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基层团组织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

2024-11-01

国有企业基层团组织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精选8篇)

1.国有企业基层团组织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 篇一

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当前我国社会建设进程和经济水平的提升,虽然为国有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是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而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必然促使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提升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是国有企业当前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应重视和研究的课题之一。文章通过分析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提升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希冀能有效促进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充分发挥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切实提高党组织的带头示范作用。

随着国际形势的愈加复杂以及我国进入新时代,各类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大、中、小企业)都面临着深远的变革形势,尤其是国有企业作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要想在愈加激烈的竞争中始终保持发展优势,就必须不断地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而基层党组织建设是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况且,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的产业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企业员工的思想也有了更多新的变化,而这些新情况都要求我国国有企业必须创新党建工作,而党建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国有企业的生产、运营以及发展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提升企业员工岗位的责任意识、思想政治水平以及工作热情等方面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矛盾。一方面,我们要深入了解和分析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另一方面,我们要针对已有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改革创新,以确保国有企业的基层党建工作落到实处,为国有企业将来的建设与发展增添助力。

一、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

我国的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已经经历了诞生、发展、高峰这几个过程。虽然过程是曲折的,但也渐渐明确了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其中,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的良好发挥与现代化企业组织的建设是目前国有企业应该解决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正处于新形势下,各种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也十分复杂。例如,企业员工的正当利益与国有企业的领导效能息息相关,领导的失责会损害普通员工的利益。所以,我们必须确保国有企业的党性,强化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让国有企业能够在不同的时代发挥不同的作用。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现代企业的基层工作包罗万象,因此,这也成了企业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有很多问题就容易在基层工作中出现。所以,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个企业党务工作的基础,每一个党员的素质又直接影响到党务工作的成效,从而也会影响到企业的高效运行,另外,大多数现代企业的优秀领导原来都是基层的党员干部,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根基,基层党员的培养则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就能抓好企业发展的命脉。

二、目前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的不足

企业内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强,部分领导班子之间交心通气不够,彼此之间协调配合不够紧密,对一些重大工作缺乏深入的交流探讨,导致有时在对问题的看法上出现分歧,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另外,在如何组织员工工作上不愿意动脑筋,没有出色的领导能力,没有说服力,让员工心里不服气。不能有效地解决党员员工存在思想困惑,对党员员工树立正确的“三观”缺乏积极指导的作用,因而个别党员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长时间以来制约了公司的发展。

(二)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问题

企业对党员干部的管理不严,党建工作大多流于表面,呈现虚化状态。部分基层党组织党务干部人员管理水平不高、态度懒散,学习内容及方式无法满足当代党员的学习需求,教育管理制度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很多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浮于表面、本末倒置,过于关注所谓的时间和次数要求,轻质量重形式。

(三)企业基层党组织干部和成员的思想认识不足

全球一体化浪潮席卷着世界,也给人们的价值观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在这一背景下,企业中充斥着很多错误的思想,如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以及享乐主义甚嚣尘上,严重侵蚀着企业党员的思想阵地,导致一些企业基层党组织干部信念动摇。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不足也有着一定的关联。另外,个别企业党员对自身地位作用认识不足,对本单位组织生活不关心、不重视,也不愿意参加,即便参加了积极性也不高,不能很好地履行党员职责,对工作也不认真,敷衍了事。这些不好的现象都会影响到公司的发展。

三、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国有企业基層党组织干部和成员的素质能力建设

要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干部和成员的素质能力建设,首先,要提高企业领导团体、基层党组织干部和普通成员对于党建重要性的认识,重视企业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其次,要强化企业内部的思想政治培训,定期组织人员学习党的最新思想,了解党的最新动态,进而提升基层党组织成员的素质能力;再次,要充分发挥优秀党员的模范示范作用,以他们为标杆凝聚组织力量,带动全体员工参与思想教育活动的积极性,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我们为了要确保企业基层党组织成员在今后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中经得住诱惑和考验,必须要培养其具有坚定的信念、耐得住清贫的品质以及无私奉献、不图回报的精神;最后,是要做好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基层党组织成员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带动企业其他职工的思想政治建设,从而使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开展取得良好效果。

(二)针对国有企业各部门有的放矢开展思想政治建设工作

国有企业是一个由不同部门组成的大系统,各个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事,承担着不同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效果,必须针对各部门的实际需求,以各部门的重难点工作为基础展开思想政治教育,逐个击破。例如,对于基层销售部门,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建设的工作重心应该集中到员工心理问题的解决上,销售竞争压力大,在与客户接触中可能会受到委屈,很容易出现心理压力过大的问题,因此,为其提供心理疏导和关怀可以帮助其以健康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始终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以确保部门的稳定经营和企业的持续发展。

(三)与时俱进并合理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不断继承与创新的过程,国有企业的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也不例外。随着我国迈进新时代,国有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国有企业必须勇于创新,不断挑战,以全新的面貌去迎接时代的考验。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必须融合时代发展,体现时代特征。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新思想层出不穷,传统的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很难获得较好的效果,“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也极大地增添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趣味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企业员工参与的热情与兴趣,促进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开展质量。最后,我们还应构建长效、完善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以确保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并推动国有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建设在国有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的运营发展及企业员工的思想都与企业思想政治建设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要根据企业及企业员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社会发展与时代要求来对原有的观念和模式进行全新的变革与创新,以此來保证企业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为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2.国有企业基层团组织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 篇二

第一, 受教主体意识“淡”。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把领导干部、管钱管物等重点岗位人员作为开展反腐倡廉的重要对象。但这些人却普通存在着一些现象。部分领导干部只重视生产经营, 认为开展反腐倡廉教育“耽误”、“影响”生产经营, 把反腐倡廉教育看作是政工部门、书记的本职工作。认识偏、意识谈, 最终形成了接受教育不彻底, 出现了腐败行为。

第二, 施教主体协作“差”。就目前企业基层各组织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情况来看, 本应是党政工团及其他各职能部门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的一项工作, 却似乎只落到了纪检、政工等专职部门, 缺少合力, 削弱了反腐倡廉教育的声势和效果。

第三, 教育内容不够“实”。目前, 一些企业基层组织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仅仅停留在“完成上级任务”, 上级安排什么就学什么, 不能做到结合实际, 与时俱进, 起不到扎实有效的思想教育效果, 难以触及受教对象的思想深处。

第四, 教育形式缺乏“新”。很少有单位能够结合上级组织的总体安排部署, 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有特色的反腐倡廉教育活动, 把文章做到了表面, 停留在了读文件、记笔记、看录相、写心得上。

第五, 监督考核力度“松”。目前, 反腐倡廉工作能够引起企业基层组织重视的, 只是职工有没有发生违规违纪现象, 而对于如何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效果如何却没有硬性指标。长此以往, 反腐倡廉教育容易表面化、形式化, 滋生不良倾向。

二、深刻剖析存在的原因

第一, 教育对象缺乏主动性, 个人发展观不正确。目前, 企业基层组织的考核, 都把经济指标作为主要内容, 造成基层组织只重视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轻视了党风廉政建设、放松了反腐倡廉教育。

第二, 教育体系缺乏协同性, 协调互促不足。政工部门在企业基层组织的地位“淡化”, 在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时, 缺乏全员性, 以致在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中, 其他部门都要由具体负责的纪检部门牵着走, 形成“喊一声、动一下、做一项”的尴尬局面, 其他职能部门主动性、协同性尚显不足, 这当然也表现在政工的其他部门。

第三, 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学习重点不突出。近年来, 各类学习提供的参考资料, 大都是一些有关党的重大论断等纲领性论著, 虽然学习高度有了, 但与基层组织的实际联系不多, 领导照本宣科地念, 职工枯燥乏味地学, 缺乏鲜活性和吸引力, 很难引起职工群众的共鸣。

第四, 教育形式缺乏灵活性, 创新思路不够。目前, 反腐倡廉教育的载体比较单一, 虽然有时会观看教育影像教育片, 但影像教育片能够贴近企业基层组织的反腐倡廉资料很少。检验学习效果基本上就是写心得体会, 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第五, 教育考核缺乏硬考核, 考核力度不够。目前在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 对于企业基层组织有无违规违纪现象的考核较为偏重。但对于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考核, 制度规定内容不够具体明确, 在检查考核中多者图形式, 只要有记录、有笔记、有小结就可过关, 体现了考核的形式化、要求松、力度差, 难以引起上级的重视。

三、对策和办法

第一, 把握重点, 抓好重点时机重点人群的反腐倡廉教育。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企业领导干部考评机制, 做到既考核生产任务指标又考核党建成果;要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坚持用联系、全面、发展的观点评价领导干部;要有针对性地在节假日、婚丧嫁娶、子女升学、过生日、生病住院等时机, 开展好提醒教育;要多组织有实权的重点人群进行集中教育, 变撰写心得体会为座谈讨论, 提高教育效果。

第二, 顾全大局, 不断完善各部门相通的“大宣教”格局。要不断创新反腐倡廉教育机制, 建立起“一把手”为反腐倡廉教育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机制, 从上至下要不断提升政工部门的企业地位, 理顺各部门在反腐腐倡廉教育中的工作职能, 将工作不但要安排到位, 而且要纳入相应的考核, 使反腐倡廉教育真正形成由企业党委主管、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纪检组织协调的“大宣教”格局。

第三, 贴近实际, 广泛运用舆论宣传手段增加教育吸引力。把学习内容转移到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进行一些身边发生的反腐倡廉正反典型舆论宣传的学习, 让领导干部、职工群众在现实的案例学习熏陶中坚定反腐倡廉的道德信念。

第四, 创新思路,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反腐倡廉教育。抓住廉洁文化建设这个新事物, 通过廉洁文艺作品、美术、书法等文艺创作, 让更多的职工群众体会丰富的廉洁文化素材。开展主线活动, 整合资源, 统筹运作, 真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的反腐倡廉“大教育”。

第五, 抓住源头, 注重推进当前监督与考核制度的再完善。在制定党风廉政责任制度中, 应重点考核反腐倡廉的教育效果, 采取随机与领导干部、职工群众座谈等方式检查教育效果, 考核结果要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考核中, 直接兑现到效益工资中, 必要时可把反腐倡廉教育像“安全一票否决”一样对单位或个人进行考核, 以充分激发其主观能动性, 避免一级应付一级的不良现象, 更有力促进企业基层组织反腐倡廉教育跨上新台阶。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四厂)

3.国有企业基层团组织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 篇三

关键词:煤炭企业;基层;党支部

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煤炭需求增速趋缓,煤炭暴利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煤炭行业过去靠透支资源和环境换取发展的经济模式,已不可持续。煤价不断走低,从国际动力煤现货价来看,价格从2011年的130美元/吨左右下降到2013年底的80美元/吨。进入2014年来,国际动力煤价格已跌破80美元/吨。现在很多地区的煤价已跌至成本线以下,煤炭企业亏损面超过七成,一半以上煤企减发、欠发工人工资。通过降成本、降工资缓解压力,现在已经到了很难再降的地步。而这一颓势可能还要持续3-5年,更多中小企业或将被淘汰”。并且煤炭行业属高危行业,工资待遇及福利与其他企业相比已不再具有优势,部分职工思想波动较大,辞职人员较多,企业存在招工难、留人难等不利因素,为安全生产带来很大隐患。

一、目前基层党支部建设之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安全,轻自身建设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中心工作,理应摆在重要的位置,这一点无可厚非。但部分煤炭企业却一味地强调经济利益,忽视党建工作;个别干部甚至认为党务工作是“务虚”搞多了会影响

安全生产;有的基层区队行政负责人表面上支持党建工作,实

际上是把党支部当作一块招牌或摆设;有的对党支部的活动持

“冷漠、反感”的心态。

(二)重经济处罚,轻思想教育

在目前煤炭企业经济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煤炭企业之中,党支部工作的开展依然主要以经济处罚为主,而忽视了思想教育,使得煤炭企业的职工对于党支部工作的具体措施,以及相关的策略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反感。此种方式往往直接影响了干群关系,激化了干群矛盾。煤炭企业的经济形势比较严峻,企业经济效益需要经过职工的努力提升的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更应高偏向于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保护人的“人本观念”。

(三)相关工作方式不能够与时俱进

目前煤炭企业的经营生产出现了新的趋势以及特点,在新的形势下煤炭企业的相关的基层党支部的队伍的工作方式不能够与时俱进,长期处于创造力不足的情况。新的经济环境,基层队伍需要将之前的工作经验以及工作方式作出相应的革新,基层队伍的工作经验没有得到相应的革新是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的党支部建设的瓶颈。

二、新形势下加强煤炭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对策

(一)大胆创新,推动基层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发展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是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形势下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大胆进行探索和创新。一是在思路上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由“唯书、唯上”向“唯实”转变,提高基层党员、职工学习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准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在内容上由单一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向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转变,要适应工作的需要,跟上改革的步伐,注入时代的内容,拓宽服务的领域,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内部改革、机制转换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综合效应,提高企业向心力和竞争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在形式上由集中、统一、泛泛的活动,向小型、灵活、多样的方式转变。摒弃假大空的说教,化为背靠背、面对面的真诚交流;将念文件、抄本本的照本宣科,化为企业文化、知识竞赛、文娱活动中的涓涓细流;将填鸭式的灌输,化为一把锁开一扇心门的钥匙。真正达到春风化雨、寓教于情、寓教于乐目的。

(二)要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党支部建设的规范化模式

规范化制度主要包括有:党支部任期目标管理制度、党日活动制度、党支部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团共建目标管理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内监督制度、党风廉政责任制度、党支部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制度、关于建好党员活动室的有关规定、党支部职责、党支部书记职责、党支部委员职责等。同时,注意制度配套,发挥整体作用。

(三)以市场需求导向塑造思想政治合格的员工

在企业进入经济特殊困难时期,集团公司各级党组织及时把国家的形势、党的政策、企业的困难及成因真实地告诉群众,明事达理、解疑释惑、化解矛盾、凝心聚力,帮助广大干部职工认清形势,使得员工在认清真实的情况下,树立正确的市场观、改革观和困难观,提升职工对于企业改革和发展道德认识,坚定职工改革创新、坚决扭亏的信心,充分技法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集团公司比较经济困难的时候,基层党支部利用榜样的力量,对于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提升。近来,笔者所在的煤炭企业充分发挥各类典型的示范作用和各级干部的表率作用,分系统、分层次选树了一大批英模人物和先进集体,涌现出了多个全国和省级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集团公司“六好”区队及各类先进集体和个人,形成了一个群星闪耀的先进群体。笔者集团公司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事迹,在广大职工中形成了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潮。

(四)把落实体制机制当做党建工作的根本要求

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更应该加强企业的基层党支部的内部管理,党支部需要重新梳理本单位内部的管理制度,将那些不利于操作或者与新形势下的基层党建格格不入的机制进行取消。在新的经济形式下,煤炭企业的经济利润有所下降,之前一直沿用的一定程度上的工作机制必然出现问题并且不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党支部需要针对职工的相关具体实际问题,比如职工认为福利降低、发展空间减小等情绪,要及时创新相应的工作机制将此种情绪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

(五)提高党支部书记队伍素质

新的经济形势下,党支部的基层党建需要加强,重点以及关键在于党支部书记队伍的素质,党支部书记队伍的素质培养是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根本保证,这就要求党支部书记自觉加强理论学习。

第一,是学习要有针对性,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加强关于新的经济形式下,经济理论、企业经营管理理论以及相关的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扎扎实实地把学习重心放在党支部书记“六会”基本功上,坚持主持好党支部的日常工作。

第二,是学习要抓住重点。学习理论知识,应该着眼精髓,把重点放在领会精神实质上,放在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切实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是要注意在实践中学习。新的经济形式,在实际的工作之中必然有着新的实践,关于新的实践必须运用自身所学的新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之中,稳定职工的情绪并且给职工讲解新的形势下的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要注意边干边学,带着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去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党支部书记队伍素质,除了党支部书记自身的努力外,各级还要积极为其创造条件。要结合工作实际,适时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开展党支部书记工作经验交流,为提高素质创造条件,不断增强抓班子、带队伍、议大事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廖丙红.关于新形势下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工作的思考[J].学理论,2013,(28):177-178.DOI:10.3969/j.issn.1002-2589.2013.28.077.

4.国有企业基层团组织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 篇四

及对策建议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综合实力与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着大量企业与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而在现代企业运转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同时,党组织的运转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与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并在另一方面对社会整体的进步与发展造成较大影响。文章主要对新时代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常见问题及优化对策进行分析探究。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党建工作在各行各业的运转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作为党建工作的关键环节,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能够有效地将群众进行团结与组织,并对中央所制定的政策方针进行充分的贯彻落实,进而加强党与人民之间的联系。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能够将党的形象向人民群众进行直观展现,逐渐夯实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与基础;通过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还可以借助贯彻落实中央政策,提高党组织内部凝聚力与战斗力,并由此而提高党对人民群众的服务能力,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

二、现代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一)缺乏主动谋划方面的工作

当前相关人员大多采用传统经验与模式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工作,由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等理念的出现,传统工作理念与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需要;再加上相关人员自身缺乏足够的创新意识,无法进行主动谋划等工作,极大地影响着上级政策的有效落实。

(二)基层党组织无法有效发挥自身职能

由于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基层党组织内部缺乏有效的教育培训工作,对相关人员日常工作过程缺乏事实有效的监管,导致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缺乏足够的责任意识,将自己与普通群众看齐,当遇到某些困难与问题时产生退缩心理,极大地影响着相关工作的有效进展,并由此导致基层党组织无法充分发挥自身职能。

(三)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部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相关人员自身思想观念较为传统,对该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且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对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无法做到明确认知,同时缺乏批评与自我批评,极大地影响着基层党组织正常的运转与发展。

(四)党建工作的推进水平较低

在现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为了加强建设水平的提高,相关单位及人员需要加强宣传工作的开展,以此来促使更多的人能够认识与了解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与工作过程中,由于相关人员过于注重实际工作的完成,对宣传推广方面缺乏重视,由此导致人们对党建工作缺乏足够的了解。此外,由于部分党员干部对党务工作存在轻视现象,缺乏与有关部门之间的联合,这影响到现代党建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三、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的影响因素

(一)相关人员对党建工作缺乏足够的了解

为了保障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水平,相关单位及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党建工作,以此为基础采取合理措施推进党建工作,避免工作失误等问题的出现。由于其自身的思想观念较为传统,对党建工作的认识不足,在日常工作中无法充分完成工作任务,增加了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出现的概率。

(二)党建工作缺乏有效的培训学习

由于部分党员干部自身年龄较大,对新鲜事物、思想及技术等方面无法进行有效的学习与掌握,由此导致学习培训工作的质量较低,这极大地影响着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的提高,并在另一方面影响着党建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三)党建工作缺乏明确定位

党建工作定位的明确与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研究发现,这主要是由于相关人员在日常党建工作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眼前工作,各个环节的分工较为混乱,无法有效保障党建工作的水平。同时,在落实上级政策与方针的过程中,相关人员仅仅走个流程,导致部分政策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地位,进而对党建工作的进步与发展造成阻碍。

(四)上级部门的帮扶督导工作不足

在现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上级部门的帮扶督导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相关人员可以借助上级部门对基层党组织的审查与考核,以此来确保上级政策能够充分得到贯彻落实。由于现代基层党组织的数量过多,上级部门无法面面俱到,导致部分党组织内部存在大量缺陷与不足,极大地影响着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并由此而影响到社会整体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观念的转变

传统观念导致部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受到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建设的水平与效率,相關单位及人员需要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加强现代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应用,引进外界先进理念与工作模式,遵循党与群众为一家的理念,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的工作热情与责任意识,保障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水平。

(二)加强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

党中央制定方针等待落实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发挥着基础关键的作用,影响着党与群众之间的联系。相关单位及人员需要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加强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以此来促进党员干部自身工作能力的提高,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的作用,促进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三)加强群众服务载体的创新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党建服务工作的需求标准在逐渐提高,并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为了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相关人员可以借助微信、微博等现代化工具,拓展党建工作的覆盖范围,建立起更加先进专业的党建服务团队,促使党建人员及党员干部能够与群众联系更密切,以此来推动我国党建工作整体的进步与发展。

(四)建设高素质党员团队

为了加强现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相关单位及人员需要加强现代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学习,以此来为党建工作人员进行全面、专业、系统化的培训,强化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与技术能力;同时,相关人员还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的开展,引进外界优质党务人才,进而创建出一支高素质党员团队,保障党建等工作的水平。

(五)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相关企业或单位需要加强各种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促使更多的党建人员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与担当,强化自身的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方向与道路,并严格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保障自身廉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更多的人参与到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中来,推动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

(六)加强基层组组织建设管理机制的完善

在现代相关企业或单位日常运转发展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根据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度,并结合单位内部现有的管理制度,来创建出更加完善的管理机制,规范党建工作人员行为,避免某些不必要问题的出现,保障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与运转进行,促使基层党组织向着正常化、制度化及规范化等方向发展。

(七)加强上级部门对基层党组织帮扶力度

为了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与完善,相关单位及人员需要借助上级部门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相应帮扶。为了确保帮扶的水平,上级部门首先需要加强计划指导,将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行研究探讨,并督促各部门辅助。上级部门需要遴选一些特定人员作为责任人,传达上级部门所发出的指令与精神,对党组织整体及人员进行相应的考核,确保党组织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转。最后,上级部门需要优化创新相应的帮扶机制,促进基层党组织自身实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避免党组织自身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

五、结语

5.国有企业基层团组织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 篇五

及对策建议思考

文化作为软实力,可以有效增强员工的凝聚力以及战斗力。因此,需要充分重视文化建设。基于此,文章结合基层央行的发展状况,就基层央行的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的建议。

文化是软实力,文化是竞争力,文化是生产力。作为基层人民银行,如何通过央行文化建设来增强广大员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使其认真履行职责,已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目前基层央行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部分基层央行仅将文化建设写在“文头”、讲在“口头”、摆在“案头”,并没有放在“心头”,只作表面文章,力求在形式上“做秀”,并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中。表现为部分基层央行由于缺乏对文化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没有对文化建设工作予以足够重视,不能主动地对文化建设进行研究,不能将文化建设当作工作的重中之重抓深抓细。为了应付上级行文化建设工作的安排和要求,只是被动地以文件形式成立了文化建设领导工作组、制订了文化建设实施方案,随后在相关会议上讲了几次,在墙上挂了几块有关文化建设的板面,然后将文件及会议记录束之高阁,摆在了办公桌上,以备检查,就算万事大吉,结果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究其实只能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第二,部分基层央行仅将文化建设当作各项工作中的一项,并没有和全行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没有实现文化建设和业务工作的融合,硬将文化建设“割裂”成相对独立的一个“断层”,文化建设和其他工作“两张皮”。表现为部分基层央行由于对文化建设的作用认识不透,片面地把文化建设与业务工作看作是两码事,简单地把文化建设当作各项工作中的一项,没有把央行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渗透融入基层央行业务工作当中,没有把文化建设同全行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央行文化建设与各项工作任务未达到自觉自愿的统一,未形成协调配合的局面,央行文化未起到做好各项工作的推动作用,形成两张皮、两分离。

第三,部分基层央行文化建设并没有真正调动和凝聚起全体员工,没有得到全体员工的广泛参与,致使文化建设“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表现为部分基层央行由于对文化建设宣传发动不够,没有在全体员工中对文化建设形成共识、达成一致,结果使文化建设工作变成了少数几位领导、少数几个部门的事,其他员工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基层央行文化建设缺乏活力和动力,缺乏群众基础,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第四,部分基层央行对文化建设的内涵认识肤浅,简单地将学习培训、举行活动当作文化建设的全部内容,使文化建设在实际执行中“歪曲化”,大有“一叶瞕目,不见泰山”的感觉。表现为部分基层央行由于对文化建设的内涵认识不清,对文化建设相关内容掌握不全,结果在文化建设中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仅找了一些文化建设方面的文章进行集中培训学习,让员工抄写了一定数量的笔记,撰写了几篇学习心得体会,举行了几场演讲比赛,组织了几次座谈交流,搞起了阶段性、运动式的文化建设活动,这样就认为是搞好文化建设了,可到头来提起央行文化还是一知半解、模棱两可,充其量只得到了皮毛丢掉了实质。

第五,部分基層央行并没有深入提炼具有自身特色的央行文化,仅引用、借用甚至抄袭其他机构的文化内容,使自身的文化变成了“四不像”。表现为部分基层央行由于急于求成、贪多图快,不是认真总结、研究、提炼本行员工在履行职责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被员工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守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和工作作风等体现央行独特内涵、素质和风格的渗透于基层央行工作各个方面的文化,而是本着拿来主义的原则,从其他行或其他单位甚至在网络上摘抄一些文化建设的内容,简单地进行整理和拼凑,或改头换面,嫁接成自己的文化,结果这种借来的文化终因不符合本行实际、不具本地特色、缺乏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水土不服,难以存活。

二、解决目前基层央行文化建设存在主要问题的建议

第一,提高认识,调整思路,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将思想和行为自觉统一到文化建设中。基层央行员工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央行文化就是具有央行特色的精神理念,其核心和根本目标是大力提高央行员工的综合素质,凝练共同的央行精神、价值观念、管理理念,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构建高效的管理机制,养成规范的行为操守,树立良好的文明形象。通过基层央行文化建设,使广大员工把自身价值和央行发展联系起来,激发其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精神动力,做货币政策的贯彻执行者、辖区金融稳定的维护者、金融服务的提供者,从而调整工作思路,把文化建设当作各项工作的基础和重中之重,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央行文化建设,使文化建设深入人心,从行动上积极落实文化建设,争做基层央行文化的践行者。

第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提高文化建设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基层央行员工是建设基层央行文化的主体,没有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形成优秀的基层央行文化。因此,对于基层央行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培养人,充分理解员工的人格和动机,重视员工的发展性和创造性,满足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合理要求,保证员工在良好的工作氛围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要不断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积极创造条件为每个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及奖优罚劣的良好工作环境,从而使每位员工自觉把实现自我价值与实现央行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团体和个人的和谐发展。

第三,“三个结合”,融会贯通,充分打造文化建设和各项工作相辅相成的关系,形成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格局。基层央行文化建设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央行其他工作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做好“三个结合”,真正形成文化建设和央行其他工作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格局。一是要做好文化建设与具体业务工作的结合。将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渗透到具体业务中,用文化理念指导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通过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素质,增强员工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提高各项具体业务的完成质量,使文化建设成为推动各项工作的不竭动力。二是要做好文化建设与制度建设的结合。制度是硬约束,文化是软约束,制度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要秉承制度为用的文化管理理念,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在长期制度化管理的基础上,文化赖以形成的条件才会完全具备,管理才可能由他律走向自律,从而过渡到文化管理阶段。三是要做好文化建设与道德修养的结合。要将从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文化理念自觉运用到每位员工的道德修养中,用文化引导道德修养,用文化指导道德修养,在道德修养中体现文化,使每位员工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第四,营造氛围,潜移默化,积极创造健康向上的文化建设环境,不断深入文化建设。一是通过对管理和文化发展现状等因素的深刻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本行能长期坚持的一系列文化准则,精心设计出具体基层央行文化建设目标和体系,提炼出具有本行特色的文化建设具体框架和内涵,并要设计出本行的文化建设手册,变抽象的理念为具体有形的载体。同时,要深入进行学习教育培训,努力把本行文化灌输给广大员工,形成上下一致的共识,逐步获得员工的认同,化为员工的行为规范。二是要大力营造文化建设的氛围,通过出版报、制作板面、摆放桌牌等方式,形成本行的长廊文化、楼道文化、部室文化、桌牌文化,让员工每时每刻、每处每地都能感受到文化,潜移默化,使员工自觉投身到文化建设中。三是要结合文化建设举行一些文体文化活动,通过举行撰写文化建设心得体会和文化建设征文的活动、组织文化建设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组织文化建设座谈会、组织文化建设书画摄影比赛等多种活动,让员工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不断深入文化建设。

6.国有企业基层团组织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 篇六

摘 要:农村基层组织担负着凝聚人心、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重要责任。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是当前需要认真探讨和迫切解决的重要课题。广州市白云区从基层党(政权)组织建设、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以及村民自治组织和制度建设上入手,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服务力和发展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问题与对策;广州市白云区

中图分类号:D26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5)03-0062-05

农村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基和关键。农村基层组织担负着凝聚人心、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重要责任。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农村党(政权)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等基层组织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压力和挑战。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服务力和发展力,是当前我们需要认真探讨和迫切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广州市白云区农村基层组织概况

广州市白云区东邻黄埔区,西靠佛山市南海区,北接花都、从化区,南连天河、越秀、荔湾3区。区域面积795.7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2.2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83万人,外来人口140多万。白云区下辖18个街道、4个镇,118个村民委员会和48个街道集体经济组织共166个基层组织,90%以上的基层组织总体情况较好。

(一)基层党(政权)组织

2013年白云区有基层党组织1886个,基层党员42701人,基层组织“两委”干部1128人,其中交叉任职的591人,占“两委”干部总数的53%;书记、主任(社长)一肩挑的130人,占“两委”干部总数12%。白云区“两委”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集中于40至60岁这个年龄段,大多数“两委”班子是老中青结合,队伍活力有所提升。白云区“两委”干部以高中、中专学历为主,大专以上学历的干部日趋增多,文化水平逐步提高。不少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经济头脑敏锐,为村办实事意识强烈,带领村民致富的热情高。

(二)集体经济组织

村和经济联社班子思路清晰、敢干会干,按照政府在规划、产业上的导向指引,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走出了一条发展特色支柱产业的新路子。三元里经济联社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全力打造国际化高档次的皮具、化妆品等专业市场;棠下经济联社以中韩建交20周年为契机,将远景路打造成富有韩国特色的商业街;钟落潭镇长腰岭村着力打造裘皮产业,引导村民逐步做大,实现规范化、规模化经营,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水貂碎料加工基地;黄石街马务社区近年来大力推进旧厂房、旧工业小区的改造升级,积极促成农博馆、国际单位、中海联8立方等项目的建成,连片打造了创意产业集聚区。

据统计,2013年,白云区118个村、48个街道集体经济组织集体经济总收入约40亿元,平均每个基层组织年收入2000万元以上。其中三元里、永泰、槎龙、联边、棠溪、望岗、萧岗、沙凤、朝阳共9个基层组织年收入在亿元以上。排名第一的三元里经济联社年收入达到4.57亿元,2663名社员人均收入约17万元,人均股份分红达到4.96万元。

(三)村民自治组织

近年来,白云区坚持加强党对基层工作的领导,探索出了一条以党组织为核心,党组织、村民委员会(经济联社)、集体经济组织“三元”共治的模式。在推进“四议两公开”工作中,要求所有基层组织重大事项,必须由党支部或党总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初步意见,然后提交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从根本上保证了村党支部在领导本村工作中的主导地位。

经过不断的实践、修改和完善,各基层组织基本上都建立完善了“两委”联席会议、村务和财务公开、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三资”管理、党的建设、组织生活等有关制度,在实践中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力推动了基层民主自治和党风廉政情况的好转。2012年白云区推行了街道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改革工作,经济联社“三资”管理平台运行良好,实现了集体资产管理新模式,做到了家底清、管得住、效果好,大大提升了群众对基层组织“两委”班子的信任。

白云区规定村、经济联社大额开支在“两笔会签”(村委会或联社主任、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或民主理财小组组长)后须经党组织书记签名,党组织不同意的大额开支,交由村民、社员代表大会研究确定。同时,实施村账镇管、社账村管和“印鉴分离”等制度。在镇设立“农村会计代理中心”,配备专门工作人员代理各村会计账目。各村将社账纳入村统一管理,由村会计负责统一记账。社的印章由村统一保管并实现村、社“双锁”制,形成互相制约的监督机制。

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不足和短板,长期形成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一)基层党(政权)组织战斗堡垒不硬

白云区基层“两委”干部中,存在着年龄结构失衡、老化趋向。太和镇北村、头陂、和龙、米龙、南岭、柏塘等村的党支部书记,已连任数届,面临退休,却没有合适的接班人;景泰街柯子岭村班子10位成员中最年轻的已有52岁,平均年龄达到55岁。

部分基层“两委”干部思想松懈,墨守成规。基层组织“两委”班子存在对基层组织建设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不重视等问题,使得村社工作比较被动。有的村“两委”干部对工作要求不严,标准不高,面对工作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困难,畏难情绪严重,工作主动性差,思路不多,措施不得力,在贯彻落实上级重点工作时打折扣。有的同时经营企业,将过多的精力投入自己的产业,对勤政有很大影响,甚至出现晚上应酬活动过多,白天不见人的情况。

基层“两委”干部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白云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不强等问题开始凸显,并成为限制村(社)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瓶颈”。由于“两委”班子能力有限,领导能力、管控能力和驾驭能力不足,工作机制运行不完善,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局面较差,“两违”、信访问题隐患较多。有些“两委”班子甚至内部不团结,严重对立,村社管理混乱,上级交办的重点工作任务难以开展落实。今年初进行的两委换届选举中,全区有15名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因为缺乏进取精神,工作不积极,政绩平平而落选。

(二)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不强

白云区集体经济组织整体发展并不平衡,还存在效益不高、思路不清、人才缺乏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基层组织的良性运转。

1.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及内部发展不平衡。一方面,农村与街道集体经济组织之间不平衡。从年收入上看,街道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规模明显高于镇区农村,年收入超亿元的均为街道集体经济组织。钟落潭镇共37个村总收入仅为4794万元,黎家塘村等3个村低于20万元。而三元里街三元里经济联社年收入达到4.57亿元。村集体收入不高直接影响村“两委”班子的运作,江高镇1/3的村集体收入不够支出,在加强公共管理、改善村民福利等方面能够发挥的作用不明显。另一方面,村级组织与社级组织之间发展不平衡。白云区部分村的集体土地和物业登记在经济社一级,需要靠经济社上交管理费来维持运转。“两委”班子因在经费上受制于经济社,对经济社的掌控力、领导力不足,使得有些工作在经济社一级得不到推进和落实。

2.集体经济发展效益不高。大多数村和街道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严重依赖物业出租和土地出租。柯子岭经济联社近8成的收入依赖物业出租收入;均禾街各经济联社在集体土地开发后,由原来耕地转入耕屋,以出租屋收入为主。一旦土地开发建设完毕,集体收入就没有了可增加的空间,可持续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单纯以物业出租为经济发展方式,极易引发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等不法行为的产生。入驻企业以劳动密集型、简单加工的低端产业为主,仍处于“小散乱”粗放式发展方式,给政府在劳资、打假、食品安全等工作方面带来巨大社会管理压力。

3.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不清、人才不齐。村社中有人认为,集体没有有形资产了,加上有事难议、议而不决现象普遍,发展经济所需的土地、资本、劳动等要素也不具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找不到出路和增长点。绝大多数村社集体经济组织既缺乏懂得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专业人才,又缺乏经济发展急需的科技人才。在一些村社集体经济组织中,存在着决策拍脑袋、发展思路不清、无视集体财产流失、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产品科技附加值低、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弱等现象。

(三)村民自治和制度建设效果不佳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了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党支部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关系,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但是,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尚不完善,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形同虚设,党支部不具备统领全局的核心作用,有些村的党支部丢了主业而困在繁杂的事务当中,村委会的作用不能得到正常有效的发挥,有些村的村民自治变成了“村委会自治”甚至“村主任自治”。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迅速推进,群众渴望管理集体事务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白云区各村旅外华侨多,接受外界新生事物比较快,民主和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广大农民(社员)表现出空前的参政热情。但是,另一方面,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以宗族宗派为基础而形成的宗族势力在白云区一些农村重新抬头和蔓延,宗族中少数不法分子将个别人的利益与宗族群体捆绑,利用宗族情感,煽动本宗族以群体对抗形式,与其他群众发生冲突,直接影响选举工作。

目前基层组织制度基本完善,但制度的执行主要靠“两委”班子的自觉性,仍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部分村、经济联社包括经济社在“三公开”、民主管理上还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经济合同签订、财务管理、“外嫁女”问题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容易引发群众对合同、财务、集体土地、“外嫁女”等问题矛盾的上访。依据《合同法》,物业租赁期限最长为20年,但是有的村社合同的租赁期都长达25年,乃至30年。还有少数村社无视《土地管理法》,违规租赁集体土地。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导致不少集体所有制财产流失,极少数“两委”干部公饱私囊,贪污腐化。2013年,广州市纪委指导开展重点整改工作,查办白云区81名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其中大部分为农村基层干部。

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

白云区地域广、面积大,城、乡和城乡结合部三种形态突出,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城乡建设、社会服务管理都有较大差异,因此,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既要在整体上统筹谋划,在加强基层党(政权)组织建设、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村民自治建设等方面制定统一政策和刚性制度,又要兼顾不同村社的历史性、差异性和特殊性,坚持分门别类,一村一策的工作思路,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一)加强基层党(政权)组织建设,解决战斗堡垒“不硬”的问题

村“两委”班子是村社的“领头雁”,是贯彻执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的骨干力量。因此应从抓班子、抓队伍入手,提高村干部综合能力和工作水平,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制定激励措施,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一是提升村社干部整体素质。继续推进村社“两委”干部“三会”(会讲话、会开会、会办事)全覆盖培训,以提高经济管理、社会治理能力为重点,增强基层干部依法高效履职的意识和能力。以筑牢思想防线为着眼点,加大村级干部的思想政治和法纪知识教育,提高政策水平、法纪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针对白云区部分村社干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问题,着力建设一支以书记主任为带头人、“两委”干部为主心骨、本地大学生村官为生力军的年轻化、知识化、梯次化干部队伍。建立“两委”班子后备干部库和人才库,为村社换届储备候选人才。

二是进行组织统筹调配。根据基层党组织分类定性结果,对不胜任现职的党组织书记,及时进行调整。对不履行职责、群众反映较大的村委会、经济联社负责人,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启动罢免程序。对于工作薄弱村,应下派得力党员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帮助整顿。2013、2014年白云区抽调全区各单位166名优秀年轻干部下基层挂职,成效明显。驻村干部利用各自资源,发挥优势,想方设法为基层办实事,做好事,得到了群众的热烈拥护支持。今后要继续把该项工作长期开展下去,并逐步完善,打造成基层组织建设的亮点工程。

三是优化党组织设置。白云区一些村社党支部过于庞大,有的党支部党员人数达100多人,不利于党组织的管理和发展。可以先推行改革试点,对党组织战斗力较强、干部队伍有保证、条件成熟的村社党组织进行升格,成立党委或党总支,推进在村(居)经联社和经济社中建立党支部,并将经联社党支部和经济社党支部纳入“两新”党组织管理范畴,实现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延伸到最基层,加强对经济组织的监督和领导。

(二)强化村民自治组织和制度建设,解决民主监督“效果不佳”的问题

农村、转制社区发生的问题,很多是由于缺乏制度的约束和外部的监督,使少数人有空子可钻。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基层组织建设规章制度建设,从制度上管住、管好村社干部。

一是规范“三资管理”。“三资”(资金、资产、资源)是村社集体经济的“命脉”,是群众上访投诉最多的领域,“三资”是否公正、公开、高效管理,关系到基层能否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继续完善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监管平台建设,深化区交易中心、镇“三资”服务中心(街道联社交易站)两级平台建设。凡是新增、减少、变更的资产必须及时公布,实现资产交易和财务管理实时在线监控,让群众清楚明白。同时将两个平台的建设情况作为考核街镇和村社干部的重要指标。江高镇建立了大额资金使用异动预警机制,与农村商业银行签订《村社金融服务合作框架协议》,对每天支取5万元以上,每月累计50万元以上的资金流向实行动态管理和实时监控。

二是规范“两委”工作运行机制。理顺村“两委”关系,实行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着力解决少数村组织和村委会“两张皮”、“两委”班子不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等问题。坚持“一村一策”,分类实施,因村而异扎实推进完善民主监督机构、健全民主公开工作制度、创新民主议事机制、建设民主公开平台等四项工作,形成公开到位、沟通到位、监督到位的基层民主工作新局面。强化村党组织对村集体经济的监督,凡是没有经村党组织讨论同意的村社大额开支、重大事项开支一律不得列支。同时,在有条件的村社推行“政经分离、政社分离”,让基层党组织回归党建主业,自治组织回归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集体经济组织回归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避免基层干部权力高度集中。要积极引导村社将有关“两委”工作运行的制度规范,写入“村规民约”,并明确考核奖惩。

三是严格管理党员队伍。严把党员“入口关”,优化党员队伍质量,探索引入发展党员竞争机制,多种渠道发展年轻优秀党员,如学习南海做法,开展“实名推优”工作,将发展党员关口前移,对考察入党积极分子,通过笔试、面试实行公开选拔,变发展党员工作“内部讨论”为“公开选拔”,接受党员群众监督,从制度上预防发展党员中“近亲繁殖”、“论资排辈”和“暗箱操作”等问题。对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实行量化测评,将党员志愿服务村社活动情况纳入党员考核评优工作,实现考核由“理论层面考核”向“服务层面考核”的转变,切实提高党员的服务意识。

(三)加大政策、经济帮扶力度,解决集体经济组织“不强”的问题

白云区基础薄弱、集体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村仍有相当一部分。对于这些非主观原因造成的后进村,要采取积极的帮扶措施,保障其维持正常运作,帮助其发展经济,从而改善整体村社面貌。

一是落实经费保障。要加大基层党建工作的财政支持和帮扶力度,适当提高经济发展薄弱的村社党组织工作和活动经费,保证基层党组织日常活动的开展。全面落实村党支部书记报酬待遇,合理确定其他村干部报酬待遇,不低于上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对集体经济薄弱村、入不敷出村的“两委”干部,适当提高生活补贴。

二是落实政策和规划扶持。农林、水务、财政等部门要将涉农资金和项目向村级集体经济倾斜,并向上级部门争取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奖励资金。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延伸农村服务链条,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对村社集体经济组织信贷支持力度。鼓励本地企业对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开展帮扶,开展村企合作。对于不适宜发展工业的农村,农业部门要进行引导和规划,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生态观光农业,扩大农业产业链,大力开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创建农产品特色品牌,拓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

三是落实环境综合整治。对薄弱村社和典型后进村,按照经济发展、村容村貌、社会服务管理、“两违”和制假贩假、综治信访维稳、“两委”班子建设六个方面进行环境综合整治,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政府要将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并适当向集体经济薄弱的村社倾斜,重点完善供水供电、教育、医疗、交通、环卫等基础设施,为经济发展打造便利的“硬环境”,保证村社的良好运作管理。景泰街柯子岭经济联社开展市场周边环境整治活动,建立巡查监管长效机制;人和镇岗尾村对旧文化中心进行优化升级,每年可为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

总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强化党(政权)的组织建设,必须强化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必须强化村民自治建设,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荆门市委组织部.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J/OL].http://.[2]杨大荣.以基层党组织创新引领农村治理创新的路径探

析――以四川省大竹县庙坝镇为例[J].党史文苑,2015(6).[3]郭秀丽.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

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4]郭晓开.城乡一体化基层党建研究――以鹤壁市山城区为

例[D].开封:河南大学,2013.[5]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

7.国有企业基层团组织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 篇七

一、现阶段基层国库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 国库组织体系的设立与国库职责执行的矛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明确规定国库机构按照国家财政管理体制设立, 原则上一级财政设立一级国库, 四级国库的机构设置分别为局、处、科、股, 人员应当稳定, 编制单列。国库业务工作实行垂直领导、分级管理。目前国库组织机构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人民银行“三定”方案后, 县支行或设会计国库股, 或将国库与会计归并在营业室合署办公等, 基本上没有单设国库机构,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库业务管理与领导的垂直性, 不符合国库业务专业化管理的要求, 制约国库业务的开展, 影响国库体系内部管理机制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使县支行国库职能作用无法充分发挥。二是在不设人民银行的区县国库工作只能由商业银行代理。事实证明, 商业银行作为企业的社会地位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经营目标, 容易造成代理国库的机构和制度建设不健全, 人员和岗位设置不落实, 代理支库业务缺乏严密的组织和制度保障以及代理国库对财税部门和国库经收处的监管职能难以落实等弊端。

(二) 岗位设置过多过细, 影响业务开展。

随着国库部门业务系统的推行应用, 国库业务手工操作逐步减少, 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但由于目前国库部门在用的业务系统有10个之多, 系统相互关联但整合程度不高, 需设岗位过多导致人员安排不足, 县支行的国库部门与会计部门合设营业部, 在办理国库业务的同时, 大部分的工作人员还要兼会计、财务等工作, 国库专职人员基本为2~3人, 兼职人员对国库业务处理、系统操作不熟悉, “遇事不明问专职”的现象普遍存在, 大大降低了岗位制约功能和风险控制能力。

(三) 人员配备与国库业务发展相矛盾。

随着经济的发展, 国库业务核算的范围和内容不断拓展, 国库业务量大大提高, 与此不相匹配的是, 近几年国库部门人员并没有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月初拨款高峰期、月中缴税高峰期、月末退库高峰期周而复始, 国库人员忙于日常核算业务, 分配在国库调查、统计、分析及监管等方面的资源自然就不多, 势必影响这些工作的质量。

(四) 国库人员素质难以满足国库业务需求。

国库是一项涉及面广, 政策性强、变化频繁, 既有会计核算, 又有调查统计分析、监督管理和国债管理等工作, 这就要求国库人员队伍整体素质要高, 不但要有会计核算技能, 还要懂金融、财政、税务和调查统计分析知识, 熟悉国库监管以及掌握计算机技能等。但从目前国库干部队伍的现状来看, 由于历史和各种原因所致, 远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以尚志市为例, 国库干部年龄偏大, 40岁以上的人员为4人, 占比80%;知识结构偏低, 本科学历1人, 占比20%;国库队伍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中级职称2人, 占比40%, 国库队伍人员素质难以满足现代化国库职能的需求。

(五) 基层国库干部的思想动态值得关注。

目前, 基层国库特别是县支库的一些国库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 创新性差, 对前途忧心忡忡, 得过且过, 影响了国库工作的正常开展。从人民银行基层行国库队伍的思想和情绪来看, 国库业务人员普遍存在“畏岗”、“厌岗”、“避岗”情绪, 国库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受到挑战。一是压力大, 产生“畏岗”情绪。有些从事国库业务工作的干部认为, 随着国库核算系统不断升级, 工作要求严、难度大、风险高, 工作难免不出差错。再者, 随着国库职能的转换, 综合管理、风险监管、统计分析都需要收集广泛的信息, 需要较高的统计分析知识的技巧, 有些人员感到无从下手、力不从心, 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从而产生畏惧心理。二是单调观, 滋生“厌岗”情绪。有些国库人员认为长期从事简单的记账、核算、交接、登记, 工作十分机械和单调, 每一笔业务处理又由不得半点疏忽, 长时间的重复而琐碎的工作, 使人容易产生厌倦心理。三是患得患失, 萌发“避岗”情绪。有些从事国库工作的人员认为, 人民银行基层行国库工作“责、权、利”不相称, 工作责任大、权力小、难度大, 工作成绩很难显现, 在考评中不容易出彩, 很难吸引领导和同事的眼球, 因而对本岗位工作产生厌倦情绪, 滋生换岗心理, 影响了国库干部队伍的稳定。

二、基层国库组织体建立健全的对策及建议

(一) 改革国库组织体系, 建立独立的国库机构体系。

国库部门相对于人民银行其他部门有着独特的一面, 其担负着会计营业部门和清算中心两个部门的职能, 办理国家预算收支等业务, 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体系。作为人民银行的重要一线业务部门, 确立国库机构、人员、经费的相对独立性成为必然的选择。一是针对现在人民银行以经济大区划分, 国库组织体系的垂直领导权力得不到保证的现状, 建议设立机构单设、人员编制单列、经费单列、业务垂直领导的新型国库组织体系。可参照外汇管理局的机构设置方式, 将国库局相对独立在人民银行之外, 按照地理区域划分总局、省局、市局和县局, 理顺国库体系的垂直领导关系。二是在独立的国库体系设立后, 严格执行经理国库的职责, 按照一级财政一级国库的原则, 逐步收回商业银行代理国库的业务, 将地方财政资金统一收归人民银行国库经理, 减少国库资金风险。

(二) 分设基层国库机构, 保持独立性, 明确国库部门的垂直领导关系。

目前县级国库会计合署办公, 不利于开展国库相关工作, 影响国家金库职能的发挥。建议分设县级国库部门, 安排5~6人专职人员从事国库工作, 确保基层国库核算的准确和监督管理职能的顺利进行, 在此基础上做好信息调研工作, 为地方政府提供含高金量的信息报告, 树立国库部门的良好形象。

(三) 制定合理和科学的考核制度。

考核制度是进行科学管理的首要环节, 通过定期考核, 可以全面、客观地了解员工的素质情况, 合理评价员工的工作业绩, 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根据每个员工的岗位、兼岗情况和实际工作量, 在年末绩效工资上拉开档次, 实行多劳多得, 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切实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 促进员工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努力适应岗位需要。

(四) 以人为本, 加强国库文化建设。

加强国库文化建设, 是国库业务不断发展的有力支撑。一是以“团结和谐”为主题, 建设“以人为本”的国库文化。通过人本与科学相融, 建立人本民主与科学规范相统一的制度文化, 促使国库人员和谐相处, 凝心聚力, 共荣国库, 做到身处国库, 心在国库, 情系国库。二是把国库文化建设与国库业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以道德教育武装人、以素质教育提高人、以良好风气鼓舞人、以先进典型激励人、以反面案件警示人。三是开展法制教育, 增强法制观念, 确保国库干部严格依法办事, 勤政廉洁。四是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 提高国库干部的综合素质, 建设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务实型、开拓型的国库干部队伍。

摘要:国库在国家执行中发挥着执行、促进和监督的重要作用。国库基层组织体系的健全与国库队伍的发展对国库职能的发挥、国库事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基层国库现状分析, 找出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8.国有企业基层团组织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 篇八

关键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问题与对策;广州市白云区

中图分类号:D26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5)03-0062-05

农村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基和关键。农村基层组织担负着凝聚人心、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重要责任。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农村党(政权)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等基层组织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压力和挑战。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服务力和发展力,是当前我们需要认真探讨和迫切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广州市白云区农村基层组织概况

广州市白云区东邻黄埔区,西靠佛山市南海区,北接花都、从化区,南连天河、越秀、荔湾3区。区域面积795.7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2.2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83万人,外来人口140多万。白云区下辖18个街道、4个镇,118个村民委员会和48个街道集体经济组织共166个基层组织,90%以上的基层组织总体情况较好。

(一)基层党(政权)组织

2013年白云区有基层党组织1886个,基层党员42701人,基层组织“两委”干部1128人,其中交叉任职的591人,占“两委”干部总数的53%;书记、主任(社长)一肩挑的130人,占“两委”干部总数12%。白云区“两委”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集中于40至60岁这个年龄段,大多数“两委”班子是老中青结合,队伍活力有所提升。白云区“两委”干部以高中、中专学历为主,大专以上学历的干部日趋增多,文化水平逐步提高。不少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经济头脑敏锐,为村办实事意识强烈,带领村民致富的热情高。

(二)集体经济组织

村和经济联社班子思路清晰、敢干会干,按照政府在规划、产业上的导向指引,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走出了一条发展特色支柱产业的新路子。三元里经济联社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全力打造国际化高档次的皮具、化妆品等专业市场;棠下经济联社以中韩建交20周年为契机,将远景路打造成富有韩国特色的商业街;钟落潭镇长腰岭村着力打造裘皮产业,引导村民逐步做大,实现规范化、规模化经营,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水貂碎料加工基地;黄石街马务社区近年来大力推进旧厂房、旧工业小区的改造升级,积极促成农博馆、国际单位、中海联8立方等项目的建成,连片打造了创意产业集聚区。

据统计,2013年,白云区118个村、48个街道集体经济组织集体经济总收入约40亿元,平均每个基层组织年收入2000万元以上。其中三元里、永泰、槎龙、联边、棠溪、望岗、萧岗、沙凤、朝阳共9个基层组织年收入在亿元以上。排名第一的三元里经济联社年收入达到4.57亿元,2663名社员人均收入约17万元,人均股份分红达到4.96万元。

(三)村民自治组织

近年来,白云区坚持加强党对基层工作的领导,探索出了一条以党组织为核心,党组织、村民委员会(经济联社)、集体经济组织“三元”共治的模式。在推进“四议两公开”工作中,要求所有基层组织重大事项,必须由党支部或党总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初步意见,然后提交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从根本上保证了村党支部在领导本村工作中的主导地位。

经过不断的实践、修改和完善,各基层组织基本上都建立完善了“两委”联席会议、村务和财务公开、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三资”管理、党的建设、组织生活等有关制度,在实践中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力推动了基层民主自治和党风廉政情况的好转。2012年白云区推行了街道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改革工作,经济联社“三资”管理平台运行良好,实现了集体资产管理新模式,做到了家底清、管得住、效果好,大大提升了群众对基层组织“两委”班子的信任。

白云区规定村、经济联社大额开支在“两笔会签”(村委会或联社主任、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或民主理财小组组长)后须经党组织书记签名,党组织不同意的大额开支,交由村民、社员代表大会研究确定。同时,实施村账镇管、社账村管和“印鉴分离”等制度。在镇设立“农村会计代理中心”,配备专门工作人员代理各村会计账目。各村将社账纳入村统一管理,由村会计负责统一记账。社的印章由村统一保管并实现村、社“双锁”制,形成互相制约的监督机制。

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不足和短板,长期形成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一)基层党(政权)组织战斗堡垒不硬

白云区基层“两委”干部中,存在着年龄结构失衡、老化趋向。太和镇北村、头陂、和龙、米龙、南岭、柏塘等村的党支部书记,已连任数届,面临退休,却没有合适的接班人;景泰街柯子岭村班子10位成员中最年轻的已有52岁,平均年龄达到55岁。

部分基层“两委”干部思想松懈,墨守成规。基层组织“两委”班子存在对基层组织建设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不重视等问题,使得村社工作比较被动。有的村“两委”干部对工作要求不严,标准不高,面对工作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困难,畏难情绪严重,工作主动性差,思路不多,措施不得力,在贯彻落实上级重点工作时打折扣。有的同时经营企业,将过多的精力投入自己的产业,对勤政有很大影响,甚至出现晚上应酬活动过多,白天不见人的情况。

nlc202309051544

基层“两委”干部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白云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不强等问题开始凸显,并成为限制村(社)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瓶颈”。由于“两委”班子能力有限,领导能力、管控能力和驾驭能力不足,工作机制运行不完善,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局面较差,“两违”、信访问题隐患较多。有些“两委”班子甚至内部不团结,严重对立,村社管理混乱,上级交办的重点工作任务难以开展落实。今年初进行的两委换届选举中,全区有15名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因为缺乏进取精神,工作不积极,政绩平平而落选。

(二)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不强

白云区集体经济组织整体发展并不平衡,还存在效益不高、思路不清、人才缺乏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基层组织的良性运转。

1.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及内部发展不平衡。一方面,农村与街道集体经济组织之间不平衡。从年收入上看,街道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规模明显高于镇区农村,年收入超亿元的均为街道集体经济组织。钟落潭镇共37个村总收入仅为4794万元,黎家塘村等3个村低于20万元。而三元里街三元里经济联社年收入达到4.57亿元。村集体收入不高直接影响村“两委”班子的运作,江高镇1/3的村集体收入不够支出,在加强公共管理、改善村民福利等方面能够发挥的作用不明显。另一方面,村级组织与社级组织之间发展不平衡。白云区部分村的集体土地和物业登记在经济社一级,需要靠经济社上交管理费来维持运转。“两委”班子因在经费上受制于经济社,对经济社的掌控力、领导力不足,使得有些工作在经济社一级得不到推进和落实。

2.集体经济发展效益不高。大多数村和街道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严重依赖物业出租和土地出租。柯子岭经济联社近8成的收入依赖物业出租收入;均禾街各经济联社在集体土地开发后,由原来耕地转入耕屋,以出租屋收入为主。一旦土地开发建设完毕,集体收入就没有了可增加的空间,可持续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单纯以物业出租为经济发展方式,极易引发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等不法行为的产生。入驻企业以劳动密集型、简单加工的低端产业为主,仍处于“小散乱”粗放式发展方式,给政府在劳资、打假、食品安全等工作方面带来巨大社会管理压力。

3.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不清、人才不齐。村社中有人认为,集体没有有形资产了,加上有事难议、议而不决现象普遍,发展经济所需的土地、资本、劳动等要素也不具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找不到出路和增长点。绝大多数村社集体经济组织既缺乏懂得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专业人才,又缺乏经济发展急需的科技人才。在一些村社集体经济组织中,存在着决策拍脑袋、发展思路不清、无视集体财产流失、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产品科技附加值低、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弱等现象。

(三)村民自治和制度建设效果不佳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了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党支部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关系,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但是,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尚不完善,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形同虚设,党支部不具备统领全局的核心作用,有些村的党支部丢了主业而困在繁杂的事务当中,村委会的作用不能得到正常有效的发挥,有些村的村民自治变成了“村委会自治”甚至“村主任自治”。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迅速推进,群众渴望管理集体事务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白云区各村旅外华侨多,接受外界新生事物比较快,民主和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广大农民(社员)表现出空前的参政热情。但是,另一方面,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以宗族宗派为基础而形成的宗族势力在白云区一些农村重新抬头和蔓延,宗族中少数不法分子将个别人的利益与宗族群体捆绑,利用宗族情感,煽动本宗族以群体对抗形式,与其他群众发生冲突,直接影响选举工作。

目前基层组织制度基本完善,但制度的执行主要靠“两委”班子的自觉性,仍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部分村、经济联社包括经济社在“三公开”、民主管理上还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经济合同签订、财务管理、“外嫁女”问题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容易引发群众对合同、财务、集体土地、“外嫁女”等问题矛盾的上访。依据《合同法》,物业租赁期限最长为20年,但是有的村社合同的租赁期都长达25年,乃至30年。还有少数村社无视《土地管理法》,违规租赁集体土地。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导致不少集体所有制财产流失,极少数“两委”干部公饱私囊,贪污腐化。2013年,广州市纪委指导开展重点整改工作,查办白云区81名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其中大部分为农村基层干部。

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

白云区地域广、面积大,城、乡和城乡结合部三种形态突出,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城乡建设、社会服务管理都有较大差异,因此,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既要在整体上统筹谋划,在加强基层党(政权)组织建设、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村民自治建设等方面制定统一政策和刚性制度,又要兼顾不同村社的历史性、差异性和特殊性,坚持分门别类,一村一策的工作思路,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一)加强基层党(政权)组织建设,解决战斗堡垒“不硬”的问题

村“两委”班子是村社的“领头雁”,是贯彻执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的骨干力量。因此应从抓班子、抓队伍入手,提高村干部综合能力和工作水平,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制定激励措施,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一是提升村社干部整体素质。继续推进村社“两委”干部“三会”(会讲话、会开会、会办事)全覆盖培训,以提高经济管理、社会治理能力为重点,增强基层干部依法高效履职的意识和能力。以筑牢思想防线为着眼点,加大村级干部的思想政治和法纪知识教育,提高政策水平、法纪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针对白云区部分村社干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问题,着力建设一支以书记主任为带头人、“两委”干部为主心骨、本地大学生村官为生力军的年轻化、知识化、梯次化干部队伍。建立“两委”班子后备干部库和人才库,为村社换届储备候选人才。

上一篇:形容思念家乡的古诗句下一篇:高中数学片段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