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学习教学反思

2024-08-10

主题学习教学反思(共8篇)

1.主题学习教学反思 篇一

《小班主题优质课教案《学习穿袜子》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讲讲做做玩玩,学习穿袜子的正确方法。

2.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能使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意愿。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课前教师与幼儿脚上穿一只袜子(有袜跟的,厚的)

2.场地上放着每个幼儿的另一只袜子(打乱散在地上)

3.场地上幼儿的座位贴上小圆点

活动过程:

一:帮助袜子找朋友

1.进场音乐,学高人走,矮人走,带幼儿进活动室,一起做小脚游戏。

小脚丫,小脚丫,点点头,摇摇头,拍一拍,搓一搓,脚尖碰一碰,脚跟碰一碰。

2.让幼儿发现他们的小脚上都只有一只袜子,进而引出帮袜子找朋友。记住在找以前要先观察,和你自己脚上的袜子比一比,要找到最合适的朋友。

3.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

(1)“你帮你的袜子找到朋友了吗?那我们来看看袜子是什么样的”。

(2)“为什么它们两个是好朋友?”,!来源:屈,老,师教.案网"(通过讨论让幼儿知道一双袜子就是一模一样的在一起,它们是一对好朋友)

(3)“为什么要两只两只做好朋友?”(通过讨论让幼儿知道人有两只脚,两只叫一双)

二:学习穿袜子

1.幼儿先自己尝试穿袜子,教师观察,并适时指导

2.请个别穿得不对的幼儿到前面,教师和幼儿一起寻找原因,用儿歌总结示范穿袜子的正确方法:拿起袜子瞧一瞧,找到袜跟别弄错,袜跟朝着下面放,小脚用力往里钻,脚趾钻到最前面,脚跟放到袜跟上,我的小脚真舒服。

3.幼儿再穿一次,进而教师引导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在幼儿园午睡时袜子脱下来要放好,把它放在一起,睡醒了要自己穿。

4.游戏:碰一碰

师:“小朋友们真棒!给我们的袜子找到了朋友,现在我们也去找个朋友做做游戏吧!”

三:游戏结束

1.教师总结

2.带幼儿出场。

教学反思:

尝试—观察—比较—改正,这种让幼儿自己尝试的方法比直接示范的效果要好。事先我询问过幼儿,多数幼儿认为穿袜子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如果直接示范,幼儿难以产生兴趣。经过尝试、体验、比较,幼儿发现了问题:袜子不听话,袜跟不能和小脚在一起。这样就引发幼儿继续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小班主题优质课教案《学习穿袜子》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536字。

2.主题学习教学反思 篇二

第一步:明确要求——进行谋篇构思的指导与练习

教材以单元整组教学为特点, 从主题的确定、课文的选编、语文园地的设计都是环环相扣、相互联系的。

(一) 明确要求

人教版第一组选编的课文:《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

习作的题目:我们都爱自己的校园。它也许像一座美丽的花园, 绿草如茵, 花团锦簇;它也许仅有几座平房, 几棵老树, 一个小操场。不管怎样, 在可爱的校园里, 我们都度过了许许多多欢乐的日子。让我们到校园里走一走, 看一看, 选一处景物, 仔细观察一下, 再把观察的按一定顺序写下来。注意把内容写具体, 语句写通顺。

习作的主题:从上面的习作我们知道这是写校园景物的作文, 习作的主题是按顺序把校园景物写具体。校园是学生熟悉的场所, 贴近学生生活, 但是要把文章写好, 需留意导入语中的信息:一是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二是把内容写具体。我们不难发现本单元阅读课文就是范例。如“我的发现”中写漓江水特点的句子。作者在整体结构上运用了排比句式来写特点, 具体到每一个特点时, 又运用了比喻、想象、贴近生活的举例, 这样多种手法的运用将漓江水的特点写得具体形象了。这就是习作要求中的把内容写具体, 它说明我们教科书选编的文本对作文的撰写是有指导作用的。

(二) 谋篇布局的指导与练习

1. 范文结构的指导。

一项技能的学习其实是整体学习。就好比作文教学一样, 虽然写好作文的方法可以分解为各个知识点, 但是一篇好的文章首先是要框架合理, 整体的思路清晰。

如《桂林山水》, 这篇文章条理清晰, 以总分总的结构, 重点描写了漓江水静、清、绿, 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 向大家展示了如诗如画的桂林山水, 文章首尾呼应, 描写形象细致, 无论从谋篇布局还是细致描写方面都是难得的佳作。又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从前往双龙洞途中→双龙洞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的游览顺序, 不同于桂林山水的总分总结构, 这是一篇游记文, 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 移步换景, 带着学生一步步走进文本, 这样的方法对学生理清思路很有效。

条理清晰但结构各异的这两篇文章可以说在写作方法上与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吻合的, 同时我们的阅读教学也正是围绕这些方面展开的。

2. 谋篇布局的练习。

学起来很简单, 可是怎样应用于自己的写作中就有难度了。所以在学习这些课文后, 笔者都布置了练习:请你选择一样事物来描写, 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搭一个简单框架。

如《小花狗》, 学生围绕小花狗惹人喜爱的特点, 从小花狗的可爱、勤劳、勇敢三个方面展开, 抓住主要事件来说明小花狗的惹人喜爱, 最后总写, 再次表达爱意。

除了总分总结构, 笔者又将作文的写作顺序向学生系统地进行梳理, 学生也挑选相应的顺序搭建简单框架。按时间顺序写的《乡村四季》:学生要描写乡村四季, 抓住四季的花、树、水三种事物, 按照时间顺序来一一展现。

第二步:拓展练习——小练笔与大习作紧密结合

对文本中习作资源熟悉了, 围绕习作要求进行课堂的重点引导就会更加得心应手。接下来就应该是如何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理解消化。

(一) 随堂小练笔

一、二年级习作要求写一两句话, 到了三、四年级开始要求写整篇文章, 中间没有过渡的段的训练, 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要求, 产生恐惧感, 丧失写作的兴趣。在课堂中笔者结合单元课文教学的特点, 注重片段练习的指导, 让学生尝试将一特点写具体。在有目标的训练下, 学生能够自己围绕一个特点展开想象, 运用所学的手法丰富、充实内容。

【学生片段】

小草没有玫瑰的娇贵, 没有月季的绚丽, 也没有杜鹃的红艳照人, 可它的顽强却让我着实佩服。新年当我们还沉浸在过年的快乐中, 学校的小草却被贪玩的人点点火星烧了个精光。看着处处烧焦的小草我们心痛极了, 也为小草的命运担忧。它还能活吗?它还能长出嫩绿的模样吗?我们想肯定是没有希望了, 连老师们都在叹息。时间一天天过去, 春雨一场场滋润着大地, 有一天, 只听见一名同学惊呼:“快看, 草皮上有点绿草了。”不会吧?我们赶紧冲过去探个究竟, 果然, 草皮上已经出现了短短的嫩嫩的小草, 太出人意料了。随着春天的到来, 小草日益茁壮, 日益茂盛, 现在的校园小草又焕发了往日的生机。真是“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学生紧紧抓住小草顽强生命力的特点, 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 尤其是心理的描写和古诗的引用为文章添色许多。

(二) 主题大习作

有了针对性的练习, 最后怎样让学生将学到的方法运用于实实在在的写作中是至关重要的。于是一个单元结束时笔者布置了习作园地中的作文, 特意组织学生参观校园, 理清思路, 抓住一个点来写。然而, 理想与现实往往是有距离的, 毕竟只是四年级的学生, 大家虽然会组织片段撰写, 可是真刀实枪要有条理、有重点地描写自己的校园, 学生的作文还是出现了很多的状况。

分析学生上交的作文, 笔者将它们进行了分类: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有按从内到外的游览顺序撰写的;有只写校园某一季节景象的, 有只写校园某一事物的……虽然从学生的文章中能看出丝丝线路, 可是内容的编排上存在很多的不足。有的是记流水账, 有的是只写某一事物, 寥寥几句, 不能深入, 似乎将课堂上的将一个事物写具体又遗忘了, 也有可能是在这样的写作中不知道该怎么将一个特点写具体。

第三步:反思提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提高作文的质量, 有时教师没有进行作文批改, 而是让同学们去作文书上找到与自己写作顺序相同的范文, 进行对比, 反思自己的习作;有时以学生修改为主, 辅以师生共改和学生互改;有时采用“先作后导, 导改结合”的策略, 整个流程都围绕学生的习作需求而展开,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自悟”、“自得”。

(一) 点评样文, 寻找症结

笔者也找到了与学生写作顺序相仿的样本习作, 与他们共同学习, 让体裁相似的学生来点评范文, 并在学习的基础上对自己所写的文章进行自我评价。比如, 《绿满校园》的点评:

我们可爱的学校, 坐落在青山绿水环抱的小山丘上, 假如你到我们学校做客一年, 你便会发现, 我们的校园, 无论春夏秋冬, 总是绿意盎然, 相信你一定会由衷地赞叹:“呵, 好绿呀!”

春天, 校园一片生机勃勃的嫩绿。操场四周, 丁香树的新叶圆圆的, 前端突出一个小尖角, 长得茂密, 远远望去, 仿佛一道绿色的长墙, 那“绿墙”外的龙眼树, 伸展出一枝枝带着浅黄嫩绿的新梢, 贪婪地吸着春天的甘露。花坛里繁花似锦, 那毛茸茸的嫩叶摇摆着, 就像无数只热情的小手在向你招手致意。各种花树都穿着绿装, 披着融融春光, 迎着悠悠春风, 翩翩地舞出婆娑的倩影。

夏天, 校园一片浓绿。龙眼树和相思树伸出浓密的枝叶, 在校园上空撑开一把把巨伞, 遮住了火辣辣的太阳, 整个校园绿荫如盖。抬头向上看, 好似进入神话的世界:阳光透过茂密的叶片, 微风一吹, 轻雾缭绕, 令人神清气爽, 飘然欲飞。

如果说春、夏的校园绿得妩媚热烈, 那么秋冬的校园则绿得深沉、苍劲。秋风吹来, 相思树有些叶子枯黄了、飘落了, 但树仍然是绿的, 它们抖动着长长的枝条上坚韧地挺立着的叶子, 似乎不愿脱去身上的绿装。

严冬来临, 当相思树和小草都无可奈何地凋零后, 整个校园的绿意都集中在那几棵傲霜斗雪的松柏和越长越绿的冬青树上, 还有那道由丁香树围成的“绿墙”。

啊, 我爱这绿色的校园, 爱这和我们一样洋溢着生命力的校园。

【学生点评】

这篇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描写校园, 更好的地方是四个季节他都抓住了校园“绿”的特点来写, 主题十分鲜明。自己的文章虽然也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 但是都只是简单的介绍, 没有发挥想象, 很平淡普通, 也没有围绕一个中心点来写, 甚至有的地方写得并不符合这个季节的特点。同时, 每个季节作者都充满了想象, 贴切自如的比喻给人清新的校园之感。

(二) 对比反思, 精益求精

有了范文的对比, 更有了对教师提供的样文的分析, 学生更能清楚认识到自己作文存在的不足。也正是经过了对比剖析, 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展开了修改, 效果显著, 班级中也出现了一篇篇美文佳作。

如, 抓住校园花多的特点来写的《百花园》:

我们的校园是一个百花园。

金叶女贞称为“翠绿之王”, 它的叶子如同翡翠一样翠绿, 如果你摘一片叶子闻一闻, 会使你陶醉在如同茶叶般的清香中。

紫薇是一棵“含羞草”, 只要你摸一下它的枝干它就会抖动一下“身体”, 像是觉得身上很痒似的。它很有趣, 虽然开出的果实很普通, 不过只要你给紫薇的枝干上用力一拍, 果实里的种子就会自动落下。

探春是一种条形植物。它开出的花如同油菜花的花瓣一样金黄。如果你在它面前走过, 它还会向你“鞠躬问好”呢!春天快要来了, 它好像在告诉人们:“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天就要来临了。”不但外观有趣, 叶子也翠绿无比, 像是披上了一件绿油油的衣裳, 可美了。

……

【教师点评】

在学习范文的基础上学生进行了修改, 紧紧抓住校园花多的特点, 主题鲜明。小作者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将各种花描写得更加形象具体, 小作者是个有心人, 善于观察, 善于选择材料。真是一篇好作文。

3.主题学习教学反思 篇三

众所周知,长久以来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即:教师课堂上讲得多,学生读得少;教师问题多,学生感悟少;学生被动练习多,自主阅读时间少。语文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原本一篇篇感人的文章就被我们老师肢解了,强化了局部却丢掉了整体的美;“举一反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设想,也始终因学生阅读量不足而只能成为设想。正当我们陷入困惑之时,2015年6月,哈尔滨市平房区教师进修学校王春燕校长在北京参加李希贵(北京十一学校)的研培活动时,有幸结识了北京新学校研究院课程研究中心刘修勤主任,了解到有关“语文主题学习”课题实验开展情况,并于7月份带领我区9所中小学校长、语文骨干教师和教研员一行20余人到内蒙古赤峰参加了“语文主题学习”骨干教师培训班活动。学习归来后,平房区小学语文教研员郭炬鸣老师在全区语文教师学科培训会上提出“课内阅读、课内学习”学语文的建议和主张,并通过外出学习的骨干教师做的《愿“语文主题学习”的路上有你陪伴》的学习汇报引发广大教师的共鸣。“语文是学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一时间,大家纷纷在课堂中实践,在网上交流探讨。经多方认证与考察,哈尔滨市平房区教育局于2015年11月正式加入“语文主题学习”的课题实验。

为确保“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不偏离方向,教研员郭炬鸣老师带领小学语文学科工作室的骨干教师从几个基本模式人手,通过示范引领带动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在与几所实验学校共同努力下,2015年11月,在哈尔滨市保国第一小学举行了哈尔滨市“改进课堂教学”小学语文区域性教研课堂教学平房区专场展示活动。3所实验学校的骨干教师呈现了3种模式的主题研讨课,即1+x、x+l和x+y的教学模式,给了老师们很大的启示。

为更好地开展这项实验,2015年11月18N20日,平房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全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到山东寿光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学习研讨会”。学后归来,我们重新审视反思自己的课堂实践,认识到要充分发挥主体课文的“例子”作用,从作者、体裁、情感、写法等角度,做相关、相近、相反、相对的延展链接,而不能只关注拓展阅读篇目的数量,要保证学生阅读的质量,更要处理好精读和略读、单篇文章和群文的关系。思辨中我们达成共识,即要沉下心来,研究“语文主题学习”的具体路径,确定什么主题采取什么样的阅读方式,解决新式教学无从下手的问题,将主题学习实验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实验要求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教教材,三分之二的时间阅读与人教版教材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而我区使用的是教科版教材,为研究适合我区“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具体路径,我们尝试构建简单易操作的流程与模式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先把教材每个单元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开发,把人教版教材内容纳入其中,再整合丛书与其他阅读资源,把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集结为一个个主题单元学习内容。每个主题单元由不同课型组成,课型之间紧密关联,做到随着学习内容逐步推进,学生学习能力也逐步提高,从而达成单元教学目标。由于我区各实验学校大多以三、四、五年级为重点实验对象,我们将主题单元大体梳理出5个课型:预习达标课、精读悟法课、略读提高课、自主阅读课(读书汇报课)、语文实践课。旨在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学习,习得方法,丰富学生语言积累,涵养学生情感。

一、预习达标课(2课时)

预习达标课是针对教科版教材整个单元学习内容的预习课,也是每单元学习的起始课。它包括梳理字词、正确读文、大体了解文章内容、查找相关资料等几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整个单元的阅读内容进行自学,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互相学习,最后教师组织全班单元预习达标。通过本课型的学习,一是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达到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二是通过小组评价的方式促使学生养成自助与互助学习的习惯;三是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如读通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生词意思、对文章质疑等。

教学基本流程如下。

(一)导读揭题,整体感知

(二)目标导学,检测效果

1.读课文,圈画词语。

提倡在自己预习的基础上,默读一篇主体课文带一篇本单元同主题的略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

2.认、读检测。

(1)同桌互相查读一遍课后生字,圈出还读不准的字,互相监督多读两遍。

(2)把认读不准确的字用红笔在书上注音。

3.反复认读,加深理解。

开火车或其他形式的认读,检测学生是否认识两课生字。

(三)集中识字,归类指导

集中学习本单元生字,根据字形特点进行归类,再此基础上重点指导难写易错生字。在指导的基础上,练习在方格内书写生字。

(四)练习书写,检测达标

集中练习抄写词语,边写边记忆字形,然后以练习或听写的形式进行达标检测。

(五)逐课学词,重点释义

学习词语要与具体的语言情境相结合。因此,学词环节建议逐课学习,在读词的过程中,或联系课文内容,或查阅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六)以词带句,由句到段(高段再由段到篇),了解主要内容和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二、精读悟法课(2课时)

精读悟法课主要针对课文阅读与学习开发的课型。它是在预习达标课的基础上,以课文为例,指导学生学习阅读与写作方法的课型。课上我们选择一篇主体课文带一篇与本单元同主题的略读课文作为教学范例,有主次地进行重点品读。根据预习达标课上学生质疑的主要问题切人,在教师引导下阅读学习,让学生悟得方法,落实单元训练目标。我们在实施教学时做到有“细”有“粗”,“扶”“放”有度。精读悟法课学习要“细”,方法要“扶”,学生学习过程要细致,教师指导要到位,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指导学生总结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

教学基本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课题质疑,导语描述、音像欣赏等多种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阅读期待。

(二)整体回顾,自主感悟

遵循整体性原则,回顾课文的表达顺序。从整体人手,以关键问题为引领,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进行批注,深入感悟文章内容或主旨。

(三)精读重点,学习运用

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把握文本特点,结合单元能力专题,选取重点语段,深入细读,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悟语言文字运用的特点,朗读品味。

(四)略读课文的教学,根据文本特点来定

结合文本内容及能力训练点,进行略读课文的教学。对于略读文章,我们可根据文本特点来定教学方法,可以把它作为学以致用的材料,即把从主体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写作方法运用到略读课文中,也可以把它作为阅读的补充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对比分析来用。是举一反三,还是反三归一,应该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略读提高课(2课时)

略读提高课是精读引领课的跟进课型。我们将教学内容确定为人教版教材,即一篇主体课文带一篇略读课文,主题尽量能与精读悟法课的主题相关联。学生运用精读课上悟得的阅读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与交流,旨在通过多篇选文的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略读提高课是方法运用课,内容理解宜“粗”,在品词赏句方面少用时间,做到粗知大意、体悟情感即可,学习方式要“放”,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教学基本流程如下。

(一)主题切入,深入自读

再次回顾单元主题,小结品读课重点的能力训练点。结合两篇文本表达特点,提出2~3个自读思考题,学生自主阅读,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交流反馈。

(二)专题研讨,比较阅读

从文本内容,表达顺序,详略安排,修辞运用等不同角度,确定1~2个探究专题,对教材文本进行研读、比较。

(三)读写结合,当堂练笔

结合单元主题及能力专题,从学习语言运用的角度设计课堂练笔,达到读写结合、强化能力形成的效果。

略读提高课也可以有不同形式的创新,如以导学案的形式组织学习,根据学情调整读写比例,或者丛书文章与课本结合等。

四、自主阅读课(2~3课时)

在自主阅读课中,教师引导学生集中进行丛书板块阅读。每课时阅读1个板块中的3-5篇文章。此类课型我们安排大量时间让学生充分阅读。教师注意随机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增强阅读效果。

2-3课时的阅读课,可以结合板块内容与教材文本衔接特点,随机安排在相关教材内容之后,也可以集中安排在精读课文教学之后。

教学基本流程如下。

(一)导语激趣,自主阅读

可结合单元主题或板块阅读内容设计简短导语,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后,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进行丛书相应板块文章的阅读。

(二)组织交流,自由品赏

设计如:“你最喜欢哪篇文章?哪些内容让你印象深刻?哪些语句表达最为经典?”等简单问题,组织学生结合阅读篇目,交流阅读感受,产生思维碰撞,增强阅读效果。

(三)群文统整,重点深入

抓住该板块文章的共同特点,设计统整性问题,引导学生就文章主题,表达特色等进行深入探讨,学习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质量。

(四)阅读调研,测评反馈

利用板块“读书汇报卡”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及时反馈。提倡根据测评成绩进行星级阅读评价,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自主阅读课也可以有多种变式的课型,如群文导读课;阅读汇报课;读法指导课;名著导读课;阅读测评课等。

五、语文实践课(5课时)

这个课型主要是对一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综合性的练习与实践,以教科版教材语文七色光学习内容为主,结合主题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基础练习,教师还会根据主题单元阅读内容开发设计读写结合训练点与生活化习作话题,进行多种方式的随笔写作与展评。

我们结合主题单元实际在这一部分中主要设置的课型有七色光、口语交际课、习作指导课、习作讲评课、单元测试。

具体内容如下

1.每单元七色光内容1课时教学方法同以前一样。

2.口语交际1课时。

3.习作指导课1课时。

4.习作讲评课1课时。

5.单元测试1课时。

注:每个单元大约14-15课时完成。

整个主题单元遵循着明确目标——自主阅读——深入探究——拓展延伸——学以致用这几个步骤走,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提高了教学效率,保证了阅读时间,让课外阅读课内化。在此基础上,我们区所有小学还要纳入经典诵读篇目,有的实验学校还可用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拓展阅读,让课内阅读做到量大而且质优。

为保证主题单元阅读落到实处,合理验收学生阅读效果,我们改变了原有读书的记录模式,采取了“分层笔记法”,即针对不同年级,采取记录不同读书笔记的方式,做到记录的内容、形式、次数各不相同。低年级建立识字积累本,通过大量阅读进行识字,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原来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或贴或抄,记录在识字积累本上;中年级建立读书记录本,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摘录好词、好句、好段,进行词、句、段的积累;高年级建立阅读积累本,教师引导学生对摘录的内容进行分类,如四字词语、精彩语段、名言警句、读书感悟等。我们还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把学习记录单装订做整合,使所积累的内容条理化、系统化,便于查阅使用。

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我们一直在路上。下一步,我们会加大略读提高课和自主阅读课的探究力度,更大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更好地促进其自主的大量阅读。我们受哈尔滨市教研员于志强老师讲座的启发,将“课标”中的学段目标作为研究重点。目前,我们已经根据“课标”学段要求,把三四年级的三维教学目标梳理出来,争取把其分解到每一单元每一课当中。但这是一项庞大繁杂的工程,我们会边实践边整理,争取快速实现资源整合与重组,以减轻教师的备课压力。我们深知此项事业仅是个开始,但我们会更加坚定脚步,倾心践行,且行且思且成长!

(后附具体课例,以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

4.主题班会教学反思 篇四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与父母的关爱密不可分,谈到父母之爱,同学感触很多。但我想我们不应该光停留在感谢上,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报答他们,要他们感到,我们长大了,他们的爱没有白费。就像我们一个同学说的那样,“母亲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铭记一生。”我们要记住他们的付出,学着变得懂事,会照顾自己。

在活动中,让学生观看父母平时工作辛苦的视频时,有的学生都流泪了,再让学生说说想对父母说的话,并写下来。看得出学生想说的有很多,冯心蕊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以后我会更懂事一些,让你们少操心。”李俊语说:“我要好好学习,这样爸爸妈妈就能安心工作。”岳铭阳说:“以后在生活中,我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减少爸爸妈妈的负担。”曹多多说:“爸爸妈妈的唠叨都是对我们的爱,我们不能不耐烦。”不管学生说的怎么样,起码他们体会到了父母的付出,懂得感恩父母的付出。

此次班会举行得很成功,大家通过这次班会深深懂得了自己以前从未思考过的某些问题,深深反思了以前自己在对待父母方面的错误,大家表示要以此次班会为起点,真正学会如何去感恩。

主题班会教学反思2

古希腊特尔斐神庙前竖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篆刻着一句警谕——认识你自己!在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中,认识自己恐怕是最难实现的人类课题。对于即将升入初中的小学生来说,渴望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内心需要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本次班会中,我通过精心设计活动企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这一课题,精心创设情境,诱出问题,让学生在合作探究活动中体验和理解,再与学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以达到做最好的自己的目的。仔细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觉得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肯定的地方:

(1)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学生只有在愉快的身心放松的状态下才能更有效地学习。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情感地体验、态度地转变以及价值观的引导便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本节课中,我以《欣赏你自己》的小诗导入,为的是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积极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参与课堂,获得体验,获得成长。

(2)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快乐积极参与。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环节:“自己最美丽的地方”“你最欣赏的一个人的美丽瞬间”“你对自己的哪些地方不满意”……让学生通过写一写,说一说,议一议,真正体味到参与的快乐,收获成功的体验,促使学生从体验中获得自身的成长。另外,在课堂中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合作和分享,不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学习的愿望,满足自我成长的需求。

(3)达到情感体验、做最好的自己。

通过课前搜集的一些名人资料,让学生真正体味自己的不足与他们这些身残志不残的名人相比,显得多么不堪一击,让学生的情感再次升华,心灵碰撞思维的火花,要想做最好的自己,不仅要正确的认识自己,更重要的是完善自己,争当做最好的自己。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阶梯”。《做最好的自己》这一主题班会的教学设计方案经过课堂教学实践检验后,虽然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还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如(1)各个教学环节之间衔接不够紧密,环节间的过渡不够圆润。

(2)有些教学方法比如合作学习的开展还比较肤浅,学生还不能有效地进行分工学习,常常是课堂上感觉挺热闹,学生却没有发生更深层的认知活动。

(3)在40分钟时间内完成课堂教学,时间显得比较仓促等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以后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得到不断补充和完善。

主题班会教学反思3

心理认为团结合作是两个以上或群体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在小学阶段合作和协调精神是学生进行良好人际交往的所必须的心理品质,也是老师塑造良好学生班级体所加以培养,训练的,是小学生发展团体性心理的重要内容。

本课内容是紧紧团绕团结合作的这个主题,开展一系列的体验活动,通过本课不同层次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团结合作的力量,使学生认识到团结合作的意识,体验什么是团结合作,不团结的害处和如何团结,感受团结带来的快乐情感,使小学生从小乐于与人合作,增强团体意识,培养合用能力,人小学会与人合作,增强团体意识,培养合作能力,达到班级的和谐发展。

针对学生情况,设计以下三个主要环节:

1、在问题情境中了解团结,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团结的意义。

2、比赛中学会团结合作,通过以分组比赛让孩子们体会团结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尝试合作,体会团结带来的成功结果和快乐,同学们开动脑筋,最终体会并懂得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合理分工等团结合作的要素。

3、在实践中尝试团结合作,学生习得团结合作的方法后,通过完成活动,把习得的能力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使理论结合实际,加深对团结合作的理解与体验。

以上是我在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感想。当然,我的心理健康课还不成熟,仍存在问题。要真正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还有很多问题有待发现和解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会在学校的支持下不断努力。

主题班会教学反思4

首先我通过一张张图片,让学生了解到在课堂上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那学生的这些做法叫什么呢?他们很显然没有集中注意力,那要怎么样才是集中注意力呢,围绕几个小点来让学生集中注意。并且出示班级学生上课的各种行为举止,知道原来他们没有集中注意,让他们感受到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去调整自己,并能联系实际找到生活中、课堂上自己不专心的各种因素,想办法克服。

其次,我设置了走迷宫的小游戏,不同形状不同造型的迷宫,指引学生从开始按照正确的路程走到结束,哪里该走,哪里不能走,一个个的指导,情况较好的学生可以喊他们到一体机上来试着走一走。

然后是学生的发言积极,师生互动有序,学生活跃,课堂处处能看到思维的火花。整个活动顺应心理特点,游戏贯穿整个课堂,学生能畅所欲言自己的想法。再次是学生能把自己实际生活与知识结合起来充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注意力集中与不集中的利弊。

最后,我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是和学生平等的,师生同玩同乐同说,容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融洽的气氛中,在轻松的情境中走近学生的心,更容易自然地发挥教师的辅导作用,让学生在和谐、平等、民主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坦现真实想法。

从本次活动课看,部分学生的思维活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参与的积极性高,口语表达能力强,也深刻体会到本课的主题。

主题班会教学反思5

选择《学会欣赏》作为这节班会课的主题是因为初一新生从小学步入初中,要面对新的环境、同学、老师,要面对学科的增多、教学和学法与小学的不同,有些学生上课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感到学习任务的加重,学习上有些力不从心,进而会产生自卑的心理,否定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不少同学内心也有一些学习以外的烦恼,而这些烦恼大多来自于同学间的相处,看不到同学的闪光点。作为初一的新生,能正确了解、肯定自己,能与同学和谐相处很重要,它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培养学生从小欣赏他人的优点,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引导大家在发挥自己长处的同时,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做一个能与人彼此欣赏、团结合作的中学生。

本次班会课先通过《我真的很不错》这首歌曲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要相信自己,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明白欣赏的力量是伟大的,它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

其次分小组互相赞美对方,体会被赞美的快乐,让学生知道,学会欣赏别人不仅会给别人带来快乐,也体现出了自己有一个广阔的胸襟,同学之间还可以建立更加深厚的友情;也让学生明白欣赏他人就是向他人学习,弥补自己的缺点,扬长避短。

接着通过猜一猜的游戏,学生根据人物特点猜出这是哪位科任老师,并说说喜欢这位科任老师的理由,让学生在欣赏老师的同时学会尊重老师,因此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最后通过贴“欣赏树”的环节,学生能够懂得只有欣赏自己、他人,扬长避短,并且欣赏老师、尊重老师,班级这个大家庭才会更加和谐、团结,我们才会感受到更多的温馨,班级这棵“小树”才会茁壮成长。

但美中不足的是: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与学生的互动不是很多,班会课应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主体性在整个班会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其次没有善于积累,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作为典型的教育素材,让学生能够更真实,更直观的感受到学会欣赏的重要性。

总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共同进步。我作为一名教师,我也会时刻提醒自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做到因材施教。让我们的学生都能在健康快乐中成长。

主题班会教学反思6

本节课选题背景为如今的初中生多为独生子女,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变化,使新时期的孩子暴露出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的多种心理问题,外在表现为情绪上的多变,而每个人是自己情绪的主人,解铃还须系铃人,有必要让学生正确面对变化的情绪并学会适当调试情绪的方法。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首先勇敢面对自己的情绪问题,然后通过几个生活中常见的实例进行示例分析,让学生逐渐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并总结出常用的调试情绪的方法,然后通过实例检验学习效果,再回顾自己的情绪问题并加以自主解决。

在这节课的讲授过程中,首先通过观看一些图片来了解自己的实际上很幸福的状态,并懂得要扫除不愉悦的情绪。因此,接下来让学生勇敢地自我剖析,在卡片上写出影响自己的心情的事件,及当时的想法与心情,继而探讨解决类似事件的方法,为避免学生此时尚不能敞开心扉解开心结,展示三个生活中常见的情景,让学生来表演并表述合理的应对方法。对于这个环节的展示,学生还是比较积极的,但根据课堂表现来看,应该先给予学生几分钟的小组合作与准备的时间再来展示,而且学生多是表现事件本身,若能把正确的解决方法也表演出来会更加深学生的印象。接下来的心理疏导环节引入了埃利斯的ABC情绪理论,是为了让学生明白事物本身并不影响人,而是人们对事件的看法影响了人的情绪和心理,紧接着出示两幅心理学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内容,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看事物的角度对事件结果的影响。接下来的心理小练习,创设了一个情景,让学生来发挥想象,面对主人公的不同心情来对其心理世界进行填充,学生们积极地发言表达了很多自己的真实想法,思维也渐渐开阔。最后鼓励学生自我突破,重新面对之前写下的事件,换个角度去思考并写下此时的想法与心情,并鼓励学生面对同个班级的同学,勇敢地说出心里话,打开曾经的心结,做更真的好朋友。此时,多数同学都能真正的敞开心扉、面对自己,并触动心灵最柔软的部分,纷纷走到同学的身边诉说曾经的种种,有的握手言和、有的温暖拥抱、有的甚至相拥而泣。在欢快的乐曲中结束了本节课。

这一节课,给了学生一个直面内心、宣泄情绪的平台,让学生说出了发自内心的心里话,并且学习了一些正规的心理评判标准,以便给自己一个生活上指导的准绳,让自己更自信的活,更积极地活,而且获得有意义,在学习上能够信心百倍过好每一天,更好地为班级体服务,健康的成长。如何上好心理健康课,怎样上,才算是一节好的心理课?我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发现,仅仅有知识,是不能上好一节好课的,怎样正确合理的设计一节课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是一门艺术,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但我也有困惑。

一方面,我认为视频,活动,游戏,心理测试,讨论等等,这些形式多样的环节固然很吸引学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参与进来,可是,总觉得一节课就45分钟,而这些环节往往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就让我觉得自己是在应付,而学生也学不到多少东西,如同在玩一样,自己心里委实过意不去。

另一方面,也确实,心理课更不能满堂灌,老师一人在那讲,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这样,虽然满足了我的传授的欲望,证明自己确实用心备课了,而不是在应付,但是学生觉得无聊,不愿意听!

这两者间,其实就是多重趋避冲突,各有利弊,我该作何选择,怎样既能完成应该的教学任务,又能让学生从心底里喜欢,爱上这门课,使我问心无愧,他们也能真的在轻松快乐的过程中,学到东西。

另外,我教的这十个班级,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学风。人有个性,班级也有班性吧,有的班级,同学很活跃,总能自己主动的提出与我课堂内容相关的问题,然后,我们展开讨论,很激烈,很开心;有的班级,别提学生主动提问题了,就是我把问题抛出去后,并且给他们留出几分钟时间思考,然后,再问他们,有没有谁愿意站起来谈一谈自己的观点的,都没人应,真的是启而不发啊,让我很无语,只好自己接着再唱独角戏,也有的班级,整体上,大家很安静,看起来是很乖,很严肃,但他们内心渴望活跃的课堂气氛,喜欢动起来的感觉。

5.主题班会教学反思 篇五

从内容环节上看,整堂班会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习惯的重要性。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和不良行为习惯说“拜拜”和提出倡导。其中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这三个部分展开,主线索比较明朗,但在三个内容的衔接过渡方面还需要改进和锤炼,使之更加自然流畅。内容选材也比较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有些事例能够引起中学生的兴趣,增加了趣味性,也使学生从故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但由于这三个方面范围较宽,每个部分拿出来都可以讲一节班会课,所以内容略显臃肿,时间有些紧张,没有做到知识点的深入挖掘。还需要精简内容,进一步深入展开,让学生体会的更加深刻。

从形式上看,这次班会采用了多种形式。例如,运用事例感悟让学生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通过小品表演让学生知道应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故事续写让学生体会到不良行为习惯带来的危害。运用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找出身边的不良行为习惯并拿出解决的对策。但是讨论环节过多,显得重复,可以适当减少讨论次数,增添知识抢答之类的环节。小品表演环节学生表演的惟妙惟肖,课堂气氛随之活跃起来。

从课堂气氛上来看,前十分钟课堂比较沉闷,回答问题的也少。我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1、听课老师多,学生没有放开。

2、班会准备不充分,没有让学生搜集相关方面的材料。

3、问题设问不具体,没有更加密切的联系学生实际。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调整,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尤其是小品表演和比划猜猜两个方面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从学生主体地位上来看,基本上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去体会,让学生去找,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但学生举手发言不是很踊跃,提问范围也太窄,没有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去。在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探讨方面做得不够好。

6.主题学习教学反思 篇六

设计思路:

按照孩子们的要求,我在美工区里绘制钟表用于网络图的装饰,在绘画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作品的对比,孩子们发现,他们制作的钟表,款式不同,名称不同,钟面的结构不同,他们发现原来有许多小朋友还不真正了解。于是,我们决定在数学区开展----认识钟面的活动。

活动目标:

1、感知钟的特征:钟面,指针;

2、要求幼儿能说出时钟的名称,知道时针、分针、秒针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

3、知道时钟是计时工具。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制作钟面的材料。剪刀、笔。实物钟。

活动实录:

1、认识钟面:提问引导幼儿观察钟面:

(1)仔细看看时钟的钟面上有什么?(钟面上有数字,还有2的指针,)一共有几个数字?(12个)

(2)时钟面的数字是这样一来排列的?中间最上面的数字是什么?与12相对,下面的数字是什么?(中间的数字是12,下面的数字是6)

(3)连根针一样长吗?(一枚长,一枚短)长的一枚叫分针,短的一枚叫时针(幼儿学讲:时针和分针)

2、教师讲解演示时针与分针的关系。(1)分针走得快,时针走得慢,他们都朝一个方向走。(2)分针刺走一全,时针从前一个数字走到后一个逐字,这就叫一个小时。

3、教师出示时钟,问:这是什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时钟?为什么许多的地方都有时钟?它有什么用途?

4、美工区利用纸板制作钟面。(不写数字,用与数学区拼摆)

5、教师小结:时钟是用来计时的工具。它能告诉我们时间,什么时候应该干什么。

教学反思:

7.主题学习教学反思 篇七

一、主题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时代召唤和现实要求的必然选择

进入21世纪,教育部启动了信息技术教育改革,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地位逐渐凸显,成为基础教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学生仅仅依靠教科书的知识学习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要求和个人需要。笔者深切感受到日新月异的信息前沿对一成不变的课本知识的强烈冲击,教科书中的教学内容不用多长时间便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如果不对课程和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挖掘出适合学生学情、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会明显减弱,学习积极性会受到影响,有的学生甚至会对学科学习产生疲惫。

当下,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也成为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识。层出不穷的技术变革正悄然改变着传统教育行业,TED、慕课、微课、翻转课堂……一系列由信息技术衍生出来的教学技术也为学生个人素养的提高提供了可能。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数成功学校的办学经验告诉我们,现在学生的个人成长已不仅仅只依赖于学校的教育,而更多地取决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归根结底,当今社会的学生、未来社会的人才是否具有竞争力,能否在万千变化的信息时代轻松自如地获取知识,都取决于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如何处理好教育减负与学生发展的矛盾、集体教育与自我发展的矛盾已成为当前学校发展的一个课题。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不禁让我们停下脚步思考,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符合时代气息的,怎样的教学才能为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基,面对这一切我们唯有改变教学,正像李希贵先生说的那样:“学生第一”。

二、主题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特别是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很多教师总喜欢走教育捷径,认为学生的可塑性还很强,还是坚持简单的灌输式教育。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表现为教师讲解,学生倾听;教师演示,学生操作;教师照搬书本,学生照看书本;时间久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停滞不前,学生的学习能力无法提升。笔者近几年尝试将主题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来改善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困顿的现象,其教学流程可以简单阐述为:首先进行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已有学习经验,对学科教材知识有效重组,将课程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展示给学生;其次提供给学生学案、自主学习帮助文档,让学生在激发兴趣的前提下自主学习;再次课中通过教师提问或优秀学生引领达到知识的习得,最后共同评价教学效果,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下面结合课例《电子小报的设计和制作》具体阐述实践研究流程。实施主题式自主学习教学的前提是确立主题,好的教学主题应是教材的高度概括,能瞬间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实际,笔者认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主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寻找。

1. 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寻找

新课程着重强调:“教育应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信息灵通、兴趣爱好更是广泛,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追逐时代的潮流。我们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爱好,找到他们的关注点,找到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出的教学主题使用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可以让学生将生活化的课堂事例和自身的生活实际相联系,通过自身生活经验对知识产生认同,体会学习的价值。这一类主题如“搜索达人大比拼—搜索引擎的高效应用”“网络知识我最晓—走进网络生活”等。

2. 从学校常规活动中寻找

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初中学生也乐于参与其中,如军训、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等,这些活动都是学校教育的载体,同时也给课堂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寻找合适的教学主题。这一类教学主题的开展一方面能丰富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起到教育作用;另一方面也能扩大学校活动的影响力,让学校活动在学生中能更顺利开展。这一类主题如“艺术节标志我来做—图像信息加工的加工”“幸福像花儿一样—电子小报的设计和制作”等。结合常州举办第八届花博会之际,学校开展了“花开常州,幸福中国”的花博会手抄报比赛,立足于学校德育和教学实际,在进行文档制作这一章节教学时笔者提出了“幸福像花儿一样”的电子报刊教学主题。通过这一主题的教学,一方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更高的学习热情掌握学习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图文并茂的电子报刊的制作过程,学生能发现家乡的巨大变化,产生自豪感,在完成作品后也有学习成就感。

3. 从学科整合中寻找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已经成为新课改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但现在信息技术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或手段被其他学科整合、应用。笔者认为也可以将其他学科的知识整合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利用其他学科的资源为信息技术教学服务。通过此类主题学习,能让学生利用知识迁移在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巩固其他学科的知识。这一类主题如“我为老班计成绩—Excel的多元运用”“英语单词我来练—Flash动画制作”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通过各种方法寻找到合适的教学主题之后,还必须提供给学生合适的自主学习素材,素材的取得笔者认为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利用教参提供的资料

现在的教参后面都附有光盘,光盘上针对每一章节的知识重难点都有教学提示,也有文本或动画演示文档,教师可以直接将这些素材稍作修改给学生使用,一方面这些素材和教材内容贴合;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大减少教师准备自主学习素材的时间和精力。

(2)利用网络寻找

网络中的海量信息为教师备课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教师可以到网络上寻找和教学要求相关的素材加以整合和修改,以达到教学要求。但在选材时要注意版权问题和知识有效性问题,不能有“拿来主义”。

(3)教师自制

如果没有现成的素材,就只能自制素材。自制素材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有较深的了解,制作的素材也更易为学生所使用;另一方面,通过自主学习帮助文档的不断编制,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也能得到不断提高。

下面结合本文列举课例,分三阶段就如何组织主题式自主学习教学实施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阶段,先通过教学主题(常州市将举办第八届花博会)将学生引入课堂,随后亮出教学内容(制作电子小报,帮助地方宣传),抛出教学问题(如何设计和制作),将学生按生本课堂的分组标准进行设置,4人一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提供电子报刊制作流程图(如图2所示)

分工表(见表1)和自主学习资料,让学生自主分工,共同协作,互帮互学,体验合作学习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生通过查阅自主学习帮助文档,完成自主学习学案、设计文档并开始制作,教师在学生中巡视,观察学生的完成情况,并记录下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必要时对某一知识点进行重难点阐述,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第二阶段,在课堂自主学习任务大致完成时,进行课堂自主学习情况汇报。先由组内完成情况较好的几位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评,将在学习中的学习心得进行总结反思,以点带面,将原先由教师完成的课堂学习总结通过学生来完成,通过优秀学生带领其他学生进行知识回顾。然后教师请课堂自主学习过程中明显遇到困难的学生讲解解决困难的过程,通过这部分学生的讲解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疑难点,学生汇报时教师适时作补充。

第三阶段进行学习评价。结合评价量规表,学习评价分4个维度进行三方评价(见表2),自评他评和教师点评,通过多方评价让学生更客观的了解自己作业的质量层次。信息技术教师批改作业的情况普遍不好,通过作业批改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后期整改,另外通过作业的批改对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也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能够较为细致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整个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新课程和生本课堂的理念,不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多引导学生关注信息技术的核心理念;不过分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是更多关注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解放了传统信息技术课堂,活跃学生的学习氛围,各层次的学生通过学习都能学有所获,有所提高。

三、主题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长远影响

美国著名教育家苏娜丹戴克曾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通过主题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开展,笔者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面貌大有改观,教师教学更加轻松,学生学习更加积极,教学氛围更加和谐。通过此教学模式的开展,笔者认为还将产生如下长远影响。

1. 优化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知识点较多、较零散,理论知识枯燥等特点,教学开展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普遍不肯多花时间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优化设计,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一长,信息技术课堂出现了“僵化”现象。通过教学实验的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摆脱了原来那种空洞粗放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解放学生的同时也解放了教师,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收获了教学上的自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学到了“真本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得到了全面的优化,增强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吸引力。

2. 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无论是布鲁纳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还是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都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主题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遵循的正是如此,让学生依照自己的学习天性学习。依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学习的“支架”,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进度,参与作品的评价,全过程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和原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对教师演示操作进行简单的“复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生的学习思维和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保障,自主学习的开展提升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增强了自信心,从而不断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乃至今后的工作生活都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四、结束语

8.主题学习教学反思 篇八

关键词:单元主题;生活化;智障教学

【中图分类号】G760

一、引言:

“单元教学法是由比利时儿童教育家德可乐利最早提出并实施的。所谓“单元”是指成为一个组织体系的教学计划,包括目标、活动、取材,而至实践,巩固学生对概念的认识,而且可以应用于生活中,无论知识和技巧都结合在一起,加强科目的连贯性和学习意义。”但现行的培智教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课程门类偏多、强调各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缺少各学科之间的整合与联系;课程内容偏难,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适应中重度智障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材编排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等诸多弊端。针对智障学生自身的特点,特教学界提出了单元主题教学。

二、实施过程

单元主题教学的实施过程分为考虑学生现状——采用恰当的量表测量——分析——确定每个月的单元主题——再确定每周、每天各学科的教学内容——确定教案——实施——反思。

(一)初评学生

培智一班的学生共7名,两名女生,五名男生,年龄在7——11岁之间。经过评量,A组有一定的生活常识,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习态度积极,并且会认读简单字词,有一定的书写能力;B组生活常识较差,能认读比较简单的字词,如:大、小、天、水、火等,书写能力较差;C组基础知识水平差,不能认读简单字词,不会书写。

(二)拟定学期、月、周学科计划

智障儿童群体是一个大差异群体,其个体间存在着性格、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差异,个体自身各种能力发展也非常不平衡,而他们又是一个班级。因此在制定目标计划是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化差异、统整行以及生活化原则。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水平,再结合学生现需要以及未来需要的能力先制定出班级学期学科教学计划。此教学计划主要以生活适应课为主先制定出学月单元主题,如本学期中3月为认识自我-我的身体、4月为情绪情感-我的表情、5月为集体生活-清洁、6月为个人生活-整理。

(三)制定教案

一堂优质课的产生,有了教学计划是不够了,还需要教师制定出详细的教案。教案,全名为教学方案,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那主题单元的教案则是要依靠我们的主题单元计划、学生情况以及各种资源。而在制定教案的时候,教师还应特别考虑班级学生的学习差异,通过目标的分成,提问的有的放矢来达到全班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实施教学

课堂是一门艺术。对智障孩子的语文教学应该是生活化的教学。陶行知先生说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我们制作的主题单元主要是以生活适应课为主,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也是和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看到、用到、接触到的。如:我们在讲认识五官的时候,并不是单纯将五官,而是围绕做眼保健操、擦鼻涕、背书包、喝水等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来进行语文教学,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不是孤立的学科,而是与其它学科相互联系的。那么我们在实施教学的时候,也要特别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恰当。针对一年级的教学,教师语言要儿童化,内容不要多,多让学生动手操作起来,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三、反思

(一)主题单元教学的优点

1.主题单元是生活化的教学

主题单元的计划制定是以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以学生现在或者未来需要的生活能力为依据的,在主题单元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则是以生活化的教学为主,主张让学生在做中学,主题体验式教学,生态性教学。这样,让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从开始就与学生的社会相联系,也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社会集体中。

2.主题单元的全面性

在普通的教材中,我们发现,它总是只适应某一部分学生,对另一部学生却无法开展。而智障学生的学习能力差距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总是有一部分人没有办法进入到教师的教学中。而主题单元从开始的计划制定以及后来的实施,都是建立到具体学生的学习水平上,因此,学生在主题单元的教学活动中收获会更大。教师对学生的能力分成,目标分层,也让教师的教学更加明确。

(二)疑惑

1.主题单元的计划制定是否应有课程标准

不管是国家课程的编写还是校本课程的编写,都需要一个课程标准。在开始的主题单元编写中,主要依靠教师对学生的熟悉,依靠教师自身的经验来制定主题单元的。在实施过后发现首先这样的编写没有系统,经不起推敲,只有平面的延伸,而没有纵向的深入。

2.主题单元制定的资源收集

在实施了一年多的主题单元后,教师发现这些主题单元看起来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但是在实施过程总觉得不符合学生的特点。智障孩子的特点就是差异性大,那么在进行主题教学时,往往不是对有的同学太难,就是对有的同学太易。这样教学的目标就没有达到,也没有让学生真正得到发展。如:在单元主题认识自我——我的脸中,生活适应课也许适应低段的身心特点,但是在生活语文上却出现的难度大。我认为主题单元的制定我们也应该借助普通教材。而在主题单元的制定中是否我们必须要学科整合呢?

四、小结

单元式主题教学尊重了原有学科的逻辑性与系统性,并能将学生急需的生活内容纳入教学中,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教学真正地做到了为生活服务,力促学生的生活能力的提高与发展。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与难度,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求教师选择整合教学内容的能力;其次要求在教学中不断地评估,调整内容以适合学生的需求;最后,在教学中还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分类活动反思下一篇:2018年城建档案馆党风廉政建设知识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