库、湖泊因此变臭, 成为“死水”;化肥中的氮元素等进入大气后, 增加了“温室气体”, 导致温度升高。此外, 由于大棚农业的普及, 地膜污染也在不断加剧。

1.3 乡镇工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力

农村工业化是当今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受自然经济的影响, 大多数乡镇在工业化进程中忽视了环境规划和治理, 工业工艺陈旧、设备简陋、能源消耗高, 并且缺乏污染防治设施, 从而导致了局部地区污染严重。在此期间,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 实施了一系列整治行动, 但由于企业生存的经济环境、基础条件及管理水平的限制, 使乡镇企业在布局上仍然呈现分散、随机和无序的局面。

2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分析

2.1 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认识不足

环保意识淡薄, 缺乏科学发展观是导致农村环境污染产生的基本原因。一是部分地方政府和官员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 以牺牲环境求得GDP的高速增长,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没有把环境和生态保护作为优先考虑。没有将“持续、健康、协调”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二是大部分村镇企业环保法制观念不强, 在利益驱动下, 消极对待环境污染的防治, 有的甚至闲置排污设施搞偷排;三是由于对农村环保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 群众环保意识不强。

2.2 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 我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方面, 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农村从政府财政方面却几乎得不到任何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建设资金, 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用。由于环保投入不足, 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和环保队伍自身建设难以跟上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 环保执法工具和装备落后, 缺乏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2.3 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不健全, 环境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难以到位

由于我国关于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尚未健全, 具体法规制度和标准缺位, 使环境保护和建设中法律制度约束力不够, 在实行上难以操作。按照现行的监管体系, 有关职能部门各自为政, 没有形成相互衔接的执法管理网络。无论是农村城镇化建设还是农村经济的发展, 当地政府都缺乏科学系统的环保规划措施。

3 环境污染问题防治措施

3.1 加强宣传教育, 增强农村环保意识

(1) 强化农村基层干部的环保意识。只有基层干部树立现代生态环保意识, 才能率先垂范在城镇规划发展和管理中严格执法。 (2) 加强对广大农民的思想教育, 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 从而达到改变农民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习惯, 达到科学、文明生产、生活方式;同时, 推广普及农村环保实用技术, 引导农民发展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畜牧业、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等环境问题。

3.2 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环保投入

建立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长效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完善以各级政府财政支持为导向、农村集体和农户投入为主体、工商企业及社会团体等其它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稳定投入渠道。加强财政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 明确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资金渠道和部门责任, 统筹安排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资金使用。从财政、税收、信贷、价格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 多方面配合建立乡镇企业的进园机制, 以利于污染集中治理充分体现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原则。设立农村环境治理基金, 专门用于解决乡镇、乡村环境治理。农村环境治理基金主要来源:一是在土地出让金和城市维护费中划出一定数量和比例的资金用于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在排污费中划出一定比例资金专门用于农村污染治理;三是开征畜禽养殖排污费, 并专门用于产业污染的整治。积极建立污染治理市场化机制, 变“谁污染谁治理”为“谁治理谁收费”, 积极构筑面向市场的环保技术服务体系。总之要切实加大对农村环保事业的投入, 对环境治理资金的增长应适当超过当年GDP的增幅, 以弥补过去对环保投入的相对不足。

3.3 完善环境保护立法, 实行环境保护法制化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 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与规范。应坚持与时俱进的观点, 深入调查、广泛研究, 在认真听取广大人民的建议和意见中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 并不断完善。提高法律法规的强制力和执行程度, 强化法律法规在治理农村环境污染中的作用。

3.4 大力发展和推广农业科技与工业科技

大力发展和推广农业科技, 强化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综合治理, 推广畜禽养殖业粪便综合利用和处理技术, 鼓励建设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的生态工程, 积极发展农村沼气, 使畜禽粪便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同时, 加强渔业资源和渔业水域生态保护, 合理确定养殖容量和捕捞强度, 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的综合防治示范。要有效地控制工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 加强对资源管理。

在农业生产中, 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品, 通过采用生物防治病虫害的办法和大量增加农家肥、种植绿肥等办法, 减少化学品的过度使用, 实行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 进而减少对土地、水源的污染, 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5 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8.加强环境保护 促进新农村建设 篇八

一、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资源环境是人类农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人类在农业开发的过程中必须遵从客观规律,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工业化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农业的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通过推行石油化、机械化、规模化生产和经营,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但同时也引发出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森林锐减,草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地力下降,植物病虫害增加,自然灾害频繁等。

二、当前农村环境形势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随着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农民的居住环境有所改观,但农村环境形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存在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如下。

1.乡镇、村办工业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

农村水体污染表现尤为突出,有些村庄是工业污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三污合流”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污染饮用水源和用于农田灌溉,严重威胁着村民身体健康和农作物安全。

2.农业生产中尿素和碳氨过量使用

使水体氮含量增加,富营养化严重,另一方面,土地对化肥的依赖越来越大,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也对植物、土壤的残留影响很大,尤其是剧毒农药和生产激素不但破壞了农产品品质,使农产品残留问题突出,而且在大气、土壤、水体间残留短期内难以消减。

3.日常生活对农村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

长期以来村镇建设无规划,道路缺少硬化、畜禽散养、农家肥和废弃物乱堆乱放、人畜居住混杂、生产生活废水随意排放等问题依然普遍。含有塑料包装的食品、生活用品在农村已经十分普遍,垃圾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质迅速增加,由于利用率极低,除城镇设有简易垃圾填埋场进行简单填埋处理外,很多村庄的垃圾随意堆放公路旁、沟渠边、房前屋后。垃圾长期露天堆放既影响村容村貌,也容易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以及垃圾在腐败过程中经渗透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4.落后的能源利用方式

能源利用主要依然是薪材和煤炭,液化气、沼气、电气等清洁能源利用率不高。这样既浪费木材,破坏植被,也很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威胁群众身体健康。同时,随意焚烧秸秆、稻草等农作物现象屡禁不止,“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很好的农作物资源就这样付之一举,丝毫没有充分利用,相反却污染环境,造成事故。

三、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加强农村的环境保护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环境宣传力度,提升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功在千秋、造福子孙的事业,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得以贯彻实施的前提就是懂法、知法。因此,要不断加大环保法治宣传力度。既要增强企业法人和普通民众的环保意识,又要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这是强化环保工作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

2.严格环境执法,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在促进农村经济新一轮增长中,必须加大乡村工业污染防治力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制度,坚持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严把项目审批关,认真落实环保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禁止高耗能、重污染、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上马,杜绝污染向农村转移。同时,加大对种养植业污染、生活污染、秸秆焚烧污染和化肥、农药、农膜等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要真正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切实担负起改善本辖区环境质量的职责,把环境保护作为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的工作。进一步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群众广泛参与、环保部门统一监管的体系。

3.调整产业、能源结构,走生态农业发展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线,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结合点上做活文章,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要以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和开展农业标准化建设为载体,壮大特色产业。要加快发展循环农业,以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鼓励农民变“三废”(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废水)为“三料”(肥料、饲料、燃料),改变家庭畜禽散养方式,推广“畜——沼——田”等能源及废弃物综合利用循环模式,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把农业生产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4.有效控制农业点、面污染源,节约、保护农村水资源

控制点、面污染源是保护和改善农村水环境的切入点。控制农业面污染源,首先要提高农民对滥施化肥、农药危害性的认识;其次要发展农业科技,推广高效、低残留化肥、农药的使用,实行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调整农药、化肥使用结构,减少使用量;三要进一步加强对化肥、农药流通使用的监管,建立防治农药、化肥环境污染的监督管理体系和监测网络,对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造成的污染进行防治。要加快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发展集中供水,提倡饮用水和其他生活用水分质供水。要统筹兼顾水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合理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大力倡导节水农业和节水工业,积极实行循环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加强对农村水污染的保护力度,严格控制企业废水超标排放,督促企业搞好污水治理。建议水利、农业、环保部门要加强农村水质监测,大力推行灌溉污水处理技术。

上一篇:友善德育活动课教案下一篇: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