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论语〉》教学设计

2024-10-05

初一《〈论语〉》教学设计(13篇)

1.初一《〈论语〉》教学设计 篇一

虽然家里放眼望去有许多课外书,感觉我是读过很多书的人,其实那只不过是表象罢了。

其实我是一个很怕看书的人,那么多的书我都不一定完完整整地看完其中一本。我只要一坐在那老老实实地看书,不到半小时,我的上下眼皮准要打架。

刚进B6班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读《平凡的世界》并且写摘抄与感悟,我把它当做任务,有目的地去读,一会儿就瞌睡了。最后导致在开读书分享会时我完全听不懂同学们说的什么。

但是《论语别裁》给我的感觉却不一样,可能是郑老师广告打的好!在没有拿到书之前,老师就说了许多有趣的片段,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看。

对这几句,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的解释是随时随地有思想,有见习,有体验,能够反省才是做学问。开始反省时并不容易,慢慢有了体会,便会“不亦乐乎”了,做学问是件清苦的事,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人理解。但孔子说:“只要有学问,就一定会有知己。”所以他接下来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孤独寂寞的时候,能遇到一位知己。只是非常令人高兴的,最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也就是说做学问就算一辈子不被理解,也要“不愠”,不怨天尤人。

这与我本来学习的《论语》的解释有很大不同,却字字有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论语》本身并没有那么深奥、古板。它的每一句话都是在教我们如何做人、做学问。也正因为这本书,我慢慢喜欢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2.初一《〈论语〉》教学设计 篇二

《论语》与背景的关系。背景是理解的基础,这里的背景可以理解为两重含义:一是指《论语》与当时时代的关系,简言之,就是《论语》自身的文化含义;二是《论语》与当下的思想对接的关系,也就是重新解读《论语》文化含义的当下思想环境。

首先涉及的是《论语》与当时时代的关系,作为诸子百家之一,《论语》的主旨是孔子针对当时纷扰不断的社会提出自己的施政主张。孔子一再强调“仁”的主张,一方面强调统治者要不断修身正己,成为一个谦谦君子,然后达于“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的境界,实现仁政;另一方面,孔子强调“孝悌”为“仁”之本,让百姓不好犯上作乱,由此将外在的统治要求内化为个人自觉的行为规范,最终要达到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谐有序的社会,统治者自然就能垂拱而治了。可见孔子并不会绝对强调某一方面,而是对君子和小人都作了各自的权利与义务的规定,这又体现出孔子的中庸之道。这种内在的思路也是贯穿于《〈论语〉选读》之中的,我们可以看到从《为政以德》到《君子之风》,是强调实施“仁”的主体,再到《诲人不倦》孔子强调如何达到“仁”的境界的途径,就是不断学习,而学习的最终呈现结果就是达于中庸之道。因此这种背景呈现将会给学生一个理解的平台,对于选读的意脉有了整体把握,这是正确理解《论语》的基础,也是在教学中实现《论语》的文化意义的前提。如果没有这种背景的呈示,《论语》的文化意义在教学中的实现也就无从谈起了。

其次,在把握与当时背景下的关系的基础上,还要厘清《论语》与当下思想环境的关系。《〈论语〉选读》教学的一个长远目标就是要实现《论语》的当下文化意义,这当下的思想环境又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来理解:就宏观层面而言就是指当下社会的整体思潮;而从微观的角度看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的《论语》接受者的思想状态。

在此,本文将着重分析微观层面。因为我们要谈的就是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实现《论语》的文化意义。那么作为接受者,在《论语》教学活动中,就是教学的实施者,而接受者的思想状态在此可以理解为教学实施者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维。

《论语》从结集之后,在社会中流传开来,就出现了很多注疏,这些注疏不管侧重于训诂解疑,还是侧重于义理发挥,其实质就是对于《论语》的一种解读,就是一种接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论语〉选读》也是当下对《论语》的一种解读,一种接受。因此,要实现《论语》与当下思想的对接与融合,实现其文化意义,在《〈论语〉选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如何解读?具体到《〈论语〉选读》的教学,就是《〈论语〉选读》与教师的关系,就是教师应该站在怎样的立场,采取怎样的方式去解读《〈论语〉选读》,解读最终应取得何种结果。这里的立场就是要站在人文的角度、文化的立场进行把握,然后与学生同时互动,引导学生主动体悟,提倡多元解读。这是一个教学思维的问题。

如果说从大背景上整体把握是一种鸟瞰式的俯察,得到《〈论语〉选读》的规模与形制。那么要入得其宫墙之内,窥得“宫庙之美,百官之富”,就必须登堂入室,具体而微,咀嚼其中的微言大义,实现《论语》的文化意义,这就需要处理好相对独立的选本语段与《论语》语境之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作品与选本之间的关系,只有把握住原作的精髓与内涵,才能体味选本的意义。因为作为选本,选出的各个语段没有必然的联系,在这个拼凑的拼盘之内,每条语段背后的含义无法在具体语境得以实现,这就是我们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感到《〈论语〉选读》难教之处,认为这些零散的语段之间的含义难以把握与发掘,从而造成了《〈论语〉选读》教学的生涩,缺乏生动的气息。因此,要实现语段之间意义的发掘,最好的方法是还原法,就是把课文中的每条语段回归《论语》原文,虽说《论语》原文每条语段之间并不全部都有联系,但在孔门弟子编次之后,每篇的主题是相对确定的,从而在每篇的语段之间也是有着更多的联系。因此,这种语段的回归还原,有助于整体意义的实现。

同时,由于选入的语段的编排也是杂乱无章的,前后混乱地堆陈,使得有些是晚年孔子的语言排在前,而早年孔子的语言排在后,而孔子的思想是有阶段性变化的,若是无法分清这些话语与孔子思想发展阶段的关系,就有可能将孔子思想前后篡解,从而也就无法真正把握其内涵。比如说《沂水春风》一课,有教师把“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这段话作为导入的引语,这是不恰当的,因为孔子对这些弟子的评价显然是在各弟子言志之后的,若是孔子已经了解各个弟子的志向之后还来这一问,未免有故意找碴之嫌,也显得孔子的心胸狭隘了。

正是这种还原法,可以将《论语》的文化内涵完整地凸显,而不致管窥蠡测而是全豹再现。同时,再对相关的语段进行一个排序,这会更加有助于《论语》文化意义的整体把握,从而更好地在教学中得以实现。虽然这些工作会有难度,很具挑战性,但这很有利于《论语》的文化意义在教学中实现。

至于如何传授,这与解读是密切相关的,有怎样的解读就会导致怎样的传授。这是一个教学观念问题。在确立了互动的思维之后,我们很多老师却陷入了单向传授的泥淖。就目前的文化教学观念而言,由于《论语》文化积淀的深厚性,在进行传授时,多数老师更强调的是传统文化对人的输出,即对人的影响,却忽视了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基因已经积淀于每个个体之中,而且传统文化也是从个体文化基因中提取之后的总结。因此,它的传授就应该是双向互动的,那就不能单纯强调传统文化的影响,而是根据传统文化自身的精华与糟粕,去发现个体身上的优劣之处。因此,在《论语》教学中,应该强调的是发现而不是影响。也就是说,《论语》中体现出对人性的思考与评判,体现为政治主张、修身正己的方式、为人处世的原则以及学习的方略不应该只停留于我们上课讲述的层面,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从他们身上讲起,从他们身上发掘闪光点,或者结合孔子批评学生的情况,去发现学生自身的缺点,要让学生感到《论语》就在身边,《论语》中的文化含蕴就在自己的身上。这种教学观念就是不把《论语》看做一个经典容器,而是让《论语》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在发现、发掘中实现《论语》文化内涵与学生的融通、契合,从而实现《论语》的文化意义。

3.论语文对话教学 篇三

毫无疑问,语文对话教学是师生、文本、环境诸因素合力营造出来的多姿多彩的“精神游戏”,这样的对话教学必然表现出妙趣横生、其乐融融、神采飞扬和洋溢个性。语文对话教学发生的条件、运作的过程和达成的目的是本文论述的重心,因为揭示这些问题会有助于推动语文对话教学的进行。

一、语文对话教学发生的条件是“向心运动”

语文对话教学发生的条件是师生面对文本所引发的“向心运动”,语文对话教学之所以会产生对话的机缘,之所以会形成对话的诉求,之所以会呈现对话的效果,从根本上说是源于师生面对文本所引发的“向心运动”。没有师生面对文本所引发的“向心运动”,就不会有语文对话教学发生的可能性。

这种“向心运动”促使师生内心深处产生诸多困惑与质疑,譬如,文本究竟写的是什么,文本究竟写出了什么,文本究竟隐含了什么,文本究竟是怎样写出的,文本究竟还有没有别样的写作可能性,文本究竟有哪些内容和写法契合了师生的精神诉求,这些困惑与质疑不断澄清和不断解蔽,语文对话教学才会真正出现异彩纷呈、妙不可言的“精神游戏”。靳玉乐曾说过:“对话教学是师生精神相遇和经验共享的过程。”正是师生精神相遇和经验共享的全过程产生了师生心灵深处的悟性、洞见和智慧,由此战胜了上述诸多困惑与质疑,师生的思维品质不断提升。

这种“向心运动”也会促使师生形成理解与共鸣。凭借文本思想意蕴的召唤与指引,师生不断排除浅见和谬识,为文本的意义内涵找到了真正的精神家园;凭借文本结构的暗示与诱导,师生不断摆脱偏狭和孤陋,为文本的意义排列找到了理想的选择方式;凭借文本语言张力的启发与催逼,师生不断远离幼稚和简单,为文本的复杂意蕴找到了言外之音、话外之意和文外之情:凭借文本情感世界魅力的感召与唤醒,师生不断克服偏执和任性,为文本的情感世界找到了绝佳的感触、联想和暗示。由此形成的理解与共鸣集结为文学的力量,恰如夏丐尊所言:“文学作品对读者发生力量,要以共鸣作用为条件。”

这样的“向心运动”还会促使师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信仰与信念,这样的人生信仰与信念诱导于文、形成于心和作用于人。经典文学作品之所以传承百代而不灭,是由于读者从中发现了人性的光芒和人格的尊严;经典文学作品之所以传承课堂之上备受师生青睐,是由于师生从中领悟了人生的意义和生存的乐趣;经典文学作品之所以传承师生心中而令其感动,是由于师生从中体验到了文学能够改变人性和熏育人情。

语文对话教学凭借如此“向心运动”获得了向人的精神内在性无限接近的机会,福禄培尔曾坦言:“语言表现生命本身和作为一个整体的生命,致力于把生命揭示出来,并实际上在揭示这样一种生命。”师生凭借“向心运动”确实能导致精神境界的上升。

二、语文对话教学的过程是“意义再生”

语文对话教学的过程是逼迫“意义再生”并促成“意义再生”。因为“意义再生”的出现会给师生呈现出幸福的精神愿景。周作人强调过:“单依文学为谋生之具,这样的人如加多起来,势必造成文学的堕落。”语文对话教学正是凭借着诸多永不沉沦、绝不堕落的经典作品开发出适宜师生的精神愿景。

师生通过语文对话教学萌生的文本意义不再是作者初创的意义内涵,也不再是师生既往的意义理解方式,而是比作者更了解作者、比读者更了解读者和比自我更了解自我。之所以会形成如此新奇而又陌生的意义内涵和意义理解方式,既不是因为作者初创的意义内涵杳不可寻,也不是因为读者既往的意义理解方式玄不可解,而是因为师生通过合力叩问出来的意义和意义理解方式打通了过去、当下和未来。文本意义的往昔暗影渐远渐淡而消逝了既往的消极色彩,文本意义的当下光晕渐强渐亮而融入了当下的时代精神,文本意义的未来光环渐飞渐高而超越了现世的幸福追逐。陶醉在如此“意义再生”的精神境界之中,师生又怎么不会对未来人生的幸福产生诗意感动?

语文对话教学“意义再生”过程的实质内涵是“以文度世”和“以人察己”。经典文学的意义世界所流露出来的人性脱俗之荚、人格卓然之美和人情纯真之荚,对于师生而言是最美最亮的洞悉烛照当下世态人情的“镜子”,总能够从过去或当下诸多缺陷与遗憾中将本真完美的未来精神世界复原。经典文学的意义世界所展示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和待人接物,对于师生而言是最真最切的省察警示自己诸多弱点局限的“镜像”,总能够用对比之眼靠近对比之心将纯洁高雅的未来人生精神幸福之路展现。这样的“以文度世”和“以人察己”所形成的“意义再生”散发出耀眼的理性光芒,从精神深处指引师生的精神航向。

语文对话教学“意义再生”的过程依赖于师生通过对话交流而生发出来的“意义再创造”。尽管师生在阅读文本之际已经衍生出诸多“原生理解”,但是师生会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渐渐超越这些“原生理解”而达成诸多“次生理解”,正是这些“次生理解”促成师生意识到什么是真正恰切的意义理解和意义理解方式。一般而言,使师生单独面对文本所产生的“原生理解”往往打上了师生自己浓郁的思想感情烙印,由此形成思想感情烙印的局限,师生很难聆听到文本深处细微别致的意义世界的声音。凭借语文对话交流,师生会共同面对文本和深层追问而不断修正自己的意义理解和意义理解方式,师生此时此刻会逐渐减少个人思想感情的烙印而真切聆听到习焉不察的文本深处细微别致的意义世界的声音。所以,语文对话教学就是借助群体经验和集体智慧不断打造出文本的意义世界的新图景。

不必讳言,语文对话教学的“意义再生”也有可能导致“误读”的发生,毕竟作者和读者来自不同的精神时空,毕竟教师和学生拥有各自不同的对话精神资源,毕竟文本的语言符号提供各自相异的精神信息。加达默尔告诫我们:“一切理解都是自我理解。”这不是警示师生拒绝自我理解和限制自我理解,而是警示师生如此催生的自我理解应当尽可能符合文本意义世界的真实语境和符合师生对话交流的真实情境。由此引发的正读或误读都应当看作是对文本意义世界的创造性阅读。

三、语文对话教学的目的是产生“向心而鸣”

语文对话教学的目的是产生更多的“向心而鸣”。既然产生的是“向心而鸣”,语文对话教学在理解文本的意义之际应当追求来自心灵深处的撞击、震撼和共鸣,这样的“向心而鸣”不仅使师生获得了对文本意义世界内涵的创造性理解,而且还使师生获得了文本意义世界内涵何以变得如此美好的深切见解。其实文本的语言文字已经为语文对话教学的“向心而鸣”提供了机会与可能,这诚如钱理群所讲到的:“其实中国语言文字的美也正好是读写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点,在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语言是思想与灵魂的外在存在形式,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也就是感悟人性的美……”语文对话教学“向心而鸣”的理想境界的抵达离不开对语言文字提供的机会与可能的借鉴。

语文对话教学的“向心而鸣”当然应该关注精神层面,关注生成诸多对文本精神世界的真领悟、真体验和真感觉,以此形成恰当合适的“向心而鸣”。这样的“向心而呜”要求师生用对话交流的方式近距离、无障碍地同文本抒写出来的人性、人情、人心、人生靠近,由此萌发的人性之见、人情之感、人生之思和人生之想发自肺腑和出于自然。很显然,抵达语文对话教学“向心而鸣”的精神航标就是师生对话交流过程中的直率、自由和坦诚。

无论在语文对话教学过程之前、过程之中和过程终止之后,师生均应当保持精神深处的直率、自由和坦诚,以此推动语文对话教学不断走向佳境。譬如,对待文本不苛求前人和不刻薄今人,师生以正确的心态,做好对文本意义世界的发现、补救和填充,以便促进文本的意义世界散发出理性光芒和价值向度。再譬如,对待文本的审美价值不主观武断和不盲随陈见,师生以敏锐的眼光做好对文本审美价值属性的裁决和判断,以便促进文本的审美价值属性映射出非凡的精神气度。

4.初一论语十二章预习教案 篇四

二、孔子的仁学思想与教育理念

三、语言特点

【思考题】

1.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试作归纳。

2.《论语》的语言风格有何特点?

一、作品简介

1.孔子其人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 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梁纥老而征在少,时人谓之野合。祷于尼丘,得孔子,故名丘,字 仲尼。

孔子年轻时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几任小官。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相事。后罢官,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返鲁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孔子高尚之品格主要包含这样几个方面:发愤忘食,安贫乐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人为善,直道而行。

后世对孔子有非常崇高的赞誉,所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也作“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朱子语类》卷九十三)有言:“‘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唐子西尝于一邮亭梁间见此语。”)孔子去世后,历代帝王为彰显对孔子的尊崇,不断对孔子进行追封追谥,诸如“尼父”、“褒成宣尼父”、 “文圣尼父”、“先师尼父”、“先圣”、“宣父”、“文宣王”、“玄圣文宣王”、“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等等。

2.《论语》其书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主要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其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东汉时,《论语》被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自汉代以来,注解《论语》之著作,真可谓汗牛充栋,举不胜举。比较重要的古注本有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宋朱熹的《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注本有程树德《论语集释》、杨树达《论语疏证》、杨伯峻《论语译注》、钱穆《论语新解》等。

5.初一《〈论语〉》教学设计 篇五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意思是,人如果不自重,威信就不如别人,学习也需要经常巩固知识。才能对学习得到有效的帮助。这句话使我想到了我自己以前的一言一行。

以前,我总是大大咧咧的,一点都不够稳重,引来许多人的指责。玩起来,那可以说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了。记得有一次参加赵怡歌组织的“秘密”活动,很晚回家。爸爸妈妈东找西找都找不到我,使他们非常担心、伤心。同时这件事情被同学们知道后,自己的面子也在同学面前丢的一干二净,招来同学们的冷眼相待。有时候在课堂上我也和班上的男生嘻嘻哈哈,不认真听课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好多女生都不喜欢和我做朋友了。

沮丧之余我学习了《论语》,其中的“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等句,知道了自己不能经常和那些“道德品行不如自己的人”混在一起甚至成为朋友。如果这样,你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便会一落千丈,自己的威信也就很难树立起来。想到这我停止了行动、远离他们,自己的心也安分下来了。学习上、生活上有困难我会找老师、找同学帮助解决。现在值日中,我是能干的组织者,课间我和大家一起讨论难题、分享读书感受、解决班级问题。

学习了《论语》的“学而篇”,使我明白了做人的很多道理。现在的我,已经变得懂事多了,当我言辞不当、行为不合学生行为规范时,我就会想起《论语》中老师教给我们的内容。

“学而篇”不仅讲了学习,也讲了做人的道理。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人。”意思是,说话不要花言巧语,这样会给别人留下别人不好的印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人如果每天反省自己三次,那他就会为人非常忠诚,与朋友叫他也会非常诚实。学习也会非常用心。像这样时刻启发我的句子还有很多,它们像一位不说话的老师时刻提醒着我的一言一行。

6.初一语文论语十二章预习导学案 篇六

2.通过理解,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开阔胸怀,提高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学习重点:朗读、背诵;评点《论语》十二章内容。

学习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十二章内蕴。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知识准备

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

2.《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3.子: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称。一般是在姓之后加“子”,以表示尊敬,是敬词。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著作。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经》《易经》《春秋》

(二) 预习指导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自己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圈出不能理解的词句。

2.划出节奏,读出韵味。

学 而 时习之,不 亦 说 乎?

学 而 不 思 则 罔,思 而 不 学 则 殆。

知 之 为 知 之,不 知 为 不 知 ,是 知 也。

三 人 行,必 有 我 师 焉 。择 其 善 者 而 从 之,其 不 善 者 而 改 之。

(三) 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 不亦说乎 ..

人不知而不愠 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笃 ..

一箪食 士不可以不弘毅 ...

知松柏之后凋 曲肱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说乎 ..

学而不思则罔 死而不学则殆 ..

五日三省吾身 博学而笃志 ...

不堪其忧 曲肱而枕之 ..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1:翻译课文。

问题1: 小组互译互评,将不太理解的字词找出,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不能解决的请同学们先作好记录,全班同学一起来解决。

省略句:可以为师矣。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判断句:贤哉,回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问题2:重点字词积累。

通假字: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本课出现的成语:

7.试论语文课堂趣味教学 篇七

崔干行认为:“语文课是否有趣味, 学生对语文课是否感兴趣, 是个可大可小的问题。说‘小’了, 是因为这看起来似乎只关系到技巧与情绪, 至多不过影响一点考试分数罢了。而‘大’呢, 即使不‘杞人忧天’地提升到‘保卫汉语’的高度来看, 至少也关系到民族语言的生命力, 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吧。”这是从兴趣培养的重要性角度对语文课提出的要求。

据上面的观点和要求, 语文教学应成为学生的一种快乐的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而不是一项长期繁重的任务。然而, 我们发现, 一些最起码的道理被有些人忽视了, 他们除了对知识生吞活剥, 尽展分解、翻炒之能事, 实在看不出语文教学还能做些什么, 学生很少有自己思维的空间, 激情、想象力根本得不到发挥。没有了自主, 何谈兴趣?没有兴趣, 学习何乐?

那么, 如何使学生对语文感兴趣呢?

崔干行说:“经验告诉我们:孩子在摇篮时, 母亲总喜欢给他讲一些传统的或新编的有趣的故事, 孩子总是听得津津有味, 从中获得享受。后来, 由于各种原因, 妈妈‘肚子’里的故事没有了, 或者孩子不满足妈妈的那些‘狼外婆’故事, 于是显出不耐烦。”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有时不妨变知识教学为故事教学, 化理性为感性, 让概念成为有血有肉的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 故事教学的前提是语文教师要有心收集故事, 善于讲故事, 了解不同学生不同的“故事”需求。

增强趣味性的方法很多, 李怀源认为, 可以“通过玩‘识字魔方’的游戏, 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同时增加生字与学生见面的次数, 确实起到了巩固识字的作用。用猜字谜的形式检验识字效果, 让识字变得轻松, 更让人感受到教师对学生学习特点的关照, 整个识字过程, 学生是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进行的。”这是在识字技巧方面对学生兴趣的激发, 其实, 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想使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 需要互动课堂, 让学生在课堂参与的过程中, 始终处于被激活状态。欧阳代娜认为, 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活”字, “活”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契机。因此, 她认为应力求避免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 而是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师生双方都处于最佳状态, 在师生双向交流中集思广益, 迸发出创造性的智慧火花……互动课堂就是一种“活”的课堂, 有了“活”, 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 就有了兴趣。

提高语文素养, 让语文教学成为一门艺术。有人说,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很感人, 但我们的有些教师一讲, 就没那种感觉了, 一些语文教师在用较平淡无味的语言解释较好的语言, 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如好多语文教师安于现状, 几乎看不到他们有意识地去积累语文知识, 接受文学熏陶。其实, 即便是“灌注”, 教师首先自己是满满的一桶, 桶里没有, 怎么灌注?这满满的一桶就是语文素养, 即文学素养和语言素养, 还包括日常生活的素养。有了足够的语文素养打底, 再去好好琢磨各种教育教学之法, 艺术地讲解语文知识, 学生的兴趣就会被激发。

我们曾让语文知识学习需要帮助的十几个小朋友组成三个小组, 让他们轮流当小老师。这样, 既能让成绩差的从好的身上获得很多好方法, 又能促进成绩好的在当小老师的过程中激发兴趣, 换位思考, 巩固知识, 发现问题和不足。在互当小老师的过程中, 在荣誉感的激发下, 彼此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共同提高。孩子的兴趣是可以自己培养的, 组建兴趣小组可以让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去发现语文, 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 带着自己的心理特征去感受语文的多姿多彩。

爱无坚不摧, 她能使冰冷的知识化作一股股暖流, 注进学生的心田。因此, 爱每一位学生, 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 把爱上升到把学生看做自己孩子的高度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在这一方面江苏省阜宁县施庄中学做得非常好, 在陈穗校长、戴海波主任的倡导下, 学校推出感恩教育、爱心教育, 并且聘请专家做激情演讲,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全校老师都在践行着“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理想, 学生感受到爱, 愿意学习, 乐于学习, 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

当然, 如何培养兴趣, 是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 需要花工夫去研究。但是, 只要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 做教学上的有心人, 定会使自己的课堂兴趣盎然, 学生们定然会满怀激情地去学习语文, 我们定会在语文教学园地里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崔干行.谁能让语文变得有趣[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8.

8.论高职院校《论语》导读教学设计 篇八

一.教学内容设计

学生对教学内容是否感兴趣直接关乎课堂教学效率。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曾说:“现在,我们的看法,不但是二十篇《论语》,每篇都条理井然,脉络一贯。而且二十篇的编排,都是首尾呼应,等于一篇天衣无缝的好文章。”但是《论语》导读作为高职通识教育课程,我们不可能将《论语》的所有章节作为教学内容,放到课堂上,一方面受制于课时,教授不了那么多内容,另一方面也要顾及学生的兴趣点。因此,思考选择《论语》中孔子的哪些思想,怎么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章节?就成了教学设计的首要问题。经过教学实践以及和学生的沟通座谈,我认为高职院校《论语》导读教学内容选取要遵循几个原则:一是否符合学生心灵成长。杜威说:“心灵是一个动词、一个积极的动词;一个积极的、寻求的动词;一个积极、寻求的、自组织的动词。”高职文化素质课程目标更应当侧重学生人文思想的熏陶感染,着眼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精神世界的建构。二是否适应时代发展变化。学生成长的环境日新月异,学生关注的内容千差万别,学生接受的思想多元多样。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道德根基,保持民族特色,始终是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教学内容的选定必须指向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自然衔接、合理过度和当代全释。三是否符合具体学习情境。《论语》导读课程应当依据高职教育情境,教学内容应当考虑学生的心理接受水平,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经验水平,经过个人努力和教师帮助,能够达到一定标准,完成相应任务。依据上面三个原则,我选取了七个专题,分别是孔子个人简介、孔子谈为学、孔子谈礼、孔子谈孝、孔子谈交友、孔子谈仁、孔子谈社会责任,这七个专题涵盖了孔子的主要思想,内容丰富,契合高职学生的兴趣点。

二.教学方法设计

教师的三个智慧是:放手、示弱、利用。教师在教授《论语》导读课程时,除了合理引导之外,要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智慧,学会放手,在学生面面示弱,充分利用有关教学资源,唤起学生学习《论语》兴趣和热情,拉近学生与《论语》的心理距离,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诵法。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我把集中体现《论语》导读每个专题内容的有关章节集中到一起,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学生把它们勾画到课本上,给学生提出了朗诵的要求:一是课前五分钟,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大声朗诵老师要求的内容。二是课上十分钟,学生上课时要朗诵当前学习的内容,读会,读熟、背诵。三是每天二三章,大约100字,读10遍。朗诵拉近了高职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他们学习的同时内化传统文化知识,增强了学生语言感受能力,提高了学生内容理解力。

2.分组讨论、探究法。《论语》导读教学班,通常都是100人左右的大班,以我们学校为例,一般同一专业的两个班一起上,我就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组,人数多时,一个班分五个小组;人数少时,一个班分四个小组。在高职学生普遍文言功底不是很强的状况下,我首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个专题有关章节的基本内涵,包括文字读音、词语含义、章节翻译等等。其次组织各组学生对零散的章节内容初步建立起整体感受。再次组织学生深入探讨。比如,探究孔子的礼的含义?孝的内涵?探究孔子的弟子冉有为什么是孔子学生中的反面教材等等。通过讨论、探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组织表达能力。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外,在授课时,我也比较常运用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等。例如在讲授孔子谈孝这个专题时,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三个儿子都不孝顺其母亲的故事,带学生走入亲情情境,然后又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平时如何对待父母的,学生亲情的气氛更浓,这时他们再学习孔子谈孝的内容就比较容易,也更能深入理解“父母唯其疾之忧”、“色难”等句子的含义了。

三.教学评价设计

高职院校纳入人文类通识课程《论语》导读,旨在依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院校自身的特色,以人文学科为基础,以专业教学为支撑,对学生进行面向职业生活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道德修养。因此,《论语》导读教学评价应依据这个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进一步的教学决策提供服务。我在教学中的做法如下:(一)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主要考查学生是否对本门课程感兴趣,上课是否能紧跟教师思路,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讨论时,是否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自由阅读时,是否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参考资料自主学习。(二)观察学生课内反应。就小组或老师提出的新问题是否能积极主动地思考,提出自圆其说的见解,就已经学过的内容是否能温故知新,是否能做到全面、准确的翻译和合理阐释。(三)作业检测。作业分为背诵、课堂作文、课后论文。背诵检测主要反映学生知识积累的程度。课堂作文和课后论文能够集中反映学生学习的成果、思想的变化和认识的深度,是我最常用的最重要的评价手段。(四)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综合评价,我注重平时学习与最终结果相统一。平时评价重视每一课学生的学习质量,结果评价重视采用论文写作或者卷面考试的方式。

9.论语教学设计 篇九

知识和能力目标:

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3.学会朗读背诵文言文,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

2.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分类整理归纳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用时】三课时 【预习作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理解并背诵前三则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yì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二则》。

二、作家、作品简介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他不求仕,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

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三、初读前三则,扫除语言障碍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说(yuè邑)乎 三省(xǐng)吾身 传(chuán)不习乎

1.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四、探究学习、理解并背诵前三则

第一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时:按时; 说:愉快、高兴; 朋:志同道合的人; 知:了解; 愠:发怒、生气; 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按时练习,不是很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生气,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4.朗读、背诵。

第二则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三:多次; 省:反省; 为:替、帮; 谋考虑事情; 忠:尽心竭力;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习:温习。

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是否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过呢?”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讨论思想品德修养。

4.朗读、背诵。

第三则 子曰:“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1)有:同“又”。(2)立:站得住的意思。(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详解 孔子说:“我童年学习,到了十五岁时立下了求学的志向,三十岁时学问和处事都可以在社会上立身了。四十岁时学问上的问题都能清楚明白,立身处事有坚定的原则,不会被外界左右。五十岁时我知道了天命,知道了天给予我的使命职责和命运。六十岁时我听到顺耳话能够分辨是非,听到逆耳话能够理解他人,对各种人的各种话都能分辨取舍。七十岁时我的心灵和行为都达到了自由王国的境地,行随心至,从不越过仁的规范。”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内容。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拓展:“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八十为耄耋之年”常用来指代年龄。

4.朗读、背诵。【作业布置】

10.论语教学设计 篇十

【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2、理解课文思想,对照反省自己。3、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背诵、翻译、理解课文。【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

1、介绍孔子及其《论语》。2、朗读、背诵课文。

3、研读前五段。〖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二、朗读课文

1、孔子及《论语》资料

强调识记: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

政治上,孔子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俗话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就是这个意思。他的政治主张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所以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至圣”。

教育方面,他是我国历史上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所以也有人呼吁要以孔子诞辰为中国教师节。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论语》一直是学童们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之中。

2、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3、全班齐读:感知课文。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4、正音、正字。

三、理解课文 1、理解重点词语: ⑴教师导学: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⑵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重点掌握下列的意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

士不可以不弘毅。

死而后已。知松柏之后凋也。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理解课文: 教师导学:

关于课文翻译,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讲解有关信、达、雅及直译、意译等常识,但要讲得浅显易懂。指导学生逐句翻译前五段。学生较为难以理解,须重点讲解的句子:

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⑵吾日三省吾身。

⑶传不习乎?

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巳诲女知之乎!

三、概括思想

指导学生将课文有关归纳到如下几点: 1、学习方法。2、学习态度。3、思想修养。归纳成语、格言:

提示: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学习体验

1、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2、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3、“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④透过表面文字,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义。试着模仿这种写法,也写几句。

五、教师小结

《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抄写、识记字词。3、预习剩余部分。

11.论语文对话教学的策略 篇十一

对话作为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对话”和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时代。对话是当时学者的一种思维方式,同时也是学者之间进行学术研讨、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的主要方式。

对话从哲学理论引向教育理论,首推当代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他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充分论述了对话教学的思想。他用“银行储蓄”生动地比喻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教师讲解,进行储蓄;学生接受输入,并存储知识。在灌输式教育中,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被动地接受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失去了人之为人的生命特质——批判意识和创造力量。这种教育导致了教育的“非人性化”。因此,弗莱雷主张用“解放教育观”来代替“储蓄教育观”,用“对话式教学”来代替“讲解式教学”[1]。

语文教学在20世纪经历了由“训诲——驯化型”到“传授——训练型”再到“对话——素养型”的巨变。雅斯贝尔说:“训练是一种心灵隔离的活动。教育则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2]语文教学呼吁非“训练”而是“教育”的对话教学。王尚文指出:“语文学习的本质是一种对话。语文学习,是学习者以言语形式为舞台,通过与文本的对话,或与自己的对话,实现语感图式的同化、顺应,从而提升语感品质,乃至生命的质量,从根本上提高对话能力的活动。”[3]

语文对话教学,通过增强对话意识、营造对话环境、确立对话主题、选择对话方式、提高对话技能和评价对话结果等策略,能让学生走进自己内心世界,走进文本世界,走进作者的世界,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一、增强对话意识

语文教学中增强对话意识,是针对传统语文教学观念而言的。我国的语文教学一直重视学生的读和写,后来又加上听和说。听说读写这些外显行为本身并没有错,而是人们对听说读写的性质、功能的认识错误。“训诲——驯化型”教学把它们当成学生学道明理的途径,而“传授——训练型”教学则把它们当作学习使用语言的知识技能技巧的途径。两者都把教学看作单向的授受活动,都不是对话的过程。

所谓对话意识就是师生自觉对话的思想。强化“对话”意识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据统计,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话”一词出现两次。一次是在“教学建议”的论述中:“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另一次是在“教学建议”的“关于阅读”的论述中:“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话”一词又出现三处。第一处是在“课程目标”的论述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第二、三处出现在“实施建议”中:“教师应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在和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取得教学相长的双重效果”;“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新课标中反复强调“对话”,这说明“对话”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在贯彻落实新课标的精神时,应尽快让“对话”理念走进课堂,融入广大师生的灵魂和意识之中。

要树立对话意识,就要求学生和教师的关系是平等的。师生之间的交往,作为一种特殊的对话,理所当然首先要以平等为其根本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是平等的。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对话教学中来。

二、营造对话环境

对话教学环境主要是指对话教学开展的场所、教学设施、组织形式和人际关系。语文对话教学环境的创设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

语文对话教学的“硬环境”是语文对话教学赖以进行的、有形的、客观存在的环境。它主要涉及桌椅的摆放、小组的划分、室内上课的环境等等。在我们所熟悉的教育环境中,授与受从来都是单向的,传授知识与接受、学习知识似乎是教师与学生在校园和教室的天经地义的分工。知道得多的人把他所知传授给知道得少的人,依次循环,以至无穷。老师站在学生视觉水平线以上的位置不光是为了授课的方便,更是将这种授与受的关系在物理上和心理上固定化。这种布局也限制了学生之间作为个体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机会。为改变这一局面,我们在桌椅摆放方面,可以尝试各种形式,如圆形、椭圆形、三角形、马蹄形、对称形等等。当然,为了提高对话教学的整体效果,小组还可以采取“异质”的分组方法,就是把学习成绩、能力、性别、个性、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2-8名学生分为一个个小小组,便于学生互相学习、互相激发、互相帮助、互相交流与对话。

“软环境”的建设主要是指支持对话教学的人际关系,以及人际关系中渗透的心理氛围等,包括建立“我——你”的师生对话关系和建构合作型的生生关系。被称为现代“对话”概念之父的马丁·布伯认为,对话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之话语”[4]。“存在”并非“我”自身所具有,而是发生于“我”与“你”之间,他指出个体“我”不应当把他者视为客体而形成“我——它”关系,而是应当建构平等的“我——你”关系,使人与世界、与他人之间构成平等的相遇,这种“我——你”关系和敞开心怀便被称之为“对话”。“我——你”的师生对话关系,倡导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不是互相同化。“‘我——你的对话关系意味着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宽容和爱。”[5]教师不是知识的拥有者和教学的主宰者,而是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师生之间是“平等中的首席”。要尊重、信任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学会倾听学生的话语,把“话语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建构合作型的生生关系是建构一种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平等交流和友爱的关系。合作型的生生关系是对话教学开展的重要保证。它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正确处理合作和竞争的关系,需要多给学生一起学习的机会,使学生理解和体会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的意义与价值。

创设对话教学开展的环境是对话教学起始阶段的主要任务,只有努力创设良好的语文对话环境,我们的语文对话教学才能取得更加卓有成效的成绩。

三、确立对话主题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智力发展。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主要是就智力而言的,其实在学生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最近发展区”。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确立对话主题一般应该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就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按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确定对话的主题也应该符合“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太浅了,学生已经吃饱,不想再吃;太深了,学生置若罔闻,云里雾里,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甚至引起厌学和心理问题。因此,确立的对话主题也一定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选择合适的话题和主题,一定要是学生感兴趣的,有所了解的,熟悉的,或者可以查得到相关资料的,但又不是太容易的。语文对话教学的话题应高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但又不能高于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使学生既能获得问题的解决,但又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难,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兴趣,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第二,根据教材的需要选择对话主题。在对话精神的作用下,教师与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进行平等交流,真诚沟通,互相借鉴,各自生成和建构自己的认知与知识。跟传统教学相比,整个教学过程是充满创造色彩的。对话教学的核心是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对话。对话式教学的问题不是简单的认识性问题,而是能够启发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教材中要求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一个优秀教师应该具备恰当处理教学内容的能力。教师只要能够充分挖掘学科课程的资源,寻找并呈现更具教育意义的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文本的理解和问题的解决,“对话式”语文教学就可以得到有效的实施。

第三,根据教学情境中生成。上海师范大学卢家楣教授研究调查发现优秀教师必须具备七种特殊能力: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能力;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教学组织和管理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机智以及与学生交往能力。而其中的教育机智,通俗地说,就是在教学实践中知道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和问题的能力。表现在语文对话教学中,教师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必须具备处理和回答学生提出的关于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一些特殊问题的能力。

四、选择对话方式

对话教学理论必须依附于外显的方式才具有可操作性,从而为师生对话建构支架。语文对话教学的实施方式主要有言语型语文对话教学模式和非言语型语文对话教学模式。

“言语型语文对话式教学”是指以言语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教学对话形式,它是师生基于个体经验以及人同文本对话而进行的合作性、建设性的意义生成过程,凸显了教学过程的沟通与合作的本质,体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社会交往。“言语型语文对话式教学”主要形式有:(1)问答式。这种方式是教师在课堂中运用频率最高的教学形式。其理论基础是教师能够设计出引导学生探究真知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有的放矢,但是,从学生角度考虑,他们仍处于被动地位。当然问答也可以学生问老师答、学生问学生答。对话和理解是双方思想的碰撞,不仅表现为提问和回答,更应是一种交流和讨论,欣赏和评价。(2)启发式。启发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主探究,并运用相关知识和经验解决疑惑,攻克难关,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启发式教学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其创始人是孔子。孔子强调教师应当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适度启发,学生则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不再过多地干预学生的学习思考过程,而是提供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广阔空间和充足时间。(3)讨论式。这种教学形式是建立在师生关系平等的基础上,依存于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讨论主题通常是由教师启动,先由学生辐射扩散,而后由师生共同深入探讨。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参与对话,发挥主体性作用,使学生的思路得到扩展,让他们学会从多角度来看待问题。

“非言语型语文对话教学”有理解型语文对话教学和反思型语文对话教学。 “理解型语文对话教学”主要有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师本对话”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其所持有的“成见”为前提而对文本进行的理解,需要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文化背景和教师自身的效能感等。“生本对话”是指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生本对话的过程,实际上是让学生独立地去体验和感受,通过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情感把握文本的意义,在和文本的相互作用中建构文本意义世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永远不停地发生着从简单接受到批判性地理解,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从认识的审美标准到超越的新的生成的转换。“反思型语文对话教学”是指个体对自身知识经验和外部世界的认识、考察与批判。这里主要是指师生的自我对话。自我对话是人性的一种欲望和需求,他揭示了对话教学的深层含义。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态度进行重新审视和检查,要及时发现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到问题的原因,加以改正和提高。在自我对话中,学生是反思者,通过不断地、自觉地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理解程度、思维过程等方面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以及对自己学习进度、学习心理进行自我监控和对教师的观点进行质疑,便由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探究者。

不管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对话,让我们记住:对话首先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然后才是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充分交流。师生之间采用什么样的对话方法,可以依据对话的教学情境和教学对象的具体特点展开。

五、提高对话技能

对话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以语言等符号为形式而进行的精神上的双向交流、沟通与理解。技能是一种在交流主体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结构和能力,它与主体双方的艺术修养、语言经验、气质个性、习尚趣味以及对于文本的独特感受方式结合在一起。对话技能,就是主体双边交流、交往和对话的一种技巧和能力,包括问答技能、谈话技能、讨论技能、辩论技能等等。在语文对话教学中,表现为语文教师用来提高语文教学对话效果、效率的技巧和艺术。

就教师而言,对话教学技能主要包括交谈技能、提问技能和答问技能。(1)交谈技能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学生语言上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并和学生一起探讨学习内容的一种教学技能。主要表现为能否选择恰当而适宜的交谈话题;能否有效控制谈话的内容和进程以及巧妙地结束交谈等。(2)提问技能是指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问可分为记忆型提问、了解型提问、理解型提问、评价型提问和运用型提问。提问有化解重点难点、获取反馈信息、增进师生交流、启发学生思考和发展口语交际能力等作用。教师提问可以直问、曲问、追问、设问和反问。提问时要面向全体、因人而异和把握好时机。(3)答问技能。《学记》云:“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教师可以据需答问、因人答问、依境答问。

对话是一门艺术。在对话教学中,学生很容易偏离主题,如何把它收回来?当对话主题深入不下去时,又如何引导深入?教师应该有一种随场发挥的能力,主题偏离了,要及时引导学生回归主题。主题冷了,气氛不活跃了,要鼓动激励,营造一个热烈的氛围。主题深入不下去了,要暗示提示,让学生慢慢领会、探究,直至得到最终的答案。

在对话中我们要不断地提高学生和自己的对话技能。对话节奏不要太快,太快了,会影响理解;也不要太慢,太慢了会让学生失去对话的兴趣。对话话语不要含糊其辞,含糊其辞是思维不清的标志;对话语调不要类似发牢骚,牢骚语气是一种自我放任的心理流露;对话声音不要太高太刺耳,太高太刺耳像是神经质的表现。不要用一种专横的方式对话,这意味着你是固执己见、高傲无理;不要用一种做作的方式对话,这是一种害羞和不成熟的写照。快乐的对话是诚挚自然的,饱含着信心与智慧的,隐含着一种轻松的微笑。

六、评价对话结果

评价,作为一种活动,渗透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评价的核心是建立在某些准则和价值标准之上的价值判断。教育评价的主旨是以目标为中心,通过学习者具体的行为变化来判断教育目标的达成程度。“对话式”语文教学评价是指对“对话式”语文教学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即根据“对话式”语文教学目标,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搜集对话教学各方面的信息,对“对话式”语文教学活动的价值做出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以促进教学主体的发展,为教学管理和决策提供指导的过程。但我们这里所谈的主要是对对话结果的评价,其实“评价”也是“对话”。

对话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反馈会影响学生的参与状况。如果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是积极的鼓励,而是反面的抑制或冷嘲热讽,这就必然会挫伤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不愿意参与到对话中来。同样,当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错误,教师的恶意批判也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于是,学生就会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也会影响一些学生特别是缺乏自信的学生参与对话教学的热情。

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反馈,使学生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产生进一步参与对话教学的热情和欲望。在话语上,教师始终要用鼓励性的评价语,比如,“你的想法真有创意”,“你回答得很好”,“不错,继续努力”等等。在眼神表情上,教师也始终要以友善期待的目光关注学生,微笑的表情面对学生。在行为上,学生回答完问题或发表完自己的意见时,教师可以抚摸学生的背或者后脑勺,或者鼓掌表示赞同等等。这种有声或无声的积极评价反馈会让学生得到鼓励和肯定,建立起自信,进一步参与到对话教学中。

当然,评价反馈其实也应包括师生双向的评价与反馈。学生通过评价反馈,疑问豁然开朗,问题得到解答,则可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同时又形成新的疑惑,从而不断学习。教师通过评价反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改进教学策略为进一步的对话教学积累经验。另一方面,通过评价反馈,发现问题探讨中存在遗漏和失误,学生会重新对问题进行分析,组织相关知识,对问题内容作再次理解,并尝试新的解决办法。因此,这一环节在对话教学过程中相当重要。

综上所述,对话就是通过教师的提问、激励与引导,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自己的疑问和见解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教学对话不能单单以形式来判断,关键是看其是否具有对话精神,在教育教学中对话精神就是理解、启发和平等交流。语文对话教学有助于学生培养自主意识和批判能力,有助于学生培养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有助于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注释:

[1][巴西]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2.

[3]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21.

[4][德]马丁·布伯著,张健,韦海英译.人与人[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16.

[5]张增田.对话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50.

12.论语文的教学语言 篇十二

教学语言中我认为教师一定要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语义, 合乎语法逻辑的口头语言对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问题等进行叙述、 解释、说明。我认为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只有通过这种直观的教学, 才能让学生更快、更准地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 因为语言的不同, 结果可能就相差20倍。”所以, 在我的语文教学中, 我十分重视语文的教学语言。在教学中, 我觉得教学语言要简洁、准确、生动、 形象。在这种基础上的教学语言会使老师的教学事半功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明白, 教师的语言活动要始终围绕着教育这个中心目的展开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的。语文教学是让学生懂得中国的文化———识字懂礼, 是所有学科的基础, 更是学生生活和交流的基础。面对这样一门学科, 教师要按照一定的准则和规范, 教育学生使其明白做人的道理,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并依托一定的教材, 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语文学科的知识, 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教师所讲的话一定要有针对性。在教学中, 我十分注意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语言, 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教育环境运用不同的教育语言, 教师要懂得学生是以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点, 来同化或者是顺应新知识的, 教师要懂得教学语言需要因人而异。

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懂得教学语言的规范性, 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话不得随意, 要经过提炼, 准确、规范、语义连贯。教师为人师表, 教学口语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表达, 所以教学口语中必须使用标准的规范普通话, 虽然教学口语只是教学语言的一小部分, 但却也是最基础的部分。在教学中, 我认为教师的教学要有启发性, 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也能让学生学会更多的知识。教师要明白教师的语言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思维的形成, 能力水平的提高, 都需要教师启发性的语言, 特别是语文这样一门需要学生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学科, 更需要学生自己去好好思考。教师通过语言的交流, 拨动学生的心弦, 激发其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但是这些都是以教师的教学语言被学生接受的前提下才能达到的, 教师的教学口语要根据教学对象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随时做调整。教师要切记, 所用的教学语言要跟学生的思维联系起来, 跟学生的接受水平相一致。教师要运用学生能听懂的话, 贴近学生的语言进行讲授。

在良好的教学语言下, 相信教师的教学会变得更加出彩。

摘要:教学语言是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在教学中, 教师要准确传递信息, 并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就必须掌握教学语言表达技能。

关键词:教学语言,教学口语,表达技能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2]扈中平, 李方, 张俊洪.现代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13.《论语》教学设计 篇十三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选文中的十则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②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②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引导教学法。

教学时间:2课时

课前准备:

①搜集孔子及其《论语》的有关资料。

②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①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②朗读、背诵课文。

③研读前五段内容。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国家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多媒体显示孔子像)(学生回答)对,他就是孔子。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他关于学习的一些论述,看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关于孔子和《论语》(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预习: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教师引导明确有关资料。

二、认定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

三、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同学们自读课文“阅读提示”,慢读全文。

注意以下词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不思则罔不学则殆诲汝是知也弘毅死而后已后凋

2.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语调。

四、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课文:

1、听录音,朗读课文。

2、结合课下注释,串译课文。

五、重点探究:

1.教师导学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

2.自主、合作、探究

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

教师提出要求: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重点掌握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包括全文中的重点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导学:关于课文翻译,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讲解有关信、达、雅及直译、意译等常识,但要讲得浅显易懂。指导学生逐句翻译前五段。

学生较为难以理解,需重点讲解的句子: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吾日三省吾身c.传不习乎?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e.诲女知之乎!

六、课堂训练:

1.反复朗读,直到成诵。

2.小组内交流每则文意,领会蕴含。

3.教师抽查学生翻译难句

4.学生集体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

5.学生跟着录音轻读,尝试背诵。

七、课堂总结:学生小结本节内容

八、布置作业:①背诵课文。②抄写、识记字词。③预习剩余部分内容。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注音、释义:说信愠三省

2、翻译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课文探究:

理解后五段内容按第一课时要求,逐句翻译剩余各段。

教师需重点讲解的:

①见贤思齐焉。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③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④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精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1.学生试作批注,概括、归类每则内容大意。

2.积累格言警句和成语。

指导学生运用“__________与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有关”句式说话。如“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习惯有关,“人不知而不愠”与个人修养有关。

教师点拨,帮助学生完成分类式学习笔记如下:

(1)成语类

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格言警句类

①谈学习态度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②谈学习方法的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谈修身做人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吾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1.“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处世之道,对此,曾有过不同看法,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怎样看待“所不欲,勿施于人”?

2.从“我的学习方法”或“我从《论语》学到很多”两个题目中任选取一个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能引用论语或格言中关于学习方法的句子,字数300字左右。

五、教师小结: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六、布置作业:

上一篇: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的工作总结下一篇:团员培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