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的文作文

2024-08-16

教师节的文作文(共13篇)

1.教师节的文作文 篇一

不高的个子,黑黑的皮肤,长长的头发,鼻梁上架着一副红边框的眼镜。不过,我的感觉告诉我她是个好老师!可为什么说她是“变色龙”呢?

事实证明我的感觉是对的。她真的是个好老师!她讲的课很有趣,至少我这样认为。我们都很喜欢她。她唯一的“缺点”就是:上课的时候会逼我们举手发言。(虽然我们知道这是为我们好,不过,我们都不爱举手发言)平时和蔼可亲的她,可是说变就变啊!

如:本来微笑着,一听A(代号)作业没完成好,那张脸便马上由晴转阴了。沉下脸来,瞪着那个学生半天不说话,吓得那个同学大气不敢出一声;如果这时有人传来好消息,那可就救了A一命。老师的脸马上面带微笑,由阴转晴了。

(在我们认为老师的“瞪”是最恐怖的)!

我们最喜欢的还是老师笑的样子1因为老师笑的时候,会露出小小的深深的酒窝,让人感觉很可爱,平易近人。

王老师不仅是我们学习上的好老师,好伙伴;更是我们生活上的好“母亲”!

王老师,我们的好老师,我们永远爱你!

2.教师节的文作文 篇二

我生长在一个世代农耕的家庭, 在小学阶段没有接触过文学作品, 尚不知世有“作家”和“小说”。上初中时我阅读的头一本小说是《三里湾》, 这也是我平生阅读的第一本小说。我随之把赵树理已经出版的小说全部借来阅读了。这时候的赵树理在我心目中已经是中国最伟大的作家;我人生历程中所发生的第一次崇拜就在这时候, 他是赵树理。也就在阅读赵树理小说的浓厚兴趣里, 我写下了平生的第一篇小说《桃园风波》, 是在初中二年级的一次自选题作文课上写下的。我这一生的全部有幸和不幸, 就是从阅读《三里湾》和这篇小说的写作开始的。

随着阅读范围的扩大, 我的兴趣就不仅仅局限于验证自己的生活印象了。一本本优秀的文学作品, 在我眼前展开了一幅幅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画卷。我的精神里似乎注入了一种强烈的激素, 跃跃欲成一番事业了。父亲自幼对我的教诲, 比如说人要忠诚老实啦, 人要本分啦, 勤俭啦, 就不再具有权威的力量。我尊重人的这些美德的规范, 却更崇尚一种义无反顾的进取精神, 一种为事业、为理想而奋斗的坚忍不拔和无所畏惧的品质。

而我面对的现实是:高考落第。我的压力又添了许多, 成为一个念书无用的活标本。回到乡间, 除了当农民种庄稼, 似乎别无选择。在这种别无选择的状况下, 我选择了一条文学创作的路, 这实际上无异于冒险。我给自己定下了一条规程, 自学四年, 练习基本功, 争取四年后发表第一篇作品, 就算在“我的大学”领到毕业证了。结果呢?我经过两年的奋斗就发表作品了。当然, 我忍受过许多在我的孩子这一代人难以理解的艰难和痛苦, 包括饥饿以及比鼓励要更多的嘲讽, 甚至意料不到的折磨与打击。为了避免太多的讽刺和嘲笑对我平白无故带来的心理上的伤害, 我使自己的学习进入秘密状态, 与一般不搞文学的人绝口不谈文学创作的事, 每被问及, 只是淡然回避, 或转移话题。即使是我父亲也不例外。

我发表的第一篇习作是散文《夜过流沙沟》, 一九六五年初刊载于《西安晚报》副刊上。第一篇作品的发表, 首先使我从自卑的痛苦折磨中站立起来, 自信第一次击败了自卑。我仍然相信我不会成为大手笔, 但作为追求, 我第一次可以向社会发表我的哪怕是十分微不足道的声音了。我确信契诃夫的话:“大狗小狗都要叫, 就按上帝给它的嗓子叫好了。”我不敢确信自己会是一个大“狗”, 但起码是一个“狗”了!反正我开始叫了!一九六五年我连续发表了五六篇散文, 虽然明白离一个作家的距离仍然十分遥远, 可是信心却无疑地更加坚定了。不幸的是, 第二年春天, 我们国家发生了一场动乱, 就把我的梦彻底摧毁了。我十分悲观, 看不出有什么希望, 甚至连生活的意义也觉得黯然无光了。我一生中最悲观的时期, 就是在这一段。我发现, 为了文学这个爱好, 我可以默默地忍受生活上的艰难和心灵上的屈辱:而一旦不得不放弃文学创作的追求, 我变得脆弱了, 麻木了, 冷漠了, 甚至凑合为生了。

一九七八年, 中国文学艺术的冻土地带开始解冻了。经过了七灾八难, 我总算在进入中年之际, 有幸遇到了令人舒畅的文学艺术的春天。初做作家梦的时候, 把作家的创作活动想象得很神圣, 很神秘, 也想象得很浪漫。及至我也过起以创作为专业的生活以后, 却体味到一种始料不及的情绪:寂寞。忍受寂寞吧!只能忍受, 不忍受将会前功尽弃, 一事无成。忍受就是与自身的懒怠作斗争, 一次一次狠下心把诱惑人的美事排开。当然, 寂寞并不是永久不散的阴霾, 它不断地会被撕破或冲散, 完成一部新作之后的欢欣, 会使倍受寂寞的心得到最恰当的慰藉, 似乎再多的寂寞也不算什么了。尤其是在生活中受到冲击, 有了颇以为新鲜的理解, 感受到一种生活的哲理的时候, 强烈的不可压抑的要求表现的欲念, 就会把以前曾经忍受过的痛苦和寂寞全部忘记, 心中洋溢着一种热情:坐下来, 赶紧写……

3.我的文学梦作文 篇三

小时候,妈妈在家里堆了许许多多的童书。有的讲音乐史,有的是寓言,还有的就是童话。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文学。读幼儿园时,我的老师每天都会读故事书给我们听,这使我对文学的喜好更上一层楼。

可是那时我只接触过绘本。而真正开始学习语文是上了小学后。我记得刚入学时什么都不懂,毕业时却是班上名列前茅的学生。这要感谢我的语文老师;她的教学方法与众不同,却十分有效。我们班上的同学很快又被文学的魅力吸引了,甚至有时一提笔就开始创作。

当然,文学的阅读习惯还是要靠自己培养的。因为我一直从小喜欢看故事,迈入文学的大门并不难。在英语老师的鼓励下,我还读了《傲慢与偏见》,读了《简・爱》,读了《哈利・波特》……在同学的影响下,我接触了琦君,结识了秦文君,认识了茅盾……

读了精彩的篇章,自然会想要创作。先从同人文开始,慢慢地开始创造自己的人物,写成一部故事……成果总是让人惊喜的。

但是,有时读书或写故事时,会想半途而废。然而,继续读下去、写下去,说不定会找到令你意外的结局或灵感。每一部作品、每一部书都会有一或多个亮点,等待你去发现。

4.我的文学微观作文 篇四

文字是一种奇妙,神秘,不可思议的东西。

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画,虽然只是一小摊墨迹,却勾勒出一个世界。一个个方笺小字,从笔尖流淌到纸上,典雅端庄,带着圣神的光辉。

文字是有温度的。有的文字厚实芳香,带着山野气息,粗旷而纯洁;有的文字犀利清冽,一笔一划藏着尖刀,铮铮作响;有的文字安逸柔软,温和得在纸上小憩;有的文字可爱俏皮,在读者面前挤眉弄眼,使人忍俊不禁。

文字是值得敬仰的,他们承载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是一笔一划编织了这个世界。文字无处不在,每个文字的背后,蕴藏着无尽的人类智慧。

我的文字还太稚嫩,太拙劣。

文学的浩海无边无际,我所见到的.不过是一滴水中的几个分子,太浅太浅。

没有人有权力对文学评头论足,在文字面前,你太渺小太微不足道,薄如蝉翼而不堪一击。而任何对文字的赞美都是浅层次的,那些浮华的赞歌是入不了文字之眼的。在文学看来,我们的思想如幼儿般天真,那些所谓的美文佳作,不过是几句牙牙学语。

文学是高傲的,不允许任何人对她有一丝的亵渎。

文学是从容的,她浸透生活的脊梁,在天地之间升腾,在日月间萦绕。

文学是谦和的,任何人有权与文学对视,但你无法做到将文学俯视。

或许将来我会踏上漫漫文学路而上下求索,但那毕竟还远。

5.寄托心的文作文 篇五

相会再别离,别离再相聚。秋风吹旷野,一期只一会。

家亲、友人、启蒙:

此向你们问句好!

此时念起受你们教育、善待的期间,我感悟了好多。我在此文也就不想多落一些辞藻装饰了,这并不合理信的写法,也许你们有些是看不到这封信的,的确。我的Q并没积累那么多的人,也没去收集太多一夕之交的友人,小学教导过我的老师们。对于现此我将要说的话,只愿俏俏的寄于你们每个人的心里,我想那会让我安下心。

有人说今天过后不会还有今天,明天的消失意味着分离。每一次的相遇,我想是缘分的牵引,这不能否定,也许你们也是想这是一种神奇。有时独一人想想我都会忍不住的笑出声,但往往是含着泪,那是故事,但也是一种回忆,怎就不叫人用心的去追念?从脱胎而目眸世界一时,身边太多关爱是浓浓的雾襁褓着自己,自己的世界让太多陌生的脸孔闯入,但这些人都是怀着善意而来。从接触你们每个人的第一天陌生迈进熟悉间,那中间含有太多故事,现在我脑中已悄凝结成一本小说。

友人们:“你们是否已在悄悄的在心上评价我的过错,没错,以为太过的牵累你们,给你们留下了瘢迹已不能消愈。那会悄悄的恨起我吧?嘿,真的无所谓的,我没有太过的抱怨你们,是正常的表现。留过错的人往往都是逃不过被训的一幕,但往往那一幕会换给人一种安慰,一种呵护般的感觉。在不同人的感悟中都会起现出不同的思维,每个人都是不一致,这原本就是人本所最鲜明的原则。曾经的你们会为我的作为而嘲笑我,耻辱我,但现在,我不是只会责骂和谴责你们,我不是一个记仇的人,也并非这是我该做的。你们都是善性的,正如每个人都是一样,这中对他人嗤辱是一种不受控制的行为,是出至自己不愿意而被大脑指令而发出的。也许你们也是半有一些悔意对身边人伤害过的一切,但请不用这样的抱怨自己,因为这原本对于人也是一种教育,是你们这些词言改变了犯错的人守信不会复错,这何等不是一种好事来着?每个人的启发往往是你们这些朋友来着的,一个人的行为就是被刺激才有突出的表现,这是一个不能否定的事实。曾你们在我空间里踏过的留言还记得不?也许是你们不留意的留下短短几个字,那些‘加油’与‘鼓励’对于内向者我不仅是表面上一种问候,还是内心中一滴曙光,这是小的吗?不是,这滴不能照亮什么的光却是引领我走过多少路行。是的`,这些不算什么,你们也没必要的在乎,也许吧,但要要知道一点,走出社会这就不是微小到不足留意的作为了,这会给人一种力量,一种受伤时的安慰。你们此时听不了我口诉的,那就看下这些我手打出的。”

家亲各者:“在此我就不只仅留意我的爸妈,这会是一种偏向。也许每个人心上最大恩德就是爸妈了,这没错,母爱与父爱是相互交错,没有高低,更不能两者仅恰选一。要是这样国中的父亲节与母亲节不就一个多余了,所以这就人心的一半,两者拼凑起才得以完善一个整的心。有人说,‘前世有过恩,今世化成儿女相扶终身还’这不是仅为了报恩而来的吧,也许也是一种缘随推到他们的怀中,每个人都是笑着来,没有带随哭殇而来。曾持勺喂养到现在已是自己主动的购物,这期间一霎间是那么的迅速的让人吃惊,但的确,时间就是这么匆匆,就因这样所以回忆起才让人感到一种珍贵。你们说我还是你们的孩子,不懂事,还不够成熟,是的,嘿!在父母的世界,儿子的身影总是长不大的,这样的原因还是想永远的停止在没有时间限制中陪伴着。有人怨时间,有人恨时间,但这不是凭着恨就能阻止一切,还是多想着陪伴家中人。你们知道我的性格,你们更知道我的一切习惯,你们常说,‘吃饭前别噎着’你们常说,‘学习时被太累着’你们也常在我怒火时让我对着你们发火而没动嘴,这是一种另一形式的安慰、爱,但我忽略了,此我很愧疚。还有不是常处一起的舅姨们,在我世界中,你们用长辈的身份而为此只为我讲些道理,时而却对我开起玩笑,就是这样,你们的形象就是我的哥姐一般,这比原本的位子还要高的多,就因少了点地位的分区才会增加情意。你们大多也是把我认为成熟的男儿,对于我的错误没有大多的指责,‘细心’只有这个词好形容你们对我的照料。还有很多的人影留下的痕迹我还是心中有数,却不易全一一颁布出,但请原谅。”

启蒙:“有人就说,师仅如父母之,往过亲父母之。我很留念以往的是是非非,幼时的老师至现教之师,我没有无不一刻的心存感激了,你们中给我的印象好如四季之多变,却唯一没变的是温和、慈祥,对此我不知道我在你们的目中是何等的评价,也许流水绵绵中我给你们留下不是好的印象,那些想起却是惭愧。我之间也就悔于课上搞乱的行为而谴责,现我又没努力的去听你们课上所教的而责备,这是自找的,也是不自信自己的一种表现,但我还是有些后悔,也就这样我更不会再有过分的出现搞乱与麻烦的事来让你们觉的我是拖累。你们有教过很多做人之本,我有在听,我也有在分析着隔离学校外的事物,让我无不受到了欢迎,这是谁的功劳?我不得不举示出你们来。社会往往是黑的,你们也有说过太多的道理与哲学方面的问题来劝说懒学者之心,也许太少能懂得你们的心了,也太累着你们的精神了。一个人的付出不会是白费的,我不知道你们每天饱受多少背后被吐辱但还是看到你们是那种带笑而坚持的温和待人,这也就是另一种无形的教育,是少则人而知道的,也就苦的是你们了。此一路伴随着的,或了断了教我者的启蒙们,我对此的言但愿化成一种力量坚挺你们。”

写了太多的心话,我算是心也轻了,有时的叹息,时间的短暂而懈怠了前方的渺远理想。终还是让你们给催醒了斗志,虽还未实在的踏在高峰之上,我还是不会就此而投降沮丧在路旁。感恩就快到了,我对此向你们深深的说声谢谢,你们的伴行给我太多的无形财富。前方的灯呀,还是你们吗?我会朝着你们一步步的走去的,记得等我……

此致

敬礼!

笺者:荣

6.例谈散文类作品中的文眼 篇六

阅读古今篇章, 不难发现, 凡大家为文, 均十分讲究文眼的设置, 使其具有了画龙点睛的效果。例如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就有非常典型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文章开头揭全文之指, 文眼设置在开头, 用一“颇”字, 使不宁静的心境得以强化。什么原因使作者颇不宁静呢?是家事所忧, 还是国情所使?是个人的矛盾所起, 还是社会的黑暗酿成?是为前途所思, 还是经沧桑而有感?总而言之, 既然心里不宁静总是事出有因, 决不会无缘无故!开头明其心扉, 为全文的感情发展定下了基调。它低沉而感伤, 它唤起人们迅速阅读的兴趣, 引起读者追溯其因:作者为什么颇不宁静?然而作者却跌宕开去, 不讲其中的原因, 将自己内心的苦闷寄托于荷塘景致之上, 深藏于朦胧月色之中。作者本是写心中的不宁静, 在表现手法上却大肆渲染荷塘月色之怡静, 使景与情在对立中相反相成, 和谐统一。这就是艺术的反形法, 从而使文眼中所隐藏的题旨内心颇不宁静的原因, 通过自然界宁静的反衬渐露端俛, 继而和盘托出, 这是作者的独具匠心所在。

如果《荷塘月色》中的文眼“在篇首则后必顾之”, 那么朱自清是如何顾之的呢?

首先, 写曲折小路之静, 突出此时内心超群绝世, 悠然自得的心情, 反形于文眼中所说的不宁静。在作者笔下, 路是幽僻的, 夜是寂寞的, 月色是淡的。此刻作者一人夜游荷塘顿时感到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 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 人景相偕, 互为契合, 于是觉得超过了平常的自己。作者独步小路, 感到独处的妙处, 这是作者内心的剖白, 说得颇为委婉, 表面上看是我爱幽僻的小径, 而心里却似乎隐隐透露了生活中的不如意, 细细体味, 暗含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之情。

其次, 写荷塘之安静、月光之朦胧, 烘托此时内心静恬澹泊、独处寂寞的心境, 反形于文眼中所说的不宁静。曲曲折折的荷塘景致, 朦胧苍茫的淡淡月色正与我的淡淡哀愁相吻合。作者凭其细密的观察, 含情的笔触, 表现了各种景物尽态极妍之妙;同时, 借景抒情, 表达了作者当时的心境。诚然, 月夜的荷塘、荷塘的月色给作者带来一些快慰, 但这点快慰喜悦突兀而来, 转瞬即逝。作者触目兴叹:“酣眠固不可少, 但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然而清华园的荷塘并不是世外桃源, 那峭楞楞如鬼一般落下参差斑驳黑影的灌木, 应是黑暗现实的形象写照。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朱自清笔下的景物也是表达了这样的情感。

再次, 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 突出荷塘月色的静, 又以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 反衬此时内心悲凉的心绪, 回应文眼的不宁静。蝉、蛙尚有热闹, 我却一点没有被它们的热闹所感染, “我什么也没有”。黑暗的现实驱使我到古代采莲生活中寻求慰籍。古代诗赋中那风流的采莲情景, 是何等热闹, 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的场面又是何等有趣, 而“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一句, 由对旧事的追恋, 又回到了对现实的感叹。现实是多么的冷酷。虽不著一字, 却尽得风流。

最后, “这令我到底惦起江南了”一句, 文章水到渠成地将藏于句首的悬念, 一语道破, 真可谓画龙点睛之笔, 文眼后顾有三, 至此才豁然开亮。首尾呼应, 前后掩照。全文写景抒情, 珠联壁合, 浑然一体, 其味无穷。

需要注意的是, 文眼要跟线索与文脉区别开来。

有的人往往把文眼混同为线索, 其实两者完全不同。文章的线索, 一般用吋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客观事件的进程以及作者思想感情的流动来构成。如《荷塘月色》的线索就是作者漫游的所见所想。作者出门散步, 一路上看到清华园荷塘周围的环境, 看到月色下的荷塘, 看到荷塘上的月色, 由此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 这条线索把整篇文章给串联起来了。

7.清浅的文,记录下温暖作文 篇七

漫天飞舞的雪花,给人间增添了一道洁白的帷幕。

雪后的校园到处是一片洁白的世界,尽管有同学们在清扫,因为我到校早,还是觉得脚下步履蹒跚。当看到有一处结冰的路段,有点胆怯,正当我犹豫的时候,一个亲切的声音传来:“来,老师带你过去”。是一个我不认识的老师,伸出了温暖的手,带我安全的走过结冰的地段。当我说声谢谢的时候,老师就已经又去忙碌了。

当我从教室里再出来,准备参加除雪战斗的时候,发现操场上,很多班级的同学和老师都已经到各自的分担区除雪了,只是,操场上的人比平日里多了不少大人。我带着这个疑惑问老师的时候,只听老师这样说:“家长们都很支持学校的工作,雪后,很多家长主动到校帮助清除积雪,有的家长到孩子的班级,有的.家长,一直到整个学校的积雪清除干净才回去“。这,这可是我们学校以前没有的先例啊!真心的谢谢这些同学的父母了。有这样的家校联手,孩子们怎么能不爱自己的母校呢!

一会的功夫,操场的积雪清除干净了,同学们都回到了班级,正常进行上课,课间游戏,积雪并没有给我们带来麻烦,反而给我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学校因势利导,组织各班同学利用课间堆雪人,看看那个雪人堆的有新意,看着同学们在雪地里摸爬滚打的样子,喊叫声,欢呼声,成了寒冷冬天的校园增添了无限的活力。

放学回家的路上,看着干净的路面上车来车往,行人在路上也没有因为积雪遇到阻碍,这得感谢城市的美容师——清洁工人。是他们的辛苦劳动,给人们出行带来的方便。

8.美丽的文华苑五年级作文 篇八

你去过文华苑吗?那里是我家乡最美的小区,它就像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不信你去看看吧,保证让你如痴如醉!

文华苑中央是一方清澈的池塘,池面平静如镜,池里倒映出气派雄伟的房子。小鱼们一边慢慢地游动,一边吐着小水泡,在阳光的照耀下,五颜六色的小水泡光彩夺目,红的、橙的.、紫的、粉的……像一串串彩色的灯光。

我一进大门,就看到一位位仙女在朦胧的雾里翩翩起舞。走近一看,原来是满树的桃花绽开了笑脸,花朵下的小小叶子就像穿着绿色军装的士兵,带着尖尖的刀来保护桃花公主。

柳树姐姐披着又细又长的秀发,绿中带黄,油光发亮,那一定是春妈妈给它染发了吧!“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

什么花这么香呀?我一个箭步跑过去,原来是美丽动人的玉兰花。它们有的全开了,露着了灿烂的笑脸;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像一个羞着红红脸的小可爱,我忍不住摘下一朵,细细一闻,淡淡清香让我心旷神怡!

柚子树又高又大,树上挂着一个个大小不一的黄灯笼,我不小心碰到树杆上,“扑通”一声,一个大大的柚子掉下来……

9.教师节的文作文 篇九

一、中国古代的所谓“文译”

我国历史上最早关于翻译理论性质的文章是东汉支谦所作《法句经序》, 里面就已经有了文译思想。在这篇序文中, 支谦批评将炎的译文“其所传言, 或得胡语, 或以义出音, 近于质直”, 因此“嫌其辞不雅”, 要求译文应当“词朴而旨深, 文约而义博”[1]14。后世高度赞赏了支谦的文译思想及行为, 如支敏度说“谦以季氏尚文, 时好简略。故其出经, 颇从文丽”, 《高僧传》也称“谦辞旨文雅, 曲得圣义”[1]16。

自支谦引出了中国最早的“文”、“质”之争后, 文译派始终占据上风, 文译思想不断丰富, 著名的有四大译师中的鸠摩罗什和玄奘二人。鸠摩罗什主张“详情意旨, 审其文中, 然后书之”[2]35, 即在不失梵文原意的前提下, 充分照顾到汉语语言习惯和中国人审美习惯的文译方法。后世道宣批评佛经时极褒罗什的译经“善披文意, 妙显经心”[1]47, 可谓是畅达且有风骨。

意译, 是指与直译相区别, 不作逐字逐句的翻译, 而是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的一种翻译方法。而中国的文译也是要求根据原文大意进行翻译, 不必每字每句地计较。从这点看来, 中国古代的文译思想与意译确有相同之处, 但是意译只是文译的最基础要求。中国古代的文译更看重译文的文学性, 文还有美、饰的意思, 比如《法句经序》中的文质两派争论时, 质派反对文派时讲到“美言不信, 信言不美”, 而应当“依其言不用饰, 取其法不以言”, 可见文译的要求是译文要讲求艺术性, 译者须在翻译时对文字进行修饰, 使读者在阅读时既了解了大意, 又能有美的享受。

二、中国古代的未译之文即文译中的删减

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条约》, 甚至熟知里头的每一条款, 却鲜有人知这份《条约》是英文拟定然后由传教士马儒翰翻译成中文版本的, “一直以来没有人提及过, 那就是在整个谈判以至签约过程都是在中方没有懂得英语的翻译人员的情形下进行的”[4]136。而中英版本更是有着很多细节问题一直被忽视。笔者将在这里简单陈述。

尽管不同的翻译理论及翻译家对翻译标准的看法不同, 但是忠实、通顺的翻译却是被每个译者都认同的。而在英文版的《条约》里, 一开头便是“VICTORIA, by the Grace of God, Queen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To All and Singular to whom these Presents shall come, Greeting!”这本是一段对维多利亚女王三呼万岁的赞美之辞的, 而这段文字却被译者跳过不译了。那么, 这种明显违背翻译原则的行为是因何而产生的呢?

其实, 这种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删减、对部分文字忽略不译的事情在中国古代是屡见不鲜的。中国古代四大译师之一鸠摩罗什 (属文译派) 就曾说过:“自以暗昧, 谬充传译, 凡所出经论三百余卷, 唯《十诵》一部未及删繁, 存其本旨, 必无差失。”[1]25可见, 罗什自己承认在译经过程中, 除《十诵律》一部外, 他所翻译的其余佛经都是经过自己有意识的删削的。而后人对罗什的此种做法多是持赞同看法的, 比如胡适就认为:“印度人著书最多繁复, 正要有识者痛加删节, 方才可读。”[1]26又有译经大师玄奘最有名的翻译理论——“五种不翻:一是秘密故, 如陀罗尼。二是含多义故, 如‘薄伽’, 梵具六义。三是此无故, 如……皆掩而不翻”[1]42。玄奘讲到的这五种词语, 即神秘语、多义词、中国没有的物名、久已通行的音译和为宣扬佛教需要的场合用的词。这五种词可以翻译, 但是不论是直译还是意译都会影响译文的深度, 显得佛经全无韵味, 因此皆应不翻。显然, 这种音译主张也是受文译思想的影响。最后, 赞宁在总结佛经理论时, 也赞扬罗什:“如童寿 (鸠摩罗什) 译《法华》, 可谓折中, 有天然西域之语趣矣!”[1]51强调译文必须“折中适时, 自存法语, 斯谓得译经之旨”[1]51, 在长期的文质之争后赞宁总结时依然是标举文译的。可见, 中国的文译派认为为了译作的可读性, 必要的删减是可以的。

然而在翻译实践中, 尤其是外教翻译中, 译作往往受译者习惯甚至话语权支配而直接导致与正译的偏差。《条约》的翻译者马儒翰 (John Robert Morrison, 1814—1843) , 虽是一名英国传教士, 但他出生传教士家庭, 自幼跟随父亲马礼逊 (Robert Morrison, 1792—1834) 习汉文, 对中国语言文字和社会风习很是谙熟, 是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处中文秘书兼翻译官。熟悉中国文化且有着英译汉经验的马儒翰, 很是清楚英文版《条约》开头那段赞美英国女王暗讽清王朝的文字, 如若译出, 必定会让重颜面的中国人恼羞成怒甚至影响合约的签订, 因此他将这段文字删减不译。为了译作的被接受, 马儒翰在翻译中, 对原文进行删减, 这一做法恰恰是中国文译派所认同的。自古以来, 中国人不管是自己翻译外来语言还是接受他国人的译本, 都会对与本土文化相差过多的译本持排斥心理的, 因此在翻译活动中对原作的删减或是对外来译本的润色改动是常有的事。删掉部分文段以保留中国人的颜面使《条约》的中译本为清政府当局接受实在起到了推动作用。

《条约》第三条:“His Majesty the Emperor of China cedes to Her Majesty the Queen of Great Britain, …”请注意“cede (to give sb control of sth or give them power, a right…, especially unwillingly) ”[3]254即“割让”一词, 被译为“因……, 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之中的“给予”, 能直观地说明此问题的是“cede”之同根名词“cession” (the ac of giving up land or rights, especially to another country after war[3]258) 直指“cede”的战争性、暴力性、掠夺性。《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 无使乏”中“给”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 曲在秦”的“予”皆出于意愿或者目的甚至是某种程度等值交换的前提下进行的行为。

三、基于《南京条约》看古代文译之功用

“结果决定手段”, 自史上著名的关天培领军的穿鼻洋海战始就开始担任英军首席翻译的马儒翰, 要说其还保留着传教士的精神独立性, 将翻译仅当作传教手段而不带入自身民族和政治立场, 显然不符合史实。但若言精通中国文化语言甚至人情政治的马儒翰一手主导《条约》的翻译甚至玩弄了当局的政治大局, 未免过于浮夸。然英方在翻译工作中作出了种种重大的战略安排和相对高明的军事决策将所能获得的利益最大化, 却是不争事实。

其实在翻译《条约》之前的古代中国曾出现过两次翻译高潮, 第一次的佛经翻译高潮, 持续了一千多年, 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的译作, 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翻译理论, 对后世影响极大。而第二次的传教士翻译活动却仅仅维持了一百多年, 译作不多, 且国人对译作接受亦远远不如前次。剔除种种政治原因, 在第一次译经活动译者多注重译作的文艺性, 而第二次传教士翻译活动则以忠实翻译原著意思为重心, 无视译作艺术性。由此可见, 文译对中国人在接受外来作品时的影响之大。

翻译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信息进行沟通、传递的中介活动, 其目的即被读者接受, 那么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也应从为读者服务出发。除极专业领域的翻译活动外, 许多译作应以文译思想为指导, 以翻译出为读者喜闻乐见、容易理解、可以受到感染、美的享受的作品为目的。

近代著名译学理论家严复先生在其著作《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了翻译三原则“信、达、雅”, 可谓是中国文译思想的翻译要求之总结。现代翻译学者对此看法不一, 甚至有部分学者认为译作“信、达”即可, 忽略了“雅”之重要性。上述两次翻译高潮中, 由于译者不同翻译行为造成的迥异效果之对比足以将文译之重阐述明白。而在国际社会中, 文译思想的运用于受众的理解和接受毋庸置疑有巨大意义, 以史为鉴, 任何译者笔下的译文, 尤其是进入政治外交层面的翻译实践工作, 承担了无法推卸的政治话语权利与义务。而中国千年文明、经典文化的承续与传播更是对译者有了更高层面的水平与素养的诉求。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 (13) .

[2]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35) .

[3]A S Hornby.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Z].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35) .

10.教师节的文作文 篇十

有人说,现在的语言先进,文化水准却下降了,确实,什么“花花饰界”、“木马”、“发四”等语言,都被用于一些网络中,误导了人们。也有人说,这是一种创新精神,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可我觉得,传统文化语言更加优美,更发人深省!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千古绝唱,是不是撩拨了你的心弦?让人回味无穷,究竟是有怎样至死不渝的坚贞爱恋,才使得作者写出如厮美句?现在,这句子也被广泛运用,那是一种奉献精神,那是赞颂老师无私奉献的良句!

“任世事幻化成沧海,时间缱绻成桑田,有一个人的天下,独你无双!”曾记否?这一并不出名的话,却鼓励了无数人。岁月无痕,时光飞逝,却总有一人将你放在心间,不论是父母亲人还是同窗挚友。记住,总有一个人将你放在首位,以你为荣!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句你还记得吗?莲的品质值世间人去学习,启人深思的`是,如何做到这出淤泥而不染?在外界环境的干扰下,又有几个能做到?但我们就是要静下心来,学习莲的洁净之心,拥有莲的品质。

“水软橹声桑,草绿芳洲。碧桃几树隐红楼;者是青山魂一片,招入孤舟……”这是怎样一副情景啊?那似曾相识之感,不禁引人暇想,似这般清静幽美的所在,遽然发现木桨拨水,小舟徘徊……这些优美的句子,竟让人如身临其境般心向神往。

11.我的文老师 篇十一

那天,老师布置了一个作文,我左思右想,写了好久才完成。然而我的字乱得不像话,被老师罚了,我满腹牢骚,烦作文,烦老师,烦学习,看一切都不顺眼。写完之后,我交给老师。陈老师摸着我的头说:“薛艺,你其实写得挺好的,我还到四班念了你的作文,写得很精彩!一定不要放弃,加油!”一瞬间,我又阳光明媚起来。我对陈老师的鼓励有了感触:人生有绊脚石,使你掉到深井,但是可以顺水推舟。老师,因为有您的鼓励!让我在磕磕碰碰中重新站立起来。老师,因为有您的鼓励,让我在失败中寻找经验,使我克服困难,并转危为安。这让我认认真真学习,勤勤恳恳思考。

陈老师,谢谢您!在人生的的路途上,您就像那东方的启明星,给我点拨与帮助,让我悟出人生的真理。

我的妈妈有精神病,一犯病,就疯疯癫癫地到处乱跑,几天几夜不回家。记得三年级时那个冬天,妈妈又犯病了,只剩下孤零零的我在家。我天天都在想:妈妈在哪?妈妈在哪?天这么冷,妈妈被冻着了吗?到了夜晚时窗帘飞舞着,好似一个魔鬼。一阵风吹来,凉飕飕的,又一阵凉风吹来,我吓得钻进那没有母爱的铺盖窝。往日,总是妈妈讲几个睡前故事,把灯开着,直到我睡着,才离去……可是现在,内心充满了恐惧,充满了害怕:妈妈快回来吧!我太想您了!

几天过后,陈老师把我叫进了办公室,给了我一个精美的桃心形盒子,我打开一瞧,有一个可爱的小老头,一块黑巧克力,吃到嘴里,甜在心里。陈老师慈祥地看着我说:“新年快乐!薛艺!妈妈不在家,有什么困难,告诉陈老师。心情不好时,也可以找老师说一说……”那一刻我泪眼朦胧。后来,我写下了《家》这篇文章,上台朗读时我早已泪流满面。因为我想起了,母亲不在家时,陈老师那无私的母爱。

12.教师节的文作文 篇十二

关键词:《食人者》,文本历史性,历史文本性,历史循环

后现代主义先驱约翰·霍克斯1925年出生于美国康州, 实验性地运用多种后现代主义艺术技巧, 将黑暗与光明、梦幻与现实、隐喻与事实、幽默与恐怖、喜剧与梦魇并置起来, 突出表现了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不确定性和内在性的本质特征[1] (102) , 开启了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写作的先河。1949年, 霍克斯发表了以二战为背景的“实验性”小说——《食人者》, 容想象和现实、暴力和想象为一体, 结合自己在二战中的经历和感受, 辅之以怪诞的寓言式手法, 以另类的方式展现了战争给人带来的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灾难, 同时也影射历史的不真实, 从而达到颠覆历史的目的。

霍克斯是以德国的一个小镇作为《食人者》的创作背景的, 在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同时, 回忆了第一次记世界大战的某些场景。这两次大战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是一样的, 都使人们陷入到噩梦般的境地。两场战争片段交替呈现在读者面前, 让读者分不清哪个是一战, 哪个是二战, 但是读者都能清晰地认识到战争都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厄运, 其本质是一样的。霍克斯本人也并没有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 但是他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小说中生动、逼真的战争描述无非是从历史描述和自己对战争的经历和认知而来。霍克斯把历史文本和文学文本中一战的相关记述和描述与自己的战争经历结合在一起, 呈现在小说《食人者》之中, 让读者深刻体会到文本与历史的互动和再互动。一方面作家受限于历史文本和文学文本对历史描述, 并在此基础上生发自己对历史的描述和想象, 在另外一方面历史的撰写也受到文学作品对历史的描述和想象的影响, 书写历史的角度将会有些许变化。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历史文本与文学文本之间的相互借鉴, 达到书写历史和书写文学各自借鉴、愉悦和教育目的。在历史和文本互动中, 历史在文学的想象的影响下, 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趋势;而文学的书写更是机遇历史的书写, 为历史的书写提供新的洞察和深度。

本文将从新历史主义视角出发, 探讨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约翰·霍克斯的小说《食人者》所体现的文本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目的是凸显历史与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借鉴关系, 既文学作品以社会历史为背景得以产生, 历史发展又从文学作品中得到暗示, 二者彼此互动, 使历史以及对历史的理解得以深化, 体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1 文本的历史性

“文本的历史性”就是“个人经验的文学表达总是具有特殊的历史性, 总是能表现出社会与物质之间的某种矛盾现象。这些现象见诸于所有的书写模式中, 不仅包括批评家研究的作品, 而且也包括研究作品的文本环境。书写模式中的历史的、社会的、物质的情景, 构成了所谓的文学的历史性氛围”[2] (185) 。任何文本的书写都会受它所处的社会环境制约, 同时任何作者的创作也会受当时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影响, 从而使文学创作不可避免的具有历史性。

作者也承认起初创作《食人者》是由于德国不莱梅《时报》上的一则关于二战时人吃人的消息, 由此以一战和二战时期相关历史文本做参考, 结合自己的二战经历选择、摘取了部分历史片段作为小说《食人者》的素材, 所以《食人者》在素材的选择上就已经具有了历史性。尽管叙述者明显吐出了文本的非真实性, 但小说对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模仿和两次世界大战后千疮百孔的地狱般的现实状况的描写, 还是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文本以外的历史和现实。小说中描写到1945年德国被联军占领, 最后以德国的独立重生结束;小说中体现的军国主义思想及德国欲东山再起的集体心理等等都为小说建立起了浓厚的历史真实感。

作者在小说情节叙述描写中也突出了文本的历史性。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宣告了德国法西斯的失败。《食人者》中描述的恰是法西斯战后德国的一个小镇, 以此为基础描写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场景。两次世界大战片段的交错呈现无疑为故事和人物营造了一个大历史背景。作者在《食人者》中描写了很多战争之后的场景:作为德国光荣象征物的旗帜和军乐队, 现在却变成了一堆烂铁;动物在病房里做窝;患有淋病的女人找男人乱交;到处都是粪便燃烧的气味……一幕幕阴森可怖的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湿气弥漫、阴霾密布, 月光下到处散落着糜烂腐朽的物体。整个画面是肮脏的、堕落的、令人压抑, 整个小镇变成了人间地狱……作者的这些描写无疑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嗅觉上的冲击, 肮脏的画面中散发的腐烂、发臭的味道令人作呕。而这就是战争时期大环境下的小历史, 小场景。霍克斯在文本创作过程中指向外部的历史世界, 使《食人者》不单纯是一部虚构的小说, 而是具有了历史意义, 战争是可怕和残忍的。

《食人者》这部小说不是简单的回顾历史事件, 简单的对战争做出回应, 它自身已经融入到了历史的进程中。《食人者》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做出答复的同时也写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恐怖。小说描述的不是大历史, 而是更贴近我们生活的小历史。生活在这个德国小镇中的人在经历战争之后改变了原有的观念, 失去了信仰。在肮脏的大街上随处可见腐臭的尸体, 小孩的肉体也被搬到了餐桌上, 被人们作为晚餐, 人们开始在战后精神崩溃的瞬间堕落为动物, 像畜生一样性交, 生活, 互相残杀。小说在第三部分呈现了燃烧的粪便, 臭水沟里的散发着刺鼻气味的脏水。这些细微的文本情节更加丰富了历史文本的内容, 使得大历史的进程显得更为丰满、生动。

2 历史的文本性

“历史的文本性”是指“批评主体根本不可能接触到一个所谓全面而真实的历史, 或在生活中体验到历史的连贯性。如果没有社会流传下来的的文本作为解读媒介的话, 我们根本没有进入历史奥秘的可能性。历史不是铁板一块, 而是充满需要阐述的空白点, 那么文本的痕迹之所以能存在, 实际上是人们的意识选择保留与抹掉的结果, 可以说历史中仍然有虚构的话语, 其社会连续性的阐释过程复杂而微妙”[2]185。新历史主义还认为, 历史可以被看成是“情节编织”的运作。这同弗莱所说的一般‘虚构’的方式一模一样”[4]。新历史主义者认为历史是一种文本, 是一种叙述。

霍克斯在小说《食人者》中实践了纯熟的后现代写作技巧, 使作品呈现出明显的文本虚构性。小说中运用了戏仿、时空错位、拼贴等叙事技巧和操作策略自我暴露文本的虚构性。在传统历史小说中, 叙述以第三人称的方式给你读者营造出一种貌似真实的历史氛围。而《食人者》却完全颠覆了历史线性叙述的策略, 在时空并置和穿梭的过程中, 给我们读者留下了明显的虚构痕迹。小说中, 过去和现在的场景时隐时现, 构成了小说的基调:在1914年集中描述了斯泰拉祖传的别墅, 在1949年则集中描述了斯泰拉的出租公寓, 这种“时空转换”的写作方式打破了传统历史线性叙述的惯例。欧斯特追赶赫尔曼和斯泰拉的马车的这个情节是对萨拉热窝事件的戏仿, 预示着战争的爆发, 萨拉热窝事件是在1914年6月28日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 此日为塞尔维亚之国庆日, 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 (Archduke Franz Ferdinand) 夫妇在从军演上回家途中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 (一名隶属塞尔维亚的恐怖组织“黑手社”的波斯尼亚学生) 枪杀。这次事件使奥匈帝国于7月向塞尔维亚宣战, 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6]通过这样的滑稽戏仿, 为小说营造了一个强烈的历史氛围的同时告诉读者这只不过是作者在众多历史文献中选择的一段历史, 挪移过来用来拼贴自己的故事而已罢了。从而凸显了小说的历史感和自身的虚构性。小说也展现出来叙事的零散性、片断性和碎片化, 看似毫无关联的人物事件或场景被拼贴到了一起, 尽显荒诞和虚构。小说的时间错置, 过去和现在的景象在小说中交替出现, 共同构成了战争时期人们的生活。历史可以重复自己, 然而我们确信历史无法在文本中重现, 作家不可能重述历史每一个细节。在《食人者》中作者借助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个德国小镇, 细微到人物的心理和神情, 不难得出小说加进了作者的个人想象和推理, 但是大的历史环境是确定的, 由此历史下的文本也是跟随历史大军的步伐的, 历史的文本性也由此而体现。

霍克斯选择了德国这个小镇作为背景, 通过这个小历史场景来回应第二次世界大战给社会以及人民带来的影响。把宏观的历史缩小, 最后落实到具体的小人物上, 落实到微小的生活场景中。这个过程中不乏作者自己的想象与阐释。通过阅读《食人者》, 我们了解到小说中出现了作者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场景的描述, 以及对1914年战争的评论。作者把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并置在一起解释说明, 围绕着对1914年事件的追述而展开对1945年正式发生的事件的描述, 非常明显地加入了自己的主观色彩。作者采用时空并置、戏仿等写作手法使所用事件看起来像是同时发生的, 而这恰恰是作者的主观臆断, 现实里是不可能的, 所谓的时空并置无非是在作家头脑中的并置罢了。霍克斯对1914年左右的一些情景的叙述和小说中的一些二战场景描写来体会这种同时, 暗示给我们历史自身的内在循环特征。

小说中整个简略的描述, 读者可以看到, 情景难分今昔, 岁月不同人却相同。历史上惊人相似的一幕不停地重复着自己, 人们失去了人性, 在疯狂中成为战争的牺牲品。作者在描写时跳跃于过去和现在, 时空在某些瞬间并置。小说中多处暗示德意志民族灭亡而后又崛起, 从一战结束,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一个循环, 从二战开始会不会又是一个循环, 耐人寻味。但是这些都是霍克斯的推理和想象, 也因此是历史具有了文本性, 文本记录的小历史也丰富了历史进程。

3 结束语

“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互为条件, 相互制约。历史是一个延伸的文本, 文本是一段压缩的历史。历史和文本构成生活世界的一个隐喻。”[5]在此话语构建的基础上, 文学与历史可以相互印证, 彼此阐发。小说采用时空并置的方法, 打破了传统历史文本线性叙述的固有方式, 达到了历史与文本的相互作用。《食人者》在表面上看是历史文本, 但是它又有超越历史的部分。作者自由地穿梭于过去和现在之间, 从历史到现在, 从外在客观事物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变化, 打破了常规的时间顺序, 充分体现了文本叙述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历史与文本, 二者彼此互动, 使历史得以在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体现一定的周期性, 社会也在这种趋势下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陈世丹.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论[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02.

[2]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1.

[3]张进.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4]White, Hayden.Tropics of Discourse:Essays in Cultural Criticism[M].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gs University Press, 1978:83.

[5]张进.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的思想内涵和基本特征[J].文史哲, 2001 (5) :27.

[6]http://baike.baidu.com/link?url=vZZ7Ry2whPE0-xFg0-s0FX7nmFj2rzGLrlf6sym9U8gERqZDT74wR94RAyxh1HGx

[7]赵攀.颠覆与重塑——《公众的怒火》的新历史主义解读[J].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2 (6) .

[8]陈世丹.新历史主义与《五号屠场》的历史叙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3) .

[9]史龙.以新历史主义的视角解读《子夜出生的孩子》[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 (5) .

[10]王岳川.历史与文本的张力结构[J].人文杂志, 1999 (7) .

13.我的文学观 篇十三

要想说这些,就要从写作的历史谈起。众所周知,自仓颉造字以来,人们把所思所想记录下来的梦想就成为了现实,而人对于宇宙的探索也由此走向了进步,走向了更高的阶段。虽然在更早一些的时候,从人类诞生的那天起,人对于生命的思索,对于宇宙本质的探求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无奈的是人生苦短,我们又无法将所思所想继续下来,传承下来,从而无法形成连续的,进步的思想。语言文字的出现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

人类社会也就此而不断的进步,这里边,靠语言文字继续传承文化的因素占了绝大部分。

文章记叙了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意识形态,我们的文章也因此而有意义。而为了我们的文章要有意义,我们就要靠语言,并熟练的运用语言,从而准确的表达出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观点。打一个比喻:文章是一个载体,是人的身体,而思想是灵魂,语言是神经,没有灵魂的身体是行尸走肉,而没有了神经我们充其量也就算个植物人。

可惜在语言的运用中,由于某些消极思想的扭曲,不幸出现了文风肉麻无病呻吟的糜烂派,他们的特点是没有思想没有内容只知道用华丽的词句去堆砌,去罗列。他们的杰出代表是唐宋时期的某些自视清高的文人墨客,明清的八股高手和现代应试教育制度下的一部分高分作文的作者。而也正是因为看着我们的神圣的文学被歪曲,被践踏是让人所不能容忍的,中国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兴起了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古文运动),现在则掀起了要求进行所谓的素质教育的风暴(虽然没有落实过,但总归是进步的)。所以,我们可以得知,我们的文章必须言之有物,无论从客观上还是主观上,必须有思想,有内涵,否则文章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了。

抒情文和糜烂派是不同的,抒情文是以一种既熟练运用语言,同时又具有唯美的意境的文章,它同样也是一种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文章,表现的是人对宇宙,对生命的一种思索,一种感慨,一种自然的,回归本我的感慨,一种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并从思想上,从情感上产生共鸣的感慨,读这种文章,是可以升华精神的。反之,糜烂的文章让我们感受到的只是一种浮躁,产生的只有一种对亵渎文化的无奈和悲哀,而本人的文章《高分作文—亩产粮食几万斤》所表现的就是我的无奈和悲哀:在应试教育制度所统治的中国这个客观环境中,在现代学生对高分的渴求中,糜烂派的这种毒瘤一样的文风在繁衍生息,在侵蚀着我们的心灵。也是因此,我可以大声疾呼应试教育害人,可以大声告诉你们,你们曲解了我的意思,冤枉了我。

上一篇:国旗下讲话稿:《新年的心愿》下一篇:气象局科技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