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革命考试

2024-06-23

教学革命考试(共10篇)

1.教学革命考试 篇一

1.(本题分值:2)

根据王陇德教授所讲,2005年四川等省发生人感染Ⅱ型猪链球菌病,唯一病因是().A.宰杀、处理病死鸡 B.宰杀、处理病死猪 C.宰杀、处理病死牛 D.宰杀、处理病死狗

2.(本题分值:2)

王教授认为,在慢性病控制方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没有把握住()的平衡。

A.吃的太好 B.吃的太多 C.膳食和消耗 D.过度节食

3.(本题分值:2)

根据王陇德教授所讲,广东肝吸虫病的发病率是().A.27% B.17% C.47% D.37% 4.(本题分值:2)

艾滋病主要是与不安全的()和共用针具吸毒有关.A.工作方式 B.性行为 C.饮食习惯 D.行为习惯 5.(本题分值:2)

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把()和恐怖主义列为当前对人类威胁最大的两件事.A.艾滋病 B.中风 C.肝炎 D.冠心病

6.(本题分值:2)

对吸烟者,多吃()可以降明显降低肺癌的死亡率。

A.白肉 B.水果 C.大蒜 D.鱼

7.(本题分值:2)

王教授认为,一般中等强度锻炼方式,最为适宜().A.打球 B.游泳 C.跳绳 D.快走

8.(本题分值:2)

联合国2007年有份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和贫困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是最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工具之一。

A.药品 B.卫生站 C.医生 D.厕所

9.(本题分值:2)

最近的调查,以蛔虫为主的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率仍然达到()左右。

A.30% B.40% C.10% D.20% 10.(本题分值:2)

王教授认为,生活方式革命的第二项行动,是要分离()的生活环境。

A.人与人间 B.人和畜禽 C.都不是 D.动物间

11.(本题分值:2)

根据王陇德教授所讲,中国目前结核病年发病人数全球第几().A.第四 B.第二 C.第三 D.第一

12.(本题分值:2)

对于虚寒性胃老年人和女性朋友,水果最好在()吃。

A.晚饭后 B.两餐间 C.饭前 D.饭后

13.(本题分值:2)

根据王陇德教授所讲,中国目前结核病年发病人数仅次于().A.印度 B.韩国 C.日本 D.巴西

14.(本题分值:2)

上海暴发甲型肝炎,30多万人发病,是在哪一年().A.2008 B.1978 C.1998 D.1988 15.(本题分值:2)

根据王陇德教授所讲,2007年,全国无害化厕所率是多少().A.32% B.22% C.42% D.12%

16.(本题分值:2)

1988年上海发生了甲型肝炎大流行,这次的流行的主要原因是().A.都不是

B.当地居民喜欢生吃、半生吃毛蚶 C.生吃鱼片 D.不注意个人卫生

17.(本题分值:2)

2002至2003年SARS流行,据现在研究显示,与宰杀、处理、烹饪()这样一种野生动物有明确的联系。

A.野兔 B.猫 C.蛇 D.果子狸

18.(本题分值:2)

Ⅱ型糖尿病发生与()有明确关系。

A.心脏病 B.精神病 C.高血压

D.老年性肌肉萎缩

19.(本题分值:2)

根据王陇德教授所讲,我国90年代的鼠疫发病数是80年代的近几倍().A.4倍 B.3倍 C.5倍 D.2倍

20.(本题分值:2)

75岁时肌肉重量只有()岁时一半。

A.20 B.10 C.30 D.40

21.(本题分值:2)

根据王陇德教授所讲,我国大城市成年人肥胖率已达到().A.22% B.32% C.42% D.12% 22.(本题分值:2)

血吸虫的感染源是().A.钉螺 B.人畜粪便 C.虫卵 D.河水

23.(本题分值:2)

2005年主要在四川发生的人感染Ⅱ型猪链球菌病,经调查,发现患这个病的唯一病因就是宰杀、处理()。

A.病猪、死猪 B.都不是 C.死狗 D.死牛

24.(本题分值:2)

根据王陇德教授所讲,2002年,我国经常锻炼的人只有().A.25% B.45% C.15% D.35% 25.(本题分值:2)

英国食物标准局最新推出的《居家老人膳食指南》指出,对于老人来说,一天应该吃到几种不同的蔬菜水果?

A.8种 B.3种 C.5种 D.10种

2.判断题(本题总分20.0分,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总计20.0分)1.(本题分值:2)

陇德教授指出,降糖要靠胰岛素,胰岛素需要通过受体起作用,而受体很大一部分在人的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

对 错

2.(本题分值:2)

王陇德教授认为,Ⅱ型糖尿病发生和老年性肌肉萎缩毫无关系。

对 错

3.(本题分值:2)

王陇德教授指出,在慢性病控制方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没有把握住膳食和消耗的平衡。

对 错

4.(本题分值:2)

王陇德教授指出,过去10年间,我国糖尿病增加了305%。

对 错

5.(本题分值:2)

根据王陇德教授所讲,中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6.(本题分值:2)

王陇德教授提出,中山的吸虫病发病率是41%。

对 错

7.(本题分值: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

对 错

8.(本题分值:2)

王陇德教授提出,顺德的吸虫病发病率是50%。

对 错

9.(本题分值:2)

王陇德教授提出,2007年,全国厕所调查结果显示,无害化厕所仅仅只有22%。

对 错

10.(本题分值:2)

王陇德教授提出,艾滋病与不安全的性行为和共用针具吸毒有关。

对 错

3.多选题(本题总分30.0分,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题3分,总计30.0分)1.(本题分值:3)

关于厕所改革的主要办法().一池 一改 集中 一管理

2.(本题分值:3)

根据王陇德教授所讲,把握膳食结构的“十个网球原则”的内容包括? 不超过一个网球大小的肉 相当于两个网球大小的主食 保证三个网球大小的水果 不少于四个网球大小的蔬菜

3.(本题分值:3)

在王陇德教授提出的科学饮食“八字方针”中,“增加”指的是增加下列哪几种食物?

水果 奶 谷物 薯类食物

4.(本题分值:3)

王陇德教授认为,卫生工作者推动国民行为、膳食和厕所革命应做好以下哪几方面工作?

加强健康教育,实施健康促进

帮助民众改变不良卫生习惯,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对慢性病实施有组织的干预 依法行政

5.(本题分值:3)

根据王陇德教授所讲,行为革命的四项行动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分离人与畜禽的生活环境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增加体育锻炼

避免、杜绝对健康有严重威胁的危险行为

6.(本题分值:3)

根据王陇德教授所讲,科学饮食“八字方针”的内容包括?

调整 维持 控制 增加

7.(本题分值:3)

不健康生活习惯和行为导致的慢性病().糖尿病 高血压 儿童肥胖 钙缺乏症

8.(本题分值:3)

预防钙流失的体育运动().快走 跑步 跳远 游泳

9.(本题分值:3)

根据王陇德教授所讲,100多年以前,厕所改造曾经使得下列哪些城市的公共卫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纽约 巴黎 伦敦 北京

10.(本题分值:3)

不健康生活习惯和行为导致的地方病().碘缺乏病 肺吸虫病 氟中毒

高致病性禽流感

2.教学革命考试 篇二

但是, 一年多来, 我实践了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的作文教学模式, 在班上办了一份作文报纸——《评价周报》, 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的《评价周报》办了37期, 发表文章1000余篇, 累计37万字。在这过程中, 进行作后讲评37次。教室里, 学生拿到《评价周报》的时刻, 是最安静、最期待的时刻。我们的作文成果在《未来作家报》《宁波晚报》《奉化日报》等报刊上屡屡发表, 学生们写的各种征文, 也在市里频频获奖。如今, 学生们写作文, 变成了内心倾诉的需要, 是乐事;教师改作文, 是在享受心灵之约, 是美差。我不用担心作文的真实性, 不用考虑句子会不会不通, 错别字会不会偏多, 因为有全班的55双眼睛盯着, 有家长们审查着, 有校长室、教导处、大队部、德育处、任课教师、平行班的老师们关注着, 学生们能不认真对待、扎实修改吗?办《评价周报》, 着实让我尝到了作文教学的甜头, 我感觉自己“快乐超过了累”!实践“管式作文教学”, 我进行了一系列“革命”。

一、“思想革命”, 以“创作发表”为目标, 解决“为何写”的问题

让学生为内心倾诉而写作, 为交流沟通而写作, 为创作发表而写作, 为有效的生存而写作, 在写作中记下自己的智慧与实践, 这就是写作的“思想革命”, 即“头脑风暴”。经过“思想洗礼”后, 学生成为创造性的思索者, 他们写文章有了读者意识、发表意识, 写作的理念变了, 态度变了, 出发点变了, 写作成了生活的需要, 成了心灵之声的流露。写作时, 学生们怀着发表的期望, 心里装着读者, 以愉悦之心思考着“为什么而写”的问题, 他们就会写实话, 写真话, 写心里话, 会写自己的看法, 写自己与众不同的思考, 文章中蕴含自己的真知灼见。这样, 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吸引读者读下去, 让读者有感触, 有收获, 有反馈, 然后再把这种感触、收获、反馈, 通过笔端流露, 整理成文, 再发表, 形成良性循环。《评价周报》就是这样一个展示学生“才情”的平台, 书面交流的展台, 自我表达的舞台。由此, 学生写作文不再是完成作业, 而是写征文;写作的态度由为写而写, 刻意琢磨, 到随心而舞, 真情流露;学生的作文成了激情之作, 真诚之作, 用心之作。

生活在班集体中, 师生间、生生间有些说不出口的话, 在《评价周报》上可以交流;生活在家庭中, 亲子间有些不宜当面讲的话, 在《评价周报》上可以吐露。《评价周报》还可以用君子之术解决争端, 用文明之法解决矛盾;《评价周报》还是两难话题的辩论栏, 班集体“整风运动”的曝光台, 优良风尚的展示窗, “班级名人轶事”的光荣榜, “玩乐界流行趋势”动态图……发表与交流, 成为学生们写作的目的。

二、“题材革命”, 以“源于生活”为基点, 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蹲下身来看孩子, 感受孩子的快乐与忧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急他们所急, 乐他们所乐, 你会觉得孩子的作文有意思, 有见解, 有嚼头。从孩子感兴趣的事出发, 解放学生的心灵, 放飞学生的思绪, 拓宽思路, 扩展题材, 从身边的小事写起, 让习作的内容来源生活, 让学生们觉得一个人只要活着, 就有话要说, 就有东西可写, 这就是《评价周报》的“题材革命”。

《评价周报》让学生的写作由苦、累、怕到甜、乐、勤;从不知何处找题材, 到睁眼遍地是题材。他们找到了写作文的技巧。如香同学以前是学困生, 她最怕写作文, 写的文章总是“兔子的尾巴”。可如今, 她成了“班级小作家”, 寻找作文题材也能独辟蹊径。看她取的作文题目就特别有意思:《拜鸡为师》《给小狗过生日》《我是狗仔队教练》《我要学习灰太狼》《布衣当官记》……很有新意, 文章读来也别具一格。我评价她写文章有创新意识, 内容不落俗套,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她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笔头更勤了, 劲头更足了, 自信心树立了, 自豪感、尊严感增强了。以前说她笨的同学都争相阅读她的文章, 这让她很有成就感, 学习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还有楠, 他是在《评价周报》上发表文章最多的作者, 他写的文章生动有趣, 总是在“诙谐的忠告”“幽默的谩骂”声中让同学们接受教育。如《班上刮起流行风》, 介绍下课时同学玩“西游杀”和“三国杀”, “胜利者”的欢呼声可以把屋顶掀翻, 活动课上, 连一向认真严谨的副校长也搬来椅子, 正襟危坐, 悉心学习“游戏大法”;《四大龙王》介绍班级里的“四大龙王”在下课时“打喷嚏” (拿水枪喷人) , 致使周围的“娜凯国”闹了“水灾”;《强大四人组》着重炮轰班级中的女生佼佼者——慧的“男人婆”“母老虎”“变色龙”作风, 戏称“奥特曼就是被她给吓飞的”, 慧见涛长得黑, 指使三女生在涛额头上“画月亮”, 称涛为“包青天”……他的习作大多因童真童趣, 富教育性, 被选为“好作文”, 并在正式报刊上发表。

生活中的鸡毛蒜皮, 花鸟虫鱼, 草木山水, 家庭琐事, 父母不和, 同学争吵, 打闹, 斗嘴, 打架, 评理, 诉苦, 不平, 鸣冤, 抱屈, 反思, 悔悟……都成了学生习作的题材。写文章有了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 他们写起来有兴趣, 读起来有余味。《评价周报》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三、“操作革命”, 以“日积周累”为循环, 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作文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状态, 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命质量, 可以让一个人有尊严地活着, 幸福地活着。实现这个转变的途径是‘发表’。”特级教师管建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这个不争的事实。去年2月开始, 我也迈出了让孩子们实现转变的征程, 我用坚持不懈的精神、坚定不移的脚步带领学生走上了“幸福的发表之路”。这条作文之路的起始点是进行作文“操作革命”。

简单地说, 就是办一份《评价周报》。这与传统的习作教学——先指导后作文的教学过程, 大相径庭。周一到周五, 学生每天都按照老师的要求在本子上写“每日简评”, 积累素材。字数多则几百字, 少则几十字, 不限长短, 只要记录下当天自认为最有趣的、最有价值的题材即可。教师批改也不费力, 浏览一下, 知道个大概, 然后根据素材价值, 打上1~4颗不等的五角星。周末, 学生在家里根据自己写的一周的素材, 撰写“每周一稿”。星期一, 教师让学生前后、左右桌互改稿件后, 交上来, 筛选出35篇左右的文章, 敲上“初选录用, 敬请修改”的印章, 回家再改。初稿已收入了大多数学生的稿件, 起到了大面积欣赏、鼓励的作用。但星期二的终选只录用其中的29篇, 所以星期一晚上的修改作业, 学生们会使出浑身解数, 以保证质量。星期二, 被老师选中的稿子上就会有“终选录用, 请于星期四中午前输入电脑”字样的印章。于是, 他们会兴高采烈地完成习作输入的任务, 同时做到边输边改。习作输完后发给老师, 老师再花3节课左右时间, 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面批、斟酌, 直至定稿。这个过程, 教师真真切切近距离聆听学生的意见, 学生踏踏实实地倾听老师的讲解。遇到表述不清的地方, 教师就询问学生, 修改时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保留小作者的创作意图。改完后教师简单排版, 印制, A3纸正反面人手一份。办了十几期后, 部分优秀生的能力迅速提升, 他们的水平足可当一般学生的“老师”, 顺理成章, 他们成为“班级作文修改员”。如今, 他们能独当一面, 利用课外时间约自己的“徒弟”修改好录选的作文后, 再发送给老师, 这大大减轻了老师的修改负担, 也促进了修改者自身作文水平的有效提升, 可谓一举两得。

四、“讲评革命”, 以“作后指导”为阵地, 解决“怎样评”的问题

“先写后教”“以写定教”, 淡化“作前指导”, 强化“作后讲评”, 这是管建刚老师对作文教学的重要主张。遵循着前人开辟并实践了的“阳关大道”, 我一步一个脚印追随着。确实, 如没有讲评, 会使得一次次作文教学由于环节的缺失而断裂, 前次习作无法为下次的习作蓄力;没有靶子的作前指导, 也越来越演变成束缚思想的鸡肋。“重讲评”实则是区分了作前与作后指导的不同功能, 使得越位的作前指导退守本职, 放弃冗余而枯燥的“打开思路”, 使两者各安其所。

《评价周报》既是学生“发表”作文的平台, 又是我们的“作文教材”。我们的作文课也由传统的“作前指导”, 改革为“作后讲评”。以大面积欣赏和表扬为宗旨, 讲评环节分“寻找亮点”“发现不足”“指导训练”三步。每个周末, 学生们在家里阅读《评价周报》, 评选出本期的“优秀习作”5篇。再在优秀习作中“寻找亮点”“发现不足”。根据“亮点”写写感受, 根据“不足”, 试着改改, 用批注的形式表现出来。有了阅读与思考的前提, 讲评时, 学生们讲起来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小到一个句子、标点, 大到文章的布局谋篇、行文线索, 学生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久而久之, 学生就能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上来。在这个过程中, 穿插教师对文章的“精彩点评”,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讲评课的“指导训练”, 从学生文章的“精彩点”引领开来, 也可以从“不足”处引申出来, 让学生当堂说一说、练一练、写一写。或者, 教师即时创造情境, 让学生根据这个情境现场写话。如连续性动作描写, 抓住人物特点进行外貌描写, 人物表情的转变描写, 人物对话描写等, 在适当的时机渗透, 要比单纯提出来练写要有说服力, 效果要好。当堂训练, 分解作文难点, 让学生学会细节描写, 这是训练学生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之一。

近期, 我还试着用另一种方法来进行讲评。那就是打开学生投稿时的原件, 与刊发在《评价周报》上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读后思考:两者有何不同?老师为什么这么修改?依据何在?优势何在?还有没有更好的改法?通过比较、鉴别, 让学生增强修改意识与能力, 掌握整体架设文章结构的能力, 体会修辞手法的精妙等, 以读者的眼光审视作品, 日渐形成自己独立的习作观, 涌现更多的“创造性表述”。

3.一场教学革命 篇三

“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从学习内容方面来讲:20%的知识——自学学会,70%的知识——合作学会,10%的知识——老师教会;从课堂时间分配来说:20%(10分钟)——老师指导、点拨、答疑;70%(30分钟)——学生自学、讨论、展示;10%(5分钟)——学生自己总结、巩固、检测。该模式采用开放课堂、分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一般6个学生为一组,全班可分成8到9组,按学习成绩、综合表现、性格特点、个人爱好,将小组成员按ABC的形式组合:A为特优生(占20%),B为优秀生(占70%),c为待优生(占10%)。每一小组要有自己的组名、组规、组训、组徽;每个组员要有明确的分工,选出一名大组长做老师的助手,负责整个组的全面工作;再选出两名副组长负责纪律和卫生,另三名学生为各科课代表,正副组长也可兼任课代表一职。小组成员实行捆绑式考核,每节课公布一次小组得分,每天公布一次总得分,每周评比一次班级优胜小组,每月评比一次年级优胜小组,每学期评比一次学校优胜小组。小组考核张贴在教室墙壁。这种组建形式既推动了组员间合作、小组间竞争,又保证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皆有归属感、使命感、荣誉感。小组内每一位组员都不闲着,也不允许任何个人拖小组后腿,一周考核得分低的小组要受到黄牌警告,责任落到组员身上,得分低的组员要受到组内同学的批评、责罚和帮扶。当然,得分高的组则会受到班级、年级乃至学校的层层奖励、张榜表扬。因为人人有目标、有任务、有职责,所以每一位学生都被用了起来,真正落实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理念。

“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导学案”为教学线路图,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长期以来,课堂被老师主宰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没有被激发出来,而“271”模式不同,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它有三大块:预习、互动、测评,这三大块始终朝着“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的方向,因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每位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271高效课堂”模式创立者——山东昌乐二中校长赵丰平这样说,按语文“导学案”的编制,每一课时都有“自主学习——课堂展示——当堂测试”三个部分,每一篇课文都经历独学(自学)、对学(A对A,B对B,C对C)及群学(小组成员集体研讨)。三个阶段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小组成员的合作,每一个步骤都有小组间的竞争。一般来说,“导学案”提前一天发到学生手中,学生课前自学,对照“导学案”要求,利用手头的工具书和参考资料,完成课文预习。“导学案”就是课堂作业,教师把“导学案”当作业给学生打分,课后不再另外布置作业。“导学案”在课前完成后,老师再请组长组织组员研讨,在小组内答疑解惑,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来请教其它小组或老师,每次质疑都加分,和小组考核捆绑在一起。小组的计分是按“导学案”“展示”“质疑”“点评”四方面进行。课前组长将检查的情况向老师汇报,老师了解每一个小组和组员的情况后,将“导学案”在课堂上要展示的的内容分项写在小纸条上,请组长抽签。组长领到任务回到组内再带领组员研讨,确定组内的C上黑板板书的基础题(如字音字形的学习),B口头回答的内容(如对课文的理解,语言的品味赏析等稍难一点内容),A则负责点评C和B,小组6人个个都动起来,小组才能得到宝贵的1分,一轮下来后才能有第二次发言加分的机会。每一位组员都动起来后,课堂展示时就会出现“大黑板、小白板前人头攒动、川流不息”的景象。再看小组,声音嘈杂,争辩不断,看似乱而无序,实则“静”而有为,因为每一位组员的思想、精力都集中在问题里、沉积在课堂上。从自主学习部分的内容感知、背景了解、作者简介到课堂展示部分的内容理解、语言品味、揣摩赏析、拓展提升等,都在小组间合作与竞争中步步推进。每一组学生都上台展示,让C层次的同学逐步树立信心,让B层次的同学充分展现自我,让A层次的同学确立起威信。人人都动起来后,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实实在在地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

“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授人以渔”,老师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自己学习。为此我们采用“思维导图”助学。

“思维导图”是英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于20世纪70年代发明的一种辅助思维工具。它以记忆、阅读和思维的规律为理论基础,按照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紧密结合的原则,采取图文并重的方法,把有关某一主题的各要点的层次、因果、相互作用等关系以彩图形式直观地展现出来,以帮助使用者提高思维与记忆的深度、广度和效率。其基本做法是: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圆形,把题旨或主题词写在中心;从中心点出发,逐层画出各个要点分支线,把相应要点逐一标注在线条上;照此规则不断连接下去,让思维流程绵延不绝地形诸笔端;在绘制图像的过程中辅以色彩、符号和图形。

“思维导图”有利于增强学生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知。提高信息综合处理能力,提升元认知能力,有利于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每上一篇课文,教师都要求学生分组每人画一张“思维导图”带到全班来展示,它可以是小组讨论问题时大家思维过程的调控和记录,也可以是小组需要展示的成果汇报,也可以是对课文学习内容的梳理(学生将主要内容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在相关的词语间用曲线连接,边讲边做,最后形成一张完整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训练不仅使课文层次更加清晰,也可借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拓展思维、提高兴致。采用这种方式,学生会处在不断发现、创造的情绪状态中,学生情绪变得主动亢奋,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活跃。

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设计一些能发挥学生特长能力的教学环节,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开心地说、尽情地舞、高声地唱、快乐地吟,尽展语文课堂的精彩,学习成为学生的享受。以学习《吆喝》一文为例,每一组推荐一位模仿能力最强的学生来课堂比试,学生跃跃欲试,有的表演修理煤气灶、油烟机的,有的表演卖书本报纸的、有的表演卖北方大馍的,有的表演卖冰糖葫芦的,有的表演卖青龙山麦芽糖的……绘声绘色,掌声一片。若在传统的课堂,虽也会有此环节的表演,但多数学生会扭捏羞涩,不好意思;而现在,大家都是为集体而战,为荣誉而拼,为小组得分的同时还能展示自我,个人加分,这样的机会不能丢失,这样的课堂很活泼。

“271高效教学”课堂关注的是人、人的生命、人的情感互动。教师不再霸占课堂,而是课堂的策划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同时也是学习者。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是课堂的主动参与者、合作者和思想者。高效课堂追求的是“解放”:解放学生被禁锢的心智,解放学生被束缚的个性,使每一个学生如链条般转动,似溪水般流动,像红绸般舞动。这种“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教育理念,激发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对个性的张扬,对人性的追求,挖掘出的是他们巨大的潜能。因为这样的课堂打破了教育的单向传授形式,解除了压抑学生天性的课堂霸权,真正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在灵动与鲜活的课堂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分享成果,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就能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高化。

“271高效课堂教学”利用学生表现欲强的特点,将传统课堂上以教师传授新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为主。通过展示,促进了学生对所要学习知识的自主预习;通过展示,培养了学生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展示,增强了师生学习过程的交流,强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通过展示,促使了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271高效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认知规律,在强化学生自主预习、淡化课后单调作业的同时,通过“导学案”的使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内容,使学生知道学什么、该如何学、学习新知识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等等。一方面使课本知识问题化而形成“导学案”,另一方面通过解决“导学案”中的问题完成对课本知识的学习、理解和巩固,学生学有目标,学得扎实。

4.教学革命考试 篇四

新一代革命军人

关键词:提干考试 张为臻 士兵提干 士兵提干考试 提干考点

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政治工作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工作。

习主席鲜明提出,要着力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强调有灵魂就是要信念坚定、听党指挥,有本事就是要素质过硬、能打胜仗,有血性就是要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有品德就是要情趣高尚、品行端正。

5.教学革命考试 篇五

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这是因为,人民群众,首先是劳动群众,是生产力的主要因素,而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创造者。正是劳动人民提供了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社会生活,包括政治的、科学的和艺术的生活,才能正常进行。所以,以不同形式从事和促进生产实践活动的人民群众,必然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这是最简单、最明显的事实,也是最根本、最主要的事实。张为臻

(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在这个问题上,资产阶级思想家从来是不承认的,他们否认人民群众对于科学文化发展的决定作用,是十分荒谬的。事实是:

①人民群众为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的精神生产创造了物质前提;②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任何有价值的精神财富都来源于社会实践;③劳动人民直接参加了精神文化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人民在提供丰富的精神财富的原料的同时,还对这些原料作了初步的加工,甚至直接创造出精神财富的珍品,这就是说科学艺术的最早的发明权属于劳动者,而且劳动人民中还涌现出了许多闻名的科学家、艺术家。

总之,上述一切都能雄辩地证明,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方面抹杀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不过是剥削阶级的偏见,是同历史的真实情况背道而驰的。但是,历史唯物主义肯定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要否定知识分子在创造社会精神财富中的作用,在人民群众创造社会精神文化财富的过程中,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起着重要的作用。

【准维军考考点归纳】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首先是劳动群众,是生产力的主要因素,而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创造者。准维教育军队考试网

3、人民群众为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的精神生产创造了物质前提。

【准维军校考试精练】

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完善城市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制度。这反映了党( )。

A.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B.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C.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D.一切对人民群众负责

6.有感于《教学革命 篇六

古蔺县二郎小学

范秋玲

作为一名教师,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课堂改革,可是改来改去,也不见得学生的负担有所减轻,每当看到学生沉重的书包,我的心也沉甸甸的。前段时间读了《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这本书,当我把全书从头至尾、从尾至头读了几遍之后,我深深地觉得,教学必须改革,这是毋庸置疑的。

《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书中介绍经过多年实践,蔡林森和洋思初中抛弃了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练”压到课外的做法,普遍灵活地运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到永威之后,蔡校长根据学科不同、课型不同、学生基础不同和学段不同,继续推广和灵活运用这种教学模式。特别是在小学推广时,他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在数学、常识课教学中实行了“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的“四个一”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课教学中采用了“比读书、比写字、比说话、比当堂完成作业”的“几个比”教学模式。每一个“比”都是一次“先学后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促学,当堂训练”是对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辩证地处理了教和学的关系,把学放在了首位;辩证地处理了学生和教师的关系,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辩证地处理了先和后的关系,要先学后教;辩证地处理了知和行的关系,明确要求当堂训练。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正如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所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不是万能的,总是在某种场合适用,某种场合不适用。但其精神实质是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克服传统教学中老师的越俎代庖,这些都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8个字看起来极为简单、朴素,但要变成行动,却异常困难。他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拟出教学目标,精选练习题,课堂上用恰当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及时发现课堂上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老师就不用讲了,对于大部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组织学生一起探究点拨,当学生成功解决了难题后,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每节课后都不留尾巴,课堂上老师要注意自主学习不能“轻轻松松”,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探究学习不能“扔掉书本”,这样的课堂才受学生欢迎。反思现在的课堂上的形式主义、花架子表现很多,主要有8种表现:一是千篇一律,二是只图讲得少,三是放任自流,四是节外生枝,五是尽是让尖子生出头露面,六是多媒体装门面,七是学生自学作陪衬,八是提问式代替学生自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时间一长,问题就暴露了,先学后教这样的课虽然不中看,但实在、实惠、管用。

《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把课前预习这个版块放到课堂上,教师在上课前要根据教学内容拟定实际可行的教学目标,每节课的四十分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在有限的四十分钟时间里,学生进行了紧张有效的学习,课后绝不留尾巴。这样的课堂由于减轻了学生课外的作业负担,所以很受学生欢迎,我在课堂上也试着用蔡林森校长的先学后教组织学生学习,我试着组织学生“比读书”、“”比写字“比说话”、“比当堂完成作业”,每节课四十分钟结束,都完成了教学任务,经检测效果不错。

周国平先生说:“一切教育归根到底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归根到底都是自学。”我在教学实践也有这样的感受:一般传统的课堂,至少有百分至五十的的时间是无效的,而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对教材要求是可以通过自学掌握的,另外百分之二十的学生对教材内容的也是可以通过互教互学,或教师点拨学会的。因此,我们必须相信每个学生,相信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学好。

读了《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这本书后,我想大声说:教学必须革命!

7.教学革命考试 篇七

一、高中语文教学的语言教学由原本的有形无意到形意兼备

当前阶段, 语文教师在语言教学方面更加重视对语文文学中静态语法的分析理解, 特别是在将作者对于语文学科中的语言学进行研究的体系全部放置于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后。例如, 在教学《咬文嚼字》这一课时, 教师可这样导入: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引用武叔卿的话说“文章有一笔写成不加点缀而工者, 此神到之文, 尚矣。其次须精思细改, 如文章草创已定, 便从头至尾一一标点。”同学们, 你们能列举出文学史上哪些作家属于前者, 哪些属于后者吗?教师提出问题之后, 学生开始仔细地回想并回答“前者有李白, 后者有贾岛、王安石、欧阳修、曹雪芹等。”教师此时需要及时地引入教学内容。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 语文教师着重强调的是学生把握文言文中虚词和实词的用法, 对其内在的语境含义却很少进行教学。当前阶段中的高中新课标内容强调的是, 语文教师除了要让班级中的学生全面掌握语文语言交流能力以外, 还需要重视并培养班级中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语文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不可以直接将语言符号化, 需要将语言的外部结构和文学内在的含义结合在一起, 让学生在明确其语文形式的过程中, 进一步掌握其内在的含义, 促使高中生可以在语文语言学习活动中做到形意兼备。

二、阅读教学的改变

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指高中生理解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内在情感, 而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的内容, 学生只可以选择被动地接受。但是由于学生个体的文化素养的差异、成长经历的不同以及个人接受新鲜知识的能力强弱, 他们对文章的整体脉络的把控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这种阅读教学模式, 不仅会使学生失去自己主观的价值判断, 还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并一再强调语文教师需要尊重学生个体对教材中文章的理解。如今,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语文教师已经不再是教学的主体, 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因此, 高中生可以依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深入地分析文章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不再受限于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由此可见,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已经实现了学生从被动接受形式的阅读到自主解读的转变。

三、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改变

当前阶段, 写作一直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难题, 写作教学耗费的时间多, 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在教学中, 写作一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 学生为了写作而阅读, 这是不争的事实。很多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 通常只教授学生写作的特点, 并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仿写活动。在教学记叙文的写作时, 教师让学生熟记记叙文的要素, 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记叙的手法有顺叙、倒叙、插叙;还要定期地复习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以及议论文结构的三环节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教学说明文的过程中, 首先讲明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和说明方法。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 高中生往往只是记住了一些关于写作方面的专业语文术语, 大部分的学生只能学习到写作的“形”。为此, 语文教师必须要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强调作文的“立意”。“意”实质上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主题。学生在写作时, 需要充分展现文章的写作主旨, 选取的主题需要积极向上、健康, 并能够切实有效地反映社会发展的特点。

四、结语

自从大力施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后,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转变, 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 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魏本亚.高中“新课标”带来的语文教学范式革命[J].中国教育学刊, 2014 (08) :33-35.

8.漫谈革命歌曲与历史教学 篇八

关键词:革命歌曲;历史教学;时代特征

中国是诗的国度、歌的海洋,诗歌不仅表达着人们的情感,更反映了一个个历史的时代特征。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常常将歌曲与历史知识相结合,让歌曲反映历史,让历史在歌声中再现。特别是有关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歌曲,既令我痴迷,又让我更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让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用歌曲印证建党以来的辉煌历史吧。

一、国民大革命时期

这是一个轰轰烈烈的时代,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使中国仍然处于“弱国无外交,处处受宰割”的地位,外不能维护国家主权,内不能安定政局,军阀割据混战,民不聊生,“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当时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有谁能想到,今天和平时代幼儿园里小朋友唱的《两只老虎》儿歌,早在北伐之前就被填词为《打倒列强》而广为传唱,成为号召民众参加革命的动员曲。那时的北伐军,就是唱着《打倒列强》走上前线的。这首歌节奏明快,简洁易懂,用通俗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革命对象,鼓舞着中国人民为改变命运而不懈地斗争,成为一个历史时代的缩影。

二、土地革命时期

国民革命的失败,使“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成为泡影,国共关系破裂,中国革命处在血雨腥风之中,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共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建立起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国民党反动派对红色根据地进行经济封锁、军事“围剿”的日子里,《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鼓舞着根据地军民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信心和勇气。这首歌描绘了在那艰苦岁月里,红军以稻草当金丝被,“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八月桂花遍地开》《红星照我去战斗》反映了红军反“围剿”斗争胜利后的喜悦和对革命不动摇的坚定信念。1935年华北事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义勇军进行曲》吹响了中国人民奋起抗争、英勇抗日的号角,成为激励中华儿女为民族解放而不屈奋斗的最强音。

三、抗日战争时期

这是民族危机深重的时刻,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使中国人民饱受凌辱之苦,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坚持抗战,另一方面,为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如果说《黄河大合唱》是中华民族为抗战发出的怒吼,是一部激荡人心的音乐史诗的话,那么,《游击队歌》则是中共实施游击战术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延安是抗日的灯塔,有着“激发中国人民抗日爱国热情的战歌”之称的《延安颂》以其恢宏的气势,激励着大批革命青年奔向她的怀抱,加入抗日救国的行列,《地道战》以其明快的节奏,唱出了中国人民为抗日而发挥聪明才智的满怀豪情,《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用悠扬的旋律和激昂的曲调表现了铁道游击队在取得战役胜利后轻松片刻的浪漫情怀。而《生产大合唱》则表现了根据地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欢快场景……一首首动人的歌曲反映着苦难的历史,更彰显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四、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人民在取得抗战胜利后,却没能迎来安定统一的局面, 国民党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使和平民主建国化为泡影,人民解放军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势如破竹般“将革命进行到底”,用三年时间迎来了全国大陆的解放。《东方红》这部音乐舞蹈史诗,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艰难历程,也表达了中华民族获得翻身解放的欢欣与愉悦。

五、新中国成立以来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翻身做主的中国人民爆发出了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人们用歌曲表达对新中国的热爱,用歌声庆贺自己翻身解放,用歌声展现新时代蓬勃发展的朝气。《歌唱祖国》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经典之作,它以铿锵有力、高亢激扬的曲调,表达了中华儿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和平的心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克拉玛依之歌》《马儿啊,你慢些走》《走上高高的兴安岭》等歌曲描绘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我爱你,中国》唱出了海外游子热爱祖国的赤子情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着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国人民唱着《春天的故事》《在希望的田野上》,豪迈地《走进新时代》,56个民族共同奋进,用《爱我中华》表达着共同的心声,用《祝福祖国》表达浓浓的深情。

用歌声回顾历史,我不禁一次次陶醉在美妙的旋律和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之中。在历史教学中,每当讲到相关的历史事件时,我都会穿插一些反映当代的歌曲,既可以让学生领略到优美旋律,得到美的熏陶,又可以让学生在音乐中感悟历史,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与历史意义。我想,不管是产生于当代的具有鼓舞作用的歌曲,还是出现在后世具有纪念意义的曲目,都应该是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补充手段,也是传承革命优良传统的必要内容。

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翱翔在历史的天空,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吧!

9.教学革命读书心得 篇九

作为教师的我,读了蔡老师的新书《教学革命》后,我开始反思,在以后的课堂中,我尝试着运用蔡林森老师创造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尽量让自己少讲一些,留给学生的时间多一些,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突然一下子就活起来了,且真正实现了“让课堂回归于学生”的教学理念。从此上课我轻松了很多,学生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一学期后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

书读多了,我们的认识就提高了,实践也就有了方向、有了信心、有了力量,就能使自己的教学闪烁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奇迹。读了蔡林森老师的《教学革命》这本书后,我深刻领悟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作后盾,才能为祖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场教学革命对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太重要了

10.《教学革命》读后感 篇十

读了《教学革命》这本书之后,我对蔡林森校长推行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有了新的认识。初次认识这种教学模式是在两个月前,王校在大会上向我们介绍了它,他说这种教学模式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也符合我校“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教学理念。它是一种简便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开始认真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首先我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但收集的资料较少,没法真正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正当我要放弃之际,王校找到了我,再次给我解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还给了我一份相关的资料学习。这次谈话,让我进一步认识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给了我很大的动力,我开始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上课。一段时间过去了,没有很大的成效,因为自己对这种教学模式掌握不熟悉,导致操作困难,班级的五六个学困生没办法达到“堂堂清”,“日日清”,他们拼音不会,字也不会认,理解课文内容更困难了。每天的学习任务其他同学完成了,他们利用课间时间,午休时间,第八节课时间都很难掌握。一个多月过去了,他们成绩没有明显的进步,又临近期末复习紧张,这些困难使一开始就充满信心,生机勃勃的我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

但是今天,读了《教学革命》这本书以后,我又重新树立了信心。我明白了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条曲折的道路,是一个长期艰苦奋斗的过程。

蔡林森校长奉行“吃苦是福”的信条,做一个能吃苦,会吃苦的人。他的人生观是:人活着就要吃苦,就是要自学。这样才能成人,成才,才能有所作为,实现人生的价值。一辈子吃苦,一辈子自学,一辈子创新,就一辈子幸福,一辈子快乐。他把吃苦的机会看做是一种福气。他把每天的工作当作一场战斗,并在辛苦的战斗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他的成功,是一辈子吃苦换来的。而我的学习才短短一个月,这种小困难,小挫折相对蔡林森校长所吃的苦只能算是冰山一角。我明白了:终身吃苦,才能终身幸福。

蔡林森校长表示,吃苦才能学会学习,吃苦才能当好教师,吃苦才能终身幸福,他从小就珍惜学习的机会,主动地自己学,碰到不会的,就请教别人,他还一边干活,一边自学,遇到不会的再请教老师。他就是用这种先自己学,再请老师教的方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他的吃苦不像我们平时加加班,改改作业那样简单,当他由教数学改为教语文时,为了当好老师,他常常通宵改作文,为改好一篇作文,舍得用上老教师加倍的时间,改了又看,看了又改,反复推敲,写好批语。领导看过他批改过的学生作文,夸他作文改得好。他从来不怕多干,就怕少干,他觉得多干才能多学东西,他就是这样不断地吃苦,才成为这样的好教师。像我们这样年轻的教师,如果能够学习他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我相信我们也一定能够做个好老师。

更让我敬佩的是,蔡林森校长退休后,他没有选择安享晚年,而是选择继续献身于教育事业。而且,面对生源差,教师教学质量差,学生学习成绩差这样的民办学校,他毅然决然地迎接这样的挑战。他不怕苦,不怕累,带头吃苦,边学边干,使学校发生了巨大变化。学

校的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了,学生成绩明显提高了,学校的生源也大幅度扩大了。蔡林森校长的管理经历使我重新获得了信心。我相信,在王校的正确带领下,只要我们能吃苦,愿意学,就会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长期的实践证明:只要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并能够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就一定能够获得远远超过课堂上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的效果,一定能够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一定能够达到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为什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既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又符合科学,富有实效呢?因为它有先进的,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以现代教学论为理论基础,体现了学生主体、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循序渐进等原则。1.体现学生主体原则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对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实质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学,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改变了“教”与“学”的顺序。多少年来都是先“教”,后“学”,即老师讲了之后,再让学生去练,而这种教学法却明确规定要先“学”,看书并检测看书的效果,然后才“教”,解决“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其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改变了“教”与“学”的主次。传统的教学法是以“教”

为主,“学”为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却把“学”放在开头,即以“学”为首,以“学”为主,也就是以自主学习为主,而“教”为次,合作学习为次。从时间分配上讲,课上30分钟的时间是自主学习,教的时间不足15分钟,其中包括“兵教兵”,学生与学生合作学习,这样教师教的时间就更少了。所以这个教学法就决定了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次。再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摆正了“学”与“教”的关系。即“以学定教”,根据“先学”的“学情”来确定“后教”的内容和方法,然后“以教促学”,“教”帮助学生解决自学中的疑难,促进学生举一反三,继续自学,完成作业。最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摆正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学,这样,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发挥了主体作用。教师的角色变成了主持人,也真正发挥了主导作用。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是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先学”就是学生看书,自己检测,“当堂训练”就是当堂完成作业,这些都是自主学习。“后教”就是学生更正,然后进行讨论,这是合作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全过程都是探究性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符合并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原则的教学法。

(3)“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科学地处理好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

运用这个教学模式,课堂上,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暴露出疑难问

题,个人不能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再让学生合作学习,这是合作就有了必要性,就像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一样。这样的合作学习解决了个人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如果没有开头的自主学习这个基础,一上课就合作学习,让学生同桌,小组讨论,似乎学生动起来了,其实是外面动,里面不动,就会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4)“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科学地处理好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先学后教”和“当堂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做到了“先学后教”,学生学习、理解新知识的时间缩短了,才能留出足够的时间“当堂训练”,来运用知识,形成能力。只有“当堂训练”,才能使“先学后教”紧张、高效。如果没有“当堂训练”这个环节,课堂上必然老师轻松,学生轻松,必然浪费时间,效果不理想。“当堂训练”是衡量学生能不能运用新知识,形成能力,能不能当堂达到教学目标的标志,也是课堂效果教学改革达到什么水平的标志。

(5)“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能很好地把国家课程转为校本课程。

搞新课程改革,用的教材多数是国家课程,也有地方课程。学校对这些课程必须从实际出发,或增或减,转化成校本课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难题。运用这个教学模式,让学生先学,这是一种调查,它弄清了课本上哪些是学生会的,哪些是不会的。会了的,就略去不教,不会的,就成了校本课程,课堂上就是要教这样的校本课程,而不是教国家课程。2.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尽管学生水平有高低,但课堂上优生,后进生都可以同时看书,再同时完成检测练习。结果优生做对了,基本完成学习任务,后进生可能做错了。以后,优生就当老师,帮助后进生更正,还讲出“为什么”。这样,不仅后进生的疑难问题基本解决了,而且优生在帮助后进生改错,给后进生讲清“为什么”的过程中,自己夜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等等。总之,在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时候,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这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3.体现分层教学原则

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是最好的分层教学。“先学”学生看书,检测,一部分做对了,一部分做错了,这就是符合实际,准确的分层。分层后“兵教兵”,即合作学习,让做对的同学给做错的同学更正,让懂了的同学讲出“为什么”,最后老师点拨,共同教会不懂得学生。4.体现循序渐进原则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怎样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呢?课堂上学生看书,初步了解知识,浅层次理解知识。接着,学生模仿例题做类似的习题,就在运用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错了,大家更正,讨论,老师点评,最后当堂完成作业,步步由浅入深,各个环节不可颠倒。因此,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是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的。5.体现反馈矫正原则

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有一个特点,即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根主线。课上,学生看思考题,通过思考题引导学生如何看书,通过读书后的检测就会暴露出学生不懂的问题。“先学”就是暴露问题,输出信息,反馈信息。“后教”是及时矫正。所以,“先学后教”本身就是反馈,矫正的过程。

上一篇:影响家庭农场发展的因素研究综述论文下一篇:社区矫正十周年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