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留守儿童活动总结

2024-10-08

走访留守儿童活动总结(共12篇)

1.走访留守儿童活动总结 篇一

小水峪村党支部社会实践活动感言

勘查11-3班 牛晋中

按照院党委关于开展校园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结合我系学生党建工作实际,信息本11党支部成立了小水峪村社会实践团。自7月10日起,我们依次进行了走访留守儿童,放映红色电影,果园实践劳动等一系列活动,真正把党支部的社会实践工作落到了实处,取得了实际效果。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我经历了很多,收获了很多,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以下是我参加本次党支部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些感想,现总结如下。

我们早上八点左右在校区北门集合,尽管测控和自动化的一些同志前一天刚结束金工实习,大家也都比较的累,但是无一人迟到,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由于实践地较为偏远,交通不便,往来车次稀少,且为一车两线,我们匆忙之下坐错了车,被阻于南口镇,当时天气炎热,但大家都没有喊苦喊累,并且积极出谋划策。最终我们以较低的价格租车到达小水峪村,在村支部书记沈德宏同志的带领下开始了实践活动。

我们首先进行的是走访留守儿童,这也是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点。在之前的准备工作中,我们通过沈书记提前确定了所要走访的儿童名单,并对其家庭住址进行了划分,确定了具体的走访路线。另外,我们利用本次实践活动的经费,为孩子们买了一批学习用品,尽管不是太多,但还是对他们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沈书记和我们一样,顶着炎炎烈日,走家串户,表现出了一位老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本次走访的对象最小的仅有3岁,最大的17岁,与我们相差无几,主要集中在10-14岁之间。10-14岁是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其中初中一年级(13、14岁)时尤为关键,这一时期的少年处于半幼稚和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盲目性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期。一方面带有很多孩童的特点,另一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生活经验,身心正在发生着很大变化。从表面看,他们仍然以学习为

主导活动,但是和小学比较起来,在学习活动的性质和内容上,都有本质不同的新的特点。父母不在身边时,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误入歧途,所以,我们一反面了解他们具体的学习生活情况,一方面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树立远大志向,将来报效国家,造福社会。

经过一上午的不懈努力,我们最终走访了全部15位留守儿童,尽管包括沈书记的每个人在内都大汗淋漓,但是我们都很高兴,轻松,我们圆满的完成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部分内容。之后沈书记盛情招待了我们,在饭桌上我们与沈书记讨论了大学生村官等问题,对小水峪村的自然概况,经济状况,社会关系作了细致的了解。

在随后的时间里,我们有进行了放映红色电影,果园义务劳动等一系列活动,为本次党支部社会实践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走访留守儿童活动总结 篇二

一、留守儿童文化娱乐现状

走访调查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文化基础设施欠缺, 没有图书馆可供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课外学习, 没有文化活动场所可供他们进行娱乐活动, 课余文化生活显得贫乏单调。他们有大量的空余时间却得不到合理利用, 甚至受一些品性不端的社会人员的影响, 到处惹是生非甚至违法犯罪。

走访调查的数个乡村及小学, 没有图书馆, 没有网络中心, 没有体育设施。反而存在不少电子游戏室、录像播放厅、网吧等, 这些违章营业的娱乐场所往往成了一部分留守儿童的主要的课外校外活动地点。这对缺少亲情关爱、性格孤僻、苦闷无聊的留守儿童极具腐蚀性和诱惑力。由于缺少监管, 导致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出现低俗、格调不高的状态。一些留守儿童甚至逃学、频频光顾电子游戏室、网吧。那些不加限制的网络游戏极大地影响了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受这些不健康内容的影响, 一部分留守儿童行为失范, 有的甚至徘徊在犯罪的边缘。

二、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文化娱乐现状刻不容缓

在如今特殊的社会环境下, 农村家庭父母外出务工, 不能给予子女情感上的抚慰, 不能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作为弱势群体, 留守儿童应当获得社会更多的关注。然而, 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 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平衡。留守儿童的家庭温暖、家庭教育已经缺失, 部分地区甚至连最基本的受教育权利也难以保障。

1. 不良文化侵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据了解, 留守儿童违法犯罪问题有两根导火索:一是不良社会诱因。不规范的游戏厅、网吧, 使一些儿童及青少年沉迷其中。网络色情的传播、影视片暴力酗酒嗜烟等不良文化的侵染, 都使叛逆的青少年有模仿的冲动, 给予了青少年学生一种精神上的刺激和满足, 暂时遮掩了空虚寂寞的内心。二是自身法制意识淡薄。由于社会、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不足, 青少年法制意识淡薄。加之亲情和监护缺位, 内外因素的结合使儿童成为侵害者或受害者。

2. 文化竞争力相对较弱

留守儿童群体中出现的学业问题、道德、人身安全等问题, 最终要回归到教育问题与文化竞争力培养上来。在不考虑经济和社会资本的条件下, 一个人拥有越多的文化资本就相对越容易在学业成就上取得成功。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学校、个体文化资本的限制使得他们在履行学生职责、完成学习任务、促进个人发展的过程中承受更大的生理与心理压力, 由此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学业负担问题的产生。重视留守儿童的文化竞争力的培养, 是儿童自身发展的需求, 也是社会公正的体现。

三、改善留守儿童文化娱乐现状的建议

1. 图书馆关怀

为解决留守儿童无书可读的现状, 图书馆可发挥其参与社会教育的职能, 为留守儿童送知识、送文化。可以通过在农村设立文化服务站的方式, 为留守儿童提供可供阅读的书本, 甚至网络资源。在充实留守儿童精神世界的同时, 引导其积极向上;鼓励他们学习文化知识, 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现状;联合高校志愿者, 定期开展留守儿童关怀帮扶志愿服务活动, 用大学生的前沿视野拓宽留守儿童的眼界。

2. 政企协作, 建设“儿童网吧”

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留守儿童文化信息服务中, 加强面向留守儿童文化信息服务的实施力度。帮助留守儿童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网络技能, 培养其信息意识和信息获取的能力。另外, 利用信息技术屏蔽各种不适合儿童浏览的信息, 加大过滤各类不利于儿童成长的网络资源。

3. 加强父母、孩子、学校三者间的联系

外出务工的父母应与孩子和学校保持长期的联系。在及时了解孩子学习娱乐状态的同时, 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孩子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

4. 发挥教育作用, 丰富课外文化娱乐生活

学校应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利用互助互学的同伴友谊来弥补其在家庭中缺失的亲情;定期举行文艺、体育、科技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在科技节活动中, 举办“留守儿童”小报及征文比赛, 让“留守儿童”有展示平台;教师要转变思想, 在关心学生的学习状态的同时, 关心学生的精神状态, 做好他们的临时“父亲”或“母亲”。

摘要: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 促使农村青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 从而形成了特定时代下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通过对留守儿童暑期文化娱乐活动的调查, 研究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情感上的问题, 并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议, 以培养留守儿童自立、自强、自爱的精神, 让他们在文明和谐的农村环境中茁壮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娱乐活动,建议

参考文献

[1]逯长春.和谐社会视野下农村留守儿童.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03 (29) :121-124.

[2]何瑞菲.社会学视野下的留守儿童教育研究.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4) :39-41.

[3]朱朕红.农村留守儿童学业负担的文化资本考察.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 (26) :35-38.

[4]毛太田, 彭丽徽.面向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信息服务模式研究.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3 (204) :18-21.

3.走访留守儿童活动总结 篇三

关键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传统节日

作为小学生群众组织的少先大队,肩负着对这些孩子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尤其在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更要想方设法多开展各种各样的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对这些留守儿童进行思想和行为习惯等的教育,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和疼爱,让他们有存在感,重新树立起上进心,好好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

利用传统的节日开展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每年一次的清明节是我们少先大队祭扫烈士墓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我们组织全体师生满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烈士墓前,缅怀烈士的英雄事迹,寄托我们的哀思。这之前,我们会把烈士的英雄事迹以报告会的形式讲给大家听,听完后,让全校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都写体会,从中挑选出优秀的,在祭扫烈士墓活动时读给大家听。我们还重点在留守儿童中选拔写作好的文章,让这样的孩子多参与、多展示。每次这样的活动对孩子们都是一次深刻的思想上、精神上的震撼。活动之后,我们还要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学习英雄事迹,做美好少年”活动。鼓励孩子们学英雄,见行动。在学校做好学生,在家做好孩子。在活动中,我们特别注重留守儿童的表现。各中队一旦发现有留守儿童表现好的,我们立刻全校表扬,号召全校学习他们。这样大大提升了留守儿童的自身地位,让他们有了荣誉感,有了成就感。这样的活动是对留守儿童整体地位的提升,教育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党的生日也是我们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节日。每年的七月一日,我们都要举行文艺表演活动,歌颂党、歌颂伟大的祖国的丰功伟绩。留守儿童中很多孩子还是多才多艺的,所以,在活动中,我们都要强调必须让中队里的留守儿童参与进来。学校领导和老师组成评审委员会,评出优秀节目。活动之后,对于优秀的节目我们要给予奖励。很多留守儿童在活动中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可爱的一面。我曾经感慨过:留守儿童,他们也是一朵朵美丽的花,只是他们被浇灌得少了,所以,可能就成了迟开的花。

为了让留守儿童真正爱上学校,爱上学习,我们还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搞一些其他活动,以此改变留守儿童的精神面貌,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的生活多样化,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其实也不难。孩子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动,那好,我们就迎合孩子们的这一特点,与学校体育、写字、美术等老师密切配合,每学期都要搞几次中小型的活动,丰富孩子的学习生活。每年一次的体育运动会除外,我们还要在各中队间搞诸如足球赛、篮球赛、乒乓球赛、跳绳比赛等等体育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寻找到快乐,更能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

每学期,我们还要在各中队搞铅笔字、钢笔字以及毛笔字的书法比赛,这样的赛事比较好操作,学生也很喜欢参加,效果也很好。活动后,各中队评选出一、二、三等奖的,作品拿到全校展出,其他人的在本中队展出。

绘画展是比较复杂的赛事,但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几百份作品,评委老师要一一审阅,从中挑选出优秀作品。耗时和耗费的精力比较多,但看到孩子们获奖后的喜悦,作为老师,再累心里也是欣慰的。一位留守儿童的作品——思念,远方的爸爸妈妈,震撼了我们,很多老师看了都流下了热泪。留守的孩子,我们知道你们想念爸爸妈妈,我们知道你们渴望被疼爱!你们幼小的心灵承受着成年人都难以承受的情感压力,我们当老师的多做一些工作,来抚慰你们伤痛的心,来填补你们情感的缺失,难道还能有半句怨言吗?

少先大队,肩负着对留守儿童义不容辞的关怀的责任,在留守儿童的问题上,少先大队任重而道远。我深知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但只要我们能把每个留守儿童看成是自己的孩子,那么,我相信,我们的工作会越来越全面,会越来越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钟招英,黄益秀.为留守儿童打造和谐家园[J].学前教育,2008(Z1).

[2]赵鹏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对策的探讨[J].校园心理,2010(5).

4.走访留守儿童民情日记 篇四

10日中午,我乘着学生中午放学在家的时间走访了新民村的留守儿童夏宇家。事先我通过蹲点干部和支部书记了解了夏宇家的一些基本情况,夏宇的父亲于今年3月份因病去世,因为给父亲治病,家里欠债近8万元,留下两个孩子在家和奶奶生活,且两个孩子均在上学,家庭负担很重,母亲为了养活一家人不得不外出打工。

今天真巧碰上了降温,路边的小河也结了厚厚的冰,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北风依然透过衣服吹在身上,我带着文具、牛奶等礼物骑车电动车,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由于刚刚下过雨,农村的小路有些泥泞,有些地方还不得不下车步行。一路走一路问终于找到了夏宇小朋友的家。当我敲开门,出来迎接我们的是夏宇的奶奶,家中只有奶奶和夏宇两人在家,姐姐上学住校,母亲外出打工。夏宇小朋友有些害羞,刚开始话语并不多,总是低着头不爱说话。我们说到家里的情况,老人家不禁落泪抽泣,她边流泪边诉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痛,看着老人家流出的泪水,我的心情变得很沉重,感觉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以后的道路还很长。当问到孩子的学习情况时,老人家感慨又多了起来,她说:家里没有人大人,孩子的教育是个问题,没人管没人问那,而且家里情况经济相当紧张,孩子买学报的钱要交15元都拿不出来。我听后立即掏了20元给孩子,再怎么困难也不能影响孩子的学习

啊。我对老人家说;不管是生活上的困难还是孩子学习上的困难,都可以找我,也许大忙帮不上,小事情还是可以帮上忙的。老人家对政府的关心非常感谢,他们说多亏了政府对他们一家的关心,帮助他们解决了很多困难。

5.走访留守儿童活动总结 篇五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有幸成为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行涉”队的一员,前往贵州黔南荔波县联山村进行走访。

联山村共分为上下简应、内外冲忙、更挠、岜耐、拉崩、拉包,我们根据联山小学莫校长提供的一些相关信息,分头进行走访。

我们在校长处得知,当地有80%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本次走访就是为了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希望能尽我们微薄之力帮助他们。

山清水秀,自然清新,民风淳朴是我对联山的第一感受。但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却十分糟糕,当地人的生存模式大多遵循着“读书”-“打工”-“结婚生子”-“再读书”-“再打工”这样的死循环,永远绕不出这个圈,所以也就永远饱尝饥寒。

父母为了生活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谋生糊口,不得不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在最需要关爱的年纪留守在家,失去应有的关怀。这本是矛盾,却因为生活而没有选择的余地。很多时候,孩子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从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才能感觉父母的存在。知道这些的我们感到十分无奈,却也希望亲自聆听每个家庭的故事,获得一些更深层的了解。

第一位要走访的是莫盼家,家住简应。莫盼是我支教时候所带班级的一名学生--一个平日好动但不善发言的小女孩。顺着蜿蜒而上的小道,四处都是土砖房,几个孩子带着我们来到她家。莫盼刚好帮爷爷买了面条回来,进门跟爷爷用当地的布依族话说了几句,爷爷转头发现我们,搬了几张凳子满是热情地邀请我们就座。

莫盼爷爷的普通话不怎么好,沟通起来也甚是困难。不过在那间69年盖成的房子里,爷爷还是告诉了我们莫盼才一岁半的时候,爸妈就远行浙江谋生,大致两三年回家一次,每次也没作过多停留就匆匆离去。“莫盼从不喊爸妈,小时候其他孩子跌倒了都会喊‘爸妈疼’,而莫盼只会喊‘疼’……”

我们与爷爷聊天的时候,莫盼一直在一旁与其他小孩玩。我们问她为什么不爱喊爸妈,她也只是抿着嘴不出声。

对于这样的情况,做父母的也是难受又无奈,他们给不了更多,为了生活还是得出去外边挣钱,得闲再回家看看孩子,却也说不上几句话。老人家也提起在农忙的时节,总会抱怨孩儿不在身边帮忙,而每次收到寄回来的钱,又是别样的开心。这样的家庭或许更多的只有矛盾冲突下的无奈,生存方式的抉择让他们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去获得最基本的生存条件。

而当这样的无奈,转变为不得不去面对的现实问题时,家庭的抉择就变得越发困难起来。

走访的另一户人家的孩子叫莫利端,她得了三年的肾炎,身体一直非常虚弱。利端的爸妈本来也在广西打工,但孩子出了这样的问题使得他们不得不赶回来陪伴左右。

做苦工,攒钱,治病,再困难也得活下去。

我们走访的时候,刚好利端的爸妈正在一砖一瓦地建新房,据了解是由于当地开发旅游业需要迁移居民,他们才不得以而为之。本来他们并无暇与我们交谈,但一阵雨突如其来,我们都不得不跑到建筑下边躲雨,这也才顺势展开了对话。“这房子盖起来后,又没什么钱了,又该回广西打工了。好在利端现在病也恢复得差不多了,这孩子命苦,身体不好又笨……“利端的爸爸脱着手套无奈地笑笑。小利端听到爸爸说自己笨,马上不高兴地嘟起了小嘴。同行的女队员摸着她的头,心疼不已。为了宽慰利端的爸妈,我胡诌了“小时常生病,长大了命理反而会更好”,利端的爸爸听了哈哈笑,妈妈则是抹起了眼泪,含糊地说了些什么,我们并没听清。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因此,觉得生活有更多的希望。

临行前,我们给这一家子拍照,他们面对着镜头表情茫然而质朴。我们引导他们笑,喊茄子,小利端立马笑开了花,比起剪刀手。她的爸爸妈妈也跟着比起来,露出了岁月蹉跎的笑容。不知日后他们拿到照片作何反应,但此刻一切的艰难仿佛就是生活的所在。

生活的残酷现实让他们并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或许为了挣钱爸妈并无法陪在孩子身边,但孩子一旦出了什么状况,父母又一定是撇下所有赶过来的那两个人。留守儿童留守的是家,家还在,希望就未曾泯灭。

家住岜耐的莫永岸曾经也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也曾经为了生活在外打拼。我们到永岸家的时候,还未进门,永岸的爸妈已然迎了出来。进门是先祖灵位,而下面则贴满了永岸获得的奖状。灵位的两旁还有两张画工尚可的油画,后来我们得知这是永岸爸爸画的。年轻的时候永岸的爸爸学过画画,由于某些机缘巧合错失了考取美术民族学院的机会,不过联山的山清水秀则成了他现在坚持创作的最好素材。“以前我是画水粉的,现在试着画油画,但实在是太难了。”问起永岸的爸爸是否希望永岸以后也学画画,他看着永岸说,希望他先把书读好,往后的路才更好走。

永岸也曾多少次打电话给爸爸妈妈,希望他们能够回家来陪陪自己。而最后促使永岸爸妈回家的,却是一则新闻。当时,永岸的爸爸在外打工,看到一则新闻称,童年如果没有父母的陪伴,孩子的成长将受到很大影响。当时他就联想到自己的孩子在家时对父母日夜思念,成长过程却无法得到他们的教育与关怀。“所以我就决定回来了……”永岸的爸爸说着说着眼眶就红了,永岸听着这些话,在一旁默默地帮着妈妈忙前忙后。尽管生活的色彩调和起来十分艰难,永岸的爸妈却依然努力绘制着幸福的图景。一家人都在的感觉,就是幸福。

我们也真诚地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够感受到父母给予的温暖。尽管有时生活不容选择,但只要社会汇聚点滴关怀,一个美满的家庭就能齐聚。

后记:据相关报告指出,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总体规模扩大;而在各地,类似这样我们走访的留守儿童的家庭不计其数。留守儿童无法在成长重要阶段得到父母的关怀与教导,受限于地区经济发展,又往往无法得到相应的知识素质教育,导致其出路受到局限。对于这些孤独地像荒草一样生长的孩子,他们缺乏的,恐怕不单是物质的保障。,而更多的是心灵上的关爱。社会的多一点关注和帮助,可能就能让一个家庭得以团聚,让留守儿童获得应有的关爱。我们也真心希望社会上的公益在组织或个人能够帮助联山的孩子,乃至全国的留守儿童,让这些孩子这些家,能够对生活燃起更多希望。

林熙权

6.走访留守儿童活动总结 篇六

淇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古称“朝歌”,曾为商末四代帝都和卫国国都,具有3000多年的文明史,属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淇县关工委组织老干部开展了农村留守儿童圆梦活动,具体做法是:

一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召开动员会,动员老党员、老干部、妇女干部及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圆梦”活动并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助一”帮扶对子,定期与留守儿童联系,协助解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县关工委主任、正县级退休干部原金龙,了解到关庄村一位女学生关文月,品学兼优,但因家庭困难,意欲辍学。原金龙便与她结成了帮扶对子,担负起了关文月上学期间的全部生活费用,积极资助她继续上学,直到关文月考上了河南师范大学。目前,已是研究生的关文月正在法国交流学习,成为全村人的骄傲。

二是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淇县关工委联合县妇联等单位,动员广大“代理家长”在“六一”期间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学习和生活用品,给孩子们带去节日的问候。淇县一中关工委的常玉斌、贾守军等带领该校的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到桥盟社区的吴寨、赵沟村看望慰问留守儿童,并为孩子们送去了书包及学习用品,给孩子们送去节日的慰问,勉励他们努力学习,长大做有用人才,为祖国建设作贡献……

三是开展亲情关爱活动。建立了“代理家长”和“伙伴结对”制度,由学校发动,组织教师做留守儿童的“代管家长”,其他学生与留守儿童结成伙伴,从生活、学习、情感和经济等多方面给予他们关心照顾和帮助教育;建立了“留守儿童”家长教育联系制度,代理家长利用家长回家之机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开展对监护人专门知识的培训和教育,让他们明确教育子女的职责,切实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建立了家长“亲情电话”制度,学校电话号码向学生家长公开,学校收集了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电话,并装订成册,保持与家长联系,这样既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各方面情况,也让留守儿童经常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与呵护;建立儿童咨询和救助办公室,学校积极受理留守儿童的咨询和救助,确保留守儿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促进留守儿童身体、心理、品格健康成长;建立了爱心结对帮扶长效机制,“代理家长”做到“四个一”,即一月一电话,一季一探望,半年一慰问,一年一团圆。

留守儿童李妍说:“我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将来更好的报效祖国、报效社会。衷心感谢老前辈们对我们留守儿童的帮助和关爱。”

7.留守儿童活动总结 篇七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其中,有个男孩,他叫彭王刚,准备上初三了。爸爸妈妈都在广东打工,膝下也还带着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家庭十分困难。

他不是我们广西人,却从小在邹圩生长,家乡远在江西,想回家,但从来没回过家。想念爸爸妈妈,也只能在过年的时候充充忙忙的见上那么一面。好不容易熬到放假了,王刚便不再抑制自己的情绪,早早的就冲到了爸爸妈妈身边。遗憾的是,我们没见到王刚本人,为我们讲述这个留守儿童的是他的外婆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因为语言障碍的存在,我们的谈话开始变得艰难,幸好我们的跟队老师又临时担当了翻译,使我们了解到了更多关于留守儿童的信息,特别是小王刚。据了解,小王刚也是一个调皮的孩子。

留守儿童,长期缺失了父母亲的关爱,特别又是在生活条件比较差的农村,从小缺乏父母正确的引导,在爷爷奶奶的溺爱下,产生叛逆心理实属正常现象。老师说:“搞好教育是根本,关爱开导是途径。”

我也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设身处地的想,也十分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引起周围人群的注意,其实他们也是最想得到周围人群的认可。同时,他们也是要强的孩子,看着别的伙伴有爸爸妈妈痛着、爱着,自己却只能偷偷的在一旁含着泪水,想要大声哭出来,又不敢哭出声来。这种矛盾心理,只有当扑进爸爸妈妈怀抱的时候,或许才能得到化解。

8.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总结 篇八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总结范文两篇

篇一

关爱“留守孩子”,就是要让他们用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生活,面对学习,自强不息,快乐健康地成长。这就是我校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现将本学年留守孩子>工作总结如下:

一、利用主题班队会,加强关爱。

我校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队会,各中队辅导员老师根据本班留守孩子的具体情况,确立一个子主题,>策划,组织同学举行一次主题队会。通过主题中队会,以正面、反面的事例教育留守孩子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娱乐。通过活动,让留守孩子从小学习自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参与家务劳动。通过组织“送微笑”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帮助别人时的快乐,也在集体中体会到别人帮助时的快乐,懂得他人在遇到困难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把关心他人看作是自己生活中快乐的一部分。在各位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我校蔡东剑同学被评为莆田市留守孩子“自强少年”。

二、利用节日,加强关爱。

我校根据元旦、六一等节日契机,开展了“同在蓝天下茁壮成长关爱留守孩子”座谈会,为每个孩子送上学习用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与沟通,让这些“留守孩子”体会学校对他们的关爱。六一节在全校开展了“庆六一,关爱留守孩子”大型游园活动,使每一个留守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学习生活,让他们的心理充满阳光与欢笑。

三、利用资料,加强关爱。

每个班级建立了留守孩子档案、联系卡、统计表、基本情况登况表、手拉手好朋友结对子登计卡。每一位老师都与留守孩子结对子,要求教师必须做到:

1、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

2、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

3、提供必要的帮助,如在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

4、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四、利用“爱心天地”,加强关爱。每个“留守孩子”都有一个以上的手拉手好朋友,在学习、生活上帮助他,与他一起成长进步。并在“留守孩子”生日期间,全班同学为“留守孩子”献上一声生日祝福送上自己制作的小贺卡、小礼物等。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

在各班开辟关爱留守孩子“爱心天地”,发表“爱心宣言”,制作“爱心牌图”,精办“爱心宣传栏”。挑选创意新颖,主题鲜明,版面精美的作品为宣传栏的内容。

一个个品学兼优的爱的使者,一句句感人至深的爱心宣言,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爱心画面,给留守孩子阳光般的温暖,阳光般的热情。

篇二

五星镇中心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按照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从校区实际出发,做了一些探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召开家长会,摸清情况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营造氛围,健全制度,开展活动

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在团支部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等。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建立健全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3、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定期开放。在学校少先大队的统一组织下,孩子们可以在留守儿童活动室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真正成了儿童学习活动的乐园。

开展“校园歌手赛”活动。为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给留守孩子搭建展示才艺的舞台,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学校于12月22日在阶梯教室举行了第三届校园歌手大赛。经过各班的选拔推荐,最后全校区共有12名同学进入了今天的比赛。比赛分2个组展开角逐,比赛中小选手们个个满怀激情,引吭高歌,《童年》、《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少儿歌曲被歌手们演绎得激情四溢、个性飞扬。嘹亮的歌声响彻赛场,引来台下观众和评委们的阵阵掌声。有的家长得知,自己的孩子要参加校园歌手赛,不远千里,赶回家亲历孩子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成功时享受到更多的关爱。

邀请医护人员为留守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关爱孩子的健康。开学刚刚一周,学校邀请太和三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领导和医护人员免费为校区全体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检查的项目有量血压、量身高、测视力、测肺活量、量胸围、五官检查等,并对儿童建立健康体检档案。医生们一边为孩子检查,一边宣讲着儿童保健知识,极大限度地保证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孩子们在检查中没有丝毫胆怯,有的是感受到的温暖。

另外,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9.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总结 篇九

第一,完善组织,加强领导

为了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和跟踪,安良社区非常重视儿童工作。一个照顾留守儿童的组织已经成立。我们的社区建立了健全的组织、明确的分工和对人负责的机制。妇联工作人员负责留守儿童安全法制教育、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留守儿童教育。确保留守儿童关爱活动顺利开展,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第二,制定计划,建立留守儿童关爱网络。

在我们社区,女性志愿者、经验丰富的教师和爱心人士组织了一系列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活动,明确了他们的责任,分解了他们的任务。动员各方力量关注留守儿童,构建留守儿童关爱网络,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快乐、和谐的成长环境。

第三,多管齐下,大力实施留守学生关爱行动。

(一)是开展一系列配对护理活动。

生活、学习、心理上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帮助。

(二)是建立“留守儿童之家”。

每周2次为留守儿童开放,并提供长途电话给他们与在外打工的父母亲通话。

(三)是开展贫困留守儿童帮扶结对活动。

每年均有一定的资金确保学业正常。我社区积极回收饮料瓶、费纸,把卖到的钱作为慰问金,每半年组织一次贫困留守儿童慰问活动。

(四)确定监护人员。

真正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然后要求留守儿童的父母配合确定孩子的监护人,学校建立班主任老师、监护人联系卡,这样便于学校、班主任老师、监护人随时可以相互进行沟通,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同时建立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爱心妈妈”、全权负责的“父母”,学生中的“爱心同学”等交流平台,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对留守儿童进行齐抓共管,保持家校通力合作这条永不消失的天线,对孩子的管理提供一条捷径,保证了留守儿童的正常运作。

(五)关心、爱护留守儿童。

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等。始终注重他们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留守儿童能安心生活和学习,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10.走访留守儿童活动总结 篇十

按照省人口计生委《关于开展“六一”慰问留守儿童活动的通知》及高新区人口计生委的要求,“六一”儿童节期间,为贯彻落实国家、省人口计生委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试点工作会议精神,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氛围,促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家庭幸福,结合我办的实际情况,在全办范围内开展“六一”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成立马洪办事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组织机构 为了切实加强对我办流动人口管理的规范化管理,办事处成立了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办事处主任担任,副组长有分管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担任,成员由政府办、计生办、教育、公安派出所、卫生、民政、村计划生育专干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对“六一”慰问留守儿童活动的领导,精心组织,深入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把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与关爱女孩行动、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和创新关爱行动的新途径,切实维护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家庭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和谐幸福。

二、积极有序开展“六一”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加强宣传。充分利用简报、广播、人口学校等宣传媒介、阵地,围绕关爱留守儿童这一主题,集中开展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与此同时,做好留守儿童信息摸底工作,要求办村干部及时到各村组及学校收集留守儿童信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了解掌握留守儿童家庭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六一”期间,各村对留守儿童,特别是独生子女和双女户中的困难家庭进行走访慰问,送去慰问品,给孩子们带去节日的问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必要的关心扶助,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家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11.留守儿童集体生日活动总结 篇十一

2012年2月23日,由本校政教处组织开展了一次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集体生日”活动。本校所有留守儿童以及帮扶老师都参加了这次活动。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活动背景: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作为与学生交流较多的老师应该成为他们心灵的导师。

二、活动过程:

1、持人致开幕词。

2、本月过生日的“寿星”们高高兴兴地上场就坐,老师们为他们戴上皇冠。此时他们显得有点拘谨。随后又向大家简单介绍自己的出生年月。

3、观看励志教育影片,鼓励留守儿童们努力拼搏,并一起合唱感恩的心。

4、集体唱生日快乐歌为他们送去祝福,小寿星们许愿、吹蜡烛、切生日蛋糕,并分发给在座的每位同学。切蛋糕的时候,请在座的老师和未过生日的同学,每人对他们说一句祝福的话。

三、活动总结:

12.留守儿童活动总结 篇十二

登封市送表矿区第三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按照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从校区实际出发,做了一些探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召开家长会,摸清情况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营造氛围,健全制度,开展活动

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等。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建立健全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3、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定期开放。在学校少先大队的统一组织下,孩子们可以在留守儿童活动室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真正成了儿童学习活动的乐园。

开展“舞蹈社团”活动。为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给留守孩子搭建展示才艺的舞台,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在校内文艺比赛中小选手们个个满怀激情,引吭高歌,演绎得激情四溢、个性飞扬,引来台下观众和评委们的阵阵掌声。有的家长得知,自己的孩子要参加校园社团活动,不远千里,赶回家亲历孩子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成功时享受到更多的关爱。

邀请医护人员为留守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关爱孩子的健康。学校每学期都会送表矿区卫生院的领导和医护人员免费为校区全体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检查的项目有量血压、量身高、测视力、测肺活量、量胸围、五官检查等,并对儿童建立健康体检档案。医生们一边为孩子检查,一边宣讲着儿童保健知识,极大限度地保证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孩子们在检查中没有丝毫胆怯,有的是感受到的温暖。

另外,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以上是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一些摸索,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要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以后我们将更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健康、快乐成长。附活动照片

1、医护人员对我校学生体检

2、王老师给学生上心里健康课

3、每年春季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

4、学校举行健美操比赛

4、学校舞蹈社团展示

上一篇:广东金融学院银行会计习题答案下一篇:清明节主题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