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共8篇)
1.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 篇一
青少年的自我意识
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如幼年期,青少年期,成熟期,中老年期等。在这之中,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全面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在自身的成长中发挥特殊作用的时期。这一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状况具有很大的意义,它决定着青少年能否健康成功地走完一生。
自我意识指人自己对自己的意识、即主体自我对客体的自我的意识,其主要心理成分有:自我认识(如自己对自己的知觉观察、思考、想像、判断、分析评价等)、自我体验(如自己对自己的接纳、肯定、喜爱、尊重的情况等)、自我控制(如自我动机、自我理想、自我监督、自我塑造、自我克制等)。自我意识是人类意识的最具本质的特征,正因为人有自我意识、人才成为一个清醒的个体,能动的个体,一个知已知彼的个体。自我意识是一个人的人格的核心因素,健全的自我意识对青少年成长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下面介绍一下良好的自我意识在青少年发展中的具体作用:
第一,健全的自我意识关系到青少年的全面成长和成熟。
第二,健全的自我意识关系到青少年自我资源的开发。
第三,健全的自我意识关系到青少年真正的独立性的发展。
第四,健全的自我意识关系着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加强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很重要。这需要从多方面做工作,此处
只就教育工作者如何对青少年进行引导提出几点对策性的建议。
第一,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即使之对自己有一个较全面而客观的评
价。首先要提高他们探究自我的积极性,将认识和了解自己看成一件乐事。同时,要帮助其积极积累自我经验和生活经验,从而形成一个衡量自己的尺度。
比如只有知道什么是善和恶才能评价出自己的为人,什么是聪明和愚笨才能评价出自己的智慧水准,什么是成熟和幼稚才能评价自己的发展程度。否则,就会发生偏差。其次是疏通自我信息渠道,自我认识的根据无非是将自己与他比、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比、与自己行为的结果比。这三个渠道都必须是畅通的,信息是丰富多样的,否则只凭个别信息作自我判断则必然失误。再次是要进行有效的社会比较,即对各渠道的各类信息也要综合处理,比如与别人比较就不可以只和比自己强或比自己差得太远的人比,否则亦会出现认识中的主观性;同时还要引导青少年形成自我剖析和反省的习惯,要有勇于肯定和勇于否定自己的气概。当然,认识自我方法是很多的,可以进行心理测验,可以进行自我鉴定,可以与朋友同学谈心、写日记、举行各种适合青少年特点的团队、班级活动等。
第二,让每个青少年都“接纳”自己。有些“差生”本来并不差,有些学
生本来很优秀但却常自寻烦恼。还有些学生明明有许多不足,但却整天停留在想象或幻想中。这类学生共同问题是不能面对自我现实,也就是不接纳自己。由于不接纳,可能产生的心态是自卑、自以为是、把想象当现实、过度自我防卫或陷入无端的焦虑之中。因此,教师就要引导他们面对自我现实,冷静而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成功与失败、自己的优点与不足、自己的自然条件(如长相外貌、出身等),心平气和。要明了自己的优点与成功是宝贵的自我财富,缺点是可以克服的,失败也无什么了不起,至于长相、外貌、出身,这些无法由自己主宰的因素则不去计较它。更主要的是让青少年感到自己的唯一性和独特性,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未来发展的价值,自己的社会责任与义务。这样他们就会面对自己而不至于逃避现实或歪曲现实,并能产生一种真正的人的自尊,有了自尊就
有了自信,也有了成长的一个重要前提。
第三,帮助青少年进行自我激励。即帮助青少年增强自我动机,使之产生
和保持积极向上、开发自我的愿望,以至在一定情况下,动机的强烈程度可达到急不可耐的程度。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青少年的自我动机水平状况。以学习动机为例,那些总是被知识的内在奥秘吸引,如饥似渴地钻研的学生的学习动机才是处于最高水平的学习动机。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通过课内外观察、谈话,也可使用动机测量表进行量化探讨。其次是帮助青少年强化自我动机。一开始在自我修养、学习、工作中可给一些轻松而容易完成的任务,使之体会满足感、成功感,一步步增加要求,同时给以认识上的指导和榜样引路;另外值得指出的是由于环境条件的复杂,干扰青少年自我动机的因素可有很多,如拜金主义、享乐至上的观念等,因此,在培养青少年自我激励方面还需要注意排除这些干扰。
第四,帮助青少年实行自我管理。即让青少年练习自己管理自己,而不是
别人替他管理他自己。青少年的行为总是处在被他人和社会监督和强制下,这是目前教育中的一个弊端,如学生只在老师监督下才守纪律、完成作业、遵守社会公德,一旦失去监督就觉得如获大赦。学习自我管理,首先是了解自己。包括了解自己发展的现状与可能,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其次是确定自我期望值,使之积极而适当。过低不利于前进和发展,过高易导致挫折,再次是要锻炼坚强的意志。改变自己并非易事,原因是个体身上的某些不良心理与行为习惯已是多年塑造,带有顽固性。再则各种内部与外部干扰也会成为阻力。如无顽强的自我拼搏精神,则很难改变。青少年的特点是在自我管理时缺乏坚毅性。同时还要针对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自我管理,因各个起点可能不同。最后,应
提出的是老师还应教给学生自我管理的具体办法。例如怎样制定计划,怎样确定自我目标,怎样克服自己的缺点,怎样与干扰作斗争,怎样确定自我目标,怎样克服自己的缺点,怎样与干扰作斗争,怎样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等。对心理治疗中的有些方法,如示范法、自我肯定训练、厌恶疗法、音乐疗法、意义疗法等,也可加以借鉴。
第五,帮助青少年发掘自我潜能。即让青少年尽可能了解自己潜能,并加以利用,防止自己埋没自己。这对个人来讲也是一种新的自我发现。许多学生之所以把自己看得平平淡淡,认为自己无能,自己低人一等,自己“倒霉”,自己无前途,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自己的一面和自己的表面。教育者应努力使之去看另一面和深层面,比如引导学生克服已经形成的错误的自我形象。有的学生自幼被父母或其他长者说成“成不了大器”、“没出息”、“只是个做××活的材料”,这其中有成人的偏见,也有成人的苦心,但是这种看法讲得多了,孩子就会将自己归于某一类人,认同错误的形象,对自己的另一方面的素质视而不见。又如引导学生从成功和愉快的经验中发现自己的潜能。每个学生都有许多成功和愉快的经验,然而一般都是随便放过去了,事实上这类经验有时虽然不起眼,但却预示着某人在某些方面的潜力以至奇才。再如可从周围人对学生的看法中让学生进行分析。有时别人的眼光更敏锐,有时别人无意间的评价也可能就是一个孩子的重要的闪光点。发掘潜力的途径非常多,只要去引导,每个青少年均有潜力可开发,关键在于教育者是否教给了他们发掘自身潜力的能力和办法。
第六,帮助青少年提高自我调适的水平。也就是增强青少年的适应能力,让青少年学会通过自我调节,应对各种生活压力,经常保持心理平衡。这方面
目前普及的资料日益增多,本文不再赘述。
我坚信增强自我意识,一定能使青少年积极主动发展,不仅在当前能顺利地渡过青少年时期,也能为其一生的有效生存与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 篇二
一、同伴交往促进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自我概念是自我认识中的组成部分, 是自己对个人本身的一种印象的感受, 这其中就包括了个人的性格、态度、身体能力以及思想等各方面的内容的认识, 它是由众多的价值标准、信念信仰以及态度等标杆所构成的认知结构。自我概念将个人的所有个性的东西联系在一起, 包括习惯、思想、能力和观念以及情感态度等, 并将这些运用在一切的行为经验中, 这些概念形成于社会交往中, 一开始的表现便是同伴之间的交往。
幼儿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 就是幼儿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进行消化与理解, 逐渐认识、了解自己, 并使自我概念进一步形成与发展。根据国外著名的心理学家库利和米德所提出的“镜我理论”, 我们可以得知, 幼儿通过自己相应的行为镜像而形成“镜像自我”, 从而实现自我概念的形成。这个理论的核心就是将幼儿比作了一面镜子, 然后用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表情以及评价来给自己定位, 形成一定的自我界定自我概念。但是实际情况中, 不是所有人的评价都能相同的影响着幼儿的, 那些能够影响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 并对幼儿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的那些人就被称为“重要他人”。在幼儿成长的不同时期发展的不同阶段, 扮演幼儿成长途中的“重要他人”角色的人也在随时变化着。一般来说, 学前时期重要他人是家长;小学时期的重要他人是教师, 教师在这个时候起到的作用就开始超越了家长。而到了中学阶段, 同伴的作用开始凸现出来影响着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幼儿越来越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增加的, 通过了解外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界定以及自身的体验从而形成自己不同阶段不同水平的自我概念。对于幼儿来说, 同伴的态度与看法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与在乎, 发挥着比父母和教师更大的价值作用。当幼儿的行为得不到家长和教师的关注时, 幼儿就会对自我产生怀疑, 并且会缺乏认同感。同伴交往有利于幼儿接触社会这个大家庭并进一步了解这个大家庭, 知道自己在这个家庭中扮演着一种什么样的角色, 对社会架构有自己的认知。另外, 同伴交往也减少了幼儿有可能因为缺少同伴之间的交往与沟通造成的自卑感、被拒绝等不好的影响。
二、同伴交往影响着幼儿的自尊的形成与发展
自尊是自我意识体验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直接影响着幼儿自我体验的形成与发展。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 大多数时间都是和同伴待在一起的, 因而同伴对于幼儿成长中的自尊的成长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对于一些心理比较敏感的幼儿来说, 同伴交往对于幼儿自我体验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具体表现为幼儿自尊的发展, 而同伴交往又受幼儿与同伴之间交往的亲密程度两个方面影响着。通过研究发现, 一般自尊心较强的幼儿就是那些与小朋友关系较为密切, 同伴关系比较和谐、相互满意程度、接受程度高的幼儿。
幼儿的成长过程中, 同伴交往对其自我体验的发展, 即幼儿自尊的成长与发展的主要影响在:第一, 密切和谐的同伴交往关系有利于幼儿之间相互合作与配合的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 从而减轻当今社会生活压力给幼儿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二, 由于同伴之间的交往都是选择有一定共同点的同伴作为交往对象的, 这便有利于他们建立统一的认识观与世界观、价值观, 从而使得幼儿的自尊等自我体验有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第三, 由于在交往过程中, 相互的满意程度与接收程度、喜欢程度都是很高的, 所以幼儿的自我成就感与归属感就有很大的增强, 这就有利于幼儿心理承受能力的增强与提升。然而, 幼儿间的同伴交往与自我体验、自尊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着的, 具体表现就是遭到同伴拒绝的幼儿通常就是自尊水平不怎么高的幼儿。
三、同伴交往促进幼儿的自我控制的形成与发展
幼儿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其自身的各方面素质也在逐渐提高, 同伴交往的对象也越来越丰富, 同伴交往对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也越来越大。自我控制是指自己在目的不能顺利实现的情况下, 对自我行为的抑制或是控制乃至改变行为发生的一种能力, 而幼儿一开始是不具备这种能力的, 还没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只能受着欲望冲动的支配, 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 一般都不能长时间地从事一件事情。等到稍大长到三、四岁以后, 幼儿开始进入幼儿园, 通过和小朋友的接触和交往, 幼儿会慢慢地形成对自我的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认可遵循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控制自己的一些行为的做法是有价值的。比如, 幼儿根据这一道德要求, 意识到控制住一些冲动的行为, 对所遇到的不好的难题不进行攻击的行为就是正确的。因此, 幼儿通过与同伴的交往能逐渐实现对自身价值的内化, 最终促进自我控制的发展。而幼儿自我控制技能的获得主要是通过社会中的交往来获取, 通过在与他人、与同伴之间的交往过程中, 观察他人的行为并进行模仿来实现控制自我行为。同伴之间的交往是一种平等的交往, 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通过不断地与同伴进行交往, 给幼儿提供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 促进幼儿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 这种影响也会随之扩大。4—5岁的幼儿是获得有效交往技巧的关键期, 幼儿的同伴交往的质量高低, 也会影响着幼儿自我控制的形成与进一步发展, 因此, 良好的同伴交往不仅能促进幼儿社会化的形成, 还能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 同伴交往在幼儿成长时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加强幼儿中的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而自我意识作为幼儿独立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助于幼儿逐步走向成熟。但是, 这是相对漫长的过程, 家长和教师都不可操之过急。通过分析同伴交往与幼儿园自我意识的发展, 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幼儿成长时期同伴交往对于幼儿自我概念、自尊以及自我控制所起的重要作用, 而且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 其作用也将越来越大。
摘要:同伴交往在幼儿成长时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加强幼儿中的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自我意识作为幼儿独立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助于幼儿逐步走向成熟。通过研究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情况, 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幼儿的发展特点, 从而正确引导幼儿的成长。本文将从幼儿的自我概念、自尊以及自我控制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进而指出同伴交往对幼儿自我意识的重要性。
关键词:同伴交往,幼儿,自我意识
参考文献
[1]高军.同伴交往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6 (S1) :163.
[2]肖霞.幼儿同伴交往活动中自我表露的探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5) :41-43.
[3]任春红, 刘丽, 毕嵘.乌鲁木齐市3~6岁民汉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培养的比较研究[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6 (4) :93-97.
[4]桑标, 徐轶丽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与其日常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4) :14-15.
3.论培养青少年健康的自我意识 篇三
一、健康的自我意识的几个要素
健康的自我意识的特征表现为:正确的自我认知、客观的自我评价、良好的自我调控、积极的自我提升和不断的自我成长。
自我不是自私,不是小我。它是一个中性的个体概念。了解自我、分析自我是心理成熟、完善的标志行为。对自我有正确的分析、认识,然后不断学习、调控、完善是个体形成健康心理、品德,完善自我所必须的条件;个体能够从自我认知、反思、听取他人评价,对照优秀榜样,最后形成对自己的一个客观的自我评价,是反映个体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历程。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长处、短处。对外在的刺激,内在的矛盾,能够调控自我的反应和行为程度,防止自我失范、行为失据,是形成健康自我意识必备的因素;自我意识的功能是为了自我提升、自我发展。一个健康的自我意识必定具有助于自我提升、有助于自我健康发展。这也是检验健康的自我意识的重要结果。
要成就健康的自我意识,关键在于:良好的自我认识、自我图式、自我体验、自我调控、自我导向。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是首要成分。它是自我感觉、自我图式、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综合,其中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的结果,代表一个人自我认识的水平。
而自我图式指:受经验影响,形成的一种成型的对自我的认知习惯和概括方式。“是一种关于自我的有组织的知识结构,它来自于过去经验,引导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加工。”这种认知图式既影响着对别人的看法,也左右着对自我的看法。它告诉我们:自我意识是主客观的统一。人的经验、实践对形成自我意识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教育对自我意识的形成,可以发挥一定的影响和作用。
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即主我对客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客我达到主我的要求,便产生积极的自我体验、自信满满。相反,如果客我没有达到主我的要求,便产生否定的自我体验,自责自怨。所以,自我体验常表现为自尊、自信、自豪、羞耻、成功感、失败感等。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情感表现,自信是对自我能力的情感表现。这种情感和态度会引导自我增强等其它自我意识方面的作用。
自我调控指“个人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它是人所特有的,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的对象的人的高级活动。”它是通过自我判断、自我要求、自我平衡等机制来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进行主动的调节。通过判断,做出行动或是制动的决定,通过自我要求不断做出调整。
自我导向,是对自我发展的目标定位。是确定自己应该达到的有关自我的标准和目标体系。自我导向是自我发展的方向,可以分为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
在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到上述几个因素的相互关系: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基础;自我图式是自我意识的重要工作方式;自我体验是重要动力因素;自我调控是一种控制机制;自我导向是一种发展指南。
二、培养青少年健康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性
自我意识不是自我,是自我的一部分。人格、自我、自我意识都是中性的描述性概念。具体到对一个人的具体的自我意识,可能显现出:有的属于健康的范畴,有的属于不健康的范畴。健康的人格,必定呈现出一个健康的自我,也必定有一个健康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重要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意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人类能够改造客观世界,在于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自我意识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主观能动反映。自我意识通过对自己的思想、行为的反思、评判,从而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思想行为。影响自我和人格。真如人们所说的那样:“自我意识是人的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性结构中的自我调节系统。”这种自我调节,自然会左右和影响人对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
自我意识的主观能动作用,体现了人类理性的杰出能力,体现了理性的伟大。当然,自我意识的这种理性能力,是人脑的功能和实践经验结合的产物。
教育培养人,发展人,其重要的一面就是:发展完善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育把关注探索人的自我意识作为基础,显得很有必要。
2.自我意识是主体性的重要因素
自我意识,让人认识到了自己。确立了主体的我。所以,自我意识是形成主体性的重要因素。人是主体是教育的基本解释。培养人的健康的主体性是教育的基本目的。所以,重视对人的自我意识的关注、培养,是培养人的主体性的基础。
3.自我意识是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主要动力
教育的最好作用,是引导人在正确的方向上自我发展,所谓“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各项潜能的充分发展,完成人的最好的自我实现,即成人。
而人的自我发展,首要基础是了解自己的需要,感受需要的迫切。要为自我发展制订规划、寻找路径。要为自我发展确定目标。要评价和感受目标达成度,确定自我实现与否。所有这一切,都来自于自我意识的操作、控制。是确定自我发展的需要;是自我意识判断自我实现的结果。所以,健康的自我意识促成良好的自我发展,赋予自我实现以积极的意义。
4.自我意识是道德内化的主要依靠
德育的目标是道德内化。要让学生对所学的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内化成自己的道德修养、个性品德。离不开自我意识在其间发挥的重要作用。道德知识,只有经过自我意识的评判,才能决定是否纳入个人认同范围;道德情感只有经过自我意识的感受,才可成为铭心刻的感动;道德意志只有经过自我意识的控制和坚持,才能得到坚守;道德行为也只有在自我意识的驱使下,才能得以实现。所以,要使道德教育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必须抓住自我意识这个关节点。
5.自我意识是认识社会形成社会角色的重要基础
教育的功能之一是:帮助人从个体的人变成社会的人。自我意识是对自我的认识,包括: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个人的交往从自己向他人乃至社会的扩大的过程。认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定位人与人的关系、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因此,一个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合理承担自己社会角色的人,一定是有健康的自我意识的人,反之,人与社会的适应就会存在问题,给个人、给社会都会造成不和谐的困境。有人说,和谐社会,包括三个方面: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人与自己的和谐。而人与自己的和谐,靠的就是健康的自我意识。没有人与自己的和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就难以保证。所以,自我意识关乎个人也关乎社会。
三、如何发挥学校在培养
青少年健康的自我意识方面的作用
1.确立学校在培养青少年健康自我意识方面的责任
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期。心理学家普遍认为,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第一个飞跃期是婴儿期)。而此后的青年时期,又是自我意识的成形期。也就是说,在青少年时期,人的自我意识经过又一次的飞跃发展并趋于成形。是自我意识发展过程的高峰时期。抓住这一阶段,培养学生健康的自我意识是为其一生幸福,奠定良好基础的关键。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出发点和基础。对其发展,进行正确引导,施加科学、健康的影响,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专业化、系统化的操作。这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难以完全包揽的教育内容。作为提供专业服务的学校,理应承担这方面的工作。
当前,一些青少年乃至成年人缺乏健康的自我意识,而造成的许多人格不健全,过于自私;对他人、对社会认识的偏激;无视法律道德,思维与行为偏执等等个人问题,最终引起的社会问题。都应当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思。我们要认真研究人的自我意识发展规律,研究科学有效的教育措施,制订相关的教育培养计划。把培养青少年健康的自我意识,作为我们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落实、全面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职。
2.认清青少年自我意识形成规律,有的放矢开展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
中学时期,包括初中(11~16岁)、高中(17~18岁)是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关键时期。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初中学生,成人感的自主意识爆发。为了强调平等、尊重的成人体验。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关注同龄人的评价,关注自己的权力。独立甚至逆反心理随之而起。高中学生逐步形成自我概念:关注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自我同一性确立,成为自我意识的困惑问题。作为学校教育,要深入把握青少年自我意识形成的规律特点。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要把握规律,制订系统完整的教育计划。如确立健康的自我意识教育目标,不同年龄段,根据成长发展规律,制订相应目标;根据各年龄段特点,安排相应的教育内容;对于初中学生侧重以帮助学生认识逆反期的心理,进行自我认识教育,帮助他们理性认识自己的个人形象;认识同伴关系,引导他们确立人生榜样。高中阶段要侧重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自我接纳,较好地确立自我同一感。引导他们思考生涯规划、潜质开发、自我效能,帮助形成自我引导能力、自我发展能力。
3.发挥学校教育在培养健康自我意识上的优势,加大教育力度,营造良好交往环境
在培养青少年健康自我意识方面,学校既负有教育责任,又具备教育优势。首先,学校是教育的专门场所,拥有专业的优势和文化的优势。要发挥好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其次,学校具有独特的交往环境。自我意识,虽然是一个面对个人自己的事,但是自我概念以及对自我认识图式的建立,都是需要认知参照和认知实践的。而学校提供的同学交往、师生交往的学习生活是最好的培养自我意识的学习实践活动,是家庭教育环境无法替代的。再则,学校教育提供的知识学习、实践活动等等除了发挥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功能,还为学习者提供了心理发展历程。通过参与学校的学习活动、交往活动、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从而推进自我发展。这是必要的进入社会前的心理预备期,必要的自我意识发展期。学校教育这种模式,已经历几百年的历史,这是人类好几代人进入现代社会、适应现代社会的共同孵化期。它的合理性、有效性已被历史所证明。
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应该是针对培养健康自我意识的主题,进行专门的探索,总结规律。进一步更精准地发挥学校教育在这方面的作用。为此,学校要真正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思想、心理的发展规律和需求。
不断提高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提高教育的专业能力和水平。要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为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提供空间、提供指导。要注意营造学校良好的交往环境,弘扬正气、追求真理,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
4.培养健康的自我意识,并将其列入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校德育的目标是完成立德树人的使命。德育要产生效果,首先要立足于人,立足于活生生的个体的人。长期以来,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一直是我们强调的道德原则之一。可能是因为这一原因,许多个体的、私人的因子,被我们打入冷宫,没有加以关注。造成的代价是:德育脱离活生生的个体,不接地气,没有针对性,缺乏实效。德育要立足活生生的个体,必须直面自我、个性、私我、小我。只有这样,才能使德育面对真人,解决真问题,取得实效。自我意识是个人的思想所具有的特殊功能。是认识的起点,也是建立道德观念的起点。中华传统文化探讨人的道德基础有孟子著名的“四端”说:“测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四端说”强调人的道德要根植于人的内心,来源于内心的情感体验,是强调自我意识的一种体现。当代德育研究也公认:道德的关键在于内化。道德行为必须根植于内心的判断、评价、感受,最终形成行为习惯。这一切都整合在自我意识之中。同样,人的自我概念、自我图式、自我评价都无法脱离道德的社会标准。社会道德标准、是非标准是完成自我同一性的重要方面。所以,自我意识必然是包含社会道德的意识。个人的道德品行必须根植于个人意识。此外,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只有根植于人的自我意识才能真正形成。总之,不关注自我意识,就不会有真正的、可信的德育的发生。
因此,开展德育要以关注自我意识开始,把培养健康的自我意识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这显得很重要。当教师通过科学的方式、理性的要求、道德的规范、人性的需要,帮助年轻一代建立起健康的自我意识时,就是学校德育工作为个人影响及为社会和谐做出的最大贡献。
4.自我意识及其发展的三个阶段 篇四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的认识及对周围事物关系的各种体验。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成熟,大约经过了20多年的时间。初生时,人们并不能区分自己和非自己的东西,生活在主客体未分化的状态;七八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即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听到自己的名字会做出明确的反应;两岁左右的儿童,掌握第一个人称代词“我”,在自我意识的形成中是一大飞跃;三岁左右的儿童,开始出现羞耻感、占有心,要求“我自己来”(要求自主性),其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但是,这一时期的幼儿,其行为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以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来认识和投射外部世界。因此这一时期的自我意识被认为是生理自我时期,也有人称之为自我中心期,它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从三岁到青春期,是社会教化对个体影响最深刻的时期,也是角色学习的重要时期。儿童在幼儿园、小学、中学接受正规教育,通过在游戏、学习、劳动等活动中不断地练习、模仿和认同,逐渐习得社会规范,形成各种角色观念,如性别角色、家庭角色、同伴角色、学校中的角色等,并能有意识地调节控制自己的行动。虽然儿童也积极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但他们主要依据别人的观点去评价事物、认识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也服从于权威或同伴的评价。因此,这一时期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被称之为“社会自我”发展阶段,也称之为“客观化”时期。从青春发育期到青年后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其间自我意识经过三个阶段逐步趋向成熟,这三个阶段是:
1、分化
进入青春期以后,个体的视线由外向内转移,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内心体验,于是个体自我分裂为两部分: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主体自我处于自我意识的主体地位,起观察者、评价者和调节者的作用;客体自我在自我意识中处客体地位,充当被观察、被评价和被调节的角色。经过分化,个体开始认识和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进入心理自我的发展时期,也可以说进入了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观化”的时期。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2、矛盾
自我意识的分化,引起了自我意识内部的矛盾,使青年开始感受到儿童期从未体会到的种种内心冲突和思想斗争。自我意识的矛盾最突出地表现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理想自我往往与主体自我相联系,反映了个体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体现了一定社会要求和道德准则的内化情况;现实自我则往往与客体自我相联系,反映了个体实际上是怎样的人,体现了个体各方面的实际发展情况。自我意识的矛盾就是当“主体自我”去考察、认识和评价“客体自我”时,常常会发现“现实自我”不能符合“理想自我”,于是出现了心理不平衡,即自我的分裂。为此,他们常常感到内心困惑、苦闷和烦恼,甚至迷茫不解。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对青年期的心理发展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3、统一
5.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策略 篇五
关键词:自我意识 发展 策略
自我意识是自己对过去、现在和将来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包括意识到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形态、健康程度等)、心理特征(如气质类型、性格特点、能力水平、爱好特长等)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之间的关系(如自己的人际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从结构上来说,自我意识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三个部分构成。自我意识对个体的心理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分析,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都是自我意识出了问题。由于大学生对自己认识不清晰、不准确,不能正确对待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从而导致自卑、自负、与社会作对等心理问题出现。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从自我意识的结构出发,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
自我认识是个体对主体自身状况及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认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三个方面。所谓的自我观察,就是将自己的心理活动作为被观察的对象,自己观察自己,即如古人所说的,人要“吾日三省吾身”;而自我分析是个体把从自身的思想与行为所观察到的情况加以分析、综合,在此基础上概括出自己个性品质中的本质特点,找出有别于他人的重要特点;在自我观察和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品德及其他方面的社会价值做出判断,形成自我评价。
要想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首先自我观察要全面,对所有属于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和社会关系都要进行细致的观察;其次,自我分析要科学,对自己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要总结概括,并作出科学的分析;最后,自我评价要适当、正确,既不能高估自己,也不能看低自己。
(一)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在自我认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我观察不够全面,尤其是对自己的心理特征和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观察得不够。让这样的学生描述自己时,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答案:“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特长,”“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能力,” “我不知道我在同学中的地位如何”等等。
2、自我分析不科学,有一部分学生只总结自己的优点,忽略了缺点,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只总结自己的缺点,忽略了自己的优点。常见的说法是:“这件事情没做好,全怨他们几个,要是我自己做,肯定能成功。”“这件事情没做好,责任全在我,我没有能力。”
3、自我评价不恰当,突出表现为两个极端,即或者过高估计自己,或者过低评价自己。常见的答案有:“老师,这件事情别交给我,我什么都做不好。”“凭我的水平,干啥都没问题。”
(二)提高大学生自我认识水平的策略
没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就不会产生适度的自我体验,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要采取有效的策略,促进大学生自我认识水平的提高。
1、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观察。有一个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就是让学生每天睡觉前回顾自己一天的经历,并回答几个问题:“我今天都做了什么事情?我是怎么表现的?同学们支持我的做法吗?”„„经常坚持去做,学生就可以学会全面地观察自己。
2、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分析。教育者可以就学生的某一具体表现给学生做分析示范,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分析自己。
3、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具体方法有:(1)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调整自我评价。
(2)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3)通过自己的活动成果和表现来认识
自己,评价自己。
二、增强大学生的自我体验程度
所谓的自我体验,是个体对自我认识的结果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也就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如果客观的我满足了主观的我的需要就会产生肯定的自我体验,否则就会产生否定的自我体验。自我体验的内容很丰富,主要有自尊感、自信感、成功感和自卑感等。所谓的自尊感,也称自尊心,是指人们希望在群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享有一定的声誉、获得良好的评价等需要得到满足时产生的自我体验;自信感是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所承担的任务进行判断时而产生的自我体验;成功感是在实现目标过程中获得成就时产生的自我体验;而自卑感是个体过低评价自己、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时的自我体验。
(一)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在自我体验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尊感过强。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对独生子女的教养中,每一个父母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让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有了进步及时表扬,有了缺点不忍心批评,使孩子误以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最好的,没人可比。而到了人才岌岌的大学校园以后,自己原来的优势显现不出来了,优越感没有了,不分析原因,又不愿意服输,所以在学习和生活中争强好胜,甚至怨恨他人。
2、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强烈。由于对自己评价过低、经常遭遇挫折、容貌欠佳、智能相对落后、家长专制、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家庭不完整等等原因,导致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放弃追求,自怨、自怜、自卑。
3、体验不到成功。由于不能恰当地评价自己,大学生给自己设定的抱负水平过高,无论取得什么样的成绩都不能让自己满意,所以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
(二)增强大学生自我体验程度的策略
1、指导学生体验真正的自尊感。按照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有五个层次,既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尊的需要是人的较高层次的需要。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教育要促使学生在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产生较高层次的需要,这样人才能不断前进,最后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人只有在产生了自尊的需要,而且自尊的需要得到了满足的情况下才能体验到自尊感。但是,教育者在促使学生产生自尊需要、体验自尊感的时候,要让学生知道,只有当自己的能力、品行、人格特点等被群体所认可时,他才能在群体中获得一定的地位、良好的声誉和评价,才能体验到真正的自尊,而因为偶然的成功或自以为是所带来的沾沾自喜不是自尊感。
2、指导学生增强自信,走出自卑。首先,教育者在学生稍有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其次,教育者要教学生学会赏识自己,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培养自信心;最后,教育这者要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价值是通过人的学识、品行、能力、人格魅力等内在的、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提高的素质中体现出来的,而不是通过自己无法改变的相貌、出身等来体现的。
3、指导学生合理定位自己的抱负水平。每个人对自己都抱有一定的期望,期望过高或期望过低都不会让人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会逐渐让人丧失自信,放弃追求。合理的抱负水平是建立在恰当的自我评价的基础上的,所以,只要学生能恰当地评价自己,就能给自己确定合理的抱负水平。
三、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自我监控是个体对自己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自觉而有目的的监督和控制,主要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所谓的自我检查,是个体在头脑中将自己的活动结果与活动的目的加以比较、对照的过程,以保证活动的预定目的与计划逐步得以实现;自我监督是一个人以其良心或内在的行为准则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实行监督,有人把它比作一个人内心的“道德法
庭”;而自我控制是主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的掌握。
(一)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在自我监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善于进行自我检查。主要表现为在行动时,随心所欲,走一步算一步,最后能取得什么结果就算什么结果,不是按照计划去调整行为,而是根据行为的结果来修改计划。
2、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监督。主要表现为社会道德准则没有内化为个人的品德,没有内在的行为准则,离开了外界的监督,就不能产生自觉的意志行动。
3、自我控制能力弱。主要表现为行为受他人和外界环境所左右,不能自觉发动应有的行为,不能主动控制不合时宜的行为。
(二)培养大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措施
1、指导学生善于自我检查。行动之前要确立目标,并根据现有的条件制定合理的行动计划。一般来说,如果不是遇到意外的、无法克服的困难,行动应该按照预定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在行动的进程中,要不断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一但发现行动偏离了计划,要及时调整行动。
2、指导学生有效进行自我监督。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领会社会道德准则、规范的实质,并将其内化为个人的品德,确立个人内在的行为准则,以此来监督自己的行为。
6.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 篇六
——不足与完善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转步入为大众化,我国高校学生弱势群体问题慢慢显现出来。高校学生弱势群体是由于各种原因,在心理承受力、家庭经济状况、人际交往等方面处于困境的高校学生群体,该群体的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必将影响其身心健康及高校自身的发展和校园的和谐稳定,继而对社会的稳定也将产生影响。大学生的身上存在不同程 度的自我接受、自我认同方面的问题。在目前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模式中,学生无法学习到全面、客观、积极的自我评价方法,因而很难达到自我的统合。因此,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完善至关重要。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的基本规律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急剧增长、迅速发展和趋于完善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表现出与其它阶段不同的独特的特征,是自我意识发展较为特殊的 一个阶段。其主要表现为: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冲突、自负与自卑的冲突、积极自我与消极自我的冲突、大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增强与片面性、自我控制、自我教育 能力有较大提高但仍存在不足。
关键词:意识发展的矛盾,成因,完善自我意识。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矛盾,自我意识中常见的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种:(1)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 在现实生活中,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合理的差距能够使人 不断进步、奋发有为,但是,如果差距过大,则有可能引起自我的分裂,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2)渴望交往与心灵闭锁的冲突 青少年时期,每个人都渴望着爱与友谊,渴望着交往与分享,渴望着自我价值得到 实现,希望成为群体中受尊敬与欢迎的人;然而另一方面,大学生总是不经意地将自己的心灵深藏起来,与同学有意无意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存在着戒备心理,不能完全敞开心扉交流。这也是大学生常常感到的“交往不如中学那么自如真诚”的原因所在。
(3)理智与情感的冲突 大学生情绪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容易两极分化,或高或低,波动性大,易冲动,不易控制。但随着身心的发展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渐渐成熟,在遇到客观问题时,既想满足自己情绪与情感的要求,又想服从于社会及他人的需求。(4)独立与依附的冲突 大学生生理与心理的成熟使它们渴望独立,以独立的个体面对生活、学习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但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与经验相对匮乏,当应急事件出现时,却又盼望亲人、老师和同学能够替自己分忧。另一方面,大学生心理上的独立与经济上的不独立也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在他们迫切希望摆脱约束、追求独立的同时,却又不可能真正摆脱家长和老师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对于某些独生子女来说,由于长期受到父母的溺爱,独立与依赖的矛盾就表现得尤为突出。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常常会给大学生带来不安或心理痛苦,他们总是力图通过自我探究来摆脱这种不安与痛苦。在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中,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调整和发展。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其自我意识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1)大学生更加注重对自己内在素质的认识 在中学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比较看重一些外在的东西,如身体、容貌、仪表等,到了大学阶段,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 变化不是说学生不看重外在的东西了,而是与外在的东西相比,他们更加注重内在的素质。(2)大学生的自我认识以肯定性评价为主从总体上看,现代的大学生看到更多的是自己的优势、优点。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一状况显示了当代大学生的自信、积极向上的心理姿态。但同时,过分看重自己的优势,而看不到自己的缺陷,这也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即盲目自大、目中无人的心理状态,而这是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3)存在高估或低估自我的倾向 大学生由于自我评价与自我体验发展不平衡,有时表现出高估自己的倾向,他们用自己之长比他人之短;有的学生 出现了盲目的抗拒心理,认为别的同学都有不如自己,甚至采用各种方式表现自己的能力,思想偏激、武断,因而出现错误的行为。这种自我扩张型的人行为上缺乏理智,情绪容易冲动,妄自夸大自我形象,幻想高于现实,当现实条件不如意时,就埋怨客观环境不佳,学业与品德向不良方向发展。另一种类型是低估自己,在大学生活和学习中积 累了更多的挫折和困难,自卑感严重,出现了焦虑和紧张,倾向于自我否定。这两种表现都说明大学生在自我控制方面更需要注意三种自
我结构因素由不平衡向平衡发展。(4)大学生的自我体验敏感性较大 青年期的学生对涉及到自我的一切事物都非常敏感,自尊心有突出的表现,在学习和各项活动中争强、好胜,一旦受挫和失败就会 产生内疚和压抑的情绪。成功与失败都会引起大学生强烈的情绪反应。
那么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问题要得到解决,我们首先要探究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问题的成因。(1)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 当代的大学生们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了过多的溺爱,在家里呼风唤雨,一切以自己为中心,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造成了过分高估自己的结果。而这样的大学生一旦受到挫折,还可能完全否定自己,走到另一个极端。在当今社会教育制度影响下,家长们过分重视对孩子进行智力教育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及个性教育,孩子们有了心理上的困惑却往往无法得到解决,日积月累之后形成了错误的自我评价。有些父母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并在无形之中给孩子过高的压力,当孩子无法实现父母的期望时,就会形成很低的自我评价。
(2)学校教育中缺乏合理的引导大学生们的自我意识问题有的是在中小学阶段就已经形成的。虽然中小学校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学生们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方面还存在着有待于提高的地方,尤其是在学生自我意识的引导方面。在目前的中小学校教育中,还存在着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的现象,这种评价学生的方式不利于学生们进行全面正确的自我评价。(3)社会观念的影响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社会也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当代大学生大都是改革开放以后的新生一代,他们对新鲜思想反映敏锐,接受彻底。他们比前代人更迫切的要求提倡自我,强调个性,张扬权利,独立意识显著增强。但是 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大学生们没有完全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很差,他们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却没有对人生的意义做出正确的思考,导致有些大学生们社会责任感缺失,行为消极,思想偏激,处于一种迷失自我的状态。(4)不恰当的相互比较 有的大学生在与同龄人的相互比较中会发现自己一些不如别人的地方,如身材、外 貌、交往与表达能力、家境等等,因而难免自惭形秽,产生自卑的心理。处在自我同一性发展关键时期的大学生对些问题尤其敏感,好胜心使他们不愿在任一方面落后于别人。然而人与人的情况毕竟不会完全相同,如果盲目地与别人做比较,则可能会过多地 关注自身的缺点,进而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
完善大学生自我意识的途径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期间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帮助大学生们完善自我意识。(1)正确地认识自我,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承 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对自我给予基本肯定。建立合乎自我实际情况的抱负水平,确立合适的理想自我。增强自尊和自信,培养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2).家庭教育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要充分了解并接受孩子的特点,既要看到孩子的优点,也看到他的不足,并经常与孩子进行交流,让孩子
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以平等的方式与 孩子进行交流。对孩子的期望水平要调整到恰当的水平,适合孩子的发展状况,避免给孩子带来过高的心理压力。(3)高校教育方面 开展专项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开展以完善大学的自我意识为目的的专项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协助学生掌握各种自我控制的方法,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开展有利于大学生们自我成长的活动,促使大学生们 达到自我的和谐与统一。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组织一些生涯教育,帮助学生规划大学生活;学生管 理部门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教师要加强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教育,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发挥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对大学学习生活充满兴趣。
7.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 篇七
近年来我国心理学家对自我意识的涵义也作了不少探讨, 比较普遍的观点有: (1) 自我意识就是关于自我的意识; (2) 自我意识是关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观念系统; (3) 自我意识就是自我; (4) 自我意识是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自我意识作为个体对自己内心世界和外在行为的主观内省, 是人的重要心理机能。大学生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低, 自我意识是否良好, 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成才和发展, 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急剧增长迅速发展和趋于完善的重要时期, 探明其中存在的问题, 寻求合适的培养途径, 有助于造就健康人格, 对于大学生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自我意识逐步分化、矛盾和统一
大学生一般处于青年中期, 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到了新阶段。出现了“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分化, 从而产生了自我意识的矛盾, 这种矛盾冲突一方面会使学生感到焦虑苦恼, 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也会促使他们努力改善现实自我, 修正不切实际的过高标准等来实现自我意识的统一。
2、自我评价能力增强
自我评价是对自己满意与否的一种心理体验, 其具有认识功能及自我防卫功能。当代大学生普遍意识到需要独立地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 因此, 通过自我观察、自我总结等手段较全面地分析评价自身的优缺点, 并评价社会现实或某一件事, 产生满意或不满意等一定的心理反应, 形成相应的抱负和期望。
3、自我控制能力提高
在以学生自理为主的大学学习的环境里, 大学生们需要自己安排学习、生活、活动, 解决问题, 他们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 逐步确定了一个新的自我, 带着有强烈的独立倾向, 充分发展和满足自己的独立性, 促进了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水平的提高。
4、自我意识的矛盾不断激化, 出现混乱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混乱通常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过高的自我评价, 另一种则是过低的自我评价。过低的自我评价的人, 往往会产生否定自己、拒绝接纳自我的心理倾向。他们的心理体验常伴随较多的自卑感等消极现象, 过高的自我评价则会使个体形成错误的不切实际的理想自我, 并认为理想我可以轻易实现。这种类型的大学生以我为中心, 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和不满。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往往导致过分自负或过分自卑这两大心理缺限, 形成的心理障碍。
5、自信心与自卑心的矛盾
这些大学生在中学时, 多数是学习尖子、班干部, 具有很强的优势心理, 高考中榜, 自信心进一步强化。进入大学后, 不少人很快发现自己难以继续成为人才甚至可能在竞争中落伍。不少学生对这种变化缺乏心理承受能力。还有一些学生自我完善的愿望过于强烈, 希望自己既博学多才, 一旦意识到自己与现实差距太大时, 导致对“现实自我”的强烈否定。
6、满足感与空虚感的矛盾
大学生经过几年的寒窗苦读和高考考场上的激烈竞争, 终于如愿以偿, 不免有些胜利后的满足感。但是轻松兴奋之余, 又感到心里缺少点什么。如果说中学时最主要的精神支柱和最明确的目标是上大学, 那么, 新的人生追求是什么?这对于大学生来说, 答案并不能很快寻觅到, 短时间内也不可能轻易树立起真正明确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方向, 因此产生了空虚感。
7、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新生入学后, 自我意识发展很快, 不仅自觉长大成人, 还有时代强者之感, 于是竭力摆脱他人的监督、控制和约束, 强烈要求独立自主。但由于他们的独立性并不完全, 加之缺乏独立生活的锻炼, 面对许多实际问题束手无策, 因此产生了主观要求独立和客观上不能完全独立的自我矛盾。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存在的问题
1、当代大学生自我控制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自我控制来讲,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逆反和顺从:第一, 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一种非理性的产物, 其具有以下特征:其一, 盲目性。一些大学生凡事不管正确还是不正确, 都盲目抵制。其二, 抵触性。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与社会的某些行为规范、道德要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相容性, 会产生消极对抗的态度。其三, 放纵性。具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往往听不进别人的忠告、批评, 我行我素。其四, 极端性。逆反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极端性的表露, 一些大学生对待别人要求自己做的事情, 常常是你让我干, 我偏不干。
第二, 顺从心理。有些大学生性格内向、独立能力差、无主见、甘当配角, 缺乏独立意识和对问题的独到见解, 具有趋同性, 缺少独当一面的勇气。
2、过强的自卑感与从众心理
自卑感是对自己不满, 一种自我否定的情感, 即对自己缺乏信心、缺乏独立主见, 其结果捍卫的是不健康的自我。从众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它是在群体舆论的压力下, 放弃个人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自我保护行为。有些大学生性格内向, 独立能力差, 缺乏独立意识和对问题的独到见解, 具有趋同性, 缺少独当一面的勇气。从众心理过强, 会使大学生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自我意识薄弱。
3、盲目心理和消极懒惰
对于大学生而言, 还有一种常见的心理偏差就是对自我缺乏正确的评价, 导致盲目心理, 进入到大学校园后, 对什么都感兴趣, 什么都想学, 什么都想去尝试。结果往往导致学习成绩或工作效率受到影响, 有的大学生认为寒窗十余载, 到了大学可以轻松自在了, 对学习不感兴趣, 对自我发展目标不明确, 对个人发展、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进行的主动积极的自我探索很少, 不能主动把自我的命运与集体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他们或者无所事事、虚度光阴, 或者沉溺于游戏、玩乐之中, 丝毫体现不出年青人蓬勃的朝气与振奋的精神。
4、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是客观存在的,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 一种是正确的理想的我占优势, 寻求积极的统一, 通过矛盾斗争达到统一;另一种是现实的我同理想的我距离太大, 通过努力仍无法接近目标, 或距离虽然不大而主观上缺乏自我驾驭的功能, 心理上常呈现一种消极的防御状态, 这类同学往往习惯了的或简单的努力, 去实现理想的我, 不但无法实现, 反而矛盾重重。说明大多数的大学生还是希望超越现实自我, 达到与理想自我和谐的境界。
大学生是时代的先锋, 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自我意识, 不仅是大学生追求自我发展, 创造人生幸福和成功的迫切需要, 更是国家和民族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有效途径。因此, 培养和塑造健康的大学生自我意识是大学教育义不容辞而又非常必要的现实任务。
参考文献
[1]马存芳.大学生自我意识研究述评[J].青海师专学报, 2006 (1) :82-85.[1]马存芳.大学生自我意识研究述评[J].青海师专学报, 2006 (1) :82-85.
[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15.[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15.
[3]金宏章, 任晓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2:46-48.[3]金宏章, 任晓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2:46-48.
[4]段鑫星, 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52-53.[4]段鑫星, 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52-53.
8.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 篇八
关键词: 校园足球 青少年学生 自我概念 发展关系
2009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的指导思想中说明“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青少年拼搏进取精神、团结合作的体育精神为宗旨”;2015年7月教育部等6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指出“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中国足协副主席王登峰在谈以校园足球带动学校体育工作中提到:“校园足球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体育是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体育除了教人学会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以外,还能促进学生智力发育,同时帮助学生养成团队合作、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坚韧不拔、永不服输的精神,所以体育在学生培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上一系列文件和王登峰同志的讲话表明国家发展校园足球的意志与决心,同时阐述出校园足球与学生自我概念发展具有紧密的相关关系。本文从校园足球的特点与作用结合自我概念发展的要素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校园足球与青少年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关系,旨在为校园足球的功能作用挖掘更深一层的理论基础,为推进校园足球的寻找广阔的发展空间。
1.校园足球的定义与意义
1.1校园足球的定义。
校园足球是指在校园或学校之间开展的一切有关于足球的活动。活动范围主要是校园,主体是学生,为学生提供了解足球文化、学习足球技术技能、参加足球竞技、参与足球比赛等学习与锻炼的平台。其主要包括:课堂足球教学、足球大课间、足球兴趣小组或足球俱乐部、学校足球队、校园班级足球联赛或校际间足球联赛五个方面。校园足球的核心是足球运动项目本身,它属于竞技运动范畴,具有竞技运动的共性特征,其社会蕴涵是整个足球行为过程的精神支柱,在足球运动过程中充分展现竞技运动的规则性、竞争性、挑战性、娱乐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不但对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有严格要求,同时对参与者形成强烈的争胜意识、规则意识、平等观念和集体主义观念;培养顽强的拼搏精神、高尚的社会公德及奉献精神和协作意识;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客观看待成功和失败,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特殊意义。
1.2校园足球的意义。
青少年校园足球战略定位为:扩大足球人口规模、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性工程。青少年校园足球基本定位为:育人为本,促进教育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支撑体育,奠基足球。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根本目标,在青少年中大力普及足球运动,充分发挥足球育人功能,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形成引领学校体育创新,提升青少年综合素养、培养高素质足球人才的新机制,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有力支撑。从青少年校园足球战略定位和基本定位看,都着重提到校园足球的育人功能,其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有广泛和深远意义。
毛泽东在《论体育之精神》中指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要求,因此必须依靠于活动。校园足球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强大感染力,可以吸引和召唤广大青少年。因此校园足球充当活动载体,在整个校园足球活动中可以提高青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为校园的体育文化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也为展现校园校貌和当代青少年的精神面貌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平台。
1.3校园足球的特点与作用。
校园足球的特点从足球的运动特点分析,它具有独立性与合作性相结合特性。说其独立性,它要求有个人技术,比如运球过人、传球的准确性、停球的稳定性、射门能力等需要个人的独立技术完成,从而形成独立的个人技术风格。从组织形式来说它具有整体性、对抗性、多变性、易行性的特点;说其合作性,任何足球比赛、游戏和大部分的练习都需要与他人配合完成。但校园足球与其他场合下的足球相比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1)场所固定,教学方式多样,教师质量高,设施比较完善;(2)受外界环境干扰小,避免假球和黑哨事件的发生,保证了其公平性和纯洁性;(3)学生之间差异小,便于管理和教学活动的开展。
校园足球的特点决定其相应功能作用:(1)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足球运动是一项全身性、综合性的集体运动项目,具有很高的健身价值。足球比赛时,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有球和无球活动,例如踢球、接球、运球、头顶球、抢断球等身体动作,以及奔跑、急停、转身、倒地、跳跃、冲撞等。这些身体运动能有效发展人的体能。(2)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能力。足球比赛时,双方激烈对抗,场上攻守频繁转换,局面变幻莫测,对运动员的感知觉、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都有较高的要求。足球运动是展示创新能力的场所,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体能和精湛的技术,而且要有很强的思维活动能力,及时提出或改变自己的技、战术意图从而采取有效的手段驾驭比赛。人们在自己的思维和实践过程中,只要能创造出新颖、独特的成果,便是创造。(3)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与认知能力。足球比赛是以一项整体性较强的球类项目,场上各人虽位置、职责、分工不同,但必须按照既定的战术策略和要求协同一致,形成一个严密整体,做到目标、思想、行动“三统一”,攻则全动,守则全防,只有形成整体攻守,队伍才有战斗力,才能取得比赛主动权。(4)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作为竞技运动的足球运动其残酷性体现在价值判断准则的唯一性,竞争求胜是每一个运动员的目标追求,“冠军”意识形成心理压力,并且足球场上攻防迅速、对抗激烈,变化迅捷而复杂,运动员常常要面对来自队友、教练、对手、裁判员、观众、自然环境变化等因素的不可预知的直接作用,这些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稳定性提出了很高要求。(5)培养集体主义观念与协作精神。在足球项目中,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具有一致性,但是集体目标和利益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个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这个根本目标服务,通过集体目标的达到而实现个人目标,个人的行为决策和行动要以满足集体需要为唯一判断标准,这点在足球竞赛过程中时时处处都影响、制约和规范着运动员个人的言行举止。因此,足球运动员必须具备强烈的集体观念、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主和次的关系。(6)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足球运动是一种有约束力的社会活动,这种约束机制本质上是社会行为规范在足球运动项目的体现,表现为一种足球竞技行为规范。足球运动的参与者的思想、言行都受其制约和影响,这是对培养人们遵守社会生活准则和职业道德的强化。
2.自我概念发展的要素
2.1自我概念的定义
自我概念(Self-Concept)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
詹姆斯(1890)在分析自我的结构时,将自我分成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两个部分。认为客体我是自我意识的对象,同时是自我意识的本体,它是通过接受别人(社会)对自己的有组织的态度系统而形成起来的;而主体我是自我的动力部分,是自我活动的过程。在自我概念的具体构成方面,詹姆斯的原有理论主要分析的是客体自我的结构,认为自我具有身体自我(bodily sellf)、物质自我(material self)、社会自我(social self)和精神自我(spiritual self)四个重要性不同的层次。个人在每一方面对自己的反身意识,就构成每一种自我的具体内容。
2.2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要素
伯恩斯认为,在社会生活和实践过程中,我们总是与外界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个体与社会的每一次接触,都会对个体产生影响。个体的自我概念就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在某些重要人物(如父母、长辈、朋友、同学、老师等)对个体施加影响的情况下形成的。自我概念形成三的要素为物质我、社会我及心理我。
自我概念多维分层结构在学龄期结束时基本建立,随着向青春期的过渡,自我认知与心理活动更加紧密结合,不断整合、抽象化,进入青春期后虽然会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波动,但大多以渐进的方式平稳发生。自我概念的水平和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童年时代建构的结构基本特征。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受很多因素影响,个体生物学因素、父母、教师等重要他人的态度,同伴关系,社会环境等都在自我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这些因素早期采取相应措施,促进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
3.校园足球与自我概念发展的关系
校园足球的足球运动特点奠定了其强大的育人功能,从身体素质到心理到个人品质等都有有形或无形干预作用;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正是在与人的交往中,不断地经历各种事件中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这就决定了校园足球与自我概念形成发展存在密切关系。
表 校园足球与自我概念发展的关系
从上表可以看出校园足球对自我概念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第一,足球运动中踢球、接球、运球、头顶球、抢断球等身体动作,以及奔跑、急停、转身、倒地、跳跃、冲撞等身体运动,可以让青少年全面了解自我各个部位的功能和了解自我身体素质情况。比如冲撞时知道肩膀是最耐撞的部位,自己可以连续奔跑多长时间、跳跃高度等身体素质情况等,这让青少年形成身体(物质)我的概念中更清晰。
第二,足球运动需要的创新能力使青少年学生在校园足球中对“自我胜任”的概念不断优化。足球运动的技术多样、战术多变,从技术表现形式分,则可分为传球、射门、接球、运球过人、顶球、掷界外球、抢截、守门员技术等。足球战术可分为进攻和防守战术两大系统,其中又分别包含个人和集体战术两类。无论足球技术或者战术都具有极大的创新之处,运动员往往在足球运动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特点创造出新的技术,比较著名的有贝克汉姆的“明月弯刀”射门、罗纳尔多的盘带突破等,青少年学生会在练习足球的过程中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对自我胜任加以肯定。
第三,足球运动的科学思维方式与认知能力使得青少年学生可以系统性地分析问题。足球运动是一门系统性较强运动学科,其技术和战术都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式与认知能力,比如运球技术应与过人系统的联系在一起、传球与停球应系统的结合,战术上需要场上队员缜密科学配合,队员能高度地认知理解教练的战术意图才能出奇制胜,这就使得常参与足球运动的青少年学生容易养成科学的系统性的分析问题的习惯,对自我会有一个系统的自我认识。
第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增强自我概念的稳定性。足球技术技能总是在不断的挫折中进步与提高;在赛场上,要勇敢顽强、不断进取、坚韧不拔、胜不骄败不馁等意志品质,局势变幻莫测,不能因一次失误而懊悔不已,还没死球也不能因一次成功而得意忘形,这要求队员沉着冷静,有稳定的心理素质。
第五,足球运动的集体主义观念与协作精神对青少年学生社会我的属性认识有完善作用。经常参加校园足球能增加人与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帮助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环境,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合作能力既是足球参与者必备的素质,更是通过足球活动需要发展的一种能力,经常参与足球运动,有助于加强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完善青少年学生的社会认同感。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努力培养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有助于青少年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第六,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强化青少年社会我的品质属性。在足球运动中全体参与者都要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尊重队友,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才能体现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足球运动的参与者的思想、言行都受其制约和影响,这也是对培养人们遵守社会生活准则和职业道德的强化。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校园足球是校园文化载体,密切联系着教育对象,传递着教育信息,可以让青少年学生切身感受足球运动的平静与狂热,并在参与足球运动的过程中使得自我概念不断发展、成熟,对青少年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具有重要影响。
4.2建议
在开展校园足球过程中应兼顾全体学生,避免急功近利,只发展学校足球队的情况。充分发挥足球的育人功能,多以积极的态度评价学生练习足球取得的成绩,在足球运动中结合练习与比赛活动参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比如把比赛的过程比作浓缩的人生,高潮与低谷、顺境与挫折,短时间内体验一遍人生况味。只有将校园足球的功能全面发挥出来,校园足球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开展全国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S].体群字[2009]54,2009年4月14日.
[2]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S].2015年7月22日.
[3]杨继业.对于足球进校园的几点思考[J/OL].中国体育教师网,2015年5月29日.
[4]金盛华.自我概念及其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总第133期).
[5]于璐,宋微涛,潘芳.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VOL14(3).
[6]冯军成.关于校园足球的几点思考[J/OL].散文在线,2014年5月18日.
【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推荐阅读:
家庭环境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08-11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07-13
恐惧信息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08-28
现代青少年的使命09-10
(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激励青少年自信坚韧的励志故事_坚持追随你的梦想08-19
现代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07-08
鼓励青少年上进的励志名言08-29
青少年航模活动的教育意义09-05
论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09-22
浅谈青少年犯罪的特点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