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清明节作文

2024-08-07

难忘的清明节作文(15篇)

1.难忘的清明节作文 篇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快到啦!妈妈带我去做青团。

我早早的来到了阿姨的工作室。等小朋友都到齐了,我们就开始制作青团啦。首先拿出原材料,用电子秤按比例称好糯米粉、澄粉、麦苗汁和水,然后把它们放入一个盆里,用手像玩黏土一样把它们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再把面团平均分成四个小面团。然后我拿出其中一个小面团放在手心,先揉圆,它好像一个小绿球,在我的手心来回滚动。再把它按压成扁扁的圆饼,一个青团皮就完成了。不过我特别喜欢这个步骤,我总是用力地拍打“小绿球”,发出啪啪的响声,好像在拍皮球一样,节奏感十足。然后就是最难的一步了,要把青团馅完整的包进皮里,这时动作一定要轻,要不然一不小心青团就碎了。最后我用三个松子在青团上做了点缀。我的青团像小恶魔一样对着我龇牙咧嘴。

最后青团上蒸锅蒸了15分钟。这15分钟我屏息凝神,生怕自己的青团会开裂。我小心翼翼地打开盖子,惊喜的发现我做的青团成功了,记得一定要隔水蒸哦!

2.《难忘的一件小事》作文教学设计 篇二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A-0064-01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让学生选取自己印象中的一件小事来写,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人手,关注生活、真切感悟,表达独特感受,在与同伴交流中提高鉴赏能力与写作水平。

二、教学目标

(一)通过本次习作训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平凡小事并有所感悟。

(二)借助欣赏、品读例文,帮助学生明确写法,懂得以小见大。

(三)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自由表达独特的感受。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人

师:同学们,老师现在带你们穿越时光的隧道.一起去体验一下生活小片段,好吗?

生活回现:(教师展示拍成的照片,适当解说。)放学后,一位小同学小心翼翼地给班级的花儿浇水,她的脸像朵绽开的花儿。天刚蒙蒙亮,一位男同学就在胡同里学滑板,摔倒了又马上爬起来继续学。瞧他那专注的样子:他一手扶着墙,一手试着甩动。我想,要是他对待学习也能这样,学业一定会不断进步!

师:像这样让我们感悟颇深的小事,在你们身边一定也发生过不少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熟悉的生活世界,倾吐你难忘的一件小事吧!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片段导人新课,十分自然。这样利于调动学生生活情感和知识积累,激起学生表达的激情,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师:现在就让我们畅所欲言,想想哪些事让你难忘?不管是亲身经历,还是亲眼目睹,只要印象深刻,真实可感,让人读后有所感悟、有所启发的事都可以。

生:一个冬天的早上,陈淼同学在课堂上闹肚子,不由自主拉在裤子上,全班同学顿时哄堂大笑,被老师及时制止了。老师跑出教室魔术般地拿来一条裤子给她换上并帮她清理脏物。这件事让我们对老师刮目相看。

生:一天,一个中年人在街道旁摆放东西。扔圈套一次要给他2元。结果很多人鬼迷心窍去扔,钱源源不断流入那人口袋中,却无一人套中东西。这真是个圈套啊!

[设计意图: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引导学生从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渠道,从不同角度选材,培养学生以独特的视角去观察、思考问题。教师只相机点拨选材及表达的完整性。]

(二)精彩回放,明确要求

1.小组互动,明确要求。

师:看来同学们的经历不少,又有一双明亮的慧眼。刚才大家只是蜻蜓点水地说。如何才能让人明白你难忘这件事的理由呢?

生:还得展开说,把一件事的过程说清楚、说具体,让人感到真实可信。

师:对啊!要说清楚一件事,要包括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等等。请同学们选一件小事在小组里说具体,好吗?如果不明白的地方,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启发。

2.集体互动,答“记者”问。

一个学生叙述自己难忘的一件小事时,其他同学认真听,后以小记者的身份针对听不明白的地方进行质疑。教师引导学生将一件事的过程细节说清楚。

[设计意图:通过互相交流,为学生提供向同龄人学习的机会,也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示自己,与他人分享生活经验。]

(三)读文悟法,讨论明理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交流,这次习作已经非常清楚了,写难忘的一件小事,除了注意选材,也要注意表达。下面.我们一块来好好读读这篇习作,肯定会受到启发的。

1.品读范文,感悟写法。

(出示范文《难忘的关爱》)

师:想想这篇文章好在哪里?说说你的理解。文中按什么顺序描写一件小事,哪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

2.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文中借助人物的动作、语言等进行细节描写,要让人明白什么道理。

3.归纳总结,习得方法。

师:这真是妙笔生花啊!你们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火眼金睛。现在你们知道小作者是怎样写,使得难忘的一件小事生动、具体,让人感受颇深了吗?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由表达的基础上,提供范文引导学生认真读,读中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四)拨动心弦,学生习作

师:生活无小事,同学们,拿起你的笔,将自己难忘的一件小事写成一篇精彩的文章吧,相信你会大功告成!

学生根据自己撷取的内容构思书写。教师巡视,给有困难的学生予辅导。

(五)赏析评价,锦上添花

1.自我修改润色。师:反复认真读读自己的习作,评价自己的习作,修改得好的同学可以获得“小作家奖”。

2.小组互评互改。师:评价同学的作文。要给对方提出至少2个优点及1个修改的金点子。

3.师生共同赏析。教师选取几篇典型习作与学生共同点评。评出“小作家奖”,激励其他同学修改好习作。

4.学生修改完善。课余将修改完善的习作贴在“小星星展台”供大家共同评赏。

[设计意图:及时的交流与评改,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现自我,并逐步养成自我修改习作的能力。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做到“尽职而不越位,出手而不牵手”。]

3.难忘的清明节作文 篇三

此时正是桃花的盛花期。远看,蔚蓝的天空下、葱翠的小山旁,那一片片桃花,密密麻麻、高高低低,象天上的一朵朵云彩;偶尔有高大的松树相隔、有清澈见底的沟渠流水相间,有两三只山鸟飞过,简直是一幅浓淡适宜的水彩画。

近看,粉红色的花瓣、金黄色的花芯、绿色的小萼片,形成了小巧玲珑、晶莹剔透的桃花;一朵朵、一簇簇,挤满了整个枝头。它那淡粉的脸蛋,细细的腰肢,引来了许许多多的蜜蜂在花间飞舞。枝条上偶尔有冒出的嫩芽儿,象捉迷藏的孩子,东躲西藏,把粉红的花朵衬托得更加娇艳。漫步于花海间,香气四溢、沁人心脾,叫人陶醉其中。

郊外的草地很少有人践踏,所以长得格外繁茂。人走在草地上,闭上眼睛,听着山鸟“叽叽喳喳”地叫着,踏在比羊绒还柔软的“绿色草毯”上,闻着叶子上还挂着露珠的草地特有的芳香,不睁开眼睛,还以为到了天堂胜地!草地上夹杂着的白色小野花,象点点繁星在微风中摇曳着,在阳光下闪耀着夺目的光点,颇为可爱。

在桃树林旁,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欢快地翻着浪花。如果你拨开溪底的水草丛,会发现好多好多露着银白色肚皮的小鱼聚在一起,好像在说悄悄话呢!在没有小鱼的地方,捧一口水尝尝——哇,一股甘甜从舌尖一直流到心里,感觉全身一下放松了许多、心情舒畅了很多。

4.难忘的清明节作文 篇四

清明节这天,我们一大家子一起去九华山为过世的亲人扫墓。车子开呀开呀,当快到山脚下时,车子突然停下来,了解情况后,大家知道交通堵塞了,纷纷下车等待。在大家下车静静等待的时候,突然“轰轰”两声巨响,把我们吓了一跳,听村里人说:“附近的部队在进行实弹演习。”每次炮弹击中后飘来阵阵白烟,山上留下了一个个清晰的弹痕。我数着,一、二、三……一百四十秒开炮一次,每次打两炮。我和弟弟妹妹们数着,为这焦急的堵车带来了一丝乐趣。时间渐渐过去,道路还是堵得水泄不通,我们不得不走上山进行祭拜。

回家的路上,我们一直谈论这件事儿,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医院里、火车站里、汽车站里……都贴着一个显眼的标志——军人优先。这是因为无论什么事他们都冲在最前面,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就如这次四川凉山的森林大火,二十七名消防官兵永远地闭上了他们的眼睛。他们大多是00后和90后的年轻人,却在这次森林大火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5.难忘的清明节小学作文 篇五

今年的清明节我没有去扫墓,因为家里有事,所以没有去。大概是在我的记忆中清明节太少过,都忘了扫了多少次墓。但是每次不能去扫墓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奶奶的身体不好不能去。去年过的清明节让我最难忘,那对我来说——太糟糕了,不过值得开心的是我给爷爷烧纸钱了。

去年在下午我还在学校听说奶奶说只能拿天去,因为亲戚只有那天下午才有时间,然后才在学校问了作业请假去了。我们出了校园坐上了车,买了鞭炮和纸钱去乡里了,吃完了饭去爷爷的墓地,路上奶奶一直吐,一直晕车,停车停了几次,那天下了很大了雨,我见了奶奶心疼的历害,地上的土一直翻腾着,我也一直跟着奶奶,一路上哀身叹气的,1是天气不好把鞋子弄不好。2是奶奶生病了我看着心疼。终于到了,我一下车拿了一把大伞下来看吓了一跳,地上全是泥,到了之后放了鞭炮,然后我们给爷爷烧了许多纸钱。

这个清明节很难忘吧!我想肯定是的。我可能永远都忘不了这一天,因为那天我的脚全进沙了,脚好不舒服。正是这个原因我会永远记住这一天的!

6.父亲的清明节 篇六

父亲正是在这样一个节气来到车田坪的。那时,他又矮又瘦,就像一株在雨中移动的、刚发芽的蕨子。他上身穿着到处脱线的青色毛衣,下面是洗得发白的棕色绒裤。好多年后,我妈才知道,这条裤子是借了同事的。他来相亲。没打伞,把雨顶在头上,格外显得瘦小。他从口袋里掏出我妈的初中老师写给我妈的一封信递给我妈。我妈后来笑着说,那是一封介绍信。父亲就是凭着那封介绍信走进了车田坪,走进了我妈的生活。外婆赶紧找出舅舅的衣服,给他换上,将湿衣服晾在火坑边。我妈拿了干毛巾使劲吸他头发上的水,还好,我妈高出他一个头,一点不费劲。他就穿着舅舅的衣服走了。我妈帮他擦头发的那双手不久开始给他做饭。他们同心协力生下了姐姐、我和妹妹。

我妈说,也是多年后才知道,她是他的第三任女朋友。如果仅从照片看,他的女朋友一个比一个漂亮,我妈是车田坪公认的第一美人。你父亲真有女人缘。我妈用羡慕的语气,仿佛讲着一个和她不相关的人。父亲出生贫农,家无长物,身高155公分,天生对子眼,脾气暴躁,性格内向,他讨得到漂亮老婆真是生对了时代。那是一个讲究“根正苗红”的时代。他的爱情在那个春天,因根正而苗红,因苗红而滋滋拔节,我姐是第一节,我是第二节,我妹是第三节。

随后,父亲的冷酷让我们伤透脑筋。他买来描红字帖,让我练毛笔字。每天写五张字。他不仅检查字写得好不好,还要求两只手不沾墨,否则就要打手板。他看见我姐的一名男同学在田塍上追着她跑,回来罚她站在墙角,面壁思过。妹妹掉在地上的饭,必须一粒粒拈起来放进嘴里……

我十岁那年春天,父亲要我跟十二歲的姐姐一起下田插秧。水冷得刺骨,还有蚂蟥,我不愿意去,但是没有办法。每天蒙蒙亮,父亲像周扒皮一样,他不学鸡叫,他做狮吼,把我们从床上赶起来。他打开双合门,故意弄出很大的声响。外面的寒意轰涌而入,将我们冲到墙壁上。这时,村子里吆喝四起,大家都出早工了。我和姐姐卷起裤腿出门,像蠕动在厚厚黑暗里的两只小虫子。

蚂蟥第一次叮在我小腿上,吓得我大呼小叫。田里人喊道,快,打嘴巴,打嘴巴。我情急之下,抡起手对着自己嘴巴猛抽。田里炸开雷鸣般的笑声。原来,“打嘴巴”是要对着蚂蟥抽。回来,姐姐学给家里人听,从来不苟言笑的父亲笑得岔气了。我也毫不含糊,横眉冷对,把父亲两个字在尖牙利齿间碾得粉碎。

我发现装病可以不去插秧。有天清早,我捂着肚子哼哼直叫,在床上翻来滚去。妈妈问,怎么了?我怕露馅,不答话,只是叫,只是滚。父亲在床边观察一阵,终于说了句,今天你不去插秧,在家描字帖。我松了口气,但也没有大喜过望,描字帖也是我不喜欢的。为了装得像,我没吃早饭,我妈急得到坳背宋三爷家帮我划水。一大碗水,上面漂着黑色的香灰,一点点,一条条,像在水里游走的动物。我喝下这碗水,肚子倒真有些痛了。不需要再装,我更没有心理负担,安心在家休病。我铺开描红字帖,将毛笔蘸上墨,见父亲不在,我就没有一笔一划地去描,而是学春联上的写起歪歪扭扭的行书。我觉得自己学得还不错,该歪的歪了,该扭的扭了,正得意时,头上蓦地耸起一阵剧痛。我回头,父亲弯着的栗凿还在空中冒烟,瞪圆的眼里火花四溅。

肚子痛加上栗凿敲得痛,我委屈得哇哇大哭。我心里发誓这回要狠狠地哭,哭得震天动地,哭得鬼泣狼嚎,哭得风狂雨骤。我从上午哭到中午,拒不吃中饭。父亲板着脸,眼神像两个烧坏了的灯泡,白中带黑。我从中午哭到下午,又不吃晚饭。父亲还是板着脸,眼神里灯泡的钨丝闪烁了几下,仿佛在修而没有修好。中午的那碗冷饭,晚上热了又冷了,我的嚎哭丝毫不见弱势,反而愈哭愈起劲,开始只是张开嘴哭,后来眼睛也哭上了,后来鼻子、眉毛、耳朵加入进来,后来五脏六腑纷纷揭竿而起,后来连胳臂、臀部、大腿、脚板心甚至脊椎骨都哀感顽艳、梨花带雨。上午十点左右,屋前的月季委了一地细碎的花瓣;中午十二点,屋梁上灰尘簌簌而落,好像有人在上面搞卫生;下午四点,鸡飞狗跳,老鼠抱头奔逃;晚上八点,堂屋檐下的燕子窝“啪”一声掉下来。父亲掌灯去看,脸色由黑而白,由白返青,由青透红,由红而黄,他面孔的调色板最终调出了比较正常的红黄色,像他开垦出来即将种菜的一块菜地。他跑进来,第一次弯着腰对我说:“三天之内,如果你能把燕子窝修好,老子就不惩罚你。”

燕子窝发家旺财,全村只有我家、坳背宋三爷家和冲里刘果西家有燕子窝。现在我家的燕子窝被我活活哭掉了,这对父亲是一种莫大的震撼。我赶忙讨价还价:“那我这三天不插秧、不描红!”父亲硬扎扎地望我一眼,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晚上八点十二分,村子里远远近近张着、撮着、尖着耳朵听我嚎哭的人,极不情愿地结束了他们的盛典。

我美美地睡了一觉。父亲沉默了,仿佛一时想不清在菜地上栽哪种菜好。第二天九点,太阳拍着我的屁股起床。我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为了不插秧、不描红,我必须让自家屋檐下再有一个燕子窝。

燕子从不在原址做窝,既然掉落过,它们就认为肯定不安全。围着屋跑了三圈,我为它们找到一个新址。在堂屋与厢房交界处,有一根横梁伸出屋外,那里的檐角既明亮敞旷,又幽深隐秘,与它们的原址也不远。失去窝巢的燕群在屋外焦虑地飞着。它们有家的时候,飞的线路是斜斜的,从容而优雅,像春天的雨丝,像风中的柳枝。它们没有了家,就直直地飞,横着像要对着一堵墙撞去,忽而急坠直下,仿佛要以头抢地。

我用童真的目光逼向太阳,但无法对太阳构成威胁。它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像挂在天上的一个圆盘。父亲向我走来,他拿着一面镜子,不知道他从哪里弄来的,我从没见过家里有这么大的镜子。他站在我旁边,用镜子对着太阳,然后将镜子侧转,照向远天的云团,他有时通过身体调整或步伐移动来精准地控制目标。一会儿,太阳暗淡下去。云团随着父亲手里镜子的牵引,从远方向近处扩张,它们勇敢地收缴了太阳的光线,并一口将太阳吞噬。

天阴了。风起于青苹之末,逐步上升。杨柳伸展手臂,迎风而舞。下雨了。我迅速搭起楼梯,爬到堂屋与厢房交界的檐角,用手在那里掏出一个洞,塞上些干草。我下来把楼梯移得远远的,站在地坪里学着燕子的呢喃。斜斜的雨丝与斜斜的柳枝交织在一起,燕子很快不再漫无目的地横冲直撞,而是舒展开翅膀,在斜风细雨中恣意地徜徉。

我继续学着燕子的呢喃。许久,斜飞的燕子才注意到我,它们三五成群地盘踞在我的头顶,渐飞渐低,渐飞渐近。我则悄悄向檐角靠拢,燕子们跟着我来到那里,有一只终于栖落在我置放干草的洞口。第二只、第三只……三天后,燕子的新窝已见雏形。湿迹未干,新泥犹香。父亲破天荒表扬我一回:“这次表现算是及格了。”可怜的父亲!我在学校拿回90分的试卷他都不这样说。

一次“及格”的表现没有改变我的命运。父亲依旧打我,竹条、栗凿、罚跪,他有层出不穷的高招,对付我就像妈妈炒小菜。有年清明,他带我去上祖坟。他买了鞭炮、香烛和纸钱,我跟在他后面,保持着距离。紧跟着父亲是十分危险的,一来他放屁,虽然不臭,但很响,那也让人受不了;二来他会突然回转身揪住我的衣领,责怪我很久以前做的一件错事。

到了坟上,他老老实实地燃香点烛,放炮磕头。然后,叫我过去磕头。那些土堆土坑长满了灌木和杂草,据说里面住着我的祖先,如老祖母、老老祖母等,我没见过他们,所以就没父亲那样老实。我腰都没弯,点了几下头。父亲怒喝一声:“头点地!”我看见他的额头上果然沾着一块黑土,就把头狠狠地砸下去,砸得额头上尽是黑土。父亲口气稍有缓和:“你不磕头,祖宗不会保佑你。祖宗不保佑你,你不会有出息。”

我对祖坟缺乏虔诚,但我喜欢坟边上大量的蕨子。很奇怪,坟边上的蕨子长得特别好,又高又肥又嫩,一掐辄断,还泌出一股绿水,将手指染得像涂了色。父亲给坟地除草当儿,我忽啦忽啦折了一大抱,拿回去妈妈炒了做菜。碰巧那天下午我和姐姐吵架,我不准她吃我折回来的蕨,她偏要吃,我迎头给她一筷子脑壳。父亲举起他的巨掌朝我劈来,我眼明手快,饭碗一丢就往门外跑。

父亲追,我跑。以前村子里经常出现这样的画面,每次我都被他逮住,受他一顿好打。这次,我意外发现自己长劲了,父亲竟然追不上我。出门那会,我们距离最近,他差点拽到我的衣角,然后我就把他越拉越远了。我得意地站在田塍那头,回望着他。他没追了,扯开喉咙骂,脸涨得通红,仿佛在流血。我突然觉得父亲好可怜,我甚至担心父亲会“流血”而死。不由自主地垂下头,我向父亲走去,准备承受他一顿痛打。接下来的意外是,我越走近他,他的骂声就越小。当我走到他身边时,他的咒骂变成了一句不太温存的关切:“快回去吃饭,饭凉了。”

我回去埋头吃饭。边吃,边呜呜地哭起来。妈妈以为我是父亲打哭的,父亲以为我是自知理亏哭了,姐姐看见我哭她才满意地不哭了。他们谁都不知道我为何而哭,我自己也不知道。但当时,我脑海里不断浮现出父亲“流血”的场景,我害怕他会死去。这个打我、骂我如拾草芥,让我怀恨在心的人,我是如此害怕他会死去。我不知道,是害怕失去父亲,还是害怕“死亡”本身。

那次没有追上我,显然伤害到了父亲的自尊。我想,那次事件对他的震撼毫不亚于他“流血”对我的震撼。他从此不再追我、打我,连骂都少了。我开始步入“自然生长”的轨道,好在深埋地下坟中的祖宗没有因为我的不虔诚而不保佑我。那些微微隆起的土堆,以及旁边长满杂草的坟坑,它们依然在世间,像一只只充满期待的眼睛,看着我们。温暖的地气,在它们默默的守护与凝望中,转化为对后輩的保佑。

我长大了,按照自然规律成长为一名男人,按照社会需要成长为一名公民,按照自身理想成长为一个诗人。而我的父亲,随之而老去。老年痴呆症让他变成一个淘气的孩子。他强行将蒸菜的垫架放进炊壶里,并用炊壶煮饭。他把裤子罩在头上,并为头憋屈在裤裆中出不来而嗷嗷大叫。他深夜醒来,质问我妈为何睡在他家里,并命令她“回自己家去”……

有年清明,我带他去祖坟上扫墓。我买了鞭炮、香烛和纸钱,牵着他的手。现在他既不放屁,更不会揪住我的衣领责怪我了。他缩头弓背,两只脚机械地走着,他比以前更加矮瘦,像捏在我掌心的一个揉皱的小小纸团。

到了坟上,我燃香点烛,放炮磕头。父亲突然望着我傻笑。我沿着他的视线摸摸自己的额角,原来那里沾了一块黑土。他觉得好玩。我也笑了,想起多年前,他对我一声怒喝“头点地”,我把额头使劲往地上磕,不禁笑出泪来。我用袖子抹抹脸,开始除草。俄顷,我感到一股异乎寻常的灼热,抬头一看,呆住了。父亲拿着我插在坟头的香烛,点燃了附近一片茶林。风吹火猛,一忽儿,半边天都是红的了。我狂喊“救火”,幸而山下田里的乡亲看到山火,冲上来群起而攻之,才未酿成大祸。

我当场赔付了八百块钱。乡亲们走了。我疲惫地坐在地上,看着满山焦土,气愤地对父亲喝道:“头点地!”父亲站在那里,像认错的孩子,头差不多缩到脖子里去了。

又过了些年。那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仿佛要特意来看看父亲。在妈妈的看护和春天的抚慰下,父亲安详地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床上,就像一片薄薄的叶子。我没有把父亲埋在祖坟岗,而是送他到了车田坪——他找到爱情和心灵归宿的地方。是他开始,也是我们开始的地方。

7.最难忘的清明节作文 篇七

这个清明节与众不同,在南京的三爷爷带着三奶奶一起回来了,这次扫墓,又添了几分热闹。可是,妈妈带我去学习了,错过了扫墓活动。下午,为了弥补早上的损失,我就和外公外婆们一起,去扫曾祖父的墓。

刚到墓前,一堆杂草让我们大吃一惊,听外公说,去年已经把这儿给弄得干干净净了,可是今年又长了那么多杂草。我们开始行动了,大家拿起镰刀先锄草,我也不停地向妈妈要活干。锄草完毕了,妈妈和外婆把吃的东西摆在墓前,之后就点燃了杂草,大家都想往里面扔冥币,我也抓了一捆,往里面扔,三姨和妈妈在烧冥币的时候还说着什么。火势越来越猛,由于我从小怕火,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三姨后面,过了许久才扔一点钱。最后,为了查看冥币有没有烧“干净”,我拿着木棍在烧焦的碎片里翻来翻去,却翻出几张未烧“干净”的美元……扫墓完了,我们就下山了,而外公外婆却还在缅怀亲人。

因为清明节,晚上,爷爷的六个兄弟姐妹都来了,大家一起用餐,晚上的菜更是丰盛至极。

8.难忘的清明节二年级作文 篇八

清明节前夕,父亲母亲带着我到老家去扫墓。踏着山路上的荆棘,我们一行人来到了爷爷奶奶的墓前。面对已逝的前辈,我们所有人都肃然起敬,对着他们的坟墓深鞠躬。父亲递给我一根点燃的香,看着那袅袅上升的烟雾,爷爷奶奶的音容笑貌仿佛浮现在我的`眼前,回想起他们对我的疼爱,我十分难过。

接下来,我们又给他们烧了很多纸钱,净是“百元大钞”,我们衷心希望他们在另外一个世界生活得无忧无虑!最后,父亲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鞭炮开始放起来,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我默默地许下愿望:希望爷爷奶奶保佑我学业进步,全家平安幸福!

9.老县城的清明节 篇九

从绵阳下了火车,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北川老县城。

这一天是4月4日,正是清明节期间北川老县城开放的日子。“5·12”大地震之后,老县城就成了一座没有人烟的“废城”,当地采取了封闭措施,不允许任何人进入,只在每年清明节为当地群众祭奠亲人开放几天时间。

我们赶到与老县城相连的曲山镇任家坪村,已近下午5点钟。沿着公路向北走,看见左边路口一条写着“深切悼念5·12特大地震遇难同胞”字样的横幅,以为那就是去老县城的方向。路口摆摊卖菊花的人说:这是北川中学。

北川中学的大门以及传达室等低层建筑都保存完好,教学楼废墟用蓝色挡板围着,围栏前有砖块砌的插香烛的台子,有人正在烧香。

靠近学校大门的围栏有一个缺口,很多人进进出出。进去能看到大片废墟,还能看到完好的学生宿舍楼。几棵法国梧桐树,泛绿的枝条上已长出几片叶子。

进入北川老县城的惟一入口有一道简易铁门。可能是换班的时间,有一队武警站在门口,包括一条来回走动的警犬。

我们被告知不能进入。媒体采访须经县委宣传部同意。宣传部在安昌镇,离任家坪还有一段距离,此时去办手续已明显来不及。

要进老县城,只有等第二天了。

从铁门右边向上爬一段土坡路,就来到了望乡台。

望乡台原叫三道拐,因三道之字形的山路而得名。在第一道拐处,可以清楚地远眺北川老县城。县城不开放时,许多人只能在此遥祭亲人,所以有了“望乡台”这个名字。

望乡台有很多摆小摊的,卖的最多的是光碟和画册。一个摆摊的妇女说,一天也就十几元的收入,多也不过二、三十元。光盘、画册是任家坪的几个老板做的,每天会来给他们补货。她家住景家山,来回要走4个小时的山路。“这里要拆了,明天就不能摆了。”她有点无奈地说。

另一位摆摊的女子告诉记者,她在这里经营不到年,投资好几万,本还没收回,却不能干了。

很多摊点都在拆。拆下来的材料,被装上农用车或拖拉机运走。有摊主抱怨说:新的市场没修好,这里又不让摆……

4月5日早上,我们乘坐任家坪村支部赵书记的车,顺利进入老县城。

过去通往县城的路震毁了,还没修复。汽车走的便道是原来的河道。左边山上正在修“唐家山隧道”。赵书记说,隧道修好后,到禹里等北部山区就会很方便。

老县城大片大片的废墟用绿铁丝网拦着,铁丝网上挂满了白色小花。

在一座废墟前,祖孙三代正在祭奠亲人。她们从兜里拿出蜡和香,点燃后插在地上。为插得牢些,便捡了几块石头围着。

“先给你三舅舅、四舅舅烧点烟。”外婆给外孙女嘱咐道。

女孩从兜里掏出一个装有中华、熊猫等五种不同品牌的套装烟(祭奠专用品),用打火机点燃,随后又拿出一件胸袋里插有百元幂币的盒装纸衬衣,准备将盒子上的塑料纸撕开,老人忙制止说,“拆了就没得名堂,不好啦!”老人的腿受过伤,蹲不下去,只能站着指挥外孙女完成整个祭奠过程。

老人有6个儿子,地震中“走”了两个。今天,上大三的外孙女第一次回老县城。老人说板房也住不稳当,搬了4次家,现在还没安置好。

在北川林业局家属院遗址前,我们遇见了李海军。他是从禹里乡专程赶过来的,要坐半个小时的冲锋舟渡过唐家山堰塞湖,再转车才能到老县城,往返要花四、五个小时。

李海军的父亲是林业局退休干部,住的是一栋上世纪60年代建的家属楼。地震那天,楼倒了,父亲、后母以及一个小妹妹都被埋在了里边。

李海军点燃一串鞭炮后,开始往县城里边走。走到一个地方,李海军停下步子说,“这儿过去是一个十字路口,进去有两条街、六条巷子,邮局、县医院、超市、农贸市场都在那边,是县城最繁华的地方。”

现在这里只有残垣断壁。“那座山往前推了500米,这片房子基本是被挤垮的。”站在北川大酒店门前一个开阔的地方,李海军指着对面一座山说道。

那座山叫王家岩,原来山上住有人家,山上的地还种有庄稼,现在,看到的却是山体滑坡后大片裸露疤痕,光秃秃的,没任何植被。

继续前行,就到了被当地人俗称的“万人坑”,正式的称呼是“集体墓地”。

这里是气氛最为压抑的地方,周边到处是悼念条幅,草坪上只有“512”三个数字。草坪前立有石碑,碑前有中国规划设计院等单位献的花篮。碑两边用水泥砌成的烛台前,挤满了烧纸烧香的人,大家各自默然地释放着聚集在心中的哀思,没有一点喧哗声。

“集体墓地”上方是过去的茅坝中学,现在除了一面飘扬的国旗,就是高高的瓦砾堆,以及从山上滚落的巨石。

在这里,我们遇到一队专程从香港赶来的大学生志愿者,还有11个从成都骑了两天自行车赶来的大学生。他们把自己的一份哀悼,寄托在点燃着的香烛纸钱中,寄托在一支支黄菊里。

禹龙南街是李海军大妹曾经租住的地方。地震前一天,他的大妹从大熊猫保护基地竹林沟回县城办事,不幸遇难。

“其实,她不往外跑也没事。”李海军说,大妹住的房子完好无缺,她是在快要跑出楼门洞时,被倒下来的建筑物砸中了。遗体被志愿者葬在了“集体墓地”。

“国家给每户灾民2,3万元补贴,我和老伴买了养老保险后没剩下多少。”李海军说,盖一栋最简单的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大概需要10万元。盖房的钱,只有靠这两年打工挣了。他在建筑工地干活,一天收入80元。

地震后这两年,除了清明节,老县城大部分时间只是一片寂静。

但是,对居住在老县城边缘的任家坪人来说,这样的寂静中,却孕育着未来生活的希望。

任家坪是一个大村,有9个村民小组,1593人。地震前,村民年均纯收入3000元,收入还不错。由于离县城近,村民大多依靠在县城打工、买车搞运输或者在北川中学旁边开餐馆生活,村里70%的人家,住的是两层小楼。用赵书记的话说,“房子建得相当漂亮”。

如今,同样是因为靠近老县城的缘故,任家坪的大片地方都被征用,成为地震纪念馆建设用地。“第一到第四村民小组的地,包括宅基地全部被征用,村民将来转成居民,统一安置。”赵书记说。目前,这4个村民小组的群众都还住在板房区。

曲山镇一共有21个行政村,任家坪板房区住着其中7个行政村的灾民。如今有的已分散安置了,但有的村根本没地方重建。

10.小学生难忘的清明节作文 篇十

拎几束鲜花,登上山去,触摸着被峥嵘岁月浸没的山壁,时光的青苔已渐渐地笼罩了壁端,葱茏而又蓊郁。抚着已被沧桑之锥镌刻下的斑斑锈迹,我黯然地感叹:这是人生的第几个清明?

青春的气息在我的灵魂中汩汩地、氤氲着,为何我还是如此迷惘失落?我不能拥有一份香茗的沉稳,也不可能拥有一份笙声的淡泊,我想,在岁月的风语和萧声中,我已渐渐地淡逝了。

在急促而又焦灼的生活中,我已多少次疲软地伏在窗棂上,徒想那苑中那馥郁芬芳的紫堇。岁月与时光已多少次在我手中倏忽地溜走,而我却一无所措。人生如此脆弱,试问我自己,多少次曾无助地向墙隅以流涕,闻画角而生哀。岁月,时光,沉默地从我头上穿越,在一圈而又一圈的枯等里瑀瑀而行。碎汞一般的往昔在飞鸟裂日的罅隙里抬头,记忆的疑问者在梦与现实交替中质问着我,我惊恐地张大了嘴巴,唏嘘了那空流年华。

立于先辈的坟冢面前,我竟无法抬头正视。人生几载,为何我竟将仄仄的年华付诸东流?曾昔的年少轻狂,桀骜不驯一下子斥满了我的脑海,岁月的笛,已吹枯了我的三魂七魄,让我无知地将时光穷费,尔后又无脸地让我斥责自己。

大好的青春已浪费于佳酿频俪,歌阑箸落之中,先辈的墓碑却告诫我,不可沉缅于极享图乐之中。时间,时间,还是时间。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本当“不闻窗外事,只读圣贤书”,但我,在时间推杯换盏的顷刻之间,又做了些什么?

先辈已逝,年华正流。人生能有几回梦?在光与影的交织中,我已无力去憧憬。在鳞次栉比中遨游,我已无心迷恋。又是一年清明时,燃烛,仰拜,在香烛的淡淡香气中,我感觉我已悟到了什么。

11.难忘的清明节小学生作文 篇十一

牛头山上好多坟,有很多人都在那里祭拜逝世的亲人。我拿出一个鞭炮,又拿出一根火柴,刚想扔掉,妈妈忙阻止我说:“不能扔!”我奇怪地问:“为什么呀?”

“点燃的火柴不能乱扔,会引起大火的。”妈妈说。

“那没点燃的火柴能不能扔啊?”我又好奇地问。

“也不能扔的。温度一高,火柴还是有可能着的。”妈妈耐心地解释。

我若有所悟地点点头说:“我知道了。”

12.十七岁的清明节 篇十二

那是我小的时候。

依稀记得,年少时,总是喜欢静听庭前流水声,喜欢看着飞鸟在自己头上悄无声息地飞过,多一秒也不停留。觉得日子就像是行动迟缓的老人,无比闲适地走着。也不用去想长大以后的事情。那时候天空总是湛蓝的,没有一点瑕疵,一切都轻得像梦。

年少的我早已养成现在的性格,总是以悲观的心态去看待任何事物,总是觉得一切东西都不可能长久。那种朦朦胧胧的忧伤就像是清明的雨,汇成长长的溪流,流经我童年的每个罅隙,流经我单薄的青春,流向我更加渺远的人生。我对所有逝去的美好都不抱有任何诗意的幻想,将它们全部留着跟在光阴背后的自己去回味,去感伤。让它们在旧时光中湮灭,化作尘埃,无声无息……

清明,一个忧伤沉郁的节日,一个寄托哀思的节日,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节日。思绪飘飞,伴着节日的萧飒,于潮湿的空气中徘徊。“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故事中所描绘的清明雨,该是多么的哀愁缠绵,寂寥冷清。“窗透初晓,日照西桥”、“木雕流金,岁月涟漪”,这些残破的意象在我脑海里勾勒出了一幅悄怆空灵、含蓄深沉的画卷;剪烛西窗,灯影阑珊,虚空中,仿佛又传来那缥缈的歌声,“烟花易冷,人事易分,而你在问我是否还认真……”

清明节的情思定格在了我的十七岁。

细雨迷蒙,模糊了红墙黑瓦。梨花香浸湿在雨中,花瓣飘舞,溅起了我潮湿的回忆。

农村的老家没有过清明节的习俗,仅仅是在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如此而已。那一年的清明节,我随父亲一起去田地里播种花生。那时天空正飘着杏花雨,沾衣欲湿,轻枝曼舞的似是杨柳风,吹面不寒。我跟着父亲的节奏,认真地点完了每一眼花生。我体会着种田的辛劳,体会着父母的不易。一直到正午时分方才回去。后来我又把这件事情写成了一篇记叙文。朴质的文字里流淌着的是浓浓的父子情。但是现在,那些文字都已经褪去了底色,早已失去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这些年,时光在我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让我铭记所有走过的年年岁岁。

十七岁的我,性格乖张暴戾,冷漠叛逆,尽然失去了那时的纯真与稚气。与父亲的隔阂随着时光越来越深。十七岁,我彻底而又无奈地告别了年少,告别了单纯,告别了那些质朴的岁月。

高一的暑假,老把自己封闭在家中。那次,看到父亲背着沉重的药箱去打农药,回来时肩上勒着两道深深的红印,投箸难书。我才发现,原来这些年他也老了。

烟雨中,往事变得模糊不堪,再难往深处去想,怕触痛了回忆的伤疤。木梨树下的少年,身体被雨淋湿,显得格外的傻气和瘦小,就像是不远处的我一样。

当身边的风景换了一茬又一茬,多想停下匆匆的脚步,又怕赶不上流年。时光的浩韵如此悠长,总是让人猝不及防。而我们的日子,却是一去再也不复返……

十七岁的清明节,祭奠我永远逝去的十七岁……

13.写难忘的清明节四年级作文 篇十三

我喜欢假期,但我不喜欢清明节,因为每当这时,我就会想起我永远逝去的亲人。

买一篮菊花,踏着泥泞的山路,我和我的家人来到这坟山,给我死去的太婆扫墓。

来到太婆墓前,我仿佛出现了一种错觉,太婆还没有走,她还在,还在我身边。我走到墓旁,将菊花篮放在那里,拿着扫把扫去太婆墓前的灰尘。然后又轻声的说了一句:太婆,我想你了。我退到后面,爸爸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鞭炮,想要帮太婆去一去晦气,让她在天堂能过的快乐一些。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我们全家在太婆墓前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就离开了,离开时,我转过头望了一眼,我心里有一万个舍不得。

在回家路上,太婆的音容笑貌一直浮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记得小时候,太婆对我特别好,每次我去她那里,她总是特别开心,不停用她那饱经风霜的苍老的手抚摸着我的额头,还总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给我。

当然,清明节不可能只有扫墓一项活动,清明节也有很多习俗。清明节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每个地方清明节的习俗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这儿过清明节喜欢吃清明粿。每当到了清明节,我奶奶就会做清明粿,我也会在旁边帮忙。做完后,我们一家人就其乐融融的坐在餐桌前吃清明粿,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内心无比的满足。

古人有许多赞美清明节的诗句,比如张继的那首《清明》: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14.描写难忘的清明节作文 篇十四

坟墓旁边有很多的枯草。我就提醒妈妈:“妈妈,老师说,烧纸钱容易发生火宅,您小心点。”“没事,这么多年来我都是这样烧的。”妈妈一脸不耐烦,点着火后刚开始还好,火苗不是这么旺,可突然刮起了大风,火苗越来越大,妈妈被吓得昏了过去。

等妈妈醒了以后,看到火熄了优秀作文,又惊奇又开心。妈妈问我:“这火是你熄灭的吗?”我说:“不是,是邻居大伯刚好路过这,看见,就来帮我们了。”

回家以后,妈妈连忙到邻居家去谢大伯。大伯说:“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事。”

15.体内除湿:清明节的独特养生 篇十五

1.除湿内外同步

湿邪是人体内的湿度不适中或超出人体的适应能力引发的病症。分为外湿和内湿。

外湿。病程偏短,约一周内。天气或地区潮湿,人体正气不足受外来湿气侵袭产生的疾病,多在夏秋及梅雨季节发病。外感症状表现为怕冷无汗、身体酸重以关节部位严重,头重昏、全身困重无力。治疗应以祛湿解表,理气通络。

内湿。病程偏长,约2~3周以上。各种病因使人的脏腑功能失调,体内水湿停聚导致许多病症形成,女性、久病者、年老者及孩童易发病。表现为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口渴饮水后胸闷腹胀、咳嗽痰多色白质稀、大便偏水软或易腹泄及妇女白带量多。治疗应以健脾益气,祛湿和络为主。

2.食物——天然除湿机

大自然相生相克,不同的蔬果药草都有其独特的功能与天气抗衡,是人体天然的除湿机,选用合适的食物代谢体内多余的湿气,帮助五脏六腑阴阳调和使湿气不会留滞。

薏米:健脾利水又不伤身体的天然药食两用食物,性味甘淡,利水去湿。清明前后可使用生熟薏米各半,再加入山药煮粥食用,是适合全家老少的健康食疗。

黑豆:补肾滋阴,健脾去湿的强脾肾药食两用品。体虚或年长者可以用黑豆30克加入杜仲15克煮水饮用。可补肾气,利水,益气。

冬瓜:是夏天或阴雨天必备的重要食物,性味甘淡,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开胃健脾的功用。冬瓜本身水分及纤维充足,是减肥瘦身的最佳食物。

赤小豆:性味甘平,健脾利水,解毒消肿。常用于脾胃气滞、消化功能低下、脘腹胀闷的人群。

山药:调理脾、肺、肾脏的优质天然药食物,具有健脾补肺,固肾利湿的作用。可与排骨炖汤或赤小豆共煮糖汤。

玉米须:具有平肝清热、利尿祛湿的功效,可以有效缓解高血压、糖尿病、黄疸肝炎及泌尿系统感染等症。最好的用法是用新鲜玉米须煮水服用。

莲子:夏日盛产的莲子不仅补脾益肾、利水益气,还有养心安神之功效。著名四神汤药材当中就包括莲子。

3.祛湿吃出来

“全身重着无力、提不起精神、每天懒洋洋、食后腹胀、痰多色白质清或头昏重痛”,身体出现这些症状时,若是被误当气虚论治,服用滋补之品反而会加重身体负担,阻碍湿气的代谢。

在潮闷的清明节前后身体出现上述症状,应考虑是否因湿邪入体。祛湿不可单单用熟地、黄精、鹿茸等滋补药物,否则会适得其反。应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加入祛湿健脾药品或食物,使肠胃运作正常,既能祛湿又不伤正气。

内湿食疗

四神汤:茯苓12克,芡实30克,炒薏仁30克,新鲜山药100克,莲子30克,排骨适量(或鸡腿一只),生姜两片。先把排骨(或鸡腿)用热水烫滤血水,放入锅中,再加入上述材料加水盖满,待汤料全熟后加盐调味即可。

外湿食疗

上一篇:青春期心理家长讲座下一篇:运输公司整改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