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英语

2024-08-27

导学案在英语(精选9篇)

1.导学案在英语 篇一

如何发挥导学案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朝阳中学莫梅素

经过本学期反复的集体备课和集体听课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要上好一节英语课是不容易的。在新课改的指引下,由以前的以老师为主体的填鸭式,变为应突出体现学生是主体的思想,注重学生的语言技能训练和交际能力培养。我校实施的五步三查教学模式,导学案是基础。是教师对课时或单元教学内容从目标确定、组织方法、学法指导、评价方法、教与学的反思等的总体规划与学生活动学习策略、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并对教师的教进行评价和监督相结合的教案与学案的统一体。因此,在导学案的编写过程中,我们注重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如何使导学案吸引更多、甚至全部的学生。以下是我们准备导学案的几个步骤:

一、认真钻研教材,制定总体框架

首先熟悉教材、钻研教材,对自己所任教年级的英语教材有了一个总体的了解。然后对每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进行讨论分析。针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制定每一课的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学方法,不同年级的教学案针对不同年级特点的学生有各自的特点,但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不变,导学案总体的教学过程安排不变,即教学案要符合英语教学的规律,符合学生英语学习的规律,做到听、说、读、写、译的全面训练。

二、充分利用全体的智慧,使学生受益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我们充分利用我们集体的智慧,在单词教学、新授课文、课外阅读、补充巩固练习等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导学案感兴趣,对不同的操练方法感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学习并掌握了重点、难点。例如:我们初二学生现学的英语教材,学生对大量的词汇有点不知所措,学习单词过程中不能完全掌握单词,时间一长,造成大量生词堆积,影响英语学习,所以单词掌握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英语成绩,我们就把单词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重重中之重。在准备单词学习导学案时,采取多种练习方法:填字母游戏、找规律组成新单词、把错误字母组合重新排列、给首字母填空、选词填空、看图写单词等,开展小组比赛、个人竞赛,增加了单词学习的趣味性,使枯燥乏味的单词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加深对单词记忆的印象,达到巩固掌握的目的。课文的学习过程也设计成围绕课文重点词汇、句型结构展开多种形式的操练,而不是一味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英语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还愁学生学不好英语吗?

三、营造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学习

导学案要一改过去教案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跟着教师走的模式,而是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及时的学法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自学交流讨论,让学生自

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寻找重点、难点,自己进行语言知识的归纳、学习方法的总结调整等,整个课堂教学自主而不自流,放手而不放任。

四、及时评价,树立信心,不断进步

一个人要不断进步必须有人不断地鼓励、帮助他树立自信,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在漫长而艰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会产生厌学、退却心理,这时及时地作出评价、及时的鼓励尤为重要。导学案里,要附加自己评价、同学评价或教师评价,如单词学习结束后,让学生争当朗读小能手,让基础较差的同学对自己会读出多少单词为自己打分,对自己当天的表现与以前相比较评定有没有进步,不断激励学生,帮助他们逐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看到自己的进步,能不断向着前面的目标努力。在导学案的最后附加名人名言,增强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五、及时进行教与学的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在每课结束前都留一点空余部分,要求老师对整课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无遗漏之处、需要补充部分、教学成功之处进行总结反思,不断提高教学经验,要求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的学法、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总结,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学习规律,能更主动、积极地学习。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学习的过程,只有教师在每节课后进行总结反思该节课的得与失,然后在下节课对上节课的反思与经验进行实践与反馈,总结出适合自身特点及学生实际的五步三查教学课堂模式。

下面是运用导学案教学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课前准备中针对本课的兴奋点来激发学生去预习,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找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了。

2、教学过程中,照顾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形式多样的操练,以小组形式、以好带差、兵带兵,兵练兵,口头和笔头齐用,对本课时以及本单元里的重点、难点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达到熟练掌握的效果。

3、教师对每一课学生所学、所掌握内容的程度进行评价,从而增加学生的自身表现,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不断增强学习的信心。

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改进导学案、使用好导学案,让导学案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好帮手,从而不断提高我们英语教学质量。

2.导学案在英语 篇二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英语,教学

导学案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教师营造一种轻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初中英语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最近几年,导学案在课堂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种教学模式也逐渐成为了提高我国初中英语教学效果的方法之一。

一、导学案的概念

1.导学案的定义。导学案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知识而编制的学习方案,为学生制定学习目标的同时,指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们能做到自主预习并进行合作研究,再通过教师在课上的点播和课后学生们的自主测评进行学习中的反思,并针对不足进行拓展学习。在编写导学案时还要根据课时的要求和课本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方法的不同以及知识的层次性等原则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2.导学案的执行程序。自从导学案被提出已经引起了许多学者和教师的注意,越来越多的学校推行导学案教学,学生都因此而受益良多,所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导学案的程序。在课前教师要分析教学目标,并将教材内的知识和学生的水平进行有机结合;然后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目录解决疑难问题和关键点;之后再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计划;最后进行导学案的编写工作。而学生则需要对导学案和其中的例子、以及教科书进行预习,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经过仔细思考后将问题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完成预习工作的最后部分。在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并向学生解释他们不明白的知识点,并运用有效的方法鼓励学生学习,最后对教学成果进行总结。作为学生就要积极配合进行学习和总结知识,不断获得反馈信息,以对知识体系进行延伸。在课后,教师就要观察学生的反映,而学生则就要反映出学习的效果,完成预定的目标并进行更多的联系。

二、导学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导学案能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广泛的应用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帮助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结构进行梳理并完善学生对英语知识学习的框架,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进行自主的思考,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导学案的出现使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格局出现改变,教师从原来的生硬灌输式教学转向了组织学生教学,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将学生被动的学习变成了自我主动学习。要知道,导学案都是教学工作者经过细心研究设计而成的,使学生的学习具有计划并具有目的性。导学案还需要将教材中的内容和课堂中需要教授的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构建起一套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体系,使运用导学案的学校中的学生都能将学习英语的能力不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不断提升。导学案还能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补充,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以便学生对知识进行反思和总结,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导学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经过导学案的在一段时间内的运用和研究,学者们发现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很喜欢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并且都能很好适应它。这也就是说导学案对英语的教学和学习都有积极的作用。

1 . 通过导学案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都知道对与英语学习者而言,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可以进行自我管理,使学习更有效率,因为只有他们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做到。学生在课前预习工作中也变得更加自主,这对学生更好的学习是非常有利的,在课后学生也能完成教师的预定任务。自主学习为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学生通过运用导学案学习形成了更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各种研究表明导学案这种方法,使学生都形成了预习的好习惯。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使大多数学生都变得更加积极进行讨论,并且变得善于表达自己。在课堂上学生会问出更多的问题,并且更加渴望寻求更多知识。

3.导学案可以指导老师教学,帮助学生学习,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合作能力。在新的教学方法下,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融入到课堂中。大多数学生变得更加善于合作,在课堂上学生经常需要互相讨论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合作变成了课堂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为了制作出更好的导学案,教师们也需要一起合作,他们互相合作,互相学习。

3.导学案在英语 篇三

关键词:导学案;英语教学;实用研究

一、初中英语导学案的来源和发展

如今,初中英语教学运用的导学案,是经过多年来全国广大教师同仁共同探索和研究的成果,具备成熟和高效等特征。在几年前由于硬件设施的限制,如纸张尺寸过小,不能全方面、具体地安排和设置教学活动每个具体步骤的进行方法和指导方法,不能真正达到为学生导学的作用,仅仅是预习都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安排;而且导学案进行的前期,教学重点没有重点列出,导致学生学习时间较长且效果不高;一些栏目设置还是运用汉语来进行指示,这不利于构建英语学习氛围等,这都是前期导学案发展的一些缺点。教师在进行导学案教学之前,应当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学习,如学校安排相关教师到其他学校跟班学习一段时间,可请有经验的教师到校讲座入班指导,教师亦可以自己上网自主学习等。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进行交流和学习,学习其他学校的长处,取其精华,根据自身实际学情加以运用,逐渐完善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在“导”和“学”中有着自己独到实用的见解,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英语导学案给课堂带来的改变

1.改变了学科教学中师生使用时间的比例

课前,教师把预先设计好的导学案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按照学案上的各个环节进行预习自主学习,在学案中把有疑问的部分标注,带到课堂和老师同学们一起探讨。教师完全把课堂的时间交给学生,部分学校让教师讲解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35分钟,有的学校甚至教师讲课时间都不足10分钟,这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2.改变了师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固有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通常在讲台上讲述教学要点,学生学习是被动的。将被动式学习转换为主动式学习,让传统模式中的师生角色互换,这是导学案的一项重大突破。学生在讲台上进行分享和交流,教师作为听众和总结引导者,从教学角色上来看,这也是对教学课堂的颠覆。

3.改变了教学过程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一般教学过程分为分析知识点、拓展延伸、学习总结、布置作业等几项,而实施导学案的课堂,逐渐将老师需要做的步骤交由学生独立完成,甚至出现一些由学生创立的教学步骤。

三、制订初中英语导学案应当注意的方面

1.内容进行合理分类

将内容集中,并且按照相应的规律进行分类,形成单独却又相互联系的教学版块。突出其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一步步进行学习,并且按照既定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和目标,促进学生养成探究式学习。

2.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让学生学习效率上升

首先要让学生可以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教案设计的趣味性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教案活动的积极性。难度不宜过大,让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参与进来,以此来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和快乐学习的意识。学生学习成绩进步以后,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部分学生可以以点带面,带动身边同学共同学习,协同进步。

3.突出老师的指导性

初中生心智尚在发展阶段当中,运用导学案固然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更多的学生依然需要教师的指导。尤其是面对一些重点的难题的时候,许多学生都不能自行解决。因此,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应当提出指导和要求。如,教师应当指导学生预习和加强巩固哪些内容的学习,用时和达到什么目标,学习完成后的检查方式,小组进行合作式学习时应当怎么进行,侧重点和需要掌握哪些基础知识等,这都是教师体现指导性的方面。

四、导学案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运用的环节分析

在教学中运用导学案更全面地展示了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对教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都可以具体地反映出来。同时教师教学的整体策略和课堂师生共同进步的成长性也都体现出来。学生通过导学案进行学习,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向,多方面考虑问题,从而可以举一反三,学会探究和创新。

1.学生按照學案进行自学

学生运用教师设定的导学案进行学习是以导学案中的教学目标为学习重点,因此在课前学生进行预习的过程中,相关教学教师应当结合学案中的教学目标,给学生制订详细的预习任务和计划,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带着问题和任务,并且按照教师制订的学习路线和方法进行预习,会事半功倍。且教师制订的导学案例具有引导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逻辑性和知识体系脉络明显,学生会在自学过程中收获知识,并且进行总结和反思。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导学案进行学习中,引导的作用异常重要。教师应当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状态进行调查,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比较棘手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解决,并且定期安排学生相互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学习方式。学生在分享经验的同时,教师也应当适时参与进来,总结学生的经验,并对此进行解释,对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奖励,对表现较差的学生进行鼓励和支持。

3.整理交流结果,对知识点进行讲解

学生运用导学案学习之后,对课本中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部分学生还能进行拓展延伸,了解到一些相关延伸知识。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整理和分析,并且通过数据表进行展示。将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为学生进行解释和分析。

目前,学校其他相关学科也在进行导学案教学,笔者建议英语教师应当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其他学科在进行导学案教学时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到英语课堂当中。但要注意,其他学科的导学案与英语的有所不同,语言类学科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动脑想、用眼看、用手做,还要耳听、口读等。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导学案,要精准定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把“学”和“导”贯穿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当中,以导助学、以学养导,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倚。同时要时刻牢记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地位和关系,做好教学之间的分工协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对出现的问题灵活处理。导学案是在新课改的理念下,一个重大的突破,这与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学校在进行导学案教学模式时,需要注意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一味模仿和套用。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教学实践来进行评判,因此在进行导学案教学的同时,不能彻底抛弃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要与之结合,才能更好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韩志勇.初中英语学案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周艳清.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的运用[D].漳州师范学院,2013.

[3]田喜平.基于学案导学提高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4]邹杏梓.利用“学案导学”促进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4.导学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四

摘要:进入课程改革以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一直是新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与探究意识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举措。导学案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改善课程数学教学结构和课堂教学质量。导学案旨在让学生体验自主与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个人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乐趣;而教师借助“导学案”平台以一个“导”字贯穿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引领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关键词:导学案 自主与合作探究 小学数学

导学案,顾名思义,就是“导”与“学”,“导”指的是引导、指导;“学”则指的是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导学案实际上用来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工具,强调的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导学案”既是老师的教案,又是学生的学案,它把“教”与“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把学生的有效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更具有科学性、实效性。

使用导学案,使学生在课堂表现中更具备学习主动性,知道学习什么,为什么学习,什么时候学过,怎样学,学得怎么样。能实现学习基础和学习内容的发现,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不再作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主动的去分析、思维、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本身就是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

一、创设导学案的模式

六步三展教学模式是我乡全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意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主张废除注入式,实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愉快学习,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六步三展教学模式,是指课堂教学流程有六个步骤,其中学生有三次展示(展示的目的是发现优秀的作品〈包括规范书写与格式〉和创新的思维方式,树立学习的榜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和活力;找出存在的问题,大家帮助纠正)。操作步骤:1.课题导入。(数学以复习旧知、意义、定律、性质、数学原理等来揭示新课。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2.出示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制定学习目标。目的: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逐步学会学习,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紧紧围绕学习目标进行每一步的学习。)3.自主学习。(数学方面安排一些与例题有关的试题让学生做,理清算理或数学原理,总结规律等,为新知铺垫。通过学生自我展示,达成部分简单目标。)4.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学教材,放手让学生去合作探究或交流,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5.课堂总结。(理清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系统。)6.当堂检测。(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重难点理解。目的: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查缺补漏。关注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自身能力水平上有一个新的提高。)

二、导学案编制的重、难点

(一)导学案编制的难点在“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好比导演,要为学生创设演说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趣,寓教于情。教师要在抓住重点,凸显难点,破解疑点上下工夫,在提高学生能力支撑点上下工夫,在能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兴奋点上下工夫,进行有效的学习引导。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那么,教师要怎样 “导” ,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巧设导语激兴趣,即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能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不同类型的导语,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或提问设计疑点启发思维;或复习旧知等,激发兴趣,丰富知识;或用实物、音像等非语言手段,引起好奇,激发求知欲;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地在课前或课中设置悬念,创设意境,激发想象,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原因,使课堂教学活起来。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前导入,更要善于课中的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深刻周密思考问题,使学生思维具有创造力。大多数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有敏感性、好奇心,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和好胜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扬民主,创设能激疑导思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养成学生好问的习惯和探究的精神。比如在教“小小设计师”,出示一些自制的精美图案或课件让学生欣赏质疑-轴对称、平移等变换图形。

(二)导学案教学关键在“学”。教学的核心是学习,指导并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本义与最高境界,教学过程应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设计和展开。导学案不仅要明确学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在课堂中的读、听、思、说、议、做等环节中,让学生去理解掌握学习方法,掌握最佳路径,促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唯有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究与创新,自主实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身心才处于最佳状态,思维方可被激活。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及兴趣,以鼓励为主,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所在,因势利导,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来。

例如: 在设计计算内容的导学案。“重算法轻算理”是传统计算教学中存在的一种现象。往往一节计算课上过后,大多数学生都会计算,但说不上其中的算理。这就是许多学生计算正确率不高的原因,因为他们学习计算题仅仅是简单的模仿。因此对于计算课,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预习,在预习例题的基础上,主动寻找计算规律。数学知识前后联系密切,有些知识点在几个学期的教材中都有体现,只是学习的深度不同。当遇到这样的知识点时,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将以前学过的知识结合新的知识点是非常必要的。

(三)导学案编制的重点在“案”。导学案设计的重点在“问题导学”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剖析、学习过程设计和学法指导。

1.自主“带着问题自学”转变成“在自学中发现问题”。问题导学以三线一面的方法把三维目标贯串起来。一是知识线。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点进行拆分、组合,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给学生一个自读学习思路导引。二是学法线。在依案自读过程中,指导学生怎样读、怎样思、怎样操作,从而作出培养学生能力的具体设计。三是德育线。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在呈现方式上有内容前置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情感潜移化。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也可以认为是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发展创新意识和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应尽可能地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数学思考的空间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重视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方法与技能。

例如教学二年级下册 万以内数的大小 时,这样设计导学案的: 想一想,写一写:

(1)动手画一个计数器,先标示出一个你喜欢的数,再读写出这个数。(请学生板演不同情况的数)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2)看这四种电视机的价格,你能读吗?(3)任选两种电视机的价格比一比。想一想你是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请你试一试友情提示:先看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比起。你的思考对吗?如果不对请改正过来)

(4)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5)小组交流你的发现,想一想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6)通过自学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2.在设计上要做到“四个吃透”“四个把握”。

一是吃透教材内容所占的地位、整体结构、主要线索、纵横联系,握住知识点,形成知识链,形成知识网。

二是吃透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把握住重点、难点、训练点,实现学用结合。三是吃透教材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把握住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以实现因材施教,差别教育。

四是吃透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的全部过程,把握住知识的停靠点、能力的增长点、思维的激发点,以解决学生思维、探索的问题。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导学案的最终目的也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终生受益。但导学案是对教材的翻译和二度创作,是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教材而产生的辅助工具,导学案绝不能替代教材,在学习中,同学们要植根于教材,利用导学案的辅助功能,帮助解决自己学习中的困难。教材是根本,导学案是辅助,两个一定要结合起来使用,既不能本末倒置也不能只用其一。

三、导学案的作用与效果

通过使用导学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效益和效率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 变“接受式” 学习为“自我选择”的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生命的狂欢、成长的幸福, 变“苦学”为“乐学”、肯学、学会、会学,实现真正的终身学习;真正地实现教学相长, 满足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帮助其实现职业的幸福感和个人成就感;为学生的自学指明了方向, 明确“学什么”、“如何学”、“学得如何”;了解了教学思路,减少了板演时间,增加了课堂容量,加快了教学节奏,增加了训练时间和训练量,体现了“以学生为本、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减轻了学生课后的作业负担。利用导学案“先学后教”, 在这个把权力归还给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四、导学案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加强学案管理,充分利用学案,提高学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首先,要组织学生充分利用学案开展学习。使用学案,不是简单地分析解答一个个问题,而是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资料分析、技能训练等活动,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引领学生围绕这些问题,结合学习内容认真阅读、思考、讨论、书面解答和发言交流,教师要及时归纳、指导和评价。对于课堂上尚未详细解答的问题,必须要求学生结合阅读教材,小组交流、教师指点,在课后补充完整。

其次,学案要与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学案是以纸质的形式印发给学生,便于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整体设计,便于引领学生阅读、思考、交流、表达,便于学生总结反思,保存资料。但是,学案容量小,也缺乏形象、直观、动态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与其他教学手段结合应用,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也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自主学习”环节,可以将学生绘制的示意图或答案通过投影仪展示,交流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对全体学生也有借鉴作用。

最后,教师可及时把学案收起,然后一一批阅,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理解学案的价值,重视学案的使用,指导学生依次整理、保存好每堂课使用的学案,并作为重要学习资料,在后续学习、考试复习时充分利用。

2.针对学生不同的预习情况区别对待。凡是学生可以直接解答的比较简单的问题,学生直接展示。一部分学生能解决的,可以让学生来当小老师相互帮助解决,教师在边上适当点评就行。难度大的,预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加强指导,然后由完成较好的小组上台交流合作成果,教师适当进行启发性点拨。研讨结束,进行课堂小结。有的还可开展生活体验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及升华情感,通过课堂研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实实在在地解决学生中的存在的问题。总体说来,导学案的使用分为三步,先是自学, 再对学, 而后群学.通过自学,要求大约50%的学生能够解决大约50%的问题;然后进入“对学”,在对学阶段要求大约70% 的学生能够解决大约70%的问题.而后进入“群学”即在课堂上共同学习.通过群学解决自学、对学阶段遗留下来的问题.3.与课堂有效结合,课堂使用学案也要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不能用学案搞填鸭式灌输。

(1)比如情境导入,创造恰当的教学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在自学学案的基础上对情境进行讨论,以达到巩固、深入理解自学内容。(2)充分分配自主学习时间。这一版块包括四部分的内容: ①通过学案明确给出本节课学习目标,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点(约1分钟)。②按照学案的方法指导,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学,用多长时间,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测等(约2分钟)。③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教师通过察颜观色,了解学生自学情况,端正学生自学态度(约5--8分钟)。④检查学生自学效果,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约5--6分钟)。

(3)展示反馈。这一版块包括三个层次:①个人展示,通过学生自我展示,达成部分简单目标,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②小组展示,学生代表小组通过发言、板演、表演等等形式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所得,其他学生聆听观察,找错误或比较与自己做的方法,然后自由更正,各抒已见,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指导学生归纳。③练习反馈,通过完成当堂作业来检测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4)小结。课堂小结必须有,操作时可以根据课堂内容特点进行详略处理,尽量让学生自己完成小结,不仅要总结知识点,还要归纳解题通法。

5.导学案在英语 篇五

2、导学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高中物理知识难度比较大,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可利用导学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的欲望,顺利地导入新课。

(2)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自学。导学案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学生带进学习状态,教师应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指导学生进行自学,教师在此基础上给予适当的点拨,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会更加深刻,学习效果更明显。例如在学习《向心力》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置指导学生自学《向心力》:

①向心力是根据什么命名的?

②无具体条件,仅知物体做圆周运动,能否指出向心力的施力物体?

③向心力是合力还是某个具体的力?

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自学。这种自主性的学习,能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答疑问,有助于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提高自学兴趣,促进物理学习效果的提升。

(3)加强课堂上学生的合作学习。在导学案教学中,对于学生提出的或教材中的各种疑难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学习。学生通过与小组成员的共同探讨和交流,逐步完善自己的问题答案。合作学习讨论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彼此间交换意见和想法,对于发展自身的能力,培养物理思维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例如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以下问题进行合作学习探究:

①课本中是如何研究打桩机重锤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的关系的?机械能守恒吗?条件是什么?

②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是什么?

③在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定律应该如何表述?

④你是怎样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只有重力做功”的?

通过合作探究,交换彼此的观点,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和能力的培养。

(4)注重学生思维发展。在导学案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设计问题时要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需求,指导学生分析、思考问题。通过问题的逐个解决,不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深入和发展。例如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通过实验观察,教师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①如何正确地测单摆的摆长?

②怎样才能满足摆角小于10°的要求?

③如何正确测出单摆的周期?

④如何正确使用秒表?秒表的读数如何正确读?

⑤为什么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防止单摆做圆锥摆运动?

通过问题的逐个分析和解答,实现学生思维的开发和锻炼。

3、结束语

6.导学案在英语 篇六

在经历了三年多的学习、探索、实践、改进之后,我校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由热热闹闹的感性推进到冷静下来的理性选择。期间经历过迷茫、困惑、无所适从,甚至有过放弃教改回归传统的想法。近期,随着市教育局有效课堂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对课堂教学模式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使用导学案助力教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在我的数学教学中已经付诸实践,以下几点个人的体会与想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课前预习学案的编与备

预习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和学生有效交流的保证,为了避免预习无目的笼统看书,我们应通过设计导学单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导学单要体现教材的知识脉络,要求学生在理解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完成预先设置的问题,注意问题的灵活性;要体现教材知识的重难点;要有温故知新的功能;设置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功能。

首先,主备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把握重难点,深度挖掘教材的内涵和外延,以学生的视角去审视教材,导学单上的每一句话、一道习题力求做到 “有的放矢”,使之成为学生预习的路线图。

其次,对于导学案预习部分的设计既要对学生的学习有指导的作用,又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既要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积累学习经验,又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学习能力;既要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互助合作,又要使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有个性的发展,从而让学生的预习落到实处,为课堂的有效性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导学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绝不是哪一个老师的功劳,而是备课组全体成员合作的结果。主备教师形成初稿,备课组全体教师共同讨论修改,最终定稿。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集体的力量才是无穷的。

二、导学案的使用与操作。

导学案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也是代表着将要达到的目的地。为了让学生主动地学、高效地学、扎实地学,在实践中发现使导学案效益的最大化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那么如何使用导学案我就行了以下探索。

首先,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引导督促学生认真独立预习,初步感知教材,发现问题。课前,教师必须批阅导学单,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以备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在预习环节上提倡小组间探讨交流,组内解决基础性问题,组内搞不懂的,以小组为单位将问题上交老师,师生共同解决。

其次,上课时避免就导学案讲导学案,这样学生无兴趣,课堂气氛不活跃。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好比导演,学生就是演员,要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要充分利用组间竞争机制,激发各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根据学生展示成效及时精讲补充。在见证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讨论得出某种生成性的结论和规律,要及时用欣赏和鼓励性的语言加以评价。同时,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恰当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从而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亢奋的状态,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再次,知识巩固与拓展要紧扣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待教师及时矫正之后,可即时补充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面向全体教,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逐层分化,立足教材,超越教材,以开放的学习思路拓展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进而形成个体的创新性能力。

三、两次检测的查与阅

一般地,一节课的导学案有两次检测环节。第一次为预习部分的检测,教师应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和预习疑难给以点拨和指导性的意见,为课堂教学打基础。为防止学生抄袭,可适时对检测内容进行变式提问。第二次为课堂达标检测,这一部分最为重要,教师必须认真仔细的批阅,了解各个层次的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的了解学生,发现存在的问题,来确定教师是否需要讲解点拨。

四、在使用导学案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认为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导学案要求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做到“日日清”“周周清”。针对每天所讲内容,及时进行反馈,这也就要求学生增强课堂上的“负担”,减轻课外学习的负担。但课前预习在时间上又不能充分保证,造成了学生预习不充分,抄袭等现象,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积极探索,合理规划,统筹个学科之间的协作配合。

2.导学案的运用,针对好学生,是很好的催化剂,更能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而对于稍差的学生,他们的各种习惯都比较差、也比较懒惰,学习没动力,学习积极性不强。怎样才能更好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这也是我们使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的努力方向。

7.导学案在英语 篇七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人才的定义, 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社会发展到现在, 已经进入信息时代, 信息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 注重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传统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下, 是不能达到社会要求的。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 注重教师的讲解, 忽略高中生的自主学习, 导致在传统教育教学中总是教师在上边滔滔不绝地讲, 高中生在下边昏昏欲睡地听, 高中生的学习效率低下, 没有学习的自主性。很显然, 传统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 需要对现行的高中英语教育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 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实现对人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近些年来, 我们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始了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纠正传统教学中与信息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部分, 引导教师的教学由原来的过于注重高中生学习成绩改变为注重高中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为此,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 同时也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使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这些年的探索, 涌现出多种教学模式, 利用导学案开展分组教学的教学模式在众多的教学模式中脱颖而出。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 的一种变 革 , 它改变了 以统、独、偏 为特征的 课堂教学, 以高中生的自学为基础, 以师生互动 为手段 , 以发现问题自我探究为主线, 以高中生多种能力的形成为目标, 较好地落实高中生的主体地位, 体现现代教育的特征, 符合新课改的理念。

我们通过对导学案教学模式进行观察和分析发现, 这种模式的主旨是高中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 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掌握和技能的训练, 而且注重能力的开发和未来的发展, 这一点正是当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改革需要做到的导学案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利用独有的策略, 很好地实现高中生自主学习的强化、高中生能力的培养, 主要包括:导学案教学模式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以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思维为核心;以教师的导学为前提;以高中生的讨论质疑为高中生的学习方法。教学形式应是多样化的, 通过引导、启发、自学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等, 很好地进行高中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 摆脱过去教师在讲台上讲、高中生在下面听的低效局面。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以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高中生的求知欲、探究性和主动性, 让高中生提出问题, 模拟情境, 发表不同见解, 引起小组的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 进行批判性思考, 培养高中生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培养创造性与主体性品质。

由此可见, 利用导学案开展分组教学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值得推广。在利用导学案开展分组教学时, 学案的质量直接影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那么, 怎样才能更好地编制导学案呢? 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加以分析。

我们发现高中英语学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疑点、思考题、疑难信息反馈、学习活动的设计、梯度导学导练、知识拓展等。设计“导学学案”时, 着力点应放在“学案的设计”上, 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 如观察、记忆、联想推理、归纳、思考、讨论等, 还要拟定培养高中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学科能力、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 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在具体的实践中, 应注意以下几点:

1.提前分发 学案 , 引导高中生 自学。

我们编制导学案的目的是让高中生依托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和预习。学案本身就是引导高中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方案它的使用是建立在高中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预习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要提前分发导学案, 要求高中生明确学习目标以学习目标为导向, 展开自主预习和自主学习。我们课上的讲解是在高中生自主预习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高中生的学习效率。所以, 我们要重视高中生的预习, 做好高中生的预习要求和引导工作, 使高中生带着目标和问题展开预习。

2.提高高中生的学 习兴趣 , 培养高中生的 优良品质。

我们在高中生自主预习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工作, 课堂教学要注意培养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课上老师可根据高中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 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有目的地运用导语、演示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把握学情, 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培养高中生优良的思维品质, 指导高中生在学会的过程中会学。

3.利用小组合作学 习 , 组织小组讨论 , 尝试解疑。

8.导学案在英语 篇八

一、“导学案”走进课堂,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以学生为本,注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能力。

“导学案”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这使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实施“导学案”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自学探究的能力,注重传授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发现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师生互动,共同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归纳方法。这样的课堂学生学习起来更加灵活,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融洽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宰。

“导学案”进入课堂后,我们的课堂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教师上课变得很实在,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习的方式,学生的思维灵活了,问的问题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了,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了。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学生讲得多了,一节课下来学生真正有所得、有所获;教师的教学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创新,注重传授学习方法,引入新的知识信息,让学生耳目一新,学有兴趣,课堂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二、以“导学案”为导,引领学生合作学习

“实践出真知”这句名言真的有用,光从听课中了解“导学案”在课堂中的运用,只了解到它的皮毛,经过自己多次的教学尝试使用 “导学案”后,我明白了“导学案”是引领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案导学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由听教师的讲解走向学生自主学习,独自钻研,请教老师,请教同学,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有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不同层次的学生也有了很多发展的空间,他们更喜欢在课堂上展示自我。教师则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调整施教的策略与方法。随时把握和调节学生学习的环节和节奏,适时予以帮助和点拨,进行个别指导。学生在课堂中完全自主、快乐、愉悦地学习,学习积极性特别高涨。

如何才能让“导学案”引领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以及方便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呢?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上课前要精心设计导学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明确重点、难点,使学生能抓住学习的关键点,认真阅读教材文本,自主地进行预习,把预习中遇到问题的地方做好记录,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走向课堂,带着问题走向自主学习,带着思考走进交流。学生因为在课堂教学学习之前已经对学习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同时也因为有了问题急于向伙伴或教师请教,急于想解决问题,所以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我在六年级上册《Its Spring Festival Soon》这一课时,也运用了导学案教学,学生都能积极参与,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中对学、群学等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习效果特别好。在课前我先设计好一份导学案让学生小组自学,其中包括学习的目标,单词、课文的预习,课文的重点问题的回答,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重点词组、重点句,翻译课文等。

三、导学案”凸显学生个性发展

“导学案”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只是“抛砖引玉”,提倡学生质疑求问,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发挥团队集体智慧。这样做不仅培养学生的自我个性发展,而且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而良好的习惯和正确的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让学生受益终生。

9.导学案在英语 篇九

探究实验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它落实了“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一课程理念。但探究实验也是新教材的一个难点,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共有22个探究实验,其中一些“探究”实验完成全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课外才能完成,故开设率较低。即使有的教师布置了实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实验兴趣不高,对教师的要求大多置之不理,实验完成情况很不理想。怎样改变这种状况,笔者在实践探索中发现,应用学案导学的方法教学,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探究实验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1.编写探究实验导学案

导学案是供学生在学习中使用的学习方案,所以在编写时要紧扣课程标准、教科书,精心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新课程理念。不同课型的导学案亦应有所不同。经过实践探索,本人设计的探究实验导学案包括学习课题、学习小组、学习目标、知识链接、课题导入、导学求思、评价反思等基本内容。详见文后所附案例。

2.导学案的使用方法

精心设计的导学案,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关键是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导学案。教师将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指导学生认真预习导学案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实验小组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合作自主解决学案中提出的问题,理清探究思路、设计实验方案,认真按实验方案开展探究活动,做好过程记录,完成实验报告,并把活动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记录下来,带着问题走向课堂。在课堂上,根据导学案引导,进行交流汇报、归纳总结。课后,通过评价反思,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情况,同时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

二、应用导学案导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外探究实验有效性

课外探究实验应用导学案导学,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注重学生学法和探究技能的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探究是有效实验的核心。下面结合文后所附案例谈谈应用导学案导学,是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外探究实验有效性的。

1.学案导疑,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欲望

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而疑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愿望的动力源泉。教师利用导学案设疑,结合媒体辅助,依据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出发,或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创设浓厚的问题情境。如在“植物的生殖”教学的最后阶段留一点时间,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带来的发芽马铃薯、蒜头,教师买来的紫背天葵,庭院内拍到的生长茂盛的明月草(凉菜)照片等,学生很快就对这些熟悉的生活经验、经历表现出极强的好奇心,再结合导学案的“课题导入”设疑:不带芽眼的马铃薯块能长成一棵幼苗吗?无心插柳真能柳成荫吗?倒着插的紫背天葵枝条会生根吗?以此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和实验兴趣。

2.导学案导思,让学生明确实验的方法步骤

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导学案设立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并突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懂得应掌握哪些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针对性。但是初中学生好奇、好动,认为做实验好玩,会很兴奋,但对如何达到实验目的、怎样完成实验任务考虑甚少。因此,导学案在“设计实验”环节,设置如下问题:你们小组想要探究的具体问题是什么?根据问题作出的假设是什么?如何制订具体的探究方法、步骤?如何管理、观察记录?你们能根据现象得出什么结论?引导学生能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实施探究。

探究实验的设计一直是学生的薄弱点,导学案中设计了系列问题:你们实验的变量是什么?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哪些条件要保持一致?是否都要放在同一环境下培养?根据什么实验原理?你们准备提供什么适宜插条生长的环境条件(如: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空气、光等)?你们实验用的插条数量要多少?是根据什么实验原理?让学生在分析、思考中,掌握探究实验的设计原理,从而能针对本小组选定的探究内容制订出具体的探究方法、步骤。

关于扦插的知识学生知之甚少,如何确定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用具?导学案引导学生从教师提供的“知识链接”中,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选择什么工具?选择什么基质?用什么容器装基质?如何给插条标牌?(标签纸上应该写些什么?贴在什么位置?)怎样选择插条?剪取的插条长度是多少?一般保留几个节?怎样剪取插条?插条上、下端切口的方向如何处理?为什么这样处理?切口要消毒吗?用什么消毒?从而确定本小组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用具。

如何进行扦插?导学案中又提出以下问题:插条插入的深度要多少?基质下面要有节吗?基质上面和基质下面的叶片是如何处理的?其原因是什么?要将插条的哪端插入基质中?如何防止插条插入基质的那端碰伤?插条入土后要充分与土壤接触吗?怎么做?扦插密度(插条间隔的距离)是多少?插后要浇水吗?如何遮荫?学生解答了这些问题,也就明白了扦插的方法。

导学案的“设计实验”起到了“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通过启发性、趣味性、层次性的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方法引导和思维启示,让学生在对问题的分析、思考及解答中,明确实验的方法,能自主设计出具体的探究步骤。

导学案导思的关键是“问题预设”。教师在编写学案时,要依据学习目标,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思维状况、心理特点等实际情况设计问题。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问题的呈现尽量少用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积极思维;问题应包含方法的点拨或方向的指引,帮助学生真正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调动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积极性。

3.导学案导做,确保学生顺利完成探究实验

初中生的兴奋性较高,但波动性也较大,做事容易虎头蛇尾,完成“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这个实验需要较长的时间,没有一套督促机制而要学生主动完成是很难的。 导学案的“学习小组”明确要求组内成员分工:实验操作2人、管理浇水2人、观察记录2人、机动替补2人。确定一位能力较强的学生做小组长,能促使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彼此积极配合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避免了以往做实验时要么一哄而上,要么相互推诿的状况,使得实验能顺利进行。

导学案在“合作探究”环节要求学生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完成实验报告,作为课堂上交流汇报的资料和对各实验小组评价的依据。受到这种任务驱使,学生不得不做,这就督促了各实验小组探究实验的实施。

导学案在“评价反思”环节对各实验小组的探究过程,实行多元评价,小组间比评、教师评价,倡导学生、小组之间的合作和竞争,能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实验兴趣和动力,激励各实验小组完成实验探究。

导学案的“导做”功能,确保学生能顺利完成这个探究实验。

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要为学生实验的顺利完成创造良好的条件。要确保实验小组发挥最大功效,应根据实验内容,按异质分组原则,将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性别、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有机组合,组内成员分工可轮流。要特别注意培养小组长,作为教师得力的小助手,帮助教师督促、检查导学案,解决本组的疑难问题,指导本组的实验,充分发挥“兵教兵”的功能,带动全组成员共同探究、完成实验。教师要为学生的探究实验提供场所,在学校开辟一个生物角,更利于小组实验中的观察、记录。备好枝剪、裁纸刀、尺子、花盆、标牌、竹棒、塑料薄膜、喷水壶等材料用具,给学生的实验提供保障。

笔者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等实验中尝试了导学案导学。实践证明,在生物课外探究实验中,应用导学案导学,以导促学,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通过导学案,“导疑”激发学生“想要做”,“导思”让学生明确“怎么做”,“导做”确保学生“能做完”,提高了学生生物实验的能力和学科素养,也有效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效益。

附:“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案例。

【学习课题】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

【学习小组】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学习探究实验设计的方法,知道怎样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学生能根据变量设计对照实验;通过扦插活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成员间及小组间的讨论、交流、合作,提高表达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

1.获得与人协作顺利完成探究活动的快乐体验。

2.通过对插条的照料、观察、记录,养成耐心细致的实验习惯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学习探究实验设计的方法,知道怎样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难点:完成“扦插材料的处理”的探究过程。

【知识链接】

【课题导入】

【导学求思】

一、自主学习、设计实验

1.你们小组想要探究的具体问题是什么?

2.你们根据问题作出的假设是什么?

3.你们如何制订具体的探究方法、步骤?

(1)你们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2)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哪些条件要保持一致?

……

二、合作探究、完成实验

三、成果展示、汇报交流

四、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评价反思】

上一篇:动员大会学习心得下一篇:范文 三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