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教育(共10篇)
1.坚持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教育 篇一
依法治校 构建和谐校园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方略在高等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和要求,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的共识。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对教育界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民主法治是根本。所以,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更有义务把法治的精神贯彻到学校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去,努力实现大学的管理主要由行政性管理向主要由法治性管理的转变。依法治校,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的人文环境,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依法治校,从学校管理学的角度而言,是指学校管理者对学校各项事务进行依法管理。高校依法治校就是指办学主体在民主的基础上,依照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及学校内部的规章制度,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运用法律手段对学校各项事务进行管理,实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推进高等学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1.要正确理解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是把法律作为学校管理各项事务的依据,即法治的管理方式,体现的是一种法治精神。依法治校是依靠广大师生员工的聪明才智治理学校,而不是仅仅依靠学校个别领导者的个人意志和想法治理学校。在依法治校中学校的党政领导是责任的主要承担者,但依法治校绝不仅是领导者自己的事情,广大师生员工是学校的主人,是依法治校的主体。
2.依法治校的现实意义。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及高校改革发展步伐的加快,高校所涉及的法律事务越来越多,责任越来越重,在纷繁复杂的高校管理事务中,仅仅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已远远不够,所以,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就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只依靠行政指令去管理高校的管理理念,严格按照国家已经颁布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教师资格条例》、《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管理暂行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等等与高等教育相关的法律的规定进行管理。只有认真严格地按照规定来管理学校的各项事务,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办学的方针、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推进和谐校园的发展。
二、依法治校的必然性
1.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法制基础。系统、规范、合理的规章制度是自觉依法办事和依法处理校内外各种关系的前提,可以使学校的各项日常工作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进行;保障广大师生员工在公平、公正、机会同等的条件下进行竞争;促进师生员工在良好的氛围下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及科学研究的探索工作;能够正确对待和处理学校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各种矛盾及纠纷;系统、规范、合理的规章制度是维护广大师生员工共同权益,形成全员上下共同参与、各施所长、各尽所能、和谐相处的良好人文环境。
2.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时代要求。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教育界提出的要求。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从全局出发所提出的新的任务和要求,体现了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愿望。
高等学校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改变传统的以政府行政指令实施管理的理念推进依法治校,才能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从而推进民主治校、科学治校,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
3.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是保障高校长足发展的根本所在。随着高校的改革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校园规模、教学质量、师资力量、社会效益等等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平衡校内外的各种关系,明确职责和任务,形成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就要从以人为本的实际出发,建立规范、完善、操作性强的校内规章制度,保证民意的畅通、保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保证学校重大发展和关系到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及时通报,充分发挥校工会、校团委、学生会的积极作用,以一切为民出发,为群众排忧解难的领导意识,带动全员共同参与学校建设,形成以校为家,为学校的长足发展积极献计献策的良好人文环境与和谐氛围,为高校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现阶段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依法治校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育立法的起步较晚,滞后于高校快速发展的实际。
2.管理者依法治校的法制观念淡薄。管理者没能真正把依法治校的法制精神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缺乏法治观念。
3.依法治校的内部规章制度不健全,教育法规得不到有效执行。长此以往,大学学术研究的水平会下降,所培养的学生素质会降低,造成大学自身也很难发展下去的尴尬局面。
四、实现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法制途径
1.强化管理者的法制观念,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依法治校的关键在于高等学校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高等学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长远发展的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法律至上的原则,处理校内外各项事物。同时要加强对师生员工的法治教育问题,增强其法律意识。管理者良好的法治意识是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的关键,广大师生员工的法治意识则是这一环境形成的坚实基础。只有全员上下共同努力,树立牢固的依法治校办学理念,才能使依法治校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2.加强对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制度制定的审查工作。其一,要制定制度程序的审查,即是否按照立项、起草、审查、签发、实施等程序有序进行。其二,是对制度制定的内容的审查。主要包括: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形式审查主要是对其逻辑是否严密,条文是否明确而进行的;实质审查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适应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是否与国家行政规章相协调,是否与学校现行的制度相衔接等。其三,制度执行过程的审查。主要看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是否经过法定的程序,是否给相对人申诉的机会等。
3.加强法制的宣传教育,严格执法,严格执行规章制度。高等学校要大力开展法制的宣传教育活动并形成依法治校的长效机制,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律素养。在高等学校内部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执法,坚决反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的现象;要反对特权,坚持依法办事、依制度办事,做到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要树立法制观念,在管理过程中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合法、公平、公正。
4.健全高等学校教育执法的权力监督机制。在抓好依法治校的法律与制度保障的同时,还应建立完善有效的监督运行机制。在推进依法治校工作中,要依照民主与法治精神,特别注重学校的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机制的建设,要加大校务公开的力度和范围。凡是学校的重大决定、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都应当按照法律和有关文件的规定通过一定途径和形式加以公开,有些规定和决定还应当向社会公开。公开是最为有力的监督,是防止腐败行为发生的有效机制。
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参与,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推动社会的和谐稳步发展。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项目(11544020)□
(编辑/丹桔)
2.坚持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教育 篇二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并把它作为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和谐社会的构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协调发展, 校园, 作为社会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 是和谐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只有充分认识到保持校内和谐的重要性, 才能更好地遵循办学规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二、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1、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快,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已经成为国家长治久安,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学校, 特别是高等院校, 作为整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国家各类高中级人才的园地和摇篮, 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如何, 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前途。
2、依法治校在学校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 依法治校是学校科学管理的核心
依法治校是对学校最根本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忽视法规和校规制度管理, 主要强调政治教育、思想灌输, 忽视法规和校规制度管理的教育作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育, 依法管理也要围绕着教育的目标来进行。学校的依法管理是必要的, 科学、严明、易于操作的管理, 尊重、关切、爱护以人为本的原则, 耐心、细致、深入的思想教育, 是科学的教育管理, 是校规制度管理与思想教育的良好结合。贯彻依法治校方略, 坚持从严治校是必要的, “严”是严明而不是严厉, 是严格而不是严惩, 是严肃而不是严酷, 要严而得法, 严而有格, 严而不死。只有恰当地甚至巧妙地运用法规和校规制度教育与管理并充分发挥两者的协调效应才能真正严的科学合理, 产生良好的效应。
(二) 依法治校在学校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1、依法治校与学校科学管理的关系。
所谓科学管理, 一般要求有一套符合教育规律的管理原则, 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依法治校, 从严治校, 要严在科学的基础上, 而管理的科学性应尽量体现在法规和校规制度建设和管理之中, 法规和校规制度本身又应尽量体现科学的精神, 不可能离开法规和校规制度管理去谈实现学校的科学管理。管理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法规和校规制度的制订与完善、执行与落实两个方面。
2、依法治校与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
学校民主政治建设最直接的方面是教学民主、学术民主, 最重要的环节是决策民主, 但与民主管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校规制度管理。一方面, 民主原则必须贯穿到校规制度建设过程之中, 在现代学校, 校规制度的合法性民主性是并存的, 缺乏民主基础的校规制度最容易变为一纸空文。反之, 在民主充分的条件下, 校规制度最容易得到维护、产生效力, 权威也越大;另一方面, 当校规制度的威力不大, 法制观念普遍缺乏的时候, 校内民主最容易遭到破坏。校内民主要有一定的程序加以保障, 要通过一定的制度加以巩固, 通过监督加以强化, 而程序、制度、监督体制等都需要以一定的校规制度形式表现出来。
3、依法治校的力量是相对持久起作用的。
学校领导班子的更替, 民主精神的变化, 科学精神的变化很快就可看出来, 但是法规和校规制度改变是不容易的, 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特别是当法规和校规校纪制度的权威性、严肃性都建立得比较牢固的时候, 要想改变它就更不容易。从这个意义上讲, 校规制度建设是保证一所学校持续稳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一所学校的管理水平如何, 从动态来衡量, 主要看它发展、进步的快慢, 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从静态来衡量, 则要看法规和校规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在学校的严肃性、权威性如何。
三、构建保持校内和谐的长效机制
依法治校, 可以保证学校办学行为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和科学化, 使学校的发展有一个稳定的治理结构和法制环境, 也是实现学校管理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手段。贯彻依法治校方略, 坚持对学校的依法管理, 不断提高学校领导班子依法管理学校的能力和水平, 对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 我们要努力构建保持校内和谐的长效机制。第一, 加强法制教育, 建立健全制度。第二, 加强法制建设, 规范学校管理。第三, 提高依法治校的水平和能力。第四, 坚持校务公开, 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 高等院校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和谐发展成为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加强法制建设, 规范学校管理, 提高依法治校的水平和能力, 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建设工程和发展目标, 需要构建保持校内和谐的长效机制。
3.坚持依法治校共建和谐校园 篇三
一、加强政治学习,自觉完善修养,是依法治校的关键
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作为一校之长更要依法按章办事,首先考虑到的是提高全校师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大家的政治素质,让全校师生都能自觉地用法律、制度来约束、鞭策自己的言谈举止。
(一)校长要身先士卒,读懂、用好法律制度
校长是学校教师的“教师”,是全校师生的“车头”、“旗帜”。 校长是学校最直接的管理者,应加强树立依法治校观念,按照我国的有关法律规定和学校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不懈地依法依规办事。学校管理者应该把依法治校上升到依法治国的高度,并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来认识,在实施过程中要力戒形式主义,全力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校长平时要多抽出时间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自觉地、系统地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处罚条例》、《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文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校长一定要做成依法治校的“模范”,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二)学校对师生要加强法律意识教育,用法纪、校规来约束自己
学校要实现“依法治校”,关键是对全校教职员工依法治校意识、能力的教育和培养。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牢固树立依法办学、依据国家的法纪、法规和学校的制度章程自主管理、公平正义、服务大局,要用尊重师生合法权益的理念,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准确把握权利与义务、民主与法治、实体与程序、教育与惩戒的平衡,实现目的与手段的有机统一,切实提高学校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依法、依章程办事的能力,提高为全体师生服务的意识。
当今,我国处于开放改革、依法治国高速发展的新时期,我们更应全面提高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与能力,及时地组织教师、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明确我国法制教育与学校规章制度所联系的内容要点,建立健全的师生、班级的考核制度;要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要求,有计划地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有关落实国家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保障教职工民主管理权的法律规定,明确教师的权利、义务与职责,切实提高广大教职员工依法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对专门从事法制教育教学的教师,要组织参加专门培训,提高其对法治理念、法律意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二、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是依法治校的重要基础
学校要实行依法治校,最重要的是加强学校的制度建设。制度,就是校规校纪,包括校长、行政、教师的管理和学生的管理等各种活动,要求规范学校全体师生的言谈举止;学校的校规校纪等同于制度,不仅相对学生,也对教师、行政人员同样有约束效力,学校有了规章制度才能有法可依,才能依法治校。所以学校要及时修改、健全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制定完善的包括政治教育、教学业务、文体活动、考核评比、食品卫生、财务收支等等学校规章制度,并“一步一个脚印”地实施,这是依法治校的最重要内容。
实行依法治校,制定规章制度,我们先要了解教育法律法规,做到合法合理,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能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相抵触;实行依法治校,在学校规章制度建立后,如何颁布、实施,学校应该做到公开,使每一个相关对象都知晓,这是一个必需的程序。
三、加强校务公开,民主、公平处事是依法治校的最大保证
学校的“校务”必须公开,所制订“校规制度”必须透明、公正、公平;必须充分发动群众的基础上民主审定,共同执行,这是学校要坚持走“依法治校”大道和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学校的规章制度如果仅仅经过领导班子成员拟定或者几个教学骨干讨论制定,没有经过“全体教职员工的讨论——教师代表审理——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充分研究决定——定时公布”等程序,这样的校规就会有漏洞、不全面、难以有效执行。所有的校规都要事先公布,大家知晓,共同遵守,互相监督,最后才能顺利实施。针对学生的校规可以由班主任、班会课的形式公开;针对老师的校规可以通过教师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公布,校规公布后才有效,这是保证校规合法的重要步骤。
学校的大事或修补《规章制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办学,积极落实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法保障师生的合法权利;必须切实转变管理理念与方式,坚持“校务”公开,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打下坚实的基础。十多年来,我校在这方面重点落实四项工作:一是坚持实施“校务公开”。校长要用法制理念对待“校务”,办事要走群众路线,不能独断专行;每学期要把学校主要工作做法、要求和财务开支等内容情况公布于众,让师生共同监督。二是坚持成立“教师代表大会”。让全体教职员工推举精英代表组成“教师代表”,定期召开教师代表大会,负责审核学校的工作计划,评估学校《规章制度》的可行性、合法性,要适时修改、废止、清理陈旧的、不合时势的制度,讨论、改革创新学校的整体工作。三是坚持健全“家长学校”。全校各班级每学年都要召开两次以上“家长大会”,学校领导和班主任主动、热情地向家长们讲述学校近期开展的工作,征求他们的意见;向家长们汇报其子女在学校思想、学习表现,并了解其子女在家里学习、做家务的情况,与家长们一道研究、培养其子女成才的思路。四是建立向学校投诉、反馈系统。在网上建立“学校平台” ;公布向学校投诉的电话号码;在校内外设挂《意见箱》、《检举箱》;定期召开各类家长、学生座谈会等等,通过坚持“走群众路线”,兼听则明,集思广益,对待群众的意见,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认真反思总结。
4.坚持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教育 篇四
构建和谐校园
———弥城二小申报云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自评报告
弥城二小明德小学坐落在弥渡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弥城镇人民路24号。1979年建校,是一所全日制完全小学。2006年实施明德项目工程前,学校占地7084平方米,建筑面积 3144平方米。(其中D级危房2863平方米)。明德项目工程实施后,学校占地8004平方米,建筑面积4044平方米。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36人,现有教职工41人,其中专业教师39人,行政人员和工勤人员各1人。在全体教职工中,获得小学高级教师资格的有30人,获得小学一级教师资格的有10人,中级工1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有19人,大专学历的17人,高中和中专水平的5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多年来,弥城二小明德小学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严格贯彻执行党的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认真做好依法治校工作,努力创设文明、有序、安全、稳定的育人环境,维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各方面工作都呈现出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现将我校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 明确职责(指标10分 自评10分)
建立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成员有工会小组组长、校务会成员、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及各班主任等。普法治理工作小组定期召开普法治理工作会议,明确“以强化法制教育为突破口,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和效率,确保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进一步确立
“德育为首”的教育指导思想,通过共同探讨,统一思想,确保了法制教育的一致性,形成了人人都是法制教育的宣传者,人人都是民主管理的监督者。
二、宣传教育 内拓外展(指标14分 自评13分)
1、通过小学思想品德课、小学社会课,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法制教育;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等学科在教学中也结合本学科特点相应地渗透德育。法制教育达到有计划、有课时、有教材和有师资,即“四落实”。
2、全面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上足课时。校长和各行政人员随机检查教师的上课情况,认真落实教师岗位目标,制定教师常规要求,从各个环节对教师工作职责做了明确规定,让教师有章可循。
3、充分利用校园环境这一特定的文化传递空间,发挥各有关课程在进行法制教育方面的作用和功能,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比较系统的法制教育。学校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创造条件、筹措资金绘制了蕴含“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生命”、“爱科学”、“爱自然”等思想内容丰富的壁画和“诗画一体、情景交融”的古典文化诗墙,形成了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紧密结合的学校法制教育的“绿色”网络和体系。
4、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由浅入深地分阶段、有层次地开展法制教育。通过升降国旗的活动,专题性的法制教育讲座或报告以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国家标志的教育,基础文明教育,法律常识,交通法规和遵纪守法等教育,促
进学生树立法律意识。
5、利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和宣传手段,抓住宣传时机,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积极营造法制教育氛围,开展禁毒宣传和毒品预防教育活动,举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集体签名活动,各班召开关于“识毒防毒拒毒”的主题班队会,悬挂法制宣传教育标语等,还举行防空、防震的知识讲座,并进行了演练,达到紧急预案的效果。邀请交警大队的警官和消防大队的干警为全体师生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及消防知识;每学期末,都聘请我校法制副校长熊金锐干警到学校作法制教育讲座,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
三、健全制度 按章办学(指标12分 自评11分)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是落实依法治校的具体措拖,我校依照《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末成年人犯罪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1)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工会组长、少先队大队总辅导员、班主任、教师等制定了工作制度和职责,实现责任到人;
(2)制订了各功能室的管理制度并上墙;
(3)制定了《小学生日常行为守则》、《三操评比方法》、《文明班的评比制度》、《教师履职考核量化评聘制度》及《先进教师评比制度》等,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生活有序运作;
(4)各项制度都汇编成册,载入《学校工作手册》里,真正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各项活动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四、完善体制 分层抓实(指标12分 自评11分)
1.合理设置组织机构。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核定的内部机构数额,我校设置有政教处、教导处、总务处、大队部4个常设机构。并设置有校务委员会及依法治校、校务公开、安全工作等多个领导小组,所有机构职责明确,协调一致。
2.工作机制规范。我校成立依法治校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 教导主任、工会小组长、总务主任、大队辅导员、校务会委员及班主任为成员。每年开学初召开依法治校领导小组成员会,回顾总结上年工作,制订当年依法治校工作实施方案,把依法治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依法治校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同计划、同实施,并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学校各个部门和具体人员,确保依法治校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
五、民主管理 监督有力(指标13分 自评13分)
(1)依法成立教职工工会和实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定期召开教代会,实行校务、教务公开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在依法治校的过程中,我校领导注重加强民主管理,按时召开民主生活座谈会、职代会联席会,坚持一年一度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提高职工代表参政议政能力,促进教职工爱校、民主治校积极性。
(2)学校设有校务公示栏,实行校务公开、财务公开公示制度。每年的先进教师评选、年度考核的评优等结果都进行了公示。
(3)重大问题交给职工代表大会解决,群众说了算,减少了决策的失误,充分发挥职工代表的评议权,大大促进了学校领导班子勤政廉政的自觉性。
六、依法治校 活动规范(指标13分 自评12.5分)
我校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实施办学活动。
(1)建立完善领导体制,充分发挥集体领导作用,实施民主集中制。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凡重大事情均在通过各种渠道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教代会讨论,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在形成决议后执行。(2)成立家长委员会,建立了学校与社区、与家长长期联系制度,定期听取社区、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广泛争取社会及家长对学校的监督和支持。⑴不断增强广大学生家长的法律意识。通过家长学校、学校联系信箱对学生家长进行一定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赢得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通过家长会向家长讲解家庭对子女教育的责任和重要性,传授子女教育的科学方法,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工作与育人,言传与身教、教育与惩罚的关系。发动老师定期进行家访,加强老师,家长、学生的沟通和联系,从而增强家长对子女进行法制教育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提高家教质量。⑵与社区沟通,得到社区领导的支持,整治校外网吧,维护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我校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经常组织学生清扫街道死角、清除墙面上的垃圾广告、看望敬老院里的老人,参加县镇组织的大型纪念活动的文艺演出,积极配合社会文化法制的宣传工作。
(3)有法必依、有章可循,加强科学管理力度,坚持依法治校,切实治理乱收费现象。一是通过各种政治学习、法律知识讲座,增强了教职工依法执教,依法治教的自觉性,杜绝了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等违反师德行为的现象,明确了学校在末成年人保护及预防末成年人犯罪的要
求与法律责任,促进教职工进一步树立遵纪守法,遇事找法的法制意识。二是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员先进性学习教育活动。在深入学习的前提下,学校党支部开展了党性分析,开展政风行风民主评议等一系列活动。大家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础上,每个人都写了总结反思材料,使全体党员教师真正受到了一次触动灵魂的教育。三是学校收费严格执行省、州、县物价局制定的收费标准,实行收费公示制度。
七、保障权益 学习到位(指标13分 自评12分)
1、落实学习制度。我校制定了依法治校学习计划及实施方案,每学期通过开学之初和学期末固定的政治学习时间和每周教师例会时间,有计划地组织每位教职工认真学习和贯彻新《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精神和条例,组织全体教职工、党员认真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开展先进集体与个人的评选活动,并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法律法规知识测试等活动,教职工普法考评人数达到100%,从而增强了教职工的法制观念,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2、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情感投入。学校领导班子重视凝聚力工程建设,根据“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提出了“目标激励人,榜样教育人,事业提高人,情感温暖人、活动感染人、生活关心人、制度规范人、氛围熏陶人”的要求。每年组织全校师生定期全面体检、开展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依法保障教师培训、进修等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自2007年以来,我校就有35人次参加了省、州、县的各类教学研讨及培训活动,有8名教师通过自学、函授等形式实现了专升本学
历晋升。多年来,学校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校级课改培训、信息技术培训等活动。人性化的管理增强了全校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凝聚力,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不竭动力。
3、校内纠纷申诉和调解机构得到落实,为依法调解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特别设立了校内纠纷申诉和调解委员会,由校工会办具体负责。
八、维护权益 力抓制度(指标13分 自评13分)
1、组织丰富的课余活动,帮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多年以来,我校开办了“红领巾广播站”、“礼仪小天使”,培养了一大批综合素质较高的小编辑、小记者、小主播,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坚持升降国旗仪式,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操;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访寒问孤,慰问贫困学生家庭及以“争当环保小卫士”为主题的社区义务劳动,升华了学生的思想、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开展了“一日读一句名言,一月读一本好书”的读书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培养了学生读书的热情;针对儿童的兴趣特点,学校定期举行讲故事演讲比赛、书画比赛、经典诵读比赛、文艺节目展演和拔河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和拼搏精神,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意志得到锻炼,素质得到提高,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使学生真正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2、美化校园环境,使学生受到健康文化的熏陶。我校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加强校园文化的环境建设,让学校的每一棵树、每一幅画、每一面墙、每一句话都对学生起到教育的作用,让学生在浓厚的
校园人文环境中成长。提倡学生为绿化、美化、净化校园作贡献。宣传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创建绿色校园网、开办校园广播站、制作校园文化墙、悬挂名人名言、师生优秀书画作品。利用黑板报和宣传栏等宣传阵地,进行远离毒品、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宣传等,给学生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环境,使学生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受到教育,心灵得到启迪,情操得到陶冶,身心能健康和谐地发展。
3、强化治安综合治理,确保学生远离危险。学校非常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多次开会研究部署、每周教师例会都强调要求。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有专人负责学校的安全工作,实行节假日值班制度。同时还制订了《安全工作制度》、《校门出入管理制度》、《处置突发事件工作预案》、《火灾隐患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较为完善的校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规章制度,经常组织相关人员反复排查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切实保证了学生在校的安全及合法权益。
弥城二小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办学条件不断优化,设备设施日臻完善,学校树立了正确的依法办学观念,加大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力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学校末发生重大的责任事故,师生无违法犯罪行为;
2、学校曾被评为“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创建文明单位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红旗大队”、“大理州育人环境优级学校”、“弥渡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弥渡县先进平安校园”、“弥渡县科普示范学校”、“弥渡县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学校”等多种
荣誉。3、2008—2009学年的县统测综合成绩仍然居于全镇板首;在本学年中,有28篇教学论文分别荣获省级奖励,79件科技作品分别受到大理州科技局和云南省教科院的特别嘉奖。师生积极向上,学校生机盎然。
这次依法治校自评综合得分为95.5分。
九、存在的问题与努力的方向
在自评当中,我们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如办学设备不足和专业教师紧缺使我们的活动开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细化,管理需进一步提升;还有一些重要的工作做了,但没有原始的记录材料,或者有资料但没整理,说明收集资料工作方面做得不够好等等。
5.坚持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教育 篇五
----法治创建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长期的教育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要搞好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德育工作是核心,依法治校是保障,组织管理是关键,制度完备是保证。一直以来,我在学校管理中始终坚持 “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尤其是“五五”普法以来,不断强化科学法制管理,规范人文管理,深化各项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健全机构、完善制度、法治工作常抓不懈
1、学校普法机构健全。
成立了依法治校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法制、安全工作的副校长和政教处主任任副组长,成员有各部门主任、各年级党小组长、政治课教师和班主任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政教主任兼办公室主任。学校先后聘请公安局副政委周文贤、公安局副局长张维汉同志担任“法制副校长”,协助我校搞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形成校长亲自抓,分管副校长着力抓,政教处和保卫处具体抓,教职工人人参与管理的工作机制,真正落实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责职明确,责任到人。定期召开依法治校工作会议,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计划,做到有检查、有总结、有反思,还聘请当地法制部门的领导定期为师生上法制辅导课,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保障依法治校工作的顺利开展。
2、健全法制教育制度,效果显著
我校班子成员对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活动、办学理念重新进行定位,重新修订了《西乡五中三年发展规划》。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对照学校章程和各部门的工作职能,重新修订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增定了《民主评议干部制度》、《教职工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西乡县第五中学“五五”普法规划》、安全管理等十余项新制度,经教代会讨论通过后全面实施,并汇编成《西乡县第五中学制度汇编》。规划制度修订后,严格遵照章程和制度实施办学活动。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强化了师生的法制意识,收到明显成效,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已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
二、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办学行为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具体行动。为了规范办学行为,我校从以下方面强下功夫。一是狠抓教学管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①严格按上级物价部门的文件执行“一费制”收费,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绝对没有计划外征订与使用教材和教辅资料的现象;②严格学生资格的审定(休学生、贫困生、农村独生子女等);严格按《学籍管理制度》强化管理,无强迫学生退学、停课现象;③教职工无脱岗、旷工、学生无旷课现象;④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设课程,做到开足、开齐课时,认真备好每节课、认真上好每堂课,严格遵守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作息时间,不随意变动授课时间。二是抓教学管理秩序。①教师聘用有发文、有聘书有合同,教务、财务工作人员有资格证,工勤人员凭相关证件上岗;②学生遵纪守法,连续多年教职工没有违法犯罪行为,也没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校以及擅自停课、放假的现象发生;③通过召开家长会、实施家长接待日、成立家长委员会等途径加强教育,科学地引导学生成长,并根据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学校与家长签订《学生安全责任书》、《路途安全责任书》,明确双方责任,共同管好学生,预防违法犯罪。
三、加强法制教育,保障法制宣传教育深入人心
我校利用学科组、教工例会和学生集会为切入口,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师生学习《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教育法》、《教师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将依法从教纳入教师日常理论学习中,强化教师法制教育意识,同时狠抓教师职业道德,形成了比工作热情、比奉献精神、比敬业爱生的良好风尚。使广大教师的法制观念在运用中学习、学习中提高,切实贯彻了“五五”普法的核心精神。
利用课堂教学(每两周一课时)阵地加强对学生教育,坚持做到计划、教材、课时、人员四落实,做到学教与考核相结合。同时,开展法律咨询、法制专题讲座、法制图片展、法制文艺演出、法制征文比赛、墙报、黑板报、主题班会等活动来升华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师生学法、懂法、用法的水平,实现“双赢”的教育效果。在创建省级平安校活动中,顺利通过验收,受到考核组的高度赞扬。
四、加强民主管理,大力实施“阳光工程” 民主管理是依法治校的重要环节。我校加强民主管理主要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健全工会组织制度,建立了重大问题经教代会讨论通过制度,对工会的议事、决策和监督程序进行了规范,让教职工知校情、参校政、议校事、督校务。二是坚持校务公开,凡是社会热点难点和学校重大决策事项如基建招标、教育收费、大宗采购、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年度考核、评模评优等通过校务公开专栏及时向职工、家长及社会公布,做到公正、公开、透明,大力实施“阳光工程”。三是设置意见箱和实施社区接待日,广泛听取社区、家长、学生对学校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团委会和学生自治组织等组织健全,并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师生的凝聚力强,学校政通人和,高效运作。
五、维护教师权益,确保教师主人翁地位 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情感投入,决策处事处处体现出“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启动了“一帮一”的教学帮教工程;成立校内纠纷、申诉和调解工作机构,及时依法调解各种纠纷,化解各种矛盾,增强了师生的凝聚力。
六、维护学生权益,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确保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取得成效;通过升旗仪式、军训、心理咨询、社会实践、学科兴趣小组、艺术节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心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的光荣榜、宣传橱窗、广播站、标语、树木、名人名言等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着力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
通过不懈的努力,连续多年来我校稳定和谐,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道德合格率达100%,学生行为规范、思想上进、心态阳光,综合素质高,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声誉不断提高,质量不断攀升,我校在依法治校方面获得多项荣誉:我校教师有多人先后被评为省、市、县精神文明(德育标兵)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学校先后被评为市德育示范学校、汉中市文明学校、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示范家长学校、陕西省示范性中学、西乡县法制校园、汉中市首批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等;我个人被授予西乡县劳动模范、优秀校长、汉中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今后,我们一定始终坚持依法治校方略,全面提升办学层次,立足于早,抓防患于未然;立足于勤,抓科学发展;立足于恒,抓持续发展;立足于新,抓特色教育,切实把依法治校工作寓于各科教学、各项活动和日常活动之中去,在依法治校工作中不断走好、走活、走稳、走正,不断地把依法治校工作做细、做活、做实、做强!
6.坚持依法行政 构建和谐计生 篇六
构建和谐计生
--大英创建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县工作纪实
近年来,大英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法制计生、和谐计生”的总体目标,以“规范行政执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重点,以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为主线,以“创建四川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县”为契机,不断强化各种措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为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党政重视,夯实依法行政组织保障
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人口计生行政执法工作,为正确处理好稳定低生育水平与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与严格执法的关系,始终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人口计生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的重点,作为优化人口计生工作环境的重要手段来抓,形成了“县委决策、政府主导、部门履职、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新格局。一是领导重视到位。全县各级各部门始终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和“一票否决”制不动摇,成立了以县委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创建四川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县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的人口计生依法行政组织领导,检查、指导、督查工作。二是责任落实到位。县与乡镇、县级部门、乡镇与执法人员层层签订了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了纵横、条块相结合的计生依法行政责任管理体系。三是工作部署到位。县委、县政府每年召开3次人口计生工作会,依法行政形势分析会,座谈会;县人大、政协每年深入县级各部门和乡(镇)开展人口计生依法行政工作视察和专题调研。四是目标考核到位。始终坚持把人口计生依法行政纳入党政综合目标考核的内容,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大事项督查范围。
强化宣传,营造依法行政浓厚氛围
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推进人口计生依法行政工作的先导。一是加强培训,提高执法水平。依据《四川省行政执法规定》和《四川省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有关内容,按照“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究实用”的原则,采取举办短期培训班、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分管领导和机关干部带头学,人口计生干部系统学。全县人口计生行政执法人员牢固树立了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的法治理念,对人口计生政策法规、工作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等业务知识熟练掌握,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人口计生事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普遍提高,执法水平明显增强。二是依托宣教载体,开展普法宣传。依托13个人口文化新村、200个生育文化大院、100个新家庭文化屋、103个村“两室一房”、1357个人口文化中心户、3支计生文艺宣传队等宣传教育载体,结合“四下乡”、法制宣传周等活动,广泛开展“送法进村、送法入户、送法到人”等系列活动,让广大群众懂得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就是违法,违法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就必须自觉履行缴纳社会抚养费的义务,是党员干部的还要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不能得到提拔重用,促使人口计生政策法规“入脑入心”,引导群众遵纪守法,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三是结合典型案例,加强重点宣传。加大强制执行违法生育案件的警示宣传力度。县人口计生局、县人民法院联合县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把个别社会影响较大的违法生育案件的依法强制执行情况制作成专题片,在县电视台、村村通广播轮流播放,达到了“执法一人、教育一片,执行一户、震慑一方”的社会效果,营造了浓厚的人口计生法治氛围。
政务公开,增强行政执法透明度
深化“阳光计生行动”,公开“12356”阳光计生服务执线,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全省率先推行违法生育处罚决定“网上审批”,将生育政策、奖励政策、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服务承诺和人口计生行风建设的相关规定、人口计生工作纪律等向群众公开,真正立信于民,方便群众办事,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使群众真正了解人口计生工作的具体内容、工作程序,明白自己的权利、义务;深化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工作,全面开展诚信计生工作,建立政府诚信、群众守信、村(居)民互信的“双向承诺、充分自愿、依法自治”的诚信计生模式,实现了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各级各部门主动授受县人大、政协、纪委、监察的监督,让人口计生行政执法工作在阳光下健康有序的开展。
健全体制,优化行政执法工作环境 坚持以机制体制建设为突破,全面加强行政执法管理。一是健全制度,规范执法。建立和落实了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监督、行政执法事故报告、妊娠期间权利义务行政告知、计生“一票否决”等制度,并实行县、乡、村三级干部包干责任制。二是狠抓典型,严肃问责。2008年和2010年,我县分别有一所县直属学校因单位职工违法生育和计划生育工作年终考核不达标而被县委、县政府“一票否决”;先后有10个村在评选文明村时因未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任务被否决,有5名村干部、3个社区居民因违法生育而被取消录用为国家工作人员和评选文明市民的资格。三是规范行为、阳光运作。行政执法人员在具体行政执法过程中,认真落实行政处罚裁量规范和基准制度,细化处罚标准,规范工作流程和操作模式,建立完整、统一、规范的案卷,客观、全面地记录行政执法的事实、有关证据以及行政决定。创造性地实施阳光执法、人性化执法,做到行政处罚和行政征收适用法律依据正确,证据确凿充分,标准符合法定要求,严格按照法定期限、权限和方式执行,坚决杜绝因执行行为不当或过错而引发群体性上访、上诉甚至恶性案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多年来我县未发生任何与计划生育粗暴执法、乱收费、乱罚款、违规施术等侵犯公民人身权、财产权有关的案件,更没有发生过计划生育恶性案件。四是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切实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及时依法对发现的违法生育行为进行处理,立案率、法律文书有效送达率均达100%。对生活比较困难的违法生育对象,采取部门结对帮扶与责令缴纳社会抚养费相结合的办法,分期征收,人性化执行;对违法生育对象有缴纳社会抚养费能力而拒绝缴纳的,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的难缠户或“钉子户”,坚持按程序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达到了执行一案,震慑一片的好效果。
通过努力,大英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逐步步入管理法制化、群众自觉化、保障社会化、服务优质化的良性发展轨道,促进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健康发展,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评为“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被省人口计生委确认为“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县”和“综合改革示范县”,2012年3月被省人口计生委授予“全省首批人口计生依法行政示范县”光荣称号。
7.坚持依法执教 构建和谐课堂 篇七
一、依法执教
“依法执教”,就是教师要依据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二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首先,要严格遵守《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学生是未成年人,是受教育者,就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问题,我们在面对所谓的“问题学生”时,应当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学生的心灵中去,尊重爱护学生,融洽师生关系,同时还要有耐心,学生改正缺点、养成好习惯绝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对十几岁的初中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切忌采取消极办法、高压政策,动辄对学生发火、甚至打骂,给学生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进而让学生对你所做出的一切都产生反感,这不仅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伤害了学生的心灵,而且教师自己也在埋怨、指责、愤怒中受到更大的损害,更不用谈什么和谐课堂了。
其次,在平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贯彻“依法执教”的精神,充分尊重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从素质教育入手,不以考试成绩优劣为标准片面性地评判学生,尊重学生兴趣与爱好,关注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常常看到一些教师“恨铁不成钢”, 有的教师为此而采取了违法的手段。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时有发生。比如,有学生上课不遵守纪律,就被罚站,有的被赶出教室;有的被老师用一些语言在同学面前进行挖苦嘲讽等。回想起来,这不免有些荒唐,采用极端的手段对待学生,造成学生身心的伤害。教师违法,法律上的后果自不必说,在教育教学中也与教师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驰。这不仅是教育的失败,是学生的不幸,更是教师的悲哀。如果我们心中有了法律意识,树立“依法执教”的理念,这种情况就能自然而然地避免,运用一些诙谐幽默的语言同样能教育感化学生,加深师生间感情,构建和谐课堂。
二、构建和谐课堂
“和谐”能产生美,“和谐”是一种美 ,教师应致力于“创建和谐的课堂”。 让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变为师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释放活力、展示自己的空间。和谐的课堂,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是引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是对话的启发者,是学习的指导者,是学业的评价者,是纪律的组织者,是教学信息的重组者。因此,在构建和谐课堂中,教师该用自身的和谐发展去创造和谐的教学,用自己的和谐底蕴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学是一种艺术。课堂上,教师应依据学生特点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课堂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分有合,促进学生个性与整体性的发展,让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智慧,充满和谐,实现课堂的和谐。
1.让生活走进课堂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生活处处有学问,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我们把生活带进课堂,将课堂归还给生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上师生共同确立活动主题,围绕主题,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获得亲身体验、感受,让小课堂变成大社会,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领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促进师生情感的融洽与课堂的和谐。如在“缤纷的九月里走近你——老师”主题活动中,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教师,知道老师工作的辛苦、老师付出的汗水,理解教师,从而更加尊重教师并立志勤奋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回报老师的培养教育。在汇报课上的一幕幕情景让我记忆犹新,有的学生自编歌词,用歌声来表达对教师的感情,还有的学生拿起了画笔,描绘出师生愉悦的课堂……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在尽情展示自己的同时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个性得以展示。在整过活动中,师生共同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尊重了学生内心的感受和思维表达的差异,参与了学生的交流和讨论,既不失自然情感的流露,又不失对学生的引导与调控。
2.让人文走进课堂
综合实践活动课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其需求、赏识其个性、激励其潜能,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是充满人文与和谐的课堂。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应是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互动关系,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关注学生需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个性化的行为。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活动中,做到适时、适当引导学生,师生在尊重、沟通、宽容、欣赏的氛围中,开展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和感悟。如在“走近中国年”主题活动中,我尊重学生的爱好和需求,鼓励他们自主提出问题、讨论归纳子课题、选择要研究的子课题、设计活动方案并展开实施等,活动整个过程中我都非常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让孩子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尊重学生的幼稚与差异,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摸索他们的思维方式,保護并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师生共同营造一种使大家愉快、有强烈求知欲、积极地探求知识的活动气氛。生机勃勃的“情调”,让我们的课堂更加和谐。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活动全程,让孩子始终处于愉悦的状态,适时指导,热情鼓励,让每个孩子乐于尝试,积累成功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活动中,增强生存能力,在和谐的氛围中发展自我。由于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不高等因素,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引导和帮助,教师必须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创造发展自我的空间、展示自我的平台,关注学生活动过程的体验,关注过程体验中生成的问题,在“动”的过程中涌现新思想,新创意。如在“缤纷的九月里走近你——老师”主题活动中,学生在收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汶川地震中谭千秋等一些老师为救学生献出了自己宝贵生命的事迹后,引发了我也助人的想法,并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活动。这样的课中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我选择的需要,也有自我负责的能力,师生的活动和交流是和谐的。和谐是一种美,更是一种境界。和谐的课堂是师生创造奇迹、激活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散发出生命成长的气息!
8.坚持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教育 篇八
一、依法治校是现代学校管理的理性追求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并写进了宪法。2003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工作。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深切地感受到,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等学校依法治校十分重要和紧迫。
(一)依法治校是高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教育领域的社会关系和管理范畴发生了重大变化。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权力高度集中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正在向分级管理、共同负责的体制转变,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正在由单纯的隶属关系转变成自主权与行政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关系。学校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学校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领域日益广泛。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已经不是单纯地依靠行政手段就可以解决了的,只能在法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才能加以调节和解决。然而,长期以来,高校沿袭以行政为主导的管理体制,以人管人、以权治事,忽视法律法规规范作用的现象还相当普遍。这种高度集权、自成一体的管理模式导致高校涉讼案件不断增多。因此,在依法治国的大气候下,需要依靠法律、依靠制度来理顺关系,规范行为,妥善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保持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保证教育教学活动有序进行。因此,确立依法治校的理念,构建和谐校园,是学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2004年,教育部公布2003年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果,我校获得优秀等级。同年,我校大学城校区正式投入使用,具备了在新的更高的平台上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为此,学校审时度势,提出“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
2006年,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立了“三个五年,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到2010年,向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迈出坚实步伐;第二步,到2015年,初步建成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第三步,到2020年,实现建成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
通过制定战略规划,明确发展定位和办学思路,我们解决了学校应该发展什么,怎样发展的问题,明确了管理的重点和管理的思路。几年来,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围绕战略规划和发展定位展开,保证了教育教学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体制创新,既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规范管理、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我们进行了两轮体制改革。
2001年开始,我校全面实施教学科研架构调整、非学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分配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等五项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比如,非学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改变了校内各单位自主办班,“诸侯割据、独立分配”的状况,使各院(系)领导和广大教师、科研人员从繁重的办班创收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上。同时,学校通过统一办班,集中管理的方式增强了学校的财力,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了学校的经济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了二级单位各自为政、相互攀比、创收资金账外运作及私设“小金库”现象的发生。五项改革为我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校内部资源配置、利益分配、学科发展的壁垒被打破,唤起了教职工的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人、财、物等资源得以优化组合和充分利用,教职工把提高学科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中心工作,自觉落实到各自的实际工作中去。
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增强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后劲,2005年我们启动了以深化校院领导体制改革、教学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校内分配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新五项改革。其中,校院领导体制改革是这次改革的重点。长期以来,学校管理权主要集中在学校一级,虽然二级学院负责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事务,但没有自主权。二级学院是学校的办学实体,是一所大学的生产力所在。如果不调动其积极性,不解放生产力,大学要发展,要上水平是不可能的。学校只有把主要的教育教学管理权下放到学院,使学院享有人、财、物的自主权,才能把学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我校实施校院领导体制改革,有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一所大学要科学、有序、可持续地发展,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有一个规范的运作机制,必须建立起“有权必有责、有权必尽责、用权受监督、立功受褒扬、失责要追究”的责、权、利相一致的管理制度。
第二,“管理产生效益,细节决定成败”是现代企业制度总结的一条普遍规律,而“实效性”和“高效性”作为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条件,已经成为检验企业行为目标的重要指标。假如我们借鉴这一理念,把这一理念也应用到高等学校的管理上来,那么,如何改进和革新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用科学管理提高效率,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第三,随着学校管理重心的下移,过程管理必然成为二级教学单位首选的管理方式,因此,科学制定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管理的规章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和权限,加强学院各项工作的规范建设,使行政与教学科研的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是规范过程管理的必然选择。
第四,为有效管理教育、教学过程,还必须在各学院推行行政、教学与科研等各方面工作的目标管理。也就是在教学过程开始之前,通过大学与各学院上下互动的方式,教学单位与职能部门横向互动的方式,合理制定各项工作目标并尽可能量化,由学院在既定的目标和管理规范框架内、管理制度框架内,实行自主管理,以便大学依据各单位的基础、条件和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作出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
基于这些认识,我们具体划分了校、院两级管理权限,合理界定学院的职责权限,实施学校以宏观管理为主,学院以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校院管理模式。为此制定了《某学校学院目标管理大纲》、《某学校学院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某学校学院目标管理考核试行办法》和《某学校切块经费划拨使用管理办法》4个文件,规范有序地向学院下放相应的管理权,较好地促进了二级学院治事与用人的有机结合,责、权、利的有机统一,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增强学院的办学活力。这项改革目前正在进行,效果如何还有待在实践中加以检验。
三、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
制度建设能促使高校管理从无序走向有序,从随意性走向规范性,从经验性走向科学民主性。我校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提高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维护学校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等基本原则,把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体系作为依法治校的基础,为构建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基础的全面发展的和谐校园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一)育人为本,保护学生受教育权
9.坚持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教育 篇九
平安创建自查报告
我校今年积极全面落实即墨市委、市府、关于创建“平安即墨”以及学校安全工作各项指示精神。为做好这项工作,学校首先签订了层层责任书,即校长与中层领导签;中层领导与自己分管的教职工签;政教处与全体班主任签;学校、政教处与家长和学生签。使创建“平安即墨”有章可寻、有法可依,做到事事有人管,层层有落实,责任明确具体到人,形成学校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体系。为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创建平安校园我们采取强有力的安全措施。
一、为保障创建平安校园的顺利实施,我们坚持了五个“落实”:
(一)加强领导责任落实。领导小组成员分兵把口,以各自部门为中心,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每双周召开一次安全工作的专题会议,及时研究新问题,把握新动向,增强和改进安全工作的措施。
(二)、学习安全文件落实。学校党总支领导,把上级下发的安全文件,带领教职工认真学习,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计划》,每次要求教职工把学习的内容都进行记录做好笔记。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都要渗透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三)教育内容落实。学校把教师、学生的安全和普法教育纳入教学大纲,教职员工每人一册,上级规定的普法和安全教材。根据教学内容,要求每位教师要备好课,并上好安全教育课。
(四)学习时间落实。学校规定每周为学生上一节法制和安全教育课,列为课程表并定时上课。
(五)师资落实。根据需要学校增设了专职教师和兼之教师。
二、加强对学生一日常规的管理,保证学生人身安全。
今年我校为做好治安、消防、交通等安全工作,健全了组织领导,健全组织,加强领导,搞好安全教育的重要保证。为此今年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由党政工团及各处室负责人共14人组成的校“安全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安全教育工作。为加强安全教育工作的力度,2000年至今我校邀请市政法委副书记杨洪剑同志担任我校法制副校长。并长期进行警校、军校、企校、共建为依托,建立起“学校、社会(教育基地)、家庭”三位一体的法律和安全教育空间,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法律和安全教育新机制,从而为从根本上杜绝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保证育人质量。为平安即墨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强值班的管理力度,采取24小时无缝隙管理的值班制度,对学生每日上下楼,派专人负责,每层楼有一名教师和两名学生负责。使全校同学做到,上楼有秩序,下楼不拥挤,从而保证了学生的安全。加强值班巡逻力度,每当放学时和上课之前都派出有两名教师和六名学生组成的巡逻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有危及学生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及时报告学校领导,迅速拨打110依法进行处理,从而维护学校周边治安环境的稳定,保证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我校今年五月六日到十一日邀请即墨市公安局、城市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卫生局进行联合执法,依法拆除学校周边的违法建筑,取缔了无证摊点,清除了游商浮饭,有利的静化了学校周边环境。在“法制教育月”活动中我们邀请了即墨市政法委副书记杨洪剑同志,为我校全体师生做了法制教育专题报告;邀请了即墨市潮海派出所指导员韩乃俊同志,为我校全体师生做了:“学会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报告;邀请了即墨市交警大队政宣科周玉学同志,为全校师生做了“如何做好交通安全”的专题报告。通过以上活动,使广大师生进一步提高了,学法、守法的自觉性和自我防范意识。我校还加强了对学生的纪律常规教育及校风、班风整顿。抓住具有政治意义的重大节日开展教育活动。如:我们抓住“
五、四”、“十一”、“八一”、等节日,加强对师生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增强了遵纪守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觉性。加强后进生的帮教传化。学校每学期建立《后进生档案卡片》,实施跟踪安全教育制度,将后进生逐一落实到人,重点帮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做到了每位差生有人联,每位教师有联人。使班级的消极因素转为有利因素,有效地预防了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保障了学生的安全。
通过以上活动实现学生对学法、守法、用法、护法认识的理性飞跃,增强学法的积极性和用法自我保护的意识,为创建平安校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学生遇到人身遭受侵害时,能做到见义勇为和巧为。为做好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学校成立了领导班子,签订了消防安全层层责任书,使学校的每个方位和各个角落,都有人负责消防安全,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学校每月召开一次消防安全工作会议,进行两次安全检查,会议和检查内容记录详细。对检查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及时整改,消除了不安全因素。我校是青岛地区办学规模较大,专业设置较多的一所综合性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现有教职工286名,教学班78个,在校生4026人,现开设服装工艺与设计、工艺美术、计算机应用、医士、会计、电算化、外事服务、电子技术等七个专业,且布局分散,管理难度较大,但我们克服困难,采取强有利的安全保卫措施,保证了创建“平安即墨”顺利实施。
学校为做好军转干的思想转化工作,经常找该同志谈心和电话联系,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适当解决家庭困难,因而该同志非常感激,今年没参加一次上方活动,从而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一年来,我校始终坚持把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以及依法治校工作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议程,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安全,取得了明显成效。我校今年师生无刑事犯罪,没法发生一起治安事件和失盗,失火事故。2004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评为教育“教育普法先进单位”。今年我校被评为青岛市“内保工作先进单位”和创建“平安即墨先进科室”。
10.坚持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教育 篇十
龙井乡中心学校在平桥区教体局领导下,秉承“培养习惯,奠基未来”的办学理念,遵循“依法治校、以德立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思路,将“规范+特色”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立足点,坚持制度规范与人文关怀的和谐统一,坚持法制教育与养成教育的有机结合,增强了师生法制观念和领导依法管理的能力,提高了学校依法决策、民主管理和监督水平,先后荣获了区级、市级“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依法治校示范校”以及“养成教育示范校”、“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示范校”等殊荣,上级有关领导对我校的依法治校工作作了高度的评价,对我校“坚持依法治校,强化养成教育,促进学校和谐安全发展”的做法给了很高的赞誉,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依法治校的常规管理
为使学校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并持之以恒的发展下去,一开始就定位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目标,并使其逐渐走向科学化。
1.加强领导,强化职责,我校的依法治校实行“一把手”工程,成立有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政教与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以校长、副校长、班主任;法制副校长、少队辅导员、法制课教师;家长委员会、家长代表、兼职教师三条系列运行整个学校的依法治校工作,使法制教育工作达到了网络化的管理,网络内的每个成员各司其职,以计划开展工作,以制度保证工作,以督察促进工作,使其法制教育系列化。
2.健全制度、规范管理。为使学校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建校伊始,我校就把制度建设作为规范化管理的有力保证,三年来,先后制定并完善了《法制教育制度》、《会议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制度》、《校园礼仪制度》、《教职工考勤制度》、《教职工考核制度》等50余项管理制度。这些规章制度都是经过全体教师几上几下讨论修订后,并提交教代会通过后进行实施的,基本上实现了制度的民主化管理。
3.坚持学习,坚定依法治校信念。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是教育兴衰之要。这方面,我校坚持党员的“一课三会”、教职工的“学习例会”、暑期教职工“职业道德培训”、教师每月一次的“读书交流”以及每学期一次的“我的教育教学观大家谈”活动雷打不动,通过学习,领导管理增加了新内涵,教师教学增加了新方法,使教师在“为谁教育,凭什么教育,怎样教育,教育得如何”成为系统的规程,无论是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课余生活,大家都能按这个规程不左不右、不偏不移的生活工作,并时时增添新的乐趣。4.坚持“五五”普法教育,使法制教育常态化。为使普法教育高效化,我们聘任了阳城县人民法院副院长贾兵富为法制副校长,坚持“五个一”的法制教育,即每学期法制副校长一次法制讲座;教师每两周一节法制教育课;高年级学生每学期一次法制教育演讲比赛;全体学生每学期一次法制教育手抄报展示;学校每学期一次法制教育动员会与总结表彰会。通过“五个一”的法制教育,使法制教育进课堂、进头脑、进活动落实到了实处。
二、规范办学行为
学校的办学行为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这方面我们是从以下方面做的:
1.认真开展师德、师风的自查自纠。开展学生、家长评教活动,通过问卷调查征求意见并对照师德条例,层层自查,对自查出来的问题及学生、家长反映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及时整改,同时对有问题的教职工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大力表彰本校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好人好事,对违反师德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和批评教育。
2.确立良好的“三风一训”,即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校训。我们的校风是“勤奋守纪,和谐创新”;教风是“严谨善导敬业爱生”;学风是“自主合作求索进取”;校训是“明礼扎实健美好学”。“三风一训”毕竟是理念性的,为使其更具体、可操作、好评价,我们坚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安全卫生教育等活动,在活动中体现了“三风”的全面落实。
3.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坚持实行校务、政务公开。我校严格执行“一费制”收费标准,从无乱收费现象,重大的收费项目由教代会通过并向全校教职工公开公示,就连今年暑期舞蹈、古筝、书法、军乐队兴趣小组的训练,都不向家长收一分钱。这一举措,赢得了社会、家长的高度评价,社会化效益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政务校务方面,我们坚持“学校的事情大家办,办好学校的事情为大家”的原则,学期初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由校委会公布学校基建项目、投资预算等,待讨论通过后付诸实施,学期末向教职工公示完成情况和经费支付情况,并接受教职工的监督,几年来,我校的校务政务无一人投诉,无一人上访。校务政务的公开为和谐校园的创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
要让每个劳动者都体面劳动,所谓体面,首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师是脑力劳动者,要让教师体面劳动,我们是这样做的: 1.坚持学习法律法规。要求全体教师对《教育法》、《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规吃透精神,把握实质,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能付诸于实施。
2.教师明白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知道了该做什么,该得到什么,我们还追求权利的高境界,义务的高品位,经常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党员干部《廉政准则》的培训与学习,以8项52条法律红灯警示党员干部的言谈举止,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爱生如子,不虐待、不歧视、不讽刺、不辱骂、不体罚于变相体罚、不因关系亲疏排座位、不因家庭贫富评三好,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使教师的形象不受玷污。
3.教职工的聘任、评优、晋职等都以公平、公开、公正的方式进行,对评选的对象一律张榜公示,接受监督。学生方面的“三好学生”、“模范班干部”以及各类星级标兵都是由个人申报、班内评选、家长参与、学校审核进行表彰,例如我校的《阳城三小》校报每学年两次表彰,表彰的人数达学生总数90%以上,四次表彰无一位家长进校反映相关情况;“模范教师”、“优秀班主任”、“模范党员”连续三年的评选无一人投诉,无一人上访,无一次纠纷,实现了一定意义上的校园和谐。
四、坚持做到四个结合
为了使依法执教、依法治校贯穿教育教学活动始终,我们还坚持做到了“四个结合”。
1.与教书育人相结合。“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是我校的育人法则,好的表扬,差的帮扶,是各班主任以及科任教师的拿手剑,特别是农民工子弟,给他们多一点爱,多一份温暖,多一份帮助,多一份激励。
2.与养成教育相结合。我校的养成教育受县市教育局表彰,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少年,已成为我校学生的行为准则,在“教师职业道德 ”、“文明班级”、“模范学生”、“星级标兵”、“一日生活常规”、读书写字“三个一”等规章制度范围内,教师依法执教,学生以规范生活学习,学校纪律严明,秩序良好,全学期无一生违规违纪,文明行为率达100%。
3.与安全卫生教育相结合。我校把普法和依法执教工作放在首位,坚持从细微处做起,从安全卫生习惯做起,将依法治校知识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学校坚持每月一次安全工作例会,班主任安全教育“十个一”,特别是统一后的安全教育课内容,克服了以往安全教育内容随机无序的弊端,使其达到了“内容统一,培训统一,备课统一,笔记统一”,为保证学生活动既丰富多彩,生龙活虎,又安全无事故,学校将“学生活动班主任制”完善为“学生活动安全活动区域制”,要求每层、每层拐角、每个场地都有教师具体负责;“安全教育周”的防楼梯踩踏演练,全校师生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撤离险境,说明我校安全教育达到了具体化,通过切实有效的安全教育管理,我校无一例治安事件,无一人安全事故,无一处财产损失,全校安全事故率保持在0%。
4.与综合治理相结合。结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我校法制教育工作问广度发展,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反封建迷信、反对邪教、远离网吧、吸毒等教育,学校综合治理效果十分明显,平安校园得以进一步巩固。
【坚持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教育】推荐阅读: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油田10-14
依法治校资料07-22
依法治校长期规划07-09
小学依法治校总结09-19
依法治校制度汇编08-10
依法治校会议记录10-17
依法治校学校自查报告11-13
新绛中学依法治校自查报告07-01
依法治校各项规章制度07-04
学校依法治校工作计划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