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逃课调查问卷(精选9篇)
1.大学生逃课调查问卷 篇一
大学生逃课问卷调查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成为大学生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在大学里一个大大的教室里,有时只坐着寥寥无几的人,其它的人去哪里了?无疑是逃课了。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和他们逃课的原因无论是对学校制度的改进还是对了解大学生心态的差异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制作此问卷,感谢您的参与。
1.请问您的性别是(B)
A.男B.女
2.您的年级是(C)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及以上
3.您的专业属于D)
A.工科 B.理科 C.医科 D.文科E.农学 F.经管类
4.您经常逃课吗?C)
A.从没B.偶尔C.经常D.总是
5.您经常逃什么课?(C)
A.必修课B.公共选修课C.无所谓,什么都可以D.几乎不逃课
6.您逃课一般去干什么?(D)
A.逛街B.睡觉C.玩游戏D.参加社团活动或学生会活动E.上自习
7.您对自己的专业感兴趣吗?(C)
A.非常感兴趣B.一般般C.没感觉 D.不感兴趣
8.您对自己现在的大学生活感觉怎么样?(A)
A.很失望 B.还行,不是很满意 C.很满意
9.您是不是独生子女?(B)
A.是B.不是
10.您和父母关系怎么样?(D)
A.很听父母的话B.不怎么沟通 C.经常沟通,关系融洽 D.一般E.他们不关心我11.您认为学校的课程安排合理吗?(D)
A.合理B.不合理C.还可以D.不关心
12.上课经常考察出勤率吗?(B)
A.经常B.一般C.很少 D.从不
13.您对周围人的逃课现象有什么态度?(C)
A.不认可 B.无所谓C.可以理解
14.对不感兴趣的课,您上课一般做什么?多选(E)
A.睡觉B.玩手机C.看其他书D.发呆走神 E.认真听课
15.您认为怎样才可以使大学生减少逃课?多选(D)
A.老师改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B.进行良好的学前教育,提高自身对上课的认识C.出勤率作为综合测评的一项指标,与奖学金挂钩D.同学之间互相监督F.这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将会成为一种传统
2.大学生逃课调查问卷 篇二
李介和王雄雄(2006:79)指出,逃课是指学生在未经请假情况下的一种旷课行为,也泛指学生在课堂上做着与课堂内容无关事情的隐性旷课行为。“顾名思义,‘隐性逃课’是针对‘显性逃课’而言。‘显性逃课’即学生没有正当理由而不去上课。这显然是校规严令禁止的,逃课一旦达到一定数量就要被开除,一般情况下只有少数人为之。‘隐性逃课’则不然,其范围之广,可以说几乎是大多数学生都会参与。所谓‘隐性逃课’指学生按时来上课,似乎也在认真听课,但‘形在而神不在’,从不听老师讲课,只顾自学其他知识。”(周琦2001:16)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教师、教室、设备等资源有限,教学班的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大学英语大班授课成为现实。随之而来的是学生逃课现象愈演愈烈,通过使用教学管理干预手段,如课堂点名,随堂作业或测试,签到等等,显性逃课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而“人到心不到”的隐形逃课现象作为显性逃课现象的替代品,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大行其道,极大地影响了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在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总能发现有部分学生带着空白的英语教材来到课堂,下课时离开教室时书本依旧空白一片。长此以往,后果堪忧(陈玢2011)。因此,如何通过教学手段和策略减少或消除隐性逃课现象,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功效成为本文关注的焦点。
二、隐性逃课现象调查
(一)学生问卷调查
1. 实验样本
为获取有关大学英语课堂隐性逃课的比例,隐性逃课时的状态及造成隐性逃课的原因等方面科学可靠的信息,本文作者于2011年6月,对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部分大学英语教师进行了访谈1,同时给该校2009级计算机专业的0901,0902班学生共计60人,以及2010级电子专业1003,1004班共计57人发放问卷调查,问卷总计发放117份,收回117份,其中有效问卷115份。
2. 数据统计
对收上来的有效问卷1 15份进行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之后,得到以下数据:
1)大一同学(即2010级电子专业1003,1004班同学)问卷调查整理结果如表1:
2)大二同学(即2009级计算机专业0901,0902班同学)问卷调查整理结果如表2:
3. 调查结果分析结论
对以上两个年级的数据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隐性逃课现象对于两个年级的同学来说都是非常严重的,自始至终认真听课的同学大一时仅占10%,大二时达到22%。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年级的增长,隐性逃课现象有所好转。大一时从头至尾听课的同学和大部分时间在听课的同学从51%上升至大二的59%。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经过大二第一学期的四级考试后,同学们的学习动机更为明确,也更清楚地了解了书本与英语学习目标的关联性,这一点从大一时感觉上课的授课内容与学习目标不一致的同学占32%,而大二时此比例下降至12%可以反映出来。
2)由于英语基础薄弱,感觉学习内容太难的学生比例却随着年级的增长在增长,由大一学生的13%上升至大二的21%。这个比例的上升很可能是因为大一时没有努力学习,导致英语水平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大学二年级的英语教程难度却在增加,因此,虽然有的同学大学二年级想要在课堂上努力学习,却由于英语能力水平不够只能放弃。
3)努力学习,成绩却不理想,从而失去信心的同学比例也从大一的6%上升至大二时的23%,这部分同学很可能是由于中学阶段英语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不够过关,上大学的第一年没有充分认识英语学习的本质,也没有掌握高效英语学习方法,对英语学习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单词背诵的层面,表面上看起来很努力,然而却看不到成效,从而打击了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4)不论大一的学生还是大二的学生均有个别同学(大一时比例为5%,大二时为9%)会因为教师对其关注度不够而放弃英语学习。有的同学反映说,老师从没有让其回答过问题,也没有找他们谈过话,感觉被老师忽视了,因而,从情感方面来说,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动力。
5)教师的授课方法能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造成隐性逃课的重要原因之一。问卷调查中显示由于教师授课方法无法激起同学的学习热情的比例大一时为29%,大二时为22%。
6)隐性逃课的危害不容忽视,学生在隐性逃课时,可能会带来积极结果的活动仅为大一时25%和大二时的37%。因为大一时9%的同学会利用英语课堂学习其他学科的课本或完成其他课程的作业;也有16%的同学会自己背英语单词,或自学英语,而大二时从事这两项活动的比例分别是5%和32%。而绝大部分隐性逃课的同学(大一时的75%和大二时的63%)只是浪费掉了英语课堂上的宝贵时间却没有收获任何知识技能。
(二)教师访谈
与此同时,通过对37位该校大学英语一线教师进行访谈,笔者发现,外语教师也是隐性逃课的受害者。当问及“面对学生上课不听讲的情况,您有什么想法?看到学生上课不听讲,是否会影响到你的授课情绪和课下备课的认真程度?”时受访的大部分英语教师(受访37位英语教师中有21位,超过半数以上)都反映说隐性逃课影响到了授课心情和教学的积极性,备课精心程度会受到影响。由此可见,隐性逃课不仅让学生自己学不到东西还会打击教师备课、授课的积极性,导致授课质量的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恶性循环。
三、教学建议
(一)提高学生对隐性逃课及其危害性的认识
在新生刚入学时,英语教师就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让他们切实认识到隐性逃课的危害,提高自制力,充分利用英语课堂来掌握英语知识与技能,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教师自身对隐性逃课及其危害性的认识
教师应从思想上重视隐性逃课问题,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师生间形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与学生做朋友,让他们从内心真正的热爱课堂教学。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学英语教师不能仅仅把授课当成一种没有感情的传教活动。笔者在日常教学与学生的交流中,也曾听到一些同学在谈及对英语的喜爱时说:“我上英语课并能够听课,是因为老师好啊,我喜欢这位老师。”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关注学生的反应,如果发现了有同学处于隐性逃课的状态,不妨通过提问,目光交流等方式让他们知道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关注。教师不能对同学们不听课的状态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样会向同学们传递一个错误的信息——只要人坐在课堂里就万事大吉了,老师根本不在乎学生在干什么。
(三)“全方位提升课堂的‘吸引力’,使学生‘悦纳’课堂。”(郭长征2009:81)
教师授课时不妨加入些幽默色彩,增加互动活动,让英语课堂上沉闷的气氛得以缓解,让课堂富有生气。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要注意采用肯定性和激励性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注意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反馈给学生,以培养他们轻松的学习心态,找到自信以及学习的积极性。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等(1987)指出,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感情、乐趣或兴奋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
(四)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教师授课应与时俱进,在讲解英语课文中的词汇、难点,重点时不妨多联系最新事件、社会热点问题或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件来举例,从而引起他们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不是一直引用字典中的经典例句,或仅仅是一成不变地使用光盘中的课件。
(五)运用各种方法发挥双语教学效果
因大学英语课文中有些词汇间的区别相当细微,用英语讲解时很难加以区分,此时不妨用汉语辅助教学,然后再用英语举例说明,并加以练习深化理解,让学生能够真正听懂,学到知识。无论如何,大学英语课堂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地方,根本目的是将知识讲解明白,让学生学到东西,既然运用汉语辅助教学运用得当的情况下是有利于英语学习的,那么有必要的时候,也未尝不可使用。
(六)做好教学评价
合理安排与授课内容有关的阶段性检测及新知识应用活动,通过检测环节及对新知识的运用,让同学们感觉到课堂信息的实效性,让他们在学以致用中找到成就感,自信心,切实感觉到认真听课的意义和功效,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大学生英语课堂上的隐性逃课问题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通过种种手段措施从教师、学生两方面下手解决,让大学生真正参与到大学英语课堂中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让大学英语课堂真正发挥人才培养的功能。
摘要:新形势下随着大学扩招,大学英语课堂也由小班授课变成了大班授课,随之而来的是逃课现象愈演愈烈,通过使用教学管理干预手段,显性逃课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而隐形逃课现象作为显性逃课现象的替代品,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大行其道,极大地影响了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本文调查研究隐性逃课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及建议。
关键词:隐性逃课,大学英语,原因,建议
参考文献
布卢姆,B.S.&马道斯,J.F.&黑斯廷斯,J.T.1987.教育评价[M].邱渊,王刚,夏孝川,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玢.201 1.普通高校大学英语大班授课问题初探——湖北六所普通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调查报告[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Z4):85-88.
郭长征.2009.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1):79-81.
李介,王雄雄.2006.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1):79-82.
3.对中学生逃课状况的调查分析 篇三
[摘 要]作为一线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逃课的情况。2008年,我校“中学生逃课状况调查分析”课题组在我县进行了一次调查,对中学生逃课情况的特点和逃课原因进行了分析思考。课题组还提出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严格学生的考勤制度;加强对年轻教师的指导培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以减少中学生逃课现象。
[关键词] 逃课;调查结果;分析思考;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5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9)01-0074-04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然而,作为一线的任课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因各种原因逃课的情况。研究表明,经常逃课的学生如不加以适当教育,促其改正,轻者影响学习成绩,重者辍学,甚至还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为了解中学生逃课状况,2008年,我校“中学生逃课状况调查分析”课题组在我县进行了一次调查,此次调查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进行。样本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其中县城学校和农村学校各3所。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930份,回收率为93%,其中有效问卷900份,有效率为96.8%,个别访谈300人次。
一、调查结果
我们对回收上来的900份有效问卷,进行了认真仔细地整理和统计,统计结果列于表1至表4。
调查表明,中学期间从不逃课的中学生占35%,很少逃课的占26%,有时逃课的占23%,经常逃课的占16%(如表1所示)。
在900份有效调查问卷中,仅有252人确定自己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占被调查对象的28%;大部分学生表示在课堂上常学其他学科、想事情、睡觉、聊天等,做与本课无关的事情,有的学生甚至同时做两到三件事情(如表2所示),这是典型、严重的隐性逃课。
此外,初三年级学生逃课比例比初一二年级要高,非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年龄在50岁以上的任课教师的课,学生逃课比例也相对较高(如表3所示)。这是一个很重要很突出的现象,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
据此次调查,由于不喜欢任课教师和某学科而逃课的学生分别占15%和13%,占据被调查对象的榜首;因为学校管理不严、上网、老师不经常考勤、对上课无兴趣等原因而逃课的学生分别占11%、9%、11%、10%;其中选择其他原因的学生占5%(如表4所示)。
二、分析思考
1.中学生逃课状况的特点分析
(1)逃课率随年级升高呈递增趋势
在本次调查中,初一学生逃课率为10.6%,初二学生为13.3%,初三学生竟为16.9%(如表3所示)。初三学生逃课率与初一学生相比,约是其1.6倍,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与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升学压力越来越大,这压力有来自家长的、教师的、社会的,还有学生自己的,当学生不堪重负时就会选择逃课。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及时做好思想工作,使其安心于课堂。
(2)语文、数学、外语三科的逃课率明显低于其它学科
本次调查中,语、数、外三科逃课率为9.6%,其它学科为13.2%,两者相差3.6个百分点(如表3所示)。
(3)学生逃课率与教师学历、年龄呈现不平衡性
在学历方面,本科与中专学历教师的课逃课率较低,分别为11%与13.2%,而大专学历教师的课逃课率达到15.6%;在年龄方面,年龄在30~45岁的教师的课逃课率较低,为10.2%,50岁以上教师的课逃课率最高,达到了18.3%(如表3所示)。这说明许多教师特别是50岁以上的老教师,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教学开拓精神,课堂教学改革步伐相对落后,教学思想、教学水平和能力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变化。学生普遍认为知识渊博、讲授内容丰富、思路清晰、分析透彻、逻辑严谨、敬业勤勉、风趣、诙谐的教师最为他们所接受。
(4)班主任的课比其他任课教师的课逃课率低
班主任的课学生逃课率为9.3%,非班主任教师的课逃课率为12.3%,班主任的课比其他任课教师的课的逃课率低3个百分点(如表3所示)。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学生交往接触,得到了学生的信任与理解,学生就会乐学、上进,愿意听从班主任的教诲,而这也正是非班主任任课教师所要努力做的。
(5)隐性逃课现象严重
所谓隐性逃课是指教师在上课时,学生做或想其它事情,思维根本没在课堂上。在调查中发现,这种“人在心不在”的情况不在少数——有相当一部分受访学生表示上课时心不在焉,只有28%的学生表示上课能认真听讲,专心学习(如表2所示)。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与学生进一步沟通,发现接近一半的学生认为,“隐性逃课”的责任主要在于教师讲课内容沉闷,授课方式落后。
2.中学生逃课原因分析
我们对部分逃课学生进行了家访,走访了一些任课教师及学校监管人员,结合上述调查结果分析发现,造成学生逃课的原因很多,也十分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1)学生自身方面
①学习态度不端正。 这类逃课的学生一般是进入中学后,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进入中学就是为了混日子、养身体,对上课没有兴趣,更无学习动力。逃课后往往聚在一起打牌或躲在宿舍睡觉,这类学生占有效被调查对象的10%(如表4所示)。
②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 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所学学科相差较远,因此不愿去上课,即使人在课堂,心也不知在想什么,学习效果自然也不好。
③迷恋网络。 中学生自制力较弱,好奇心强,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是非观,难以抵御网络虚拟世界的诱惑,易沉迷于网络。
④对任课教师不喜欢。 这类逃课学生在学习上多表现为偏科,对于喜欢的教师所教的科目,成绩较优秀,而不喜欢的教师所教的科目,成绩则不理想,是典型的“瘸腿”。
⑤抱有侥幸心理。 认为这节课教师可能不考勤。
以上几点原因在引发学生逃课原因中所占比例较高(如表4所示)。除此之外,通过家访以及对学生进行访谈,笔者认为,还有一点比较重要,就是家庭的不良教育和影响。首先,家庭不和睦、不健全,夫妻经常吵架或者离婚,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和照顾,生活无保障;其次,家庭生活不健康,生活情趣低下,如有的家长经常打麻将、打牌或上不健康的网站;再次,常给孩子灌输“上不上学一样,都能下河捉鱼”、“学习好孬一样,都能开店赚钱”等错误思想。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师授课方面
教师授课是学生获取和提升知识的主要方式,教师的授课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心态。通过对调查结果的认真分析,我们认为在教师授课方面引起学生逃课的主要有三个原因(如表4所示)。
①讲课枯燥无味,教学无艺术性。 部分教师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教学经验少,教学水平不高,缺乏艺术性,讲课生搬硬套、思路不清或表达欠佳,致使学生丧失上课的积极性。
②讲课方式落后。 多年来,许多教师仍然习惯于一支粉笔、一本讲稿、一块黑板的讲课方式,授课方式单一,知识老化,使学生失去听课的兴趣。
③对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知识知之甚少。 这部分教师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的老年教师队伍中,由于对本学科前沿动态跟踪不灵敏,对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知识知之甚少,导致上课呆板,照本宣科,久而久之,学生认为上不上课无所谓,反正书本上都有,到考试时“临时抱佛脚”也能过关,体现不出上课与不上课的区别。
(3)教学管理方面
①检查力度不够。 学校对教学的检查通常只是检查教师的到岗情况、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态度,很少去检查学生上课人数。单靠班干部考勤或教师偶尔点名抽查这种方式监督学生,其力度是远远不够的。特别在一些大班课上,由于学生人数较多,任课教师不可能每节课都点名检查,学生逃课就有了可乘之机。
②规章制度落实得不够好。 《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把逃课作为违规违纪的一种行为,并对此行为做如下处理规定:一周旷课累积达两节的学生给予班会上认真检讨或全校通报批评处分;一学期内无故旷课10~15节的学生给予警告处分;一学期内无故旷课16~30节的学生给予记过处分;一学期内无故旷课31~50节的学生给予留校察看处分;一学期内无故旷课达51节以上者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可见,学校对旷课学生的处理是较为严厉的,但这些规章制度却没有真正落实。
此外,在调查过程中,通过与学生沟通,笔者还注意到其他一些影响逃课率的原因,比如学校课外活动不丰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课外活动的开展或干脆取消课外活动,更谈不上开展其他文体活动,取而代之的是自习课或各种辅导课。课外活动本是学生锻炼身体、放松身心的好时机,学生们可以打球、踢毽子、跳绳、做游戏……学校取消课外活动课,使学生感到身心疲惫,觉得学校生活枯燥乏味。对此,一些学生深有感触地说:“有时候让我们出去活动一下,比多做几道题重要得多。”
三、解决策略
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首先,应加强学生组织纪律性教育,增强学生遵纪守法意识,使其养成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的习惯,做到有事请事假,生病请病假。其次,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与动机的教育。只有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才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个人的目标与国家、集体的目标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严格学生的考勤制度
对学生上课情况进行监督是解决学生逃课问题的有效手段。这不仅需要班干部、任课教师日常的考勤登记,还需要学校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检查,发现学生逃课及时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逃课多节应全校通报,对违背校规校纪的要坚决处理,把《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落实到位。做到有检查,有处理结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校制度的威慑力,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组织纪律性。
3.加强对年轻教师的指导培训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与年轻教师相互听课,让他们针对年轻教师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促使年轻教师尽快成长。
4.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精心准备每一堂课,使课堂活起来、动起来,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讲课吸引力的关键。课堂教学质量是由教师的水平来体现的,让优秀教师在教学第一线,以其名师风范、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知识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是解决学生逃课的重点。此外,要采取多样化的授课方式,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觉得课堂是他们获取知识的大舞台。
5.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以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学生的兴趣点。如经常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智力游戏、竞赛,长期举办各种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营造一个崇尚科学、学习文化、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良好的校园环境。
6.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
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的有机结合。学校教育方面要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主导性,通过管理改革,使学校成为三方结合教育的基本点和生长点,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横向联系,强化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间的相互沟通,建构起上下一致、校内外一体的教育工作网络,实现三者的动态统一,形成互补共建的教育合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全社会的教育资源优势,促进中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健康成长。
逃课从表面看是一个学生对学业的态度问题,实际上是学生个体性格、教师教学、学校管理、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教师、教学管理部门、家庭及社会等各方面要共同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以此避免学生逃课现象的发生。
作者单位 山东省惠民县辛店乡第二中学
4.大学生逃课情况调查问卷总结 篇四
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逃课现象普遍存在,甚至在大学生的口中出现“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不是真正的大学生活”或“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这样类似的话语。这种现象的出现,使我们不得不对此引起重视。在此,我针对以上的逃课情况调查分析进行总结。
总结内容:
参加我们调查的同学中只有大一和大二的同学,所以我们的调查结果并不是针对整个大学生涯。其次,我们的参与调查人数只有28人,调查结果可能并不是完全准确。而且,大二的参与人数大于大一的参与人数。
我们得出在大学生中逃课现象十分普遍,逃过课的同学在我们的调查中高达75%,其中还包括大一的同学。对于大一这样才进入大学校园的同学,都有过逃课的现象,可见在大学生中逃课现象已经司空见惯,见怪不怪。而且,同学们对于自己身边逃课同学的逃课行为,虽不会有羡慕的态度,但也从来不会有鄙视的看法。在我们的调查中100%的同学都选择了“无所谓、与我无关”这一选项。在大学这样本应以获得知识为骄傲,愚昧或不爱学习被人鄙视的环境,却变成了对于周围同学的逃课无动于衷。这不由的使我感到恐慌,对于像大一这样还没有完全适应大学生活的新生来说,这样的学习生活环境对他们以后的大学生涯的学习十分不利。对于逃课时的心理状态同学们都有不同,其中麻木占有很大比重,这是比较糟糕的一点,但最糟糕的是在我们的调查范围中居然还会有两个同学选择了兴奋,我不经感叹如果同学们都逃课时都抱着兴奋的态度或麻木的看法,那大学生逃课现象只会越来越严重,不会有丝毫的改善。而且在大多数同学看来逃课对我们的学习影响较小,虽然我们大学生的逃课现象十分普遍,但逃课的平率并不是很高,63.16%的同学选择了一周只逃课1次,只有5.26%的同学选择一周逃课4次以上。同学们逃课的课程大多都是选修和通识类课程,绝大多数同学都不会选择逃专业课,说明同学们都不希望逃课会影响自己的学业,也都希望自己可以在大学的学习中学到知识。
5.关于大学生逃课情况问卷调查报告 篇五
卷首语您好!我们是湖南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的学生,我们正在做有关大学生出勤情况的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出勤的基本情况。您的调查情况将成为我们宝贵的参考资料,只需花费
您几分钟的时间,本次问卷采用不记名调查。对您的日常生活没有影响。衷心感谢您的参与
与支持,请如实回答,谢谢!
1你的性别
A 男B 女你所在的年级是
A大一B大二 C 大三D 大四你认为大学的课程重要吗?
A 重要B 不重要C看情况定课程分布情况
A 分散且上午多 B 分散且下午多 C 集中且上午多 D 集中且下午多 E 其它
5是否有缺课
A 经常 B 一般C 很少 D无
6如果有是专业课还是选修课
A 专业 B 选修 C视情况而定缺勤大多是请假还是旷课
A 请假 B 旷课____
8你缺勤的原因是什么
A与其他活动冲突 B 老师讲课无聊 C 对上课内容不感兴趣 D 受其他同学的影响,从众
心理E 没什么其他特殊原因,就是没心情,懒得去 F 其他____促使你逃课的客观因素是
A 老师对出勤率的要求程度 B 是否为必修课 C 课程难易程度 D 天气情况 E 其他_
10你逃课后一般都去做什么?
A 上网 B 吃饭 C 上自习或者去图书馆 D 睡觉 E逛街 F 与男(女)朋友在一起 G
做兼职H 其他___请问你一周逃几节课?
A 不逃课B 1~3节C 4~6节D 7~10节E 11节以上你认为与出勤率最密切相关的因素是什么
A 学校挂历制度及惩处措施 B 老师的教学方式 C 学校的学习氛围 D 出勤率作为综
合测评的一项指标与奖学金挂钩你逃课后的心理:
A 爽B 心理很不安,有负罪感,觉得漏学知识不好C 有不安感,但很快就消失D 没
有觉得不安,已经习惯了E 没感觉身边是否有经常缺勤的同学
A 有 B 无
15你认为是否有监督学生出勤的必要
6.大学生逃课率调查 篇六
大学,是自由的大学,我们既然选择了我们的大学,就应该为之奋斗,然而,在我所在的学校,却频频见到学生逃课,早退现象,这在当今校园中非常普遍,甚至有“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的说法,那么今天,请大家配合填写下列问卷,来帮助我们更好的关注与改进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本次问卷采用网上封闭调查的方式,不会涉及到个人隐私,我们严格为同学保密,请大家放心据实填写。
Q1您所在的年级是(单选题)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E.其他
Q2您的性别(单选题)
A.男
B.女
Q3您对当初所选择的的这所学校满意吗?(单选题)
A.非常满意,我认真考虑过的B.基本满意,当时只是大致了解
C.不满意,家长意愿
Q4您对自己所学习的这个专业满意吗?单选题(单选题)
A.非常满意,我所喜欢的专业
B.基本满意,当时没怎么考虑
C.不满意,家长意愿
Q5您有过逃课经历吗?(单选题)
A.有
B.没有
Q6您逃课次数多吗?(单选题)
A.经常,必修课都会逃
B.一般,只是逃选修课
C.很少,只是有事情时才逃
Q7您第一次逃课原因是什么?(单选题)
A.老师讲课枯燥无趣,没耐心听
B.有急事,请假手续麻烦
C.朋友有约,且都在逃课
D.不知道有课,无故逃课
E.其他
Q8您逃课后都会干什么?(可多选)(多选题)
A.上网打游戏
B.回宿舍睡觉
C.和朋友逛街
D.体育场活动
E.处理琐碎事
F.图书馆自习
G.做勤工俭学
H.其他
Q9您的交友情况如何?(单选题)
A.很多朋友,且关系很好
B.很多朋友,但多数关系泛泛
C.朋友不多,但关系很好
D.没有朋友
Q10您的朋友有逃课现象吗?(单选题)
A.有
B.没有
Q11您觉得您的朋友逃课对您有影响吗?(单选题)
A.有,受他们影响才逃课的B.没有,自己选择逃与不逃
C.没有,从不受干扰而逃课
Q12您觉得逃课对学习生活影响大吗?(单选题)
A.大,非常影响学习
B.一般,有时会影响
C.小,基本没什么影响
Q13您觉得学校对于逃课行为该如何处置?(单选题)
A.采取“零容忍”,坚决进行遏制
B.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分就好
C.无监管,采取放任自由的方式
7.大学生逃课调查问卷 篇七
大学生作为各种职业的预备军, 他们必将走上工作岗位, 而学生时期的职业责任意识, 直接关系着他们以后的职业生涯健康发展, 是人才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 探索其职业责任意识发展特点, 加强大学生职业责任意识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但现有的研究却存在一些不足: (1) 从理论研究来看, 关于责任意识的内涵和结构, 由于研究者研究的角度不同, 导致至今未得出一致的结论。 (2) 对社会责任感和自我责任感有较系统的研究, 但国内尚无对职业责任意识的系统研究。鉴于此, 课题组在科学理解职业责任意识概念、客观分析职业责任意识维度、精心编制具有较好信度、效度的大学生职业责任意识问卷的基础上, 试图全面地考察大学生职业责任意识在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单亲、是否担任学生干部这五个维度统计差异, 进而探讨大学生职业责任意识发展特点。
二、研究方法
(一) 被试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重庆市长江师范学院376名在校大学生, 其中, 一、二、三、四年级分别为85人、102人、121人、68人, 男女生分别为135人和241人。
(二) 工具
本研究的调查工具是自编大学生职业责任意识问卷, 大学生职业责任意识问卷分为职业价值观、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教育责任意识、交往责任意识、择业责任意识、敬业责任意识、职业道德责任意识7个因素, 共55个题项。采用了主要成分分析法对问卷的55个项目进行了因素分析, 并且利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 职业价值观包括11个题项, 测量个体在进行职业定向和选择过程中的指向标准;职业生涯规划包括8个题项, 测量个体对自己所要从事的职业的定向和规划;职业教育责任意识包括8个题项, 测量个体对自己就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学习情况;交往责任意识包括8个题项, 测量个体对良好人际关系是以后职业有利发展的条件和保障的认知;择业责任意识包括11个题项, 测量个体对所要从事的职业的要求和态度;敬业责任意识包括5个题项, 测量大学生对所要从事的职业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包括4个题项, 测量大学生对所要从事的职业的道德意识。
本问卷各个因素的Pearson相关在0.607-0.763之间 (见表1) , 经多位专家对本问卷题项与因素情况的考察, 表明本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 本问卷也通过相关分析进行结构效度考察, 7个分问卷和总问卷效度资料都表明本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且如表2所示, 总问卷的克朗巴赫α系数为.7518, 各分问卷的α系数在.621-.734之间, 说明每一个分问卷的项目之间有较高的正相关。它们所测的是同一种心理特质, 单个分问卷的项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注:**p<.01;*p<.05 (N=376)
三、结果与分析
(一) 大学生职业责任意识总体状况
从整体情况上而言, 大学生的职业责任意识处于中等发展水平, 在职业责任意识的各个维度上发展不平衡。
(二) 大学生职业责任意识具体差异分析
1. 性别差异
如表3所示, 大学生职业责任意识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具体表现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教育责任意识两个因素上女生比男生的意识强烈;而在“交往责任意识”、“择业责任意识”这两个因素方面, 男生比女生更强烈, 他们更愿意接受更多、更大的挑战和竞争。可能的原因有:男女生的性别差异, 他们对工作的要求也就不一样。女生更希望有一个稳定的工作, 且有时间照顾家庭, 因此对于工作时间这方面有着具体的要求, 大多数的人希望能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 教师、公务员等职业就成为了她们的首选。而相对于男生而言, 他们对于职业有着更多的要求, 因为他们是一家之主, 担负着供养家庭的责任, 对于工资、福利待遇、晋升等有着更多的要求。
2. 年级差异
如表4所示, 大学生职业责任意识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但在职业价值观、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教育责任意识、择业责任意识4个因素存在显著差异, 大一和大四的学生比大二和大三的同学的职业责任意识强烈, 并且呈现“U型”发展的趋势。而这种情况的出现, 可能是因为大一刚刚经历高考, 对自己的未来有着美好的规划, 以及远大的愿望, 因此给自己设立了更高的目标, 在职业价值观、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教育责任意识、择业责任意识也就表现得更加强烈。而大二和大三的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忙碌的学习当中, 且校园生活越来越丰富, 沉浸在忙碌、精彩, 并且自由的大学生活中, 这些意识也就慢慢的淡化了。到了大四的时候, 他们才感到就业的压力, 面对拥挤的人才市场, 他们又有着自己的目标和计划, 而他们的职业责任意识也就表现得更加强烈。
3. 生源地差异
如表5所示, 大学生职业责任意识存在显著的生源地差异:但在职业价值观上城镇生源比农村生源强;在择业责任意识上城镇生源比农村生源更强。由于所处的家庭条件不同, 他们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的要求也不同。城镇生源的学生的家庭条件普遍比农村生源的学生好, 他们对职业的要求也就更加高。从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 选择只到大城市、大公司、工资高、待遇好的地方去工作的城镇生源学生比农村生源的学生多, 愿意接受更多的挑战和竞争。而对于农村生源地的学生来说, 由于家庭的原因, 他们大多数是选择比较稳定的工作, 希望自己能够帮助父母分担家庭的重担, 因此在选择工作的时候比较偏向于稳定、福利较好的工作单位, 比如政府、事业单位。
4. 是否单亲家庭差异
如表6所示, 大学生职业责任意识不存在显著差异, 但在职业生涯规划、学习责任意识、择业责任意识、交往责任意识这4个因素上。单亲家庭的孩子的责任意识更加强烈一些。
5. 是否学生干部差异
如表7所示, 大学生职业责任意识与是否担任班干部不存在显著差异, 但在职业生涯规划、择业责任意识、交往责任意识这3个因素上, 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比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强。
四、教育建议
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 加强大学生职业责任意识教育。大学生职业责任意识应该贯穿大学生教育的始终,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摘要:采用自编大学生职业责任意识问卷的方法, 调查378名在校大学生职业责任意识状况, 结果表明:大学生职业责任意识包括7个因素, 分别是职业价值观、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教育责任意识、交往责任意识、择业责任意识、敬业责任意识、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大学生职业责任意识发展呈中等水平, 但各维度、因子间发展不均衡。大学生职业责任意识在性别、生源地和是否是单亲上均具有显著差异, 在年级、担任学生干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责任意识,发展特点
参考文献
[1]赵兴奎.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结构及发展特点[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8.当前大学生幸福观问卷调查分析 篇八
关键词:大学生;幸福观;问卷调查;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5-0134-03
幸福观教育是德育的起点。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马卡连柯说:“我确信:我们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仅仅在于培养能够有效地来参加国家建设的那种具有创造性的公民,我们还要把我们所教育的人变成幸福的人。”[1]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幸福观代表着青年人的主流和方向,也关系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一、目前国内“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有关调研综述
有学者采用美国Diener教授编制的《国际大学调查》中的《主观幸福感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情感量表》、《消极情感量表》等量表,探究大学生幸福观的形成机制、客观影响因素和结构模型;[2]有学者采用苗元江编制的《综合幸福感问卷》探究大学生主观幸福观在性别、年级、专业方面的发展特点;[3]有学者围绕主观幸福观“认知评价”、“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三个主要衡量指标以及“主观性”、“整体性”、“相对稳定性”三个基本特点,探究了大学生主观幸福的归因和影响因素;[4]有学者根据调研中大学生对“幸福”的理解、10个方面的满意度和6个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5]有学者在全国16所高校2000名大学生中进行的“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与价值取向”问卷调查中,发现当代大学生幸福观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藉此做了德育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路径思考;[6]有学者应用个人情况调查问卷、开放性问卷和总体幸福感量表,探究了影响大学生幸福观的诸如年级、专业、经济条件、自身健康状况、人际关系、教养方式、就业因素等客观因素和个体的性格特点等主观因素。[7]
大学生树立正确幸福观的路径简述:①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四条基本思路: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在创造性活动过程中追求幸福;正确对待痛苦和挫折;养成健康的休闲生活情趣。[8]②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四种实效策略:转变教育理念,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突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满足大学生的多种心理需求;幸福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大学生的幸福实践能力。[9]③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四条积极措施:将现代性的幸福观理论引入课堂;真实体验与心理疏导补充课堂教育;优化家庭、社会等外部环境;培养创造幸福的能力。[10]
二、“儒家伦理与大学生幸福观”调研解析
该调研选取500名本科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90份,有效问卷475份。其中男生288人,女生187人;农村193人,乡镇176人,城市106人;大一114人,大二106人,大三146人,大四109人;文科105人,理科118人,工科137人,医科115人。
调研问卷设计原则:在心理学调研和哲学调研中偏重哲学调研;在主观影响因素和客观影响因素中偏重主观影响因素;在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中偏重内部影响因素;注重量化问题和开放式问题相结合。调研结果解析如下:
1.基本幸福观
对大学生幸福理解状况的了解,是考察他们幸福观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你对幸福生活的理解”的回答,可以反映出他们追求幸福的方向,见表1。“有目标和追求”、“为社会做出贡献”等社会评价指标已不是衡量“幸福”的首选标准,表明在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选择上,当代大学生更注重个人价值。
2.主观幸福观
了解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可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对各个生活领域的满意度。对主观幸福感10项满意度进行5个等级划分,即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见表2。从该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整体水平较高,但幸福感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其中女生幸福感较男生略高;乡镇生源比农村和城市生源幸福感高;年级里,大一、大三比大二高,大四最低;学科里面,从幸福感综合来看,文科﹥工科﹥理科﹥医科。
3.物质幸福观
调查发现,学生认为“人生的幸福和金钱的多少有一定关系”的占71%;认为“人生的幸福和金钱的多少呈正比关系”的占10%;认为“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一定的经济实力”的占7%;“其他”占12%。当把追求金钱、物质享受摆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时,大学生的幸福观也会发生一些偏差,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抬头倾向。
4.生活感受观
在调查“你对大学生活的感受”时,认为“丰富多彩,充满希望”的占35%;认为“生活平淡,内心空虚”的占25%;认为“时好时坏,说不清楚”的占40%。即使大部分大学生衣食无忧、生活忙碌、成功机遇多,也依然找不到快乐,相反部分学生还出现了紧张焦虑、内心孤独、价值迷茫等困扰。
5.生命理想观
调查发现,认为“信仰虚无,找不到人生意义的支点”的占1.81%;认为“个人心理承受力较弱,无法处理生活冲突”的占38.97%;认为“活着没有太大意义”的占14.9%;认为“活着没有意义”的占2.6%;认为“活着无感觉”的占8.4%;“其他”占33.32%。当下大学生的生命理想观总体偏于消极。
6.内外影响观
调查中发现,内部影响因素(包括归因、快乐感、人格因素、满足感、成就感)要比外部影响因素(社会支持、家庭教养方式、文化背景、专业、经济因素)对幸福观的影响更大、更为稳定和持久,见表3。
由以上的调研可以看出,幸福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一种生活;幸福感则是个体对一种生活状态的感受和评价,正因为它是个体的主观感受,幸福感的培养才能真正落实、深入到大学生个体之中。
对大学生幸福观科学客观的调查分析是大学生幸福观的培养的基础,是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一项基础性教育工作。大学生幸福观的培养为增强高校德育时效性提供了内在动力,为大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了基础,也为他们精神信仰、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的良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心理和情感条件。[11]
参考文献:
[1]吴式颖等.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张懿.大学生主观幸福观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0,(1).
[3]赵连锋.大学生主观幸福观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7).
[4]弓兰秀,孟令择.大学生主观幸福观及培养[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3).
[5]谢安国.当代大学生幸福感调查与思考[J].价值工程,2011,(5).
[6]梅萍.德育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路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2).
[7]朱国文,蒋关军.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9).
[8]冯春芳.论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幸福教育[J].教育探索,2008,(10).
[9]王甲成,张超.大学生幸福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领域[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1).
[10]王丹丹.现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6).
9.大学生逃课情况调查报告 篇九
调查主题:大学生逃课的原因、状况、后果
调查时间:2010年10月8日
调查地点:四川理工学院
文章摘要
“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这是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一句话。由此观之,逃课现象的普遍性。本文通过对四川理工学院的本科大学生的调查,找出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和态度,并提出对策和建议,并引申出自己对此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行为原因现象
前言
难道只有“一个讲台和一块黑板”才是课堂?很多大学生如此发问。时下大学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大一是“实习生”,观察积累,瞅准机会,偶尔逃之;大二是“熟练工”分轻重缓急,酌情逃之。大三大四是“老油条”,逃课没商量。据一项权威调查显示,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20% 左右,基础课的逃课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学等公共课则高达50%。逃课成了“必修课”,必修课成了选修课,选修课相当于没课—— —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这句话成为一些大学生的真实写照。面对逃课一族,很多人批评大学生叛逆、自由、散漫。然而,我们也看到,在很多高校,名师的课堂总是“人满为患”。对大学生逃课不能简单地求全责备,相反要引起我们对高等教育的反思。大学生逃课现象应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自律能力不够、放任自流;另一方面学校应该认真反省,课程安排得是否科学、讲课内容是否陈旧。专家认为逃课其实也是一种选课,喜欢的课可以随便去听,不喜欢的也可以不去。在他们的经验里,大学那些课程无所谓,一定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在这方面机械化了,这种治标不治本的硬制度搞得学生“毫无自由”。众所期待的是,管理应该更人性化,应更大程度上尊重学生求知的选择。
一、调查问题的背景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还十分短缺,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虽然已达17%,但与发达国家的一般水平60%左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中国能够进入高等学府接受高等教育,必须经过激烈的高考竞争,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在历经了千辛万苦的求学竞争之后进入高等学府的大学生,却有许多人时常逃课。
2000年以来,随着高校扩招政策出台,高校规模得到迅速扩大,更多的学生圆了大学梦。据最新数据统计表明,中国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达到20%,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就在中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承担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时,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学生们却出现了“逃课”现象,而且越来越普遍。
其实大学生“逃课”,现今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它从出现到成为“热点”,再到成为一种现象,也不过只是五六年的时间,这不得不让我们去思考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
高校扩招以来,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有机会步入理想中的大学校园,实现青春的梦想。但大学却并非一些人心目中的殿堂,当不少大学生感受到大学所带来的压力时,彷徨和困惑接踵而至。此时,逃课程了他们逃避现实的方法之一。大学生逃课现象并不罕见,不少大学生基于心理压力、情感因素,个人情绪以及身体不适的原因,往往将逃课作为最好的对付办法。
二、调查设计
1、调查对象的抽取。本校虽然名为理工院校,但是其所设置的专业是综合性的,师范与非师范、文科与理科并存的一所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我们抽取的对象是比较全面的,而且还根据学校的女生比男生多,进行有比例地抽取。本次的调查对象是大学四年的本科生,由于这个学期大四的学生没有课时,调查年级从大一至大三。对全院的所有本科系别进行比例性抽取。
2、主要的假设与设想。大学生逃课不是一句“是与非”就解决问题的简单现象。有这样一种有趣的矛盾现象,即大学生逃课之后虽然“教室空空”,却出现了“图书馆爆满”场面。学生普遍反映,从内心讲他们愿意学习,逃课的同学大多数是去图书馆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书,或者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以增长能力和才干。他们认为自主学习得到的知识更牢靠、有效。大部分教师则认为不能肓目的指责学生。这是与我们通常批判的状况有所差别的一种现象,可以说是不能过于批判的一种积极倾向。因此,通过对学生较为全面的调查,认知他们逃课的理由,逃课去向,逃课后的想法、态度等的调查,以便能够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我们能够尽可能快的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改变我校教学模式,加强我校教师、学生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共同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融洽师生关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尽早解决大学生的逃课问题,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3、问卷设计。根据研究的总目标和有关的设想,我们的问卷内容涉及个人基本情况、逃课行为情况、逃课态度情况等大的方面,该问卷经过了几次修改和试用后最终正式用于调查中。
三、调查方法、调查过程和调查结果
本次研究主要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为主,并把文献作为间接资料。通过网络、文献、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作为研究手段,对同学采用当面访问、问卷调查、经验总结、对比分析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多方位研究。另外,还进行个别的访谈。通过与部分学生与教师的访谈,收集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具体表现和逃课的深层原因信息,与问卷调查结果互为比较。
四、结果与资料分析
1、从大学生个人的基本情况看,采用关联度来进行分析。据统计,学生的家庭户口属于农村城镇以下包括农村城镇的比例是占总调查的65.4%,县级城镇的家庭户口的占24.1%,其他的仅有12.5%是地级以上城市。再看看他们逃课的情况,经常逃课的仅占2.7%,一般般的占10.7%,而很少或者几乎没有的占了86.4%。由此可以看出,从学生的总体情况看,家庭户口为农村的家中会有较多的兄弟姐妹,父母要供应孩子的上学费用,家庭负担
将是很大的,这也使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能够更加懂事,了解父母的不容易,从小灌输的思想促使他们的行为会相对较为规范,学习态度较为端正。当然,也不能排除一些顽固不化,行为不良的恶习的存在。
2、从大学生逃课的行为看,由上面的分析,逃课的学生不会占特别大的比例,而且据调查数据:课堂上,选择认真听课的占60.7%,其他的是选择做自己想做的事。此外,还对他们逃课的去向进行调查发现,逃课他们一般做什么?
上网7.1%,学习自己需要的知识41.1%,运动8%,去逛街购物10.7%,与男(女)朋友在一起1.8%。学生中有59.8还是赞成尽量去上课的,人数占了所调查的一半以上。
3、逃课原因分析
好不容易走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本应珍惜时光好好学习的大学生,为什么时而不断!隔三岔五地逃课?如此触目惊心的逃课现象,其背后隐藏了一些值得深思的原因。睡眠不足,情绪低落,没精力上课 45.1%
听不懂,老师讲课很无聊,跟不上老师,上了也是白上 41.2%
我觉得课程太简单了,没必要听老师讲 16.7%
做兼职,学生会、义工联的工作等, 实在有事29.4%
老师不经常考勤,或者不喜欢某个老师或者同学7.8%
就是不想上, 反正去了也是睡觉,没什么收获 24.5%
考上大学了,应该像“传说”中的大学一样犒赏轻松自己 3.9%
学生逃课的原因众多,以上所列的比较典型的一些逃课的原因。
4、对策
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教学体制,构建和谐的课堂秩序,更新教学内容,寻求切实可行的教学新思路创新教学方式,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调查统计结果中,有77.5%的学生认为老师应该改善课堂教学方式。可见课堂和教师是导致他们逃课上网的首要因素。建立或改革并健全教学效果评估管理机制,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是解决这个问题前提。“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居主导地位,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还影响学生的思想。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学效果评估管理机制沿用传统的方式,虽然高校的教学改革在不断进行,但是长期实行的应试教育潜意识影响仍然存在。许多老师由于自己以前接受长期的应试教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无形之中将应试教育的思想运用在课堂上,缺乏教学之开拓精神使高校教学改革步伐依然滞后社会需求的发展,很多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水平和能力不能适应这种需求变化。学生普遍认为知识渊博、讲授内容丰富、思路清晰、分析透彻、逻辑严谨、敬业勤勉、风趣、诙谐的老师最为他们接受,但是目前能够达到这个要求的教师比例比较小。随着新技术地出现和学科地交叉发展,这种当时能够体现效果的机制已不能适应教学发展的需求,逐步暴露不少问题,如学生教学意见反馈不及时,教师接受意见是否改进跟踪不到位或错过等等。这严重阻碍了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影响了教师教学意识的加强和教学思想的改进。把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效果监控机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改进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建立基于良好的教学效果评估管理机制的教学方式、方法和课堂管理,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激情,以深深吸引着大学生,让同学们感到每堂课都有所启迪和收获,很多教师追求教学生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照本宣课,而忽略了课堂管理,只要求学生顺从和狭隘的遵守,而互联网恰好给了他们一个这样的发泄窗口因此灵活、有效构建和谐的课堂秩序,活跃课堂气氛,将会积极培养学生的民主心态和潜意识,从而使他们的对课堂有一个健康心理,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5、调查结果
本次的调查对象是大学四年的本科生,由于这个学期大四的学生没有课时,调查年级从
大一至大三.调查主要以显形逃课为主题,共发了150份问卷,收回112份,经整理确认有效问卷112份.这次调查按年级和性别为主.其中有理工类和文史类的学生.调查结果表明:
①从整体上来说,逃过课的学生比率高达60%
②从年级上来说,随着年级的递增逃课的人数由递增到递减,呈现 “波峰”状.从表二可以看出,大一逃课率占总人数的15%;大二逃课率占整人数的29%;大三逃课率占整人数的15%.③从性别上来说,男生的比女生的逃课率高出27%.五、总结
无论有多少正当的理由,逃课成风毕竟不是正当的,它严重影响了任课教师的工作情绪,也打破了学校的教学秩序。也就是说,对于逃课不管肯定不行,关键在于怎么管。考勤永远只是一种手段,而不应成为教育的目的。现在的考勤制度都是治标不治本,不仅引起学生的强烈反感,还逼得学生们想出了种种应对之招。为了应对考勤,同学之间互相帮忙代答,甚至人帮忙上课的情况屡有发生。至于在课上看与教学无关的书,甚至打瞌睡的更是大有人在。在教育理念上,大学本身需要扭转非要学生在课堂上听课的固有观念,完全可以采取更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学生传输知识,引导他们研究和学习。同时,也应该有这样一种机制,让学生有渠道针对教学提出问题,进一步完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里,逃课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正在引起更多关注,这是件好事,关注才能引起重视,并进而获得解决。要杜绝大学校园的逃课现象,单纯地“堵”解决不了问题,应对之策是疏导,各方都应作出积极的努力。学校应改革不合理的教育体制,采取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并鼓励老师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最大限度上凝聚课堂人气。当然,作为学生,更应明确学习目标,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时光,不要在逃课风潮中迷失了努力的方向。
六、讨论
通过本次历时一个学期的的调查研究,我们对这个课题有刚开始选择的萌芽了解到现在对大学生选择逃课的理由与态度,我们都能够更深刻地意识到逃课的不良影响。就算老师再年轻,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多么无趣等一大堆的缺陷,但是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想,既然是老师,他必定有我们所没有的,具有我们可以吸收的,也许不是他的阅历,不是他的学识,但或许是它的人格魅力,道德修养等,因此,我想我们的不必去批判老师,批判学校,而应该去发现,去寻找我们所没有的,可以获得的。
作为一个大学生,在此给各方面几点建议,或许能更好地满足学校、老师、学生等的需要:
首先,对学校来说,搞好教学基础设施的配置,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调整课程安排,取消某些专业性不强的课程,如工业专业的物理,化学,语文课程等,从而使学生感到自己学到的东西很有用,而不是在纯粹地浪费时间。不要把专业性的课程都留到大三大四才教,应当让学生过早得了解专业知识,知晓自己专业的社会动态,否则学生的心理是难以接受的,现实的生活让他们也没有精力再安心的学习。同时学校应搭建社会实践的平台,建立一些可供学生实习的地方,增进知识的应用,让他们感到学习是很有用的。对学生的生活多给予关心和帮助,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尤其是爱情观的教育。
其次,老师应该使本学科的知识与时俱进,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不要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上课的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在相关公共选修课上,某些老师并没有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与学生打打闹闹,开开玩笑,浪费那仅有的一个半小时。再次,从学生自身的角度考虑,首先大学生应拥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养,大学不比中学,有老师的约束和轨道化教育,在大学里,我们拥有更广阔的自我发展空间,我们拥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同时也就造成了大学生严重两级分化的现象,有的同学思想上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不间断地向党组织进行思想汇报,然而,有的同学整天萎靡不振,只是坐在电脑旁边玩玩游戏,上上网,当然这里并不是要求每个同学整天都在认真学习,其实,说到根源这还是政治觉悟问题。我们要经常地反思自己的行为,这是做人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我们要真正地学会反思,在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应该考虑一下后果和造成的影响,在做完一件事情之后要考虑一下在做事情的过程中间是否有什么错误。其实,大学是规范自己,锻炼自我约束能力的最佳平台,这里有我们所需要的自我支配空间,有我们所需要的自我支配时间。其次,全方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大学生应该都有自己的价值观,科学观了,应该拥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立场,有自己的个性了。某些同学自控能力差,易受环境干扰,他们受另外部分“电脑游戏爱好者”的“唆使”天天沉迷与网络游戏,真是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他们之中有的被学校勒令退学,有的无法完成学业只能暂时休学,又有的濒临退学,相比那些应为家里穷而无法上学的人来说,他们简直在浪费国家和社会的资源。从环境因素上来说,环境其实是造成两级分化的根源,尤其在大学,四个人或者六、八个人为一个寝室,如果里面有两个人是“疯狂玩家”,那么其他几个也会慢慢地变得如此,这在我身边也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周围环境好了,人才会积极上进,当然这可能会被别人说成责任的推卸,但是不可否认,这就是我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上所看到的客观存在的事实。最后,我们要合理地支配自己的时间,比如上述中,有的同学为了自主学习而逃课,这些现象是他们是对于自己专业的忽视和时间的不佳支配而引起的。
最后,希望我们要以创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促进教评为契机,学校、辅导员和学生干部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努力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水平和专业文化素养,减少大学生逃课现象。
七、参考文献
[1]毛宗良.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与对策分析.[2]周琦.目标与手段的分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1
(3).
[3]毛宗良.浅析我国高校就业的市场营销策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4).
[4] 戴雪梅,范文杰.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J].经济师2004(4).[5] 张新昌等.本科生班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 [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3(2).[6] 郭立场.逃课为何成了大学生的“必修课”.【视 野】 新闻与调查
[7]陈扬:《叛逆与“回归”——关于一个大二学生逃课的叙事研究》,载《教育发展研究》2006
(3).[8] 李武江:《市场信号传递、逃课成本和人才度量费用——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经济学分析》,载《嘉兴学院学报》,2006(3)
[9] 丘熙:《大学生逃课的自我归因》,载《绵阳学院学报》,2005(4)
[10] 柯羽:《高校学生逃课行为的理性思考》,载《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6)
【大学生逃课调查问卷】推荐阅读:
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调查问卷08-01
大学生励志调查问卷08-03
大学生消费调查分析系,调查问卷09-03
大学生消费心理调查问卷08-03
大学生旅游调查问卷范文08-26
大学生实习状况调查问卷08-28
大学生与早餐调查问卷09-07
大学生双十一调查问卷09-15
大学生社会兼职调查问卷10-15
大学生社会调查问卷(大学食堂问题)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