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北师大版(共8篇)
1.三年级语文北师大版 篇一
北师大版语文第六册教案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槐山小学 陈碧燕
第一单元 亲情
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有三篇主体课文《礼物》、《平分生命》、《妈妈的葡萄》和一个语文天地。教学目辬:
1会认本单元10个生字,会写字29个生字,2学习课文,感悟有关词语,体会亲人对“我”的无限关爱与殷切期望。3积累词句,古诗词,学习查记典,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亲情的伟大,懂得不辜负亲人的期望。会在具体的语言综合实践中,进一步体验亲情,了解亲人的工作、生活等情况。教学课时:7-8课时
教学目辬: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诗的内容,体会亲人对“我” 的无限关爱与殷切期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诗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礼 物
第一课时
课时目辬:
1初读课文,认识诗中有关字、词。
2有层次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亲人对“我”的无限关爱与热切期望。
导学过程:
一 导课激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收到过亲人关给的礼物吗?你了解这些礼物的含义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 礼物
2.三年级语文北师大版 篇二
设计思想:
自然科学教育经历了“传授科学知识—关注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素养”三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有它侧重的部分。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而教育目标也在向多元化发展。科学教育不再是背一些条目, 做一些实验这么简单的事了。科学教育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 更接近他们的日常生活, 更强调他们学习科学的亲历过程, 更重视他们的情感体验, 更关注他们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在科学课程中, 学生是一个个具有个性的人, 因此教师也不能千篇一律, 要创设多种情境, 提供给学生有结构的材料, 让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本课教学设计是基于以上的教学理念进行的充分的尝试。
教学目标:
(1) 过程与方法。搜集各种各样的纸;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浅显的研究;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 并进行交流。
(2) 知识与技能。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 并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体会到使用工具进行探究的优越性。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各种纸 (纸币、复写纸、牛皮纸、面纸、普通白纸、糯米纸、蜡纸、包装箱纸、报纸、日历纸等) ;红水、滴管、放大镜、天平若干。
(2) 学生准备。搜集各种纸, 尺子、小刀、铅笔、胶水、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了解纸
师:同学们, 今天你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纸, 谁愿意到讲台前面给大家做一下介绍呢?
(学生踊跃介绍自己搜集的各种纸, 可能出现我带来了一张白纸, 它可以用来画画;我带来了一张牛皮纸, 它可以用来手工制作, 它有很多种颜色……)
(评:课堂一开始, 就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学生从教室到实验室, 一碰面, 肯定是相互交流带来的各种各样的纸, 这些纸是和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 也是他们接下来要研究的对象, 他们势必对这些平时不在意的纸要多留心一些。)
师:看到同学们介绍得这么起劲, 老师也想来介绍, 愿意听吗?
师:这是——钱, 也叫纸币, 也是纸做的。纸币里有人头像, 上面有盲点, 还有几个民族的文字。纸币是一个国家的货币象征, 我们应该保护它, 今天课上我们就不研究它了。
这是——复写纸, 如果你在两张纸的中间夹上这层复写纸, 那么, 你在上面这张纸上写的字, 就会同时出现在下面这张纸上。 (试一试, 写“纸”) 怎么样?神奇吧。
(评:可以想象课上没有多少学生会带纸币来观察, 但他们听了老师的介绍后, 相信他们会课后去观察验证的。同时用纸币向学生进行保护人民币的教育, 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爱国教育。教师一开始介绍的这些特殊纸, 也是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纸的欲望。)
二、研究纸
1. 了解兴趣, 确定被选课题。
师:同学们已经了解了一些纸的知识, 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但是纸的知识还有很多, 还有什么有关纸的知识是你想知道的呢?
指名回答, 师进行综合概括并简单板书。
(1) 纸与人类学习、生活、工作的关系密切到什么程度?
(2) 生活中的纸有哪些种类?纸各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相同之处?
(3) 纸的历史。
(4) 纸的制造过程。
(5) 纸的用途。
2. 揭示课题, 讨论研究方法。
师:我们这节课就先来研究第2个问题:生活中的纸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相同之处? (板书课题:纸的观察) 那么, 你打算怎样观察这些纸呢?怎样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来观察纸呢?小组先讨论讨论, 说一说。
3. 充分引导, 交流研究方法。
师:谁来说说你打算怎样观察这些纸? (学生可能出现多种观察方法:用放大镜看一看, 用滴管滴一滴, 摸一摸, 用小刀刻一刻、刮一刮, 用尺子量一量, 用天平称一称, 等等。学生每说出一种方法, 教师都应追加一些问题, 如:“看一看”看什么?看哪一种纸?“滴一滴”怎样知道纸是否吸水呢?“量一量”纸太薄, 怎么量?等等。同时, 教师把这些观察方法写进教师表格《纸的观察记录》里, 并投影展示, 供学生参考和选择。)
4. 提出要求, 实施探究过程。
师:同学们能想出这么多种观察办法, 说明你们很有办法。但是, 在观察前, 老师要提出几点要求:第一, 使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 观察时要注意地面清洁, 不要随意丢纸屑;第二, 边观察边记录你的观察方法和观察发现, 你只要选择其中的两三种方法进行观察就可以了, 观察要仔细, 记录要简单。
(学生开始观察, 并把观察发现的内容记录在学生表格《纸的观察记录》中;师巡视, 补充纸:牛皮纸、面纸、普通白纸、蜡纸、包装箱纸。)
(评:教师在这一部分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 提供给学生有结构的材料, 让学生有东西可研究。在学生探究的同时, 注重指导时机的介入。指导过早, 影响了学生的思考。知道过晚, 学生又会感到困难重重, 从而失去了探究的勇气。在科学探究时, 学生往往容易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 往往研究得不够深入, 在这里, 教师不要求学生采用所有的方法, 而是让学生选择其中的几种方法, 这样就保证了学生在某一方面研究的时间, 从而可以使教学得以深入开展下去。)
5. 分享探究发现。
师:谁来说说你的观察发现?
(师根据学生回答, 补充完成教师表格《纸的观察记录》中的“观察发现”, 同时投影展示。)
6. 整合探究成果。
师:同学们的发现真不少。看来, 我们只要多观察, 做个有心人, 我们就会有更多更新的发现, 对吗?接下来, 我们就一起来总结观察发现, 看看纸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看着板书, 小组说一说。
师:那又有什么相同的?是的, 纸是由一些细毛做成的, 这些细毛实际上就是木屑、草、树皮, 就是纸的纤维。 (板书)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纸的特点, 可以帮助我们以后更好地研究纸的用途。
(评:比较各种纸的特点, 目的在于把纸的特点与作用联系起来, 纸的特点决定了纸的用途, 研究纸的特点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纸的特性, 有助于设计新的适应其他特殊用途的纸, 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三、总结
为了更好地保留研究成果, 我们可以通过制作标本的形式把它保存下来。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个表格, 请同桌两人互相合作完成。做之前, 老师有几点想提醒同学注意的:第一, 两人要互相合作, 贴上纸样, 写上名称和特点。第二, 注意清洁卫生, 节约用纸。剩下的纸收入垃圾袋里, 下节科学课我们可以来制作再生纸。第三, 作好之后相互交流展示。 (同桌合作, 完成《纸样》表格。)
四、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纸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那么纸的这些不同点和纸的用途有什么关系呢?纸是怎样造出来的呢?还有很多纸的秘密等着我们去研究。现在, 老师发给大家一张“纸的资料”封面, 上面有班级、小组、姓名, 大家把它和“纸的观察记录”“纸样”订在一起, 形成一份完整的“纸的资料”保存下来, 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评:通过《纸样》这一表格的完成, 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的平台, 学生对纸的种类和特点进行了梳理, 对本课的研究过程进行了温故而知新, 同时教师还注意渗透对学生进行废物再利用和节约用纸教育;最后教师还给学生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课题, 相信有了这次丰富而深刻的学习体验, 学生课后一定会积极查找资料, 做足功课。)
封面: 纸的资料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表格:
3.三年级语文北师大版 篇三
本单元以战争为主题,选取了五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诅咒,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反抗侵略的思考。
学习本单元,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战争与人类文明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做出自己的评价,形成自己对战争问题的看法。其次,要重视朗读,应在情感、停顿、重音、语调等方面有新的体验。再者,宜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学习,以求提高求同存异,比较鉴别的能力。再次,要注意扩大阅读面,可在阅读教师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自主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最后,应以历史不该忘记为主题,开展社会调查,充分利用各种采访工具,广泛收集有关战争的材料,尝试调查报告的写作。
每课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着明显不同的两首诗。学习这两首诗,一要注重朗读,读清节奏,读准语调,读出情感。二宜确定恰当的比较点,采用比较阅读方法来提高欣赏能力。三应广泛收集与课文内容相近的诗歌,确定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练习。
互动过程
一、反复朗读,尝试发现
(一)教师范读,疏通字句;(二)师生同读,体会情感;(三)自由散读,发现异同。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异多求异]
这两首取材于战争的诗(以下称《十五从军征》为“诗A”,《出塞》为“诗B”)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整理比较点,师生共同探究形成]
1.角度与主题不同
诗A是从一位征夫归来却无家可回而无限哀伤的角度,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诗B则是从征夫出征未还的角度,来表现战争给征夫带来的不幸及人们企盼国土不被践踏的美好愿望。
2.手法和情感不同
诗A用记叙、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明写征夫人老归来,面对庭院荒凉,墓冢累累,一人空悲戚,暗写天灾人祸、社会黑暗、亲人尽数逝去。诗A明暗结合,表达了征夫无尽的悲哀和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灾难的控诉;诗B则是联想、用典并举,写实、写虚同用,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3.风格与情调不同
诗A语言质朴无华,行文从容舒缓,运笔沉稳厚重,透露了悲伤低沉的情调;诗B则粗犷奔放,大气磅礴,气势豪迈,形成了悲壮高昂的情调。
4.繁简和意境不同
诗A使“繁”:前六句揭露封建兵役制度的残酷,中六句描绘了无限的悲凉,后四句抒发了无尽的悲哀,创造了凄清悲怆的意境;诗B用“简”:首句落笔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眼前与历史相勾连,次句道出了历代征夫的悲剧,三、四句用典,表明了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愿望,创设了雄浑苍茫的意境。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出示扩读资料。
《国殇(节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师示读、简要疏通字句后]
1.你发现这两首诗写战争的角度和表达的情感的不同之处了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
《国殇》取材于秦楚丹阳、蓝田之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着眼于安史之乱。
2.能为这两首诗划分节拍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
1.若按意义断,七言诗一般为四三断。
2.若按音节断,七言诗一般为二二一二断或二二二一断。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找到两首写战争的诗,认真朗读、划分节拍后,选择一个比较点进行比较,并准备在课上讲给同学们听。
《夜莺之歌》与《雨来没有死》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着诸多同异的两篇记叙类文章。首先,应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确定恰当的比较点,找寻两篇文章的同与异,从而提高阅读和欣赏的能力。其次,应在读文的过程中,体会文中人物的崇高的思想品质,感受人性美、人格美。再次,应拓宽视野,广泛涉猎,尽可能多地阅读与课文内容相近的文章,提高独立比较、阅读的能力。
互动过程
一、认真阅读,尝试发现
(一)自由散读,把握内容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然后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分别概述两文内容。
(二)分组再读,发现同异
各学习小组组织读书,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确定恰当的比较点。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一)同中求异
这两篇课文(下称《夜莺之歌》为文A,《雨来没有死》为文B)的同中有异之处,你发现了没有?
[学生议论后,明确比较点及比较内容]
1.形象塑造同中有异
A相同处:两文都塑造了热爱祖国,机智勇敢地与外族侵略者斗争并安全脱险的小英雄的形象。B相异处:文A侧重表现人物的机智及英雄行为的“有意识性”、“主动性”,小夜莺特意在等敌人并机智地将敌人引入了包围圈。文B则侧重表现人物的勇敢和英雄行为产生的思想基础:小雨来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毒打威胁却坚强不屈,因为他深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情节安排同中有异
A相同处:两文均围绕侵略者的斗争来展开情节,表现矛盾冲突。B相异处:文A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将一件事分为“诱敌——入林——传信——摆脱”等情节,时间跨度小。文B则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写了雨来成长、成熟过程中的几件事:水性好——上夜校——父熏陶——作掩护——敢斗争。文B时间跨度较大,更多地注意了前后事件的铺垫和因果照应。
(二)异中求同
这两篇课文的异中有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学生讨论后,明确比较点及比较内容]
1.表现主题异中有同
A.相异处:文A取材于前苏联卫国战争,从“消灭敌人”的角度,讴歌了前苏联人民与德国侵略者的斗争精神。文B则取材于中国的抗日战争,从“保护同志”的角度歌颂了抗日军民的英勇无畏。B.相同处:两文都赞美了少年英雄的壮举,都表现了爱国主义主题,都传达了作者憎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2.使用方法异中有同
A.相异处:文A采用了围绕中心事件展开情节,表现人物的方法。文B则以表现人物为出发点来选取事件,缝合文章。B.相同处:首先,两文都采用了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设置伏笔,发展情节。其次,两文刻画人物形象时都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多角度、多层面地表现了人物精神品质。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1.出示扩读资料
《最后一课》(节选)
他(韩麦尔)有足够的勇气把今天的功课坚持到底。习字课完了,他又教了一堂历史。接着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bi,bo,bu。在教室后排坐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只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四世同堂》(节选)
他(祁瑞宣)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买傻地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2.请快速阅读,找到两文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的比较点各一处,进行比较
[学生阅读,讨论、发言,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然后以下面两个比较点作示范分析]
A.人物的表现同中有异
两位老师都做了亡国奴,因而他们的表现都很反常,都失去了自控力。不过韩麦尔老师是抓紧一切时间来讲课,以此寄托他对即将失去的法语的热爱,下课时的表现则说明他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而祁瑞宣老师则是说不出话,他的一句“今天不上了”表现了他对日本侵略者占领北平的满腔愤怒。
B.表现的主题异中有同
两文的作者不同,反映的时代背景不同,国家不同,人民不同。但两文都反映了沦陷区人民在敌人铁蹄下屈辱、悲愤的生活,都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憎恨。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找到两篇取材于战争的短篇小说,认真阅读后,选择两个比较点进行比较,并准备在课上讲给同学们听。
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设计创意说明
这是一篇学生耳熟能详的电影故事。采用篇内巧抓比较点即人物的实际行为与假设行为进行比较的学习方法,学生会在真实与假设的丰富比较中锻炼创造力和想像力,从而深入理解五壮士的壮举。
互动过程
一、巧用资源,尝试发现
(一)播放电影,营造氛围
将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剪辑为3分钟的精萃,突现壮士的英勇场面。
(二)书中找宝,问题互助
1.学生到课文中寻找体现壮士“壮”的内容,读给同学听。
2.学生就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询问或提交组长,老师寻求帮助。
二、比较思考,探究形成
(一)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准备转移。前面有两条路可选,假如他们不选择文中写到的那条路,而选择另一条路,你认为可能出现怎样的情况,结果会怎样?这种选择好不好?
(二)有同学说,就算选择了走狼牙山之路,也完全可以不跳崖。人家美国人教育士兵:当生命受到威胁时,要先投降,保住生命。对这个问题,大家有什么见解?
[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发表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最后,师生共同探究形成]
就完成任务而言,五壮士选择不上狼牙山的路是无可非议的;从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角度而言,五壮士的实际选择是正确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正义事业而献身的民族,当日寇的铁蹄残酷践踏我们美丽国土的时候,在日寇的屠刀恣意杀戮我们善良的人民的时候,用宝贵的生命去铸就“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新的长城,恰恰是动地惊天、气贯长虹的壮举。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1.出示扩读资料
美国的狄斯尼的《勇气》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二战时,一个美国伞兵在诺曼底着陆后与其战友失去了联系,陷落在了敌控区。他想到了隐蔽,他敲响了一户农家的门,这户法国农家的夫妻把他藏到了碗橱里。德军把他搜了出来,关在了仓棚里并枪毙了法国妇女的丈夫。后来美国兵又从仓棚里逃了出去。但他无处可躲,于是他避开敌人的视线,又来到了这户农家。法国妇女仍毫不犹豫地把他藏了起来。德国人再没来这里搜查,这个美国兵脱险了。
2.周样是做决定自己命运的选择,五壮士的选择和这位美国士兵的选择有无不同?你对他们的选择有什么看法?
[学生发言讨论,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教师可作如下提示]
五壮士义无反顾的选择和美国伞兵聪明机智的选择都表现了非凡的勇气,都是英雄的壮举。前者以牺牲生命为代价保护了群众和大部队,后者用保全生命的方法给自己创造了再与敌人战斗的机会,他们同样是值得歌颂的。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查找以“在战争中的选择”为题材的两篇文章,阅读后,确立两个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并准备在课上发言。
螳螂捕蝉
教学设计创意说明
本单元中进行了篇与篇,一篇内的比较阅读。本课可采用提供扩读材料作课内课外篇目比较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互动过程
一、读读议议,尝试发现
(一)出示扩读材料,学生自由散读
《晏子谏求雨》
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之,祟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本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公曰:“不然,吾欲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河泊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水泉将下,百川将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
(二)教师范读,疏通文字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一)独立思考,确定比较点
建议:如果我们就两篇短文进行比较,可以从什么角度进行比较?
(二)独立操作,探究形成
[以自主学习为主,必要时可与同学、老师探讨]
以内容为基点的比较;以人物性格为基点的比较;以进谏方式的基点的比较;以写作方法为基点的比较。
三、收集资料,拓宽视野
请查找两种不同进谏方式——曲谏、直谏的文章,比较异同,并准备在课上发言。
综合活动
[活动安排创意说明]
本单元的两首诗、四篇文章时贯古今,地及中外,均取材于战争。其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是抗日战争,所以,本单元的综合活动以“历史不该忘记”为中心,调查、访问此次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感受先烈的英勇斗争精神,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
[综合活动过程]
一、调查前的准备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播放、展示和提供有关战争的影片、图片和有关战争问题的论述,加深学生对战争的认识,激发学生憎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2.分好调查小组,选定小组长,自行拟订计划,定准调查时间,明确参观地点,确定采访对象,备好采访工具。
二、调查中的操作
1.明确目的,端正态度,主动热情;2.仔细倾听,细心观察,认真记录。
三、调查后的整理
1.分类归纳,详略处理,配制图片;2.利用网络,补充材料,拓宽视野;3.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写好报告;4.形成看法,认真讲解,广泛交流。
四、操行评价
可采用教师宏观点评,学生组内自评和组与组互评的方法。评价时要注意到目的和效果、态度和方法、调查报告的形式和内容等问题。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附属中学)
4.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篇四
教学课例描述: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有一句话同学们知不知道:“学问学问,边学边问,只学不问,哪来学问。”在学习中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了不起的学生。你们是了不起的学生吗?
生:是(凭借学具,演示赛马)
师:那么,我们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田忌为什么第一场输了,而第二场会赢?
师:要知道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知道田忌和齐威王是怎样赛马的。请同学打开语文书,自由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赛马过程的?
生:(自由读)课文的第2、14、15、16自然段是讲赛马过程的。
师:下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这四个自然段,然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拿出扑克牌,演示赛马的过程
生:(兴趣极高)
师:(巡视)说说你们小组为什么选择这6张扑克牌?
生:(拿着8、5、3、7、4、2六张牌上来摆放,边摆边说)
8 5 38 5 3
7 4 2 (第一场) 2 7 4 (第二场)
齐威王赢田忌赢
(明白关键所在)
师:那么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是什么?
生:(小组交流)关键在于调换出场马的顺序。
师:(出示扑克牌)
齐威王 9 8 7
田忌 6 5 4
生:老师,你摆错了,这样田忌第二场赢不了。我来摆。
师:好呀!(请生上来)
生:(摆来摆去就是不行)
师生:得出结论,不论田忌怎么调换顺序,都赢不了齐威王。
师:就调换出场马的顺序行不行?
生:不行。
生: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师:我是齐威王,你们是-(田忌)
田忌,你们先出什么马?
生:我们先出下等马。
师:那我也出下等马,谁赢?
生:你赢。
师:但课文中的齐威王有那么谨慎吗?
生:没有,那课文中的齐威王是怎样的呢?
生:朗读齐王与田忌的对话。
师:要是孙膑不在场呢?
生:朗读田忌与孙膑的对话。
师:(指着板书)这些条件能缺吗?
生:不能缺。
师:缺一不可。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生:(说得流畅)。
师:孙膑可真了不起。老师发现你们也了不起,学会了边学边提出问题,还学会了像孙膑一样,细心观察,认真分析。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三)
捞铁牛
教学目标:
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词.
4.朗读课文.能简述捞铁牛的经过.
教学重点:
1.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媒体设计:字卡,浮力实验器具,字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第17课《捞铁牛》,看了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谁捞铁牛?为什么捞铁牛?怎么捞的?结果怎样?)
二.看书听朗读录音.
三.布置自学.(字幕出示自学要求)
1.初读课文,看拼音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学习
3.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卡,认读生字。
2.汇报弄懂了那些词语,重点检查以下词语:浮桥、淤泥、宋朝、熟悉、出色。
3.分段,讲段意。(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继续的。先讲铁牛被大水冲走,陷在淤泥里,一个和尚主动提出捞铁牛:再讲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接着讲怎样捞起一只只铁牛:最后讲这个和尚的名字和身份。可分四段。)
4.朗读课文(四人,每人一段)
5.学生质疑。
5.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单元教案 篇五
一、课前热身小活动——大小分。
1、教师介绍活动规则并用课件展示。
双手打开表示“大西瓜”,双手收缩表示“小西瓜”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此活动并让学生谈谈此活动后的感想。
二、出示梦的阶梯图片把学生带入到魔幻的境界中去,感受魔幻世界的奇妙和乐趣。
1、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谈谈看到此图片的感想。
2、教师组织学生感受魔幻世界。闭上眼去想象它其中的奥秘。
三、“我是小小魔幻故事家”小活动
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并说明活动的规则和编故事的要求。
2、分小组进行抽签来决定本组编写故事的顺序。
2、学生分小组根据要求进行讨论编写故事
3、“比一比、谁最棒”故事接龙赛。
根据抽签的顺序来进行接龙赛,顺序为:
第一段A组→第二段B组→第三段C组→第四段D组→第五段E组→
F组编写故事结尾
附注:BCDEF组的内容要和前一组的内容衔接好,并且要包括本组一样或多样特产 。
4、计分:只要能按要求接上故事,一次加3分;如果某一组60秒内不能接上故事,扣2分,开始下一组接上,如果60秒再接不上,同样扣2分换下一组。
四、课后任务。
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将本节课大家编写的故事写成一个故事集,并进行绘画。
五、教师小结。
6.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六
1、《礼物》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会认1个字,会写8个字来源:小精灵儿童资讯站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读准字音。
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使学生学会用礼物表达自己的心意
4.仿照课文前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仿照课文前四自然段写一段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带来了什么心爱的礼物,谁来说说自己的礼物是什么时候,谁送给你的?
2.有位小朋友她的宝贝可多了,你想不想看看是些什么?就让我们大家把课文打开,看看都有什么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
2.教师抽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卡片
礼物 发芽 懂得 一套书精彩 寄托 果断 滋润
(2)理解词语
渐渐 指针 精美 期盼 幼小 博大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出长短句的停顿。教师重点指导第三节。
3.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小节。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小节?
4.组织学生讨论诗歌描述的画面、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重点指导:
我收到了哪些礼物?
我从一粒种子生根发芽,读懂了哪些自然?(种子在春天会生根发芽,生长时需要阳光,水。植物给大地带来了绿色,可以吸收有害气体,释放出氧气)
看到小鸡渐渐长大,我心里是怎么想的?(小鸡是那么可爱,只要对它们好,它们也会对你友好。它们和人一样,都是有感情的。生命是可贵的,动物长大是多么不容易呀,我们要保护动物。)
看着手表的指针不停的跳动,我懂得了什么(时间就这样不停歇,当你玩的时候,它就从你的身边悄悄溜走了。我们要珍惜时间)
为什么说世界是博大和精彩的?能把你知道的精彩的事讲给大家听吗?
为什么说小小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你收到过亲人什么礼物?
5.仿照课文前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第二课时
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复习巩固
1.读完课文后你又认识哪些字?你会用吗?
2.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种得
这两个字你还知道什么
3.学习会写的字
在识字教学中要注意以下指导:
礼:组词:礼物礼品礼貌
芽:组词:发芽嫩芽豆芽
懂:组词:懂得懂事懂礼貌
套:组词:套装圈套套话
精:组词:精神精彩精力
托:组词:寄托拜托托人
三、写字
1.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横中线上的笔画
2.写字。注意把字写端正。
板书设计:
种子 懂得自然
小鸡 懂得生命
礼物 手表 懂得时间 亲人的关爱、企盼
少儿百科全书 懂得世界
2、《梦已被染绿》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散”。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现的情感。
3.引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最后一句:“冬天过去了,我的梦已被染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诗歌,认识文中的生字、词。
2.采用多种形式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我”对春天的向往。
3.通过学习诗歌,使学生懂得要像“我”那样细心观察周围事物,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揭题: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喜欢春天吗?说说你眼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春天的诗歌,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文中的生字词。
2.分小节指名读诗歌,检测文中生字的认识情况。
3.指导学生学习多音字“散”,并口头扩词。
三、自读课文,感知诗歌大意。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你从那些语句知道诗歌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
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读出“我”发现田野秘密的那种喜悦、自豪的语气。读最后一句话,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的?
师可适当引导,体会“我”对春天的向往,并将自己感悟到的读出来。
四、拓展与延伸
学习了这首诗歌,你发现“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我们应该像他学习些什么?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进一步朗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
2.读背《村居》。
3.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4.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课
同学们,本节课让我们一起再随着作者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吧。还想读读吗?
二、配乐朗读,进一步感悟诗歌内容
1.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眼想象。
2.你还看见春天是什么样的?感受怎样?
3.带着你的感受,再讲课文美美地读一遍。
三、读背古诗《村居》
春天多美呀!今年老师带来一首诗,让大家欣赏一下,出示古诗《村居》。
1.图文结合,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2.读一读,背一背。
四、指导学生写字。
1.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说说那些自易错或较难写?
2.重点指导:“散”、“融”的写法。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嫩草吐绿
梦已被染绿 对春天的向往、渴望
残雪融化
4、《花儿也会放风筝》
教学目标
1、同学课前预习时自主认识生字:盈 坪 蜻 蜓; 会写:盈 坪 尾 瞧 旋 滑 蝴 蝶 蜻 蜓。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要能读出热爱大自然,热爱万物,热爱生活的语气和情感来;背诵自身喜欢的小节或全诗;正确区分多音字“长”在诗中的不同读音。
3、理解“绿盈盈 渴求 盘旋”等词语。
4、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经验体验人与自然界中小生灵的密切和睦关系,进一步增强热爱大自然,维护小生灵的意识。
五、教学流程
(一)提前组织同学踏春,放风筝。[点评:加深生活体验]
(二)抓住课题,启发质疑
1、欣赏春景,激发兴趣。
多媒体大屏幕出示表示春天的美丽画面:阳光和煦,春风拂柳,草长莺飞,鲜艳的花丛中蝴蝶飞舞,一群儿童在草地上放风筝„„同学欣赏后,教师导课:春天来了,万物苏醒了,小朋友们最爱干什么?(同学回答:放风筝!教师板书“放风筝”)你们放飞的是什么样的风筝呀?(同学汇报)小朋友们放飞的一只只漂亮的风筝把蓝蓝的天空点缀得更美丽了,你们可真行。小朋友们会放风筝,花儿也会放风筝呢!(教师板书“花儿也会”,使题目完整)
2、启发质疑。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启发同学从课题中发现问题)?同学会提出:花儿怎么会放风筝呢?花儿为什么放风筝?花儿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花儿是怎样放风筝的?„„
(三)以读为主,人文合一
过渡语:同学们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那就请大家带着这些小问号,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先默读课文,让同学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然后进行各种方式的朗读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如:自由读——同桌互读——四人小组内轮读——指名读,为深入学习、理解课文内容铺路架桥。(提示:注意区别第1小节与第4小节最后一句“长尾巴”中“长”字的正确读音,第1 小节中读zhǎng,第4小节中读cháng。)
2、细读课文,主动探究
过渡语:大家已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现在请你们用自身喜欢的方式继续读课文,边读边想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把你知道的用自身喜欢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示出来。好吗?
(可以独立阅读,在书上点、画、批、注;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归纳总结,设计板书;可以与同伴交流;可以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研读课文,共享效果
过渡语:刚才大家都学得很认真,这些小问号解决了吗?你是怎么解决的,你还知道了什么,能不能告诉大家呢?
(1)细读第一小节,感受快乐。
①读了第一小节课文,你感觉到了什么?请举例说一说。
②“渴求”是什么意思呢?
③你们想不想把自身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呢?试一试吧!
(自由读,指名读,评价。)(2)精读2~4小节,展开想象。
屏幕上再次打出春天的画面。
过渡语:春天太美了,小朋友们多快乐呀!他们蹦蹦跳跳,跳跳蹦蹦,来到绿盈盈的草地上放风筝。可是,花儿为什么也来放风筝呢?花儿放飞的是什么样的风筝?它是怎样放风筝的呢?怎样飞叫做“盘旋”(可做动作表示)?让俺们到百花丛中去欣赏吧!(这几个问题用小黑板出示)
①同桌交流。
②指名发言。
③播放《春天在哪里》的乐曲,让同学们闭目遐思,展开想像。
④请告诉大家,你刚才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培养语感,积淀情感
感情朗读
过渡语:同学们已经读懂了课文,现在俺们一起来朗读这首小诗,把自身体会到的感情读出来好吗?
1、同学自由朗读。
2、在四人小组中互相读自身喜欢的小节,大家互相评价。
3、师生共读,读出自身的情感来(老师读时请不要看书,实际上是背诵下来,激发同学背诵的欲望。)
背诵积累
过渡语:同学们刚才都读得非常美,说得特别好,那你们想不想把这首美妙的诗歌背下来呢?
1、同学边看多媒体课件边聆听配乐朗诵。也可以小声跟读,细细品味。
2、自由感情朗读,教师指导。
3、教师背诵。同学自由背诵。指名试背。齐声背诵。
(五)拓展延伸
过渡语:你们看,人和大自然的关系多么密切呀!大自然是美丽的,人和动物可以一起尽情享受大自然所赐予的一切。读了这首诗,你最想说什么?
1、自由说。
2、同桌互说。
3、大家说得真好“俺们要保护大自然,美化大自然,和大自然和睦相处,让俺们的世界更加美好。”还有很多同学想说,因为时间的关系,大家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用文字来抒发俺们的感情吧!
(六)检查指导写字
1、“滑”右上方笔画,“蜓”右边是“廷”(读tíng),不是“延”(读yán)。
2、在自身本子上写一至两遍,再同桌交换本子写一遍。
3、同桌检查,互评、自评后交给教师。
5、《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从田忌两次赛马一输一赢的事情中,让学生懂得要办成事需对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合理使用力量。
2.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解“扫兴、挖苦、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疑惑”等词语。
教学重点:
叙述两次赛马的情况是阅读的重点。
解决的方法:运用比较、分析法。
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解决下列问题有一定难度:
1.比赛规则“各自把马分等级”是孙膑计策的必要条件,学生不一定给予足够注意;
2.“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是孙膑计策制定依据,学生容易只理解为这是田忌误以为挖苦之言;
3.齐威王的骄傲轻敌是孙膑计策得以实施的原因。暗含在作者遣词用句中须从人物上去理解。
解决的方法:运用设疑、讨论法。小精灵儿童网站出品
教学用具:
彩色图画六匹马,黑、白各三匹,并注明:上、中、下三个等级。
部分板书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检查,理解内容
1.揭题板书(可课件出示)。指导书写“忌”字。
2.通过预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孙膑、田忌、齐威王;赛了几次?怎样赛的?结果怎样?„„)(板书)
3.同样的马,两次的比赛结果却截然相反。你有什么疑问吗?
(第一次是怎样赛的?田忌为什么输了?第二次是怎样赛的?田忌为什么会转败为胜?)
4.小组合作学习。(拿出课前做的马,演示两次比赛的经过,说出失败或胜利的原因。)
5.指名演示,填充图表,指导理解两句话。
(1)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2)“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6.假设:
(1)如果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快得多,孙膑的计策能成功吗?为什么?
(2)如果要进行第三次比赛,齐威王看破了孙膑的计策,这样调整了马的出场顺序:中下上;下上中,田忌要想取胜,应该怎么办(黑板连线)
7.谈谈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以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二、角色朗读,升华认识
表面上是马的竞赛,实际上是人的智慧的较量。课文在写赛马这件事的过程中,把每个人物的特点刻画得很是鲜明,尤其是田忌、齐威王在不同情况下的神态、语气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就来把课文中人物的对话部分再用心地读一读,读了以后看看会有什么新的认识或发现。1.学生自由朗读。(提示注意过渡语的理解,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
2.指名角色朗读,并说说是怎样处理的(为什么这样读?有什么新的认识?)。3.学生评价并朗读。(启发说出理由)4.教师范读,学生评价。(启发说出理由)
三、课外练习,巩固认识
查找孙膑、田忌的有关故事资料,讲给同学们听。
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 孙 膑 ↘
智 智
高 高
田忌→第一次(输)→齐威王
↘第二次(赢)↗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联系实际,理解课文。
从田忌两次赛马转败为胜的事情中,使学生懂得遇事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采用恰当的方法才能取胜,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2.熟读课文,分析内容。
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说出各段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课文。
3.学懂课文,掌握生字。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扫兴、挖苦、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疑惑、轻蔑、转败为胜、目瞪口呆”等词语。
词语注释
扫兴:正当高兴时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兴致低落。
垂头丧气:形容失望的神情。在课文中是写田忌缺乏再赛的信心。
挖苦:用尖酸刻薄的话讥笑人。在课文中是说田忌此时连好朋友的诚挚帮助都错误地理解了。
疑惑:怀疑不解的意思。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主意,有打算。在课文中,是说孙膑经过对主客观情况的分析,已有转败为胜的策略和把握。
讥讽:用尖刻的话嘲笑对方的错误、缺点或某种表现。课文指齐威王嘲笑田忌赛马输了。表现出齐威王骄傲自满的弱点。
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的意思。文中指齐威王只凭马力不善智谋的盲目骄傲。
目瞪口呆:眼睛直盯着不动,嘴说不出话来。形容齐威王吃惊而发愣,觉醒过来为时已晚了。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过程:
1.解题入手,理清脉络,感知全文。
(1)主要写什么?(赛马)
(2)“田忌赛马”是写谁和谁赛马?
(3)课文怎样写赛马的经过?比赛的结果怎样?
(4)教师边提问边板书
2.分段讲读
【第一段】首先放手让学生根据板书自读课文,然后提问:
(1)田忌为什么都失败了?体会“垂头丧气”是写田忌一败涂地的情绪。
(2)你认为田忌要怎样才能赛过齐威王?组织学生议论,各抒己见,最后让学生带着求知欲望学习第二段。
【第二段】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讲解体会三个人的对话。提问:
(1)孙膑是根据什么安排出场顺序的?(2)孙膑想出的比赛方法是什么?
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后,帮助学生理解孙膑是在观察赛马的同时,认真分析,从中找出取胜的可能性。突出孙膑善于观察,认真思考、深入分析的好品质。
(3)齐威王为什么失败?讲解描写齐威王情绪变化的语言,指出他盲目骄傲自满,只凭马力、不善智谋。孙膑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安排了田忌赛马的出场顺序才取得胜利的。
(4)齐读最后一小节后,启发思考:
第二次比赛,马还是原来的马,田忌为什么能战胜齐威王?
让学生统观全文从第一次赛马田忌失败的原因是“齐威王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来领会以强赛的方法不当,必然要失败。孙膑的赛法是在不同等马出场顺序上想出最佳方案帮助孙膑准备再赛。最后田忌按着孙膑的指点,终以二比一战胜了齐威王。
(5)从田忌第二次与齐威王赛马的胜利,你认为孙膑是怎样的人?(善于观察、分析、全面思索、多谋善断的人)
(6)说说你还从这篇课文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7)教师总结:田忌和齐威王赛马,是智力的比赛,不是力量的比赛,田忌的胜利是孙膑智慧的胜利,齐威王的失败是不善于动脑思考的失败。因此,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采用恰当的方法,才能取胜。总结后完成全部板书。
3.通读全文,每读一段后说出段意,读全文后明确本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三、提示
(一)讲读重点:
1.全文抓住“赛马”这一线索进行讲读。
2.第一段抓住赛马失败的原因讲读。第二段抓住再赛转败为胜的原因讲读。第三段抓“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一句讲读。同时讲清比赛方法。
(二)教法建议:
教学时,可以围绕“赛马”这条主线抓住三个“顺序”安排教学步骤:
1.抓情节发展顺序。紧扣题目,从田忌的角度,理清“初赛失败”“孙膑献策”“再赛胜利”三个层次,使学生明确课文是按“田忌赛马”的故事情节发展顺序记叙的。
2.抓马匹对应顺序。根据“初赛失败”和“再赛胜利”的原因理清出场顺序,使学生明确马匹对应顺序的改变才转败为胜的。
3.抓再赛胜利的输赢顺序。根据马匹对应顺序、理清输——胜——胜的顺序。明确田忌是在孙膑赛马的巧妙策略下的指点后取得再赛胜利的。
(三)朗读建议:
1.(老师)讲前读:读全文,粗知课文主要内容;分节读,要扣住教师提问读。
2.(老师)讲后读:分角色读“孙膑献策”部分,要读出两个人物不同的感情;分角色读田忌和齐威王的对话,要读出人物的不同感情。全班齐读每次比赛结果的语言。结尾句是中心句,在教学中要结合讲解反复读。
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第一次: 第一场 上 上 败
第二场 中 中 败
第三场 下 下 败
第二次: 第一场 上 下 败
第二场 中 上 胜
第三场 下 中 胜
9、《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会写7个要写的字;
(2)了解大自然的语言,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体会用平实,通俗有趣的语言。解释、介绍深奥的大自然知识的特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掌握朗读的节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感情朗读、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理解内容,在交流、质疑中深入学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研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领略大自然语言的神奇,激发探索大自然语言的兴趣。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是如何运用平实,通俗有趣的语言解释、介绍深奥的大自然知识的。
三、教学过程:
(一)利用直观手段激趣引入
师:课件播放秋叶纷纷落下的画面,问,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见黄叶飘落在地上。
师:看见黄叶飘落,你知道了什么?
生:看见黄叶飘落,我知道秋天到了。
师:课件播放雷电画面,问,你在图上又看到了什么?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我看见雷电,知道要下大雨了。(课件:要下雨了))
师:黄叶飘落,预示着秋天来到了人间。天空乌云密布,预示着要下大雨了,这些都是大自然特有的语言。在大自然中,这样的语言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板书:大自然的语言)
(二)认识生字,练习朗读。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标出这首诗有多少个小节,把不认识的字作上记号。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3、采用不同的形式认读、记忆生字词。
4、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大自然中谁的语言。(生答,师板书:白云、蚂蚁、蝌蚪、大雁、大树、大鱼、三叶虫化石)
5、小组交流内交流,你最喜欢哪种语言,为什么?
(三)有感情朗读,理解课文
1、学习第二小节、第三小节
(1)请生读第二小节,其余的孩子一边听一边思考,白云会对我们说些什么?(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
(2)太阳出来了,你们的心情怎样?(很高兴)
(3)请生读第二小节
(4)换词练习:“准”可以换成哪个词?(肯定、一定)
(5)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二小节。
(6)如果天上不是白云,而是乌云,那乌云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出示课件:你看那天上的乌云,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乌云压得低低,明天准是雨天)
(7)小结:孩子们,我们都知道了白云高飘明天准是晴天,乌云密布明天准是雨天,这些语言预示着天气在发生变化。
(8)书上还有哪种自然现象在写天气的变化,生:蚂蚁搬家要下雨。以上内容源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
(9)请生读第三小节
(10)这里的“也”能去掉吗?为什么?
(11)用 “也”说句话?
(12)指导朗读第三节。
(13)课件出示谚语,补充积累知识。
(14)小结:白云高飘、蚂蚁搬家预示着天气的变化。板书:天气变化
2、学习第四小节、第五小节
(1)请生读第四小节。其余孩子思考:蝌蚪会说什么?
(2)那水里的蝌蚪像什么?
(3)找到诗歌中写蝌蚪的句子,读一读。了解比喻句。
(4)蝌蚪除了像逗点,还像什么?
(5)比较句子,理解反问句。
(6)了解拟人句(写着)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四小节。
(8)学习第五小节,理解省略号的用法。以上内容源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
(9)指导朗读第五小节。
3、学习第六、七节。
(1)你知道树的年龄吗?
(2)学生动手画树的年轮。
(3)理解鱼鳞的年轮。
(4)指导有感情地读第六、七小节。
4、学习第八小节。
(1)自读第八小节提出不懂的问题。
(2)结合课件讲解(课件示三叶虫)
(3)根据三叶虫化石我们可以推测几千万年前的地质情况。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八小节。
5、学习第九小节。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觉得大自然的语言怎么样?课文是怎样赞美大自然的语言的?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赞美大自然的话。
(3)什么说“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 “只有勤于思考的人才能发现”?
(4)那怎样才能发现大自然的语言呢?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九小节。
四、拓展训练,启发想象。
1、出示课件,让学生仿说一小节诗。
2、学生动手写作诗。
五、板书设计:
大 自 然 的 语 言
白 云 蚂 蚁 天 气 变 化
蝌 蚪 大 雁 季 节 变 换
大树 大 鱼 推 算 年 龄 妙不可言
三 叶 虫 化 石 推 测 地 质来源:[小 精 灵 儿 童 网 站]
12、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案
教育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组词,会运用,并流利的在课文中朗读。
2.运用正确的写字姿势正确规范的书写课文中的8个生字,并能熟练运用。
3.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所讲的知识,学习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每季景象的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
4.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在讨论交流中,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方法:
1.教师教法:启发谈话、引导、点拨。
2.学生学法:读中感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教学重难点:
1.准确理解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2.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活动设计:激趣导入,组织学生阅读感悟与讨论、交流,提供媒体展示;相机点拨。
2.学生活动设计:阅读感悟、小组讨论、汇报、学会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学习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我们曾游览过北京的古老时尚,曾赞叹过黄山的奇石,曾感受过天都峰的险峻与秀美。今天,我们再一起到一个河流交错、山峦起伏的地方去观赏一下吧!
同学们,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段视频,有没有兴趣和老师一起欣赏?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林业产地,那里有丰富的物产资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去感受一下吧!
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范读课文(听课文朗读)。
初步了解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1.提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写的是什么?来源:小精灵儿童资讯站
2.学生说自然段段意。
(1)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
(2)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景。
(3)小兴安岭夏天的美景。
(4)小兴安岭秋天的美景。
(5)小兴安岭冬天的美景。
(6)小兴安岭是花园,也是宝库。
三、细读课文品词品名句。
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1.“绿色的海洋”指的是什么?
2.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能够找出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下面就请你用这种方法学习第2-5自然段。
1.总体感知
(1)作者都描写了小兴安岭的哪些景物,请用“―――”画在书上。
(2)小组合作填写表格。
季节 描写的景物
春
夏
秋
冬
2.选读课文,领悟小兴安岭树木的特点。
(1)从刚才填写的表格中不难看出,作者对每个季节的树木都有所描述,那么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景色?找出来多读几遍,然后谈一谈为什么喜欢。
(2)班上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词句展开想象,谈出看法。学生谈到哪个季节,就相机处理哪个季节。
春天:我最喜欢春天,因为春天„..夏天:出示夏天图片,你觉得夏天美在哪里?
秋天:出示秋天的动画。
冬天:谁来为我们介绍一下冬天的雪景?
四、总结。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生动地描写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同时写了小兴安岭的富有,为人们创造财富。所以课文最后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它们等着我们去欣赏,去开发,当然也需要我们的保护。
五、综合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
2.写生字词,读课文。
板书设计:
春: 树木 小溪 小鹿 原木
夏: 树木 雾 草地 野花
白华 栎树 松柏
秋:
落叶 山葡萄 榛子
冬: 树上 西北风 黒熊 松鼠
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 抽新枝 春水涨
夏 枝叶密 野花开 花园
秋 叶飞舞 果子熟 宝库
冬 树积雪 动物躲
13、《失踪的森林王国》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本文来自小精灵儿童网站
2.学习课文,了解森林王国失踪的原因及后果,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学习用文中的话概括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了解森林王国失踪的原因及后果,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解决文中生字词。
2.学习课文,了解森林王国失踪的原因及后果,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课,学生质疑。
板书课题《失踪的森林王国》,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大家提的问题,课文都做了介绍。
二、初读课文,解决不认识的生字。
1.自渎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解决。
2.文中哪个词语不理解,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还不会,学习课文时再解决。
3.检测字词:同桌互相考一考。
三、学习课文。
1.自渎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引导:
(1)失踪前的森林王国是什么样的?想象“鲜花四季开放,野果挂满枝头,人们生活安居乐业”的情景。体会特别法令森严,森林是王国的保护神。
(2)失踪后的森林王国又是什么样的?结合课文描写,学生谈感受。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来体会。
(3)最后再分析失踪的原因:违法法令,乱砍乱伐,森林失踪。
(4)师总结:有了森林,人们生活安居乐业,幸福美满;没有森林人们遭受各种天灾人祸,过着背井离乡、四处逃荒的生活。可见,森林是多么的重要。学习了这篇,你想说些什么?想做些什么?(是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再读课文,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完成语文天地中的练习。
3.指导写字。
导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
1.《失踪的森林王国》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
2.学生根据课文所描写的,(也可加上自己临场发挥)编成课本剧表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你还知道哪些资源很重要?(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二、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
2.重点指导:“饶”不能加一点。“厌”不能写成“庆”
区别:性——姓躁——燥
3.学生写字,师巡视检查。
三、完成语文天地“笔下生花”。
题目:想象你走进了大森林„„
提示:把你走进大森林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做了些什么?用自己的话写一写.板书设计:
砍树破坏环境
失踪的森林王国 无影无踪
7.三年级语文北师大版 篇七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发现同学的长处, 能用具体的事例真心实意地夸奖同学。
2.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做到与人交际时举止大方, 有礼貌, 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学会认真倾听。
过程与方法
通过游戏、创设情境等形式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 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交际过程中增进同学之间的情谊, 能发现同学的优点,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训练重点:
通过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有层次地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训练难点:
掌握用具体事例真心实意夸奖同学的方法;培养有礼貌的、真诚的交际习惯和良好的听说态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 引出话题
1.老师边讲述边出示一组照片:我们班上的同学个个都很棒。你看, ××同学专心听讲, 积极发言;××同学能歌善舞, 多才多艺;××同学是个热心肠, 乐于助人……
2.老师采访:××同学, 刚才你被老师夸奖了, 心情怎样? (高兴)
3.是呀!真诚的夸奖能给别人带来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快乐小天使”, (出示一个玩具“快乐小天使”) 夸夸我们的同学吧! (出示课题, 齐读一次)
设计意图:教师开场的欣赏和夸奖营造了一个和谐、快乐、温馨的“交际场”, 在这样的“场”中, 学生的心理状态被激活, 情绪被调动, 自然地投入到“夸夸我的同学”这个话题中。
二、回忆“发现”, 拓展思路
1.“快乐传递”的游戏:每个同学都有优点, (出示玩具“快乐小天使”) 这是“快乐小天使”, 音乐响起时, 请把“快乐小天使”往后传, 音乐停止时, “小天使”在谁手上, 谁就站起来用一句话夸夸同学。
2.学生做游戏, 用一句话夸同学。
3.小结归纳: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你看, 刚才我们就是从这些方面来夸同学的。 (出示:爱学习爱劳动有礼貌有特长孝敬父母乐于助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一句话简单夸奖同学, 不仅让学生回忆了同学的优点, 还让学生明白了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夸奖同学, 拓展了学生的思路。
三、范例引路, 明确方法
1.我们班的××同学是个“朗读小能手”, 现在请××同学读读这首古诗。 (出示古诗《草》, 生读)
2.谁来说说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3.学生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从音准、音量、感情等方面具体评价。
4.谁能当面来夸一夸这位“朗读小能手”?
5.学生走到朗读古诗的同学面前夸他。教师相机引导当面夸别人时要注意的地方。
6.师生共同小结此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板书:有礼貌真心夸举例子说具体)
设计意图:在交际中, 学生的表述是否清楚, 语言是否得体, 态度是否真诚等, 都需要示范。引导学生夸班内的“朗读小能手”, 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为下面展开交际作好铺垫。
四、运用方法, 互动交流
1.小组内同学之间互夸。
2.指名上讲台前面对面夸奖同学。
3.引导其他学生对上来展示的同学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正如叶老所说, “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在前面习得方法后, 教师引导学生互夸互评, 进一步展开交际, 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五、创设情境, 深化交际
1.“我说你猜”游戏:用具体事例来夸一个同学, 但不能说名字, 让其他同学猜猜夸的是谁。先同桌练习, 一个夸, 一个猜。
2.请几名学生上来夸同学, 其他同学猜。
(1) 假如学生猜对了, 让其说说为什么会猜出来。
(2) 假如学生猜不出来, 则引导多举一两个具体事例夸。
3.“招聘《校园报》小记者”:《校园报》的主编听说我们班的同学能说会道, 想在我们班招聘一名小记者。条件是:会举具体事例来夸同学。先在小组内练习练习, 再推荐代表上来参加应聘吧!
4.小组代表上来夸同学, 全班同学当“小评委”, 认真倾听发言。
5.全班评议, 推选出优胜者, 颁发“小记者证”。
设计意图:创造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自觉参与到口语交际的过程中, 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首要任务。这一环节以“我说你猜”游戏、创设“招聘《校园报》小记者”情境的形式调动了学生互夸互评的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交际的兴趣, 保证了学生参与面的最大化。
六、总结激励, 拓展延伸
1.在生活中, 还有哪些人值得我们夸奖?
2. (拿起玩具“快乐小天使”) 让我们继续做一个“快乐小天使”, 把夸奖的快乐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吧!
8.三年级语文北师大版 篇八
一、关于课文教学
(一)总体评价
本年级选编的课文更加注意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体裁丰富,语言活泼、生动、有趣,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爱学,教师爱教。
(二)问题及建议
1,建议教材在每个单元末,增设一个小结性的栏目,类似高年级的“交流平台”。
2,建议课后题适当安排一些谣言形式的训练题,如字、词、句、段方面的,以加强教材的工具价值。
4,师生普遍感到课文文质兼美,但篇幅长、难度大。有些精读课文需教三课时,有些略读课文需教两课时,教学总时数比较多。
5,课后题要求背诵的,大多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段落,这给检测带来了困难。
6,部分略读课文可以看成例文,为单元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服务。
7,建议在课文后,安排指向新课标“必读书目”及“推荐书目”的课外阅读提示,类似高段的“课外书屋”。
(三)少数课文难学难教
三年级上册有较多来自国外或描写国外生活的文章,师生反映难学难教。一是因为学生不太熟悉国外生活,缺乏相关经验。理解起来吃力;二是因为不习惯也不喜欢译文的表达方式。该册二单元课文多反映领袖、名人优秀品质,由于学生对主人公比较陌生,因此不能很好体会。尤其是《奇怪的大石头》一课,加上文中有很多科学术语。学生根本无法理解。三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主题为“国际理解”,主题离学生较远,理解难度大。从全年级看,学生最难理解的是该册的《和时间赛跑》一文。
(四)少数课文值得质疑
1,文图不符。
①三年级上册选读课文第五课《神笔马良》,文中说白胡子老爷爷已送给马良一支神笔。但145页插图的笔筒里却出现那么多支笔。没有必要,建议删去。②三年级上册第十课《风筝》中说“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而38页插图上的风筝却很像蝴蝶。③三年级下册第十九课《七颗钻石》第二节中的“水罐也掉在了地下”一句,应改为“水罐也掉在了地上”。另外,文中第三节末尾说“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但插图里没有“钻石”。④三年级下册第五课《翠鸟》,18页插图中翠鸟羽毛的颜色和文中描述的不一致。⑤三年级下册第十七课《可贵的沉默》两幅插图中靠窗第二排的女孩衣服颜色不一致。⑥三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她是我的朋友》第十节写到“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但插图中却睁着眼睛。另外,本课77页“泡泡”中的“联系”的“系”字是错字。⑦三年级下册第三十一课《女娲补天》中的插图与文本内容不一致。按文中描述,插图中的女娲应手举装着用五彩石炼成的稠液的大盆,而不是五彩石。
2,内容不当。
①三年级上册第二十八课《狮子和鹿》课题不当,应改为《鹿角和鹿腿》。②据查,赵州桥已过了1400岁的生日。而三年级上册第十九课《赵州桥》却仍然写着“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了”。③三年级下册第二十七课《卖木雕的少年》第六节中讲到“我”因为想到象墩子“沉甸甸”,怕行李超重,而没有买。但第十一节中讲少年送“我”一个木雕小象墩,也用了“沉甸甸”,不妥。一是前后重复使用同一词语;二是前后两个象墩大小相差较大,同用“沉甸甸”,与事理不符,显得前后矛盾。④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中的《南辕北辙》中有一句:“你上哪里去呀!”(35页)联系上下文看,此处应为问句,建议将感叹号改为问号。⑤三年级下册第十五课《争吵》第十节中的提示语在中间,“说”后面不该用冒号,应改为逗号。⑥三年级下册第六课《燕子专列》第三节中有“料峭的春寒”一句。查阅《现代汉语词典》,“料峭”形容微寒。但联系上下文看,文中描述的天气却是“严寒”。⑦“殊”已作为生字在三年级下册第六课中出现,但在第二十四课中又作为带读字注音,不恰当。⑧三年级下册第二十八课《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其中116页第三行已出现“废墟”一词,但带读字注音却注在了第五行的“废墟”上,不恰当。⑨三年级下册第二十七课《卖木雕的少年》第三节(112页),“各式各样”后不应点逗号,而应用句号。因为此句讲木雕,而下旬讲的是“我”。⑩三年级下册第二十六课《一面五星红旗》存在两处不合理。第六节说,老板看见“我”脖子上的五星红旗。“突然”“眼里闪出亮光”,不太合乎常理,“亮”得很奇怪。第八节说,老板告诉“我”可以用国旗换面包。这个决定不太可信:如果老板知道这是中国的国旗,那么明显他是要用“换”来测试“我”,这个举动似乎不符合老板的人物个性。因为,从上文看,文中的“老板”是个典型的“商人”形象。如果老板不知道这是中国的国旗。那么他这样做,更是不可思议。
3,改编不佳。
三年级下册第一课《燕子》对原作作了比较大的改动,感觉韵味削弱了不少。比如第二节中的“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句,就比原作中的“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一句,少了韵味。类似的例子在本课还有一些,建议改编原作要慎重。
(五)其他问题
①课本与课本不一致。三年级上册第二十四课课题叫《东方之珠》,而在其他版本却叫《香港,璀璨的明珠》。
②三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190页第一行中的“第六自然段”应改为“第五自然段”,而“第七自然段”应改为“第六自然段”。
二、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教师普遍反映,经过一、二年级的教学,识字写字教学的难点已经过去。相对第一学段,教学显得比较轻松。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时,能注意和一、二年级区别开来,逐步放手,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另外,教师普遍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中感受到“大量识字、认写分开”的效益已经出现。主要问题有二:
1,相近字混淆现象比较严重
经过一、二年级的大量识字,学生认识的字较多。但由于巩固没有跟上,导致同音字、音近字、形近字混淆现象比较严重。习作中,音同形异和形同音异的错误尤其多。识记生字不再成为孩子的难点,难点是区别、运用这些生字。
2,写字教学效果落后于识字
【三年级语文北师大版】推荐阅读:
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10-02
二年级语文北师大版11-06
北师大小学语文三年级07-07
六年级语文西师大版07-26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琥珀09-0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11-14
山村(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26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