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科学自考复习重点(6篇)
1.领导科学自考复习重点 篇一
《领导科学》必须掌握的精华题目(第 1 -6 章)、为什么说领导工作是一门科学?(1)领导工作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重要实践活动。(2)领导工作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3)领导工作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应把领导工作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对领导工作实 践的经验和丰富内容,认真进行总结和探索,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就是领导科学。、领导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1)领带工作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本世纪 30 年代之后开始的。(2)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系统工程,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社会活动越来越复杂。其次是社会活动越来越迅速。再次是社会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3)领导科学的产生不仅是现代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科技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人类领 导思想成果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人类领导艺术长期凝练、提高和升华的产物。事实证明,领导科学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科学基础和思想基础。、如何处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二者的关系如何直接制约领导目标的实现程度,直接影响领导活动的运行状况。(1)相互信任的关系:民既是国家主人,又是被领导者。而各个层级、各个领域的领导既 是领导者,又是人民的公仆。他们在权力关系上同出一源,在根本利益上,反应一致。(2)相互促进的关系: 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必须依靠被领导者,得到他们的爱戴和拥护,必须经常向被领导者学习,向专家或有经验的人学习,补充营养,促进工作,在工作少犯和 避免犯大的错误。(3)相互支持的关系: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是社会组织内部的不同分工。社会分工是社会进 步的表现,社会分工是与合作联系在一起的。分工合作的关系也就是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关 系。领导的本质是服务。被领导者也要积极支持、帮助领导工作。这种相互支持既体现了组 织活动的统一性,也体现了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政治上的平等。(4)相互转化的关系: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更不是终身的。(5)相互监督的关系:领导活动的重要作用是监督检查。这种监督是双向的,既有领导者 对被领导者的监督,又有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监督。、领导的一般职能?(简答题、论述题)P42(每小点都有可能出大题目)1)引导①正确地规划目标是引导的核心,领导是为实现某种组织目标而开展的活动,目标 应该看成是领导工作的起点②正确地提出任务是实现引导的中心环节③科学地制定领导方 法是引导的重要内容 2)指挥:可采取命令、说服、示范等三种方式 3)组织:组织功能的有效发挥有赖于组织结构的合理配置,取决于组织结构内在要素的存 在形式和组合方式。要求组织结构是一个由决策、执行、监督、咨询、反馈五个部分组成的 相互联系的网络系统,要求组织结构具有全方位的建制,并具有生机勃勃的应变能力 4)协调:①通过积极的促进来达到新的平衡②通过严肃的纠偏来维护正常的秩序。一个优 秀的领导者,应善于协调,统筹兼顾。应坚持平等、公正、彼此尊重的原则;坚持顾全大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坚持行政目标一致的原则 5)监督:经常检查规划目标任务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确保任务的完成。6)教育:①政治思想教育是实现领导决策的保证,尤其成为社会主义国家领导的重要职能 之一②业务技术教育是帮助群众完成具体业务的保证。、领导的总原则?P52(论述)党的基本路线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群众路线原则、领导观念在领导过程中的作用?P65(1)首先,不同的领导观念决定人们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2)其次,不同的领导观念决定人们在领导工作中采取不同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手段。(3)再次,不同的领导观念决定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的观察问题的角度和处理问题的方法。(4)还有,不同的领导观念决定领导者采取不同的评价人和事的尺度。、现代领导的新观念?P71(论述)
1、依法治国观念: 1,依法治国: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 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 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 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具体要求:①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②必须强调法律的极大权威,真正做到法律 面前人人平等。③必须把立法、守法、执法紧密结合起来。④必须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 治国的关系。
2、战略观念:现代领导者要有战略观念,必须具有战略眼光,必须高度重视战略问题。本质特征:①全局性②长期性③层次性 怎样树立战略观念? 1)要重视战略依据的研究。①要善于提出战略思想。②要明确地选择战略目标,战略 重点和战略步骤。③要大力抓好战略实施。必须强调,战略观念必然要求树立大局观念。
3、现代化大经济观念: 特征: ①从以自给自足为特点的小生产走向社会化大生产; ②生产固然仍为十分重要的 经济活动,但已不再是唯一重要的经济活动。③越来越实行改革开放。(1)要树立系统观念系统的特点:①整体性②层次性③功能性。(2)要树立市场观念①要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②要承认价值规律的作③要 充分认识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3)要树立竞争观念(4)要树立信息观念,信息的特点:①可扩充性②可共享性③时间性。
(5)要树立效益观念
4、改革创新观念:(1)改革意识(2)创新和进取精神表现在:①要敢于和善于破旧立新,推陈出新,以大无畏的胆略 和气魄去支持新生事物,为新生事物的成长面斗争。②要有永不满足的态度。③要勇于探索,积极进取,不甘落后,不怕失败,不怕犯错误。④要积极推进知识创新工程。(3)开放观念 要求:①领导者在对外开放中,要善于对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观察、思考和比较,增强 我们的时代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激发奋起直追的观念和斗志。②领导者要面向世界,放 眼全球,勇于投身世界经济和技术竞争的激流,决心拼搏一番,并获得胜利。③领导者在开 放问题上要虚心又要自信,做好批判地吸收的工作。(4)未来观念 要求:①领导者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战略思想。②领导者要克服工作中的盲目性,提高科 学预见性。③领导者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未来科学。
5、新的价值观念:(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领导者应把知识、人才看成最有价值 的东西,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2)在金钱、财富观念上也要更新,作出新的 解析。(3)还要树立新的时空观念。①充分认识时间是无比宝贵的,学会珍惜时间②要善 于抓住时机③要重视讲求时效、领导怎样树立战略观念?P75(1)首先,要重视对战略依据地研究。(2)其次,要善于提出战略思想。(3)再次,要明确地选择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4)最后,要大力抓好战略实施。、现代领导者如何树立现代化大经济观念?(论述)所谓现代化大经济,区别于有悠久历史的小规模的自然经济。其特征一是从以自给自为特点 的小生产
走向社会化大生产。二是生产已不再是惟一重要的经济活动。三是越来越实行改革 开放。因此,现代化大经济这一观念,是科学的观念,并具有丰富的内涵,对它加以进一步 展开,应包括系统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信息观念、效益观念等。(1)要树立系统观念 系统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整体性,二是层次性,三是功能性。现代领导者不能单目标、单因 素孤立地解决问题,应建立整体地发展目标体系。(2)要树立市场观念 有了市场,就可以发展适应的先进技术,去开发有关资源。具体的说市场观念包括如下内容: 一是要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它 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度共同发展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二是要承认价 值规律的作用。三是要充分认识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3)要树立竞争观念 所谓竞争,是在优胜劣汰这一法则面前,各种事务对生存权力和发展优势的争夺。竞争给人 以危机感,使人感到压力,竞争可以振奋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冲击安于现状的墨守成 规的习惯,使整个社会充满生气和活力。(4)要树立信息观念 必须把能否及时、准确地掌握和利用信息作为领导者进行科学决策的基础,也作为衡量领导 者基本素质个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志。(5)要树立效益观念 现代领导者要有效益观念,要讲求效益原则,要把领导活动结果有无效益和效益大小作为检 验领导工作做得好坏的重要标志。
10、简述领导者在决策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P105(1)编制实施计划,把决策具体化。(2)组织实施力量,保证决策方案的实现。(3)落实实施责任,建立严格的责任制。(4)建立反馈系统,及时检查发现决策方案实施中的问题。(5)纠正决策偏差,必要时进行决策修正或追踪决策。
11、追踪决策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P107(简答题)回溯分析、非零起点、双重优化、心理效应
12、对领导者抉择的基本要求?P115(多选题、简答题)时效性、系统性、民主性、合法性、灵活性。
13、如何发挥智囊团的作用?P118(简答题)1)对决策问题进行科学预测 2)对决策方案进行具体设计,并对其详细的分析论证 3)对决 策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咨询 4)对决策的实施情况进行反馈分析
14、简述人才选拔的原则是什么?P133(1)察言与观行相结合的原则(2)考察历史与考察现实相结合的原则(3)发现人才的长处与认识人才的短处相结合的原则(4)组织考察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原则
15、简述荐选制的优缺点?P141(简答题)优点: 它能够把人才推荐者和人才选拔者两方面的主观能动性有机的结合起来,既有利于发 挥人才推荐者的积极性,为人才选拔机关广荐人才,同时,由于人才的选拔必须经过选拔者 或选拔机关通过考察后才能确定,这就有效的防止了“非人才”进入“人才”队伍,保证了 人才选拔的质量。缺点:(1)人才选拔的范围受到限制;(2)人才选拔缺乏硬性的客观标准;(3)人才 选拔缺乏程序化和法制化。
16、委任制与聘任制的优缺点?P148(简答题)委任制: 又称任命制,指有任免权的领导机关或领导者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对人才授予一 定职位的一种制度。优点:权力集中,责任明确,指挥统一,行动迅速,效率高,任命程序 简单明了。缺点:民主监督和依法办事的程序不完善,在任命干部时难免出现感情用事和一 言堂的人治现象,造成用人不当。原则:先考察后任命;工作需要与个人专业特长相结合; 集体讨论决定的原则;严格审批程序的原则。聘任制: 指用人单位运用合同形式对通过考试考核招聘的人才予以任用的一种制度。基 本内容:①根据工作需要和人才标准,明确规定应
聘条件,并予以公布,实行公开招聘②对 应聘人进行考试考核或考察,符合条件者才能聘任③招聘者与应聘者双方签订合同,规定双 方的责、权、利及任期。优点:①开拓了人才能进能出的渠道,有利于消除人事制度上长期 存在的“铁饭碗”“终身制”等弊病②有利于鼓励竞争,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③扩大了单位 选才用人的自主权,有利于人才的发掘和选用。缺点:容易造成受聘者的短期行为。2)奖 励制度与考核制度 3)交流制度与回避制度 4)职务升降制度与辞职辞退制度 5)任期制度 与退休制度
2.领导科学自考复习重点 篇二
2018年中国近现代史自考重点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经济掠夺:外国列强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并逐渐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4)文化渗透:外国列强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和侵略活动,鼓吹侵略有功论、“种族优劣论”,为侵华制造舆论。
(5)资本——帝国主义在给中国带来某些新变化的同时,又为了控制和掠夺中国的目的而同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勾结起来,共同阻碍中国人民的独立和解放。它们来到中国的主要目的,并非要把落后的中国变成先进的中国,而是要强迫中国永远成为西方列强的附庸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爱国将士浴血奋战。左宝贵战死平壤,致远般管带邓世昌、经远般管带林永升在黄海战斗中英勇牺牲,北洋般队统帅丁汝昌、定远般管带刘步蟾在威海战斗中为国捐躯。
(3)近代中国人民包括统治阶级的爱国人物在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斗争,才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历尽劫难、屡遭侵略而永不灭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支出也由国库统一分配,“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鳏寡孤独废疾免役,皆颁国库以养”。(2)评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单选]举国注目的倡导维新运动的旗手是康有为。
2、[单选]1895年康有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向皇帝上书,史称“公车上书”。
3、[单选]严复翻译英国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的前两篇,命名为《天演论》。
4、[单选]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9、[单选]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于东京。
10、[单选]中暂定代历史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解散国会,遣散议员(3)炮制《中华民国约法》,用总统制取代内阁制
(4)修改《总统选举法》以达到无限期连任,并推荐继承人
17、[多选]“二次革命”起因是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反对“善后大借款”。
18、[多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答:五四运动是在新的时代和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历史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表现了反学反封建的彻底性。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
(2)五四运动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是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一方面,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充分领略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从而促使他们在行动上探萦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工人阶级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别一方面,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实际斗争中经受了锻炼,并自觉进行了自身的改造,逐步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中国革命逐渐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发后,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4、[单选]共埔军校同一切旧式军校根本区别在把政治教育提到和军事训练同等重要的地位。
5、[单选]1925年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单选]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的方面是在控制金融业。
3、[单选]国民党四大银行完成其金融垄断有决定意义的步骤是发行法币。
4、[多选]20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着的中间党派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次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5、[简答]国民党是如何实行***的军事独裁统治的? 答:(1)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已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还大力加强地方反动武装保安队。广大人民被置于国民党武装的严密控制和监视之下。
(2)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已力量,国民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中统”和“军统”,主要任务就是对共产党,破坏革命运动,绑架或暗杀革命者和异已分子。
(3)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广大人民被禁锢在保甲制度之内。
(4)为了控制舆论,剥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国民党政府主要就是通过这此方法,来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巩固自身统治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指出
(1)这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2)这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3)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14、[多选]从1930年10月到1931年7月,红军边疆粉碎敌人三次“围剿”的原因是(1)土地革命在根据地的开展(2)贯彻了积极防御的方针(3)实行“诱敌深入”、“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等一整套战术
15、[多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展土地革命的实质就是(1)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2)实现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6、[多选]党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6、[多选]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于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
17、[多选]合编组成红二方面军的是红二军团、红六军团。
18、[多选]领导红二方面军的将领是贺龙、任弼时。
19、[多选]红四方面军中反对张国焘另立中央的有朱德、刘伯承、徐向前、贺龙。20、[论述]论述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答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
(1)经过激烈的争论,多数人同意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批评了博古、李德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4)逐渐加强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的“扫荡”
9、[多选]1933年11月,蔡廷锴、蒋光鼐在福州举行抗日反蒋事变,史称“福建事变。
10、[多选]《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1)中国共产党面临新形势提出的新政策
(2)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名义发表(3)呼吁停止内战,集中国力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面战场。
(2)国民党领导的下面战场始终是中国抗战的重要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具有重要地位。全国性抗战开始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立即投入抗日斗争。八路军刚开赴前线时,主要是直接在战役上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后,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八路军在敌后实施战略展开,发动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
(3)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逐渐形成,在战略上相互配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解决了部队的粮饷
(3)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17、[论述]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在抗日战争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答:(1)以毛泽东同志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和战略指导作用。(2)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后退,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一面旗帜。
(3)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
(4)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实施动员人民、领先人民的路线政策,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
(5)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为,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6)抗日战争的历史生动有力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是坚定的国际主义者,而且首先是最热烈、最忠诚、最彻底的爱国主义者。没有中国共产党人作中流砥柱,抗日战争的坚持和胜利是不可想象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国共合作为基础、以中国共产党为中流砥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实现和维护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保证。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这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的思想保证。抗日战争大大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以其精诚团结、坚持抗战、献身民族的实际行动,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代表者,充分发挥出民族先锋队和阶级先锋队的作用,赢得了全中国人民的拥戴。
(3)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是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单选]1947年6月,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3、[单选]中国共产党发布《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
4、[单选]学生运动是国统区人民所进行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5、[单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起止时间是1949年——1956年。
16、[多选]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5、[简答]1949年至1952年期间,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
答:1949年至1952年期间,在着重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的同时,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实际上也开始实行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2)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3)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单选]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3、[单选]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最先发表于1956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4、[单选]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5、[单选]在中共八大上陈支提出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
6、[单选]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7、[单选]中国八大坚持的我国经济方针是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8、[单选]中共八大提出的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9、[单选]1957年春夏一蔬菜 的整风运动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0、[单选]1964年中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国防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同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轻工业、农业,并且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沿海与内地两方面的建设积极性。这实际上涉及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方面,提出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要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肃反中坚持“一个不杀、大部不捉”的方针。
在讨论报告的过程中,还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方针——“双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3)意义:《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959年8月,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使纪“左”进程中断。主要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斗争的错误,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撤走全部专家,中国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年发生严重困难。
1963年至1965年,在多数城乡发起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场运动,虽然对于解决干部作风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把这此问题都作为阶级斗争或者是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来处理,曾使不少基层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打击。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是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它使中国共产党、国家和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的功绩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达到共同富裕。
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他指出,科学技术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领导科学自考复习重点 篇三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引言:“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章节结构与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阐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理论,着重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论述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意义,论证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本章共有三节:
第一节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介绍党的领导重点讲述大力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獭保葱率逼谝浴叭龃怼蔽诵牡牡辰üぷ鳌?/P>
第二节 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建设社会主义需:
1、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
2、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3、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4、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二、重难点分析:
1、坚持党的领导: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是什么? 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
为什么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1)、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
(2)、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找到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的正确道路;
(3)、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制定合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路线、方针、政策;
(4)、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形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大军。
2、坚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
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
改善党的领导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
改善党的领导适应了形势发展的需要;
改善党的领导是克服自身缺点的需要。
3、大力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1)我们党跨世纪的建设总目标
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2)两大课题
一是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二是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3)三大优势
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
(4)三个代表
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
4、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⑴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始终将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党性党风教育是其重要内容。
⑵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这是党建的突出环节。
一是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二是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三是大力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干部;
四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⑶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这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
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反对****。反****,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
5、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
(1)工人阶级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阶级和最基本的动力;
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建设和改革最基本的动力,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而集中的社会力量。
(2)广大农民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
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就是建立在工农联盟基础之上的。依靠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大局。
(3)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中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
我国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在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知识分子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6、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在新时期实现各民族人民的团结,要继续坚定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我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的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宪法的规定,国内各少数民族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一种制度。
7、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1)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革命的、爱国的统一战线上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十分艰巨的使命,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统一祖国大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也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各方面力量,特别是发挥各民主党派、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作用,共同努力。
(2)两个突出特点
第一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的联盟。
这两个范围的联盟构成爱国统一战线的整体,体现了中华民旅的大团结。前一个范围的联盟是主体,主体巩固发展、坚强有力,后一个范围的联盟才能巩固、扩大,整个统一战线才能巩固发展,蓬勃兴旺;对后一个范围的联盟团结得越广泛,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就越有利。
第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这一制度的成立是由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我国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起着参政、议政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三、基本概念简释:
1.伟大的工程――是指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的学说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建设一支团结统一、纪律严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人阶级先锋队。
2.新的伟大工程――是相对“伟大的工程”而言,是“伟大的工程”的继承和发展,“新的伟大工程”就是要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3.党的三大作风―― 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其核心是向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
4.三讲――是指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主要是指学习邓小平理论,还要学好做好工作的一切知识。讲政治就是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讲正气,说是要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形成的好传统、好作风,坚持真理,坚持原则,坚持同一切恶风邪气和****现象作斗争。
5.民族平等―― 是指各民族的政治权利、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一律平等。还包括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等。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我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的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宪法的规定,国内各少数民族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一种制度。
7.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 是指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是指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9.民主监督 ――主要是对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法规实施情况、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
10.党的建设――党自身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11.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4.领导科学自考复习重点 篇四
你们好!
自学考试公共关系、社会工作专业申请2012年下半年的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已经开始,请参考以下要求在规定的时间里通过网上报名+邮寄、汇款(不接受现场报名)的方式报名。具体事项如下:
一、报考条件
原则上所有课程的理论考试已全部及格者方可报名参加该专业的毕业论文答辩。(如有少部分课程未考完,但确定能在论文成绩1年有效期内考完且能办理毕业登记的同学可酌情申请论文答辩,但对于由此引起的各种风险由考生本人自负,答辩费不退)
注:论文成绩(自答辩完成之日起)一年之内有效。
二、报考办法及要求
1、报名时间
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本次为2012年5月25日-31日),在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网站的“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信息系统”进行论文答辩的网上报名。同时,还必须在2012年6月15日之前(以邮戳时间为准)将论文指导答辩费200元,并与论文提纲(含论文题目)、考生回执(见附表二)等书面材料按我们指定的相关地址进行邮寄。
2、报名只需寄以下材料(资格审批表、免考材料不需寄)
(1)考生回执(填好打印)、论文题目与论文提纲(篇幅一般不少于1000字)。论文提纲包括论文纲目、基本论点、主要论据以及如何进行论证等具体内容。
(2)论文指导答辩费200元(答辩费不允许放在信封里或快递里,遗失自负)。
3、邮件及答辩费邮寄方式
通过中国邮政邮寄报考材料及论文答辩费(200元邮局汇款),邮局汇款和材料邮寄地址均为:南京市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逸夫管理科学楼4楼收件人:任爱民邮编:210093电话:835939454、考生须持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准考证参加答辩。证件不符或不全者不得参加答辩。
5、考生与主考学校间的来往信件(含回执)及汇款等须按规定时间发出(以邮戳为准),并要清楚的写明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与Email等。如有逾期或书写差错,概不办理,后果自负。
6、已发表的论文不能再用。如在论文撰写中弄虚作假,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7、社会学院收到论文提纲后,根据学生选题确定指导教师,指导老师的安排在2012年7月5日左右发布在此网上,请同学在2012年7月30日前电子版的大纲
E-mail与指导老师联系(因单位搬迁到仙林,邮寄材料收不到)。考生必须将按指导老师的要求反复修改好的论文终稿给指导老师审核,审核同意定稿方可打印。最后的定稿在2012年11月10 日答辩时交打印稿3份即可。毋须再寄来。
三、考生注意事项
1、答辩费汇款(通过邮局汇款,请勿夹在寄送材料里)时请在汇款单留言栏内注明专业及考生姓名、准考证号码以及联系电话,回执和论文提纲的封面上同时注明详细、有效的邮政编码和地址、电话以及电子信箱。(必须填写清晰、完整、有效,建议打印,否则后果自负),以免延误论文指导。
2、友情提醒:本科报考资格审查表、免考申请表(毕业登记时需要),需提前办理(各地自考办),以免影响毕业,毋须寄给我们。请尚未办理或还有少部分课程未考完的考生充分考虑论文的有效期视个人情况,酌情、慎重申报此次毕业论文答辩,风险自担。
4、有多个准考证的请在回执上填写专业且准备办理毕业登记之地的准考证号码。
5、社会学院将在2012年7月5日左右将分配的指导老师的联系方式以及论文答辩要求通过http://sociology.nju.edu.cn“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招生就
业”——“自考天地”公布,因此务必请考生务必在回执上填写清楚E-mail(请不要随意更换电话号码和电子邮箱)。
6、答辩时间安排
(1)2012年11月10日(8:30-12:00)
(2)答辩分组名单和答辩流程于2012年11月9日在http://sociology.nju.edu.cn“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招生就业”——“自考天地”公布。
具体答辩事宜均以社会学院的安排为准。
附论文选题(仅供参考,也可自拟题目)
附: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公共关系专业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l、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障碍因素及其对策
2、城市老人群体的养老问题
3、社区情感培育与社区建设
4、城市外来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其问题
5、关于城市老年群体情感生活的调查
6、单亲家庭子女成长辅导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7、对白领焦虑症的调查与分析
8、社会焦虑:一个微观层面的社会问题
9、城市农民与市民的磨擦性互动探析
10、居住小区环境评价初探
11、持股的相关因素及其对职工分化的影响——关于企业改制的实证研究
12、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13、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的主要障碍
14、街道办事处在社区居委会选举中的失范问题
15、社区居委会选举中的公共冷漠问题
16、城市社区服务模式初探
17、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的调查与分析
18、解析高学历失业现象
19、就业领域中的性别歧视问题
20、外来人口管理的新思路
21、婚姻状况与心理疾病
22、呼唤生命教育
23、市民健康:当今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24、现代购物中心的文化解读
25、学习型社会的基石一学习型社区
26、城市儿童福利制度的调查研究
27、城市慈善事业现状调查
28、“人情”的泛化及其负功能
29、透视家庭暴力
30、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可行性研究
31、城市社区参与状态的调查与分析
32、城市农民工的心态与观念
33、苏州市流动人口职业培训现状的调查
34、城市里的希望工程——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35、下岗职工隐性就业行为探析
36、关于城市低保的调查分析
37、聚焦城市贫困家庭的一日三餐
38、社区居委会的权力问题
39、转换机制,完善功能,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
40、城市反贫困及社会工作的介入
4l、关于苏州市民对世界遗产博览会的态度和社会参与的调查
42、世界遗产博览会的市民参与和市民素质——一项关于XX区市民的抽样调查
43、社会福利服务领域行业管理体制的创新
44、关于民办养老机构的调查与思考
45、公共场合陋习的博弈论及社会心理学分析
46、越轨人员的社区矫正与人文关怀
47、从社会心理层面看性别角色差异对女性的影响
48、民主自治:社区建设的核心
49、关于“爱心翅市”的调查与思考
50、福利企业中的残疾人问题公共关系专业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说明:上述选题仅供参考,考生可以自行拟定题目。
公共关系专业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1.企业失败的原因分析
2.公共关系与企业形象塑造
3.品牌战略与定位
4.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
5.产品生命周期与企业危机
6.中国企业竞争战略研究
7.中国企业危机研究——以***企业为例
8.从SARS危机看中国政府的危机应对
9.从房地产涨价看中国人的消费心理
10.中国社会贫困问题研究
11.女性消费心理探讨
12.明星崇拜的社会心理机制
13.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探讨
14.“面子”与中国人的日常行为(可以从一个小的方面去写,如消费行为,送礼行为等)
15.中国社会的分层问题
16.农民工的城市适应问题
17.公关礼仪与企业形象
18.办公室礼仪与企业日常管理的关系
19.企业凝聚力的建构
20.晶牌营销的社会心理机制探讨
21.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大众传媒
22.网络对社会化的影响
23.网络时代的社会关系重构
24.中国现阶段失范问题研究
25.民企与外企的培训模式比较
26.现代企业中层管理者的激励问题研究
27.影响个人职业生硬的因素分析
28.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经理的素质分析
29.商务谈判技巧市场运作初探
30.解析一次成功的谈判案例(可加副标题)
31.试论谈判技巧在现代商务中的作用
32.中外商务谈判技巧的比较研究
33.公共关系理论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影响
34.社会转型与公共关系的主体性建构
35.当代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中国的命运
36.试论组织结构体制的重塑与公共关系的协调
37.从企业行为看企业文化的塑造
38.试论企业文化与人格塑造
39.谈谈我对企业文化理论的理解
40.“人世”后,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走势研究
41.中国式离婚:原因与对策
42.中国农村与城市妇女自杀比较研究
43.产品生命周期与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44.人世与中国企业危机应对研究
45.大众传媒与人的社会化
46.大众传播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47.大众传播与社会控制
48.晶牌创建与广告策划
49.广告对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50.广告与“性”
51.我国广告业发展的状况分析
52.广告对消费者消费理念的影响
5.自考生考前应科学记忆合理复习 篇五
一、明确考点,实地察看
在临考前,可能有些考生还不熟悉考点,这时应尽快查询。考生可通过各地自考官方网站、打电话或亲自到自考办查询自己的考试地点、考场号、座位号。以往总有些考生到考场时忘记考场号,本文作者提醒考生:如果有条件,建议您最好把相关信息打印出来,这样一旦您遗忘了考场号等信息,可以借助您打印的信息。明确考点后,对考场的实地察看也十分必要。首先,通过实地察看能让自己熟悉到达考场的相关路线,不至于走错;其次,通过对考场的实地察看,可以让自己提早熟悉考场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临考前的精神压力。实地察看之后要根据自己居住地到考场的距离来决定交通方式。如果距考场较近,可以步行或骑车;如果离考场较远,可以乘公交车,但一定要提前选好乘车路线,步行或骑车也要算好时间。本文作者建议您无论采取何种交通方式,在考试当天都最好提前出发,以免为突发事件(如:堵车等)留出必要的处理时间。
二、检查证件,备齐工具
考试需要的相关证件――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准考证,一定要提前检查、准备好,以免考试时忘带。临考前还要提早准备好铅笔(一般为2B铅笔)、橡皮、蓝色或黑色签字笔(最好为黑色)、钢笔、圆珠笔、直尺(直尺用途很大,除绘图题外,用直尺辅助涂卡,会提高涂卡速度和质量。)等考试工具。铅笔在考前最好削两到三枝备用。临行前一定要仔细检查以上证件、物品是否带齐。在这里要特别提醒考生:切忌不要携带涂改液、胶带纸进考场,否则会被视为违纪,取消该科目成绩。
三、科学记忆,紧抓真题
临考前,重中之重就是强化记忆重要知识点。在这段时间,大家应该在复习的基础上查漏补缺,对照大纲自己总结一个提纲,可以采用画图表的方法形成一个适合自己记忆的知识网络,知道还有哪些知识点没掌握好,利用临考前的这段时间把欠缺的地方补上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切忌死记硬背。建议考生此时以书本为主,正所谓万变不离其中嘛!每天早起半小时和晚睡半小时,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段是一天中较佳的记忆时间,考生可利用这段时间高效记忆。关于记忆的方法,您可以找张白纸,将相关知识点默写,再核对书本,将漏写或错误的知识点重点消化和记忆。虽说此时要回归书本,但也需一定题量的训练。最好将历年的考试真题再复习一遍,重点是当时做错的题目,确保不遗漏知识点。建议不要做模拟题或真题,因为如果您如果答的不好,可能会影响您的自信心,但这也要根据个人复习情况,因人而异。
四、合理作息,科学膳食
临考前,考生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如果您是习惯熬夜的`考生,此时要将自己的生物钟调整过来。按照考试时间,调节身体生理上的兴奋点,使其与考试时间同步,从而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在这段时间,脑力和体力的消耗往往是很大的,所以考生更要科学膳食,补充营养。每日可多吃点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1等,这样可以增强抵抗力,减轻复习疲劳。
五、放平心态,莫要放弃
6.领导科学自考复习重点 篇六
管理的概念:管理是以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社会活动过程。特性: 类型: 功能:
在理解管理概念方面,应该把握住主体、环境、目标、资源、职能等几点要素(参见课本第7页);
现代管理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科学管理理论时期、行为科学理论时期、现代管理理论时期各种主要的管理理论。【重点】
重点掌握现代管理科学各种主要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及其在管理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把握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一般逻辑。
答:主要理论流派有:
1、管理过程学派,2、社会系统学派,3、系统管理学派,4、决策理论学派,5、经验学派,6、权变理论学派。
主要观点及其在管理学发展史上的地位:17-19页
一般性了解管理学的基本常识,能够区分企业管理和公共管理。
答: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运用公共权力,为有效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如下:
第一,目标不同。公式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的,而企业管理则以营利为目的,追求利润最大化。
第二,实质不同。企业管理为了实现组织目标,更多着力于提高效率上,而公共管理不仅要注意到效率问题而且还得研究公平问题。
第三,特性不同。与企业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更强调责任。第四,监督方式不同。公共管理要受到社会大众的监督而企业管理的监督主要是来自于企业的内部。
第五,权力来源不同。公共管理中公共组织的权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大众所给予的公共权力,而企业管理的权力则大都是私人授权。
联系:企业管理包括了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或者说是它的一种职能,公共管理是间接帮助企业管理的方法。
第二章 组织 【了解】
组织的概念:是按特定的结构形式和运动规律所结合起来的一群事物的统称。
构成要素:
1、特质要素:如人员、经费、物质材料、房屋、设备等;2形式要素,如组织上的权力、再现、纪律、指挥、领导、服从、分工、合作等;3环境要素,如组织形成或成立时的环境与起因;4目的要素,如组织所要完成的任务,所希望达成的目标不,以及所遵循的宗旨。组织的功能:
组织结构的概念:是指构成组织的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也就是组织各部门、各层次之间所建立的人与事、人与人相互关系的结构。控制幅度和组织层次: 同时还要掌握几种典型的组织模式:1直线型组织;2职能型组织;3直线职能型组织;4事业部制组织;5矩阵型组织;6多维立体型组织; 组织管理体制:
组织变革的原因、类型、阻力和策略: 组织文化: 【重点】
本章是学习的重点章节。需要重点理解的有矩阵式组织的含义:27页
答:矩阵型组织是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或项目,或服务等)划分的部门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阵,使同一个员工既同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的联系,又参加产品或项目小组的工作,即在直线职能型组织关系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种横向的领导关系。 组织文化在管理活动中的功能:38-39页
答:组织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向功能,引导组织成员按照组织目标的要求,来从事自己的组织生活。
2、约束功能,通过制度文化、伦理道德规范等组织成员的行为。
3、凝聚功能,通过尊重人的价值,珍惜人的感情,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念,促进组织内部的团结,增强组织观念,把全体组织成员紧紧联系在一起,同心协力,形成一个战斗力很强的组织共同体。
4、激励功能,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通过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满足人的心理需求,达到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作用。
5、组织文化的公关功能,也就是组织文化的对外具有辐射作用。 特别要重点掌握的是关于组织变革的知识,对于组织变革的含义,促进和阻止组织变革的各种要素能够深刻理解,并能够结合现实社会经济政治现象给予分析。这样的问题一般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请大家注意平时的积累。32-33页
答:组织变革的含义:任何一种组织,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存在、动作和发展着的,和环境之间进行着能量、信息和物质的交流,必须和组织环境之间保持良好的相互适应性。因此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和发展不断地适应和完善,适时地进行组织变革,从而提高组织的效能,使组织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就是组织动作和发展中的一项基本任务。促进组织变革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包括组织内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1、宏观社会环境的影响。
2、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
3、激烈竞争的影响。
4、社会态度与价值观转变的影响。
5、组织变革的内部因素。阻止组织变革的的主要可以来自以下方面:(1)利益差别。主要指组织变革结果对不同行为主体的不同影响。主要包括权益、地位和既得经济利益等。(2)习惯性。是对一定工作方式和环境的较为固定的看法或某种较为持久的认同,对变革阻力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职业认同感,二是对变革更新的潜在不安全感。(3)认知。主要表现为由于对变革的目的、方式、后果的不完全的、模糊的、主观臆测的了解和理解,而对变革持怀疑和反对的态度。(再结合自己的实践论述)
第三章 决策 【了解】
决策的概念、功能和种类,确定型、不确定型和风险型决策等决策类型;四种决策模型,需要深入掌握;决策过程的4个主要阶段,即发现和确定决策问题,确定决策目标,设计决策方案,分析论证决策方案;头脑风暴法等决策方法 【重点】
本章的基本概念比较多,要在相关概念比较的基础上加以把握。重点需要理解的基本概念有:风险决策:
有限理性决策48页:有限理性决策模型是由西蒙提出,他认为,传统学所信奉的纯粹理性决策模型,只是一个理想的模型,在组织实际的决策过程中,由于决策都所遭遇的种种主客观的限制,根本不可能按照纯粹理性模型的决策思路进行决策,人的理性是处于完全理性和完全非理性之间的一种有限理性。
渐进决策模型49页:由美国政治经济学家C.E.林德布洛姆对H.A.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模型作了挑战性批评后,所提出的一个决策模型。他认为,决策者的决策只是根据过去的经验,经由渐进变迁的过程,进行逐渐的、缓慢的变化。 对于风险决策还需要掌握其展开的基本条件45页:
答:风险型决策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1、有需要达到的明确目标;
2、有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方案;
3、决策问题的解决面临不以决策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两种以上变化不定的客观条件或自然状态,即不可控变量或自变量;
4、有不同的方案,并且在不同的客观条件下,其得失损益可以计算出来,即有可控变量和因变数;
5、各种自然状态在未来如何出现,有以统计为依据的概率可循。在风险型决策过程中,一般原则是先找出损益期望值,即求出每种方案的损与益之和,然后加以比较,采取其中较为合理的方案。
第四章 领导 【了解】
领导的概念、领导权力的构成、领导个人素质结构与领导班子的群体结构、领导方式。【重点】
本章的知识比较简单,对管理活动中的领导现象及其内涵、结构、方式等给予一般性的了解即可。
答:领导的内涵59页:是指一个组织中处于主宰或统治地位的合法的或实际的首脑,通过命令、指示或其他方式,为组织指引方向,并劝说、影响、强迫或监督组织成员的行动,以达到组织目标,实现组织功能的管理活动。
需要重点理解的是领导在管理活动中的功能。61页
答:领导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指挥功能。组织领导者的首要功能是指挥功能,确定组织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并凝聚起全体组织成员的智慧和能力,去共同努力完成组织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2、激励的功能。组织是由具有不同需求、欲望和态度的个人所组成,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冲突。领导的任务,就是通过领导功能的有效发挥,使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组织成员全力以赴地为实现组织目标作出贡献。
3、协调的功能。在组织实现其既定目标的过程中,组织成员个人之间、组织各部门之间,发生各种矛盾冲突,或者在行动上出现偏离组织目标的情况,都是十分正常的现象。组织领导者的任务之一,就是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和活动,保证各个方面都朝着既定的组织目标,步调一致地行动。
4、沟通的功能。领导者是组织的首脑和联络者,在信息传递和沟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信息的传播者、监听者,发言人和谈判者,在管理过程中,发挥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作用,目的是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组织环境,使整个组织在信息充分自由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双向沟通、对称平衡的组织关系结构。
第五章 人事管理 【了解】
人事管理的概念和一般管理过程,任用、考核、培训和工资制度等内容。【重点】
人事管理是比较复杂的内容,知识含量很大,需要我们掌握的要点比较多。重点是需要对人事任用中的两种基本方式(选任制和委任制)的区别和联系加以深刻理解:70-71页 答:选任制是指通过选举的方式来选拔任用工作人员的任用制度。一般地,选任制的运用,由于组织现有的普通成员在组织人员任用过程中,有决定的权力,因此就将组织领导者与普通成员的利益有机地关联了起来。因此选任制的任用方式,使组织的管理过程中,普通组织成员的利益要求和意愿能够对组织管理发生重要的影响。选任制的缺点是被选者的专业素质往往被忽略。选任制一般是定期举行的,任期任届也都有明确的规定。有效运转的选任制,还必须是竞争性的。选任制一般适合于组织领导者的选拔。
委任制是指由有任免权的组织机关,按照有关组织规范,直接指定下属工作人员的制度。委任制的优势是权力集中、指挥统一、任用程序简单明了,有利于领导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组织有关政策方针的贯彻实施。缺点是掌握委任权的机关和个人,容易任用私人,形成特权小集团,同时也可能因为掌握委任权的领导者的个人更改局限性,而影响决策的质量。委任制在公共管理中,主要适用于一个组织的副首长和职能部门的首长的产生。
对工资制度中的职务工资和资历工资的含义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加以区分。76-77页 答:职务工资是根据所担任的职务支付工资。是在弄清各种职务的内容繁重程度、责任大小以及所必备的知识、经验、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职务评价,定出职务等级,然后,按等级决定工资标准。职务工资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职位相对稳定,工作有明确的规范,能够进行评价。
2、有合理的提升制度。
3、有稳定的工资基金来源。
4、职工有成熟的职务意识。
5、有严格的考核制度。
资历工资是将组织成员个人的资历作为确定工资的主要依据,个人资历包括年龄、工龄、学历等。工作人员的工资主要取决于这些个人的资历因素,而与其所担任的工作关系不大。它具有以下特点:
1、基本工资按年龄、工龄、学历等因素决定,与劳动贡献没有直接关系,并且基本工资是退休金、退职金和奖金的计算基金。
2、起点工资低,工资差别大。
3、定期增薪,随着工龄的增长,每年增加一资工资。
第六章 冲突、协调和沟通 【了解】 冲突的概念: 原因和种类:
沟通的概念和类型: 沟通障碍的克服方法:
协调概念和主要的协调方法: 【重点】
要对管理活动中的冲突、沟通和协调的相关知识作系统的了解。重点掌握的概念是非正式沟通,对该概念的掌握要与正式沟通结合起来,在比较的基础上加以把握,以凸显“非正式”的特质。84页
答:非正式沟通是正式渠道以外的沟通,信息发布者一般不代表组织和上级,主要是通过个人之间的接触进行的,是由组织成员个人交往过程中,由于感情和动机上的需要而形成的信息交流,其传播的范围能远远超越正式组织部门和层次之间的限制,具有随意性、非正规性、并带有较强的感情色彩。由于非正式沟通不必像正式沟通一样,受到规定程序或形式的种种限制,比较灵活方便,非正式沟通能够发挥正面作用的基础,是正式组织中良好的非正式组织结构,在相当程度内,非正式沟通对于信息沟通是必要的,但也要注意其负面影响。(此段为书本原文,自行归纳)
第七章 激励 【了解】 各种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等理论模型。【重点】
激励理论在现代管理科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关于激励的理论层出不穷。大家要对各种理论的内在本质和相互区别有所理解。并在比较的基础上,重点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双因素理论予以掌握。91-92 答: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可概括如下:
1、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
2、人的需要的实现是有次序的。
3、对于管理者来说,必须针对管理对象需要实现的程度,采用相应不同的刺激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下:
1、保健因素及其功能。
2、激励因素及其功能。
3、保健因素的缺乏,之所以会使员工不满意,是因为人们具有改名不满意的需要;而激励因素之所以能导致人们的满意,是因为人们具有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两类性质不同的需要,是彼此独立不同的。
4、赫茨伯格认为,满意的对立面不是不满意,而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也不是满意,而是没有不满意。因此,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这两种因素是彼此独立的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工作行为。
第八章 控制 【了解】
控制的概念、特点、类型和方法等。【重点】
控制是现代管理活动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控制对于管理绩效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实现有效控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具体的实现途径有哪些?这些都需要大家在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社会实践加以思考,能够给出自己的回答。由于这样的问题一般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请大家注意平时的积累。答:实现有效控制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遵循科学的控制原则:
1、统筹全局,突出重点。
2、经济原则。
3、适应性原则。
4、客观性原则。
5、垂直控制与自我控制相结合原则。
具体控制原则的实现则是通过以下途径加以实现的:
1、政策与法规控制;
2、正式组织结构控制;
3、财务控制;
4、审计控制;
5、网络控制;
6、质量控制。(再结合自己的实践论述)
答疑的重点:
★ 名词解释:非正式沟通(第六章),矩阵组织(第二章)★ 简答:
组织文化在管理实践中的功能?(第二章)
比较决策模型,有限理性决策模型和渐进决策模型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第三章)风险决策要什么条件展开(第三章)领导在管理活动里的功能(第四章)
职务工资和资历工资的区别和联系(第五章)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七章)
选任制和委任制的区别和联系(第五章)★ 论述题:
1、组织变革的问题,组织变革在整个社会生活里经常出现的现象,任何的组织变革既有推动的因素,也有阻止的因素,要结合政府、企业组织的变化。第二章
【领导科学自考复习重点】推荐阅读:
论领导科学与艺术07-03
本科领导科学与艺术07-21
领导科学试卷及答案09-11
领导科学历年考题09-29
教育科学系系领导听课制度09-06
领导科学模拟试题a卷11-14
青岛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08-13
全国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领导科学试题及答案10-11
三年级下册科学重点内容整理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