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小学生作文

2024-09-01

儿童节小学生作文(共14篇)

1.儿童节小学生作文 篇一

为了迎接“六一”国际儿童节,学校组织了郊外踏青游园活动。一路上同学们连说带笑,车内充满了轻松和快乐。

下了车,我们来到了xx动物乐园。一进门,首先看到的是许多可爱的小精灵,有金枪鱼、百灵鸟、小兔子、海龟和企鹅等,它们吸引了许多同学驻足观看。接着我们迎来了一场海狮表演。主要“演员”有三个,分别是xx、xx和xx。首先是xx出场,它表演的是滑滑梯。只见它大头朝下就滑了下去,这个“倒栽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然后xx和xx合作上演了水中芭蕾。它们一会钻进水里,一会露出水面,不时还旋转着花样。xx这个表演大师压轴展示了“空中钻圈”、“水中顶球”等“绝活”。

回味着海狮表演的精彩,我们来到了“鸟语林”。这里是鸟的世界,开心的节目好戏连台。第一个节目是“雄鹰展翅”。鸟的主人左手托着一只身披红蓝羽毛的鸟,当他用右手向下划了一个弧线时,那只鸟便展开双翅,做出一个飞行动作。许多老师和同学手里的相机同时“喀嚓咔嚓”地记录这美好的瞬间。

第二个节目是“鹦鹉学舌”。训鸟员对鹦鹉说:“让你做算术题吧。”接着她介绍说:“鹦鹉回答问题时,不是用数字,而是用叫声来表达。比如叫一声就表示是‘1’,叫两声就是‘2’,叫三声就是‘3’,依此类推。你们懂了吗?”“下面谁来出一道题啊?”一个小胖孩说:“2乘以5等于多少?”鹦鹉立刻叫了10声:“呱呱呱……”顿时场内发出了一片惊呼声:“哇塞!”

第三个节目是“环保小卫士”。一只小鹦鹉推着小推车出场,看到场地上有许多废弃的瓶子和瓶盖,它一一用嘴把它们叼到手推车里。接着它又把倒在一边的提示牌扶起来,上面醒目地写着“请爱护环境!”台下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无形中大家受到了一次环保教育。

游园中,我们还看了猴子比赛、小狗跳绳等表演,才恋恋不舍地踏上归途。

这一天可真累啊!这一天也真快乐!带着游园的喜悦,我们迎接着自己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

2.儿童节小学生作文 篇二

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写作以及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作文态度和习惯的活动。基于适应社会生活和发展语言能力的需要, 作文教学一向占有重要地位。在小学阶段, 随着年级的升高, 作文教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传统作文教学的开展是教师遵从教材编排体系中所体现的作文教学计划, 由教师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 依次开展的。具体的作文教学过程则是由命题、指导、批改、写后指导组成的。评价学生作文的水平以是否符合教学要求为标准, 评价作文教学的效果以是否完成了作文教学的计划为标准。这种作文教学模式实质上是站在教师和书本的立场上的, 是为“应试”服务的。学生所写的作文大多为“奉命”作文。无法真正体现学生的内心认识情感。小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与差异性并存, 学生的个性差异很大, 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参差不齐, 为了同一个教学目标, 把不同的学生“牵”进同一个作文的“方框”, 引上同一条道路, 从本质上违背了学生作文的基本特性, 使作文这项最具主体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没能体现出主体性来。目前, 学生作文中表现出的内容上空洞无物、情感上的枯燥乏味、作文态度上的心理障碍等, 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在作文的教学没有“站在儿童的立场上”造成的。

“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开展作文教学的核心是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 肯定学生作文是学生认识和情感的表达,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承认学生的差异性, 发现和照顾学生作文过程中的不同指导需要, 引领学生自由的走过每次作文的教学过程, 使作文练习体系主动适应学生现实表达的需求及其差异性, 促进学生在作文这种语言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使学生受到感情的熏陶, 并形成良好作文态度和习惯。

作文教学过程中究竟怎样才能“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呢?正确的做法是以学生作文的过程来确立教师作文教学的过程。学生作文过程, 无非是解决“为什么写、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在这三个问题上笔者提出以下肤浅的看法:

一、为什么要写作文?“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的回答应该是学生的“有感而发”

小学生为什么要写作文?关于这个问题教师最常见的回答是:教材上的安排, 考试的需要, 或者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中可以看出, 教师在作文教学的问题上大多是站在“书本”或“教师”的立场上的, 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功利目的。特别是在教学进度步步紧跟的情况下更显得急切, 总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快速作文法”在小学极受欢迎的原因。我们再来听学生的回答:老师要求写的, 书上要求写的。学生基本上是“奉命”作文。在这里实质上呈现出小学生个性差异、创造性与作文要求的统一性、规范性严重矛盾的现象, 其本质是作文教学没有“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太规矩、太统一是很不好的。小学生不能成人化, 作文教学更不能教条化。让成人的思想感情和儿童的思想感情一致, 儿童的表达能力与成人的表达能力一致, 这是困难的和不现实的。目前, 学生作文表现出的许多弊端往往就是这样造成的。因此在“站在儿童的立场”进行的作文教学中, 应提倡“站在儿童的立场上”让学生“有感而发”。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作以下论述:

1、小学生那么小, 有那么多感情需要表达吗?

确实, 小学生年龄都很小, 他们的感情也许没成人那么深沉和持久, 但他们都有一双好奇的眼, 一颗敏感的心。正因为如此, 小孩们内心情感虽不深沉, 但更为丰富。也因为他们的思想少受束缚, 心中之话、肺腑之言会比成人更急于表达。他们可为一件小事争执得面红耳赤, 他们可为教师的暂时离开而全班痛哭, 他们可为一场比赛的胜利而狂欢不已, 也可以为一次细小的失误而跺脚大叫……小孩也是人, 他们有他们的世界, 他们有他们的情感, 认为小学生因为年龄小“无感而发”, 实质上是对学生的生活和内心缺乏深入了解的结果。

2、小学生那么小, 他们能表达自己感情吗?

是的, 小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价值观, 对自己的感情不能完全正确的对待, 在具体的作文中或许会有不恰当的感情流露。曾经有则小学生日记大致是这样的:有一天, 小学生的牙掉了, 内心十分悲伤。他爷爷安慰他说:不要伤心, 小孩的牙掉了还会长出更漂亮的新牙的。这个学生反问爷爷:爷爷, 为什么你的牙掉了没有长出新牙呢?爷爷告诉他:爷爷老了, 再也长不出新牙了。这个学生最后写的一句话是:人老了真可怕。对于这则日记, 老师的批语是“主题思想不对”。在这里我想为这个学生抱不平。为什么学生正常的感情流露而老师要用成人的标准来衡呢?为什么我们的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只管讲自己的正确的废话, 喜欢听儿童正确的假话而不喜欢听儿童错误的、片面的真话呢?“感情真实”不是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吗?

3、“有感而发”是否会脱离教材的作文教学体系, 而使作文教学的目标无从实现呢。

《小学语文课标标准》不管是中段强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还是小学高段强调“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都说明“有感而发”不但不会脱离教材的作文教学体系, 而且正是《小学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 是实现作文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在这里关键的是我们教师怎样把教学的目标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 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寻找作文教学目标与“有感而发”的有效结合点。

4、“有感而发”还是实现作文态度和思想涵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有感而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写作环境, 给学生主动表达的机会, 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使学生愿写、乐写, 形成良好的作文态度。“有感而发”的作文过程由于伴随着感情的活动, 再加之教师的引领, 实质上作文的过程也是学生受到感情熏陶、感情升华的一个过程, 能有效地实现态度与情感方面的目标。

二、在小学生“写什么”的问题上, “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的作文教学应提倡写“学生们自己的故事”

目前小学生作文难就难在作文的时候不知道写什么。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 同样, 小学生的作文也应来源于小学生的生活。现在的小学生较之以前, 可以肯定地说, 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各方面能力也更强, 应该说小学生作文时“写什么”的问题是容易解决的。然而事实并不如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往往在加强指导学生观察和增加学生语言积累上下功夫, 这确实是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对学生长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站在儿童的立场上”, 那就是写“学生们自己的故事”。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 语言接触并不限于课堂, 在课外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和社会生活的交际中, 通过丰富的文化传播体, 学生还接触到了大量生动活泼的语言材料。同样, 学生作文的素材不仅来源于课堂和书本, 而且更多地来源于生活。回归生活解决作文素材问题, 积累语言解决表达问题, 二者相得益彰。这既是“有感而发”的基础, 也是“做到内容具体”的途径。我们或许会认为小学生生活简单, 可供写作的内容太少, 其实这是不必要的担心。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去发现, 怎样去引领。学生们自有他们的天地, 教师不但要了解他们的学习, 还应深入他们的卡通世界、深入他们的动画世界、深入他们的游戏乐园、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这些成人珍惜小学生们的儿童世界吧, 毕竟小学生还是小学生, 他们不可能用他们的铅笔去表达成人的世界啊。

为了实现“让学生们讲自己的故事”,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革作文的命题。在学生的生活中去找适合学生的命题, 在统一命题的同时, 还应鼓励学生自己命题, 灵活多样的命题, 将作文命题出字学生的心坎上, 这才能使学生的作文写“学生们自己的故事”说真话, 表达真情实感。小学生作文练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写好几个固定题目的作文, 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态度和情感, 这才是作文的根本。

三、在“怎样写”的问题上, “站在儿童立场上”的作文教学提倡发现和引领

小学的作文教学, 历来被放在语文教学的难点位置上, 因此在不少教师头脑中形成了一种定势, 总认为学生小, 作文难, 离开了教师的各方面指导学生就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来, 所以教师每次作文都大加指导:审题应做到哪些、选材应做到哪些、表达方法技巧上要注意哪些、大致应该分几段写、每一段又该写什么……这许多的许多, 事实上教师的良好愿望把学生“牵”进了同一个框里, 本应生动活泼的作文教学变得那么的毫无生气, 本应丰富多彩的作文内容变得那么雷同。这极大的桎梏了学生的表达愿望, 限制了学生的表达途径, 势必将刚开始的作文教学引上一条越来越窄的道路。

其实, “儿童在本义上是自由者和探索者”。作文练习不管是写话也好、习作也好、作文也好, 其首要要求是让学生愿写、鼓励自由表达。因此笔者认为小学生作文教学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肯定与鼓励。充分肯定学生点滴的进步, 鼓励学生大胆写,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让学生在作文过程中享受自由和发现。其次, 任何能力都是在相关活动中形成的, 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同样在作文活动中形成的。因此, 在学生愿写、多写、自由写的基础上, 教师的适当引领, 让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感悟, 领会写作的方法。第三, 作文的时间也不一定要一致, 个体作文与集体作文相结合, 尽量不放过一个学生有表达需要的机会。第四, “儿童的学问是所有学问中最重要而又最不完备的”, 因此, 作文的批改应采取多种形式, 特别要注意纠正以教师的代替学生的观点, 不尊重学生意愿的做法。正确对待学生的感情表达, 尊重学生个人隐私, 保护学生的表达热情。一句话, 就是在具体的作文指导中, 严格控制过多的作文概念、方法技巧的传授。至于小学作文教学应先“放”再“扶”后“收”的方式, 笔直认为小学生的作文, 从整体上来说, 都是作文的起步阶段, 不宜过早地谈论“收”的问题。

3.儿童作文应当有儿童味 篇三

儿童作文应当体现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兴趣、经验和情感需求,体现儿童的真实个性和本真语言。然而当前的习作教学却被教者一厢情愿地以成人化的眼光和思想禁锢着,造成儿童作文儿童味的缺失。基于此,笔者试图从关注童真、释放童趣、尊重童言、呵护童心四个角度来阐释如何站在儿童立场进行习作教学。

【关键词】

儿童作文 儿童味 儿童立场

好的习作教学,应当立足儿童个性,和着儿童节拍,使儿童作文淌流浓浓的儿童味。然而审视当下的儿童作文,成人化的语言,虚假的情节,伪饰的情感,个性的失落,冲蚀着儿童的纯真世界,使得儿童作文中的儿童味淡化和缺失。究其原因,窃以为,是教者没有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以儿童的视角去审视作文,相反,以太多成人化的思想与行动左右、控制着他们。现就如何基于儿童立场进行习作教学,谈谈我的思考与实践。

一、关注童真,用儿童的生活体验构建儿童的生活世界

儿童是天生的作家。习作教学应顺应儿童,让儿童自由舒展地进入习作状态,不造作,顺意心声。只有当儿童以细腻的心灵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才能真情实意地表达生活,儿童生活的童真才会跃然纸上。

那次语文课堂测试,耳边突然传来了淅淅沥沥的声音,这是入春以来的第一场雨。学生们有些坐不住了,他们有的不时望着窗外,脸上露出喜悦的表情,有的停住笔,望着窗外出神,还有的同桌甚至议论了起来。我知道他们是被这春雨吸引住了。于是,我暂停考试,让孩子们走出教室,去感触春雨、欣赏春雨。他们有的三五成群在雨中漫步,有的索性张开双臂任小雨打在脸上、身上……回教室后,我没有让学生考试,而是让他们以“春雨”为主题写一篇作文,学生们有了真实感受和亲身体验,作文时兴致盎然,文思如泉涌,一个个精彩的片段从孩子的笔尖流泻而出。

也许,在你讲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学生们早已被教室外的鹅毛大雪所吸引;也许,教室里不经意间多出的那盆花;也许,不知是谁放在讲台前的那条小金鱼;也许,是操场上的半个包子,也许,是教室里突然飞进来的一只小鸟……教师要有一颗童心,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引领儿童体验生活,用童眼观察,以童心感悟。

二、释放童趣,用儿童的生活情趣拓宽儿童的习作素材

童趣是儿童作文的价值追求。叶圣陶先生说过:“只有从儿童心底流出的命题,儿童才会以极大的兴趣对待它。”因此,我主张为儿童创设能充分激发他们兴致的活动情境,搭建从活动到倾吐的链接,帮儿童“回放”生活的特写镜头,满足他们的表达欲望。

三年级,《有趣的拼句游戏》作文指导课,上课伊始,我组织学生进行拼句游戏,孩子们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游戏,满眼期待。当“乐乐在树上做广播操”“明明在厕所里睡觉”“花花在小河里吃饭”等一个个啼笑皆非、不合逻辑与事理的句子从学生口中冒出来的时候,孩子们笑姿百出,个性展露。紧接着,我将摄像机拍摄的整个游戏过程在大屏上回放,让孩子们观察他们在活动中的状态,说说游戏的过程和收获。事实证明,在游戏中,孩子们的精神是快乐的,思维是敏捷的,语言是流畅的。有了活动的铺垫,学生的文章自是童趣盎然。

活动——回放——表达——习作的过程,是体验乐趣的过程,是充满情趣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人亲自经历,不但有了写作内容和写作热情,还调动起了写作兴趣。习作成为一件童趣横生、其乐无穷的事情。

三、尊重童言,用儿童的本真语言抒发儿童的真实情感

“儿童写的东西就是天使在说话。”儿童作文应强调关注儿童的自主表达、自由表达、快乐表达,以儿童自我的创造性语言,抒发他们的精神世界和真实情感。小作者郦思哲的《妈妈回来了》,一篇107个字(不含标点符号)的作文,为什么能从海内外5万多篇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首届冰心作文奖一等奖,就在于他不加修饰的自我的纯真语言、纯真情感。

曾有一位二年级学生在习作中真实地写下了自己的感受——

妈妈很忙,爸爸也见不着人,我很孤独,大家都怎么了。

短短四句,一个渴求陪伴的孤独的孩子在我们眼前闪现。我们太需要这样的自然表达,太需要这样的真情流露,虽然它在某种意义上还不成文,但它分明就是一首儿童诗。虽然它词汇不够丰富,但足以描述他们的生活,这就是儿童独特的话语系统,是儿童的本真语言,我们要尊重和保护。

四、呵护童心,用儿童的独特视角感悟儿童的纯真心灵

儿童就是儿童,可能会在表达中出现一些幼稚可笑的话语或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蹲下来”,从儿童的角度去感受身边事物、思考问题,去评价学生的习作。

首先,教师要善于及时捕捉学生习作中的亮点,哪怕是一两句或一个片段,都要毫不吝啬地去赞赏,以此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如有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夏天到了,我喜欢吃冰淇淋,不知道青蛙除了喜欢吃害虫,会不会和我一样也喜欢吃冰淇淋,如果它也喜欢,我真想送它一支……”像这样的日记虽然话语有些幼稚,但这是孩子独立思考的成果,老师应加以鼓励,激发孩子创意表达的勇气。其次,教师要尊重、关注儿童心理,对学生在作文中袒露的真心话要慎重处理。不仅要在文末写上几句关心、慈爱的批语,还应随机与学生面谈,消除他们的烦恼,解决他们的困难,尤其注意保护他们的秘密,维护他们的自尊,把关爱送到每个孩子的心里。

总之,基于儿童立场的习作教学,就是要求教者有一颗童心,真正认识儿童,发现和引领儿童。要基于儿童的美好天性,激发儿童写作的源动力,让童真回归、童趣盎然、童言无忌、童心流露。

【参考文献】

4.儿童节小学生作文 篇四

为了自己上台的服饰,我可是伤透了脑筋。材料倒不成大问题,用彩色皱纹纸就好了。重要是款式,既要符合大家小学生的身份,又要新颖大方,有时髦感,就不是那样容易了。我在纸上画呀,想呀,改呀,最后确定用绿、蓝两种颜色为基本色调。这里面可有讲究哦!由于蓝色一直就是我最喜欢的颜色,我想,它代表着我童年蓝色的梦;绿色代表期望,象征着我的将来充满期望。我还写了一句讲解词:“今天,我告别了童年蓝色的梦;明天,我满怀信心地走向绿色的期望!”

下面就是制作了。为了穿脱既省事又降低损毁,我计划用裹、粘贴的方法来制作。为了更漂亮些,我在绿色上衣的胸口部位缀上几朵用彩纸扎的玫瑰,看起来看上去特别精致。裙子嘛,我把裙摆裹成不规则的形状,十分富有层次感,而且,裙摆上还点缀了用蓝色和粉色缎带做成的小饰物,我一走动,它就轻轻摆动着,连母亲看了都赞不绝口。我得意地说:“你的女儿能干吧?”母亲笑着说:“是,是!可以成为时装设计大师啦!”

再看同学们设计的服饰,一件件也是颜色鲜艳、款式新颖活泼。穿上“时装”的大家,个个美不胜收,连大家自己都看傻了。

5.小学生儿童节作文300字 篇五

早上,我和爸爸和妈妈一起去看电影,我们先准备了三支水和一些好吃的,放到背包里,搞定后,背起了背包出发了。

我们来到了广州市少年宫,到了蓓蕾影院,这里已经人山人海了,好热闹呀!

6.儿童节小学生作文200个字 篇六

星期五下午,我们学校举办了“庆六一”游园活动。

中午回到教室,我和同学们在帮老师打气球布置教室。突然,一个大大的皮卡丘从教室后门进来了。同学们都向皮卡丘奔过去,我也跟着过去了。我们争先恐后地围着皮卡丘打呀、拍呀、摸呀、抱呀。我好不容易挤到皮卡丘的前面了,我可开心了。我一把抱住皮卡丘,突然从皮卡丘的大嘴巴里看见,里面那个人是我妈妈,我高兴得要跳起来了。同学们也看见是我妈妈了,都在说,是胡语彤妈妈,是胡语彤妈妈。我觉得好骄傲呀!

妈妈脱下皮卡丘的衣服和大脑袋,我看见妈妈那么热,我觉得我的妈妈是全世界最好的妈妈。谢谢妈妈给我带来的“六一”惊喜。

7.儿童节小学生作文 篇七

由于“留守儿童”大多由祖辈们监管和抚养, 而祖辈们大多又受到自身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精力不充沛, 家务劳动繁重, 缺乏沟通能力等客观因素的束缚, 导致了家庭教育的放任自流, 给“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这将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前途和命运, 甚至关系到国家的繁荣与富强、兴衰与成败。

如何适时引导, 加强教育, 将“留守儿童”现象化弊为利?这一问题现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也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探讨的新课题。

一、关于“留守儿童”现象的调查及分析

(一) 据调查, “留守儿童”的所占比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仅以崇岗镇小学为例, 今年全镇学生约2500人, 据统计, 其中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所占比例近40%, 这些学生均由其祖辈们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监管与抚养。另外, 学生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比例又占近30%。由于地域及环境差异, 部分自然村学生父母的外出打工率甚至高达90%—100%。

(二) 据分析, 大多数委托监管人的抚养及监管能力较为薄弱。

1. 部分家庭由于经济紧张, 老人们的生活自顾不暇,

导致“留守儿童”们的起居生活不能得到保障, 严重损伤了他们的身心健康。特别是有些大家庭, 老人们由于监管和抚养的对象较多, 加上精力有限, 导致照管困难、心力交瘁, 致使“留守儿童”们产生各种挫折感。2.由于老人们自身文化素质低, 致使“留守儿童”们的学习没有有效的家庭教育做支撑, 产生“放羊”现象, 不但制约了他们的学习进步, 而且间接地助长了他们说谎、焦躁、懒惰等不良习惯的滋生。3.由于现阶段独生子女的增多, 生活水平的提高, 家庭经济的逐渐宽裕, 导致部分老人对“留守儿童”过分溺爱或者放任自流, 使得他们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不断下滑, 给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及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带来强大的冲击与挑战。

二、“留守儿童”现象引发的负面效应

(一) 淡化了家校联系。

由于监管与抚养“留守儿童”的老人们大多把抚养孩子们衣食住行工作放在首位, 而对他们的学习状况及在校表现漠不关心, 缺乏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拉大了家校之间的差距, 使得家校间的关系日益淡化, 导致“留守儿童”们产生了在家与在校有两种截然不同表现的双重性格。

(二) 制约了学校工作。

学校教育以育人为己任, 须培养出身心健康、团结协作、奋发进取、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新一代。而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保障, “留守儿童”的不良心理及品德将制约着学校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首先, 加大了德育工作开展的难度。“留守儿童”的心理及品德养成与学校或家庭良好的文化氛围密切相关。那些被溺爱或放任自流的“留守儿童”们自我约束及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 往往存在依赖性强、意志力薄弱, 在困难面前较为懦弱等性格特征。其次,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在学习教育上的紧密配合, 导致作业等学习任务不能及时完成, 阻碍了学习进步。

(三) 抑制了个性的发展。

一个完整、健康的家庭对学生价值的形成具有直接的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由于老人的监管, 缺少必要的沟通与交流, 并与学校工作严重脱节, 导致“留守儿童”缺乏对人的信任感, 遇事存在偏执、胆小、狂妄等反应, 甚至缺乏是非辨别能力, 容易上当受骗。

三、学校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几点方法及建议

(一) 认真调查, 摸清情况。

作为学生, 只有亲其师, 才能听其言、信其道、效其行。认真调查, 摸清“留守儿童”家庭概况及本人思想及学习情况, 对改善学校工作, 加强家校联系大有裨益。这就要求我们每位教师要为他们建立爱心档案卡, 以便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倾注爱心, 时刻给予他们更多的特殊的关爱。

(二) 切实加强家校联系。

通过加强学校与家庭间的沟通与交流, 能及时互相反馈“留守儿童”们在校及在家表现情况, 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信息。加强家校联系, 还能及时发现问题, 共同分析、探讨产生问题的原因,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加强家校联系时, 应充满理解与民主, 容忍“留守儿童”们的各种不足, 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优势, 努力从自卑、忧郁、紧张、烦躁、畏惧等阴影中摆脱出来。加强家校联系具体可采用教师家访、定期召开家长会、设立家校联系卡等方式。

(三) 切实抓好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理和心理品质的教育工作, 它对转化“留守儿童”的思想, 培养良好道德风尚和健康心理品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日常学校教育工作中应当坚持“德育置首”的原则, 切实抓好德育工作。

1. 认真抓好德育工作的五落实, 即组织、时间、内容、措施、地位五落实。

2. 坚持不懈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 如政治思想教

育、传统美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国防教育、环境教育、人口教育等, 使“留守儿童”们通过学习, 自觉养成良好的品德及习惯。

3. 利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模式, 使“留守儿童”能愉快地接受教育, 陶冶自己的身心。

如认真上好、组织好每堂班会课、队会课, 让他们在平等、和睦的气氛中进一步加强和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助人为乐精神等。

WENJIAOZILIAO

4. 努力改善教学方法。

教学工作中, 重视师生间情感交流与沟通, 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良好学习氛围, 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风尚。学习上哪怕是极微小的进步都要加以鼓励, 甚至为他们创造条件, 让他们树立起自信, 从而全面提高“留守儿童”们的学习水平。具体做到如下四点。

(1) 培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改善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学习特点, 将空洞的说教转化为有趣的教学, 从而引导他们愉快地学习, 在轻松中掌握知识, 学到本领。

(2) 树立学习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它能促使“留守儿童”们产生学先进、超先进、做示范的学习动力, 从而激发他们的未知欲和上进心。

(3) 培养优秀的班集体。集体是孩子们成长的温床, 特别是“留守儿童”们, 他们需要更多的集体的温暖, 帮助他们团结同学、充实生活。

(4) 付出关心和信任。多一分宽容, 多一分理解, 教学工作中做到真心实意说优点, 轻声委婉道不足, 让“留守儿童”们随时随地体会到教师的关心和信任, 从而树立信心, 锐意进取。

四、关注“留守儿童”现象的积极意义

(一) 密切了家校联系, 得到社会认可。

通过教师与学生紧密相连的教与学联系及家校间的共同监管, 使得广大的“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从而提高了学校在广大民众心中的地位。

(二) 加强了师德修养, 提高了教育水平。

广大教师通过不断的探讨、研究, 妥善地处理好与“留守儿童”的这种新型师生关系, 既发扬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又提高了自身业务素质及教育教学水平。同时, 也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得到新的发展、新的飞跃。

8.儿童节小学生作文 篇八

调查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方式发生深刻的改变以及饮食生活的改善,人们对口腔健康的认知越来越看重。为此,我们就小学生的口腔健康情况展开此次调查。

调查目的:1、了解小学生牙齿的总体情况。

2、对小学生牙齿疾病情况进行分析。

3、引导小学生学习正确的巴氏刷牙法。

调查对象及范围:湖南省醴陵市利群小学在校35名小学生。

调查时间:二〇一四年七月九日

调查实施方案:1、设计调查问卷:计划问卷设计40张,预计收回40张,实际收到40张,问卷版式为A4纸正反两面,合计两页,其中题型包括单选、多选,单选为14道,多选为2道。

一、数据汇总

1、每天刷牙次数和对巴氏刷牙法的认知

据调查统计,在9-13岁年龄段的儿童中,总共收40份,儿童每天刷两次牙有16份,占总数的40%,儿童每天刷一次牙有23份,占总数的57.5%,还有儿童选择并非每天都%刷牙有1份,占总数的2.5%。对于对巴氏刷牙方法的认知,儿童表示了解的有19份,占总数的47.5%,儿童表示不了解的有21份,占总数的52.5%。

2、对于含氟牙膏的使用认识

据调查统计,总共收40份,使用含氟牙膏的儿童有33份,占总数的82.5%,不使用含氟牙膏的儿童有7份,占总数的17.5%.

3、不良习惯

据调查统计,总共收40份,经常在睡觉前或是刷牙后吃糖果或喝冷饮等含糖类零食的儿童有2份,占总数的5%,偶尔在睡觉前或是刷牙后吃糖果或喝冷饮等含糖类零食的儿童有35份,占总数的87.5%,从不在睡觉前或是刷牙后吃糖果或喝冷饮等含糖类零食的儿童有3份,占总数的7.5%。

有、且经常吮手指,咬铅笔或口呼吸、舔牙、偏侧咀嚼等不良习惯的儿童有1份,占总数的2.5%,偶尔会有吮手指,咬铅笔或口呼吸、舔牙、偏侧咀嚼等不良习惯的儿童有20份,占总数的47.5%。从来没有吮手指,咬铅笔或口呼吸、舔牙、偏侧咀嚼等不良习惯的儿童有19份,占总数的47.5%。

4、对于龋齿及口腔疾病的认识

据调查统计,总共收40份,儿童患有龋齿共有20份,占总数的50%,另有儿童未患有龋齿共有20份,占总数的50%,儿童患有龋齿后有及时就医有17份,占总数的42.5%,儿童患有龋齿后没有及时就医共有23份,占总数的57.5%。对于牙周病,牙髓病或根尖周病等口腔疾病轻重程度来看,患有很严重,几乎每种疾病都曾经得过的儿童有1份,占总数的2.5%,有得过部分口腔疾病的儿童有19份,占总数的47.5%,从未得过任何口腔疾病的儿童有20份,占总数的50%。

5、口腔检查的认識

据调查统计,总共收40份,家长认为时隔一年左右会带自己的孩子去做一次口腔检查的有4份,占总数的10%,家长认为时隔半年左右会带自己的孩子去做一次口腔检查共有1份,占总数的2.5%,家长认为时隔三个月左右会带自己的孩子去做一次口腔检查有2份,占总数的5%,还有家长从来没有带自己的孩子去做一次口腔检查有33份,占总数的82.5%。牙齿曾经有因为外伤等原因脱落过的儿童有12份,占总数的30%,牙齿曾经没有因为外伤等原因脱落过的儿童有28份,占总数的70%。

6、换牙期儿童发育的认知

据调查统计,总共收40份,认为在换牙时期高蛋白食物(肉类)可有效促进儿童颌骨发育的家长有16份,占总数的40%,认为在换牙期含糖类物质(蜂蜜、糖类等)食物可有效促进儿童颌骨发育的家长有3份,占总数的7.5%,认为在换牙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芹菜、玉米等)可有效促进儿童颌骨发育的家长有32份,占总数的80%。

7、口腔疾病的认知

据调查统计,总共收40份,认为儿童在换牙期出现乳牙早失或乳牙滞留正常的家长有23份,占总数的57.5%,认为儿童在换牙期出现乳牙早失或乳牙滞留不正常的家长有17份,占总数的42.5%,家长认为儿童在换牙期出现替牙不齐是一种口腔疾病有16份,占总数的40%,另有家长认为儿童在换牙期出现替牙不齐不是一种口腔疾病有24份,占总数的60%。

8、对牙列不齐的认知

据调查统计,总共收40份,家长认为在换牙期出现替牙不齐的情况时,会带他去医院做矫正有15份,占总数的37.5%,家长认为在换牙期出现替牙不齐的情况时,可能会带他去医院做矫正有15份,占总数的37.5%,还有家长认为在换牙期出现替牙不齐的情况时,肯定不会带他去医院做矫正有10份,占总数的25%。

9、牙列不齐对儿童会造成的影响

据调查统计,总共收40份,家长认为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使胃肠功能絮乱有12份,占总数的30%,家长认为会影响牙周组织(牙槽骨、牙龈、牙周膜和牙骨质)健康的有23份,占总数的57.5%,家长认为会影响面容美观以及心理健康的有24份,占总数的60份,家长认为不会对儿童造成影响有7份,占总数的17.5%。

10、口腔保健知识获取途径

据调查统计,总共收40份,家长是从电视、广播获得有16份,占总数的40%,家长是从报刊、杂志、科普读物获得有15份,占总数的37.5%,家长是从家人、朋友获得有5份,占总数的12.5%,家长是从医院宣传栏获得有13份,占总数的32.5%,家长是从口腔医护人员获得有15份,占总数的37.5%,家人是从社会健康教育活动获得有13份,占总数的12.5%,家长是从孩子从学校带回的知识获得有15份,占总数的35%,家长是从产前家教获得有5份,占总数的2.5%,家长是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有4份,占总数的10%。

二、问题分析

1、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得知在9~13岁年龄段中,儿童对刷牙的认知不足,一天刷牙的次数偏少,但大部份的儿童不了解正确的巴氏刷牙法。

2、有大部分的儿童会有睡前或刷牙后吃糖或喝冷饮等含糖类的食物和吮手指,咬铅笔或口呼吸,舔牙,偏侧咀嚼等的不良习惯。

3、对含氟牙膏的使用认识缺乏。

4、儿童的患龋齿率较高,及患龋齿后来未有及时就医。有部分儿童患有牙周病,牙髓病或根尖周病等口腔疾病。

5、、另一方面家长对儿童的口腔检查的认识度不高,有部分部分儿童牙齿曾经有因为外伤等原因而脱落。

6、家长对换牙期间的口腔知识认识不足且对口腔保健知识获取途径单一。

三、对于出现的问题,以下有几条针对性的措施:

1、加强对巴氏刷牙方法的普及力度,促使儿童对正确刷牙的认知。

2、禁止亦或是减少在睡前或刷牙后吃糖果或喝冷饮等糖类的零食和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

3、增加刷牙的次数且使用含氟牙膏。

4、患有龋齿的儿童应及时就医,得到正确的治疗。

5、加强对口腔疾病的宣傳力度,做到人人得知,提前预防,及时医治。

6、提高家长对儿童口腔检查的认识度,避免“有病不治”的情况。

7、应避免儿童有吮手指,咬铅笔或口呼吸,舔牙,偏侧咀嚼等不良习惯。

8、家长应加强口腔知识的学习且要对口腔保健知识获取途径单一到获取途径多样化转变,实现质的飞跃。

四、展望:

1、提高小学生对口腔健康教育的认识,传播护齿教育知识,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从小树立崇尚科学,注重个人日常卫生的好习惯,预防和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

2、利用口腔健康教育挂图,制作口腔健康知识宣传展报并在校园内坚持展出。

3、利用在校的电脑网络来学习护齿知识。

4、可以开展有关“随时护齿,从我做起”手抄报制作活动。

5、加强对儿童,青少年的口腔知识的普及力度。

6、加强家长对口腔疾病乃至口腔保健知识的认识和获取口腔知识方式的多样化。

7、减少儿童对含糖类食物的食用且避免“有病不治”的情况。

9.难忘的儿童节小学生作文 篇九

旋转花车真的很好玩,时快时慢,时走时停,旁边的花香扑鼻而来,真想陷入了花的世界中。我很好,妈妈却惨了。还没走到一百米,不行了,闭上眼睛,戴上墨镜,不管了。

好不容易熬完200米。妈妈昏昏晕晕的下来了,一_ 股坐在凳子上,休息一下。我可闲的没事做,看着别人玩。一个小孩,四五岁左右,拉着他的妈妈去玩了。他一路上嘻嘻哈哈的叫着,而他的妈妈,也是晕晕乎乎的下来了,后来我才知道,小孩的体力太如大人的了。

在四季花园玩完后,我们就乘车来到了茶溪谷。坐过森林小火车后,我们就去茶园了。茶园真是漂亮,一望无际,阶梯似的茶园,让人感到无比清爽。站在吊桥前,趴在绳索那,吹着风,那感觉是无法述说的。只是不知桥稳不稳,一有风,就在那里晃啊晃啊晃啊,弄得人心惶惶,我都好几次没站稳了……

10.儿童节小学作文 篇十

大会第一项:升旗仪式和唱国歌。那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诉说着祖国六小的花朵,欢快的校歌《放飞理想》讲诉着飞翔的青春故事。

大会第二项:由陈校长讲话。校长讲诉了学校近几年举办的活动的意义所在,还讲了这一路来的坎坎坷坷。最后他送上了最衷心的祝福:祝同学们六一国际儿童节快乐!

接下来,最最关键的大戏要开场了,随着书记郑重地宣布:株洲六O一中英文小学校园皮筋舞大赛现在开始!同学们都欢呼雀跃起来!

轮到我们班表演了。听到那熟悉的音乐,身体便不由自主地跳了起来。我完全沉浸在音乐之中,记着每一个动作,还不时地观察伙伴们的表现,努力达到配合一致。很快,我们顺利地完成了表演,大家再一次欢呼起来!

下午,成绩出来了,我们班得了第一名!于是,我们第三次欢呼起来,也是最最热烈的一次,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好一个快乐难忘的六一儿童节!

11.浅谈小学儿童记忆能力培养 篇十一

一、在上课前先要学生明确学习的知识点、所要掌握的内容,使学生积极地去记忆。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第四册《比较数的大小》时,上新课前明确地告诉学生数包括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这节课就学习如何比较这些数的大小。

二、使识记材料具有新颖性,尽可能用动作来完成。比如,要学生记住某篇课文的生字,可把生字列在小块木板上,要他们每人拿一小块木板,用生字组词,这个游戏叫做“找朋友”。

三、把儿童所识记的内容安排在儿童喜欢参加的智力活动中。例如,要学生记住图上的方位标志(上北下南,左东右西),可让学生在沙盘上安排学校主要建筑物模型、附近街道的布局等。

四、对有意义的材料尽量使学生理解,对无意义的材料尽量赋予人为意义进行识记。

1.采用直观形象记忆法。即通过直观演示的方法来让学生掌握汉字的音形义的关系。如“摸”、“打”这类字用手来演示就十分直观。又如“病”字,把它画成一张病态的苹果形生字卡片,让它和其他生字卡片对比,则形义不言自明。

2.口诀记忆法。即可用口诀来帮助学生识记汉字。如“热”字,口诀可编为:“用手把肉丸从火锅里捞上来”。这样的字谜形义结合,十分便于学生意义识记。

3.谐音法。可用汉字的个别读音,来帮助学生识记汉字音义。如“腰”字,“要”就表示语音,“月”是肉。通过这样的辨析,学生就可以牢牢地识记。

4.数字特征法。通过分解字的组成,运用数字来帮助学生识记汉字的形义。如“森”字,三木组成,其形义学生自然明白。

5.译意法。就是将要记的内容转译成有意义的材料。如教学“脸”字,有不少的学生都忘记“人”下面的一横,可把“佥”拆开解释,“ ”代表脸部的嘴、鼻、眼,那“人”下的一横就代表额头,最底的一横就是身体与头部的分界线。通过这样点拨,学生就容易识记多了。

五、指导学生采用尝试回忆法进行识记,要求学生熟记的材料,如背诵课文,不宜采用一遍又一遍地单纯诵读的方法,而是要采用尝试回忆法。即读几遍后,合起书来回想其中的内容或尝试背诵,如果记不起或背诵不出时,再打开书看。

12.儿童节小学生作文 篇十二

一、肯定优势, 培养自信心

流动儿童容易产生孤独、自卑的情绪, 大多是由于自己来到陌生的环境中, 看不到自身的优点, 听不到周围师生、家人的表扬, 再加上流动儿童的家庭条件相对落后, 他们在一种有形无形的攀比中产生了孤独、自卑的情绪。而事实上, 流动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有着自身的优点, 他们动手能力强, 心灵手巧;有的孩子独立不依赖, 自理能力强;还有的孩子吃苦耐劳、不怕困难, 这些都是本地孩子身上很少看到的优点。

看到流动儿童身上的闪光点, 并通过各种活动展现他们的优势, 是我们每个老师应留心的事。平时的值日、大扫除, 做得最出色的总是这些流动儿童;学校的田径队、篮球队, 也是流动儿童唱主角;2010年秋季开学, 学校临时组建120人的拉丁舞团队, 准备参加十七届省运会入场式的群众表演, 那顶着烈日坚持训练的仍然少不了流动儿童。给他们展示的舞台, 让孩子们用自己出色的表现证明自己, 于是, “升旗手”有他们, “三好学生”有他们, 学校评选的“五小明星”有他们, 校园橱窗的优秀学生栏有他们……迎着同学羡慕的目光, 看着老师们赞许的眼神, 他们越来越有自信了!

二、沟通了解, 加强认同感

认同是一个接纳、认可和融入的过程, 是一个持续、稳定的双边互信过程。流动儿童要真正融入他所在的新的班集体, 并被大家所认可, 还需要彼此的互相沟通、了解、合作。《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理论告诉我们:只有有效沟通, 善于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精诚团结, 才能实现双赢。班级中的孩子们也是如此。

尽管孩子们来自五湖四海, 但因为孩子们年龄小, 阅历少, 对自己的家乡了解并不多, 更不用说现在的居住地了。让学生完成习作:用你的方式了解并介绍家乡的一种特产或者是家乡的一处名胜、风土人情, 完成后先进行小组交流, 再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班级交流。

学生们都爱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活动中可以增进彼此间友好的交往, 又可以锻炼孩子们良好的合作。我们每年都要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 如学校常年开展争当“家务小帮手”活动, 内容就很丰富:端午节包粽子, 万圣节做南瓜灯, 春天包馄饨, 夏天拌凉菜, 秋天做水果拼盘, 冬天包饺子等。

三、全面渗透, 保持平等心

当儿童意识到你在教育他的时候, 你的教育就失败了。流动儿童有的特别敏感, 当你经常教育学生要尊重“外地人”时, 他们已经觉得是受歧视了。所以, 对流动儿童的心灵保护要在潜移默化中。

1. 教学中渗透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些课文, 表达的就是尊重、自信、宽容等主题。如六年级上册《鞋匠的儿子》就非常典型。美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林肯先生出身卑微, 是鞋匠的儿子, 面对参议员的羞辱, 林肯不亢不卑, 谦逊真诚, 赢得了参议员的敬重。这种“人人平等”的思想正是课文要传递的。

2. 班级文化中渗透

教室里放心情树、智慧墙, 让学生们有释放心情、展示自我的舞台;黑板报上有心理健康角, 定期出刊“快乐法则、自信宝典”等心理健康小知识;教室里备好图书箱, 常备100本书 (向学校图书馆借, 或是每人捐一至二本) , 每天借阅, 这就不用为想看书却无钱买书而烦恼了。“人人都是班级的小主人”是我们倡导的班级文化。

3. 社团活动中渗透。

流动儿童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 很少有父母愿意花钱送孩子上各种“兴趣班”以发挥特长。学校组建了各种社团, 只要有兴趣、有爱好的学生都可参加, 而且是免费培训。围棋班、民乐队、合唱队、女篮队、女子曲棍球队、拉丁舞队、电脑兴趣组、美术兴趣组、数棋兴趣班……在各个社团里, 根本就没有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之分, 大家一起学习, 公平竞争, 培养自己的特长, 还为学校争了光, 流动儿童同样有了强烈的自我认同感。“不以出身论英雄”应成为各社团最基本的思想。

这样, 不管是课堂教学中, 还是在课外阅读、社团活动中, 流动儿童感受到的都是平等的氛围, 在他的潜意识中, 自己就是学校里平等的一员, 关系也自然融洽了。

四、控制情绪, 拥有平常心

孩子们在交往中常常会产生一些矛盾, 当然也会犯错, 不过这并不是只在流动儿童身上才有的。可相比较而言, 流动儿童更易对老师、同学、父母产生不良情绪, 甚至是敌对、逆反。有时他们显得暴躁、易怒, 甚至做出一些令人不解的举动。只有找到矛盾发生的根源, 才能对症下药, 调整他们的情绪, 保持心理平衡。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 流动儿童家庭一般都有2、3个孩子, 家庭中的大孩子很多都觉得自己不受重视, 而产生怨恨、自卑的心理, 这种心理在女孩子身上更加明显。碰到这种情况, 我总会问孩子这样的问题:你是姐姐 (或哥哥) , 和弟弟 (或妹妹) 比起来, 谁更需要照顾?如果你是做爸爸或妈妈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会照顾谁多一些?孩子设身处地地考虑, 心理也就慢慢平衡了。

13.儿童节小学作文 篇十三

8点整,学校举行的游园活动开始了。活动有很多,有的玩飞镖,有的玩泼水节,还有的玩射箭,我玩了射击和踢球等13个项目。我们整玩了半天,今天玩得真爽。

我最喜欢玩的项目是射击。这个项目设在二(6)班,我和余子齐一起去那个班玩射击,快到余子齐的时候,我对他说:“加油。”他向我点点头。轮到他时,他拿起枪,砰!打中了,第二枪,他没打中,好可惜。轮到我了,砰!打中了,第二枪我在瞄准时我在心里想:“打下面能全倒。”我一打,真的全倒了。

六一节真好玩。

14.儿童节小学作文 篇十四

早晨,太阳照得满屋亮堂堂地,我从梦中睡醒了。我穿好衣服,梳洗完毕,吃完早饭,爸爸就带着我去了公园。

到了公园,我和爸爸走进大门。我看见公园里人山人海。我看了路标,到了游乐场,我一眼就看见了“疯狂战城”。于是,我就指着“疯狂战城”的门说:“爸爸,咱们玩“疯狂战城”,好吗?”爸爸点了点头,同意了。

于是,爸爸就问:“多少钱一张票?”那个叔叔回答说:“10元一张票,规定时间30分钟。”爸爸付了10元,我和爸爸脱掉鞋,就进去了。我一进门,就看见了五颜六色的“炮弹”在空中飞来飞去,让我看得眼花缭乱。一不小心,“炮弹”就打中了我的头。我四处张望了一下,发现好多“气炮”旁边都站着人,只剩一个“气炮”了。我和爸爸急忙走过去,占住了炮位,这时,我发现“炮弹”太少了,我就对爸爸说:“爸爸,‘炮弹’太少了,快去捡‘炮弹’。”于是,爸爸拿着筐子弯下腰,就捡了起来。不一会儿,爸爸捡了满满一大筐“炮弹”放在了我的炮位前。开始发射“炮弹”了,爸爸从筐里拿出一个“炮弹”放进“气炮”桶里。我把“气炮”瞄准高处的玩具兔子,我摁了按钮,“炮弹”从“气炮”桶里飞了出来,正好打中兔子的身体。兔子摇了摇身体,又点了点头,好像在说:“小朋友,你打得真准。”爸爸这次从筐里拿了两个“炮弹”放进了“气炮”里面。我瞄准了戴白帽子的那个小男孩,我摁了一下按钮。“炮弹”发射了出去,打中了他的头。他不知道谁打中了他的头,他就摸着他自己的头说:“谁打中了我的头?”他没发现我,我心里得意洋洋。

这时,爸爸看了看表,到点了。爸爸对我说:“罗渝夕,走吧,该回家了。”我说:“再玩会儿吧。”“下次再来玩吧。”我只好和爸爸走了。

这个游戏好玩又有趣,它吸引了我。下次我还要玩这个“疯狂战城”。因为它给我的“六一”儿童节添了不少乐趣。

上一篇:适合发朋友圈的唯美说说下一篇:司法社工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