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共9篇)
1.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篇一
案例:
我班有一个调皮淘气的男孩——周某某,瘦瘦的他,平时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读书写字的姿势不端正,虽然他能听懂老师讲授的知识,但是发言很少。淘气的他各科作业质量不高,字迹马虎,正确率也不高。做起事情来总是懒懒散散的,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课间休息是他总是跑得满头大汗,和同学追追闹闹,有时还和同学发生点儿摩擦。常常有学生来告诉我周杰在做什么违反行为规范的事情,把某个同学弄疼了。开学不到两个星期,已经让作为班主任的我和其他科任老师大伤脑筋。面对这样的学生,除了正确的教导之外还需要好的教育时机。这天中午,周某某早早地来到了学校,他主动为班级打扫卫生。一连几天,他都坚持这样做,我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抓住这个契机,在周三的班会课上我问全班同学:“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最近咱们班有一位同学变了?他每天都能主动为班级打扫卫生。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周某某。”我看到他不好意思地低着头,但脸上却露出了很兴奋的表情。我又请同学们从品德习惯、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运动健康、卫生等方面对他做出评价,同学们给予他很高的评价。真没想到,从那天起,小家伙开始改变了,上课听得认真了,渐渐开始举手回答问题了,字也写得工整了许多,下课也很少和其他同学打闹了,中午总忘不了为班级拖拖地,看着他一天天地进步,我感到十分欣慰。
反思:
苏联的克鲁普斯卡娅也曾说过:“教师应当意识到和感受到每一个孩子的命运都由他负责,学校正在培养的人的理想、健康和幸福,都取决于他的精神素质和他的思想的完美性。”这都说明了:作为一名教育者的首要条件就是——用自己的师爱来培养每一位身心健康的学生。
然而,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就不能仅仅指学生学习成绩或认知水平的高低,还应包括学生所具备的各种综合素质的考评。因此,要努力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强调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也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也要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等。
这就对教师进行评价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评价应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评语,既要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尽量发现其闪光之处,也要指出其成长过程中的不足,并指明努力的方向。肯定进步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指出不足,应用激励性语言表述,把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融合起来。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具有权威性,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准确。”
近四五十年,国内外许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做过很多实验,结果认为,学生各方面表现的好坏与学生的智力因素没有太大的关系,而与老师的教育是否得法、是否调动学生的心理因素、是否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进行教育、评价,以及学生的学习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作为一年级启始班的老师更是如此。老师的观念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位老师如果认为某学生好,那么在他的影响下,这个学生的各方面表现会越来越好;如果某这位老师认为某学生根本不行,那么在他的这种情绪影响下,这个学生各方面的表现的会越来越差。
然而,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生活背景,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同的个性,评价教育学生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要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就需要教师面对差异时,做出评价时要悉心发现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特长,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成长。
同时,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要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过去我们往往比较注重发现学生的缺点,然后去纠正它们。我们应当把注意力放在发现学生的优点上,去激励他们继续向优点方面发展,激励他们前进。要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这样学生就相信自己的能力,他接着会追求下一个成功。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做出评价,并适时做好记录和资料收集工作。并努力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如口头评价、成果评价、访谈交流、行为观察、问卷反馈、情景测验等)。及时评价每个学生的优点、不足以及发展潜能,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
同时,帮助学生做好成长记录。成长记录里收集了能够反映学生发展提高的重要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来自同学、教师、家长的评价信息,学生在文体活动中的突出表现,学科检测的阶段成绩,学生的最佳作品等。并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在每学期结束时对每个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通过参考各种资料,经集体讨论,给予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将阶段性评价的结果填入《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册》。
总之,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性差异,允许其以不同的发展速度。通过评价,真实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让他们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通过评价,促使学生在原有基础水平上的提高,悉心发现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特长,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成长。通过评价,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2.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篇二
一 在课前, 通过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小组互评, 既达到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的目的, 又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目的, 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笔者一直坚信, 课前预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学生如果能充分重视并认真完成课前预习, 可扭转学生不良的学习态度,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变,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所以在课前笔者有一个惯例那就是让学生利用课前5分钟进行小组之间课前预习作业的检查, 这样既可以达到对学生预习作业督促检查的效果, 又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在检查中既看到自己的优缺点, 又看到他人的优缺点, 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由于要对其他小组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从而促使学生自身认真地预习, 同时认真地对待他人的学习成果, 可谓一举两得。在课堂互评中, 就拿《礼仪展风采》这节课的小组互评情况来看:认真的小组提出了6~7个思考题, 并对其他小组所提出的问题有许多的疑惑和看法, 而不认真的小组只提出了三个思考题, 对其他小组的预习情况提不出什么疑惑和建设性的意见。对于不同小组的不同表现, 笔者让检查的小组派出代表给所检查的小组打分并说明理由, 学生都非常认真对待并认真地评价, 通过这样的小组互评, 使学生的胆量、口才和逻辑思维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二 在课堂进行时, 教者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除教者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有效评价外, 还积极鼓励学生对老师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质疑能力, 又能使教者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 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第一, 在课堂中笔者非常重视学生的参与, 积极利用激励制度让学生敢于举起手来, 鼓励他们, 举手回答问题不一定要回答正确, 老师的答案也没有标准的, 只要同学们回答有理老师就给同学们加分, 而在课堂中有创新表现的, 笔者不但利用语言给予鼓励, 还给予他们奖分等。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二框《礼仪展风采》这节课时, 课前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设有关展示礼仪的情境, 自编一个小品, 并表演出来。结果在课堂上平时表现不太好的梁某同学让笔者收获了惊喜, 因为他在这节课的小品表演中, 以2012年11月22日~28日在梅州举行的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作为背景, 设计了一个志愿者和一个归国华侨的两人的对话, 梁某扮演华侨, 另一个学生扮演志愿者, 通过一系列的对话, 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礼仪, 让大家了解到了客家文化、饮食、美景, 同时他还不忘擦亮梅州“休闲到梅州, 享受慢生活”的品牌, 学生的表现确实让我太震撼了, 我毫不吝惜地给这个小组的课堂展现分加了满分, 同时充分肯定了这位平时表现不太好的学生:“你表演得太好了, 真棒!从你的表演中老师看见了你的表演天赋, 看见了你对我们家乡梅州的热爱, 梅州将来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人才, 你太有才了, 努力吧!小伙子, 如果能将此才华用在日常的学习中, 前途将不可限量。”此时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他脸上也洋溢着笔者从未见过的自豪。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 而在鼓舞和唤醒。”通过教者对学生的评价,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自己, 在某种程度上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 增强自信心,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 在课堂评价中笔者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交流, 正如巴西教育家保罗·费莱雷指出的那样:“没有了对话, 就没有了交流, 没有交流, 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课堂教学不是教师一人在唱独角戏, 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多边交流活动, 课堂评价也是如此。课堂评价交往应关注师生之间能否平等对话和沟通。因此, 笔者认为, 在课堂中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同时, 学生也要对老师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 通过这样的评价不仅推动了学生主动思考、言说和做事, 还推动了教者在教学中每节课都能战战兢兢, 积极反思, 及时对课堂中不足的部分进行整改, 上好每一节课。正如原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上好一堂课要作毕生的准备。”利用好课堂中师生的评价交流可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三 在课末, 笔者让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让学生形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课的结尾, 笔者让学生就自己这节课的预习、合作、探究、质疑、课堂发言等给自己一个评价, 并说明理由, 满分为5分。如在上初二第七课第二框《礼仪展风采》这节课后, 飞跃小组的丹丹是这样评价自我的:“这节课我们小组的每个成员都非常认真地完成了课前预习, 在课堂上我们小组成员大多都能积极参与讨论, 但还有个别同学还不够专心, 下课后我们小组会找他谈话。通过这节课我知道了礼仪的重要性, 知道了生活中要注意的礼仪问题, 特别是老师给我们讲的客家人的待客礼仪, 如客家人坐的八仙桌的座位是有讲究的, 是我以前没有听过的, 让我受益颇多。同学表演的小品很精彩, 特别是梁某同学的表演让我对他刮目相看, 我一直以为他是一个缺点多多的同学, 但通过他这次的精彩表演, 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梁某, 就像老师评价的一样‘太有才了!’很值得我学习, 总而言之, 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这节课我给自己打分4.5分, 还有0.5分失在我的课堂发言上, 还不够积极主动, 下次努力改进, 谢谢!”通过学生自评, 使学生形成了自我反思的习惯, 知不足然后改之, 从而不断地推动学生的进步, 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四 在每单元结束的单元检测中, 在学习小组之间互相评研试卷的基础上, 再对每位同学进行单元最后评分, 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认真程度和开拓思维的目的
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查和验收, 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检测是非常必要的。在检测之后让学生对另外一个同学的试卷进行评研, 可锻炼学生多方面的品质。如在考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交往艺术新思维》试卷时, 有学生对她所改的试卷是这样评研的“梁某同学的试卷总体来说, 做得较好, 体现在卷面工整、字写得很漂亮, 审题很认真, 特别是举例方面, 她举的例子让我很受益, 值得我学习, 但不足的是在答题时出现了个别错别字、答题有些应该是分层次的而她没分, 她的这两个失误分别被我扣了1分”, 而梁某给自己的自评是“太粗心, 下次争取更好的成绩”。通过学生的这种自评与互评, 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逐渐养成了认真学习的习惯, 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3.以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篇三
一、激励性评价,开启思维积极性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对学生来说,他们往往十分在意教师对自己行为的反应,教师善意的微笑、轻轻的点头、认真的倾听、略带惊讶的神色、责备的眼光,都会对学生的心态和行为产生影响。富含激励性的评价更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处于愉悦、自信的心态之中,有利于学生内在潜力的激发和思维的活跃。如:“说得多好啊!既准确又严密。”“你的想法太好了,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在褒扬中学生不自觉焕发出自信的神采。当然,有时学生的回答是不合适的,此时更需保护他们的思维积极性,不能以当头棒喝扼杀其思维的幼苗:“你大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过再读读书,老师相信你还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样的评价更易于学生接受,从而获得继续探究的动力。
二、实质性评价,提高思维有效性
在许多课上我们经常听到:“你真聪明!”“真棒!”“太好了!”这样流于表象的过分热情的表扬式评点,却缺少让学生知道自己所以被称赞的实质性评点。而只有正确有效的引导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如泉涌般喷发,表达出令人刮目的见解。在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教师往往难以预设,许多问题都是在动态的课堂中生成的,所以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一定要认真倾听,否则就无法在瞬间抓住学生说话的关键点。如笔者在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时,要通过乘客“谈笑风生”一词去领悟艄公驾驶技术的高超。一名学生谈看法:“‘谈笑风生’就是说乘客们有说有笑,心情非常高兴。”笔者顺势引导:“你对词语的理解很正确,可词语背后又隐含着什么呢·你看他们是在哪里‘谈笑风生’·”学生回答:“惊涛骇浪之上,又小又轻的羊皮筏子上。”“你刚才的学习很认真,马上总结了出来。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之下,他们为什么能‘谈笑风生’·”在这样针对性明确的实质性评价与引导中,学生的思考层层深入,深刻领悟到艄公技术的高超,同時也领悟到思考问题不能停留于表层,要善于追问其深层的含义。
三、推迟性评价,发挥思维创造性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当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设想时,教师总喜欢立即予以最高评价,而实际上这种过早的评价将会打击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限制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散。而推迟性评价,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表达他们的观点,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使他们拥有“自圆其说”的安全的心理空间,更能发挥其思维创造性。如笔者在教学《埃及的金字塔》一课时,为感受古埃及人民艰辛的劳作,出示句子“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的曝晒下干活儿”。“读着这些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好像听到了什么·”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仿佛看到许多人在烈日下汗流浃背地拖拉石块。”“好像听到劳动时喊着号子的声音。”听到许多人在用力敲击石头的叮铛声。”……学生的表述掀起层层浪潮,而笔者只是说:“还有呢·谁还想来说·”直到最后才进行总结性的评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穿越历史时空,让我们一起感受到了古埃及人民艰辛的劳动。”
四、期待性评价,增强个体思维的自信心
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在评价时要根据差异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做到因人而异,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发展。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基本知识及技能掌握得一般、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学生来说,教师更应根据情况做出期待性评价。如,笔者班里的一位男生,上课很少举手,注意力也很难集中。那天,他破天荒地举起了手,笔者马上以极大的热情让他发表自己的见解,可是他站起来什么也说不清。笔者耐住性子,不停地在边上打气:“别急,慢慢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说得好的。”那男孩憋红了脸,在笔者的不断鼓励与提示下,终于说明白了他想要表达的意思。在笔者带领下,全班同学为他鼓起了掌。在教师真诚的期待中,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在反复的尝试中获得成功,从而自主学习,思维得到发展。
五、盘点性评价,促进学生自主提高
盘点性评价是阶段性学习结束后,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进步,评判自己的成绩,监控自己的发展,教师为学生发放评价表,评一评自己的思维表现,回顾自己成长的亮点,并存入个人成长档案中。经常性的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在反思中尽快成长。
4.提高评价实效 促进学生发展 篇四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发展性评价应开展多元性评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结合语文新课标和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对多元性评价进行了探究,力求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关键词:新课程;发展性评价;多元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课程的评价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程实施以后,我本着“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综合素质评价理念,借自己担任班主任、语文教师的契机,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学生中开展了综合素质评价尝试。我力求把评价与考试改革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此充分发挥评价激励、诊断和发展的功能,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评价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一、评价方法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我本着“加强平时、分项考核、综合评定”的原则,努力建立“学习行为记录+学习档案资料+星级+评语”的评价模式,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1.课堂学习行为评价
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建立学生学习记录卡。新
课程强调评价重心逐渐转向更多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各个时间的进步状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展示学习过程的机会,并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做出准确的评价。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启发性的评价语言,从正面加以引导。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会自评和相互评价,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己和欣赏别人,学会找到自己的不足,学会向同学提建议等,引导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参与活动的情况等进行认真观察,和学生一起对学习行为做好记录与评价。学生学习记录卡是教师用于系统观察记录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评价工具,也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工具。通过记录卡,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有针对地性地辅导学生学习,学生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2.语文学习档案评价
在教学中,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建立学生语文学习档案,是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的一种评价方式。语文学习档案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由师生共同维护。档案可以是资料袋,也可以是一个个记录本、积累本等。档案的内容,可以是学生成长记录,也可以是实践活动成果,还可以是语文学习记录。由于各学段语文学习的重点不同,低年级可侧重于课外识字的记录,以激励学生主动在生活中识字;中高年级可侧重于课外阅读和
习作的记录,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落实课标中规定的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样,就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去展示他们语文学习历程中的点点滴滴。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对学习档案进行评估,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学习档案,让学生借助学习档案,不断反思自己的学生历程,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3.星级评定+描述性评语
在教学中,要注意定量定性相结合,建立语文学习报告单。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每学期语文学习的情况,我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学期“语文学习报告单”。报告单既包括以等级评价为主的综合性评价表格,还包括以语言描述为主的评语栏。对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性评价由“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期末测试”等方面组成,采用星级评定的方式。评语栏中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价和家长参与评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语言描述以激励、启发为主。“语文学习报告单”采用“星级评定+描述性评语”,是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的一种评价方式。它能实现评价由“绝对量化”到“模糊评价”的转换,较好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此评价方式能使学生、教师、家长清楚地获悉学生在语文各方面的学习水平,从而为学生更准确地认识自己、家长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提供依据,并据此制订下阶段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和策略。
二、语文测试亲近学生,展示学生学习成果 1.丰富考题内容,激发测试兴趣
三年级时,我设计了以“语文画廊”为主题的试卷,卷首提示“图画是你创造和想象的源泉”,然后是“读文配画”和“读画配文”;最后是“阅读推荐”,文前加苏霍姆林斯基的“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提供一篇短文后设计“同学们读了这篇短文有哪些收获呢?请你自己设计制作一张阅读这篇短文的收获积累卡”。四年级时我以“语文读报亭”为主题,卷首加“读书读报能够帮你游向广阔无际的知识海洋”,接下来是“老师特爱读报,希望你也喜欢。下面是我为你选的剪报卡片,请你认真阅读和思考,然后试试自己的语文本领怎么样?”设计几项填空由学生完成,并提供一段经典片段,文后提出“你读懂了什么?哪里读不懂,写出一个最想弄懂的问题,你打算怎样解决?”这样的命题,大大激发了学生参加测试的兴趣。2.改变考试形式,享受考试乐趣
口试,一直是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因为它不好操作。我作了一些尝试,就是用不同形式的语文活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背的测试。
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我开展“记忆之星背诵擂台赛”活动。要求:下要保底(每学期20篇),上不封顶(多多益善),分层达标。步骤是:(1)先根据学生的实际划分出三个不同层面,并确定每个层面的要求,然后由学生去找适合自
己的层面,做充分准备;(2)由各层面比赛产生擂主;(3)打擂(给两至三周准备时间);(4)升级打擂(指超出自己所在层面,向高一级挑战)。同学们跃跃欲试,互不相让,不仅背得正确、流利,而且还有表情、动作,他们背诵的积极性非常高,效果显著。自开展这项活动以来,有97%的学生超量完成了背诵篇目,背得最多的半学期达百余篇(包括自然段和古诗),类似这样的单项考查还有“朗读擂台赛”“讲故事擂台赛”等。这样的考试形式,学生心理上没有压力,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他们在快乐中进行一次次尝试,一次次体验,就会获得一次次的成功。3.成立考评小组,评价重在激励
传统的考试都是学生答题老师评分,在统一的标准答案下有许多学生个性特征得不到应有的发挥。我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在每一次考试前都成立考评小组,整个测试完全由学生自己评价。考评小组对学生的考评结果用不同标志表示不同等级,不设不及格等级。如果5名评委中有3名或3名以上评委举同样标志,即可定为某一级别。为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又特设“最佳标志”及“进步标志”,凡获得最佳标志的学生可作为下一次活动评委的候选人,凡获得进步标志的可得到全班同学每人送给他的一句话。这样的测试缩小了后进面,使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增加自信,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毫无顾忌地参加测试,享受测试带来的快乐。
三、全面实施多元评价,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多元评价的一大特点。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参
与的积极性呢?我觉得作为班主任和语文任课老师,首先要想办法巧妙地向学生介绍“语文学习档案袋”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于是,我请班级中一位喜爱朗读的学生家长介绍该同学的朗读情况。在该同学朗读新文章的过程中,家长在不同阶段分别为他做了录音“今天是×月×日,从今天开始,我练习朗读××文章。”然后是断断续续,不连贯的朗读声。接着是“今天是×月×日,是我练习朗读的第×天。”接下来,大家听到的是已经连贯的、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是该同学即将参加朗诵比赛的前一天录的:“明天是学校的艺术节闭幕式,我将在全校老师和同学前朗诵这篇文章。”这时,该同学读出的文章生动、流畅,已经十分娴熟。这是一组体现学生努力程度和进步水平的录音内容,我提供给学生欣赏,班级中的每位学生都被深深吸引和感动了,从而激发学生自己的表现欲望!
每次孩子们表现好的时候,我就会给学生加星表示鼓励,学生则要将其写入当月的“送给自己的话”一栏中,并要写清楚为何而得,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家长签字。看看学生张××的一篇成长记录:“星期四,老师在批我们的预习卡,她表扬我们预习卡写得既工整又正确,我高兴地得到了两颗红星,同学们都在向我表示祝贺呢!”在学生张××自己写的话下面有她妈妈的一段话:“孩子妈妈也向你表示祝贺!你每次作业都写得那么工整,妈妈看到你的作业本真为你感到骄傲,努力吧,你会做得更出色!”
当学生有了参与的积极性后,还要及时对学生的参与进行指导。
如:指导学生选择将什么作品放入档案袋;写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如观后感、读后感;对自己档案袋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评价和反省;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和进步。
5.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篇五
——对学生评价方式改革实验的几点做法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标准,我们认识到:以往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以期末一次考试成绩和一份学生成绩单等终结性为主的评价方式,过分地强调了“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了对学生的改进与激励功能。过分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不利于帮助学生自我认识和健康成长。根据《教育部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多元智能理论,一学年来,我校在开展新课程实验过程中,积极参与区里的《关于学生评价方式改革》的课题研究,建立了一套以“学生成长记录袋”为基础,以改革学科评价方式为重点,旨在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和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为主要目的,以对学生学习活动全过程评价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使对学生的评价与考试工作和贯彻新课程理念相对接。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建立具有激励、评价、学习功能及教育功能的《学生成长记录袋》,为使“学生成长记录袋”针对性、实用性强,我们结合学校开展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了“东霞小学一年级学生成长记录袋”。该“成长记录袋”创设了“我爱我家、我有好习惯、假日生活真难忘、课外阅读真有趣、我的作业多棒啊、收获园、我最得意的„„”等24项内容,这些内容涵盖了学生思想品德、知识技能、课外活动等方方面面。注重学生对学习知识与技能实践的结果的收集和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我成长的认识,也增强了学生评价的趣味性、参与性。为了整体推进学生评价制度改革,我们制定了《新课程实验年级建立和使用学生成长记录袋实施方案》,对其工作意义、使用要求、各教师工作进度以及评价标准等都做了具体要求并开展校本培训。评价标准力求客观,不带随意性,如要求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客观,不带偶然性,评价态度要客观,不带主观性,并将做好此工作列入教师工作考核内容之一。学校定期检查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学生成长记录”的内容情况,并在年级组中开展交流活动,组织参与教师研讨工作体会与收获,倾听教师对评价工作改进意见,为下一期做好学生成长纪录积累经验。鉴于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要依靠学生、家长和教师三位一体齐抓共管,其工作难点是要取得家长的共识与配合。为此,我们专题召开了家长会,就如何做好“学生成长记录袋”对家长进行了培训,使这项工作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保证了家校实施“学生成长记录”按计划同步进行。为充分展示实施“学生成长记录”的成果,为学生创造互帮互学和交流成果的机会,我校于六月中旬以开展“校园艺术节”为契机,开展了一年级“学生成长记录袋”成果展示。组织低年级学生互学,请部分家长参加,推动了“学生成长记录袋”工作。在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基础上,我们还设立了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教师总评为主要内容的《一年级学生素质评价标准》(共四份),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内容包括“品德行为表现”、“学习过程表现”、“体育与健康”等,其中学生自评附有与家长、教师的知心话,家长评价附有对孩子的贴心话等。教师除了对学生“品德行为表现”、“学习过程表现”、“体育与健康”评价外,还注重学习成绩、兴趣特长以及成长期望等全方位地评价学生。由于评价指标、标准是多元的、开放的和具有差异性的,对信息的收集是多样、全面和丰富的,评价内容更体现了人文关怀。在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支持下,我们改变了以往的考试模式。本学期期末我们除了语文笔试外,还增加了对学生口试、课外阅读、写字等考核。数学增加了口算考核、实践操作等项考核,其他学科也依据学科学习内容加大了实践操作与作品展示、主题答辩等考核。目的就是要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同时注意考察学生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学科建立并执行优秀生免考制度和对“学困生”试行补考制。争取每个学生学有所得,都有成功的希望。新课程实验告诉我们,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积极创新,创建一个安全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对学生课堂表现出色,老师评价的语言形式单一,只用“太好了”、“真不错”、“你真棒”等概括性语言评价学生,或当场发小红花之类的评价方式。开始孩子们还感到新鲜,时间一长,这种评价就像白开水一样没滋味,成为一种形式。为使课堂评价具有激励作用,并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我们在教研活动中对教师课堂评价中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教师根据教学实例,面对一个个不同特点的孩子,其评价也必须具体化、准确化。即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实现由概括性评价到有针对性评价的转变。如今我校已有部分教师自觉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发挥其教学机智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实施有针对性评价。如有的教师面对学生读书读得好,评价时用“你读得这么出色,又流利,又有感情,我们大家都听得入迷了”等评价语言。像这样的课堂口头即时评价具有针对性,能促进学生进步,发挥教师是学生学习促进者的作用。因为学生成长记录内容具有直观、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我们实行以月评价反馈为主。而学生的“品德行为表现”、“学习过程表现”、“体育与健康”等要有一个阶段的实践与观察,我们则在期末全面地收集“学生成长记录袋”内容后再进行综合评价。即在期末前半个月组织任课教师对学生一学期的成长记录进行综合评价后,将情况反馈给学生家长,然后组织学生和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品德行为表现”、“学习过程表现”、“体育与健康”等进行全面的评价;班主任再综合教师、学生、家长评价意见后,对学生的“品德行为表现”、“学习过程表现”、“体育与健康”以及学科成绩等级评价、兴趣特长表现、成长记录总评价等进行全面评价,然后将《小学生素质评价表》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做为向家长报告的学生成长内容。学的第二学期初,我们召开家长会时,再全面汇报学生上学期成长记录内容和综合考评成绩,指出学生在上学期参加学校学习活动中的成就与不足,为家长在新学期与教师一道指导孩子学做人、长知识、增才干、健体魄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对学生评价方式改革实验工作的几点体会:建立并使用学生“成长记录袋”,改变了以往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尺度”的办法,着力于人的内在情感、意志、态度的激发,着力于促进人的完美和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的科学评价学生的做法,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全过程,有助于教师和家长多角度、多层次、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比较全面、客观准确评价学生,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助于学生自我激励、自我反思,有助于学生、家长、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使教师与家长保持一致的教育目标。《》
6.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篇六
1、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和基础性发展目标。基础性发展目标如: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个性与情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等。多维评价标准,一是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优势,可以多造几把评价的“尺子”,“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是新课程评价的重要理念。二是将学业成绩的单维评价标准转变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多维评价。三是评价要体现差异性,尊重学生个性。
2、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评价
①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总结性评价可以反映学生一定阶段实践学习目标的结果,凸显评判功能。实践中我们更应加强过程性评价,开发多种评价方式,如:日常表现性评价、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等,鼓励学生的过程性成长,并作为升学考核真实的依据,打破“一考定乾坤”的“残酷”的评价方法。
②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更多地表现为数字,在特定环境下容易导致分数崇拜。我们倡导打破将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手段的垄断,要求采用开放的、质性的评价方法,如:评语、行为观察、学习日记、情境测验、成长记录等。
③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相结合。正式评价具有明确的评价目的、内容、标准,突出评价结论。实践中往往并非十分严格的依据科学的程序实施评价活动,而需采取灵活多样的非正式评价方式,如:课堂教
学中或渗透在师生交往活动中的评价,观察、讨论等学习活动中的评价等。④统一性评价与差异性评价相结合。统一性评价的典型方式是考试,它能有效地考查师生能否达成教学目标,具有比较鉴别、改进教学的功能。但学生发展的程度、层次、领域等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运用差异性评价,努力开发具有不同标准、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甚至不同范畴的评价内容。
⑤考试评价与其他评价方法相结合。考试评价因其有效的鉴别与评判功能,仍将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但必须认识到它不是评价的唯一手段,它需要与其它评价方法如:质性评价等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全面描述学生的发展状况。实践中我们应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对象等选择灵活多样的测试方式,如:“二次”评价、分层设考、小组合作考试、辩论、答辩、产品制作、论文撰写等,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应改变过分注重分数、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做法,对考试结果做质的分析、说明和建议,形成激励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关于中考改革,我们认为学业终结性考试与升学考试要分开进行,毕业考试权可下放到各校;一中的招生采用考试评价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各校先依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上报推荐材料,然后由招生办和一中采取灵活方式考核录取。
3、建立学生发展性评价组织与管理机制
①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发挥学生作为主体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不断积累促进自我发展的相关资料,如:心路历程的述白、行为表现的
自我感悟、学习成绩、成果或作品等。
②重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评,包括日常的口头评述和终结性的文字评述,互评要客观、公正、赋予鼓励性。
③建立学生成长信息网。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和同伴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与测验的信息、成绩与作品集、获奖情况、进步材料等。
④学校、教师需要和学生一起对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对学生发展的成就、潜能和不足进行描绘,对学生考试结果等做出分析、说明和建议,形成分析报告。
(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1、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了解与尊重、教学实施与设计、资料与反思等。一方面以学生全面发展状况来评价教师工作业绩,另一方面
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需要,建立教师校本培训、专业化成长、教学与研究等方面机制作为评价教师的依据。
2、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一方面重视教师自评与反思,要求教师制订自我发展计划,并定期总结。另一方面学生、家长、教师及学校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加强对教师工作的管理与监督。第三,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网上信息库,可随时对教师工作进行评估与监控,并通过各级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的评选及职称评定激励教师的专业发展。
3、“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将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转向学生课堂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学习效果、合
7.实施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篇七
一、课程评价的主体和内容
1. 评价主体
我校的课程评价由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变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区评价、基地辅导员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强调评价主体间的沟通协商,鼓励评价主体和被评价者之间展开互动与合作。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成评价的主动参与者;教师由评价的权威者变成评价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家长由评价的旁观者变成评价的促进者;基地辅导员由评价的无关者变成评价的监督者。
2. 评价内容
我校的七彩课程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不仅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如评价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各项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如评价学生的兴趣态度、自信心、学习习惯、学习策略、自主能力和合作精神等。它为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和综合性的学生学习信息。
二、课程评价的过程和方法
1. 评价记录
我校的七彩课程将丰富多样的评价记录形式引入到评价活动中来,在评价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智能差异和学习风格,根据课程的内容特征、表现形式和涉及领域,设计了丰富的评价活动方式。一至三年级:采用观察记录、面谈采访、表演展示、阳光小卡片等形式。四至六年级:采用问卷调查、对话日志、自编报刊、阳光档案袋等形式。七至九年级:采用模拟表演、项目活动、个人网站、课题报告、学习档案等形式。
2. 评价方式
我校每一位学生要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在每学年开学初完成个人的发展水平诊断,制订个人发展目标和课程学习计划。在个人成才计划实施过程中,评价主体对其参与德育实践活动、学校三类课程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和评价。
定期向学生本人和家长反馈其课程学习的发展情况,以促使学生在学校和家长的指导下,及时对自己的规划过程进行调整。
三、设计课程评价项目
1.“阳光学子”评选
我校的“阳光学子”评选面向全体,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阳光学子”评选设创新奖、发展奖、特长奖、艺术奖、综合奖和英语奖等类别。学期之初,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制订个人成才计划,并建立成才行动档案。教师和家长不定期地对申报的学生进行阶段评定。到了学期末,由学生自主申报奖励单项奖项,写好申报材料,并上交个人成长袋,最后评选出不同类别的“阳光学子”,期末予以奖励。
2.“阳光园丁”评选
我校建立了面向全体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制定了“闪耀阳光——优秀园丁”评定标准。教师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编织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在实现学校发展进步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尽显教师人格魅力。
3.“阳光辅导员”评选
8.以发展观评价促进信息技术教学 篇八
[关键词]发展性评价建构多元化
一、背景——开展发展性评价的迫切性
1,形势所迫
按照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调整:“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即从强调内容的获取向理解过程转变,从强调单纯积累知识向探求知识转变。
2,环境所迫
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如果信息技术课程不能为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学习、工作、生活与竞争的需要提供支持,就会令学生被信息化社会所淘汰。
二、实施——如何以评价促进教学
(一)提供评价展示平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实例一:创设情境,提示问题,并为学生设置一些讨论的题目。在教学《文章排版》一课时,我就采用了这种教学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课堂上,我首先展现漂亮精美的排版,把学生带入了编辑工作的情境中,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请学生对展示的画面进行评价,学生们兴趣很浓,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激发出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这时,我因势利导,提出教学内容,要求阅读课本并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探讨,提出“运用所学,学会做多少就展示多少,看哪个组同学的方法和别人的不同”,“学会做多少就展示多少”,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由空间;“方法不同”则具有挑战性,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学生的精力都高度集中在解决问题上。
看书时,同学们神情专注地寻找答案;讨论时,学生边说边操作;交流时,各小组各抒己见,仿佛他们就是编辑专家。学习后,自由发言积极踊跃。学生们的兴趣更浓了,直到自己满意的结果出现,大家做出了一件件成功的、具有创意性的作品。
评价的作业能与真实生活产生关联,要求学生使用一些需要思考或者问题解决的方法,过程和作品是评价的重点,评价的作业与教学活动相结合。我们鼓励学生从“乐于提问”起步,向“专题研究”发展,沿着收集信息一处理加工信息一理论联系实际一综合创造能力的层次锻炼。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重视教学与评价,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实例二:上课时,电脑都是老师事先开好的,学生对老师过于“依赖”了,一遇到故障就束手无策。教师让他们自己打开电脑,可有的同学就是怎么也打不开。
我针对学生无法启动计算机这一现象,让学生跟我一起分析计算机到底在什么地方出毛病,让学生真正了解计算机的构造与组成。我根据学生的情况,从开机操作步骤开始排查,先从插座、电源、电源线人手,再到排除显示器、主机等硬件故障,最后分析软件故障。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逐步掌握了简单的排除计算机常见故障的方法。
开机是—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学生从中却学到不少的东西。首先,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机工作原理的理解;其次对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水平和能力有了提高;第三,通过这次教学活动,学生清楚地知道了课本只是引导,计算机的操作要通过亲身体验,最终使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三)重视动态评价,关注学生发展动态变化
实例三:加强对学生网络方面的认识和网络安全意识教学。有的同学提出网络有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提供了我们邀游的空间,在生活中给予我们极大帮助等;有的同学指出网络是个虚拟的空间,网恋、非法网站、网络游戏就像裹着糖果的炮弹等正向我们慢慢袭来;更有的同学提出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网络有好的一面,也就有坏的一面。只要正确地使用它,它就是你的好帮手,带给你无尽的欢乐。 在发展性评价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情感在动态变化中得到发展。每一位同学认识事物的关注点都不相同,但是,学生的思维已不再拘泥于书本知识,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他们独立的思维时,不管对与否,都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尝试。当然,合理而具有创新能力的思维会得到教师和全体同学的赞赏。
(四)重视质性评价,记录学生成长
发展性评价尤其重视质性评价方法,如档案袋。它是一种简易、可操作的评价方式。档案袋,主要是指收集和记录学生自己、老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反思,还有其他相关的证据与材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它记录了学生在某一时期的成长“故事”,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
实例四:在学期即将结束时,为了总结一学期的学习成果,展示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内容可以是所学的、所看的、所想的知识或问题,并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办一张主题自定的小报或作品。
我把本次考核目标定为学生活学活用的感受,学生的作业表现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同时也把发展性评价标准进行分层化,关注学生间的差异性和发展不同需求,促进其在自我反省的水平上不断发展和提高。在进行小组合作过程中,各有分工,互有合作。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项目,发挥所长。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从各方面灵活评价学生的成果,可以采取学生自评,组内互评,也可以邀请其他科任老师参与评价。通过这样的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促进他们的发展。本着发展性评价的精神,用发展的目光来看待每位学生,多鼓励、多肯定、多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
三、成果与体会
学生们在墙报上看到自己的论文;在课堂上凛然像老师一样地演讲,七嘴八舌地争论;演示自己的作品……学习自信心随之高涨,对各类实操性作业兴趣更浓了。
各层次学生均能适应,各有所得:学生在知识系统结构的把握方面得到提高;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加深加广了;科学素养、学习能力、发展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是最可喜的。
9.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篇九
作者:谢碧强
单位:广州市南沙黄阁中学
通讯地址:广州市南沙黄阁中学
邮政编码:51145
5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大面积铺开,课程评价越来越显示出其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可以激励和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实践中来,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新的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初中地理评价模式可以促进现行的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最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个体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激励学生自觉高效地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推进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同时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关键词:评价方式;新课标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新的课程评价理念,即“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以及在随后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文件中都提出了新的地理课程评价建议。可以说,地理课程评价在地理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作用,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评价改革最重要的内容是学生学业评价的改革,它直接影响地方、学校、学生、教师和家长对新课改的态度以及新课改所能达到的深度和广度。
1、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现状
新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新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目的是要求我们“改变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获得发展。
传统的课题教学中,我国中小学教育评价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指标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评价方法多采用纸笔考试,过于注重量化;过于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强调统一标准,忽视个体差异;评价忽视学生的参与并发挥其主动性等。这种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严重地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也严重影响了亿万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这样的评价方式下所培养出的人,是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
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学生地理学业评价作了新的要求。教师们普遍认识到:传统的地理学业评价过多地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而新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则要求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强调要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也就是说,此次新课程改革正在逐步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学生地理学习评价的还存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评价的目的单一
目前的地理课程评价方式比较简略,尤其缺乏对促进学生学业评价的明确指导和依据。新课程改革以后出台了相关的中考改革方案或说明,其中涉及一些地理学业评价的建议,但大体上还是笼统的,缺乏指导性研究和操作性研究。这种评价没有把学生的发展作为主要的因素,因此,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关注的是评价的甄别功能,忽视的是学生的情感及态度,结果挫伤了许多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和自信心。只有研究开发出与地理课程标准相配套的学业评价方式,才可以从根本上摆脱学生地理学业评价的困境。从学生评价的需要出发,具体说明学生在不同关键阶段应达到怎样的目标以及如何证明学生达到了目标,说明如何测量到学生在地理学科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
(2)、评价的方式、主体单一
评价的方式主要是笔纸测验,关注的是终结性结果,对知识与能力的过程的形成不太关注;评价的主体是单向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不能自己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水平。
(3)、评价结果没有很好的起到促进学生学习作用
评价时只看到学会的、没有掌握的内容,而不关注已学会、已掌握的内容。评价的结果主要对学生进行分数排队、比较,而对学生自身的发展关注不到。
(4)、评价结果呈现形式单一
评价的结果大多只有单一的百分制的分数量化呈现形式,没有指出不同差异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个性特点和不同的发展,不能切实反映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未能很好体现学习水平及能力。
2、有效促进初中地理学习的评价方式
新的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和带有明确指向性的评价理念:“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 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检查、甄别和选拔,而是通过评价促使学生改进学习,促进其发展。而建立的新的教学评价方式不是完全推翻过去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而是在过去基础上的一种完善和提高。本研究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对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在理论与实践上,提出了一套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课堂教学评价构想。
(1)、设计专门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地理课程目标明确指出:“通过7-9年年级地理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地理新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4页]这与其他学科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要求、过程与方法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只有针对地理课堂的教学设计的评价标准才符合科学性、合理性的原则。
(2)、评价主体多元化
传统的教师评价是自上而下的,评价者主要是:校领导、专家。这种评价的目的是把教师作为鉴定和管理的对象,不利于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的双向交流。地理学习发展性评价提倡改变单一的教师评价主体方式,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乃至学校及社区的相关人员也要参与到评价中来。将评价作为促进和激励教师发展的手段,新的教学评价的主体应该力求多元化,既包括自上而下的校领导、专家的评价,也要包括自下而上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以及同行之间的评价、教师的自评等。
教师不再唱独角戏似的评价学生,而应让学生参与评价,是评价成为双向甚至多项的活动。在教学中,可以积极创造评师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评价老师,勇于向老师提问题,发表独特的见解。
(3)、评价方式多样化
多主体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促进学生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使学生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多主体参与还有助于调动和整合教育合力,使学生地理学习评价更全面、更客观、更系统,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
多主体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及家长评价。①学生自评,生自评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自我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客观真实地反映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及存在问题,在反思、教育、发展中,让学生学有所获。②学生互评,学生互评就是在不忽略教师的作用下,让学生对对方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可以是同桌互评、小组评价、组与组之间评价、班与班之间评价等等,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发现同学中的闪光点,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鉴别、判断能力,以此相互认识。相互激励。相互提高。在学生之间互评阶段,教师并不是完全置身于外,教师的作用也不容小觑。教师应引导学生彼此多进行鼓励性评价,用赞赏的眼光去看每一位同学,多给对方赞美—即使有时同学提出的观点是错误的,也不能一味讽刺和挖苦,而是要对其积极参与予以肯定,真正帮助对方认识到错误而不伤害其积极性。③家长评价,家长评价也是评价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因为现在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紧密相连的,如请家长在学生的作业上写上评语。吸收家长参与评价,一方面可以加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联系与合作;另一方面,家长通过参与评价,能更清楚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孩子的学习情况,也有利于改进家庭教育的方式。所以必须把家长和与学生地理学习相关的人员也吸收到评价中来。
(4)、重视评价的激励性、发展性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特别提出了,全新的教育教学评价要求: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建立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元,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提高。地理新课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理念,即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长期不断进行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也是一个长期不断积累的过程,因此,要达到教学相长,就必须使教学评价贯穿在教学的过程中,成为教学中的一个基本的反馈环节,使教师了解教学过程,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鉴别教学上可能存在的缺陷,调控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因此,要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和提高,评价功能就必须落实在激励性方面,而不是甄别性、选拔性方面。
(5)、建立评价记录档案袋
“档案袋”评价是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中小学评价改革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质性评价方式。它是指教师和学生有意识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材料收集起来,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以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努力、进步的状况或成就。评价只有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才能对教师和学生及时提供有效的改进意见和措施,否则只能更多的起到甄别的功能。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及时性和延时性,应注重过程而不是注重结果。因此,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自主发展、主动发展、可持续发展、主体发展,改变过去单一的以分数定优劣的评价体制,建立了以“成长档案袋”为主体的全方位、全过程的评价体制。
3、新课标下初中地理学习有效评价方式的实践体会
根据新课程标准,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相关作品及其他有关证据收集起来,通过合理的分析和解释,反映学生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通过学生的反思和改进取得更高的成就,促进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本研究以南沙区黄阁中学7-9年级初中地理课题教学为例,对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进行应用。
在附录问卷结果中,“你校地理课的考查方式是”中的选项“既考试也采用其它方式考查”占81.2%,“其他方式”主要包括开放性作品评价成绩和平时表现评价,学业考试成绩、开放性作品评价成绩及平时表现评价的比例由原先的8:1:1上升至6:2:2。在教学评价上,改变了过去重视结果,重视基本知识,忽视过程、忽视方法的评价方式,对教学过程中的“过程与方法”评价进行积极的探索,加强了学生课堂教学表现性评价,加大了开放性考试的力度,重视学生作品、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的评价。学生对“学生成长记录袋”的了解度占到87.4%,有49.7%的学生对“学生成长记录袋”重视并认真完成。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评价机制对教师行为都有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必须在突出导向功能,在评价教师“教”的同时,更要重视评价学生的“学”,还要统筹考虑响课堂教学的各种因素。从评价的维度上来看,从关注知识的本位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生成。
4、结语
广州市南沙区黄阁中学是一所公立初级完全中学,现有来在校学生2000人左右。近几年来,我校在市、区教育局及教科所领导的全力帮助和指导下,在教育科研方面有长足进展,是南沙区一所真正开展起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校。但是,由于该校地处城乡结合地带,学生基础等方面与城区重点中学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紧紧跟上教育发展的时代步伐,彻底转变观念,加强对课程改革方面的更多有益的探索,建立一套适合该校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教育部.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本固.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
[3].孙帝.课堂教学评价修养[M].呼和浩特: 远方出版社,2004: 57-59.[4].刘志军.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论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5].王影.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研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2(9).[6].赵德成.新课程实施中的成长记录袋评价[J].中小学管理,2003,(12)
【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推荐阅读:
浅谈促进高职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09-27
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0-18
重视开发德育资源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10-20
增强校园文化内涵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06-19
充分发挥学生模范作用 促进年级组德育发展08-11
以“五着力”促进作风的转变08-02
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报告07-26
以 五项工程 为抓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07-02
科技促进发展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