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处如何保障中心工作

2024-10-31

法规处如何保障中心工作(9篇)

1.法规处如何保障中心工作 篇一

劳动保障服务中心2012年工作计划

XXX乡劳动保障服务中心2012年工作目标

一、完成乡党委、乡政府布置的各项工作

二、积极做好劳动保障体系和各村劳动保障服务站等机构的建设工作,保证村级信息员能够稳定工作。定期对信息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使每位信息员在知识、工作和服务水平上能够达到要求,从而使全乡的保障工作有更大的发展。

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征缴和录入工作。

按照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乡党委的要求,积极组织对全乡XX万口人进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工作,为防止收缴过程中出现问题,明确XXX负责,其他人员协助工作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全乡人口的98%以上都能享受到医疗保险的待遇。

四、老年人生活补助信息采集和存折发放工作。

每月摸清全乡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的底数,按照XXX市对老年人的补助标准和要求逐一进行审核,对符合要求的老年人上报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武清财政局。经两局复审合格后将补助领取卡发放到老年人手中,使老年人得到政府的补贴。为更好的为老年人服务,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明确XXX负责此项工作,其他人员协助业务办理和问题的咨询。

五、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征缴和支付工作。

为使全乡居民在60岁以上能够领到养老金,达到老有所养,保障中心工作人员每周通过村信息员对本村居民进行宣传和咨询工作,要做到宣传到位、咨询满意。通过政策的优惠和服务的热情使本村居民踊跃的参加养老保险。保障中心每天由XXX负责为老年人随时办理养老保险,并按时将申报材料上报到区社保中心进行批复。

六、医疗保险赔付工作。

每年参保的城乡居民看病住院需要报销的费用在500万元左右,由于医疗单位或本人社保卡不会使用等原因导致看病住院费用不能直接刷卡报销,群众难免会有意见,今年保障中心特制订专项服务措施。

(一)、由XXX专人负责医疗保险的赔付工作,保障中心其他人员进行协助。

(二)、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经常沟通,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对参加审核的药物费用进行仔细的审查,将符合报销条件的票据按要求粘贴后上报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赔付科进行审核。

(三)、对城乡居民使用社保卡中遇到的问题和相关知识的进行咨询。每月两次对各村信息员和部分居民进行咨询和培训,使居民掌握社保卡的使用方法,以便其在看病住院时能够更快捷方便的进行费用的报销。

七、失业人员帮扶工作。

根据XXX市政府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的相关精神,由保障中心对下岗职工成立帮扶站。职责是对本乡内原国有企业、集体职工、乡直企业职工和私营企业职工进行帮助解困。

(一)、对下岗人员进行培训,树立其新的就业观念和自谋职业观念,并为岗人员办理就失业证。

(二)、对失业的40-50人员进行统计,对符合XXX市有关享受政策的40-50职工经核查无误后上报,使其能够及时领到失业金。为方便下岗职工咨询和手续的办理,本项工作由XXX负责。

八、劳动合同的签订工作。

为更好的贯彻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落实,根据XXX乡各企业的实际情况,落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相关任务精神,保障中心组织由专人XXX负责全乡企业劳动合同的签订工作。2012年计划每季度对各企业劳资主管或会计进行一次合同法的培训,及时检查各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情况,使职工和企业建立起互相尊重和平等的劳务关系,使XXX的经济能够和谐稳定的发展。

九、社会保障卡的办理与发放。

为使全乡居民都能够享受到看病住院时及花及报,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精神,社保卡由保障中心办理,主要工作是收集办卡人的个人信息,完成网上的办理和上报提交,并在45个工

作日内将办理完成的社保卡及时发放到本人手中。制卡工作涉及到社会千家万户的居民的看病报销,为使本乡居民能够人人都能够使用社保卡,保障中心在今年内将全乡剩余3000多人的社保卡全部制作完毕后发放到居民手中。此项工作由XXX负责。

十、就业工作。

就业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影响着全乡经济的发展。忽视就业工作将成为一个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目前豆张庄乡正处在项目大开发阶段,通过保障中心的平台摸清企业的用工数量和用工条件,积极组织下岗职工和全乡富余劳动力进行再就业,为此保障中心制定了专项计划。

(一)、每两个月举办一次招聘会,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提供互相沟通交流的平台。如果企业急需大量工人,也可以为其举办专项招聘。

(二)、建立求职登记和信息发布制度。对有用工需求的企业进行推荐就业。要求各企业建立用工需求登记制度,对企业的用工需求每月通过电子屏或公告形式进行发布,使想找工作的人员能够及时了解信息,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也能缓解企业的用工需求。

十一、技能培训工作。

2012年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安排,在全乡内分三批对企业新入职员工进行岗前技术培训和对各村富余劳动力进行机能培训,更多的为企业提供技术性人才。对各企业内的电工、电

焊工和锅炉工等特殊工种进行培训办证和证件的复审,保证各企业内特殊岗位操作人员都能持证上岗。此项工作由XXX负责,保障中心其他人员协助工作。

十二、劳动纠纷调解工作和拖欠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

随着XXX乡经济的发展,辖区内企业和建筑施工单位数量的增加,近年来全乡各类劳动纠纷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有所上升。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会议和文件精神,制定2012年劳动纠纷调解和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方案,以便对各企业和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的管理。

(一)、完善对各企业和用工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的监管,要求企业制定不少于8条的用工管理制度,并报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审查,同时乡保障中心留档备案。

(二)、及时了解企业和职工的动向,对上访的人员及时在乡保障中心进行调解和解决,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把问题留在基层,避免有人到乡上级单位进行上访。

(三)、摸清全乡建筑施工单位底数,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走访调查,及时了解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求各单位交金额不同的农民工工资风险保障金,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准确的发放。

(四)、规范建筑施工单位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协助乡政府对建筑企业进行指导和培训教育工作,定期对建筑企业进行劳动用工、工资发放和安全工作进行检查。为圆满完成劳动纠纷调解

和拖欠农民工工资清欠调解工作,配备XXX等人负责。

XXX乡劳动保障服务中心

2.法规处如何保障中心工作 篇二

下面我就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1 要抓住机遇搞好规划, 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1.1 保证教学设施的完善

目前, 教室中配备的教学设备均已长期使用, 之所以还能为教学工作提供服务主要得益于保障人员的精心保养维护。技术人员为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经常利用假期时间对设备进行彻底的检查、维修。但是设备不断老化是个客观事实, 对保障工作的影响也将日益扩大。因此硬件设备的采用应做到统筹全局、搞好规划, 本着满足需要、适当超前的基本原则, 科学配备教学设施, 打牢保障“教学”这一院校中心任务的基础。

1.2 使用现代化的保障手段和管理方式

目前, 我们的保障方式还比较落后, 由于缺少现代化的监控、通讯手段, 从故障出现到得到解决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 这样就很难保证在第一时间迅速解决故障。同时, 现在使用的教学设备数量大、种类多, 由于缺少科学的管理制度, 给设备的使用和保管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要切实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 应当采用先进的保障手段, 如现代化的监控方式、通

《临床医学诊疗》丛书招聘启事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 新的医学理论、医疗技术和诊疗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 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为了汇集这些宝贵经验, 并为医务工作者晋升职称创造条件, 《中外医疗》杂志社、《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联合组织有关专家、教授共同编写《临床医学诊疗丛书》, 有意参与本书编辑工作的医务人员请与丛书编委会联系。

电话:010-67348481 63385386传真:010-63385686 E-mail:zwylbjb@263.net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名苑2609室《中外医疗》杂志社邮编:100054

讯方式等等, 保证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为教学保驾护航。同时, 对于现代化的设备, 我们应采取科学的方式和制度去管理、使用, 要做到教学设备管理有档案、使用有记录。

1.3 坚持统筹兼顾, 保障重点的原则

我们的保障工作摊子大、头绪多, 涉及到教学、会议、集会等各个方面。但是, 目前的工作重点尚不突出, 当出现同一时间多项任务时不能抓住中心, 合理调配人力、物力, 容易造成顾此失彼的现象。面对这一形势, 应做到紧紧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开展工作, 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照顾一般, 圆满地完成各项任务。

2 提高保障人员素质, 建立过硬的保障队伍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和院校建设的推进对教学保障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现代化的教学保障需要一支过得硬的保障队伍。当前的情况是, 由于长期以来工作的繁忙, 缺少对外交流学习的时间与机遇, 工作经验的获得主要靠同事们的互相传授和自身摸索, 因此有所不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保障技术含量也在不断增加, 但保障人员的综合素质还不够高, 在服务意识、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及对设备的熟悉程度上还有所欠缺, 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工作的产生了影响。

2.1 合格的保障人员必须具备优秀的思想品

德, 要牢固树立“教学第一”的意识, 要有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的意识

2.2 合格的保障人员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

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 要掌握现代化设备的性能、使用保养、维修等各方面的知识

结合以上两点, 我认为一要加强保障队伍的建设, 应当通过岗位培训、选调人才等方式提高保障人员的综合素质。二要加强对外交流,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其它院校的工作方式、工作理念, 并以此来打造一支思想合格、技术过硬的保障队伍。同时, 在人员的配备上应当做到在不影响工作大局的情况下合理分工, 以做到人尽其才, 为完成保障任务、提高教学水平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摘要:随着院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教学手段也由最初的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及早期的幻灯、投影、视听设备等电教设备的使用转变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媒体运用, 如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多媒体模式, 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模式和基于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模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是以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基础, 因此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正常运行成为保障教学有序、高效开展的物质基础, 但设备的复杂性给使用者造成了很多的困难, 也大大增加了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工作量, 成为影响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不利因素。

3.为服务中心工作提供政治保障 篇三

突出队建树形象 开展创争做表率 为服务局党组中心工作提供政治保障

政治部党支部(2010年10月 日)

按照市局党组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政治部党支部高度重视,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城乡统筹、“扩大开放年”和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把发挥自身工作职能与服务局党组“4334”工作部署相结合,以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不断激发党员干部的生机与活力,支部创先争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抓好思想发动,打牢思想基础,增强全体党员创先争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月31日,市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动员部署会后,政治部支部高度重视,一是迅速开展学习活动。组织支部8名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市局有文件和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进同志动员讲话精神,提高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巩固和拓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创新司法行政工作的现实需要、是提升公正廉洁形象的内在要求的 1 深刻认识,激发主动参与创先争优活动的内在动力;二是落实创先争优目标。采取支部会、座谈会的形式,要求支部党员干部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突出重点、促进效果,明确了以“五好四强”为标准争创先进党支部和以“五带五争”为标准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目标;三是牵头发起创争倡议书。联合纪检监察和机关党委支部向全局各支部和共产党员发出了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倡议书”,号召各支部和全体党员做争创先进党组织的模范、做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模范、做敬业奉献的模范以卓有成效的行动践行自己的承诺,以以优异的成绩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四是制作展板广泛宣传。6月15日政治部及时将创先争优的目的意义、总体要求和任务、“五好四强”、“五带五争”、方法步骤和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等五个环节的内容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展板向全局干部职工进行广泛宣传。通过深入的思想发动,统一思想认识和带头倡议及主动宣传等措施,增强了支部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抓好组织领导,丰富活动载体,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一是建立完善责任体系。明确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履行“一岗双责”,带领支部成员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机制、工作内容、工作特色等方面创先争优;支部其他党员密切配合,把创先争优落实到各个岗位,落实到每个人,努力在思想 上更新观念,在行动上积极参与,在工作中积极创新,坚持用严谨的工作作风、扎实的工作态度,不断推动政治部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二是建立完善支部学习制度。明确每月学习不少于2次,每次时间不少于半天,坚持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学习制度,提出日学1小时、月读1好书、年长1技能的学习措施。创先争优活动中,认真组织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七个为什么》、《保密法》等必学内容的学习,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三是丰富活动载体。以组工人事、队伍建设、教育培训和新闻宣传为抓手,结合“三项制度”和“三项重点工作”,开展先进的思想政治理论、党员先掌握,机关纪律制度、党员先遵守,工作创先发展、党员先行动和比党性观念强、比业务技能优、比工作效率高的“三先三比”活动,着眼“创一流工作业绩、建一流政工队伍、塑一流机关形象”目标,大力加强支部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特色,务求实效的工作原则,严格支部党员教育和管理,努力把支部建设成高素质、高质量、高效率、一流的党员干部队伍。四是开展谈话谈心活动。掌握了解支部党员的思想状态和工作情况,关心干部的困难,及时化解思想疑虑推动工作顺利开展,帮助年轻干部成长进步,并对创先争优活动各个阶段的推进情况进行一次“回头看”,切实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 先锋模范作用。

三、抓好统筹兼顾,坚持协调推进,着力为局党组中心工作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一)把队伍建设与创先争优相结合,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

加强基层组织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政治部从加强基层组织和司法行政队伍发展的实际出发,在全系统牵头开展了“提升公正廉洁形象,争做服务大局表率活动”,总结提炼出“开拓创新、服务为本、公正高效、清正廉洁”的成都司法行政核心价值理念,作为司法行政创新发展的信念支撑和凝聚队伍的精神纽带。创先争优活动中,着眼干部调整,努力搭建让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选拔任用平台。一是科学制定了完善的竞职方案。针对我局干部职务多年未动的特殊情况,多角度思考、多层面探索,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科学地制定了干部竞职方案,并对在竞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提出了应对措施,为选拔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优秀领导干部打下了坚实基础,保证了干部选拔工作及时、平稳、有效完成。二是成功选拔了一批优秀的领导干部。历时四个多月,在全局广泛开展“两推一述”竞争上岗,选拔了处级领导干部14名,处级非领导干部9名,把一批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勤政廉洁,有较强创造力、执行力、凝 聚力和战斗力,有较高党性修养、素质优良,能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优秀干部选拔到了领导岗位上作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并对24名处级领导干部进和39名一般干部进行了轮岗交流,进一步优化了组织结构,使各基层党组织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坚强堡垒。三是创新了干部考核机制。创先争优重在武装思想、重在解决问题、重在取得实效,政治部着眼工作争先、服务争先、业绩争先,从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入手,制定了《成都市司法局处级领导干部工作绩效考核暂行办法》,坚持一季度一测评,综合运用民主测评、民意调查、个别谈话、实绩分析、综合评价等方法,为干部教育、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一、二季度独具匠心的民主测评分析报告,把干部实绩、存在问题和测评结果等用文字和图表的形式进行了详实的比对和说明,得到了局党组的充分肯定。四是加强了机关管理制度建设。创先争优需要我们每个同志都保持昂扬进取的斗志和只争朝夕的精神,需要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埋头苦干、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在本职岗位上作出显著成绩,需要端正思想作风,提高政治素质,模范遵守党纪国法和机关纪律制度,为此,政治部制定了干部问责、行政督查、干部日常考察日常管理等制度和办法,开展了工作督查和谈话谈心活动,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现象较好改善,“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的工作理念进一步牢固,促进了每个支部、每个党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把教育培训与创先争优相结合,提升了干部队伍思想素质和工作创争能力

搞好教育培训是提高司法行政队伍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司法行政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政治部按照“学风优、作风优、素质优”的创先争优要求,以全员参训、立足岗位、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总体目标,狠抓了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工作。一是科学制定教育培训方案。在调查研究和充分征求各处(室)意见的基础上,结合省委政法委“三项制度”建设,从为司法行政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和健全教育培训长效机制,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出发,制定了《2010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培训工作方案》和《2010年──2011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培训工作方案》,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纪律严明、执法公正的高素质司法行政队伍。二是系统组织开展教育培训。充分发挥教育培训在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技能训练和文化素养等为基本内容,把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个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注重组织好、保障好,落实好,着力加强培训管理、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通过听课、讨论、演练、参观等一系列交流互动式的教学培训,更新了干部的思想观念,强化了主动学习的态度,提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在完成好部省市各级各部门调训的基础上,局机关组织综合知识培训13次,各业务处室组织 业务技能培训12次,目前全系统已举办各类培训班98期(次),参训7260人次。三是积极组织开展技能练兵。围绕提高干部队伍运用法律政策、做好群众工作、处臵突发事件、引导社会舆论、信息化应用“五大能力”,创新技能练兵方式和载体,把司法行政各项业务知识、创先争优知识和公文写作、信息、保密、新闻宣传及思想政治、机关党建、纪检监察等综合知识作为技能练兵的重点,编印“应知应会”知识读本6期,发放到全局每一名干部职工和区(市)县司法局,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学习和开展岗位技能大练兵活动。为检验全员参与、紧贴实战、注重实际的效果,开展了全系统“应知应会”知识考试,全系统共974名干部职工参加了考试活动。通过建立完善统一管理、分级实施、运转协调、优质高效的培训管理和实施机制,干部队伍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思想作风进一步端正,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行动、推动工作,在解放思想中争当先进,在推进工作中争当优秀,在服务大局中争当表率的创争风气自觉形成。

三、把对外宣传与创先争优相结合,营造了干部队伍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

新闻宣传既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工作发展、让党委政府和社会了解支持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途径。创争活动中,政治部围绕“提升公正廉洁形象,争做服务大局表率”,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司法行政工作 简报,大力宣传全系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及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典型事迹。一是塑造了鲜活的先进典型。抓住评选第三届“建设成都杰出贡献奖”的机遇,组织发动全系统积极推荐建设成都“杰出事件”和“杰出人物”,并在《成都日报》等媒体多次宣传我系统杰出人物,成功推荐我系统司法助理员人民调解员苏长富、律师李世亮荣获“建设成都贡献奖”光荣称号;抓住全市宣传抗洪救灾先进事迹的机遇,收集整理全系统抗洪救灾先进集体和个人,在《成都日报》、《天府长安》等媒体宣传了蒲江县寿安司法所和都江堰市龙池司法所长雷国田等5人的先进事迹。在全系统、全市塑造了一批鲜活的先进典型,提升了司法行政队伍公正廉洁、服务为民的良好形象。二是宣传司法行政积极创先争优和在服务大局中的重要作用。抓住中央媒体采访四川“大调解”、“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全国综治工作会议、法治城市创建〃成都论坛等重要会议在成都举行的契机,制作专题宣传片2部,在《成都日报》开辟司法之窗和人民调解促和谐2个专题栏目,对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在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促发展惠民生等工作中创先争优并做出重要贡献进行了深度报道,截至9月,在《法制日报》、《成都日报》等媒体制作宣传专板36次,《人民日报》、《法制日报》、《成都日报》等党报党刊刊发我系统新闻稿件260余篇,充分展示了司法行政系统在服务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三是树立队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在大力加强新闻媒体宣传 和市局内网宣传的同时,进一步创新宣传阵地,在市局公众信息网增加“队伍风采”网页栏目,创立司法行政工作简报《队建专刊》,及时对全市司法行政系统队伍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肯定和推广,把基层一线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取得的优秀成绩向党委政府、上级机关和社会公众展示。目前,市局公众信息网“队伍风采”栏目已上传信息130余条次;印发《队建专刊》20期,宣传先进典型24个,进一步营造了全系统争做表率、争当标兵的良好氛围,激发了干部职工紧密联系工作实际争当先进、争做优秀的信心和决心。

4.劳动保障局信息中心工作总结 篇四

2009年,在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按照国家金保工程建设统一规划和“四个全覆盖”的要求,坚持服务与创新,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积极指导和推动全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开展金保工程建设,全省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步伐继续加快,年底前可以全面完成年初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工作实绩

(一)金保工程建设

1.数据中心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全省联网进一步向社区、乡镇延伸。

今年上半年对省级数据中心交换区硬件设备进行升级换代,进一步提升了数据交换和对外服务的能力。交换区上传的指标数据也由原来的养老和失业两大险种,扩展到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险种及财务交换数据,数据增量也从最初的每月1G增加到4G;各市数据中心的业务数据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设备资源、技术资源和数据资源的管理进一步统一。全省南京、无锡、常州、南通、连云港、淮安、泰州、宿迁市8市已基本建成统一的劳动保障数据中心,徐州、盐城2市也已完成机房建设和对现有网络系统调整和整合工作,目前正在进行社会保险应用系统的整合工作。

加快推进各市城域网建设,实现市级劳动保障数据中心与各县(市)、区的网络连通,在推进苏北五市统一应用软件的实施的同时,促进其网络系统建设,充分整合现有网络资源,扩大网络覆盖范围,缩小与全省其它城市的差距,预计年底前全省城域网覆盖率达到

98.5%,已经完成年度目标;同时,实施“镇镇通”工程,抓紧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与银行、企业、定点医院、定点药店的网络连接,将劳动保障服务全面延伸到社区基层。

年底前,我们将对苏兴大厦的网络设备进行升级更新,对苏兴大厦和颐和商厦两个机房进行裸光纤互连,共享两机房的硬件设备资源,对生产区和交换区数据进行互备,并预留与人事厅相关网络系统的接口,制定省级网络系统实施方案和招标采购工作方案。

2.数据整理和传输工作得到加强,联网应用进一步拓展。

今年,在部原有的养老和失业两大险种指标数据基础上,又增加了工伤保险165项、医疗保险420项、生育保险75项和财务交换库26项指标。我省已经完成联网软件和财务交换库软件的安装实施工作,并进行软件的现场培训工作。2009年10月,养老保险联网180项数据上传37万家参保单位、1409万参保职工、364万离退休、15万供养亲属、21万转移人员,累计上传养老保险交换数据370万条参保单位、13410万条参保职工、3477万条离退休人员、134条供养亲属、127万条关系转移人员,全省养老保险数据上传率为100%,达到全年工作目标;10月份,全省上传失业登记人员约47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约19.8万;医疗、工伤、生育保险也有部分市开始上传,2009年10月份,交换区上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335万人,城镇普通门诊费用结算60万条,城镇门诊大病费用结算118万条。与此同时,我们完成了全国、全省劳动保障部门23场视频会议的技术保障和会场保障服务工作,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

3.社会保险统一应用软件在连云港、宿迁、淮安3市成功上线。

2009年,全面推进苏北五市金保工程统一应用软件的开发和实施工作,目前社会保险统一应用软件已完成主体开发,并在连云港、宿迁和淮安3市顺利上线运行,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徐州、盐城2市正在进行应用软件测试、业务数据转换和接口开发工作,进入上线冲刺阶段,预计年底左右能上线试运行;全省统一开发了劳动监察、劳动仲裁系统软件:劳动监察软件在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徐州、镇江、常州、扬州8市成功上线,我省其它市在本市一体化系统中已经包括监察子系统,至此,我省标准统一的劳动监察系统已经覆盖全省所有地级市,并正在向县区级延伸;劳动仲裁业务子系统因仲裁法的出台,已经根据业务要求对软件进行相应修改,已经在无锡、徐州、常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泰州、镇江、宿迁11市完成安装工作,并交市局相关业务部门使用。年底前完成南京和苏州的安装工作,至此我省标准统一的劳动监察系统已经覆盖全省所有地级市,并逐步向县区级延伸。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劳动就业、劳动监察、就业管理应用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通过资源数据交换共享,实现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

对原有全省统一的就业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升级,此次就业系统升级是以全省“金保工程”平台为依托,以满足劳动就业业务管理和服务为目标,建立集劳动就业业务经办和公共服务的应用系统,实现对辖区内所有劳动者就业状态和变化情况的全过程记录、动态化管理。在市、县(市)、街道(乡镇)和社区联网的基础上,实现与同级社会保险信息子系统耦合,与部失业保险和失业监测软件的数据交换,建成全省统一的劳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以系统为依托,优化业务处理流程,建立规范的业务管理体系、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科学的宏观管理体系。目前全省所有地市实施完毕,进入试运行阶段。通过统一软件的实施,优化了经办流程,推动体制机制的创新,对提升劳动保障部门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公共服务建设

公共服务的全方位,就是以面向广大劳动者参保对象及单位的不同层次需求,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劳动保障公共服务。我们在抓好实体公共服务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以“一号一网一卡”为标志的公共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提供24小时劳动保障服务,随时聆听老百姓的呼声,随时办理老百姓需求的事务,真正实现零距离服务。

1.“一号”就是打造12333服务品牌。

完善规章制度,全面落实咨询服务规范。全省12333建立了标准统一的制度体系框架,包括服务标准、行为规范、业务流程、培训考核制度等等,并对全省12333服务情况统一监测控制、统一质量考核、统一调查分析、统一管理交流;严格考核,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日常监测,省厅每月对各地进行上线监测和电话质量抽检,尤其是呼入总量、上线率、接通率、服务质量等业务核心指标的监测,实行定期通报。对上年度全省咨询服务进行考评,评选优秀咨询服务单位和优秀咨询员,培养和树立咨询服务典型,取得显著成效;加强工作指导,规范咨询服务。每季度召开全省主任座谈会,加强业务指导和建设经验交流,促进了全省12333咨询服务发展,实现了“一地呼入、全省咨询”,全省联动响应;全省咨询服务量大幅上升,服务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10月全省咨询服务联动开通,人工座席达到180个。截止10月底,全省12333电话咨询总量已达361万个,完成了全年任务的103.14%,其中,人工坐席呼入总量159万个,人工接通率达到了78.35%。网上邮件咨询量47267件,回复率为100%,12333网站访问量236.4万。网站与电话之间良性互动,大大提高了服务效能,社会效应良好,12333服务民生的功能得到广泛认同;加大培训力度,打造专业化队伍。重抓咨询员招聘、培训、考核、作风建设等方面工作,实现业务培训制度化、日常化,加强团队作风建设、团队文化建设、团队形象,努力培养一支高效精干专业化的队伍;优化升级系

统软件,全国首创共享政策知识库。建设了全省统一的12333知识库系统,形成了政策法规的全省联动共享、知识库与门户网站政策频道共享的创新特色,具有系统集中管理、横向纵向数据共享的优点。

今年江苏12333获得了“江苏省行业文明服务品牌”光荣称号。

2.“一网”就是打造劳动保障网上服务。

今年新改版的“江苏劳动保障网”,全力打造网上的“办事服务大厅”、“综合资讯中心”、“政务信息公开”、“互动咨询平台”和“政策知识库”五大综合频道以及多项特色服务。建立网上综合资讯中心。采用更加丰富的文字图片结合方式,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地发布最新行业动态,资讯中心在及时、全面、深入地报道国家、省、市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最新动态、重大活动的同时,更进一步发挥劳动保障专业优势,对劳动保障的重点推进工作、对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报道和深入剖析,向民众提供出有价值的信息资讯,今年共组织了15个专题报道;全面规范劳动保障政务信息公开。“江苏劳动保障网”作为厅门户网站,是劳动保障政务信息公开的主渠道,按照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系统实施指引》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信息公开目录,为公众提供便捷的依申请途径,发布最新统计数据、统计公报等政务信息,更加有力地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我厅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全面深入的政策发布与解读,利用12333知识库专业化的优势,提供最全面、最权威的劳动保障政策,便于广大公众查阅,形成了12333知识库与门户网站政策频道共享资源的特色,在线可提供政策文件查询数达1900余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按照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的要求,开设“网上办事服务大厅”,“网上大厅”扩展了原公共服务内容,进一步整合了各种内部资源,贯通厅各行政审批、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等各业务信息系统,实现了所有行政权力的网上公开运行、实

现了各项业务的网上办理、实现了针对不同服务对象的场景式服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业务在网上办理,让公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一站式、全天候、全过程、全省联动的网上在线服务。目前,涉及劳动保障的157项行政权力,严格按照省里统一标准和要求加以依法规范,简化了办事流程,此外,还有36项业务经办项目,也与权力项目一起,统一整合服务项目,在网上大厅实现了网上申报、网上查询、网上展现、网上下载,权力与业务作为公共产品,在“网上办事服务大厅”对外提供公共服务;构建网上维权中心。创新性建立包含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仲裁、劳动工资及劳动关系调整等业务内容及数据在内的劳动保障综合权益维护子站,方便公众一点登陆进行网上维权;搭建多位一体的互动咨询平台。“互动专区”以提供多位一体的劳动保障咨询服务为重点,通过12333劳动保障咨询电话和咨询服务网互动,提供全省联动在线咨询服务,是政府与民众网上互动交流、倾听民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今年1至11月,“江苏劳动保障网”网上咨询总量5747件,其中厅长信箱850件,建议意见109件,业务咨询4089件,办理投诉举报686件,依申请公开13件,处理率100%。在“中国江苏”和“江苏劳动保障网”举办了5次在线访谈活动,还现场直播新闻发布会2次,第一时间报道了我省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全新推出市县局长在线访谈活动,进一步加强与公众的互动交流,有效地宣传了今年以来全省劳动保障系统服务民生的重大举措;开设多项特色栏目。新增个性化场景式服务、全省联动劳动监察投诉举报、民生高清组图等三项特色栏目,这些特色栏目的建成,更好的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加强全省劳动保障网的指导,推动全省网站建设。对上年度全省劳动保障网站进行测评,促进了省市劳动保障网站建设进程的加快和综合水平的提高。

“江苏劳动保障网”在省政府组织的2008年度网站测评中名列省级机关第一,并连续三年被评为“年度优秀政府网站”,此外,还荣获“2008年省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

3.“一卡”就是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的规范发行。

全省金保工程建设过程中,各地将社会保障卡作为一个重要抓手,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卡的发行和应用。南京、无锡、南通、泰州等地全面按照全国统一的建设标准和发行注册程序发行全国统一标准的社会保障卡,同时将应用范围覆盖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领域,使社会保障卡成为广大劳动者办理劳动保障事务的一张绿色通行证。到2009年9月底,全省按照国家统一标准新发行的社会保障卡已达到522万张,已完成全年新增发卡100万张目标任务。

二、勤奋敬业,争创一流,形成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

我们进一步加强了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充分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形成鼓励干事、人人争先的工作氛围。

1.大兴学习调研之风。

形成学习教育的长效管理机制。针对信息中心的工作特点,有计划地、系统地组织学习劳动保障政策、业务和理论,学习信息化的新知识、新技术,加强人员培训,特别是提高将信息技术和劳动保障政策、业务紧密结合起来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大家真正担当起江苏金保工程建设排头兵作用。同时,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着力解决当前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中的难点、重点问题。

2.大兴勤奋干事之风。

金保工程建设是劳动保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工作中必须高标准、严要求。我们要求信息中心全体人员一定要发扬争创一流的精神扎实推进,力争打造出一流的工程,为人民群众提供一流的服务,为劳动保障工作的开展提供一流的平台。

省劳动保障信息中心荣获厅2008年度先进集体一等奖。

三、加强配合,团结协作,主动融入劳动保障工作大局

信息中心是综合服务部门,从事的是劳动保障基础性工作,工作中涉及很多部门和各个处室、单位。我们十分强调强化服务意识,从大局出发,主动为各项业务工作考虑,主动配合业务部门做好工作,努力用信息化手段支持劳动保障工作的机制创新、体制创新。

在信息中心内部,同志之间都能坦诚相待,在讨论工作时畅所欲言,鼓励大家出主意、想办法。开展工作既有分工侧重,又强调团队精神,共同协作。

四、端正行风,主动服务,自觉维护劳动保障部门的社会形象

一是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将“不接受馈赠,不接受吃请”作为信息中心全体同志必须恪守的硬规矩、铁纪律。二是增强服务意识。以服务为己任,在工作中积极主动,无论是视频会议的技术保障、会务服务,还是业务信息系统的维护、电脑的修理,都认认真真地去做,不推诿,不拖拉。三是提高服务质量。主动上门征求厅机关处室、单位以及基层的意见,掌握第一手资料,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改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完善内部工作制度和行为规范,力争做到群众满意、基层满意、厅机关干部职工满意。四是丰富服务内容。将公共服务信息系统作为反映劳动保障部门工作作风、服务能力的窗口,关系劳动保障部门整体形象的重点工程来建,全面推进12333劳动保障咨询服务系统、“江苏劳动保障网”、社区服务信

5.乡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篇五

今年以来,我们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县人社局的业务指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保障职能作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努力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使我镇的社会保障工作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下面对这几个月来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党的十八大精神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论知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增强职业道德素养,加大服务意识。

二、认真开展工作。

1、热情、高效为民,做好办公室各项日常工作和群众来访的政策解答。我中心主要承担着就业失业登记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业务的办理,本着热情为民、高效服务的宗旨,我中心均是在申请人提出申请后两个工作日内办结,大大地为办证群众提供了方便。同时以办公室为阵地,积极向来访群众解答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惠民政策和办理流程,获得群众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2、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费的征缴工作。

每年3月是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集中代扣代缴的时间,为了保证群众的代扣账号有足额的费用,我们在第一季度做好宣传工作,让群众知晓及时在代扣账号存够金额,之后每个月发布各村到账失败人员名单,目前为止我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已缴费16890人,完成缴费率80%,已参保29033人,参保率93.25%,已签约17420人,签约率81.54%,圆满完成了县局下达的任务。

3、做好领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我镇2015年共有7317人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这些人分布居住于全镇16个村(社区),为了掌握这些人的生存状况,我中心于第一季度在全镇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资格认证工作,并每月由专门负责的村干做好死亡人员的注销工作,确实社保资金规范发放。

4、做好2015年企业退休人员“人脸”识别建模信息采集工作,为全镇2300名企业退休人员进行了“人脸”识别信息采集,并进行建模。

5、做好2015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申请领取待遇的工作。在1月份时我中心就将所有1955年出生的参保人员从系统中导出来,通知适龄人员及时前来办理申领待遇手续,目前已办理513人。

6、做好就业再就业及培训工作。为了方便返乡农民工找工作,我中心开展了一次“春风行动“,3月10日在双桥街上成功举办了一场招聘会,进场参加现场招聘会的企业有11家,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进行招聘,进场应聘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近200多人次,双方当场达成就业意向的有60多人。协助县职校组织本镇农民参加电工、电焊技能培训。

7、为重点劳动密集型企业服务。制定了全镇的工作方案,并到各村屯进行了相关的宣传,于2015年9月23日、24日在腾翔街、双桥街举办了富士康专场招聘会,经过努力为南宁富士康推介了56名人员进企工作。

9、开展2015年企事业单位劳动监察年审。全年为本镇44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劳动监察年审。

10、积极开展生态乡村工作。根据镇党委政府的安排和部署,本单位工作人员进驻自己的挂点村屯开展工作,经常到点进行督查,并于每月9日组织开展全民清扫活动。

11、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开展各项中心工作。本单位抽调人员参加大伍屯的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贫困村的精准识别工作、土地确权等工作。

下一步工作计划

1、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为中心,坚持直面群众,以干部包村形式,将任务分解到个人,走到农户中去,大力宣传政策,争取在八月份完成全年任务。

2、进一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3、加强生态乡村工作。

4、开展企业退休人员资格认证工作。

5、完成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征缴工作。

一年来,我中心取优补缺,精心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明年我们将继续努力工作,克服不足,开拓进取,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2015年经XX县社会组织工作在市民政局精心指导及党工委、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社会组织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引导行业协会发展,切实增强和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的能力,努力为社会组织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有序地推动了XX县社会组织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15年社会组织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社会组织基本情况

2015年XX县社会组织稳步发展,民办非企业单位主要分布在教育、养老服务、文化体育等服务领域。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要求办理登记。加大对民间组织的监督检查力度。抓好社会组织的成立、变更、注销等工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有关登记费用全部取消。2015年社会团体新成立15个,社会团体变更4个,社会团体注销1个,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12个,民办非企业单位变更17个。2014年检工作已顺利结束,2014年检社会团体年检合格59个,民非年检合格实检150个。

二、2015年社会组织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管理,确保社会组织正常经营。

2015年,我局将加强创新社会组织的建设与管理放在重要位置,围绕社会组织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及时掌握社会组织动态,加强对我县社会组织的指导和协调,为促进社会组织有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二)加强管理监督,提高社会组织的服务水平。

2015年,我局对社会组织加强管理、监督,确保社会组织正常运营,为提高社会组织的行业服务水平,我局与业务主管部门经常深入社会组织单位进行业务指导、检查、监督,不断提高社会组织的服务水平,以便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三)加强安全大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根据市政府、市民政局有关加强安全生产的通知要求,为加强社会组织日常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我局与工商、教育局、卫生计生局、安监局对县内的社会组织进行不定期开展安全大检查,确保了我县社会组织单位安全、健康发展。

三、创新社会管理方式,规范社会组织运行。

(一)是及时落实四类组织直接登记制度。按照国家、自治区修订、制定的社会组织法规政策相关规定,根据自治区民政厅《关于印发广西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桂民发〔2015〕25号),我局积极改革社会组织登记制度,积极落实行业协会商会、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登记制度,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南宁武鸣真情养老院是我县第一所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2015年8月26日在XX县民政局登记,也是我县公建民营的养老服务机构。目前还有XX县志愿者服务联合协会咨询相关业务。

(二)是认真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2015年初,自治区民政厅印发了《关于规范学会协会管理的规定》(桂民发〔2015〕2号),明确提出“政社分开”的要求。我局转发了该文件,明确要求我局管理范围内的行业商会实行政社分开,坚决做到机构、职能、资产、财务、人员和行政机关脱钩;现职国家工作人员以及法律法规授权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其他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得在行业协会兼职。

(三)是完善制度规范,强化行业自律。积极推进建立健全社会组织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管理体制,健全社会组织监管和自律制度,推动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规范社会组织行为。

(四)积极开展社会组织评估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县社会组织能力建设,规范社会组织管理,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和谐发展,我局根据《民政部关于推进民间组织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07】127号、民政部《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民政部令第39号)和自治区民政厅有关通知精神。我局积极部署开展社会组织评估工作,成立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并向XX区民政局交流经验,现在行文请示县政府评估工作实施方案,还在待审中。

(五)社会组织党支部覆盖率100%。

6.法规处如何保障中心工作 篇六

为响应分厂春节前安全生产工作大检查要求,确保中心各项安全工作在春节前有条不紊进行,结合车间实际,确定安全工作重心不动摇,以预防促整改,责任分工明晰,自上而下积极动员,自主自发梳理安全管理和现场管理工作短板,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确保各项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生产保障中心安全生产工作大检查领导小组: 组长:王经邦 陈海东 田建华 副组长:郭志英 丁义红

成员:梁小玲 李保山 栾丽 刘文华 刘强 各班组组长

2、检查时间:

2013年1月26日-2013年1月31日

3、检查内容:

⑴ 围绕“防火、防爆、防交通事故、防机械伤害、防触电、防中毒、防坍塌、防冻凝”等“八防”措施的落实,对重点班组和重点部位首先进行排查,包装班、保管班、汽车班所属的包装区域、成品半成品库区域、毛坯库区域、危险化学品存放库区域、润滑油站、汽车班库房区域的卫生环境、消防设施、规章制度墙贴、库房安全提醒标示牌一一进行了排查,接下来对钳工一班、钳工二班、电工班所属的工作平台区域、配电柜区域整体检查,包括技术组和业务组办公室的电源线、各类电气接线端、环境卫生整体巡查,班组和检查小组共同排查,对不符合规定的隐患及时整改。

⑵ 车间重点领域和要害部位采取复查措施,当天检查整改完,第二天车间检查小组再次复查,主要是针对汽车班各类车辆使用、三交一封填写,保管班所有库房消防设施完整性和安全性,环境卫生,危化品库规章制度完整性,摆放是否符合安全规范,包装班现场卫生,现场包装质量,电工班变电所和配电柜区域卫生,规章制度墙贴是否完整,按钮和锁头是否完好,钳工工作平台是否干净整洁,以及所有班组安全记录是否规范和完整进行了重点复查,确保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⑶ 坚持安全巡检制度和领导干部值班制度,确保关键阶段不掉链子,随时能联系到生产保障中心领导,出现问题能及时反馈给领导小组各个成员。

7.法规处如何保障中心工作 篇七

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

同志们:

今天我受xxx主任的委托,对我中心世青赛环境保障工作进行总结。世青

赛,不仅对参赛运动员是一次考验,对我们朝阳环卫所承担的环境保障工作更是一次考验。在备战和保障作为奥运会前的这项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中,我中心从各级领导到普通职工都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把为世青赛服务作为重中之重的一项工作,统一协调部署,想在前,做在先,全心投入,克服困难,用热情和汗水展示了朝阳环卫人的风采和文明规范的服务形象。让人欣喜的是,在迎接世青赛这场考试中,朝阳环卫的环境保障工作向各级领导和市民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领导有力,动员部署到位

在备战这次赛事当中,我中心首先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三位副主任为副组长以及相关科室和各专业作业单位行政一把手为成员的世青赛环境保障领导小组和工作办公室。全中心上下广泛发动,严密组织,狠抓落实,举全局之力,高标准,抓重点,全面动员,精心策划,以服务奥运的标准制定工作预案,对内统筹,对外协调,注重细节,超前准备。各场队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在纷纷召开动员部署会的基础上,查找工作漏洞和安全隐患,整治车容车貌,有的单位还召开誓师大会,干部职工纷纷在会上表示了决心,中心上下以积极的态度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二、围绕世青赛以各种方式搞好备战工作

(一)集中培训开展工作交流

这次赛事既是对我们环境服务保障工作的一次全面演练,也是对我们备战成果的实际检验。为了更好地服务世青赛,备战奥运会,不断提升环卫作业水平,增强经营管理城市能力,7月27日上午,我中心专门召开了“服务世青赛备战奥运会专业作业知识培训工作会”,特邀市市政管委和区安监局的工程师分别就干路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垃圾楼和公共卫生间的管理保洁、粪便抽运及无害化处理等业务知识以及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方法和车辆的安全管理等方面向参会的90余名业务骨干进行了培训,特别针对作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提出了避免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在专家授课的基础上,部分场队的业务和安全工作负责人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和自己的亲身体会,就日常业务及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通过专家的授课和经验交流,与会人员在三大业务和技术安全方面的知识得到了普遍提高,营造了浓厚的赛事氛围。

(二)专题会研究布置,工作预案周密严谨

我中心根据区政府关于世青赛场馆外围保障工作部署会议精神,结合赛事要求和日期安排以及保障标准,及时召开了世青赛外围保障专题工作会,制定了《朝阳区环卫中心世青赛维护社区卫生保洁工作方案》和《朝阳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世青赛外围保障工作应急预案》,全面地从业务质量管理标准、操作规程、文明服务、规范作业,着装统一、佩带胸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预案涵盖了三大项业务要求和标准:一是作业单位对所属道路的清扫作业要认真彻底,坚持全天候巡回保洁,确保干路清扫、保洁到位,并及时清理道路遗撒,严格遵守道路冲刷、喷雾降尘作业标准,协助各街道、地区办事处进行巡回清除非法张贴小广告。二是保持厕所内及周边环境干净整洁,严格公共卫生间的管理、保洁、维修、服务工作,及时抽运粪便,做到粪井不满冒。三是垃圾楼及转运站做到垃圾清运及时,日产日清,并保持垃圾楼内外干净整洁。四是环卫作业车辆色彩统一、美观大方、车容车貌干净整洁。根据《朝阳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世青赛外围保障工作应急预案》要求,中心和各基层单位分别成立了应急小分队,应急小分队配备专用工具及应急车辆,做到每日巡查,及时处置区内突发事件。中心钩杆队可随时应对大风天气搞好责任区内的树挂清除。

(三)明确任务职责,下达“景观大道环境管理任务书”

为强化景观大道环境保障工作,落实一级对一级负责制,使管理链条对接好,明确工作范围和职责,7月28日,我中心再次召开专题会议,对所属3个重点主体单位分别下达了“景观大道环境管理任务书”,任务书明确了主体单位的责任区域、责任内容和责任标准,规范了4大类17小项的具体任务。

三、众志成城迎接实战考验

8月15日,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在朝阳体育中心隆重开幕,我中心广大干部职工用热情和汗水全力投入保障工作当中。

(一)领导坐镇指挥,并亲临一线鼓舞士气。中心和基层两级党政领导靠前指挥,开幕式当天晚上,两级主要领导全部在岗带班,并深入一线多次慰问干部职工并解决工作难点。他们把矿泉水送到

职工的手中,使奋战在炎炎烈日下的职工们深受鼓舞。职工们的热情因而更加高涨,纷纷表示不辜负领导的关心,用实际行动为世青赛做贡献。

(二)业务主管部门增强监督检查力度。中心业务科及相关科室在赛会期间对场馆周边相关设施进行监督检查,并多次下一线巡查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做到今天的问题当日解决,对赛事组委会随时提出的要求,全都想

尽一切办法给予协调解决,并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三)搞好卫生间服务工作。为做好景观大道及会场周边卫生间的日常保洁,三队从公厕管理员中抽调出形象好、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工作经验丰富的保洁员安排在上述卫生间,实行三班倒,保证24小时高质量对外开放。并改造了朝阳公园南门卫生间,为十二座新接卫生间购置并摆放鲜花1850盆,更换了相关卫生间提示牌。为防止地处平房地区的五座卫生间发生停水问题,提前准备好了储水桶。平房西口的卫生间保洁员一周内连续两次遭到殴打,但是为了世青赛的顺利进行,我们的环卫工人忍辱负重,依然带者伤痛坚持在工作第一线。

三清场粪便抽运实行两班倒,保证了从早6点30分起到夜里23点之间实现循环抽运作业,两部应急车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开幕式当天,还重点调整了场馆周边及景观大道上卫生间的作业班次,分别在观众进场前、开幕式进行中和闭幕式结束后进行抽运作业。

(四)运动员、体育官员和工作人员驻地、训练比赛场馆周边以及通往体育中心沿线的道路保洁和景观大道环境保障有条不紊。赛事期间,干路作业单位的责任范围做到了万无一失。特别是四清场临时任务多,责任范围大为赛事的环境保障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对景观大道的保洁,启动了一级预案。6部扫尘车24小时循环作业,56名职工对景观大道实行全天候保洁。针对运动员可能提前到达体育场热身的情况,职工们提前1小时作业,人工保洁在早6点完成第一遍后,立即进入保洁阶段。通过作业时间的改变,错开了上班早高峰带来的道路拥挤造成的工作时间的延误,使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运动员7点进入体育中心前,景观大道早已进入保洁阶段,沿途道路已是一尘不染。

比赛期间,赵全保区长带领区政府相关部门对运动员、体育官员和工作人员驻地、训练场周边以及通往体育中心沿线的道路保洁和景观大道的环境保障进行了两次检查,对我们的作业质量和水平给予了高度赞扬和肯定。

(五)整治车容车貌树环卫形象。车辆的整洁与否直接反映着新时期环卫人的行业作风和形象。在世青赛服务中,我们不仅代表朝阳,更代表首都和中国形象,对垃圾清运车辆及时进行逐一检查,发现车辆有脱漆现象及时给予喷漆和补漆,加强车辆的维护保养,每天收车后要对车辆进行冲洗去味,彻底改变车辆的车容车貌,展现环卫行业在大赛中的新气象。

为配合世青赛组委会工作,及时完成了场馆内的垃圾清运工作,给体育场内的运动员提供一个舒适整洁的比赛环境。二清场的职工们不辞辛苦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不遗留垃圾,并在垃圾清运过程中防止了垃圾遗撒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得到了组委会和运动员的一致好评。

总之,上述诸项保障措施构筑了赛事期间一道立体的环境保洁防线,为运动员和各国宾客营造了良好的比赛环境。

经统计,世青赛期间,我中心为保障世青赛场馆周边和景观大道环境共出动人员26974人次,大型扫尘车618车次,喷雾降尘车261车次,道路冲刷车24车次,专业冲刷小广告车54车次,粪便抽运车450车次,使用中水15012吨,自来水2160吨,清运粪便1100吨,机械清运道路垃圾972吨,人工清运垃圾14091辆三轮车,清除冲刷小广告118540张,管理保洁公共卫生间12座,协助体育中心摆放及保洁移动公厕30座,维修各种设施78次,维修零部件276件次。

四、总结经验,找出不足,迎接奥运新挑战

8月20日世青赛精彩谢幕,这次是奥运会前的一次大练兵、大预演,通过这次以奥运服务为标准的筹备组织和服务保障工作,锻炼了队伍,探索了规律,借势推动了工作。我们深切地感到,今后要在筹办队伍的专业素质上还需进一步提高,无缝隙管理工作还需加强。面向2008年,围绕城市文明、社会和谐和服务保障工作,重点我们还要研究和推进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提早与奥运标准全面对接。未雨绸缪,早安排,早准备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对奥运会这种国际大型赛事,有严格的技术规范,其复杂的工作程序和规范细化的内容,很难在短时间内熟悉到位。因此面向2008年奥运会要落实好管理职责,关键是要提前作好与奥运标准全面对接,提前熟悉规则,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按照奥运标准和要求,细化工作,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做到心中有数,落实得力。

第二、加快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奥运服务保障队伍。这次世青赛的筹备准备工作首次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在这场迎接奥运的大练兵中,从思想观念,组织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锻炼了队伍,探索了很好的经验和有效的管理模式。但是,面向2008年奥运会,建立高水平的赛事环境服务队伍迫在眉睫。

第三、把握奥运机会,促进更快更好的发展。借助世青赛的举办,我们解决了许多管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相关区域的城市面貌实现了质的飞跃。必须看到奥运的带动效应将更加明显。要进一步利用奥运机遇,力争在环境建设方面实现新的突破。要借助当前良好的氛围,推进环卫事业,夯实发展基础。

世青赛期间,我们做到了以场馆周边环境保障为重点,以配合大赛组委会工作为中心,圆满完成了世青赛外围环境保障工作。整个服务过程中,充分展现了朝阳环卫人饱满的工作激情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也推动了工作使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从中也总结出工作不足。通过服务世青赛,使朝阳环卫在重大活动中提供优质环卫服务保障方面的经验有了很大提高,职工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了明显加强,我们将继续提高环卫作业水平,加大机械化作业程度,为更好地服务奥运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8.法规处如何保障中心工作 篇八

二、加强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及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认真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及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自觉遵守本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

四、认真执行中心的考勤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五、负责接待好每一位前来办事的人员,做到热情、细致、耐心讲解,使其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六、使用中心文明用语,在服务过程中杜绝服务忌语的出现。

七、要履行好窗口服务职责,高度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八、负责本窗口接待受理的登记记录,以及数据的统计汇总工作,及时做好资料的归档工作。

九、管护好本窗口的计算机,不得由于私人目的使用,影响中心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

9.社会保障法规基础知识 篇九

★养老保险体系

当前国际上通行的养老保险体系以及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个层次相结合的制度。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作为其中的第二个层次,在众多国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目前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在 我国,由于长期以来由国家包揽的职工养老保险占统治地位,造成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之前基本养老保险的平均替代率高达85%左右。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政府采取 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在基本养老保险中引入了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账户相结合的财务机制,但是到2000年上半年,我国基本养老基金当期收不抵支数为 13.3亿元,全国有19个省当期收不抵支,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有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政府文件

针对基本养 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国家对社会保障体制进行结构性改革,从1991年国发[1991]33号文《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开始逐步强化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地位,到1999年国发[1999]14号文《国务院整顿保险业工作小组保险业整顿与改革方案的通知》明确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保险属于 商业保险的经营范围,中央和地方政府开始着手建立税惠政策,给予商业寿险公司经办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业务的巨大发展空间。★基本养老保险

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由单位和个人以个人纳税工资为基数共同缴费。个人缴费部分计入个人账户,单位缴费部分也进入个人账户使个人账户缴费达到个人纳税工资的11%,其余部分进入社会统筹账户。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逐步提高缴费比例,但个人缴费比例最高不超过8%。(标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企 业补充养老保险是指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和实施条件下为本企业员工所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它居于三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中 的第二层次,由国家宏观指导、企业内部决策执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费可由企业完全承担,或由企业和员工双方共同承担,承担比例由劳资双方协议确定。广义的 补充养老保险包括职业年金计划、互助基金保险及商业年金计划(商业养老保险)等。★商业养老保险

商业养老保险是商业保险公司开办的养老保险,包括团体养老保险和个人养老保险。

团体养老保险是保险公司以专业技能为企业提供员工养老计划,解决企业的养老问题,相当于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个层次,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一种普遍的选择。个人养老保险则是针对员工的个人需求,为员工个人提供养老保险保障,相当于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三个层次。

社保知识问答

一、什么是社会保险?

答: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以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国家和社会补偿和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二、社会保险的属性是什么?

答:社会保险是国家根据宪法所制定的基本社会政策,社会保险具有法定性、保障性、互济性、福利性、社会性。社会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

三、社会保险有哪几个特点?

答:社会保险有五个特点:

(一)保障性。实施社会保险的根本目的,就是保障劳动者在其失去劳动能力之后的基本生活,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二)法定性。就是国家立法,强制实施。保险待遇的享受者及其所在单位,双方都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基金,不能自愿。法定性,是实现社会保险的组织保证,目的在于保障劳动者因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失业时获得生活保障,安定社会秩序。

(三)互济性。是指社会保险按照社会共担风险原则进行组织的。社会保险费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负担,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机构要用互助互济的办法统一调剂基金,支付保险金和提供服务,实行收入再分配,使参加社会保险的劳动者生活得到保障。

(四)福利性。社会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它以最少的花费,解决最大的社会保障问题,属于社会福利性质。

(五)普遍性。社会保险实施范围广,一般在所有职工及其供老的直系亲属中实行。

四、社会保险包括哪些内容?

答:社会保险包括以下六项内容:

(一)养老保险:即劳动者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时,在养老期间发给生活费,以及生活方面给以照顾。

(二)失业保险:即劳动者在失业期间的生活费、医疗费的给付以及转业培训、生产自救及职业介绍等保障措施。

(三)工伤保险:即劳动者因工负伤,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后的工资收入补偿,也是对因工负伤劳动者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顾措施。

(四)医疗保险:即劳动者在患病期间的收入补助和在医疗护理方面的保障措施。

(五)生育保险:即女职工在生育期间的收入补助和保障措施。

(六)死亡遗属保险:即劳动者死亡后的丧葬费和遗属抚恤费、供养直系亲属定期生活费的给付。

五、社会保险有哪些功能?

答:社会保险有以下五大功能:

(一)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安定社会。

(二)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增进劳动者体质。

(三)促进生产发展,保证经济正常运行。

(四)为社会、为基层服务,方便群众生活。

(五)实行收入再分配,适当调节劳动分配,保护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六、社会保险机构的职能是什么?

答:社会保险机构是隶属于政府部门的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能是:

(一)在本辖区内贯彻落实政府制定的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等社会保险政策。

(二)受政府委托负责筹集和管理社会保障基金。

(三)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社会保障基金的财务、会计、统计和内部审计等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四)制定社会保险费用的收缴给付业务规程,并组织实施。

(五)负责培训和考核社会保险业务人员,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六)负责搞好离退休职工的管理服务工作。

七、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原则是什么?

答: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坚持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合理负担,按照“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的原则筹集。

八、目前,我国养老保险有哪几个层次?

答:目前,我国养老保险有以下三个层次:

(一)国家法定基本养老保险。

(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三)职工个人储蓄养老保险。

九、什么是养老保险基金社会统筹?

答:养老保险基金社会统筹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养老保险基金社会统筹是指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受政府委托,按照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合 理负担和“以支定收、略有节余、留有部分积累”的原则,向企业和职工个人征集养老保险基金;按照列入统筹项目的离退休费用总额,向拨付或直接向离退休职工 发入,以解决这间、地区之间离退休和负担畸重的问题,从而保障离退休职工的生活,促进社会的安定。

十、当前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答: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用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资金来源没有准备、保障方 式多层次、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应逐步做到对各类企业和劳动者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剂使用基金。

十一、为什么说养老保险基金社会统筹不是新企业“吃亏”老企业“沾光”?

答:从国家宏观经济角度看,必须承认,今天新企业的建立和发展,是老为国家创造财富、积累资金的结果,凝结着老企业职工的辛勤劳动。那么,老企业目前退休 职工多、负担重,新企业就有义务从本企业职工劳动积累 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于补充老企业的退休费用,作为对老企业职工过去劳动积累的偿还,还是社会主义制度 优越性的体现。从发展的角度看,新老是不断转化的,现在的新企业,今后会老化,现在的老企业,今后会更新,相应的退休费用负担的轻重也会发生转化。企业要 在同一起路线上竞争,需要实行社会统筹,均衡企业之间退休费用的负担。又因为统筹基金是各企业在税前的管理费用中列支,国家承担了大部分,所以,养老企业 基金社会统筹不存在新企业“吃亏”、老企业“沾光”的问题。

十二、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金的意义是什么?

答: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金的意义是:

(一)体现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合理负担基本养老保险金增强职工的自我保障意识。

(二)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减轻国家和企业的负担。

(三)吸引广大职工关心社会保险事业,积极参与社会保险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促使企业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基金。

(四)建立统一的缴费制度,有利于打破企业所有制界限,便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从加速经济发展。

十三、什么是个人帐户?职工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如何记录?

答:个人帐户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社会保障号码为每一个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员建立,记录单位按规定划转的养老保险费和个人缴纳的全部养老保险费,作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员退休时计发个人帐户养老金的依据。

由社会保险机构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职工个人帐户按职工缴费工资的11%记入,包括两部分:个人缴费的全部和企业缴费的一部分。

十四、如何办理社会养老保险手续?

答:市属及以上企业社会养老保险手续由市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办理;区县属企业、城镇小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职工、个体劳动者和临时工的社会养老保险手续由所在区县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分)处负责办理。

十五、什么是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答: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指在国家法定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经济能力,为职工建立的一种养老保险制度。这种制度能够改善和提高职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个人储蓄性养老企业,是职工根据个人的经济能力,为提高自己退休后的生活水平,而自愿实行一种养老保险制度。

十六、实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人储蓄性养老的意义是什么?

答:实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意义是:

(一)逐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补充与个人储蓄性养老企业相结合的多层次社会保险制度,有利于养老保险“一体化”的改革。同时还能够适当改善和提高职工退休后水平。

(二)有利于控制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增长。

(三)协调养老保险水平与企业生产民展的关系,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四)抑制超前消费。

十七、什么是医疗保险制度?

答:医疗保险制度是指职工及供养直系亲属因疾病、负伤、生育时,由社会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和物质保障的制度。职工的病伤、生育、养老等都会遇到医疗问题,因此,它是疾病、伤残、生育、养老社会保险中一项重要内容。医疗社会保险是健康的保障。实行医疗保险对病伤职工提供医疗服务,在经济上给予物质帮助,使其 尽快恢复健康和工作,是一种社会责任,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积极作用。

十八、医疗保险改革的目标和重点是什么?

答: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是采取积极稳妥的步骤,逐步建立起医疗费用由各方筹集、统分结合,随着医疗需求相应增长的医疗保险费用,有效控制基本医疗不合理增长的管理运行机制。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是:

(1)建立医疗费用三方共同负担,既保障劳动者的基本医疗需要,又有效控制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机制;

(2)建立医疗保险基金,个人适当负担医疗费,实行合同管理,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3)推行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和个人医疗帐户制度。

十九、什么是工伤保险制度?其特点是什么?

答:工伤保险制度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造成负伤、致残、致死,使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庭生活 发生困难,和社会给予物质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这种制度现被世界许多国家所普遍采用。职工因工负伤,造成生理器官和功能的损伤,以致死亡,为国家和企业负出很大的代价,给本人和家庭生活带来极大的困 难,国家和给予物质帮助和精神上照顾是完全必要的。

工伤社会保险制度的特点:(1)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2)一般以“无责任赔偿“为原则;(3)工伤保险的经费由企业负担,劳动者个人不缴纳保险费;(4)工伤保险的项目较完备,享受条件较宽,保险待遇比其他项目高。

二十、为什么要进行工伤保险制度改革?

答:这要从两方面去认识,一方面是生产过程中随时蕴含着大量的职业伤害风险,客观上要求有一套健全和有效的工伤保险制度;另一方面是我国现行工伤保险制度 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已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建立于建国初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没有建立社会保险基金,造成了工伤以“企业自保”。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保”功能是脆弱的,它既不利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也不利于转换经营机制,是现行工伤保险制度最大的弊端。同时,现行工伤保险 制度实施范围狭窄,待遇结构不合理,缺乏一次性补偿待遇,待遇标准偏低,缺乏统一科学、规范的劳动能力鉴定制度,缺乏促进安全生产的机制,上述问题都需要 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二十一、什么是生育社会保险?

答:生育社会保险是通过立法的形式,由社会建立基金,对女职工因妊娠,导致不能正常工作,工资收入暂时中断时,国家和社会给予必要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二

十二、实行生育社会保险的意义是什么?

答:实行生育社会保险的意义是:

(一)使《劳动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有关女职工生育的政策规定得到贯彻执行,切实保障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能够体现妇女在人类自身生产中的特殊作用和贡献,肯定妇女生育的价值,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三)缓解企业之间生育费用负担畸轻畸重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之间的平等竞争创造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

(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妇女就业难的问题,有利于妇女平等就业,提高妇女就业率。

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类型

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将近150个国家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但由于世界各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实力和文化背景等不同,推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时间有先有后和有 长有短。因此,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在政策取向、制度设计、项目多寡、具体标准及实施办法等方面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之处。从社会保障的主要方面进行分析和综 合,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大致可以分为救助型、保险型、福利型、国家保障型和自助型等五种模式。

(1)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

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的有关规章制度,保证每个社会成员在遇到各种不测事故时,能得到救助而不致于陷入贫困。对于已经处于贫 困境遇的人们,则发给社会保障津贴,以维持其基本生活。其特征是:

1、政府通过相应的立法,作为实施救助的依据。公民申请和享受社会救助是其依法应享受的 权利,不附带屈辱条件,不同于慈善机构的“施善”或“恩赐”,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初期的济贫和赈济。

2、社会救助的费用列入政府的财政支出,其资金来源于国 家税收,个人不交纳保险费。

3、救助的对象为因失业或天灾人祸而陷入贫困的公民、弃婴、孤儿、残疾人、老年人。

4、救助的标准为低水平,以维持生存为限。

这种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化开始前后所实行的单项或多项救助制度。按社会保障的标准来衡量,只能说它处于起步阶段,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种初级的、不成熟的、不完备的形式。这种制度目前主要在一些发展较为迟缓的非洲国家实行。

(2)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

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在工业化取得一定成效,经济有雄厚基础的情况下实行的。其目标是国家为公民提供一系列的基本生活保障,使公民的失业、年老、伤残以 及由于婚姻关系、生育或死亡而需要特别支出的情况下,得到经济补偿和保障。它起源于德国,随后为西欧、美国、日本所仿效。

这种保 障制度具有以下特征:

1、政府通过有关社会保障的立法,作为实施的依据。

2、这种保险为强制性保险,个人交纳社会保障费,企业主为雇员缴社会保障金,各国 政府以不同标准拨款资助。公民只在履行交费义务取得享受权利后,才能依法领取各种社会保障津贴。对公民来说,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3、保障的覆盖面大,几乎包容了社会全体成员。

4、保险的项目有多有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们生、老、病、死、失业、伤残的后顾 之忧。

5、资金来源多元化。有利于形成保障基 金,增强社会保障的经济后盾。

(3)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在经济比较发达、整个社会物 质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实行的一种比较全面的保障形式,其目标在于“对于每个公民,由生到死的一切生活及危险,诸如疾病、灾害、老年、生育、死亡以及鳏、寡、孤、独、残疾人都给与安全保障”。这项制度来源于福利国家的福利政策,由英国初创,接着在北欧各国流行。

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的主要特征是:

1、社会保障政策是福利国家的一项主要政策,依法实施,并设有多层次的社会保障法院监督执行。

2、强调福利的普遍性和人道主义、人权观念,服务对象为社会全体成员。

3、个人不交纳或低标准交纳社会保障费,福利开支基本上由企业和政府负担。

4、保障项目齐全,一般包括“从摇篮到坟墓”的一切福 利保障,标准也比较高。

5、保障的目的已不完全是预防贫困和消灭贫困,而在于维持社会成员一定标准的生活质量,加强个人安全感。不仅要满足人员社会保障需 求,而且开始注意满足人们的社会福利需求。

(4)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

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是传统的 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国家保障性质。其宗旨是“最充分地满足无劳动能力者的需要,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并维持其工作能力”。国家把 社会保障作为解决劳动的社会经济问题的杠杆之一。原苏联是这一类型的首创与代表。90年代参照这一模式建立劳动保险制度的。

这种 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是:

1、国家宪法把社会保障确定为发展中的国家制度,公民所享有的保障权利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保证的,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政 策在整个国家国民经济范围内实行管理取得的。

2、社会保障支出全部由政府和企业承担,个人不交纳保障费。其传统观念认为国家已经事先对社会保障费用作预留 和扣除。

3、工会组织保障事业的决策与管理,一方面劳动者通过人民代表机构对社会保障施加影响,另一方面,工会从基层工会到中央理事会,都参加实施社会保 障。

4、保障对象为全体公民。宪法规定,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积极参加社会生产,对无劳动能力的一切社会成员提供物质保障。保障的经济来源靠全社会 的公共资金无偿提供。

(5)自助型社会保障制度

自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指以自助为主,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的保障形式。其特征是政府不提供资助,除公共福利与文化设施外,费用由雇主和雇员负担。这种制度主要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实行并在新加坡等国取得了显著成效。

保障似乎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但并不明显。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关 于社会保障,国际上尚无统一定义。我们通常将社会保障制度理解为: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 给予基本生活保障,以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在五六十年代,我国将社会保障的几个组成部分称为劳动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 利等。在第七个五年计划中,开始使用“社会保障”一词。一般讲,社会保障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首先是国家。但是国家和政府 不是社会保障唯一的责任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在社会保障中所起的作用和应担负的责任也是很重要的。(2)社会保障是以社会化的保障手段来适应市场经济 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它通常使用的方法是以再分配方式转移支付,但这不是唯一办法。(3)社会保障作为经济福利制度,其目标是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 要。(4)社会保障的出发点和初衷是为了补偿现代社会中被削弱的家庭保障功能,但非取而代之。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大体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50年代至80年代),实行劳动保险制度,其特点是,低工资,高就业,高补贴,高福利,企业对职工的生、老、病、死、残承担无限责任。

第二阶段(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实行社会统筹制度。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自下而上,由点到面,逐步推行养老、医疗、失业等险种的社会统筹。其特点:一是DB型,即保险待遇继续按国家统一规定不变;二是社会共济,代际转移;三是“以支定收,现收现付,略有结余”。

第 三阶段(9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保障体制建设进入体制创新阶段。1994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 定》,把社保体系作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提出了以下重要原则: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 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社 会保障政策要统一,管理要法制化;社会保障水平要与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 受能力相适应;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和社会保险基金经营要分开,建立由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代表参加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组织。

在 实际工作中,为了推进企业改革,维护社会稳定,1998年,我国实施了一个中心(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二个确保(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确 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三条社会保障线(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总体目标的高度概括。

经过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初步建立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为主要内容,多渠道筹集保障资金、管理服务逐步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社会保险体系

195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为全面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奠定了基础。截止1956年底,国家也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做出了相应的保障规定,它同企业职工劳动保险制度,一起构成了新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

从1966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社会保险事业遭到了严重破坏。

改 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制度。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规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 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据此,我国目前基本形成了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和生育保险组成的社会保险体系。

(一)养老保险

目前我国城镇企业已统一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积极发展补充保险(企业年金)。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还未出台统一的办法。农村养老保险还在进一步探索。

1、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基本上是按照城乡有别、企业先行的原则分层次展开的。(1)基本制度

企 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从退休费用社会统筹起步的。90年代,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1991)、《关于深化企业职 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1995)和《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1997)。这些改革措施的出台,使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 险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有:一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从“企业自保”逐步转向社会共济,为企业公平竞争创造条件;二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模式从现收现付、代际转移向预筹积累,为平稳渡过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提供了物质保障;三是企业职工退休费用从国家和企业包揽转向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并明确基本养 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简称“统账结合”)的原则;四是在“统账结合”的前提下,实现了“四统一”。即:统一企业缴费比例,不能超过工资总 额的20%;统一个人缴费比例,1997年不得低于本人缴费工资的4%,1998年起每两年提高1个百分点,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统一个人账户规 模,按照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的11%建立个人账户,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其余部分从企业缴费中划转;个人缴费比例从1997年始不得低于本人缴费工资 基数的4%,其余部分从企业缴费中划转,1998年起每两年提高1%,企业划转部分相应减少1%,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8%,企业划转部分相应减少 到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的3%;统一养老保险金发放标准。

1998年,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把实行行业统筹的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全部移交地方管理。基本养老保险属地管理的实施,标志着养老保险制度在统一规范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目 前,我国养老保险的筹资方式主要实行部分积累模式,这主要是考虑了中国老龄化的影响以及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模式的特点。人口老龄化以及由此带来人口抚养 比迅速提高,是影响养老保险筹资方式的最关键问题。中国人口老龄化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来的早,速度快。2000年60岁以 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数的比例已突 破10%,开始进入老龄化时期。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经过了80-100年的时间,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到来的,而中国完成这个进程仅用了34 年,并且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到来的;二是数量大。到2025年,当全世界老年人口达到11.21亿时,中国老年人口占1/4。随着人口老龄化的 到来,退休人员占在职职工的比例越来越高,职工负担系数急剧提高。据有关测算,抚养率将从1990年的14.8%增加到2010年的27%、2020年的 37%、2030年的47.3%。因此,若沿用现收现付制,到退休高峰期,巨额的养老保险费负担将全部压在下一代在职职工身上,企业和职工都将难以承受,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届时将出现养老金支付危机。但若转到完全积累模式,一旦政治上出现**、经济上出现通胀等整体风险,在职人员不但要承担自己积累资金 的风险损失,还要承担已退休人员积累资金的风险。而且据测算,如果按完全积累式筹资,养老保险负担率一开始就要达到工资总额的34%以上,2021年达到 最高值37%,这样的负担将使企业难以承受。因此,新的养老保险制度采用部分积累的筹资模式,一方面对已经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继续实行现收现付筹资,另一方 面对在职职工建立一定比例的积累基金,这正是基于我国生产力水平低,老龄化进程快等基本国情做出的选择。

2000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完善城镇社 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主要是调整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的筹资规模,并且实行严格的分账管理。企业缴费部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完全由个人缴费形成,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8%,与社会统筹基金分开管理,实账运营,以实现养老基金从实际上的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变。(2)管理和运营

养 老保险缴费是养老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1999年国务院发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实行集中、统 一征收。征收机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可以由税务机关征收,也可以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社会 保险经办机构)征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代表政府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管理职责,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受委托具体负责基金的管理业务,财政部门代表政府行使基金监 督职责。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的收支两条线管理,要专款专用。基金结余额,除预留相当于2个月的支付费用外,应全部购买国家债券和存入专户,严格禁止投入 其他金融和经营性事业。社会保险资金不足,是世界各国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为进一步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资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国务院建立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社 会化管理服务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服务主要包括:社会保险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和社会保障对象纳入社区管理。社会保险金社会化 发放的基本形式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国有商业银行或邮局为企业离退休人员建立基本养老金账户,按月将规定项目内的应付养老金划入账户,这样就减轻了企业的 事务性负担。(3)基本状况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2002年末全国11128万人和3608 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分别比上年增长3.02%和6.71%。其中,企业参保职工9090万人,企业参保离退休人员3333万人,分别比上年 下降1.17%和增长5.31%。绝大多数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到基本养老金。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171.5亿元(其中当年征缴收入2551.4 亿元,比上年增加459.6亿元,增长22.0%;当年中央财政补助408.2亿元),支出2842.9亿元,2002年末基金滚存结余1608.0亿 元。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目标基本实现,年末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发放率为99.4%,比上年底提高1.6个百分点。目前,部分地区开始进行企业离退休人员 纳入社区管理的试点。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调剂功能进一步增强。到2001年底,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除西藏外)均实行了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或建立了省级调剂金制度。

2、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即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在参加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政策和本企业经济状况建立的,旨在提高职工退休后生活水平、对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进行重要补充的一种养老保险形式。

1991 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国家提倡、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规定:“国家鼓励用 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1995年劳动部印发《关于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对企业建 立补充养老保险的基本条件、决 策程序、资金来源、管理办法、待遇给付、经办机构、投资运营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确立了基本的政策框架。2000年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 试点方案》,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正式更名为“企业年金”,并明确规定:有条件的企业可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并实行市场化运营和管理。企业年金实行基金完全 积累,采用个人账户方式进行管理,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缴纳,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从成本中列支。企业建立企业年金需要至少具备 以下四个基本条件:已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并按时足额缴费、具备一定的经济承受能力、做到依法履行纳税义务、企业内部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组织或集体 谈判制度比较健全等。国家对企业年金的发展一般采取税收优惠、法律政策规范和必要的监管等措施。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监管下,我国企业年金开始建立 和发展起来。截止2000年年底,全国已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原养老保险行业统筹部门或单位开展了企业年金工作。目前经办企业年金的形式,主要是 由地方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大企业和行业经办。全国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有16247家,参加职工有560.3万人,占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的 5.3%。历年基金积累191.9亿元,人均3425元。

目前,企业年金发展有如下特点:一是行业发展快于地方,水平高于地方。行业人员为 395.7万人,占70.6%;地方参保人数为164.6万,占29.4%。行业积累基金149.3亿元,人均3773元;地方积累42.6亿元,人均 2588元。二是经济水平决定年金发展水平。从区域分布看,上海、广东、浙江、福建、山东、北京等地区基金积累较多,超过亿元,仅上海就积累基金22.2 亿元。临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高于内地省份。从行业分布看,电力、石油、民航、电信、铁道等行业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其中电力行业积累达到58.7亿元,占全 国积累基金的31%。三是国企参保积极性高。行业参保企业中参保国企占到93%,地方参保企业中,国企占55%。

3、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与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相比,目前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滞后,还处在初期探索阶段。目前,全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养老保险改革的试点。在改革 试点中,大都坚持了以下原则:一是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逐步实行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二是基金筹集以支定收,略有结余,逐步积累。三 是为职工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或手册,探索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办法。四是养老金由离退休人员所在单位支付逐步改为由机关、事业单 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发放或委托银行代为发放。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基本作法:一是确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二是确定单位和个人缴 费比例。单位缴费比例一般在20%左右。少数实行个人缴费的地区,缴纳比例起步一般为1%或3%,最高限定在8%。三是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不同试点记 入个人账户的比例不尽相同。四是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

由于国家尚未出台总体改革办法,各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还不够规范。

4、农村养老保险

改 革开放以前,我国主要是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险加上有限的集体(人民公社制度)保障。80年代以来,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区的乡村及乡镇企业,仿照城市职工养 老保险的做法,探索建立了农民的养老保险办法。随后,根据国家“七五”计划关于“抓紧研究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并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试点,逐 步实行”的要求和国务院的决定。1991年,根据《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开展了建立县级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1992年,民 政部发布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体现了自我保障为主、互助互济为辅的原则。199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 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强调,“在农村群众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基层组织比较健全的地区,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的重要措施”。1999年国务院转发《保险业整顿与改革方案的通知》,要求对现有的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进行清理整顿。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有 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

至2002年末,全国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55个县(区、市)不同程度地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人数达到5462万人,有124万人领取了养老金,农村养老保险累积余额为233亿元。

(二)医疗保险

1、城镇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是为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按补偿对象不同,主要有两种补偿方式:一是将医疗费用支付给医疗机构,二是对参保人员给予全部或部分的医疗费用补偿。

建 国初期,我国曾于1951年颁布《劳动保险条例》,逐步建立了劳保医疗制度,适用范围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参照执行。根据1952年发布 的《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等一系列政策,逐步建立了公费医疗制度。从80年代以来,我 国开始改革传统的公费、劳保医疗制度。1992年,广东省深圳市率先开展了职工医疗保险改革。1994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 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同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体改委等四部委制定的《关于职工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意见》,选择江西省九江市和江苏省镇江市(简称“两 江”)进行试点。1996年,又扩大了试点范围。与此同时,海南、深圳、上海等地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医疗改革探索。

在认真总结各地医疗保险制度改 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1998年12 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基本水平、广泛覆盖、双方负担、统账结合。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是建立新的筹资机制,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负担,原则上实行地市级统筹。目前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费 用的筹资控制标准:用人单位缴费率控制在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一般为本人工资的2%,具体标准由当地政府确定,可适当调整;二是建立统筹 基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单位缴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另一部分即缴费的30%左右划入职工个人账户。职工缴费全部记入个人账 户;三是明确划分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的支付范围和支付方法。统筹基金主要用于支付大额和住院医疗费用,确定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个人账户主要支付小额 和门诊费用;四是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和服务实现社会化;五是健全基金管理和监督机制。实行财政专户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六是强化医疗服务管理,积极发展社区 卫生服务事业;七是妥善解决有关人员医疗待遇,尤其是解决好下岗职工的医疗保险问题。

城镇医疗保险改革有以下特点:一是实现了三个转变。从福利型 保障变为社会保险,从财政和企业大包大揽变为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责,从单位自我保障和自我管理变为社会互济和社会化管理;二是明确了基本医疗保险的观 念,其特征是公正性、有效性和可承受性;三是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同步改革,充分体现了互济原则;四是实行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到 2002年年末,全国绝大部分地级以上统筹地区组织实施了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4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14万人,增长29.0%。全年基本医疗 保险基金收入607.8亿元,支出409.4亿元,年末基金滚存结余450.7亿元。

当前,以基本医疗保险为核心和基础,我国还在积极推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在基本医疗保险之外,主要还有: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公务员医疗补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及社会医疗救助等。

职 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是各地在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探索出的一种解决封顶线以上大额医疗费用的医疗补助办法。保险费一般按每个职工一年缴纳一定 额度费用的办法筹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建立大额医疗费用补助金,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分开管理,分别核算。参保职工发生超过封顶线以上的医疗费用,由大额 医疗费用补助金按一定比例支出。

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是保持国家公务员队伍稳定、廉洁,保持政府高效运行的重要措施。1999年,国务院批准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行 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的意见》,明确了实行公务员医疗补助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

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是企业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国家给予政策鼓励,由企业自主举办或参加的一种补充性医疗保险形式。

社会医疗救助是在政府支持下,依靠社会力量建立的、主要面向特殊困难群体的医疗救助制度,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医疗救助的对象是无固定收入、无生活依靠、无基本医疗保险的老年人、失业者、残疾人,以及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贫困者。

商业医疗保险由商业保险公司经办,以盈利为目的,企业或职工自愿参加。目前的主要险种有一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伤残保险等。

2、农村合作医疗 合 作医疗是我国农民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适合我国农村的医疗保健制度,它通过互助共济,共同抵御疾病的风险。50年代以后,一些地方的农民在集体的扶持下,自 愿组织实行集体医疗保健制度,被称为“合作医疗”。1959年召开的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肯定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此后,这一制度在广大农村逐步推广。到1965年,全国已有1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部分县实行了合作医疗制度。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掀起了合作医疗的高潮,但由于受到了“左”的影 响,出现了平均主义、一刀切、超越客观可能性等弊端。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一些地区开始探索农村合作医疗的新形式。1994年党的十 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积极稳妥地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制度。同年,国务院批准了卫生部等五部委提出的《关于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的若干意见》。开展农村合作医疗,要坚持民办公助、自愿量力、因地制宜的原则,以个 人投入为主、集体扶持、政府适当支持。

(三)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由政府负责建立基金,对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而失去工资收入的劳动者提供一定时期物质帮助及再就业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失业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险不同之处在于失业保险具有保障生活和促进再就业的双重职能。

建 国初期,我国曾于1950年发布《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实行过短暂的失业救济制度,但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实行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失业救济制度逐步 被取消。为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和劳动制度改革的需要,我国于 1986年颁布《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开始建立失业保险制度。1993年又颁布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对原有的失业保险制度作了部 分调整。一是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保障对象从原有的四种人扩大到七类九种人;二是将基金省级统筹调整为市、县统筹,并在省和自治区建立调剂金;三是明确 失业保险应当与就业服务工作紧密结合;四是将缴费基数由企业标准工资总额改为工资总额;五是制定了罚则,加大了执行力度。

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失业 保险制度,我国在1999年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第一次明确将过去的“待业保险”正名为“失业保险”,并把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扩大到城镇所有企业、失 业单位及其职工。主要内容,一是提高了失业保险的缴费率和统筹层次,城镇企业企业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每位职工按照本人工资 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失业保险基金在直辖市和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其他地区的统筹层次由省、自治区人们政府视定;二是允许省、自治区建立失业保险调剂 金;三是调整了保险待遇。失业保险金的标准,按照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水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下 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是在国有企业脱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1998年6月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切实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 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自下而上地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组织体系,切实保障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再就业服务中心的资金来源是“三三制”,即原则上由国家 财政预算安排1/

3、企业负担1/

3、社会筹集(包括从失业保险基金中调剂)1/3。

1998年至2002年6月底,全国累计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2600多万人,建立了20多万个再就业服务中心,90%以上的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中心,基本都能按时领到生活费,并由中心代缴社会保险费。失业保险在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促进再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0 年12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险体系的试点方案》,确定选择辽宁省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推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 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从2001年1月1日起,国有企业原则上不再建立新的再就业服务中心,企业新的减员原则上不再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各地用三年左右时 间有步骤地完成向失业保险并轨。辽宁省经过两年的试点,到2002年底,全省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由2000年底的4801个减少到371个,在中心的下岗 职工由44万人减少到3.9万人,享受失业 保险的人数由18万人增加到82万人。累计有124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达到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计划人数的95%。近年来,失业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对象不断增加。2002年底,全国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02亿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4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8万人。全年失业保险基金收入 215.6亿元,支出186.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3 %和18.9%。

(四)工伤保险 工 伤保险也称职业伤害保险,是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前,我国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1951)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1978)对工伤保险待遇作了明确规定。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普遍建立企业工伤保险制度。1996年,劳动部发布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这是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改革的重大成果,它标志着我国旨在建立覆盖所有企业、各类职业的工伤补偿、工伤预防、职业病康复相结合的社会化工伤保险制度初步形成。改 革试点的基本内容,一是建立工伤保险基金,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费,职工个人不缴费。各地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基金,实行地 市级统筹,集中调剂和使用;二是扩大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各种所有制的各类企业和劳动者都要参加;三是实行行业差别费率和企业浮动费率;四是制定科学合理 的伤残等级评定制定。

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待遇主要包括:工伤医疗期发生的医疗费用;工伤医疗期结束后根据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确定的伤残补助金、抚恤 金、伤残护理费等。2002年末全国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440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0万人。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收入32.0亿元,支出19.9亿元,年末 基金滚存结余81.1亿元。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仍由该单位支付工伤待遇的责任。

(五)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是通过国家立法,在劳动者因 生育子女而暂时中断劳动时,由国家和社会及时给予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产假、生育津贴和医疗服务。1994年,劳动部发布了 《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把我国生育保险制度改革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生育保险按属地原则管理,生育保险费用按“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原则筹集 资金,由企业按照其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不超过1%)缴费,职工个人不缴费,建立生育保险基金。

2002年末,全国参加生育保险职工348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3万人。全年生育保险基金收入21.8亿元,支出12.8亿元,年末基金滚存结余29.7亿元。

二、社会救济

(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市贫困人口进行救助的一种新型社会救济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后一道安全网”。城 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我国传统救济制度的重大改革。与原有的社会制度相比,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扩大了保障范围;二是保障 资金来源由财政和保障对象所在单位分担过渡到财政负担方式;三是提高了社会救济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四是保障标准有了提高。

1993年,上海市 率先实施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 出,“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997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1999年年底前在全国所有 县级以上城市和县政府所在地的镇建立这项制度,使这项工作进入全面实施、规范管理的新阶段。1999年9月,国务院发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以 下简称《条例》),并于当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这标志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开始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条例》规定了城市居民享受最低生活 保障的条件,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的责任和资金来源的渠道,以及制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原则和权限。同时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对申请、核实、审批、监 督等都做出了具体规定。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是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主要是以下三类 人员:

1、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民;

2、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 准的居民;

3、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基本生活费后以及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各地人民政府自行确定。保障标准由各地民政按照当地基本生活必需品费用和财政承受能力制定,并且随着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各地的标准也有很大差别。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所需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纳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项目,专项管理,专款专用。目前,各地已普遍将保障资金列入了财政预算,原来实行财政和企事业单位 分担的地方也已全部转为由财政统一负担保障资金。

2002年7月实现了应保尽保。截至2002年底,共有2064.7万城镇居民、819万户低保家庭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共用低保资金108.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46亿元。2002年全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保障水平52元。

(二)农村救灾和扶贫开发

建国以后,我国救灾工作逐步形成了“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为主、辅之以国家必要救济”的救灾方针,在时间中积累了发动群众生产自救、互助互济的救灾经验。从1950到1978年,国家共下拨94.5多亿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保障灾民基本生活的前提下,逐步改革了传统的救灾方式,实现有偿和无偿相结合,突破了传统救灾格局,增强了救灾工作的活力和群众的防灾抗灾能力。与此同时,把救灾和扶贫紧密结合起来,变“输血”为“造血”。

在 完成国家八七扶贫计划后,国家又制定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目前,我国贫困人口数量显著下降,基本上解决了农村贫困人 口的温饱问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截至2002年9月,全国已经确定了12万个重点贫困村,制定了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与发展经 济、增加收入有机结合的扶贫开发规划。与此同时,参与农村扶贫开发的社会力量不断增多,国际性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也积极参与我国的扶贫事业。

三、社会福利

社 会福利制度是指政府出资为生活困难的老人、孤儿和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生活保障而建立的制度,也包括传统体制下国家和社会为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而提 供的物资帮助和生活保障。为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生活权益,我国颁布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1996年)、《残疾人保障法》(1990年)和《农村五保供养 工作条例》(1994年)等法律法规。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社会福利工作,逐步形成了以集体福利、特殊社会福利和社区社会福利服务为主的社会福利制度。

截 至2001年底,全国由政府举办的社会福利机构3327个,收养了19.1万人;集体举办的社会福利机构3.5万个,收养了3.4万人;社会福利企业 3.8万家,安置残疾职工69.9万人。此外,我国还通过发行社会福利彩票筹集资金支持社会福利事业。2001年,社会福利事业共募集资金42亿元。

(一)城市社会福利

我 国的集体福利事业分为农村和城市两个系统。在城市,集体福利主要由企业、事业以及机关团体举办,内容包括三类:一是为职工提供方便或减轻家务劳动而兴建的 集体福利设施;二是为减少职工生活费用开支而实行的福利补贴;三是为活跃职工生活、提高职工生活素质而建立的 各种文化体育设施和组织的活动。

城 市集体福利是伴随着实行低工资制而产生和发展的。对城市集体福利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已经成为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切实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1995 年,有关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若干城市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分流富余人员的意见》。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这部分福利通过工资改革逐步实现了货币化。为了 配合国有企业改革,我国加快社区服务业。1993年,民政部等十四个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提出社会化、产业化、法制化的社区服 务业的发展方向。

(二)农村“五保”

“五保”制度是农村集体福利的重要形式,只对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和无法定或义务抚养人的老 年人、未成年人以及生活无人照顾的老复员退伍军人等,实行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未成年人保教)。根据《高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1956 年),随着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的实行,“五保”制度逐步在农村普遍实行,并成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五保”工作出现了新问题,1994年,国务院发布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五保”工作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四、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

(一)优抚和安置

优抚安置制度是指对国家和社会有功劳的特殊社会群体给予补偿和褒扬的一种制度。优抚是一种具有补偿和褒扬性质的特殊的社会保障。《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把优抚安置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之一。

国 家对优抚安置工作十分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法规。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1987年,国务院颁布 了《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1988年,国务院颁布了《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这些标志着优抚安置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轨道。

优抚对象是为革命事业和保 卫国家安全做出牺牲和贡献的特殊社会群体。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按照优抚对象及其贡献大小,参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确定了优抚保障层次和标准,设立了优抚保 障项目。优抚保障项目主要包括:抚恤补助、社会优待、医疗减免、孤残养护、扶持生产、褒扬宣教等。安置保障是以退役军人为对象,包括退伍义务兵、转业志愿兵、复员干部、军队离退休干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退役士兵和退休军官安置的原则、方针和办法,用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进一步完善了安置保障措 施。主要措施有保证城镇退伍军人第一次就业(《1994退伍安置工作通知》)、开展技能培训(1996年的《培养和使用军地两用人才工作发展规 划》)、加快军队离退休干部和退休志愿兵住房建设、改进移交安置办法等。

(二)社会互助

1、社会捐助

1999年,我国颁布了《公 益事业捐赠法》,对社会捐赠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进行了立法规范和鼓励。2001年,民政部门接受的社会捐赠折合人民币约15.9亿元。各级机关、企事业 单位和社会团体也有组织地帮助和扶持贫困户。自1994年起,全国各级工会组织每年开展对困难职工家庭的送温暖活动。几年来,共筹集慰问款104.4亿 元。

2、中国职工互助保险

职工互助保险来源于我国工会组织开展的职工互助互济活动,是中国职工开展的自愿参加的以职工个人筹集资金为主的 群众性互济性保险,是对国家法定社会保险的一种补充,具有自愿参加、自筹资金、自我服务、互助互济的特色。根据1992年全国总工会发布的《关于工会举办 职工互助补充保险的意见》和1996年全国总工会发布的《中国职工互助补充保险试行办法》,我国逐步开展了职工互助保险。目前,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已在全 国建立了38个办事处,参加的职工有1000多万人,资金累计规模为近60亿元。

五、个人储蓄积累保障

(一)个人储蓄积累保险

个 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由职工自愿参加、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形式。由社会保险机构经办的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由社会保险主管部门制定具体 办法,职工个人根据自己的工资收入情况,按规定缴纳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费,记入当地社会保险机构在有关银行开设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并应按不低于或高于同 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利率计息,以提倡和鼓励职工个人参加储蓄性养老保险,所得利息记入个人账户,本息一并归职工个人所有。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经批准退休 后,凭个人账户将储蓄性养老保险金一次支付或分次支付给本人。

实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目的,在于扩大养老保险经费来源,多渠道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减轻国家和企业的负担。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具体办法,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还未有广泛开展。

(二)商业保险

商 业性保险通常是指根据商业原则,以盈利为目的经营保险的形式。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保险以保障全休居民最起码的生存条件为前提,起着“雪中迭炭”的作 用;而商业保险是对有支付能力的投保者,起着一种“锦上添花”的辅助作用。近年来,我国商业保险发展迅速。2002年全年内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053 亿元,比上年增长44.76%。其中,寿险保费收入2074亿元。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保障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颁布的时间是()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2000年 2.根据被保险人的实际收入征收同一百分比的保险费是()

A.固定比例制

B.等级比例制

C.差别比例制

D.累进费率制

3.大多数国家规定,生育保险的收入补偿为女性劳动者生育前工资的()

A.60%

B.70%

C.80%

D.100%

4.改革开放后,我国制定的第一部失业保险方面的法规是()

A.《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

B.《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

C.《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5.我国失业职工工龄为1年以上不足5年者,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

A.12个月

B.16个月

C.18个月

D.24个月

6.目前,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实行()

A.有过失补偿原则

B.雇主责任补偿原则

C.无责任补偿原则

D.雇主过失补偿原则

7.我国公费医疗保险的经费来源于()

A.职工标准工资的一定比例

B.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

C.财政拨款

D.职工福利经费

8.社会保障体系中保障水平最高的是()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优抚

D.社会福利

9.标志社会保障制度萌芽的法律是()

A.《济贫法》

B.《新济贫法》

C.《社会保障法》

D.《医疗保险法》

10.下列不属于福利国家特征的是()

A.福利支出基本由企业和政府负担

B.保障水平比较高

C.保障全体社会成员

D.强制个人缴费 21.目前,世界各国退休年龄变动的趋势是()

A.退休年龄不变

B.提高退休年龄

C.降低退休年龄

D.自愿选择退休年龄

22.多数国家享受养老保险的条件是()

A.单一条件

B.复合条件

C.无条件

D.绝对条件

23.在工业化以前,贫困救助是()

A.制度化的 B.以工代赈的C.非制度化的 D.生产自救的24.关于现代救助管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专门机构

B.时有时无,时多时少

C.对享受对象经过科学的审核和筛选

D.管理人员受过专业教育

25.英国社会救助制度采取的是()

A.菜篮子工程

B.最低生活收入保障法

C.补充收入保障法

D.生活补贴形式

26.最早采用的社会保障形式是()

A.养老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救助

D.社会优抚与安置

27.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在工业化国家,享受最低生活水平保障的家庭和个人,是指收入相当于制造业工人平均工资的()

A.10%

B.15%

C.25%

D.30%

28.美国确定“贫困线”的理论依据是()

A.社会总产品分配理论

B.国际劳工组织的最低生活水平标准

C.恩格尔定律

D.洛伦茨曲线

29.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至今已有()

A.50多年

B.80多年

C.100多年

D.150多年

30.社会福利的服务对象是()

A.全体农村居民

B.全体城镇居民

C.全体劳动者

D.全体社会成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我国失业保险停止给付的条件是()

A.领取失业保险期限届满

B.参军

C.出国定居

D.重新就业

E.被判刑

32.社会优抚的对象是()A.现役军人

B.复员退伍军人

C.伤残军人

D.为国捐躯军人家属

E.现役军人家属

33.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是()

A.保障水平不同

B.保险性质不同

C.实施方式不同

D.经营主体不同

E.资金来源不同

34.为确定未来养老金的需要总量,需要预测的指标有()

A.死亡率

B.利息率

C.缴费率

D.生活消费指数

E.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35.现役军官离退休安置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

A.生活待遇保障

B.规定安置去向

C.住房保障 D.子女安排

E.在民政部设立专门的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机构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6.医疗社会保险制度

37.失业

38.社会救助

39.基本退休金

40.家庭福利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1.简述养老保险的特点。

42.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经办机构的职责权限。

43.简述我国生育保险待遇给付的内容。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44.某企业一位有10年工龄的职工失业,当地社会救济金每月给付额是300元,如果按照社会救济金120%的标准计发失业保险金,请列出算式并计算该职工在失业保险给付期内最多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数额。

45.2003年初,某市的社会保险基金额为100 000 000元,基金投资收益率为10%,年托管费用100 000元,年末支付社会养老保险金800 000元,请列出公式并计算2003年末该市社会保险基金的净余额。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2分)

46.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论述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全国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保障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保障的保障对象是()

A.劳动者

B.公民

C.企业职工

D.行政、事业单位职工

2.我国社会优抚工作的管理机构是()

A.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B.财政部

C.民政部

D.征兵部门

3.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法律文件是()

A.德国《医疗保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C.英国《济贫法》

D.美国《社会保障法》

4.瑞典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是()

A.救助型

B.保险型

C.福利型

D.国家保障型 5.自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国家主要是()

A.印度

B.缅甸

C.新加坡

D.斯里兰卡 6.制定社会救助标准通常参考()

A.社会保障基金指数

B.股票指数

C.基尼系数

D.恩格尔系数 7.首先宣布建成福利国家的是()

A.瑞典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8.我国生育保险的对象是()

A.领有计生指标的妇女劳动者

B.妇女劳动者

C.已婚妇女

D.已婚妇女劳动者 9.推出世界上第一部《失业保险法》的国家是()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比利时 10.可以继续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员是()

A.参军者

B.出国定居者

C.患病者

D.被劳教者 11.国际劳工组织对康复问题进行具体表述的文件是()

A.《社会保障公约》

B.《工伤保险法》

C.《工伤津贴公约》

D.《工人灾害赔偿保险法》 12.国际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是()

A.个人不缴费

B.个人缴费

C.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缴费

D.企业、个人缴费 13.我国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责是()

A.代理社会保障基金及时入库

B.制定社会保障工作的方针、政策

C.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的滚存结余

D.代理发放各种社会保险金 14.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联系是()

A.保障对象相同

B.应付风险的方式相同

C.保障水平相同

D.经营目的相同

15公开实行鼓励人口增殖政策的最有代表性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比利时 16.按照联合国的规定,老年型国家是指60岁和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

A.5%

B.10%

C.15%

D.20% 17.1952年,第35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强调()A.使受保护者获得养老补助金

B.提高全部老年人生活质量 C.保护及维持老年人收入

D.各国政府必须实施社会制度 18.目前,我国劳动者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权利与义务()

A.是不对等的 B.在时间上是一致的 C.无需通过法律法规确立

D.在时间上是分离的 19.我国失业保险给付的最长期限是()

A.12个月

B.18个月

C.24个月

D.36个月 20.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最终将会采取()

A.现收现付制的资金筹集方式

B.基金积累制的资金筹集方式 C.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相结合的资金筹集方式

D.均一制的资金筹集方式 21.五保救助属于()

A.自然灾害救助

B.城镇居民最低生活水平保障

C.孤寡病残救助

D.社会优抚安置

22.下列不属于现代社会救助对象的是()

A.孤儿

B.烈士家属

C.灾民

D.无社会保险津贴的劳动者 23.曾称自己为“从摇篮到坟墓”的国家是()

A.瑞士

B.瑞典

C.丹麦

D.英国 24.我国政府规定,社会福利企业应安置残疾人员达到生产人员总数的()

A.25%以上

B.30%以上

C.35%以上

D.40%以上 25.以下关于社会福利不正确的说法是()

A.社会福利属于个人消费品分配的范畴

B.社会福利不是普遍实施的 C.社会福利是对工资和社会保险的补充

D.社会福利给付水平不具有刚性

26.年老体弱职工探亲,连续乘火车48小时以上的,可以报销硬席卧铺费用,享受者年龄规定年满为()

A.45周岁

B.50周岁

C.55周岁

D.60周岁 27.享受未成年福利的年龄规定最长可延伸到()

A.18岁

B.19岁

C.20岁

D.21岁 28.优抚和安置的指导思想是使保障对象的生活水平()

A.稍高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

B.稍高于当地平均工资 C.稍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

D.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29.一般来讲,群众优待可分为物质优待和()

A.就业优待

B.生产优待

C.政治优待

D.晋升优待 30.早在1931年红军时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就曾规定()

A.对复员军人给予终身补助

B.对退伍军人给予终身补助

C.对现役军人家属给予终身补助

D.对残疾退伍战士给予终身补助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目前,我国生育保险保障的内容有()

A.产假

B.节育手术费

C.产假工资

D.育婴费

E.独生子女保健费

32.目前,我国工伤保险的原则是()

A.雇主责任原则

B.无责任补偿原则

C.区分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原则

D.职业病按工伤对待的原则

E.个人举证原则 33.国际劳工组织建议工资总额包括()

A.计件工资

B.超时奖金

C.物价补贴

D.社会保险缴费

E.股息

34.现代社会救助与传统社会救济的不同之处在于()

A.接受和给予的思想基础不同

B.救助的范围不同

C.救助的依据不同 D.救助的管理水平不同

E.救助的基本原则不同 35.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享受群众优待的对象包括()

A.服现役义务兵

B.革命烈士家属

C.革命伤残军人

D.现役军官、志愿兵的家属

E.退役军人家属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6.职业性疾病 37.工伤保险制度 38.现代社会救助制度 39.伤残抚恤 40.我国职工福利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1.简述社会保障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42.简述人口老龄化发展给社会经济带来的问题。43.简述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2分)

44.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论述失业保险改革的思路。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45.2005年2月14日,辽宁孙家湾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215人罹难,29人受伤。根据我国企业职工因工死亡供养直系亲属抚恤费的规定,供养人口按月发给,供养1人的发死者生前标准工资的25%,2人发40%,3人发50%。假如罹难职工的平均月标准工资为1200元,其中200人每人抚养直系亲属2人,15人每人抚养直系亲属3人,请列出算式并计算该矿每年至少承担的抚恤金。

46.北京国宾大酒店2004年上半年有职工200人,下半年增加5人,人均月工资为2000元,养老费计提比例为10%。如果按养老保险资金现收现付制筹措模式的综合平均法,请列出算式并计算该酒店2004支出的养老金总额。

42.简述我国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保障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属于自愿失业的情况是()A.劳动者因行业处于淡季而失业

B.劳动者因产业结构调整而失业

C.劳动者因行业就业饱和而失业

D.劳动者因拒绝接受雇主按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支付工资而失业 2.社会保障的特征是()

A.自愿性

B.独立性

C.福利性

D.盈利性 3.在美国,主持颁布第一部《社会保障法》的总统是()

A.林肯

B.罗斯福

C.尼克松

D.杜鲁门 4.我国城乡社会救助的主管部门是()

A.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B.民政部

C. 工会

D.财政部 5.福利国家的特点是()

A.收入差距扩大 B.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C.实行充分就业政策 D.强调保障的特殊性 6.社会抚恤的对象是()

A.现役军人家属 B.牺牲病故军人家属

C.退役军人 D.在乡老红军、老复员退伍军人

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出台的时间是()A.1978年 B.1994年C.1995年 D.2000年 8.首创自愿失业保险制度的国家是()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比利时 9.雇主和被保险人共同负担的缴费方式最早起源的国家是()

A.英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

10.根据1992年1月3日民政部颁发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的规定,交纳保险费的年龄不分性别、职业,均为()

A.18—55周岁

B.18—60周岁

C.20—55周岁

D.20—60周岁 11.现收现付制下,退休人员养老费用的负担主体是()

A.退休人员

B.在职人员

C.全体公民

D.上一代人员 12.1969年国际劳工大会规定,医疗保险给付的时间是()

A.不少于26周 B.不少于52周 C.不少于42周D.不少于104周 13.现收现付的特点是()

A.以收定支

B.以支定收

C.积累基金

D.远期纵向收支平衡 14.我国公费医疗制度建立的时间是()

A.1949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80年 15.1987年我国政府出台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职业病的种类扩大到()A.8类

B.9类

C.11类

D.14类 16.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政策的规定是()

A.国家对投资政策没有规定

B.社会保险基金投资以经济效益为目标 C.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收益征收所得税

D.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目的是保值增值 17.推延退休年龄的作用是()

A.扩大就业率

B.缓解养老保险基金不敷给付的困境 C.减少养老保险缴费

D.扩大养老保险基金给付 18.我国政府首次将职业病纳入工作范畴的时间是()

A.1949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7年 19.确定退休金水平,一般不考虑的因素是()

A.退休职工基本生活

B.职工退休前工资收入 C.退休职工生活地的物价水平

D.退休职工供养人口

20.按照联合国的规定,老年型国家中,60岁和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

A.5%以上

B.10%以上

C.15%以上

D.20%以上 21.按照被保险人退休前某段时期内的平均工资一定百分比和投保年限计算养老金的方式是()A.薪金比例制

B.均一制

C.绝对金额制

D.统一比例制 22.医疗保险所保障的风险是()

A.疾病

B.职业病

C.因工伤住院

D.养病支付的营养费 23.社会保险基金的特点是()

A.社会保险基金由社会团体设立

B.社会保险基金等同于商业保险基金

C.社会保险基金可以挪作他用

D.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险制度的物质基础 24.社会保险的原始形态是()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救助

D.社会优抚 25.被保险人患病后享有医疗保险金现金给付的期限是()

A.等待期

B.给付期

C.医疗终结期

D.病假期

26.妇女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暂时失去劳动能力时,社会给予必要的经济和物质帮助的制度是()A.劳动保险 B.产假保险C.生育保险 D.妇女保险 27.社会救助的特点是()

A.社会救助是实现社会保障最高目标的制度

B.社会救助是慈善事业

C.社会救助是社会团体的施舍

D.社会救助是国家或社会的基本职责 28.在社会保险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失业保险制度

B.养老保险制度

C.医疗保险制度

D.工伤保险制度 29.根据1988年6月国务院通过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A.10天

B.15天

C.30天

D.45天 30.美国确定“贫困线”的理论依据是()

A.社会总产品分配理论

B.凯恩斯供需理论

C.恩格尔定律

D.洛伦茨曲线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军队离退休制度的改革思路是()

A.加快军队离退休干部住房建设

B.改革军体所管理方式

C.制定《安置条例》

D.完善安置政策,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E.全部采取分散安置的方法

32.商业人寿保险的主要类型包括()

A.死亡保险

B.生存保险

C.生死合险

D.工伤保险

E.失业保险 33.我国生育保险享受的条件是()

A.达到法定结婚年龄

B.已婚妇女劳动者

C.已婚劳动者 D.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

E.已婚妇女

3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医疗保险改革采取的一些措施包括()

A.建立、强化付款制度中的费用约束机制

B.开展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业务

C.增加个人自负额

D.发放疾病津贴

E.设置医疗保障制度审议会 35.以下关于社会福利说法正确的是()

A.服务对象最为广泛,包括全体社会成员

B.目的不在营利

C.费用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 D.社会福利属于低层次的社会保障

E.社会福利有“社会工资”的美称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6.非自愿失业风险 37.社会保险

38.社会救助申请制 39.老年 40.工伤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1.简述失业的类型。

42.简述社会保障的经济和政治目的。43.简述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五、论述题(本大题12分)

44.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论述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的联系和区别。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45.某国实行混合制的失业保险给付,规定供养一人以上者为原工资的70%,供养亲属补助部分为第一供养者每月18美元,其余每人每月9美元,最高限额为工资的85%。如果一失业工人每月原工资为1000美元,供养亲属5人,请列出算式并计算该工人在失业期内每月可以领取的失业保险金额。

46.现收现付制是养老保险资金的筹措模式之一,如果某市上半年和下半年估计养老金支出额分别为50000000元和60000000元,而上半年和下半年在职职工的工资总额估计分别为550000000元和450000000元。请根据这些数据,按综合平均法列出算式并计算该养老保险费的计提比例。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属于人类劳动特征的是()

A.创造性

B.盲目性

C.单一性

D.无序性 2.劳动力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是劳动力市场运行的()

A.指挥系统

B.执行系统

C.监督系统

D.反馈系统 3.许多人为了一定的目标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所进行的劳动被称为()

A.个体劳动

B.共同劳动

C.简单劳动

D.复杂劳动 4.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发展()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四产业

5.从理论上讲,货币政策和的心是()

A.调节利率

B.调节税收

C.增加公共支出

D.减少公共支出 6.目前我国就业问题严峻的主要根源是()

A.外资企业数量少

B.国有企业数量少

C.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矛盾

D.就业形式复杂 7.根据工作责任大小、困难程度、危险程度等因素决定的工资是()

A.职业工资

B.年功工资

C.职务工资

D.技能工资 8.因实际需要,在基本工资以外所进行的补助称为()

A.粮贴

B.补贴

C.薪贴

D.津贴 9.我国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等级工资制基本上是属于()

A.绩效工资制度

B.能力工资制度

C.资历工资制度

D.结构工资制度 10.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为进行劳动过程而发生的社会关系称为()

A.资本关系

B.购买关系

C.人际关系

D.劳动关系 11.一般来讲,通过仲裁处理劳动争议,应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

A.30日结束

B.60日结束

C.90日结束

D.120日结束 12.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条件和报酬等标准不得()

A.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B.高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C.低于企业的规定

D.高于企业的规定 13.在我国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是()

A.社会福利

B.社会救助

C.社会优抚

D.社会保险 14.社会保障的出发点是化解人们的()

A.政治风险

B.经济风险

C.文化风险

D.职业风险

15.主张国家应当减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责任,主要靠社会成员自己为自己谋取福利的社会保障理论是()A.马克思主义福利理论

B.中间道路者的共同参与论 C.新自由主义的福利市场化理论

D.民主社会主义的国家福利论 16.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基金来自劳动者个人,其形式是()

A.自愿储蓄

B.强制储蓄

C.义务储蓄

D.责任储蓄 17.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首要环节是()

A.营运管理

B.征收管理

C.支付管理

D.监督管理

18.社会保险登记属于用人单位和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的()

A.第一步骤

B.第二步骤

C.第三步骤

D.最后的步骤 19.下列选项中,属于医疗保险体系核心层次的是()

A.医疗救助

B.大额医疗费用互助制度

C.公务员医疗补助

D.基本医疗保险 20.我国规定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计帐利息应当是()

A.每月进行公布

B.每季进行公布

C.每半年进行公布

D.每年进行公布 21.我国规定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由()

A.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

B.国家财政和用人单位共同缴纳

C.国家财政和个人共同缴纳

D.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 22.在我国习惯称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后一道防线”的是()

A.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B.失业保险制度

C.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D.医疗保险制度

23.世界卫生组织根据残疾对人的各种功能的不同程度的影响,把残疾分为()A.一个层次

B.二个层次

C.三个层次

D.四个层次

24.在衡量社区服务效果的基本指标中,社区居民和社会单位从社区服务中得到的帮助、照顾的比例数称为()A.社区服务参与率

B.社区服务受益率

C.社区服务需求满足率

D.社区服务满意率

25.我国社会优抚政策规定,对于烈士遗属、牺牲和病故军人遗属、伤残军人等对象实行()A.国家抚恤

B.社会抚恤

C.社区抚恤

D企业抚恤

26.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其缴费额相当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A.12%左右

B.18%左右

C.20%左右

D.22%左右

27.我国《失业保险条例》颁布于()

A.1997年

B.1999年

C.2000年

D.2004年 28.规定单位工作量所需要的时间是劳动定额分类中的()

A.工时定额

B.产量定额

C.服务定额

D.看管定额 29.根据企业各类人员的工作性质特点所进行的分工是()

A.职能分工

B.专业分工

C.技术分工

D.能力分工 30.在每一专业或者工种内部,按照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高低进行的分工被称为()A.职能分工

B.专业分工

C.技术分工

D.职业分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从世界范围来看,下列选项属于工时改革趋势的主要有()

A.固定工作时间制度

B.分职制

C.全时工制

D.一周两天工制

E.有效的工作时间制度 32.工资管理的原则有()

A.公正性原则

B.员工与组织之间互惠原则

C.竞争原则

D.激励原则

E.劳资之间互惠原则 33.一般而言,集体合同的内容包括()

A.目标性条款

B.劳资关系条款

C.条件性条款

D.劳动关系运行规则条款

E.劳动标准性条款

34.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标准应当考虑的因素有()

A.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B.财政、企业和职工的承受能力

C.公平与效率相结合D.随着生产发展的调整机制

E.随着物价变动的调整机制 35.生育保险待遇项目包括()

A.计划生育指导

B.产假

C.母婴服务与医疗保障

D.生育津贴

E.医疗服务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36.工资制度

37.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 38.失业救助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9.简述政府对劳动力市场宏观调控的主要措施。40.简要回答做好劳动关系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41.简述社会保障原则。

42.简述造成我国目前失业问题严峻的主要原因。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43.(本题9分)论述在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我国政府在促进就业方面应采取的措施。44.(本题10分)试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具体的改革思路。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2分)

45.某建筑公司职工张某在公司所属工地工作时,遇工地爆破作业,张某未按要求撤离,被放炮炸飞的小石块击中,导致伤残。随后,张某向建筑公司申请工伤认定。但建筑公司认为事发时,警戒员已吹响了表示警戒的哨音,要求所有在现场的工人均应听从哨音的指挥,离开工作区域。因此哨音响起后,表示工作时间即已中止。而张某在听到哨音中止工作后,并没有按规定离开工作区域,因此造成了受伤的结果。建筑公司认为张某应当负全部责任,不能被认定为工伤,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张某不服,遂直接向当地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问(1)你认为张某能否被认定为工伤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为什么?(2)张某可否直接向当地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可以,其申请的程序和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哪些? 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保障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体要素是()A.劳动对象 B.劳动工具

C.劳动力 D.劳动资料

2.在特定条件下,会改变自己的特性的生产力要素是()A.劳动力

B.劳动对象

C.劳动工具

D.劳动资料

3.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关键是()A.发展经济

B.减少农业人口

C.增加企业数量

D.减少对外贸易

4.我国再就业工程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启动的时间是()A.1975年

B.1985年

C.1995年

D.2005年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劳动参与率“三高”特征的是()A.总人口劳动参与率高

B.妇女人口劳动参与率高

C.青年人口劳动参与率高

D.老年人口劳动参与率高 6.劳动定额管理的核心是()A.劳动定额水平

B.劳动定额依据

C.劳动定额原则

D.劳动定额方法

7.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每天工作的时间不超过()A.5小时

B.6小时

C.7小时

D.8小时

8.企业内部劳动力调配的主要依据是()A.劳动定额

B.劳动定员

C.劳动组织

D.劳动时间

9.下列选项中属于制定劳动定额技术依据的内容的是()A.生产条件

B.工作的负荷程度

C.劳动分工和协作状况

D.工艺规程的完备程度

10.一般情况下,通常由企业员工的平均工资来反映的是()A.工资级差

B.工资形式

C.工资水平

D.工资支付 11.一般来说,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对于工资方面的见解或主张被称为()A.工资制度

B.工资理论

C.工资管理

D.工资级差

1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企业工资分配进行宏观调控的制度称为()A.工资指导线制度

B.工资差额分配制度

C.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D.级差工资管理制度

13.竞业禁止应当有一定的期限,通常是以离职后的()A.1~3年为宜

B.3~4年为 宜

C.4~5年为宜

D.5~6年为宜

14.集体合同的期限是指集体合同的有效存续期间。我国规定集体合同期限为()A.1~2年

B.1~3年

C.1~4年

D.1~5年

15.一般来说,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法律关系的消灭,被称为劳动合同的()A.中止

B.终止

C.继续

D.续订 16.社会保障的出发点是化解人们生活中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是指()A.政治上的 B.经济上的C.文化上的 D.观念上的17.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保障制度中最低层次的项目是()A.社会救助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险

D.社会优抚

18.我国当前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可以认为是一项重要的()

A.社会救助制度

B.社会福利制度

C.社会保险制度

D.社会优抚制度

19.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基金来自劳动者个人,其形式是()A.自愿储蓄

B.强制储蓄

C.义务储蓄

D.责任储蓄

20.目前大多数国家规定养老、伤残和遗属保险基金来源由()A.国家负担

B.用人单位负担

C.个人负担

D.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

21.按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向社会公布社会保险费征收情况的时间限制,至少是()A.每周 B.每月

C.每季

D.每年

22.下列选项中,由国家通过立法,强制性地由单位和个人实行的是()A.集体医疗保险

B.基本医疗保险

C.企业补充医疗保险

D.社区医疗保险

23.根据《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规定,我国的工伤评残等级为()A.五级

B.八级

C.十级

D.十二级

24.允许雇主和劳动者自愿选择参加,一般由失业基金会负责管理的失业保险制度是()A.强制性失业保险制度

B.自愿性失业保险制度

C.失业救济制度

D.失业补助制度

25.我国最早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城市是()A.北京

B.广州

C.天津

D.上海

26.世界卫生组织根据残疾对人的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的不同程度的影响,把残疾分为()A.两个层次

B.三个层次

C.四个层次

D.五个层次

27.我国农村对“五保户”提供的福利保障方式为()A.集体福利

B.家庭福利

C.国家福利

D.个人福利

28.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规定企业缴费一般不超过该企业工资总额的()A.8%

B.12%

C.18%

D.20%

29.职工生育依法享受的生育津贴期限是不少于()A.30天

B.60天

C.90天

D.120天

30.国家规定生育保险费由参保单位按照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的()

A.0.5%缴纳

B.1%缴纳

C.2%缴纳

D.3%缴纳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劳动组织的基础是()

A.劳动分工

B.劳动定员

C.劳动定额

D.劳动时间

E.劳动协作 32.员工福利是指员工除工资收入以外享有的利益和服务。设计员工福利应遵循()

A.需要原则

B.生活原则

C.经济实效原则

D.量力而行原则

E.全民普及原则

33.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原则包括()

A.合法原则

B.公正原则

C.及时处理原则

D.调解原则

E.三方机制原则

34.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标准应当考虑的因素有()

A.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B.财政、企业和职工的承受能力

C.公平与效率相结合

D.随着生产发展的调整机制

E.随着物价变动的调整机制

35.我国就业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有()

A.职业介绍

B.职业指导

C.就业训练

D.生产自救

E.就业指导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36.工资级差

37.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 38.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9.政府对劳动力市场调控的重点包括哪些方面? 40.简述劳动争议仲裁程序。41.简要回答社会保障的功能。

42.简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挑战。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43.(本题9分)试述我国政府在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方面所采取的措施。44.(本题10分)请论述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2分)

45.某企业2004年的销售任务是200万元,假设该企业销售人员的年劳动效率为20万元/人年,并假定出勤率为100%。请问:

(1)以上案例应用什么计算方法进行定员?并简述定员方法的类型。(2)定员人数是多少?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保障概论标准预测试卷

(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社会保障制度由政府机构,地方当局和非政府组织分工管理的国家是()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巴西

2.生育保险包括()A.所有已婚生育子女的女性劳动者 B.所有已有孩子的劳动者 C.所有已婚未育的女性 D.所有已婚女性劳动者

3.在用人单位投保费率较高的国家,促使企业家用机器代替工人劳动进行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为()A.高社会待遇 B.高工资待遇 C.高社会福利 D.高社会保险费 4.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保障()A.生活幸福 B.人民富裕 C.社会安定 D.生活水平5.日本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必备的条件为()A.一般被保险人必须在失业前一年里至少有10个月的投保记录 B.不须经过一定的等待期

C.被保险人需要具备工作的能力,工作意愿并无要求

D.-般被保险人必须在失业前一年里至少有6个月的投保记录 6.英国保险对象的要求为雇工周收入在()A.15英镑以上 B.17.5英镑 C.10英镑以上 D.20英镑以上 7.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险资金筹措模式主要有现收现付式,完全积累式及()A.预期收付式 B.部分积累式 C.个人积累式 D.国家积累式 8.所有国家都允许选择的社保基金投资方式,除国债外,还有()A.银行存款 B.不动产 C.企业债券 D.国债 9.我国现行优抚保障的主管部门是()A.民政部门 B.人事部门 C.组织部门 D.总工会 10.实施对象为挣工资的劳动者的为()A.社会福利 B.社会救助的美女编辑们 C.社会优抚 D.社会保险 11.泰国的社会保障机构特点为()A.由两个政府机构统管 B.由一个政府机构统管 C.由政府和民间组织统管 D.由群众和工会自发形成

12.结构性失业是指()A.摩擦性失业 B.周期性失业 C.技术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13.以社会保险作为基本纲领的是()A.社会保障 B.社会福利 C.社会救助 D.社会优抚 14.我国对福利事业实行()A.以居委会为中心的责任制 B.以政府为中心的行政责任制 C.以承包为中心的责任制管理 D.以股东会为中心的股东负责制 15.社会保障的对象在总体上具有()A.差异性的美女编辑们 B.区域性 C.普遍性 D.特殊性 16.我国社会基金的统一管理单位为()A.县级 B.镇级 C.市级 D.省级 17.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对象为()A.城镇户口,不由国家供应商品粮的人口 B.非城镇户口,不由国家供应商品粮的人口 C.非城镇户口,由国家供应商品粮的特殊群体 D.非城镇户口,不由国家供应商品粮的农村人口 18.养老保险金的给付方法除薪金比例制外,还有()A.相对金额制 B.均一制 C.薪金对照制 D.浮动率制 19.现代社会救助的目标,在于()A.保障公民享有一般生活水平B.保障公民享有最低生活水平C.保障公民享有优越生活水平D.保障公民享有较好生活水平20.恩格尔定律是()A.食物支出与家庭收支成逆相关 B.食物支出与家庭收支成正相关 C.住房支出与家庭收支成逆相关 D.住房支出与家庭收支成正相关

21.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在工业化国家,享有最低生活水平,是指家庭和个人收入相当于制造业工人平均工资的()A.20% B.40% C.50% D.30% 22.下列不属于我国社会救助内容的是()A.自然灾害救助 B.孤寡病残救助 C.失业工人救助 D.城乡贫困户救助

23.“五保”不包括()A.保吃 B.保穿 C.保住 D.保富 24.被誉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为()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瑞典的美女编辑们 25.托儿所、幼儿园等属于我国职工福利中的()A.集体福利设施 B.个人生活福利性补助 C.文化福利 D.娱乐福利 26.一般职工生活困难补助的管理单位为()A.民政组织 B.工会组织 C.党组织 D.人事组织 27.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的福利为()A.假期假一次,15天 B.假期假两次,30天 C.假期假两次,15天 D.探亲假一次,30天 28.“福利国家”的理论基础是()A.马克思主义 B.凯恩斯主义 C.亚当·斯密主义的美女编辑们 D.哈贝马斯主义 29.不属于我国社会安置方式的为()A.出国安置 B.就业安置 C.回原籍安置 D.离退休安置 30.我国群众优待除了物质优待外,还包括()A.精神优待 B.权利优待 C.政治优待 D.生活优待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31.我国的社会救助主要有()A.失业救助 B.生育救助 C.自然灾害救助 D.城乡贫困户救助 E.城乡社会孤老病残救助

32.抚恤对象包括()A.革命烈士家属 B.现役军人家属 C.因公牺牲军人家属 D.病故军人家属 E.残废军人 33.社会保障组织机构包括()A.会计师事务所 B.审计部门 C.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机构 D.社会保障基金经办机构 E.社会保障监督组织

34.中国失业保险基金的来源与构成包括:()A.企业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B.失业保险费的利息收入 C.财政补贴 D.利息税 E.企业上交税 35.我国国家干部的公费医疗原则上的管理部门为()A.人事部门 B.卫生部门 C.民政部门 D.财政部门 E.工会组织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36.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安全性原则 37.优待

38.职工探亲制度 39.社会救助

40.“基金积累”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41.简述目前我国失业保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2.简述社会保险在保险费的性质上与商业保险的区别。43.简述保持适度失业率的原因。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2分)

44.试述社会福利与工资的主要区别。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45.某家庭在一年的支出共为2000元,其中粮食700元,水果、蔬菜和其他饮食用品为500元,教育支出为500元,衣物和其他杂项开支为300元,问:这家是否应享有社会生活困难补助?

46.某甲生活的国家共有工人200万人,每年有20万人因工负伤,某甲因工负伤,保险公司支付了某甲1ooo元伤残津贴,已知某甲每年的工伤保险费中包括10元的行政管理费,请问某甲的纯投保费为多少? 社会保障概论标准预测试卷

(三)参考答案

一、1.C 2.A 3.D 4.C 5.D 6.13 7.B 8.A 9.A 10.D 11.B 12.C 13.A 14.C 15.C 16.A 17.D 18.B 19.B 20.A 21.D 22.C 23.D 24.C 25.A 26.B 27.D 28.B 29.A 30.C

二、31.CDE 32.ACDE 33.CDE 34.ABC 35.BD

三、36.社保基金投资的安全性原则: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必须坚持安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指保证投资本金及时、足额地收回,并取得预期的投资收益。对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来说,安全原则是根本原则。37.优待:优待是指从政治上和物质上给予良好的待遇,它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内容。本书中介绍的是广义的优待。广义的优待是指国家、社会、群众三方面对优抚对象广泛的关怀照顾及物质帮助,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①物质(资金)优待②优先照顾③帮工代工④包户服务⑤扶持生产⑥走访慰问。

38.职工探亲制度是指国家和单位为解决职工与其分居两地的配偶、父母团聚和减轻其经济上的负担,按照职工工作年限或工龄长短,给予一定的有薪探亲假期、工资补贴和旅费补贴等福利待遇制度。39.社会救助:现代社会救助制度是国家及各种社会群体运用掌握的资金、实物、服务手段,通过一定机构和专业人员,按照科学的工作方法,向无生活来源、丧失工作能力者,以及向生活在“贫困线”或最低生活标准以下的个人和家庭,向一时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和不幸事故的遇难者,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障措施,以使被救助者能继续生存下去。

40.“基金积累制”:“基金积累”制或称“个人账户”制度,是指社会成员在具有劳动能力的时候,从参与经济活动创造的财富中,按法律的要求拿出一部分,为自己将来的退休养老、医疗保障和失业等积累后备金。

四、41.答:(l)失业保险实施范围狭窄、覆盖面小。(2)失业保险基金社会化程度较低。(3)失业保险基金筹集不合理。(4)失业保险给付标准偏低,保障不了基本生活。(5)失业保险基金中用于救济失业职工的支出比例过低。(6)失业保险与其化社会保障政策缺乏协调。(7)在组织上缺乏负责全国失业管理的专门机构。

42.答:与商业保险相比社会保险:(1)保费与给付不成比例。(2)成本估计不易确定。(3)风险分类较粗略。(4)保险费负担较轻。(5)被保险人不需负担全部保险费。

43.答:为了储备后备大军、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为了提高劳动力素质的需要;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要;为了控制需求,稳定物价的需要。

五、44.社会福利与工资的主要差别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美女编辑们

第一,社会福利的刚性不像工资那样强,有可能降低标准甚至被削减,工资一般不会被降低标准,更不会被取消。第二,有些社会福利项目,作为劳动者的收入,往往附加一些条件,如住房补贴、奖学金等等。

第三,社会福利费不是掌握在劳动者手里,而是主要掌握在政府手里,后者把福利开支作为对劳动者的一种控制手段。

第四,工资随物价上涨而定期调整,社会福利的支出就不能这样。对企业主、对西方国家的政权机构来说,宁愿更多地用社会福利来改善劳动者生活,原因就在于社会福利的弹性大,有些福利项目涉及面不大,便于控制。因此,在西方国家劳动者收入中,来自工资的部分上升慢,来自福利的部分上升迅速。

六、45.(700 +500)/2000×100%=0.6x100%= 60%

恩格尔系数60%,属于生活贫困状态,应该享有社会生活困难补助。

46.20/200 x100% =10% 1000 x10% =100(元)100元-10元=90元,故某甲每年的纯投保费为90元。

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社会的主要劳动形式是()

A.体力劳动 B.脑力劳动 C.简单劳动 D.复杂劳动 2.劳动的动因是()

A.人类的需要 B.民族的需要 C.国家的需要 D.团体的需要 3.我国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时间是()

A.1974年 B.1984年 C.1994年 D.2004年 4.我国法律严禁用人单位招用的未成年人是未满()

A.16周岁的未成年人 B.17周岁的未成年人 C.18周岁的未成年人 D.19周岁的未成年人 5.我国产业结构矛盾转化的关键点是发展()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四产业 6.企业内部劳动力调配的主要依据是()

A.劳动定额 B.劳动定员 C.劳动组织 D.劳动时间 7.下列选项中属于制定劳动定额技术依据的是()

A.生产条件 B.协作状况 C.劳动分工 D.工艺规程 8.制定劳动定额的基本单位是()

A.工种 B.工具 C.工时 D.工序 9.一般情况下将员工除工资收入以外享有的利益和服务称为()A.员工安全 B.员工收益 C.员工福利 D.员工待遇 10.一般情况下将核算、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方式称为()

A.工资构成 B.工资形式 C.工资水平D.工资级差

11.在国家对国有企业工资总额进行的管理中,将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形式称为()A.总额挂钩 B.工效挂钩 C.岗位挂钩 D.工种挂钩 12.我国目前对劳动合同鉴证实行()

A.强制鉴证 B.自愿鉴证 C.选择鉴证 D.指定鉴证 13.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分为()

A.二种类型 B.三种类型 C.四种类型 D.五种类型 14.就法律效力而言,集体合同比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A.要高 B.相同 C.略低 D.要低

15.下列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中,难以抵御通货膨胀的影响,且管理难度大的是()A.预收预付制 B.现收现付制 C.完全积累制 D.部分积累制

6.下列选项中,其目的在于安定军心,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社会稳定的项目是()A.社会救助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险 D.社会优抚 17.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保障制度中最高层次的项目是()A.社会救助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险 D.社会优抚 18.下列选项中符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条件的是()

A.非自愿失业 B.应征服役 C.移居境外 D.被劳动教养 19.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首要环节是()

A.营运管理 B.征收管理 C.支付管理 D.监督管理

20.按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向个人发送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个人帐户通知单,至少每年()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21.比较而言,目前世界上实施范围最广泛的社会保险是()

A.失业保险 B.医疗保险 C.工伤保险 D.生育保险 22.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模式是()

A.社会统筹 B.个人账户 C.集体帐户 D.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结合 23.我国公务员医疗补助经费的来源是()

A.中央财政预算 B.上级财政预算 C.下级财政预算 D.同级财政预算 24.我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后一道防线是()

A.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B.企业职工失业保险制度 C.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D.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25.2001年,为改善老年生活、健康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国家开始实施的是()

A.星光计划 B.希望计划 C.温暖计划 D.康复计划 26.社区服务的特征是()

A.自助与互助性、广泛性、强制性 B.广泛性、强制性、自愿性

C.自助与互助性、持续发展性、自愿性 D.自助与互助性、广泛性、持续发展性 27.政府和社会对军人等从事特殊工作的人员及其家属予以优待、抚恤和安置的制度是()

A.社会救助 B.社会救济 C.社会优抚 D.社会福利 28.专门为解决职工家庭住房问题的政策性融资渠道称为()

A.经济适用住房制度 B.住房公积金制度 C.廉租房制度 D.阳光公寓制度 29.一般来说,将为居民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提供的各种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称为()A.企业服务 B.特殊服务 C.社区服务 D.老年服务 30.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换算比例的基础是()

A.简单劳动 B.复杂劳动 C.劳动的时间 D.劳动的强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主要有()

A.技术测定法 B.比较类推法 C.经验估工法 D.统计分析法 E.问卷调查法 32.工资制度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根据其地位不同可分为()

A.基本工资制度 B.工资等级制度 C.辅助工资制度 D.工资升级制度 E.工资定级制度

33.下列选项中,属于劳动争议范围的有()

A.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 B.因劳动安全发生的争议 C.因职工职业培训发生的争议 D.因职工社会保险发生的争议 E.因职工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34.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原则包括()

A.安全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效益性原则 D.合理性原则 E.基金变现原则

35.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有()

A.自愿性原则 B.无过失责任原则 C.损害补偿原则 D.严格区分工伤和非工伤原则 E.预防、补偿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36.工资水平37.社会保障基金 38.集体福利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9.简述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主要措施。40.简要回答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41.简要说明社会保障的原则。

42.简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43.(本题9分)为什么说产业结构调整应以发展第三产业为重点? 44.(本题10分)论述当前我国失业的主要原因及现行失业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2分)

上一篇:江西省建筑企业名单下一篇:《榜样》党员学习心得体会_学习榜样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