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古诗赏析

2024-07-14

望天门山古诗赏析(精选6篇)

1.望天门山古诗赏析 篇一

1、天门山:位于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南长江两岸,东为东梁山(又称博望山),西为西梁山(又称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2、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当涂在战国时期属楚国,故流经此地的长江称楚江。开:劈开,断开。

3、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一作“至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4、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5、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2.望天门山古诗赏析 篇二

师:先来认一个字。( 出示甲骨文 )

生:人。

师 : 你们异口 同声地说“人”。我们先来看它的下半部分,是“大”字,一个人张开双臂的形状,上面是圆圆的头。这个字本义就是头顶,头顶是人身体的最高处, 于是字义引申为很高。古人认为最高的是什么呢?

生:( 恍然大悟) 天。

( 师板书:天)

师:一点就通,确实是“天”字。认第二个字。( 出示甲骨文)

生:门。

师:这是繁体字的“门”。左边一扇,右边一扇。单扇为“户”,两扇合为“门”。 ( 板书:门)

师:( 出示甲骨文) 这个字很形象, 大家一看都知道是什么字,读———

生:山。

师:( 板书:山)连起来读———

生:天门山。

师:不像天门山,倒像是小山丘。再读。

生:天门山。

师:这才像天门山,从“天门山”这三个字,想象一下天门山是怎样的。

生:有两座,一边一座,像门一样,又是很高很雄伟的山。

师: 你们没有看过天门山,仅从“天”“门”“山”这三个字中想到的, 这就是汉字的魅力,保存了原始的图画性,字能直接表示事物。( 课件出示注释1:天门山隔江相对, 就像天设的门户,雄伟奇特。公元726年,唐代大诗人李白经过天门山,留下了千古绝唱《望天门山》。)( 板书:望)“望”是什么意思?

生:看。

师:怎样的“看”是望呢?

生:向远处看。

师:再读,读出远看的感觉。

生:望天门山。(“望”字读得长、重,有味道)

二、以读求义,整体感知

师:李白望到了怎样的景象呢? 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读清楚节奏。读完后结合注释、看看插图,想想诗的意思。

( 生自由读诗)

师: 同学们读得很投入,有的同学还摇头晃脑,这是读诗的状态。谁来读?

( 一生读全诗)

师:声音很好听,字音读得准。这两个词,大家再读读,“中断”“至此回”。

生:中断、至此回。

师:“至此回”中的翘舌音“至”、平舌音“此 ”读得很清楚。谁再读读这首诗?我们注意听他是怎么停顿的。

( 一生读,速度较快。 )

师:听出来了吗?“天门———中断———楚江———开”, 七字诗的停顿是二、二、二、一。( 课件出示画节拍线的全诗) 谁再读?

( 一生根据节拍线读)

师:有点儿“歌”的韵味,诗可以当歌唱,诗也可以当画赏。李白的《望天门山》一句一景 ,且是连环画。请大家快速默读这首诗, 找一找诗中描绘景物的字、词。

生:天门山、楚江、孤帆、太阳。

( 师板书:景)

师: 前面我们了解了天门山,有谁知道“楚江”?

生:就是长江。

( 师课件出示注释2:楚江 ,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

师:这些景组合在一起给我们什么感觉呢? 比如,天门山是高的,那楚江是———用一个字。

生:广。

师:孤帆和太阳离作者———

生:很远。

师:山高、水广、帆远,这些景组成图画的境界是高广辽远的。那咱们读的时候要慢一点,大家跟着我的手势轻声读,不要跑到我的手势前面去了。

( 师按照诗 的节奏用 手势指导生慢读, 生渐渐读出了诗的韵味。 )

师:让我们再来欣赏这幅图画的色彩,这水是什么颜色?

生:碧色。

师:仔细看这个“碧”字,上、下两部分分别是什么偏旁?

生: 上面的偏旁是“王”和“白”,下面是“石”。

师:左上的“王”是“玉”,和“白”组成的是琥珀的“珀”,下面是“石”,本义是青绿色像玉一样的石头。根据字形,你知道“碧水”是怎样的水吗?

生:绿得像碧玉一样的水。

师:这“碧”,像青色的水晶,似绿色的翡翠,难怪诗人对“碧”字情有独钟。 ( 出示诗句) 你看,贺知章笔下垂柳的色彩是“碧”,读———

生( 读)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杨万里笔下莲叶的色彩是“碧”,读———

生( 读)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杜甫笔下春草的色彩是“碧”,读———

生( 读)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师:李白笔下楚江水的色彩也是“碧”,读———

生( 读)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师:一个“碧”字,让景色熠熠生辉。再看,这山是什么色彩?

生:青色。

师:孤帆是———

生:白色。

师:碧、青、白,李白望见的( 指课题“望”) 是一幅色彩明丽的连环画! 同学们,体会到高广辽远, 我们把读诗的速度放慢,体会一下明丽温暖,这慢中还要透着激昂。我们合作着来读读,你们读每句诗的前四个字,我读每句诗的后三个字。

师:换一下,我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

三、举象悟义,以景传情

师:有人说,李白就像是一个天才的摄影师,如果我们细细感受,这高广辽远、明丽温暖的景,不是静止的,是流动的。你能从诗中的哪些字、哪些词感受到景的流动呢? 静静地默读,画出关键字、关键词。

( 生静静默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交流。

生:我是从“中断”和“开”看出来的。

师:还有补充吗?

生:我是从“中断”“开”“东流”“ 回”“相对出”“日边来”等字词看出来的。

师:这些词都是动词,这些动词让这画活起来了,动起来了!

1. 人山相望 ———山是山 , 水是水。

师:先来看“中断”,什么意思?

生:从中间断开。

师:看“断”字的繁体字。( 课件出示“斷”) 左偏旁是用“刀”割断两束“丝”之意,右偏旁“斤”是斧头“, 断”字含有有力砍断的意思。如果说天门山是砍断的,那利斧是什么?

生:楚江水。

师:是呀,楚江开嘛。再看这个“开”字,( 课件出示“開”) 下部的“廾”是两只手。一双手把门闩拉开,门就开了。就这个“开”字,你看到楚江水怎样的气势?

生1:浩浩荡荡。

生2:来势汹涌。

师:这“断”“开”二字,分明让我们感受到了浩荡江水的威力。这样的力量、这样的气势谁来读?

生( 读) :天门中断楚江开。( 读的气势不够)

师:这天门山“断开”了吗?谁再加上动作读一读?

生( 读) :天门中断楚江开。( 强调了“断”,“开”字读得短,没有突出。 )

师: 这楚江是利斧啊,“开”的力度还不够。男同学,你们来!

( 男生读,很有气势。 )

师:全班,一起来———

( 全班齐读,读出了气势。 )

师: 就是这样浩荡的江水,遇到天门山却至此———

生:回。

师:看这“回”字,是个象形字,像一个旋转的旋涡。老师选出字典中“回”字的三种意思,谁来读一读?

生:回旋;回转,改变方向;返回。

师:你们认为应该选哪种意思? 说说理由。

生: 我选第一种意思,“回旋”。因为水撞击到山,形成漩涡。

生: 我觉得是第三种意思,“返回”。

师:( 板画简笔画) 浩荡而来的江水自西向东涌入天门山,随着山势,不得不掉转方向,折向北沿着山而流。“回”字就是———

生:回转,改变方向。

师:长江水是浩荡的,但天门山硬生生地让浩荡的长江水改变了方向,这天门山给你什么感觉?

生:坚硬无比。

生:雄伟、有气势。

师:这样的气势谁再来读?

生:碧水东流至此回。

师: 水是浩荡的长江水,山是险峻的天门山,山水在暗暗较量,读好这个“回”字———

生:碧水东流至此回。( 强调了“回”字)

师:这就是“中断”“开”“回”的魅力,让天门山和楚江水有了生命和气势,让我们合作着读好这幅壮景。我读“天门———中断———楚江———开”,这组读“楚江———开”, 全班再重复读最后三个字“楚江———开”。

( 师生合作读)

2. 人山相融 ———山不是山 ,水不是水。

师: 继续聚焦这两个动词,我们又能望见什么,感受到什么呢? 读———

生:相对出、日边来。

师:什么叫“相对”? 这是一条楚江,( 指两竖排的学生) 如果这是岸边的一座青山,与它相对的青山是哪座?

( 生指相对坐的学生)

师: 这是岸边的一座青山,与它相对的又是哪一座?与这座相对的? 与这座相对的?

( 生一一指出)

师: 李白乘着小船而来,青山两两相对着出来干什么?

生:迎接李白。

师:日边指的是———

生:太阳边。

生:水天相接的地方。

师:对! 那水天相接处的孤帆,渐行渐近,渐行渐近,奔向谁而来?

生:李白。

师:这一“出”一“来”,画面就动起来了, 人和山水相融了。青山出迎,孤帆来临,此时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激动。

生:很惊喜。

师:如果说李白是远方的客人,那么,青山就是当地的———

生:主人。

师:远客、青山,四目相对,激动的李白可能会对相对出迎的天门山说什么呢?

生:啊,天门山,我终于见到了你的姿态!

生:天门山,你真美啊!

师:在李白的眼里,天门山不仅仅是山, 它还是富有灵性的人。

生:天门山,我的好朋友,谢谢你的迎接!

生:天门山,你真是我的知己。

师:这一“出”一“来”,哪里仅仅是景,这分明还有李白与青山的“情”。( 板书:情)一起读———

生: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师:同学们,青山立在两岸,日边有一孤帆, 如果在常人看来,这就是一处美景罢了,为什么李白却激动万分呢? ( 出示诗句) 老师来告诉你们,年轻的李白才华横溢,志向远大。20岁的时候, 他把自己比作大鹏鸟,说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直上云霄的。读———

生( 读)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师: 为了早日实现理想,25岁的时候, 他离开家乡四川,沿长江远游。一年之后,他来到天门山,看到这自然胜景,联想到心中的远大抱负,再读———

生( 读)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师:他觉得实现理想,指日可待, 这样的心情怎么表达呢?看,正好借眼前高广辽阔的山水来抒发。读———

生1读: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生2读: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师:高广辽阔的山水正如李白高远的抱 负、广阔 的胸襟 !读———

生( 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师:闭上眼,你就是年轻的李白, 你就是志向高远的李白,你乘船而来,只见:水冲山开,山阻水回, 楚江敞开胸怀欢迎你,青山伸出手臂迎接你;更有那辽远的白帆奔你而来,更有那明丽的色彩因你而灿烂。自然的雄伟气势,心中的满腔豪情,于是,你提笔写下了诗句,( 配乐) 读———

生( 读)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 人山相悦 ———山还是山 ,水还是水。

师 :1000多年过去 了 ,( 课件出示“天门山”三个字的甲骨文、楷书) 天门山仍旧是静静矗立的山,“天门山”三个字的字形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汉字仍然保存了原始的图画性,看着字就能想起图画。

( 师课件出示 :天门、楚江、水、山、帆、日) 这些字组成的图画,高广辽阔、气势雄伟。请你读———

生:天门、楚江、水、山、帆、日。

师:( 课件出示:碧、青) 这些字色彩明丽,让高广辽阔、气势雄伟的景呈现出温暖、热烈的情绪。女生读———

生:碧、青。

师:( 课件出示:中断、开、回、出、来) 这些字,让没有生命的景物生动起来, 传达出作者实现理想、指日可待的豪情。男生读———

生:中断、开、回、出、来。

师:这些字,已经嵌入到古诗《望天山门》的灵魂中,它书写着景,更传达着情。下课!

【评析】

《望天门山》作为小学语文教材,经过多年的探究和施教,内容和教法似乎 都已成型 ,难有新见。但是王老师从科学的角度重新“探测”此 诗,不仅确认了某些解说, 并且开掘出了新意。

一、虽说“ 诗无达诂”,但解读诗歌还是要依据尽可能多的材料。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 解读文学作品自然要尽可能地依据真实生活。王老师设计此诗教学, 首要的问题就是准确解读本诗的字词句。本诗虽仅四句, 但有些字词的解说不一, 妨碍了对全诗的合理解读。王老师尽力研讨落实这几处不同的解说, 甚至托我请教中国李白研究会的副会长薛天纬教授,得到了科学解答,对诗的解读有了科学的依据。比如“碧水 东流至此 回”的“回 ”字,流行解释为“回旋”,即“由于两山夹峙, 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 激起回旋 , 形成波涛 汹涌的奇 观”。(《教师用书》) 但是 , 古今一些资料却证明天门山两岸之间并不“ 狭窄”,而是江面宽阔,“相去数里”,没有“激起回旋”之壮景。于是,王老师依据宋本,解读“回”为江水随着山势“折北而 去”。此说 不仅确定 了本诗“回 ”的意思 ,而且也为“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合理解读奠定了基础。试想,李白顺江舟行过天门山,如果两岸间江水回旋,波涛汹涌,舟船颠簸强烈,他怎能静心观赏“相对出”的山景呢?所以,这个“回”的正确解析,不仅是对生活的真实反映, 也是对全诗的合理解读。

二、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从造字角度说是“因义构形”,从阅读角度说要“因形求义”。因此, 掌握汉字的形音义关系能极大地 提高古文 阅读的效果。 古代的“训诂学”,就是讲求明确字义, 促进阅读的准确理解。这是符合汉字与汉语书面语内在规律的科学方法。王老师此课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她清晰地解析 了“断、碧”等几个字的形义关系, 进而深入解读相关诗句的意境。比如“碧”字,从珀从石, 本义是青绿色的似玉美石,引申指青绿色。这样解析不仅使小学生对“碧”义理解深刻,进而对“碧水东流”的意境有了形象的理解, 而且传授了汉字知识, 提高了小学生的识字兴趣, 将识字与阅读结合起来,收到了一教数得的效果。

三、本课教学,王老师的目标之一是教学生朗读。不同以往的是, 她的朗读指导不仅与理解字义、诗意紧密联系,而且根据诗意指导学生应该如何朗读。请看王老师对“天门中断楚江开”一句的朗读指导:

它的停顿是二、二、二、一。这是一首写景诗,境界辽远,是“望”出来的 , 所以要读得慢一点, 再慢一点, 读出辽远的感觉。你跟着老师的手势读。

朗读讲究快慢疾徐,但其语速不能凭着感觉随意走,而是根据文本内容的需要。在这里,王老师指导学生读慢一些,就是要根据“望”产生辽远广阔的情景。而读慢一点,也是为了表现这辽远广阔的境界。这样指导朗读,既使学生知其然,也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不仅提高了朗读能力,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朗读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有趣的是, 对这句诗的朗读,王老师搞了一个所谓的“叠读”形式,即如“唱歌有重唱”。表面上看,这是在玩花样,其实,暗合朗读原理。古人唱歌有“一唱三叹”之说。这里“ 叹”是“和”( hè) 的意思 ,“三”是多的意思 。“一唱三叹”即一个人领头唱 ,多人和着唱。“天门中断楚江开”是很有气势的诗句,小学生独自很难读出气势。于是王老师采用“一唱三叹”的方法,在做过示范后领读一句,学生依老师的节奏齐声朗读“楚江开”,以众读的气势表现山“开”的轰然气势,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了诗意,体会到了朗读的重要性。后面的一些朗读方式继续体现着这个教学目标。

3.《望天门山》教学片段与反思 篇三

生:老师,“望”就是看的意思,能把诗的题目说成《看天门山》吗?

师:(很惊诧地望着孩子,然后面向全体同学。)敢向大诗人李白挑战!有勇气,请大家开动脑筋,看看有哪些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给这位同学一个满意的答案。

生:我想查查字典,看看字典里是怎么解释“望”的。

生:我想再读一读诗,看看能不能在诗中找到答案。

师:那就请你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方式来寻找答案吧!你们可以在自己的小组里交流一下,然后汇报。

生:我们小组查字典搞明白了,“望”是“看,往远处看”。

生:诗的最后一句“孤帆一片日边来”,就是往远处看到的景象,所以用“望”比用“看”好。

师:说得很好。请大家再读一读,议一议,看看还能从诗中的哪些字词中看出用“望”字更贴切。

(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生:我们小组觉得,“出”字也能说明用“望”字好。

师:(惊喜地)快说说你们的意见。

生:我们认为“出”字让人感觉到山是跑的,是一闪而过的,不是静止不动的。

师:(情不自禁地带头鼓起掌来)真是独到的见解啊!一个“出”字让我们体会到诗人没有感觉到船在行,而是山在跑,它惟妙惟肖地把望山的感觉和盘托出。请你们再用心找找,也许你们会发现题目中的“望”真是用得太妙了。

生:(欣喜地)我认为,诗的第3句是写诗人在船上从远处向上观望,而其他几句是站在船上向远处眺望。

师:你怎么看出诗人是站在船上向远处眺望呢?

生:我是从“两岸青山相对出”看出来的。

生:只有站在行驶的船上才能感觉到高大的山峰迎面而来,仿佛向你压过来似的。

师:(慨叹地说)真没想到,题目中的一个“望”字,竟然与诗中这么多的词句相呼应啊!李白写诗,真是反复斟酌,字字锤炼啊!

反思:

1.质疑,课堂之花绽开的前提。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的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阅读的过程中,这种个性化的行为必然会产生“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效果。阅读过程伴随着生疑和释疑,让学生提出疑问,给学生一个质疑的空间,不断然打断学生看似不起眼的一次质疑活动,学生的创造之花就不会被掐灭,教师从而也就抓住了一次教育的契机,营造出一个教学的高潮。

2.释疑,给学生一个表达的空间。

如果把质疑活动看做是“抛绣球”的话,那么接住“绣球”的同学应该如何释疑?我想应该还给学生一个自由理解的机会和自由倾吐的空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理解方式,让他们在再次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深化体会,让他们在小组的交流中扩大信息的含金量,让他们联系生活谈出自己的体会。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他们才能积极深思,细细推敲,才能找到释疑的敲门之砖。

3.赏析,一个可以触及的话题。

古诗词的赏析,一般显得高深莫测,也是教师和学生不敢或不愿触及的话题。而这个教学片段,恰恰是扣住了一个“望”字,由一字入手,让学生放开手脚,从诗中找出相呼应的词语,品味出用词的巧妙之处,让学生感到意外的惊喜,体会到成功的愉悦。

(作者单位:宁安市兰岗镇学校)

4.古诗望天门山诗句意思 篇四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的意思:

1、浩荡的楚江水冲过天门山奔腾而去。

2、碧绿的楚江水向东流去,经过两山之间狭窄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3、天门山在两岸相对立的雄姿,扑进眼帘。

4、诗人乘坐的孤零零的一只小船正从太阳升起的地方飘荡而来。

注释:

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2、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

3、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4、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5、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艺术特色】

“望”字统领全诗

这是一首江行写景的七绝诗,题为“望天门山”,可见作为描写对象的天门山风光,系诗人舟中放眼而“望”之所得。全诗在“望”字统领下展开,“天门”之山形水色融为一体,雄奇壮伟的景象得到充分的展现。诗人身在船上,眼望两岸青山,有船不动而山在动的错觉,故写出“两岸青山相对出”的佳句,似青山有情,欣然出迎远来的孤帆,颇富情趣。

山水互为映衬

5.古诗《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篇五

教材简说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新教材第五册第六单元围绕“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就选编了这首气势浩大的《望天门山》.《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望天门山》头两句描写山川气势:“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第一句主要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作者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相对而来.诗歌通过对天门山景象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乐观豪迈的情感.本诗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二,教学目标

1,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智能目标).2,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情感目标).3,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读懂诗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4,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三,四为技能目标)

三,教学设计(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让学生自由诵读已学过的古诗,说说认识的诗人.这样可为后续学习营造氛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2,简介作者李白(著名诗人),导入新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明确目标,尝试学习.1,尝试学习,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2,展开想像与联想,会把文字信息转化为画面,初步进入意境,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三)引导学生逐词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 A—“扶”学生学习第一句,初步掌握学习方法.1,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断,开,回,出,来”这几个难懂词的意思.(注:“断,开,回,出,来”“联

系实际,展开想象”法.)2,指导学生串讲句意:天门山被长江撞断,浩浩荡荡向东流去.3,教师指导学生想象——“天门中断楚江开”写出了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在作者笔下,长江仿佛是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破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4,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这样“扶”着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在“方法”上教学生“如何学”.)

B—“半扶半放”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句.1,指导学生看教学图,启发想象,训练“回”这个教学难点.2,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3,指导学生开拓想象——“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长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一个“回”字,翻滚抛掷,变化无穷境界全出.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C—“放手”让学生自学三,四句.1,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学习,然后汇报,2,教师了解反馈,及时纠正.3,再一次提示学生展开联想——“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远望天门两山所见的雄姿,下句则点明“望”的立脚点和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是“日边来”的“一片孤帆”.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当孤舟顺流而下,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舟行过程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感.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远客自当更加兴味十足.“孤帆一片日边来”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

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D—串讲全诗意思,进一步加深理解诗句的意思.《望天门山》一句一个画面.在诗人笔下,山,灵秀;水,矫健;帆,潇洒,无须刻意修饰,全天然巧成.这种白描的手法使这首诗清新,明丽.更令人称奇的是此诗题为“望天门山”,而在诗中却无一个“望”字.但你去慢慢揣摩,细细体味,就会发现每句诗中都隐含“望”的神韵.(四)品味想象,欣赏意境.(欣赏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提,是古诗

教学的关键.)

(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

1.“紧扣词句”.让学生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提供“像,简直”等词

帮助学生描述.)2.“想象画面法”.提示:在舟中望天门山.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 你有什么感想

(进一步强化了词义句意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让学生在品味词句,想象漫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五)指导诵读诗句.1,学生尝试,获取体验.(读读看,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

2,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教给方法:

a—读出节奏感.b—分辨重音区别语调划分节奏

3.改变形式,反复诵读.(范读—→齐读—→个别读—→小组读—→背诵)

(六)总结古诗学习方法,布置作业.1,古诗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2,借助这种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选适当时间与同学,老

6.古诗两首望天门山教案 篇六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个生字

2.了解每首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意境,和诗人思想感情,激发对祖国山河喜爱之情。

3.背诵第一首诗《望天门山》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诗中重点词语“断、开、流、回”

2. 体会诗中描绘的雄奇景象、3. 背诵

教学过程:

一、指导预习

(一)复习引入

1.我们学过了许多古诗,谁能背诵一首你已学过的。

2.读一读《望天门山》这首诗,读准字音

3.想一想哪些词语和诗句读懂了,哪些还不懂,把不懂的划下来。

(二)学生按要求自读

(三)检查预习

1.指名读《望天门山》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留给你的初步印象。(感觉到这首诗描写了雄伟的长江,有一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给人历历如眼前的感觉)

(四)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如果较容易的问题,可以让其他同学回答,较难的重点的可以留在讲读时再解决)

二、简介作者,理解诗题

1. 知诗人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千首诗,他的诗歌色彩瑰丽,大胆想象,被称为“诗仙”。

2.解诗题

望:看,往远处看。

天门山:今安徽和县与当涂西南的长江两岸。

望天门山:往远处看天门山。

三、朗读《望天门山》,理解诗句大意,在此基础上背诵下来。

1.先理解字、词意思,再讲诗句的意思,(抓字眼,明大意)

(1)学习第1,2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天门:指点天门山。中断:从中间割断。

至此回:到这里回旋。

(2)学生根据注释讨论句意

(3)指名说句意

(4)教师小结句意:

天门山从中间割断,是因为奔腾的长江水从这里通过,清清的江水奔腾东流,在这里被峭壁阻隔而回旋激荡。

(5)学习第3、4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出:耸出来。孤帆:单独一只船。帆:船上风帆,这里代指船。

(6)学生根据注释讨论句意

雄奇秀丽的天门以夹江对峙,拔地而起,在铺满红光的江面上,帆船轻捷而来。

2. 让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它的意思

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

(1)根据诗意,给合图画,想象当时的意境。

这首诗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给人以历历如在眼前的感觉。

(2)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想象,感受“断、开、回、出”这几个动词

“断、开”山断而江开,可见江水的声势是多么浩大“流、回”两山夹江,可见江流回旋湍急而浩荡,那气势真是不可阻挡。

(3)把理解的诗句画出来。画好后,可到台前说一说。重点说自己画了什么,为什么这么画。

(4)在讲画、评画的同时加深对诗的理解,全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对天门山长江两岸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体现出诗人借景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5)在熟读基础上背诵

上一篇:乡镇办公室年度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US News美国医学院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