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的三重解读(精选8篇)
1.竹影的三重解读 篇一
竹影的课件内容-参考
内容预览: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
丰子恺,浙江桐乡人。我国现代著名的`漫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他的漫画风格独特,富有创意,内容大多反映周围生活的人和事。
主要作品:《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率真集》等。《竹影》选自《丰子恺文集》,有删节。
惬(qiè)意 水门汀(tīng) 蘸(zhàn) 口头禅(chán) 参(cēn)差(cī)不齐
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水门汀:用水泥抹的地;
立轴:长条形的字画,高而窄;
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课文赏析:
思考并讨论:
(1) 文中充满童真童趣,它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2) 文中的“爸爸”是以一个什么身份出现的?
2.竹影的三重解读 篇二
那究竟我们的课该教什么, 我们该如何解读我们所面对的文本呢?下面我就《竹影》这一篇课文提出我对于文本解读视角的理解。
王荣生教授所批评的那堂课主要内容如下: (1) 整体感知, 以最快的速度了解一二段, 说说表达了孩子对光的什么感情; (2) 在月光下孩子们做了哪些有趣的事; (3) 作品中的孩子在猜人影头上的烟气, 我们也来猜猜那是怎么一回事; (4) 比较爸爸和孩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 分角色朗读; (5) 区别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 (6) 写诗或文“游戏中的艺术”。
一
课堂内容看似丰富、紧凑, 却有着无可逃避的缺陷。
(一) 忽略文体特点。
整堂课没有一个集中的教学内容, 对散文的解读, 老师没有带领学生抓住散文的特点, 以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散文题材简短, 行文活泼自由, 又浓郁的抒情性阅读散文最根本的目标是理清文脉, 理解全文的主题, 体味情感, 分析作者的语言风格。而本文又是文学类文体, 应重在探索文本意义的生成和构成。可就整堂课的内容来看, 教师几乎没有涉及课文中的语言赏析, 散乱的设计也没能让学生理出本堂课的“神”来。
(二) 偏离作者的写作初衷和本意。
《竹影》的作者丰子恺, 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 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被认为是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雍容恬静的风格, 其漫画更是脍炙人口。对于绘画, 从《丰子恺艺术随笔》选文中, 我们可以看出他很认同寓教于乐, 在游戏中学习, 珍视孩子们的想象力兴趣和天性。他是很多孩子的父亲, 对孩子们呵护有加, 不把大人的观点强加给孩子, 尊重孩子, 总以孩子为榜样, 塑造一个父亲的良好形象。这篇文章讲到了父亲在和我们玩游戏的过程中, 教会了我们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 引发了我们对绘画的兴趣和爱好, 在欢乐的气氛力提高了对艺术的关注和喜爱。可在这堂课中, 教师完全回避作者的写作初衷和本意, 将重点放在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上。
(三) 混淆了语文和其他科目的界限。
语文学科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个文本“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 分析文章用词、造句独特的写作方法, 理解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递一种怎样的情绪, 表明一种怎样的心志。这堂课教师让学生探索人影头上的烟气、花大量时间区分中国画和西洋画, 这完全没有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模糊了和其他学科的界限。
二
那我们究竟该如何走进文本、解读文本呢?
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 先后形成三种解读理论, 即以作者为中心的理论, 以文本为中心的理论, 以读者为中心的理论。这是一种回顾式的解读理论, 意在追踪作者创作的本意, 依次作为文本的终极意义, 并作为解读是否正确的标准。以文本为中心, 这是一种泛形式主义的理论, 它宣称形式就是一切, 不研究作者, 排斥读者的参与, 专注于语言所表达的形式技巧, 使文本解读由主体向尊重客体转移。最后一种, 把解读过程视为读者参与的运动过程, 它认为每一个文本其意义都有潜在的存在和可能的存在, 只有读者参与才有意义, 充分肯定了读者的地位。依托这三种不同的解读视角, 并加以整合, 这样我们就能全面而深刻地把握解读的对象。
(一) 尊重作者的写作本意。
叶圣陶说, 作者思有路, 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即强调解读要遵循作者原本的思路, 把作者的思路以追踪原意。《竹影》描写了作者幼年时与小伙伴们在月下看天地看人影看竹影画竹影的有趣游戏及对中国画的认识, 充满了童真、童趣, 揭示出艺术和美常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该文看似简单, 似乎只是叙写了一群天真孩童的艺术萌发, 但一次小的游戏, 一次简单的对话, 一次父亲的引导, 审美的情趣早已深埋其中。丰子恺为我们呈现出一种超功利状态的美, 引导我们享受恬淡的生活氛围和美的情趣, 这与作者深谙佛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 在文中所塑造的父亲形象也寄托了作者对于艺术的看法。孩子们的游戏在成年人的眼里也许不屑一顾, 但在丰子恺的眼里就有了非比寻常的意义, 也许艺术和美就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竹影》为我们指出了只要留心自己的生活, 即使看似天真的游戏, 也会让我们获得人生的真谛。
又如解读鲁迅的《风筝》, 如果了解他们在家族的兴衰荣辱中共同进退、相濡以沫, 就会拥有浓浓的亲情;理解三兄弟不同的成长历程, 就不难了解, 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像铅块一样沉重”的愧疚和对兄弟忘怀这一细节的介怀。
记得在上《湖心亭看雪》时, 学生就“强饮”二字的理解产生分歧, 有的学生坚持认为应理解为痛快, 有的学生认为是勉强, 因为后面有强饮三大白而别, 可见作者喝得并不痛快。可有的同学又提出来了, 明明初更出行, 看得出作者饶有兴味, 为何又不同痛快了呢?有同学又认为作者生活在明清交接之际, 作者内心有难以磨灭的前朝印记, 看景是为了释怀。确实作者在《陶庵梦忆》里曾写道“繁华靡丽, 过眼皆空, 五十年来, 总成一梦”, 对人生的失意我们能有所感受。所以作者以赏雪来抒怀, 梦一般的雪景也静静渗透作者的失落情怀, 勉强喝下三大杯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了。在和学生的讨论及搜集资料的过程中, 我们正是循着作者的人生轨迹来步步深入的, 这样的解读方式让文章日益明晰。
(二) 尊重历史, 把握作品的时代背景。
《范进中举》中范进的疯癫神态让人忍俊不禁, 但如果学生只停留在好玩好笑这一程度上, 就根本无法达到理解文本的深度。范进的疯掉让人讥笑, 但更准确的应是笑中带泪, 因为那个日渐走向黑暗的科举制度, 因为读书声耗尽一生却只落得疯癫下场的不济命运。还有那个站着穿着破旧长衫的读书人孔乙己, 他排出大洋的姿势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他这一动作会让不了解背景的同学发笑, 觉得他穷酸、死要面子, 可一旦领会到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和人们的冷漠, 就不难理解作者描写这一动作下的尊严、愁苦的心结了。尊重历史, 把握作品的时代背景, 会让我们在解读文本时更为客观, 不会将个人的情感和喜好强加于作品。
(三) 不偏离语文学科的特点, 上出语文味。
语文课因为其厚重的文化韵味而独立于其他的学科, 学语文语文味是必不可少的。语文不是急功近利的学科, 在慢慢的渗透和玩味里, 我们得到润物细无声的滋养。但现在有些课堂模式化、功利化, 使语文课堂不再有语文味。如千篇一律地解构文章, 将文章细细划分, 这种做法使课文无味、学生无趣。还有的课堂设计成了竞赛, 学生在游戏和比拼, 将注意力转移到竞赛本身, 缺失对语文味的感受。
(四) 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体验。
读《竹影》, 每一个人都会读出他的童年, 他的快乐, 每一个人都会联想到他童年时所经历过的难忘一夜, 学生更能感受到这一点, 还未教授, 就已经有了十分不错的感情储备, 那么为什么不顺着他们的思路, 珍视他们的感受, 谈谈他们对文章语言的理解, 对文中景物和氛围的解读呢?同时, 教师又有什么感触呢?分享两代人童年的印记, 生发出更多可贵的资源, 不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吗?所以说, 读者的参与, 会读出不一样的竹影, 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的生活经历去理解课文, 会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也便于学生在阅读课文时, 能够引起强烈的共鸣, 更深刻地理解文章。
3.竹影的三重解读 篇三
【关键词】教材解读;教学立意;境界;学术成果
【作者简介】刘晓兵,江苏省沛县第二中学(江苏沛县,221600)教师,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历史是一门塑造人的课程,她的价值不仅在于知识的传输,学科能力的培养,更“涉及人类的信仰,文化的选择、传承和发展等精神领域”,所培养的是“能够从历史中获得自省且释放文明光芒的人”[1]。因此,历史课堂应该是有灵魂的,有立意的;历史教学则应该是富有穿透力的,它能透过知识的表层符号,借助各种逻辑形式,进入到意义塑造的内核。如果我们把课堂教学过程看作一支箭的话,那么这只箭的箭簇就是具有内在张力和通透质感的教学立意,它既引领着课堂教学的方向,也是表达教学价值诉求的最主要的着力点。
教学立意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提出的观点、主张和视角[2],是教师在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形成的“史识”。教学立意是一种“个性化”的表达,由于观念、学养和占有资料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会形成多个不同的教学立意;同样,同一教师面对相同内容,也可以变换视角形成多个不同的教学立意。
教学立意是对教学内容的提炼,而教材是最主要的教学资源,确立高格调的教学立意自然就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的深度解读。笔者以为,教材解读是教师的基本素养,当下中学历史教师解读教材呈现出六个层次。一是最为原始的平铺直叙,照本宣科,以“本”为本。二是立足知识视角,强调考点的整理和提取。教师教学时只见“树木”(一个个的知识点),不见“森林”(教材的整体架构和内在思想)。三是“语文”式的注解,即对教材中的疑难词句、核心概念进行必要的解释,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这三种解读层次是递进的,后者略优于前者,但都没有跳出“知识授受主义”的窠臼,只得其“言”,未得其“意”,无法建立起教学立意的有效基础。第四个层次是能对课文进行通透的感知,理解课文核心概念的同时又能深入领会教材所要传递的内在精神。第五个层次是在熟稔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整合联系,在解构之后进行教材重构,以寻找更顺畅新颖的教学路径。第六个层次是能够跳出教材的文本系统,借助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对教材进行反观透视,先“入”后“出”地对教材进行发展活化。[3]后三个层次基本实现了教材“为我所用”,依托教材而又高于教材。以这三个解读层次为基础提炼教学立意,会呈现出三重不同的教学立意境界。下面笔者就借助人民版《新文化运动》一课作简要阐述。
一、熟读精思表教材欲达之意
历史教材呈现的是编者所理解和认同的历史。从大的层面讲,它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意志,从小的层面说,它是编者对历史的阐释。就像文章一样,教材有着自己的内在精神和主题,教师领会并借用教材呈现的价值诉求作为自己课堂的教学立意,是一种简便而又具有实效的做法。
一般情况下,教材会用明白的文字向我们传递编者的观念与主张,这是我们设计教学时首先要关注的问题。从教材显性表达中领略课文主旨有三个着力点:标题、核心概念和高频词语。把握住这三个着力点就能清楚地理解教材主旨,教学立意和教学设计就可以从这里展开。
人民版必修三《新文化运动》是高二上学期的内容,课文共三个子目:“新青年与新觉醒”“高扬科学民主大旗”“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分别简要介绍了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兴起、内容和过程、意义和局限,编排思路清晰简约,是历史教材基本的叙述逻辑。本课的标题和核心概念是一致的,即“新文化运动”, 提炼教学立意比较简易的办法就是以此为思维起点,渐次思考如下问题:既曰“新文化”,“新”在何处?这种“新文化”从何而来?内涵之新还是形式之新,抑或兼而有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新文化在这时出现?与“新”相对的是“旧”,那“旧”文化是指什么?新旧之间的主要差异和根本分歧是什么?两种文化的冲突碰撞是如何展开的?对社会和时代产生了哪些影响?经过这一番思考,结合教材内容,本课的教学立意就呼之欲出了:新制度需要新思想;《新青年》呼唤新觉醒;新文学传播新观念;新文化引领新时代。教学过程就可以按这四个部分进行。
如果以高频词语作为教学立意切入点的话,我们不难发现,“民主”与“科学”出现频率最高。不仅第二目“高扬科学民主大旗”重点阐释了这两个词语,而且在第一目和第三目中也多次出现这两个词。据笔者统计,正文部分不足2000字的内容中,“科学”一词出现14次,“民主”一词出现13次。课文编写的理路是这样的:源自于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本应在民国创立后长足发展,却被复古逆流和复辟活动所阻碍,进步知识分子为了拔除这些历史深处的障碍,主要以白话文为武器,掀起了批孔除旧的社会风潮,使民主与科学成为一种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向自由、平等、理性的方向迈进。思考至此,我们就可以把本课的教学立意提炼为:民主与科学之槌,擂响了思想解放的战鼓,唤起了理性的解放和精神的觉醒。教学探究流程可以设计为三个阶段:民主与科学倡行之时(背景篇);民主与科学鼓吹之事(内容篇);民主与科学实践之思(评价篇)。
二、解构重组展教材言外之意
历史事实是唯一的,而历史书写则是多元的,为培养学生多角度审视问题的能力,在所展示的显性主题之外,教材还会有意无意地向我们提供一些多样化的观念和视角,这就为我们提炼教学立意打开了一扇新窗。这些视角和观念不似核心主题那么清晰,它可能隐藏在字里行间,也可能存在于教材的非正文内容中,还可能隐含在相关章节的关联与迁移中,捕捉并提炼它,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度思考甚至解构重组。教师可以对相关联章节内容进行取舍、整合,抽取共性思想;可以借助他处运用的史学观念对本课内容进行创新性解读,获得新的“史识”;可以抓住教材非正文栏目中的论点进行生发阐释,搭建理解历史的桥梁;也可以利用教材引用的史实细节进行拓展延伸,深化对历史的感悟,等等。无论哪一做法,都是要透过教材的显性表述,进入到文本系统的深处,发掘提炼教材的言外之意。
如前所述,教学立意不仅可以是一种观点,还可以是一个视角。从视角的层面分析,中学师生常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来观察、认识历史现象。中观维度是指针对历史事物本体的感知,解读教材聚焦在课文内,前述的几种教学立意即是如此。宏观维度的特点是长时段、宽镜头、多领域,常说的“大历史观”就是典型的宏观维度,落实在教学立意上,就是更为重视前后史事的因果关联、不同领域的相互作用。
《新文化运动》一课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专题的第二课时,专题的学习建议中指出:“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主要就是解决‘中国向何处去’这样一个历史课题。同学们在了解历史人物和他们的思想时,一定要紧扣这个主题。”此处就提供了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宏观角度,也启发了我们教学立意的新思维:思想领域的现代化和近代中国思想领域的‘新陈代谢”。如果我们的视野再宽阔些,本课的教学还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模块纵横交织的角度思考,尝试从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等角度立意。
微观视角是现代社会认识历史的一大进步,它走出了传统史学宏大叙事的场景,走入了寻常百姓和历史细节。从这个角度进行的教学立意是一种“小切口,深探究”的思路,即选择一个历史侧面或者细节,通过对这个“切片”的剖析展开教学,形成由此及彼、由小见大的教学立意。这是许多老师喜欢采用的一种教学设计方式。由于《新青年》杂志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旗帜地位,许多老师都曾以《新青年》杂志作为切入点设计教学[4],他们或以《新青年》的自身历史为主线、或以《新青年》的原始材料阅读为抓手来铺陈教学,立意虽有不同,但都不失为新人耳目的教学创意。探究他们教学立意的角度和教学设计的流程,无疑都是“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思路。
三、征引学术光教材未申之意
历史教材作为特殊的文本,出于政治性、教育性等多方面的考虑,在史学观念和历史结论的选择上必然会更加倾向于稳健的表达,而许多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就算已经得到了学界的认可,趋向于成熟,进入教材往往也需要时日。本着史学求真求是的基本宗旨,为优化教学,中学历史教师大多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向学生传授教材旧有的结论和认识,而是到史学研究的前沿去寻找教学的优质资源,用新观点、新成果更新教学内容,并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托,形成具有前沿色彩的教学立意,展现教材未能涉及的观念和价值。在这样的教学立意基础上对教学内容重新编码组织教学,能让学生更充分地涵濡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也能让自己的历史课堂与时代同行。
“新文化运动”是多年来史学研究的热词,论文和专著很多,新观点和新认识不断涌现。许多在学术界形成共识的成果可以在教学中为我们借鉴。在当下近代史研究的话语体系中,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已经合二为一,称之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美籍华人历史学家周策纵甚至在其大作《五四运动史》中将1917年到1921年统称为“五四时代”。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综合“五四运动”这一政治事件和“新文化运动”这一文化事件进行教学设计,以“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作为教学立意。美国思想史专家史华慈曾经论述“五四新文化”中出现的多元启蒙思潮,借鉴这一思路,就可以把“民国初年的多元启蒙和文化自觉”作为教学立意。阅读了黄楠森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自由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1999年第3期)后,结合胡适“争你自己的自由就是争国家的自由”的论述以及民主、新道德等“新文化”词汇的自由主义思想内涵,我们还可以把“个性自由与社会进步”作为教学立意。
在课后的“自我测评”中,编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新文化运动太激进了,完全割裂了传统,这是应该否定的,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认为新文化运动过于激进、全盘西化、造成中国文化的断裂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个典型观点,可今天的史学界已经改变了看法。当我们阅读袁伟时《新文化运动与“激进主义”》(《东方文化》1999年第3期)、严家炎《五四“全盘反传统”问题之考辨》(《文艺研究》2007年第3期)、欧阳军喜《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儒学根源》(《孔子研究》1999年第2期)等文章后,发现新文化运动喊出的激进反传统口号实际上只是一种策略,新文化并不反儒,它反对的是封建礼教和对儒学的利用与独尊,而不是儒学的基本价值。由是,我们以“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学落点,把“近代思想解放中的变革与传承”作为教学立意。
以上三种教学立意境界的创意来源是不同的,但内在追求却是相通的。在具体实施教学时,如果能做到教材的显性表达、隐性信息和学术研究新成果“内”“外”结合,教学立意的价值就能得到更充分的彰显。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境界有大小,然不以是而分优劣”,“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本文所谓三重境界尽管有深浅之分,但却不是优劣高下的判别,三重境界各有其特点和价值。笔者主张历史教师多读书,多了解史学研究新成果,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养和素养,但反对教学中一味追求专业化、学术性的做法。只有尊重学生知识背景,依据内容特点和学生特点,从实际出发提炼的教学立意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毕竟,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
[1]赵亚夫. 学校历史教育究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6(05).
[2]侯桂红. 试论历史教学立意的概念、确定方法和评价标准[J]. 历史教学, 2015(04).
[3]刘晓兵. 入而能出:开放视野下的教材处理[J]. 历史教学, 2013(04)
[4]陈伟璧.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以《新青年》为视点[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3(06).
[5]朱皓. 一本杂志·一段历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设计[J]. 历史教学, 2015(05);
4.《竹影》读后感 篇四
读过《竹影》,收获颇丰。它为我们指出:只要留心自己的生活,即使看似天真的游戏,有时也会给人们带来无穷的爱。
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戏,却有了艺术美的发现。三个孩子们,发现了一个问题:“细看月亮光底下的人影,头上出烟气”。成年人也许不会注意这样的事情。而孩子们却会追根究底的。大家争论了一会儿,没有解决。如果成年人争论一个问题,一定会水落石出的。华明的注意却转向了别处,在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这就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世界如此好奇,不可能要求他们像成年人那样专注某件事。搞不明白不一定非弄明白,吸引他们的事多着呢。在这看出了,作者把孩子的心理和性格写得真实恰当。
作者并没有一味地写孩子新一轮的热情,他们用木炭描这些天然的国画,并联想到平时见到的画图。孩子由童心童趣,不由得走到艺术的殿堂门口。于是领路人——爸爸出现了,他给孩子们讲了一番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因势利导地给孩子们上了一堂艺术入门课。
竹影中充满童趣.叙述几个少年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从中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艺术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含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
5.竹影范文 篇五
2、如果说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声响的话,那么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是心灵之舞。只有心灵之舞才是真正的舞蹈,那么你观看过的中国舞蹈,哪些能冠此美誉呢?为什么说他们的舞蹈是心灵之舞吗?
【如杨丽萍的《孔雀舞》、黄豆豆的《丰收》等。他们的舞蹈是整个身心的投入。杨丽萍的舞蹈不仅舞姿优美,而且还让人能感受到中国女性的美丽和温柔。黄豆豆的舞蹈,让人感受到中国男儿强壮的体魄和力量,感受到中华男儿坚强不屈的精神。】
3、欣赏杨丽萍的舞蹈《雀之灵》,拿起你手中的笔,学习冰心奶奶,用精致的形容词、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去描绘生活美,来表现自己所看见的和所想到的,哪怕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段文字都行。【(1)在柔和的灯光、柔美的音乐包围下,舞蹈大师杨莉萍在尽情地展示她那梦幻般的舞姿。在我看来,她在举手投足间,把孔雀的灵韵刻画得淋漓尽致。她的每一个手势,每一个跳步,每一个转动都出自于对生命的喜悦。比风更轻,比梦更美,比云更柔软,比幻想更动人。长裙之上,星点密布,衣衫动处,飘飘欲仙。我仿佛有被携去雀仙园之感,身体已不复存在,唯有灵魂浮游在缥缈的天空。
(2)那柔美的旋律在耳边轻盈地回荡。一只柔美的孔雀在那儿旋转着高雅的身躯。两只手在那儿不断摆动,如同一只展翅的海鸥,在那儿与一种力量搏斗,站起来了,手指在头顶上灵巧地摆动着,舞者把柔韧的美带给了我们,也把那颗信念的种子,吹进了我的心中……婀娜的舞姿,柔美的臂膀,高傲的气势,在我的眼前回荡。
(3)像一朵白云在人眼前缓缓飘过,高贵的气质让人眼睛一亮,我们立刻就被舞蹈大师杨莉萍拉入了梦幻般的舞蹈境界。优美动听的音乐瞬间响起,一只高贵的“孔雀”开始翩翩起舞。“孔雀”美丽的姿态,如一朵娇嫩的蓓蕾,在阳光下绽放。一阵柔韧的蠕动,时而缓慢,时而轻快,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如风似水,修长的手指灵活的变换着。孔雀的美态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你已无法转开目光,一只美丽幽雅的孔雀已深深刻入了你的心里。这就是美,自然,和谐,如微风拂过你的面庞。】
(四)巩固检测
一、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填空,体会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姿: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三、课后延伸
观舞记(仿写)──献给足球舞蹈家卡卡
我应当怎样来形容卡卡在球场上的舞蹈?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他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点染出他穿红黑战袍时高大的身躯。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他轻捷的舞步。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他的充满了活力的灵动的身形。
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用我自己贫乏的文字,来描写这惊人的足球之中的舞蹈艺术。
如同一个婴儿,看到了朝阳下一朵耀眼的红莲,深林中一只旋舞的白天鹅,他想叫出他心中的惊喜,但是除了双手指向天空之外,他找不到更合适形容他内心的语言。
但是,难道我就能忍住满心的欢喜和激动,不像你们吐出我心中的欢喜吗?
我不敢冒充研究足球的学者,来阐述足球的历史和派别,来说明他所表演的舞步是最美妙的。我也不敢像足球名宿一般,内行的赞美他的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的“本色当行”。
我只是一个欣赏者,但是我愿努力说出我心中所感受的飞动的“美”!
一场场难忘的比赛──
球员通道慢慢地拉开,圣西罗上空无论是白昼还是黑夜,都没有什么区别。看台上球迷的气氛是喧闹的。
卡卡出来了。真是光艳地一闪!他向观众深深的示意,抬起头来,他亮出他的俊朗的面庞和那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
习惯地鼓鼓嘴,他端凝地站立着。
哨声响起,烟花放起,歌声唱起,卡卡开始舞蹈了。
他用它的长眉,妙目,手指,小腿,头脑,用他脚上的球鞋,身上的红黑战袍,用他时而细碎时而大跨的舞步,轻云般的突破,旋风般疾转,舞出足球文化中的完美境界。
我们虽然不晓得他在球场上的所有感受,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他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他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无比的可爱;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的迈着凌波微步,表演着华丽的脚法;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在足球的狂欢中,他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他只顾使出浑身解,用他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为米兰付出着,讲说着巴西人特有的足球天性。
一段一段的舞蹈配合过(有时单独舞蹈,有时和舍瓦配合,他是一只白天鹅!形容尚小而功夫已深,将来的成就就也是不可限量的),我们发现他不仅是工作“巴西人把足球当作是一种游戏,意大利人把它当作是一种秩序,而我的定义?就是把它当作游戏来玩而又遵守它的规则”正是这样的理解,是卡卡在面对对手时异常冷静,而又很少做出违反规则的动作。
最精彩的是长途奔袭,大跨着舞步,从不低头看球,一瞬间的爆发,轻易地摆脱对手的纠缠,使马队也不得不赞叹道:“一但卡卡超过了你,没有人能够让他停下来。”我实在描写不出。
看了卡卡的天鹅舞,使人深深地体会到他的天赋和日后刻苦的训练,天赋和训练都是必不可少的。都如同一条的大榕树上的树枝,支支下垂,入地生根。这么多树枝在大地里面息息相通。
虽然卡卡已他二十二岁的年华,已过了四年的职业球员生活,但是我知道米兰的伟大的俱乐部,还会不断的给他已滋润培养的。
最使人惆怅的是他刚显示给我们以他“白天鹅”般的舞姿,因着巴西球迷的需求,他又“惊鸿”般的飞了回去!代表桑巴军团,与南美球队大战。尽管他跳的并不是桑巴舞。等待着卡卡数月后的回归。
让我们将我们一颗颗的赞叹感谢的心,像一朵朵花似地穿成花串,献给他挂在胸前,带回到南美的赛场去,感谢他给我们的热情,感谢他对米兰的盛意!2、释义
惬意:
。立轴:长条形的字画,高而窄。口头禅:经常挂在口头的词句。参差不齐:。
二、整体感知
1、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这篇文章以几个少年描描画画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
3、本文除写人物活动外,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 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孩子们的游戏之中蕴藏着他们独特的“艺术”创造。
三、探究质疑
1、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戏,却有了艺术美的发现。那么你觉得文中的哪些描写最生动地表现了童趣?找出来,有感情的朗读。华明“在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描好了,立起来一看,真像一只青蛙,他自己看了也要笑。”
我学他的口头禅喊他“对起,对起,给我也带一枝来!”„„
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中国画重神似、神韵;西洋画重形似、写实。
三、比较阅读
比较一下丰子恺的《竹影》与七年级上册沈复的《童趣》的异同。小组讨论后,学生自由发言。
相同点:
1、都表现了童真、童趣。
2、都富有想象力和审美情趣。不同点:
1、《童》是文言,选取几件事;《竹》是现代文,一件事。
2、《童》父亲和“我们”一起描竹影,还给“我们”讲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注重想象、联想;《竹》注重审美。
四、联系生活,加深认识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但当时没有能够像作者那样从中获得艺术美的体验,所以大多已成了过眼烟云,学了这篇文章,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让你获得过类似的发现体验,后来它发芽成长了吗?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学习重点:
1.预习、解题、介绍作者、扫除语言障碍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
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知识链接
《虞初新志》是一部笔记小说集,清代张潮(康熙时安徽歙县人,曾任职翰林院)所编,共20卷,所收集的大多是明末清初时人的文言短篇。虞初是人名,他是西汉时人,汉武帝时曾任侍郎。他曾根据《周书》写成通俗的周史,书名“周说”,共有九百多篇(已散失)。《汉书·艺文志》将虞初列入小说家,后世常用他的名字作为笔记小说的代称。
自主预习案
1.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少顷()犬吠()呓语()夫叱大儿声()
夫齁声起()意少舒()中间()曳()屋许许()声 几欲先走()
屏障()
絮絮()
(2)文学常识积累
《口技》的作者是 朝的,这篇文章节选自 朝 编选的笔记小说。
2.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解释下列重点实词
(1)会宾客大宴 会:()宴:()
(2)施八尺屏障 施:()
(3)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闻:()
(4)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坐:()哗:()
(5)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欠伸:()
(6)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乳:()乳:()
(7)妇拍而呜之 呜:()
(8)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一时:()毕:()
(9)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少:()稍稍:()
(10)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中:()间:()
(11)曳屋许许声 曳:()许许:()
(12)虽人有百手 虽:()
(13)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14)变色离席,奋袖出臂 色:()奋:()
(15)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股:()走:()
(16)群响毕绝 绝:()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在中华民族灿烂多姿的表演艺术宝库里,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口技。口技,属于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模拟各种声响的技艺。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火屏风后面,俗称“隔壁戏”。今天我们学习的《口技》一课。就记叙了古代一位不知名的口技表演艺术家的精彩表演。同学们读后一定会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口技》导学案答案:
自主预习案
1.(1)少shǎo 吠fèi 呓 yì 叱chì 齁hōu 少shǎo 间jiàn 曳yè 许hǔ 几jī 屏píng 絮 xù(2)清 林嗣环 清 涨潮 《 虞初新志 》
2.(1)会:(恰巧、适逢)宴:(宴客)
(2)施:(设置)
(3)但:(只)闻:(听见)
(4)坐:(同“座”座位)哗:(声音大而嘈杂)
(5)欠伸:(打呵欠、伸懒腰)
(6)乳:(喂奶)乳:(乳头)
(7)呜:(为之呜,为哄小孩入睡而轻声哼唱)
(8)一时:(同时)毕:(全、都)
(9)少:(稍微、略微)稍稍:(渐渐地)
(10)中:(其)间:(夹杂)
(11)曳:(拉)许许:(拟声)
(12)虽:(即使)
(13)名:(指明、说出)
(14)色:(脸色)奋:(捋起)
(15)股:(大腿)走:(逃跑)
(16)绝:(消失)
课内探究案
2.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虽 古义: 即使 今义: 虽然
(2)名古义: 说出
今义: 名字(3)股 古义: 大腿 今义: 股份
(4)走 古义:跑 今义:行走
3.翻译下列句子
(1)同时都发出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维妙维肖。
(2)全场的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眯着眼睛,微笑着,暗暗地赞叹,认为表演得好极了。
(3)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一些。
(4)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
(5)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用力拉倒房屋的声音
(6)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
(7)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
(8)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合作探究:
1.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第一段:交代口技表演者和演出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及观众情况。
第二段:一家四口深夜被狗吵醒。
第三段:一家四口再次入睡。
第四段:写口技表演者模仿失火情景,以及宾客以假为真的神态。
第五段:表演结束,再次交代道具。
2.第一个场面:一家四口由睡而醒;
第二个场面:一家四口由醒而睡;
第三个场面:失火、救火。(意对即可)
3.善 这一句交代口技表演者名气大、技艺高。“善”字统领全篇,全文的内容情节都是围绕“善”来展开的。
4.艺人惟妙惟肖的表演 宾客如临其境的反应 简单的道具
侧面描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几个场面表演中观众的不同神情举止的变化,二是在首尾两段中对道具和场地气氛的描写。侧面描写从不同角度衬托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艺,使文章表现手法富于变化,增强了感染力,显得真实可信。5.(1)重复开头作为文章结尾,呼应开头,再次突出道具简单,以反衬表演艺人技艺高超;
(2)这样的结尾起到了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作用。
(3)不是简单重复,既有前后呼应的作用,更主要的区别在于:开头以交代道具为主,为下文作铺垫,结尾再次强调道具的简单,称赞了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让人对这场表演还回味无穷,对表演者的敬意油然而生。
6.例:“遥闻深巷中犬吠”:以“犬吠”开场,既写出一家人由睡到醒的缘由,又以动写静,烘托深夜的寂静气氛,以致一些微妙的声响都能听得十分清楚,连“欠伸”“呓语”都能听得见;一个“遥”表现声音之远,营造出幽深、夜里宁静的气氛,暗示“深巷”显示人家之多,为后文表演失火、救火伏笔。
拓展检测案
1.表示突然发生:忽 忽然
2.表示同时发生:一时
3.表示相继发生:既而
4.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是时
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俄而 少顷 未几
三、紧扣“善”字,欣赏“口技”
教师导引:“京中有善口技者”,整篇都是在写“善”。到底“善”在哪里?怎样写“善”?我们不妨从两个方面来欣赏:第一:精当的词句(品味);第二:巧妙的构思(发现)
示例:把第一段与最后一段连起来读,会发现什么现象?
欣赏: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一人”、“一桌”、“一扇”、“一抚尺”而已,可见道具简单,“满坐寂然”、“群响毕绝”,可见技艺达到了令人神往的程度,词语不同,意思相近,功效相同,两段文字,从侧面烘托出口技人精湛的技艺。导学:第2-3自然段
1、画出其中描摹声响的句子。(用横线)
2、画出其中写宾客反应的句子。(用波浪线)
3、从词句和构思两方面探究其作用。智能训练:第2-3自然段着力表现了一家四口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其中,第二段描摹声响,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进行,第三段描摹声响按照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进行,两个自然段都先___________描写声响,然后通过观众的反应_____________描写声响,让人真切感受到艺人__________的技艺。
4、入情入境朗读,读出层次与变化。
四、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方法:整理笔记。
五、课堂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
第三课时
导学要点:续赏“口技”之高潮;有序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一、温故而知新
围绕一个“善”字,我们已经欣赏了文章的开端,发展,结局,说一说自己的欣赏所得。
二、明确目标,续赏“口技”
要求:自读高潮部分,自选角度,欣赏“口技”。
智能训练:第4自然段着力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它可分为两层,第________层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描写,第二层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描写,双管齐下,处处展现了艺人精湛的技艺。
三、有效指导,背诵《口技》
1、全神贯注,默想场面,齐读《口技》(2分钟)
2、自由诵读,冷静思考:哪儿是正面描写?哪儿是侧面描写?(2分钟)
3、紧扣几个动词和几个“一”,用“抢记法”背诵第一段。(2分钟)
4、以“竞争法”背诵第二段,谁先背完谁举手。背诵时可采用如下技巧或想象画面或分层消化或紧扣时间词等。(5分钟)
5、采用“限时法”、“分层法”抢记第三段(2分钟)
6、自由背诵第四段,以快为原则,方法自选。(5分钟)
7、第五自然段与第一自然段遥相呼应,许多词句基本相同,限时1分钟记忆。
8、抽查学生理解记忆情况。
四、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
6.竹影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幽暗、惬意、包罗、参差不齐”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4、领略国画的内在美,提高艺术修养,初步形成审美观、价值观。教学重点:1、用简洁概括的语言复述课文,理清思路。
2、品析文中充满情趣的描写,把握课文主旨。教学难点:研读有关国画常识的语句,体会画竹的内涵。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研讨法。教学过程:
一、课前诗歌诵读
二、导语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有美好的向往,当然也会有小小的烦恼。那么,我们为这仰慕的名人,他们的童年生活你了解吗?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几篇这样的文章,谁能说给大家听一听?(例如:沈复“童趣”)
三、作者简介
四、预习检查
五、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1、课文题为竹影,它是写景----竹之影呢?还是主要写人物活动?
2、本文除写人物活动外,作者在体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过渡语)童心童趣是天真烂漫的,月光下的竹影牵动了天真无邪的心,孩子们在婆娑的竹影中,感受到美,于是,他们开始本能的画画,这一切,被一位具有深厚艺术功底的基本特征。让我们也来领略一下这种寓教于乐的匠心美。
六、再次浏览课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美的语句,并试着说明理由。(分组合作,每组选代表发言)
(总结)通过大家的细细品味,我们可以发现本文的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同时借助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把我们带入了孩子们的童稚活动中,也让我们进入了美的世界
七、比较鉴赏(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点)
八、欣赏延伸:(1)名人与竹:搜集有关画竹的名家或关于竹的名句,名篇。(2)竹之悟:有人说,竹---每前进一步都要做一个小结; 也有人说,竹----外强内干。
九、走进童年:
叙说一下一段童年的往事
要求:用语简洁,尽表现童真、童趣。
7.竹影的三重解读 篇七
《蒙娜丽莎之约》是人教版六上的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从编者的意图观之,此文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感受名画的魅力,引领学生学习作者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从学情的起点视之,此文浅显易懂,其大意学生是一读便懂的;此文主旨鲜明,其文眼——“魅力”学生亦是能轻易捕获的。
两相对照可知,此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在于过程与方法。即,阅读此文的过程是感受名画魅力的过程,是习得通过联想和想象表达感受的过程。因循着这样的教学价值观,笔者提出在教学中带领学生亲历“旁观者“”跟随者”“参与者”这三重身份,从而推进阅读,达成目标。
一、旁观者:品析折射出的魅力
以旁观者的身份阅读是与文本保持距离的,是近看或远观文本中的作者在干什么,文本里发生了什么事。这一阅读视角适合本文的开篇部分。
本文的开篇描述了“我们”在博物馆前排队等候欣赏《蒙娜丽莎》的情景。在这一情景中,最典型的也最能折射出名画魅力的景观是“队伍”。景观“队伍”有两个特征。一是“长”“:队伍像一条长龙”“;但队伍之长还是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二是“慢”:“队伍慢慢地向前移动”;“队伍移动得更慢了”。作者借队伍之“长”写出了前去欣赏名画的人数之多,而队伍之“慢”既是对“人数之多”的进一步印证,更反映了等候者的激动与期待。因此“,队伍”这一景观是名画魅力的折射。
基于这样的解读,在教学实践层面可设计“聚焦”与“追问”两个环节。语言敏感度高的学生在阅读开篇时会自觉聚焦于“队伍”。而语言敏感度低的学生需要教师架设聚焦的支架。改变句群的呈现形式会是一种不错的尝试。如下所示。
队伍像一条长龙,大家都在静静地等着。/一群灰鸽飞来,在我们身边大摇大摆地散步。有的好奇地歪着头看着我们,可能正猜想我们在做什么。/它们猜得到吗?大家正在等着探访那刚从巴黎飞来的世界著名的美丽女子。/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我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有朝一日,她能从大洋彼岸飞来与我们相约。/我猜想今天来“赴约”的人一定很多,但队伍之长还是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队伍慢慢地向前移动。队伍移动得更慢了。
这一设计意在通过诗的形式凸显“队伍”这一景观,尽可能地去吸引学生的目光,实现自觉主动的聚焦。“追问”是承接着“聚焦”而设置的,是形式上的延续,是用意上的指明。如下所示。
队伍是如此的长,因为__________;队伍移动得如此缓慢,因为_________。作者一次又一次地写“队伍”,是在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们:_________。可见,“聚焦”与“追问”的过程是对“队伍”折射出的“魅力”由表及里进行品析的过程。
二、跟随者:感受直面时的魅力
以“跟随者”的身份阅读是指跟随作者进入文本,并与作者感同身受。这一阅读视角指向于阅读者的直觉思维。
如果说开篇是在间接表述名画的魅力,那么下文则是在直接描述名画的魅力。这里的“魅力”包含两方面的意蕴“:真”和“神秘”。直面时的“魅力”主要表现为“真”。
“真”即真切、真实。这种“真”是无法经受现实验证的,是面对名画时的一种直觉。作为未曾亲眼目睹此画的读者,较为明智的做法是放下自我,跟着作者走。见作者之所见,感作者之所感。这是对作者所言全然的敞开与接纳。延伸至教学实践,其操作要点有二:关注“渐进式”的描述;关注程式化的表达。
在“我”直接面对“蒙娜丽莎”之前,有一段“渐进式”的描述,主干句子包括“:不知过了多久,我终于走到了陈列室门口,终于看到了她。“”我随着队伍慢慢地走近她,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近了,更近了,蒙娜丽莎就像真人一样慢慢走近你。”“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这些句子文字洗练却极具感染力。三个“终于”力透纸背,未见时的翘首期盼、望眼欲穿之情,见到时的屏息凝神之态跃然纸上。更值得玩味的是,“我随着队伍慢慢地走近她”,而她也“就像真人一样慢慢走近你”,这不是“真”的相遇吗?
这段“渐进式”的描述是节制的渲染,使“魅力”未成曲调先有情。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有的放矢地研读重点词句,通过体会作者的心情来感受名画的魅力。
如果说直面之前的描述是对“真”之魅力的蓄势,那么直面之时的铺叙则是对“真”之魅力的倾泻。作者描述了她的脸颊、黑发、眼神、嘴唇、颈项、手及手臂、衣服等,一一道来,笔墨均匀。看似平淡无奇,实则颇具匠心,即每一句话其实都在表达同一个意思:她就像真人一样。于是,每一句话的后面似乎都有一个声音在回响:她就像真人一样。回响一个又一个地叠加、撞击,产生了立体环绕的音效。从这个角度加以理解,那么在教学实践中也许没有什么教学形式比“读”更适合去体验“真”之魅力了。读,多种形式地读,一遍遍地读,就像在跟着作者一遍遍地欣赏,欲罢不能地欣赏。
三、参与者:体验玄想中的魅力
以“参与者”的身份阅读是指阅读者尽可能地融入文本,并与文本亲密接触乃至互动。这个阅读视角下,作者暂被搁置一边,读者意识放大,并成为教学内容的主角。
“神秘”是这幅名画魅力的精髓所在。没有了“神秘的微笑”,她就失去了灵魂。作者通过四个“有时”串联起两组相对的短语:“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这句话,可视为是对微笑“耐人寻味、难以捉摸”的概述性解说。这里的表述没有具象化的补充,因此形成了文本的一个空白点。作为参与者的阅读就是进入这个空白点,对微笑展开更为具体的联想和想象。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进行这样的设计:
这是作者感受到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的感受是怎么样的呢?请你看着课文插图,在下面两种表达中选择一种写一写。如果你能写两种,那就更棒了!
(1)看着她的微笑,我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的嘴角露出______的微笑,像是______________。
这样的设计既是通过补白的方式丰满其“神秘”的形象,增添“魅力”的光晕,又是为“通过联想与想象表达情感”这一方法的习得提供实践的平台,可谓一举两得。
对于“神秘微笑”的补白是局部的定格与拓展,其中涉及的联想与想象也是局部的。而“玄想”并非止步于此,它可以更为空灵、更具创意。这需要对文本有整体的观照,并设计出合适的方式。
本文的主要人称是“我”和“她”。“我”即作者“,她”即蒙娜丽莎。本文讲述的就是作者和蒙娜丽莎之间的事,及作者所见到的“蒙娜丽莎”。“她”这个人称代词无疑有助于体现名画的魅力。能否将人称指代的作用进一步升级?如何让读者更真切地参与进来?可以设计一场角色转换对话:
你好,蒙娜丽莎!
你好,蒙娜丽莎!你是那样的真,________你好,蒙娜丽莎!你是那样神秘,________
你好,蒙娜丽莎!我与你虽是匆匆地相遇,你却永久地留在了我的心底。
8.凤凰展翅,傣乡竹影 篇八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密密的寨子紧紧相连,那弯弯的江水呀绿波荡漾。”
这支歌是唱西双版纳的,曾经有位老测量员对我讲起过它,它的美丽和神奇,那宁静的傣家竹楼,能歌善舞的傣族姑娘,还有那大片大片的,凝着绿色之魂的、莽莽苍苍的热带原始雨林,这一切,都勾起了我对她一往情深的迷恋。我想,也许会有一天,一个带着向往和惊讶神情的汉族姑娘,是怎样地在美丽的夕照中,来到一座傣家竹楼歇脚了。
当我真的飞越重重大山,来到西双版纳这美丽而神奇的地方时,雄奇的大山和澜沧江的湍流,使我感受到了高山峡谷中大江的奔放、凝重和清丽。妩媚的美和深沉的力,奇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奔流不息的澜沧江,用她甘美的乳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哺育了傣、瑶、哈尼、布朗、基诺等十几个勤劳、勇敢、美丽的民族。
别具一格的民居
每到一处,我就细细留心各式各样的竹楼:竹制的、木制的,供人居住的,给人观赏的,坦露在街路边成行成片的,掩映在绿荫中小巧精美的。西双版纳气候炎热,潮湿多雨,这种干栏式竹楼具备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理特点,傣族、哈尼族、基诺族和部分其他少数民族,住的都是这样的民居。民居多在山岭间的平坝地,常年无雪而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达21℃,没有四季的区别,只有雨季与旱季的不同,这样的自然条件创造了合宜的干栏式住房,因住房多用竹子建造,所以称为“竹楼”。
按傣语的音译,竹楼是“凤凰展翅”的意思。传说是傣家人得了凤凰的灵感而建成的。这种两层的高脚竹楼,称得上是傣家造型艺术的佳作。除开房顶,柱子、椽子、楼板、楼梯全是竹子制作。每座竹楼至少由16根柱子支撑,外形像一顶巨大的帐篷支在高柱上。上竹楼需要脱鞋,楼上四周用竹篾围住,屋内隔成两半,门外的走廊一头搭着梯子,一头接着阳台,既简便清雅,又富有诗意。竹材易于加工,粗竹做房屋骨架,竹编篾子做墙体,楼板或用木板或用竹篾,屋顶铺草。竹楼的平面呈方形,底层架空四周不用墙,供饲养牲畜与堆放杂物,也在这里进行室内春打粮食等农活。楼上有堂屋与卧室,堂屋里设有火塘,是烧茶做饭,一家人团聚的地方。堂屋外有开敞的前廊和晒台。前廊有顶,是主人白日工作、吃饭、休息与待客的地方:晒台露天无顶,多在楼的一角,是主人盥洗、存放水罐和晾晒衣物和农作物之处,这一廊一台是竹楼不可缺少的部分。这样的竹楼用料简单,施工方便迅速,下面与地面架空,四周墙壁透气,所以整座竹楼一防潮湿,利于透气散热,二可避免虫兽侵袭。
古朴迷人的水井
在美丽的西双版纳,人们把傣族称为“水的民族”。傣族人爱水、恋水、惜水、敬仰水,水成了他们表达爱慕和祝福的吉祥物。在泼水节的日子里,我领略了这个温和而聪慧的民族是怎样的狂欢:还听说,1961年,连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也在这里身着傣服,将一滴滴饱含深情的圣水洒向各族人民。因此,在泼水节这一天,被从头淋到脚的客人,谁也不会为此而嗔怪的。傣族人对水和水井和珍爱,无异于生命,老一辈人甚至认定,傣乡的水井是有井神的呢。
傣寨边的水井建筑,实在是古朴又迷人,与内地常见的水井大不相同。据我所见,有塔式建筑,房式建筑,圆柱形建筑和房塔综合建筑。
还有的井罩上东西两面是白色的雕像,北面是开屏的孔雀舞姿,以这独具匠心的水井建筑,足见傣族人对水的一片深情。每逢到了“祭井日”,他们还要把井罩建筑彩绘一新,敲响帻锣和象脚鼓,欢歌起舞。
我来到景洪的橄榄坝,这里是古井保留较多的地区之一。井边摆着傣家人取水的长杆竹筒,清幽幽的井水,喝一口沁人心脾。而曼燕寨的古井,是帽上加塔的建筑,掩映在百年菩提树和绿色的椰林中,井边不远处是一座佛寺,也自有一番迷人的景色。
佛塔与佛寺
在西双版纳,听到傣族民间有这样一种传说:佛主(释迦牟尼)涅槃1000年时,世上降生了一个叫帕雅苏克的人。这人一生都忙于建佛寺和佛塔,要在世间建佛寺84000座,佛塔84000座。据说西双版纳的第一座佛寺就是他动手建的。难怪全民信仰小乘佛教的傣族村寨,佛塔佛寺特别的多,享有“塔乡”的美誉呢。这叫人想起,唐僧师徒取经去西天的路上,也曾遇到过驱妖镇邪的佛塔,众师徒虔诚扫塔,情意殷殷,有歌儿唱道:“塔铃儿响声声,知是宝塔第几层,一片片禅心悲众僧,驱散妖雾乾坤净,换来晴天月儿明。”
傣族全民信奉佛教,所以几乎村村都有佛寺,与此相关的禁忌也多。例如当地规定佛寺的对面不许建民房,民房楼面高度不得超过佛寺中佛像坐台台面之高。由于经济上的悬殊差别,百姓的住房本来在大小和质量上无法与头人相比,但在建房上还是做了许多规定,例如百姓住房不许建瓦房,廊子不许有三间,堂屋不能用六扇格子门,楼梯也不能分作两段,只能做一段直上直下,楼上、楼下的柱子不得用整根通长木料,住下不许用石柱做基础,房屋不许做雕刻装饰等等。在这样的限制下,使本来就很简便的竹楼更不能在技术上得到改进,大量竹楼不能保持较长的寿命。
哄又分为哄坦(藏经室)、哄暖(僧侣卧室)两种。波苏(佛亭)是佛寺的一种外形似塔的附属性建筑,它代表着佛寺等级的高低,凡历史悠久,等级较高的佛寺则建有波苏。波苏还是僧侣议经,推算宗教节日,举行忏悔和晋升佛爷之地。在版纳,每个傣族村寨都建有佛寺,进门是一定要脱鞋的。因为笃信小乘佛教的傣族人认为,佛寺是神圣的洁地,穿鞋进寺就亵渎了佛,是对佛的不尊重。于是,在曼春满佛寺,脱鞋进寺的一刹那,仰望维罕那高高的重檐飞角,我这汉族女子,也不由得产生了敬意。
景真八角亭与曼飞龙佛塔
景真八角亭,是西双版纳的重要文物。位于景真一个名叫景代的傣寨后山上。站在亭前举目四望,东南是碧水清流的流沙河,西双版纳傣族著名的《葫芦信》悲剧,就发生在此,那水上漂来的葫芦信救了景真百姓,却使善良的南慕公主和她的丈夫召罕拉被活埋在八角亭附近:亭子西面是清波荡漾的景真湖,传说《召树屯》叙事长诗中的孔雀公主楠木诺娜,就是在这湖边遇上了王子召树屯,而给后人留下了优美的故事。
八角亭是一座建在山丘顶部的佛亭,呈八角砖木结构。亭高21米,有31个面,32个角,墙面上31幅由象、狮、虎等组成的浮雕颇像一组画廊。
亭最顶端是莲花华盖及一杆风铃,微风传过,一片悦耳之音。这造型精美的佛亭,就掩映在枝繁叶茂的百年菩提树下。
【竹影的三重解读】推荐阅读:
《竹影》说课稿参考08-12
竹影教案教学设计08-20
又见竹影作文600字08-30
广告策划的三重境界10-19
落实国有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思考08-08
三重一大报告制度08-30
天津市高考作文题目及:阅读的三重境界08-31
机关单位“三重一大”制度06-26
美丽城三重奏07-14
三重一大执行情况自查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