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观后感(通用10篇)
1.入殓师观后感 篇一
由于乐队解散,大提琴手小林大悟就此失业。他和妻子美香一起离开东京回到了老家山形县。然而即使在山形,没有实用一技之长的大悟还是很难找到工作。某日,一则广告吸引了大悟的注意:NK代理公司,帮助旅行,高薪短工时。大悟来到NK代理公司面试,社长二话不说就决定聘用大悟,但却对工作内容避而不谈。最后大悟终于知道是入殓工作!虽然心理上有所忌惮,高额的薪水还是令大悟接受了这份工作。但这样的工作对普通人谈何容易,一方面对遗体的不适,一方面又要对妻友隐瞒自己的工作,小林大悟不平凡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
在见习的这段时间中,他看到了易性癖的男人,染发的女生,死亡两周却无人知晓的老婆婆,受家人尊敬和喜爱的普通家庭主妇,要求穿长筒袜上路的奶奶,脸颊印满儿孙祝福唇印的爷爷,操劳一生的阿婆……在这里有着各式各样遭遇的离别在等待着。不知不觉中,大悟也开始能够理解入殓师的工作了。但是因为美香的误解,美香一气之下跑回了娘家。对于大悟来说,美香是他唯一的亲人,所以美香的离开对于大悟来说是件很令人难过的事情。但是为了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大悟还是拿出自己最真挚的态度来出席仪式,当然他也在等待着美香回来。
我是老师介绍以后才看这个电影的,在四月中旬(4.13-4.17)的时候我看完了这部电影。看完了以后,我的感想很多很多,不知道从何说起……..《入殓师》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入殓仪式的场景:小心翼翼地为死者擦拭,换衣;一丝不苟地为死者打磨面容,上妆;将死者抬进棺材;而死者的家属则围坐一旁低头肃穆……这样郑重而庄严的仪式营造出的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感,更让人们感受到了入殓师的温柔情怀。这样肃穆的入殓仪式不禁让人们对死亡产生了敬畏.更让我们对入殓师刮目相看,他的镇静,细心,不为外界所打扰的心态让我觉得他的人格是高尚的。但是在影片中还是有入殓师所不能接受的,比如“小林大悟在处理完高度腐烂的老妪遗体时止不住内心的恐惧与恶心,到澡堂疯狂的搓澡,回到家中疯狂的亲吻他的妻子以求得内心的安慰”。看到这一幕时我不禁动容——这是人们在面对死亡时本能的恐惧,以及对生的渴望啊!每个人都惧怕死亡,入殓师亦不例外。然而,入殓的过程让入殓师对死亡有了比常人更多的理解,也对死亡有了一份比常人更多的尊重。
生与死不过一线之间,死亡也是人生的一部分。影片中,殡仪社的职员说了一句话,“人一辈子买的最后一样东西,是由他人决定的,说来是个讽刺”。面临死亡,世间一切尊贵卑微的等级差异,在走向黑暗虚无前消失殆尽。生前一切极致享受都被抛在了身后。至此,还有什么放下抑或放不下?《入殓师》为我们展示了日本文化中尊严如何还给死者以及生者如何通过这最后的优雅仪式与死者和解。死亡,通过入殓师的出色工作,变得不再可怕,它与生命成为连续的整体。
看完入殓师,我们五月份班级又去了医院一次,我穿着护士服跟在年长的护士后面观看她所做的一切事情,打针,问病人的身体情况,帮病人翻身,有时候还和病人聊天以缓解气氛。第一轮巡视完了之后,继续配药。配药的时候她们带起了口罩,以免感染。这是身为一个护士该有的意识。之后他们把配好的要放在药车上准备继续第二轮的巡视。不仅如此,他们还要做病历表,观察每个病人的情况在病历表上作明确的统计。护士要做的事情其实很多,从他们上班的时候就一直在忙,有的时候可以说说话,放松一下,但也是一小会,不能过长的时间,一旦有病人呼叫的时候,可以说是立刻去看看,有什么情况。
从电影,从见习,我感触良多。不管是入殓师还是护士,医生,对于死亡者,对于病人,他们都是一视同仁的,没有因为谁而改变这种看法,希望我以后当上护士的时候能有这样的意识和心态。
2.入殓师观后感 篇二
影片主题音乐
(二) 音响省略和静默的魅力
在影片《入殓师》中多次运用了音响省略和静默的效果, 在几次完整的入殓仪式中都得以体现。在影片一开始时的入殓仪式中就体现了这一点, 仪式中先后三次的钟磬音给人以生命的神圣感和厚重感。之后是加之绵延悠长的大提琴声的渲染, 当发现死者非女儿身时音乐戛然而止, 接连出现了几声乌鸦的叫声。尤其是在澡堂老板娘去世的那场戏中更是讲音响省略和静默的魅力体现的淋漓尽致, 首先是在澡堂做入殓仪式时听到的乌鸦的叫声, 和之前几次入殓仪式时出现的乌鸦叫声相呼应, 具有一定的预示性。仪式中省略了多余的声音而是细化了一些生活中不常出现或很少留意的声音, 比如镜头切换至澡堂的水滴声, 以及穿寿衣时布料摩擦的声音, 仪式结束前, 小林大悟为澡堂老板娘系上了她生前常戴的围巾, 让人心生温暖, 虽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动作却折射出身为一个入殓师细致的内心世界和对亡灵的敬重。
(三) 有源音乐的使用
首先是在交响乐团演奏《第九交响曲欢乐颂》时出现带有客观性的有源音乐, 交响乐团加之合唱, 更加突出了演出宏大的气氛。接着是主人公多次回忆起童年和父亲的时候演奏的主题音乐
3.美丽“入殓师” 篇三
尸体不过是工作对象
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夜。清早,成都北郊的磨盘山上,空气阴湿。
23岁的女孩张庆平醒了,她拿出手机看了下时间——6点半,距离上班时间还有一个钟头。她一骨碌爬起来,推开房门。正对着她宿舍的是一排贴着白色瓷砖的平房,这个时段,每个房间里都已摆放好了一具尸体;花匠们忙前忙后,将一盆盆菊花摆放在棺材周围,黄白相间,还搭配着绿色的芭蕉叶。张庆平早已习惯了这种场景,她走到水龙头边,用清水洗了把脸,然后用肥皂反复搓手,最后搽上护手霜。
按照成都人的风俗,人死后,尸体要放上3天,然后入殓、火化;入殓的时间越早越好,最好不要拖过下午。所以,3点过后,张庆平和她的同事们就可以下班。但殡仪馆毕竟是个顶特殊的地方,尽管民俗如此,还是有些外地人甚至外国人不分昼夜地到此办丧。馆里立下条规矩:上班的人要连上两天一夜,而这一夜就必须住在馆里,随时待命。
吹鼓手的声音远远传来,这是开始上班的信号。没过多久,刚才那个空旷、安静、冷清的殡仪馆就变得拥挤热闹起来。几声哨响后,礼炮开始轰鸣,哀乐轮流在各个告别厅奏响。张庆平穿起一件白大褂,将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然后捂上口罩,戴上粗棉线手套,外面又套了一层塑料的一次性手套,拎起一只红色的软皮箱子,走进了一间阴森的屋子。屋外不起眼的牌子上写着“冷冻室”3个字。
冷冻室,是尸体到达之后第一个停放的地方。张庆平的工作,就是把尸体从冰柜的抽屉里抽出来,推到沐浴室帮他们洗澡、做防腐、整形,再穿好衣服,做修面、化妆,最后送到告别厅。在告别厅里放着的,是已经处理完毕的尸体。他们安然地躺在那里,面庞红润,没有死亡的暗影、离世的痛楚,有的只是如同睡去的恬淡;而他们刚被送来的时候,脸色苍白或者瘀黑,头发凌乱,衣冠不整,惨不忍睹。张庆平说,看到那些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女孩子直挺挺地躺在面前,她就一定要想方设法把她们化得漂亮一点,心里才好受。
从早晨到下午,张庆平要处理将近30具尸体,冬季则远远不止。夏天的尸体数量要少一些,不过湿热的天气、频繁的雨水、活跃的蚊蝇,还是让她觉得“透不过气来”。
成都殡仪馆年代久远,条件不好,穿着不透风的工作服闷在屋子里,与具具尸体相伴,张庆平常会感到压抑、困顿。一开始接触尸体的时候,她一点也不恐惧——由于学医的原因,她感到人体很神圣;现在,到殡仪馆工作将近一年的她,“早就麻木了,没得啥子感觉”。她学的是中西医结合临床五官专业,去年从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后,高分考进了殡仪馆。在她眼里,殡仪馆是国家事业单位,稳定、有保障,而且可以留在她热爱的成都。至于尸体,不过是个工作对象而已。
为殉情的女孩化一个新娘妆
张庆平要给死者化两种类型的妆:油彩妆和粉妆。老年人、中年男子,还有一些家属要求不高的死者,张庆平就给他们化油彩妆。一块有些旧的海绵,蘸上点特制的油彩颜料,在死者脸上来回均匀地擦上几下,再涂上少许的胭脂,人就会变得红润起来。如果是年轻人,特别是尚未结婚的少女,她就会格外用心地给她们化上粉妆;有的时候,她还用自己的化妆品,给死去的女孩化新娘妆。
那天,殡仪馆里送来一具女尸,看起来年轻而又时尚。张庆平上去一问,跳楼死的,为情自杀,年龄竟与自己相同。家里人给女孩披上了一袭素洁的婚纱,要把葬礼当作婚礼办。张庆平受不了,流下了眼泪。天天看尸体,她很少流泪,她坚信她所直面的死亡,都是与己无关的;她就是一个看客,把自己隔绝于死亡之外,看别人痛苦哀伤的一幕幕悲剧。
但这一次,张庆平被感动了。灯光下,她细细地为女孩打粉底,从发际、唇部、鼻翼、嘴角到脖子,将一些死后皮肤呈现出的暗斑遮蔽;再以粉饼轻薄地施一层透明蜜粉;用眉笔画出柔和自然的眉型,拿小刷子刷匀称……新娘妆常见的眼影、眼线、鼻影,一个步骤都没有省略,前前后后花了一个多小时。张庆平说,她从来没有如此上心地化过妆。告别仪式开始前,她又提着化妆箱去为女孩补妆,最后一笔口红描过的时候,哀乐响起。
经过了医学院5年的历练,张庆平并不惧怕尸体。在她眼里,正常死亡的人都很安详,有的还挺好看;但是,那些死于非命的(如车祸、凶杀、自然灾害等),往往血肉模糊,惨烈而又狰狞。令她困扰的是,现在在路上看见一个人,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假想他闭上眼睛的模样;每次在路口等红绿灯的时候,听见协警吹哨子,她就赶紧捂上耳朵——殡仪馆每次为死者鸣放礼炮前,工作人员吹的也是这种哨子。
学医的人多少都有点洁癖,张庆平说自己是“超级洁癖”。每处理完一具尸体,她都要使劲地洗手,来回搓上不知多少遍,手一度被洗脱皮。现在,護手霜是她随身必备的东西,而且她会挑贵点的、牌子好的。她为自己办了一张美容院的年卡,下班了就去做皮肤护理和头部按摩,既是保护自己,又是一种放松。
外人以为,殡仪馆的薪水很高,高到神乎其神。张庆平笑道:我倒想像他们说的那样呢,可我一个月就2000多块钱。
一个爱笑的美丽女孩
悠扬的琴声响起,面庞俊雅的本木雅弘用一块小小的方巾替死者慢慢擦拭身体、穿好衣服,将那双略显僵硬的手紧紧相扣,再绕上一串剔透的佛珠。如同宗教仪式般幽玄空寂的场景,伴着久石让静若止水的配乐,无比庄严……“啪”地一声,张庆平关了影碟机——全长两个多小时的片子刚放了十几分钟,她就看不下去了。
这部《入殓师》是朋友推荐给她的,今年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张庆平无法理解这部片子,作为一名中国的入殓师,每天要处理30多具尸体,“都像电影里那样唯美地操作,殡仪馆门口估计要堵车了”。
在单位里,同事们都称张庆平为“美女”。她长得确实标致:唇红齿白,皮肤也好,笑起来还有个酒窝。23岁的她,是个地道的川妹,性格外向、活泼,只要不是面对尸体,她就笑个不停。殡仪馆里的一切都那么肃穆、冰冷,终年只闻哭泣不见笑靥。张庆平说,自己需要笑,不然受不了。
在殡仪馆工作的年轻人,很多就在附近租房住,但张庆平决不。她宁愿住在距离遥远的市区,上班的早晨5点钟就起床,然后打的到单位的通勤车站点,再坐一个小时的班车去馆里;两天一夜的班上完后,她拎起包就走,从不在单位多停留片刻——她希望一结束工作就不要再和殡仪馆扯上任何关系。每当车子开进三环路,林立的高楼逐渐浮现、红油和辣子的味道满街飘香的时候,她总是长舒一口气。即便吸进鼻子的是汽车尾气,她也很满足,毕竟触摸到了城市的烟火,那么的生机勃勃。
有时候,张庆平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干这一行,因为自己的性格不够“庄重”。她始终对那些阳光的、快乐的、新鲜的事情充满兴趣:上网、逛街、泡吧、寻找美食……殡仪馆的老一辈员工,有许多不成文的规矩:不参加亲友的婚寿喜宴,不递名片、不主动介绍自己的职业,不对访客说“再见”、“一路走好”……张庆平听到这些以后,表现出了惊讶,更加害怕自己的处世方式与职业格格不入。因为她从来没有把自己归到“特殊人群”的范畴,什么事情都会做、什么朋友都会交、什么场合都不避讳。她并不掩饰自己的生活态度:“女娃子嘛,就是上会儿小班、睡会儿小觉、吃点好东西、找个好男人,就可以了。”
4.入殓师观后感 篇四
——《入殓师》观后感
从前说起“日本文化”这个词的时候,我能想到的只有“茶道”“插花”“艺伎”或是“和服”。而《入殓师》则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日本,让我感受到了日本文化的另一个方面——死亡文化。
影片中的主人公小林大悟原本是一名大提琴手,由于乐队的解散,生活的压力,他和妻子被迫回到了山形县老家,并在阴差阳错间成为了一名入殓师。在不断跟随社长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为死者入殓的过程中,大悟由最初的彷徨,恐惧,甚至恶心渐渐转变为了习惯,尊重甚至是热爱入殓这一职业。而跟随着小林大悟这位懵懂间闯入殡葬业的新人,我们也看到了一幅日本社会的众生相:易性癖的止夫,染发的女生,死亡两周却无人知晓的老妪,受家人尊敬和喜爱的普通家庭主妇,要求穿长筒袜上路的奶奶,脸颊印满儿孙祝福唇印的爷爷,操劳一生的鹤乃汤阿婆……目睹着一连串普通生命的逝去,一场场庄严的家庭成员告别式,一系列复杂而又精细的入殓仪式,我们仿佛也对生命有了新的理解,同时也对日本的死亡文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她永恒美丽”——《入殓师》细致的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入殓仪式的场景:小心翼翼地为死者擦拭,换衣;一丝不苟地为死者打磨面容,上妆;双手合什戴上保佑的佛珠;将死者抬进棺材;而死者的家属则围坐一旁低头肃穆……这样郑重而庄严的仪式营造出的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感,更让人们感受到了入殓师的温柔情怀与日本文化对死亡的尊重。这样肃穆的入殓仪式不禁让人们对死亡产生了敬畏:原来人的离去可以这样美,就像一个画着美丽妆容的新娘等着上花轿去迎接新的人生,原来人的辞世是这样的宁静祥和,就像踏上了另一段旅程的开始。
旅程,是的,死亡只是踏上了另一段旅程,而入殓师则是帮助人们安稳地踏上这一段旅程。日本佛教文化中“虚无寂灭”,“轮回转生”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生的勃发与死的流转异曲同工。影片中,与鹤乃汤阿婆相交多年的殡葬师说了一句话“死亡无非是一扇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另一段行程的开始。我作为看门的人,在这里送去了很多人,每次跟他们告别,我都会说:路上小心,我们会再见的。”这位殡葬师无疑已经看透了生死,同时他的话也很好的反映了日本佛
教文化对于死亡的理解——人,是有来生的。
然而,像殡葬师这样豁达的看透生死的人毕竟是少数。影片中有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小林大悟在处理完高度腐烂的老妪遗体时止不住内心的恐惧与恶心,到澡堂疯狂的搓澡,回到家中疯狂的亲吻他的妻子以求得内心的安慰。看到这一幕时我不禁动容——这是人们在面对死亡时本能的恐惧,以及对生的渴望啊!每个人都惧怕死亡,入殓师亦不例外。然而,入殓的过程让入殓师对死亡有了比常人更多的理解,也对死亡有了一份比常人更多的尊重。
生与死不过一线之间,死亡也是人生的一部分。影片中,殡仪社的职员说了一句话,“人一辈子买的最后一样东西,是由他人决定的,说来是个讽刺”。面临死亡,世间一切尊贵卑微的等级差异,在走向黑暗虚无前消失殆尽。生前一切极致享受都被抛在了身后。至此,还有什么放下抑或放不下?《入殓师》为我们展示了日本文化中尊严如何还给死者以及生者如何通过这最后的优雅仪式与死者和解。死亡,通过入殓师的出色工作,变得不再可怕,它与生命成为连续的整体。这就是《入殓师》在不经意之间散发的魅力:看似在讲述不同的死,其实更是阐述不同的生:死亡不再是冰冷可怖的结束,而是优雅从容的超脱。透过《入殓师》,日本民族豁达通透、虚幻无常的死亡观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影片的最后,小林大悟那离家多年的父亲客死异乡,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小林最终决定奔丧。在他精心地为父亲剃须更衣进行入殓仪式时,他在父亲僵硬的掌心中发现了他给父亲的唯一信物——小石子。这一发现也摧毁了小林内心的冷漠与矜持。从最初闻知父亲死讯时的心理抵触到收敛遗体时的泪水如注,小林从怨恨父亲多年的心理围城中得以解脱。隔绝不断的毕竟是血缘亲情,而升华到爱的理解宽容似乎更为可贵。最后,大悟把父亲手中的小石子轻轻掰开,放入已经身怀六甲的妻子的手中,妻子面带微笑,把小石子紧贴在微凸的腹部上,此时此刻,伴随着久石让舒缓的大提琴曲,小石子无疑具有了一种象征的意味:人间的爱从未消逝,反倒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这部力求简洁唯美,细腻表现人文关怀的散文诗影片,不仅折射出了日本的历史传统、文学艺术、生死极致、佛教轮回影响等社会文化习俗诸多层面,更充分表现出了日本文化那豁达的生死观以及对死亡,对死者的充分的尊重。《入殓师》的“死亡教育”仿佛提醒混沌生活着的现代人,面对浑噩的生,肆意挥霍的生,你的每一天,似乎都是无可挽回的夭折死亡……而对于有幸周游的智者,“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下一程,我们还会再见的……
5.入殓师观后感 篇五
首先,男主人公入殓师,以及他的妻子和朋友们,在一开始对入殓师这一行业抱有极端的反感,他们认为这一行业常常与死人为伴,工作的性质便是接触死人。按照世俗观点,这是晦气的,肮脏的,低贱的工作。因此男主人公在从事这项工作之后,他的妻子回了娘家,他的朋友不再乐意和他打招呼。但是到后来,由于男主人公的执著和努力,人们逐渐发觉入殓并非是低贱的。因为人死之后并不意味着就变成了妖魔鬼怪,而是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从繁忙不息的工作走向了从容安稳的休息。所以,在一个人逝去后为他打点装扮是为了让他走完生命的最后一个阶段,从而使一个人有着完整的一生,其实这在实质上是对一个人的尊重。
其次,从影片中可以看出,一个人待人处世的点滴行为大多是由自己内心情感所造成的。一个人从心理上对某一件事情敬佩欣赏,那么表现于外的必然是礼貌尊敬的行为举止,反之则表现出藐视的行为。所以,要想改变自己的行为,或是改变他人对某事的看法,首先就要调整心理。而具体来说,调整心理也就是调整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也就是人性之根。
最后,从片中可以发现,日本是一个很讲礼仪的国度。人们内心之间的相互尊敬,表之于外便是礼仪,而反过来,礼仪也可以促进人们内心生起敬重之心。因为历史的原因我不喜欢日本人。然而《入殓师》这部电影所表现出的真实的人性,以及日本民族孕育着的一种精神和文化,让我感动。
6.《入殓师》观后感影评 篇六
《入殓师》是我一直都很想看的一部电影,我这个人有点精神洁癖,这样的一部影片,我一直都想静静的,一个人看完它,今天终于看完了。
看着小林大悟和他的社长每一次为死去的人入殓,深受触动,活着的人分三六九等,可是在死亡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如何让逝者走完庄严又体面的最后一程,是入殓师们的神圣责任。小林大悟是一个平凡而又渺小的普通人,他甚至无法在城市里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迫不得已,他才从事了这样的一份工作。从最初的自我抗拒,饱受非议,到最终的受人尊敬,小林大悟的心路历程异常艰辛。
社长说看他第一眼就认定他适合这份工作,他的眼神坚定又清澈,一眼看进了你的心底。为逝者送行的人应当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灵,小林大悟是个善良又谦逊的人,所以,他真的是适合的。
火葬场的焚化工说:死亡是一道门,每一个人在推进焚化炉的门之后,他都会在心里默默的说,希望你一路走好,我们一定会后会有期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最终都是会团聚的。在这部影片里,死亡不再充满恐惧,更没有满含悲伤,每一个告别逝者的人眼里,逝者不过是先走了一步,多么静谧又安详的场景啊!
当小林大悟为死去的父亲进行入殓仪式的时候,发现了父亲紧握在手心里的小石头,那是他们从前用石头交换的心语。小林大悟一直不能原谅父亲对家庭的不辞而别,可是此刻,他却全然放下了。他又记起了父亲的模样,他把石头放在妻子的手心,妻子将它贴在腹中胎儿的心口,那一刻,是亲情的传承。影片在这样的时刻就结束了,让人回味无穷!
7.入殓师观后感 篇七
一、“死生存亡, 实为一体也”
提及庄子的生死观, 广为人们熟知的便是“箕踞鼓盆而歌”, 当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去世后, 庄子何以走到大街之上欢快地敲打器皿?这背后其实包含了庄子对待生与死的一种超然而又豁达的认识观。在常人看来, 死无非是一件及其痛苦, 却又无能为力的自然现象, 但庄子却认为, 死是一种解脱, 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人之生, 气之聚也。聚则为生, 散则为死。”“吾身非吾有也……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 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 是天地之委顺也。” (《知北游》) , 而“生者, 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 尘垢也。” (《至乐》) 由此可见“死生存亡, 实为一体也”。死是生的完成和归宿, “生也死之徒, 死也生之始。”同时庄子又说, 生死就如四季变换一样, 是一种不可更改的规律, “察其而来无生, 非徒无声也, 而本无形, 非徒无行也, 而本无气。杂乎芒笏之间, 变而有气, 气变而有形, 形变而有生, 今又变而之死, 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电影《入殓师》中, 小林大悟起初同所有人一样, 对死存有一种戒备心理。面对着入殓师的职业, 小林大悟嗤之以鼻。同时, 电影之中, 在面对着亲人的死亡悲剧时, 人们露出了痛苦的表情, 心情极度悲伤。随着剧情的加深, 影片逐步对生命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当再次面对死亡时, 却出现了如同庄子之妻死后, 庄子“箕踞鼓盆而歌”的情景。
二、对死亡的庆幸与向往
生与死在庄子那里是同等地位的, 二者都没有绝对的快乐和痛苦。因此, 如果说庄子的“生死存亡, 实为一体也”将生与死看得同等的重要, 不要因为肉体的消亡而伤心决绝, 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其实死同样是件值得庆幸的事情的话, 那么超越于这一层意义的便是庄子对于死的一种由生向死的超越取向。“鼓盆而歌”“临尸而歌”背后隐藏的是对死亡的庆幸乃至向往的审美取向。影片《入殓师》中, 主人公小林大悟在现实之中, 丢掉了最喜欢的大提琴, 结束了自己的演奏生涯, 回到了东京都山形乡下。在山形的乡下我们看到了小林从小生活的地方, 风景是如此的迷人, 在这看似平常的乡下生活之下, 在小林的内心深处却埋藏着对父亲深深的恨;在小林的父亲那里, 小林父亲抛弃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虽然我们在影片的最后见到了“父亲”, 但却是一具冷冰冰的尸体;也如同社长公司的女职员, 丢弃了自己年幼的女儿, 而独自出来为了生活四处奔波, 却在这小小的乡下落下脚来。由此可见电影当中的主人公, 在现实之中都受到了无论来自外界还是内心苦苦的折磨, 作为电影的另一条主要的线索, 小林大悟与父亲之间矛盾与隔阂, 也随着父亲的死亡得到了最终完满的解决, 正是因为父亲的死亡, 借助于小林从事入殓师的职业之后对生与死有了一种重新的审视, 父子自己的矛盾在影片的最后, 也得到了最后的解救, 小林大悟深深体会到了父亲那不能也永远再无法说出口的爱。在这里, 只有借助小林父亲的死亡, 小林大悟的内心才最终见到了光明, 父亲留给的阴影从此烟消云散, 而父亲在天之灵也必定会知道被小林了解。在这里可以看出整部影片体现的一种对死的追求, 死才是一种完满, 才是生的完满。
三、灵与肉的根本矛盾、形神与灵肉的分而养之
我们知道在对待死亡的态度上, 庄子表现了一般不为常人说能够认同的态度, 死亡对于人这个有着情感的动物来说, 的确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它意味着情感的消失和肉体的消亡。但这一切在庄子看来却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甚至对死有着向往, 相比之下, 生似乎在庄子这里看来变成了一种累赘。但另一方面, 庄子则是一个追求全生尽年的人, 他不主张“自杀”不主张为死而死, 而是一种向死而生的生死态度。这种形体与精神, 灵与肉的根本矛盾, 是我们理解庄子生死观的重要的一个关键所在。
在庄子《逍遥游》中, 庄子描绘了一个大鹏展翅翱翔的自由场面, 是一种典型自由精神的追寻。但是庄子能够清醒的认识到, 大鹏何以能够展翅翱翔?在庄子看来大鹏展翅翱翔的的确确是一种超然的自由观的向往, 但是这种自由却从来都不是绝对和漫无目的的, 相反大鹏展翅借助的却是大鹏这个能够飞翔之物充满能量的肉体的支持。要想飞的更为自由, 必须有强大的肉身作为保障。因此庄子并不是主张以肉体的消亡去追寻一种绝对的自由, 而是教导人们保护好能够使得精神超脱变成自由的肉身。于是庄子提出了“无心无情”之说。“有人之形, 无人之情”以“无情”而“无形”, 这就是庄子所主张的“坐忘”等态度。那么既然灵与肉是相对矛盾, 那么庄子便提出了人为天之所生, 必须顺应自然, 珍重生命, 为道养生。因此庄子面对着固有的矛盾提出了形与神, 灵与肉区别对待, “分”而“养”之, 这便是庄子的养生之道。影片《入殓师》, “吃”与“浴”便是养生之道。在电影当中社长与澡堂的老头, 二人皆是早已看透生死之人。当小林大悟站在河岸看见两条向上游极力游的鱼, 这时候澡堂的老头, 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过小林身边, “加油, 加油”澡堂的老头给两条生命在打气;电影当中澡堂的老头一个人静静的泡在温泉里面, 自己与自己下棋, 当面对着澡堂老太太的死亡, 他并没有流出伤心的眼泪这一切似乎是早已定好的约定, 这一切在导演那里, 澡堂老头被导演俨然塑造成了一个看透生死的神灵, 他在观看着芸芸众生。因此澡堂老头的养生之道可谓“浴”。
社长的养生之道便是“吃”。电影当中有多次是社长“吃”的场景。当完成了一次入殓之后, 客户给社长吃的东西, 社长走进汽车内便立刻吃了起来。圣诞节的时候, 社长带领着小林和女社员一起吃着香喷喷的鸡腿, 还说起来了那句养生之味十足的话“好吃的让人为难”。电影当中最典型的代表场景便是当小林想辞掉入殓师的工作的时候, 在女社员的指令下, 小林大悟来到了社长的阁楼, 在这个阁楼里面, 俨然是一个到处充满绿色与生机的养生之所, 周围全部是绿色植物, 社长被绿色植物围着, 坐在桌子前面安静的吃着美食。“不死就要有的吃, 而且还要吃好的”这简直就是庄子养生之道, 为获得一种超然的自由, 看透生与死界限的直接体现。“坐忘”“养生之肉躯”。 (指导老师:张维刚)
摘要:由日本著名电影导演山田洋次郎拍摄的电影《入殓师》获得2013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影片讲述了一个在东京某乐团担任大提琴演奏的乐师小林大悟, 在乡下找到了一个入殓师的职业。电影一方面围绕着小林大悟成为一名入殓师之后的人生境遇, 让我们重新对生命、对生死有了一番深刻的认识, 另一方面, 围绕小林大悟的家庭展开叙述, 小林大悟和母亲从小被父亲抛弃, 内心充满了对父亲的仇恨, 随着对生死观的重新认识, 并在妻子和社长等人的帮助下, 原谅了父亲。电影《入殓师》不仅让我们感到一种亲情的救赎, 同时电影当中无所不在的生与死的气息也让我们为之惊叹, 而这种对于生与死豁达的态度, 则是继承的几千年前古老中国庄子的生死哲学观。
关键词:庄子,生死,哲学观,灵与肉
参考文献
[1]陈光元.大众传媒素养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8.入殓师观后感 篇八
故事梗概
序幕:
狂风暴雪中,一对工作搭档坐在汽车上,主人公自述从东京回到老家山形县已有两个月了。接着镜头转换,晴朗天空下出现了一栋孤零零的房子,屋外放置的花圈显示这里正在举行葬礼,专程开车赶到的两个人是进行遗体处理的“入殓师”。
电影正式开始:
序幕里的“入殓师”正作为一个大型乐队的大提琴演奏员出场,乐团中的所有成员都在十分投入地演奏,舞台上全神贯注的乐队成员与观众席上稀少的观众不成比例,特写镜头下的一名观众显得愁眉苦脸。演奏结束后,这位观众被介绍是乐团的老板,老板对全体演员艰难地吐出了两个字:“解散”。所有人瞬间失业。
大提琴师回到家一个人对着自己的大提琴发呆,这时大提琴师的妻子出场了,她兴高采烈地告诉丈夫,有人送来了今早刚钓回的章鱼。得知丈夫突然失业,妻子尽管难过,但仍想通过做顿美食冲淡悲伤的气氛。这时意外发生了,章鱼掉在地板上仍在蠕动。夫妻俩决定将章鱼“放生”。可章鱼入水后反而死了。
章鱼的死似乎在提醒男主角:离开了适合生存的环境就要死亡,男主角决定返回故乡山形县。
次日男主角“按图索骥”去找工作。
在一个会社,男主角郑重其事地将履历书递交给社长,社长却看都没看就丢弃在沙发旁,接着问“能否长期干”,当得到“可以”的回答后,社长立刻说“录用了”,然后就让女职员去印名片。一方急着问工作内容,另一方却用“待遇”来吸引求职者。
除了广告上的“NK”是“纳棺”缩写这一工作内容社长解释说是“印错了”之外,其余广告上所说的都兑现了。月收入五十万。正当男主角犹豫之时,社长已将当日的工资塞给了他,男主角推辞,社长说了句之后多次使用的口头禅:“别当回事。”
男主角在回家途中买了妻子喜欢吃的高价牛肉。
第一次工作是装扮死者,拍摄“入殓”的教学片。
第一次接触真正的遗体是为一个死去两周的老太太收尸。在回家路上乘车时,一群高中生指他为“臭源”。他半途下车去澡堂拼命洗。深夜独自一人拉琴。
早晨,男主角一人独自来到河边。他在这里看到了逆流而上的大马哈鱼。男主角自言自语道:“拼命往上游走也无法免除一死。”这时社长出现在桥上,他从车里高声呼唤道:“跟我一起去吃饭吧!”“一起去找饭吃”是“一起去干活”的隐语。
他们俩因为迟到五分钟而遭到死者家属的呵斥,对方骂他们:“你们不就是靠吃死人饭的吗?”
当晚男主角夫妻俩一起去澡堂洗澡,从澡堂出来后两人约定一起去一间酒吧,而这间酒吧就是自己的家。两人轻松地对话,男主角谈起自己的父亲、母亲以及喜爱的唱片。
当夜男主角再次外出工作。次日早晨在公司,女职员向男主角介绍自己,说她来自带广(北海道),与男友私奔时将孩子抛弃,后漂泊到当地在酒吧间当陪酒女,后认识了“NK代理店”的社长,一切表明她与社长关系非同一般。
当天下班后男主角再次偶遇老同学,老同学的态度与上次见面时截然不同,他呵斥男主角不找个正经工作干。回家后妻子也因知道了他的工作内容而对其加以斥责,并一气之下回了娘家。
男主角继续从事他的工作。
在为一个年轻女孩“入殓”时,因被骂“入殓师”工作是赎罪,男主角崩溃了,他决心辞职。但在社长的房间,社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使男主角回心转意。
男主角终于“大彻大悟”:所有人干的一切都是为了吃饭、生存。
圣诞晚餐吃炸雞,社长提议男主角演奏一曲。
当初靠拉大提琴“吃饭”的男主角如今靠当入殓师“吃饭”,大提琴成为“业余爱好”,此时他拉琴只是为大家“佐餐”。
男主角又接了一个“活”,竟然是为自己30年音讯全无的父亲“入殓”。儿子用娴熟的手法,让父亲安详、庄重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中国语境下产生的中国式解读
中国观众对日本电影出现误读丝毫不奇怪,因为中国观众对电影的解读往往建立在中国的经历以及中国的语境之上。
与日本一样,中国也存在就业歧视。中国人通常对殡葬从业人员缺乏应有的尊重。为了消除歧视,政府进行了各种努力。首先在职业定性上将其定位为事业单位,属民政局管理。其次是政府在宣传上对该行业有一定的倾斜。中国有劳模制度,每年到了某一个时间,各行各业都要推选一个代表当“劳模”。在民政部门中,最具代表性的通常是殡葬工作者。对他们的宣传已经有了一种公式:普通人从事“不普通”的工作。
中国通常的公式是介绍“美女化妆师”(以女殡葬师为例)。她们天生丽质,与通常的女性没有任何区别,爱美也爱流泪,喜欢购物,工作之余会与朋友一起去K歌、看电影、逛街,等等。但是她们不能参加亲朋好友的喜庆活动,孩子也不敢在学校公开其职业,最怕出席孩子的家长会等。但面对社会的歧视与冷漠,她们依然不放弃,继续努力工作,在死者家属的赞美与鼓励中获得满足感,常在节假日加班,工作之余认真学习医学、解剖学、化妆技术、了解人体构造,并逐渐可以对各种疑难遗体进行处理,等等。
社会上对婚礼主持人、救死扶伤的医生大加赞美,唯独对死亡持不同态度,殡葬从业者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
正是在上述语境之下,中国观众才易于从两国殡葬业的层面上进行对比,进而得出“日本人工作认真”,他们对死者“更尊重”的结论。
从大提琴师到入殓师
《入殓师》的男主角名“小林大悟”,“小”与“大”形成鲜明对比,而且“大”还是“大悟”。“大彻大悟”的男主角与女主角“美香”是一对夫妻。殡葬业在日本人看来是“脏”、“臭”的行业,导演安排从事“臭”、“脏”工作的“大悟”养活妻子“美香”。社长名“佐佐木”,“佐佐”日语读“sasa”,在日语中是“小、细竹”的意思,它与“小林”在语义上相近。
nlc202309010019
大悟处理完首具尸体后,在回家的公交车上被中学生指为“臭源”,大悟赶忙去澡堂冲洗“臭味”及“晦气”。回家看到餐桌上的死鸡,也让他立刻联想起当日处理的死人尸体,因此抱住妻子“美香”,拼命嗅她身上的香味。妻子不知其中原委,虽然拒绝,但依然被大悟主导。
然而第二次大悟就没那么幸运了。当美香得知大悟从事殡葬业之后,断然拒绝了大悟的拥抱,大悟还被美香说“脏”、“不准碰我”。
在电影中,遗体成为了一个媒介,镜头在追踪遗体处理的过程中,进入了日本的不同人家,不同人家中的不同人物折射出日本社会中的众生相,反映出日本的各种社会问题。
比如第四具遗体名“美雪”。在日语中,“雪”与“行”同音(yuki),“雪”是女孩名字,通过与“行”同音及葬礼上的争吵场面,寓意女孩完美地“走了”。死者是一个处于反抗期的少女,与其说父母疏于管理,不如说这类年轻人根本不服管。年轻的叛逆者为贯彻自己的意志离开了人世,她死在了自己的追求中,却全然不顾年迈的父母。而男主角大悟,既是人夫又是未出生孩子的父亲,他既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妻子和下一代负责。他是一家之长,养家比什么都重要,这才是高于一切的负责任行为。即便从事受到社会歧视的职业,只要能拿钱养家,也比抛弃妻小要好。与其贯彻自己的主张而死,不如屈从于社会的需要而活。社会的刚性需求塑成了人的形状。
小人物的生存方式
以主人公的工作地点来划分:首都东京和家乡山形县。工作内容也分为两个部分。在东京拉大提琴,在家乡是“入殓师”。前者用灵巧的手指奏出美妙音乐,后者则是为死者擦拭身体、化妆、更衣。拉琴始于幼儿园时代,自小受到严格训练,无论时间还是精力,包括购买大提琴的费用,男主角都付出了很多。与此相反,殡葬工作没有技术含量,更多的付出只在于抗拒社会的歧视。
妻子跟随丈夫从东京回到家乡,回家后的第一顿晚餐,大悟心不在焉地翻看报纸中夹着的广告,一个“职业经历、年龄不问,高收入,工作时间短,正式工待遇”的广告立刻引起男主角的注意。广告发布者为“NK代理店”。
男主角一看广告就找到了工作,而且家乡的房子是两年前去世的母亲留下来的,既舒适又不用交房租,一切顺利得“让人不知所措”。妻子像个欢快的麻雀,不停地追问工作内容,但丈夫回答时却躲躲闪闪。
首日上班的首个工作是前往一个专门的摄影棚,在那拍摄处理遗体的教学片。大悟扮死者,社长则是“入殓师”,亲自为作为模特的大悟刮胡子、清洗身体。在装扮死者的过程中男主角脸被刮破,回家后妻子问及,男主角用社长的口头禅敷衍:“别当回事。”
大悟处理的最后两具尸体,是与他最亲近,却又不了解的人,只有在阴阳转换时才掀开了面纱。浴室老板娘名“艳子”,是个爱美的单身母亲。大悟为她化妆时,特意挑选了一条她生前喜欢的纱巾系在她脖子上,让她在人生最后的瞬间依然亮丽。
此后传来了父亲去世的噩耗,原来父亲并没有像大悟听说的那样,与一个女子私奔,而是自己离家出走,靠出卖劳动力换取生活费以及居所,在小渔村一直一个人干到死。父亲没留下什么遗产,这就是日本社会底层的生存状况。父亲将作为谋生手段的酒吧留给了大悟及母亲。
日本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必须“善变”
在中国语境下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中国式解读,同样道理,在日本语境下也会产生日本式解读。作为中国观众,要知道日本电影想说什么。
故事发生在日本山形县,公司女职员说自己来自带广(北海道)。这两个地方都以生存环境恶劣以及输出劳动力多而闻名,日本人一看就明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人,多来自贫困地区,从事的职业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能干別人不愿干的“力气活”。在日本,自古以来接触动物尸体或内脏、血液的人就被视为“秽多”、“非人”,在日语中,“脏”、“臭”、“最低”是骂人话,而殡葬业与上述三样都沾边。
日本还有一部表现死的电影,就是著名导演伊丹十三的《葬礼》。伊丹的电影直指日本社会中存在的“虚伪”:一切宛如日本拉门上的纸,透明隐约,但是没人愿意捅破。
《入殓师》中表现的人物都属社会底层,是为了生活、生存而默默拼命干活的人。大悟的父亲辛苦一生,留下来的所谓财产也就是一个纸箱。葬礼公司对付这样的人有他们自己的办法,他们运来一副最便宜的棺材,好似将一根圆木装进箱子里那样,准备将大悟父亲抬入棺材。后来美香告诉来者自己的丈夫是“入殓师”,葬礼公司来的人这才停下手来。大悟一边流泪一边为父亲刮胡子、清洁身体。倾心对父爱的回报,竟然是在父亲身体僵硬之后。尽管以前的误解冰释,但为时已晚,显示孝心的惟一举动,是用社长赠送的上好棺材收殓父亲的遗体。
日本不像中国,从小学到大学都有政治课,日本只在初中阶段有“社会课”。但日本并不缺乏“政治思想”教育,频发的地震就是最好的课外危机教育。出现在课本中的危机教育是:“日本资源贫乏,原材料以及市场严重依赖海外。”在家庭中,父亲早出晚归,工作、工作、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它本身说明生活不容易。日本没有劳模制度,更不需要用赞美入殓师的方式来消除社会歧视,因此不可能拍摄一部仅仅赞美殡葬业的电影。
在圣诞夜,当大悟应社长要求准备拉琴时,大悟问社长有无特别要求,社长还是一句双关语:“我们对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全方位对应。”
大悟失业了,怪琴拉得不够好?自己能力不够?都不是,社会环境使然。仅因在意周围的“鄙视”目光就不行动,“日本丸”如何行驶?这只能让日本人喝西北风。日本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其必须“善变”。
日本为了生存,任何时候都可以放弃尊严。“耍赖”、“装孙子”、“屈膝谄媚”,这些都是生存智慧。
日本人就是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故事”教育自己的国民。这才是这部电影的“真谛”。
(图片均为日本电影《入殓师》剧照)
9.电影入殓师观后感 篇九
《入殓师》整部电影都笼罩着一种淡淡的氛围,没有浓墨重彩的色调,没有夸张浮华的演技,它静静叙述,缓缓推进,娓娓道来。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从头至尾萦绕的.久石让的音乐是那么澄净,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是真正的东方式的情感流露。在缓慢而抒情的音乐里,我似乎看到像是雨水冲洗过的被阳光慵懒照着的那片蓝色天空,在不知不觉间,我的心平静下来,享受着光影交错带来的美感。
当你的付出不再得到认可,当你十几年的努力蓦然之间化为泡沫,你是选择继续坚持自己已经残破的梦想,还是换一种方式重新开始?影片的男主人公大悟选择了后者。乐团解散后,他卖掉大提琴和妻子一起回到了乡下。偶然从报纸上看到一个关于旅行的工作,被录取后欣喜之余却发现自己的工作是入殓师,大悟犹豫之后还是选择了接受,于是他的人生被彻底改写。
大悟经历了从第一次看到尸体的呕吐不止到后来可以心存敬畏地描绘死者的容颜的过程:尸体腐烂不堪的老人、外表像女人一样美丽实际上却是男生的双性人、留下年幼的女儿而死去的母亲、穿长筒袜离去的老奶奶……应该说,在不同的国度,死亡都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对于死亡的态度。日本的丧葬礼仪显得繁冗复杂,大悟用细腻缓慢的动作诠释了对死者的尊重。可是这样的工作终究是不被认可。朋友对他指指点点,连妻子也认为他双手无比肮脏甚至离他而去。他很难过,可是他依旧坚持。可是,正是因为大悟的坚持,他赢得了我的尊重。
我们知道,失去亲人最痛的两个时刻,一是在亲人断掉呼吸的那个瞬间,你突然醒悟,以后再也见不到活着的他了;二是当亲人被送入焚化炉的瞬间,你会意识到,从此以后,你爱的那个人连肉身也将要消失,往后你想要轻轻地抚一抚他的脸颊也不能够了!大悟的妻子因怀孕而回来,她虽然还反对丈夫的这一份工作但是不得不同大悟一起出席他好友母亲的葬礼。她亲眼目睹了大悟为死者“入殓”的全过程,目睹了失去母亲那一家人的悲伤,目睹了火化那一刻好友撕心裂肺的痛楚。片中的那个火葬师说:“死是一道门,生命走到尽头,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
10.入殓师观后感两篇 篇十
影片的剪辑节奏比较平缓,慢节奏的进行,有利于影片主题――生命与死亡的表达。在重要情节的剪辑上,多次运用了叠画、渐入淡出,再搭配着宏大优美的音乐,合适的配乐,干净的画面,淡淡的风格,让影片给予观众一种温暖却带有些许哀伤的感觉。
影片的音乐是一大亮点。音乐虽宏大、哀伤却带有丝丝暖意。音乐在影片中贯穿始终,对于影片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对影片的气氛起了很好的烘托。比如,在大悟的妻子美香离开家之后,大悟和社长以及女职员在一起庆祝圣诞节的时候,大悟用大提琴演奏的乐曲,中间穿插着大悟帮人入殓的镜头,更衬托出入殓这个仪式的神圣和入殓师这个职业的光辉。
影片的台词比较少,更多的时候是用镜头告诉观众导演想说的。给了观众更多的思考的空间。比如说在美香无法理解大悟的职业愤然离开之后,影片没有让大悟用旁白或者台词来表达自己对于入殓师这个职业的理解,而是用笑着送别奶奶的一家、喜爱棒球小男孩的离去和带着无数的吻离开的老爷爷,穿插着大悟在空旷的田野里演奏大提琴的镜头来表达入殓师这个职业带给人们的是安慰的旅途和新的生命的开始。
影片采用插叙的叙事方法,一开始就直接是小林大悟从东京回到乡下两个月以后,他和社长在大雾中开车去工作。影片开门见山的直接引入了入殓的过程,入殓师熟练、精细、井井有条、训练有素的动作,以及那专注、一丝不苟的眼神,全都体现出对逝者的尊重。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景象已经不仅仅是一场仪式,而是一场精彩艺术的表演。在这之后,影片的名字出现,淡出的效果直接切入了更为宏大的交响乐演出,与开头那场入殓的表演交相辉映。之后影片开始顺序发展,从小林大悟的失业到和妻子回到家乡,再到大悟误入了入殓师的行业,期间穿插着大悟和他父亲的故事,将观众一步步带入对生与死的思考中。影片也从这里进入了与追溯和死亡相关的情境,那种宁静的调子也就此展开,很平稳柔软的安宁,伴随低沉悠扬的大提琴声,与浓烈的悲伤并无关联,更不会有恐惧。
影片的主线是大提琴和那颗小石头。影片从开始就是大悟在一场音乐会上演奏大提琴,最后乐团解散了,大悟回到乡下,从事了自己和别人都接受不了的工作后,他用演奏大提琴来缓解自己心中的抑郁,并通过演奏小时候的大提琴引出了另外一个贯穿始终的线索――石头。在音乐声中,我们看到了主人公的过去,慈爱的母亲和看不清相貌的父亲。第二次大提琴出现是在妻子走后,他和社长在一起吃饭,给社长和女工作人员演奏。这一次也是影片的高潮,也是转折。在音乐声中,社长和女工作人员开始了对自己生命的思考。在整部影片中,反复出现主人公在旷野里拉琴的景象,音乐听起来忧伤,平缓,但有一种大气。
而那个石头是在记忆里和父亲交换的。大悟给父亲的是一颗小鹅卵石,父亲回给的则是一块较大的石头,就是回家后他拿出大提琴后看到包着的那一块。在影片后面,他和妻子一起到河边散步,他捡了一块小鹅卵石给妻子,说不同的石头代表不同的感觉,圆溜溜的代表平静,还说父亲答应自己每年给自己一颗,但只给了他一颗就和家里的服务员私奔了。最后给父亲入殓时,他艰难掰开父亲手指,指尖滑落了那颗大悟给父亲的小石头。大悟小心的给父亲刮了胡子,在泪水里终于记起了父亲的面容――父亲给他石头的那个景象。当亲人送别的时候,妻子递过石头,大悟握住了妻子的手,将石头贴在妻子怀孕的肚子上,那是一种生命的延续,也算是未曾谋面的孙子对自己爷爷的告别。
小林大悟:原本希望在乐团有一番作为,甚至花费大价钱买了最好的大提琴,可是命运却不给予他继续留在舞台上的权利――乐团解散。人到中年且琴艺不佳的小林大悟只得携妻子回到家乡。为了生计,他接受了入殓师的工作。大悟经历了开始时的胆怯,后来慢慢从旁学习领悟,而后由于妻子的反对曾想退却,但最终坚持了下来,认定了入殓师这份工作。很喜欢男主角在工作时的那种专注且执着的眼神,这是对死者的尊重,也是对生者的告慰。
主人公大悟是一个孝顺、有责任心、坚持的人。他对于自己因为在国外而没能见到最后一面的母亲,还是曾经犯过错误他一直无法原谅的父亲,他的爱始终深沉而悠久。对于妻子,他努力尽到一个丈夫的责任,为了生活能好一些,努力去找工作。面对妻子对入殓师工作与自己的理解不同时,他很难过,甚至打算为了妻子放弃自己的工作,他做到了一个男人对于妻子的爱与责任。面对入殓师这份普通人无法理解与接受的工作,他却在一次次面对神圣的入殓仪式的过程中,深深地爱上了这份工作。对于朋友和妻子的反对,他想过放弃,但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
小林美香:是一个传统的日本女性,以男人的一切为自己的归属,只要丈夫决定的事情,不管自己是高兴还是悲伤,却都能大力支持。面对丈夫入殓师的工作,这个传统的女性,第一次表现出了对丈夫的不满,她不能接受丈夫的工作,他怒然离家。从澡堂老板娘到大悟父亲的入殓仪式上,这个传统的女性,理解了丈夫,明白了入殓工作的神圣,最后那句“我的丈夫是入殓师”是他对丈夫义无反顾的支持的最好表达。
佐佐木:这是一个像哲人一样的老人,他从妻子离开的时候开始从事入殓师的职业,他总在大悟困惑或者想要放弃的时候,用自己的行动或者简单的几句话点醒梦中人。他用自己的行动,让大悟明白了入殓师的神圣和光辉。
主题
通过死亡这个永恒的话题,来向我们诉说生命和死亡之间并不是对立的,他们是一种延续,一种爱和希望的延续。那奋力上游的鱼儿正是为了产下后代,延续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种族,哪怕是要付出死亡的代价,死,或许是一条生命的结束,但,却是新生命的开始。还有那放在美香肚子上的小石头,那是对父亲的原谅,也是对父亲的告慰,大悟父亲的生命终结了,可是他的血脉仍旧在延续,他对儿子的爱,也在延续。
就像影片中所说的一样:死,也许是一扇门;但死,并不意味着结束,穿过那里,走向下一站,就像一扇门……我们还会相见的。
1.入殓师观后感
2.《入殓师》 观后感
3.影片《入殓师》观后感
4.关于入殓师观后感
5.入殓师观后感1000字
6.电影《入殓师》观后感
7.《入殓师》 电影观后感
【入殓师观后感】推荐阅读:
入殓师音乐欣赏07-10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200字08-22
《海上钢琴师》加长版观后感1000字06-25
《海上钢琴师》读后感09-10
爱国电影观后感作文:《铁血》观后感11-12
爱国电影观后感作文:《张思德》观后感09-30
观后感读后感07-04
读后感观后感11-12
墨子读后感观后感09-28
圆明园观后感后感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