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工幸福感的调查报告

2024-10-14

关于农民工幸福感的调查报告(共7篇)

1.关于农民工幸福感的调查报告 篇一

河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之农民生活满意度及主观幸福感调查报告

深居“天堂”的人民——对金寨县农民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的调查

前言:

这里的夜晚是那么让人陶醉,那么使人流连忘返。点点的繁星是我们这些城市里的孩子不曾见过的,那里的夜晚不需要绚烂的霓虹灯,就已经被闪耀的星星点亮。这里的天空低垂得仿佛一伸手就能摘到星星和月亮。好神奇好神奇!怪不得取名为“天堂寨”,真的恰似生活在天堂里。而寨里的人就似天使,没有喧嚣都市人的浮华与压力,多的却是那份淡定、朴实与简单的幸福。

何谓幸福?有人说,“幸福就是三句话,能笑,能吃,能睡”;有人说,“幸福有三个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有人爱”;有人说,“幸福就是快乐,快乐胜过黄金”;有人说,“幸福就是健康”;有人说,“幸福就是发现你最爱的人最爱你,发现他们值得你爱,你也值得他们爱”。

这里有许多关于幸福的诠释,有的直白,有的含蓄,有的幽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都深入浅出地说出了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幸福就这么简单,它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心态,是一种体验。

毋庸讳言,有幸福就有痛苦,没有痛苦,也就没有了幸福,这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正如没有黑也就没有白,没有是也就没有非,没有生也就没有死一样,幸福和痛苦,是辩证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并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也就是说,为了避免疾病的痛苦,就要锻炼身体,只有这样,才能有健康的幸福;为了避免坐牢之苦,就要遵纪守法,只有这样,才能有自由的幸福,否则,幸福必然转化为痛苦。由此想到了季羡林先生说过的“内心和谐”。幸福,除了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外,更重要的是“内心和谐”。所谓内心和谐,似就是古人说的“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知足常乐”。对已经得到的很满足,又知道自己的不足而努力工作。干应该干的,不干不应该干的;得应该得的,不得不应该得的;走应该走的路,不去不该去的地方。如此,才能快乐和幸福。

清人胡澹淹的《解人颐》中,有一首打油诗《知不足》,很好地诠释了内心不和谐的种种表现:“终日奔忙为了饥,才得饱食又思衣。身着绫罗和绸缎,堂前缺少美貌妻。娶下三妻和四妾,又怕无官受人欺。四品三品嫌官小,又想南面做皇帝。一朝登上金銮殿,却慕神仙下象棋。洞宾与他把棋下,更问哪有上天梯?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九天还嫌低!”语言虽然夸张,但却刻画出了某些欲壑难填者的嘴脸。

现在一些人一朝权在手,就思量着权力如何为自己所用,如何转化成美色与财富。贪了一百万,还想一千万,有了一千万,还想着更多。贪婪使心理失衡,致内心不和谐,结果守着成堆的赃款,整天提着心吊着胆,哪有什么幸福可言?及至东窗事发,锒铛入狱,那滋味正如一位贪官在狱中写的:“深夜,我在牢中走来走去,在这里真是度日如年,不,度分如年,度秒如年„„”

富足与幸福是两码事。富足大体上可以用物质的丰厚程度或社会资源的占有程度来衡量,而幸福感则更多地属于精神的,感觉的。

现代人的幸福是什么?开宝马,坐奔驰,夜总会,桑拿浴,鱼翅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海滨别墅小洋楼,皇家礼炮五粮液?这些东西两个字就可以包容了,那就是财富。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感。“富可敌国”的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早早立下遗嘱,把自已财富的99%捐献给社会。我相信,这样做更能帮他找到幸福感。而鲁迅曾讲过一个源自浙江的笑话:一位农妇秋收时劳作于田间,累极而叹道,啥时象皇后娘娘就好了,此刻什么活也不用干,找张凉席铺到树荫下,躺着,还吩咐丫头:去,拿个柿饼来。

莫笑农民的“幸福感”太低档,其实他们的“幸福感”更为实在。仍占中国人口三分之二的农民及农民工,不会巴望着借奔驰宝马来显示自已的身分,不会因看不到故宫里的“图兰多”而于心戚戚,不会因没品尝过皇家礼炮满汉全席而羞愧,更不会因为身边没有小蜜,出入没有扈从而扼腕长叹。去年收成好了而粮食没有跌价,农业税减了免了,“乱推派”少了,独生女上学的钱筹足了,一年到头的辛苦钱到手了,除夕前,如果能再有一张火车票,哪怕是硬座甚至是站票,能把他们送回到渴望团聚的家,就心满意足了。农民的幸福感更易满足,从某种角度反映了他们在社会进步中所得的份额太少了,政府正帮他们缩小与城市的差距,一步步实现他们切实的愿望,他们的“幸福感”更多了更强了,又有什么可惊诧扔呢? 当你在深山中迷路,“空谷足音”会是你的幸福感,当你是“风雪夜归人”,远处的斓珊灯火会是你的幸福感,当你遭遇强盗命悬一线时,一声警笛会是你的幸福感„„人的幸福感与其虚幻不如切实。“欲心无足高过天,当了皇帝想成仙”,与其看见“追星族”因见到“偶像”而喷发的欲死欲仙的幸福感,我宁可看见农民们朴质得令人心颤的幸福笑容。

一句话,对普通人民来说,内心和谐则幸福常在身边。

7月15日,我们来到了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天堂寨镇进行了实地调查,对那里的居民主要采用了调查问卷与访谈的方式,了解村民的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收获颇丰。那里的寨民热情得就像山上开满的红果子,让大家惊叹不已。

经过统计,有效的调查问卷一共500份,近百分之九十的人觉得自己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百分之八十的人认为对自己目前的生活满意程度一般,百分之五十的人觉得自己一般幸福,百分之二十的人觉得自己很幸福,百分之三十的人觉得自己不幸福。

在访谈中,我们跟年愈古稀的林老伯聊了起来,他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他告诉我们,相比之下,他更喜欢生活在农村。他说:“我觉得现在国家对农村是很好的了。重视农村,对农民也很关心。我觉得还是农村的空气好,在城市我的心就烦躁。现在当农民粮食足了,只要经济上去了,其实农民也同样过得很幸福。你看,在城市,一回家就关上门,邻里缺少交流。但在农村,我到你家,你到我家,家家相通,我最喜欢就是小孩子串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是很重要的。虽然我现在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我还是很满足的。在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就是健康,人有家庭的话就会变得踏实。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如果你经常烦恼,怎么能够开心、幸福呢?”

现在都说农民的幸福感要比城市人高得多,我们不妨来对农户幸福感做个比较分析:

(一)与城市人群的幸福感比较

农民与城市人群幸福感的比较有多种意见。农民们认为城市人群幸福的原因有:信息灵通、交通便利、住房条件好、经济条件好(市场繁荣)、教育条件好、收入高等。而农民认为自己幸福的原因有:生态环境好、有后继产业、不得怪病(污染引起)等。但是,农民们认为城市人群与农户相比更幸福。

就城市人群比农户更具幸福的原因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方面,主要是收入高,市场繁荣,可以获取所有商品,包括在农村所不能够得到的货物。同时农户也认为,虽然收入高,但是由于其消费也高,所以最终的净收入并不是很高的。二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导致的结果,包括教育、住房、交通等,这些是我国二元经济的特定产物,历史原因所致。发展过程中城乡投入差距积累,导致我国目前的城乡发展严重失调,城市的基础设施与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而农村却远远落后。这些基础方面的差距使得农户与城市的发展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三是交易成本低,主要表现在容易获取信息,当前信息的时代,决定了信息对于发展的关键性,而农户获取信息的高成本性,成为农户发展的“瓶颈”;反过来,农户对此问题的认识,说明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农户对此发展的强烈需求。

就与城市人群比较的农户幸福而言,农户的优势是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环境,包括经济政策软环境与生态等硬环境,前者是改变二元经济机构的基础,包括减轻农民负担与增加

农名收入等政策,是农户未来潜力挖掘的前提,坚持此政策可以保证农户的快速发展,并与城市共同发展;后者是农村所固有的,是农村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发展的方向,因此农户保持此优势可以减少走弯路;其扩展内涵是农户可以在优美的环境中生存,而避免发生一些由于城市污染所引发的怪病。二是自我发展,即农户得到后继产业的发展。自我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农村与城市共同发展的关键,农户认为一旦得到后继产业,就可以摆脱经济原因所导致的种种落后问题,也就可以实现更加幸福。

综合上述,农户幸福与城市的幸福的比较是很困难的。就静态来看,即目前的情况分析,农户与城市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户的幸福明显低于城市。但就发展趋势来看,即农户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农户的幸福指数将大大高于城市。

(二)与县乡官员的幸福感比较

农户认为官员幸福感表现在:收入稳定;休息多;劳动少,收入多(体力劳动少);吃喝玩乐(不算幸福,要付高昂出成本的)。相对而言,农户的幸福在于:自由;多劳多得等。具体来说,官员的幸福感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收入稳定,经济条件好。相对于农户的与粮食、畜产品生产周期相对应的周期性,官员的经济收入的按月发放工资,且比较稳定。农户在生产生活中对于货币的需要由于子女上学、看病以及其他的支出,都是随机的,并不与农户的周期性收入相一致,因此经常出现没有可供使用的现金,而出现不能解决问题的危机。所以,收入稳定是农户所期望的。另外,官员的收入高与经济条件好,也是农户非常羡慕的。二是相对投入少,收益高。相对于农民的体力劳动密集型投入而言,官员投入的显著特征是体力劳动少,脑力劳动多,休息多。官员在收益高的情况下,表现为其边际收益要远远高于农户的边际收益。三是官员的吃喝玩乐不是真正的幸福。关于所讨论的官员吃喝玩乐问题,农户认为,这并不是真正的幸福。因为,在享受这些“幸福”时,必须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可能导致一些非常严重的后果,对于风险厌恶者的农户而言,他们并不把这种行为看作幸福。农户相对于官员的幸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时间充裕,休息时间多。农户的劳动不受工作制时间的限制,根据自己庄稼的生长状况与天气情况进行耕作,时间是相对自由的。农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田间作业,休息时间也是比较充裕的,每周的7天内可以随意休息。二是多劳多得。农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商业等工作,如果要想得到更多的收入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

总之,从农户的观点来看,如果考虑经济因素,农户与官员的幸福存在很大的差距;如果农户的经济收入达到了一定的条件(农户认为满意的程度),农户在处置时间上的灵活度是很高的,农户也具有一定的主观幸福。

(三)与村委会干部的幸福感比较

参与调查的农户认为,村委会干部比农户幸福的原因:领导有职权;家事与工作都不耽误;政策享受(信息灵通)等。相反他们的也有不幸福的理由:200-300元/月,不多;事情多(投入多、收入少);现在没有了乡政府,村干部责任更多。

村委会干部的幸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村干部在职权的基础上可以享受政策。村干部具有传达县乡指示与政策的功能,也是政策实施的主要操作者,不但可以获取最新的政策信息,为家人与亲戚朋友提供信息渠道,也可以在实施过程中为他们提供一些便利与机会。二是家事与工作都不会耽误。村干部在农忙时候可以作为家庭的劳动力,同时也获取一份工资,既不减少家庭劳动的数量,反而可以增加一份收入。

村委会干部不幸福表现在:一是投入多,收入少。村干部虽然获取一份工资,但是需要面对大量的工作,传达上级政策,解决村民问题,并且有很大的机会成本。因此,边际收益是很低的,在没有其他收入渠道的情况下,干部从事此工作很令农户羡慕。二是责任大。沙乐乡政府的撤销,扩大了村委会的职责。由于沙乐乡的贫困面较大,人口多,以前解决贫困问题主要是通过乡政府解决,现在这些任务转移到村委会工作中。

因此,调查农户普遍认为,村干部的边际收益低,机会成本高,村干部的幸福感并没有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民好。

(四)与其他农户的幸福感比较

与其他农户比较,幸福感较高的农民群体是:乡村医生;村社长;养殖技术好(全村第一家肉牛养殖户,西门大尔品种),种植烤烟;林管员;建筑工,嫁接技术,养殖业。他们相对不幸福的原因是:土地少;劳动力少。

相对于其他农户,所调查农户的幸福集中表现在农户所具有的技能方面,这是农户幸福的根源,也是发展的基础。农户具备了一技之长,既可以表现出对其他农户的优越感,也可以为农户的家庭带来发展的潜力。

而农户不幸福的表现是土地少、劳动力少。由于沙乐乡的特点:交通不便利,普遍处于贫困状态,因此解决温饱问题成为农户的首当其冲的问题。问题解决的基础是拥有土地与劳动力,只有具有这两个基本要素,在贫困地区沙乐就可以很好地生存。从另一侧面可以看出,本地区的其他产业不够发达,资本并没有起到作用,土地与劳动力才是最基本的生存手段。

因此,可以看出,不同农户之间比较的幸福感来自农户是否具有技能。这就说明了,只有具有技能的人才具有幸福感,也只有具有了技能才可以获得更好的生存机会与条件,因此,这些具有技能的农户,在农村一般是生活中上等的农户。

(五)农户自我幸福感受

调查中发现,农户对于自我幸福的观点有三个方面。一是幸福是不稳定的。不同的时间农户所享受的幸福也是有区别的,并且幸福的持续时间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幸福具有时间性,并且是不稳定的。二是农户是在不断发展的。农户依靠自己的技能在不断创造着幸福,并在不断享受着幸福,幸福也在变化着,不同时间农户的追求不同,所享受的幸福类别也不同。三是有许多种幸福。农户的幸福不但具有时间性,而且还具有多种类型的幸福,有子女考取大学的幸福,有家人康复的幸福,有庄稼收获的幸福,等等,幸福的种类繁多。

因此,农户一直处在不断变化的幸福中,并在幸福中承受压力与付出,来获取下一步的幸福。

(六)农户不幸福原因分析

究其原因,可以发现我国农村的系列问题

收入少是排在第一位的,可见经济收入对于农户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农民增收是最困难的事情,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我国目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增收有多渠道,包括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等,更要解决农户生产率的问题。

其次是与城市差距太大,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国情”,也是我国农村发展的根源,只有从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局出发,增加农村的各种投入,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农村与城市各方面的差距,才能够达到和谐社会发展的目的。

第三是因病致贫问题。农户看不起病,标志着凉我国医疗改革的失败,对农村的贫困农民来说,更是沉重地打击。农户在不能得到健康的情况下,所有的问题是“空谈”的。因此,继续对医疗改革是我国面对着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第四是农村教育问题。教育是农村发展的根本,只有教育发展了,农村的劳动力素质才可以提高,农村的其他方面才可以快速发展。但是目前农村教育落后,收费高昂,与低收入的农村是完全对立的,制约了农村的健康发展。从前四个问题可以发现,这些问题都是制度性所引发的,是农户自身所不能改变的,也是农村改革的关键所在。

第五是买不起电视。电视是农户信息的来源,也是娱乐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农户家庭经济状况的一定表现。

第六是进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说明贫困地区农民认为进城找到了工作,就有了收入,可以得到一定的幸福;另一方面,农民把进城找工作排在较后的位置,可见农户对进城找工

作并不看作十分重要的,也就是农户对进入城市并不是必需的,反映出农户技能的不足与城市对农民的吸引力不足。

第七是粮食问题。可见农户对解决温饱问题,仍然看得比较严重。

第八是家庭和睦与干部不好,属并列关系。由于农户忙于生存,每日劳累奔波,根本没有闲暇时间讨论与思考家庭问题,农户家庭一般是和睦相处;另外,由于属贫困地区,牵涉到的经济问题较少,且农户无暇顾及这些问题,因此对这些问题关注较少。

结论

(一)农村幸福感与其他群体的比较结果

通过对农户与不同群体的幸福感对比,可以看出农户与不同群体的幸福感比较有不同的差异性,并且幸福感的比较结果具有一定的时间性。

与城市人群相比,当前农户的幸福感与之具有较大的差异,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户的幸福感将逐渐凸现出来。经济因素所表现出的幸福感,官员是明显高于农户,由于农村面临着良好的经济与收入政策,将弥补农户此方面的缺陷,农户将会感到幸福。贫困地村委会干部的幸福感低于农户。不同农户的幸福感比较,技能是决定性的因素。农户总体情况比改革开放前有了很大的发展,幸福感也与之俱增,但是教育、医疗方面的问题是影响农户幸福感的消极因素。农户自我在享受幸福的同时,承担压力与责任,并付出艰辛劳动,来得到更多的幸福感。

(二)幸福感研究所产生的问题

农户的幸福感属于主观感受。对幸福感的研究,不同研究者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结论有时大相径庭。在没有确定研究方法与研究标准的前提下,研究的结论可能会存在加大的差异性。

对贫困山区农户幸福感的研究,也暴露出了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1.幸福感的不确定性问题

建立幸福感研究体系,并制定标准化的研究方法,建立共同的研究基础,将对研究结果产生可比性。另外,由于幸福感具有强烈的时间性,不同时间是否具有幸福感,以及幸福感的大小是具有明显的差异。如何减少由于时间对农户幸福感造成的影响,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2.我国政策性问题

通过农户幸福感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我国许多政策性的问题,以及政策性问题的严重程度。对农户幸福影响较大首先是社会事业政策方面的差距,如教育制度、医疗制度等。贫困山区在这些方面与城市具有很大的距离,这些因素也将影响到农户的健康发展与农民素质的提高。

3.当地社区发展的问题

从农户的调查中发现,农户认为具有一技之长就感到非常幸福,并且对能够在城市找到工作并不是十分重要的,由此可以看出,农户尚处于自我发展的阶段,与外界接触较少,对此了解也不足;另一方面说明了农户缺乏进城务工的技能,这是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要解决的问题,要使农户具有在城市生存的基本技能。其次,当地社区的发展后劲不足,由于农户主要依靠粮食解决吃饭问题,畜牧业、茶叶、粮食解决少量的现金收入问题,目前其他的产业尚没有起步,农户还要长期处于贫困中,解决社区长远发展的产业或方法尚待探索。

(三)对策

针对研究中所产生的系列问题,我们认为,首先要解决农户幸福感的测量与检验的标准,要研究出具有地方特点的定量的幸福感测量工具,为幸福感的研究奠定基础。其次是要继续加大我国在农村的改革步伐,尤其在教育、医疗,以及农户增收方面。第三,要针对贫困山

区的社区,制定出合适的扶贫政策,使这些社区也有产业支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

河海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暑期社会实践小组

2.关于农民工幸福感的调查报告 篇二

(一) 提升农民幸福感是常州市推进城乡一体化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

习近平曾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理所当然的包括我国广大的农民群众。农民幸福指数的高低也是“三农问题”解决程度的试金石, 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常州市高度重视并扎实推进了以提升农民幸福感为最高目标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与发展。

(二) 从建设与发展的实践经验来看, 提升农民幸福感也是推进常州城乡一体化必然路径。

当前中国农民整体的幸福指数总体相对偏低。而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经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则成为影响农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因此, 健全体制机制, 提升中国农民幸福感成为推进常州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二、常州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提升农民幸福感成就喜人

(一)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常州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 与苏州、无锡共创了“苏南模式”, 城镇化率已达到65%。2014年, 常州市扎实推进改革创新、农业现代化和强村富民三大工程,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据城乡住户一体化抽样调查资料显示, 2014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 662元, 同比增长9.2%,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 608元, 同比增长7.4%。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 483元, 同比增长8.8%,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 590元, 同比增长6.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 133元, 同比增长10.8%,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 529元, 同比增长9.4%。

(二) 城乡统筹就业不断推进, 就业机会实现城乡均等。

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城乡就业政策普惠制度, 将现行的城镇积极就业政策向农村扩展延伸, 让政策惠及城乡每一名就业人员。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对招用农村就业困难人员的各类用人单位, 给予相关政策优惠。实施统一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的公共职业培训计划, 重点促进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 切实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目标, 为常州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三) 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实现城乡基本生活保障一体化发展。

社会保障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常州织就的社保大网已经做到全覆盖, 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医保。2015年常州市将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方针, 来不断调整社会保障体系。常州对于治疗癌症的特种用药, 将进一步扩大报销范围。今年常州市进行区划调整后, 市区整合城乡居民医保管理体制、市区社会保障一体化工作进一步提速, 2018年将实现主城区社会保障一体化目标。常州社保体系将实现更高水平全覆盖, 让常州市民更加贴切地感受到归属感。

(四) 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 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近年来, 常州市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中职学生对口单招本科达线率连续15年名列全省第一, 高考本二以上录取率达70%;卫生事业加快发展, 各辖市区均创成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城市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就诊比例达50%, 农村居民县域内就诊率达85%;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中国大运河 (常州段) 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迎检工作扎实推进, “文化100”、“社区天天乐”等活动去年超7, 000场次, 观众超300万人次;体育事业蓬勃开展, 常州市在第18届省运会中获得的金牌、奖牌和总分均位居全省前列, “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高水平推进;加快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社区管理“减负增效”, 全市城乡和谐社区达标率分别达98.7%和98.2%;建设生态绿城、实施交通便民等十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

三、常州市推动城乡一体化中提升农民幸福感面临的挑战

到2014年, 常州市农林牧渔业完成现价总产值256.8亿元, 比上年增长7%。主要农产品生产保持稳定, 连续12年保持全省第一。2014年, 还是常州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第11个年头。但是, 当前常州市农民幸福感的提升仍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主要也还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一) 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和幸福生活的首要条件。但目前许多农村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 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农田水利等条件还比较差。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弱, 抗旱、排涝设施老化。虽然各级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 但从整体环境条件看, 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未能得到根本转变。

(二) 农村经济结构不太合理。

近年来, 农民仍以经营第一产业为主, 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较慢, 传统经营方式多、规模小且缺乏拳头产品和市场竞争力, 经济效益低下, 农民增收难度大。从农村整体经济结构看, 农业产业比较单一。以粮食作物为主, 许多农民不愿向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高效农产品转型, 难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外向型农业发展不尽如人意, 常州市多数农产品出口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小、档次水平低、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生产经营方式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小。

(三) 农业生产成本持续增高。

2014年以来, 农业生产成本继续上升。种植业方面, 虽然玉米、小麦等农产品价格上涨, 但化肥价格综合上涨10%以上, 种子上涨15%左右, 这些农资价格的上涨, 增加了种植业成本, 抵消了农民收益;畜牧业方面, 2014年上半年, 畜产品价格长期处于低迷状态, 虽然三季度触底回升, 但国际上以豆粕、玉米为原料的饲料价格持续上涨, 导致农民生产投入增大, 养殖比较效益相应降低, 农民生产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

(四) 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据统计, 常州市农村从业人员2, 709.7万人, 占农村常住劳动力资源总量的48.5%。其中, 文盲占3.1%, 小学学历占15.4%, 初中学历占45.2%, 高中学历占13.4%, 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2.8%, 有一技之长的科技型农民和能从事农业专业化生产的人更少。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低下影响农民创造幸福的能力。

四、常州推动城乡一体化中提升农民幸福感的建议

(一) 加快创新, 统筹城乡发展。

从常州经济中心和经济总量看, 城市是大头, 从人口分布和地域空间看, 农村是大头, 统筹考虑这两个大头, 是解决城乡发展问题的一个重大创新, 把城市和乡村紧密联系起来, 综合研究, 通盘考虑, 做到联系农村研究城市, 联系城市研究农村。持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 加大对农田培肥的补贴, 提高耕地质量;积极发展、建设旱涝保收, 稳产高产农田, 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建设完善科学有效的抗灾减灾预警机制, 加强农情、灾情监测, 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实现农业长期稳定发展。

(二) 加大引导和扶持,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要在土地、税收、防疫、资金等方面给予帮扶支持;在资金方面, 建立有效的融资渠道, 政府以贷款贴息、提供担保等方式为农业生产提供资金支持, 解决贷款难问题;要合理规划种养殖用地, 鼓励引导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 解决用地难问题;重点抓好检疫、监管、产品检测以及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实际情况, 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改革,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要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 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三) 加快构建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与壮大。

在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同时, 常州还必须十分重视社会化服务。因为社会化服务既是农业规模经营的社会条件, 同时也是提高农业规模经济的要求。通过社会化服务, 实现专业化, 从而可以适度补充规模的不足。常州现在也仍然存在着一些新经营组织主体及销售渠道不畅通等困难, 需要有专门销售服务的社会化组织。在家庭农场农机具的购买方面, 小农具自购, 大型农具可以社会化服务, 以降低服务成本。要按照“覆盖全程、综合配套、机制灵活、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总体要求, 通过强化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和放活经营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等多渠道来更好地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服务。同时,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农业、生态农业、订单农业, 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着重推进无公害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鼓励企业打造知名品牌, 提高产品附加值, 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四)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当前, 围绕“迈上新台阶、建设新常州”战略目标, 常州市必须把提高农民文明素质作为关键, 自觉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放到推动文化迈上新台阶的进程中来谋划, 放到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的大局中来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点要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注重精神塑造, 着力深化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二是突出载体创新, 着力营造乡村道德文明风尚;三是繁荣农村文化, 着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四是坚持建管并重, 着力构建生态宜居农村环境。新型职业农民要接受全面系统的农业教育, 而不是片面的专题教育或零散的技术培训。常州市要尽快研究出台相关具体政策与法规来积极支持中高等院校毕业生和农业科技人员等群体热心参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并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外出务工农民、个体工商户和农村经纪人等返乡创业, 切实推动农民的职业化, 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营造良好氛围。要把加快农民的职业化进程, 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关乎农民自身幸福重要引擎来抓。

摘要:近年来, 常州市城乡一体化成绩喜人, 农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但仍然受到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以及农民自身素质等方面的局限。常州还应继续加快创新、加大投入, 在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构建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有所作为, 从而在不断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提升农民幸福感。

3.关于农民工问题的调查与对策思考 篇三

农民工进城的背景:

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问题都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农民”三大问题事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实现的重要问题,是摆在我们全党面前的一大重要难题。三农问题不再是纯农业问题而是政府工作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它已成为影响我国未来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的命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三亿人口就有九亿农民有8000万人农民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现有的以家庭为主体的生产方式,已经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率的提高,阻碍着先进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的应用,在农产品价格难以调查的情况下,要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竟争力特别是在国际上的竟争力,提高效益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在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杭州,人均可耕土地只有4分地,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农民在土地上获得的收入要维持生计和抚养老人和子女就学是一件十分困难的问题,劳动力的转移是必然的。农民工在城市的贡献与现状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村经济也自然而然地带进市场化,农村被卷进市场经济的大潮,农民成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随之而来的是许多农民进城务工,农民工成为市场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

农村流向城市人口的特征现状:第一,流动人口以年轻劳动力为主。年轻是我国流动人口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流动人口中,16-45年之间年轻劳动力成为主流。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研究专项调查,40岁以下的流动人口占总流动人口的90%。第二,流动人口以非举家流动为主。第三,流动人口以低收入为主。人口流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原因,对收入状况的考虑是流动人口跨越城市化障碍,克服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困难的重要原因。

农民工入城后所面临的问题:

前面讲过,我国目前农业的生产方式以单个家庭为主体的农业生产在土地资源的约束下,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后的今天,由于土地资源的约束,规模得不到扩大,新技术、新机械无法得到使用仍停留在原始生产方式的情况下,面对着农业不增效成本又无法降低的现实,以及农业对劳动力的要求和需求都较低的情况下,在农村存在的数量巨大的劳动力,在农村绝大部分处于失业状态。由此农村新增的劳动力和劳动能力较强的青壮年走出农村进城务工是必然的。农民工进城参与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对中国经济、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但是,农民工进入城市后面临着较大的问题:

(一)农民与农民工。我国在户籍制度和城市二元结构还未打破的情况下,农民及其所派生出的农民工,其权益即应得的社会福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难以得到保障。农民工虽然已作为产业工人的主体,但仍不能融入产业工人阶层,无法享受产业工人待遇,他们作为边缘化的特殊群体而工作和生活着,还只能以农民这种身份而存在,农民工成为农民另一类代名词。(成为受歧视、受剥削的代名词)。

(二)农民工就业与社会问题。农民工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普通较低,据调查,初中文化占72%,小学及以下占22%。这种结构使得约16%的进城农民无法找到就业机会,处于失业状态。而农民进城人员携款人员在500元以下的占42%,1000-500元的占33.5%,如果这些16%的人员在杭州滞留在10天以上,就会引起社会治安问题。据下城区文晖派出所调查统计,外来人员犯罪率占外来人员总数的0.8%,占发案的80%,对地区治安问题影响较大。

(三)农民工收入偏低,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工收入偏低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他们就业的是以传统的企业和建筑业为主。许多企业长期以来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获得一席之位和追求利润最大化,尽量降低农民工工资,更不可能为农民工交纳社会保障;另一方面,首先低层次劳务市场中的供求严重失衡,即初级体力劳务的供给远远高于社会对此类型劳务的需求,初级劳动相对剩余,产生就业竟争。其次,农民工从事的工作简单易学,对自身工作不具有专有性,其从事的职业是有完全的可替代性。由此,在企业主和包工头等眼里成为压低工资的理由。虽如此,农民工打工的收入还是远远高于在家务农的收益,因此在生活的压迫下甘愿忍辱负重和歧视。

社会保障体系缺位。农民工从事的行业一般都为高强度脏、累、差行业,为从业群体中的高危劳动力,在工作中安全事故频发,在事故发生后得不到合理补偿。最主要的是目前全国农民工参加各类保险的比例很低。这里有企业的责任,也有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有工资偏低农民工不愿交纳和农民工的流动性强以及社保问题无法全国统一流动决定的原因。但是,农民工现在40多岁以下的约占90%,这些人社保问题不能很好解决,若干年以后步入老龄时,社会问题将会更加突出。社会保障体系的缺位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四)城市扩展后的失地农民,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失地农民已经成为一支庞大的队伍(每征用一亩地平均有1.4个农民离开土地),并且每年上访事件占的比例相当大占上访的73.3%以上。农民对自己的土地不拥有处置权,在土地征用迁建中,农民得到的只能是土地补偿费,而不是土地的最终售价价格,而二者差价高达上百倍,上百万至几百万。农民所得的只是几万乃至几千。

(五)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目前,我国城市化已进入加速阶段,人口与非农活动向城市转移、集中和强化。 外来务工人员成了城镇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解决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是本世纪初教育急需关注和解决的新问题。根据务工人员的年龄结构,在今后这个数将继续扩大。子女就学是外来务工人员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就学和就学费用、就学的地点等。因此迫切希望政府予以关注。

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几点对策(思考)

农民工问题现在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农民问题,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就业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新农村建设任务能否顺利完成以及我国经济能否持续高速增长的大问题。中央1号文件就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已经从农民中逐步分离出来并逐步融入城市。因此要解决农民工问题,经过调查形成几类对策思考。

(一)逐步打破城乡之机制,构建城乡一体化机制。建国以来长期实行的户籍制度客观上起到了城乡分割的作用,使城乡二元结构处于相当稳固的地位。使农民与居民、城市和农村划分得一清二楚,两者享受的社会福利存在着巨大差异,同时也影响了农民工工业收入的差异。因此,改革现行的户藉制度势在必行。但这些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要从城乡统筹上考虑,以工补农、以工养农,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逐步推进城乡改革,构建城乡一体化体制。

(二)就业与农业、农村建设。农民工进城就业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在就业市场中供大于求,劳动力进入卖方市场,据调查16%以上进城农民工无法就业,势必带来社会问题、治安问题等。盲目来杭找工作的据春节的节后调查占外来就业人员的43%,就业的流动成本较高。要彻底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就需考虑让一部分农民工留在农村,这样就要求对农村进行改革,建设新农村提出生产发展,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及适用,转变农业化方式,但是目前的农村生产方式的单个家庭为主的生产模式就进行改革(变)让有能力的农民来组织其他农民进行有规模的生产(按照国内外经验农业生产必须要50亩以上才能造造农业规模效益),对土地进行适当的集中(有偿集中)。这样不尽可缓城市就业压力,同时可较高农业增收、农民增效。同时也可更多的吸收新技术,使用新机械,从而提高劳动率,提高产量和质量,提高竞争力。使农业步入良性循环。再者加强农业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能力,拓宽农业生产途径,提高农业本身就业能力。

4.关于农民工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四

大学生调研报告

题目:关于二代农民工现状的调查报告

调研区域:重庆市巴南区

姓名: 秦齐林郑文中黎昱昊

张逢永聂流畅

系别:信息工程

专业:计算机控制技术

时间:2012年5月28日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中文摘要:随着改革开放,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了少量的第一批入城打工的农民,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第二代农民工群体。这个群体与第一代相比,无论从观念上还是在现实生存方式上有着很多的不同。二代农民工年轻、阅历浅,不愿吃苦又想过上好日子,在诱惑面前,很容易走上歪路。

关键词:二代农民工观念转变解决问题

一、基本概况

我根据了解得到了以下几点有关的基本情况

1、新生代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比例大,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据统计,该县总人口26万,其中农民20万,外出务工人员约9.5万,其中16到30岁6.1万,占65%,其中县内务工人员1.5万,县外、省外务工人员4.6万,还有在县内6个月以下务工人员约2万,16-30岁人员1.4万。全县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8.1万人左右。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该县外出务工人员中,占据了90%以上,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主力军的作用日益明显。

2、低年龄外出多,文化程度不高。平均年龄23岁左右,初次外出务工岁数基本上为初中刚毕业年龄,大多数初中毕业,文化程度不高,基本上是迈出中学校门就开始外出务工。在新生代农民工中,80后平均为18岁,90后平均只有16岁,16岁、18岁的年龄,基本上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一离开初中或高中校门就走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也意味着与传统农民工相比,他们中间绝大多数根本没有务农的经历和经验。

3、婚姻状况。通过民政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已婚者仅占20%左右。主要是一个未婚群体,这意味着,这一群体要在外出务工期间解决从恋爱、结婚、生育到子女上学等一系列人生问题,这与外出期间80%已成家的传统农民工相比,存在很大差别,这是关注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不可忽略的方面。

4、开始趋同于城市同龄人。从成长经历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没有经历过父辈那样从农村到城市的变化过程,与城市同龄人更为趋同。很多新生代农民工自小就跟随父母移居城市,或是在农村初中(高中)一毕业就到城市“谋出路”,因此他们对城市生活环境比对农村生活环境更熟悉、更适应;即使出生、成长在农村,他们在务工前也同城市里的同龄人一样,大多数时间在学校读书,不熟悉农业生产。据统计,89.4%的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不会农活,37.9%的新生代农民工从来没有务工经验,而且,许多新生代农民工出生在城市,在农村没有土地等生产资料。此外,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只有

一、两个兄弟姊妹,“较之父辈,生活是优越的,没有挨过饿,没有受过冻,温饱问题在他们头脑里没有什么概念”,“忍耐力和吃苦精神远不及父辈”,这一点与城市同龄职工也颇为相似。

二、特性

新生代农民工年龄大多20岁出头,其思维、心智正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阶段,因此外出务工观念亦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他们绝大多数未婚,即将面临着结婚、生子和子女教育等问题,也必然要承接许多可以预见及难以预见的人生经历和变化;他们大多刚从校门走出3-5年,虽然满腔热情、满怀理想,但是,职业经历刚刚开始,职业道路尚处于起点阶段,在职业发展上也存在较大的变数。他们处于由农村人向城市人过渡的过程之中,同时兼有工人和农民的双重身份。从谋生手段来看,靠务工为生,重视劳动关系、工作环境,看重劳动付出与劳动报酬的对等,关注工作条件的改善和工资水平的提高,具有明显的工人特征;但是受二元体制的限制,他们的制度身份仍旧是农民,作为农民的后代,也不可避免地保留着一部分农民的特质。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在城市,心理预期高于父辈、耐受能力却低于父辈,对农业生产活动不熟悉,在传统乡土社会中处于边缘位置;同时,受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与自身文化、技能的制约,在城市中难以获得稳定、高收入的工作,也很难真正融入城市主流社会,位于城市的底层,因此,在城乡两端都处于某种边缘化状态。

三 观念转变

1、外出就业动机从“改善生活”向“体验生活、追求梦想”转变。传统农民工外出就业的主要目的是“挣票子、盖房子、娶妻子、生孩子”,总之,是为了改善比较饥馑的生活状态。而正值青春年华、职业道路刚刚开始的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就业的动机带有明显的年龄阶段性特征,用实地调研中一个26岁新生代农民工的话说,就是“体验生活、实现梦想”。

2、对劳动权益的诉求,从单纯要求实现基本劳动权益向追求体面劳动和发展机会转变。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就业背景、家庭环境和个人文化技能水平的不同,为他们外出就业创造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他们对劳动权益的诉求向更高层次发展。用他们的话来说,那种工资不高、吃住不包、合同不签、保险不上、发展(机会)不大的单位,只有傻瓜才去。他们就业选择不仅看重硬件——工资,更看中软件——福利待遇、工厂环境、企业声望乃至发展机会等。新生代农民工对劳动权益相对较高的主观诉求,既体现为当所在单位与自己的诉求存在一定差距时“用脚投票”催发的高跳槽率上,又表现为对就业行业、就业岗位和单位正规程度的更高要求上。

3、对职业角色的认同由农民向工人转变,对职业发展的定位由亦工亦农向非农就业转变。新生代农民工所走的从校门到厂门的短暂历程、从学生到工人的角色转换,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情感上疏离农村,从职业角色上认同实际职业身份而非户籍身份,从职业发展定位上倾向于非农职业。

4、对务工城市的心态,从过客心理向期盼在务工地长期稳定生活转变。传统农民工近似于候鸟的打工方式和亦工亦农经历造就了他们城市过客心理。89.7%的农民工表示将来一定会回到家乡定居,只有10.3%的人表示不回到家乡定居,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有55.9%的人准备将来“在打工的城市买房定居”,远远高于农业流动人口整体水平。新生代农民工希望在务工地长期稳定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

5、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维权方式由被动表达向积极主张转变。新生代农民工比上一代有更强的平等意识和维权意识,对获得平等的就业权、劳动和社会保障权、教育和发展权、政治参与权、话语表达权,以及基本公共服务权等方面,都比父辈有更高的期待,并表现出维权态度由被动表达向积极主张转变。

6、对外出生活的追求,从忽略向期盼精神、情感生活需求得到更好地满足转变。新生代农民工平均年龄为23岁左右,初次务工的年龄不足18岁,正处于

婚恋期、思想彷徨期和情感高依赖期,他们更渴望在外出就业的同时,爱情能够有所收获,思想可以交流,困扰能够倾诉。当前在新生代农民工中,住在租赁房和自买房中的比例已经上升到37.7%,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他们对精神、情感和家庭归宿的更强需求。

农民进城务工已经历了二十多年,进城规模由当初的几百万人激增至目前的超亿人。二十多年来,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付出了巨大的辛劳,然而他们不仅无法获得合法的身份,依然被城市的各种保障体系排除在外,甚至被一部分城里人称作为“二等公民”。党中央、国务院虽然早已提出对进城农民工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根深蒂固,造成了政府相关部门对农民流动管理层面的缺位现象丛生。

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及今后趋势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民进城务工,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如果这一实践得不到全社会的鼎力支持,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就将难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一战略决策的深远意义,切实贯彻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的原则,真正为解决农民工问题办几件实事。

四、全面解决农民工问题刻不容缓

农民进城务工已经历了二十多年,进城规模由当初的几百万人激增至目前的超亿人。二十多年来,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付出了巨大的辛劳,然而他们不仅无法获得合法的身份,依然被城市的各种保障体系排除在外,甚至被一部分城里人称作为“二等公民”。党中央、国务院虽然早已提出对进城农民工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根深蒂固,造成了政府相关部门对农民流动管理层面的缺位现象丛生。

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及今后趋势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民进城务工,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如果这一实践得不到全社会的鼎力支持,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就将难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一战略决策的深远意义,切实贯彻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的原则,真正为解决农民工问题办几件实事。

1.要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增收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工程置于突出位置,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安置就业是现阶段及今后相当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将成为难中之难。因此,如何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与城市就业、再就业工作置于同等地位,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并将其纳入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是解决这个难中之难的关键。为此,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应改变现行各部门分散管理体制,尽快建立统一管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专门工作机构,推进输出地与输入地政府间的衔接与协作,提高转移的组织化和有序化程度,真正把劳务输出培育成支柱产业。

2,要形成全社会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千方百计维护农民工的各项权益。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的新途径,尽快出台确保农民工权益的政策。要把关爱农民工作为考核输入

地政府业绩和城市文明程度的硬性指标并加以量化,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民工并为他们办实事的社会环境。为改变农民工权益长期屡受侵犯的现状,应尽快制定《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同时加大政府的执法监察力度,对不执行维护农民工权益政策的企业,要坚决取消其雇用农民工的资格。

3,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我国农村劳动力基本素质低及职业技能差是抑制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最大制约因素O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对进城务工农民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地方和部门相继提出对农民工文化和技术水平的种种要求,导致缺乏转岗技能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领域越来越窄,转移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不仅是当前的需要,也是最终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瓶颈。

4,要不断提高农民工的政治地位,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上亿农民进城,本身就给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课题,而成建制、有组织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比例极小,更加大了管理的难度。调查表明,农民工管理已成为城市社区和用工企业最棘手的难题。事实证明,以往单靠政府及企业的强制性管理,不仅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产生诸多弊端。因此,如何提高农民工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调动他们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政府、企业和农民工自我管理三结合的体系,是改善农民工管理现状的关键。在抗击非典期间,一些大城市的建筑企业在狠抓农民工自我管理方面已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应认真总结并逐步推广。

5,要加大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他们为改变家乡面貌

做出贡献。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农民工积累一些资金,掌握一些技术后,终将返乡。

班级:计控A1102

5.关于农民工权益保护的调查报告 篇五

农民工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而产生的新兴社会群体,也是中国社会中的又一弱势群体,他们在现行的户籍制度下虽然被定为农民,但他们却早已从农民中分化出来,不同程度地融入城市社会,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农民工问题进行了各种分析。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课题组的数据显示,现在中国共有农民工9900万人以上;而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我国进城的各类农民工共有1.1390亿人,而且数量还在继续增加。这就意味着今后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工人阶级队伍中来,农民工的地位和作用也将更加重要和突出。

为了解我省在外务工人员的生活质量状况,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日前对年龄在16-65周岁的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开展了一次农民工问题专项调查。调查结果发现,我省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59天,平均每天工作9.52小时,有56.34%的农民工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这次调查范围涉及到兰州、天水、白银、金昌等12个市政府所在地的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工,采取面访、拦截调查和入户调查方式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此次共调查552名农民工,其中固定岗位就业的427个,灵活就业的125个。此次调查发现的外出农民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求职途径单一,主要靠亲朋好友介绍,许多农民工在外出务工经商前并没有联系好工作,进城后,一般经城里的亲戚、朋友或在城里定居的老乡介绍找到工作。据调查,由定居本地的亲属、朋友介绍的占31.16%,由同乡、亲友介绍的占25.18%,自荐到用工单位工作的占12.50%。其余农民工是通过自主就业、招工广告、包工头或老板招募、劳务市场、招聘会、报纸等媒体找到工作的。

2、劳动时间周期过长平均每周工作六天半。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59天,平均每天工作9.52小时。从每天工作时间来看,工作8小时和不足8小时的占43.66%。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的占56.34%。从每周工作时间上来看,69.20%的农民工每周工作7天,20.83%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为5-7天,只有9.96%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为5天及以下。

3、收入偏低,平均月收入仅976元,报酬常被克扣,调查数据表明,农民工平均月收入为976元。从收入分组来看:小于500元的占12.32%,500-700元的占17.39%;700-900元的占20.65%;900-100元的占11.96%;1000元以上的占37.68%。在调查的农民工中,有22.99%的被克扣过报酬。在被克扣过报酬的农民工中,69.92%的农民工被克扣的是工资收入,14.63%的农民工被克扣的是其他补助、津贴、奖金等,还有35.45%的农民工被克扣的是加班报酬。

4、劳动合同仍被忽视签订者不到四成。在被调查的农民工中,签订劳动合同的占37.50%。其中,签订固定期限合同的占57.97%,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占13.04%,签订临时合同的占28.99%。比较清楚合同内容的占了38.16%,一般了解合同内容的占了20.77%,不大清楚和完全不清楚合同内容的只占14.01%和2.90%。

5、购买保险意识差绝大多数无三险,据调查,农民工没有购买保险的情况居多,94.38%的没有购买养老保险,89.66%没有购买医疗保险、96.74%没有购买失业保险、87.83%的没有购买工伤保险。

6、正规医院看病少多数人靠买药治病。调查结果表明,生病时一般在个体诊所就医或到药店买药治病。被调查的农民工在务工经商期间生病时,19.93%的去正规医院看病,27.54%的去个体诊所看病,44.57%的到药店买点药治病,1.99%的不看病也不吃药回老家再做打算,4.99%的舍不得花钱治病。农民工不上正规医院看病的原因是:71.36%的农民工认为费用太高,11.14%的是没钱看病,9.55%是没有去医院看病习惯,认为服务态度不好和路程太远的占7.96%。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调节作用日益彰显。劳动力市场化调节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不断提高。与此相反,传统管理体制仍未得到根本改革,城乡隔离模式下的许多制度仍阻碍着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有效地保护。由于历史及制度形成的城乡差别,农民与城镇居民差距显著。与这两个群体相比,由农村进城务工的农民则形成了一个相对庞大的‚中间阶级‛。这是因为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民工根本无法享有许多由《劳动法》规定的权利,地位十分低下;但与仍然留在乡下的农民相比,则这些人致富快,条件相对要好得多。农民工对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也加快了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在目前这种条件下,农民工权益的保护是一项亟待解决而又相当艰巨的任务。从同为一个国家的公民来看,对农民工的差别对待是于法不容的,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持续地发展。因此,从制度上消除不合理的障碍,切实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既是广大农民工的迫切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解决农民工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既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力量。农民工权益得不到强力保护既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也是现实的利益权衡的结果。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传统的自然经济造就了城乡及乡村各村落之间的相互隔离局面。改革开放前的新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传统的隔离局面不仅没有根本性改变,农业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反而扩大了城乡差距,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实质上是经济规律作用下的城乡平衡。从条件差的农村流出的农民工作为理性人,即使在城市受到低于城镇居民的差别待遇,也不会因此而放弃打工机会回家务农。因此,农民工有着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只有通过这一社会背景,才能看到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问题产生的根源。

一、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社会历史原因。农民工是我国由传统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过渡时期的一个特殊现象。一方面,传统农业积聚了大量的社会生产力,现代农业又排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造成农村劳动力严重剩余;另一方面,现代工业的发展需要大批劳动力,导使农业劳动力逐渐参与到现代工业中。在这种转变中,我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使农民工权益保护比较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农民文化素质相对比较低,传统观念强,现代法制观念淡薄。‚中国的基层社会,尤其是乡村社会,至今基本上仍上一个熟人社会。人们长期在一个地方或者同一个单位生活,形成了各种相互牵连,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人们不愿意为了一般的权利纠纷而严格依法处理,伤及这种社会关系,倒是愿意放弃一些权利,赢得一些情理,以改善同周围的社会关系。‛农民工的这种传统意识和较低的文化素质,使适应工业社会需要的现代法治观念极难为他们所接受。这样,走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农民工既不能以传统方式保护好自身利益,也不能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

②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传统户籍固定制度使农民工很难取得城镇居民资格。在这种条件下,许多面向城镇居民的优惠政策农民工无法享有。农民工无论在城市居留多久都无法改变他们的城市流动人口的地位;相反,城市劳动力很大一部分人和城市政府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而对他们采取歧视性政策。因为过量的农村劳动力的流入,对城市劳动力就业和城市政府管理均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困难。

③农民工的无组织性。‚如果农民散落在城市而没有自己的组织,成为流民,他们是没有发言权的。从流民角度而言,他们的利益无法‘自致其上’;从国家的角度出发,也因为他们没有组织,无法对他们进行有序的组织化管理。‛

2、经济原因。在城乡互动关系中,劳动力受客观经济规律作用自由流动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

①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各种待遇基本相当。城乡居民间的对流保持一种动态平衡;如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美、法。国家对农业大量补贴,农业投资收益与工业基本相当,农民待遇与产业工人基本相当,人员对流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

②农村居民待遇优于城镇居民,劳动力由城镇流向乡村。这一般只是特例。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我国煤炭行业整体亏损,一部分矿工回流到农村当农民。

③城镇居民的待遇优于农村居民,劳动力由乡村流向城镇。这种现象十分普遍,是工业化国家的必经之路。在我国城乡对比中,农村远比城镇差。特别是近几年农产品价格低,农业增收十分困难,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无论是速度还是规模都有很大变化,农民工数量不断增加。

3、政策原因

①漏洞百出的社会保障政策

农民工在城市中的边缘性社会地位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严重滞后息息相关。尽管国家为了保护劳动,通过《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等法律法规规范了企业的行为,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但是,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工,就不能平等地享受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不是城市职工,就不能平等地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待遇。正是这些结构性的制度安排,使农民工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而成为边缘群体,也正是这种边缘性的社会地位使其难以享受社会保障权益。农民工的工资没有保障、安全工作条件没有保障、疾病工伤治疗没有保障、福利没有保障、养老没有保障、子女的教育没有保障。对广大的农民工而言,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巨大的漏洞,这些漏洞使得少数不法企业肆无忌惮地侵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②力不从心的法律援助政策

官本位的传统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政府对社会的管理理念还停留在单纯的管理上,服务的观念,尤其是为农民工服务的观念还没有形成,这种观念的缺位不可避免地反映到政府的社会管理政策上来。比如,在外来人口的法规管理问题上,目前的法规过于繁琐,如北京要求‚五证齐全‛缺一不可,法规‚过量‛使得多数农民工不可避免地成了违规者。所以,相当多的学者认为法规数量少但能更好地得到执行,比法规数量多而得不到执行或者很少有人执行的情况要好得多。此外调查数据表明,大约每四个农民工中就有一个拿不到工资,或者被拖欠,问题确实异常严重。可能人们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被克扣工资的农民工不运用法律手段告雇主,而宁愿采取个人报复、私了的方式呢?这显然与农民工受教育程

度低,不懂法有关系。但是当农民工的利益受到侵犯时,我们的管理部门都干什么去了呢?对比城市管理人员对农民工罚款的‚主动性‛,我们就可以明显地意识到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和国家法规政策的缺位。

二、对农民工劳动权益进行保护的对策

农民工劳动权益受侵害情况严重,需要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不仅需要提高农民工自身的素质和法律意识,加强农民工的组织性;而且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建立法律援助机制,和推进制度改革。

1、法律保护措施。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一方面是要提高农民地位,促进农民工的合理流动,减少城镇压力;另一方面是要改革不合理的具体制度,消除城镇对农民的不合理壁垒。同时,根据中国现实条件有针对性地从法律角度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也是必要的。针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现行法律法规的调控并不是一片空白:既有适用于全国的《劳动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等,也有劳动部门制定的专门针对农民工的各种规章等。由于以劳动法为核心的劳动法律法规体系是针对一般劳动关系而设立的,具有一般代表性,是劳工权益保障的一般性标准,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特殊性缺乏针对性。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套以劳动法律体系,以真正确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配套措施的改革。对农民工的保护只是一个浅层面上的问题。要真正保护好农民工的权益,必须提高农民的地位,保护好农民的利益。如前所述,城镇只有提高高于农民的待遇才能吸引农民工入城,同时城镇的发展也必须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反之,农村政策不合理,农民不合理地流向城镇,不但增加城镇的压力,而且农民工权益保护也将是空谈。因此,对农村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取消一切不合理的收费,逐渐降低农业税率;②控制农民生产资料价格,对农资生产部门进行扶持;③鼓励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④减少农业管理成本,加强农业服务。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措施只能以立法的形式通过宏观调控予以实现。着力发挥基层政府的服务功能,限制缩小其管理功能,农业才可能按市场要求合理布局,真正向现代农业方向迈进。同时,国家也要改革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各项不合理的制度,城市必须取消对农民工的不合理的限制,禁止对农民工的歧视性待遇。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规定政府部门应设立工资保障准备金制度,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进行监督,对违反工资支付规定的用人单位加以罚款;增加程序性的规定,使《劳动法》更具操作性;在《劳动法》中对劳动合同进行专章规定,建立保障劳动合同签订的机制,即使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也不能随意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加强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规定,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范围,使《劳动法》能够更好的保护农民工的劳动权益。

4、加大执法力度。在法律相对完善的前提下,公民合法权益得以保障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法律实施程度,法律实施的越彻底,公民权益越能得到保障。在法治社会中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作为执法机关,法律实施强度不因外部压力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从目前的法律体系来讲,虽然我国现行的法律关于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方面仍存在很多空白,但仍有一些法律、法规的很多规定涉及到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障问题,在这些法律的前提下,即使不对现有的法律进行修改,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仍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因此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应当加大执法力度,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于侵犯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单位和个人加以严惩。否则即使立法者制定再完善的法律,法律也会因无法得到贯彻落实而成为一纸空文……因此城市政府和管理者应当转变观念,既要承认农

民工对城市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也要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护给予极大的关注,实行积极的农民工管理政策,取消就业歧视,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劳动监察部门的职能,在现阶段,更应该对农民工相对集中的行业如建筑业等加强监督管理,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劳动权益……

5、建立法律援助机制。农民工是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人,是弱势群体,权益受到侵害时很少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解决。这是因为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解决费时费力,而农民工承受不起这样的折腾。因此应当为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护建立法律援助机制,如在法院中专门成立审理涉及拖欠农民工工资民事案件的速裁法庭,速裁法庭应当突出一个‚快‛字,即快立、快审、快结、快执;做到一个‚缓‛字,即经速裁法庭审理的案件,诉讼费、执行费一律缓缴。在政府部门设立专门的农民工工资准备金制度,在必要时由政府垫付用人单位拖欠的工资,再由政府部门向用人单位追偿,这样就能够保证农民工的基本生活需求。为了降低诉讼成本,像一些事实清楚,争议双方权利义务明确的情况,法律援助机构也可以建议农民工直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通过劳动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6、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护不仅要治标还要治本,推进制度改革就是一项治本的措施,而且从我国的当前情况来看,制度改革比政策调整与组织重构具有优先的重要地位,在制度上进行有目的的、系统的改革,就会推动各项政策的调整与组织的重构,自然会带来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的解决。制度改革的目标是消除对农民工,更广义的是农村人口的各种歧视,使农民工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从制度上解决了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那么每个农民工不论从事什么职业,不论居住在何地,不论什么身份,都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那么农民工在流动过程中就不会遭受歧视和不公平待遇。在制度改革中,主要是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中的户籍制度,放开中小城市户口,对大城市实行户口准入制度,达到一定标准即可办理入户手续,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口管理机制,尽快改变农民工身份转换滞后于职业转换的现状,使农民工真正实现从农民到工人,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到市民的彻底转换,消除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中的制度性障碍,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创造平等的制度环境。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的受教育方面给予农民工与本地居民相同的待遇并实行统一管理。

张作敏

6.关于农民工幸福感的调查报告 篇六

前言:这次社会实践是在寒假的一月15日~20日由XXX同学主持的在自己的村庄XXX进行的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的内容

我们的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几个问题: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情况;农民工子女在学校中的受教育情况;留守子女的教育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阻碍;家长对学校和社会的期待等。

二: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本次对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状况的调查主要是通过了解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在学习方面面临的困难,在学习方面的需求等,为社会对他们进行帮助提供一定的依据。并且希望通过这些活动为我们祖国的未来提供一些帮助,愿他们能健康的成长。

三:调查方法及对象

2013年寒假在学校的要求下,为全面了解和掌握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对于那些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采取了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调研方法,而对那些随父母迁到城里的子女采取了电话跟踪调查。内容主要是了解孩子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和他们教育孩子的观念以及方法,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四: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中我们发现,被调查者对于其中几个问题的回答基本一致。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认为农民工子女应该和本地孩子一起上公立学校;农民工子女相对于本地孩子存在不够自信的心理态势;当家长无力支付子女学费的时候学校或政府应给予帮助。另外,有接近90%的被调查者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非常关注,他们了解这些问题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报道,以及与别人的聊天。有71%的家长认为应该让农民工子女在现居住地上学,让孩子留在身边以方便照顾。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们都很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但是由于文化程度受限制,学习环境不好,经济能力有限,沟通不够等原因,大多数受访者的家庭教育状况并不理想,44.9%的父母偶尔辅导他们的学习,而5.1%的家长从不对孩子的学习进行辅导。只有1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家庭是学习型家庭。但是,作为家长,他们也非常希望能够帮助子女或与子女共同学习。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我们总结出我国农民工留守子女的教育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和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措施和建议: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是产生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大

量向城市涌进,然而这些进城务工的农民虽然在城市工作、居住和生活,但是他们受到的待遇却与城市居民完全不同,城里的高消费让他们无法支付自己孩子在城里读书的费用,以至于要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农村给老人或亲友看管。此外,乡村的学校由于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观念传统,常忽视引导孩子主动认知外部世界,而课本里的知识永远满足不了孩子的好奇心,致使他们没有兴趣主动学习新知识和也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才会产生以上的教育状况。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心理问题突出。文化背景各异、学习方式不同, 农民工子女心理发展不平衡。农民工子女大多来自经济条件比较差、物质和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偏远农村,且农民工子女都是从农村的学校直接进入本地,他们和真正的农民并不相同,而是介于城市和农村这两个群体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生活,不同的口音、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进度以及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得他们的成绩较本地孩子差,使农民工子女极易产生自卑、自控能力不强、意志力薄弱、戒备能力强等不良心理。来自本地孩子的歧视,内心世界对社会差别感受到的强烈不平等,也让农民工子女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压力。

2.安全无法保障。流动人口的工作大多不稳定,工作变动导致了居住场所的不固定,而且流动人口出于经济上的考虑,租住房往往都是在环境较差、出行不便、租金低廉的地方。这样一来,学校和家庭无法建立稳定的联络方式,致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无法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脱离家长监护问题非常突出,而且导致学生的出行安全无法保障。

3.教学内容相异。一般来说, 农民工子女大多是从偏远农村的学校转入学校。他们的文化基础较差,所采用的教材版本往往不同,不同的教学进度、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不同的学习环境导致流动儿童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出现了不能适应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学习热情,缺乏成就感,情绪不稳定,如忍受性低、孤独感强等;二是缺乏团体归属感,易产生不良情绪如反抗倾向、被压迫感等。同时, 农民工子女还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自我评价偏低、自卑、自闭、压抑等心理特征。这些原因导致流动儿童产生厌学态度。

4.家长思想观念落后。家庭能否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上的帮助对学生适应性有显著影响。调查表明,大多数家长对其子女的教育还是非常关注的,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家长不能对子女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辅导。流动人口多半来自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农村,较低的文化程度和生活上巨大的压力让他们没有能力、时间和精力来科学合理的教育孩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严重脱节,家里根本没有读书学习的氛围,以致流动儿童在学习心理上也存在一定问题。

(三)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建议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解决,不仅是对农民工子女权益的尊重,更关乎国家、社会的长期稳定和长远发展,因此全社会应一起来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让所有的农民工子女都能在共同的蓝天下一起成长。

(1)家庭方面: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进城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然而赚钱养家固然重要,但父母也应主动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多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多关注他们的兴趣、满足他们的需求以及帮助他们解决困惑,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坏境。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培养孩子科学的生活习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父母不应

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孩子素质的培养。对于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以及失去双亲的孤儿,可以开办监护人培训班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2)学校方面:学校应当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怀和呵护,可以建立健全的留守儿童档案,用来增强老师与留守儿童的交流,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关爱,便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还可以在学校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为留守儿童提供可以与父母定时交流的方便。此外,还要开展各种有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让他们从内心里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重视,唤起他们的信心,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3)政府方面:政府应制定并及时实行一些政策,如禁止未成年人到网吧、游戏厅等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地方,因为留守儿童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而且那些地方对自制力较差的儿童有很大的吸引力,容易使他们误入歧途。此外,政府应尽可能的为当地的农民提供一些工作岗位,尽量减少因为父母进城务工而导致对孩子的长远影响。

四:作为大学生,我们的行动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些孩子的家长---那些风餐露宿艰辛生活的外来人员们,对于只有教育才能改变子女的命运这一点深信不疑,他们大多表示,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能力不是太差,自己就会尽力供应孩子上学的需求,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面对这些对孩子们充满期待但又无助的父母的眼神,我觉得我们这些大学生应该承担一部分我们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像我们在平时上学时可以经常到学校附近的村里的小学给孩子们上上课,给他们带去些有趣的能激起他们对学习兴趣的课外知识,让他们知道知识带来的乐趣。当我们放假时应该多参加一些假期的义务支教活动去给哪些留守儿童带去假期的快乐等。这些都是我们能做的并且有很大意义的事情,我们义不容辞。同时也希望自己的这篇调研能给有关部门带来一些有用的建议。

郑州华信学院

2013年 寒 假 社 会 实 践

学院:班级:姓名:学号:年月日

参考文献

1.郭燕聂,王永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及对策分析,中国电力教育,2009

2.金鑫: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浅谈[J],《财经界》2007(4)

3.熊正财,李作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之我见,2007

7.关于促进天水农民增收的调查 篇七

【关键词】增收问题;农民问题;现状;治本之策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收问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天水市农民增收现状,找准破解农民增收问题的突破口,寻求加快农村发展的治本之策,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是我们当前深入调查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全市农民增收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增加农民收人为核心,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拓宽增收渠道,强化增收措施,提升增收能力,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98元,增长16.3%,实现连续9年较快增长。

(一)从农民的收入来源看,收入总体水平逐步提高,但总量偏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随着农业经营体制的不断完善,特别是近年来畜牧、果品、蔬菜、劳务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总体有了较大提高。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十五”末的1550元增长到2012年的3798元,净增2248元,近5年增幅保持在16%以上。但总体来看,总量仍然偏低。2012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47.96%,是全省的84.49%,占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3%,差距较大。

(二)从农民收入的构成来看,农民收入的渠道呈多元化发展,工资性收入和种植业仍然占主导地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出多渠道、多元化格局,但主要收人渠道没有根本变化。我市农民收入仍以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人为主,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在农民人均现金总收人中的比重仍然较小。

(三)从发展方向来分析,劳务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日益突出,但影响收入的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近年来,我市把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渠道来抓,成为农民收人的重要来源。2012年全市输转务工人员67.28万人,创劳务收人71.32亿元,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40%以上。但从目前形势来看,外来人员收入还不稳定,靠外出务工拉动农民增收仍有一定困难。

(四)从农民收入层次来看,贫困阶层的脱贫步伐明显加快,但扶贫开发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随着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实,扶贫开发力度的加大,贫困地区、经济薄弱地区的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农村收入较高的户数增加,但随着国家贫困标准的提高,全市贫困人口仍然较多。2010年国家贫困标准为1274元,农村贫困人口34.3万;2011年国家贫困标准2300元,农村贫困人口为133.15万人,预计2012年(贫困标准仍为2300元)贫困人口将减少10%,下降到119.835万人。从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看,我市还有许多指标低于全省、全国水平,扶贫攻坚任务仍很艰巨。

通过以上分析,我市农民收入总体上还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和水平,发展速度慢,地域不平衡,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深层次矛盾没有根本消除。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农民收入水平低,仍然是我市的基本市情。

二、影响我市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虽然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近几年连续快速增长,但全面分析全市农民增收的现状,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较多,主要有:

(一)农业基础条件较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对较低,是影响农民收入的自然因素。我市属山地雨养农业地区,立地条件差,人多地少、山多川少、旱多雨少,且自然灾害频繁。多年来,我市在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基础设施相对较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相对低下,“靠天吃饭”仍然是我市大部分地区农业发展的现实状况。

(二)生产效益低下,农产品价格不稳定,是制约农民增收的经济因素。由于我市的农业产业链较短,名、特、优品种还不多,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尤其是近几年农资价格的上涨,生产生活费用支出加大,给农民增收造成较大压力。据调查,2012年全市农资价格普遍上涨,其中化肥上涨10.65%、农用柴油上涨12.25%、种子上涨20%、农膜上涨8.33%,农资价格上涨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农业产业化化程度低,保障体制不健全,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体制性因素。由于我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生产的组织形式分散,规模化程度低,农产品龙头企业数量较多但规模偏小,且技术含量低,加工产品仍然处于低级水平,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带动农户增收能力有限。同时,农民自身素质低,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较弱,也影响了农民收人的增长。

(四)二、三产业发展滞后,服务体系不健全,是制约我市农民收入的产业因素。我市乡镇企业发展缓慢,以流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育水平低,规模小,没有形成专业化、产业化经营,竞争力不强。农民合作组织数量较多但运行不规范,农村市场体系还不健全,科技服务“三农”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三、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对策措施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到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以农民收人倍增为核心,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区域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强化龙头带动,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强化科技支撑,促进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强化基础建设,增强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民人均纯收人年均增长16%以上。

(一)推进主导产业扩量提质增效,依靠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深入实施地膜、种子、植保、沃土、农机“五大工程”,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扩大高产作物播种面积,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加快果品、蔬菜、畜牧、劳务四大主导产业发展,扩大产业基地规模,推广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年新增果品面积30万亩以上、蔬菜播种面积5万亩以上,畜禽饲养总量年均增长8%以上。稳定劳务输出规模,提高劳务素质,加快劳务输转由分散型向组织型、体力型向技能型、低端型向品牌型、就业型向创业型转变。到2016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65万亩以上,总产达到120万吨以上;干鲜果基地面积达到350万亩,产量达到244万吨;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26万亩,产量达到303万吨;良种肉牛饲养量达到110万头,畜禽饲养总量达到2949万头只;劳务输转人数达到70万人次以上,劳务收入达到100亿元,有组织输转劳动力占全年输出劳动力的60%以上。

nlc202309011118

(二)推进二三产业发展,依靠非农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用工业化思路谋划发展农业,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全面提高非农产业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积极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2016年,培育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龙头企业10家、5000万元—1亿元龙头企业20家、2000万—5000万元龙头企业70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45%,进入产业化经营领域农户达到50%以上。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着力培养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等生产经营形式,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力争到2015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量达到1200家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和带动农户达到45%以上,农户成员人均收入比当地非成员农户高20%以上。加强新农村建设,引导农村居民发展农资经营、农产品流通、农业技术等服务业。积极发展城郊精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培育一批“农家乐”特色乡村休闲旅游业。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增加农村二三产业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

(三)进一步推进扶贫开发,依靠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促进农民增收

不断创新扶贫方式,完善扶贫机制,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坚持把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同特色产业、二、三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整合扶贫资金和产业发展资金,实施“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加快整村推进向整片、整流域开发推进。引导和鼓励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到贫困乡村建立原料生产基地,积极发展订单农业,为贫困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依靠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深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力争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幅达到17%以上,促进贫困地区农民持续较快增收。

(四)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依靠科技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建立农业科技进村人户机制,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着力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技术转化“最后一道坎”问题。要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省市级领军人才、农业科技带头人、高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积极组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广泛开展“师带徒”活动,协同开展科技攻关,培育具有较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农作物品种。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大力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抓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项目,年完成农民科技培训10万人次以上,确保农村适龄劳动者掌握1—2项实用技术。

(五)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措施,依靠城乡统筹促进农民增收

坚持“212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健全农业补贴机制,巩固完善各项补贴政策。积极探索、完善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发挥城市智力、技术、信息和资金优势,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妥善处置乡村债务,进一步强化农村服务体系,优化农民增收环境。要统筹发展农村各项事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医疗、教育、社会救助保障制度,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通过制度设计、措施保障为农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作者简介】

郭万田,供职于天水市农业局。

上一篇:2017一建管理时间汇总下一篇:货币战争读书笔记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