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与爱

2024-07-03

高考作文与爱(通用9篇)

1.高考作文与爱 篇一

性与爱

不得不说,爱是人间永恒的话题。千百年来,是什么贯穿始终、恒古不变①?是什么历久弥新、长盛不衰?没错,是爱。是什么能百转低回,却也可以让人回肠荡气?是什么能喜动眉梢,却也可以让人愁肠百结?是的,是爱。 (注:①应为亘古不变,作者原文为恒,是为错别字。)

可是,性是什么?

爱能呼风唤雨,也能拨云见日;爱能和风细雨,也能遮天蔽日。爱是甘霖,是雨雾,爱是日照,是暖阳。

可是, 性是什么?

多年以后,当我在夕阳下回首往事,我一定会想到我短暂的一生里,让人悲观的事情实在太多。比如:在我十九岁参加高考那年,我女朋友问我:你爱我吗?我说爱。她说,怎么证明你爱我?我说,能摸一下你的胸,我死而无憾。

我女朋友欣慰的笑了, 她告诉我:你得好好学习,考上重点大学才能摸我。我女朋友肤白貌美,身姿婀娜,是全班男同学的梦中情人,也是我的灵魂伴侣。我知道很多男生都梦想着摸摸她的脸蛋和胸脯,可我和他们不一样,我只要牵牵她的手就很幸福。

我想说,我很爱我的女朋友,并且,我爱她并不是为了摸她。能和她牵手,已经是我的无限荣幸。她的手就是我的命,我要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她这双牵着我的手的手。可是我也曾问过自己:假如能再摸一下她的胸会怎么样?我冷静的想了一晚上才得出结论:假如能摸到她的胸,那我情愿不要命了。

我曾在数学课上推导过这样一个逻辑关系:

1、我只有考上重点大学才能摸她,这是性。

2、我为摸她去考重点大学,这是爱。假如在C语言里写下1和2——1代表性,2代表爱,121212就是性爱性爱性爱。我会因此得出一条关于性爱的C语言程序。可惜这个程序是个死循环,永远没结果。就算有结果也是违法的——听说政府最近正在扫黄。如果要跳出死循环,只能继续写下去:

3、我考上重点大学了然后名正言顺的摸她,这是性。

4、我已经考上重点大学并且摸到她了,所以不用再去考重点大学— —性还在,爱没了。综上所述,只有在1和2的后面写下3和4,这个程序才能进行下去,可进行下去的结果却是有性无爱。这个结论显然让人感到悲观。

多年以后,当我在晚风里回忆往事,我想起19岁那年我正在数学课上推导性和爱的逻辑关系,数学老师却不合时宜的点名让我去讲台上演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答题步骤。我坐在座位上纹丝不动,因为我下身穿了一条宽松的运动裤,而我裤裆里的士兵在我推导性和爱的逻辑关系时非常自觉地站起了军姿。如果我站起来,我的士兵就会在我的裤子上撅起一顶小帐篷,这十分不雅,有损我的形象,也会让我女朋友没面子。数学老师是个老太太,人称灭绝,她见我没有站起来,把手里的粉笔头儿丢了过来。粉笔头足足飞了3米多远,打到我**上时依然余劲未衰,打得**生疼笔屑纷飞。灭绝气的满脸通红,说现在的学生目中无人,无法无天。其实根本没那么严重,我只是在性和爱的悲观逻辑中勃起了而已。

在我狭隘的个人经历里,爱是光明的;在我未曾经历的人生里,性是灰霾的。爱是春风,性是雷雨。爱是暖阳,性是烈火。爱是阳光雨露,性是猛兽毒蛇。后来,我把我的悲观逻辑告诉我女朋友,我女朋友告诉我,罗曼罗兰曾经说过:“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我听完这句话思索良久,并试着像解二元一次方程一样把我和我女朋友带入这句话中——“伟大”指的是我勃起的士兵,“丰满”指的是我女朋友的胸,“幸福”就是我们两个人相亲相爱的生活在一起。可见,只有爱才能把“伟大”和“丰满”美妙的结合起来。爱是因,性是果。我豁然开朗,决定重新推导性和爱的逻辑关系:

1、我为摸她去考重点大学,这是爱。

2、我考上了重点大学名然后正言顺的摸她,这是性。

把1和2写进C语言,得到一个简单而正确的电脑程序,运行流畅、朴实无华,最后我和我女朋友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因爱而性,这就是爱的力量。

我又相信爱情了。

2.高考作文与爱 篇二

【关键词】高考作文题 评点 忧与爱 借鉴

每年高考,作文题目都是社会关注目的焦点。评点各地的作文题,成为了“后高考”时代一道独特的风景。笔者也不免俗,谈谈我对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的忧与爱。

爱之一:审题无障碍

审题无障碍,不在审题上为难学生,让学生人人都有话可说,这是高考作文的总体趋势,也是对考生人文关怀的必然体现。试想,哪位作家的杰作是煞费苦心审题之后写出来的呢?实际上,高考考场上,考生至多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写作文,如果在审题上浪费过多的时间,尤其是浪费了时间还审不出个子午卯酉来,岂不是在无谓地受折磨和摧残!令人爱的是,今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不少题目平白朴素,几乎没有审题障碍。比如:

天津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天津作文题不需要审题,抓住“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材料后的引导语直接就可写作。题目平易,难度适中,符合学生实际,符合作文写作的基本原则,能让大多数考生有内容、有兴趣写,考生是能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体会写出好的作文来的。

爱之二:考题来自生活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考题从学生生活中来学生才会感到亲切,才会有话说。事实上,日常生活中蕴藏着生命最奇崛的波澜。人生的千姿百态,都在日常时光里光怪陆离。困惑、迷惘、坚忍、刚强,都在日常生活中点滴汇聚。生活中的故事,生活中的感喟,能使文字绝不雷同,呈现出万千气象。比如:

大纲卷题(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河北、广西):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子,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个作文题来自学生生活,既没有“寓言类”题目的造作之嫌,也没有“政治类”题目的空泛之嫌,学生感到亲切,容易引发思考,引起共鸣,相信能够写出好文章来。

爱之三:思辨类题目走俏

2011年美国高考作文题:Do people truly benefit from hardship and misfortune?(我们真的能从苦难和不幸中获益吗?)可以看出,美国作文题使学生需要表现的不仅仅是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也不仅仅是对历史掌故的熟悉,很重要的一点、或者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反映出学生个体的思辨色彩。命题者希望考生可以开发出与众不同的智力思维,希望考生可以对看似普通,看似平常的话题有自己独特的,全面的深刻的理解,这应该是高考作文命题的方向。江苏高考作文题体现了这一特点:

江苏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这是一道典型的思辨类题目,也是江苏高考自主命题以来继“山的沉稳·水的灵动”“凤头·猪肚·豹尾”和“人与路”之后,第四次考查此类的作文。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这样一道思辨类题目都应该不会感到陌生。这类题目能够真正与语文、生活和考生的生命与心灵深度对接,引导中学生关心现实、思考现实、改变现实,有一种充满热情的拥抱现实的人文精神情怀,理应走俏,已经走俏,必然走俏。

爱之愈深,忧之愈切。高考作文题分值高,对考生成绩和前途影响大,作为一个语文人,尤其是那些担负着来年出高考作文题目的语文要人,更应该为之忧,为之解困,这是我们的良心所在,职责所在。

忧之一:考题大无边

这类题目与政治挂钩,与道德相连,文以载道的功利倾向表现得过了头,题目不像是作文题,像是政治考题,它政治性倾向太强,主题先行,范围太大,导致学生说空话、说假话。比如山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孙中山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山东题大而无边,显得空泛,脱离学生实际。一个发达的现代社会,绝不只有一个声音。学生独特的个性化的生命体验,是构成好文章的主要基础。全体考生都去歌功颂德,都去极力表现思想高尚,实质上不是作文的行为,而是政治行为。

忧之二:诗歌靠边站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在中小学教材中数量也不少,诗歌对学生的灵魂滋养是其它文学体裁所无法替代的,然而高考作文却把诗歌体裁排除在外。我们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的材料部分就选用了古今中外三首诗句,为什么却偏偏不让我们的学生用诗歌写作。一个缺乏诗歌的国度是可怕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才应该是高考的正确方向,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尽快到来。

忧之三:读写考分离

社会人不读书,校园内也难见读书的。学生忙于做题不读书,老师忙于编题,也不读书。即使有读的,上网读书似乎很时髦,然后是一些薄薄的杂志,像《读者》,仅此而已。长此以往,恐怕国人要先天性地“缺钙”了。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可怕的。读书,读不同类型的书,读厚书,高考作文这个指挥棒要有所作为。现在的作文题,不读书或者读书少,对作文分数影响不大,学生自然不去读了。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素养,提升民族素养,引导学生读书是必然选择。高考作文题要走在前面。如何命题,需要研究。

3.与爱同行高考满分作文 篇三

何朝育老爷爷和黄美英老奶奶是瓯海三垟人,早年远赴台湾。1991年,何朝育老爷爷和黄美英老奶奶伉俪捐资建立了温州大学育英图书馆。自此,夫妇俩开始了长长的回报家乡的慈善之旅。迄今为止,何朝育、黄美英夫妇为家乡的教育卫生事业,捐赠物资共计1.3亿元人民币。更何况她/他们俩从来不拿企业里的钱,而是用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从这就能看出何朝育老爷爷和黄美英老奶奶的善心有多大。而且,何朝育老爷爷和黄美英老奶奶不只有这一个慈善项目,他们还在:1991年温州大学育英图书馆、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1992年温州师范学院育英大礼堂、温医附一院育英门诊楼;1993年温医附一院育英大楼;1994年温医育英学术馆、温医附二院育英大楼、瓯海区啸秋小学;1995年蒲州育英学校、慎志图书馆、瓯海区啸秋中学、育英岛花园、温州育英学校;温州育英老年康复中心;三垟池底啸秋大桥、茶山卖鸭桥、温医附二院育英门诊综合大楼;资助6名眼视光博士研究生赴美留学。

何朝育老爷爷建造了慎志图书馆,这个图书馆是何朝育老爷爷为了纪念养育他长大的慎志老爷爷而建的,从此看出,何朝育老爷爷是一个多么懂得感恩的人啊!

何朝育老爷爷和黄美英老奶奶有一个儿子,他子承父业,也做起了慈善,而且还创办了微笑联盟俱乐部,让许多是兔唇的孩子恢复了原貌。

4.与爱同行高考满分作文 篇四

夜里的风铃声

天空黑压压的,像一口大黑锅倒扣在天上,风婆婆发了脾气,使劲地吹了几口冷风。令在被窝里的我感到凉嗖嗖的,我刚要起身去关上窗子,这时,我屋门外的风铃响了起来,定是妈妈,我赶紧装睡。从微眯的眼缝中,见到妈妈蹑手蹑脚地走到我窗前,轻轻地关上了窗子,而后扯平压严我的被子,盖上了一床毛毯,把我的几绺头发拨在耳后,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妈妈依旧轻轻地走了出去,留下的又是一阵悦耳动听的风铃声,经久不息……

雨中的伞

刚才还晴空万里,不知怎的,现在却下起了瓢泼大雨。我孤独地站在教室的走廊中,想冒雨回去。可转念一想,不行,那分明等于是买药吃,正在我彷徨不定时,一个平时嬉皮笑脸的男生走了过来,看到没带伞的我,调皮地说:“怎么?没带伞,我把伞借给你。”我执拗地把头扭向了一边。“女孩子不能淋雨,淋雨对身体不好,回去以后会感冒的……”他一边说着一边抱着头冲进了雨帘中。留在我手中的是一把余温未退的温暖之伞,我的眼睛湿润了。大雨过后,天空中架起了一道彩虹,那么明艳……

路边的修鞋摊

唉,真倒霉!真应了那句俗语“关键时刻掉链子”。越要迟到了,只穿了三天的新鞋鞋跟却断掉了。此刻的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刚巧路边有一个修鞋摊,我欣喜若狂快蹦了过去,一摸口袋,不好,没带钱,修鞋师傅看了看我脚上的鞋,又看了看我脸上为难的表情,似乎明白了什么。他让我把鞋脱下来,一边用娴熟的手法修着一边对我说:“出门在外谁没遇到困难,只有大家相互帮助,相互关爱,整个社会才会和谐,我修鞋不图报酬,只要能为大家带来帮助,我就觉得很快乐了。”说完,他把鞋递到了我手中,微笑着对我说:“赶快忙去吧,别耽误了正事。”修车的师傅的微笑让我有一种如沐春光的感觉,心里暖暖的……

漫漫人生路上,总会有爱的陪伴在我们身边。爱像一束阳光,照亮世界上每一个黑暗的角落,愿我们的人生都有爱的陪伴。

与爱同行,亲情会变得更加的温暖。

与爱同行,友情会变得更加的浓厚。

5.忧与爱高考零分作文 篇五

其次,把它看成“优与爱”的同学,我也不能饶了你。老师一个多月前就明文规定,高考作文不能用文言文。你们怎么可以把考题看成“优先与谁做?”的缩写呢?再说了,真要是那意思的话,也应该写成“孰与操先?”呀!

接着,我来说说我对这个题目的理解。

它首先让我想到了《让我欢喜让我忧》这首歌。我高考那些年,这歌很红,大街小巷到处都在回荡着:“爱到尽头,覆水难收,爱悠悠,恨悠悠。”出考题的老师们。你们弱爆了,早在前就已经有人写过《忧与爱》这个主题了。词作者是李宗盛,歌手是周华健。谢谢。

其次,它让我想到了两个人,一个是女优,一个是爱人。我想地球上大部分正常男人心中都有两个女人,一个是女优,一个是爱人。一个是鱼,一个是熊掌。两者兼得的话,一般都是鱼无所谓,但熊掌不答应。这样的矛盾,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

还有,其实我也不是没想过“优先和谁做这个问题。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可能。因为教育局不但否定了文言文,更否定了正体字。别以为简体字里,忧与爱看上去完全不搭架。事实上,在正体字里,两个长得还挺像的。忧的正体是憂,爱的正体是愛。很明显。正体字里,两者的构字里,都有一个心。在正体中国里,“愛”由心生,而“憂”源自于“愛”的还不够,归根结底,也是愛的一部分。而在简体字里,爱无心,忧也无心。并且,爱和忧长得完全不像,仿佛从未认识过。

生在当下中国。

一个简体,一个正体。正是让我欢喜让我忧。

一个是女优,一个是爱人。我们每天被廉价、而无耻的女优榨干着精髓,内心苦苦思念着偏居一隅的岛国爱人。

生活在当下中国,我们爱无心,忧也无心。心去哪里了?我不知道。

心都不要了,何必在乎少一个其它字呢?

所以。

6.阴谋与爱情 篇六

阳光里的爱情

对于科比遭遇婚变这件事,大多数的美国人都表现得有点儿伤感。一位洛杉矶记者甚至把瓦妮莎离开科比与奥多姆离开湖人进行了相提并论。“我们先是失去了拉玛尔(奥多姆),现在又失去了瓦妮莎。湖人这一次实在是损失惨重。”字里行间,透着对科比进入“失婚者”行列的惋惜,和对即将摆脱“科比太太”称谓的瓦妮莎的深深同情。事实上,在婚姻似儿戏的NBA,科比和瓦妮莎的爱情故事一直都是被当作美丽童话一般被广为传唱的。童话故事的内容如下:

1999年11月的一个午后,好莱坞的一间普通摄影棚,因为科比的爱情绽放而变得绚丽而又美好。当时,17岁的瓦妮莎夹杂在一群妙龄少女中翩翩起舞。无意之中,她和走廊里前来赶制说唱专辑的科比产生了目光的交集。两个人从短短几秒的对视中,都感觉到了一些意味深长的东西。像所有爱情片的动人剧情一样,这对豆蔻年华的少男少女一见钟情,很快就沉浸在花前月下的浪漫和甜蜜之中。半年之后,科比顶着双亲坚决反对的巨大压力,在洛杉矶格里菲斯公园喷泉绽放、白鸽飞起的时候,对瓦妮莎说出了“一生爱你”的终生誓言。2001年4月18日,这对郎才女貌、郎情妾意的男女在一家小教堂举行了没有亲朋好友参加的小型婚礼。不过,“王子”和“公主”如愿走到一起之后,并没有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因为始终无法得到科比父母的谅解,科比和瓦妮莎在婚后一直被拦在家庭的大门之外,可他们却坚持心手相牵,相互扶持,共度难关。而更大的考验则是科比在鹰郡偶一失足所导致的泥足深陷和四面楚歌。关键时刻,瓦妮莎挺身而出,成为替丈夫挡风遮雨的强大保护伞,两个人的婚姻也因此得以升华。此后,科比和瓦妮莎宛若神仙眷侣的恩爱形象变得深入人心,他们不但顺利度过危险的“七年之痒”,还拥有了一对可爱至极的女儿,一度形同陌路的父母也开始重新接纳了他们。一切看上去都完美无缺。如果不是无孔不入的媒体将瓦妮莎的离婚申请公诸于众,这几乎可以被视作一段值得称颂的NBA婚姻典范了。

相信爱情的人认为,这个世界上仍然存在真心、真情、真意和所谓的缘分。无论多么大的艰险和阻力,都无法让一对真正相爱的男女在人群中失去彼此。而科比和瓦妮莎的婚姻历程,则正好符合那些憧憬爱情的人们的希望和想象。试想一下,在当年的那群娇艳养眼的舞者之中,瓦妮莎绝对不是最花容月貌、最性感招摇的那个。可已经阅人无数又心高气傲的科比,却偏偏看到瓦妮莎之后就再也迈不动步子,这不是缘分又是什么?

很多人都坚信“得不到祝福的婚姻,是不可能幸福的”。科比和瓦妮莎的婚姻从一开始就阻力重重,可他却认定她是他命中的真命天女,并义无返顾地和心爱的女人步上了红毯。这种誓为爱情牺牲所有的勇气和决心,在金钱和权势决定一切的现代社会,已不是十分多见。这样的爱情,难道不应送上敬意吗?因此当一众NBA球员在女人堆里打滚、流连于香艳温柔乡时,科比和瓦妮莎历时十年的婚姻就成了高竖的标杆和榜样。尤其是瓦妮莎,在遭遇狠心的背叛时,非但不离不弃地挽救了科比,挽救了婚姻,更成为美丽智慧、忍辱负重的贤妻的最完美代言。这样的好女人,科比应该备加珍视,一生一世爱惜相随不是吗?这自然也是在婚变事件曝光之后,大多数人都将矛头指向罪名一篓筐的科比的主要原因。不过,正如《洛杉矶时报》的作者梅格·斯科特所说的那样——如果不是事件的当事者,就无法获知事件的全部真相。科比和瓦妮莎都无意对离婚多谈,似乎刻意掩藏了一些难言之隐。真的是科比的招蜂引蝶才招致婚姻解体的吗?我们无权妄下判断,可我们有权来听听另一种颇为震撼的声音——瓦妮莎阴谋论。

黑暗处的阴谋

中国人说“没有不偷腥的猫”,中国人还说“常在河边走,哪儿有不湿鞋”。其中的意思,相信美国人也不会感到陌生。NBA球员身处灯红酒绿、诱惑丛生的花花世界,何意靠近和投怀送抱的“骨肉皮”满眼里都是。瓦妮莎从结识科比的第一天起,相信对此早已心知肚明。更何况,她在最初结识科比的时候,目的也不见得有多么单纯。

想想看,1999年的时候,出身于普通移民家庭、只是一个高二女生的瓦妮莎就试图通过染指娱乐圈来实现出人头地。而与科比结婚,显然能给她提供一条更快达到目的的捷径。当时21岁的科比不但正值青春年少、相貌堂堂,家境又清白殷实。最关键的是,他在湖人队的前景一片光明,未来还有可能变得更加多金富有。与科比的这桩婚姻,不但可以使瓦妮莎从此衣食无忧,过上一份体面又风光的生活,还可以满足她在聚光灯下招摇过市的那份虚荣。况且科比当时还对她痴迷得要命,工于心计的瓦妮莎又怎么可能让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从指缝中间溜掉呢?她必须要捞住科比这颗可以让她“麻雀变凤凰”的“救命稻草”。

但身为科比的父母,乔和帕姆可不像被爱情蒙住双眼的儿子那样容易糊弄。帕姆不但无法接受瓦妮莎的平民出身和舞者身份,更是凭借一个女人和母亲的特殊直觉,对这个女孩的功利性和心机无法认同。当时的科比正处于职业生涯的上升期,前途不可限量,在这个关键时期过早沉浸于男欢女爱,是帕姆所最不愿意看到的。她同时也担心瓦妮莎和科比结婚的动机及目的性太过复杂,最终受到伤害的,仍是自己的儿子。

可当时科比已经完全被瓦妮莎所吃定。她深知再难缠的父母,最终还是会屈从于子女的意志。只要自己能拴住科比的心,把科比彻底搞定,帕姆和乔除了缴械投降,几乎没有其他的选择。瓦妮莎的如意算盘果然没有打错,她最终如愿诱使科比走上了一条为爱情而抛弃家庭、众叛亲离的不归之路。

瓦妮莎十分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这一点,在科比于鹰郡的性侵犯事件曝光,并成为千夫所指的罪人之后,表现得尤为明显。2003年,科比正值职业生涯的巅峰,吸金能力也正达到峰值。如果在此时放弃科比,这段只维持了两年的婚姻能够留给她的实在有限。最聪明的作法,当然是让一切维持现状,小不忍则乱大谋。美国媒体近日也曝出,科比的丑闻爆发之后,瓦妮莎的母亲作为女儿的幕后军师,也赞同继续维持这段已经破碎的婚姻。因为根据美国的法律,如果婚姻年限能够达到十年,女方将至少可分得一半的共同财产。基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瓦妮莎最终采取了和科比共同进退的策略——在人前扮演一个尽管遭受委屈和羞辱、但仍旧以一颗仁厚之心来宽容犯错丈夫

的好太太。而私下里,她则期待时间能够弥合她和科比之间的感情裂痕。为了减少经济损失,做出一定的牺牲,也是必须的。

此后,瓦妮莎和科比一直以忏悔者和救赎者的身份亮相于人前。他们表面上不断地大秀恩爱,暗地里却一个将对方的把柄当作致命武器,另一个则日渐对扮演“罪人”的角色心生厌倦。一些美国媒体因此认为,早在六、七年之前,科比和瓦妮莎就已开始在维持一段明存实亡的婚姻。正如一位名叫罗伯特·大卫森的纽约网友所说的那样,爱情的真正含义,是看谁比谁爱对方更多一些;至于婚姻,则要看谁比谁更看中在婚姻关系中的实际所得。毫无疑问,在科比和瓦妮莎的这段婚姻中,瓦妮莎比科比更图谋在婚姻中的实际所得。关于这一点,从她递交离婚申请书之前的准备工作上,即可见一斑。

按照八卦媒体的说法,瓦妮莎是雇佣私家侦探搜集到科比在30个作赛城市都拥有固定或非固定床伴这件事的。“105”名女人这个具体的数字,以及作为污点证据的照片,似乎也可以看出瓦妮莎的确有备而来。十年大限已到,此时结束这段有如“鸡肋”一样的婚姻,瓦妮莎已经具备了坐地瓜分掉科比数亿家产的足够本钱。没有婚前财产公证,成了瓦妮莎令科比乖乖就范的致命杀手锏。

在一段貌合神离的不幸婚姻里,受到伤害的,绝不仅仅只是一个人。一位了解内情的湖人内部人士证实,其实科比也一直被婚姻问题所困扰。如果不是要为两个女儿维持一个“完整”的家庭,或许他会更想结束掉这段婚姻。据说科比的一些湖人队友和他们的太太都不能理解为何是瓦妮莎率先提出离婚,而不是科比。事实上,走出镜头之外的瓦妮莎,是一个与周遭格格不入的人。湖人队的太太团也都不太情愿接受这位傲慢无礼、嚣张跋扈的“布莱恩特夫人”。

奥多姆的太太科勒·卡戴珊一度十分希望能和瓦妮莎成为亲热的闺密,可后来却发现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恨人有,笑人无”是人类的弱点。瓦妮莎的感情生活里缺少忠诚,自然就会对奥多姆夫妇阳光健康的婚姻因妒生恨,这也阻碍了她和卡戴珊进一步发展友情。就连总是扮演“和事佬”角色的费舍尔和太太坎迪斯,也承认瓦妮莎极难相处,她并不是一个可以让科比变得幸福的人。而因为瓦妮莎不断挑拨生事的缘故,科比与包括卡尔·马龙、保·加索尔在内的几任队友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十分微妙。

“结束这段婚姻,也许对他们两个人,都是一种解脱。”说这句话的,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湖人球员。这句话也道出了事情的实质——无论科比是不是真的为讨好《花花公子》的签约模特而挥霍上百万美元,无论他是不是在费城抚养着一名私生子,他和瓦妮莎都再也回不到过去了。与其戴着面具在人前伪装美满详和,还不如放彼此一条生路,重新开始。

至于科比损失掉的那一半身家,其实想开些也不是问题。一个单身女人生存于世间,肯定要比一个男人困难得多。让女人生活得更有保障,是一个有气度和品格的男人的君子所为,更何况这个女人还是你两个女儿的亲生母亲。从重获新生的角度来说,离婚或许真的是一个双赢的结局。

7.高考作文与爱 篇七

你明儿个就回城里了?哦,你过来,做爹的有几句话要跟你说。

记住以后回来,见了乡里乡亲的都打个招呼,记不得叫啥没关系,人家都记着你哪!前儿个你二爷给你递烟,你说说,你不抽就算了,干啥非抽你自己的?就你的烟好?你让他老人家脸往哪搁!

回来那天,邻居二婶问你啥时候回来的,你说“今天早上”,说“今儿个”不就行了?撇啥腔?这才出去几天,舌头就不会打弯儿了?以后说话,先想想村里人咋说!

你舅那天陪你喝酒,你咋不干?谁不知道喝了难受?你没看你舅那天那个高兴劲儿?啥?酒不好?地瓜干酒,你在城里都买不到!

昨儿个你跟你妈去南坡锄草,你锄倒了多少稻子?你看你妈多疼,你还嘻嘻哈哈不当回事儿?

锄完草回来,吃完饭你就往那儿一坐,你不能帮你妈洗洗碗?你看你妈一天哪儿闲过一会儿?你小时候勤快劲儿哪去了?回城里你也这样?

你那西服,到家里就脱了吧!不穿西服就没人知道你是城里人,没人知道你是干部了?穿大裤衩子有啥丢人的,你小时候不还光屁股满村跑了吗?自己得劲儿不就行了?

昨儿个那包点心,你啥给扔了?啥?过期了?庄稼人有啥过期不过期的?那点心是前庄你表姐给你妈捎的。她日子过得多紧巴你不知道?这么扔了你心里能得劲儿?

那小兔崽子挑食你也不管管?肥肉不吃,青菜不吃,整天吃那个方便面,那玩意儿能比吃个馒头营养?当你媳妇面我不好说,你这是疼孩子?

下次别再偷着给你妈塞钱,我估摸着你媳妇也不知道。咱俩口子身子也还硬朗,吃喝不愁。你俩要为这事儿再闹起来,让咱俩咋活!

回去以后多打电话,让孙子和你妈多讲两句。别用手机打,那玩意儿贵。记住了!叹啥气?爹跟你讲这话是为你好。爹这是怕你好话听多了,做人浮,忘了根!换了别人,没人跟你讲这话。真有这么说你的,也都是担心你心浮起来,将来会栽!你也该好好听听这些人的话,跟着人家好好干,因为他们才是真正担心你、爱你的人。那些整天说好话的,没安什么好心!

又叹啥气?把烟掐了!

[简评] 絮絮的家常,浓浓的真情,全文几乎不见“忧”与“爱”字,或嗔,或怨,或指责,或提醒,字里行间却深切地透出一位慈父对孩子的“忧”与“爱”,让人动容。语言质朴,构思精巧,可谓拙中见情,巧中显爱。(顾桂南)

忧与爱

茶与水的相遇,实在是一种前世今生的缘分。

我拂开茶叶盒的盖子,用指腹撮了一把茶叶撒进圆滚滚的茶壶,细长干硬的茶叶撞击白瓷的壶底,如碎玉落进深涧。滚烫的开水大口呼吸着涌进茶壶,仿佛迫不及待去拥抱一个早已注定的誓言。茶叶以近乎疯狂的姿态旋围、舞动,一瞬间充斥了茶壶中的天地。

爱茶,不仅仅是喝茶。新茶,老茶,看似神圣虔诚无比的茶道,关于茶的一切。

爱茶,大概源于茶的普适性。黝黑粗壮的汉子大碗喝茶,爽口解渴;相知多年的朋友聚在一起,共饮一壶,那些自不必说的情分或人生感怀,都沏进小小的杯里;与世无争的雅士,禅居深寺的老道,品茶,自得其味,一杯清茶,便氤氲了天地人。

我小心地挪开茶壶的盖子,茶叶已完全舒展,清绿的水面上浮着泡沫。一切归于寂静,我仿佛听到了一声细细的叹息。

谁在叹息?谁在手捧着温热的茶杯,满怀忧愁地叹息?

既爱,又怎能不忧?

不论是中国的茶道还是日本的茶道,都讲究四个字:和、静、清、寂。只是在穿越了千百年古道茶韵的今天,谁又能褪去铅华,闭门喧嚣,再为自己沏一盏茶。

他们互相炫耀,自己茶叶的尊贵,茶具的精美。他们从冰箱里取出装在塑料瓶子里冒冷气的茶饮料。不由地担忧,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将如何保持其充满古意的纯粹?

想起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所写:“茶不求精而壶亦不燥,酒不求洌而樽亦不空,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腔而自适,纵难希遇羲皇,亦可匹俦秘阮。”真的,“茶不求精”,只要“壶亦不燥”即可,品茶即是品人生,又怎能不令人担忧,虚夸和浮华污染了那一壶清茶,最终遮蔽了曾经向往真实的人生。

爱茶,却也忧茶。那份清澈澄明的热爱永远不变,那种沉甸甸的忧愁也真实存在。忧与爱不论如何交错,最终无言,就都化进杯中,啜饮,细品茶中的苦与甜。

我端起桌上的茶杯,茶已凉了,有半卷的茶叶半沉半浮在中间,像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在沉沉的空气中冻结,露着一半热爱,卷着一半忧愁。

[简评] 以轻灵的抒情文字述说一种文化的忧与爱,颇难驾驭。作者以精微的刻画,渗透深挚的情思,首尾呼应,神完气足,妙在“过程”的展开曲折有致。能够将简单写得丰富、复杂,将感受变得微妙、绵长、强烈,正是文学的妙用。而概括、点醒处,要言不烦,则又是此文精思所在。(骆冬青)

忧与爱

人们说,社会是和谐的,所以“一个都不饶恕”的鲁迅是要撤退的;人们说,社会是有爱的,所以沉郁顿挫的杜甫是要被重新解构的。似乎那些亘古的忧虑是天地间大爱中的刺耳杂音。

可是我们时常见到的是,肤浅者用富丽堂皇的“爱”的金线织出灿烂却脆弱的锦绣华图,而先圣却凝着忧郁沉涩的目光将“爱”字写得那么巨大、那么沉重。

不幸的是人们对于“爱”的追求过于狂热,以至希冀掩盖所有悖于爱的主旨的一切事物。就像“最近很忙”的杜甫,总是一副苦吟愁叹形象的他显然不合社会的主旋律。人们自然知道“诗圣”的心中确实有天下苍生的大爱,但仍对他极端的表态方式心存芥蒂。于是一番精彩的涂鸦,诗圣以一种更为“亲民”的形象重见天日。这种娱乐化的方式在传播上具备先天性的优势,但愈是传播得泛滥,越让人觉得理性的匮乏与交流的无望。正如赫塔·米勒所说:欣赏俏皮的、近乎天衣无缝的幽默,也意味着美化他的离题。杜甫失去了忧虑的本质,他的爱又将寄托在何处。

历史早已告诉我们,一团和气的清明局面下,弥漫的是虚假的爱,真正包藏的是不怀好意的祸心。没有那戳破假象的忧虑的诤言,爱的阵地迟早失守。自然地,我们会想到为人民鼓与呼的彭德怀,他的铁骨风范与理性本质似乎刺扰了大跃进的一派繁荣,但他那恼人的谏言却真正把新中国拉回了悬崖边。不和谐的忧虑中,是柔情似水。

然而胜负一明,时代渐远,战血为雨露洗得干干净净,人们便以为先前的世界是太平了。爱的表达方式再也不能是沉重的忧了。就像喜羊羊总是会战胜灰太狼一样必然,爱的诠释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爱。

人情固重难而轻易,喜新而厌旧,可以理解。但窃以为,“忧”时时刻刻都应当是一种不朽的时代精神。它自出生起便天然与爱捆绑在一起,借用数学的语言讲,忧是爱成立的必要条件。“君子疾末世而名不称焉”,可非但是末世,即使是开明的盛世,也要有那么几个疾人民之所疾,忧天下之可忧,敢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而他们是时代的瑰宝。

没有忧的爱,就像没有纬线只有经线的布,一扯便断了个两截。

[简评] 深刻的思想、老道的语言,直陈世态之伪美、无忧之爱的虚浮。论述简洁清晰

却又鞭辟入里,凸显了忧之于爱的价值以及大忧方显大爱的观点。一气呵成,气势博大,令人痛快淋漓。(潘大春)

忧与爱

老王蹲在墙角,两手对插在袖筒,终于不耐烦地啐了一口。

小区近来又开始搞绿化,就在老王所住公寓后,轰隆隆的机子整天响个不停。这咬一口,那儿又吐出来,一排常青植物规矩地躺在路边。

而老王进城一年多了,还是不能习惯这个奇怪的地方。看到这些小树,他总忍不住怀念老家那片地。

“噫,种两垄豆角哪!这么好的地!”他望着花坛,叹了口气。

老王从前可是个种田好手,手上老茧至今又厚又硬。

前年拆迁,老王无奈地住进高楼,地耙、平车、铁锨都没地儿放,只好当破烂扔了,只一把锄头实在舍不得便留在了墙根。

离开了土地的老王像塌陷的土坑,只有被寂寞逼疯的草在向上生长。

那块地,他回去看过几次。晒豆腐干似的被晾在那儿,没有动静。

他觉得心疼,那份烦忧藤条般缠捆了笑容。老王是个粗人,提炼不出“家园荒芜”这样的概念,他只是担忧。

像担忧秋日里留在地里没收的一亩庄稼,担忧扔在墙角的一包麸皮,或者一只秃了尾巴的老黄狗。

他抛弃了它们,他被逼无奈。

始终是放不下的,生活可以一夕之间改头换面,而对土地生生不息的爱哪能说断就断? 忧与爱是利箭进入皮肤,因为深,所以痛。

老王渴望重回故土,哪怕再扛一扛锄头。

然而作为一个农民,一个失了根的农民,他能如何反抗?唯一可以慰抚自己的,还好,还有一把锄头。

“举前探”老王扛着锄头在一群老头老太太前做着示范,“好,回落收!”戴眼镜的老人们略显生疏地扛好了锄头。

老王啐了口唾沫在手上,想起前些日子自己被邀来做“锄头健身操”的教练,他稍一迟疑地也就答应了。

因为他肩扛锄头时,心里那份空落落的感觉才会淡一点,那块干旱的心地才如久旱逢甘霖滋润起来。

最近,老王又开始了新研究“铁锨健身操”。

沉溺于此,只因他不知如何排解他的忧,正如不知如何安放他的爱。

[简评] 一篇堪称惊警的短小说。娓娓道来而内含的忧思反而更加凸显。作者善于细节勾勒,于细节中灌注情致,蕴含深思;全文亦自细故入手,小小锄头中承载着对于农业文明远逝情境的阔大思虑。由于落实到了农民的感觉之中,文章中呈现的田园“荒芜”之忧才尤为牵动情思。(骆冬青)

忧与爱

窃以为,人间的味道有两种:一种是草木味,一种是荤腥味。

年代也分两款:乡村品格和城市品格。

乡村年代,草木味浓郁;城市年代,荤腥味呛鼻。

沈从文叹息:乡下人太少了!

一丝忧愁像杂草一样慢慢滋生,是啊,他们哪儿去了呢?

所谓乡下人,显然非地理概念。不妨说说我儿时的乡下。

逢开春,门外便荡起“赊小鸡哎赊小鸡”,悠长、飘曳、像歌。赊小鸡,即以先欠后还的方式买新生的鸡崽。卖家是游贩,你买多少鸡崽,他记在小本子上,来年开春他再来,你用鸡蛋顶账。那时,我的小脑袋瓜还在琢磨,要是欠债人搬了家或死了,或是那小本丢了咋办?岂不冤大头?

后来,我突然明白这就是乡下人的爱,一种信任的爱。

没有弯曲的想法,用最简单的约定,做最简单的生意,把能省的心思全都省了。

原本只有乡下人,城市人这个新产品不知从哪冒了出来。他们通算术、精谋略,每次打交道,乡下人总吃亏。于是,进城的人越来越多,乡下的人的忧愁不仅如此。山烧成砖料,劈成石材,树削成板块,熬成纸浆„„田野的膘,滚滚往城里走。

越市越来越肥沃,乡村瘦瘦的,像抽空了的包装袋。

城门内的,未必都是城市人。

20世纪前,虽早已有了城墙,有了集市,但城里人依旧是乡下人,骨子里仍透着草木味。

古商铺,大清早就挂出两面幌子:一曰“童叟无欺”,一曰:“别无二价”,一热一冷。我犹喜欢第二幅的脾气,有点牛,但以物真价实自居,严厉得让人信服。如今,大街上到处是跌价促销,跳楼甩卖,到处喜笑颜开的打折卡、优惠券,反而让人觉得笑里藏刀,不怀好意,前者是爱后者是忧。

某年,张中行去天津,路过杨村,闻一糕点出名,兴冲冲前往,答无卖。为什么?因为没收来好大米。先生纳闷,普通米不成吗?总比歇业强啊!伙计很干脆,不成,祖上有规矩。

我想这规矩,这死心眼的犟,就是乡下人的爱。

想想乡下人的绝迹大概就在这十几年间。盛夏之夜,再也没有遇见萤火虫,这也是近年来的事。这就是乡下人之忧,乡村之忧。

互交织,真希望某天能看到一个乡下人挑着担子,满筐嘤嘤鸡崽。

[简评] 此文奇妙处有三:一,奇在干练精辟的语言,一语中的、掷地有声,耐人寻味。二,奇在独到的见地。作者借“乡下人”逐渐消失表达了对人性美陨落的忧叹。三,奇在巧妙的构思。先以对比突显乡下人的特点,再以“赊小鸡”印证了乡下人不会拐弯的质朴,再与城里人对比,又将古今对比。对比之中,不着一字,忧爱已分明。(雷雨)

忧与爱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为人们所热爱的江南水乡,是否仍然散发着别有韵味的独特魅力?

悠然的摇橹声,细雨落在青石板上的清脆声„„这别有意境的世外桃源,正是身处钢筋水泥世界的人们所向往与追求的。旅行社深谙这个道理,每周像拉牲口似的,把落满灰尘的都市人带到这令人神往的地方,全然不顾对这纯净世界的伤害。

正当我想着周庄会以怎样害羞的形象面对我,是否会让我陶醉以至流连忘返时,“周庄”这个巨大的牌坊赫然立在我眼前。我们一行人鬼子进村般贸然闯入这个世界。她早已不像那娇羞的小姑娘了,而是出落得世故圆滑、左右逢源。“售票处”熙熙攘攘,挤满了游客。满眼的旅行社小旗挥动,游客叽叽喳喳的议论,导游扬声器中叫出的集合口令声,街边的叫卖声,这一切似乎相映成趣。我不禁哑然:这是否是我想象中的那个周庄?

不远处传来一阵歌声,果然是河中摇橹的女子。因她多次的表演,她的声音早已不是清脆圆润,愈发地粗滥。她亦不是那白嫩嫩的年轻女子,而是历经风霜,神情空洞的黄脸婆了。船摇到岸边,即使是70元一次的费用,也有争相上船的游客,我摇摇手,不愿体验,这不是真正的周庄。

下午,空中下了细雨,却洗不净弥漫在周庄上空的乌烟瘴气,反而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增加了不少烦躁气息。

当我们满心地热爱周庄时,是否为她担忧过?周国平先生曾痛惜道:我爱周庄,却也是

我亲手毁了周庄。可是我们都知道,这并不是他的过错,他被这个“清水出芙蓉”的“女子”所吸引,他深深迷恋这片净土,他用手中的笔记录点点滴滴,何错之有?或许是我们打着“爱周庄”的旗号,肆意破坏这意境,打扰这片宁静,难道不应该自我反思?难道不需要为她担忧?

河水中的污浊,是否成了周庄的抱怨?天空下的细雨,是否成了周庄的哭泣?周庄是否正走向消失?面对周庄,我的爱转变为深切的担忧。

[简评] 此文直面周庄旅游的现状,以昔日周庄的静谧怡人和今日周庄的嘈杂浮躁相对比,表达了爱之深、忧之切的真挚而炽烈的情感,凸现了作者对优秀传统文化渐行渐远现状的担忧,以及修复其独特韵味魅力的希冀。特别是结尾有力的反问,更是令人深思。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和深沉真切的忧爱情感是本文的亮点。(薛明德)

忧与爱

“这是一本专为6—12岁天天被家长骂的小孩编的,它为你提供方法来应对老妈„„老妈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接招吧!”2011年12月5日一本《斗妈大全》迅速红遍网络。

令人称奇的是该书的作者竟是北京某小学两个四年级的小女生。各种怪招加上稚嫩简单的插图使《斗妈大全》显得生动诙谐。

笑过后我们是否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写出了这样骇人听闻的书?“斗妈”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什么?

答案其实很简单。如今的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很是忧虑,甚至到了十分忧心的地步。我们不可否认这种忧虑是爱的表现。他们也是为了孩子能有美好的未来。可是他们粗暴地对待孩子、打骂孩子只因孩子们没达到成绩优异的标准。试问这样的“爱”,我们幼小的孩子能体会到吗?我们的孩子幼小的心灵能承受得住他们至亲至爱的老爸老妈们的“折磨”吗?他们在心里想要的又到底是什么呢?

《斗妈大全》里的怪招给了我们答案:你可以抱住你妈妈哭(一定要大声哦);你可以边跑回房间边笑妈妈道:妈妈是个小面瓜;你还可以收拾行李假装离家出走(千万别跑远)„„孩子们与其说是在“斗妈”,还不如说是对爱的呼唤。

清楚地记得陈丹青在《教育之人文素质》一书中说:如果非要说素质教育那一定是家庭教育。《傅雷家书》在我出国前就出版了,18年后回国,这本书依然畅销,另有新书《曾国藩家书》热销,这说明这样良好的家庭教育已经没有了。

陈老的这句“已经没有了”,似乎说得过于绝对。“受伤”的老爸老妈们也不必忧伤。良好的家庭教育依然广泛存在。你们大可以看看那些成功人士如何将“忧”与“爱”完美链接。

被誉为中国的欧几里德的国际数学家陈省身就对孩子有良好的引导,他尊重孩子的意愿给他们足够的爱终又为国家培养出栋梁。台湾漫画家朱德庸的父母更是将“忧”转化为“爱”的实践者。再往远了看正是有孝庄太后对康熙帝的循循善诱,才使康熙帝成为中国古代最杰出的皇帝之一。往外国看,正是菲尔普斯母亲的良好引导与尊重,才使菲尔普斯在北京奥运会上成就“八全”神话„„

惠特曼说:哪儿有水,哪儿有地,哪儿就有青草。我想说:哪儿有恰当的忧,哪儿有真正的爱,哪儿就有完美的家庭教育。愿《斗妈大全》之类的书能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简评] 爱是一门学问,忧也是。作者说:“哪儿有恰当的忧,哪儿有真正的爱,哪儿就有完美的家庭教育。”说得真好!在《种树郭橐驼传》中柳宗元曾道:“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育人犹种树,异代不同时,如此而已。作者还借《斗妈大全》提醒我们: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儿童是成人之父)。忧与爱互动,完美的家庭教育何尝是单向的?动人春色不须多,有这两点,足够了,更何况作者又是这般亹亹而谈呢!(徐晓彬)

忧与爱

伟大的爱似乎都与悲剧有关。在生活的巨大悲痛面前,人类的情感战胜了摧毁的力量。满腔的悲愤化为安恬之时,爱才显得那样隽永清新。

而当下的爱似乎与忧无关,人们将爱等同于欲望:金钱包裹下的爱,简单粗暴而缺乏美感。爱与其它利益混杂之时,失去其纯度。血管里满是金钱,忧伤也就变得廉价。

人类物质文明发展之时,似越来越不懂得珍惜,因此挥霍情感。用情浅自然不会身处其中,也不易触发心中的忧思。忧与爱这一对饱受磨难的恋人,在生活中隐遁,逃开了人的内心,逃开了这个时代的文字。人类的言语变得轻佻,心灵也就愈发坚硬。

实际上忧与爱是一个深井,向它投入了多少诚挚的泪水,人类的情感就会怎样丰盈。忧让爱得以升华,爱让忧富于灵气,充满温情。向前世看,在忧与爱中人类开始了文明,在《诗经》的河流中,一代代人吸取了文明的给养;向外看,莎士比亚的妙笔,不仅来自技巧,也来自其内心与主人公的共鸣,对新人的关爱。在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中,爱含蓄地出现,并蓬勃地生长。

因此,现代人要寻找忧思,一定需要寻求意境。忧与爱藏在悲剧里,在日常生活的普遍情感里。人们发现不了它们,它们并不藏在游戏和利益里啊!

也许阅读是一条必由之路:它让人暂时逃开生活的漩涡,让人在琐碎而具体的生活中能有一个冥想、清点自己的忧伤的空间。由于生活过于庞大,时代的脚步过分迅疾,小情感都会被不经意地丢弃,好让我们能追上时间。而阅读中,时光徐缓而充实,在与生活有一定距离的悲剧里,我们得以接触不曾体验过的忧与爱,更接近人类崇高的情感,回忆自己不曾经历的时光,忏悔自己不曾犯下的过错。然后,我们才能认真地爱恋自己的命运,在忧伤中品味到生命的美感,在爱里感受到生命的重量。

作为青年人。我们应在这样的体验中认识到,爱并非总是充满欢笑的。我们应了解爱之中所有的困难,这样才能更平和地忧伤,更正确地给予情感。我们应避开没有情感的爱。

忧与爱在时代的威严下战战兢兢,却总在历史的文字中熠熠生辉。用人类的智慧拯救一代人的情感,世界必能充满美感。忧与爱的力量充满人心,人的表达才有价值,人才能更加富有。

8.高考作文与爱 篇八

鸡吃饱了蹲在架子上打盹,猪挺着滚圆的肚子窝在一角直哼哼;太阳还恋在山头,天边一抹酡红,里面幸福满满的。

村口一阵闹腾,驴子唱起了戏,是半瞎卖瓜回来了。

半瞎卸下驴车,喝尽丑儿递过的凉茶,没套驴就拉上板车下地摘瓜了。车刚满,刚才还是试探性的月夜,现在已妥妥帖帖的是夜了。半瞎埋头拉车,心里却一阵担忧:该不该叫儿子明天一起去卖瓜呢?自己又不善言语,儿子会不会生气?丑儿在后面推着车,忧虑着:应不应该陪爹卖瓜?可自己是个学生,爹却又瞎又丑又老又穷,丢不丢人呢?

明儿个跟爹去城里卖瓜不?半瞎还是怯怯地问了句。唉。丑儿不觉竟应了。可他心里又矛盾了。

第二天凌晨,鞭子撕开夜幕,驴车吱呀上路了。半瞎心里兴奋极了,一路上和着驴蹄敲击地面的声音哼着小曲;丑儿盯了一路脚趾,像是赴刑。

摆好摊子后,半瞎蹲在旁边用仅剩的左眼温柔地迎着三三两两的行人。丑儿却躲在驴影里,仿佛驴影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这时的他,简直就似害病的眼怕光,破碎的皮怕汗。

驴子嘶叫了一通,甩走了叮在尾巴上的苍蝇。

这时一个早起买菜的妇人绕过一辆装满瓜的机动三轮车走向驴车。老乡哪里的瓜啊?汴塘瓜,不甜不要钱!半瞎起身应道,每个字像下了保证金似的,他身为农人确是从不吹牛。哟,你儿子帮忙卖瓜啊,看你多幸福啊!妇人道。丑儿脸像红透的番茄,他的担忧还是应验了。

日头渐渐高了,毒辣辣地审视世间百态。

半瞎又是称瓜又是找零,忙得一身汗。丑儿看父亲泛着盐渍的黄衬衫贴在背上,衬出根根骨头,像极了干瘪的茄子。丑儿看到驴子瞪着自己,滚圆的驴眼里自己扭曲了。

买瓜的人愈来愈多,驴子烦躁不堪。日头越来越烈。

丑儿终于走向父亲,爹,我来找零吧!半瞎愣了一下,那瞎了的像蒙灰的劣质珠宝的右眼却泛起了光。

果然今天快多了,没到一点就剩俩瓜了。这时一汉子赶过来,包圆了,说买个汴塘瓜不易,又去驴车找。果然又抱出个大西瓜。突然半瞎一把夺下,宝贝似的搂着说此瓜不卖。汉子无奈地走了。

半瞎坐下,用力掐开瓜递给丑儿说:多好的瓜,留着咱爷俩吃!丑儿眼湿了,他知道父亲今天是真高兴。

日头突然温情起来。

小城里,大街上,驴车边,依偎着的父子,还有那驴,啃着瓜。丑儿不再感觉丢人,不再感觉父亲令人生畏;半瞎不再担忧儿子不接受自己,转而觉得心里满满的。

9.《忧与爱》面批 篇九

拽了父亲的手怏怏地走,父亲忧愁的目光像这锁了寒雾的深冬,迷蒙而凄恻。

来上海检查是费了一番周折的,在我看来,一次检查中眼压高算不得什么。而父亲的眉头自那时起就没有真正舒展过。是谁强颜欢笑将那忧愁深掩?是谁一声声太息彻夜难眠?又是谁一次次欲言又止独品忧愁?

“孩子,听话,去检查吧,要是真有问题,我们就可以早治疗,爸这心忧得慌呐!”

于是,此刻,我站在这里。

彤云密布,天空又“啪嗒啪嗒”落起雨来。灰湿的地面,冰冷的台阶,望着看不到头的队伍,我终于知道为何父亲要站一夜排队挂号,只为了挂到靠前的号码让自己的女儿早些检查,早点回家。

我不知道父亲是以怎样的姿势站立,或许就像个叫花子似的蹲着,熬过这个落着雨的冬夜;我不知道父亲是否哈着手跺着脚来驱赶冬日的酷寒;我不知道父亲是如何与排队的“黄牛”周旋;我不知道父亲是否就像一匹老狼奔波在上海纵横的地铁和小路之间……

我觉得以前的执拗近乎可笑,那些因为检查而落下的高三功课没有资格称作牺牲。现在的我只想守着那份厚重的父爱,尽快检查,将父亲的担忧溶解在这个冬日的清晨。

经过各种繁复的手续,漫长的等待,我紧紧攥住父亲,就好像离家的小船找到停靠的码头,我们终于来到测眼压室前。

父亲那融合着忧与爱的目光凝视着我,将我的泪一次次逼出,那一夜未睡的憔悴的脸上写满担忧与慈爱:“孩子,好好检查!”

医院外的雨仍下个不停,父亲就这样站在雨中,站在那些软塌塌的枯叶上放声大哭。

我终于知道这是怎样的忧愁、怎样的父爱,才让一个男人不顾众人眼光,在得知女儿平安后放声大哭,让郁结在心中的不安与忧虑如一泻千里的江水般排遣……

“爸,爸……”

永远记得那个落着雨的冬天,父亲用他的“忧与爱”织成了布,做成了伞,挡住了一切风雨,只为了他的女儿。

【简评】

电影语言与叙说艺术

把此文推荐给报纸时,我写了这段话:“对于一个会写作,特别是会说故事的考生来说,再简单的生活事件也会演绎出精彩的文章。父亲陪女儿在雨中排队检查眼压的寻常事在小作者笔下渲染成一曲‘忧与爱’的动人篇章,就是最好的明证。”细细思量,此文不就是一部微型的文艺片,或日一部“微电影”的绝佳剧本么?本文的表现手法与电影的语言使用如出一辙。电影的基本表现手法为“蒙太奇”及音、画的剪辑与组合。本文与电影语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空镜头”与故事切入及环境铺设。“空镜头”又称“景物镜头”,在电影剧情展开前起着故事切入环境铺设的作用。表现为第1段,寥寥数笔,勾勒出萧瑟的冬景,交代医院这个特定环境,“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故事的悲情色调一下子铺展开来。

2.“跟镜头”与人物出场。“跟镜头”就是“跟拍”。文章第2节,这是怎样的“走”啊——动感极强,镜头跟着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走”,而读者的眼球又跟着人物“走”。又是寥寥数笔,意蕴无穷。“拽”“怏怏的走”“忧愁”,一对身陷忧愁又紧紧依赖的父女情态毕现。再以境喻人,妙不可言。

3.画外音与心理剖析。如第3节,3个问句,直逼人物内心深处,压缩了叙说的篇幅,与父亲忧心忡忡的画面相得益彰,又展现了画面所不能呈现的景致。再如第13节,为父亲的“哭”添上注释,起到串联情节的作用。

4.回放与情节的顺序处理。回放,即如电影中的回忆镜头,本文第4节,即如此。不仅完整了情节,更让情节富有变化与冲突的美感。

5.合成与叙事全景。如第6节,由于叙述角度的限制,把眼前实景与未亲眼所见的虚景融为一体,情节进一步丰满,情感进一步升华。

6.切换与文章转承。如第7节,交代完故事来龙去脉之后,轻轻将视角拉回现实。如第9节,再次切换到现实,且经前面的铺垫,剧情渐入佳境,渐到高潮。剧情在回忆与现实中交织进行,渐趋完整。

7.闪回与心理描写。“闪回”即插入人物突然出现的心理活动。如第8节,“我”突然认识到以前的固执,也起着完整剧情、推动剧情的作用。

8.留白与情节详略处理及其他。如第11节,“我”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接受检查的啊,自然要叙说,又自不必叙说。留给观众呗,留给读者呗,表现反而更有张力。

9.片尾“字幕”与文章结尾、主题及其他。文章的结尾,点题也好,深化主题也罢,总而言之,是文章的浓缩,是文章的灵魂。这个“字幕”不要也罢,要有必须如此动人。

此外,当然少不了特写,自不必说。

青年作家韩松落说,电影是压缩了时间。作文何尝不是压缩了时间?艺术都是相通的,作文,不妨从电影里找灵感。

上一篇:小学晨会课安全讲话稿下一篇:视同出口自产货物的具体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