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音乐教学现状与反思论文

2024-08-03

我国传统音乐教学现状与反思论文(通用8篇)

1.我国传统音乐教学现状与反思论文 篇一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景宁畲族自治县为例

杨毅然1,,沈克印2,3(1.武汉体育学院 研究生院,湖北 武汉 430079;2.武汉体育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3.武汉体育学院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湖北 武

汉 430079)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以景宁畲族自治县为例,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虽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区别于现代体育的独特内容和形式,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大部分分布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发展较为缓慢。研究结果发现,畲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利用好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发挥其在地区发展中的有利条件,将现代体育与民族体育相结合,对于推动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少数民族;体育旅游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世界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大众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族传统体育来源于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不同地区的生存环境和生产方式决定了体育项目也不同。畲族大部分分布于浙江、福建两省的山区,景宁畲族自治县是我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全县总人口大约为17万人。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景宁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雨量充沛,热量丰富,在传统体育项目中,“赛海马”与水就有极大关系;景宁畲族自治县位于浙江西南部、洞宫山脉中段,由于物资匮乏,狩猎是他们获得粮食从而生存下来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渐渐形成了狩猎、“猴抢果”、“摔油茶球”等传统体育项目;在畲族的传统节日和祭祀活动中,渐渐形成了为庆祝传统节日而举行的爬山活动和婚礼中进行的“擦乌脸”,为祭祀祖先,形成了“舞龙灯”和“畲家拳”等等。畲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基本上不需要专业的体育运动器材,通常情况下就地取材,——————————————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CTY010)第一作者简介:杨毅然(1993—),女,河南安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通讯作者简介:沈克印(1979—),男,河南新乡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联系方式:E-mail:yyr19930130@163.com Tel:***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珞瑜路461号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利用简单易得的工具,作为体育运动项目的工具。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众体育事业处于上升时期,但是,能够被大众所接受的体育运动项目一般为乒乓球、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国家大力支持的项目,以及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由西方传进的高尔夫、橄榄球等也被大众所接受,而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知名度不高,鲜有大众专门去学习和认识,甚至一无所知。无论是国家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政策不倾斜,还是西方体育文化的大力冲击,都使得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面临极大的困难。大力支持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对于弘扬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畲族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意义

1.1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我国一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体育项目数量较多,据有关数据显示,截止目前一共有676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1]畲族传统体育项目一共有35种。在众多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中,狩猎是畲族最具代表性的体育项目。由于畲族大多在福建和浙江两省的山区,自然环境恶劣,传统农业经济不发达,狩猎是畲族人民获得基本生存条件的重要手段,因此狩猎经济占据重要地位。[2]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迅速,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旅游产业结合在一起,促进地区旅游业发展,由此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畲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狩猎、“骑海马”可以作为体育旅游中的一个体验项目,“畲家拳”、“狮子舞”、“踏步舞”“敬茶舞”也可作为表演项目,从经济价值的角度来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1.2有利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形成和发展都来源于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因此传统体育项目的表演形式与内容都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传统体育项目作为拉动经济的手段的同时,也逐渐成为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畲族的“踏步舞”和“功德舞”都是畲族人民在祭祀时所表演的舞蹈,“敬茶舞”是畲族人民举行婚礼时所表演的舞蹈,这几种舞蹈都带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和浓厚的宗教信仰色彩。而最具有代表性的“畲家拳”已经成为畲族所特有的民间传统武术。民族文化的传承在于“人”,我国许多传统文化的“濒危”和失传导致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无法展示给世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一部分,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之根本,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于弘扬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有重要作用。

1.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健身和娱乐功能

无论是现代体育项目还是传统体育项目都有最基本的健身功能和娱乐功能,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大众对体育健身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乒乓球、羽毛球和篮球等普通运动项目,而是将目光转向了热烈而又充满感染力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多数都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在体育旅游中,游客更乐于体验新鲜而有趣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感受当地特有的民族风情。畲族的山歌和舞蹈取材于当地民俗习惯,“三月三”对歌日,畲族群众都会盛装参加歌舞活动,无论是舞蹈还是其他传统民族体育项目,都能够随时随地开展,有较强的参与性。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给当地人民和外地游客都带来了愉悦的体验,有利于促进群众的身心健康。制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原因

2.1社会环境制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处于交通闭塞、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景宁畲族自治县就处在山区,虽然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由于交通闭塞,无法进行内外联动开发,且部分旅游资源开发的难度较大,因此造成了旅游资源浪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无法充分“走出去”的不良后果。除了客观上的交通条件,社会上对竞技体育和对“洋”运动的追捧,导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无人问津,从最为普及的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到从国外引进的高尔夫、橄榄球,虽然需要场地、设备等严格的硬件,但是却较为普及或越来越普及,而随时随地即可开展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却被竞技体育排挤,目前没有得到有规模的普及和发展。[3]

2.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缺乏专业人才

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大部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只靠“言传身教”这种特殊的方式,有很大的随意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加上缺乏专业人才,对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能够系统科学地传承和发展,因此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过程中,逐渐遗失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原貌。[4]而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运动,都有系统科学的理论和专业人才支持。虽然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但是真正能够完全原汁原味传承下来的项目却少之又少,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专业人才匮乏,即使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本身具有趣味性和民族性,也难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2.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缺乏政府支持

目前的社会环境中,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是国家和政府支持发展的重点,民族传统体育受到竞技体育的排挤和挤压,没有得到国家的重视,且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大多数民族体育运动项目都以娱乐和消遣为目的,竞技体育与国家荣誉紧密联系,因此民族传统体育的地位无法与竞技体育相比。[5]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和政府就忽视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没有意识到民族传统体育对于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政府民族传统体育部门没有设立专款,即使设立也不一定可以完全保证专款专用,缺乏资金投入。学校等教育部门没有设立专门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面临困境,处于停滞状态。

2.4现代体育和西方体育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冲击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也在不断进步,社会大众对体育运动的多样性需求,使得西方体育运动占据了我国体育运动项目的部分市场,已经普及的大众体育运动和正在发展的西方体育运动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造成了挤压作用,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受到排挤,社会大众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毫无兴趣。目前国际上奥林匹克运动会已经没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存在。在畲族人民的生活中,羽毛球、篮球等体育项目已经逐渐被普及,但是“打尺寸”、“赛海马”和“畲家拳”却没有走出去,甚至都不被社会大众知晓。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对策

3.1大力开发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与体育旅游相结合

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都是旅游景区,旅游产业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和弘扬民族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体育旅游和休闲体育相结合,大力开发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改造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使其作为体育旅游和休闲体育的部分项目,向游客宣传民族传统体育。畲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狩猎、“赛海马”等可以作为休闲体育的项目走出去,“踏步舞”、“狮子舞”等可与旅游结合,形成新项目。将少数民族地区的不利条件转变为有利条件,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在提高旅游产业经济收入的同时,向社会大众宣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让其走出去。

3.2 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与学校体育相结合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停滞不前,与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和专业人才有重要关系。目前畲族传统体育项目仅剩下35项,一部分已经失传,一部分濒濒临失传。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必须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使民族传统体育在具有趣味性和观赏性的同时提高民族传统体育的竞技性。此外,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必须通过教育手段,在校园里普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人才,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向竞技体育一样有系统和专业的理论指导和训练技巧,在学校中宣传民族传统体育,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到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培养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人。同时,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与政府、学校等事业单位进行合作。

3.3加大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力度,寻求政府扶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所以不能够普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得到政府和国家的支持,区别于已经普及的乒乓球、羽毛球等大众体育项目,缺乏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宣传。国家必须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民族体育进行管理,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民族体育运动的硬件设施,加大

[6]宣传力度。将畲族传统体育纳入政府的体育事业当中。对于畲族传统体育文化,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其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景宁畲族自治县是我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利用国家支持,在传统风俗和节日中大力宣传畲族传统文化,发展畲族传统体育,从而带动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全面发展。

3.4创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时俱进

无论是大众体育项目还是其他竞技体育项目,都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当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使民族传统体育长盛不衰,与时俱进。继续保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艺术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增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竞技性和观赏性,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得到更好地发展。畲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利用好已经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带动其他体育项目,加以创新和改造,使之能够系统化、科学化,将民族体育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紧密结合,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7] 结论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弘扬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目前面临困境,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更离不开社会大众的参与。以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来看,创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体育旅游、休闲体育和学校体育相结合,是改变目前困境的必经之路。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力度,培养大量民族传统体育的专业人才,创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在继续保持其娱乐性、趣味性的前提下,提高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竞技性,建立科学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指导,避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失传现象。利用好畲族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将现代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相结合,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宜.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2]王克旺.畲族一些风俗习惯消失的思考[J].丽水师专学报,1998,(1):50-51.[3]郭平华.福建畲族传统体育的现状研究与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8.[4]叶清.==福建省畲族传统体育保存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4,(4):30-33.[5]郭平华.福建畲族传统体育的困境与出路[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62-64.[6]邱云美,封建林.畲族传统体育旅游价值评价及开发[J].丽水学院学报,2005,(4):23-25.[7]翁林.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2):95-97.

2.我国传统音乐教学现状与反思论文 篇二

1 课堂教学评价的内涵

1.1 对学生而言

通过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来进行准确的评价, 能够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实际情况, 即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以及存在的问题, 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与计划, 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提升学生成绩。除此之外, 通过采用课堂评价体系, 学生看到自己掌握的知识在不断增加, 会获得一种满足感与自信心, 进而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1.2 对教师而言

通过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可以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与解决, 进而对后续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与优化。对教师而言, 进行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具有诊断、导向以及激励的功能。通过对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教师能够从中明确体会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表现比较优异的一方面, 以及课堂教学中表现不足的地方, 进而对其进行有效提升与改进, 能够帮助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1.3 对管理人员而言

实行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学校与教育部门通过课堂教学的评价结果就能清晰地看到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实际情况, 以此来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估, 并且调整优化后续的教育与发展方向, 帮助学校管理者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优化与提升。由此可以看出, 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于学校教学方针及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调整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和分析

2.1 理念评价

理念评价是指对课堂教学评价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就是忽视评价的作用, 即课堂教学评级对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方法的影响不大。第二就是评论中心, 课堂教学的评价对于教师以及学校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甚至教育中产生的问题与教学评价存在一定程度的联系。

就我国而言, 对于课堂教学的评价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同时也一直是相关学者的研究重点内容。但是有人认为我国现行的教学体制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过于对学生成绩与分数的追求, 就会产生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由此可知, 我国出现的一些不良的教育现象, 其原因根本就不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体系。因此, 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于课堂教学以及整体教育的发展而言, 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但并不是决定的关键。

2.2 评价功能单一

关于课堂教学的评价功能, 有部分学者认为传统的教学评价中对于教师与学生存在着许多的不利影响。在我国,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测验, 以此来考查课堂的教学内容, 其评价的方法过于单一, 且不全面。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只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了评价, 但是, 没有对学生的情感、道德、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进行评价, 没有发挥评价的有效性。

2.3 评价主体不科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的评价主体就是老师和学生, 其主体过于单一。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与变革, 其评价的主体也应随之更加多元化, 老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的领导, 教学的骨干专家等都可以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能够打破管理者对课堂教学评价进行垄断的局势, 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4 评价方式较落后

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内容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评价后, 才能得出相对应的评价结果, 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决定了这个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传统的教学评价中采用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都是相对应的笔试测试, 其方法过于单一落后。据此, 为了增强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需要对学生及教师的情感态度、道德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准确评价。

3 学习科学视角下的课堂评价

3.1 创设评价情境

学校的教育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宜学习的环境与空间, 不同的学习环境对于人们的思维与行为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与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会有精神上的交流与沟通, 才能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由此可知, 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 同样也需要评价者在一定的环境特征与评价标准的基础之上, 采用与之对应的个性化的评价方法, 进而对教师、学生以及课堂的教学效果及质量进行有效评价。由此,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才能成为评价的主体, 进而真正实现自身完整与自我的认同, 所得出的评价结果更具准确性。

因此, 课堂教学评价在开展时, 必须重视自身的情景化特征, 同时还要创设适宜的物质环境以及心理氛围来保证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实施。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 需要评价者制定出严格、明确的评价标准, 同时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以及能动性, 创设开放、自由的精神环境。

3.2 采用技术支持性评价

教师的课堂教学不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 而是对学生原有的错误知识与概念进行不断地转变, 使其科学化的过程。从学习科学的角度来看, 提升学生学习的关键就是对学生原本的概念进行转变, 将这种形式应用于课堂教学评价的体系中就是形成性评价。在形成性评价中, 技术性支持评价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技术性支持评价就是利用先进的技术, 设计出一些能够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计算机软件, 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形成性评价中。学生通过使用这些软件, 就能够准确获取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方式及相关的思维方式, 并从中找到错误概念的原因。通过采用技术支持性评价, 能够有效解决评价问题中的难题, 使得课堂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化、现代化。

3.3 重视学生与教师的自我评价

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 学生和老师的自我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学生和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人员, 需要明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 进而更好地把握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精神状态与情感体验。因此, 他们进行自我评价对于课堂教学评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与影响。除此之外, 教师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由于他们既是评价的主体, 又是评价的对象, 因而在评价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客观、不真实的情况, 其评价的可信度不会太高。因此, 基于这种情况, 就需要在进行教师与学生的自我评价时, 对其评价的客观性与科学性进行保证, 提升自我评价的信誉度。

4 结语

构建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能够有效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建设一个良好的平台。虽然在目前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但是只要找出其中的重要核心问题, 发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不足之处, 就能对其进行不断地完善与改进, 进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娄二保, 李振.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上旬, 2014 (6) .

[2]李玉梅.研究教学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9) :275-276.

[3]周逸先, 赵婧.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误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 (1) :136-138.

3.我国传统音乐教学现状与反思论文 篇三

摘要 鸦片战争后,西方体育伴随着坚船利炮一起传进了中国,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形成了强烈冲击。在几个回合的较量后,迅速占领了中国的体育舞台,由此,中国传统体育随着社会转型也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嬗变过程。两种文化开始发生碰撞、冲击最终走向了融合。无不反映了社会转型期体育价值观转换的阵痛与困惑。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西方体育 冲击

184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从这里开始,中国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部中国近代体育史,伴随着这个社会的痛苦转型,也历经血与火的历练。以鸦片战争为始点,西方体育文化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形成了强烈冲击。两种截然不同的体育观念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它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传统的体育观念,形成了新的体育格局”①。西方体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伴随着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一起传进了中国,对唯我独尊的大国地位和发达的古代文明形成了挑战,一种强烈的民族心理必然对外来文化予以抵制。胡适说:“凡受外力压迫越厉害,则这种拥护旧文化的态度越坚强”②,然而,“体育文化是一种不拒绝人的文化,它具有超越国界、地域的世界性特征,打破了地域环境与人文壁垒的体育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一种新的势态,即地域的、民族的体育文化将以丰富的个性,进行多元融合,相互吸纳、补充为一种新的世界体育文化模式,为世人所接受。③”

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传统体育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以儒家“天人合一”和“气一元论”为哲学基础,以保健性、表演性为基础模式,以崇尚礼让、宽厚、平和为价值取向的体育文化④。以孔子、孟子为主要代表的儒家文化主张“宁静致远”,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主张“清静无为”,“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傳统体育不过是我们悟道、求道的手段,武术的最高境界即是“道”。这种儒道思想的静止观念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支配地位,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这个体系曾让中世纪以前的世界为之羡慕;中国传统体育的许多形式在这期间通过阿拉伯人传到西方,为西方所融汇。然而,在近代,当中国体育在一片歌舞升平中悠哉乐哉时,帝国主义的隆隆炮声惊醒了“天朝上国”的美梦,民族传统体育一夜之间被西方体育占据了半壁江山。失落、困惑,千年未变之困局终被打开。

“军国民主义教育,对传统体育当头一棒。”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生存危机日益深重,受尽欺压。屈辱的中国人为了救亡保种,积极投身于抵御外侮,振兴中华。一批社会精英“戎马将帅”有识之士深切地感到,只有激发和恢复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对国民实行军国民教育,振奋民心,寓兵于民,才能真正的实现中华民族由弱变强,扬眉吐气,重新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伟大理想。他们认为,拯救中华民族之法非实施“尚武”和“军国民教育”,重新铸塑民族精神才可以使中华民族强大起来,由此形成了清末民初的“军国民教育”思潮。

军国民教育者主要从近代中国颓废的局势出发,寻找一条救国的道路。一曰国民体质羸弱。梁启超在观看了日本人送别出征军人的情景后,感触殊深,写下了《祈战死》一文,充分表达了他对日本“入队之旗,祈其战死;从军之什,祝勿生还”这种举国一致的“好武雄风”⑤的崇敬之情。他希望全国同胞激其热诚、鼓其勇气、奋其雄心、练其筋骨、习于勇力、以改变国民‘奄奄敛手以待毙’、‘以自绥’、‘惫以座废’的精神状态。⑥”二曰国势不振。梁启超悲愤所言“恫夫中国民族不武也!神明华胄,开化最先,然二千年来,出面与他族相遇,无不挫折败北,受其窘屈,此实中国历史一大污点,而我国国民百事弥天之大辱也” ⑦。

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两难境地之下,也先后颁布一系列教育法令,提倡军国民教育,这反过来又推动了军国民教育的实施,促进了军国民教育思潮的发展。1902年,清朝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规定从蒙学(幼稚园)到高等学堂均开设“体操”课程。1903年,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这个章程一直实施到清末。《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小学、中学及高等学堂都开设“体操”科。“体操”课要求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不间断接受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知识,使“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想在学校体育中得以具体体现,占居了体育教育的主导地位。

辛亥革命胜利后,军国民教育更加深入人心。1912年,蔡元培出任教育总长,把军国民教育作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内容之一,并且论述了军国民教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他指出:“夫军国民教育者,与社会主义僻驰,在他国己有道消之兆。然在我国则强邻交逼,鱼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则如谓军国民教育者,诚今日不能不采者也。⑧”1912年1月,有《教育部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中也明确规定,“高等小学以上体操科应注意兵操。⑨”在学校体育中行“军国民”教育似乎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因此,1912年到1913年,北洋政府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规定“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⑩”“壬子—癸丑学制”规定了各级学校的体操(体育)课内容。“初等小学首宜授适宜之游戏,渐加普通体操。”“高等小学校宜授普通体操,仍以时令游戏,男生加授兵式体操。”中学“体操分普通体操、兵式体操二种。大学分体操,兵式体操和游戏。

1915年前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卖国贼袁世凯接受了日本“廿一条”侵略条约,全国民心愤激。在这种情况下,“军国民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流行。社会各届人士不少提出学校增加兵操时间,练习射击,加授军事学,聘请军官充任体操教员。这样一来,兵操在一个时期内几乎完全代替了学校的体育。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才使许多中国人认识到“军国民主义”没有前途“公理必将战胜强权”。更因“五.四”前夕,思想解放运动的潮流,对“军国民主义”冲击很大。一些学校相继宣告废止兵操,将“体操”课改为体育课,课程内容也随之改为以田径、球类和游戏为主。直到1923年,北洋政府在《中小学课程草案》中,正式将体操更名为“体育科”,规定在中小学体育课中,一律剔除兵操内容。至此,学校体育才摆脱了“军国民主义”的影响。

1919年的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政治运动,同时也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就大力地批驳旧有的体育,竭力提倡新体育。恽代英就大声呼吁改良当时的体育,即“改偏枯的体育,为圆满的体育;改枯燥的体育为有兴趣的体育”11。五四运动中民主、自由、科学的精神也对体育产生深远的影响。以兵操为主的军国民体育思想的衰退和以欧美运动的田径、球类、游戏类活动方式的“实用主义体育思想”的开始兴起。

1922年北洋政府仿照美国学制指定和颁布了“新学制”(又叫“壬戌学制”),1923年公布的中小学《课程纲要草案》,正式将“体操课”改名为“体育课”,并扩大其实施范围,规定初中及高中分别加授卫生,生理等课。国民政府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公布的《国民体育法》中指出:“实施体育之方法,不论男女,应视其年龄及个人身体之强弱,酌量办理。12”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全国体育会议规定体育目标为:“培养国民以运动及游戏为娱乐之习惯”13。这些都体现了政府对自然体育的鼓励与支持。

自然主义体育者一是倡导“体育是本性教育的工具14。”认为体育和教育密不可分,体育就是教育,体育为教育服务。正如《体育文史》上一篇文章指出,“今日之体育必须合乎教育原则,必须努力使之合乎教育哲学及教育心理学,这样体育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途15。”二是强调自然活动,反对“人为活动”(体操等);三是主张个性的充分发展。体育是人类生活的经验和习惯,是生活的需要;体育要培养社会行为标准和民主自治精神;本能是身体活动的原动力体育活动必须是发展本能的活动通过体育可以培养学生各种生活的基在体育手段方面,自然体育思想强调自然活动,反对人为活动。自然体育学派认为,“人造体育”(体操)不适合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应该废除。四是重视妇女体育。提出“妇女解放”,“男女平权”,主张男女有平等受文化教育的权利,推动了中国近代女子体育运功的新发展。五是重视儿童教育。自然体育思想尤其注重儿童体育,可以说,自然体育思想是围绕儿童阐发的、以游戏为重点的“儿童中心主义”体育。他们认为从儿童是国民的基础,是国家的未来,要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出发来谈体育。体育走向自由活泼游戏法,以及接受户外的活动,让孩子让学生融人到大自然的怀抱。

★基金项目:本课题由贵州省民委、贵州师范大学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专项基金资助系列成果之一(课题编号:黔族201163016)。

注释:

① 陈晋璋.从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谈古近代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演进历程的异同[J].体育文史.1997.6:30.

② 胡适.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M].胡适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466.

③ 陈晋璋.从文化背景和犷民族心理谈古近代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演进历程的异同[M].

④ 于涛.社会转型与中国体育文化的三次转变.上海体育学院学报[J].1997(2).

⑤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类编[M].中华书局.1936:693,225.

⑥ 梁启超.新民说•论尚武•新民丛报[N].1902:28-29.

⑦ 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全国体总文史资料编审委员会.中国近代体育文选.体育史料(第17辑)[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12.1:9.

⑧ 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M].368.

⑨ 陈景磐编.中国近代教育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⑩ 姜书阁.中国近代教育制度[M].商务印书馆.1939.10:16.

11 恽代英.学校体育之研究.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研究所编.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M].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381.

12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著.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M].四川教育出版社. 78.

13 国民体育实施方案[N].大公报.1932.8.26:4.

14 袁敦礼.自然活动[N]..中国体育研究会编印.体育杂志.1927.1:1.

15 骆秉全.体育教育观初探.体育文史[M].1990.第5期(总第45期):21.

参考文献:

[1] 齐艳春.近代中西方体育的冲突与融合[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5).

[2] 谷枫,胡世君等.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3(12).

[3] 曹继红.近代西方体育文化的传入及其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8).

4.我国传统音乐教学现状与反思论文 篇四

传统教学模式与课改模式的对比与反思

新课改理念下我们的课堂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有人称之为教学革命,而这一切变化的根源都基于教学理念的变化,传统教学模式更多的关注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学,新课标理念科学的认知和定位教学过程,抓住了学生学这个主要因素,重新定位了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了实践新课标理念,我们对课堂模式进行了改革,创设了与之适应的新的课堂模式如“目标导学”“先学后教”“自主探究”等,随着新的课堂模式的出现,一些习惯于传统教学的老师顿感无所适从,疑虑重重,现就自己的一点体会对新旧课堂模式的异同

进行一些对比与反思,以期促进语文课改的实施。

一、新旧课堂模式的不同点:

1、教师的角色不同

在传统课堂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是知识的传授者,道德的说教者;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感悟,充实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在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另一方面教师也从过去 “道德说教者”的传统角色转变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学生自我调适,自我选择的引导者。著名教育家奥尼舒说:“教师要把完成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地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独立去获取知识,并补充和扩大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技巧。”。

2、学习方式转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只要身处课堂认真听取教师的讲授,理解教师所教的知识掌握教师传授的方法就行,总之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新的课堂模式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的去学习知识获取能力即自主学习,学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充分实现教师的主导功能和学生的主体功能,总之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亲身实践体验发现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学习。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尔泰在《第三次浪潮》中也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而新的教学模式就是要使学生学会学习,而我们教师就必须变课堂上的传授者为学习上的引路人。

3、课堂流程不同

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流程是预设的相对来说也是程式化的,只要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内把预定的知识用预设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就可以,课堂流程基本是固定的,在备课中基本生成,教学过程只是一个再现。而新的课堂模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备课中可以预设学习目标和自学方法、自学内容但不能预设学生学习中的差异性、多样性、创造力,所以整个教学流程是不稳定的是变化的,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状态适时的指导学生不断的调整学习思路和方法,直到学生领悟理解,整个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而对教师的应变能力教学机智引导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在课堂学习流程中还要重视个人的学习历程与创造才能,激发个人多元智能的真实展现。新课堂模式展现的是一个生态的课堂。

4、评价体系不同

传统课堂模式评价一节课的好坏主要看教师讲的多不多、好不好、全不全,学生对知识接受的程度如何,也就是说看教师这个主角表演的怎么样以及学生这个观众接受的怎么样。新课堂模式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主要看学生学的怎么样,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会不会学、学到了什么,主要关注的是学生这个主体地位发挥的怎样,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新旧课堂模式的相同点

1、知识体系相同

不管我们的课堂模式如何变化,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未变,依然是语言运用、阅读鉴赏、表达交流,对于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来说,我们的学科体系并未变化,而这些教师都有着丰厚的知识积淀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真理还在我们手中”,要有高度的自信和坚定的信念,我们需要改变的只是观念调整的只是教法,所以要在不变中求改变,而非全盘否定。

2、学习目标相同

在新旧课堂模式之下我们的培养目标总体方向也未变化,还是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与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等。目标不变只是要求改变实现目标的途径。

三、几点反思

1·教师要终身学习与时俱进

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要积极学习新课改理念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新观念,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的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不仅如此,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掌握最前沿的教育理论,始终与时俱进促进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2.努力探究新旧模式的接合点

在新的课堂模式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探究新旧模式的接合点,恰当的过渡合理的接轨,实施新模式的过程中不能全盘否定旧模式,而要在传承中创新,在扬弃中改变,在探索中前进,努力转变观念,在变与不变中找准衔接点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适应新理念的要求,更科学更有效。

3、调整备课思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新课程改革号召教师唤醒、点燃、激励学生,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好教材,即把握好学习目标、学习的重难点,还要备好学生,例如设想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教学的切入点拓展点等,根据这些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另外课堂是学生“学习的竞技场”,学生要通过自己实践学习、合作探究获取知识与技能,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合作者,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直接传授,而应在学习中和学生共同获取与生成知识与技能。

5.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现状与反思 篇五

[摘要]本文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实践的层面探讨了语音教学的重要性、语音教学的五项任务以及与教材相结合实施语音教学的途径。

良好的语音基础是提高听力水平和阅读能力的关键。然而,语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语音教学效果不佳。

现象1:小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记忆单词仍然靠跟读模仿,有的学生甚至用中文给单词注音;在阅读材料中看到生词就读不下去,稍长点的单词分不出音节,读不准重音,也不会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有些学生甚至产生了阅读焦虑。

现象2:学生到了高年级,记忆单词仍以机械记忆为主,即使完全符合发音规则的单词也感到记忆困难,而单词记忆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两极分化提前。

现象3:尽管小学生在语言学习的最佳时间就开始了英语学习,但其以后的英语学习仍然存在严重的语音问题,很多学生不敢开口说英语,造成语言交际障碍。

现象4:社会上出现了专门的语音培训班,有些家长在小学二、三年级就把孩子送去学习语音,进行语音知识强化训练。这些现象促使我们反思:到底该如何看待语音教学?在小学阶段,我们应怎样开展语音教学?

一、语音的重要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2001)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而语音是语言基础知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中还列出了语音项目表,强调“语音教学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语音是小学生不可缺少的知识。对小学生来说,语音是英语学习的第一关。由于英汉语言的差异,学生面临的是两套完全不同的发音系统。英语中的某些音素在汉语中是不存在的,如:/ai:/,/tr/,/dr/,/j/,/θ/还有一些相似却不相同的音素,如:/ou/,/au/,/r/等。没有好的语音基础,学生对单词读音的掌握就有困难,要么不会读,要么读不准,进而直接影响单词的记忆和积累;而词汇量又对阅读和挺立理解有直接影响。如果在启蒙阶段打好语音基础,形成一定的认读、拼写能力,养成根据读音规则拼读、记忆单词的习惯,无疑会减少单词记忆的负担,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二、语音教学的五项任务 为了更好地开展语音教学,必须重视语义与语境、语调与语流的结合,重视语音规则的感悟、归纳与运用。具体来看,小学阶段需要完成的语音教学任务包括五个方面:

1、进行发音技巧训练,掌握英语发音方法。

语音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发准每一个音,这就要求掌握发音的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模仿是关键,不仅要模仿声音,还要模仿口型。对小学生不必过多讲解发音位置,他们很难分清“前舌”“后舌”等部位,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讲发音方法。

在学生初学英语的阶段,发音方法和技巧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形象的描述和直观的演示,让学生掌握发音的方法。例如,针对/e/的发音,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发这个音时作微笑状;发/ /这个音时,想象要张大嘴巴咬苹果。对于/ai/这个音,学生容易发成“爱”音,教师可以用手势(四指并拢,与大拇指配合做开合动作)提示学生注意口型从开到合的过程。辅音/ /也是学生难发的一个音,不容易与/n/区分。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汉语的后鼻音中分解出它的发音,如汉字“正”的尾音。/ /和/ /的发音易与/s/和/z/混淆,学生也不习惯这种发音,为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咬住舌尖发/ /和/ /的音。这种练习应与单词教学巧妙结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发音方法。

2、准确说出单词中的音素,培养学生的音位意识。在单词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分解音素,为感悟读音规则和记忆单词作铺垫。比如,将ship分解为/ /,/i/,/p/,将bed分解为/b/,/e/,/d/,从而引导学生逐渐意识到音位与字母之间的关系,同时辅以写单词的练习,使学生熟悉字母与发音之间的对应关系。

3、让学生初步掌握根据读音规则拼读单词的方法。

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字型阶段、字母阶段和拼字法阶段。从三个阶段的发展我们可以了解语音知识对儿童学习能力的提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最初,儿童通过形状记忆单词。在这个阶段,学生说不出单词是由哪几个字母组成,却能一见到单词就识别出来,但这种能力并不能让他们形成进一步认识生词的技巧。要进一步认识、记忆并掌握生词,必须具备洞察字母规则的能力,这就是字母阶段。在字母阶段,教师在呈现单词时,可以采用将单词分解为字母组合方式,知道学生注意其中的规则,学习自主拼写。最后进入拼写阶段,学生会洞察更多的非音节序列的字母,他们会发现一些语音虽不规则却能识别。积累了一定的读音规则和模式后,学生就能自觉地进行类比,学习、记忆生词。

在语音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和记忆读音规则。这里的总结、记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反复的联系,形成概念,逐步积累。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突击并不能达到目的。教师只有高度重视语音教学,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让学生反复实践所学的单词读音,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并运用规则拼读单词。

4、进行句、段朗读训练,形成良好的语流、语调。

单词的发音固然重要,但语音教学绝不能仅停留在单词的层面上。在实际交际过程中,单词的发音会有变化。英语的连贯性、流畅性是以短语或句子为单位来实现的。教师应对句、段的朗读进行指导,让学生正确使用升降调,并了解不同音调对语义的影响。比如,“yes.”和“yes?”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thank you.”(升调)表示礼节性的感谢,“thank you.”(降调)表示诚恳的谢意。

教师在语音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绕口令、模拟交际对话、短剧表演和电影配音等方式,训练学生表达的流畅性,让学生在语境中体验不同语调的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

三、与教材相结合实施语音教学

尽管不少教师认识到语音的重要性,但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语音教学片面强调单词音素的发音,单词重音、句、段的读音教学不到位,学生缺乏清晰的语调、意群概念,语调错误和断句错误时有发生;语音教学忽视规则的运用,较少让学生感受语音规则的作用,也较少注意与前面学过的读音规则相联系;语音教学缺乏整体意识,不能与单词、句型和课文学习有机结合,只注重语言的功能性,强调学生用所学英语表达的能力,而忽视了语音训练。语音与语言的其他组成部分(语法、词汇、用法等)是紧密结合的整体,不能孤立地学习语音。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采取如下策略实施语音教学:

1、结合字母教学语音

在字母教学阶段,笔者尝试让学生同时学说字母的发音,如:a-/a/,b-/b/,c-/k/,d-/d/,e-/e/,f-/f/„„待26个字母教完后,学生对字母名称的发音及其在单词中的发音有了初步认识,再进一步的语言实践就可基本感悟和掌握所学的语音。为了训练学生的语音意识,教师可以设计“听音填字母”练习,给学生一些没学过的词,让他们试填字母。比如:blame,cage,crab,cable。这样的练习让学生体验到了学生成功的喜悦,降低了单词拼写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压力。

2、结合单词教学语音

在单词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以旧引新,利用学生的认知能力,让他们运用已学知识学习生词。比如,学过cat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拼出fat;指导学生根据man的读音拼出fan的读音,根据tie的读音拼出pie的读音。这样的语音学习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读音规则,而且对学生有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

3、结合对话教学语音 对话教学应着重强调英语语感的培养。通过听录音,让学生感受英语的语流,注意英语的连读、失爆和语调等。学生朗读时,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通过示范、对比和试读,让学生了解英语句子不仅有升降调之分,还有重音的变化。

4、结合教材中的语音部分教学语音

《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教材中用f部分的listen and repeat是语音教学专项内容,这一部分由四个单词和包含这四个单词的一个句子构成,如:5b unit 3中的computer,music,student,use和“the student uses a computer to write music.”,要求学生了解字母u在单词中的发音。对这一教学内容的处理,不少教师采用“呈现——带读——小结——举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知道字母u发/ju:/,而对于理解和运用却不够重视,往往停留在让学生说出该字母的发音和列举一些含有此发音的单词的层面上。

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分析目标字母的发音规则,并设计相应练习加以运用。例如,可以采用try to say,try to read,try to spell三部曲进行练习。

try to say是让学生说出更多的同类发音的单词;try to read是让学生根据此发音规则读出一些新词;try to spell是让学生用刚学的读音规则拼出老师报出的生词。比如,学习了a发/ei/的音后,首先让学生说出还有哪些含有此音的单词,教师将这些词写在黑板上,供学生朗读;而后,教师提供一组生词,如:came,blame,shape,fate,wave等,让学生尝试读出这些这些单词;最后,教师报一组生词,学生自己拼写,如:save,mate,gave,vane等。这样的练习费时不多,但对学生理解读音规则却很有帮助。经常做此类练习会让学生感到没学过的词也能根据读音规则拼出来,从而认识到记忆和拼写单词并不是太难的事。

对于该部分中的句子,教师可以将其作为绕口令,慢速三遍、中速三遍、再快速三遍为一轮,让学生反复读,最后比一比谁读得快。这样练习的目的是训练发音的准确和流畅。

四、结束语

6.我国传统音乐教学现状与反思论文 篇六

一、老年大学应进行全面布局与系统规划

我的声乐班里有一位 67 岁的学员,刚来时腰都挺不直,脸色发青,身体浮肿的样子,常常咳嗽,唱音阶、唱旋律都张不开嘴,脸部表情呆滞,眼神目光发直,不爱说话。但她学习非常认真,努力地去做好老师教的每一步,无论是视谱、还是发声练习,音准、音高、姿势、状态等,她总是一丝不苟地完成。她从不缺课,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寒来暑往,在我的班上课近三年了。一天她高兴的对我说:“老师我现在春天、秋天、冬天都不咳嗽了!冬天连口罩也不用带了”。我说:“是发现你不咳嗽了,是不是吃什么药了?”她说:“根本没吃药.”我说:“那是怎么好的,难道是唱歌唱好的吗?”她说:“还真是! 以前一年有三个季节都咳嗽。”说到这里她兴奋地站起来接着说:“感觉跟老师练发声时效果最好,每次发声结束后,感觉呼吸系统非常畅快,唱歌时心情舒畅,把所有烦恼都忘了,每天早晨起来在家里按老师的要求练哼鸣,白天在家里练老师教的歌,天天坚持。没想到年青时做下的老毛病,现在居然好了!老师谢谢你,没来咱班之前,就听说你教发声教的好,所以就直接到咱们班来了。没想到近三年下来,居然收获这么大。还学会了那么多歌曲,年轻时喜欢唱歌,但不会唱,现在虽然老了,可是在咱们老年大学里却圆了我年轻时的梦想,我可开心了!”看着她的脸笑得像朵花,我也开心极了,内心深处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感动。由于我的一点点工作,她现在这么健康快乐,我很骄傲。看着她腰也直了,脸色也好多了,最重要的是,她拥有了别人抢不走的开心愉快的好心情。她还告诉我,明年在老年大学还要多学几个班,后来我发现周一到周五她每天都来上课,学习养生舞、太极拳、瑜伽、绘画等班。看着她忙碌而开心的样子,真是替她高兴。像她一样的学员还有很多……他们让我的内心时时充满了感动,同时也激励着我步步向前。

我们国家的老年大学,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很大贡献。起到了很好的社会作用。同时它也是一个朝阳产业,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提高。老年事业是新兴产业,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在老年大学里,各门学科、各个专业有几十种,规模很大,管理很不专业,教学环境,教学设备、设施,落后不完备,师资力量、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等等……,还是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老师的教学水平、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知识结构陈旧,知识更新很慢,学习的作品很老,新东西很少,新知识也很少,有的老年大学基本不接触更不用说当今前沿的新东西了,所以他们的课堂内容是很单一的。以音乐教学为例吧:学习几首老歌,歌曲外延的东西基本不介绍,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一句唱一句不注重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比如乐理试唱等。相关科目,如音乐欣赏等,用以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的科目,几乎是空白。所用教材五花八门,很多书目不适用于老年人。级别低的老年大学甚至连钢琴都没有,只能用用电子琴替代,教学的配套设施就更免提了。还有很多问题,这些都阻碍了老年大学音乐教学的发展。因此,老年大学目前的音乐教育、教学现状,急需改革、改变、创新。迫不及待地需要我们与时代的发展同行!

虽然我在上课时尽量把科学系统的新东西带到课堂上,但终归是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作为老年大学,应该从整体的学科设置、教学设备、人员结构,进行全面布局,系统规划才行。而不是仅仅改变一个名称而已。

二、改变教材选择的混乱局面,编写科学、系统、适用于老年人音乐教育教材

例如:拿声乐班为例。

(一)老年大学要选择科学、系统、适用的教材,有些老年大学选择的声乐教材倾向于专业院校,但仔细看来又似是而非,有些歌曲难度很大,又不适合老人,特别是初学声乐的老人,就更是难学难懂了。教材对老年初级声乐水平、老年中级声乐水平、老年高级声乐水平的声乐作品划分不清晰,眉毛胡子一把抓。排列混乱,程度不清晰。

所以老年大学声乐教材是急需改变的现状,比如:有的声乐老师拿起歌来就教,根本不考虑这个班的学生整体的声乐水平处于什么程度。今天学的一首歌很简单,明天学的难度就很大,同学们无法完成,只是在跟着学,但自己无法完成这首歌曲。白白浪费时间,而且全班那么多人,在老师的头脑中没有科学系统的框架。所以没有系统的教材会造成很多弊端,那么教材应如何选择呢。

(二)选择题材,应以人文为主线,从学员们所熟悉的生活和喜爱的音乐形式中去寻找、编辑提取、提炼主题,来编写组织教学内容。例如学员们都喜欢广场歌曲,群众歌曲,草原歌曲,集体互动边唱边跳的歌曲等。大家学起来非常起劲,因为他们喜欢。这样看似简单的调整,实指蕴含着音乐教育的巨大转变。

从学员的情感出发,因为喜欢,所以积极学习;因为学习,所以才知道更多;因为知道更多,才发现自己应该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这样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于是教师才能把专业知识一步步传授给大家,学员的专业水平才能一步步由浅入深,不知不觉地提高很快,渐渐达到质的飞跃,使音乐真正面向全体学员,让学员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学员们就会用更加积极的态度获取音乐知识和技能。这也是老年大学音乐教师应该悉心研究的课题。

(三)改变教学过程中被动的接受学习。倡导学员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动手,用多种形式学习完成一堂有收获的声乐教学课。培养学员善于运用现代多种传媒手段,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四)改变教师为中心、为主体的课题结构关系,迫切需要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关系中共同学习,互动交流的状态。比如同一首作品,在教师讲完主要的演唱方式之后,同学们可以用不同的唱法来表现作品,如《我爱你中国》、《情深意长》等都可以用流行唱法来表现,学员们可以各抒己见,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表现不同的作品,但老师需要及时做正确引导。

(五)把情感模式带入我们的声乐教学中。有很多学员跟我说过,每当想起第二天要上声乐课,就兴奋地一宿睡不着觉。学员们对音乐的强烈兴趣与爱好,为音乐作品情感、旋律所感动,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满足和愉悦,对学员的身心健康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学员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去唱他们爱唱的歌,去听他们爱听的音乐,去学他们真正想学的东西,那种发自内心,自由自在、专心致志、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学习,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7.我国传统音乐教学现状与反思论文 篇七

农民信仰状况作为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现阶段农民群众信仰的嬗变,“农民的社会主义信仰表现出动摇性,农民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产生偏差,在一部分人中出现信仰弱化的现象”,以及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在农村地区的盛行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就此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

现阶段对农民信仰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农民作为农村发展的主体,其思想观念和信仰状况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行为,农民的思想信仰能否朝着社会和国家期望的正确方向发展,价值取向是否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值得深思的问题。同时,深入研究农民个体信仰,了解农民内心的真实想法,引导其符合社会主流思想的发展,是促进社会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策略。

1 关于现阶段农民群众信仰的嬗变背景与总体进程分析

1.1 关于农民群众信仰的嬗变背景及内容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农民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以及农村社会秩序都发生着变化,成为了影响农民群众思想观念和信仰变迁的重要因素。加之思想解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宗教信仰与民间信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洗涤和市场经济竞争与经济利益的碰撞下开始发生改变,实用功利性的信仰主义开始为农民所崇拜和接受。王晶教授将这一嬗变背景概括为“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具体而言,“生产经营方式、产业结构和农产品供销体制的改变以及由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其中包括农村城镇化发展、农民跨区域的流动以及村民自治的普遍推行。

在此背景下的农民信仰内容和特点发生新的变化。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前期,在党和国家的政治思想教育指导下,社会公民普遍形成了较为坚定和纯洁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等社会思想信仰,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社会主义主流信仰弱化,伦理精神蜕变,非理性信仰出现复苏的情况。“在一些农民中出现了物质拜物教问题,很多农民都将金钱财富放到了信仰的地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没用的东西,甚至原先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也产生了动摇。

1.2 现阶段我国农民群众信仰问题研究的总体进程与阶段特点

从已有文献资料查证,虽然对农民问题的研究已成为了学术界的常态,但现阶段以农民为主体对信仰问题的讨论与研究则起步较晚,90年代以前较多从社会宗教信仰和农民的思想观念、民俗角度出发,对农民群众的思想行为进行研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农村农民问题的社会探讨,“农民信仰”问题开始受到关注。

进入90年代以来,学术界开始打破仅从农民经济生活、政治身份等领域的研究,转向对农民的思想意识、精神文化、心理等精神层面的深入分析。但明确以农民信仰为研究重点则始于1996年2月,洪祖谥发表在福建统战理论学刊的《关于民间信仰若干问题的理论探讨》,次年《关于福建民间信仰问题的思考》(徐晓望,1997年3月,福建论坛),也仅从民间信仰角度出发做出了探讨和分析。由此可见,这一阶段的研究重点为直观的传统民间信仰的阐述与分析,同时缺乏基于农民个体的马列主义和宗教信仰状况研究。

1999年高全余所写《当前农民信仰多元化问题不可忽视》的内部文稿从农民信仰多元化的表现、引发的问题及政策建议三个层面对我国农民信仰问题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论述。因此,20世纪以前针对农民个体信仰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少,其主要受到市场经济转型发展大背景的影响,研究重点倾向于农民经济发展,忽视了农民精神层面的特点分析。

进入20世纪以来,逐步形成了关于农民信仰问题的专项研究,基于实证调查的个案研究和全国范围内的整体状况分析。2001年《南京社会学》刊发了《转型时期我国信仰现状分析》一文,阐述了我国农民的信仰现状;2002年“转型时期中国农民信仰问题”课题组开始组织在全国15个省份内的问卷调查,对我国农民的信仰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数据研究整合。首先,这一阶段关于农民马列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仰的研究,集中在对农民社会主义信仰的引导和教化,强调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分析;其次,关于宗教信仰与民间信仰的研究,主要从宗教信仰对马列信仰的冲击以及对农民的影响角度出发,强调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政策建议。

2004年王晶博士所出版《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农民信仰问题研究》对我国农民信仰的嬗变历史及其特点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论述;《关于信仰危机问题研究综述》等从信仰危机及原因出发分析农民信仰,“信仰危机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客观事实,而且,根据近年来我国民众精神阵地的发展态势和我国在信仰建设方面的忽视和失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种危机的程度有增无减。”。这一阶段对农民信仰的研究重点在于农民的马列主义信仰危机和宗教民间信仰对农村和农民的不良影响。

最近几年,关于农民信仰的研究趋于普遍和完善,由于社会经济及政治环境等条件的变化,其关注焦点集中于农民信仰弱化现象及原因、民间信仰及宗教信仰抬头现象、道德法律信仰以及信仰缺失、信仰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信仰重建等领域,其研究多是基于地方的实证调查所做数据分析,并与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时政结合在一起,从国家期望和社会发展的视角出发,寻求引导农民信仰发展的政策建议,这也是现阶段关于农民信仰问题研究的一个突破点。

2 关于现阶段农民群众信仰研究的主要内容综述

2.1 关于农民群众的信仰现状及特点分析

现阶段关于农民信仰的现状及分布状况研究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如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宗教学等出发,根据不同的信仰分类方法,集中在马列主义信仰、宗教信仰、民间信仰以及道德信仰、法律信仰等领域的研究,重点在于农民信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与论述。

首先关于农民马列主义信仰的现状及特点分析。根据目前的实证调查和分析,普遍认为农民的马列主义信仰程度发生了改变。谭飞等在关于马列主义信仰的研究中阐述到“改革开放以后,多种社会思潮相互交织、激荡,农村思想文化领域也出现了一股‘去政治化’的思潮,这虽然是对过去阶级斗争为纲时代‘一切问题政治化’的一种厌恶和反抗,但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大多数农民对社会主义信仰是坚定的,但也有部分农民信仰受外部和自身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偏差。”

其次,关于农民宗教信仰状况。中国宗教白皮书《1997年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公布,中国的各宗教信徒人数共约1.2亿人,占全国人口比例约9%。目前农村地区存在基督教等宗教活动复苏情况,“农村基督教文化之所以盛行,深层次原因在于基督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农民的信仰空白,这从侧面隐性地反映出当前农民信仰缺失”。

关于农民民间信仰的现状及其表现特征的研究,因地域、民族、风俗习惯以及家族姓氏和个体等不同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特别是所信仰的对象和信仰活动差异性更加明显。总体而言,农民根据自身所祈求的内容选择不同的信仰对象,例如因求健康、平安、升学等内容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行业信奉神灵。其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烧香祭拜、诵经礼佛以及佩戴相应的饰品等来寻求自我心理安慰,祈求神灵庇佑。农民的这一心理状态带有强烈的“实用理性”思维与行为逻辑,“宁可信其有”的自我精神慰藉往往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质。同时,在组织形式上呈现出农民以个体或家庭为主自发行动为主,管理松散。

最后,关于农民祖宗崇拜的状况分析。则主要从农民祖宗崇拜的历史渊源分析其信仰的原因和动机,另外农民宗族崇拜现象中存在的不良社会风气以及对农民个体和对新农村建设的消极影响也成为了关注的重点。宗族崇拜作为农民生命个体延续和家族文化的传统信仰,在现阶段农民群体中依然具有十分明显的信仰活动和信仰仪式。信仰内容和性质发生了不良的转变,虽然拜祖形式不断简化,但在农村地区形成了夸大祭祖活动以彰显财力,以拜祖活动来发展人情往来,形成攀比之风等不良现象。值得指出的是,农民宗族崇拜体现出了我国传统的家族观念和家族文化,也是影响农民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的重要因素,在其研究中不容忽视。

2.2 现阶段农民群众信仰研究的关注视角论述

关于农民群众信仰研究的分析视角主要从农民信仰与国家建构、社会稳定以及农村发展的角度展开了论述。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视角加以归纳分析。

第一,不同信仰之间的关系视角。关于马列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区别与联系的分析,强调不同信仰之间的冲突与本质区别。姚从军在其《论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区别》中认为,马列主义信仰是科学、崇高、健全和积极向上的信仰状态,而宗教信仰则是非科学、虚幻、狭隘和消极悲观的思想信仰。笔者认为其关系研究缺乏实证分析,且结论过于偏激。谢军华在《信仰的冲突与共存》中指出了不同信仰之间冲突的实质是价值观的冲突以及其解决的方法。整体而言,对农民信仰的关系研究是较为薄弱的环节。

第二,农民信仰的变迁发展视角。社会转型时期农民信仰的变迁与现状分析,主要研究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政治经济转型过程中农民群众信仰的变化特征。如龚华《农民信仰变迁与新农村建设—宜都市农民基督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等。从历史对比的角度出发分析随着社会发展,农民精神信仰的变迁和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

第三,农民信仰存在的问题视角。关于新农村建设或和谐社会视角下农民信仰状况分析,主要集中在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民信仰存在的问题分析和引导的政策建议。其研究的主要代表作有黄信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信仰问题》、胡丽娟《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宗教信仰问题研究》等。

第四,农民信仰的社会功能视角。关于农民信仰的社会功能及特征等分析,强调了信仰的社会整合与精神寄托的积极功能,同时对其信仰迷信和信仰功利化等消极影响提出了改进措施。例如阙祥才《民间信仰的功能—基于湖北某地的实证考察》,赖萱萱《略论民间祖宗崇拜中的儒家伦理精神》等。同时,宗教积极的教义内容和道德观念对农民的自我修养与心理调节有着重要的作用,应该加以正面引导,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2.3 关于农民群众信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论述

首先,关于农民群众马列主义信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国内学者大多从马列主义信仰的发展演变历程和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等情况变化出发,对比分析指出现阶段我国农民马列主义信仰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引导和树立正确的马列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仰的政策措施。周军对其存在的问题表现归纳为六个方面:信仰的不确定性、价值认同与抉择之间的矛盾、信仰世俗化与精神空虚、迷信思想、信仰痴迷化导致对马列主义信仰的扭曲以及信仰的反动化。同样的,李改良在其《新农村农民社会主义信仰问题探析》中也提到了相类似的表现,更指出了农民对社会主义信仰的接受处于被动地位的困境。史要防从“听说、了解、理解、践行”四个不同的层次对农民群众的马列主义信仰情况进行了调查,得出我国农民群众对马列主义信仰的意识普遍较低的结论。究其原因,大多从外部社会因素和个体主观两个层面加以分析,归纳起来大致如下: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的诸多社会矛盾、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个体文化素质水平、家庭经济收入水平以及个人职业工作经历等。其中社会经济转型及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导致的农民群众“实用功利”的思想信仰成为关注的焦点。

其次,关于农民群众宗教信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目前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基督教耶稣信仰群体人数不断增加,信仰程度不断加深,且与宗教迷信密切联系,对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及个体家庭形成了负面影响。符平、岳奎所写《转型期的民间宗教信仰与社会风险》从宗教信仰与社会风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风险三个角度分析了其对社会及农村地区的影响。再次,关于农民群众民间信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民间信仰相对于宗教信仰而言,因地域、民族、风俗习惯和家族姓氏以及个体差异等不同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民间信仰活动日趋活跃,信仰结构日益复杂且存在着其他不良的发展倾向,如过度娱乐化倾向、小集体与对抗倾向以及商业化倾向,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的和谐稳定。同时,民间信仰在农民自发性组织的情况下朝着世俗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形成了“以崇拜神灵为其重要内容,以人神之间的物质与精神交换为主要形式,并表现为明显的实用性。”在其原因的分析过程中,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成为了其重要的催化剂,市场经济发展以及基层组织弱化的成分成为了常规的影响因素,民间信仰的内在原因和农民群众的个体差异性情况则成为了分析的主要出发点。“民间信仰有其不完全服从、依赖于经济、政治变革的相对独立性和自身发展的规律性。”而农民对精神文化娱乐活动的需求以及规避社会风险的情感寄托更为民间信仰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最后,关于农民群众祖宗崇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祖宗崇拜是人类信仰生活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文化现象它源于原始社会的灵魂崇拜和图腾崇拜,是鬼魂崇拜与血缘关系结合的产物,也是我国传统氏族社会的产物。其主要表现形式为祖先祭祀活动、牌位崇拜和坟墓崇拜、节日祭拜以及祭祖活动。对其的研究集中在祖宗崇拜与封建迷信的联系以及祖宗崇拜的社会功能分析,引导农民的风俗习惯和思想信仰朝着良性方向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和个人家庭的发展致富服务。

3 关于农民群众信仰研究的研究特点分析与反思

3.1 缺乏基于农民个体不同信仰之间的关系研究

农民个体在家庭、地区、社会及国家范围内分别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不同身份角色下的行为活动对应着不同的思想信仰。不同的角色之间各有边界,同时存在着交叉重合的地方,那么对应的农民不同信仰之间必然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因此,基于农民个体的不同信仰之间的关系研究应该成为突破的关节点。但在目前的研究中是相对缺乏的。

在目前针对我国农民群众信仰的研究文献中,大多的侧重点是对每一块信仰内容研究相对独立,缺乏对不同信仰,例如马列主义信仰、宗教信仰、民间信仰和祖宗崇拜等之间冲突矛盾对农民个体而言造成了怎样的影响的相关系统论述。姚从军《论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区别》、秦维红《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关系辨析》两篇论文中对两者从性质上做了理论上论述,但并没有从农民的角度出发做详细的分析。现阶段的研究没有能与农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和农村的具体情况相联系,也没有对影响农民不同信仰之间的关系的主要因素做出较为准确的数据分析和描述。

另外,对农民个体而言,总是基于自我利益的实现或者自我价值观的判断来选择信仰的对象和信仰内容,这是农民个体最初始的信仰价值标准。虽然不同信仰之间以矛盾冲突的状态为主要存在关系,但农民的不同信仰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即目前对信仰的转化机制研究较为缺乏。例如,基层政府的失职导致农民马列主义信仰朝着宗教迷信信仰倾斜;村民的信仰行为和游说等促使农民信仰的改变;党和国家政策的引导促使农民坚定马列主义信仰等等。值得指出的是,华东师范大学李向平教授于2011年主持的“长三角地区信仰与宗教信仰调查”既是对先行理论和经验研究的延续,也是一种基于“信仰关系”及其建构问题意识下的有益尝试。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加强对于农民马列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之间的冲突分析,宗教信仰是如何影响了农民的主流社会主义信仰?国家政策的引导是如何促进农民不同信仰之间的转化的?以及不同的信仰对农民个体行为活动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等等。

3.2 对农民信仰的部分内容研究有失严谨性

首先,对于信仰现象的描述与范围分析有失严谨。目前对于农民信仰的研究大多是基于社会实证调查基础上的数据分析与村庄概况总结的结果。在一些研究论述中,对于农村宗教信仰或者民间信仰的现象描述过于细致和微观,不能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去分析和把握农民信仰的特点,即描述了信仰的表现形式,对于“为什么会信仰?在农民群体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其对于农民的影响是什么?”等问题的回答缺乏说服力,最终形成一种仅仅为了描述信仰活动而描述的印象。

其次,对于引导农民群众信仰的政策建议缺乏针对性。在部分研究文献中,仅从宏观的国家和社会层面对农民信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例如:“加强农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完善社会管理、培育现代化社会新型农民”等措施和建议,缺乏针对性的可实际操作的内容。建议可以从农民群众自身可操作变量和乡村实际情况出发,如农民的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农民的工作条件,村庄的生产类型、交通传媒等基础设施等角度,结合农民群众的困难提出政策措施。建议措施应该从“人”即农民的角度出发解决“农民的问题”。

3.3 引导农民信仰与精神文化建设相适应是研究的核心

随着我国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与各项惠农政策的推行,农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显著提高,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展相对滞后,成为了薄弱环节。精神文化生活各方面现状和农民需求之间的差距,农村地区文化娱乐设施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从某种角度而言,正是由于新农村建设在某些方面的功能缺位或工作不到位,为宗教迷信活动提供了补位发展的空间,农民精神文化建设被提上日程。

对农民群众信仰的研究是为了更好的促进社会发展中农民问题的解决。正如“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研究农民,对农民缺乏了解是造成很多发展规划失败的原因。”目前的研究中,在精神文化建设的背景下研究农民信仰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并基于此提出引导农民信仰符合社会主义主流思想文化观念、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成为了研究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根本上也取决于农民以信仰为核心的精神世界的再造”

四、关于农民群众信仰研究的前景分析与简评

3.3.1 加强不同信仰状况下的农民评估分析

现阶段农民信仰、农民思想观念和农民群众文化娱乐活动整体构成了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研究框架,同时农民群众精神文化建设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促进农村与农民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同时也是信仰的主体,因此,加强对农民的评估,可以更好的针对评估结果提出应对策略,有效提高政策建议的针对性效果。对不同信仰程度状况下的农民进行评估,首先必须确定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对于评估结果进行分类,特别是对评估结果中出现的非正常现象以及不符合国家社会发展期望的情况做出分析。分析出农民的性质和角色定位,找出农民群体中有待重点关注的内容,评估其在农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评估其在个人、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的角色定位是否符合客观的理性要求,继而从农民个体角度出发寻求政策建议,促进农民信仰与农村精神文化建设互相作用条件下的良性发展。

3.3.2 注重文化的作用研究是引导农民信仰的路径选择之一

农民不同信仰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特别是农民群众马列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民间信仰之间的冲突其在本质上而言是一种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的冲突,主要是由于不同信仰之间的排他性和封闭性所导致的。在当前的研究中,虽然对于农民群众信仰存在的问题的引导措施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议,但对于文化在农民信仰引导中潜移默化的内化和社会认同的功能认知不足,这也是由于部分调查研究中过多倾斜于对农民经济收入、社会保障、市场竞争压力等显性因素的分析结果所导致的,而忽略了文化建设、思想引导和价值取向等隐性的社会功能。“文化通过内化和外显两条路径实现转化:内化是指提升主体的文化素质,这是一个文化成果的主体性转化过程;外显是指文化主体的文化创造与发展。”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从文化、人类文明和思想变迁等角度出发去分析农民的信仰问题。

3.3.3 拓展对农民群众信仰研究的新思路和新视角

当前对我国现阶段农民群众的信仰状况的研究思路一般是基于某一地区的实地调查,围绕该地区信仰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以及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来展开论述和分析。这样的研究思路虽然能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得出具体的分析结果,但却忽略了在对比分析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例如,同一信仰,特别是同一宗教信仰在不同的农村地区的发展状况是什么样的?是否对农民群众形成了相同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对处理农民信仰问题是否具有可借鉴意义?等等。再如,在目前的研究中,大多以某一地区的整体情况作为研究单位进行分析,从而对该地区的农民信仰状况做出评估,但却忽略了对农民个体的研究,某一个农民个体在思想信仰上的变化历程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会有信仰变迁?对农民个体的剖析或许更有助于发现存在问题的缘由。

而对于我国现阶段农民群众信仰研究的视角一般从农民与乡村社会、农村与国家建构、新农村建设与社会治理等出发,寻求农村地区发展的政策路径。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拓宽研究视角,比如农民个人与家庭的关系视角、农民信仰与农村文化的视角等。同时对于不同学科方法的交叉视角分析也应该纳入到农民信仰研究中。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建设的推进,关于农民群众信仰问题的研究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围绕农民信仰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特点与功能、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展开理论与实证分析,并基于其研究提出了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正确思想信仰的政策建议。本文拟从目前研究的现状、整体进程及特点出发,对现阶段我国农民群众的信仰状况和相关问题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就当前农民信仰研究的特点和发展前景做出研究反思与简评。

关键词:农民信仰,农民马列主义信仰,农民宗教信仰,农民民间信仰,农民祖宗崇拜

参考文献

[1]周军.转型期农民社会主义信仰弱化原因探析[J].思想政治工作,2005(04).

[2]王晶.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农民信仰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3]刘博,刘启珍.转型时期我国信仰现状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1(03).

[4]谭飞,陈晓虎,刘书云.西部农村“信仰流失”警示[J].瞭望,2007(06).

[5]吴理财、张良.农民的精神信仰:缺失抑或转化-对农村基督教文化盛行的反思[J].人文杂志,201 0.

[6]周军.新时期农民的社会主义信仰问题分析及其教育创新[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7]陈瑶.试论当代民间信仰的变迁[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08).

[8]李峰.长三角地区信仰与宗教信仰调查——寻找中国信仰及其表达形式[J].社会科学报,2013(01).

[9]埃弗里特·M·罗吉斯,拉伯尔·J·伯德格.乡村社会变迁[M].王晓毅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10]戚如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农民信仰:错位及调适[J].河海大学学报,2012(09).

8.我国传统音乐教学现状与反思论文 篇八

关键词:传统武术;中小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852

传统武术是以中国哲学为依据,以攻防技击为主要形式,蕴含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体育项目。传统武术正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使传统武术发生了转型向着竞技武术方向发展,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我们的传统文化陷入尴尬的境地。中小学生处在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的时期,思想可塑性强,是培养民族认同意识,传承民族文化黄金时期。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体育产业政策的转变将使体育消费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同时,要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金牌体育向全民体育转变将是必然的趋势。抓住这一契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复兴民族体育运动,对于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非常重要。

1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武术课程内容的发展

1956 年教育部制定、颁布的中国第1部全国通用《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大纲( 草案) 》将武术列入教学内容,1961年重新修订大纲时,有了武术课时和内容;1978年修订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首次增加了武术攻防动作内容,规定从高一开始,除了学少年拳外,增加单人或双人攻防动作;1987年颁行的《全日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指出“武术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形式和健身方法,包括武术操、简单的拳术套路”1988年在修订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时,将武术课改为民族传统体育,除了教授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组合动作和套路外,又增加了五禽戏和八段锦,并从初一开始增加攻防动作[1]。但到1992年和2000年却将武术列为选修教材。从开始的学校重视武术到逐渐的将武术课列为选修课,没有对武术在学校的地位做出正确的定位。而现在大部分的武术课都以竞技武术为主,传统武术在学校课程中逐渐失去色彩。

2004年4月3日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实施纲要》。其中要求:中小学各学科教育要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内容。体育课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通过行政命令的手段,在全国各地选择不同地区的不同类型的武术学校,开展地方性的传统武术拳种流派进行传承。要求他们必须开展1-2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武术进行教学,并且这些拳種流派的教学必须由传承人来进行教学[2]。《纲要》颁布近十年来,真正实施的地方却不多。传统武术仍然面临的是发展困难的境界。

2 学校是传承传统武术的最佳场所

中小学是我国进行各类基础教育的重点阶段,受教育的人数之多,教育面之广,是其它地方所不能相比的,因此,要普及与推广武术运动,学校体育课堂是最适宜的教育场所[3]。学校是传播传统武术的最适合的地方。学生是民族未来的希望。可以请老一辈的拳师每周固定的进入学校教授传统的武术。在上海,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武术项目)开展的“一校一拳”活动就很好的促进武术进入学校。兴趣是学好一件事情最好的老师,只有先培养起学生对传统武术的兴趣,才会更好的让学生接受传统武术,进而学好传统武术。

3 对传统武术推进中小学课程的反思

3.1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传授不同的传统武术内容

课程内容直接反映了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是培养人才素质,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课程教学能否基本满足教学计划的要求主要取决于课程的教学内容。传统武术代表中国传统的文化,独具中国特色以最受世人关注与喜爱的太极拳为突破口,课程内容根据年龄的不同安排不同的内容。中小学教育是指学生5-17岁这一年龄段所受的教育,可以把这一年龄段分成5-12岁和13-17岁2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但会被新兴事物所吸引。第二阶段的学生接受能力较强,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给予不同的传统武术项目。

3.2加强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

师徒传承一直是传统武术传承的主要方式。虽然师徒传承可以让学习者接受更细致的教学。但是这是这种传承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弊端。比如,有些地方传男不传女的习俗仍然存在,使得武术传播的人群受到限制。不利用于传统武术的广泛传播。现阶段,传统武术进入校园,就必须有专门的武术教师。请老一辈的拳师来校进行教学是一种方法,但是更要加强对学校武术教师的培养,因为教师将会是在学校传授传统武术的主力军,使其能够更好的在学校进行对传统武术的教学。这样才有利于传统武术在学校的传播。

3.3加大国家对传统武术的支持力度

近日,教育部列出七项国家重点扶持体育项目,包括:足球、武术、田径、游泳、篮球、排球、体操。同时也是大校园教育运动项目,武术被排入其中,并列的二位。而武术的入围也正说明了国家对本土“自主”项目的重视。为改善当下青少年体质状况,完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推进武术进课堂。某些城市,武术正以“一校一拳”的形式进入校园。

4结语

传统武术类型的选择选取适合学生兴趣的拳种,例如咏春拳,既有套路练习又可在练习的过程中两人配合练习,最后还可以技击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借助木人桩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传统武术教学模式的适度改变传统武术教学模式的适度改变,基本功固然重要,但是枯燥无味的练习也是使武术课程开展不理想的原因,适度改变一下上课模式,理论教学通过影音资料理论联系实际或借助一些专门的武术训练工具是不是可借鉴一下跆拳道、柔道、散打的一些器材进行训练。模式的适度改变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自然而然的在训练过程中他们会主动进行薄弱环节的训练。

参考文献

[1]曾海,杨明,朱大清.传统武术产业面临问题与发展对策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9 (5):515-516

[2]周伟良.传统武术一一你将何去何从[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11)

上一篇: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综合情况的报告下一篇:关于对全市木材检查站考核检查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