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的课后反思

2024-07-03

初中英语的课后反思(精选8篇)

1.初中英语的课后反思 篇一

我觉得打造高效课堂模式就应是让学生“乐学”,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基于此,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一、营造融洽的氛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在教学中,与学生拉近距离、多交流,寻求与他们的认同点,找突破口,情感方法等全面关注他们,使之亲其师,信其道。以此为起点,给适当的任务,促其自学,制定明确具体可行的目标和任务,相信他们,肯定他们,让学生们真正感觉到学有所获,引起兴趣,并在其中体味到快乐。只有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愉悦地学习,取得好的效果。

二、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

打造快乐高效的课堂,要做到知识容量、广度、深度、技能训练达要求,课堂上注重过程方法,互相交流、思考、释疑针对性强,收获全方位,课前准备很重要。平时备课不能仅仅局限在教参,还应广泛的收集资料,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

三、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富有激情的导入课堂,给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信号,把学生带入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引领学生进入课堂。巧设问题激发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来,做到不走神、认真听讲,积极地动脑思考。

四、注重学生自我展示,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能力。

注重分小组进行探讨交流,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同学进行全方位的点评,使问题得到深化和纠正,如有必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展示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倾听并及时作好记录或进行修改。尽量做到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且能够表达出来,培养学生]勤思考、敢发言、勤发言,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培养其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使课堂效果更高效。

2.初中英语的课后反思 篇二

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不但要根据课前准备的设计实施教学计划, 而且还要根据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案

教师要立足学生中间, 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主动探讨和大胆质疑的气氛, 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及时帮助各组学生解决一些疑难问题, 让学生畅所欲言, 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同时, 鼓励学生倾听彼此的意见, 学习运用知识资料, 证实自己的观点, 并充分地表达意见, 接受各种合理的解释, 通过学习, 欣赏其他同学的劳动成果。例如:讲解重点内容时选择的一些典型的例证;突破知识难点时引用的巧妙、鲜活的比喻;为提高学生某方面能力而采用的独特的教法;学生在解答问题时独到新颖的见解等。追思回忆时要及时把握住它们, 反复实践、推敲, 记忆下来。经过日积月累不断充实, 可以集腋成裘, 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如: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分词短语作状语时 (独立主格结构除外) , 很容易在逻辑主语上出错。我将其规律总结成顺口溜, 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分词短语作状语, 逻辑主语要注意, 他就是他, 你就是你, 主动、被动要特记。”

二、反思教学中失误的原因, 及时补讲

教学的对象是一群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有着较大差异的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他们在知识基础、能力程度和认知水平上各有不同。因此, 教师课前精心的设计和谋划与课堂教学实际总会有不相吻合之处。教师思之愈深, 发现问题愈准, 对提高教学质量的补益就愈大。在学习高一 (上) Unit 10 The world around us时, 里面涉及到hope的用法, 还有a number of和the number of的区别。由于这个知识点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学过了, 所以上课时我就没有详细讲解。课后, 有不少同学问到它们的用法。在后来的检测中, 我也发现很多同学没有掌握这两个知识点。所以教师应该学会多加思失, 对每一节课后、每一次考试后学生反映出的问题以及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 都要认真加以考虑, 及时采取措施, 这样才能减少失误, 加速进步。

三、反思教学的实际效果时,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练习作业验

收检测、个别询问调查和对学生解惑答疑等手段, 从中获取反馈信息, 然后进行综合分析

作为教师, 不能一味地只管教而不管学生掌握得怎么样。只有学生掌握了, 教师的任务才算完成。具体地说, 一方面教师要知道学生对哪些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理解、运用得较好, 另一方面还要分析同一类知识哪些学生掌握得较差等等。

针对以上问题, 根据新课程标准, 教师必须优化教学环节, 在设计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1) 不虚设环节, 使每一个学习环节都是有效的、有目的的。问题的设置是有阶梯性的。 (2) 注重学生情感的直接感受、共鸣和刻意体验。从一开始的视听导入, 教师就着重于情感, 并一直贯彻到尾声部分的和谐画面体验, 因为新课程标准认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3) 每一个任务环节都尽量让学生去做。这堂课中学生的活动贯彻始终。但活动前, 老师一定要指令明确, 并且还要做好示范, 这样才会使学生的活动更加有效。 (4) 新课标要求教师对教材的分析, 一要深刻, 二要全面, 三要独到, 这样才能揭示教材的本质。一节课中教师要尽量挖掘出学生在行为过程中考虑不到而又很重要的东西, 这样才更能增加学生的收获感。如文章中提到的飞毯的作用, 同学们就很难想到了, 这需要老师点拨, 升华, 飞毯可以代表任何可能的办法。 (5) 要让学生有可以自由选择的环节。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比如对话环节, 两个对话任选一个, 让学生的活动有自由的空间。 (6) 可有所不为, 但不可失效。课堂设计的尾声环节有三分钟的时间。比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宴会交谈, 不再设置学生上台呈现。其实这些来自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生命体究竟谈了些什么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出现在了同一个总是和友谊相关的Party上。 (7) 让情感是真实的, 让收获是实在的, 让课堂是美丽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要素是:得体的教态, 视觉之美;和谐的教学节奏, 流动之美;亮丽的语言, 听觉之美。

四、采取有力措施, 改进教学

3.浅谈英语教学课后的反思 篇三

课后反思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如何来把握这个度,都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发现了这样的弊端以后,对现有文本做了及时的调整,即不设定具体的板块让教师们填写,而是建议大家从关注点、情境描述、情境分析、困惑反馈等几个方面进行反思,教师们可以自行设计或发挥,给大家留有充分的自主创造的空间。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教案进行反思性教学设计,以此来浅谈自己对教案中课后反思的几点看法。

一、反思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其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并追求成熟的过程,是教师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等方面不断更新、演进和完善的过程。促进教师的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已成为现代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成为各国大力发展的共识。时代向教育的挑战不是数量的扩展,原有教育的修补和完善,而是要求教育的重建,要求教师教育素质的提高。从国际教师教育的基本走向看,在职教师教育已逐渐摆明把教师作为一个被动接受者,以封闭的知识,单纯、模式化为内容的脱产进修,代之以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反思和校本培训为特点的在岗培训。其中“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正如考文德希德所言:“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使具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他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因此,反思对教师改进自己的工作有独特作用,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通过课程改革通识培训的学习,我们进一步明白了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而且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因为它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二、通过课后反思形成自己的教学策略

1.学会写反思日记或教学自传

教师要在一天结束后,写下自己的经验,如:教学的背景、效果,上课的具体感受,存在的问题,对课前预定目的和要求的实现程度,反思后的解决办法和设想,以及教育教学中的突发事件,自身价值观,道德观的悸动等,通过以上的对事实的客观叙述,分析积累,使问题得以解决,经验得以提炼和升华,缺陷之处得以完善,更好的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从学生身上反思

通过我们学生的眼睛,就像学生观察我们一样来观察我们自己,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的行动和假定。通过反思学生帮助我们明确是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目标、任务得以完成,是否使学生能够获得他们期望的意义。

3.通过同事来反思

同事的反思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与同事的积极的有建设性的交流来看到自身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对同事的教育、教学进行观摩、深思而反观自己,及时调整和矫正自身的问题。

4.通过科学理论的学习掌握来反思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掌握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使理论在实践中应用。对照反思自身的教学经验得以充实发展,澄清在实践中的困惑,把经验与理论探究结合起来,为解决现实的或未来的教学问题打下基础。

三、把反思性教学特征化

1.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实践活动,反思性教学的反思不是经验性教师教学后简单回想一下自己的教学情况的反思,而是一种可重复实验的研究意义的反思。二是它用科学和人文统一的方式解决处于教学的决策和技术以及伦理等层面的教学主体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不足之处),千方百计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使得参与反思性教学的教师获得了创造性思考直至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

2.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

教学中教师之所以要反思,主要是为了改进教学,这实质上是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努力。许多反思性教学专家认为,反思性教学兴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们通常假定,反思在本质上是教学与师范教育的好的和合理的方面,而且教师越能反思,在某种意义上越是好的教师”。“当人们努力追求合理性,并确证观念与行动,以形成对现象的新的理解和欣赏时,就要激励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

3.反思性教学强调两个“学会”,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

学会学习早已为人们熟悉,其含义也随人们的理解日趋丰富,不仅有技术的意义,而且有人格意义等。学会教学虽是新概念,但其含义与学会学习有类似之处,即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学习教学”的过程,不仅学习教学的技术,还要学习教学伦理与道德知识,善于把自己的主体性主体间性融合起来。

4.反思性教学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为突破口

一般来说,缺乏道德感的教师,除非因教学上的失误迫于外界压力,否则不会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反思性教学理论家看来,对于大多数有合格师资的学校来说,要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似乎比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与能力更为重要。而倡导反思,是增强教师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从教学中着手反思

1.反思教学现状,发现问题

这方面可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五种:一是叙事法,参与教师(指参与反思性教学的教师,下同)向别人讲述自己教学的故事,在讲故事过程中发现自己教学的问题或请别人发现自己的问题。二是微型教学,观看自己教学的录像带,在专家或他人的帮助下发现自己的不足(这两种方法主要用于发现教师自己的教学缺陷)。三是观察实况,发现教学中需要改进之处。四是讨论。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达成共识。五是文献检索,从学生作业、教学计划、教学理论文章等中发现问题(后三种方法主要用于发现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反思性教学小组要对参与教师或其他人发现的问题反复论证,以便准确地把握。这一过程,特别有利于增强参与教师发现问题的本领。

2.进行目的手段分析,提出假说

反思性教学的目的与要解决的教学问题的关系比较复杂。一方面,着手解决的问题不同,达到的目的可能两样。因此,在进行目的--手段分析之前,还需要进一步明确问题。

3.制定教学计划,将假说具体化

反思性教学计划与操作性教学计划有一定的相似性,尤其在形式上。但反思性教学计划实质上是研究计划。

4.实施计划,进行教学

在反思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教学计划要求观察教学过程,收集证实或证伪假说的材料。

5.分析和处理材料,得出初步结论,写出反思性日记或论文、实验报告

这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反思性教学周期。经过若干次循环,教师学会从选题到验证假说以及形成研究结论的全过程,从而成为遇到教学问题能用科学方法解决的学者型教师。

4.八年级英语的课后反思 篇四

八年级英语课后反思篇一

毕业至今,从教已经两年多了,刚到外校工作,面对首次接触的新教材,为了让自己更快地适应外校的教学工作,我在开学期间就争取了较多的机会到科组内前辈老师的课上听课学习,尽量做到边工作边学习,给自己不断充电,弥补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初步了解了本校教学特色和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之后,在开课一周前开始设计课程教学,拟定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尽可能的预先考虑到,认真写好教案,设计课件。尽量跟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这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全体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在“三课三反思”之后,我又重新整理了思路,考虑尽量使课堂的讲解简单化,条理化,生动化;努力做到知识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教学言简意赅。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名新教师不断努力的目标。本课是以一节“对话课”的模式设计的,此对话不存在太明显的信息沟,除了四个重复性的问题,对话的内容似乎能组成一篇介绍北京四季天气的阅读文。让学生能根据提示讲述北京四季的天气情况为主要的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来设计我的教案,设计每个步骤时都思考着怎样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这节课的设计比较多样,既有多媒体图片,又有比赛的形式,还有听课文的训练,小组讨论,表演复述课文,教学比较有层次,希望能长时间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在题型的设计也想尽量引起他们参与活动的欲望。大致步骤为:设置语境-内容理解-语言教学-巩固练习。

学生的课堂活动以整体练class work->小组练group work->同桌练pair work->大组合作 team work的形式有机结合而展开。导入和热身以训练学生听与说的语言微技能为主,活动以class work全班整体练为主,目的是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欲望。呈现新课的环节注重指导预测的学习策略,活动以pair work为主,体现对话的功能。听取个体段落的信息之后,让学生翻开课本整体感知并跟录音齐读,目的在于对所学的对话有个整体的了解。初步熟悉内容之后,进入“细节理解”的环节,设计不同的问题和练习检测学生对所学对话的认知程度,开始的练习设计以“词的活用”为主,接着考查对课文重要长句的结构,此环节以学生pair work为主,因为是节对话课,检测时要体现话语的交际功能。接着的游戏环节-巩固新知以Team work开展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最后的话题讨论环节,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开展的,目的让学生把刚学到的话语完成交际任务。

在语言教学的环节当中,先考查学生对关键词的掌握,接着是课文的关键句,在已掌握关键词和关键句的情况之下,最后以游戏的方式检测学生对文中段落描述的再现。此对话课里长句较多,内容较杂,要求初一的学生在40分钟的学习之后完全复述出来,显有难度,所以设计练习的时候做了大量的提示符号。从学生的整体反应来看,过多的提示,有利有弊,“利”在于能鼓励基础薄弱的同学开口锻炼的机会,“弊”于不利于发展能力强的学生真正的表达能力。以后我会多加注意调整和改进。

反思设计与课堂的不足之处:

__ 时间驾驭的能力不强,对学生的水平把握不足,导致部分环节时间把握不到位。

__ 学生关注面不广,忽视了部分的角落生。

__ 设计的提问练习太多,没有充分考虑给学生自主学习消化的时间。

__ 忽略设计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相关练习,缺乏体现语言的活用性,应适当增补格外的知识。

__ 没有做适当的鼓励,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如果能让学生在更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下参与活动,也许效果能更好。

八年级英语课后反思篇二

英语学习、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成了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没有掌握英语犹如缺乏一种思想,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知识源泉。可以这样说,学会英语,不但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是多了一个头脑!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

从事初中教学工作的我,结合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总结以下几点反思:

反思一、靠持续不断的语言知识,而不是“玩”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

初中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但单靠唱歌游戏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新鲜劲儿一过,孩子们就会厌倦。所以,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初中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光听说不读写,很难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养学习能力,也难减轻学习负担。所以初中学生还是应当认真进行语言学习。

反思二、英语应用能力需要相应的词汇。

“不学习语言规则、不掌握相当数量的词汇,英语应用能力就是空中楼阁”。目前在中学的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中,不要求学生掌握词汇,而只要求学生能根据提示或图片说出该单词,其本质无非是要学生们死记硬背,鹦鹉学舌。由于学生们没有相应的读音规则训练,不熟悉词汇的拼写规则,单词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因而导致了单词记忆的困难,并成了中学生学英语的瓶颈。

反思三、中学英语教师应有发展意识

一向以来,人们中学英语教师的语言知识能力要求不高,认为中学英语简单,不需要太好的语言功底,只要有良好的教学技能就可以了。其实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同样英语作为人们最广泛的交际用语之一,更是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如果我们的英语教师故步自封,不求进取,那么不但自己的语言知识很快陈旧落伍,误人子弟,而且会被时代所淘汰。

“Changing English in the changing world”。现代英语的变化,特别是口语方面的变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更因为国际互联网的形成,人们之间的交际变得越来越简捷。说话简单快捷,是现代人生活的一大特征。现代英语在这方面的变化表现为“一字多用”。

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英语词汇急剧增加,并且我们发现,现代英语词汇有相当一部分是取得新义的旧词,如,“input”(输入电子计算机的数据),“store”(电子计算机的储存器),“drive”(计算机驱动器)等。

3、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也许是美国对世界政治、经济影响日益强大的原因,美国英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们以使用美语和发美国音为时髦。

4、口语不断侵入书面语。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有正式、非正式、书面语,口语,方言,俚语之分,然而当今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我们的英语教师不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坚持不断地学习和接受新事物,不了解现代英语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那么,我们所教出来的学生一旦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他们会发现他们所学的英语是多么bookish(书呆子气)。而教师自己则可能甚至连小学生们所津津乐道的一些常用语也可能会出现理解性的错误。

反思四、中学英语教师应有文化意识

在中学英语的教学中,因为课文的简单易懂,所含的信息量少的缘故,很多中学英语教师忽视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而导致了一些语言情景的不真实,和虚假的语言的产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是文化信息的主要浓缩。对英语词汇的准确理解,和对语言环境的认识和创设和把握,需要对文化的比较深刻的理解。外族文化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对该族文化历史的研究和学习,通过对该族语言文学作品的研读,通过对该族文化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了解。而读原版英语经典著作的学习,是达到这三条的捷径。

反思五、中学英语教师应有情感意识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近几十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包括动机和态度等对英语学习的效果乃至成败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如何将素质教育理论引入外语教学是当前外语教学战线的一大课题。英语学习成功的因素中,除了智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那些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英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放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考试形式上呢,还是将教学注重点转移到学生的性格、兴趣、情绪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这是,现代教育思想转变的重大原则问题。事实证明,认为自己“民主、开放、平静、友好、体贴、乐于助人、聪明、富于逻辑性和快乐”的人,一般来说,其学习英语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于与上述性格相反或相差极大的学习者。另外,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习者会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等情况,英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意对外语学习者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控制。尤其是在中学的低年级阶段,英语教师要培养对学生的亲近感。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十分尊重学生,注意激励学生,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在当前“减负”工作中,英语教师尤其要注意体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感受,亲近学生,使学生喜爱英语教师和英语课,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益。

八年级英语课后反思篇三

在上学期的教学中,深刻的感受到,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认识,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树立新的课程观。在第一学期的教学中,我认识到以下几个问题:

一:刚学英语的时候,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程充满好奇,喜欢学习、模仿。但是,我发现自从小学读了几年后,好奇心逐渐减弱。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学生产生了消极情感,没有兴趣,甚至厌学。

二:教师面对一些整体学生进行教学的态度误区。教师对学生学习英语的要求过于严格,不能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性,没有发现他们接受语言的快慢程度,最终导致有的学生吃得饱,有的学生吃不饱。吃不饱的那部分学生就会产生以下情绪:上课或讲练习的时候,就会马虎,注意力不集中。

三:教师在有些知识点讲过后,有的甚至操练了多遍,反反复复强调了,学生仍没有掌握。有些教师就责怪学生,并因此加强反复训练。于是在教师的责怪声中,在枯燥的联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消失了。

从以上几个问题中,我体会到: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是因人而异的。有差别是正常的,要教好每一个学生,但不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一样、一个模式,不能要求学生都按一个模式去发展,而是开发学生不同的潜能,发展学生学英语的各方面能力。而且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去因材施教。

我认为关键是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做到听、说、读、写并举,眼、耳、口、鼻、脑并用,是激发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学生的学习类型是有差异的。而没有学习兴趣的差异更大;学生的喜爱也不一样,有的喜欢听说法,就是一直看着老师,听老师说,很少看书本;有的喜欢阅读法,就是一直盯着书本看,很少看老师或黑板。因此,英语教师必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他们喜欢英语。

除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多听、多练、多参与。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课堂教学的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新过程。

听学习英语的第一步。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教师们发现学生语音、语调不正确,主要是由于听的不够、模仿不当造成的。教师应训练学生多听英、美人士的发音,正确地模仿。目前各个学校都已设置了语音室,配置了录音机、录像机等现代化教学工具,为教师教、学生学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与语言场景。但是,上学期,这些设备使用较少,听力操练的不够多,因此,造成期末考试中,听力这一大题失分较多。

读是学习英语的第二步。让学生听了之后要开口读出来是很困难的,学生往往胆子小或怕难为情,不敢在课堂上大声的读出来。因此,要以鼓励为主,鼓励学生胆子大一点,大声读出来,这也是提高英语的办法之一。

我还认为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提供生动直观的形象和视野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走进教师所设计的情境画面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习What are these / those ?这一句型,我利用电脑课件,找了许多有关水果及交通工具的图片,有单数的,有复数的,让同学们看一看,比一比。在比较的过程中,区别“Whats this /that ?”和 “What are these / those ?”的不同点及不同的用法。然后让学生反复不断的操练,掌握这两个句型的用法。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教室里的实物,让组长发问,其他同学回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巩固所学知识,轻松地掌握了这一课的对话。诸如此类运用多媒体辅助情境教学似乎没有“苦”,学生却能很好地掌握对话内容,因此,以后要多用多媒体教学,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5.初中语文背影课后反思 篇五

其实,何止是朱自清的父亲,我们的父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父爱如山,成熟而稳重,无言而深沉。父爱浓于水,重于山,可是我们常常不理解父爱,总是觉得父亲啰嗦,说话不好听。当儿子的是否知道,在父亲眼里,儿子永远长不大,永远需要他的呵护,需要他的关爱,需要他遮风挡雨,父母的心永远系在儿女身上。作为儿女,应该感受到的不仅是唠叨,更是他们的寸草心。分离的那一刻,父亲想到儿子的旅途的艰辛,所以把橘子送给儿子,父亲买橘子时很艰难,父亲是个胖子,走路就已经很费事了,还得又“跳”又“爬”的攀月台给孩子买橘子,“蹒跚”、“探身”、“攀”、“缩”、“努力”……无不表露着父亲买橘子的艰难,但对父亲来说,能为孩子做的,都是甜的。父亲买了橘子回来,父子即将分别了,但父亲没有世界上的母亲那样对孩子的依依不舍,他表现得异常的轻松乐观。人心都是肉做的,在这分离的时刻,不理解父亲的儿子终于簌簌地流下了眼泪。文中表现得不仅是父子情,更是一种忏悔情,一种后悟爱。

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使之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逐渐形成独立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在《背影》的教学中,我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与他们平等相处,相互交流,他们在自主学习中爆发出超出平常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从学生积极探究的实践中,我也感受到了作为引导者的自豪和快乐。

文学即生活,文学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文学家、作家与普通人的不同,也许就在于他们对人生、对生活,有更敏锐的感觉、更深刻的思考。而我们要引导学生的,正是学习教材中各位作者对生活、对人生的那种更加敏锐的触角,更加细腻的触觉,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去生活,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捕捉,用心去积累。我布置了作文题《 的父亲》要求学生对父亲仔细观察,用心体会,然后写一篇具有真情实感的描写父亲的文章。学生由于对父亲有着独特的感知,所以写出了一篇篇优秀的文章。有一位同学写道:“岁月无情,生活的拮据一年又一年地煎熬着爸爸强健的身躯。如今的他,头发渐白,脸庞消瘦;如今的他已走过英俊潇洒、精神抖擞的壮年时代;如今的他总是埋头拼命劳作,希望家里的生活会好一些;如今的他放弃了那辆承载着他在那条乡间小道上走过5年的摩托车,换上了一辆破旧的自行车。

6.初中体育课课后反思 篇六

初中体育课课后反思篇一

凡了解中学体育课的人都知道,室外体育课从结构上分三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以及结束部分。也许有些人认为,就三部分而言,最重要的是基本部分,因为它是体育课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而其它两部分则次之。其实不然,我认为这三部分在认识上不应分主次,其它两部分更不应被忽略,特别是准备部分。它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它是上好一节室外体育课的前提条件。这是由它的两大功能决定的,这就是它的心理功能以及生理功能。

首先谈一下准备运动在心理上的功能。在室外体育课进行的最初阶段,教师通过集合,整理队伍。宣布课的内容特别是进行准备运动后,使学生的心理由静态阶段进入动态阶段,调节大脑皮质兴奋性处于适宜水平。这是一个首要条件,只有心理上作好了准备,才能由大脑通过神经发出指令去完成一系列动作,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之下,才能更精确地掌握和完成所学动作。

其次是准备运动在生理上的功能。进行准备运动的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是预防运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运动损伤,包括肌肉损伤,肌腱损伤以及关节损伤等等。据近年上海师范大学对70所中学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在众多的中学生运动损伤原因中,准备活动不充分导致的运动损伤占9.2%,仅次于技术动作不准确、场地设备不好、不遵守运动规则而排列第四位。可见做好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为什么进行准备运动可以预防和减少运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准动损伤呢?这得从肌肉(这里特指骨骼肌)的物理特性——粘滞性谈起。从运动解剖学上理解,粘滞性是原生质的普遍特性,是其内部所含胶状物质所造成的。肌肉纤维内部正具有这种特性,在肌肉收缩时产生阻力,要克服这种阻力,就必须消耗一定能量,气候寒冷时,肌肉的粘滞性增加。体温升高之后(即做准备运动之后),可以合肌肉粘滞性下降,提高骨肉的收缩和舒张的速度,增加肌力;在较高体温情况下,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会释放更多的氧,从而增加了肌肉的氧供应;由于物质代谢水平提高,可普遍提高神经和肌肉组织的兴备性;肌肉中温度升高还可使其中小血管扩张,减少外周阻力,增加肌肉中的血供应;同时,体温升高增加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加大柔韧性,并预防运动损伤。

初中体育课课后反思篇二

体育中考临近,我的初三体育教学工作马上要告一段落了。我们正用最饱满的状态,迎接体育中考的到来。20____——20____学年度,在领导的信任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下,我第一年从事初三体育教学工作,体验了从2011年九月到2012年5月中考体育的二百多个日日夜夜,其中有劳累、辛酸,更有感动、欣喜,回顾近一年的工作,历历在目:

一、远眺初三体育——我与初三结下缘

第一次带九年级的体育,带了六个班,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学校的要求和学生较弱的身体素质,毫无初三体育教学经验的我无数次陷入沉思,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如何把体育成绩尽快提上去?如何让体育成为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我开始制定短时间提升教学能力的计划:第一,多听课、多问;第二,多看书,多上网查;第三,多与班主任交流;第四,多反思自我。单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我教学能力的提升关键是得益于体育组良好的教研气氛,我和体育组的老师在一起集思广益为中考体育第一的目标不懈努力,真正做到了资源共享,课下我不断向其他学校的老师请教各项技术的重点,时常上网学习初三学生体育训练的方法,经常翻阅运动训练的书籍,短暂的一个多月里,逐渐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也渐渐的被学生勇于吃苦、刻苦拼搏的优秀品质感染了,正是由于在这种良好的教研氛围和几位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尽快的融入到了初三教师团队。

二、接近初三体育——我与学生快速成长

从九月开始上课,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可以说是整个初三学年最辛苦的阶段,由于以前没有接触过初三大强度的训练,个别学生的抵触心理很强,反映在课堂上就是纪律较散漫、量和强度无法完成,这就需要教师要有很强的责任心,面对懒散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严抓课堂纪律,向课堂要效率。为让学生们尽短时间进入初三体育训练状态,我不断与班主任交流,了解学生思想状况,与个别学生谈话,了解学生心理,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考体育,体育在中考当中起的什么作用,我们中考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中考能拿好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养成健康锻炼的好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的种种努力逐渐的感化了学生,教学秩序变得井然有序,我这里体会最深的就是虚心与努力,我和学生朝夕相处、共同练习,奋进让我们迅速的成长起来。

三、感悟初三体育——我们不懈努力

寒假结束之后,初三体育的训练逐渐由量向强度过度,男生1000米的时间满分在3分30秒,女生800米的时间满分3分24秒,最紧张的是男生的单杠,本来就是难度很大的项目,加上学生在寒假期间缺乏自主训练,所以成绩不尽理想。而假期前成绩还可以的1000米和800米也有所退步了。所以大部分同学表现出来的就是没有信心,每当我宣布时间,学生们总是感叹完不成,“第一,慢点没有关系,一定要让学生由信心;第二,要给学生建立必胜的信念”。共同的学习中,我与孩子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我不断的鼓励他们,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在不懈的努力。

四、欣喜初三体育——我们拼搏过不后悔

为迎接中考体育的到来,我们更是事无巨细,从前一天晚上学生的睡眠到应考早晨的饮食,从交通运动量的调整到学生着装等等,面面俱到。今天,面对所有的学生,我们召开了考前动员会,当我站到队伍前与学生共同回忆一起拼搏的日子时,我的喉咙时常哽咽,面对着我挚爱的学生们,为他们动员,为他们打气。从学生亢奋的情感中,我已看出学生必胜的信念,我们又一次强有力的见证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班主任的大力配合、初三体育团队的无悔付出、学生们的奋力拼搏。

五、回味初三体育——我们不会忘记

曾有这样一句话“没有带过初三,不能算的上真正的体育教师”,因为初三体育教学有其特殊性,那就是把训练教学化。我在近一年的初三体育教学中收益颇丰:

1、使我增长了运动训练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让我深刻的体验了运动训练的原则和方法。

2、提升了我的学生管理经验,提高了与学生的交往能力。

3、提高了我专项技术技能。

4、拓展了我的教研思路,提高了我的教研水平。

存在的不足:

由于第一年担任初三体育教师,我清楚到感到自己在诸多方面还存在不足:

1、专项技术技能的熟练度和把握程度不够准确。

2、初三学生的管理经验方面还有待提升。

3、初三体育教学的安全预案有待完善和加强。

改进方法与措施:

1、积极主动的学习三项技术的教学,多进行三项练习,感悟、创新教学方法。

2、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努力使教学内容衔接紧密,向课堂要效率。

3、多与班主任交流,学习班主任管理学生的好点子、好办法。

4、总结分析教学中的安全隐患,降低伤害事故发生的概率,认真学习教学安全的法律法规。

初中体育课课后反思篇三

学校丰富的体育课活动,会娱乐我们的身心,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特别是要临近期末,体育更能减缓学习压力,增强体质,能让自己在枯燥的学校生活之余使身心放松,心情舒畅的同时又大大的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效率,在动感中让人焕出青春的朝气,以饱满地精神去迎接期末的到来。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是每个人最大的财富,拥有健康的体魄又是每个人最大的愿望与梦想。而我们现在最直接的锻炼身体的方式只要就是学校的体育活动也基本上是体育活动了。因此,上好每一堂体育课是师生共同的愿望。

一直以来我都是个不怎么喜欢剧烈运动的人,所以,我在体育活动方面,就不像其他人一样的优秀。

但是体育课确实必上不可的,虽然我知道学校开设体育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拥有一个好身体,但是我却做不到像喜欢听歌一样的喜欢上体育课,我喜欢看别人在操场上的一举一动,但是却不想让自己在操场上跑和跳,我只适合做一个观赏者,并不适合做一个参与者。我不知道自己为此高兴还是悲哀。

上初中三个月多了,与朋友、同学认识的也多了,我认识了许多优秀的老师。我很庆幸,在我的一生中能遇到这么多优秀的老师。上体育课是我一直以来的老大难,因为体育是我的弱项。在我小学的时候,我对体育课的概念是集个和就解散,然后自由活动,然而,在上初中后,一切都变了,有人心变了,性格变了,还有就是体育课的上法变了。

每次上体育课首先就要做热身运动,这点我还能接受,毕竟老师是为了我们好,但是,热身过后,就是我们所谓的“魔鬼训练”了,不是俯卧撑,就是蹲马步或者是跳绳,这让我们才懂什么是体育课的同学们来说,无疑是一个艰难,每次上完后,有的同学就抱怨说这是什么体育课嘛,我也曾经这样过,但是我们的抱怨起不了任何作用,反而会越抱怨越严重。

所以,刚开始上体育课的感受是“累,累,太累,好累!”。我想虽然很累,但是我们也是要为了自己的身体更好,因此,我们不怕累。

除了累之外,还有一个是幽默风趣。偶尔向老师会跟我们开开玩笑,逗我们笑,与那些死板的老师形成鲜明的对比,毕竟向老师还年轻,有着一颗90后的心,但是,他发毛起来却有着一颗70后的心。体育课?现在我终于明白了,那抱怨脚疼的情形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体育课,那欢声笑语的画面为我们演绎了什么是体育课。

与体育课接触了三个月后,我发现它是一个变幻多端的孩子,有时它很温柔,让我们完成了任务就可以休息,有时,它很暴躁,让我们会完成额外的任务,不过,我觉得把这个孩子比作向老师更为恰当吧!体育课,我有时喜欢你,因为你让我们身心放松,我有时讨厌你,因为你让我们腰酸背疼,有时我又拿你没办法,因为你会让我们有一副好的身体,但是又太累,所以,拿你没办法。累和幽默这一组反义在我们的体育课上展现出来了,但是我更希望展现出来的是同学们的欢声笑语,而不是埋怨。

7.浅谈课后反思的反思点 篇七

一、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要根据教学实践、学生实际,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全面, 是否符合新教材的特点, 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否有机地融入到教学中, 使其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 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二、反思课堂情景创设

课后, 应对教学情景的创设进行回顾总结, 考虑你所创设的情景是否与上课内容相符?是否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引导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不和谐?从该课的教学体会和学生反馈的信息, 考虑下次课的情景创设, 并及时修正教案。

三、反思课程资源的开发

新的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 新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一本教科书、两支粉笔的做法显然行不通, 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 也是教材的建设者。本次教学是否依据课程标准, 注重联系社会的实际生活,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使教师、教材、学生成为课程的和谐统一体。

四、反思教法学法

课后应细心琢磨, 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 教法上有哪些创新, 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 启发是否得当, 训练是否到位等。对于本课中的得失, 及时总结, 考虑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 写出“再教设计”, 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五、反思学生的课堂表现

本次教学活动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学生是否对自己的教学内容保持较长的注意, 学生是否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课堂中, 能否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六、反思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中要以生为本, 因人施教, 实现分层教学。对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 设置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对接受能力较弱的, 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下功夫, 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体验成就感。一个成功的教学, 就是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 跑得快”, 中等生“吃得好, 跑得动”, 让学习困难的“吃得了, 不掉队”。

七、反思教学中“闪光点”

“闪光点”就是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做法。每一次教学活动都会有成功之处, 比如:找准活动内容的切入点;巧妙新颖的课堂引入;师生互动的提问技巧以及留有悬念的教学延伸活动等, 这些“得意”之作, 将他们记录下来, 以便于以后教学中参考使用。

八、反思自己的“败笔之处”

俗话说:“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再完善的教学设计也难免会有疏漏失误之处, 比如教学内容安排不妥, 教学重点、难点处理不当, 某种原因造成对学生积极性的挫伤, 草草的收场等。这些“败笔之处”, 要对其原因做深刻的分析与探究, 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弥补与矫正, 使之成为以后教学中吸取的教训。

九、反思“教学偶得”

再完美的教学设计方案也不可能写出教学活动中的每一句话, 更不可能100%的预见学生的思维活动、师生思维共振、情感交流的情况。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 学生的一些“奇思妙想”, 偶发性事件产生的灵感, 是课堂丰富的素材, 是对课堂教学的完善, 这些往往是突如其来, 如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 加以重组整合, 就会转瞬即逝, 成为无法弥补的遗憾。

十、反思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要层次分明, 精选、精炼, 评价的主题是能否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更多地指向有价值的教学任务、教学活动, 能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唤起他们的自信心, 能否发展学生思维、引导探究、迁移拓展提高学生能力。

8.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课后作业设计 篇八

【关键词】初中英语 层次教学 学困生 作业设计

坚持“学生的发展观”是新课改的宗旨,让每一位学生都会学习、都有所收获,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品尝到成功硕果的甘甜,是每一位教师努力追求的最高境界。但在“父母都喜欢听话的孩子”,“老师都喜欢成绩好的学生”的传统观念下,教学中教师的笑脸常对着优生绽放,对学困生嗤之以鼻、冷嘲热讽,甚至拿学困生的缺点当笑谈、当取笑差生的笑资……长此以往,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也会荡然无存。改变对学困生的态度和教学策略确实有必要。本文只从作业的布置方面,谈谈如何进行层次教学,促使学困生乐于学英语,不断取得进步。

一、作业有新意但不离其宗

初中英语课外作业,最常见的就是抄写单词、翻译短语、背诵课文和做练习等,这样的作业对于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来说无疑提不起精神、找不到兴趣点。但这些学困生喜欢新潮、喜欢敢作敢为,喜欢富有新意和挑战的东西。因此,教学中,在对作业的布置上,不妨设计一些有新意的作业,以吸引学困生的眼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如学习七年级上册Unit1的中心任务Task时,这篇书面表达的作业可以分层次布置:对于优生和中等偏上的直接布置作文题Myself或My good friend;对于中等或略微偏下的学生给出英语要点要他们完成书面表达;而对于部分学困生,则布置一个特殊的写作任务,先让他们画出自己的肖像,或准备要介绍的好友的头像,用3-4话概述一下“画中人”,使用I am...I am...years old.I have long/short hair或者写朋友的话,提示语为I have a good friend named...She/He is...years old.She/He has...hair.He/She likes...等,这样让其画画,再在低要求、难度低的作业中,学生能轻松完成,且乐在其中。

二、作业有创意,唯投其所好

多数学困生对学习要么不感兴趣、提不起精神,要不心有余而力不足。作业的布置如果和其他同学一样布置与要求,对作业态度的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死猪不怕热水烫”、我就不做看你奈我何!要么不论三七二十一,简单抄袭交差,应付教师检查。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尽管使出了种种解数,如罚抄写、罚写检讨反思等都不凑效,再次布置作业,同样的一幕幕会继续上演。教师们尽管绞尽脑汁,以求每一位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可是收效甚微,或根本无收效。其实,是教师的思想没解放,没找到问题的根本,和优秀生的作业布置一样,是产生不做、抄写的主要原因,而布置给这些学困生一些有新意的、能投其所好的作业,会杜绝不做或抄袭的现象。

如学习Travel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 hours一文时,在多数教师布置预习任务时,无非是预习单词会默写、找出课文中的短语并翻译和运用、熟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等,这样的作业布置,对我们一线的英语教师都不会感到惊讶和愕然,因为是我们的“看家本领”,就是为了体现新课改,将这样的作业书面化、预习学案化。不论怎样,“换汤不换药”,这样的作业对学生来说毫无兴趣可言,尤其对于学困生,他们会感到枯燥无味,再加上基础差的原因,这样的预习任务更使学困生对英语学习敬而远之。

而如果教师们能根据初中学生的喜欢上网、玩游戏的特点,下载下来这款“八小时周游世界”的游戏软件,或相关的教育游戏软件,让学困生或有兴趣玩游戏的学生通过游戏,预习新课未必不是创新。首先迎合了学生们爱玩、喜欢游戏的特点,也满足了学生不布置作业的需求,学生会一片哗然,高呼万岁。但这个作业的布置表面是游戏,实则是融知识的学习于游戏之中,通过游戏,将这款软件的功能、使用方法以及涉及到的学科知识,以及软件的设计者和目的是什么等都通过游戏而跃然纸上,在玩游戏之时,单词、短语、课文的理解等也都迎刃而解。

三、作业灵活,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为了杜绝学生抄写作业现象,除了布置学生的有新意、有创意的作业外,还要注意作业的灵活性,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写出自己的做题思路和想法,以起到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之功效,哪怕抄,也知道了为什么那么做的原因。如I think the shoes are______(play)的适当形式填空,对于这一个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十有八九学生做不出或做出错误的答案,不过为了让每一个都真正掌握,让其写出原因为什么填players’,估计多数学生会根据经验,不假思索players或player随心得出,而这个题目是说这些鞋子是运动员的,鞋子不是运动员。让学生写出依据,避免学生一味抄袭之现象,不得不引起思考,以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另外,大多数学困生喜欢动手实践,对抄写性作业毫不感兴趣,而英语的主要特点是运用,即实践性,如果英语课外作业突显实践性原则,符合学困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更符合英语的实际特点。

总之,根据学困生的实际,精心设计学困生所喜闻乐见的课外作业,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力避对作业的应付、不做现象,促其主动参与其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逐渐引导学生爱上英语,爱上学习,促其善学、乐学的根本转变。

参考文献:

[1]李金利.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解困策略[J].考试周刊,2012.

上一篇:大学生活方面个人总结下一篇:隋唐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