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括号教案周

2024-08-22

小括号教案周(精选10篇)

1.小括号教案周 篇一

第六课时 小括号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74页例3。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能解决简单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前面学习的这些知识为小括号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同时小括号的出现也可以增加式题的变化,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二)核心能力

本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数运算知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三)学习目标

1.通过解决问题不同策略的认知冲突,“创造”小括号,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

2.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四)学习重点

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五)学习难点

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小括号》名师教学课件。

二、学习设计

(一)创设情境

1.动态呈现,积累感性经验

采用直观操作的形式,先出示10个五角星,让学生先剪2个,再剪掉3个。师:谁能描述一下刚才我们做了什么? 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师:你能根据刚才的情境提出一个问题吗?

师:哪位同学能将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生: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了2个,又剪掉了3个。还剩几个五角星?

【设计意图:用富有童趣的剪纸导入,从连续剪五角星的情景引入,为学习新知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理解运算顺序积累感性经验】

(二)确定解题思路

师:10个五角星先剪掉2个,又减掉3个?还剩几个呢?你能用手中的学具代替五角星摆一摆,或者用笔画一画,并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吗? 交流学生的作品,巩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具体如下图。摆一摆:

画一画:

师:要求“还剩多少个五角星”,你打算怎样解决呢?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思路? 思路1:先算出减去2个后还剩多少,再算从还剩的里面减去3个后还剩多少。思路2:也可以先算两次一共剪掉几个,再算最后还剩几个。

【设计意图:从主题图出发,提出问题,让学生列式计算。学生呈现出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一种是学生熟悉的连减的方法,列出算式并标出计算过程,算出得数;另一种是先加后减的思路,想要先算加法,就需要改变运算顺序,这时候就为自然的引出小括号做足了准备。】

(三)通过认知冲突感受引入小括号的必要性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吗?

教师巡视,寻找两种思路的学生,并进行统计:采取连减的学生人数,采取先加后减的学生人数。

师:大家都已经解决了问题请,接下来我们来介绍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说说计算顺序。

生1:我的算式是:10-2-3=5,你知道我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

师:按照“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的思路,应该怎样列算式? 生1:2+3=5,10-5=5 生2:10-2+3=5 教师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10-2+3=这样列式可以吗?这样列式能先计算2+3吗?

师:看来,要想先算加法,就要在2+3这样添上个符号,说明你要表达的意思。(1)“创造”小括号,理解意义

师:你能在算式“10-2+3”中添加适当的符号,用这个符号表示先算加法吗?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认识小括号,感受数学符号的统一性与简洁性。

师:同学们想的方法都很好!面对这么多的符号,你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 学生说自己的感受。

师:你们说得太好了!确实,一人用一个符号,太乱了。而且,如果我们自己不说,别人也不明白我们的想法。(3)使用小括号,明确运算顺序。

师:你能说一说它的运算顺序吗?10-(2+3)= 生:先算2+3=5,再算10-5=5 师:谁能来用语言概括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生:含有小括号的的算式,要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

小结:对,一个算式中含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设计意图:为了表达自己的的想法,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虽然小括号的写法是一种规定,但是让学生创造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渗透小括号的作用的过程,在不断的重复先算“2+3”的时候,也就是需要一个符号的产生,让这个符号保证优先计算“2+3”。从而小括号的产生就有必要,而且自然,含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就呼之欲出了。同时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四)巩固练习

1.说一说下面各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12-5+4=

14-9-3=

12-(5+4)=

14-(9-3)= 2.连一连。

师:请你连一连,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在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没有小括号,就从左往右按顺序依次计算。

(六)随堂小测 1.算一算。

5+(2+3)=

7+(14-9)= 40+20+6=

90-(16+4)= 【知识点】含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计算方法。【答案】略 【解析】了解学生掌握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2.

【知识点】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45-5-3=37(箱)或者45-(5+3)=37(箱)

【解析】看图了解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并挑选出有用的信息,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解决

一下数学第六单元 第六课时 小括号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74-76页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并理解小括号的作用。

2、掌握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正确口算带小括号的两步计算。

3、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的综合计算能力;培养认真、仔细的良好的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小括号,正确计算小括号的两步式题。教学难点:理解带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出示问题 闯关夺星活动 第一关:

30-10

17+3

56+3 38-7

27-20

6+81 第二关:

17+8

36+7

55+5 16-9

31-2

65-7 第三关:

4+3+1

9-6-2

5-1-1 进行评比

师:同学们做的真不错,二组的小朋友这三关都闯过了,奖励3个星,一组小朋友闯过了两关,也很不错,奖励2个星。老师这里有一张画有10个五角星的纸卡,先剪下2个五角星贴在一组这里,再剪下3个五角星贴在二组上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小括号。

师:同学们,根据刚才老师剪五角星的活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1、一共剪下多少个五角星? 生

2、还剩下几个五角星?......师:同学们表现真棒,提出 了这么多问题,现在我们先来解决“还剩几个五角星?”这个问题好吗? 教师有选择地板书。还剩下几个五角星?

师:要想知道还剩下几个五角星,怎样计算? 先独立做一做,也可以用手中的小五角星纸卡摆一摆,然后小组交流想法。

教师巡视指导学习困难的学生。学生汇报

1、我是这样算的:10-2-2=5 生

2、我是用小五角星摆的,先从10个里面拿走2个,再从剩下的8个里拿走3个,最后还剩5个。

3、我也是用小五角星摆的,我从10个里面先拿走2个,再拿走3个,一共拿走了5个,10个减5个,还剩5个。生

4、我与他们的不一样,我是先算一共剪下几个:2+3=5,再用10个减去5个,10-5=5.生

5、老师,我这样做的10-2+3=5.师:嗯,同学们认为这个小朋友做的怎么样? 全班质疑交流。

生1、10先减去2再加3等于11,不等于5.生

2、剪下3个五角星,不能加3,应该减3才对。生

3、我是先算2+3=5,再从10里面减去5等于5.师:老师明白了,这个同学是想先算2+3,再从10里面减去2和3的和,可是10-2+3这个算式顺序能先算2+3吗? 师:同学们,怎么做才能先算2+3呢?你们知识吗? 生:不知道。

师:怎么办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第74页的内容。谁愿意站起来说一说?对,你说的非常正确,要想先算就要加上小括号。可以这样列式: 10-(2+3)=5

2、总结规律。

让学生多说一说,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出示卡片练习(说先计算什么)

20=30+7

15+(20+40)

15-6-2

15-(6-2)8+7+6

57-(25-20)

75-(25-20)

(8+40)-6

2、教材第74页“做一做” 先同桌相互说一说,独立做。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同学们,今天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教学反思

大部分同学掌握所学内容,个别同学较差。

2.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 篇二

执教人:杨昌凤

教学内容

课本第34~35页,“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目标

通过讨论和交流,使学生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解、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难点与关键

“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优先级作用。

教具准备

例题插图。教学过程

- 复习

1.口答:说说下列算式应先算什么,再口算出结果。60+30×3 42÷2-20 63÷7×4 20+30-40 160÷80×30 52+420÷70 提问:以上几题综合算式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2.出示例题图。

指名说说图上的商品和各自的标价。

提问:要求“买1个书包和6本笔记本一共要花多少钱?”请同学们列综合算式解答。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3,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1、教学例题。`(l)引导同学们看图。

出示问题:用50元钱买l个书包后,还可以买几本笔记本? 指名读一读。

提问:小丽打算买几种文具?她带了多少钱?(2)先分步算一算、再试着列出综合算式。

(3)指名说说解题思路,并分别说说每道算式求出的是什么。板书:买l个书包后剩下多少钱? 50 -20=30(元)还可以买几本笔记本? 30÷5=6(本)

提问:如果要列综合算式必须要先求出什么才行?能不能这样列?出示:50-20÷5。为什么?

介绍:根据题意,要求问题必须要先求出买了一个书包后,50元钱还剩下多少钱,也就是要先算减法,因此在列综合算式时必须添上小括号。[(板书:(50-20)÷5)]

小结:添上小括号后,我们就能根据题意,先算减法。(4)学生算出结果。

提问:在这道算式中有哪几种运算?(减法、除法)我们是先算什么的?在这样的算式中为了要先算减法,我们是怎样做的?

追问:加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 2,教学“试一试”。

(l)出示:18×(36+24)95-(74-50)独立算一算.指名板演。(2)指名说说两题的运算顺序。

提问: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共同之处?为什么第(1)题先算加法?第(2)题先算后百的减法?

(3)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算式中有小括号时,应先算什么?(板书)

三、组织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1、3、4题。

1、第1题。

(1)出示:(30+lO)×11 280÷(5×15)120÷(60÷15)24×(86-56)说说每一题应先算什么。(2)算一算,指名板演。2.第3题。

(1)出示:90-40×2 350÷50+20 72÷12×3(90-40)×2 350÷(50+20)72÷(12×3)提问:每一组中的两题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2)先用横线画出每题计算的第一步,再分组算出结果。

提问:每组中的两题数字、运算符号都相同,为什么计算结果不同?

(3〉小结:在计算综合算式时得按必须的运算顺序进行。

3、第4题。

(1)指名读题,说说题中已知什么,要求什么。(2)列出综合算式解答。

(3)说说解题思路及算式。[(板书:(23+25)÷4)] 提问:为什么在综合算式中添上小括号?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在列综合算式的过程中用到了什么符号?算式中有了它,会有什么作用?

五、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第2、5题。

六、板书设计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板书:买l个书包后剩下多少钱?

-20=30(元)还可以买几本笔记本? 30÷5=6(本)

综合算式:(50-20)÷5)

3.小括号教案周 篇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自主解决问题、改写算式等活动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在实际应用中的合理性。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体会小括号的作用,会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讲述法、研究法。

课前准备

卡片、课件、算术题。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以上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加减乘除”各类运算,掌握了这些计算的本领,我们才能自己试着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做生活的小主人。比如“购买日常用品”——学校计划给每个班配置一个保温桶和一个垃圾桶。每个保温桶65元,每个垃圾桶17元。6个班一共要用多少钱?(相机贴示图片与价钱)。

二、新课学习

学生尝试自主解决:

指名完整口述所给信息和问题; 鼓励学生独立探索解决。师巡视指导。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1.学生交流不同的算法;教师相机板书。

65×6 = 17×6 = 65+17= 390+102= 82×6=

【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化解题思路的空间】

2.结合板书,鼓励学生将分步的几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65×6+17×6(65+17)×6 【如果学生直接列成了一个综合算式,教师及时予以表扬,但要追问其运算顺序与自己的解题思路是否一致。】

3.重点指导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65×6 + 17×6(将先算的部分画上横线,帮助学生理清运算顺序。4.“想一想”如果把问题改成“买6个保温桶比买6个垃圾桶多花多少钱?” 该怎样计算?

指名完整口述后,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集体交流时关注学生“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吗?”“你能把分步算式改写成综合算式吗?” 65×6-17×6(65-17)×6 集体订正时,重点追问三步混合运算65×6-17×6 的计算顺序。

三、结论总结

混合运算中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我们应先算乘法。括号里有加法或减法,又有乘法或 除法的三步计算式题。在计算时,要计算括号里的部分时,也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四、课堂练习

口答:

91÷7-48÷8,先算()和(),再算(),结果是()。8×5-25÷5,先算()和(),再算(),结果是()。

五、作业布置

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提问:第一步先算什么?为什么两个小括号里的可以同时计算、脱式?

指出: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如果有两个小括号,为了使计算简便,小括号里的可以同时计算、脱式。

六、板书设计

带有小括号的两步计算 熟练进行加减乘除。

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我们应先算乘法。

4.去括号与添括号教案 篇四

(一)教案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去括号法则”并能灵活应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教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能有条理、清晰的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让学生领会从一般到特殊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充满自信心,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教 学 重 点:

去括号法则及其应用。教 学 难 点:

括号前是“-“号时的去括号法则。教 具 准 备:多媒体

教 学 方 法:活动、问题、探索、交流。教 学 过 程:

一 创 设 情 景:

通过一组连环画面,第一个画面:两个学生在思考问题“图书阅览室里有a人正在看书,b人看完后出去了,又有c人回教室上课了,此时阅览室中还有多少人?”第二个画面:小刚得出的答案是a-(b+c),小芳得到的答案是a-b-c,两人觉得这两个答案都有道理,可为什么形式不一样呢?”第三个画面:“聪明的小刚灵机一动,把我的答案中的括号扔去不要,两个答案就一样了。可细心的小芳马上发现还是不一样。”第四个画面:“究竟该怎么办呢?两个学生免露难色。同学们,你们能帮他俩解决这个难题吗?” 二 活 动 实 践 1 发 现 探 究:

填空:7+(+3)=7_____;8a+(+a)=8a_____; 7+(-3)=——;8a+(-a)=8a__; 7-(+3)=7——;8a-(+a)=8a____;7-(-3)=7———;8a-(-a)=8a____.2 研 讨 探 究:

根据上面填空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问 题 1:

上面各小题的左边与右边有何不同?

(左边有括号,右边没有)问 题 2:

括号前是“+”号或是“-”号时,对去掉括号有无影响?

(有影响。因为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而加号可以省略)问 题 3 你能用准确的语言叙述一下你发现的去括号的规律吗?

(括号前是“+”号时,把“+”号和括号去掉后,括号里的数与字母都不变号;括号前是“-”号时,把“-”号和括号去掉后,括号里的数与字母都要变号。)问 题 4 如果括号里不是单项式,而是多项式,你所发现的规律还适用吗?请用下列狮子进行验证:

13+(7-5)13-(7-5)9a+(12a-3a)9a-(12a-3a)问 题 5 你能用语言叙述去括号的规律吗?

(括号前是“+”号时,把“+”号和括号去掉后,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括号前是“-”号时,把“-”号和括号去掉后,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三 自 由 展 示 1 说 一 说:

下面的去括号,有没有错误?若有错,请你改正。

⑴a2aa + bb)= c + 2a – b 2 做 一 做 : 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⑴a +(b-c); ⑵ a(3y-2x)。3 议 一 议 2

222如果一个三角形第一条边长为(2a-b)厘米,第二条边比第一条边长(a+b)厘米,第三条边比第一条边的2倍少b厘米,哪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9a-4b)厘米

四 迁 移 创 新 填空:(填“+”或“-”号)

① x __(z2)= x2 – y2 + z2

③3a__(bc)=-a – b + c 五 精 彩 回 顾

学生之间交流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提出得与失,学生提出的问题,其他同学可以帮助忙解答。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运用从一般到特殊,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把有理数减法法则和相反数的意义进行了推广,利用分析、类比、归纳等方法,总结出了去括号法则,并学会了在实际中灵活应用。)

六 课 外 拓展 教材 P114习题3.4 7,8,12题。2已知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

︱a︱+︱b︱-︱a+b ︱

a o b

去括号与添括号(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添括号法则;

2.会运用添括号法则进行多项式变形;

3.继续学习“类比”的方法;理解“去括号”与“添括号”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添括号法则;法则的应用.

难点:添上“-”号和括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全变号.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1.提问去括号法则. 2.练习去括号:

(1)a+(b-c);(2)a-(-b+c);

(3)(a+b)+(c+d);(4)-(a+b)-(-c-d);(5)(a-b)-(-c+d);(6)-(a-b)+(-c-d).

3.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去括号,在计算中,有时候是需要去括号,有时候又需添括号,比如下面两题:

(1)102+199-99;(2)5040-297-1503. 怎样算更简便?

找学生回答,教师将过程写出来. 解:(1)102+199-99 =102+(199-99)=102+100 =202;

(2)5040-297-1503 =5040-(297+1503)=5040-1800 =3240.

仿照数的添括号方法,完成下列问题: a+b-c=a+(); a+b-c=a-().

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数的加括号方法,填出括号里的各项,进而总结添括号法则.

二、新知识的学习添括号法则:

添上“+”号和括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 添上“-”号和括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此法则让学生自己总结,教师进行修改、补充.

三、新知识的应用

例1 按要求,将多项式3a-2b+c添上括号:(1)把它放在前面带有“+”号的括号里;(2)把它放在前面带有“-”号的括号里.

此题是添括号法则的直接应用,为了更加明确起见,在解题时,先写出3a-2b+c=+()=-()的形式,再让学生往里填空,特别注意,添“-”号和括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全变号.

解:3a-2b+c=+(3a-2b+c)=-(-3a+2b-c).

紧接着提问学生:如何检查添括号对不对呢?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直至说出可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利用添括号法则检查,一是从结果出发,利用去括号法则检查.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进一步指出所谓用去括号法则检查添括号,正如同用加法检验减法,用乘法检验除法一样. 例2 在下列()里填上适当的项:(1)a+b+c-d=a+();(2)a-b+c-d=a-();(3)x+2y-3z=2y-();

(4)(a+b-c)(a-b+c)=[a+()][a-()];(5)-(a3-a2)+(a-1)=-a3-(). 本题找学生回答.

解:(1)原式=a+(b+c-d);(2)原式=a-(b-c+d);(3)原式=2y-(3z-x);

(4)原式=[a+(b-c)][a-(b-c)];(5)原式=-a3-(-a2-a+1).

例3 按下列要求,将多项式x3-5x2-4x+9的后两项用()括起来:(1)括号前面带有“+”号;(2)括号前面带有“-”号. 解:(1)x3-5x2-4x+9 =x3-5x2+(-4x+9);(2)x3-5x2-4x+9 =x3-5x2-(4x-9). 说明:1.解此题时,首先要让学生确认x3-5x2-4x+9的后两项是什么——是-4x、+9,要特别注意每一项都包括前面的符号.

2.再次强调添的是什么——是()及它前面的“+”或“-”. 例4 按要求将2x2+3x-6(1)写成一个单项式与一个二项式的和;(2)写成一个单项式与一个二项式的差. 此题(1)、(2)小题的答案都不止一种形式,因此要让学生先讨论1分钟再举手发言.通过此题可渗透一题多解的立意. 解:(1)2x2+3x-6 =2x2+(3x-6)=3x+(2x2-6)=-6+(2x2+3x);(2)2x2+3x-6 =2x2-(-3x+6)=3x-(-2x2+6)=-6-(-2x2-3x).

四、小结

1.这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去括号法则和添括号法则,这两个法则在整式变形中经常用到,而利用它们进行整式变形的前提是原来整式的值不变.

2.去、添括号时,一定要注意括号前的符号,这是括号里各项变不变号的依据.

五、作业

1.用括号把mx+nx-my-ny分成两组,使其中含m的项结合,含n的项结合(两个括号用“+”号连接).

2.在多项式m4-2m2n2-2m2+2n2+n4中添括号:

(1)把四次项结合,放在前面带有“+”号的括号里;(2)把二次项结合,放在前面带有“-”号的括号里. 3.把多项式10x3-7x2y+4xy2+2y3-5写成两个多项式的和,使其中一个不含字母y.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去括号和添括号是本章的难点,而添括号难于去括号,添“负号和括号”又难于添“正号和括号”,因此,本章的最难点在本节.为了让学生学起来更觉自然,降低难度,在引入部分,仍然采用了“以旧引新”的办法,即通过复习小学学过的简便运算,引起学生对添括号的注意,而后,进一步抽象,将数换成字母,让学生在刚才运算的基础上,解决字母的添括号问题.最后,仿照去括号法则,归纳、概括出添括号法则.

5.《小括号》说课稿 篇五

《小括号》说课稿篇1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小括号》。

我将从以下六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小括号》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章“10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中第3节“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例3。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不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编排的。教材由实际问题情境引入,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用算式表示自己的思考过程,从而引入小括号,体会小括号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口算,明确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并能用它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说已具有认识和应用数字的经验和知识基础。但小学一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思维还要借助于形象直观的实物图像或实践操作。所以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只要学生知道有小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会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口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试题即可。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和教材的编写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认知基础、心理特征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2、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

3、让学生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和一年级学生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五、教法与学法

《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根据这一理念,这节课我主要采用启发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心理特征出发,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学习方法掌握新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六、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的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要求教师要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又要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还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所以在本节课我预设了五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提供研究素材→尝试探究,确定解题思路→认知冲突,理解括号意义→巩固练习,强化括号用法→总结提升

(一)创设情境,提供研究素材

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材第74页例3的情境图:

让学生了解情景(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2个,再剪掉3个。)

2、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刚才的情景提出一个问题吗?(学生汇报)

并能将条件与其他同学的问题完整的说一说?课前预设学生答案:

1、一共剪掉几个星?

2、还剩几个星?

(设计意图:学生对运算顺序的认识和理解离不开情境的支撑。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的学习,通过两次剪五角星的直观操作,为学习新知提供研究的素材,为理解运算顺序积累感性经验。)

(二)尝试探究,确定解题思路

《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中指出:“教学内容的素材应当在反映数学本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现实,以利于他们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与方法的过程。”根据这一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获得信息后,提问:要求“还剩多少个星”,你打算怎样列式呢?自己独立思考,然

后将你列的算式写在纸上,与同桌小组讨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待学生讨论交流后,组织反馈,进行二次备课。

第一种思路:10—2—3=5(个),让学生说清怎样计算10—2—3=5。先算减去2个后剩多少,再算又减去3个后还剩多少。这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连减,让学生说清楚它的运算顺序,体会不含括号的算式,从左往右运算。为后面含括号的算式的运算做铺垫。

第二种思路:2+3=5(个)10—5=5(个)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找2—3人回答),在学生回答时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脑思考,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又将现实情境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结合情境先确定运算顺序,为小括号的引入作好充分的准备。)

(三)认知冲突,理解括号意义

如果将第二种思路分步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应该怎样列式呢?先让学生尝试自己想、自己写,教师巡视。然后提出问题10一2+3这样列式可以吗?这样列式能表示先计算2+3吗?为什么?所以,学生要想先算加法,就要在2+3这里添上个符号,说明自己要表达的意思。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和已有的认知经验,围绕“10一2十3能先算加法吗?”进行讨论,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感受引入新的符号的必要性。)

课前根据学生情况预设学生可能会有的解决方法:

(1)画一条粗线表示先算2+3。

(2)画一个方框表示先算2+3。

(3)画一个圈儿表示先算2+3。

(4)画()表示先算2+3……

首先肯定学生的想法很好。但让学生思考当他们面对这么多的符号,如果他们不说明,别人能看明白吗?(从而引出小括号)所以应该找一个统一的、简洁的符号,来表示先算后面的2+3。用“()”这个符号来表示。板书算式并用黄粉笔加上小括号。

并让学生跟教师一起来写一写。告诉学生这位新朋友的名字叫“小括号”。(板书课题:小括号)教师领读、学生齐读。通过“小括号就像我们的左手和右手,把2和3这对好朋友围在一起。”的比喻,加深学生对小括号的理解。明白小括号就是把先算的部分括起来。强调它改变了运算顺序,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的2+3=5,再算括号外面的10—5=5(师画运算顺序,并指导读法)。

提出问题:如果遇到加了小括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生答)完善学生的答案,并给出小括号的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算括号里面的。)

板书: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全班齐读: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小括号》说课稿篇2

【教材与教学目标】

1、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4页例3及相关内容。

2、教材简析:小括号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编排的。

同时,小括号的出现也可以增加试题的变化,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

4、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5、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学生分析】

在算式10—2+3上学生可能不知道怎样才能先算加法,这时通过让学生思考在算式中添加适当的符号,表示要先算加法,让学生亲身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教法和学法】

关于教法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认知冲突感受学习小括号的必要性。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

关于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本节课的主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预习旧知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利用课件动态展示例3的情境图:出示10个五角星,先减去2个,再剪去3个。

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你能根据刚才的`情境提出一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回答:还剩几个五角星?

(设计意图:通过两次剪五角星的直观操作为理解运算顺序积累感性经验)

3、通过动手操作或画图,确定解题思路。先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代替五角星摆一摆或画一画,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小组讨论交流,确定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第一种:先减去两个五角星,再减去三个五角星,最后还剩几个五角星?第二种:先算出一共减去多少个,再计算还剩多少个?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与画图,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4、通过认知冲突感受引入小括号的必要性。

首先请学生列出第一种算式:10—2—3=5,其次提出要先算“一共剪去几个”,再算“还剩几个”应怎样列式?学生回答:10—2+3

学生思考讨论,这样列式可以吗?这样能先算2+3吗?

(设计意图:围绕“10—2+3”能先算加法吗?进行讨论,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感受引入新的符号的必要性。)

5、认识小括号,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1)“创造”小括号,理解意义

提问:你能在算式“10—2+3”中添加适当的符号,用这个符号表示要先算加法吗?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如—○□()等。

(2)认识小括号,感受数学符号的统一性和简洁性。

教师肯定学生的想法,提出()这个数学符号,并板书:小括号

(3)使用小括号掌握运算顺序

教师将小括号添上,提问:你能说说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学生回答

(5)总结提升:

明确一个算式中含有小括号的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并通过交流比较理解小括号的意义,按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三)达标测评,巩固提高1、完成“做一做”2、完成练习十七第3题3、专项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括号的作用,从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盘点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括号》说课稿篇3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中的《小括号》。我将从“学习目标的叙写、评价设计和学习流程”三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学习目标的叙写。

我叙写学习目标的依据是:基于课程标准、基于教材、基于学情三个方面。

1、基于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2、基于教材: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小括号》是在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例2中出现,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重点是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作用。通过学生熟悉的购买面包的情境,解决“还剩多少个面包?”这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解决。使学生感受到不只是单纯的计算题有不同的算法,对于一个实际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重在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在一年级新教材中,小括号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能解决简单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编排。从剪星星的情境入手,通过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感受小括号产生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计算,明确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最终落脚点是运算顺序,强调的是算法。在这里,小括号的出现,也增加了式题的变化,能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因此本节课的定位是让学生通过问题情境,感受小括号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明白小括号的意义,知道有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会按照正确的顺序口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

3、基于学情: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掌握了不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实际问题,有一定计算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础。同时,学生在前面的口算学习中,会用圈、画等符号标注口算过程,这为学生“创造”小括号提供了素材。

综上所述,遵循课标精神,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叙写以下的学习目标:

1、会说出小括号的意义和作用。

2、能用语言表达带小括号的加减法的运算顺序,会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计算。

本课的学习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知道有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计算。

学习难点是: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二、评价设计。

评价,先于教学又推动教学。为了促使学习目标的达成,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我设计了以下学习评价:

1、一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计算加减两步式题,有括号的与

没有括号的运算顺序。

2、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和练习十七第3题。

三、学习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营造独立、自主的学习氛围,学习流程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

首先通过一分钟常规口算练习,将学生的计算训练落实到课堂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再通过一组加、减两步式题口算,回顾没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计算的计算顺序,为新知学习做铺垫。

第二环节:引导与尝试。

从三个层次进行新知教学。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课件动态展示教材74页例3的情境图,让学生直观感受生活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通过直观操作,为新知提供研究的素材,并为理解运算顺序积累感性经验。

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形成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是学生熟悉的连减方法,列出算式并标出计算的过程,算出结果;另一种是先加后减的思路。在此过程中注重发散学生的思维,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训练学生尝试用数学语言表达思维过程,抽象成算式,使学生经历从实物操作——表象操作——符号操作的思维过程。

然后聚焦到“先加后减”的方法,通过尝试将两道算式写成一道算式,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不能先算加法该怎么办?让学生感受到引入符号的必要性,进而想办法“创造”符号,最后统一符号,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

第三环节: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主要是促进知识结构的形成、新知识模块的建立、解题技能的优化和思想方法的提高。因此在学生经历了刚才的“创造”过程,已经初步明白小括号的作用,再通过几个式题练习,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总结归纳出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第四环节:巩固运用。

做一做:通过算一算、说一说、比一比,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有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没有小括号的算式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练习十七第3题:通过一道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小括号的意识和能力。

【《小括号》说课稿3篇】相关文章:

1.《小括号》说课稿

2.《小括号》说课稿范文

3.认识小括号说课稿

4.《小括号》教学反思

5.《小括号》的教学反思

6.小括号教学反思

7.《小括号》评课稿

8.《认识小括号》的教学反思

6.小括号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74页小括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2、使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能力得到提高。

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课

1、算一算

29-8= 34+6= 4+3+3= 5+0+3= 13-4-9= 15-8+6=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展示主题图

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1)观察主题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了2个,又剪掉了3个,还剩几个五角星?

3、小组交流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有几种解决办法,怎样列式

第一种:从10个五角星里去掉先剪掉的2个,再去掉又剪掉的3个,就是剩下的。

列式:

第二种:先算一共减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

教师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10-2+3这样列式可以吗?这样列式能先算2+3吗?

4、使用小括号,掌握运算顺序

教师(将算式添上小括号,如下图):你能说说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

算式是什么意思?

5、总结提升,明确小括号的意义。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74页做一做

2、比一比,算一算

11-5-2= 13-6-3= 11-(5+2)= 13-(6+3)=

3、一本50页的书,小红第一天看了8页,第二天看了12页,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小括号

7.《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篇七

课本第10页例4,第5页做一做,练习二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实际问题,总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积累,掌握知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积累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掌握有括号的区别

教学准备:

教学例题

教学设计:

一、复习

说明运算顺序并脱式计算(题目自拟)

二、新课

1、教学例4

出示例4,学生读题

问:60位有人要派几位保洁员?90人呢?

有多少有人要派5位保洁员?

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并用综合算式解答

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交流思路时启发学生用第二种方法解答,并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先算括号例的,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强调:加减法和乘除法在一起,要想先算加减法,必须打括号

学生上台板演。

总结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完成做一做

本题贴近生活,学生会用两种方法解决,订正时学生说思路和方法,为什么要使用小括号。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1题:先口算,再竖着对比上下三题的异同点,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2、练习二第2题:同桌相互说运算顺序后独立练习,教师指出算式中有两个小括号的可以同时脱式。

8.数学《小括号》的教学反思 篇八

小括号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能解决简单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些为小括号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同时,小括号的出现也相应地改变了运算顺序,增加了孩子学习的趣味性!

本节课我先出示了学生减星星的主题图,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学生发现有不同的方法可以解决同一个问题。在学生思考时,结合“先加后减”的思路,讨论算式“10-2+3”能先算加法吗?怎样才能让别人明白要先算加法?以此使学生感受到引入小括号的重要性。

然后让学生在算式10-2+3=中合适的位置添加小括号,表示先算加法在算减法,在添一添的基础上理解小括号的意义,同时告诉学生小括号应该如何进行书写,并且明确小括号的加入可以改变算式的计算顺序。

接着学生总结规律,在两步计算中,有小括号应先算小括号里边的式子;没有小括号就按照同级运算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最后指导学生观察“做一做”中上下两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明确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使学生对如何计算加减混合式题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9.小主持一学期十二周课程教案 篇九

一、组合音iao iou uai 巧妙(qiao miao)苗条(miao tiao)秒表(miao biao)悠久(you jiu)优秀(you xiu)求救(qiu jiu)摔坏(shuai huai)外快(wai kuai)怀揣(huai chuai)

二、绕口令。《鸟看表》

水上漂着一只表,表上落着一只鸟。鸟看表,表瞪鸟,鸟不认识表,表也不认识鸟。《酒换油》

一葫芦酒,九两六。一葫芦油,六两九。六两九的油,要换九两六的酒,九两六的酒,不换六两九的油。

三、诗歌朗诵。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

不知细叶谁裁(cái)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像碧玉一样梳妆成的高高柳树,千丝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秋姑姑

我们想起秋姑姑,就想起收获。

我没有见过秋姑姑,但我猜秋姑姑的脸儿。

是红红的、圆圆的、胖乎乎的。

我没有看见过秋姑姑,但我猜秋姑姑是一个画家

秋姑姑一来,就给果树和庄稼抹上了金黄的、火红的颜色。秋姑姑啊,忙着呢!

她给所有的箩筐和麻袋都装上了饱满的粒子、沉甸甸的果子

果子爱嘟着嘴巴提个意见说:罗筐太小装不下!

秋姑姑啊,她真好!她给我们送来了一阵阵凉风。

使得那给村里看场院的小弟弟、老奶奶们把手上的蒲扇一把,一把收起来

秋姑姑啊!披着露珠来到

踩着霜花,悄悄地走了。

她给我们留下了,又一个丰收的喜悦。

四、情景小故事。

小鹿与他的父亲

10.小括号教学反思 篇十

张庆芳

问题解决是80年代以来国际数学教学的三大趋势之一。联合国教课文组织早在八十年代初就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应作为学校数学教育的中心。”一个良好的问题解决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探究、发现、实现“再创造”数学的过程。在教学“小括号”时,我通过引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经历数学符号——小括号“再创造”的过程,体会使用小括号的实际意义和合理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注重课堂生成,促进思维发展

在进行“小括号”的教学时,我借助教材中剪星星这一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当提出如果将分步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应该怎样列式呢?生尝试写,师巡视时发现10 一2 + 3,追问:这样列式可以吗?这样列式能表示先计算2 + 3 吗?为什么?看来,要想先算加法,就要在2 + 3 这里添上个符号,说明你要表达的意思。

此时我们围绕“10 一2 十3”能先算加法吗?进行讨论,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感受引入新的符号的必要性。学生可能会有如下解决问题的方法:(1)画一条粗线表示先算2 + 3。(2)画一个方框表示先算2 十3。(3)画一个圈儿表示先算2 + 3。(4)画()表示先算2 + 3 „„大家想的办法都很好!面对这么多的符号,如果我们不说,外国人能看明白吗?看来应该找一个统一的、简洁的符号,来表示先算后面的2 + 3。大家想的跟数学家想的一样,用“()”这个符号来表示。它叫“小括号”。教师启迪了学生的思维、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学生们结合自己内心的感受与体验设计出各种符号来解决问题,显示出自我才能,体现自我个性。教师对学生创造的符号给与充分的尊重,同时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差异资源,让学生引出了小括号,把握了小括号出现的时机,突出了小括号的作用,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把“白开水”酿成香醇的“茅台酒”。

二、注重合作交流,促进思维发展

古人云:“学无友则孤陋寡闻。”合作学习能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和他人的学习。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启发、帮助、协作,各抒己见、大胆设想、大胆探索等。从中发现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沟通与交流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激发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低年级学生从小就要学会合作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合作,互相说明解题思路。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发言可以激起听者产生广泛的联想,通过互相补充,互相提示,互相激励,学生的思维之间产生了碰撞,激发了对数学内容的深化理解,同时思维得到了扩展。在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全面。同时,学困生在与小组同学的交流中,得到了帮助,能力得到了提高。

另外我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每个人的学习潜能。

三、注重语言训练,促进思维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们借助语言才能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思维的结果和认识活动的成就又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所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必须相应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促使思维更加完善、精确。

教学中我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用语言表达出来,有利于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错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我不仅注重学生说出是与非,说话的顺序如何,更注重说话是否完整,有条理性。否则将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要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并有条理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让尽量多的学生能有讲的机会,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现力。如:说解题思路,说算理。你是怎样计算10-2-3=5的呢?你是怎样计算10-(2+3)=5的呢?要求语言清晰,表达清楚。一年级学生毕竟还小,有的不知该怎么说,我就及时帮助他说完想法。学生尝到了成功的甜头,感到无比兴奋,更有表现的欲望,探究的动力更加强烈,思维也得到了发展。有的学生说出自己与别人不同的想法,我更是大力表扬鼓励。使学生在兴奋中、表现欲极强的情况下,自主地去追根求源,探究知识。

上一篇:2022语言课程设计任务书下一篇:航海技术专业应届生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