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厌学怎么办

2024-08-13

初中生厌学怎么办(共11篇)

1.初中生厌学怎么办 篇一

在了解了初中孩子产生厌学的可能原因,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自身情况,分析出具体原因,根据产生的不同原因,使用不同的应对方法。

由于家长期望过高的孩子厌学问题,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调整预期;如果是孩子和老师彼此不喜欢,家长需要耐心的疏导孩子的情绪,做好和相关老师的沟通。

如果是由于孩子在学校里人际关系不好的,则需要培养孩子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课业繁重。

觉得辛苦而导致厌学的孩子,则要重视孩子的身体锻炼;对于压力过大而导致厌学的初中孩子,则需要及时的进行心理疏导。

2.初中生厌学怎么办 篇二

关键词:厌学,原因,对策

如今,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厌学心理,要找到对策。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现阶段高中生厌学的原因。“老师,这些学了有什么用呢?学了又用不到,不如不学!”;“学习的内容太没意思了,没兴趣,不想学”;“老师,上课的内容我听不懂,觉得越学越难,我不想学了”;……以上都是我在上信息技术课前和学生交流时学生反映的情况。这些情况普遍反映了高中生对信息技术的厌学心理。经过调查和情况分析,我发现产生厌学的原因有以下主要方面。

1.社会上流传的“读书无用”、“学习无用”的说法,对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是厌学心理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2.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有的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造成心理压力太大;有的是由于学习生活太单调,又缺乏自我心理调节;有的是贪玩,被网络、电脑游戏所迷惑;有的是来自学习方面的挫折较多,缺乏自信心等。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的原因是他们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学习对他们来说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学生得不到愉快的体验,长此以往导致学习情绪低落。

4.教师因素,教师不能真正做到公平对待全体学生,对于一些“学困生”,有的教师还给予一定的关注,但缺乏耐心,有的却选择放弃,差别对待。

导致学生厌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我们必须对症下药,原因找到了,最关键的还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让学生走出厌学之路?针对这些情况,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从学生出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 纠正学生“上学无用、读书无用”的偏见。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例子:课堂上,老师教孩子法语中的一个生僻的时态,学生赶紧反驳:“老师,没有人这样用的!”老师说:“这你不用管,先学会再说!”学生回答:“什么嘛,老师!没用我干吗要去学它呢?!”老师怒了:“谁告诉你没用啦!明天考试,我就考你这个句型!”这时,学生们才恍然大悟,但心里总觉得别扭。这只是现在学生为什么会觉得读书无用的一个例子。更多的读书无用论者有这种想法是源自认为现在大学生就业难,上大学前景暗淡。他们只承认物质享受的追求,却忽视了对精神享受的追求,这是对人生偏颇的解读。对物质享受的追求不是人生的全部,只有物质和精神的不断提高才能让生活更加精彩,也更有意义。

纠正学生的这些错误思想,必须用事实说话,所以在课堂上应结合生活实例,从身边的实例讲起。如: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中很多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都用得到而且有其优越性。在学习智能加工这一课时,通过播放“我们的数字化生活”和“智能家居”,让学生体会到“知识能改变生活,改善生活”。通过讲科学家执著追求真理的故事,讲述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讲述科学知识在祖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唤醒他们学好知识的内驱力,为自己树立人生目标。

2. 挖掘学生潜能,增强学生自信心。

许多厌学者并不是因为智力不高,大多是因为对自己认知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他们往往觉得自己天生不聪明,感到自卑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所以在学习上往往很被动也很无力。这时教师应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首先要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挖掘潜力。教师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然后帮助学生制订个人目标与计划,并制订出落实这项计划的具体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进步,其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实现自我参照目标体验成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改变对学习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二、从教师自身出发,提高自身职业素养

1. 关注学生,无差别对待“学困生”。

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教师不能“瞧不起”某些学生,这种感觉对一个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来说则更加重要。高中生的心理是十分敏感的,尤其是厌学者,一旦老师、同学的言语和行为有瞧不起他们的表现,就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从而自暴自弃。因此不要为这些学生贴上特殊的标签,对于这些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寻找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多褒少贬,激发他们潜在的内驱力,慢慢地克服厌学情绪,使他们走出误区,走向成功。

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会把对教师的好感迁移到学习中。课堂上应实施微笑教学、鼓励教学,营造亲切和谐的氛围。还记得刚工作那年,紧张再加上缺乏经验,每节课结束后我总会抱怨学生太过于死气沉沉,不配合。于是我做了一个调查报告,80%的学生要求我上课经常保持微笑,因为我总绷着脸,给人无法亲近的感觉。难怪很少有学生向我提问求助。所以我们要走到学生中去,多和他们沟通,多了解他们,多从他们的角度分析问题、思考问题。

3. 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乐学。

3.孩子“厌学”怎么办(上)? 篇三

(网名)我爱一米阳光:我孩子以头痛或生病为借口不愿意上学,一旦强迫他上学,他就会哭叫吵闹,甚至生病。问了一些人,也与老师进行了沟通,都说我孩子得了“厌学症”。请问光明老师,我该怎么办?

光明老师:从你说的情况看,孩子目前的状态让人担忧。但是,不管怎么说,你要先了解孩子厌学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孩子厌学的表现大同小异,而厌学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做家长的,必须找到其症结所在,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解决问题。

合肥的雾霾:孩子被老师批评或者误解过多会导致厌学,如果孩子经常受到讽刺、否定和挫折,自信心就会逐渐消失,学习兴趣就会减少,逐渐产生不喜欢学校,不喜欢学习而厌学,与老师关系不好,不能适应学校的要求也会导致厌学。

西北的风:我觉得厌学更多是因为孩子贪玩,抵制不了外界诱惑, 沉迷游戏不喜欢学习,不爱写作业,对自己没有控制力。

美国绿卡不值钱:与同学处不好关系也会导致厌学 。特别是独生子女从小关怀备至,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亏,所以不允许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玩。养成自私、孤独自闭的性格,沉默寡言心事重重,与同学在一起就觉得很痛苦,对学校产生了厌倦。心理学研究表明,孤独是产生厌学情绪的重要因素之一,厌学情绪反过来又会使孤独进一步强化。

合肥的雾霾:我倒认为孩子的厌学主要因素可能在学习本身——学业繁重,在学校的学业本来就很沉重了,周末的补习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发憷,越到周末越头疼。家长望子成龙,常常“揠苗助长”,不管学习过程,只关心考试结果。花很多钱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学习班,牺牲孩子的休息与娱乐的时间,强迫孩子长时间地学习,再加上课业负担较重,比赛较多,面对如此大的压力,他们在心理上承受不起,自信心丧失,就产生逃避心理,进而拒学、厌学。从而导致孩子厌学。

内蒙之内:没有目标也是其中不容忽视的因素 。学生中厌学主要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学习是为了什么,学到一半就感觉前途渺茫,从而产生厌学的现象。父母包办专业结果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很茫然,不知道学这个还有什么用。对学习毫无兴趣,视学习为负担,把学习作为一件痛苦的事情,不能从事正常的学习活动造成厌学。

光明老师:厌学与学校有直接的关系,与家庭有关,必须弄清困扰孩子的问题。厌学是因为孩子感觉到教育给他\她的压力,父母和老师给他的压力,厌学是一种逃避。孩子厌学的具体表现可能是不愿意听课,或者是不愿意写作业,甚至逃课。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害怕考试。

我爱一米阳光:我明白了一些。做父母的,急于求成,其教育的方式僵硬严格和缺乏灵活性,孩子因为未能达到父母的期望值而感到害怕,更会导致孩子厌学。

光明老师:厌学或许与某些事件有关,如与父母分离,孩子的亲人生病或死亡,家庭暴力,学校暴力等。孩子害怕上学,还有一种可能,或许是在学校遭到了别人的欺负。如果孩子突然出现精神紧张、焦虑,沉默寡言,家长就需要与他及时沟通。

特别说明:最近,光明老师打算做家教沙龙、亲子活动、齐阅读共成长等等活动。欢迎加入群里一起讨论并随时了解活动情况! “阳光会客厅”群号 63182618

合肥周边的家长,欢迎您来面谈!我们在合肥市六安路长安大厦716室

电话62654268 15155969337

4.初中生厌学怎么办 篇四

孩子厌学其实一直都是让父母头疼的问题,对于厌学的孩子家长需要更加关注,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这样才能够消除孩子的厌学情绪。以下是编者为了提供的解决孩子厌学问题的6个方法,不妨借鉴一下。

01、了解孩子学习上的苦恼

孩子出现厌学情绪的时候家长需要及时了解孩子在学习上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有哪些苦恼是自己解决不了的。跟孩子一起找到问题的根源并且寻找解决的方法,只有把孩子的心结打开了孩子才能够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02、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其实并不是因为孩子比较笨而是因为他不想学出现了厌学的情绪。这个时候家长就需要及时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了,家长需要跟孩子多说一下学习的好处和对自己的帮助,让孩子也爱上学习。

03、辅导孩子提高学习能力

很多孩子之所以厌学其实就是因为自己跟不少老师的节奏,学习能力稍微薄弱了一些。这时候家长不应该责备孩子,而是要多辅导一下孩子让他的学习能力能提高,只有孩子的学习成绩好了才能够让他变得自信起来,厌学情绪也会慢慢没有了。

04、减轻孩子心理上的负担

很多家长都是怕孩子学习成绩落后,所以总是会强迫孩子去报这种辅导班,而且学习的成绩稍有不满意就会责怪孩子不认真,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其实这样反而会让孩子慢慢地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家长需要适当地减轻孩子心理上的负担,让孩子能够学得开心一些。

05、适当在学习上鼓励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家长的认可的`,所以家长不能总是批评自己的孩子而忽视了给孩子一些赞美。当孩子拿着高分的试卷给你看的时候你不能只看到孩子的错题而忽视他拿了高分,你应该跟他说一些鼓励的话,让他能够再接再厉。

06、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

5.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怎么办 篇五

家长要知道“第一”只有一个,不可能每个人都去当第一。

应了解孩子学习的困难所在,帮助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为此而努力。

此外,家长要多与孩子在学习方法、人生理想等方面进行沟通与探讨。

第二,辅导孩子提高学习能力。

很多厌学的.孩子一般都是由于学习跟不上,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怪以及同学们的轻视,索性破罐子破摔,经常逃学,在外“鬼混”。

因此,老师和家长,尤其是家长应及时想办法辅导孩子的学习,工作忙和有条件的可请家教,只有学生学习提高了,才会使他们变得自信起来,那么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第三,要帮孩子树立自信心。

孩子都很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他也按照别人的评价去认识自己,所以帮孩子树立自信心是帮助他们克服厌学心理的一个关键。

家长要让孩子树立“别人能学会,我也能学会”的观念,面对困难,只有不断去克服才能走向成功,让他们在心理上不惧怕学习。

比如可以为孩子选一门他最想学、最有把握学好的学科,多下工夫,首先突破,证明他具有学习的能力,并让他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他学习的热情。

孩子厌学的症状【2】

一:情绪耗竭

1:课本从发下来后,很少去翻它。

2:学习问题很多,但是已经越来越无所谓了。

3:每次考试都有一种应付一下就算了的感觉。

4:作业做不完,已经无所谓了。

5:已经习惯了考试成绩差。

6:上课经常打瞌睡。

二:自我效能感低

1:对于作业,感觉即便再怎么努力思考也还是不会做。

2:读书的时候无法长时间专注,脑子里经常想着其他东西。

3:感觉在学校里根本无法发挥我的潜能。

4:学习上的努力并不能使我获得他人的尊敬。

5:一天中很少体验到学习到新知识的愉悦感。

三、师生关系疏离

对老师的话感到不信任。

感觉在学校里根本无法发挥我的潜能。

老师对我有某种成见,看我不顺眼。

觉得老师把分数看得比人重要。

看到老师亲热不起来,总想躲远一点。

四、生理耗竭

睡眠越来越差,要么睡不着,或者总是感觉不够睡。

感觉身体不如以前那么好了。

这段时间总感觉身体这儿不舒服,那儿不舒服。

6.初中生厌学怎么办 篇六

孩子青春期厌学家长和老师应该怎么办

学生青春期是很多问题的滋生期,比如青春期恋爱、青春期厌学症等。青春期恋爱如果没有影响到正常的学业,家长们还是勉强可以接受的;而青春期厌学症可能导致退学辍学行为而被列为高危事件。那么,该如何治疗青春期厌学症呢?

教师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第二位父母;所以,如何治疗青春期厌学症,教师有重大的责任。要善于挖掘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青春期厌学症并非天生就有,厌学的学生是因为对学习失去兴趣。对于这样的学生首先应督促他们制定短期小目标,让他们在学习上对自己肯定并且有成功的喜悦;哪怕他们只是达到了一个小小的目标,也要给予肯定,不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改变课堂知识的呈现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或者用讲生动的故事、引用典故、身边事例、时事新闻等导入新知,巧设悬念,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的投入学习。

治疗青春期厌学症需要教师多与家长沟通;给孩子一个阳光雨露充足的成长环境。家庭是教育学生的第一阵地。有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班主任一定要多费心,尽量与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说服他们尽到为人父母该尽的职责和义务:不管孩子归谁抚养,双都应给予孩子无尽的关爱和照顾,用他们的爱来抚慰幼小的受伤的心。同时,班主任老师也应给这样的学生多一份关爱,多一份责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还要关注他心理的健康成长,尽可能给学生一个充满阳光雨露的成长环境。让他成为一个道德观念强,有着积极的人生态的人。

7.高中生厌学对策探究 篇七

关键词:厌学,心理障碍,解决对策

孔子在《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由此可知学习对人的重要性。中国是文明古国,历来重视教育。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之后,加上受“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无论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的教育都更加重视了。但是在经过了九年的寒窗苦读,经历了中考的洗礼进入高中之后,有的学生产生了该歇歇了的想法,于是对学习持一种松懈的态度;有的对学习产生了一定的恐惧和厌恶心理,学习在他们眼里已经没有乐趣可言,而是变成了一种无奈的、沉重的负担。目前,厌学已经成为影响老师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学生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危害性的问题。它使班级不能保持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好学上进的学生因为部分学生的厌学行为而无法获得一个满意的学习环境。

一、高中生厌学现象研究的现实意义

厌学是学校教育中一个古老的问题,从教学一开始就存在,是一个普遍问题,从小学到大学,甚至从幼儿到成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生活失去兴趣,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而持冷漠态度乃至厌恶逃避的心理状态及其在行为方式上的不良表现。厌学心理是指讨厌学习,缺乏主动性,被动地或根本不愿意接受教师的授课,上课不认真听讲,走神、睡觉甚至捣乱,对学校、教师心怀不满,对练习、作业、考试等一切学习活动漠然置之。厌学的学生往往由不学沦为混学,进而成为学困生,造成恶性循环。厌学心理一旦产生,就会对学习对象和学习过程产生逆反心理体验,倘若这种体验在一个人身上长期存留,就会沉积固化为不良学习品质,影响个体发展,甚至贻误终生。[1]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在2000年8月召开的心理学专家座谈会上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厌学率高达20%。就厌学学生本身而言,虚度年月,浪费光阴,渐渐耗去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年华。相当数量的学生厌学而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必然导致成批新文盲的产生。厌学问题,如果在较长时间内得不到较好的解决的话,则其累积性效应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更可能使学生对学习形成一种“厌恶性反应定势”,即一接触学习情境就可能无意识地涌现出焦虑、压抑、烦燥,甚至恶心等种种不适应的心理、生理反应,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使其不能适应学习化社会的要求,而且严重的厌学行为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往往会造成不利影响,容易使他们形成退缩、自卑、逃避、自我概念不良等个性特征。[2]

二、高中生厌学情绪的归因

导致学生厌学的因素很多,人们经过长期的研究迄今为止已经发现了许多种。概括起来,主要有认知因素、非认知因素、心理健康、社会环境因素等,又可以分为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个体因素是指个体自身影响学业成就的各种心理因素,如能力、情绪、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知识结构和人格等。环境因素是指需要借助个体自身心理特点对学业成就施加间接影响的各种学习环境元素,如教师期望、教学方式、课程安排、家庭背景、父母教养方式和同伴关系等。[3]

尹铁菊在她的《初中学生厌学现象初探》一文中关于学生厌学的原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育政策、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学校生活对学生的吸引力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因此高中生产生厌学情绪是各种原因综合导致的,如单一的评价方式使学生体验了过多的失败;受升学率的影响,学校评价教师的最好标准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于是教师伏案掌灯开夜车,同时要求学生上试题山、游考卷海;迫于压力,教师把教育的功效异化为应付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不惜一切压制学生的兴趣爱好。反复的训练、频繁的测验使学生成了考试机器。一些学生在一次次的考试中品尝了失败的苦果后,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烟消云散。

三、消除高中生厌学心理的对策

当前在许多学校中尽管有些老师们意识到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带有严重的厌学情绪,但面对学生时,关注较多的仍然是学习成绩,在教学中依然承袭了普通教育的模式。但更多的教师们在努力寻找应对高中生厌学的对策。除了我们通常所用的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大师们的教育理论中寻找消除高中生厌学心理的对策。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分析。

1. 根据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的原理及斯金纳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基本思想,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理论假设:如果学生的学习同某种能够引发学生愉快情绪的活动反复结合,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而且这种情绪性条件反射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父母和教师应了解学生最喜欢干哪些事,然后,把学习和这些活动结合起来,这样就会减少学生的学习枯燥感。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建立起稳定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系统。[2]还可以使学生通过改变自身的认知和行为来提高自我管理、控制能力,逐渐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缓解厌学情绪,减少厌学行为,进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教育的重要性,在于缺失需要与生长需要之间的关系。学生如果处于饥饿状态,显然就不可能把精力用于学习。但是一般说来,学校里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如果学生感到没有被人爱,或认为自己无能,他们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较高的目标。所以,教师应当爱学生。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教育需要师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一种神圣的爱。这种爱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由“亲其师”而“信其道”,最终喜欢上学习。[5]

3. 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理论我们可以得出教师效能感与学生的成绩(Gibson, 1984)、学生的动机(Newman, 1989)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因此教师效能感自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它是影响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6]由此可见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从教师的角度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的有效途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在校园环境中对自己所从事学习和研究工作所具备的能力和可能达到的学习标准的一种自我评估。自我效能感对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动机、改善学习态度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改善学生厌学情绪的有效途径之一。

综上所述,要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首先要分析学生厌学的情绪是如何形成的,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地找出造成其厌学的根源。

参考文献

[1]刘芳.金昌市初中生厌学现象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003, 11.

[2][4]马金祥, 王水玉.学生厌学的环境诱因及治疗策略[J].教育探索, 2005, 5:95-96.

[3]蔡德科.厌学心理分析与辅导策略[J].学府新潮, 2004, 5;31-33.

[5]吴红.中职学生厌学的现状调查及管理对策——以合肥市中职学校为例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006.

8.改变初中生厌学的良策 篇八

关键词:厌学 理想 兴趣 素质

厌学是现今初中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面对学生的厌学现象,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客观原因,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尽快使他们从厌学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

理想是指路的明灯,引领人们走向成功。有了理想必须用行动去实现,要把理想化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而目标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对于我们来说,一个学段一个目标,一个学年一个目标,一个学期一个目标,一个月、一个星期乃至一天一个目标,这些都是短期目标。有了目标,学习才有努力的方向。目标定好以后就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实现,只要有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精神,你的远大理想就会变成现实。

二、对学生实施成功教育

一个人如果长期没有成就感,就会对某一事物失去兴趣,学习也不例外。成功教育思想的精髓在于它提出的“三相信”的学生观,即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获得成功。教师和家长应该从实际考虑,合理地设立目标来满足學生学习成功的需求,对于学生出现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的信心。教师要把“心理辅导”“人格完善”作为转变“学困生”的切入点,让每一个中学生都体验成功,从而使他们获得成长、进步和快乐。

三、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首先,教师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不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惟一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对学生要因材施教、各展其长,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要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克服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最后,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在孩子的心里植下中华文化的根,还应该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四、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唤醒学生心灵深处自我向上的意识

1.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兴趣,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都要求学生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最主要的推动力,也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人终生受益。针对一些厌学学生懒惰、意志力薄弱的性格特点,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指导他们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特别要注意培养他们自觉、自制、自立、自律、自强的能力。

3.选择最佳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不是学习技巧的简单罗列,它贯穿于整个学习、思维、实践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上课认真听课;平时认真完成作业;空余强化复习;准备一个错题本,把平时做错的题记下来;注意抓基础题,基础不好最容易导致厌学的心理状态。

五、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构建学校、社会、家庭共管的育人模式

首先,学校要注意创建和谐、团结、稳定的班集体,在活泼健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才能令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另外,学校还应建立良好的课外活动空间,让学生释放紧张的心理情绪。

其次,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起到表率作用,要尽量营造一种积极进取的家庭氛围,使孩子保持身心健康,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对待学习差的孩子,切忌急躁,要看到孩子的优点,鼓励孩子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最后,加强正确的舆论导向,端正社会风气,优化社会大环境,这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协同工作。

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形成一个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多管齐下的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9.初中生厌学心理成因分析 篇九

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作为跨世纪一代初中生却存在着严重的厌学心理,这是一个值得许多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同时,也值得社会和家长关注。这一心理的主要表现是讨厌学习,对学习任务有抵触情绪,对学校、教师心怀不满,学习缺乏主动性,被动地或者根本不愿意接受教师的课程,上课不注意听讲,走神、捣乱、睡觉……对一切学习活动如练习、作业、考试等漠然臵之,甚至由不学混学到辍学。如强迫其学习,则会有痛苦、紧张、焦躁的情绪出现或者言行的对抗及无所谓态度。是什么原因使之厌学呢?

1.缺少理想抱负,“混”字当头。理想是一个人奋斗的动力,但有些初中生对目前升学乃至就业产生困惑和迷惘,看不到求学的出路,认为上学也无用,最大理想便是混三年,拿个初中毕业证。有的学生本身不愿意上学,是迫于父母的压力,不得已来学校混日子。在校不学习,到家骗父母。还有的学生上学只是为了在学校有伴,能满足自己对伙伴友情的需要,同时又可躲避父母的唠叨,家中的劳动,把学校看作避难所,而不是求知的地方。学生张某如是说:“上大学?也考不上,考上啥用,还不如早挣点钱呢?要不是怕挨打,早不上学了。”

2.成绩差,失落了应有的自信心。中学生成人感很强,他们极要自尊,极要“面子”,却没有足够的自信心,而自信是自尊的前提。有些学生因为成绩不理想,跟不上课,随着老师授课内容的不断加深,他的负积累也越来越多,因此而苦恼,伤心落泪。认为学习不能给自己带来喜悦,只有失败后的烦恼和自卑,很要“面子”而不能找回“面子”的他们上学只能使自己“丢人现眼”,几次失败后,信心丧失了,于是开始厌学。女生万某,只因自己成绩不好,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错,无论是外表还是家庭,但学习哪科也不行,太丢“面子”

了,多次想不上学,老师家长几经补救,仍没留住,早早地结束了学业。她说:“不上学了,在心理上对自己是一种解脱”。

3.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差。初中生当初带着喜悦走入中学的大门,然而面对他们的是比小学紧张得多的学习,严格得多的纪律,五花八门的课程,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尤其是住校生,乍一离开父母,独立生活,饮食起居很不适应。愁闷、紧张、失望、思乡百感交集,感到的是苦是累,是不如意,于是心理上不堪“重负”,只有用弃学回家来解决,即使不弃学,也总是在消沉中学习。如学生何某,入学只一周,就“打道回府”了,原因很简单——中学太苦,庄严,不如小学松闲,自在。

4.兴趣和好奇心没有集中在学业上。花季少年的好奇心最强烈。他们当中一部分家庭富有,拥有高科技现代化的游戏玩具及影视设备,这些学生将好奇心及兴趣放在了这些上面,有的虽家庭不具备,但他们去个人游戏厅、录像厅中寻求乐趣,以满足好奇心。与此对比,学校里似乎显得贫穷,没有或很少电化教学手段,加上学校注意抓教学,却缺乏丰富多彩的活动,致使吸引力和凝聚力不足。因此,学生的兴趣在学业上发生偏转。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课程没了兴趣,对学业不感兴趣,怎能不厌学。学生吴某,家中有高档摩托车,家电一应俱全。若问其父年龄不知道,但问他摩托车的品牌及驾驶,游戏机的玩试,无一不懂,然而功课呢?作业不做,上课不听,任你苦口婆心教谢,开导,就是不开窍,关键是不感兴趣,名符其实的心不在焉。

5.逆反心理作怪。初中生比小学生更追求人格上的独立与平等,不仅要求学生之间平等,也要求老师对他们平等相待,渴望受到老师的新生与理解,这是第一个青春期学生的共同愿望。然而有的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往往忽略这一点,驿学习差或者犯错误的学生,轻则训之,重则罚之,致使学生产生逆反心

理,有针对性对抗训他的老师。只要这位老师上课,消极的产生头痛、心烦、气不顺,甚至想离开教室的心理:“积极”的就故意捣乱,气老师或干脆不上课,以示反抗。试想,不能亲其师,安能信其道。这是老师教育方法的失误给学生造成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产生的结果,学生走向了我们教育希望的反面。这种情况下厌学的学生因为有敌意,所以有时会酿成不良后果,如负气出走,离校返家等等。

6.抵挡不住诱惑。初中生模仿能力很强,从众心理普遍,渴望且现自己,而又难辩正误,抵挡不住社会中的各种诱惑。为了“显摆”自己,爱慕虚荣,攀比,穿金戴银讲时髦,崇尚服饰华丽讲派头,吸烟、酗酒、赌博、比“酷”、追星,唯独不讲学习,把对学习的精神都转称到了不正当情趣,缺乏高雅生活情趣,这样的学生又怎能有心思学习呢?女学生高某自入中学就表现出对“美”的追求,每天注重的是服饰打扮,为了一个“美”字,竟向商店赊账购物,平时出入照相馆,学习一天不如一天,最后在其父亲的怒骂下,辍学而归。

此外,造成厌学心理现象的还有家庭变故,家庭经济拮据,同学间的磨擦,早恋,以及心理偏差如自卑、自负、忌妒、孤僻、脆弱等等。

10.《农村初中生厌学原因调查研究》 篇十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在初中阶段,由于学生基础的参差不齐和学习任务的加重,学习困难学生增多,他们上课听不懂又记不牢,作业做不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学生读书没兴趣,对老师上课没有吸引力,于是就产生了厌学。在广大初中生中有占一定比例的学生讨厌学习,这一问题时刻困扰着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对教育和教学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了解学生厌学的多方面原因,设计的问卷调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内容。

1.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业问题、人际关系、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家长对学生的要求与学生喜欢学习程度的相关性。

2.学生性别不同与学生喜欢学习程度的差异性。

3.学生年级不同、父母受教育程度不同与学生喜欢学习程度的差异性。

通过对部分学生的抽样调查,作出了初步的分析:

一、农村初中生厌学的主要表现

(一)学习兴趣不浓,缺乏学习目的性

这部分学生大多数学习成绩不佳,对学习感到乏味,被动学习,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苦差事,但迫于老师、家长的压力,不得不每天背着书包到学校混日子。只求初中能毕业,或只考技校、职高,早日毕业。缺乏长远动机。

(二)信心不足,自暴自弃

这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而产生自卑感,加上外界压力,如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训斥,同学们的耻笑等,使之失去信心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一谈起学习就心烦意乱,一进教室就情绪低落,他们上课时从不听老师讲课甚至自说自话,带动一部分同学与老师作对,以此作为寻找乐趣的一种方式。他们对考试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他们认为父母对学习上的问题一窍不通不能辅导只会批评,自己也只能这样。这样下去发展成为对学习的对抗心理。

(三)意志薄弱,克服困难毅力差,有逆反心理

由于家庭的负面影响,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有钱就有一切,因此自小就一心想捞大钱。对于如何发展自己,完善自己考虑很少。在生活上和学习上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认为什么事情都可以有父母包办,包括学习,甚至是今后的工作。遇到困难不敢正面面对,叫苦不迭,整天没精打采,对老师的批评已经是无动于衷,甚至产生了很强的逆反心理,什么事情都喜欢和老师对着干,既自卑又自负,批评不了,管不了。

二、农村初中生厌学原因分析

学生厌学情绪的形成有自身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外部原因是来自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原因,简称为“外部三因素”。在这三项因素中,学校教育因素和家庭教育因素起着更直接、重要的作用。

(一)自身原因

1、入学时文化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

厌学的一部分学生中,在小学的学习中,基础没有打好,学习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中的下游,已经对自己的学习失去了信心,习惯于老师的批评,同学的瞧不起,心理上对学习产生了畏惧心,完全没有自信,总觉得已经学不好了,因此学习兴趣更加没有了。

2、思想素质低,克服困难毅力差

有一部分学生,在小学时就是“后进生”,平时纪律松散,毛病不少。老师的教育对他来说,已经产生了很强的抗药性。即使已经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也还是缺乏毅力去克服。

3、压力大,心理负担重

有一部分家长收入低,工作累,因此把自己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大有“望子成龙”的思想,给孩子无形中增加了很多压力。特别是学习本身有点困难的学生,心理负担更加严

重。

4、骨子里既自卑又自负,利已主义严重,多功利思想。

这部分学生对任何事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吃不得半点亏。在初中生中,往往有一部分学生借故不上课,严重的甚至逃学,成群结队,泡网吧、打群架,甚至敲诈小学生等。因此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二)外部原因

1、学校的办学思想不端正

长期以来,学校教学活动主要围绕着升学的指挥棒运转,而极少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对学生、教师、学校的评价,基本上按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学教育很难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更难做到针对厌学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相反,在“应试教育”模式和“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想的支配下,在教学方法上,必然是面向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特别是忽视后进生,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如:学习时间过长,考试次数过多,作业量过大等,必然然会加剧学生学习成绩上两极分化,使一部分学生不断产生学习困难,导致更加厌学。

2、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式不当

教师在教学上往往重视学习优、中等生,而忽视了因种种原因导致厌学的学生。对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抱着很高的期望,而对学习困难、厌学的学生期望很低。教师对厌学学生的消极期望更加影响了他们的自我判断、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使他们进一步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信心和动力。

教师在教育观念上的另一个问题是对厌学学生认识上的片面性。有些教师往往只把厌学学生看作是被动的教育对象,而不是能动的主体。他们缺乏对厌学学生作全面深入的了解,忽视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把厌学情绪归之于学生,而极少归因于教育教学问题,没有从教育教学的不足上寻找引起厌学的原因,而把责任全部推给学生。由于对学生厌学的成因缺乏全面、科学的分析,必然使他们的教育、教学走进误区。

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劣。教师如能经常及时了解和研究学生,并针对他们的学习的能力提出恰当的教学要求,及时反馈调节教学,是纠正学生厌学或变厌学为好学的一个重要措施。

3、人际关系不融洽

学校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和学生间关系两个方面。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是以共同目标联系起来的“朋友”和“伙伴”,每个学生均有其独特的天赋。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创造,充当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才能把学生真正吸引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去。要做到使学生乐意学习,就必须有融洽平等的理由生关系和交往性质。学生所以会厌学,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没有找到适应他个性发展、完善的必要条件。对学生粗暴的斥责、冷嘲热讽,都是不公正的,都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求知欲,致使其走下坡路。师生关系的好坏是左右学生学习兴趣举足轻重的因素。学生喜欢的教师所教的学科,一般是学生学习兴趣所在的学科;学生不喜欢的教师所教的学科,一般也是学生不感兴趣的学科。而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学习的主动程度,进而对学习成绩产生作用。久而久之,有厌学情绪的学生不是变得麻木不仁,逃避退缩,便是产生抵触、对抗等逆反心理,乃至对教师的讲话内容听不进,从而使学习效果更差,更加剧了厌学情绪。

4、家庭教育方式不对

影响学生厌学的家庭教育因素很多,可以分为客观性变量和主观性变量两个方面。客观性变量主要是指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相联系的各种客观因素,如家长的文化程度、职业类别等等。主观性变量主要指家庭教育中与家长本人的观念、意志、行为等相关的因素,如家长的教育期望、教养方式、家庭文化氛围、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系等等。

厌学学生的家庭,家长的文化程度均偏低。现在农村的家长,他们本人接受的教育就先天不足,有一定比例的家长既无能力又无恰当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子女好好学习。即使有的家长经济上比较富足,但是精神生活贫乏,对子女的教育不得法,他们给子女足够的零花钱,用于吃喝玩乐,而学习成绩却每况愈下,导致厌学;一部分家庭生活贫困的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学习上缺乏主动进取精神,也导致厌学。

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不当也会导致学生厌学。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是指对子女学业成绩、就职前途的主观期待。大多数厌学学生的家长并不是一开始就对子女学业抱着低期望的,他们起初对子女也抱有较高期望,但缺乏积极有效的教养行为,以后随着子女经常性的学业失败,他们逐渐降低了期望水平,教养行为也进一步消极,从而导致了他们对子女过高的期望与学生现实的学习水平相矛盾。家长一方面抱着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另一方面又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这同样会造成学生学习困难,进而厌学。

由于传统的家庭道德受到冲击,一部分家长生活作风上的不检点或家庭的破裂,使一些学生在心灵上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从而导致厌学。有的父母无所事事,无所追求,也影响子女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天钟,进而导致厌学。

5、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较大

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社会上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会使学生无心学习,而一心想弃学赚钱。又如近年来一些内容不健康的电影、电视、录像、图片、图书等在社会上的传播,对涉世不深而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会产生消极影响,使一些学生因此而无心学习或染上不良习气。中学生时代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若交上不三不四有流氓习气的朋友,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解决农村初中生厌学问题的对策

研究农村初中学生的厌学问题,归根到底是为了寻找适当的教育对策。这种教育对策,需要借助于某些教育以外的力量,但主要靠广大教育工作者来实施。因此,我们必须从教育学的角度着眼,把重点放在教育模式的研究上。

(一)更新教育理念,实施成功教育

根据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按照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开设相适应的课程;要研究新的学校、教师评估体系,在这个评估体系中,学校和教师的工作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成绩是否有所提高,转变厌学学生的工作做得如何等等都应占有重要的位置,应当给予适当的奖励,真正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创建优良的学校教育环境,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在教学上,教师要改变不当的教育方法,学会用“分层教学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目前很多农村学校都开设了心理卫生健康课程,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和进行心理训练;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成立了心理咨询室,通过面谈、信箱等形式进行个别咨询;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等等,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做法,使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解脱各种刺激带来的心理障碍,悦纳学校,悦纳自己,营造出一个融洽心理的教育环境。

(二)探索实施有效方法途径,培养厌学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让学生悦纳老师。如果学生讨厌某一老师,他也会讨厌这位老师所教的课程。所以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注重教仪教态,学习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学会运用这些知识来剖析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并给予满足,乐于疏导学生偏差的心理等等,使学生感到老师可敬、可亲、可信任,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

其次,帮助学生获得寻求知识的新奇感。作为农村中学的教师既要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又要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和阅读量,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与学生一同读书、评书,使学生读有所值,读有所乐,逐渐学会从知识中寻找到可令他们感到新奇的、喜欢的内容,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再次,促使学生的兴趣向学习转移。厌学学生并非没有其感兴趣的知识,只不过是兴趣中心不在所学习学科知识上;或兴趣面不广,只对某些学科感兴趣;有的是兴趣的稳定性差,兴趣中心不断转移;老师在了解学生的兴趣中心和特点后,要引导学生扩大兴趣范围,并把兴趣中心转移到学习上来。

第四,改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通过对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善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结合实际对学习材料补充其趣味性,给学生创设一种知识的饥饿感,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另外角度解析,使深奥的、逻辑性强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便于接受;给学生创设取得成功的机会和阶梯,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功感,在不断的满足中不断提高。还可以在农村中学多媒体设施装备好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接受新知识。

(三)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校、教师的职能是教书育人,教师在教好书的同时,更要在育人上做文章。要努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主,尽可能减少不良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干扰,学好本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转化学生的厌学现象,关键在教师。教育实践证明,只要教育教学得法,没有一个学生可以被认为是不可救药的。要让学生变厌学为好学,可以做大文章,并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关心爱护、消除障碍;深入了解、对症下药;捕捉亮点、正面教育;方法正确、时机恰当;善抓反复、确保转变。

(四)加强学生心理能力特别是抗挫能力的培养

当前学生多为顺境中成长的独生子女,虽然农村家庭经济状况一般,但还是对孩子宠爱有加,因此这部分学生抗挫能力低,但外界的刺激与压力却很大,教师要时常注意对他们进行对挫折的认识与抵抗的教育。比如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调整自己过高的期望值和目标,尽量减少挫折;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心理防卫机制,遇到挫折时会找到适当的方法(如升华法、补偿法)减轻心理紧张。在教育方式上,教师可在学习、生活中有意设置一些挫折活动,让学生得到锻炼;或者通过主题班会、活动课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知识的讲授,引导他们积极锻炼自己的意志。另外,还可通过心理咨询机构,为学生提供抗挫的心理咨询服务。

(五)良好的家教是学生身心健康的保障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兴趣等行为,对孩子有莫大的影响。如果家长的境界境界高,勤奋好学,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因此,家长要自觉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科学儿童知识,对孩子的提问,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必要时,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向一些专家询问、请教,开阔自己的眼界,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同时,要多关心孩子的思想变化,特别是对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尤其要更多沟通,多与之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对孩子的期望要客观、实际。使孩子不要有心理上的障碍,家长还要具备一定的教育能力,如教育机智等,必须有信心和勇气,理智和宽容,恒心和毅力等心理素质,只要家长具备以上的素质,才能起到像古代教育家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

(六)建立社会化的教育网络系统,增强转化力度

对厌学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这是涉及到跨世纪的劳动者素质的问题。要积极争取政府、社会的支持,形成较好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硬件设施。争取社会的重视、支持,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思想认识和教育素质。家长的认识和素质提高了,就有利于配合学校、教师转化厌学学生和后进生。还可以开辟社区教育,形成转化厌学学生、推进素质教育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11.农村初中生厌学内因及对策 篇十一

一、学生厌学的内在原因

1.学习没有动机,目标不明确

“不懂就学”这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为什么这些正处于思维发展黄金时期的中学生放弃了对学习的追求呢?我校地处县城城郊结合部,多数学生的家庭靠种植茉莉花过上了不错的生活。学生认为把花拿到花市场卖就有钱了,学习好不好没关系,大不了回家种茉莉花。这样,学生目标不明确,只是为了应付家长或者只是为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不能充分认识学习的意义。

2.学习没有兴趣

首先,相对小学生来说,初中生学习任务重,学习时间长。我校是一所高完中,学生人数多,活动场地有限,一个星期只能做两次早操(初中部与高中部轮换),学校生活比较单调、乏味,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其次,班级人数过多,一个班近七十人,老师的教学难以顾及学生的个性差异。第三,学生的兴趣转移。上网、打游戏机、卡通漫画等对心智发展还不成熟的学生来说诱惑太大,很多学生沉迷其中,忽视了学习,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

3.学习困难,失去信心,很少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疑惑:我的孩子小时候学习成绩很好,为什么上了中学成绩这么差甚至会厌学呢?学习内容的增多和难度的加深使部分学生对学习感到困难,加上教师和家长期望值过高,既定的学习目标没能实现,对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学习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需要不断鼓励和被肯定,特别是初中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更需要来自学校、老师、家长恰当、真诚、公正的评价。

4.自制力差,个性叛逆,放任自己的行为

相对我县其他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我校多数学生的家庭条件较好,加上家中孩子少,家长宠爱,不少学生自制力差,好逸恶劳,个性叛逆,老师稍有批评便认为是有意与他过不去,冲撞老师,有的甚至对老师污言秽语等。

二、解决厌学内因的对策

1.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德国教育家第惠斯多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唤醒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有了学习的动力,学生就不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如今“班班通”惠及各校,老师们应充分利用这种现代教学手段,结合授课内容和时政热点,精心制作课件,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争取社会地位、实现自我价值而学习的决心。这样学生认为学习有必要,便积极、乐意地去学,而不会把它当成一种沉重的负担。

2.创造成功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只要有两三个月看不到自己智力劳动的效果,就会失去学习的愿望。他还说过,学生学习愿望的源泉,是智力上的不懈努力,是胜利的欢乐。可见,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对学生多么重要。老师应从学生实际考虑,合理地设立学习目标,课堂问题的设置应顾及不同层次的学生,给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创设成功或自我表现的机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是课堂的主人,使其心里获得积极的满足感与自豪感。

3.给学生玩的机会与时间

学校应充分利用所有的活动场地,尽量拓宽学生课余活动的空间,适当安排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班际篮球、气排球比赛,拔河、节日游园活动等等,让那些厌学的学生觉得在学校除了学习之外还能玩得痛快。这样他们就会喜欢学校的生活,觉得学习生活有意思,进而消除厌学情绪。

当然,学生厌学心理的内在原因由于各自个性的差异会有很多的不同,但也有很多共性,只要我们老师勤做工作,善做工作,就能找到方法,有效地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上一篇:灵石教学模式下一篇:关于五年级写动物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