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经营城市的思路对策(共9篇)
1.××实施经营城市的思路对策 篇一
关于加快实施经营城市战略的意见
各县(市、区)委、人民政府,高新区、科创区、经开区、农科区党工委、管委会,科学城办事处党委、办事处,市级各部门:
经营城市,就是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的自然生成资本(如土地、水),人力作用资本(如路、桥)及其相关的延伸资本(如桥梁、街道冠名权)等进行市场化运作,从中获取收益,并把收益重新投入到城市建设的新领域,走以城养城、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市场化之路,形成城建资金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实现城市的自我滚动、自我积累、自我增值、自我发展。
近年来,我市在经营城市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先进城市比,仍存在经营城市的观念滞后、思路不宽、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力度不大、资金不足等问题。为了消除制约经营城市的体制性障碍,突破资金瓶颈,进一步增强城市竞争力,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科技城建设和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把经营城市理念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土地利用的全过程,全面加快经营城市战略的实施。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经营城市战略的意见》(川委发〔2003〕5号)精神,结合绵阳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经营城市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实施经营城市战略,要按照建设绵阳科技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为目标,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经营土地为核心,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公用行业市场化改革进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走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广泛参与之路,实现城市发展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2、总体目标。通过3至5年的努力,使绵阳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居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市民意识显著增强,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新体制,真正把城市资源转化为城市资本,走出一条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以城兴城的新路子。到201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32.6%提高到47.6%,基本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网络体系。
二、发挥规划调控作用,优化城市资源配置
3、编制、修订全市和区域性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是调控土地资源利用和空间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和手段,是经营城市的依据和纲领。要根据绵阳科技城建设发展纲要和市、县经济协调发展要求,加快编修全市和区域性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完善全市城镇体系规划。按照中等发达国家现代化城市标准,重点搞好绵阳科技城规划。抓紧制定完善县(市)城、重点小城镇以及工业园区的城市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发展目标,科学进行城市布局,搞好功能分区,充分体现规划的前瞻性、整体性、系统性,发挥好指导和调控城市建设的龙头作用,增强城市规划的财富功能。
4、加快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市和县(市)要按照本地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需要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定城市近期建设发展目标,制定近期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及用地的空间布局。对近期建设地段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储备的土地和拟向社会供应的土地必须超前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覆盖率。坚持“一张蓝图管到底”,对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段,不得进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和开发建设。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应注意优化城市空间环境质量和文化品位,突出城市个性和科技城特色,塑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价值,增强土地预期增值能力。
5、加强风景名胜区和农村村民建房的规划管理。各县(市、区)要加快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编制,严格控制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正确处理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风景名胜区内不得从事房地产开发和与景区无关的一切建设活动,风景名胜区的各项建设活动必须服从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管理,不得将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管理及监督职责交由企业承担。
各县(市、区)要加强对农村村民建房的规划管理。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房建设,要纳入城市建设统一规划管理,集中建立居民小区。涪城区、游仙区、高新区、科创区、经开区、农科区要根据绵府发〔2001〕218号《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绵阳城市规划区农村村民建房管理规定的通知》精神,严格按照批准的农村村民建房规划实施建设,加强对农村村民建房的指导、检查和监督,逐步推行农村村民建房的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拆迁、统一建设、统一分配。各县(市、区)要参照绵府发〔2001〕218号文件精神,制定本地区的农村村民建房管理办法。有条件的地方要推行“中心村”建设,鼓励农民向“中心村”集中居住。
6、依法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集中统一管理。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关系到城市的整体利益和全局利益,要按照国发〔2002〕13号和川委发〔2003〕5号文件精神,调整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机构,一个城市只设一个规划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实行市对区、县(市)对乡镇规划和土地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规划的投入力度,将规划编制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多渠道筹集规划经费,不足部分可在政府土地收益中具实列支,切实解决规划滞后、深度不够和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
三、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强化经营管理
7、实施国有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加强政府对土地的高度垄断和集中调控。土地是政府最大的资产,具有“第二财政”的功能。市、县(市)政府要创新机制,通过建立和实施国有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储备、统一开发整理、统一供应、统一监督管理的“六统一”的管理模式,建立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一个市场经营的“四个一”的土地供应机制。要按照《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土地收购储备和规范土地市场的通知》的精神,建立健全土地储备机构,加大储备力度,充分利用土地储备供应的新机制,确保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通过非饱和适度供地调控市场,有效控制地价和房价,增加政府收益。
8、全面推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大力推进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除法律规定可以继续实行划拨用地外,无论是新增建设用地还是存量划拨土地,都必须通过政府出让、租赁、作价出资或入股等方式纳入有偿使用轨道。依法保留划拨用地但将划拨土地随同其地上建筑物、构筑物出租的,必须将其租金收益中所含土地收益上缴政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减免、欠收、漏收或缓收土地出让金、租赁金,坚决堵住政府土地收益流失的口子,切实做好以地生财的文章。要严格控制划拨土地和协议出让土地的范围,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土地市场。商业、金融、旅游、娱乐等经营性项目用地,一律在有形市场以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供地。商品住宅开发建设用地,一律以拍卖出让方式供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政府招商引资的工业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可以继续实行协议方式供地。
9、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要按照《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对国有土地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全面清查。对清查出来的闲置土地、低效利用土地、违法用地、违规批地等行为,先书面通知用地单位,或向社会公示,责令其在限期内开发、整改,对超过限期仍未开发、整改的,要坚决依法作出处理。要建立土地交易机构和土地交易有形市场,加强对转让土地入市条件的监督管理,不断规范土地转让市场。凡是未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土地、政府减免或优惠土地出让金的土地、未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的土地以及未按出让合同约定的条件投资开发的土地,均不得进入市场转让。严格执行土地成交价申报制度和评估地价备案制度。凡是谎报、瞒报、隐瞒地价的必须严肃查处,对低价转让土地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必须行使优先收购权。
10、依法加强政府土地收益收支管理。出让土地政府收益必须坚持市、县(市)国土资源局核定标准,同级财政局统一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出让土地政府收益必须按出让合同约定的金额、时间和方式,由用地者上缴当地市、县(市)财政局。对于未按出让合同规定交清全部土地出让金的,不得办理土地登记和抵押登记。出让土地政府收益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储备。
四、开放市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经营
11、放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市场。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除关系国家安全和必须由国家垄断的领域外,鼓励社会资金、外国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产权转让、入股、拍卖、使用权出让、经营权转让等多种方式,跨地区、跨行业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经营,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
12、推进城市基础设施资产和无形资产市场化建设与经营。按照优化增量、盘活存量的思路,对投资收益比较稳定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项目,要积极吸纳民营企业、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城市道路、桥梁、停车场、供水、排水、供气、供热、公共客运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的建设经营,都应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实行公开向社会招标选择投资主体,中标者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管理运营实行全过程负责,并享有一定期限的收益权。对出租车营运权、公交线路经营权、道路桥梁冠名权、城市公共空间广告经营权、矿产资源开采权等无形资产,采用拍卖、招标等方式,实行有偿使用。
13、拓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渠道。用好银行信贷资金,发展各类投资基金。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收费还贷机制,吸引私人资本、社会资本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采用BOT(建设——经营——转让)、TOT(转让——经营——转让)以及融资租赁等方式,扩大资金来源,筹集运营资金。充分发挥财政性投资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营中的粘合引导作用,对于不能市场化经营的公益性项目,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保证城市功能完善和居民需求。
五、改革市政公用行业体制,推进市政设施社会化经营
14、放开市政公用行业经营市场。打破行业垄断和区域封锁,在全面规划、统一管理、特许经营、有序放开的前提下,培育有序竞争的市政公用行业市场体系,走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路子。将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非经营性设施的日常养护、城市公共场所保洁等逐步推向市场,通过招标发包方式,面向社会选择作业单位或承包单位和个人,逐步建立和实施道路养护、绿化养护和环卫保洁的承包制度,增加市场透明度。
15、改革市政公用行业经营管理体制。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建管分离、管养分离、主副剥离的改革思路,引入竞争机制,变独家经营为多家经营,增强行业发展活力。现有市政公用企业,要按照《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改制,建立合理的产权结构和比较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现有从事市政设施维护的单位,要将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分开,改变市政公用事业行政分配任务的方式,通过市场公开招标选择经营单位;对依托主业实施副业垄断的水、电、气等市政公用行业的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材料设备供应等要与原主业剥离,引入竞争,变独家垄断经营为社会化经营;对于原有的同一行政单位直接管辖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要通过实行企业改制,与原行政单位分离。严禁在同一经营实体或同一行政单位直接管辖范围内搞设计、施工、监理“一条龙’作业。
16、建立科学合理的市政公用行业价格形成机制。按照省政府给予市(州)政府在供水、供气、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交、出租车等方面的定价权限,遵循保本微利的原则,合理制定市政公用行业产品和服务价格,并实行审核和价格听证制度。对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养护保洁作业市场的价格,在政府统一质量标准和定额的基础上,通过公开招标发包,采取合理低价中标的办法确定。各县(市)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自行确定市政公用行业价格,报市政府备案。
六、改革投融资体制,培育壮大经营城市主体
17、建立政府主导、社会投资、市场运作的多元化经营城市主体。各地应整合政府各类投资性、经营性主体,采取多种办法注入资产和筹集资本金,组建城市建设投资、资产经营公司,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实行规范的公司制运作。加快培育股权多元化的建设投资公司,大力发展非国有、非政府的建设投资公司,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和其它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
18、建立统一规范、良性循环的政府投融资体制。集中地方财政预算内安排的城市建设资金、国债资金、城市建设税费收入(城市建设维护税、城市建设配套费、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土地出让金和收益、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及其它设施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特许经营权的出让收入、城市各种罚款以及没收非法所得等,建立强有力的经营城市资金来源体系。按照取之于城、用之于城原则,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用于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土地储备与开发整理。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逐步提高财政性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公用设施投资的比例,努力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计划、财政部门要根据城市建设需要确定投资计划,合理安排财政支出,严格控制盲目借贷,避免财政风险,实现资产负债动态平衡。
19、加大金融对经营城市的支持力度。金融部门要把支持经营城市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调整信贷结构,引导资金投向,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城市建设项目和土地储备项目要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做到贷款及时、服务优质、运行高效、安全可靠。进一步办好地方金融机构,搞好城市合作银行,大力筹措经营城市资金。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和国外投资银行参与经营城市。政府在把握适度的负债率基础上,可通过建设项目的有偿使用,以经营收入、土地、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等资产抵押和收入帐户质押等方式融通银行信贷资金和其它资金。
20、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清理、削减和规范与投资有关的法规和规章,减少、规范投资领域的各项规费,对一切投资经营主体实行国民待遇。严格实行民主、科学的投资决策、咨询制度,重大项目要实行专家评估制度和市民公示制度。严格政府项目审批和监督制度,建立政府项目稽查制度和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建立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的“三分离”管理体制。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必须采取政府采购或招投标方式,选择工程承包商或设计、施工、监理企业及材料设备供应商。加快制定和推行非政府投资项目实行登记备案制办法。培育规范化的投资中介机构,强化对投资中介机构的监管。建立城市信用诚信体系,建立地方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建立银行贷款的激励机制,规范信用行为,整治信用环境,建立和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密切银企、银政关系,构筑金融安全区。
七、充分发挥市、区两级政府在经营城市中的作用
21、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加快城市综合执法改革实施,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巩固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和双拥模范城市等创建成果,大力整治城市综合环境,加快城市“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建设,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创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价值。
22、调整土地管理机构。市辖涪城区、游仙区及区内各类开发区的土地,由市人民政府集中统一管理。市国土资源局代表市人民政府行使管理职能。根据工作需要,市国土资源局可在涪城区、游仙区、高新区、科创区、经开区、农科区设派出机构。各区党委、党工委要加强对国土派出机构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各区政府、管委会要协助市国土资源局做好本辖区内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23、合理分配政府土地收益。为了支持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发展,按照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将高新区、科创区、经开区、农科区和绵阳城市规划区内的涪城区园艺工业园、南郊工业园、石塘工业园、新皂工业园,游仙区游仙经济试验区、三江工业园、石马工业园出让土地政府收益以即征即返的办法全额返还土地所在园区,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绵阳城市规划区以外涪城区、游仙区境内出让土地政府收益,按土地所在地计算,全额返还涪城区、游仙区。
八、切实加强对经营城市工作的组织领导
24、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经营城市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事关绵阳科技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快经营城市战略实施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将经营城市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提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领导。要成立经营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经营城市重大问题的决策和重要工作的协调。要认真贯彻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有关经营城市工作的政策和措施,打破一切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束缚,调动各方面经营城市的积极性。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防止过度开发和泡沫经济的产生。
25、明确部门分工和职责。经营城市工作涉及面广,政府各部门要密切协作、通力配合,确保经营城市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计划、政研、体改部门负责经营城市的规划和改革措施的研究制定、相关政策衔接及全过程的跟踪、协调工作。财政、国土、建设、交通、公安、社保、物价、环保、银行、城管、统计、人事编制等有关部门和经营主体要做好相关行业的政策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审计部门要开展土地经营资金运行中的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工作。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监督,严厉查处经营城市中的违法违纪行为。
26、全面落实加快经营城市的配套措施。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要坚持“工业强市”战略方针,加快城市经济发展,壮大产业实力;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培育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要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增强社区服务功能;要认真做好征用土地中的农民安置、补偿工作,帮助农民向市民转化;要按照经营性、准经营性、非经营性对城市资产进行分类,抓紧对可以经营的资产进行资产评估、产权界定和清产核资,准确测算出城市国有资产的份额和规模,为全方位经营城市创造良好条件。
27、增强经营城市工作的法制观念。经营城市政策性、法律性强,必须树立法制观念,使经营城市的各项政策与现行法律、法规相适应。加强城市资产经营的制度建设和监管审计,严肃查处越权批地、非法批地、低价出让土地、非法占地、非法转让土地等违法行为。从严核算城市资产经营成本和收益,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随意减免城建和土地各项税费,不得挤占挪用城市资产经营收益。依法经营、规范运作、“阳光作业”,坚决杜绝城市资产流失和腐败行为的发生,确保经营城市健康发展。
28、建立经营城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将经营城市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目标进行管理考核,运用科学的考评办法,对在经营城市中成效显著的地方和部门给予奖励和表彰。建立经营城市的通报交流制度,加强经营城市培训、宣传、统计工作,建立统一的经营城市收益指标的统计考核体系。认真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积极探索经营城市的新路子,扎实有效地推进经营城市工作。
中共绵阳市委
绵阳市人民政府
2003年4月22日
2.××实施经营城市的思路对策 篇二
国内外在城市园林绿化研究方面已有许多重大成果。19,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城市绿化与园林学术会议”将会议主题设置为“城市绿化、城市森林及园林景观”,内容涉及城市绿地目标、形式与功能,植物选择与配置、管理等。近年来,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园林植物及风景园林两大方向上。园林植物研究包括木本花卉、草坪及地被植物、盆景、切花与插花、园林植物资源、草本花卉、温室园艺与室内绿化、园林植物适应性与耐抗性、园林植物生理生态及快速繁育等:风景园林研究包括绿地规划设计、园林艺术、园林绿化管理、外国园林等内容。其中,绿地规划设计、园林艺术、木本花卉、园林绿化管理、盆景等是园林研究的重点。如苏东胜的《成市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配置研究》李林的《园林艺术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作用》李梅的《园林艺术中的植物景观配置》程伯平的《现代城市建设与园林艺术》尹京洲的〈关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若干问题的思考》。但长期以来,我国园林学界多倾向于对园林美学的研究和实践,很少自觉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城市绿地的结构、格局和生态功能等。当前,城市园林绿化正从以古典园林为核心的传统园林设计转向以现代景观为核心的现代景观、生态设计,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知识体系及实践取向方面都发生着重大转变。
1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城市绿化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城市面貌明显改观。但是随着城市的加速发展,我国城市面临着生态环境、土地、水资源等方面的巨大压力,一些城市的园林绿化工作出现了问题。
1.1竞相效仿,规划单调
对于国际、国内流行的城市绿化成功模式,许多城市纷纷效仿,甚至“邯郸学步”,如灌木的种植为大色块、大拼搭、大修剪,大面积种植草坪等,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绿化特色7。总体而言,我国城市绿地植物种类较单一,在植物园或城市周边的自然山林之中,大多数城市的应用物种数量在200~400种,只有个别城市的物种数量超过1000种,能够种植在街道两侧的树种就更少了。植物种类的单调易导致生态系统脆弱。近年来,大规模引进的外地绿化植物主要集中于少数品种,跟风和盲从的现象也非常突出。纵观长江中下游城市,行道树常用品种较少,主要为栾树、香樟、国槐、合欢、女贞等。
1.2总量不足,水平较低
城市绿化树木特别是大树少,城市中心地区绿地更少,周边地区没有形成以树木为主的绿化隔离林带,建设工程的绿化配套工作未得到落实。一些城市的相关领导对城市绿化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得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随意侵占绿地和改变规划绿地性质的现象比较严重:绿化建设资金短缺,养护管理资金严重不足:城市绿化法制建设滞后,管理工作薄弱;违背生态发展规律,单纯为追求“森林城市”绿化景观效果而大量引进异地植物,移种大树、古树等高附加值的树木,存在铺张浪费的现象,城市原有的生态资源和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盲目引进外来植物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风险,初步统计,我国外来杂草共计有75属、107种,其中就有62种是作为观赏植物、药用植物、蔬菜、饲料、牧草等由国外引进的。
1.3外移植物,得不偿失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极力模仿他人、追求时尚,把一些原产地不同、习性不同的植物不惜一切代价大量引进来,移植到一起,很难达到平衡。这些外来的“客人”很难在短时间内与当地的环境、生物等融为一体。外来植物由于对本地环境的适应性较差,或是直接死亡,或是需要花费巨大成本来维系这些外移植物的生命,很难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
1.4草多树少,景色单一
目前,许多城市在园林绿化中大面积种植草坪,虽然提高了绿化面积,但绿量却没有增加,绿化的生态效益并不明显。我国城市人口密集、空间有限,在这种特殊条件和环境下布置大片草坪,既缺少环境空间立体层次的变化,也难以满足人们的舒适要求。过多种植草坪使人们的活动场所减少,管理费用提高,城市的景色单一,同时,在可绿化面积要求不变的情况下,也会导致乔木、灌木的种植面积减少,生态效益大打折扣。
1.5养护短资,体制不顺
资金短缺是造成目前园林绿化养护质量低下的关键原因。目前,一些城市的老居民区由于没有配备物业管理,绿化养护费用要么由政府承担,要么由居委会或街道办事处从微薄的专用垃圾经费中列支,基本陷入无人管理养护的处境。有些居民小区虽然有物业管理,但用于绿化养护的费用标准非常低,基本处于绿化养护主体不明、责任不清的境地。因此,小区园林绿化急需要理顺体制,尽快建立由业主承担养护经费的养护模式。此外,部分地区绿化管理机构设置也存在问题。
2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新理念和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杜会的要求,把“生态优先、合理投入、因地制宜、科学建绿”的理念贯穿于管理、规划和发展的全过程中,引导和促使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模式的转变,构建全新的城市园林绿化模式8。
2.1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新理念
坚持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理念。要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由“城市配套设施”到“城市基础设施”理念的转变,要发挥城市园林绿化改善日趋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利用园林绿化植物的吸碳制氧、降温散热、净化地下水等作用,使城市环境达到自然平衡,实现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城市园林文化的理念。要实现城市由“园林绿地”到“园林文化”的转变,改变那种“有绿无景,有景无文化内涵”的状况9,就要把城市园林绿化升华为城市的一种艺术、一种文化,使之不仅满足人们休闲游憩的需要,更应通过绿化来承载当地的文化、传播文明,使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有机融合起来,形成具有较高艺术水平和文化内涵的绿化景观。
坚持城市绿化是美化城市的理念。要实现城市园林由“绿化”到“美化”的转变。特色突出,风格多样的园林绿化景观是城市绿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应突出本地特色植物,注重乔灌花草结合,营造复层植物群落、树木组团式布置、花卉大色块栽植的景观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园林绿化体系,营造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生态空间。
2.2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原则
3.××实施经营城市的思路对策 篇三
未江涛 姚胜安
发布时间:2009-04-2
2摘 要:城市中心区处于城市的核心地带,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具有引领优势。目前,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渐突出。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本思路,在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布局的集群化,服务产业的现代化和服务领域的高增值化。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本对策,一是加强政府宏观指导;二是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三是正确对待“退二进三”政策;四是加强环境建设。
关键词: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国内外对城市中心区的内涵存在不同的观点。美国社会学家伯古斯(E.W.Buogess)在研究芝加哥的城市空间结构时,把城市结构按照圈层进行划分,由内向外依次为中心商务区(CBD)、过渡地带、工人住宅区、高级公寓住宅区、通勤区,并指出中心商务区就是城市中心区。英国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就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出发,把城市的中心城区称作城市中心区。国内学者宋文新则提出城市中心区应该是城市的经济中心区,是城市的主要经济活动区,该地区以第三产业为主、土地产出率最高、人口最密集、活动最频繁,而且能够充分体现城市的特征[1]。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城市中心区的内涵界定存在不同的阐述,但本质特征都是一致的,即城市中心区在地理位置上应该处于城市的核心地带,在经济发展上应该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应该具有引领优势。
一、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必要性
(一)城市中心区环境不断恶化。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中心区的职能高度集中,产业和要素不断向中心区聚集。但是规模的过度扩张使得中心区的核心优势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不断困扰着中心区的可持续发展。巴黎市中心区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二战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巴黎市中心区由于具备相对优越的投资和宜居环境,产业和人口迅速增加。当聚集规模超过中心区的可承受力后,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公共基础设施不足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随之发生[2]。上海市中心区早期把“生产中心”作为上海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心区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工业得到了急剧膨胀,并带动了相关劳动密集性产业的发展,大量人口涌向中心区,导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心区人
口密度达到惊人的程度[3]。人口过度膨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困扰着上海市中心区的发展。
(二)城市中心区面临“空心化”威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郊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上交通设施的日益发达,郊区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心区产生一种“稀释效应”,直接导致中心区的产业和要素不断向郊区迁移。当产业与要素迁移达到一定规模后,中心区便失去了规模经济效应,存量产业和增量产业都将向郊区迁移。上海市中心区早期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虽然使一部分居民外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心区人口密度过高的压力,但以零售业为主的一般服务业也逐渐外迁。巴黎市政府在实施工业分散政策时,虽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巴黎市中心区工业结构高度聚集带来的负面影响,但随着工业部门的不断外迁,中心区的税收来源逐渐萎缩,财政收入不断减少,导致了城市建设滞后,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人居环境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使得中心区的产业和人口同步发生了外迁。
二、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本思路
(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根据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研究结论可知,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国民经济部门结构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增大,并成为现代社会中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的产业部门[4]。因此,衡量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是否高级化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的高低。根据我们对国内外部分城市中心区的研究,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都在努力扩大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这一点可以通过广州市中心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得到验证。2006年广州市中心区二三产业产值构成比重为20.16:79.39,相比较2001年的二三产业产值构成比重而言,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下降了4.6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了6-51个百分点。因此,城市中心区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将继续呈现高级化趋势。
(二)产业布局的集群化。产业集群化是以某一特定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高度聚集现象,其主要特点是大量中小企业聚集在一起,既进行激烈的市场竞争又展开多种形式的相互合作,形成紧密分工合作的产业活动集群体[5]。但是早期的城市中心区产业布局比较分散化,导致生产规模小型化、基础设施建设重复化、生产效率低下的局面。特别是产业布局的无序性造成行业间的恶性竞争,影响了城市中心区资源的最优配置。按照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经济发展应以产业互补为原则,形成符合各自优势的产业集群。城市中心区产业布局的集群化不仅有利于土地的集中利用,而且有利于产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城市中心区土地资源有限的前提条件,中心区产业布局将会向着科技园、商圈、商务中心等集群化的方向发展。
(三)服务产业的现代化。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中,服务业部门的从业人数逐渐上升,城市功能
也从原来的物质生产中心逐渐向服务中心、信息中心、管理中心和科教中心转变。通过对国内外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案例分析,我们发现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流方向,即以社会服务业为主的传统服务业比重逐渐降低,以金融保险、房地产、会展、物流等现代性的生产服务业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我国著名学者李江帆教授(2003)对此指出,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比重的上升和传统服务业比重的下降是第三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的未来发展将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一种格局。
(四)服务领域的高增值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逐渐由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为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化。第三产业内部的服务业也加快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行业转换,其中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的发展是推动产业高附加值化的重要助推器。生产服务业主要包括从实物产品生产领域分化出来的产品研发、信息服务、金融保险、中介咨询、服务营销、物流配送等领域;生活服务业主要包括休闲娱乐、现代旅游、文化创意等领域。城市中心区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将形成以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另外,在城市中心区高新技术产业的推动下,现代服务业领域的行业附加值还会不断得到提升。因此,服务领域的高增值化将成为城市中心区未来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三、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本对策
(一)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城市中心区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时,政府必须制定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通过实施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积极扶持中心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并把现代服务业确定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受到行政区划的影响,中心区被分割为隶属于不同行政管辖的区域,致使各区域间在制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时,缺乏充分的协调性,区域间产业结构存在很大程度的趋同现象,在某些产业和行业方面甚至形成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为了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进驻本区域,各区域之间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在土地、税收等方面展开大比拼。区域中的一些企业也为了寻求更为有利的条件,在各区域之间不断地流动,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逃税现象的发生。因此,政府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时,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特别是加强区域间政府制定产业结构政策的协调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心区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和升级。
(二)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必须遵循市场规律的调节要求。首先,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资源要素和产业为了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必然会在中心区与外围区域之间进行不断地流动。当中心区资源要素和产业过度集聚,并超过一定的“度”时,由集聚产生的规模经济现象就会转化为规模不经济现象,资源要素和产业便会离开城市中心区,寻求更为有利的发展空间。随着产业的逐渐外迁,中心区高度集聚的人口也会随之外迁,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中心区的超负荷运转压力。其次,城市中心区的产业在进行空间布局时,也必须遵循市场规律的调节要求,在级差地租的影响下,根据地均产值的高低和产品附加值的高低,决定不同产业的合理布局。地均产值高、产品附加值高的现代服务业应该继续留在中心区,而占地面积大、地均产值低、产品附加值低的传统制造业应该实施外迁。第三,对于那些长期以来由政府垄断的公共服务业、金融保险、证券、电讯等行业,应该逐渐向非公有制经济开放,实现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必须正确对待“退二进三”政策。目前,国内外城市中心区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过程中,往往采取“退二进三”等相关政策,例如,上海市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就提出了“退二进三”以及“存量调整与增量合理布局相结合”的产业政策,对上海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巴黎市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也制定了“工业分散”的政策,通过工业的外迁实现巴黎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这种“退二进三”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在城市中心区早期的产业结构置换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心区通过空间置换,为引进现代服务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是在工业外迁过程中,绝对不能搞“一刀切”的政策,而应该根据行业的具体特点区别对待。对于传统的加工制造业,可以采取“园区集聚”的方式,通过迁入工业园区,实现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对于那些轻工业行业,例如时装加工、室内装修等行业应该有选择地留在中心区,通过行业自身的优化升级获得发展。因此,在实施“退二进三”政策时,应该具体行业具体对待,适当地发展一批都市型工业,而不能盲目地实施外迁。
(四)加强中心区环境建设。目前,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目标一般是打造现代化的“中央商务区”,对中心区的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完成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任务时,必须考虑到如何加强中心区的环境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吸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总部企业进驻中心区,实现中心区商务圈的形成。首先,应继续实施产业的空间置换政策,将污染严重的传统产业外迁,为中心区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其次,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修建各种主题公园和标志性建筑,并增加居民的休闲娱乐场所,为中心区营造良好的宜居环境;第三,应加强中心区的软环境建设,通过改善办公网络环境、减少外部交易成本等一系列措施,为中心区的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参考文献:
[1]宋文新.城市中心区结构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2]朱晓龙,王洪辉.巴黎工业结构演变及特点[J].国外城市规划,2004,(5).
[3]张水清,杜德斌.上海中心城区职能转移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J].城市发展研究,2001,(6).
[4]李江帆.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第三产业现代化[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4.××实施经营城市的思路对策 篇四
一、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状
1.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情况
四川省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工作(以下简称“低保工作”)是1997年开始启动的。1997年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下达后,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于1997年12月以省政府的名义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省民政厅也于年3月下发了《四川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暂行办法》,1998年、1999年省委、省政府连续两年将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列入为全省人民办10件实事的目标,纳入目标管理。与此同时,四川各市、州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此工作也非常重视。到1999年底四川全省已对19万城市贫困居民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001年9月,四川省按照全国低保扩面工作的指示精神,在全省开展了大范围的城市低保对象扩面工作,2001年底,全省已保对象达到1010.3万人,比年增加了399.01%。保障对象占全省非农业人口的6.47%,成为全国保障对象三个过百万的省份之一。
2002年,根据民政部《关于在全国范围开展城市低保紧急督查工作的通知》精神要求,四川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在全省范围开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紧急督查工作的通知》,并组织了工作组,分别对全省21个市、州城市低保工作开展了全面督查。通过紧急督查,进一步摸清了低保对象底数,进一步扩大了低保对象。截止2002年6月底,全省已保对象总人数为125.87万人,占全省非农业人口的8.4%。其中在职职工10.01万人,占应保对象的8%;下岗职工22.5万人,占应保对象的18%;离岗人员20.9万人,占应保对象的16.7%;离退休人员4.9万人,占应保对象的4%;失业人员26.87万人,占应保对象的21.3%;三无人员7.9万人,占应保对象的6%;其他人员32.8万人,占应保对象的26%。及时完成了国务院下达的.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的工作任务。目前,全省城市低保标准最高178元/月、人,最低为100元/月、人,平均130元/月、人。
2.各级财政投入低保资金的情况
1999年四川全省共发放保障金8555万元,其中:中央补助2636万元,省级补助500万元,市、县财政安排5419万元。2000年共发放保障金11740万元,其中:中央补助4764万元,省级补助714万元,州以下财政安排6262万元。2001年全年财政安排23944万元,其中中央补助四川低保资金14572万元,省级财政安排1800万元,市、州以下财政预算安排低保资金7572万元,全年累计支出保障资金21228万元。2002年,中央分配给四川省的低保补助资金31800万元,省级财政预算安排5000万元,各市、州、县(市、区)财政预算安排1.38亿元。
3.规范化管理情况
1999年四川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后,着力加强了对城市低保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根据形势发展和低保对象种类的变化,结合国务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于2001年制定并实施了《四川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2002年4月,省政府又及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了规范化管理。根据国务院《条例》和四川省《实施办法》,目前四川多数地区已经以政府令出台了《实施细则》。在具体实施低保的过程中,正努力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办法》规范操作,对所需低保人员实行了三榜公示制,严格家庭收入计算,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依法行政、保障了资金的专款专用,保障了资金按时发到低保对象手中。
4.低保工作管理体系情况
在四川省,作为主管城市低保工作的民政部门,始终把建立和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中心工作来抓,纳
5.服装工厂的经营思路与规划 篇五
一、工厂现状:人员配置齐全,生产车工人员少,生产成本(工价、管理成本费用高)等特点。根据现阶段主要业务来源为来料加工的实际情况,人员必须进行整合如下:
动员原有跟单、总检、样衣工等保留岗位,下降到生产一线做车工,以带动生产,同时给予一定的岗位补助(补助金额、发放时间和是否需要保密有待评估),这样可以解决富余技术人员的去向,保留技术力量,时机到时可派用场。其它相关人员,除保留个别必须的配套人员外,可以通过培训、转岗、并岗或作为生产辅助人员,原则上不保留固定薪资岗位。
二、业务上的思路
引入核心加工合作业务,从比较容易生产的简易款式入手,联系有业务外发的厂商,作为长期合作伙伴,再配合合作厂商客户的验厂要求,本身也是对我们工厂向客商展示的一个机会。在加工业务、技术、周转资金甚至相关特殊设备的借用方面,均可以向协作厂商提出,这点是没有问题的。
在一定时间内(只要对工厂有利),工厂要以加工为主。但同时开展买单业务不是不可能的,可以通过工厂自己接单,再利用接单的预付款,进行转单给其它工厂,这也是服装贸易公司一贯的运作方式,完全可以应付的。当然这里一定要有国际贸易风险的评估体系和标准,或者委托第三方机构协助调查客户信用或进行贸易信用担保。订单付款风险是正规公司都应考虑的重点。
在加工业务允许的情况下,对当地周边工厂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应是今后工厂业务拓展的方向,在比较封闭的乡村小工厂,就是消化订单,扩大产能的后备能量。所以在本工厂的前道裁剪、后道包装等产品生产过程控制方向,必须规范管理。以确保产品质量,以得到客商的肯定和业务的拓展。逐步向商附加值的产品类型转变。
三、车工人员少,效率如何提升
以现有工厂的工价、产品、技术,员工的满意度还是有很大差距的。那么,如何吸引技术高手,来带动整个生产车间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比如刚开始阶段,采用特殊的工价补助措施(当然保本原则还是要照顾的),拉动整个局面的改变。或者直接请外地的整组员工到工厂来进行承包生产(工价加提成)。当然如果用保底的方式,存在风险最大,不太适合采用。
6.经营管理思路 篇六
洗浴业,是近几年内,兴起的第三产业,是满足客人需求,为客人提供休闲娱乐、饮食、享受的产业,她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地完善、兴旺发展。随之整个洗浴界发生了巨变,整体格局被打乱,而且竞争日益激烈,作为从事管理的机构,对现在的市场就要有良好的市场洞察力、敏锐的市场触角及标新立异的创新思路,使之所管理的企业成为这个行业的发展前端,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行业中做到盆满钵丰。
现就顾客的需求心理及内部管理确定整体经营管理思路。望公司能够借鉴:
一、企业形象定位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开始注重精神生活享受和关心自身身体状况,全民的健康意识得以加强,对自身的身体素质开始注意保健,所以我们从此点为切入点,以确立公司对外部的经营口号和内部硬件设施的配套。经营口号:“倡导休闲洗浴文化引领时尚消费潮流”
硬件设施:以健身、康体、塑造特殊文化氛围为亮点的经营方式,引导人们全新健康休闲、文化、娱乐消费观念,以此吸引客人和带动其它消费。
二、企业的前期宣传
开业前期公司应大肆炒作公司的形象,以洗浴品位升级、多元化的经营和健康休闲氛围的延伸,将市场的注意力转移到公司身上,制造新闻吸引公众。同时提高社会的知名度、美誉度,以此提高企业的社会地位。使之成为满城皆知的休闲胜地和高层次人土的社交中心。
三、企业管理队伍建设
在公司内部应提高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吸引优秀的管理人才,将企业的运作从一开始就奠定良好基础,制定企业的发展计划,有步骤实施。加强企业跑、冒、滴、漏的管理,增加企业的利润空间,发挥优秀人才的作用。在人事部内又细分培训组,其意义是使公司的软性服务是在逐渐的上升而不是下滑。一些其它的企业,只重视开业前的培训,一旦开业后则不注意培训,新员工随来随上岗,对公司环境和公司运行模式不懂,这样的员工在刚一上岗时,根本不能提供良好的服务,使我们的服务伤害了客人,客人不会原谅他是我们的新员工,所以我们要持之以恒做好员工培训工作。使我们的服务不打折。
四、内部战略。
着眼未来,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地运筹谋划企业长期发展的方向,指明总体奋斗目标,指导企业开拓创新经营,在此,做为管理者集思广议,多听员工心声,对企业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要给予充分肯定,以激发员工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以达到企业长足发展的生命源泉。
五、企业的市场观念。
时代在发展,同样一个企业也必须顺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充满活力,具备强烈的市场观念,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石,企业的优劣以宾客对企业的评判为唯一标准,因为,宾客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中心,不断地发现和寻找宾客的新的需求和潜在的需求,是企业不断进步的标准,从而促使我们去开拓新的经营服务项目,整个企业要形成统一的整体,以为宾客精诚服务为宗旨,各部门,各环节协调统一,环环相扣,弥补工作中发现的种种不足,使之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围绕在客人的需求为中心,来开展自身各项活动。在现有的洗浴场所中,在经营方式、规模、实力上均有所不同,要想企业在同行业中永远立足于颠峰,不致于被市场所淘汰,需要我们去了解市场,了解宾客需求,了解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另外,要把市场调查,预测和可行性分析,作为经营的科学必备手段,使之企业不断改变经营思想,形成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六、在同行业中,有竞争意识。
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在于矛盾中发展的,没有矛盾,社会就不会进步,同样,做为洗浴业,可以说它的竞争是相当残酷的,诸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道理,企业实力是一方面,没有强大的实力做后盾,企业想做大、做好是没有保证的,但光有实力(指经济实力),却无好的经营思路做指导,也等于飞机失去雷达导航而迷失方向,从而会产生很大的不良后果一样,举步唯艰,所以具备较强的竞争观念,会使企业在不断了解对手的同时,灵活转变经营机制,始终使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七、有公关销售意识。
企业发展的好坏,唯一衡量的标准,便是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程度,以服务质量求生存,以服务质量求发展,以服务质量赢得客源市场,而这些得以完善,取决于公司企业营销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公关便是这一些问题得以完善的先决条件,我们可以通过销售人员的业务水平,素质将我们的企业推向各种消费群体,如企业集团,私人企业,个人等等群体,让我们的服务去满足,应和各种需求群体,增强企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同时对客人进行跟踪式服务,使我们的客源有稳定性,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走出去销售。
八、做为服务行业,加强员工服务观念。
企业得以兴旺发展,决定于企业员工对工作的认识和对待工作的理解程度,服务业,崇尚文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良好的工作氛围,先进的管理模式,朝气蓬勃的员工队伍,优质服务水准,是企业蒸蒸日上的保证,当然,这些与企业文化及员工福利是吸吸相关的,好的工作环境与优厚的员工福利是员工为企业奉献光和热的先决条件,否则,会事与愿违。
九、具有开拓意识。
企业要想发展,除了要具备好的人才组合外,还要有不断创新的思想,不墨守成规,勇于探索,围绕企业的经营奋斗目标,寻找新的经营机会,不断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使企业在竞争中占为主动,现在的企业不善于开拓,就等于死亡,会停滞不前,从而失去竞争力而被淘汰出局。
十、要具有效益观念。
企业要发展,便要转变经营理念,经营便是要追求效益,故此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思想做为转变经营观念的轨道,要讲究成本核算,作到低投入高产出,抛开种种不利发展的因素,围绕增加收入,组织经营活动,主动、灵活地开拓客源和提高宾客的消费能力,力求降低消费成本,提高盈利水平为工作主题。
十一、管理步骤
将企业的发展规划为三步走:一是基础期、二是稳定期、三是发展期。所谓基础期就是在开业之处将服务的硬件(如电脑软件、服务工具)配套设备进行完善,避免开业后在维修或与营业不配套。在人员上做好素质教育、思想教育、技能理论及实践培训,通过开业检验员工队伍。
开业两个月后员工技能通过接待客人得以锻炼,技能更成熟,开始进行优秀人员选拔,精兵简政。将开业之处靠人海战术服务,变为亲情式,规范式服务,并减员增效。组织员工思想教育工作,让员工看到企业的希望、个人的希望。只有员工队伍稳定才能有稳定的服务和经济效益。
员工队伍稳定之后,开始进行强化式训练,加强员工的销售意识,增加公
司的销售额,迅速完成企业的资金回收。工作效率也迅速提高,最大化发掘人力潜能,使公司整体全面提高。与此同时开发新的消费项目寻找消费增长点,使企业循序渐进发展。
十二、管理主导思想
全员服务意识、全员销售意识、全员成本意识。
以上几点是我个人的斟见,对公司发展有利于否,不敢苟同,不当之处给予指正。
7.金融行业经营思路汇报 篇七
首先感公司各位领导的信任,能给予我一个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平台,能让我有一份自己的事业,现就运营思路向各位领导汇报,请批评指正。
一、个人业内从业经历及个人简历
姓 名: 出生年月: 学 历: 住 址: 电子信箱:
性 别:
联系电话:
专 业:
民 族: 行业经验:
毕业学校:
二、销售思路
一支高绩效销售团队如何塑造
作为个人,不管身处何种行业,不论身处何种性质的公司,最重要的是明确公司需要的是什么,我认为在信贷行业,利润导向是公司的利益制高点,也是作为代理人或者投资人最为关注的重点,但是如果一味的追求利润而放弃应有的行业道德准则和做人规范是不可取的,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是维护利润效益的基本保证,而健全的合规经营制度、良好的风控管理规范及踏实稳步发展的态度是这一切的保证。作为基层的代理人投资者,首先要将公司利益放在首位,维护总公司的市场口碑和品牌,保证总公司的放款客户质量,摒弃“赚快钱、快赚钱”的投机心理,以公司事业就是自己的事业这种最高思想,才能做好基础工作。就目前无抵押信贷行业来说,各地分公司都以单店盈利模式为主,那么利润导向就是“利润=销售利润-理赔-单店经营成本”,如何最大程度的提高销售,最大程度的控制逾期和理赔就显得尤为重要!
打造高绩效的销售团队是提高销售利润的核心所在,我将从高绩效团队需要具备的要素、技能要求及职涯规划三个方面进行汇报。
1、高绩效团队需要具备的要素 纪律 士气 目标 1.1纪律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纪律是执行公司任务要求的可靠保证,纪律严明、行动一致才能产生出震撼人心的士气。
经营部必须有自己严格的规章制度及奖惩制度:
1.1.1考勤 严格遵循考勤制度,每月奖励全勤并加班人员,严惩缺勤行为,病事假必须按照公司规定提前报备。
1.1.2职场礼仪 在职场内严格执行公司礼仪文化及着装。1.1.3会议纪律 不论何种会议,必须执行会议纪律要求。
标准统一是执行的关键,对于抵触规定的人员要坚决执行,决不妥协!1.2士气
士气能够激发业务员的主动性,统一意志、共同目标。团队的成败在于士气。在销售团队,业绩好的情况下,团队士气高涨,如何维持稳定的士气成为了业绩稳定的互补前提。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此项工作:
1.2.1借势公司及区域的PK举措,营造战斗氛围,建立荣誉体系,业绩数据每天通报,明确和兄弟分公司的优势或差距,尊重对手,坚定信心。做到人人持续紧迫,加大力度表扬绩优人员,鼓励落后人员。1.2.2树立营业部业绩标杆,每月公布业务员收入情况,越好越奖励。1.3目标一致
目标的制定“以公司下达任务,结合营业部自己的产能,将收入导向作为面谈主任及业务员的基础,明确任务达成的时间节点”紧跟节奏,严格执行。
1.3.1在统一目标的制定上,营业部经理应该率先垂范,带动式工作,要求主任及业务员听取命令!以收入导向为基础,确定个人目标,根据业务员MOB阶段目标,结合业务员意愿完成目标制定,对个别绩优和业绩递增人员单独面谈,引导业务员设立高目标。
2、人力 2.1 由传统的门店增员思路转变到绩优为主,优化编制,作为投资人,成本投入一定建立在稳定健康的持续发展之上,业务团队贵精不贵多,以全员绩优的思路优化配置打造一支具有超强战斗力的精英团队是投资代理模式的重中之重。也是优化资源、合理成本的前提。A、每月至少招聘一名行业内绩优业务员;
B、随时掌握业务员产能、士气等状况,未雨绸缪,绝不容许有人力缺口; C、随时随地增员,遇到合适的对象穷追不舍。2.2招聘目标人群
A、态度决定一切,首先选择愿意做销售工作人员,且对金钱和成功有强烈欲望人员;
B、能力影响未来,在实习期间观察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及影响力,能力较强为留存目标;
C、经验弥足珍贵,有过相关零售工作经验者优先。2.3追踪辅导
“员工只做领导追踪的事,不做领导期望的事!要想有结果,只能靠追踪!”
追踪结合收入,我需要的是能赚钱且为我创造效益的绩优。A、对低MOB人员追踪活动量,可通过电话、短信、微信、《来电来访表》等方式和工具追踪;
B、对高MOB人员追踪结果,可通过目标制定,按天、周、半月等时间节点追踪达成率;
C、追踪后如果工作积极正面则表扬鼓励并且请业务员分享;如负面必须严厉批评,要求整改;如是方式方法或者具有可修正性问题出现的时候,需要指出问题加以辅导。2.4激励 2.4.1消除负面
对消极员工坚决批评,影响恶劣予以辞退。2.4.2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A、会议是经营团队士气的关键时机
早会可以安排优秀经验分享,点评业绩,通过优势点比如申请第一、通过第一或者件均第一,或者业务员全司排名前列,找出自己的优点鼓舞团队士气。
夕会需要检视展业情况,找出自己的不足,比如通过率低,比如和优秀的同事申请还差多少件等,进行鼓动式激励。
月度例会对当月业绩点评,表扬优秀,鞭策落后,做好会前准备,完成MBO面谈,在引导业务员制定高目标的前提后,在会上现场制定目标,并规划达成步奏。B、基于目标的激励
对新人、绩优制定不同的目标,比如如何赚更多的钱、晋升等等,向组员描绘实现目标的后能够带来的美妙体验。C、无成本激励方法
在组内奖惩必须分明,对于优秀必奖,落后必罚;对于组内一些规定的制定可以组员一起参与决策和制定;主动听取组员意见和心声。
3、职涯规划
对于绩优的业务员及客服必须明确公司的发展,规划未来,告诉他们只要不断地努力,就会有很好的收入,就会有晋升的机会。
三、风控管理
风控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绝对不能以赚快钱捞一把就走的心态为前提,为公司把关更是为自己的长期发展把关。3.1销售环节
3.1.1严格的客户来源筛查,杜绝不良同业的合作,谨慎排查来单包装;
3.1.2严格的上门考察制度,按照公司要求,风控人员必须严格考察操作规范,杜绝徇私舞弊;
3.1.3严格的申请准入门槛,对于不符合公司要求的客户一律不得进件,不能为了销售而“销售”;
3.1.4业务员必须和公司上下一心,对于不合规的业务员立即辞退。3.2申请环节(客服工作重点)
3.2.1严格的营业部初审环节,录入前客服必须拨打电话结合上门考察情况做营业部初审;
3.2.2严格的营业部面签环节,必须经历客服、总司及营业部负责人三个环节的面签;
3.2.3严格的放款前复查环节,经过风控人员的再次复查方能放款。3.3贷后管理环节
3.3.1温馨提前必须由营业部客服提前5天来做提醒,提前3天再次提醒,提前1天作确认还款提醒;
3.3.2首逾客户必须当天即转入预催收客户,第二天电话催收,第三天上门催收;
3.3.3结合客户实际情况,给客服合理分配,让客服何客户有一个良好的沟通,确保还款无障碍;
3.3.4对于客服做好流入及催回排名,绩效结合; 3.3.5风控人员必须做好贷后管理及上门催收工作,逾期和其贷前考察结合绩效考核。
四、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时沟通总司
4.1结合赣州地区的实际情况,对于还款较好的地区和行业及户籍人群向总部报备;
4.2结合赣州地区的实际情况,对于逾期较高的区和行业及户籍人群向总部报备;
五、面临的问题
对外宣传的品牌问题,请总司考虑,好的品牌不光是销售的保证,更是逾期管理的有力约束,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有实力的品牌宣传,对今后的工作掣肘很大。
总结
8.木地板经营思路 篇八
原亮2010年8月自南浔
中国木地板行业发展近20年,已由最初的进口大国更迭为出口大国,目前据统计国内地板厂家约3000多家,年生产量达5亿平方。但近年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多数企业都将营销重心转移至国内销售,企图蚕食国内仅1.6亿平方的市场份额,于是展开一系列的广告战、促销战、价格战、概念战。
但在经历了广告战、促销战、价格战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战役似乎并没有在市场份额提升上带来更大收益,反而留下利润降低、品牌地位降低等后患。那么在产品严重同质化的今天,企业如何在一片红海中脱颖而出呢?肯定的说应该是通过综合实力比拼赢得市场,诸如:品牌高度、渠道深度、产品精度、服务细度、人才优度、广告力度等几个方面,当然,无论是渠道、产品、服务、人才还是广告都最终服务于品牌提升,因为未来20%的品牌将占据80%的市场份额,下面我罗列几点品牌提升思路:
第一、渠道深度---渠道扁平化,推进分公司、办事处体系
渠道数量、网络覆盖率是验证品牌高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推进网络建设速度和提升网络质量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渠道扁平化,然后组建分公司或办事处对渠道进行系统的管理,其优点在于:
1、从企业看,增加利润空间和市场操作空间;从经销商来看,减少中间总代后,直接和厂家合作,利润率提升、市场执行力提升、增加对企业的忠诚度;从用户来看,由于价格操作的适度降低以及购买的便捷,提高用户的购买力,提升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2、组建分公司、办事处直接操作渠道终端,可以有效的督促和指导经销商开展广告投放、促销推广等活动,以及更好的开展售前、售中、售后等服务工作,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品牌影响力。
第二、产品精度---通过产品个性、产品线宽度外延品牌高度并保障供应 营销4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中产品放在第一位,因为产品是营销的根本,属战略要素,什么样的产品决定什么样的渠道模式及价格,也决定品牌的高度。尤其地板行业,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所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体现在产品竞争上,通过打造产品精度,建立独有的产品个性和完善的产品线势在必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建立个性的高端形象产品
仿古地板流行到今天,其作为工艺地板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逐步被消费者接受,并由于规模生产等原因,逐步走下价格神坛,失去高端基础,因此需建立独有的、个性的产品重新树立高端,走差异化路线,譬如:产品规格上加长、加厚,并赋予概念,或者单一树种花色、纹理细分。目前行业中比较成功的案例有:泛美的“美材领袖-长板”、久盛的“美式原味-加厚、加长”、森林之旅的“柚木专家-纹理细分、长厚板”等,此类产品在产品大流通的企业中不一定用来做销售,但一定是形象支撑。
2、完善产品体系
①优化产品结构,覆盖个性高端产品、常规实木、实木复合、强化地板等各个品牌,打造综合性的产品线建设;
②梳理产品花色,将产品花色总量保持在120个左右即可满足不同市场的展示和销售,“瘦身”公司库存压力,同时利于经销商“聚焦”销售产品;
③研发功能性、美观性等新品,并良性推广,提升产品创新能力。
3、产品供应保障
分公司、办事处以公司设库为主、总经销商市场以总经销商设库和厂家共同设库的模式,最终推行三方物流库模式,从而保障经销商有货可卖。
第三、人才优度---人是从事营销活动执行者,因此至关重要
任何营销活动的开展都需要物质基础作支持,如产品、政策等,但更需要人的能力和知识作为支持,什么样的经营团队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方式、决定了为商家提供服务和指导的有略,所以人才优度至关重要。
因此企业发展需要去吸纳人才、优化培养人才,从而更好的为企业所用,更好的服务于商家,可从几个方面优化人才:
1、通过企业的发展、待遇、工作氛围、良好的政策、和谐的企业氛围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2、建立良好的组织架构,明确岗位职能,将人放在合适的岗位,合理用人;
3、引入培训机制,培育人才
第四、广告力度---广告是品牌传播的重要途径,但投放方式更为重要
广告是品牌传播的重要途径,投入力度要大,但铺天盖地的高空广告对于冷关注的耐用消费品来说未必产生深远深远影响,投入方式为一下几种:
1、适度央视广告投放,拉动品牌形象,此广告由公司战略投放;
2、以区域市场商圈为主要品牌宣传广告,重点市场重点投放,争取一地一商圈,以点带面。此类广告原则上对等投入,部分重点可战略投入;
3、促销广告以纸媒、电视右飞为主;此类广告原则上对等投入,但原则上与销量挂钩。
第五、服务细度---从接触消费者开始,服务工作已展开,能更好营造口碑 “服务营销”是一种通过关注被服务者,进而提服务,最终实现有利的交换的营销手段。而服务的细度是引发被服务者接受、满意、忠诚度、后续口碑传播的重要因素,做为地板厂家直接服务于经销商,并间接服务于中端客户,我觉得需做到以下几点:
1、服务经销商方面:
①提供优异的产品,并保障产品供应,满足经销商进行市场销售;
②提供良好的销售工具,保障商家开展工作,如:宣传资料、培训手册、统一工装、统一安装工具等;
③为经销商在当地市场的品牌推广和促销活动提供技术支持。
2、服务终端顾客方面:
①建立售后服务基金和现行赔付机制,以便及时处理终端客户的问题; ②建立客户档案,并分阶段回访;
9.09年经营部门工作思路 篇九
不平凡的2008年已成历史,在新的一年里,面对当前困难的局面,需要我们在座的全体人员一起带领我们的员工去想办法,拿措施解决当前面临的困难,作为经营部门,根据当前市场行情形势,想办法拿措施降低各类物质,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合理调配各类大宗原材料的库存数,面对资金短缺的困难,与财务部门紧密配合,合理调配资金,做好客户工作,确保各类物质的正常供应,满足生产所需,度过当前困难时期.09年做好如下工作:
供应部门:
一、创新供应采购思路,制定相应措施,降低物质采购成本
1)、做好c类物质的零库存工作,今年对c类物质的采购,采取与厂家,第一经销商接触,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对用量较大的c类物质实行零库存的措施,把对方的仓库放到我们的仓库来,降低库压风险和资金积压.2)、面对当前变化多端的市场行情,供应部门要多收集市场信息,多与集团各子公司的供应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建立物质价格信息平台,多了解市场行情,快速反映,及时调整物质降价措施.3)、开拓新的供货渠道,改变某些物质的独家供应局面,对一些相对比较特殊,有区域性的物质,改变一家供应变多家供应,打破区域性物质的价格权掌握在供应商手里,供应部门要做好这方面的文章,4)、制定绩效考核制度,强化供应人员的责任心.今年要制定出对采购人员的采购价格考核制度,要使供应人员提高谈价技巧,树立节约意识,做到分钱必争,使货比三家真正做到实处,对不负责任的采购价格要有处罚制度.5)、合理调整大宗物质的库存数,根据当前变化多端的市场情况,要有预见性的调整大宗物质的采购数量,在市场跌价不到位的情况下,确保供得上,不积压的原则,市场涨价前,能有预见性的储备好各类大宗原材料.二、加强采购计划的管理,把好计划采购关.针对过去有些部门,计划预见性差,内容不准确,申报采购数量与实际用量偏差较大,造成急件采购现象较多,库压物质较多,增加采购成本和积压资金,供应部门要严格按照计划管理规定把好关,减少急件采购和杜绝申报计划不负责任的现象,控制好物质采购成本.(这需要各部门的大力配合,部门负责人在签计划采购单时把好关,多到仓库了解库压物质,能替代尽量替代,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库压物质,降低库压资金,有预见性的做好各类物质的计划采购.)
三、加强与生产部门的紧密联系与协作,开发新产品的使用,对给生产部门提供新产品信息,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做好计划采购物质的及时到货和物质采购进度信息通报,杜绝因供货不及时而影响生产.四、加强对供应商和供货质量的管理。通过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诚信度,实力情况进行建档,对于不诚信的, 供货质量差的供应商要及时通报监审部门,打入黑名单,不与建立业务往来,供货质量要全程跟踪,及时与使用部门联系,了解产品使用情况,对出现质量问题的产品,及时与供应商联系,解决质量问题和进行索赔.五、进一步加强廉洁自律的管理,抓好员工思想队伍建设,做好廉洁自律的宣传,学习和预防,严格按照集团公司规定的物质采购程序操作,主动接受监审部门的监督,杜绝违规操作和出现廉洁自律方面的问题.物管部门
一、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执行力,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针对过去的工作中,我们有些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不善于管理人,不敢管人,老好人思想较重的现象,在执行力上,反应慢,没有自己的思路和措施,拖拉现象较为严重,找理由找借口较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善于主动去发现,管理抽放,针对这些现象,在09年的工作中,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力度,和督促管理,引导和帮助发现工作存在的问题.强化管理意识,提高管理能力.二、进一步把好原料,煤炭验收关,确保原料,煤炭不亏库,提高员工的服务质量.近二年来,通过不断完善原料,煤炭的验收程序和制度,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1),进一步规范验收人员业务行为和加大验收流程过程的监管力度,加强对验收人员的考核力度,每月组织召开员工大会,重温验收程序和制度,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拿出相应的措施,对不规范的验收行为要及时给予纠正.2),继续抓好原料,煤炭验收的三抓,五清工作,即抓数量,抓质量,抓重量,数量清,质量
清,重量清,规格清,货号清.3)严厉打击不诚信客户的欺诈行为,做好防范工作,防范少数不诚信客户的欺诈行为,将防范欺诈行为与员工日绩效考核挂钩,有力撬动激励杠杆,形成了齐抓共管态
势.4)继续做好对取样员洗牌重组制,不定期的进行轮换,确保质检队伍的纯洁性。
5)进一步抓好原料现场管理,合理安排原料堆放和加工,有计划性的对原料进行换堆处理,防止原料腐朽变质现象的发生.6)做好优质服务工作,规范员工服务行为,以诚待人,态度和蔼,在验收中做到公平公正,达到双赢目的.7)抓好员工廉洁自律思想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员工廉洁自律大会,加强宣传和教育,要经常学习集团和公司验收行为规范要求, 重点强调与客户交往中的“十个严
禁”和验收、检尺人员“五不准”规定.三、规范仓储管理,把好物质验收关,合理降低库压资金.1)加强仓库现场规范管理,把物质按要求归类存放,做到物质摆放整洁,有序.领用
方便.2)建立物质三级台帐制度,严格规范仓储人员的物质发放程序,不定期检查账,卡,物相符情况.3)严格按照物质先进先出的发放原则,做好物质防护防腐工作,防止物质存放过久,引起的变质,报废现象的发生.4)加强仓储物质的验收管理,严格按照仓储物质验收规定执行,做到质量不合格不
入库,无计划采购物质不入库的原则.控制好入库物质产品质量.5)制定好c类物质零库存入库的操作程序制度.6)合理调配库压物质,做好计划采购申报,加强与供应部门,生产部门沟通联系,确
保生产所需物质的储备,四、抓好安全,消防,防盗工作,加大自查自纠力度,及时清除安全隐患,加大制度的执行
【××实施经营城市的思路对策】推荐阅读:
文明经营活动实施方案06-15
超市经营管理实施方案09-20
高陵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实施办法(试行)10-23
代理商的经营管理思路07-09
广告公司的发展阶段与经营思路07-21
城市经营的七种模式08-15
11月份生鲜经营思路06-19
媒体经营工作思路和任务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