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的秋教学设计

2024-08-05

诗中的秋教学设计(共10篇)

1.诗中的秋教学设计 篇一

1.了解作者情况及写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本文结构脉络。2.通过分析五幅秋景图,品味本文明白简洁的语言特色。3.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两课时

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阅读,把握作者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和所表现的意境,掌握以情驭景,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教学难点:结合当时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深层次的理解文章的丰富内涵,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年四季中有没有人最喜欢秋季?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有一位作家也很喜欢秋季,他甚至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只为了“留住北国的秋天”。北国的秋天对于他有着什么样的意义,他为何甘愿折寿也要留住秋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郁达夫的脚步走近他笔下的散文,感受《故都的秋》有怎样的秋日图景。

二、解题释义,读懂题目

“故都的秋”,实际上指“北平的秋”。但二者不能换。北平作为三朝都城,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故”有“从前、过去”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故乡”“故人”。称为“故都”,带有一种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感,也包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配乐朗读,标段分层

播放配乐朗读,让同学标注读音,划分段落分清层次。

明确:

第一部分(1—2)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

第二部分(3—12)重点描述故都的秋的特点并发表议论。

第三部分(13—14)再次对比两种秋天,强调对北国之秋的眷恋。

(二)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快速阅读课文,从文章中找出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看看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天怀着怎样的情感?

明确:向往、迷恋、眷恋。

(2)第1-2段中,作者描写的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从不同的方面说南国之秋无可欣赏之处,反衬出北国之秋的美好。“清、静、悲凉”也是文章的文眼,给全文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四、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速读课文,整体把握。提问:第二部分中,作者主要描写了北平秋天的几幅图景,请试着概括一下。明确:庭院秋晨图;槐树落蕊图;秋蝉残鸣图;闲人话凉图;清秋佳果图。

2.细读课文,品味秋意。

(1)这些图景如何体现出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呢?(以庭院清秋图为例)

明确:清——颜色;静——声音;悲凉——主观上的感受。清:碧绿、青天、牵牛花——黑蓝白均为丧服颜色,冷色调。静:西山的虫唱、驯鸽的飞声(鸽子起飞的声音;鸽腿的哨声)、静对牵牛花、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心静)——以动衬静。悲凉: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玉泉、潭柘寺(一个比一个远,都在城外)租破屋、破壁腰、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透过环境营造出一种悲凉、落寞的氛围。

将全班分为4个小组,每组选出最能体现故都的秋的特点的一幅图景进行分析,看看作者是如何写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选出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试进行赏析。(学生自由讨论,教师适当点评)

3.深入探究,体会“悲凉”。

(1)思考:文中的这些秋景图体现出北国的秋是“清、静、悲凉”的,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感觉到“悲凉、孤寂”呢?(引入作者简介及时代背景,由学生主要介绍,教师适当补充)

明确:生活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个人性格抑郁善感。在文艺观上提倡“静的文学”。

(2)你如何理解第12段中“悲凉”之意?

明确:通过批评家对中外作品的比较,进一步说明对秋的深情是没有国别,没有人种阶级的差别的。而中国的“秋士”因其独特的人生经历,老而不得志,对秋味的感悟也往往特别深。

(3)你如何理解文末这句话“南国的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明确:比喻。多角度表达了南北方秋的差别。味道薄厚、充实程度、肥美程度以及规模上的差别。

五、教师小结

本篇文章中,作者选取故都的一间小院,看漏光秋草,听驯鸽飞声、落蕊蝉鸣,在北国的寻常巷陌里,体味秋的清、静、悲凉,字里行间充满作者对故都的深深的眷恋和内心的悲凉,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六、课后作业

2.《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篇二

1、教学内容分析。《故都的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篇的教学内容,它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那个时代,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的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2、教学三维目标的确定。知识与能力: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语言鉴赏能力、文字运用能力;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美读、涵咏散文的能力。把握“感时生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社会变革中,知识分子的苦闷、抑郁,珍惜现在的美好的时光,热爱生活。

3、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一是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整体感知作者扣住文眼,从三个方面描写景物并赞美故都的秋,进一步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二是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的深层内涵和感受作品蕴含的人文精神。

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3.诗中的秋教学设计 篇三

一、点题目

我首先要求学生读题悟题, 借助审题以透视文章的灵魂, 意在培养学生审题以悟文的好习惯。 《故都的秋》这个题目很清晰地告诉我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 即北平, “秋”字确定了描写的中心内容, 题目暗示了所写之秋是故都北平所特有的。 由此引入课文描写的中心——秋色, 引出“识别概括景物特色的重点句”和“标出景物描写重点段”这两个整体认读的思考, 为学生尽快打开自读局面导向最佳航向。

二、点整体

我要求学生采用观其大略的跳读法, 快速识别概括景物特色的词句, 标出集中写景的重点段。 在这一环节里可适当点拨学生用瞻前顾后找散文文眼这一快速把握散文要义的诀窍解决这一问题。 运用这一方法, 学生很快从课文中找出清、静、悲凉是故都秋的特色, 然后让学生确定学习的主体和重点, 即文章集中写景的3—11段, 由此很自然地过渡到了第三步。

三、点重点

采用暂时丢下开篇二段和文末三段, 实行中心开花带动两头的战略, 截取了3—11段集中与景的主体部分, 着力点拨观秋色、闻秋色、品秋味, 力求穷其味、得其妙、悟其理、通其技。 故都的“清”不是清新清丽, 而是凄清冷清, 它主要是由特定景色的触发产生的心理感受; 故都的静不是恬静娴静, 而是孤寂沉静, 它主要是由特定的声响触动引起的主观感受;故都的“悲凉”寓于声色物象交融的意境之中, 冷清色里聚凉意, 寂静声中蓄悲感。 秋色、秋声、秋味, 便是悟读《故都的秋》相辅相成的三要素。 因此, 得秋味, 必先观秋色、闻秋声。 观秋色, 须先识秋色、辨秋色, 进而感秋色;闻秋声, 须先识秋声、辨秋声, 进而感秋声。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我首先进行范读点拨, 为了渲染悲凉的氛围, 我找来一盘用排箫演奏的名为《秋梦》的音乐磁带, 伴随低沉的乐曲, 我朗诵的声音舒缓、深厚、沉静, 无奈, 把郁达夫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里那种深远的忧虑和孤独的冷落, 把渗透在故都秋色之中的淡淡的悲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然后要求学生顺着我的配乐诵读导引, 圈起文中呈现色彩的词语, 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 目的是利用配乐范读的情境点拨, 把学生引入特定的秋境之中, 强化在粗知阶段整体认读的感受;其次, 识、辨、感的逐层引爆, 点拨学生借助耳闻目睹的整体感受辅助精妙之处的深入理解, 比如, 为什么牵牛花以淡红者最下? 雨后话秋为何要高调长腔?指导点拨学生在把握了“清、静、悲凉”的宗旨下, 沿着“以情驭景, 以景显情”的思路探寻, 类似细微之妙学生能够很快入其境、品其味, 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 宏观把握以指导微观理解的品读习惯。 最后, 点拨学生对照相关资料中背景资料的介绍, 进一步理解这样写景的合理性, 感悟文章的精妙。

四、拨难点

本文主笔部分选材上有一个疑点看似疏忽实为精妙:既然写秋色为何回避暖色闹景? 对此, 学生要依据相关资料了解本文产生的时代背景、 故都秋的特色及对此的感受等多方面加以品味, 绝大多数同学通过粗知细品后都能明确因当时白色恐怖, 内忧外患, 作者心境不好, 所以喜好冷色调, 总想找宁静处, 即写自然之秋, 抒内心之愁, 正是这篇散文突出的特色。本文主笔之外还有两个看似游离实则妙笔的疑点: 一是为何要写北国之外的南国之秋? 二是第十二段的大段议论有无必要? 我点出这两个问题, 是从以宾陪主的艺术辩证法上, 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 鲜明的对比和深刻的理喻是突出景物特色, 充实篇章内容, 深化文章主题的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这一环节要求不需深究, 点到即止, 意在培养学生根据主次恰当安排详略的读书好习惯。

五、理要点

我将文章主笔部分的秋色、秋声、秋味内容, 清晰地写在黑板上, 并将景与情的内容用不同色彩的粉笔区分开来, 借助相互联系的框线标示, 让学生通过完善板书的形式写出本文重点内容, 即“以情驭景, 以景显情”的表达技巧, 点拨学生对着板书自我总结要点, 对照消化重点, 明确学习目标, 意在培养学生善抓要点、及时总结的好习惯。

六、做迁移

借助投影显示的两首短诗的选词填空练习, 点拨学生借助课内所学“以情驭景, 以景显情”的技法, 用于课外阅读实践, 使学生在迁移训练中巩固所学知识, 发展运用能力, 完成由“学会”到“会学”的智能转换。

总之, 从整个教学程序看,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点题目是导入定向, 点整体是宏观粗知, 点重点是微观细品, 拨难点是掘进深化, 理要点是总结固本, 做迁移是发展提高, 通过由粗到细、由主到次、层层递进的六步点拨法, 使学生了解到郁达夫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皆着我之色彩”, 自始至终笼上了一层浓郁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情, 从而完成了对这篇文章重点的理解。

摘要:《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先生的散文名篇, 本课的重点:一是领会“以情驭景, 以景显情”的表达技巧;二是体会散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特点。难点是领悟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那种清、静、悲凉的思想感情的合理性。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 作者采用逐层推进的六步点拨教学法, 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关键词:六步点拨教学法,《故都的秋》,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杜云航.故都的秋.教学方法探究[J].新课程, 2014, (8) :79.

[2]刘高伟, 梁俊敏.故都的秋一文的教学探讨[J].快乐阅读, 2012, (25) :46.

4.《故都的秋》主旨争鸣及教学处理 篇四

关于《故都的秋》一文的主旨,历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拟就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作简要概述,并就如何进行教学处理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主旨争鸣

1.颂秋说

原巧花老师《一曲悲凉的颂歌——郁达夫〈故都的秋〉解读》一文认为,作家写作《故都的秋》是为了颂秋。从客观方面看,“‘清、静、悲凉正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从主观方面讲,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的冷落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①。

罗崇祥老师《郁达夫的悲凉颂歌——〈故都的秋〉》一文也持同样的观点:“郁达夫以忧伤、悲凉的感情基调,怀着对故都的眷恋之情低声吟唱出了一曲故都之秋的悲凉颂歌。”②

2﹒悲赏说

马彦红老师《试论〈故都的秋〉的思想情趣》认为,作者通过景物的描绘,抒发了“悲秋”与“赏秋”的感情。由“悲秋”而“悲情”,由“赏秋”而“激情”③。这种“悲秋”与“赏秋”的双重矛盾,正是旧中国知识分子在苦闷与希望的徘徊中,无可奈何地生发出的“悲”、“赏”的矛盾思想的真实反映。

3﹒颓唐情调说

易前良先生《悠悠的态度,颓唐的情调——〈故都的秋〉赏析》认为,《故都的秋》所要表现的是作者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悠悠的态度,以及由此而流露出的深切苍凉颓唐的美。易先生指出,19世纪衰老颓败的北平是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逐步走向衰微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而“传统文化在与时俱进的世界潮流中于事无补,对饱受传统文化濡养的知识分子来说,却具有极大的亲和力”,“现实的天空中布满了阴霾,知识分子用它浇心中的块垒,愈浇愈愁,愈愁而愈浇,久而久之,在中国文人心灵中积淀成一种颓唐的审美心理定势,悠悠地陶醉于传统的精致美感里”④,因此,生性感伤纤弱、性情飘逸的郁达夫更容易趋尚这种陶醉。

4﹒恋国忧国忧民说

邱洪慧老师《悲秋情怀与恋国情结的融合——评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认为,“在深沉、悲凉的故都的秋的表面,实则透着作者对故都、故国——祖国的无限的眷恋、向往和挚爱之情”⑤。邱文援引郁达夫大量的语句论述“爱国主义像一根红线贯穿了郁达夫的一生”这一观点,同时结合景物描写进行比照分析,指出“这大量笔墨勾勒、渲染出的沉郁、幽远、悲凉的秋景……是作者热烈的爱国心和无力改变现状的矛盾心理交织着的一曲爱国的秋的悲歌”。

张树生先生《〈故都的秋〉的写境艺术及其情感背景》认为,《故都的秋》具有“色调清静怡适、悲凉深沉”、“滋味快而且沉”⑥的特点。该文之所以如此,取决于郁达夫当时的处境和心境。《故都的秋》中表现的正是郁达夫面对民族危机汹涌于心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5﹒陶醉自然、钟情文化说

段崇轩先生在《故都的魅力在哪里》中指出,故都之所以能吸引、感动郁达夫,一是由于故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为大批的现代知识分子提供了广阔的政治舞台”;二是由于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使其“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让无数现代知识分子安居在一种博大而温馨的精神家园里”。因此,“故都的自然和人文,接通了他最深层的文化心理,他在这里感觉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安宁、充实和满足”⑦。

陈元娟老师《〈故都的秋〉文化内蕴浅析》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提出《故都的秋》是作家“细品文化,追求恬静”的观点。陈老师列举郁达夫描写北平的一些句子,如“五六百年来文化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等等,指出郁达夫“‘不远千里赶到北平为的是细品数百年荟萃的文化,保有这自己民族的精神财富。”⑧

6﹒礼赞、感伤说

孙廷忠先生《爱的悲啼——郁达夫〈故都的秋〉象征意蕴探》指出,《故都的秋》运用象征与写实的艺术手法,表达了对20世纪40年代故都北京城的礼赞和感伤之情。“以‘皇城为代表的‘故都破落而颓废的人文景观象,暗示着中华‘首善之区可爱中的可悲,于貌似客观地再现中充溢着作者精神的‘自叙传和主观的外化:为以‘皇城所代表的老大帝国的破落和衰败而悲凉。”对于“都市闲人”,孙先生有着独特的理解。他认为,这些“都市闲人”“在那风雨倏忽的清秋时节,表面温文尔雅得令人可爱,温良敦厚,从容恬静得教人可亲,然而透过这文质彬彬的神态,缓慢悠闲的谈吐,却是一副听天由命,任世态炎凉,逆来顺受,怯懦而麻木不仁的众生相,教人可怜又可悲”⑨。

王茂恒先生的《〈故都的秋〉的审美情感和抒情方式》从郁达夫超功利的人生态度这一角度,提出了与孙廷忠先生相近的观点。认为《故都的秋》“既表现了‘秋严厉、萧索的一面,又表现了‘秋深沉、幽远的一面,处处使人感到‘中国的秋的深味”,“表达他对故都之秋的礼赞和挚爱之情”⑩。

7﹒关注生命、执著追美说

付水怒先生《悲凉背后的独特情怀———品味〈故都的秋〉》认为,《故都的秋》“蕴涵着作者一以贯之的对普通卑微生命的关注与赞赏,体现了作者心中对美的执著追求和独特理解”。在付先生看来,郁达夫“以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勾勒出‘小院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和‘胜日秋果五幅故都秋景图,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彰显着普通生命的本色”,“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輥?輯?訛

8﹒恬静闲适说

苏建忠老师在《不清不静不悲凉》一文中也对“清”“静”和“悲凉”提出自己的见解。“‘清字当为‘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之意。‘来得清,即是指这秋来得纯正,来得彻底”,“‘静字当为‘没有声音之意。‘来得静即是指这秋来得悄无声息”,“‘来得悲凉是说这秋的到来能够使人产生悲凉之感”。因此,他认为,“文章中所表现的并不是‘悲凉之感,而是一种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一种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輥?輰?訛。

9﹒“秋士”心态说

钱虹教授《渴慕清静的秋士心态与细、清、真的艺术追求》一文认为,“对于南方的秋天的遗憾与不满,促使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北上青岛,又从青岛赶来北平‘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輥?輱?訛。她从“清、静、悲凉”之中读到了作家“之所以那样痴迷、留恋北方的清秋以至不惜贬抑南方‘赏玩不到十足的秋意的内心隐衷”,因为郁达夫本人崇尚小品文的“清”与“真”,所以才能写出“北国秋天特有的清高、清朗、清净、清闲与清幽,使人原本浮躁、郁热、烦闷、浑浊的心绪得到净化与升华”。因此《故都的秋》反映的是作家“渴慕清净安宁、远避纷争嘈杂的‘秋士心态”。

10﹒灵魂的清醒与独立说

邓宇萍、胡峡在《灵魂在高处——郁达夫〈故都的秋〉解析》一文中指出,作家将“北方那种淳朴厚重、清醒安静,与南方追名逐利、浑浑沌沌的生活状态形成鲜明对比”,“赋予了秋更高的人格内涵,打破了一般文人学士只把秋当成忧愁伤感的抒写对象的局限”,文章主旨也就“并非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是忧郁伤感的悲秋情怀。而是一反常规,以别样的秋境写出了高雅脱俗、清淡纯朴的人生境界。表现出对真实自然、纯净安详的生活状态的追求”。“这种心态追求正好体现了作者不附媚于庸众、敢于横清流而卓立,保持高尚的情操与坚定的人生态度;自有面对芸芸众生,我自灵魂在高处的清醒与独立”?輥?輲?訛。

11﹒追求说

陈鹤、廖敏两位老师在《消沉只是表象,追求才是本质——读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中指出,郁达夫是以“欣赏与调侃的神态”写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作家既有“一种渴望沉醉的心理”,又有“在灰色理想之外的另一种严肃的不懈的努力”,“通过外界的感发,内心自省,从而使自我坚强起来”,“不再是玩弄自己、欺骗自己的人,而是将痛苦担负在肩,背起生活十字架的强者,尤其是在他呼唤了以生命换秋天之后,就更是一位赎罪的耶稣,但愿在苦痛中拯救和完善自己的形象了”。因此,从全文看“郁达夫的这种审美倾向本质上不是厌弃人生,而是热爱人生,消沉只是他的表象,反抗才是实质”?輥?輳?訛。

12﹒趣味说

孙绍振教授在《〈故都的秋〉:悲凉美、雅趣和俗趣》一文中运用“还原法”论证《故都的秋》乃是表现了作家独特的审美趣味——“大雅大俗”这一观点。孙先生在“还原”时将老舍《济南的秋天》与郁达夫《故都的秋》作对比,指出“老舍对于色彩的欣赏显然偏重于鲜艳;而郁达夫恰恰相反是逃避鲜艳的”,“郁达夫所营造的故都之美在于超越了大都市的喧嚣,更具乡野的宁静和自然的境界”,故而显示出“超越了日常的世俗的趣味的”“含着‘高雅的意味”的“淡雅”?輥?輴?訛。

13﹒文化乡愁说

肖震山《郁达夫悲秋心理背景下的文化乡愁》一文认为,郁达夫笔下北平的秋天,“是他偏执情感观照下的心灵季候,是苍茫心绪和历史沧桑感与故都风物的化合”。在本质上,这是他对中国历史的深刻体认,对文化传统的深深眷恋,对理想主义与浪漫精神的执著守望。郁的这类作品“既是文人士大夫悲秋伤世文学传统的延续,也是由于对离乱现实的切肤之痛,它传达了郁达夫悲秋心理背景下的文化乡愁”?輥?輵?訛。

14﹒追寻深沉说

江锡铨教授的《追寻深沉——〈故都的秋〉赏析》认为,“《故都的秋》写于一九三四年八月。在这篇散文中,作者郁达夫描绘了故都北京秋天如诗如画的、几乎臻于完美的风物景致,表达了对于故都清秋的虔诚向往与崇仰。那是一种超常的深情”?輥?輶?訛。因为追寻深沉,所以《故都的秋》“更像是一首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秋声赋》,是对金色的、成熟的、蕴藉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礼赞和追寻”;因为追寻深沉,所以《故都的秋》更能反映作家写作前后的思想情绪——“抑南扬北”,“对于人在南国之秋中只能‘混混沌沌度日的鄙夷,似乎还保留着‘决计离开杭州的余愤。”

15﹒众因说

胡群秧老师在《对〈故都的秋〉的一点探索》一文中认为,郁达夫之所以在《故都的秋》中流露出忧郁感、孤独感、冷落感,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由郁达夫的家庭背景、求学之路、事业挫折、婚姻纠葛及社会环境原因使然。?輥?輷?訛胡老师进而以大量的篇幅对上述5个方面的原因进行了一一分析,指出《故都的秋》中流露出的情感以及所要表达的主题乃是众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教学处理

综观上述各家观点,不难看出,论者基本上是从社会背景、政治背景、作家身世背景、思想状况、生活状况、审美情趣,乃至婚姻遭遇等方面,作为切入文本、解读文本、寻求主旨的依据。或侧重一两个方面,或侧重多个方面,论证都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与说服力,读者很难是此非彼,并甑别出一个能统摄其余的观点。这就给老师的教学处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此,我们提供几种方法供老师们参考。

1﹒遵循一说,单面拓展

意谓只选取一种观点,在单一层面上拓展,从而将文本的解读引向深入,使课堂呈现出深度认识的美。比如张俊峰老师在《〈故都的秋〉备教策略》中,这样设计教学的切入点:

“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这段文字至少给我们留下了两处“空白”:一是“秋士”出自哪里?它为什么会成为成语?欧阳子的《秋声赋》与苏东坡的《赤壁赋》这两篇赏秋文章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有关赏秋的诗文还有哪些名家名篇?二是中国的文人与秋到底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呢??輦?輮?訛

这一目标只取“秋士说”,但又没有在主旨意蕴上多作纠缠,而是从文本的“空白”入手,既有横向的联系,又有纵向的拓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尽可能地深入认识与感悟“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管选取何种主旨观点切入,都必须立足文本,引导学生披文入情,进行切实有效的探求,而不能架空分析,作机械的比附与抽象的说教。

2.介绍众说,引导探究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而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故都的秋》的主旨的多样性为这一理念的实施提供了契机。学习中,教师可以将上述观点介绍给学生,启发和引导学生走出教室,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自主确定研究重点,借助作家评传、期刊资料、网络资源等,进行研究性学习,最终以研究性小论文的形式在全班交流。

3﹒回避主旨,品析美点

诗性的语言是《故都的秋》的美点之一。文章语言精美,内涵丰富,耐人咀嚼。教学中,不纠缠于主旨,不将文中的审美意象作实景解读,不与作家的生活遭际等外在的因素牵连,而将目标定位在品析语言韵味上同样不失为一种可取的教学设计。如有的老师先将文章第3段进行这样的改写:

在北平,你步出门去,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间房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茶,坐在院中,你会看到蓝色的天,飞过的鸽子,你还能看到透过槐树射下来的日光,也会注意到墙壁腰上的牵牛花。如果你观察仔细, 你还会注意到牵牛花下长着秋草。

然后让学生将该文与原文对照,找出两段文字的差别,从而在师生共同的品析中,达成认识:平淡的叙事、平淡的语言,是不能打动读者的。郁达夫注意细节的描写,以渲染清幽之境;注意选用恰当的修饰词语,以突出环境特点;注意在行文中融进孤独、寂寞、悲凉,寄情于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这样的教学处理既能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感悟作家的情怀,又能让学生深刻体会作家语言运用的技巧,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此外,意与境融的意境美、情意相谐的内涵美、意象构成的组合美、素淡清幽的色彩美、美妙动听的音乐美,以及写景与哲思完美结合的结构美,等等,都是文章的美点。仔细品读这些美点同样也能让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滋养。

————————

注释:

①《名作欣赏》,2005年第9期。

②《甘肃教育》,2006年第8期。

③《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④《名作欣赏》,2002年第5期。

⑤《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7期。

⑥《语文学刊》,2002年第5期。

⑦《中学语文园地》,2002年第10期。

⑧《文学教育》,2008年第5期。

⑨《名作欣赏》,2007年第8期。

⑩《阅读与鉴赏(高中版)》,2004年第12期。

⑾《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⑿《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7年第11期。

⒀《名作欣赏》,2004年第8期。

⒁《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2期。

⒂《中学语文》,2004年第7期。

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⒄《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⒅《名作欣赏》,2002年第5期。

⒆《语文学刊》,2006年第1期。

⒇《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7年第7~8期。

5.诗中有画诗中有禅 篇五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他少年得志,很早即进入官场。早年颇有远大抱负,中年后因官场倾轧,灰心失意,经安禄山之乱后,思想更加消沉,欲求归隐而不可得,便过起亦官亦隐的生活。“退朝之后,焚香烛坐,以诵禅为事。”(《旧唐书·王维传》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后,每日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自得其乐。晚年则沉湎于佛家的恬静心境中,诗中的“禅”(即禅理、禅趣)更浓。

这首《过香积寺》是诗人的名作之一。诗题中的“过”,与孟浩然《过故人庄》的“过”相同,是“访问”“探望”的意思。

既是去访香积寺,却又从“不知”说起;“不知”而又要去访,足见诗人寄情山水的洒脱不羁的情趣。正因为“不知”,诗人便步入茫茫的山林中去寻找,行不数里就来到云雾缭绕的山峰之下。此句正面是写人“入云峰”,实则是映衬出香积寺的幽邃深远。二、三两联,是写诗人在深山密林中的所见所闻。先看三、四句,古木参天的丛林中,杳无人迹,忽然耳边传来隐隐的钟声,在山谷中回响。这钟声非但没有冲淡环境的安静,反而增添了几分“鸟鸣山更幽”的安谧。这钟声是从哪儿传来的呢?“何处”一词,含蓄而巧妙地表现了诗人寻觅知音的急切心情。五、六两句,仍然意在表现环境的幽冷。“泉声咽危石”,写山中危石耸立,流泉受到阻遏,只能缓慢地、时断时续地流淌。它们在嶙峋的岩石间艰难地穿行,水流声变得细小了,低沉了,暗哑了,仿佛痛苦地发出幽咽之声。“咽”字用得极其准确、生动。下一句“日色冷青松”,描写深山青松,树密阴浓,日光照射在松林间,因受到阴暗环境的影响,而呈现出寒冷的色调。“日色”本是视觉意象,诗人却用表示触觉感受的“冷”来形容它,使视觉向触觉转移,从而相互交通,这就深刻而传神地表现出一种幽僻的感受,可谓新奇绝妙。赵殿成在《诗境浅说》中评论道:“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昔人所谓诗眼是也。”这一联,寥寥十个字,就把泉声、危石、日色和青松四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泉声的幽咽与日色之凄冷相互衬托,深僻冷寂之境顿出。通过一番苦苦的搜索,诗人在天快黑时终于找到了香积寺,看到了寺前的“空潭”。这里的“空”,正如“空山新雨后”(《山居秋暝》)的“空”,不能理解为一无所有,而是含有宁静的意思。诗人面对空阔幽静的水潭,不由想起一则佛教故事:在西方的一个水潭中,曾有一毒龙藏身,屡屡伤害百姓。佛门高僧以无边的佛法降服了毒龙,使其离潭而去,永不伤人。佛法可以制毒龙,也可以克制世人心中的俗念啊。“安禅”为佛家术语,即安静地打坐,在这里指佛家思想;“毒龙”用以比喻世俗之人的欲望。

6.浅析离别诗中的情感 篇六

一、凄切哀伤的, 读之断人肠。

“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 好去莫回头。” (白居易《南浦别》) “西风袅袅”的秋天, 秋风萧瑟, 木叶飘零, 好友凄凄而别, 离人虽已登舟而去, 但他频频回过头来, 默默而“看”。离人心中言语难以表达的千种离愁、万般情思, 都从这一“看”中表露出来。从这个“看”字, 我们仿佛看到那离人踽踽的身影、愁郁的面容和睫毛间闪动的泪花。他的每“一看”, 自然引起送行人“肠一断”, 涌起阵阵酸楚。最后, 诗人劝慰离人“好去莫回头”———你安心去吧, 不要再回头了。此情此景, 怎不令人顿生离忧、倍增离愁?另外, “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 如何过得今宵去。” (周紫芝《踏莎行》) 黄昏时刻已经被无穷无尽的离愁所苦, 主人公便就担心今晚将如何度过。“送君南浦泪如丝, 君向东州使我愁。” (王维《送别》) “荆吴相接水为乡, 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这些诗都因离别而幽怨悱恻, 悲情满怀, 黯然销魂之状如在眼前。

二、慷慨豁达的, 吟咏见真情。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王勃从眼前的送别情景推开一步, 说:四海之内只要有自己的知音, 纵然彼此相隔天涯也如同在近邻。朋友即将上任, 劝慰他不要为远别而悲伤;虽然远隔天涯, 但友谊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淡薄, 朋友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虽为送别诗, 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劝慰勉励友人, 不作哀伤之别, 表现出旷达、爽朗的胸襟, 我们也读出了作者送行的深情厚意。高适的《别董大》更是以开阔的胸襟, 豪迈的语调, 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 鼓舞人心:“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 天下哪个不知道你啊!话说得响亮有力, 于慰藉中充满信心和力量, 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 去拼搏。这类诗以它的真诚情谊和坚强信念为离别之情涂上了另一种豪放昂扬的色彩。

三、慷慨悲壮的, 品味长精神。

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 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 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 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 惟留汉将功。”此诗不落一般送别诗缠绵于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 从大处着眼, 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勿使燕然上, 惟留汉将功”, 作者激励友人希望他扬名塞外, 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汉将功绩, 也要有我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 读来如闻战鼓, 有气壮山河之势。陆龟蒙的《别离》:“丈夫非无泪, 不洒离别间。杖剑对尊酒, 耻为游子颜。蝮蛇一螫手, 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 离别何足叹。”“丈夫非无泪, 不洒离别间”, 下笔挺拔刚健, 调子高昂, 勾勒出主人公坚强刚毅的性格, “杖剑对尊酒, 耻为游子颜”, 描画出大丈夫威武潇洒的壮伟形象。“蝮蛇螫手, 壮士解腕”, 壮士不惜把自己的手腕斩断, 以去患除毒, 保全生命。在这里形象地体现出壮士为了事业的成功和理想的实现而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所志在功名, 离别何足叹”点明壮士怀抱强烈的建功立业的志向, 为达此目的, 甚至不惜“解腕”。那么, 眼前的离别在他的心目中自然不算一回事了, 哪里值得叹息呢!这些诗, 叙离别而全无依依不舍的离愁别怨, 写得慷慨激昂, 给人以壮美的感受。

四、坦露心志的, 诵之扼腕惜。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辛渐是诗人的同乡, 辛渐返乡, 亲友一定要问到诗人的情况, 所以诗人送别辛渐时特别嘱托他:“家乡的亲友如果问到我现在的情况, 你就说, 我的为人就像那晶莹剔透的一块冰, 装在洁白的玉壶之中。”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莹纯洁的冰心, 传达出自己虽被贬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

7.白居易诗中晒薪水 篇七

白居易早年当户曹时, 说自己“俸钱四五万, 月可奉晨昏。”三十五岁时, 白居易官至县尉, 在此任上, 他写下了一首《观刈麦》, 诗中写道:“今我何功德, 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 岁晏有余粮。”对自己不事稼穑而岁入三百石的俸禄深表惭愧。

三十七岁时, 白居易获得了个左拾遗的职位, 工资一下子翻了几番。他在诗中写道:“月惭谏纸二千张, 岁愧俸钱三十万。”

五十多岁时, 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此时的薪水让他的生活颇为舒适, 于是留下了这样的诗句:“云我五十余, 未是苦老人。刺史二千石, 亦不为贫贱。”

五十四岁时, 他当上了苏州刺史, 任职一年半后, 便于次年九月被罢官。在《题新馆》中他对任苏州刺史间薪俸这样记载:“十万户州尤觉贵, 二千石禄敢言贫?”待遇确实不错。此后, 白居易工资年年看涨, 为太子少傅时是“月俸百千官二品”。太和七年, 白居易又被授予太子宾客分司的职位, “俸钱七八万, 给受无虚月”。

然而白居易晚景凄凉, 特别是70岁停职时, 薪水也停发了。只好“先卖南坊十亩园, 次卖东郭五顷田”, “然后兼卖所居宅”, 干脆连房子也卖了。即便如此, 他还“但恐此钱用不尽, 即先朝露归夜泉”, 怕自己那点钱还没花完, 这辈子就没了。这是他一生最困窘的时期。

好在半年以后, 他以刑部尚书复出, 这才又得到一份俸禄, 他在临死之前还不忘留下《自咏老身示诸家属》, 最后晒一晒工资:“寿及七十五, 俸沾五十千。”

白居易的这些“工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十分独特而又弥足珍贵, 为研究唐代的官俸制度乃至唐代社会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数据, 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8.谈“诗中有画” 篇八

【关键词】境界幽远;白描手法;形外见意

怎样的诗才真是诗中有画呢?依笔者的粗浅体会,约有以下三点:

第一,要境界幽远。不言而喻,所谓诗中有画,当然是指诗的意境。但怎样的意境才算有画意呢?我们不妨以杜甫的《王宰山水图歌》为例来体会。杜甫赞美王宰山水图的诗中说:“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原来画境所贵,就在于能够描绘出平远寥阔之势,在于以小见大,以微知著。诗也是如此。“诗中有画”就是诗不仅要有诗情,更须有画意,也就是说,要境界幽远,气象宏阔。就以王维的诗为例,五言如“江流天际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七言如“城上青仙如屋里,东家流水人西邻”(《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六言如“同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田园乐》)这些诗句,都能描绘出幽远寥阔的景象,因而可谓“诗中有画”。王维以外,李白也是描摩平远之势的高手。五言如“山随平野尽,江如大荒流”(《渡荆门》);七言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燃之广陵》)。

第二,要用白描手法。诗中所吟咏,无论是山水,或是人物,是动态或是静态,都必须浅谈着笔,白描勾勒,例如王维的“欲投人宿处,隔水问樵夫”(《终南山》);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贾岛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隐者不遇》);卢纶的“欲将轻骑遂,大雪满弓刀”(《塞下曲》);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以及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洲西涧》)等等,以上这些诗句,都是有人物,有动有静,人物对应,动静各宜的优雅画面。读这些诗,只有体味到诗人白描手法的简妙,才能领会得出诗的神韵;也只有从观画的角度探索诗的境界,才能寻味到诗人的构思精巧。

9.论苏轼诗中自然美 篇九

苏轼,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北宋接触的文学家、书画家,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是经历北宋中期到后期的文学大家, 他的诗词沿袭了北宋中期以欧阳修为代表的诗词特点, 将诗词和文章等多种文学风格推向了北宋的最高峰。苏轼将毕生精力都注入到了诗词创作中, 他强调文学反应的社会生活, 崇尚将内心情感和自然热爱融入于诗词创作中去, 倡导创新, 讲究“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作为著名的文学家, 苏轼有较高的创作成就, 他的诗词开辟了豪放派的词风的特点, 对宋代的文学影响极大;作为书画家, 他擅长将自然风景和人文文化融入到画中, 做到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苏轼的一生可谓经历坎坷, 仕途不顺、对官场的不满使他内心有了超凡脱俗的豪放情怀, 但同时, 苏轼在很多风景如画的地方生活过, 这就熏陶出了他对自然美的美好憧憬。因此, 他的很多诗词也不乏流露出强烈的自然美之情。

2、案例分析——苏轼诗中的自然美

无论古今还是中外, 人们对大自然的美好憧憬和喜爱从未消浅, 人们崇尚自然, 享受自然, 从大自然中获得生活感悟, 自然是朴素、雄浑、清新、典雅、纯净等一切美好字眼的象征。自然强调天工, 不饰雕琢。中国从古至今, 自然美一直是源远流长的审美品格, 而很多文学家和艺术家也在他们的作品中毫无保留地展示了“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

苏轼的诗词题材非常广泛, 其咏叹自然的作品也非常多, 内容十分丰富。这些诗词常常寄情于景, 带着深厚的自我感情, 因景生情, 因物寓理, 情理交融, 将情景物三者统一结合, 韵味无穷。苏轼一生遨游四方, 饱览各地山河风光, 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 所以, 他的一大部分诗主要都在于写景, 抒发对自然山水无限的热爱之情。

苏轼善于运用比喻手法借景抒情, 使景物更具生动性和活泼性, 鲜明生动。例如, 在《望海楼晚景五绝》中“海上涛头一线来, 楼前只顾雪成堆。从今潮上君需上, 更看银山十二回”, 将海潮来临时掀起的浩瀚白浪比作雪堆和银山, 用很形象的实物让人联想到海浪翻腾的壮阔画面, 栩栩如生, 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能够强烈的感受到壮阔的自然之美, 达到了景难写却如在眼前的艺术效果。又如, 在《润州甘露寺弹筝》中“换取吾家双凤槽, 遗作三峡孤猿号, 与君合奏芳春调, 啄木飞来霜树杪”, 将三峡孤猿的啼鸣声比作是琵琶声, 将啄木鸟啄木的声音比作筝之声, 让人产生一种共鸣感, 通过声音的遐想就能想象当时安详静谧的和谐的自然氛围, 有种如闻其声之感。又如, 在诗《舟中夜起》中“威风萧萧吹菰蒲, 开门看雨月满湖”, 将雨声比喻成风出动菰蒲的声音, 运用了曲喻的手法, 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让人有种夜晚安详逸美的情愫。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被誉为“千古绝唱”, 是豪放词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开篇即景抒情, 布置了一个宽阔悠久的空间背景, 将宏壮的大江之景同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 让人不仅看到了大江的汹涌澎湃, 对雄壮的自然风光叹为观止, 同时又起到了一个启下的作用, 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英雄气概, 将读者带入历史的沉思中, 唤起无限遐想。诗中描述了赤壁雄伟壮阔的景象:陡峭的山崖只穿云霄, 汹涌的波涛猛烈拍击这江岸, 滔滔江水卷起千层浪花, 让人有种惊涛骇浪的惊险画面, 使人心胸顿时为之开阔, 仿佛浩浩江水就在眼前, 壮阔的自然风光刹那映入眼帘。苏轼的诗词《念奴娇》有种“江山如画”的震撼之美, 诗人像是作画一样将大自然的雄伟画卷形象生动的展现在人们眼前, 同时又在自然中得到情感的寄托, 可谓形声兼备, 富于动感, 情景交融。这首诗感慨古今, 雄伟壮阔, 气势磅礴, 将人带入江山如画的壮观景色和无限的历史沉思当中, 让人有无限思绪, 融情于景, 感叹历史, 情、景理集于一体, 给人地动山摇的艺术力量之美, 表达了作者豪放的自然美的情怀。

苏轼曾提出“诗画本一律, 天工与清新”的思想, 指出“凡诗文无论平奇、浓淡, 总以自然为贵”, 而苏轼的事也是遵循这种思想的, 他的诗词总是自然流出, 信手拈来, 毫无矫揉造作之嫌, 不假修饰, 器宇轩昂, 属有自然之美。苏轼推崇好诗一些胸臆, 强调自然抒发, 有酣畅淋漓之痛快, 这种自然美的情境, 是由内而发的, 毫无雕饰, 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 不矫揉造作, 不需要任何的定式, 便可以通过自然的描述抒发内心最真的情感。在《书黄子思集后》中“苏李之成天, 曹刘之自得, 陶谢之超然, 盖亦至矣”, 这里通过“天成”、“自得”、“超然”等词可以看出苏轼非常崇尚自然之美。

苏轼写景的游记, 可以用炉火纯青来形容, 在捕捉自然景物的特色与美好之时还将情趣寄寓于此。如《石钟山记》, 触景生情, 即兴而作, 借景寓理, 达到诗情画意和理趣和谐统一的境界。这是一篇游记散文, 文章在优美的意境中逐步展开:“至暮夜月明,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仞, 如猛兽奇鬼, 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 闻人声亦惊起, 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或曰, 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 而大声发于水上, 噌吰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 寥寥几笔就将整个幽静而又阴森的画面描绘的栩栩如生, 让读者恍如亲身经历一般, 苏轼这种具有象征性的描写手法, 来源于自身的阅历的积累和深厚的感情情怀, 因此, 其文章中流露的自然之美, 绝非纯粹的自然风光的描述, 更多的是一种美好情感的表达, 让人感同身受。

结语

苏轼是一个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细腻的人, 他用对生活的感悟和无穷的智慧抒写了一首又一首传奇之作, 在诗词中流露出自然之美, 表达真切情感, 他的诗词是一种旷世的艺术美, 是后人的宝贵财富。

摘要:苏轼在宋代文学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著作的诗词豪放且不失细腻。本文首先简单的阐述了苏轼的生平经历和诗词特点, 然后以具体诗词案例分析苏轼诗中反应的自然美和显露的情感表达, 以期通过对苏轼诗词的鉴赏, 让人们更深刻地感受到古代文人的历史背景和价值情感。

关键词:苏轼,诗词,自然美

参考文献

[1]骆霞, 论苏轼诗的自然美[J], 文学教育, 2008 (7) 。

[2]林语堂, 苏东坡传[M].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1。

[3]苏轼, 苏轼诗集 ([清]王文浩辑注, 孔凡礼点校) [M], 中华书局, , 1982。

10.诗中数字 篇十

1.花自飘零水自流

2.零丁洋里叹零丁

3.零落成泥碾作尘

4.零落依草木

5.我舞影零乱

诗中“一”

1.一行白鹭上青天

2.晴空一鹤排云上

3.千里江陵一日还

4.柳暗花明又一村

5.一片孤城万仞山

诗中“二”

1.霜叶红于二月花

2.二月春风似剪刀

3.二十三年弃置身

4.二十四桥明月夜

5.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中“三”

1.烟花三月下扬州

2.烽火连三月

3.飞流直下三千尺

4.对影成三人

5.池上碧苔三四点

诗中“四”

1.黄四娘家花满蹊

2.人间四月芳菲尽

3.四面边声连角起

4.池上碧苔三四点

5.南朝四百八十寺

诗中“五”

1.风烟望五津

2.五十弦翻塞外声

3.收取关山五十州

4.五月人倍忙

5.闻到龙标过五溪

诗中“六”

1.六宫粉黛无颜色

2.毕竟西湖六月中

3.亭台六七座

4.六朝如梦鸟空啼

5.六军不发无奈何

诗中“七”

1.亭台六七座

2.七八个星天外

3.七月七日长生殿

4.阿老龙钟七十强

5.七叶珥汉貂

诗中“八”

1.胡天八月即飞雪

2.名成八阵图

3.八月湖水平

4.八百里分麾下炙

5.南朝四百八十寺

诗中“九”

1.疑是银河落九天

2.九曲黄河万里沙

3.一封朝奏九重天

4.崔九堂前几度闻

5.八九十枝花

诗中“十”

1.十年生死两茫茫

2.金樽清酒斗十千

3.二十三年弃置身

4.南朝四百八十寺

5.收取关山五十州

诗中“百”

1.东风无力百花残

2.北风卷地百草折

3.吏禄三百石

4.各领风骚数百年

5.百川东到海

诗中“千”

1.窗含西岭千秋雪

2.千树万树梨花开

3.飞来山上千寻塔

4.千山鸟飞绝

5.桃花潭水深千尺

诗中“万”

1.轻舟已过万重山

2.病树前头万木春

3.死去元知万事空

4.千朵万朵压枝低

上一篇:陈店中学食品安全规范管理月工作总结下一篇:给情人的情人节送花祝福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