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剑鲁迅

2024-06-22

铸剑鲁迅(13篇)

1.铸剑鲁迅 篇一

一个复仇少年的不归之路

——读鲁迅《铸剑》有感

桑榆向暖

鲁迅的许多作品里都涉及到“复仇”,比如《摩罗诗力说》写的是被压迫者对压迫者的复仇,它体现了鲁迅对压迫的强烈反抗;鲁迅在《狂人日记》、《风筝》等作品里,又勇敢地进行自我剖析,猛然发现自己也加入了“吃人”的队伍,于是将“自我”也作为报复的对象,这是鲁迅对自我的复仇;而在《示众》、《孤独者》和《药》等作品里,鲁迅描写的则是一批一贯麻木、愚昧的“看客”形象。这些看客们不但看不清中国的现实,还误解看清现实、勇往直前的启蒙者们,这类作品是鲁迅对庸众看客的“精神复仇”.《铸剑》则创造性地集中了对统治者的复仇、对自我的复仇和对“看客”的复仇这三种复仇方式,讲述了一个矛盾挣扎的少年在黑色人的帮助下为父复仇的故事。眉间尺背着刀走向残暴的大王为父报仇的这条路,不仅是一条复仇之路,也是一条自我毁灭的不归之路。

《铸剑》一开篇写的是眉间尺和老鼠之间的抗衡,体现了眉间尺矛盾的性格。在面对老鼠破坏家具、打扰他和母亲休息时,他想大声呵斥老鼠,却又“怕惊醒了白天做得劳乏,晚上一躺就睡着了的母亲”.当眉间尺听见老鼠掉落进水瓮里时,他觉得畅快。“他将松明插在土墙的小孔里,赏玩着;然而那圆睁的小眼睛,又使他发生了憎恨,伸手抽出一根芦柴,将它直按到水底去”,过了一会眉间尺又心生怜悯,“这回见了这尖尖的小红鼻子,却忽然觉得它可怜了,就用那芦柴,伸到它的肚下去,老鼠抓着,歇了一回力,便沿着芦干爬了上来”.然而,“待到他看见全身,——湿淋淋的黑毛,大的肚子,蚯蚓似的尾巴,——便又觉得可恨可憎得很,慌忙将芦柴一抖,扑通一声,老鼠又落在水瓮里,他接着就用芦柴在它头上捣了几下,叫它赶快沉下去”.眉间尺反复矛盾地在和老鼠抗衡,在忍与不忍之间踌躇变换。“换了六回松明之后,那老鼠已经不能动弹,不过沉浮在水中间,有时还向水面微微一跳。眉间尺又觉得很可怜,随即折断芦柴,好容易将它夹了出来,放在地面上。老鼠先是丝毫不动,后来才有一点呼吸;又许多时,四只脚运动了,一翻身,似乎要站起来逃走。这使眉间尺大吃一惊,不觉提起左脚,一脚踏下去。只听得吱的一声,他蹲下去仔细看时,只见口角上微有鲜血,大概是死掉了。他又觉得很可怜,仿佛自己作了大恶似的,非常难受。他蹲着,呆看着,站不起来”.可就是这样一个憎恨老鼠,但踩死了老鼠又觉得自己作恶的眉间尺,自一出生便背负了替父报仇的使命,他的全部价值仿佛都被仇恨给绑架了。为了雪恨,他必须改变自己优柔寡断的性情,走向复仇的道路,而这注定将是一条不归之路。

“黑色人”的意外出现,帮助眉间尺摆脱了一帮“干瘪脸少年”的纠缠,但黑色人的动机却并不是出于对眉间尺的仗义和同情,而是为了帮助眉间尺复仇。黑色人自己也说:“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成了放鬼债的资本。我的心里全没有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

眉间尺为何如此信任陌生的黑色人?可以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的剑和头交给陌生的黑色人,而这竟然是因为一个要复仇,另一个善于报仇。黑色人告诉眉间尺:“我一向认识你的父亲,也如一向认识你一样。但我要报仇,却并不为此。聪明的孩子,告诉你罢。你还不知道么,()我怎么地善于报仇。”

古人云“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眉间尺和黑色人基于正义的复仇,表面上是善于恶的斗争,而实际上善只能让恶体验到恶,同时也会丧失本身的善。善成功消灭恶的同时,也消灭了自己。用暴力惩处恶就是以恶治恶,最后仍属于恶的胜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并非君子之道。

反复看过《铸剑》之后,我有几个假想。其一,在看到眉间尺反反复复换了六回松明,最后一脚踏死老鼠时,我想假若眉间尺一开始就决绝的灭掉老鼠,或者对老鼠大发慈悲,放逐老鼠,就不会让自己如此挣扎。而这恰好就是眉间尺矛盾性格的体现。再有,其父为天下第一的铸剑名工,为暴君铸造天下最好的刀剑无异于助纣为虐,并且他还亲自铸了两把剑,让自己孩子拿另一把为自己复仇。如果其父放下仇恨高,不让家人一直生活在仇恨的阴影中,安排好妻子和孩子未来的幸福生活才是第一要务。其三,如果眉间尺的母亲能隐忍地放下仇恨,带着孩子过着平淡的生活,也比孩子复仇惨死要好得多。其四,如果黑色人劝阻眉间尺,考虑母亲此后的命运,会不会有一种可能避免复仇悲剧的发生?当然,假设,只是假设而已。正是没有这些假设,才有了鲁迅《铸剑》复仇的悲烈。

无论是眉间尺的父亲、母亲还是黑色人,他们首先传达给眉间尺的都不是爱和仗义,而仅仅是绝不妥协的仇恨的刻骨铭心。黑色人以眉间尺和自己的性命去搏大王的性命,同时也牺牲了眉间尺母亲后半生的幸福。

这不禁让我想起《远得要命的爱情》大结局里晨霜的几句台词:“我心中的仇恨仍然没有退去,可天平的两端,一边是做了十五年的复仇梦,一边是妹妹的爱情,我当然会选择更重的那一端,比起复仇的快感,我更害怕看到妹妹伤心”、“他之所以要把财产让我拿去报仇,是因为他想让我知道就算是我报了仇,这些年所受的痛苦也不会减轻,唯一获得救赎的方式就是彻底地放下仇恨”.

2.铸剑鲁迅 篇二

鲁迅先生善于两种极致意象加以融合,在《铸剑》中,“水”和“火”是同时出现的,两者巧妙地构成了奇特的“水”、“火”交融的艺术形象。

(一)雌雄双剑上的“火”与“水”

剑的铸成注定要经过火的锻造,在神剑出炉的那一刻,莫邪将“井华水”慢慢的浇在剑上,在这里“水”不仅仅是和“火”一起合力铸成了剑,而所铸成的剑的本身也是水的结晶——冰。这把剑中既有了火的热度,也有了冰的冷度。而拿着这把剑去复仇的人身上既有如火一样的恨意也有如冰一样的决心。

(二)眉间尺身上火与水的相溶

水与火本身是相互冲突的,他们所代表的意象也不相同。“火”是一种豪气,而“水”是一种秀气,眉间尺是鲁迅笔下一个既有豪气又很秀气的少年英雄形象。

在故事的开始眉间尺的性格就如水一样,“水”就像是眉间尺性格中难以跨过的那股阻力,16岁之前的眉间尺在对待事情上还是犹犹豫豫的,就连一只小老鼠他都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弄死。他的母亲也说“你从此要改变你的优柔的性情,用这剑报仇去!”

而“火”就是眉间尺16岁之后的性格特点了,听到母亲说要报父仇时“眉间尺忽然全身都如烧着猛火,自己觉得每一枝毛发上都仿佛闪出火星来。他的双拳,在暗中捏得格格地作响。”

“火”是复仇与死亡的烈火,也是爱与血的象征,是眉间尺报仇的决心也是他成长的标志。“水”是眉间尺成长中的阻力也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它可以洗涤人的心灵帮大家找到一个新的世界。鲁迅先生将火与水的结合正是眉间尺成长的一个过程,神剑是火与水的结合,眉间尺也是火与水的演绎。

二、剑人合一

在出发之前眉间尺的母亲特意给他做了一件青衣来使剑不至太过暴露,这个时候在外形上剑与人已经开始融为一体。

剑是眉间尺报仇的工具,报仇是眉间尺唯一的目标和意识,在报仇的这条路上二者缺一不可。16年前这把剑便在眉间尺母亲的手里,可是她却一直在等儿子长大成人。王的手里有锋利无比的雌剑也唯有这把雄剑可以与之匹敌。这个时候已经形成了一种剑人合一的境界。

当穿着青衣的黑色人宴之敖背着那把透明的长剑带着眉间尺的头颅走向皇宫时,他带走的不止是剑还有复仇的决心。就这样带着对眉间尺的承诺,带着天下人的仇恨,宴之敖义无反顾的走上了报仇这条不归路。

鲁迅为自己取得第一个笔名为“会稽戛剑生”,而《铸剑》就是鲁迅将剑与人融合在一起而编织的一个复仇梦。

三、超越自我的仇恨

《铸剑》是一个复仇的梦,那么这个仇恨到底是谁的?莫邪死前嘱咐妻子要为自己报仇,眉间尺的母亲忍辱负重16年育子为夫报仇,眉间尺改了性子为父报仇,这些仇恨是属于血亲之间的复仇,是应该的复仇。那么宴之敖一个外人,与这场仇恨毫无关系,他为什么要为眉间尺报仇。“我一向认识你的父亲,也如一向认识你一样。但我要报仇,却并不为此。聪明的孩子,告诉你罢。你还不知道么,我怎么地善于报仇。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我的魂灵上是有这么多的,人我所加的伤,我已经憎恶了我自己!”“你的就是我的,他的就是我的。这个时候宴之敖已将仇恨都融合在一起了,仇恨是不分你我的,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个人行为的复仇一下子就升华了,这是一种超越自我的复仇。

“‘你么?你肯给我报仇么,义士?’

‘阿,你不要用这称呼来冤枉我。’

‘那么,你同情于我们孤儿寡妇?’

‘唉,孩子,你再不要提这些受了污辱的名称。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成了放鬼债的资本。我的心里全没有你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

四、三个头的融合

(一)王的惩罚与折磨

“啊呀!我的大王呀!”王后,妃子,老臣,以至太监之类,都放声哭起来。但不久就陆续停止了,因为武士又捞起了一个同样的头骨。

为了报仇宴之敖在砍下王的头之后也把自己的头砍下来加入了这场战斗中,在王头断气之后眉间尺和宴之敖也沉入了鼎底。当大臣们想将王的头捞出来安葬是才发现三个人头只剩下骨头,头发与血肉早已纠缠在一起无法辨别了。这时候戏剧的一幕发生了,无论是“宠妃”也好,“忠臣”也罢,就连每天给王梳头的近侍也没人能分辨出来那一个是王的头。这对王说是一种讽刺与悲哀,自己的残暴换来的只有虚伪,偌大的宫廷没有自己熟知的人,平日里的忠诚与恩爱只不过是一种假象。

另一方面来说眉间尺约宴之敖恨及了王,王即便是死了也与他们融在一起,永远无法解脱自己,要永远带着这种恨意,这是一种惩罚,一种谴责,无法救赎。

(二)复仇者的耻辱

“百姓都跪下去,祭桌便一列一列地在人丛中出现。几个义民很忠愤,咽着泪,怕那两个大逆不道的逆贼的魂灵,此时也和王一同享受祭礼,然而也无法可施。”

眉间尺和宴之敖终于杀了王报了仇,可是最后却与自己的仇人相融在一起,虽然这是王的一种永远的惩罚,但是在接受百姓祭拜是也是一种对英雄的讽刺。尤其是宴之敖,在他的心里这些人都是满口的仁义道德,自己最看不起这种愚忠的人,可是最后却要被当做王接受万民的朝拜,这对于眉间尺和宴之敖说是一种侮辱。

3.《铸剑》与鲁迅的复仇精神 篇三

《铸剑》的本事来自于《列异传》、《搜神记》等古籍中记载的“三王冢”的故事。原来的故事极为简短,如《列异传》的记载如下:

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而成。剑有雄雌,天下名器也,乃以雌剑献君,藏其雄者。谓其妻曰:“吾藏剑在南山之阴,北山之阳;松生石上,剑在其中矣。君若觉,杀我;尔生男,以告之。”及至君觉,杀干将。妻后生男,名赤鼻,告之。赤鼻斫南山之松,不得剑;忽于屋柱中得之。楚王梦一人,眉广三寸,辞欲报仇。购求甚急,乃逃朱兴山中。遇客,欲为之报;乃刎首,将以奉楚王。客令镬煮之,头三日三夜跳不烂。王往观之,客以雄剑倚拟王,王头堕镬中;客又自刎。三头悉烂,不可分别,分葬之,名曰三王冢。[3]

这一原始故事承载着厚重的复仇意识,这也是它被选中作为小说素材的原因。但值得重视的是,鲁迅在展开充分想象的基础上,把这一数百字的记载扩展成了一篇惊心动魄的小说,使其具有了现代意识和现代审美品格。为了使人物更加生动、逼真,鲁迅写出了眉间尺性格的变化:他开始的时候优柔寡断,胆小怕事,对一只落水的老鼠,时而痛恨,时而同情,引起了母亲的忧虑。后来得知父亲的冤情之后,他迅速成熟起来:“眉间尺忽然全身都如烧着猛火,自己就觉得每一枝毛发上都仿佛闪出火星来。”于是毅然踏上了复仇之路。眉间尺的转变,证明复仇并非人之天性,而是现实逼迫的结果。小说由此体现出了深刻的批判力量。小说中最具魅力的人物黑色人“宴之敖者”。在《搜神记》中,他被称为“客”,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多余的交代。但在《铸剑》中,鲁迅称其来自“汶汶乡”(昏暗不明的地方),并对其形象进行了细致地刻画:“黑须黑眼睛,瘦得如铁。他并非言语,只向眉间尺冷冷得一笑,一面举手轻轻地一拨干瘪脸少年的下巴。”极力突显他冷、硬、黑、瘦的特征。他还不断地用尖利的声音唱着谁也听不懂的歌曲,更增添了其神秘性。他帮眉间尺复仇没有任何的功利目的,并拒绝一切的感激和赞美,他认为:“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成了放鬼债的资本。我的心里全没有你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给你复仇!”这其实是鲁迅一贯的态度,他分析说:“中国人总喜欢一个‘名,只要有新鲜的名目,便取来玩一通,不久连这名目也糟蹋了,便放开,另外又取一个。真如黑色的染缸一样,放下去,没有不乌黑的。譬如‘教授‘学者‘名人‘作家这些称呼,当初何尝不冠冕,现在却听去好像讽刺了,一切无不如此。”[4]这是黑色人拒绝“义士”、“仗义”等称号的主要原因。对他而言,复仇本身就是目的,他就是复仇之剑的“精魂”——一个为复仇而诞生的幽灵。而在复仇中,他可以毁灭自己,这似乎是他的一个愿望:“我的魂灵上是有这么多的,人所加我的伤,我已经憎恶了我自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帮助眉间尺复仇,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复仇愿望:毁掉他自己!与眉间尺的伦理复仇(报杀父之仇)不同,他指向自身的复仇行为,是复仇的另一种形式,它根源于根深蒂固绝望和对绝望的反抗。正是在这个人的身上,鲁迅暗置了自己的复仇心理。鲁迅出生于越地,自古乃“雪耻之乡”,他的骨子里有着越王勾践的精神遗传。所以他对那些阻碍社会进步的恶劣现象和自称“正人君子”的伪善之士深恶痛绝,至死也“一个都不宽恕”!黑色人正是鲁迅这种复仇心理的外化。

小说结尾,先写眉间尺的头颅在水中嬉戏,继写两颗和三颗头颅在水中撕咬,集诡异、怪诞和真实生动于一体,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确是难得一见的好文章。而鲁迅快意恩仇、“与子偕亡”的复仇精神,也尽在这些描写中得以呈现。

注释:

[1]郑家建:《历史向自由的诗意敞开——〈故事新编〉诗学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38页。

[2]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99页。

[3]《鲁迅辑录古籍丛编》(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3—124页。

[4]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92页。

4.论鲁迅《铸剑》中的两个人物 篇四

[摘要]:《铸剑》是鲁迅《故事新编》中唯一的一篇“博考文献,言必有据”的历史小说。本文通过对小说中眉间尺和黑色人两个前赴后继的复仇者复仇性格的深度剖析,旨在体会鲁迅复仇精神的坚韧性和战斗性。

[关键词]:鲁迅,铸剑,复仇,眉间尺,黑色人

《铸剑》是鲁迅创作的历史小说之一,于一九三六年一月与其它七篇历史小说结集为《故事新编》出版。鲁迅曾评道:“《故事新编》真是‘塞责’的东西,除《铸剑》外,都不免油滑„„”可见,《铸剑》是鲁迅的得意作品之一。

鲁迅在致徐懋庸的信中说过:“《铸剑》的出典,现在完全忘记了,只记得原文大约二三百字,我只是给铺排,没有改动的”。《铸剑》所讲述的故事在《吴越春秋》、《列异传》、《搜神记》中皆有记载,叙述则详略不一。当然,《铸剑》作为《故事新编》中唯一的 “博考文献,言必有据”的作品,不光是依鲁迅所言只是简单的铺排,更有想象和虚构的艺术加工,融合了鲁迅一定的主观思想。简而言之,《铸剑》讲述了一个名叫眉间尺的少年得黑色人相助为父报仇的故事。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却针砭时事,借古喻今,意寓深厚,不愧为“确是写得较为认真”的作品。

《铸剑》塑造了两个坚忍的复仇者——眉间尺和黑色人。他们前赴后继,始终执着地、坚定地、果断地复仇,使得小说宛如一首被压迫者复仇的颂歌,振奋精神,鼓舞人心。眉间尺和黑色人的外形特征通过名字便可反映出来,前者眉间一尺、眉眼开阔,后者黑而瘦,且瘦得如铁。我们必须透过文字来解析眉间尺和黑色人的复仇性格,不能光从表面文字简单草率地对之下定论,否则必定是不真实,不到位的。

眉间尺在《铸剑》中率先出场。序幕通过他在对一匹老鼠“杀与救”的矛盾中表现他少年的优柔。国王是统治阶级强横、骄悍的领导者,眉间尺的身上却有着被压迫的劳动人民的善良品质,在对老鼠“杀与救”的反复折腾中,不难体会出在黑暗社会中挣扎求生的他对老鼠的临死挣扎有着一种情感的共鸣。怜悯之心应运而生,正是这一点,才促成了他对老鼠“杀与救”的犹豫不决。然而,优柔并不是他的本质性格,他只是对那只老鼠投入了太多的感情,所以暂时阻碍了他理智的抉择。当然,在关键时刻,理智还是战胜了情感,他果断杀死了老鼠。他对老鼠死去后而产生的难受、后悔、同情更多体现了一种动人的劳动人民的美好品性——毕竟他是善良淳朴的。眉间尺在备受压迫的生活下,早已埋下了复仇反抗的种子。因此,当母亲含泪告诉眉间尺尚有父仇未报时,眉间尺立刻产生了强烈的反应,也激起了他的复仇之心。出发前一晚,眉间尺思绪万千,辗转反侧,正因为他的成熟和懂事才使他有勇气和决心义无反顾地担起复仇重任。相比于黑色人而言,眉间尺的复仇经验不足,但他的复仇之举绝不是幼稚的。虽然第一次莽撞的复仇——在国王过街时行刺之,以失败告终,但这种对君主的复仇方式是古人常用的方法之一,成功几率虽微乎其微,但对复仇心切、不畏艰险又缺乏复仇经验的眉间尺来说,确是一个办法。况且,这次复仇的失败是“因为有人突然捏住了他的一只脚”。这个“有人”不管是义民也好,官兵也罢,皆为愚昧的群众。原本可能成功的复仇在愚昧群众的作用下变成了不可能,更要命的是还让眉间尺陷入了一场荒唐、无聊的纠纷中,即便眉间尺怎么焦躁发火,也无法将自己从诸多看客的包围嘲解中解救自己。黑色人就在这时登场。他凭着他的经验帮眉间尺解了围,看客们扫兴而散。眉间尺从第一次复仇的失败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故转而去地广人稀的南门外等候,准备在国王的归途中实施复仇计划。然而,第二次复仇又随着天色的渐暗和“国王的不归”化为泡影。就在眉间尺不安之时,黑色人又出现了,他告知眉间尺国王已得到有客行刺的密报转而从东门回宫,并下令捉拿刺客。就在眉间尺伤心欲绝之时,黑色人提出要帮他复仇。成熟理智的眉间尺在情感极度崩溃的情况下也没有轻信黑色人的片面之词,而是经过层层诘问后才认同了黑色人——这个用仇恨武装自己的强大的复仇者。眉间尺“削头托剑”之举也象征了他的转变——成了勇敢、成熟的复仇者。到此,眉间尺、黑色人合二为一,黑色人身上又多了一份复仇的仇恨和使命。黑色人是善于复仇的强大的复仇者,有着丰富的复仇经验。“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他帮眉间尺复仇,也是帮他自己复仇,他仿佛就是为复仇而生。“我的灵魂上是有这么多的,人我所加的伤,我已经憎恶了自己”。可见,一个复仇者在复仇路上一路走来,不管在身体或心灵上都遭到许多伤,成了一个他自己都不是想要成为的自己,最终连他自己都憎恶了自己,他不得不用仇恨武装自己,不得不扭曲自己的灵魂,再也不是原来的他了。黑色人要帮眉间尺复仇,但他又否认自己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士”,他反而说义士是“受了侮辱的名称”。的确,义士都是有来历的,黑色人却仿佛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义士们不过是为一些权势者所笼络的刺客,而黑色人却毫不贪名嗜利,只是为了正义、为了社会进行复仇,毫无私心。小说的高潮在第三部分。黑色人凭着他敏锐的洞察力和深远的见识,采用进宫献艺的策略进行复仇。黑色人在向国王介绍自己时,说道:“臣名叫宴之敖者;生长汶汶乡。少无职业,晚遇明师„„”也许后几句是胡诌的,但从前两句看,黑色人极有可能是鲁迅自指。“宴之敖者”是鲁迅的笔名,汶汶乡即指鲁迅的故乡——绍兴。何况,黑色人那瘦得如铁的形象、那严冷的思维和语言、那受伤的灵魂、那对复仇的渴望、那极冷而极热的个性、那勇敢决绝去和黑暗斗争的精神,不都是鲁迅的影子吗?当然,把黑色人塑造成一个孤军奋战的复仇者,这受到了鲁迅前期常常感到自己是在孤军奋战的思想的局限。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黑色人对复仇对象有着深切的认识。他抓住国王血腥、残暴的品性投其所好,表演“金鼎头颅舞”的把戏,后引诱国王到金鼎前面观赏顶底“最神奇的团圆舞”并趁机砍下国王的头颅。复仇到此理应结束,但小说并未戛然而止。面对王头的狡猾和凶残,眉间尺的头在一时疏忽下占了下风,就在进退两难之时,黑色人果断砍下自己的头,于是,便有了金鼎内三头相搏的情景。复仇是要本钱的,待到王头确实断了气,眉间尺和黑色人的头也沉了下去。

鲁迅对小说复仇主题的开掘是在复仇完成后的第四部分。通过描写大臣、王妃、百姓对“国王之死”的反应来剖析和抨击他们的精神丑态。复仇在“捞头”、“辨头”、“出殡”、“葬头”中反而演变成了一场闹剧。“三头出殡”更像是狂欢节,复仇者、被复仇者连同复仇本身都同时被遗忘,复仇本身的崇高、神圣与庄严也消解于无。尽管鲁迅思想上倾向于复仇,但他仍以犀利的眼光指出:复仇面对愚昧的群众必然是失败的、无效的。因此,《铸剑》中看似成功的复仇也成了失败的了。[参考文献]:

5.铸剑鲁迅读后感600字 篇五

《铸剑》从主人公眉间尺的优柔寡断开始,用他不知杀不杀老鼠的事例体现了他的这个特点。紧接着,描写了眉间尺得知父亲被王杀死后的巨大改变。

但是,我觉得这篇文章最大的亮点不是眉间尺的变化,而是王的举动,杀死为自己铸出宝剑的铸剑师,多么“高尚”的情怀!这让我不禁想到了秦始皇陵。秦始皇陵竣工后,第一批因它而丧命的人,便是这些陵墓的挖掘者。秦始皇为了不让陵墓的秘密传播出去,将那些为他修筑陵墓的人统统杀死以封口。这难道不是荒唐而又残忍之举吗?就算真的害怕他们泄露秘密,你当初只要让他们负责不同的区域不就行了吗?何必非要杀死他们呢?这难道不是毫无理由的杀戮吗?

另外,文中特意描写到了“便按着青剑,总想寻点小错处,杀几个人”。这不正是某些人的象征吗?自己心情不好,却将怒火发泄到别人的身上,从中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平时的行为,能学到点什么呢?试想,动不动就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又有什么好处呢?从中我们会失去什么呢?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忍耐和善待他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某些“灾祸”的降临!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只有刻苦历练,才能迎来成功;只有能忍耐狂风暴雨,才能见到绚丽彩虹;只有刻苦学习,才能迎接美好的未来!所以,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让未来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6.铸剑师 篇六

公三十年,齐军大举进攻车迟国,也就是铸剑师的国家。车迟国虽是个小国,却易守难攻。整整耗了三年。而这三年内,人们再也没有见到过铸剑师,据说,她要制造一把绝世无双的好剑。

公三十三年夜,齐军破城而入,而此时,城的另一边,一道白光射出,承影问世,顿时星月无光,举国亮如白昼,这光却又如月光一般柔和,淡然。似乎和铸剑师一般,视死如归。她挽起秀发,带上战盔,带好承影,又从后院的老槐树下,挽出一把锈迹斑斑的镶着剑的剑鞘,背在身上。她的眼神是那么坚毅。她抽出承影,向城北奔去。夜中,剑随着人跳跃,剑身留下残影,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她见一敌,便砍下去,监事那么轻盈,刀起刀落,血溅在刀上,却又凝成珍珠,顺着剑身滑下去。

在夜中,敌军只见得她的身影,看见人时便已倒下,她势如破竹。突然,一个将军似的男人出现在她眼前,她停止了杀戮。他望着她:“之前你不肯与我去争天下,如今又来阻止我。”她没有理会他,将承影重重的插在地上,从后背那生锈的剑鞘中抽出一把剑。那剑刚一离鞘,一股呼呜之声时响时停,从空中滑到地上,一股强大的气流从剑发出,将军的盔甲散为一片。刚一回神,女人也提着剑,冲了过来,只听咔的一声,鲜血溅起,染红的明月……

将军的大剑刺进了她的心脏,她的剑砍过将军的身体。她死了,将军安然无恙。当明月的光更亮些,他才看清她手里的剑。他落泪了,抱起女人的身体:“笨蛋,你一开始就打算死我手里,你我造的剑削铁如泥,可连我的皮都没弄破……”

将军提起一旁的承影,刺进了自己的腋中:“来世再做夫妻……”

7.铸剑大师干将 篇七

(火龙果)

[开开心心——阅读]

楚国有个铸剑的工匠,名叫干将。楚王听说他的手艺好,要他铸一对雌雄宝剑。于是干将花了三年的工夫,精心铸成了一对剑。这对剑,寒光凛凛,锋利无比。干将看着这对剑,满意地笑了。这可是他一生铸成的最好的剑啊!

可是,干将要带剑进宫时,他的妻子莫邪却发愁地说:“这对剑,你铸了三年,楚王已经催促过多次了。要是他发了火,怪罪下来,可怎么办呢?”妻子快生孩子了,她的话自然使干将忧心忡忡。他想了想说:“楚王很残暴,我延误了时间,他会杀了我的。死,我倒不怕,只是害了你和孩子。我把一柄雄剑留在家里,要是楚王杀了我,将来孩子长大了,让他替我报仇。”

于是,干将带了雌剑去见楚王。楚王早就不耐烦了,这次见他只带了一柄雌剑进宫,大为恼火,果然把他杀了。

不久,干将的妻子莫邪生了个男孩儿,取名赤比。孤儿寡妇,过着凄凉的日子。赤比长大了,问母亲说:“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自己的父亲,他在哪儿呢?”

母亲的眼泪簌簌地掉下来,伤心地说:“你的父亲为楚王铸剑,三年才铸成,楚王怪他误了事,竟把他杀了。他离家时知道性命难保,就把一柄剑留下来,藏在亭柱中间,说等你长大了,取剑报仇。”

赤比见屋前有一根大木柱,便照母亲的话,用斧头劈开。果然,木柱中间有一柄闪着寒光的宝剑。赤比见到父亲铸的剑,痛哭了一场,决心为父亲报仇。

有一天,楚王梦见一个双眉宽阔的少年,说要为父亲干将报仇。楚王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从梦中惊醒。他叫大臣们去打听,才知道干将果然有个儿子已经长大。楚王急忙派人去抓他,发现他已离家逃走,便出巨金悬赏,要取赤比的人头。

赤比逃到山沟里,悲愤高歌,声泪俱下。有个大汉见了,问他:“你小小年纪,有什么事,叫你这样伤心?”

赤比见大汉很同情他,便直言相告:“我是干将莫邪的儿子。十多年前,楚王杀了我的父亲,现在,又要杀我。天哪!此仇不报,我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义呢?”

大汉听了赤比的叙述 义愤填膺 说 要是你信得过我 把你的头和剑都给我 我带着你的头去请赏 可乘机杀了楚王 为你父亲报仇

赤比听了这话,大为感动,说:“我父子两代的冤仇,就拜托壮士申雪了!”说完,举剑自刎,割下头来,双手将头和剑捧给大汉,身体还僵立在原地不倒下。

大汉接过头和剑,说:“放心吧,我不会辜负你的!”

赤比的尸体,这才倒下。

大汉提着赤比的头去见楚王。楚王大喜,要赏大汉。大汉说:“我杀了赤比,他的尸体却不肯倒下,我至今心里还在担惊受怕。你看他这颗头,龇牙咧嘴,怪吓人的。请大王把这颗头放在汤锅里煮烂,不然大王和我都不得安宁。”

楚王说:“那好,把这颗头煮烂了,我也就放心了。”

卫兵们在殿前的广场上架起汤锅,用大火煮头。谁知煮了三天三夜,头颅忽然跳出汤锅,还瞪着大眼,怒视着王殿。大汉又对楚王说:“这颗头煮了三天还不烂,请大王亲自去看一看,它才会烂。”

楚王也觉得奇怪,亲自到汤锅边去看。大汉飞快地亮出宝剑,把楚王的头砍落在汤锅里。卫兵们大吃一惊,拥上前来。只见大汉手起剑落,把自己的头也砍落在汤锅里。卫兵们急忙从锅里捞出头来,不料三颗头都煮烂了,根本分辨不出头颅的主人是谁。大臣们没有办法,只得把三颗头合葬在一起,取名为“三王墓”。

[一丝不苟——答题]

1.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时每分钟不得少于300字。请你试一试,默读本文需要_____分钟。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1)残暴

(2)声泪俱下

(3)自刎

3.照样子写词语。

忧心忡忡(ABCC):

4.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填加合适的标点。

5.故事中,“三王墓”中合葬着哪三个人的头?

6.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文中的楚王是一个______的人,赤比是一个______的人,大汉是一个_______的人。

8.铸剑读后感 篇八

小说一开始描写少年眉间尺的日常生活,这是一个平常的夜晚,他被老鼠咬锅盖的声音骚扰的无法入睡,于是,便爬起身来捣鼓那只老鼠。后来,他一不小心踏死了那只老鼠,他又不禁生起怜悯心来。这是一个不平常的夜晚。当晚子时过后,眉间尺就满十六岁了,即将长大成人了。母亲告诉他关于父亲之死的秘密,并将父亲留下的宝剑传授给他,希望他能够改变自己“优柔的性情”――哈姆雷特式的性情,用这把宝剑去杀那个杀死父亲的仇人――国王。就这样,这个刚才还在与老鼠搏斗的少年,将不得不担负起刺杀国王替父复仇的使命。

通过复仇行动,故事的主人公由少年长大成人。而这一过程的催化剂正是复仇行动所需要的仇恨、勇气和力量。复仇使他的意志成人化了,但他的身体拒绝长大成人,抑或是身体本能在拒绝承担成年人的仇恨。在关键时刻无意的摔倒,致使自身远离了复仇对象,正如哈姆雷特的犹豫一样,无意识中逃避着复仇使命。

小说中的“黑衣人”在眉间尺的复仇行动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他有一种非凡的坚定和果断,充分成熟的男性气概。这些恰恰是年轻的眉间尺所缺乏的。与《哈姆雷特》中老国王的鬼魂类似。他是对眉间尺复仇精神缺失的补偿。

是恨,是复仇的愿望,而不是爱心、义气、同情之类的情感,将眉间尺与“黑衣人”联系在一起。“黑衣人”关注复仇本身,只关注复仇行动的有效性。他对复仇以外的情感不感兴趣,或者说,他已经摒弃了除仇恨之外的一切的情感。“黑衣人”就是复仇意志本身,是眉间尺的复仇手段。作为复仇手段的“黑衣人”的确是以其奇特的,却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完成了复仇的使命。

在故事的最后,为了完成复仇,眉间尺、黑衣人和王君砍下了头颅,在沸腾的大鼎中搏斗,最终同归于尽。被煮烂的三颗头颅,在鼎中混作一处,无法分开。王的廷臣只好将三颗头颅骨跟国王的身体一道埋葬。

9.《铸剑》读后感800字 篇九

最初出现时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懵懂又有着一颗慈悲的心。他讨厌那夜里吱吱作响的老鼠,怕它会惊醒熟睡了的母亲,在老鼠死了的时候他却又觉得可怜。如此一个连杀害一只老鼠都不忍心的青年,在得知自己背负着杀父之仇时就走向了替父报仇的路。然而明明是有着这样柔弱的性格的他又怎可能独自报了这仇。当一个黑色人出现在他的眼前说可以帮他报仇可是他得付出他的生命,眉间尺却没有犹豫。大殿之上,沸水之中,三个人头相斗,无疑三人一俱死亡,并于沸水之中无法辨别谁是谁。于是,眉间尺与黑色人一并享受着国王葬礼的殊荣。

眉间尺以复仇的姿态出现在我的视线中,我为他能把杀父之仇报了而喜却也为他把自己的生命也送上了而悲,然而懂得终究他只是一个弱者,一个为复仇而生为复仇而死的弱者。母亲一句“你必须改过”,让他没有了其他选择。哪怕是优柔的性情,亦只可以前往。然而却又正是当初被欺凌的中国中千千万万个弱者中得其中一个。为了惩奸除恶,他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眉间尺便举手向肩头抽取青色的剑,顺手从后项窝向前一削,头颅坠在地面的青苔上,一面将剑交给黑色人。”如此看来他虽是有着优柔的性情却又有着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气概。在复仇之计还无从下手时,眉宇间已被通缉。这已注定,他无法逃脱于其中,无论复仇进不进行到底,亦都无法存活。如此看来,他把这样的重任托付于一个素未谋面的人也说得上是明智。小说中作者还对眉尺间的父亲的事迹作了大幅的描述,因为如果没有这件事,眉尺间依旧只是一个优柔的少年。而这一仇恨却给他灌以满腔的热血,尽管不能以英雄去称呼他,他也不失有这样的气概。黑色人的出现无疑给这剧情添加了许多的神秘性。在看来,义士是侮辱他,同情亦是倍受污辱的名称。尽管直到结尾也没有给他过多的介绍,他却是给我们留下了惩恶除奸的高大形象。一句“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为此,他也不惜付出生命。这似乎是作者用自己激荡的内心所塑造出的人物,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正义感。当时所处的社会似乎正是国王的化身,随时有可能在背后给正义之士以致命的一击。当然,许多带着惩恶除奸的使命的他们从不因此而畏惧。国王最后与他们一俱于沸水之中死去是他们奋不顾身的结局。在他们看来,死亡并不可怕,为了光明而死亡更是没有畏惧。各大臣妃子想尽各种办法也无法将国王的投从杀他们的人中辨认出来,最后只能是一同在人们的敬仰中离去。细细想来,这样的安排也正是恰到好处。尽管当时盲目的百姓对眉尺间与黑色人甚是憎恨,却又无可奈何。正是表达了作者内心对他们的高度敬仰,把他们放到了让人仰视的高度,同时又无形中把国王放到了让人不屑的位置。历史也正如作者所预示的那样,丑恶的社会终于被推翻了,社会最终迎来了新面目。

10.本水之境 铸剑空天 篇十

“我是有梦想的,我的梦想就是一定要为国家研制先进的武器装备。”梦想,让81岁的于本水眼中依旧闪烁着光芒。

1961年,根据聂荣臻元帅“要仿出‘543’、吃透‘543’、改进‘543’”的指示,于本水和他的同事们用一年的时间,深入沈阳一线生产基地,废寝忘食,挑灯夜战,处理导弹生产过程中的有关技术问题,同时从实践中学习具体的导弹生产工艺知识。

“那时新中国成立才10多年,我国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基础都很落后,又遇上自然灾害,生活上也面临很大难题。”于本水说。

在历经无数次的演算、试验、分析后,1964年“543”多发实弹打靶成功,完成生产定型,初步解决了我国地空导弹的有无问题。

随后,于本水马不停蹄地投身改进方案,带领大家对“红旗三号”导弹总体方案进行论证。20世纪70年代末,“红旗三号”定型,成为我国第一型具有拦截SR-71高空侦察机能力的防空导弹。于本水“为国家研制先进武器装备”的梦想初步实现。

筑梦的脚步,开始了就停不下。

在此后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于本水参与了更多型号的防空导弹研制工作。随着我国第二代、第三代导弹相继研制成功,于本水也从青年学者成长为我国著名的防空导弹专家。

于本水家中珍藏着一本《英华大辞典》。说起它的来历,于本水颇感自豪。

1962年9月,我国空军导弹部队在华东地区上空首次用防空导弹成功击落了U-2高空侦察机。但是很快,U-2学会了机动逃逸。制导雷达一开机,它便逃出地空导弹杀伤区。

空军司令部要求国防部五院帮助解决这一难题,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到了国防部五院二分院(如今的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于是,以于本水为课题负责人的研究小组开始了昼夜攻关。

经过大量仿真计算,于本水攻关团队拿出了一套有效方案。这套方案被空军指战员概括为近快战法。

1963年11月1日,地空导弹二营首次采用近快战法击落一架敌U-2飞机。此后,近快战法开始向地空导弹部队推广。

为此,于本水荣立个人三等功,奖励正是一本《英华大辞典》。50多年过去了,于本水对这本辞典视若珍宝。在他看来,这是捍卫国家领空的最佳见证。

成绩面前,于本水没有止步。“防空是永恒的课题,有矛必有盾。绝不能因为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就高枕无忧,斗争永无休止。”于本水说。

在敏锐观察到西方各国相继采用低空、超低空空袭战术后,于本水建议借鉴国外有关技术,研制一种机动性能好、反应时间快、机动过载大、抗干扰能力强的低空、超低空防空导弹。最终这项建议被采纳,并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项目。同事和后辈们对于本水钦佩之至,在他们眼里,于本水是“会变帽子戏法”的大设计师。

伴随着中国低空、超低空反反舰导弹研制序幕拉开,现代防空导弹的作战目标也从以前的反飞机为主改变为反精确制导武器为主。于是,于本水又相继承担了我国反舰导弹和第三代导弹——陆军野战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研制工作。在年届六旬之际,他先后担当舰空导弹系统副总师和野战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总设计师。

“陆转海”“黄牛下水”是富有挑战性和开创性的工作,涉及的领域之多之广、战术技术指标之高前所未有。用于本水的话说,“研制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客观上要求总体与各分系统协同一致,形成集智攻关的合力。”

经过多年艰辛努力,于本水带领舰空导弹研制团队终于攻克了数项重大关键技术,圆满完成了定型试验,将产品如期交付用户。这一项目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1.铸剑为犁感想作文 篇十一

他肩负了北宋君主的信任和寄托,奉命和韩琦去守西北边关。他们的部队在和西夏的战役中大胜。

你听到边关上流传的民谣是怎么唱的吗:

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几年过去了,范仲淹被调到别处。但他一走,西夏便认为是有机可乘,率大军来犯。宋仁宗没有办法,只好再让范仲淹一直在西北戍守边疆。

他大概没有怨言的,似那高举汉节、在匈奴领地里沉默到他的亲人都以为他早已死去的苏武。

可是你听到了吗?当秋风又起,雁群南飞,他心底的愁和怨也被低吟浅唱了出来——便是他写的《渔家傲》,带了一种民歌似的明亮和凄婉。

他说,边塞的秋天,景色当真不似家乡呢。雁群寂寂地南飞,哪里有半点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连绵的山丘,不知何时升起了炊烟,被干燥的风摇晃着拉长。落日带了血色,凄艳绝伦地兀自往黄沙里掉。

他给自己灌了一口浊酒,悲哀地想,家还相隔万里,可他们燕然未勒功,怎敢归啊。空气微微震颤着传来通透哀转的羌管声,一层薄霜无声地铺在地上。

他长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而我想,他一定不忍心去看那哀鸿遍野、累累白骨。

他一定想过要对将士们喊一声:大家都逃了吧、散了吧!

可是他不能。没有人能够逃脱,他们都是受害者,都需要背井离乡,都需要将自己放逐千万里,来赴这一场死亡的盛宴。

可是,他身后还有千军万马跟随,还有无数的西夏人将会与他血战一场,所以他不愿去思念,也不敢思念!一如当年的霍去病,在弥留之际的那句“匈奴未灭……怎敢死啊。”

所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就是为什么四面楚歌,刹那间就击溃了项羽的铁骑精兵。

再坚固的人,也抵不住思念的力量。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就像那尊立在联合国大门前,用铁锤击打佩剑的雕像,对人们喊出的诘问: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请你——请你去问问庄稼茂盛的田野、溪流、树林和孩子,我们要不要战争?

12.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作文 篇十二

到20世纪 80年代,在有文字记载的 5560多年的时间里,世界上共发生过14531次战争,平均每年2.6次。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据不完全统计,这14531次的战争,牺牲了36.4亿人的生命。损失的财富折合成黄金可以铺一条宽150公里、厚10米、环绕地球一周的金带!

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投降,在长达 的时间里,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中国军民伤亡总数3500万人以上,中国官方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这些血的教训难道还不能体现世界和平的重要性吗?

在现在,这战斗的锋义仍在不停地燃烧着,被战争害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人也不断地在增加,这一切令人心寒。

美国攻打伊拉克,也牺牲了不少美国人和伊拉克人的性命。其原因是因为布什怀疑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难道仅仅一个怀疑就可以爆发一场惨绝人寰战争吗?这一切难道就没人想过吗?近来一些恐怖组织,炸伤,炸死了1200多名俄罗斯中学生。难道这些手无寸铁的学生有错吗?这一切难道就不令人深思吗?

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这是我们对待战争的根本态度!

13.蔡以忱:“铸剑”人的清官身世 篇十三

蔡以忱本是一位受理学与新学熏陶的教书先生。游学武汉时,经董必武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与恽代英、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毛泽东、任弼时、罗章龙、李立三、罗贡华、胡秋原等国共人士合作共事,并参与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与秋收起义等,其事迹散见于《毛泽东的足迹》、《董必武传记》、《任弼时传》、《胡秋原全传》等专著。

笔者为创作《蔡以忱传》,在海峡两岸查寻资料时发现,由于蔡以忱英年早逝,而同时代的相关人物均已作古,所以蔡的早期资料十分罕见。本文从蔡以忱的家世背景入手,叙介其悲壮人生。

蔡元培亲笔作序

黄陂蔡氏家族自古以来就是古邑的望族,与全国蔡氏一脉相承。中华民族素有纂修与续修宗谱的传统,尽管在战乱与历次政治运动中,族谱屡遭劫难,但笔者坚信,宗谱不仅是记录家族世系的史书,而且是研究人口学、方志学、民族史等方面的重要资料。只要在民间耐心查访,定能找到收藏宗谱的有心人。为此,笔者会同传主嫡孙蔡亚生、蔡小兵等拜访了当地名宿与两岸知情人士。在拜访知名教育家蔡培华与艺术家蔡迪安时,他们均说:小时候曾见过蔡氏族谱,还有蔡襄忱、蔡以忱昆仲,以及著名教育巨匠蔡元培先生撰写的序文。蔡元培用一手毛笔行书洋洋洒洒地写道:“黄陂蔡氏于明洪武间自江西迁来数百年于兹,其间理学名儒辈出,迄今秀出班行之士,亦济济于黉序之中……”(民国十年版黄陂《蔡氏宗谱》)只可惜后来在“文革”中,宗谱大都作为“四旧”被付之一炬了。

本来,按照族规民约,一个家族在三十年左右就应续修族谱一次。因老谱一直未现身,造成黄陂蔡氏宗谱已经八十年没有续修。到了1999年,已是耄耋之年的蔡培华先生,觉得时不我待了,于是,他迅速与族人商量,决定续修黄陂《蔡氏宗谱》,以动员族人寻找老谱。此消息不胫而走,蔡老早年的一位弟子来函说:他发现了民国版黄陂蔡氏宗谱的下落。喜出望外的蔡老,在儿子的陪同下马不停蹄地赶往湖北孝感杨店镇,寻访与鉴别宗谱。

杨店蔡氏族人是早年从黄陂蔡官田迁去的,而蔡老是蔡官田土生土长的名士。所以,杨店族人听说老家来人,立即设宴热情款待宗亲。一位曾在杨店粮管所工作的族人介绍说,“文革”初期,一位本族的王氏夫人担心族谱被红卫兵收缴,特将宗谱装入一个陶器坛内,埋入地下秘藏。

到了1974年,蔡崇贞、崇富、崇友、崇胜等四兄弟准备改做房屋,他们商量决定将宗谱砌入墙中。于是,盖新房那天,他们趁夜静更深之时,将宗谱从地下取出砌入墙中。就这样,将记录着自明代万历四十八年(1621年)创修、清季续修的各种版本原始资料的民国十年版黄陂《蔡氏宗谱》数十册,完整地保存下来。改革开放后,蔡氏兄弟才从墙壁中取出珍藏在楼上。

杨店族人简述了藏谱经历之后,便立即上楼从箱子中取出用红绸包裹的宗谱,继而按照历代相传的族规,举行了虔诚的敬香仪式之后,才正式打开包裹查阅,使尘封的蔡氏家乘重见天日。

不日,湖北竹溪县,以及黄陂泡桐蔡家藕塘的族人蔡光钺、卫东、光玉、崇凯,也相继报告了他们珍藏的清同治年间与民国十年宗谱。经对照,三处发现的不同版本族谱,内容完全一致。

嘉靖皇帝赐“清廉第一”

蔡培华打开《蔡氏宗谱》卷首,“清廉堂”三个篆书大字闪入眼帘。翻阅原序上面清楚记载,蔡氏创修宗谱始于明万历四十八年,创修序言就是黄陂蔡氏九世祖,著名理学家、甘露书院的主讲蔡石麓(字善图)撰写。随后,在清康熙、乾隆、同治年间,以及民国四次续修。该谱原序云:明洪武二年(1369年),江西饶州府乐平县筷子巷瓦屑墩一个叫蔡绍一的青年偕妻梅氏,迁往湖北黄陂东乡古傅家港(今黄陂蔡家榨街道梅蔡河)东之大屋畈定居。五世以后,科名鼎盛,俨然黄陂望族。到了第八世祖蔡完(字人备,号春湖),于明嘉靖甲午(1534年)中举,丙辰(1556年)进士及第,任浙江兰溪知县不到两年,便被擢升为全国十三道之一的陕西道监察御史。十三道监察御史由中央都察院管理,但在履行职能时又不受都察院控制,直接对皇帝负责。《明史》卷七十三《职官二》载:“十三道监察御史,主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或漏章面劾,或封章奏劾。在内两京刷卷,巡视京营……在外巡按,清军,提督……而巡按则代天子巡狩……”

嘉靖帝主政以后,将巡抚的职能由监察官员转变为节制三司、总领一方的地方大员。朝廷为了加强对封疆大吏的监督,就通过巡按御史对巡抚进行牵制,并明令界定二者的职权:“其文科武举,处决重辟,审录冤刑,参驳吏典,纪验功赏,系御史独专者,巡抚亦不得干预。”蔡完任监察御史不久,朝廷在十三道监察御史中选拔大同巡按御史,蔡被都察院列为两名候选人之一,呈报给嘉靖皇帝钦点一名,结果他以良好的口碑出任大同宣抚巡按。因巡按御史职责是代天子出巡,故其巡视地方,又叫“巡方御史”,俗称“八府巡按”。由于蔡完在任期间,严格按照“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原则,对五品以上违法失职的地方官员进行参劾,由朝廷裁决;六品以下官员“就便拿问”,而且勤于教化。因此蔡完逝世后,明世宗即嘉靖帝朱厚熜特赐额“清官第一”追怀。自此,黄陂蔡氏宗祠便以“清廉”为堂号,并收入宗谱世代相传。

随着人丁繁衍,黄陂蔡氏宗亲逐步分布在大屋畈周围多个村子,以及迁徙到相邻省、市、县、乡镇。其中首义元勋蔡济民一支迁居蔡家榨附近的蔡官田,蔡以忱一支则迁居毗邻的白家嘴。蔡以忱的长兄蔡极忱与堂兄蔡以贞(良村)同为辛亥首义志士。

饮水思源求大同

蔡以忱是黄陂蔡绍一世系第十八世嫡孙,蔡完第十世族孙。1896年出生于湖北黄陂蔡家榨白家咀,曾用名蔡一尘,学名蔡滨,他在兄弟六人中排行老三。其父蔡宏户生平在蔡家榨帮人加工榨油,母亲王氏一生务农。

幼年时,蔡以忱在老家蔡官田私塾启蒙,后转入黄陂望鲁小学和道明高等小学。望鲁小学的前身是纪念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的二程书院,道明小学的命名源于程颢(史称“明道先生”)之名。而且蔡以忱的九世祖蔡石麓(字善图),也是理学名家、曾主讲于与二程书院齐名的甘露书院。蔡以忱深受二程“鲁台望道”的熏陶,刻苦攻读,于1916年考入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就读。寒窗五载,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并成为一名极为活跃的爱国青年。五四运动期间,在恽代英的领导下,蔡作为湖北省学生联合会的代表之一,领导发动了武汉学生运动,声援北京学运。

1920年初,他与刘文清、孟晋奇、蔡春芳等人受聘主编《江汉评论》。不久,在董必武、陈潭秋的影响下,与陈潭秋一起主编《武汉星期评论》,宣传马列主义。次年,经董必武介绍,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代表陈独秀参加中共一大会议的包惠僧在《回忆陈潭秋》一文中提到:“大革命中,蔡以忱在湖北教育界成为一名最活跃最有作用的人物。”

次年夏天,黄陂族人续修《蔡氏宗谱》时,时任中华大学教授的蔡以忱,与知名教育家蔡元培一道欣然为之作序。蔡以忱在序言中,既宣扬“大同之世,不独亲其亲、长其长,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理念,又强调“吾族以清廉世家,尤当饮水思源,耕行相让,是谱之修,可以献之皇祖,贻之子孙”的家族传统。落款还盖有“蔡滨”与“以忱”的篆书印章。序言全文如下:

大同之世,不独亲其亲、长其长,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微如一族,似无庸家乘之纷纷纪载为然。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无他人不如我同父,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是以宗伯小史垂为典制,欧苏谱牒播为家声。考遗传之迹,觇进化之源泉,察盛衰之数仪型(刑),文王昭兹来许也。吾族自周室受氏以来二千余年矣,其间或以实业著,或以博物名,或以才能见称、清白见赏,江南夫子,东郭居士,孝子忠臣,名儒理学,代有传人。然假荫求官,早见摈于怀远,一时遭际,不自附于梁公,固不得不断自可信者。始耳明洪武间,绍一公自江右卜居楚陂,王氏两宗、裴家三眷于是乎分,而数百年间足以绳祖武光邦家者,馨竹难书。盖先君之绩善久矣,为之后者何忍数典忘之耶。爰集族人重辑家乘,音容仿佛,庶几能见于羹、见于墙,瓜瓞绵延,不至谓他人父、他人母,而遥遥华胃,悠悠世祚,自免为轻薄者笑、修史者痛矣!嗟乎,诸姜之性弘,诸姚之性仁,张王之性宽,李赵之性悫,薪尽火传大抵如是。吾族以清廉世家,孝子贤孙,能不本先君之灵引之勿替耶?况江汉之间,早被文王后妃之化,吾族处此,尤当饮水思源,耕行相让。则是谱之修,可以献之皇祖,贻之子孙,通幽明、合人鬼。虽大同之世,何以逾此。滨生也晚,未尝学问其于先君,无能为役。惟乐观厥成,勉为之序,以备国史采择。

中华民国十年夏第十八世孙第一师范毕业现充中华大学教员以忱(滨)敬撰

传道授业铸剑者

1923年,“二七”惨案发生后,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蔡以忱、包惠僧、吴德峰等都勇敢地投入了革命运动之中。人们常见蔡以忱挑一担小菜,包惠僧头戴破草帽、赤足穿草鞋拉一辆人力车,吴德峰打扮成小贩,他们穿街走巷,四处宣传、发动群众,在武汉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是年夏季,湖北省委特派员蔡以忱回到黄陂三合店,帮助唐继盛建立了黄陂县第一个党小组。

1925年,蔡以忱与吴德峰、费侃如等积极创办了武昌崇实中学,培养教育革命青年。吴德峰任校长,蔡以忱任训育主任。为了迎接北伐军到达武汉,崇实中学派了一批学生组成“南下宣达团”做宣传工作。7月,董必武、张国恩等负责正式成立国民党湖北省党部,董、张为常委,蔡以忱、钱亦石、吴德峰、向忠发等为委员,并分别兼农运、宣传、青年与工运部长。同月,在董必武的领导下,钱亦石创办了《武汉评论》周刊,蔡以忱、邓初民、罗贡华、胡秋原等参加了编辑工作。

1926年1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董必武、蔡以忱、钱亦石、刘伯垂、向忠发、谭芝仙、袁浦之等七名湖北代表出席。7月13日和15日,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蔡以忱任大会秘书处主任,会上当选为省党部执行委员。

北伐军进逼武汉时,从8月31日至10月,军阀陈嘉谟负隅顽抗,据城死守,并搜捕革命党人。在围城四十天中,蔡以忱及其夫人吴金梅、长子蔡惠安,在粮食断绝、居无定所的艰险情况下,与反动派展开了坚决的斗争,他曾用三四米长的白布横书“武昌群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由城内丢出城墙外,传到汉口,革命志士高举此横幅游行示威。

北伐军攻占武汉后又占领了南昌,武汉成为全国革命中心地区。为了迎接革命高潮,中共汉口地委成立了以张国焘为书记,由汪祥楷、董必武、蔡以忱、陈潭秋、陆沉、李立三组成的委员会。

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工农运动的猛烈发展,培训革命干部迫在眉婕,为此蔡以忱配合董必武在武汉筹建了湖北省中小学教师党义研究所,董必武任所长。党义所于1927年1月开学,开设军事、政治两大课程。主管宣传的蔡以忱主讲当前革命形势、工农革命运动及共产党的性质、纲领和奋斗目标,他还在武昌农讲所、黄埔军校湖北分校讲授世界革命史。

有一次,蔡以忱对在中共创办的湖北省第七小学任校长的二哥蔡襄忱说,为了寓教于乐,学校应该有自己的校歌。二哥就顺水推舟让弟弟为校歌作词,蔡以忱也不推辞,他深情地写道:

红日东升,革命青年,爱惜革命光阴。

日常学问,在革命旗帜下,以求有生。

求自由,求平等,要奋斗,要牺牲,

这是我们的“三字经”。

小学生,努力前进,

完成国民革命,走上世界革命的路程。

这首革命校歌,激励着革命青少年为革命而学习,时刻准备着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贡献青春。

1927年2月27日,朱仲兴纠结了反革命武装、流氓地痞,袭击了阳新县党部、县农会,绑架了省农协特派员成子英、县党部书记罗冠国、秘书潭发兴,并在城隍庙前将罗冠国四马分尸,把其余八人脱去衣服,捆绑手脚,包以棉絮,浇上煤油,烧以劈柴点天灯,八烈士被活活烧死。次日,复集土匪流氓四千余人,组织反革命暴乱,在全县农村大肆焚烧抢劫。受湖北省党部派遣,蔡以忱前往阳新镇压了制造“阳新惨案”的凶手,沉重地打击了反革命分子的嚣张气焰。

同年4月27日,蔡以忱出席了中国共产党在武昌举行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因当时大多数代表均住在汉口,负责会议筹备工作的蔡以忱从安全考虑,通过与旅汉黄陂同乡商量,会议休会一天后,将会场转移到汉口黄陂会馆直至5月9日闭幕。

随着党的队伍的发展壮大,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也随之滋生。在“五大”期间,党中央认为,虽然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于1926年8月4日发布了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共最早的反腐败文件——《坚决清理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但仅发一纸通告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成立一个专司治理腐败的监督机构。于是,中共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就在“五大”期间应运而生了,作为明代监察御史、八府巡按后裔的蔡以忱,正式当选为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七名委员之一。

蔡以忱任职半年后的12月31日,中共中央在第二十六号通告中提出监察委员会的存废问题。时至1928年7月,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仅存一年零两个月的中央监察委员会正式撤销,并将“五大”党章中“监察委员会”一章四条内容全部删除。

罗章龙点将去安源

为筹备武装起义,毛泽东与罗章龙于1927年6月商量,决定物色几位懂军事的同志一道去长沙工作,罗选择了蔡以忱。蔡以忱抵长沙后,湖南省委决定,由蔡担任安源市委书记,领导安源工农运动。他到任后,同赣西与安福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王兴亚密切配合,积极建立与发展革命武装。

这时,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决定,党在现时的中心任务是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并形成了《中共中央关于两湖暴动计划决议案》。蔡以忱于会后回到安源,以市委书记的名义积极筹备9月10日的秋收暴动。8月31日,蔡以忱听取了中共浏阳县委书记潘心元等三人关于平阳、浏阳农军运动情况的汇报,并将行动方案报告湖南省委。同日晚,毛泽东在安源张家湾召开了会议,传达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和湖南省委的秋收暴动计划,宣布成立前敌委员会,将党所掌握的部队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共约五千人,毛泽东为前委书记,卢德铭为总指挥,下辖三个团,分别在赣西修水、安源、铜鼓发动起义,第二团由安源的矿工武装和王兴亚的农民军组成,王兴亚为团长,蔡以忱为政委。他们在秋收起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27年9月27日,任弼时主持召开了湖南临时省委常委会,调整了领导班子。会议根据任弼时的意见,书记仍为彭公达,军事部长李子骥,农民部长向俊奇,组织部长林蔚,工人部长李运钧,宣传部长罗章龙,秘书长蔡以忱。10月,由书记彭公达,组织委员蔡以忱、宣传委员刘泽远、军事委员舒玉林等七人组成湘西特别委员会。

1928年,因叛徒出卖,继彭公达、舒玉林被捕之后,蔡以忱也被国民党教导师捕获。尽管敌人软硬兼施,但蔡以忱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最后英勇就义,年仅三十二岁。

1957年7月8日,毛泽东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授予蔡以忱家属《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蔡以忱之兄蔡襄忱,一直与董必武、吴德峰等领导人保持通讯联系。蔡以忱长子蔡惠安,黄埔军校第十六期毕业,国民政府军副团职、正营级军官,在陕西率军起义,后经吴德峰同志介绍,到武汉市建设局机械供应站工作。次子蔡光海先后在蔡家榨镇官田小学、武昌遵义中学(现三角路中学)任教。

今年,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蔡以忱的嫡孙蔡亚生、蔡小兵向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赠送了烈士遗物。蔡以忱的事迹收入《无陂不成镇》三部曲后,已经成为当地中小学的乡土阅读教材。

上一篇: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下一篇:商场百货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