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设计文化的理解心得

2024-06-23

对设计文化的理解心得(共8篇)

1.对设计文化的理解心得 篇一

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实现企业制度与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思想保障,是企业制度创新与经营战略创新的理念基础,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和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因此,国内企业界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用先进的文化管理理念来促进企业发展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

企业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也就为企业打造了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而这支优秀企业文化武装起来的员工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功能是鼓舞士气,陶冶情操,塑造知识型职工,培育奉献精神,为提高基层的凝聚力,战斗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要实现这一功能,就必须不断增强企业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是因为,文化的功能是能否发挥的程序最好,最终取决于文化是否能够吸引人和感召人,能否为广大职工所接受并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增强企业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必须解决好文化建设以人为本、为职工服务的问题。发展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要为广大职工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不断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企业文化建设,只有紧紧围绕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真正把他们凝聚到先进文化建设上来。

企业文化的树立,不仅仅是一种公司的宣传手段,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其落实下去,让公司里面的每一名员工都能深刻的体会到企业文化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只有当员工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符合企业文化要求的,处处以企业文化来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企业文化才

能真正的发挥其最终的效果。

松下幸之助认为:一般都认为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诚然,利润不可少,但它不是企业追求的最终目的,企业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事业经营谋求提高人类共同生活,我觉得是特别有道理的,我想像松下、迪斯尼等这样的国际公司全球化操作、本地化运作贡献社会的思维来给企业文化定位是比较好的,企业文化只有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并获得合法的利润才是正确的,如把利润放在第一位,就可能出现非法人头传销诈取利益等此类恶性事件,这样的企业是不能生存的,也是为人们所痛恨的。

我觉得是特别有道理的。一个只知道做鞋的企业充其量只是一个鞋匠,要知道文化力的竞争是深层次的,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它不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门科学,它在一个企业一旦形成定势,这个企业就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对内可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顽强的战斗力,使得企业经营目标顺利实施,对外可产生辐射力和影响力,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中国是企业文化的发源地,但企业文化枝干长在日本,理论研究之花又开在美国,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深入研究和不断努力实践。

要想行动落实到实处,教育监督必须要跟上,一个好的企业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所谓的‘铁打的营盘’就是企业文化,兵呢就要不断受到磨炼才能成才,因为人都有惰性和懒散的特点,要想把书面的理想、愿景和使命,变成日常的务实、沟通和信仰,就必须要加强教育和监督,具体来说就是要认清企业文化的含义并改变固有的观点和习惯,严格执行企业的制度和企业文化等,当然每个企业有不同的贯彻落实方式,相同的是企业文化的建设就是对人的持续建设,是一个长期坚持努力积累的过程,通过共同价值的不断引导来塑造员工,潜移默化地使员工接受本企业的文化,逐渐发展成具有下列精神的企业,就是:咬定发展、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科技领先、事争一流的争先精神;严细管理、开拓市场的求实精神;率先垂范、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以人为本、心系企业的主人翁精神。

再先进的技术,如果没有掌握再训练有素而对工作充满热情的员工手上,也难以发挥作用。真正先进科学的企业文化,使能高让每一位员工认同企业目标并为之奋斗的文化。实现企业和谐,促进企业发展。

2013年5月16日

2.对设计文化的理解心得 篇二

在实际学习中, 有很多学生因为他们的文化因素的干扰而经常误解词汇的含义, “authorities”就是一个例子。一个英语为母语者谈到“the authorities of government”或者“the authorities of the school”不会有任何轻蔑的意思, 只是单纯指一个或一群, 尤其在公务事物方面拥有某种权力的人。而与之对等的中文词语“当局”则通常作为一个贬义词来用。因此, 一个中国学生下意识地会用“国家领导人 (government leader) ”、“学校领导 (head/leadership of the school”来表达上面的英语词汇, 他受了中国文化影响, 很自然、却错误地认为“authorities”具有贬损的含义。可见, 外语学生要学好一门外语, 不仅要学习这门语言的形式, 还要学习与之相关的文化。

一、文化因素对于词汇相关意义的影响

对于文化, 一般学者把它分为两类, 分别用“C”和“c”来表示。[1]大写“C”代表的是哲学、文学、艺术、音乐和宗教;“c”则表示风俗、习惯、礼仪及仪式、生活方式和人与人之间各种各样的行为表现。由于“c”视为对人们生活的一种素描, 所以对语言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中, 后者是中心和关键, 应被学生所重视。

当面对某个词汇时, 学生脑中通常会根据他们之前具有的文化经验反映出某某事物。不同文化经历的人对于同一个词汇会联系不同的事物和含义, 虽然词汇的相关意义会对词语的理解有干扰, 但从另一方面体现出了文化的多样性。例如, 较多的中国英语学生都会把“He is a wolf.”翻译成中文“他是一匹狼。”。如果要问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中国学生绝大多数可能会把“狼”和凶残、狂暴或贪婪联系起来, 因为中国文化把狼塑造成了这个形象。再如, “厨房”这个词的基本含义就是一个做饭的地方, 绝大多数英语学生会由此联想到炊具、水壶、碗筷等, 可能有人还会联想到自动电饭煲、微波炉等。然而, 除了这些用具, 英语国家的人还有可能联想到家庭主妇的工作区、洗碗机和烤箱。中、英文的“厨房”的概念是相同的, 但因两个国家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和餐饮习惯, 对于这个词的相关含义的联想具有一定的差异。

再举两个有趣的例子:龙 (dragon) 。在中国, 它是富贵与吉祥的象征, 可是在英国, 它却代表着灾难与邪恶。与之相近的还有狗 (dog) , 在中国, 人们常常用它来组成一些带有贬义的词, 如, “狗急跳墙”、“狗头军师”、“狗仗人势”等。但是在西方国家的人看来, “狗”是一个带有褒义的词, 因为他们把狗当成自己的朋友, 就有了一些用它来表达正面意义的词:“幸运儿” (lucky dog) 、“爱屋及乌” (Love me, love my dog.) 。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这些词都带有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标签,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一门语言时须对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进行学习。这些相关的知识掌握得越丰富, 学生习得的语言也就越确切。在实际语言交流中, 就能消除文化障碍, 避免误解和尴尬。

二、导致文化错误的原因

两种语言交流要受文化因素的影响, 如何解决这类因文化因素的干扰而对词汇产生误解的问题呢?我认为, 要达到这个目标, 学生首要的任务是找出导致这些文化错误的原因。

1. 教师的原因

1.1教师对所授语言的文化方面了解不足是学生文化误解的一个原因。[2]教师有可能只专注于语言形式的学习, 而忽略了在日常交流中所运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1.2教师自身对于中文和英文之间的文化差异不熟悉。

2. 学生的原因

2.1学生缺乏足够的目标语言的文化知识, 或接触文化知识量不够。比如“hamburger (汉堡包) ”, 在中餐馆是没有卖的。即使学生通过词典知道了它的含义, 对其理解的帮助也不大, 因为学生还是不知道汉堡包是怎么制作, 什么口味, 什么时候吃, 这对他的学习就是一个障碍。

2.2忽视文化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认为不同文化的基本情况是统一的, 没有必要去过多关注文化。但事实正好相反。不说不同国家的文化, 即使是同一个国家, 在不同的种族之间, 都存在不同的文化。例如在美国, 就有盎格鲁-撒克逊文化、黑人文化、芝加哥文化、印第安人文化和亚洲人文化。在中国, 有五十六个民族, 就有五十六种文化。甚至在同一种汉文化里, 我们还可以发现地区差异。

2.3学生没有掌握所学语言的文化中的寒暄性交流而造成的。比如, 一个中国人 (以下简称“中”) 拜访一个西方国家的人 (以下简称“西”) , 他们之间可能会产生下面这样的对话:

西:我们很高兴你今天能来我们家。 (We’re so glad to have you with us today.)

中:谢谢。 (Thank you.)

西:请随便一点, 就像在你自己家一样。 (Do make yourself at home here.)

中:是的, 是的, 谢谢。 (Yes, yes, thank you.)

由于两种文化的寒暄性交谈是不一样的, 那个中国人看起来有点不知所云。事实上, 对于第一句话, 他可以回答:“我也很高兴今天能来拜访你们。”或者“谢谢你邀请我来。”而对于第二句话, 他可以说:“好的, 我会的。”或者“好, 我不会客气的。”

2.4由于中国文化里面没有与所学目标语言对等的事物, 学生就按字面的“逻辑”方式来理解。理解的后果, 不是极其生硬, 就是文不对题。例如, “Good Friday (圣星期五) ”对于信奉耶稣的西方人来说是一年中最为庄重的日子, 这天是耶稣受难纪念日。这个节日中国文化是没有的, 学生就可能会从字面上把它理解为是快乐、幸运的一天。对信奉耶稣的西方人来说, 是最不幸的一天。所以, 在英语里称为“Good Friday”, 实际上这里的“good”并不是好, 而是神圣的意思。

2.5把中国文化带到西方语言场景。以英语习语“One’s hair stands on end.”为例, 学生可能认为它等同于中国的成语“怒发冲冠”, 这种理解是错误的。这个英语习语并不是表示愤怒, 而是用来表示恐惧和害怕的。

三、解决方法

分析了学生产生文化误解的原因, 下面从教与学两方面探讨解决方法。

1. 教师方面

(1) 教师必须了解所教授的语言文化, 教学中就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帮助学生了解到要满足实际的日常交流, 只关注语言形式本身是不够的。教师要帮助学生观察, 并注意中文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

(2) 教师最好有较长时间沉浸在西方文化里的经历, 成为掌握两种文化的人。教师理解了目标语言的文化, 才可能帮助学生理解。

(3) 在文化和语言的关系中, 文化是主导的因素, 教师应该把语言融入到文化中进行教学。

(4) 教师应该要求学生使用英英词典。有时候两个不同的英文词语表达的是相同的中文意思, 但是如果查阅英英词典, 会发现某种程度上它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比如“acquire”和“obtain” (得到) 。

2. 学生方面

(1) 看电影、电视。电影和电视都具有可看、可听及生动的特点, 比如《常人趣事》, 就特别介绍了使用英语国家的社会情况及不同历史时期的景象, 能为学生了解不同时期西方国家的风俗、衣着、建筑等提供丰富的信息, 极大地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

(2) 读著名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素材来源于生活, 通过作者提炼加工用语言进行描述来体现各种不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体现和语言的灵魂所在。多读名著可以积累文化信息。

(3) 看报纸和杂志。报纸和杂志能帮助我们及时了解西方国家发展情况和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革, 收集新的文化信息。

(4) 查阅介绍外国风俗和人物的图片, 获得一定的视觉感受以增强相关的记忆。

(5) 参加关于国外文化生活的活动。像化装舞会、圣诞晚会等, 这样学生能有更多机会接触使用英语的人群, 体验异国的文化氛围。

(6) 学唱外文歌曲。歌曲通常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志向、民族的情感, 体现不同时期和地域的文化。例如, 著名的歌手艾尔顿·约翰在戴安娜王妃的葬礼上演唱的挽歌《再见, 英格兰玫瑰》就反映出人们对戴安娜王妃的怀念和热爱。

四、结语

为了避免文化因素对于英语词汇理解的干扰, 学生要充分认识到文化和语言是不可分的, 尤其要提高文化的敏感性。斯特恩曾经说过, “如果我们不能经常接触到那些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们的文化, 我们就不可能真正地理解这门语言, 那么我们在交流中就会碰到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以至于犯下一些很愚蠢的错误”。[3]因此要学习一门语言, 就必须要学习与之相关的文化, 关注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 留意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的多样性, 逐渐积累相关的知识。这样, 学生才能真正地掌握所学的语言, 不断提高交流水平。

摘要:较多英语学生由于自身文化因素的干扰, 在英语学习中经常对英语词汇的含义产生误解。作者通过分析一些学生错误理解的例子来探讨产生这种干扰的原因, 并进一步从教、学两方面提出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 以提高学生准确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

关键词:文化因素,干扰,词汇,理解

参考文献

[1]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胡文仲.英语的教与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3]王福祥, 吴汗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4]Dengyanchang, Liurunqing.Language and Culture[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89.

[5]Ouyang fasu.Some Typical Cultural Mistakes Made by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8.

3.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初步理解 篇三

一、政治文化的基点

美国的政治文化实质上是美国这个多元民族从殖民时代到现在所形成的一种政治制度,即制度化和结构化的政治组织、机构和规则,她是这个民族的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的外化。为了切身体会美国的政治文化所蕴含的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7月4日,在美国国庆节的这一天,我来到了她的首都华盛顿,这个美国这个组织和实施现代美国管理国家和处理对外关系重大决定和美国文化、社会活动的中心,这个见证及书写着美国和世界现代历史的著名城市。之所以著名,原因之一还在于她傍着波托马克河有众多著名的历史建筑、公共文化设施和迤逦华美的自然景色。其最美、最壮观的建筑,更是美国的标志与象征之一是国会大厦,这座由首位总统华盛顿在1793年9月亲自奠基,1800年投入使用的古典建筑,部分建筑在1814年第二次美英战争期间被英国人焚烧被毁。修建过程中,又发生了南北战争,建筑公司被告知政府将没有后续资金付给公司,停止还是建设,是一个大问题,但是公司最后决定,不论情况发生什么变化都不会停下来直至竣工。他们的爱国精神和顽强毅力给当时的林肯总统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认为美国人民由此会看到和感受到,国会大厦的继续建设,标志着联邦的统一不可阻挡,标志着美国永远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现在的国会大厦通体用白色大理石组成,宏伟、庄严、典雅。大厦耸立在华盛顿的最高点――国会山上,象征着民有、民治、民享的至高无上。经过安检,任何人都可以进入国会大厦,游客以20-30人为一组,由导游带领并讲解,首先观看宣传美国民主自由的纪录短片,然后进入大厦中央,这是一个宏伟穹顶下方的大厅,阳光透过穹顶部分的玻璃,将大厅照射得格外明亮,环形墙壁和穹顶的天花板上,巨幅油画和壁画描述的是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油画和壁画下方,环绕着大厅,矗立华盛顿、林肯、杰斐逊等名人的雕像,在另外两个华丽展览厅和宫殿式长廊中,陈列着美国各州历任议员中有代表性的人物刻像和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物雕像和画像。那些琳琅满目的图书出版物和各种国会纪念艺品,也仿佛告诉游人,一个民族的文化既是本国的,也是世界的。

国会大厦向西,是一个集草坪、水池、纪念碑于一体的长方形公园,公园中间,耸立着正四方形宝剑式的高大建筑,那就是华盛顿纪念碑。

再向西行,穿过一个长方形的水池,就是林肯纪念堂了。亚伯拉罕·林肯与华盛顿一样也同样是美利坚民族精神和美国文化的象征,他出身低微,一生遭受无数挫败,同时更是由于他成功地领导了南北战争,避免了国家的分裂,从而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在美国,许多城市都有名人雕像以纪念在历史上为这个城市或这个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可以说,一个有敬畏与崇拜精神的民族是一个有希望和高度文明的民族。

一条中轴线把国会大厦、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串起来。这条线上的两边是长方形的草坪,在这个相当大的方形公园四周,国家图书馆,国家美术博物馆、历史博物馆、自然史博物馆和史密森学会等各种知名的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依次排列,众多的文化设施绿树的掩映下共同组成了一道道景观,呈现着一种历史与文化的沧桑感。

7月5日是周六,我随后到了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费城,因为这座城市诞生了《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奠定了美国建立一个独立国家的基础,还因为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这座城市都是以厚重的文化而享誉世界的,因为她有世界上著名的交响乐团――费城交响乐团,世界上著名的芭蕾舞团——费城芭蕾舞团和著名的美术博物馆——费城美术博物馆、罗丹美术博物馆等享誉世界的一大批文化艺术单位。据资料介绍,本来美国初步确定首都在费城,因为当时的费城人口约4000万,已经是美国的大城市了。但是,由于当时任财政部长的汉密尔顿向国会提出了关于联邦政府的财政方案,重点是关于重建美国公共信用的报告,弗吉尼亚代表麦迪逊同意的前提条件是汉密尔顿推动国会,通过把首都建在弗吉尼亚附近波托马克河边的法令,虽然当时那个地方还是一片沼泽与荒原。这样,费城不得不与成为首都失之交臂。我那天看到的独立宫,除了门前面的这段路面还是由小石块履盖着,依稀能够看得到清净和厚重外,周围的街道都已经是现代化的水泥路面了。

二、美国政治文化的形成

1492年,哥伦布首先发现美洲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南美洲陆续建立了殖民地,法国人,荷兰人、北欧部分

国家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16世纪后半叶,英国在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国力日渐强盛,也加入了殖民北美的行列。从1607年到1732年,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先后在北美大陆的大西洋沿岸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的狭长地带建立了13块英属殖民地, 弗吉尼亚、马萨诸塞、马里兰、康涅狄格、罗得岛、北卡罗来纳、南卡罗来纳、新泽西、纽约、宾夕法尼亚、新罕布什尔、特拉华、佐治亚,这13块殖民地习惯上称之为”新英格兰地区”,她们是美国建立国家的基础,也是后来美国政治文化的主体。

人们普遍认为,美国人的先驱是1620年11月登上北美大陆(现在为马萨诸塞州普罗文斯敦这个地方)“五月花”号上的那批清教和和其中为寻求美好生活的英国人,其登陆的时间看作是英国在北美移民的开始。这应该是因为他们上岸前制定了《五月花号公约》的缘故,因为这个公约规定了组织公民团体,拟定公正的法律、法令、规章和条例等内容,而这个公约又可以看作是美国现代政治文化的发端。

踏上北美这块新大陆的清教徒们原本就是为了追求自由而来,因此,13个州都建立了比较松散的政治管理制度,这是美国政治文化的初级阶段。但是,独立战争胜利之后,他们认为需要为这个国家建立一个政府,这个政府应该只是一个小政府、弱政府或者松散的邦联,故尔在他们宣布独立于英国统治之后的11年里,按照《邦联条款》规定邦联只有议会,没有总统,没有邦联法院,各州有自己的法律,使用本州的货币,其中有11个州有自己的海军。由于邦联政府太弱了,没有征税权,以致于筹措不到运转所需的基本费用,再加上州与州之间的矛盾,州与西班牙、与印第安人的冲突,各种综合因素便促成了1787年的费城会议。

当时实际的情况是,1787年的费城会议之前,各殖民地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制宪过程,其中许多州在独立战争时期就已经用了相当大的精力来制定宪法,如:新罕布什尔在1776年1月率先通过了一个简单的临时宪法。南卡罗来纳和弗吉尼亚亦先后在1776年3月和6月制定了新的宪法。康涅狄格州,罗得岛州宣布将原来的自治特许状作为本国的宪法,其他8 个殖民地根据1776年5月大陆会议的决议,也陆续通过了自己的宪法。各国的宪法都包括了两个主要部分:权利法案和政府组织原则。所有宪法都坚决反对贵族政治和世袭制度;政府的权力应该自下而上地来自人民的同意;同时实行某种形式的分权制衡制度。这里,我们已经从中看到后来美国立国的若干基本政治原则。

各个邦联国家的代表去原本是去修改完善《邦联条款》的,但是他们最终决定重新起草一个新的宪法,这就是历史上的费城制宪会议。总的核心内容是实行共和制,保障公民权利和政教分离。经过反复争论与妥协,最终形成现在的政治体制——美国政治文化的发展阶段,即国家的权力分为分离的三个部分:行政分支,实行单一元首制,即今天的总统制。总统由全民选举产生,内阁组成上,总统提出行政分支候选领导人,但必须依法送交国会批准,国会在批准之前,都会有专门机构对总统提出的候选人进行严格审查,有时国会还要举行听证会,防止总统以权谋私,如果双方都同意了,联邦法院还要经过“司法复审”。立法分支,采用两院制,众议院是平民代表,各州代表按照人口比例分配每三万人口产生一名议员;参议院由政治精英组成,他们往往比较有智慧、经验和比较冷静理智,各州不分大小,均派出相等数量的代表,每州二名议席。这样两院同时同意通过的法案更容易符合客观实际,一切征税和拨款议案由议会众议院提出。议会立法后,总统可以行否决权,总统否决之后,议会若要再次通过,必须要三分之二的多数同意,才能压倒总统否决权,强迫总统执行。总统可以提出议案,但必须由议会超过一半的多数通过才能立法。司法分支,联邦法院是宪法的执行者,负责审查国会和总统通过的法律,并确保他们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职权,1789年的宪法条例规定了各类法院的组织和司法程序,明确了联邦最高法院对州法院判决的复审权。这一规定把联邦主权的原则贯彻到司法领域,联邦最高法院对宪法有最后解释权,解决了州和联邦权力范围问题。同时,联邦法院还可以直接向行政官员发出强制执行令,这也是美国政治体制中的最关键之点。作为一个联邦制的国家,虽然设立最高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但法和法律是统一的;宪法列举了联邦政府征税,举债,铸币,维持军队,主持外交,管理州际和国际贸易等享有的权力。不经宪法列举的其他权力,除非宪法明文禁止各州行使者外,一概为州政府保留。

三、现代政治文化的发展

正是由于当时13个殖民地已经有了相当完备的政治管理架构,加之建国者们的建国理念,从建立独立的国家之始,直到目前,各州在管理本州事务方面均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如以地方名义征税,管理州内工商业和劳工,组织警卫力量和维持治安,等等。各州有自己的宪法、法律和政府机构(包括议会、法院和行政分支),各州在各个方面的法律政策都是不相同的,经过不断的完善,都形成了且有本州特点的管理模式。从康涅狄格州与其他州征收商品税负的不同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各州的独立性。康州征收的香烟消费税是每盒2元,纽约是3元,而南卡罗来纳州只有7分。但是若各州的宪法和法律与联邦宪法和法律发生冲突,联邦宪法和法律优于州的宪法和法律。地方政府也是如此。地方政府分为城市、镇两种名称,人口比较多、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为市,人口比较少、居住比较分散的为镇。市,如康州首府哈德福德,镇,如新不列颠都在同一个层级上,市与镇不论大小均由议会或者管理委员会以及类似作用的机构和政府行政机构组成,她们均单独对全体市民负责。市议会或者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本辖区的立法和审核政府财政预算等职责,市、镇的议会或者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法律规章是否与联邦和州的法律一致,由联邦、州法院负责审核和监督。政府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和为市民提供各种公益性的服务,立法与行政分离,既保持了基层参与政治的民主性,又以行政权的相对集中保证了市政管理的效率。康州有162个市、镇,其中特别小的镇管理委员会和镇长都是兼职的,义务服务,基本上不领取报酬。联邦、州、市和镇都是独立的一套完整的管理框架,没有上下级关系,均由本辖区选民选出,有的市或镇采用的是聘用城市经理的方式管理城市。不同市的市长、镇长和市议长或委员会主席,任期是不同的,是否连任也是没有统一的规定,如康州斯坦福市市长到今年为止已经在这个位置上14年了,而且准备竞选州长。政府各部门的负责人是政府主要负责人提名,经议会或管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后方能任命,没有任期的限制,部门工作优秀的负责人可以一直担任这个职务,反之则被进行调整。联邦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对低收入家庭等遇到的诸如住房等生活困难进行救助。美国政治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两党统治与利益集团。

需要重点说明的是,在美国建国之始,还没有涉及到政党的内容,可是建国不久就出现了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和以杰佛逊为首的反联邦党。这两个党几经分化、改组,至南北战争前正式形成民主党和共和党,以后他们轮流执政,形成了现在的两党制度。与完全意义上的两党制形成的同时,是美国的利益集团。19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美国社会的农业现代化和迅速工业化,各地农场主联合团体和一大批新兴工业家脱颖而出,农场主和企业家们为了保持一个有利和健康发展的市场,建立起各种形式的销售协定,由此产生了大批自愿结合,独立于政府体制和政党组织之外的地方性商业协会,他们无所不在,对美国现实政治和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都有重要影响。他们影响政治的手段主要是由集团向政党提供捐助,广泛进行以促成通过立法的活动。利益集团是美国政治制度的产物和权力结构的组成部分,是美国多元化社会的反映,是公民参政的一个渠道。他们的目标不是上台执政,而是通过其活动影响政府的政策来维护和促进本集团成员的利益,维护和促进本集团所追求的理想和事业。利益集团也积极参加竞选活动,支持或反对政党的候选人,影响选举结果。但其着眼点在于为影响政策打开通道,由于两党组织竞选,使选举过程规范化,并通过两党及其各派的争论协调着国家政策,而众多的利益集团的活动又成为两党统治的补充与依托,美国出台的绝大多数决策是由政府、政党和利益集团共同作出的,这说明,两党制和利益集团的存在使得政府的决策更具有科学与理性,更能代表各个方面的实际利益,更符合实际,因而也具有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固性。因此,要了解美国政治和决策程序,就不可忽视美国的两党制和利益集团这一重要现象,而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对于美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由此也可以看出,美国的两党制和利益集团是美国政治文化中比较有特色的内容之一。

联邦中央、各州与地方政府的具体权限与两党制、利益集团,200年多来不断有所变化,但一直是在总体构架下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个总体构架完全得益于建国之初的一批当时先进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共同的努力,尤其是华盛顿、杰佛逊、麦迪逊等著名的政治家功不可没,从而一开始就为整个美国民主制度和美国平稳的发展繁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四、对美国政治文化的思考

(一)美国政治文化与英国的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因为早期到达北美新大陆的移民主要来自在英国、法国、西班牙等欧洲一些国家,主体是英国人,他们自然而然地将欧洲尤其是英国的文化传统包括生活习俗、价值观带到了这块土地上。美国建国之前的13个殖民地实行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是当时英国的乡镇自治制度:即凡是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事务,都要在召开由公民参加的会议进行讨论决定,《五月花号公约》充分反映了这一突出特点――人民主权原则,这种自治传统极大地提高了人民参加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并成为联邦宪法和州、市镇有充分自主权的基础。到现在为止,无论社会如何发展,这种政治制度一直没有大的变化,仍然是林肯总统总结的“民有、民治、民享”。当我们津津乐道于他们建国只有230多年的时候,我想我们是否也应该考虑美国文化与英国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这一因素呢?

(二)美国的政治文化与宗教文化有密切关系。不但是因为北美大陆的早期殖民者大部分是清教徒,以追求自由与个性、实践与传播宗教教义为使命,他们的政治思想有着深刻的宗教烙印,更重要的是这些清教徒以及后来的欧洲移民一直占据着美国的精英层,主导着美国人的社会主流,他们的新教教义不可能不会极大地影响美国的政治文化,为其提供精神因素。例如在美国文化中,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是核心,而在基督教义中天然地包含着自由和民主的内容,新教理论认为个人与上帝可以直接沟通,实质上是典型的个人主义,他们把自由看作是一切最大福利的源泉,这在独立宣言和联邦宪法中得到明确的规定,即: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最终属于人民;政府的权力不是绝对的,而是受宪法和法律限制的。政治体制中权力的行使必须以被统治者同意为前提,政府建立的目的只是为了保护个人的自由、权利和利益。这些内容实质上是基督教教义的政治化。

(三)美国政治文化的最大特点是各级政府(包括议会)的主要负责人是自下而上经选举产生。为此美国有专门的《联邦选举法》,对经费募捐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和监督机制,这就从具体的制度上保证了政府切实能够代表了本地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每个州和不同利益集团的代表面对联邦,都为本州或本团体争取最大化的利益,这也是美国利益集团比较发达的原因,美国现在的首都确定在华盛顿实质上就是弗吉尼亚的麦迪逊为本州争取利益的典型代表;面对本州、本市或本镇的人民,各级各部门都采取具体的措施为人民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首先体现在每个市、镇,甚至比较小的镇都有公共图书馆,公共体育设施和较大的公园,这些公共设施都是对市民乃至任何一个进入的人免费的。

(四)美国政治文化中,做义工和捐赠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政治体制设计的科学性。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到社会上做义工,从小学到大学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都有不同的要求,都是衡量这名学生成绩优秀与否的重要内容,学生时代培养成的这种对社会负责和回报社会的思维定式,肯定影响到他未来一生做人的行为准则。税收方面的制度设计则是我们遇到的从另一个侧面体现科学性的典型例子。美国的税种并不复杂,据了解主要有: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销售税,财产税,遗产与赠与税等6种,联邦政府、州政府一地方政府征收的税种不同,区分非常明显,而且征收基数与税额是也是明显分开的。例如,美国所有商品的价格不含税,消费者进行消费时要要据不同州的规定另加上不同的消费税,这种制度设计一方面是教育美国公民甚至是每一个消费者具有强烈的纳税意识;另一方面是告诉各级政府公职人员要用纳税人的钱竭诚为人民服务。同时也树立起了每个纳税人有权参与政府的工作并监督政府公务员的行为的理念,这有利于形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良好的和谐的关系。

(五)美国成为经济社会强国与自然条件优越有关。美国地处太平洋和大西洋中间,北接加拿大,南邻墨西哥,“在地理条件上处于最安全的地位”。国土虽然与中国相当,但人口只有3亿6百万,相当于中国人口的1/4。美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和亚热带,在辽阔的土地上气候类型多样,有庞大而完整的水系、广袤肥沃的土地和多样而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一点,置身在美国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康涅狄格州在美国已经算是人口密度比较大的一个州,但也只有380万,当我们乘车外出的时候,在公路两旁除了茂密的森林、绿色的草地和寂静的湖泊外,就是散落在其中的木屋、城镇了。此外,美国至今还统治着波多黎各岛、巴拿马运河区以及太平洋中的中途岛、马绍尔群岛和关岛等许多地区和岛屿,这些地区和岛屿虽然面积不大,但军事和经济发展的位置却十分重要,这一切都为美国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自然条件。

(六)美国的政治制度中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宪法本身缺少权利法案、存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这些不足之处后来通过宪法修正案的形式得到弥补或更正。政府职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扩大,越来越多的行政部门插手对外事务,使得国务院越来越难以发挥其应有的职能,总统权力愈来愈大,越来越难以超越党派政治和利益集团政治,而有时有些总统又是靠不住的,总统发动的越南战争、韩国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就连美国的人民也是有看法的。由于美国人民崇尚自由、平等包括在美国境内自由移居,有的州允许拥有枪支,这使得整个美国社会的安全问题成为一个大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应根据本国国情建立适合的政治制度,形成有效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这一点至关要重要。

在我国,只有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各级人大、政协的职能作用,加强法制教育、爱护文物、爱护环境等知识教育,给予各级政府更多的自主权力,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全面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中华民族一定在不远的将来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4.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篇四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实现企业制度与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思想保障,是企业制度创新与经营战略创新的理念基础,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和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因此,国内企业界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用先进的文化管理理念来促进企业发展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

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要用先进的观念管理企业,使员工的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再先进的技术,如果没有掌握再训练有素而对工作充满热情的员工手上,也难以发挥作用。真正先进科学的企业文化,使能高让每一位员工认同企业目标并为之奋斗的文化。企业文化的树立,不仅仅是一种公司的宣传手段,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其落实下去,让公司里面的每一名员工都能深刻的体会到企业文化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只有当员工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符合企业文化要求的,处处以企业文化来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企业文化才能真正的发挥其最终的效果。

企业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也就为企业打造了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而这支优秀企业文化武装起来的员工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功能是鼓舞士气,陶冶情操,塑造知识型职工,培育奉献精神,为提高基层的凝聚力,战斗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要实现这一功能,就必须不断增强企业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是因为,文化的功能是能否发挥的程序最好,最终取决于文化是否能够吸引人和感召人,能否为广大职工所接受并转化为强大的精

神动力。增强企业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必须解决好文化建设以人为本、为职工服务的问题。我们发展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要为广大职工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不断满足干部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企业文化建设,只有紧紧围绕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真正把他们凝聚到先进文化建设上来。

总之,企业的建设,最终经营的是人的思想,最终的落脚点是武装人,塑造人,鼓舞人,实现企业和谐,促进企业发展。

5.我对佛教文化的理解 篇五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相传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传入我国。

佛教的文化源于婆罗门教的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的思想,但是它反对人依照出生种姓等级而认定命运,而是相信人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修行来达到成佛——正所谓“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圭峰宗密禅师也说过“一切众生无不具有觉性,灵明空寂,与佛无殊”。所以佛教比其他宗教更加注重自己的修养,比较适应于东方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所以在东方世界得到广泛的传播。

佛学的目的,是以佛教五乘共法中之五戒等善法净化人间,指引众生超脱生死轮回,最终达到“法界圆明,涅盘解脱”的境界。佛教提倡的是一种教育,即修行。这种教育同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教育一样,是需要潜心研究和钻研的。而佛教文化又不同于普通文化,它主要是一种思想境界,这一点,从“佛”这个字上就能看出。“佛”这个字是从印度梵文翻译过来的,它的意义是“智慧”“觉悟”。当年为什么不直接翻译成智慧或觉悟,而用这个“佛”字?这是因为中国文字中没有相当的词汇能够对等的翻译出来,因为“佛”所含的智慧奥义不是一般层面上的智慧,而是对宇宙人生彻底明了的智慧,对过去、现在、未来生生世世无所不知的智慧,必须要参透佛法才能达到此等至高境界。

现代科技的发达使人类物质享受超过了精神生活,而造成心灵空虚。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正体现了佛门弟子心如止水,潜心佛学的思想,当代的人们在争名夺利、勾心斗角时,更需要这种修行来充实精神世界,净化心灵。

6.对公司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篇六

今年公司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大对外宣传,展现我们江苏省安的企业文化。为响应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特撰稿说说自己对公司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1、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倡导,并经过筛选提炼而形成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包括企业使命、愿景、企业精神以及核心价值观等等。简而言之,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

我认为,一个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各方面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2、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总是在不断发展中培育着积极的企业文化,这是因为积极的企业文化通过把企业理念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不但能够为员工营造一种积极的工作氛围,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更能增强企业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效地延长企业的生命力。可以说,积极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创建一扭企业和建立百年基业的内生动力。

二、对公司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通过来公司一年的时间,来粗谈下我对公司的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1、团队合作

一个工程从开始到结束,都离不开团队的合作。只有大家劲往一处使,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现在,团队合作就是竞争力。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应更加强调团队精神,建立群体共识,以达到更高的工作效率。任何一个项目想凭借一己之力取得卓越的成果,是非常困难的。

关于团队合作,我个人觉得我们公司做的不错。各个项目部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彼此相处很融洽,使彼此有着强烈的归属感,从而能更好的工作,为公司做出贡献。项目上,大家彼此分工,不会出现闲置状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使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感觉自己很重要,做事更有成就感,也更有紧迫感。工作上遵从上下级关系,合理安排完成领导下派的任务。生活上,彼此又像朋友、家人一样,聊聊天、打打球什么的。我感觉很好,又家的感觉,使我们这些常年在外的人有归属感。

2、注重员工专业职能培训

公司每年都会安排人员进行专业职能培训,这极大的开展了我们刚进来的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从而能更好的运用到工作中去。俗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平时也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不断的给自己充能,使自己总保持一定的竞争力,才能使自己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不被淘汰。

3、注重与人交流

项目上很能锻炼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虽然现在信息时代比较发达,但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是最能准确表达自己意思的途径。公司及项目上领导都会注重培养我们与业主之间的沟通,参与到与业主开会交流中去,使我们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更快的融入到社会中去。

7.对设计文化的理解心得 篇七

1.中国城乡宜居设计要走生态建设之路

在2016年6月中下旬举办的“重走刘敦桢古建之路徽州行”等系列活动中,在20世纪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1897-1968年)之子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刘叙杰的引领下,专家们在对徽派民居考察中进一步感受到,60年前的1956年刘敦桢所著《中国住宅概说》的里程碑意义。刘敦桢说“大约从对日抗战起,在西南诸省看见许多住宅的平面布置很灵活,外观和内部装饰也没有固定格局,感觉以往只注意宫殿陵寝庙宇而忘却广大人民的住宅建筑是一件错误的事情。”这表明,在中国当下一再崇尚的宜居设计中,规划师、建筑师对留住乡愁的真正含义还理解不透彻,留住乡愁并非仅仅是文化与情感之意,其中包括宜居设计重要技艺上的镜鉴。从生态学视角看,传统村落及住宅拥有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他们不单单是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更重要的可让这些瑰宝服务于当代生活。有位哲人说“安居是凡人在大地上的存在方式”,中共中央、国务院2016年2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在发现城市诸方面不按规律行事后,本质上是为生态环境建设的城市管理者“支招”。要认识到,城市并非钢筋水泥的板结,而应是历史温情与现代便利的有机统一体,从此种意义上看,不论是有序实施的城市修补、实现有机更新、延续文脉,还是基于安康城市目标的宜居设计,都是为了让居民拥抱美好生活,让家园真正成为人们的身心安顿之所。

从生态学视角出发,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就提出了健康城市规划理念,1998年健康城市规划在雅典国际城市会议上被首次提出。在城市系统语境下,城市规划设计与公共卫生安全的互动关系便可用健康与环境要素来解释。近年来美国纽约市制定了《公共健康空间设计导则》,它基于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两种不同的空间尺度,针对各类空间要素提出了151条设计策略。其中,城市设计策略83条,建筑设计策略68条,归纳起来它们在四方面干预健康空间的规划设计,是对宜居设计的重要补充。如“要有促进宜居的交通出行设计,充分提供充足的步行及自行车交通,安全且充满活力的生态环境;(2)要有促进宜居生活的建筑设计,这实际上是要提高室内设计水平,更方便宜居使用;(3)要有促进宜居的健康娱乐设计,从宜居出发要考虑不同年龄、不同需求人群对建筑的理解,满足可达性,满足使用低技术条件下方便的生态环境需要;(4)要有促进宜居的健康饮食可达性设计等。当然,本文并非是专述公共健康住区设计的,但从生态环境视角对城市规划设计的考量,旨在探索到对宜居设计更有效的设计指导思想,不仅仅关注空间营造,也关注为实现宜居功能而实施的空间建设上面临的相关问题。如中国高速的城镇化带来的一切不宜居的城乡面貌,均可从“人与环境”的欠弹性视角予以解释: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破坏,加剧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从而威胁人类的安康;城市开发引起的城市更新使居民被动的接受异地安置,不仅丢失了乡愁,原住民享有的社会资本也急剧下降,是心理健康及社会幸福感直接受到威胁与影响。中国的古城乃至历史村落都是生态宜居建设的典范,因为他们将人视作天地宇宙的一分子,敬天畏地,顺天安民,但近几十年来这种规则屡屡破坏,无度且无序的发展酿下问题重重:

被誉为“东方威尼斯”的古城苏州,在1940年代城中河道有82公里,到1950年代后由于填河拆桥,变舟楫为车行,城内河道减少一半多,河少了,蓄积雨水的功能在丧失,慢慢开始难抵城市沥涝了;湖南的凤凰古城,硬是在穿城而过的生态沱江上,筑坝建桥,原有的汀步石磴既特色又可洩水,但管理者竟扒掉汀步建了形式主义的“风、霜、雨、雪”四拱桥,最违法自然规律的沿河两岸又违章开发房地产,从而造成2015年宜居的古城惨遭水淹;济南本以泉城而闻名,旧城筑于元代,城址建在泉水集中之地,南对千佛山、北部利用洼地开凿大明湖,形成“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山水美景。但近三十年的无序发展,地下水系被无知的破坏了,著名的趵突泉,只有人工灌水才可恢复旧颜。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强调,福建山城龙岩,20世纪70年代大街小巷都可流淌泉水,属宜居佳地,但80年代中后期的盲目开发建设,泉井都消失了,泉水在地下溶洞中流失了,严重的是竟查出大肠杆菌严重超标,这是何等严重的破坏生态建设、毁掉宜居家园的例子!可见,无论对城市管理者,还是规划师、建筑师都要认真领会中央的《若干意见》的本质,要为营造城市宜居环境而下大力气。《若干意见》第二十一条专述了“恢复城市自然生态”问题,提出“制定并实施生态修复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湿地、植被,积极推进采矿废弃地修复和再利用,治理污染土地,恢复城市自然生态。”同样,八字建筑方针,也将“绿色”建筑的关键词高高举起,无疑使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家园成为可能,这是规划师、建筑师应认真考量的。

2.生态环境品质是确保宜居设计的关键

丹麦建筑师拉斯姆森(1898-1990年)在《建筑的体验》文章中说“建筑应据人的天性,应据我们生活中很早阶段为我们所共有的发现和经历来建造……许多杰出的建筑就是这样产生的……为人类创造有序列和有联系的环境,这就是建筑师的责任。”可见,当今的规划师与建筑师要从自然规律出发,使自己的规划设计作品遵循客观规律,尤其要牢牢瞩目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规划不仅不能来自“长官意志”的可行性研究,更重要的是不能成为实现某些个人意志的工具;规划要真正践行公平,要以人民的诉求为裁决的标准。以乡村或城镇化使用者的需求看,当下的不少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有误区,这里不仅指原住民要宜居宜业,也包括潜在乡村人(含游客)的乡野之趣。如按照乡村原住民的需求,规划设计的误区与漏洞是:其一,规划设计欠实用,且对乡村生栖尊重不够,如村民从久居的老屋搬出,进入统一设计的新农村聚落,使居住与田间农耕不方便,不少按照城镇居民生活习惯的设计硬给了农民,这正是凡物各有其自然之性,不顺其自然之性,好心办坏事是难免的;其二,规划设计不接地气,农民没有参与度,宜居性差;其三,乡村特色没有得到彰显,从规划设计入手,仅满足于对以展示为主的乡村资源开发方式,由于缺乏对民居、村落特色与文化潜质的挖掘,致使许多项目是无永续利用价值的,最重要的是丧失了可持续性。为此,我想到一个例子:在如今纽约曼哈顿的肉库区是年轻人光顾的地带,但在20年前它是屠宰肉加工一条街,位于肉库区中心的餐厅“老宅”(Old Homestead)是一家开业于1868年的历史悠久的牛排屋,迄今它以一如既往的姿态,保持着纽约风味的牛排名店老宅历史沧桑,其室内装饰保持着古风古色至氛围。它是传统,它更是原汁原味的全历史文化生态沿革。对于建筑质朴的美学观、生态观,康德有如下精辟的见解“崇高必定总是伟大的,而优美却也可以是渺小的。崇高必定是纯朴的,而优美则可以是着意打扮和装饰的。”

8.“改变世界对设计的理解” 篇八

本刊对唐娜·拉芙黛,英国设计博物馆首席策展人进行了采访。

DESIGN vs.唐娜·拉美黛

DESIGN:能否向我们介绍伦敦设计博物馆的收藏历史?

唐娜:在建馆的21年中,设计博物馆已经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同时也成为帮助公众欣赏和理解设计与建筑领域创意的前沿阵地。通过各种展览、国际巡回项目、学习项目、收藏和在线展示,博物馆旨在提供一种批评的视角,深入了解当今世界的变化驱动力。设计博物馆的主题已经吸引了大量新观众,每年的访问者超过25万人,其中包括设计专家和对设计感兴趣的大众,每年有将近两百万人访问博物馆的网站。博物馆的目标是通过设计达到广而告之和教育激励的目的,帮助人们理解设计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使其成为更具有知情权的消费者。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设计博物馆使用的重要资源是馆内的藏品。这些藏品约有2500件,讲述了大规模生产中的设计史,包括家具、照明、家用电器和通讯技术。设计博物馆的收藏记录了形成现代世界的关键性设计。二十五年以前,特伦斯·考伦爵士(Sir Terence Conran)建立了设计博物馆的前身,地点位于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地下室。1989年,设计博物馆正式成立,外观建筑也有了惊人的转换,迁到了靠近伦敦塔桥的一个仓库,毗邻泰晤士河。在锅炉房举办的系列展览成了设计博物馆现有收藏的基础。

博物馆的目标展品集中在特定的领域,符合博物馆的目标、并且能补充完善现有的约2500件20世纪和21世纪的藏品的目标展品,包括以下类别:建筑模型和规划、工业陶瓷、玻璃和餐具、家庭娱乐产品、电话和通讯产品、办公设备、家用电器、家具、图片和印刷品、玩具和为儿童设计的产品与家用和办公照明产品。

DESIGN:设计不无关如何选择设计作品?具体的程序是什么?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设计博物馆是否直不同的选择标准?

唐娜:设计博物馆的收藏是其同类收藏中最为可观的,它记录了二十世纪以来英国设计在国际背景下的发展历程。英国的设计师对我们的时代文化做出了特殊的贡献,而博物馆的收藏记录了这些贡献,并激励新一代的设计师在此基础上取得更高成就。

设计博物馆对于是否需要征集展品由馆长批准,如果认为一项征集有比正常情况下更多的长期保存需要,则必须由董事们批准。被征集的物品必须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技术或生产过程,生产的材料选择方面、美学或造型方面、艺术品是否商业成功方面,或是与其推广相关的营销策略方面。

除了物品外,设计博物馆还征集能在博物馆学习和研究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素描、开发图样、原型和概念模型。博物馆还考虑收集相同或相关领域或主题领域的其它博物馆或组织的收藏政策。对于征集物品,博物馆有一个优先清单,每年进行审阅回顾。在博物馆藏品的管理方面,有时需要进行处理。在这方面的管理中。博物馆有一项政策,以确保其过程的公开和透明化。

DESIGN:目前设计收藏的标准是什么?通过设计作品能看出什么样的设计趋势?

唐娜:当代设计的收藏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极大地改变了设计师、教育家、博物馆和商界的面貌。设计博物馆推动了设计业内对收藏经济这一当代话题的讨论和探讨,同时预计于2011年10月召开一次会议,解决以下问题:围绕当代设计收藏的关键问题:例如什么人或什么因素在驱动从博物馆到拍卖行的这些发展?这些改变对现在和未来有什么影响?公立机构作为设计委托者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变得更有效?独立画廊中一次性或限量版展品的兴起问题。

DESIGN:您个人对好的设计和设计收藏的意义有什么看法?设计博物馆未来的发展规划是什么?

唐娜:设计博物馆的目标就是成为一个改变世界对设计理解方式的地方,同时展示对经济和社会做出贡献的关键性设计。博物馆将使人们理解从一个想法到一种产品这个复杂的过程。设计博物馆收藏的发展对于实现这个目标很重要。博物馆不打算支持好的设计或坏的设计,而是提出关于展品的一系列问题,帮助访问者成为对设计了解更多的消费者。

博物馆致力于一个新数据库的格式,这个数据库中将包含收藏中每件藏品的信息和图像,并且向公众开放。这将使设计博物馆的收藏成为一种珍贵的资源,用于展示和研究当代设计和建筑。对于设计博物馆收藏的归还,用一种新的、创新的方式向参观者展示和诠释展品,以及一次新的藏品展示,这些都在计划中。博物馆将借此探索新的方式来展示藏品,以优先解决增加博物馆及其藏品参观量的需求。

上一篇:【精华】一门艺术作文下一篇:关于珍惜的作文高一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