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传递(10篇)
1.汇率传递 篇一
衡美物业传递温暖,传递爱
“我是周末带孩子在小区里玩时,看到健身器材„穿上衣服‟的,那一瞬间,心里暖暖的。健身器材上的小坐垫、小坐套都是手工缝制的,可能是小区里的热心人做的。虽然事情很小,但这小小的事情真的能给冬天增加些温暖。”昨日,记者联系到那位发微博的市民后,她说,当时自己想也没想,就发出个微博,希望把这小温暖传送给更多人。
记者依据该网友提供的信息,来到了位于南二环与翟营大街交口附近的凤凰城·玉兰苑小区。在小区7号楼附近有一片健身器材,大部分器材用手握持的部位都被套上了粉红色的布料。其中,四个有座的器材则被套上了座套。座套是由带有卡通图案的布料制成,前部用一条红绳绑在了器材上,大小合适。裹上了布料的健身器材摸起来柔软、温暖,不再冰手。
“自打裹上布之后,来这儿健身确实舒服了不少。”居住在小区7号楼的王女士说,她几乎每天都要下楼锻炼身体,但愈加寒冷的天气也使得她不愿多碰健身器材,有时还得戴上手套才行。“现在好了。虽然不算啥大事儿,但这心里确实挺暖和的。”王女士笑着说。
虽然只是几块柔软布料带来的温暖,但这也让一些市民“眼红”。来该小区看朋友的王鹏也留意到了健身器材的变化,“我家里也有老人,有时候正需要这些细节的关爱”,他希望自己小区里的健身器材也能“穿上衣服”。
找不到热心居民 衡美物业也开始传递“温暖”
据该小区衡美物业负责人管磊称,11月14日,衡美物业工作人员在日常巡逻时突然发现小区里原本光秃秃的健身器材上突然多出了几个座套。“咦?这是谁做的?”工作人员向正在健身的居民进行询问,可大家都说不知道是谁套上了座套。
“我们的一位可敬业主将健身器材上添置了自制的坐垫,用爱心温暖了冬日健身的人们……如果您是那位爱心人或知道他的信息请速与我们联系。”小区衡美物业还张贴出了《寻人启事》,可还是没人站出来。
“这些健身器材是去年夏天才安放在小区的,很有可能是一位长期锻炼的居民为器材套上了座套。”管磊分析说。
虽然衡美物业工作人员没能找到为健身器材缝制座套的热心人,不过热心居民的做法也再一次让他们受到了感动。15日,衡美物业工作人员找来了用于铺桌面的软布,将其裁剪成了20~30厘米长的布条,包裹在健身器材和小区单元门把手上。
2.汇率传递 篇二
关键词:汇率,OLS,需求价格弹性
2005年, 中国进行了汇率体制改革, 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如果按照2005年7月份每美元兑换8.2765元人民币的交易价格计算, 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已经达到31.48%。然而, 我国仍保持着巨大的贸易顺差, 国民经济依然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这一与传统汇率传导理论相悖的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本文意图在汇率对国民经济的传递效果方面寻找答案。
1 文献综述
汇率对经济的影响来自汇率的传递作用, 早在1987年, Krugman就指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 企业并不是完全的价格接受者, 汇率的变动不会完全反应在进出口价格的变动上[1]。Khundrakpam (2007) 认为, 汇率的波动性是影响其对物价传递效果的重要原因, 汇率的剧烈波动会降低汇率传递效果[2]。曹伟、倪克勤 (2009) 运用滚动回归分析方法表明,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传递效应总体呈现动态下降趋势, 且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的传递存在非对称性[3]。王琼、曹伟 (2008) 认为由于不同种类商品的汇率传递程度各不相同, 进口商品的组成将会影响总体物价的汇率传递[4]。曲昭光、吴东立 (2009) 阐述了垂直型产业内模式和中间产品占比较大的贸易结构对人民币汇率传递水平的影响, 通过古诺模型分析表明了贸易模式与不完全汇率传递的关系[5]。Devereux和Yetman (2010) 运用了1970~2007年的美国数据, 估计了美国的汇率传递。他们发现, 通货膨胀和传递之间有很强的非线性关系[6]。
2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2.1 模型的构建
汇率变动主要是通过影响进口价格进而影响国内物价水平的。假设以进口国货币表示的商品价格为Pd, 以出口国货币表示的商品价格为P, 直接标价法下 (单位外国货币可以兑换为若干本币) 两国汇率为e。则由购买力评价说得到:
根据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可做如下的求解:
利润最大化条件:
其中, Ed为需求价格弹性, 所以有
由上推出:
根据上述等式, 我们容易得知, 以本币表示的商品价格随汇率、边际成本及需求价格弹性的变化而变化。需求价格弹性主要受进口国当地需求状况的影响, 一般用进口国的GDP来衡量。
本文以上述理论模型为基础, 结合我国目前的经济特征, 将本文的实证模型设立如下:
其中, P表示我国的物价水平, FP表示国外综合物价水平, NEER表示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 GDP表示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值, M表示国内货币供给量。
2.2 数据处理
鉴于2005年以前我国汇率变动相对比较稳定, 本文选取2005年8月至2011年8月的月度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IMF《国际金融统计》及国研网《世界经济数据库》。
3 基于OLS模型的实证分析
将所选变量取自然对数, 建立具体的实证模型为:
为使时间序列趋于平稳, 防止伪回归问题, 本文先对各个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 我们采用常用的检验方法 (ADF) 来进行检验, 其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ADF检验可以看出:各变量序列均不为平稳序列, 但是经过一阶差分后各变量序列都在1%的临界值下趋于平稳。根据协整的基本定义, 如果时间序列的各个变量本身是d阶单整的, 则它们的线性组合可能是协整的, 进而可以对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
采用E-G检验, 我们取序列的滞后期为2, 分别作关于CPI、N EER、F P、GDP、M1的OLS回归方程, 并对各回归方程做基于回归残差的单位根检验, 以验证残差序列的平稳性, 结果如表2所示。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 CPI、FP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在5%临界值下拒绝原假设, GDP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在1%临界值下拒绝原假设, 即其残差序列是平稳的。说明各变量之间存在三个协整关系。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如下表所示: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 人民币汇率、GDP和货币供给显著影响国内物价水平。本文主要研究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的传递效果, 这里我们只给出各变量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回归方程: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实证研究, 我们可以看出, 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我国的国民经济存在负向关系, 即人民币汇率升值会使得国民经济下降。但是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我国物价水平的传递作用是不完全的, 人民币汇率每变动1个单位, 只会引起物价水平0.16个单位的变动, 传递程度微乎其微。这就很好地解释了我国目前汇率变动与国民经济变动相悖的现象。
我国的货币政策应更多地集中于调整利率、货币供给结构等多种宏观经济手段, 多管齐下, 同时加强建立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机制。由于汇率的价格传递不完全, 通过人民币升值来调节外部经济失衡, 效果不会显著。同理, 我们也不能过分依赖通过汇率变动来抑制通货膨胀。汇率问题本质上属于货币价格问题, 汇率的传递效应也可能受货币政策中的利率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之间的协调应是货币政策的重中之重, 结合适当的财政政策, 调整对内对外经济平衡, 促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Krugman Paul.Pricing to Market When the ExchangeRate Changes[M].Real-Financial Linkages among OpenEconomies, 1987.
[2]Khundrakpam, J.K..Economic Reforms and ExchangeRate Pass-through to Domestic Prices in India[R].BISWorking Papers, 2007.
[3]曹伟, 倪克勤.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不完全传递研究:理论及实证[J].金融研究, 2009 (6) .
[4]王琼, 曹伟.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口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基于细分商品层面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 2008 (7) .
[5]曲昭光, 吴东立.贸易模式与不完全汇率传递——基于扩展的古诺模型的解释[J].世界经济研究, 2009 (10) .
3.浅议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 篇三
关键词: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原因;我国政策意义
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影响的理论研究可谓历史悠久,传统的理论主要有以托马斯•孟为代表的“重商主义”,大卫•休谟提出的“价格—现金流动机制”,马歇尔的“弹性理论”,亚历山大的“吸收分析法”。随着各个国家之间对外贸易的不断增加,不断涌现出许多新理论和新方法,“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即是其中之一。
在传统理论中,贬值意味着以外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下降,以本币表示的进口价格上升,即认为汇率的传递是完全的,其传递系数为 1。这是假设各国厂商都不改变产品的价格时得出的结论。事实上,企业会对产品价格做出调整,所以汇率的波动不会完全传递为价格波动,即大多数情况下,其传递系数小于 1。例如,摩非特研究美国 1967—1987 年的状况,得出进口价格传递系数为 35%—55%之间,而出口价格传递系数为 10%—20%之间。可见,出口价格的传递系数要小于进口价格的传递系数。因此,通过货币贬值达到促进出口的目的是十分有限的,而且由于进口价格的传递系数和出口价格的传递系数存在较大差距,所以促进出口的作用将不及抑制进口的作用那么明显。这种情况,引起了经济学家的关注,从而开始了对汇率不完全传递问题的研究,并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来解释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原因,这就是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总的来说,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完全竞争、产业组织
美国经济学家多恩•布什和克鲁格曼等从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和产业组织的角度来解释汇率的不完全传递。他们认为传统的汇率传递理论以世界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进出口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制定者为前提,当汇率发生波动,则会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同等波动。然而在现实世界中,世界市场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完全竞争的,大部分贸易产品是差异性产品。即便是同类产品,其特色、品牌等产品的差异性也会给进出口商一定的垄断权利,从而成为定价者。因此,当货币贬值时,国外出口商并不立刻调整其出口产品的价格,而是根据市场上产品需求价格弹性来制定不同的价格。
产业组织因素也会影响汇率的传递,这些因素包括:市场集中程度、产品的同质性和替代程度等。一般来说,市场集中程度越高,厂商的垄断势力就越强,汇率的传递系数就越低。产品越具有相似性,产品的可替代程度就越高,厂商的垄断力量越小,汇率的传递系数就越大。
二、沉淀成本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从供给的角度分析了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原因,建立了沉淀成本模型,该模型认为,“出口商为了开拓国外市场,必须将一部分资源用于使产品适应外国市场,开发市场,建立销售网络,通常还要针对外国人的需求开发生产能力”,这部分资源一旦投入,便在一段时间内沉淀下来成为沉淀成本,因为厂商不能轻而易举地廉价出售他的资产,不管是无形资产抑或是有形资产。由于沉淀成本的不可逆转性,使得贸易对汇率的变动相当不敏感,只要其产品的价格能弥补可变成本,厂商仍然会向该市场出售产品而不会轻易退出。
从动态角度来看,当存在沉淀成本时,厂商会对未来利润的贴现值与当前的利润进行比较然后做出决策。同时,在一个不稳定的环境中,厂商不愿对汇率做出反应,但一旦厂商最终做出反应后,他们也不愿轻易改变决策。这就导致“回滞”现象的发生,即如果汇率变动幅度很大,即使是暂时的,也会对进口价格产生持久的效应。
三、市场份额
美国经济学家弗路特和克兰帕尔从市场份额的角度研究了汇率的传递问题。他们认为由于当代的大多数企业以追求市场份额的扩大作为经营目标,价格策略的制定就要服从市场份额扩大的要求。因此,对未来汇率的预期会影响厂商目前的定价策略。
对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我国目前的进口品市场通常处于国外企业具有比较性优势的非竞争市场,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系数小于1。这也意味着通过汇率变动来影响进口效用有限。在泰勒原则下,保持一个低的通货膨胀环境可以抑制进口企业的定价能力。因此潜在的政策意义在于,可以通过保持一个低的通货膨胀环境来实现对国内消费者的保护而不是设置贸易壁垒的方式。而对于我国的出口品来说,由于人民币并不是通用的结算货币,因此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出口品并不是由本国货币定价,通常会选用国际通用可兑换货币或购买国货币定价,人民币升值或贬值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出口品价格的上升或下降。那么汇率政策通过影响出口从而影响整个国际收支的效应不会达到产生完全传递效应时的理想效果。当汇率在一定幅度波动时,出口企业可能因为沉淀成本的存在而采取观望的态度,即不进入也不退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流的影响会存在滞后效应。汇率变动对价格的不完全传递效应的存在对我国制定汇率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4.外汇与汇率教案 篇四
第一节:外汇
一、外汇的概念
外汇(foreign exchange)是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能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具体地说,一种外币资产成为外汇有三个条件:
第一,自由兑换性
第二,普遍接受性
第三,可偿性
我国《外汇管理条例》中规定外汇的具体范围包括:
(1)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
(2)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
(4)特别提款权(特别提款权是一种人造货币,它的含义我们将在后面介绍。)欧元;(5)
其他外汇资产。
二、外汇的种类
自由外汇指无需经货币发行国批准,可以随时动用、自由兑换或用于对第三者支付的外汇。
1、美元
United States Dollar——US$
2、欧元
EURO——E
3、日元
Japanese
Yen——J¥
4、英镑
Pound
Stdeling——£
5、瑞士法郎 Swiss Franc——SF
6、港币
Hong
Kong Dollar——HK$ 有限自由外汇
是指未经货币发行国批准,不能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或对第三者支付的外汇。
三、外汇的功能
国际计价和结算手段 国际支付手段 国际储备手段 国际干预手段 第二节:汇率
一、汇率概述
所谓汇率(exchange rate),就是指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相对价格。
二、汇率标价方法
汇率的表达方式有两种。其一是固定外国货币的单位数量,以本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外国货币的价格,称为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另一种标价方式是固定本国货币的单位数量,以外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本国货币价格,从而间接地表示出外国货币的本国价格,称为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
将一国货 币 币值 的 提 高 称 为 升 值(appreciation),一 国 货 币 币
值 的 降 低 可 称 为贬 值(depreciation)。
三、汇率种类
(1)固定汇率(fixed exchange rate)和浮动汇率(floating exchange rate)。(2)单一汇率(single exchange rate)与复汇率(multiple exchange rate)。(3)实际汇率(real exchange rate)和有效汇率(effective exchange rate)。
实际汇率是名义汇率用两国价格水平调整后的汇率,即外国商品与本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反映了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有效汇率是指某 种加权平均汇率。以贸易比重为权数的有效汇率所反映的是一国货币汇率在国际贸易中的总体竞争力和总体波动幅度。
第三节: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一、经济增长水平差异
经济增长水平差异是影响汇率的长期因素。经济发展状况对汇率影响的重要性和多重性。
二、国际收支状况
影响汇率变化的短期因素。
三、通货膨胀水平差异
通货膨胀是影响汇率变化的长期因素。物价变动影响汇率的传导机制。分析物价变动的经济指标和分析方法。
四、利率差异
利率是影响汇率变化的短期因素。利率影响汇率的创导机制。
五、国家干预
国家干预并非仅是一个短期因素 要看大国干预还是小国干预 主要看干预的有效性
重大的汇率干预通常由相关国家协调好共同干预
六、政治影响
七、心理预期
心理预期是影响汇率变动的重要因素,因为所有的外汇交易最终要由人来操作。人要受心理预期影响(对汇率下一步走势的判断)
心理趋同态势的形成与影响 消息和谣言对市场的影响
八、投机因素
市场内部投机因素变化对汇率有重要影响。主要研究市场短期供求变化对汇率的影响 原理与案例
第四节:汇率风险及其管理
一、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是指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由于汇率变动给交易各方带来的意外损失或收益。国际企业的全部活动中人们习惯把由于汇率波动给经营活动过程带来的风险称作交易风险;把经营活动的结果遇到的风险称作会计风险;把预期经营收益的风险称作经营风险。
二、汇率风险的管理
5.汇率变动影响股市 篇五
从短期看,主要是汇率变动预期导致投机性热钱流动,影响股市资金供给和市场利率水平,从而对包括股票在内的资产价格产生同向作用。目前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如果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之前升至5:1,则进入中国股市的外国资金仅此一项就能实现10.6%的年复利。
但由于我国实行严厉资本管制,国外资本要想大规模进入中国进行汇率投机并不容易,即便通过不合法渠道进来后也还有若干备选手段可以限制其活动(比如提高交易费用、开征短期资本利得税等)。从历史上看,一个国家出现资产泡沫,本国人贡献最大,正所谓日本地产是日本人炒高的、郁金香泡沫是荷兰人吹大的。对于当前的中国市场而言,仅仅是一个外资进入的`概念就已经能吸引足够多的内资把股市抬起来了。
有趣的是,当我们说汇率预期对股市产生短期效应的时候,这里的“短期”并不确切,其持续时间长短还取决于汇率变动的方式。如果不存在政府干预,市场汇率调整通常会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相对稳定水平(甚至超调),此时有关汇率变动的想象空间完全消失,股市也随即趋向稳定。在实行外汇管制且汇率错误定价程度较大的国家,政府可能出于稳定宏观经济的考虑,并不愿意采用一步到位的方式重估币值,反而会刺激市场不断产生进一步的重估预期,导致股市在较长时间内大幅震荡。
汇率变动对股市的中长期影响可以从几个层面展开分析。
从微观层面看,汇率变动可能对部分上市公司业绩及财务数据产生直接的影响。这又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由于记账货币的原因导致的账面数据变动。比如说,若人民币升值,则以美元表示的每股净资产、每股利润等均会上涨,从而改善财务数据状况。第二种情况涉及上市公司的进出口成本变动。若人民币升值,则以人民币计算的进口成本会下降;出口品外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以本币计算的收入也会减少(或者直接导致外国需求减少)。
研究发现,美国的银行、保险、生物科技、半导体、投资品、消费周期性、制造业等上市公司股价走势与美元汇率之间保持同向关系,而能源、石油、钢铁类上市公司股价走势与美元汇率呈反向关系。其中道理也很简单,前者是美国的优势行业,而后者则为非优势行业。
6.银行汇率风险案例 篇六
某企业从A银行贷款一笔日元,金额为10亿日元,期限5年,利率为固定利率6.25%。付息日为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12月20日提款,12月20日到期一次性归还本金。企业提款后,将日元换成美元,用于采购生产设备,产品出口后获得美元收入。
从以上情况看,企业这笔日元贷款存在汇率风险。企业借的是日元,用的是美元,收到的货款也是美元。而在偿付利息和到期一次性归还本金时,企业都需要将美元换成日元。如果日元升值、美元贬值,那么企业需要用更多的美元来换成日元还款,直接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成本。
7.汇率传递 篇七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0年后外汇储备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截至2007年, 我国外汇储备达到15282.49亿美元。与此同时, 消费物价指数自2006年底开始抬升, 2008年1月至6月, 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分别达到7.1、8.7、8.3、8.5、7.7、7.1。面对高额的外汇储备和高企的CPI指数, 不少人指出外汇储备可能导致物价上涨, 学者们对此也进行了研究。第一种观点认为外汇储备对物价影响很大, 方先明等 (2006) 利用中国2001第1季度到2005第2季度的数据研究后认为外汇储备增加具有明显的通货膨胀效应, 黄新飞、舒元 (2007) 采用中国季度数据, 运用协整和ECM、方差分解等方法发现外汇储备是影响长期通货膨胀最重要的因素。第二种观点认为外汇储备对物价有影响但程度较小, 封建强、袁林 (2006) 认为短期内外汇储备变动与物价变动没有相关关系, 长期内, 外汇储备增加会扩大货币投放, 从而引起物价上涨, 刘荣茂 (2005) 认为1981~1996外汇储备变动不是通货膨胀波动的原因, 而2003年1月到2004年6月, 我国的外汇储备变动与通货膨胀是弱相关, 周浩、朱启贵 (2006) 运用年度数据认为外汇储备与物价指数存在正相关关系, 长期存在均衡关系, 但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对一般物价指数上涨的直接影响程度较小。第三种观点认为几乎没有影响, 王传纶、阎先东 (1998) 通过研究得出, 外汇储备和物价指数不存在相关关系, 戴根有 (1995) 分析指出, 外汇储备高速增长与高物价指数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王珍 (2006) 认为, 实践中由于央行的干预和不完全的市场机制, 使得我国外汇储备变动与物价变动之间的动态均衡在短期内不存在, 在长期内, 他们之间也不存在直接的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
以上研究都没有引入汇率因素, 由于汇率的改变可能引起外汇储备的增长, 外汇储备增长通过货币供应增长影响物价水平, 因此, 本文在研究中加入汇率, 可以达到以下目的:一是检验汇率是否影响我国的通货膨胀, 即是否存在汇率的价格传递效应;二是如果存在汇率价格传递效应, 检验其是否通过外汇储备增长影响物价水平, 如果不是, 那么汇率可能通过供给成本的变化对物价水平影响。因此, 这一研究能证实汇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途径。文章第二部分析了外汇储备增长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 认为此机制的假设条件在我国并不成立;第三部分是实证分析, VAR模型表明汇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很大, 但外汇储备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不大, 这说明我国存在汇率的价格传递效应, 但汇率不是通过外汇储备这一途径影响价格水平;第四部分给出结论和一些政策建议。
1 汇率通过外汇储备作用于通货膨胀的机理
理论上分析汇率通过货币供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为两个过程, 第一个过程是汇率影响外汇储备进而影响货币供应的过程;第二个过程是货币供应对物价的影响。先看第一过程。为了更清晰地分析汇率如何影响货币供应, 我们重新整理了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表1) , 根据会计核算恒等式有:⑧= (①-②) + (③-④) + (⑤-⑥) + (⑦-⑨) , 即:H=NFA+FDC+GDC+OT, 其中H为基础货币, NFA为中央银行国外净资产 (包括外汇储备、黄金、对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的债权) , GDC为国内信贷中中央银行持有的国债, FDC为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等, OT表示中央银行其他以放款、证券投放等形式进行货币投放的项目。外汇储备属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部分, 如果汇率变化导致本币贬值, 进出口和资本流入均可能增加, 外汇储备增加, 会引致国外净资产NFA的增加, 形成外汇占款, 基础货币H会线性增加, 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 成倍增加货币供应量, 即有:M=k×H=k× (NFA+FDC+GDC+OT) , 其中M为货币供应量, k为货币乘数, k×NFA是由外汇储备引起的货币供应量, k× (FDC+GDC+OT) 为国内货币供应量。
第二过程要利用货币数量论公式, 将一国国际收支的动态变化过程分为国际收支平衡阶段和国际收支盈余阶段, 在国际收支平衡阶段, 根据费雪方程式有:
P0=M0V0/Y0 (1)
式⑴中P0、MO、VO、Y0分别为物价水平、货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和社会总产出, 由 (1) 式可知, 物价水平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和社会总产出的函数。
在国际收支盈余阶段, 设国际收支顺差余额为△f1, 此时外汇储备f1为初期的外汇储备f0和△f1之和, 即f1=f0+△f1, 设此时直接标价法的名义汇率为E1, 则货币供应量被动增加k·△f1·E1, 若新增外汇占款以比率r注入商品和劳务市场, 由此形成物价上涨压力的外汇占款为r (k·△f1·E1) , 而流入金融市场的新增外汇占款比率为 (1-r) , 即有
P1= (M0+rk△f1E1) V1/Y1 (2)
(2) 式- (1) 式可得
P1= (rk△f1E1) V1/Y1+M0 (V1/Y1-V0/Y0) (3)
式 (3) 中△P1=P1 P0为新增外汇占款引起的物价水平变化, 进一步假定货币流通速度保持不变 (V1=V0) , 且不存在外部冲击 (Y1=Y0) , 则有
P1= (rk△f1E1) V0/Y0 (4)
式 (4) 表明, 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外汇储备增长会增加货币供应, 进而导致需求增加, 在供给不能快速增加的情况下, 必然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 这也是众多学者认为外汇储备增长会引起物价上涨的理论依据。然而式 (3) 到式 (4) 的假设在我国并不完全成立,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GDP一直在快速增长, 同时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也在不断下降, 因而M0 (V1/Y1-V0/Y0) 必然会变小, 这样在外汇储备增加时, 通货膨胀会小于理论预测值。即使按照式 (4) , 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还有流入商品和劳务市场的外汇占款比率r, 人民币汇率E1及货币乘数k的影响。显然,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人民币汇率E1可能会变小 (事实上自我国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 人民币的升值趋势一直未变) , 从而以美元表示的外汇储备换算成人民币后数值变小了, 这也是目前理论界和我国政府最担心的事情。另外, 汇率直接影响了进出口, 从而影响了外汇储备增加量△f1, 理论推导的强假设忽视了这些影响因素而认为汇率会影响外汇储备增长从而引起物价上涨显然有失偏颇。
仔细分析以上两个过程, 我国的实际情况也不支持汇率通过外汇储备增长引发通货膨胀这一途径: (1) 外汇储备的变化会引起中央银行的反应, 从而外汇储备不可能对货币供应产生一对一的影响。从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来看, 人民币发行有4个渠道:财政渠道、银行信贷渠道、外汇占款渠道和其他渠道。随着外汇占款的增加, 央行可减少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和国家财政的贷款, 对过度的外汇占款进行对冲, 相应的货币供应增长速度下降了。 (2) 即使货币供应量增加了, 也不一定会引起通货膨胀。在经济转轨时期, 由于住房、医疗、教育等改革的实行, 增加了反应终端的企业和居民对未来前景的不确定性, 使得居民减少消费, 增加储蓄, 而不是马上进行消费和投资, 高储蓄使现金在基础货币中所占的比率下降, 放缓了货币流通速度, 更多的货币发挥的是价值储藏功能而不是流通手段功能, 导致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 降低了物价上涨的幅度; (3) 外汇储备所形成的货币在不同群体中的分配情况。如果外汇储备所形成的货币主要在外资企业中不用于投资, 没有形成大多数居民的实际收入, 当然不会引起需求的快速增加, 也就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升。如孔立平等 (2008) 认为, 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等净债权的减少影响了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大多数职工工资水平的提高, 从而抑制了物价的上涨。外贸部门就业人数比重较小, 这些部门职工工资收入的提高对全国物价的影响不大, 况且这些外汇收入中有很大部分归外商所有, 职工只赚取少量的劳动报酬。因此, 该部门收入增加对职工工资的提高影响较小, 对总体物价水平的影响就更小; (4) 在市场经济制度未完全确立之前, 价格管制是控制过量货币常用的政策, 我国物价仍受到一定程度的约束, 过多投放的货币量并不能完全由物价上涨来体现。
从经济事实来看, 自1994年以来, 虽然因外汇占款增加了基础货币的投放, 基础货币的投放引起了货币供应量成倍的放大, 但期间并没有出现物价暴涨。主要原因是中央银行通过减少对金融机构、政府及非金融机构的债权来抵消外汇储备增长对增加货币投放的压力, 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等方式来回笼货币。如方先明等 (2006) 认为, 尽管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加产生了明显的通货膨胀效应, 但中国人民银行采取的货币冲销政策在总体上是有效的, 有利于削弱外汇储备增加的通货膨胀效应。王珍 (2006) 也认为, 由于中央银行实施提高利率、改变资产负债结构、发行央行票据和提高准备金率等措施, 外汇储备的增长对物价上涨并没有形成太大的压力。这一事实说明外汇储备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不是投入和产出的简单关系, 其内部作用过程比较复杂, 具体的结论还可以通过实证检验来判断。
2 实证分析
2.1 模型选择
VAR模型被认为描述变量间动态关系的一种实用的方法, 能够用来确定一个基本的经济冲击给其他经济变量带来多大的影响。一般的模型只是描述应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 VAR则考虑了模型中各变量的相互作用。除了汇率可能通过外汇储备影响货币供应和通货膨胀以外, 通货膨胀也会影响实际汇率水平和利率水平, 从而引起进出口变化和国际资本流动, 进而影响外汇储备和汇率的变化。同时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影响货币市场利率, 同样会影响资本的流入和流出, 进而导致外汇储备和汇率的变化。因此, 为描述汇率、外汇储备增长与通货膨胀的作用过程, VAR模型是合适的, 使用其他的单方程模型可能会存在模型误设。一般的k个内生变量的l阶无约束VAR模型 (记为VAR (l) ) 具有如下形式:
yt=A0+A1yt-1+A2yt-2+…+Alyt-l+εt, t=1, 2, …, T (5)
其中, yt是一k维向量, A0, A1, …, Al是系数矩阵, εt是k维扰动向量, 且不存在自相关。VAR模型的系数通常很难解释, 一般通过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来推断VAR的内涵, 同时可以利用预测误差方差分解, 了解各因素对通货膨胀的贡献。
2.2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根据汇率→外汇储备→货币供给→物价水平的作用机理, 选择实际有效汇率指数 (reer) 、消费价格指数 (p) 、广义货币供应量 (m) 、外汇储备 (f) 作为实证分析的变量。实际有效汇率是加权汇率 (以贸易额比重为权数) , 较双边汇率 (如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能更为有效地揭示汇率的真实变动对物价水平变动的影响;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整体物价水平变化即通货膨胀的代表指标之一;广义货币相对比较稳定, 且价格水平主要跟广义货币有关。
采用1996年1月至2008年9月的月度数据进行计量分析, 数据来源于国际清算银行网站 (www.bis.org, 2000年=100) 和中经网 (http://db.cei.gov.cn) 。月度定基比消费价格指数CPI以1995年12月为基期算出, 由于外汇储备是用美元表示的, 用当期平均汇率将其折算成本币形式。所有变量取对数以降低方差, 同时对数取差分就是增长率, 具有很好的经济含义。变量取对数和差分分别在其前加l和d表示。如lm表示货币供应、dlm表示lm的差分。
2.3 单位根检验和模型滞后长度选择
VAR模型要求各变量是平稳的, 需要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当VAR模型中的变量全都存在单位根时, 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协整, 尽管可用VAR建模, 但因省略了误差修正项, 可能存在误设而不是最好的选择, 因此存在协整关系时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否则用这些变量的差分构建VAR模型。表2给出了ADF方法下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所有变量的水平形式非平稳, 但一阶差分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皆为平稳的, 故这些变量为I (1) 序列。
注:检验形式中C、T、K分别表示检验模型中的常数项、时间趋势和滞后阶;***表示在1%水平下显著。
接下来用Johansen的极大似然法判断是否存在协整, 协整关系是否存在的滞后长度选择基于AIC、LR、FPE等准则在VAR模型的基础上确定。经检验, 根据LR准则选择最优的滞后长度为8, 而根据AIC、FPE选择的滞后长度为2, 不管是选择滞后长度为2还是8, 变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因此, 本文最终根据LR准则用这些变量的差分构建VAR (2) 模型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根据残差是否存在自相关、正态性和稳定性确定模型的最终形式。
2.4 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
采用正交化方法和Cholesky分解技术, 脉冲响应函数反映了一单位信息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VAR模型中各变量的排序可能影响到它们度量的效应, 一般地, 预期不会或很少对其他变量产生影响的变量应该放到最后。考虑到汇率变化→外汇储备增长→货币供应增长→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 确定各变量差分在VAR模型中的次序dlreer、dlf、dlm、dlp, 从而在式 (5) 中设定yt= (dlreert dlft dlmt dlpt) ′。使用Eviews5.1对所建立的VAR (2) 进行估计, 分别得到通货膨胀对自变量单位Cholesky正向冲击的响应图1和累积响应图2:
从图1可以看出, 汇率变化、外汇储备增长、货币供应增长、通货膨胀自身对通货膨胀的最大冲击发生在第1期、第4期、第2期和第1期, 响应大小存在明显差异, 通货膨胀对来自汇率变化冲击的最大响应为0.42%, 通货膨胀对来自外汇储备增长冲击的最大响应为0.09%, 对来自货币供应增长冲击的最大响应为0.23%, 对自身的最大响应为0.60%。汇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先快速下降, 最后为零。外汇储备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先增加, 后逐渐下降, 长期趋于零。通货膨胀对来自外汇储备冲击的最大响应值出现的时间比较长, 最大响应值也比较小。
图2表明, 通货膨胀对来自汇率变化、外汇储备增长、货币供应增长和自身冲击的最大累积响应值出现在第1期、第12期、第3期和第2期, 分别为0.42%、0.43%、0.44%、0.98%, 累积响应的稳定值出现在4月, 1年 (12期) , 5月和5个月后, 分别为0.3%、0.43%、0.34%、0.78%, 不管从响应时间还是响应程度来看, 累积响应图说明了通货膨胀受自身和汇率的冲击敏感性最强, 而受外汇储备增长的影响最小。
以上说明了外汇储备增长、货币供应增长对通货膨胀有正的影响, 此影响相比汇率变化和通货膨胀自身要小得多。接下来通过求解扰动项预测误差方差的贡献度, 了解各因素对通货膨胀的相对冲击大小, 通货膨胀的方差分解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 汇率变化是除通货膨胀自身外影响通货膨胀的最重要的因素, 解释了22.4%的通货膨胀变动, 通货膨胀自身解释了其变动的63.5%, 外汇储备增长和货币供应增长对通货膨胀的解释力度均较小, 分别解释了通货膨胀的3.4%和10.6%。
2.5 因果检验
表4给出了变量1不是变量2的Granger原因的检验结果 (表格内数值为相伴概率) 。至少从因果关系的意义上看, 外汇储备增长不是货币供应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原因, 但货币供应增长是通货膨胀的原因。非因果性检验说明外汇储备增长不能引起货币供应增长, 不会引起通货膨胀, 这与上面的实证结果是一致的, 外汇储备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力度很小。同时,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 通货膨胀和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互为因果关系。
3 结论及启示
开放经济条件下, 汇率不能通过外汇储备增长这一途径影响通货膨胀。实证分析表明, 外汇储备增长不是通货膨胀的原因, 但是汇率确实能够影响通货膨胀, 且影响程度较大, 这说明我国经济波动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经济的干扰, 汇率可能通过改变进口成本的形式对我国的物价水平产生影响。虽然我国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货币冲销政策吸收因外汇占款而增加的基础货币, 削弱外汇储备增加的通货膨胀效应。但是随着外汇占款的快速增加, 央行对冲操作余地可能会越来越小, 且会限制央行独立性货币政策的实施, 影响到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并加剧未来的通货膨胀。因此, 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汇率制度的弹性, 改革现有的结售汇制度, 减缓通货膨胀的压力, 增加货币政策操作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方先明, 裴平, 张谊浩.外汇储备增加的通货膨胀效应和货币冲销政策的有效性———基于中国统计数据的实证检验[J].金融研究, 2006, (7)
[2].孔立平, 朱志国.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对物价水平的影响[J].经济与管理, 2008, (4)
[3].王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与物价波动的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 2006, (7)
[4].封建强, 袁林.我国外汇储备增长与物价波动研究[J].经济科学, 2006, (6)
[5].戴根有.我国的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J].战略与管理, 1995, (5)
[6].黄新飞, 舒元.基于VAR模型的FDI与中国通货膨胀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 2007, (10)
[7].刘荣茂, 我国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1)
[8].周浩, 朱启贵.外汇储备快速增加与物价指数变动[J].财经科学, 2006, (6)
8.汇率传递 篇八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8
火炬传递,一起来,更精彩--观亚运火炬传递心得
在亚运会正式开幕前,今天可以算是大学城最精彩,最令人振奋的一天了!今天是亚运火炬传递的最后一天,而且选择了大学城作为传递圣火的地方。这对大学生们来说是难得的一个机会,同时我们可以一睹各个亚运火炬手的风采。所以很多同学都很早就霸好了最佳位置,只为了一睹心里仰慕的火炬手的风采!
当时的场面可以说是十分震撼,路两旁的围栏边站满了观众,同学们手上都拿着国旗和亚运会会旗热情的挥舞着。虽然还没有到亚运,但同学们对亚运的喜庆情绪却已经十分的高涨!
在站岗时,我也受到很多来自大学城外的同学和游客的问路。我知道他们也是来观看火炬传递的精彩场面,一起分享亚运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不想错过这难道一遇的机会!我相信在接下来亚运会的期间,我们将会分享到更多亚运带来的精彩!
观亚运火炬传递心得
2今天亚运火炬传到了大学城,同学们都格外的兴奋,早早就到外环路去等待火炬手的到来。我的心情也格外的激动,早早就上岗,希望我能为同学们提供有关火炬传递的信息。同学们问的最多的就是在大学城有哪些明星参与传递火炬,在哪里传递,什么时候开始等等。我耐心的同每一个有疑问的同学讲,直到对方露出满意的微笑。最后一句简单的“谢谢”可以让我的心温暖好一段时间,为他们服务的感觉好好。
说心里话,每次站岗都有点辛苦,但只要我看到周围人们的笑容,顷刻间我所有的疲惫都会消失,心情也极其的舒畅,我喜欢微笑,所以给我一个微笑就是对我工作的最大支持。
志愿服务,就是我的工作。我知道在服务中,我不仅代表着中国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也展现了广州甚至是中国的风采。所以我会好好表现自己,不会让领导失望。我很荣幸能在广州亚运会上献上我的一份力量,并且让自己懂得了很多知识。另外让我还感到荣幸的是在服务过程中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志愿者朋友、各个行业的精英分子和一些外国的朋友。感谢广州亚运会!
在做志愿者的日子里,很快乐,也很充实。想到自己能为这么多行人指路,提供服务和帮助就兴奋。这也印证了那句话----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文 章来源9.汇率的毕业论文 篇九
摘要:中国汇率改革以来人们币基本都是出于升值的状态,在过去六年时间中人们币的升值给中国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同时面对西方国家的各种压力,人民币非合理的升值和升值预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随着欧债危机的加深,美元地位得到加强,人民币有走弱的趋势,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形成对中国经济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中国应借此机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 改革
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背景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一直与中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相随。自中国经常账户从负值变为正数开始,到如今外汇储备超过日本成为外汇储备第一的国家。外汇储备的快速积累成为人民币升值的最大的原因。
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发展历程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历史进行梳理,可以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分为3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94~,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二)第二阶段:~,实行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
(三)第三阶段:20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解,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三、汇率改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 积极影响
(1)有利于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
汇率改革,是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迈向市场化的关键一步,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根本保障,是深化经济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建设性举措。
(2)有利于增加进口产品
人民币的升值会降低进口品的成本,增加国内消费者对进口的需求。我国原材料和能源相对匮乏,这种改变使我国企业在进口原材料和能源上成本降低,减轻企业的成本负担,提升企业的赢利能力。
(3)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长期以来,产品优势仅仅体现在价格上,此次人民币汇率调整,将有利于我们加快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提升产品附加值,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长期以来的“打工者”形象。
(4)有利于缓和贸易摩擦
我国巨额的贸易顺差,使得以美日为首的利益集团频频攻击我国的汇率政策,并以此对我国实行经济制裁。人民币适当升值,有利于缓和与各贸易伙伴的关系,减少贸易摩擦与经济纠纷。
2. 消极影响
(1)外汇资产遭受损失
在汇率调整后,面临着外汇储备缩水的问题,汇兑损失是相当庞大的。而且我国外汇储备以如此惊人的速度增加,其原因在于其中许多投机性热钱的流入,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可能造成外汇资产的更多损失。
(2) 部分出口行业遭受冲击
以初级产品及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行业中的企业,升值所带来的影响可能是毁灭性的。由于我国GDP 就业弹性的持续降低,我国已经很难通过GDP 的增长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会加速就业形势的恶化。
(3)金融体系运行风险加大
我国的金融体系还不完善,面对完全开放的国际金融市场,汇率的波动直接影响到国内宏观经济和行业发展的状况。随着汇率改革的不断深入,汇率波动对商业银行的.本外币资产将造成直接冲击,并增加对外贸企业的贷款风险,而人民币资产配置低效等问题也将越发明显。
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央行外汇储备资产汇兑损失也浮出水面。
四、欧债危机中的人民币贬值预期
近期随着欧债危机的不断深化,市场对欧元担心进而是恐慌性的失望,令美元又恢复了强势地位。
国内外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短期贬值预期的互相作用,在打消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的同时,也可能让人民币真正进入贬值通道,贬值预期一旦形成,将导致资本外流,更强的贬值预期导致更多的资本外流,导致中国经济硬着陆风险加大,再结合国外复杂的金融环境以及美元的进一步强势,对中国经济信心不足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人民币的进一步贬值,而以前贬值所能带来的对出口的利好,也因为糟糕的外需而无法起到应有的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
五、进一步完善汇率机制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目标为“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完善汇率机制优先, 也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渐进性原则的要求和体现。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中国自主的选择, 必须充分考虑中国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 避免汇率大幅波动。中国的汇率改革应坚持自主、渐进、可控的原则,根据市场状况及国家战略和宏观调控的需要逐步推进汇改。坚持市场化的改革取向: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波动的参照体系以及汇率波动的幅度。显而易见, 如果没有一个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 任何调整汇率水平的决策, 无论是汇率升值或者贬值, 都因缺乏足够的市场支持而成为主观臆断。
参考文献:
1.武玲玲.从日元升值看人民币汇率改革.经济与管理
2.张茉楠.对人民币跌停不必过度担忧.经济参考报/.12.6
3.曹维.利益集团博弈分析.经济经纬
10.汇率传递 篇十
一、汇率决定理论发展
(一) 购买力平价理论
追溯到16世纪, 以西班牙萨拉门卡学院为代表的汇率和价格关系理论在解释汇率的行为众多理论之中占据这主导地位。直到1918年, 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 (Cassel) 提出“购买力平价”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简称PPP) , 购买力平价的推导来自于一价定律, 而一价定律的基础就是商品市场套利原则。一价定律即可以表示为P=S*P (F) 。汇率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内容:汇率等于两国价格水平之比。采用直接标价法时, 用本国物价除以外国物价。
20世纪80年代后期, 弗伦克采用70年代浮动汇率数据发现短期购买力平价不成立。290年代中后期, 研究表明长期购买力平价成立, 实际汇率的复归至均衡水平的时间期限收到信息成本、运输成本等影响时间较长, 并且呈现非线性的均值复归。
(二) 汇率决定的货币主义模型
汇率决定货币主义模型包括柔性价格货币模型 (FLPM) 和粘性价格货币模型。FLPM认为本国货币供给相对于外国货币存量的增加会导致本币贬值。然而在上文的论述中, 短期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并不成立, 多恩布什引入无抵补利率, 允许名义汇率短期超调于长期购买力平价, 提出了粘性价格货币模型。其特点在于超调货币冲击前, 经济处于均衡状态, 当局增加货币供给, 在基本假设下, 价格水平必然上升, 也将出现新的经济平衡。因为价格是粘性的, 即期汇率上升以抵抗货币冲击平衡货币市场, 本国利率下降, 出现利差, 市场预期本币处事贬值后将进一步贬值。汇率超调购买力平价。本币的贬值和利率的下降会刺激国内产出, 国内价格水平将会上升, 最后汇率回到长期均衡水平。
(三) 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平衡模型
20世纪80年代考利等人提出的资产组合平衡模型 (PBM) 对货币主义进行了修正, 将风险报酬引入到无抵补利率平价条件中。汇率是由本国资产和外国资产的供给和需求决定, 而不仅仅由货币市场的供需决定。汇率是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的主要决定因素。经常项目的盈余, 表示本国净持有外国资产增加, 影响财富水平, 从而影响资产需求, 从而影响汇率水平。因此, PBM是围绕资本市场、经常项目、价格水平和资产积累率的汇率调整动态模型。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
1991年4月9日起, 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1994年, 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 第二次汇率并轨, 自此我国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汇率的一定范围内浮动, 自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 我国实行的一直是稳定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政策。2005年7月21日起, 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三、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
(一) 人民币汇率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方向变动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意味着国内通货膨胀会上升, 长期汇率取决于全球平价理论也即各国物价水平, 从长期来看本币会贬值。根据短期汇率决定论看因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本国财富增长需求也增长, 进口增加, 对外币的需求也增加, 本币贬值。不管从长期来看还是短期来看, 经济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汇率上升。
(二) 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储备反方向变动
因为我国拥有美国的大量外汇储备, 如果美国国内发生通货膨胀, 我国的债券资产贬值, 意味着我国的财富转向美国。因此, 央行会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运行在较低的水平上, 引导资本流出控制损失。例如, 按照今日的汇率水平对算, 若美国不能向本国偿还本金或因美元贬值证券贬值, 每损失一单位美元即损失了6.2893单位人民币, 若今日汇率没有保持在较低水平, 则会损失更多。
(三) 人民币汇率与国际收支差额反方向变动
如果我国处于顺差状态, 出口大于进口, 外国投资者需要大量的人民币用于进口本国的货物, 则人民币供不应求, 人民币升值, 即人民币汇率下降;如果处于逆差状态, 出口小于进口, 外国投资者对人民币的需求不是那么强烈, 相反我国对外国货币需求强烈, 则人民币贬值, 即人民币汇率上升。
四、政策建议
我国经济增长人民币也适当的升值了来到了6.2893。并没有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贬值。这是因为防止美元贬值。这是实际操作中面对升值压力不得已要违背经济理论迫使人民币升值来控制损失、防范风险。经济, 金融紧密相连, 在做任何一个经济政策之前, 都要充分考虑可能对汇率或利率的影响, 应尽力保持其稳定。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汇率持续小幅的下浮或不定期阶段性较大幅度调整, 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获得出口增长, 改善贸易收支和增加外汇储备。目前, 我们仍处于人均收入较低的水平, 短期内内需无法取代外需, 因此, 稳定出口对我们这一制造业国家进行结构调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如果这次汇率跌停有央行操作的因素在,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那样, 是为了应对外国的出口限制政策, 改善我国贸易收支, 增加外汇储备, 汇率调低, 也能冷却国内外热钱, 贬值压力迫使他们撤离中国市场, 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摘要:人民币汇率是政策与经济增长的纽带, 政策会同时影响实际汇率和经济增长, 将增强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 政策能创造稳定的环境和提高稀缺资源配置效率, 从而产生和稳定实际汇率。所以研究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决定理论和政策之间的关系, 对以后政策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政策建议,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唐国兴, 徐建刚著.《现代汇率理论及模型研究》.中金融国出版社
【汇率传递】推荐阅读:
汇率战争演讲稿07-03
人民币汇率问题研剖析06-17
利率与汇率的互动关系07-23
俄罗斯汇率政策调整与经济增长06-20
让爱心传递09-09
传递关爱11-01
传递社会正能量07-13
传递感恩主题征文09-10
传递文明的寄语10-02
【热门】传递爱心作文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