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与基本概念

2024-07-04

名词解释与基本概念(共9篇)

1.名词解释与基本概念 篇一

1.温度层结:是指在地球表面上方大气的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情况或者说是在垂直地球表面方向的气温分布。它决定了大气的稳定度。

2.光化学烟雾: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及其受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以臭氧为主的二次污染物所组成的混合污染物

3.生长代谢:当微生物代谢时,有些有机污染物作为食物源,提供能量和提供细胞生长所需要的碳,该有机物才能被降解,这样的代谢叫做生长代谢。P232

4.BCF:生物浓缩系数

5.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通过对长波辐射的吸收而阻止地表热能耗散,从而导致地表温度增高的现象。

6.专性吸附:在吸附过程中,除了受化学键作用外,还受加强的憎水键、范德华力、氢键等的作用。

7.酚酞碱度:该碱度是由水中全部的氢氧根离子和一半碳酸盐含量引起的。用酚酞为指示剂滴定终点(pH8.3)测定碱度。通常与甲基红终点碱度结合使用。

8.生物放大:在生态系统的同一食物链上,由于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物,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在机体中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

9.原生矿物:指在内生条件下的造岩作用和成矿作用[2]过程中,同所形成的岩石或矿石同时期形成的矿物,其原有的化学组成和结晶构造均未改变。它们是土壤中各种化学元素的最初来源。

10.EC50:毒物引起一群受试生物的半数产生同一毒作用所需的毒物计量和毒物浓度。

311.空气动力直径Dp:与所研究粒子有相同终端降落速度的,密度为1g/cm的球体直径

12.决定电位:某个单体系的含量比其他体系高得多,该单体系的电位几乎等于混合体系的pE,被视作决定电位。

13.总碱度:总碱度是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即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的总量。

14.次生矿物:在岩石或矿石形成之后,其中的矿物遭受化学变化而改造成的新生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构造都经过改变而不同于原生矿物。

15.生物富集: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群或生物体,从环境中吸收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使其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16.共代谢:有些有机污染物不能作为微生物唯一的碳源与能源,必须有另外的化合物存在提供碳源或能源时该有机物才能被降解,这种降解过程称为共代谢过程。P234

17.生物修复:通过具有降解功能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使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物得以去除的过程。

18.光量子产率:进行光化学反应的光子与吸收总光子数之比

19.阈值量(浓度):

21.主动运转:在需消耗一定的代谢能量下,一些物质可在低浓度侧与膜上高浓度特异性蛋白载体结合,通过生物膜至高浓度侧解离出原物质的过程。P304

22.被动扩散:脂溶性物质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转移的过程,即顺浓度梯度扩散,通过有类脂层屏障的生物膜的过程。P304

23.半数有效剂量(浓度):ED50,是指对受试对象(实验动物或人)半数有效的剂量。

24.助致癌物:本身无致癌活性,在遗传毒性致癌物之前、同时给予,或当致癌物引起的DNA损伤仍存在给予,能增强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

25.促癌物:某些化学致癌物的致癌性可由于其它本身无致癌性的物质的协同作用而增大。

26.酶抑制剂:一类可以结合酶并降低其活性的分子

27.土壤潜在酸度:土壤潜在酸度的来源是土壤胶体的吸附的可代换性H+和Al3+。当这些离子处于吸附状态时,是不显酸性的,但当它们通过离子交换作用进入土壤溶液之后,即可增加土壤溶液的H+浓度,使土壤pH值降低。只有盐基不饱和土壤才有潜性酸度,其大小与土壤代换量和盐基饱和度有关。

28.间接光解:也称为敏化光解,一个光吸收分子可能将它的过剩能量转移到一个接受体分子,导致接受体反应,这种反应就是光敏化作用。

1、环境问题——人类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一起的一系列问题。

2、环境自净——

3、拮抗作用——是指联合作用的毒性小于其中各毒物成分单独作用毒性的总和。

4、自 由 基——是指由于共价键均裂而生成的带有未成对电子的碎片。

5、生物富集——是指通过非吞食方式,从周围环境积蓄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6、化学需氧量——在一定体积水中,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

7、协同作用——是指联合作用的毒性大于其中各毒物成分单独作用毒性的总和。

8、水体富营养化——由于生物所需的N、P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水体,引起藻类等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量下降,鱼类大量死亡、水质恶化的现象。

9、土壤环境容量——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土壤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10、生物转化——污染物通过生物的吸收、代谢作用实现的转化。

11、生化学氧量——指在一定体积的水中有机物降解所需要耗用的氧的量。

(1)分配系数:在土壤-水体系中,土壤对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的吸着主要是溶质的分配过程(溶解),即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并经过一定时间达到分配平衡,此时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有机质和水中含量的比值称为分配系数。

(2)标化分配系数:有机化合物在颗粒物-水中的分配系数与颗粒物中有机碳呈正相关,以固相有机碳为基础的分配系数即标化分配系数。

(3)辛醇-水分配系数:有机化合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是指平衡状态下化合物在正辛醇和水相中浓度的比值。它反映了化合物在水相和有机相之间的迁移能力,是描述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中行为的重要物理化学参数。KOW与化合物的水溶性、土壤吸附常数和生物浓缩因子等密切相关。

(4)生物浓缩因子:有机毒物在生物体内浓度与水中该有机物浓度之比。

(5)亨利定律常数:通常可理解为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气-水分配系数。

(6)水解速率:反映某一物质在水中发生水解快慢程度的一个参数。

(7)直接光解:化合物本身直接吸收太阳能而进行分解反应。

(8)光量子产率:分子被活化后,它可能进行光反应,也可能通过光辐射的形式进行“去活化”再回到基态,进行光化学反应的光子数占吸收光子数之比称为光量子产率。

(9)生长物质代谢和共代谢:生物降解过程中,一些有机污染物作为食物源提供能量和提供酶催化反应分解有机物,这称为生长物质代谢。某些有机污染物不能作为微生物的唯一碳源与能源,必须有另外的化合物存在提供微生物碳源或能源时,该有机物才能被降解,这种现象称为共代谢。

1.土壤中两个最活跃的组分是土壤胶体和土壤微生物。

2.物体表面的分子与该物体内部的分子所处的条件是不相同的。物体内部的分子在各方面都与它相同的分子相接触,受到的吸引力相等;而处于表面的分子所受到的吸引力是不相等的,3.即合称为双电,决定电位层与液体间的电位差通常叫做热力电位,在一定的胶体系统内它是不变的;

4.在非活动性离子层与液体间的电位差叫电动电位,它的大小视扩散层厚度而定,随扩层厚度增大而增加。

5.由于胶体的比表面和表面能都很大,为减小表面能,胶体具有相互吸引、凝聚的趋势,这就是胶体的凝聚性。在土壤溶液中,胶体常常带负电荷,即具有负的电动电势,所以胶体微粒又因相同电荷而互相排斥,电动电位越高,胶体微粒呈现出的分散性也越强。影响土壤凝聚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土壤胶体的电动电位和扩散层厚度,在土壤胶体双电层的扩散层中,补偿离子可以和溶液中相同电荷的离子以离子价为依据作等价交换,称为离子交换

6.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共同组成的多相体系

7.胶体具有吸附性的原因是什么?物体表面的分子与该物体内部的分子所处的条件是不相同的。物体内部的分子在各方面都与它相同的分子相接触,受到的吸引力相等;而处于表面的分子所受到的吸引力是不相等的,表面分子具有一定的自由能,即表面能。物质的比表面积越大,表面能也越大。吸附性能越强当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有一部分为致酸离子,则这种土壤为盐基不饱和土壤。

8.在土壤交换性阳离子中,盐基离子所占的百分数称为土壤盐基饱和度

9.植物对重金属污染产生耐性由植物的生态学特性、遗传学特性和重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等因素所决定。

10.土壤中污染物主要是通过植物根系根毛细胞的作用积累于植物茎、叶和果实部分。由于该迁移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污染物可能停留于细胞膜外或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质。

16.污染物由土壤向植物体内迁移的方式主要包括被动转移和主动转移两种。17.现已证明,MT是动物及人体最主要的重金属解毒剂。

18.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主要是通过扩散和质体流动两个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农药的迁移运动可以蒸汽的和非蒸汽的形式进行。风速、湍流和相对湿度在造成农药田间的挥发损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0生物膜主要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镶嵌组成21一般,脂/水分配系数越大,扩散系数也越大,而容易扩散通过生物膜。

22物质在生物作用下经受的化学变化,称为生物转化或代谢。

23生物转化、化学转化和光化学转化构成了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三大主要转化类型。24酶是一类由细胞制造和分泌的,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催化剂。在酶催化下发生转化的物质称为底物或基质

25酶催化作用的三个特点:(1).催化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对一种底物或一种底物起催化作用,促进一定的反应,生成一定的代谢产物。(2).酶催化效率高一般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比化学催化剂高107—1013倍。(3).酶催化需要温和的外界条件如强酸、强碱、高温等都能使酶催化剂失去活性。

26受氢体如果为细胞内的分子氧,就是有氧氧化,而若为非分子氧的化合物就是无氧氧化。27就微生物来说,好氧微生物进行有氧氧化,厌氧微生物进行无氧氧化。环境中污染物质的微生物转化速率,决定于物质的结构特征和微生物本身的特征,同时也与环境条件有关。28毒理学把毒物剂量(浓度)与引起个体生物学的变化,如脑电、心电、血象、免疫功能、酶活性等的变化称为效应; 把引起群体的变化,如肿瘤或其他损害的发生率、死亡率等变化称为反应。

29阈剂量(浓度)是指在长期暴露毒物下,会引起机体受损害的最低剂量(浓度)。最高允许剂量(浓度)是指长期暴露在毒物下,不引起机体受损害的最高剂量(浓度)。

2.名词解释与基本概念 篇二

性能:一般来说, 性能是一种指标, 表明软件系统或构件对于其及时性要求的符合程度;其次, 性能是软件产品的一种特性, 可以用时间来进行度量[1]。

性能测试:就是用来测试软件在系统中的运行性能的。性能测试可以发生在各个测试阶段中, 即使是在单元层, 一个单独模块的性能也可以使用白盒测试来进行评估, 然而, 只有当整个系统的所有成分都集成到一起之后, 才能检查一个系统的真正性能。

负载测试:在一个确定的软硬件环境下, 对所要测试的模块或系统, 加载一个确定的负载 (压力) , 对模块或系统进行测试, 探测模块或系统在这个确定环境确定负载下的性能表现。它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模块或系统在给定的负载条件下的处理性能。

压力测试:不断给系统或模块增加负载 (离线增加) 下的负载测试。它的主要目的是是通过确定一个系统的瓶颈或者不能接收的性能点, 来获得系统能提供的最大服务级别的测试。

强度测试:系统资源不足 (内存不足, CPU不足, 空间不足) 下, 正常负载下运行系统或模块下的系统性能。它的主要目的是考查系统或模块稳定运行所需要的最少资源。

2 性能测试的目的

执行性能测试, 一般是基于以下4个方面的部分或全部。 (1) 是验证系统在给定的条件下处理性能是否达到设计目标与用户要求。 (2) 是探测系统在给定的条件下极限处理能力。 (3) 通过对系统各参数的调整, 测试系统的最优性能配置。 (4) 通过性能测试发现功能测试难以发现的缺陷。在我们日常的性能测试中, 第1种测试目的是最多的。第3种要求较高, 相对来说, 较少用到。

3 性能测试的主要指标与来源

软件性能测试常见的主要指标有:响应时间, 吞吐量, 并发用户数, 资源利用率。

响应时间是指对请求作出响应所需要的时间。我们常说某个软件的性能好不好, 从用户的角度来说, 主要是指响应时间是否足够快。响应时间就是软件性能测试中用户最直接感受的性能指标。一般情况下, 响应时间越短, 系统的性能越好。然而, 响应时间却没有一个标准的值来参考。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客户请求的数量。该性能指标直接体现了软件系统的性能承载能力。一般可以用请求数/秒或字节数/秒等来度量。

并发用户数:同时向系统 (服务端) 发送请求的数量。该性能指标直接体现了软件系统 (服务端) 承受最大的并发访问的能力。针对我们的oce, 则用caps来度量。实质是并发用户数请求/秒在我们通信计费领域中的对应指标。

资源利用率:主要是指系统的各种资源使用状态。这里资源主要是指系统CPU占用率, 内存占用率以及系统的I/O统计情况。通过这些资源占用率就可以评估所测系统对资源的要求以及相应可能出现的瓶颈。从而为系统调优提供方向指导。

4 性能测试一般过程

性能测试工程师从接收到一个性能测试project后, 一般要经过下面六个过程。即“性能测试需求分析→制定性能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测试开发→测试执行→测试结果评估”这六个基本阶段。

性能测试需求分析:主要是明确我们性能测试的目的。通常情况下, 性能测试工程师会接收到类似“给o c e做一下性能测试, 测试一下免费资源赠送进程的处理能力”等测试需求不是十分明确的测试任务。面对这样的测试任务, 就需要我们对这样的测试需求进行分析, 将非常抽象的测试需求转化为相应的性能指标值。获取相应的性能指标值就是我们的测试目的。如“测试一下免费资源赠送进程的处理能力”, 根据我们免费赠送进程的设计与实现就应转化为“免费资源赠送进程每秒插入多少条赠送记录, 免费资源进程运行时资源消耗等”测试目的。

制定性能测试计划:性能测试需求分析阶段主要是明确我们测试目的, 性能测试计划阶段为实现这个目的而必须要做的规划与设计。它是整个性能测试过程的成功执行的指引、监控与保证。在性能测试计划中应包含测试目的 (测试性能指标值) , 测试策略, 测试环境的要求 (软硬件) , 测试数据准备, 测试资源需求 (人力与财力) , 测试进度, 测试风险评估, 测试需完成的相关文档等关键要素内容。其中的关键要素内容, 可查阅相关文档。

测试设计:在本文主要是指测试用例设计。性能测试用例的设计依据是业务建模。业务建模是指对系统各种关键业务场景的抽取以及它们之间比例的确定。业务模型的成功建立是成功执行性能测试的关键。业务建模的方法一般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借鉴相同系统已有的模型。二是分析历史数据。有时候, 在这两个方法都无法展开时, 根据2~8原则进行建立。

测试开发:性能测试一般是借助于性能测试工具进行的。但工具是需要通过开发相应的脚本才能完成相应的任务。即使有的项目可以采取录制的手段获得脚本, 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需要对脚本进行相应修改与调试才能满足我们性能测试目的。另外, 工具不是万能的, 有些项目不适用于已有的工具。此时需要我们进行必要的软件与脚本开发, 如开发动态库使目前的工具能支持我们的测试需求, 或者是重新开发相关的模拟器与挡板程序以及相应性能统计分析工具。

测试执行:测试执行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在测试环境与测试数据准备妥当之后, 根据业务模型建立的业务场景直接运行相应的测试用例。测试执行过程要注意的地方有3个, 每次测试前的环境恢复, 测试过程与结果的监控, 测试后环境的清理。其中, 测试过程的监控, 主要是指系统资源使用情况的监控, 如 (cpu利用率, mem占用率, I/O频度) , 同时也包括特定要求的其它监控, 如磁盘占用率等。

测试结果评估:根据每次测试过程中监控到的系统资源使用情况, 以及借助于自动化工具给出的测试结果分析报告或采用脚本 (或分析程序) 对日志文件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分析报告, 对照测试目的, 从而得出测试的结果是否通过的结论。同时对测试分析与统计的结果要进行评估, 评估测试结果与真实理论结果之间的偏差。并写成测试报告。如果测试结果与期望值差距太大, 要在测试报告中分析原因并写出自己的改进建议供研发人员参考。

5 结语

本文主要从性能测试的基本概念、测试目的、性能测试的指标以及性能测试的一般过程进行了相应的论述。重点阐述了几个易混淆的几个基本概念与性能测试的一般过程。因篇幅关系, 性能测试的一般过程中的部分概念与内容没有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与实例说明。本文旨在明辨概念与如何进行性能测试提供一般的方法指导。与实践相结合的部分, 准备在后续的小文中单独进行总结。另外, 上述性能测试的一般过程是我在实际性能测试过程中的总结, 有些小的项目不一定完全适合这个过程。因此, 具体的性能测试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裁剪。

摘要:首先对性能测试中易混淆的且必须要掌握的概念进行了阐述, 接着论述了性能测试的目的与主要性能指标等基本概念, 然后着重讲述了软件性能测试的一般过程, 为如何进行性能测试提供了一般的方法指导。

关键词:性能,性能测试,负载测试,响应时间,吞吐量业务建模

参考文献

3.名词解释与基本概念 篇三

就2013~2016年高考化学试卷中涉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题目进行分析,对高三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复习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近4年高考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各知识点的命题统计情况

注:第II卷有部分化学试题需要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才能做出,又属于元素化合物知识或化学实验部分的以及选考题没统计。

从上表分析中看出,高考把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作为“核心知識”进行重点考查。

二、2017年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复习策略

1、研究考纲,提高复习效率。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通过研究学习,可以把握高考命题趋势,明确复习重点,可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复习时要以课本为复习过程的支撑点,按照《考试大纲》要求的知识内容,逐条逐点对照过关,使课本的知识内容系统化和结构化,构建学科主干知识网络,充分理解每个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形成坚实的知识体系。

2、遵循《考试说明》,紧扣课本夯实基础

课本是知识与方法的重要载体是复习之本,只有真正掌握课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部分高考题直接取材于课本如:2013年:第10题浓盐酸和铁反应、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第28题可逆反应中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2014年:第9题A、B、C三个选项的方程式,第10题的四个化学实验装置图;2015年:26题锌锰干电池;2016年:第7题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等等。

回到课本不是要对课本知识死记硬背,而是要通过对课本内容深入的领会和理解来掌握化学知识。在复习中要增强对课本的使用意识,以课本为复习过程的支撑点,按化学科《考试说明》要求的知识内容,逐条逐项的对照过关,使课本的概念与理论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即将零碎分散而繁杂的知识点串联成知识线,再将各知识线并联成知识网,从而形成知识面。使概念理论浓缩与凸现,便于“系统记忆”。从而达到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学化学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形成结构合理、完善的理论知识网络的目的。

3、归纳总结,讲究效率。

在复习过程中,要对各种相关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首先要将相关概念、理论知识进行并合和串联,如四大平衡即“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都可以用化学平衡来进行统领或从化学平衡来归纳和发散。其次是要将基本概念、理论知识置于化学学科的大环境中,注意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与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交叉融合。化学概念零碎分散,而且不少概念相似难辨,这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与难点。因此,我们有必要借助表格与图形来区别相关概念。注意在复习中挖掘不同概念的相互关系,着力找出它们的相似点,相异点及联系。进行科学分类,精心对比。如在强弱电解质的复习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会画一张图即冰醋酸中加入水的导电性图,能熟练填写两张表即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从各个角度的对比表。这样对强弱电解质的认知更加深入,凡涉及强弱电解质的题目可以说大部分能够解决。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盐酸与醋酸的比较

相同pH值、相同体积的盐酸与醋酸的比较

4、精讲精练,巩固复习效果。

课堂精讲,讲清重点、难点、易混点,讲清知识体系。课后精练才能既有典型性、针对性,又有启发性、时代性。学生才有时间和空间去进行归纳反思,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提高和巩固复习效果。也只有通过精讲精练,巩固复习,才能避免出现“刚复习过的知识,变换角度再出现时,学生失分严重”、“刚复习的内容,本次考试中出现,学生却不能复述、再现”等现象。

复习过程是一项具体、细致、系统的工作,而化学学科的特点是知识点较分散,基本原理、概念较多,知识间的联系又比较紧密,所以,在化学学科的复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为指导,帮助学生构建学科知识网络,知识点要落到实处、知识主线要清晰、知识要系统;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摆脱题海战术的羁绊,突出学科的重点、主干知识,把日常训练内化为学生的能力,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提高复习的效率和效益。

4.逻辑狗儿童思维训练与基本解释 篇四

通过《逻辑狗》的学习来提升孩子的思维,打造孩子的思维品质,让孩子的一生都受益是尤为的重要的,逻辑思维的发展对幼儿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意义: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和掌握抽象复杂概念能力的人,教学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儿童学会如何思维。”1961年美国全国教育协会上在“美国教育的中心目的” 一文中声明:“贯穿于所有各种教育的中心目的――教育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培养思维能力。

幼儿思维的发展是有关键期的。两岁半―三岁是从直接行动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五岁―六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抓住关键期适当引导,可以给我们带来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随着家长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市场上的教育产品层出不穷,眼花缭乱。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现在我们谈论最多的就是皮亚杰的“智力起源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等等,而逻辑狗教学活动对孩子的逻辑性思维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因为它不单单只在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让孩子学会如何思维。

学习逻辑狗的好处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通过细致观察图片,找出不同,发展孩子的观察能力,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得到提升!

2、通过对应和连线活动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转换能力。

3、通过相关事物的联系,发展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

4、通过按钮与图片位置的对应,发展孩子的快速记忆能力。

5、通过计算游戏,发展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

6、通过想象活动,提升孩子的创造能力。

5.初一数学上册基本概念与学习建议 篇五

(1)预习时先浏览本节的内容,掌握知识梗概;然后对重要概念、法则进行体会、思考,对难以理解的知识作出标记,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准备好上课需要的学习用具,相关资料等等。

(2)课后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培养复习习惯。

二.课堂上要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1)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

(2)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

(3)记小结、记探究结论、记课后思考题等。

三.课后要培养良好的做作业的习惯,良好的做作业习惯应包括:

(1)要养成作业前看书的习惯,做作业前要认真复习例题的解题格式、步骤和方法。

(2)要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如遇到难题不会做时,可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弄懂以后独立完成。

(3)要养成对已做作业进行再思考的习惯。每次做新的作业之前,最好对前一天的作业进行反馈,包括:题型、解题思路、出现问题,也可收集错题(学生可以整理成错题集)

四.要培养大胆质疑习惯

初中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有的学生不敢大胆的对所遇到的问题质疑,课堂上是这样,课外也是这样。初一新生在课堂上要大胆发言、积极讨论,课后勤思多问,培养出喜欢质疑的良好习惯。

五.听过会忘、看能记住,做才理解

初一新生多数的孩子善于动脑,有些难题孩子们想一想就能得出答案,但是孩子们多数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或者懒得去计算、去推理。希望孩子们,去计算,去推理,养成要多动手的好习惯。

6.名词解释与基本概念 篇六

1 “热力学平衡态”概念的延展性讲解

在物理化学教学中,尤其是在热力学部分的教学中,学生能否准确理解“热力学平衡态”概念直接影响他们能否完全掌握热力学的基本内容,并为后续课程奠定扎实基础。教材中对“热力学平衡态”的定义是通过一段文字的叙述来给出的:“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经过足够长的时间,系统各部分可观测到的宏观性质都不随时间而改变;此后即使切断系统与环境间能量与质量的传递,系统的宏观性质仍不改变”。尽管这个定义很严谨,而且后文又从热平衡、力平衡、相平衡和化学平衡上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并明确其在微观上是一个动态平衡,但综合作者的教学经验可知,学生仍难以全面理解该定义。

为了提高该知识点的教学效果,作者在教学中采用延展性的讲解思路,先提出在物理中所学习过的匀速直线运动,学生们已经学过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和在静止时均受力平衡,因此二者同属于平衡状态,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平衡态并非仅仅是指静止(或定态)。接着举例说明水在101.325 kPa、273 K下的固-液相平衡,从微观上来看,在某一时间段内,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水量,与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水量相同,但从宏观上来看,系统并没有发生变化,且此时温度不变(热平衡),相组成不变(相平衡),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动态平衡”的概念。其次举例说明化学平衡,aA+bB=yY+zZ在反应达到平衡时,虽然从宏观上看来好像是反应完全停止了,但在微观上看来,其实是正向反应与逆向反应的反应速率恰好相等,这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平衡态就是该变化过程在一定条件下最终进行的限度。最后,也是最为关键和重要的是要把“热力学平衡态”与“可逆过程”联系起来,在热力学教学内容中,有相当多的篇幅是对可逆过程进行讨论的,其实可逆过程也可以近似看作是一种平衡态,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在讲授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关“可逆过程”的内容时,作者先将教材[3]中理想气体活塞的可逆膨胀和可逆压缩讲解清楚,接着以设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每次从活塞上取走(或添加)一颗砂粒时,系统的内压与外压相差无限微小,是否可以将其看作是无限接近平衡的一个变化过程?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如此一来,学生也就不难接受“可逆过程”其实也可以近似地看作是一种“热力学平衡态”了[10]。

2 “等压热”、“焓变”与“热力学状态函数”的串并讲解

如果某系统不做非体积功,则该系统经历等压过程后,其所吸收的热在数值上等于该系统的焓变,即:

ΔH=Qp=∫CpmdT (1)

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该概念本身并不困难,难点在于如何使学生理解:对于非等压过程,比如等容(或等温、绝热)过程,该等式仍然成立。

学生自然而然产生的第一个疑问是:对于等容过程,该过程所产生的热就是等容热Qv,并无等压热Qp,怎么会有该过程的焓变ΔH=Qp呢?第二个疑问是:对于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系统的焓变ΔH=0,而该过程产生的热Q=-W, 并不一定为零,如何理解等温过程的ΔH=Qp呢?第三个疑问是:对于绝热过程,系统与环境并无热交换,即Q=0, 那为什么该过程的焓变ΔH 不一定为零,且ΔH=Qp呢?

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些疑问,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对于过程发生的条件与其热力学状态函数改变量之间的关系尚未吃透。笔者的教学实践表明,要想避免学生产生类似的疑问,一定要在这里把状态函数的基本特征进行联系讲解。

我们知道:热力学状态函数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对于始态和终态均相同的两个过程而言,其热力学状态函数的改变量是相等的,比如:有两个相同始态的系统,分别经历等压过程和等容过程,达到相同的终态,如图1所示。

根据以上讨论,可以从图1中非常容易地得出:对于等容过程而言,公式ΔH=Qp也是成立的。对于等温和绝热过程的讲解思路与此完全相同,只不过对于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而言,由于温度不变,dT=0,因此根据公式(1)可得其ΔH=Qp=0。

3 举例讲解压强对气相化学反应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

在教材[3]中,有关化学反应“标准平衡常数”Kθ有这样的陈述:(1)气相反应的化学标准平衡常数不随压力变化而变化;(2)改变气相反应的压强,只会使平衡组成发生变化。

而对于“标准平衡常数”,许多同学的理解是Kθ与气相反应各个组元的分压pB密切相关,如下式所示:

Κθ=Π(pBpθ)υB (2)

既然改变压强会改变平衡组成,那么pB也会随着总压改变,“Kθ好像应该会产生变化的嘛”。这样一来,学生自然而然会对上述知识点产生疑惑,感觉是相互矛盾的。为了更好地讲解清楚这一知识点,笔者采用了举例说明的方式,对此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

首先,对于任意某一反应,若ABYZ四种物质均为气相,即:

aA+bB=yY+zZ (3)

其在一定温度T,总压p下的吉布斯能改变量可写为:

ΔrGm(Τ)=y[μYθ(Τ)+RΤln(pY/pθ)]+z[μΖθ(Τ)+RΤln(pz/pθ)]-a[μAθ(Τ)+RΤln(pA/pθ)]-b[μBθ(Τ)+RΤln(pB/pθ)]=BvBμBθ(Τ)+RΤlnΠB(pB/pθ)vB=ΔrGmθ(Τ)+RΤlnΠB(pB/pθ)vB

根据吉布斯判据可知,在不做非体积功的前提下,当反应(3)在等温等压(T,p)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其吉布斯能改变量ΔrGm(T)=0,则:

ΔrGmθ(Τ)+RΤlnΠB(pB/pθ)vB=0 (4)

Κθ(Τ)=ΠB(pB/pθ)vB=exp(-ΔrGmθ(Τ)RΤ) (5)

从(5)式可见,标准平衡常数Kθ的数值大小仅与温度T和该反应的ΔrGmθ(T)有关,与总压p无关,亦即标准平衡常数Kθ在一定温度下是一个定值,不随总压变化。

在讨论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时,可以举合成氨反应为例:

N2(g)+3H2(g)=2NH3(g) (6)

当该反应在一定温度T和压力p下达到平衡时,其标准平衡常数为:

Κθ(Τ)=(pΝΗ3/pθ)2(pΝ2/pθ)(pΗ2/pθ)3=exp(-ΔrGmθ(Τ)RΤ) (7)

如果保持温度T不变,将此平衡体系的总压强p增加至原来的2倍,这时各组分的分压分别变为原来的2倍,则此时:

Q=(2pΝΗ3/pθ)2(2pΝ2/pθ)(2pΗ2/pθ)3=14Κθ(Τ) (8)

即原平衡被破坏,反应将向右进行。随着反应的进行,pN2和pH2不断下降,pNH3不断增高,反应向生成物NH3增多的方向移动,即反应向∑vB<0的方向移动,最后使Q=Kθ,体系在新的条件下重新达到平衡,但是该反应的Kθ(T)数值并未改变。

4 结 语

物理化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的课程,作为一名物理化学教师, 需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进行探索改进,尽量避免学生在学习深奥理论的同时,产生较强的逆反厌学情绪,笔者在多年的课堂一线教学中,不断总结个人不足,针对课程难点和重点,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课堂讲授方法,教学实践表明,这些方法都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果,同学们对于这些难点和重点的学习效果以及对于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也大大加强。诚然,所有这些讲授方法和技巧并不是对每一个学生都有效果,笔者提出这些方法和技巧,谨为抛砖之举,冀盼与同行讨论提高。

摘要:在物理化学教学中,能否使学生深入理解热力学平衡态、热力学状态函数和化学反应标准平衡常数这些基本概念,对于整个课程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这几个基本概念的讲解思路和讲授技巧出发,对于物理化学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改革的经验和心得体会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些初步探索。

关键词:物理化学,热力学平衡,状态函数,标准平衡常数,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胡英,吕瑞东,刘国杰,等.物理化学[M].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6.

[2]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等.物理化学(上册)[M].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8.

[3]程兰征,章燕豪.物理化学(机械热加工及金属材料专业用)[M].第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2.

[4]朱志昂.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J].大学化学,2012,27(05):9-13.

[5]李学峰,赵艳茹.案例法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化学,2012,27(05):14-16.

[6]杨风霞,连照勋.提高物理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J].大学化学,2012,27(04):23-26.

[7]黑恩成,彭昌军,薛平,等.在改革与创新实践中提升“物理化学”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0(4):30-31.

[8]庞秀江,陈利,孟阿兰.物理化学课堂教学中多向交流的教学模式探索[J].大学化学,2010,25(05):28-30.

[9]李长顺.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6(7):147-148.

7.名词解释与基本概念 篇七

关键词:公共管理;新公共管理;生成;基本内涵

中图分类号:R197.322 文献标识码:A

一、公共管理概念的生成

(一)从1970年到1990年,英国学者用公共管理概念替换公共行政概念的学术发展轨迹。英国在议会主权的政治体制下,学者没有真正接受把政治与行政进行严格区分的观点,一直把公共行政学当成政治学的一个学术子系统,被对市场灵活的组织以及分权的强调取而代之,认为历届政府将提供公共服务效率置于向贫困之中的人们提供公共服务的需求之上,缩减了公共部门的规模,大量研究经费被输送到关于中央政府的管理和效率研究中,教学方面,本科以下的BTEC要求公共行政课程是一种实质性的技术内容。在这段时间中,大量公共管理研究生课程被创造出来,学术追求与改革相呼应。而格雷与詹金斯看到:“英国公共行政研究被重新定义为公共管理,公共管理研究被安排在商学院,专门的研究机构试图连接理论、咨询世界各种专业机构,在这些机构的努力下,公共行政被描述为相当乏味的领域,是可以在一个通过私有化的公共部门中提供工作,是一种课程。因此,英国公共行政研究把公共管理视为对自身进行重构的方向,使这一学科更加职业化,变得更加实用。钱德勒则认为公共管理研究没有取得进展,认为所谓的公共管理研究是对公共行政学的一种剪裁和扭曲,实质性研究是处于一种极为贫乏的状态中。认为狭隘的公共管理研究就是被剥夺了政治、社会与道德内容的公共行政学,这种缺乏政治或道德内容的研究被看成是乏味不真实的。由此可见,在美国,公共管理实现了公共管理概念建构上的相互牵扯,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途径,包含着对公共行政概念不同的认识和理解,起到一种制衡和“中和”的作用。而英国在管理注意的方向上更加坚决、偏激。

(二)美国人的公共管理概念是一个由政策学院加以使用的专门术语。而在英国公共行政概念包含着浓烈的政治属性,公共行政概念被归入了公共管理概念之下。胡德指出,新公共管理与减缓逆转政府增长、从核心政府机构转向私有化、自动化的发展、更加国际化议程的发展等四股行政“元潮流”有关。NPM的起源具有“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部门中企业类型的“管理主义”浪潮两种不同理念联姻,继承的是国家科学管理运动的传统。在不同国家中,NPM转向了更加分散化的公共组织;更加强调资源使用上的有序性和节约性;更多强调“抓手管理”;更加根据所要提供服务的范围、层次与内容;尝试依据预先预定的产出标准。

而罗兹则认为:“新公共管理包含一种对管理而不是政策的关注,是建立起一种强调产出目标、金钱机理等的管理方式,是将公共官僚机构分散化为以使用者付费为基础的相互关系的机构。”由此可见,新公共管理概念成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以“私有化”、“市场化”为取向的政府改革运动的共同旗帜。同时,奥斯本与盖布勒,从十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企业家政府”的基本内容,“掌舵,而不是划桨”也被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支持者封为座右铭。根据BIDS的数据,在整个1990年代末新公共管理得到了国际层面上的广泛使用,至此,新公共管理运动成了公共行政研究领域中的学术运动,不再仅仅是一场政府改革运动[1]。

二、公共管理概念的基本内涵

从20世纪70年底啊以来,公共管理概念被赋予了强烈的反公共行政取向。在进步主义时期,“公共管理”成了一种公共行政模式的替代方案。而作为实践模式,它追求的是颠覆公共行政的基本价值;而作为研究的主题,它力求区别于传统的公共研究,是以一种新的公共管理概念出现的。同时,又被赋予了特定的内涵。新公共管理运动是一场逐渐扩散到整个世界的政府改革运动,席卷了主要西方国家,而在各个不同国家之间,他具有不容抹杀的差异。事实上所谓的NPM并不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模型,比公共行政概念更加复杂,如:费利耶等人指出了NPM具有四种模型,其中效率驱动、小型化与分权、追求卓越生成于20世纪80年代,而公共服务导向是从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通过描绘出一种独特的公共服务使命,代表了对私人与公共部门官理理念的一种结合,重新赋予了公共管理者以活力,但又源于一种良好公认的实践的高质量管理理念相协调,受公共服务取向的影响,不仅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侧重面,也具有不同的主题,与公共管理的概念具有一股新偶像规范化的趋势。而1999年,道森和达吉指出,新公共管理最初是管理主义与理性选择的概念,随后探讨了伦理、规制、民主等本质。可以定义为传统公共部门概念和价值事物的切题性。而凯利通过对代表性官僚制的一种实用主义解释,发现了民主和新公共管理之间的协调方案。由此可见,新公共管理概念纳入了公共行政学的规范研究传统中。

参考文献

8.名词解释与基本概念 篇八

1.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被称为网络协议。一个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语法:即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

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作出的响应 时序:即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对于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协议最好的组织形式是层次结构模型

2.我们将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定义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计算机网络中采用层次结构具有如下优点:各层之间互相独立;灵活性好;各层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会影响其它层;易于实现和维护;有利于促进标准化。世界第一个网络结构体系是IBM公司1974年提出的,命名为“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4.在OSI参考标准中采用三级抽象,即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和协议规格说明书。OSI参数模型并没有提供可以实现的方法。

5.OSI将整个通信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划分的原则是:网中各结点都有相同的层次;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每一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上层提供服务;不同结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6.OSI参考模型各层的主要功能如下:

物理层:利用物理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送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在通信的实体之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送以帧为

单位的数据,采用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网络层:通过路由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网络层要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网络互连的功能。

传输层: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透明地传送报文。它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因而是计算机通信体系结构中最关键的一层。

会话层:组织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并管理数据的交换。表示层: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它包括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功能。

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应用层不仅要提供应用进程所需要的信息交换和远程操作,而且还要作为应用进程的用户代理,来完成一些为进行信息交换所必需的功能。它包括:文件传送访问和管理FTAM、虚拟终端VT、事务处理TP远程数据库访问RDA、制造业报文规范MMS、目录服务DS等协议。

7.TCP/IP参考模型应用层与OSI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相对应,传输层与OSI传输层相对应,互连层与OSI网络层相对应,主机—网络层与OSI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相对应。

8.TCP/IP参数参考模型互连层的主要功能是将主机的报文分组发送到目的主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处理接收的数据报;处理互连的路径、流控和拥塞问题。TCP/IP参考模型的互连层相当于OSI参考模型网络层的无连接网络服务。

9.TCP/IP协议是一种可靠地面向连接的协议,UDP协议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TCP协议要完成流量控制功能,协调收发双发的发送与接收速度,达到正确传输的目的。UDP协议主要是用

于不要求分组顺序到达的传输中,分组传输顺序检查和排序由应用层完成。

10.TCP/IP参考模型应用层协议有:网络终端协议TELNET、文件传输协议FTP、电子邮件协议SMTP、域名服务协议DNS、路由信息协议RIP、网络文件系统NFS、HTTP协议用于WWW服务。

11.按层次结构思想,TCP/IP协议分布于不同的层次,组成了一组从上到下单向依赖的协议栈或协议簇。

12.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共同之处就是都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概念。

13.在TCP/IP参考模型中,互连层之下是主机—网络层,也是参考模型的最底层,负责通过网络发送接收IP数据报。从一个网络到另一网络,这一层协议可以是不同的。它包括各种物理网协议。

14.地址解析协议ARP/RARP不属于单独的一层,它介于物理地址和IP地址之间,起着屏蔽物理地址细节的作用。IP可以建立在ARP/RARP上,也可以建立在网络硬件接口协议上。IP协议横跨整个层次,TCP、UDP协议都要通过IP协议来发送、接收数据。TCP协议提供可靠地面向连接服务,UDP协议提供简单的无连接服务。

15.应用层协议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依赖于面向连接的TCP协议;一类依赖于无连接的UDP协议;而另一类则既可依赖TCP协议,也可依赖UDP协议。依赖TCP协议的主要由文件传输协议FTP、电子邮件协议SMT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依赖UDP协议的主要由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TFTP;既依赖TCP又依赖UDP协议的域名服务DNS.16.TCP/IP参考模型的传输层定义了两种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9.党建概念专有名词解释 篇九

1.九家工作法:群众干部如家人、群众疾苦如家珍、干部下访如家访、群众来信如家书、群众农活如家活、群众难事如家事、群众致富如家业、党员服务如家务、群众监督如家长。

2.党员教育培训“十百千万”工程:在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以建立十个省级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百个党员创业就业培训中心、千个基层党员轮训课堂、万个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点为主要内容的党员教育培训“十百千万”工程,全方位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为推动福建跨越发展、加快海西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3.“119”工程:整合全县党校办学资源,设立1个县级党员创业就业培训中心、1个远程教育“流动广场”和9个乡(镇)党员轮训课堂。

4.建立“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实行“联述”,年初各级党组织书记分别提出基层党建工作目标任务,报上级党委,年底就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分别向上一级党委进行专项述职;开展“联评”,组织基层党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对各级党组织抓党建工作情况进行评议;注重“联考”,把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作为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以及村(社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和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5.“168”党建工作机制:建立一套村党组织领导下的组织 1

“目标管理”、个人“设岗定责”机制;实行征求意见、议事决策、任务分解、公开承诺、组织实施、考评奖惩的“六步工作法”;发挥村党组织、村委会、党员队伍、群团组织、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老人协会和农民群众等村级各类组织和各支队伍的“八个方面作用”。

6.“5+5”管理办法:党支部:对有出国(境)党员的党支部明确了五项任务,在党员出国(境)前,对其进行一次思想教育并提出要求;每年与出国(境)党员联系一次,介绍家乡的发展和变化,了解党员在外情况;每年召开一次回国党员和出国(境)党员亲属座谈会;帮助出国(境)党员亲属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出国(境)党员回国探亲期间,要及时组织他们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党员出国(境)必须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在出国(境)前向党组织做一次思想汇报,并报告出国(境)事由、时间、地点及联系方式;出国(境)后,委托亲属每月或每季度向党组织代为缴纳一次党费;每年主动向党组织作一次思想汇报;每年为家乡做一件实事、好事;回国探亲期间,要主动参加一次以上党的组织生活。

7.“135”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强化社区党组织一个领导核心;建设社区工作者、党员和志愿者三支队伍;建立健全共同参与组织机制、民主管理监督机制、基本建设保障机制、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党建责任落实机制五项工作机制。

8.社区党员“1234”志愿服务机制:建立一支以党员为主导、社区志愿者为主体的党员志愿服务队,面对社区党员、社区

2群众两个群体做好生产生活、文化娱乐、安定稳定三个方面服务,并采取居民群众评议、社区党员评议、服务对象评议、上级组织评议四级评议办法。

9.社区“五项工程”:开展以基层组织为核心的党员先锋工程,以维护稳定为基础的平安社区工程,以文化活动为载体的提高素质工程,以服务居民为宗旨的便民服务工程和以居民参与为重点的共驻共建工程。

10.“三五”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机制:实现引领企业政治发展方向、引领构建和谐企业、引领先进企业文化、引领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引领企业党群共建;落实班子建设双进入、党务干部双选聘、党员队伍双培养、党群活动双联动、党建经费双保障;推进领导管理层级化、工作覆盖网络化、工作推动系统化、资源整合区域化、责任落实常态化。

11.双培双推党建主题活动:“双培”,即把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把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双推”,即把下岗职工党员推荐到企业就业,把党员技术骨干推荐为中高层管理人员。

12.机关党建“一定三评三落实”:机关党组(党委)决定目标任务,通过月点评、季小评、年总评,确保目标任务责任落实、进度落实、奖惩落实。

13.“1263”机关党建工作机制:明确机关党建走前头“一个目标”,落实服务中心、建好队伍“两大任务”,抓好“一岗双责”、促进履职、思想作风、党内监督、文明和谐、基层组织“六个重点”,坚持省、市、县“三级联创”机关党建工作先进单位。3

上一篇:参加幼儿园家长会感想下一篇:东丰三中校园消防安全演练方案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