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汇报:生态文明思想的建构

2024-09-15

大学生思想汇报:生态文明思想的建构(通用9篇)

1.大学生思想汇报:生态文明思想的建构 篇一

生态文明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自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首次提出了以“五个统筹”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以来,特别是自党的报告中正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以来,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引起了我国学界的.极大关注,但就现有研究成果看,学界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方面,专门研究科学发展观中生态文明思想的成果尚不可见。

生态文明思想早在上世纪中期开始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并逐渐被广泛地接受,实践十社会经济生活中。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立足当今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实际,汲取学界研究取得的积极成果,赋子科学发展观崭新的生态文明思想。从此,学者们的研究从对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条件进一步扩展到科学发展观中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的研究。

如韩宝平等人将生态文明思想的产生放置到宏大的历史背景中加以思考,认为生态文明的产生是人类对自身文明发展历程进行深刻反思的产物。人类通过对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历史反思,使人类认识到,人类的发展应该考虑自然成本,要有利十自然生态的积累。这是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特定历史条件。

如杨立新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其根源是由十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及其支撑的传统发展观和发展模式致使人类自身的失范行为致。

2.大学生思想汇报:生态文明思想的建构 篇二

一、借鉴孔子“敬畏天命”思想, 教育大学生与自然和谐共生

敬畏天命是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石。为什么要敬畏天命?这是因为“天”即使不说话, 但四季照常运行, 万物照常生长[1]。天命是不可抗拒的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 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必然性, 四时的变化、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自身规律性, 因此, 孔子要求人们在对待“天命”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一颗敬畏的心, 并把“知命畏天”看成是君子的美德, 认为君子敬畏天命、大人和圣人之言, 不敬畏天命无以做君子[2]。

孔子对“天”和“天命”的敬畏, 并不单单是简单的恐惧, 更多的则是对“天”和“天命”的尊重、敬重。孔子的“敬畏天命”思想, “敬”体现了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 促使人类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畏”显示了一条警示的界线、一种自省的智慧, 告诫人类“厚德载物”“敬畏天命”, 实际上就是要求人们在具有主宰性和神圣性的“天”和“天命”面前, 要自觉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或有所为, 或有所不为, 在面对“天”和“天命”时, 要谨慎行事, 不能肆意妄为, 轻举妄动, 否则, 会得罪“天”, 得不到“天”的庇护保佑[3]。因而, 孔子的“畏天命”与他一贯强调的人要有积极的人生价值, 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 以“化成天下”,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世界思想是一致的。

孔子还认为, 自然有一个最好的品德, 即“天道”有“好生”之德。后来, 儒家学者进一步把它发展为“生”, 也就是孕育创造的思想。如果没有天地的好生之德, 人类就无法在自然界立足。万物同时生长但不会互相妨害, 日月运行四时更替但不会违背自然法则[4]。在这里, 孔子已经把人与自然的发展变化看成是一个相互的和谐运动。

孔子“敬畏天命”思想认为只有人对天命怀有敬畏之情, 万物相安其位, 人和万物才和谐顺应,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自然观。这种生态自然观的确立有助于人们自觉地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当前, 生态危机是工业文明导致的。在工业文明时期, 人类开发利用、改造征服自然的能力充分提高, 成就前所未有, 人跟自然的关系随之发生根本变化, 对自然没有敬畏和崇拜之心, 看不到自然的价值, 为自己利益我行我素, 使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危机降临于人类。借鉴孔子“敬畏天命”思想, 人类应敬重自然, 热爱自然, 不能在自然面前毫无顾忌地为所欲为, 在敬畏“天”、“天命”的前提下, 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 遏制对自然的横征暴敛, 始终保持一种对自然应有的、足够的敬畏。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迫切需要培养孔子提出的敬畏自然的生态理念。高校教育应担当起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责任, 教育学生“敬畏天命”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从而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要使大学生明白:人从自然中来, 发展受自然制约, 离开自然就没法生存, 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是在人与自然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进行的, 人类的生活要追求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在生态文明时期, 人类在自然面前将会保持一种理智的谦卑态度, 不再去寻求对自然的控制, 从而真正实现与自然亲密共生、和谐相处。

二、学习孔子“仁爱万物”思想, 教育大学生尊重生命

孔子的“仁爱万物”生态价值观是他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另一集中表现。孔子的“仁学”思想是其生态价值观的理论基础。仁德之人, 就是自己想站立时帮别人站立, 自己想拓展时帮别人拓展。凡事从近处推己及人, 就是实行仁的方法[5]。仁的核心是“爱”, 这是一种普遍的道德情感, 它的实现就是“爱人”。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道说“爱人”[6]。人与人之间要做到“爱人”。

孔子对“爱”的扩展不仅仅限于爱人, 还应爱惜自然界的一切生命。“泛爱众而亲仁”[7]就包含着爱护自然的意思。孔子是第一个把仁爱之心从人类推及自然的儒家代表人物。他还主张将义、礼等人伦思想推广到自然界。《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云:“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 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 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何则?君子讳伤其类也。夫鸟兽之于不义也尚知辟之, 而况乎丘哉!”[8]孔子在这里强调了不能过度捕杀动物, 要珍惜善待生命。不毁灭刚醒的虫子是遵顺人道, 不折断生长的树木是推广仁爱[9]。捕鱼用钓竿而不用网, 射鸟用带生丝的箭射鸟并不射杀巢宿之鸟[10], 也展现了孔子的“仁心”。孔子表达了对自然的仁爱之心, 认为人应从人道的高度去善待自然, 包容自然, 实际上也是包容人类本身。

“仁爱万物”强调爱护万物、尊重生命、维护生态平衡, 将保护自然界看成人类的道德责任。若要与大自然共生共荣, 人类就须将伦理视域扩展到自然, 将伦理关爱投向大自然。人类在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驱使下将自然看成是我们随心所欲攫取资源的对象, 把人类的利益视为唯一标准, 这就使人类对自然的掠夺愈来愈疯狂, 人类对自然的疯狂掠夺必然遭到自然的极大报复。因而, 人类应该在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前提下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地球是我们的家园, 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唯一生态基础。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应吸收孔子“仁爱万物”思想中的养分, 教育学生尊重生命。要使学生明确人类应该保护自然, 设法与自然和谐相处, 而不只是单纯地让自然满足我们的需要, 更不只是征服自然、破坏自然, 应该尊重其他生命形式的价值与延续性, 维护自然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多样性, 建立起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关系和伙伴关系, 从而尊重生命。尊重生命就是关爱一切生物的生命。人类万物都是生命的结晶。每个生命都有独特可爱的方面, 都有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都是生物链中重要一环。各种生命在生物链中共生共存。任何一环遭到破坏, 都会引来可怕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既要珍惜保护自己生命, 爱护尊重他人生命, 同时关爱与呵护其他生物的生命, 特别是珍稀野生动植物, 从而实现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提倡孔子“取之有度”, 教育大学生节用资源

孔子主张对自然资源取之有度, 反对过量捕杀。只有网开一面, 才有利于物种繁衍生息, 生物界才会展现生机。孔子认为粗菜淡饭便可充饥, 喝白开水便可解渴, 枕着弯起膀子酣睡, 人生就很快乐, 很舒服[11]。其中蕴含的就是一种淳朴、节俭的意识。

孔子认为节用是仁人君子的美德, 将“君子惠而不费”[12]视为“五美” (五种美德) 之首。君子食则不要求饱足, 居则不要求舒适[13]。因饮食太饱必将多消费粮食, 居住太舒适必将耗费过多的土地空间与建筑材料, 都没能做到节用, 故而为君子所不取。孔子认为很少有人因节约而犯过错。奢侈了就会不谦逊, 节俭了就会寒酸, 与其不谦逊, 宁愿寒酸[14], 从而将美德与质朴、俭朴紧密联结起来。

孔子不仅在理论上讲节用俭朴, 而且自己也身体力行, 哪怕有人说自己简陋亦无妨。孔子对“礼”非常看重, 却认为在一般礼仪中不要奢侈浪费, 俭朴好些[15]。据记载, 有一次孔子想搬到九夷去居住, 于是有人就对他说, 那个地方太简陋了没法住呀, 但孔子认为有君子在那里住着, 就不算简陋[16]。他赞扬生活简陋但特别好学的学生颜回。当别人忍受不了居住一箪饭和一瓢水的简陋小屋时, 颜回却能住在里面并保持快乐学习的乐趣[17]。由此可见, 孔子主张生活俭朴和节用资源, 讲究内在的道德修养和君子人格, 不追求外在的生活奢侈和豪华气派。

孔子“取之有度”思想崇俭节用, 主张对自然资源适度取用, 把握好度, 是一种绿色的节用理念。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 直接可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这种理念无疑对资源保护, 减少民众的疾苦, 维持日常的生活有着重要意义。自然资源是本来是有限的, 加上工业文明时期人类为了自己利益, 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 大肆挥霍自然资源, 使得自然资源大幅度减少。要与自然共生共荣, 我们必须大力提倡生态节用消费理念。节约光荣, 浪费可耻, 这应该成为全社会崇尚的一条生态伦理规范。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要使大学生形成一种不对环境构成破坏威胁的可持续消费观念, 消费方式与自然承受能力相适合。工业化的发展生产了无比丰富的商品, 为维持和发展生产, 工业化社会刺激消费是经济政策的目标, 用各种途径鼓励消费, 形成工业社会主导消费生活的价值观, 从而形成真正的消费文化。要消除消费主义带来的弊端就必须形成生态消费文化, 摒弃高消费、高享受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 倡导适度消费、生态消费, 保证消费的持续性, 从而保护生态、节约资源。当前在一些群体当中流行的低碳主义消费观念就是一种生态消费形式, 也是对消费主义进行反思后采取的一种理性的消费行动。为了在全体社会成员中形成生态消费观念, 作为未来世界主人———大学生理应自觉节用资源, 取之有度, 消费有节, 维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追求孔子“乐山乐水”情怀, 教育大学生热爱自然

孔子倡导天人和谐。在日常生活中, 孔子也在不断努力践行着这种理想。孔子的“乐山乐水”思想是其生态伦理情怀的最好写照, 与大自然自觉地融为一体, 体味大自然化生万物的无穷魅力。孔子对大自然造化给人们带来的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非常钦羡, 将“乐山乐水”视作一种优美的人生境界:“莫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18]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去沐浴和煦的春风, 翩然而起, 载歌载舞, 是孔子向往的一幅绝妙的春游图。同时也反映了孔子对山川草木有一种农业民族所特有的天然的亲近和喜爱之情。这种天地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境界一直是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旨归。

孔子还把自然之美和人之以为美相互比拟, 达到美与仁、美与智、美与善的统一和完美结合。如孔子把松柏不畏严寒的自然特征和人的坚强不屈的精神品格相互比拟[19]。又如孔子在大河边感叹:消逝的时光就像河水一样, 日夜不停地流去[20]。试想一下, 在一望无边的原野上, 面对奔流不息的河水, 真有一幅独立寒秋、看长河落日圆的图景浮现。孔子就是通过将审美主体和自然之美相互融合、互相渗透, 从而最终达到道德审美的理想境界。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登泰山而小天下”[21], 他所追求的是在自然与人和谐为一体的自然美中实现自己价值的人生理想, 因为在他觉得, 如果人在自然环境中能够得到精神境界的提升, 就可以从中体味到热爱大自然的重要性。

孔子倡导的“乐山乐水”情怀, 倡导热爱大自然, 培养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 追求一种与山与水同乐同寿的理想境界。现代人却仿佛处在穷途末路, 为满足自己的欲望疯狂地开采掠夺, 使曾经的青山变得光秃秃、寸草不生, 使清澈的流水变成臭水沟。他们没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毕竟, 他们不是仁者, 更不能称得上知者。这个时代是一个缺少仁者知者的时代。我们的教育应当承担起培养仁者知者的责任, 从而实现资源可持续的发展, 还青山绿水以本来面目, 让人与自然和谐平等地相处。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可通过组织大学生登山、徒步旅行等活动, 将有关自然的知识传递给大学生, 让他们回归和近距离接触大自然, 让他们了解大自然的巨大、广阔和神秘, 让他们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和绮丽, 并且从中引发出对自然的敬畏。现在许多驴友的行为可借鉴。驴友们背着背包, 带着帐篷和睡袋, 穿行在自然之中拥抱自然, 挑战自我, 锻炼自我, 培育合作精神, 并感受自然的伟力, 获取自己心灵的满足。用自己的行动去了解自然, 攀登世界高峰。如今也有不少大学生率先为之, 最亲密地接触自然, 既能够开阔视野, 又能够获得心灵和精神上的满足。

从孔子生态伦理思想中吸取养分,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引导他们从小事从自我做起, 在日常生活中融入生态保护理念, 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 将是高校的一项长期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2][3][5][6][7][10][11][12][13][14][15][16][17][18][19][20]徐志刚.论语通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4]礼记译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8] (汉)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59.

[9]孔子.孔子家语[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3.

3.大学生思想汇报:生态文明思想的建构 篇三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用单幅篇章论述生态文明,将生态文明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主要基地,高校理应顺应时代需要,把生态文明教育作重点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步使大学生掌握生态文明知识,增强生态文明情感,内化生态文明信念,外化生态文明行为,为提高新一代公民的生态素养奠定坚实基础,进而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建设进程。

【关键词】生态文明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大学生进行综合培养的工作核心,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希望工程,更是弘扬生态文明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大学生作为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是生态文明的宣传者、实践者和监督者,更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力量。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对大学生的人才培养工作当中,有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树立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育更多自觉承担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的“生态人”, 既是完善大学生人格的需要,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

1. 生态文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系统地施加思想意识上的影响,将一定的社会政治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想意识和心理品质转化为受教育者内在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1]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宣传功能,导向功能和育人功能,它可以把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取向和理想人格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方向上来,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和先导性的地位,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精神和动力保障。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对于解决生态问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作用。

2.生态文明对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提出新的要求

生态文明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和奋斗目标。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2]“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服务于现实需要的政治性教育活动,必然要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的要求。”[3]因此,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宣传功能,唤起公民对当前环境的忧患意识和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使他们逐步形成切合生态文明的生活习惯、消费观念和环境价值观念;发挥其导向功能,引导公民从全人类的利益角度思考和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使他们长期地、科学地、理智地看待自己的行为,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奠定基础;发挥其育人功能,在思想上给人们灌输生态意识,把个体塑造成集真善美为一体的理想生态人格。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1.生态价值观教育

生态价值观是人们关于自然、生态环境价值问题的基本观点,包括生态消费观、生态审美观等。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知识和生态意识教育,使他们在学习生态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国家前途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责任,通过感知明确善恶标准,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积极主动地将其转化为内在的生态信念,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睦共处、共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生态道德规范与生态法制教育

实现生态文明的关键是要提高全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生态道德观规范,就是让大学生在认知上自觉遵守自然规律,遵从社会道德规范,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自然的万事万物,树立协调发展、平衡发展的思想观念。生态法制教育就是在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教育中,组织学生学习我国的法律和生态法规,增强大学生的环境法制观念,使他们自觉维护和遵守相应的生态立法,形成维护生态文明的法治意识,做生态文明的自觉捍卫者和保护者。

3.生态责任意识的培养

每一位社会个体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有责任和义务来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责任教育就是运用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方法,[4]向学生介绍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使他们了解生态环境建设的严峻性、紧迫性,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生态责任意识。

4.生态行为的养成

生态行为是指人们在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法制观等意识活动的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具有生态意义的行为。生态行为的养成需要人们积极参加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在学生掌握生态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参加生态实践活动,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节约资源和能源,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树立绿色消费的观念,促使大学生真正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三、生态文明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1.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大学生生态素养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目前高校具备生态学知识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多,能够灵活运用教育手段、自觉教育和宣传生态文明知识的教育工作者也比较少。这就需要学校定期对教师进行生态专业知识的培训,增加教师生态知识的系统化和全面化,使他们能够具备相应的生态学的知识,吃透生态理论,更好地去培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人”。此外还要积极动员教师投身于生态文明的社会实践中,使他们能够实现思想教育与生态实践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深入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教育模式的研究,不断实现在教育途径、方法等方面的创新 。

2.把握思政课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蕴涵丰富的生态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观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当前思政课教学中,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的开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往往拘泥于形式。例如,教育理念局限于“认识论”,学生生态意识普遍薄弱;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形式单一;内容脱离实际,成为空洞的理论,学生容易产生抵触心理等等。

新时期的课堂教学,教师一定要注意理论讲授和情景体验相结合,时刻以学生为中心,结合时代特征和青年学生的特点,利用相关生态图片、案例、视频,把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中,提高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改变传统的客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增强他们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使学生逐渐引领校园绿色、低碳、环保的新思潮;有效提升思政课的感召力与亲和力,帮助大学生树立和谐、共生、互惠、共赢的生态理念,激发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使大学生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宣传者和践行者。

3.利用“第二课堂”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优势,在学生中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接受校园生态文化环境的熏陶时,加深对生态文明的感性认识,强化他们的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道德意识。

例如,我们可以聘用一些从事环保工作的社会人士定期为大学生们开展生态环境知识讲座、演讲等活动,让大学生形成和巩固生态的认知、行为、态度、情感等;利用校园报纸、电视台、广播、等媒体,引导学生把生态意识执行到日常生活之中,逐步形成切合生态文明的生活习惯、消费观念和环境价值观念;利用“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土地日”“世界水日”等节日,举办生态文明主题活动,努力把校园建设成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培养大学生“求真、向善、臻美”的人格,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平等统一。

【参考文献】

[1] 刘茂杰,王幸生,霍其成.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J].求是,2013(9):18-19.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 2012-11-18(1).

[3]刘文良.当前高校生态教育的困境与超越[J].教育与现代化,2008(4):33.

[4]鄢本凤,宋锡辉.生态文明观教育内容及其实施[J].思想教育研究,2010(11):73-77.

作者简介

4.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渊源 篇四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渊源

——我看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发展过程

摘 要:本文全面回顾和评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在“十七大”和“十八大”以后,生态文明观的指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将更加全面深化,以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着力点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将深入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将形成风气,向生态文明社会迈进的步伐将逐步加快。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理论;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生态理论

一、引言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周易》里说:“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在西方语言体系中,“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城邦”的代称。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的作用条件,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二、早期生态文明

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时间上分,文明具有阶段性,如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从空间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与印度文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调谐思想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文化渊源。所谓天人调谐思想,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渊源——我看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发展过程

强调天人相统一,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在一种积极的调谐关系上,不主张征服自然;强调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而是大自然的朋友。

仁者要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把融入大自然视为最大的快乐、人生追求的最高志趣。儒家认为,天是包括四时运行、万物生长在内的自然界,天即自然界的功能,自然界是有生命的自然界,它本身就是生命整体。儒家倡导“畏天命”,要求人们敬畏自然,对自然界不能随心所欲,对自身的行为要保持警觉。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规律,人类应按这些规律办事,如果违反这些规律,就会受到惩罚。儒家倡导“知天命”,要求人们去认识、掌握自然的规律,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只有认识了天人关系,才能倾听自然界的呼声,从而达到“不逾矩”的境界。儒家还倡导“制天命”,就是人类可以在掌握自然的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它为人类谋福利,使天地万物为人类发挥好的作用。

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敬畏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道家认为,天、地、人“本是同根生”,要“知常”、“知和”、“知止”、“知足”。“知常”,就是说认识了天地运动变化的“规律”,才能明智。“知和”,就是说和谐是自然的根本规律。“知止”,就是说要认识、把握天地万物的极限和限度,以限制或禁止自己的行为。“知足”,就是说人们要走出自己的不符合实际的欲望。道家关于天人关系有一段精彩的论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它指出了天与人或者天地万物的同源性、同律性,天与人在演化过程中虽有很大的差异,但天与人还是遵循着同样的规律。

佛教认为公平地对待所有生命及其权利,才能建立真正合理的生态平衡观,才能彻底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佛教主张佛性平等,把自然万物看成与人类一样有感情、有觉悟、有灵性,一样有生存权利和生命尊严;肆无忌惮地伤害自然,破坏生物间和谐共处,是不公平、不理智的。人类要想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就必须与自己生存环境里其它生命体共生。佛教还主张和谐相生,认识自然的目的是在揭示世界,寻求人类以及人类与众生之间和谐生存方式,实现共生共荣。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

第一,自然视域下的人与自然.首先,人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其次,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第二,人类视域中的人与自然.首先,人的实践属性决定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次,人的社会属性制约着人与自然的关。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系列思想表明:作为自然存在物,人有与其他物种样的自然屙I生,但作为社会存在物,人有其独特的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类只是生态系统中一个子系统,同其他子系统一样;但人的社会属性又决定了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特殊地位和特殊作用。人的存在的二重性决定人与自然关系的二重性,所以在为自己生存干预自然时要尊重自然规律和自然的生存,保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渊源——我看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发展过程

持自然系统的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上述研究思维路径以及理论分析对于我们当今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处理好人类的生存与自然的生存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指导意义。

四、我国生态文明理论

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始于1984年,当时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最早使用了生态文明的概念,他从生态学和生态哲学的视角来界定生态文明,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

[5]

。之后,理论界开始广泛研究生态文明,尤其是“十七大”以后,生态文明成为许多学科研究的热门课题。据统计,截止2011年底,我国共发表了以“生态文明”为题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及报刊文章累计达10029篇。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生态文明概念与内涵的研究。第二,关于生态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研究。第三,关于生态危机与社会制度的研究。第四,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第五,关于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研究。

总之,近年来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方兴未艾,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于增强生态文明意识,树立节能环保和生态保护观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当前低水平重复研究居多,高质量深层次的研究较少;对生态文明概念探讨的多,从哲学、社会制度、人与自然的本质属性等基础理论研究的少;就事论事、解读政策的研究多,从战略高度研究的少,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现代生态文明理论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并使之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同等的战略高度,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了“什么是发展,采用什么理念指导发展,运用何种模式实现发展,以及如何评价发展”等事关科学发展的重要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体现和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由之路。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总书记代表第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渊源——我看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发展过程

七届中央委员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六、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主要渊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论述和前期经验,国外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经验。中华文明中的生态文明智慧。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主要框架包括,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质特征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价值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实践平台是“两型社会”建设.关键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实践路径。是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引,搭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平台。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保障,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体制机制,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氛围.妥善应对全球能源和环境的挑战。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参考文献:

[1] Ye,Q.G.Ways of training individu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under mature socialist conditions[J].Scientifi Communism,1984,(2).

[2] Leiss,W.The Domination of Nature[M].New York:McGill-Queen University Press,1994.

5.大学生思想汇报:生态文明思想的建构 篇五

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沙漠化、“城市病”等等全球性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能源危机”的巨大冲击,引发了人们对以征服自然为特征的工业文明的严肃反思,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

中国,或者说中华文明,虽然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但我们却很有可能成为生态文明的率先响应者和先行者。这是因为,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惊人的一致。毫不夸张地说,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华文明就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驱。而今天,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无疑是中国在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上的良好借鉴。

提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儒家思想。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就一直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认为仁者要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把融入大自然视为最大快乐。这一点从层出不穷的如欧阳修、谢灵运等纵情山水的大儒就可见一斑。而董仲舒主张的“天人合一”,虽然主要是为了加强皇权,但客观地审视这一学说,我们可以发现,“天人合一”是对人与自然的统一的肯定:“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种种说法无不肯定了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和天理人伦的统一,两千多年前的伦理思想,竟暗暗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相合!儒家还倡导“畏天命”、“知天命”、“制天命”——既要敬畏自然,又要了解自然乃至利用自然。这正是人类已经踏上并在今后仍将一直走下去的道路。而且只有同时做到这三者,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中“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

道家思想,亦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分。道士们都要修道“修道”,那么何为“道”?道家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说,“道”是天地间的至理,是自然地规律,人修道,就是要崇尚自然、顺应自然、效法自然,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准则,并最终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同在”的境界。不难看出,这种肯定“物”“我”相合的哲学,与现代环境友好意识相通,也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相合。再看道家提倡的“知常”、“知和”、“知止”、“知足”,本质上仍是对自然、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人类在建设工业文明时忘记了保持这种敬畏,一味地追求征服自热,并最终自食恶果。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重拾对自热的敬畏,改善、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真正地生态文明。

传统思想中对环境保护的支持从历朝历代都有生态保护相关的律令就看得出来:《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周礼》上说:“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草木以时入山林,这是多么朴实的道理,也恰是生态文明所要求的。还有“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这,断其手”,这样的刑罚固然残酷,但对环境的重视决不含糊。这些保护环境的制度,并非某位统治者的个人自觉,而是中华文明本身的思想内涵所决定的。中国的传统思想,本身就包含了系统而科学的生态伦理思想。

6.大学生思想汇报:生态文明思想的建构 篇六

水是生命之源、社会之基、发展之本。保护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全面推行河长制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是破解我国新老水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大制度创新。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党政主导、河湖长抓总、河长办协调、部门互动、上下联动、全民参与”的思路,推动河长制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切实解决河湖管理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启了维护江河湖泊健康生命、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的治水兴水新篇章。

一是压实河长责任,解决“有人管河”的问题。河长制的核心是责任制,它不是搞短期的突击式治水,也不是“一阵风”的运动式治水,而是一项长期性的制度性治水。要将河长体系覆盖到每一条河流,为它们找到“家长”,落实管护主体,界定范围,明确责任,实现从“九龙治水”向“河长治河”的转变。各级河长决不能只将责任简单地在文件纸上写写、公示牌上挂挂,要真正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体现在问题解决上,做到守河有责、护河担责、治河尽责。

二是健全规章制度,解决“有章管河”的问题。河流管理涉及流域与区域、上下游、左右岸的不同的行政单位,必须立足“一盘棋”,形成一套以河长制为核心的系统治理方案,种好“责任田”,打出“组合拳”,才能取得实效。要坚持岸上与岸下齐抓、上游与下游共管、河道与塘库一体、治标与治本同步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河长会议、河长巡河、信息共享、工作督察、工作验收等制度,让河长明白

“做什么”,促进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充分发挥河长的牵头抓总和河长办的组织协调作用,推行多部门联合执法,建立跨市、跨区联动机制和联席会议,强化上下沟通、左右协调,形成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良好工作格局。

三是聚焦源头治理,解决“怎么治河”的问题。解决河湖问题,归纳起来就是要管理好盛水的“盆”、保护好盆中的“水”。要深化“五清”和“清四乱”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河湖违法违规行为,促进河湖面貌根本改善。全面推进黑臭水体整治,综合运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引流补水、沟通水系、活水循环、生态修复等措施,改善提升水体质量。科学划分岸线功能区,严格分区管理和用途管制,强化岸线保护和集约利用,规范河道采砂管理,确保防洪、供水、航运和生态安全。大力推进“万里碧道”建设,围绕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实施堤岸景观绿化,布设岸线公园和亲水平台,精心构筑绿化生态网,打造健身、娱乐、休闲观光等功能齐全的水生态景观生活带,带动滨水地区空间综合开发,全面提升城市品位。

四是强化督导检查,解决“责任落实”的问题。河长制工作能否从“有名”变“有实”,关键在落实,关键在考核监督能否严格起来。要综合采用交叉检查、联合督查等方式,及时深入了解各级河长履职和河湖管理保护的真实情况。对发

7.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篇七

关键词: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召开以来, 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并重的位置, 彰显了我们党对人民生活环境的关心, 对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思想的坚持,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化。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领导集体以巨大的勇气, 集全党全体人民群众的智慧来推进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 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源头保护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的措施来推动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为“美丽中国”的建设保驾护航。

1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保障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大会报告, 人们为了发展不惜破坏环境, 用“绿水青山”换来了“金山银山”, 但是“金山银山”却很难唤回“绿水青山”, 面对中国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劣, 雾霾长期笼罩在中华大地, 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各类污染严重影响着人民的身体健康, 各类珍贵的动植物濒临灭绝, 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粗放的生产方式将难以为继, “美丽中国”伟大战略思想在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 旨在建设绿色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通过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 让中国的天更蓝, 水更清,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美丽中国”不仅体现在中国的生态环境, 同时也体现在社会制度的发展, 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 环境污染严重威胁到人民的身体健康也不是“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是社会主义建设在绿色的环境下, 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 关系人民福祉, 关乎民族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以来, 大力推动了生态文明的建设,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发展的评判标准, 各省市干部的选拔任用不再唯GDP是举,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民的生活环境同样得到了大的改观, 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 这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美丽中国”建设的保障。“绿色、低碳、环保、节约”等思想深入人心, 生态文明建设为“美丽中国”提供了保障, 人民的素质和对环境爱护的责任感日益增强, 社会美、生活美、心灵美, 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了中国特色设主义事业的发展, 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拓展。

2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习近平指出, “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把保护环境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基础, 形成绿色发展的理念, 加强宣传教育, 把保护生态的观念深入到人民群众的心中, 真正做到“爱护环境, 人人有责”。

中国的面貌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让西方发达国家嗔目结舌, 我们党本着“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的重要理论经验, 大力发展经济,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巨大的提高, 社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大力发展经济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得到迅速的发展。但是由于之前我国的发展方式粗放,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 破坏了生态, 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紧张。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以来, 通过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提出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重要思想论断, 这是把马克思主义自然生产力和中国当下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提出,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 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许多发达国家都采取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举措, 为了谋求发展而破坏了生态环境, 等环境的污染严重威胁到人的正常生产活动、甚至危害到人的身体健康时, 人们才想要回过头来去保护环境, 然而补救所采取的花费往往是比当初破坏环境而产生的利润要多的多, 例如伦敦的烟雾、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和日本的水俣病等, 这些国家的教训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经验,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线, 要正确处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 坚持“绿色、循环、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生态环境系统是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衣食住行的重要保障, 没有生态环境, 人民的生活也就无从谈起。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样是人民进行生产实践活动的基础, 如果单纯的发展经济而忽略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抑或是为了发展经济而大肆破坏环境, 不仅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生态生产力也会遭到破坏, 最终将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

3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论断, 把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推向了新的高度。他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 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 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 用制度保护环境”。用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体系是实行生态文明保护约束的前提, 大自然是一个互相影响的系统工程, 山水林田湖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 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 治水的只管治水, 那么很容易造成顾此失彼的不良后果, 甚至造成生态环境系统性的破坏, 环境的治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必须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来统筹谋划。

首先,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 只有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才能守住生态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包括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和自然资源利用上线等生态红线, 生态红线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 决不能突破生态红线的底线, 生态红线的突破预示着生态环境的破坏, 习近平总书记在划定并遵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上提出“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 就是不能越雷池一步, 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 将各类开发生产实践活动控制在生态环境能够承载的范围之内。

其次,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绿化政绩考核, 责任终身追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必须依靠我们党的领导, 正确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切实有效的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 “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 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 习近平指出, 不再以单纯的经济发展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标准, 对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的, 对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 已经离任的也要追究责任, 国务院和相关部委印发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关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 将治理雾霾成效作为对各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这些考核制度的确立, 从结果评价, 也从源头预防的角度, 促进了党员干部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发展的观念, 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再次, 坚持加强改革开放与国际合作, 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国际进程。中国作为世界的一份子, 当前世界环境亟需得到改善,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在全体人类的角度上考虑, 中国积极采取措施, 主张率先减排, 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的支持, 为人类的共同发展, 贡献出自身的力量, 在生态问题上加强与别的国家的合作, 构建和谐共赢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共同建设地球美丽家园, 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生态文明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十八大以来, 我们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推向了新的高度, 以美丽中国、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等理论思想为基础, 在党的英明领导下, 党和人民、中国与世界共同推进生态文明体制建设, 为中华民族和整个人类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 2014.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 2014.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 2014.

[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党建读物出版社, 学习出版社, 2013.

8.易经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篇八

摘要:国学易经包含着深邃的生态文明思想与深厚的生态经济理论,是古人留下的一份珍贵的生态文化遗产。易经运用八经卦诠释生态经济巨系统的构成、运行机理、评判标准等生态维度;运用六十四重卦讨论生态经济的七大主题:生态经济周期性波动问题、生态经济愿景思想、生态运行规律、生态资源、生态预警、生态危机及对策,搭建了完整的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思想框架。深入挖掘易经的生态思想对于当代树立生态文明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思想体系,促进中华民族伟大生态复兴的实现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易经;生态文明;生态维度;当代价值;生态经济;生态预警;生态危机;生态保护

中图分类号:F062.2;D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4)02-0102-04

易经做为中华文化的源头与文明的基石,内容极其丰富。从生态经济视角,先贤们早在几千年前就以更高的站位、更宽广的视野、更加深邃的思想,将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融成生态经济巨系统,揭示生态经济系统运行规律,以悲悯的情怀给后人指出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的路径。易经的生态文明思想博大精深,适宜指导中国生态实践。因此,在生态危机不断深化,资源短缺制约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积极探索易经的生态维度,发掘其生态文明思想,对夯实现代生态经济学国学基础,促进中国生态经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易经的生态经济维度

易经是以卦爻符号为核心,附之以少量文字构成的符号文字系统。易经生态思想,是中国先贤在长期的生态经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运用八经卦,易经阐述了生态经济系统生成原因、构成、运行机理等,有着明晰的生态经济维度。

(一)易经生态文明思想来自于实践

易经由八经卦+六十四重卦+十翼构成。史书记载,八经卦是由七千多年前的伏羲氏首创。至殷商时期,周文王在此基础上推演了六十四卦,附之以卦辞。周文王之子周公旦把六十四卦配上了爻辞。春秋时期,孔子为易卦做十翼①,并将易经做为六经之首,在学校(私塾)加以传播。

可以推断,易经是以伏羲氏、周文王、孔子等先贤为代表的广大劳动者智慧的结晶,②其生态经济思想来源于古人长期的生态经济实践。

伏羲氏生于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是华夏人文始祖。伏羲氏时代,恰处原始未开化时期,为了生存,伏羲氏带领民众利用生态资源,大力发展原始渔业,如系辞传曰:“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③。原始农业经济对生态自然的依存度极高,生态环境的微小变化,如昼夜、冷暖、四季气候的更替、自然灾害等都会影响百姓福利。于是,他们积极主动地认识生态自然,努力掌握“天”“地”变化规律,将天道、地道乃至人道通过结绳记事的方式记录下来,形成了中国首部生态经济典籍——先天八卦,或八经卦。如“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④可见,易经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来源于生态经济实践。

八卦形成后,通过后来者的补充完善,遂形成书卷,即现在我们看到的符号+文字构成的易经。易经来源于生态经济实践,古人有用以指导生态经济实践。如“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圣人发明文字,易经成为明晰天文地理、了解生态系统变化的书籍,政府用于管理经济、振兴经济,百姓用于家庭经济建设。

(二)用“一”与“二”表述生态经济系统形成的机理

伏羲氏作为百姓的统领,要想福音众人,必先明了生态系统的形成机理。他仰观天文,俯察地理,面对日月星辰、江河山水、鱼鸟猛兽这样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态系统是如何产生、如何发展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最终得到一个简洁而寓意深刻的答案:“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十八字真言包含着破解宇宙自然发生、发展秘籍的两个关键数字:“一”与“二”。“一”就是太极。太极就是宇宙,只不过是未开化之前的宇宙。此时的宇宙,犹如盘古开天神话中所说的混沌一团。然而,太极的“一”不是简单的一,内在包含着“二”个具有生机活力的潜在要素:“阴”与“阳”。阴阳在混沌状态下彼此缠绕,阴阳交合使宇宙太极的“一”爆炸了,阴与阳分化出来,轻者上升成为天,浊者下降成为地,形成了太极生两仪,天、地相隔的景象。两仪就是阴与阳,就是天与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天、地二气分化出来以后,频繁交融就出现了两仪生四象景象,即生出老阳,少阴,少阳,老阴。“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持续的雌雄交接,阴阳相感,生物界动植物繁衍发展生生不息。“四象生八卦”四象交合化生出宇宙生态大系统的万事万物,即 、 、 、 、 、 、 、 。

(三)用天、地、人概括生态经济系统的圈层结构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伏羲氏“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即仰头研究宇宙天体的太阳系、银河系日月星辰运动轨迹,总结天体运行规律;低头观察岩石圈、水圈与生物圈中地貌、山川水土分布,鸟兽鱼蟹等动物的习性,总结大地运行法则;近距离研究人际圈中人的特点、研究家庭关系、生产关系,远距离探测自然生态中可用的资源。将现代文明称谓的大气圈、岩石圈、水圈、人际圈中的万事万物,凝练概括成天、地、人,运行规律用天道、地道、人道表述。天,天道,包括宇宙天体中的太阳、月亮、星星、雷、电、风、雨、汽、冷、暖物象及其变化规律;地,地道,是岩石圈中山峦矿脉、耕地等,生物圈中林木、植物、马牛羊猪狗鸡鱼鳖虾蟹等,水圈中的地上水、地下水、山川湖泊物象及其变化规律;人,人道,是人圈中男人、女人,父亲母亲子女,君臣,商贾等要素及其生产关系变化规律。易经用天地人概括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与人际圈物质及变化,是一种高度的凝练(见图1)。

(四)用八经卦概括生态要素

伏羲氏采用结绳记事的方式,将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与人际圈的生态大系统中的八类主要自然物质、自然现象、人的生态要素以及内涵自然力与生产力⑤,用符号 (乾)、

(坤)、 (震)、 (坎)、 (艮)、 (巽)、 (离)、 (兑)表示出来,并归入天、地、人的框架之中。卦传记述:乾为天、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马、为木果;坤为地、为母、为牛、为腹等;震为雷、为龙、为长子、为萑苇;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鸡等;坎为水、为次子、为沟渎、为豕等;离为火、为电、为中女、为鳖、为蟹、为蠃、为蚌、为龟,为科上槁等;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为狗、为少男、为木多节等;兑为泽、为少女、为羊等(如表1所示)。

(五)用吉凶评价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状况

生态经济系统状况如何,怎样评价,古人用吉凶、悔吝、忧虞、刚柔等字样,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告示生态经济系统运行和谐与否、丰收还是歉收,是天灾还是人祸。如“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意思是先祖创造卦象用以观察宇宙间万事万物的现象,附上卦辞以告知吉凶的趋向。那么吉凶是什么意思?“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吉凶”,是成功或失败的现象。“悔吝”,是表示有忧虑顾虑的现象。“变化”,是前进或后退的现象。“刚柔”,即是昼夜,夜尽昼来,昼尽夜来的现象。六爻的动态,就是天地人三才的道理。有曰“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

二、易经的生态理论框架

易经是一个由七柱构成的鼎型生态文明思想结构。鼎盖是易经生态经济维度,上文已经述及。七柱是由六十四重卦按不同模块分布构成的,顺次包括生态经济周期篇、愿景篇、规律篇、预警篇、资源篇、危机篇与对策篇,如图2所示。

(一)生态经济周期篇

中国先贤早就意识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教育效应的外溢、资源环境约束,经济系统必将经历创建、成长、繁荣、衰落的周期性波动过程。于是先贤用易经十二重卦——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说明生态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乾卦告示,“天”有巨大的创生力,是生态经济系统之父;坤卦阐释“地”的孕育力、承载力,是生态经济系统之母;天、地交合创生出生态经济系统,从而生态经济系统经历了屯卦的婴儿期、蒙卦的幼儿期、需卦的少儿期、讼卦的少年期、师卦的青春期、比卦青年期、小畜卦的中年期、履卦的壮年期、泰卦的成熟期、否卦的暮年期。说明每一生态经济阶段将迎接的机遇与挑战。

(二)生态经济愿景篇

那么培育、促进生态经济系统发展,应实现的美好愿景是怎样的?易经用咸卦、丰卦、恒卦、益卦、贲卦、随卦、升卦勾画了通过遵循天道、地道与人道,得到生态系统的庇佑,生态经济系统可能实现的天、地、人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其中咸卦代表生态经济和愿景,丰卦表示物阜民丰的丰收愿景,恒卦代表经济社会恒久发展愿景,益卦表达的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良性互动愿景,贲卦属于生态景观愿景,随卦是代际公平愿景,升卦是生态经济福利持续增加愿景。

(三)生态经济规律篇

要实现生态经济美好蓝图与愿景,就要认知生态经济规律,进而顺应生态规律办事。易经用谦卦、夬卦、既济卦、涣卦、未济卦、大壮卦、渐卦、睽卦揭示了生态经济的主要规律。其中,渐卦是渐进式的演化规律,既济卦揭示了生态平衡规律,未济卦说明的是生态位错位规律,大壮卦显示了盛极必衰规律,谦卦表达的是自然力递减规律,夬卦则揭示了自然力报复规律,涣卦揭示了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或称熵定律;睽卦则是生态对立统一规律。

(四)生态经济资源篇

在遵循生态经济系统规律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增加财富,提高福利水平,需要在经济系统入口端输入生态资源或生态要素。那么,有哪些生态要素?我们的祖先告知天、地之中可用的资源有巽卦、兑卦、中孚卦、井卦、离卦、明夷卦、大有卦、萃卦、晋卦。其中,巽卦代表森林资源、兑卦代表湿地资源、中孚卦指向海洋资源、大有卦属于太空资源、离卦是火力资源、明夷卦是矿产资源、井卦是地下水资源、萃卦是人工生态资源,晋卦是生物多样性资源。

(五)生态经济预警篇

生态资源不是可以肆意使用的,经济系统也不是可以无度发展的。古人用观卦、颐卦、归妹卦、小过卦、大过卦、无妄卦,阐释了生态经济预警思想。颐卦代表绿灯,生态系统处于可持续发展区,反映粮食安全问题;小过卦代表黄灯预警,资源利用超过生态承载的量变点;大过卦代表橘灯预警,暗示人类的行为已触犯自然力递减规律,若不加调整,就会超越自然力承载限度;归妹卦代表红灯预警,生态系统处于极度不平衡状态,到了质变临界点;而无妄卦则代表黑灯预警,表示生态承载力全面崩溃,人类已无力回天。

(六)生态经济危机篇

古人用生态预警卦说明超载利用生态招致生态经济危机,同时告知生态系统也有一些非人为的自然灾害。易经用震卦说明地震灾害,用艮卦说明山体滑坡和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坎卦代表水灾,姤卦代表生物灾害,剥卦代表大气圈的臭氧空洞,损卦代表大气圈的空气污染,噬嗑卦代表生物圈法治生态的缺失,困卦代表资源短期危机,蛊卦显示人圈的生态赤字,蹇卦则显示了资源枯竭招致的经济社会超长波危机。

(七)生态经济对策篇

先贤所在的农业经济初期,生态危机通常属于自然灾害。先贤预测,随着经济系统的不断膨胀,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危机必将爆发。应对危机,避免危机,应采取必要的对策。易经用解卦、家人卦、临卦、节卦、鼎卦、旅卦、同人卦、革卦、大畜卦、复卦、遁卦、豫卦针对生态经济问题,应采取的相应对策。如针对人与生态的矛盾,易经用解卦告知后人要制定机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解;家人卦告示后人,当代人要做个好家长,生态修复后传递给后代;临卦说的是政府制定生态保护战略;节卦讲的是节约使用资源,与当前的循环经济政策相吻合;鼎卦是绿色产业支持政策,旅卦强调绿色出行政策;复卦告示要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同人卦提示后人对待公共环境问题,要促进国际合作实施联合治理;遁卦讲的是减灾防灾经济;革卦告示要革除旧体制,进行生态保护的体制机制创新;豫卦的意思是资源防御实施走出去战略等。

三、易经生态文明思想的当代价值

当前,在中国的工业化遭遇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资源约束日益趋紧严峻挑战的大背景下,易经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有利于树立生态文明观

易经的古朴生态文明思想,有利于当代人建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其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走出生态蒙昧。易经用蒙卦告示后人,生态上的无知即为愚蒙,愚蒙不利于生态保护,不利于经济建设。易经的生态启蒙教育思想,有利于促进当代生态教育的体制机制创新,走出现代生态愚蒙。其二,遵循天道、地道的思想。“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易经蕴涵着深刻的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态宇宙观。她运用卦象,阐述了生态经济运行规律,即天道、地道。易经的尊天道、地道思想,有利于宏观经济管理层、微观经济主体按照经济规律的指引,将经济行为约束在生态承载维度内,实现生态经济系统恒久发展。其三,天人合一思想。⑥易经利用乾卦、坤卦阐释人来自于生态自然,并依赖生态自然生存的道理,利用家人卦、解卦等告知后人,对待自然要像对待家人一样,促进人与自然矛盾的和解、自然的解放。天人合一思想,极具现代意义。其四,阴阳和谐思想。⑦《系词》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生态经济系统产生的根源,是最大的规律,也是生态平衡的条件。阴阳平衡思想,对于实施生态补偿、生物多样性恢复以及污染的治理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易经生态文明思想的学术价值

其一,正本清源,发掘易经的生态经济学术价值。古往今来,下至普通百姓,中至官宦商贾,上至高官领袖,几乎90%的人都把易经当成占卜之书。这不奇怪,因为,易经是以卦的方式面世的,如古八卦图、六十四卦等,以至于南宋大学者朱熹,也将《易经》定义为“易乃卜筮之书”。实际上,易经是以卦的方式直接阐释生态经济思想的珍贵典籍,后人在运用其生态经济道理解释生活琐事、预测未来的过程中,遗忘了易经的本义及其本来面貌,从而降低了易经的学术价值。正本清源,恢复易经的原生态面目,有利于发挥易经的学术价值。其二,确立易经的生态经济学术地位,有利于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众所周知,生态经济学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理论,至今仅有40年历史。而早在七千多年前,中国祖先在易经中就构筑了朴素的逻辑性极强的生态经济思想框架。其天人合一、持久发展等的生态经济思想与现代生态经济学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出奇的一致;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易经六十四重卦中多数卦的卦名及内涵竟与现代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及政策惊人的吻合,如节卦与当代的资源节约、节能减排意思一致;革卦是变革旧有规则建立新体制的意思,这与当今倡导的为了绿色发展进行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如出一辙。此外,易经还有超越现代生态经济理论的观点及主张,如生态经济周期波动思想等。学术自信是民族成熟的表现,是大国崛起的文化条件。我们可以自信地说,现代生态经济学渊源于国学易经,或者说,易经生态思想早于现代生态文明七千多年之久。其三,为中国古代生态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奠定基础。文献表明,易学界、生态经济学界缺乏对易经生态经济思想的挖掘,更未开创中国古代生态经济思想史的系统研究。国学生态经济思想研究的缺失,使现代生态经济学缺乏中国国学渊源,并成为国外的专学。如上所述,易经有着深刻的生态经济思想,有着缜密的逻辑框架,是中华生态文明的源头,先秦诸子百家的生态经济思想主要渊源于易经。因而,对易经生态经济思想的挖掘有利于推动中国生态经济思想史的研究。

(三)易经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意义

中国天文学家田和禄等人指出,八卦描述了宇宙学理与天文事实⑧;易学家秦贵森先生指出,易经是揭示太阳系、地球形成的典籍⑨。我们认为,易经是生态经济大百科全书,具有重大实践意义。其一,易经生态经济思想易于被国人接受。现代经济实践表明,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然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定具有国情特色的生态补偿政策,需要有适宜于中国实践、易于被经济主体接受的生态经济思想与理论体系。生搬硬套西方生态经济理论,将之全盘端来容易造成“水土不服”。而易经生态经济中的天人合一、阴阳和谐思想,敬天尊地的行为规范,以及规避、化解生态经济危机应采取的对策等,具有亲和力强、本土化明显的特征。易经生态经济核心思想,早已变成华夏文化的基因,潜藏在中国人的骨髓之中,只是处于睡眠或“日用而不知”状态,用易经生态经济思想指导中国生态经济实践,调动经济主体保护生态、和谐发展的神经,就能够实现“先天下而开其物,后天下而成其务。”其二,易经生态预警思想、生态规律思想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化转型。易经用谦卦、夬卦、既济卦、涣卦、未济卦、大壮卦、渐卦、睽卦揭示了生态经济的主要规律,用观卦、颐卦、归妹卦、小过卦、大过卦、无妄卦阐释了生态经济预警思想,告知后人要遵循生态规律,时刻观察生态系统发出的警示。该思想不仅有利于我们建立合理的生态预警机制,实施生态预警管理,还有利于指导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内涵型、生态友好型的绿色发展方式转变。其三,易经生态经济危机思想及对策主张,有利于制定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战略,缓解生态危机。易经的危机思想及应对对策,具有前瞻性、实用性特征,对于当前中国制定防御自然灾害、人为原因导致的生态危机,革除反生态的经济体制,创新机制,实施生态补偿、生态储备战略,对于促进生态友好、福祉增进、绿色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注释:

①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与杂卦传,共十部,也称十翼。

②王春永:《图解周易》,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③④张今:《用科学揭开易经神秘的面纱》,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370页。

⑤周止礼:《〈易经〉中的自然力与生产力控制与管理》,《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5年第2期。

⑥冯森:《〈易经〉天人合一生态经济思想的探索》,《今日中国论坛》,2013年第1期。

⑦李宝玉:《〈易经〉阴阳和谐思想及其评价》,《求索》,2008年第6期。

⑧田合禄,田峰:《周易真源(中国古老的天文科学体系)》,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版。

⑨秦贵森:《周易科学探索》,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版。

9.大学生思想汇报:生态文明思想的建构 篇九

学习贯彻落实好讲话精神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着重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可以概括为“一个地位”、“一个定位”和“四个要”。讲话内容丰富、内涵深刻、语重心长、情真意切,既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地位,又突出了我区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和重大责任,要求我区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次讲话为我们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提供了基本遵循。学习贯彻落实好讲话精神,我们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从联系的观点看,要处理好战略定位与其他功能定位的关系。发展定位决定未来,关乎目标导向。关于我区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有过多方面的论述。2009年8月,习近平考察满洲里时,要求守护好这片美好家园,保护好生态环境。2014年在考察内蒙古时,明确提出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去年两会期间,要求我区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今年两会期间,总书记突出强调,把我区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由此可见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牢记总书记提出的“祖国北疆安全稳定的屏障”、“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等功能性定位和“要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的要求,把总书记几次讲话中提出的“四个着力”和“三个扎实”的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好。

科学理解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既要看到构筑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极端重要性,也要深入理解和把握总书记对我区发展的多重定位要求,妥善处理好战略定位和其他各项功能定位的关系。在按照总书记对我区的定位观势、谋道、取术时,一方面要始终把生态安全放在优先位置、战略位置、底线位置、导向位置,因为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影响的不只是自治区自身,还有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

不只是生态环境本身,还有产业安全、民生福祉、地区形象乃至国际影响;

不只是我们这一代人,还事关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代际传承和永续发展。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不好,“祖国北疆安全稳定的屏障”也筑不牢,“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也就失去了依托,“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也失去了最大的优势,“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也没有相应的空间。从另一方面来看,离开其它方面的功能定位,仅讲生态安全,就不能完整的准确把握总书记讲话的核心要义。实际上,总书记针对我区的几次讲话联系起来理解,既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又涉及到生态文明,需要扩展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来理解。如果说生态文明建设是统领和灵魂的话,那么经济建设就是基础、文化建设是载体、社会建设是条件、政治建设是保障。当然,在“祖国北疆安全稳定的屏障”“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和“现代能源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以生态为底线、以绿色为底色,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其他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二是从辩证的观点看,要处理好生态优先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如何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决定着我区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老路还是闯出一条新路的重大问题。生态优先,根本上是由我区区情决定的,也是由我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责任和担当决定的。过去内蒙古经济一度的高速增长是以粗放式资源开发换取的,这既牺牲了我们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经济增长对资源型产业的路径依赖和锁定,产生了挤出效应,使得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较为突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自觉地把生态优先作为政治任务落实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也就说生态保护、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一种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但是,生态优先不是不追求经济增长,也不是要回到原始文明,而是追求什么样经济增长的问题。我们知道,不是所有的经济增长都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换言之,是不恰当的经济增长方式才会导致环境恶化。因此,在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二者关系时,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生态环境保护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而是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守住生态保护的红线、环境质量的底线和资源消耗的上限,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针对资源型产业特点,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价值链、整合供应链,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社会生态效应相统一。

三是从全面的观点看,要处理好绿色发展理念个体与新发展理念整体的关系。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管方向的价值导向。突出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要求。习总书记曾经讲过,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欠账太多,生态破坏严重、生态灾害频繁、生态压力巨大等突出问题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因此,绿色发展不仅是内蒙古的基本遵循和价值追求,也是发展导向,更是由我区发展的特点决定的。过去发生的“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给我们的教训就是没有很好地坚持绿色发展。

在探索我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时,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发展导向,凸显了我区资源富集但生态环境是短板的区情。但新路子也需要其他新发展理念的共同指导。新发展理念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辩证统一、不可分割。内蒙古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需要发挥生态文明制度先行先试的优势,探索绿色发展新机制,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打造全国绿色发展的样板区,带动创新发展、促进协调发展、助推开放发展、推动共享发展。同时,内蒙古形成绿色发展的新模式,还需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围绕技术创新,主攻绿色开采、绿色加工、绿色循环低碳等技术,创建全国绿色技术创新、应用和推广的示范区;

需要以协调为内在要求,加快构建城镇、农牧业、生态绿色空间体系,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共赢”;

需要以共享为根本目标,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实现绿色富区富民;

需要以开放为必由之路,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既鼓励各方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又讲好内蒙古绿色发展故事,向中国、向世界提供“内蒙古方案”。

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中,明确要求内蒙古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为我们内蒙古的发展定了位、定了向。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深入学习领会,廓清思想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用“四个一”高度概括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同时从全国大局和战略的高度,强调了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特殊重要性。习总书记指出:“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是立足全国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必须自觉担负起的重大责任”。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指示精神,应当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深化思想认识:一是从国家发展全局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追求丰衣足食的有没有,到追求生态环境优美的好不好,这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和新要求,因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就必然地成为我们党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二是我国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历史时期,在我国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压力和挑战十分严峻,尤其是我们内蒙古,更是需要摆脱路径依赖,守住生态环境底线,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必须扛得住压力,经得起诱惑,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个坎。三是总书记要求我们内蒙古立足全国大局来认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担负起建设我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这一重大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廓清思想认识,努力把自治区的发展与全国发展大局紧密结合、辩证统一起来,在谋根本、谋全局、谋长远中找准自己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走出一条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特点、体现地区优势和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二、保持战略定力,自觉贯彻落实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人们精神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创新。习总书记多次指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追求生态环境优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和目标,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我们一定要从发展目的与发展方式相统一的高度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切实保持战略定力,做到“知行合一”。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推动绿色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本身就是发展,而且为一切发展提供最为有利的条件和保障,因而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发展。而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生态屏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交给我们内蒙古的重大责任,我们必须以全国一盘棋的思想,从坚定“四个自信”,强化“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坚决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尤其要遵循习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协调好生态、生产、生计的关系,让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更有力地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更多地惠及全区各族人民,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而凝聚起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坚定自觉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指示精神,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三、坚持辩证思维,推动创新发展

当前,内蒙古经济下行压力比较严重,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坚持辩证思维,推动创新发展。

首先,我们要明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更好的发展。前面已经讲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就是发展。我们还要看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实质上就是为发展绿色产业、推动绿色消费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当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绿水青山的价值日益提升,旅游业和健康业的发展蒸蒸日上,我们要坚持辩证思维,切实发挥自身优势,打好绿色牌,推动特色化发展。

其次还要明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决不是简单的种树种草、还林还草,而是要从系统整体出发,在动态联系过程中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习总书记中肯地指出,内蒙古要以生态自然恢复为主。我们内蒙古地广人稀,不管是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也好,还是脱贫攻坚也罢,最重要最根本的还是要盯住人:一方面,在生产力水平极低和不宜人居的地区要逐步实现“腾笼换凤”;

另一方面,要加快新型战略产业发展和城市集群建设,形成高端引领和集约发展的态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实施教育优先、科技优先、人才优先的发展战略,着力提高人口质量,推动人口合理流动,突破人才短缺瓶颈,实现人口聚集和人才引领的高质量发展。

第三,要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蒙古发展的最大优势是资源,最突出的短板是环境”“内蒙古实现高质量发展,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特点、体现本地优势特色,不能简单同东部发达地区攀产业、比结构、赛速度”。我们要认识到,高质量不等于高大上,名优特也是高质量。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产业革命方兴未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提高的今天,生态就是最大最好的资源,绿色就是最大最好的品牌,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绿色品牌、建设绿色城市、形成绿色消费是内蒙古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去年的两会上,总书记勉励我们不要走挖煤卖煤、挖土卖土的老路,要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今年更进一步提出,内蒙古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至关重要的就是突出一个“新”字:思想要有新境界,思维要有新突破,思路要有新方向,发展要走新路子!

四、深入开展研究,发挥智库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内蒙古社科院的研究工作确立了新的目标任务和发展方向。作为自治区重要的高端智库,我们将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对内蒙古工作的系列讲话和指示精神这个中心,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探索内蒙古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研究,从思想、文化、战略、对策四个方面开展有一定高度、深度、力度的研究。具体如下:

第一,加强思想理论研究。组织开展重大课题《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及其在内蒙古的成功实践研究》,重点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做好理论诠释和思想引领工作。

第二,加强文化价值观研究。生态文明与草原文明的历史传统遥相呼应。我们将以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指导,创新性地开展草原文化、北方民族历史文化、黄河历史文化、长城历史文化、马文化的研究,从精神价值观的传承和创新上发掘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着力构建和发挥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学术影响力和思想文化引领力。

第三,加强发展战略研究。组织开展“内蒙古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研究工程”(简称“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研究工程)。形成有思想性、前瞻性的成果,为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上一篇:财政人员月份工作总结下一篇:偏心眼的老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