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市场调研方法及管理(共8篇)
1.网上市场调研方法及管理 篇一
网上市场调研方法与利弊
传统市场调研方法相比,利用互联网进行市场调研有很多优点,主要表现在缩短调研周期、节约费用、不受地理区域限制等方面。另外,由于不需要和用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因此也防止了当面访谈可能造成的主持人倾向误导,因此,网上调研成为一种不可无视的市场调研方法。
网上市场调研的常用方法
〔1〕网上搜索法。利用网上搜索可以收集到市场调研所需要的大局部第二手资料,如大型调查咨询公司的公开性调查报告,大型企业、商业组织、学术团体、著名报刊等发布的调查资料,政府机构发布的调查统计信息等等。
〔2〕网站跟踪法。网上每天都出现大量的市场信息,即使功能最强大的搜索引擎,也不可能将所有信息都检索出来,而且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并不是随便可以检索得到的。作为市场调研的日常资料收集工作,这就需要对一些提供信息的网站进行定期跟踪,对有价值的信息及时收集记录。
〔3〕参加邮件列表。一些网站为了维持与用户的关系,常常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以新闻邮件、电子刊物等形式免费向用户发送,通常只要进行简单的登记即可参加邮件列表,将收到的邮件列表信息定期处理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资料收集方法。
〔4〕在线调查表。在网站上设置调查表,访问者在线填写并提交到网站效劳器,这是网上调查最根本的形式,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调查活动,这实际上也就是问卷调查方法在互联网上的延伸。
〔5〕电子邮件调查。同传统调查中的邮寄调查表的道理一样,将设计好的调查表直接发送到被调查者的邮箱中,或者在电子邮件正文中给出一个网址链接到在线调查表页面。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用户成分加以选择,并节约被访问者的上网时间,如果调查对象选择适当且调查表设计合理,往往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问卷回收率。
〔6〕对网站访问者的抽样调查。利用一些访问者跟踪软件,按照一定的抽样原那么对某些访问者进行调查,类似于传统方式中的拦截调查。
〔7〕固定样本调查。同传统调查中的固定样本连续调查法一样,用合理的抽样技术选定固定样本用户,当然,这些用户必须是可以经常上网的用户,对固定样本用户给予必要的培训,说明调查目的,提出一定的要求,由各样本用户按照要求将所要调查的内容记录下来,定期提交给市场调研工程的负责人。
网上市场调研的缺陷
网上市场调研的优点很明显,但同时也不应无视其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调查表的设计、样本的数量和质量、个人信息保护等因素的影响。
〔1〕在线调查表本身的问题。由于在线调查占用被访问者的上网时间,因此在设计上更应讲究技巧,应该具备简洁明了的特点,尽可能少占用填写表单的时间和上网费用。
〔2〕样本的数量。对于一些访问量较低的网站来说,如何吸引人参与调查是一种挑战,如果网站访问量小,为了到达一定的样本数量,就需要较长的时间。如果为了调查而加大网站推广力度,需要增加不小的推广费用,可能得不偿失。
〔3〕样本的质量。网上调查的局限不仅受样本数量少的影响,样本分布不均衡同样可能造成调查结果误差大。由于网上调查的对象仅限于上网的用户,即使在上网用户中,网民结构也有明显的特征,同时用户地理分布和不同网站的特定用户群体也是影响调查结果的不可无视的原因。
〔4〕个人信息保护。由于人们担忧个人信息被滥用,通常不愿在问卷调查中暴露准确的个人信息,往往会因为涉及到过多的个人信息而退出调查,为了尽量在人们不反感的情况下获取足够的信息,在线调查应尽可能防止调查最敏感的资料。
〔5〕被调查者的因素。除了上述主要问题之外,被调查者提供信息的准确性也直接影响到在线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筛选无效问卷是在线调查的必要环节之一。
可见,尽管网上市场调研具有一定优越性,但也应看到,网上调查并不是万能的,调查结果有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网上调查也不可能满足所有市场调研的要求,应根据调研的目的和要求,采取网上调研与网下调研相结合、自行调研与专业市场调查咨询公司相结合的方针,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获得尽可能可靠的市场调研结果。
2.网上图书零售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 篇二
一、网上图书零售市场的现状
随着2010年京东商城的强势进入,如今的网上图书零售市场基本已稳定“三分天下”的格局。2013年1月,在当当网2013年度出版物经销商大会上,易观国际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整个网上图书的零售市场,当当网占有45%的市场份额,而亚马逊卓越和京东商城分别占有23%和14%的市场份额。而很多人期待的“四强争霸”局面尚未出现,苏宁易购在2011年底开始进军网上图书零售市场,并曾计划一年内实现领跑网上图书零售市场,但是目前看来,“三分天下”的格局还难以被撼动。
1.“三分天下”格局难以改变
近年来,少儿书的零售发展异常迅猛,当当网抓住机遇用“超占”的策略同国内大部分出版少儿书的供应商成为了战略合作伙伴,几乎垄断了少儿书在整个网上图书零售市场的份额。据当当网2013年度出版物经销商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少儿书零售的增幅目前已高达60%,2012年销售码洋占当当网整体图书销售的四分之一。少儿书这一块也是让亚马逊卓越和京东商城颇为头疼的。除此之外,当当网的“历史积淀”使得它拥有最全的图书品种,最广大的消费人群,也让它如今牢牢占据网上图书零售市场的一大部分市场份额。相比当当网,亚马逊卓越以其业界公认的世界一流的运营网络和便捷高质的在线销售服务吸引了一批固定的消费群体。在京东商城未进入网上图书零售市场之前,亚马逊卓越一直以其强大的物流配送系统同当当网瓜分着整个网上图书零售市场,随着以“快”出名的京东商城强势进入后,亚马逊卓越的物流优势渐渐消失,并且由于它作为外企本身的一些阅读特点,不被大多数国人所习惯,因而最近的增速缓慢,所占的市场份额也被京东商城迅速侵食。京东商城靠电器起家,一直以来以其“超低”的价格和“超快”的物流而为人津津乐道。进入图书市场以后,京东商城依然保持其独特的优势,快速吸引了一大批消费者,并利用其在零售器材的优势,搭配相关图书,使得京东商城在短时间内就在计算机和摄影艺术两个大品可以和当当网进行抗衡,且在这两个品类有超越当当网的趋势。但目前整个网上图书零售市场传统品类如科技、经管等品类增速较缓慢,而像少儿、文艺等品类增速迅猛,当当网利用其“超占”“独家”的策略在这些增速迅猛的品类上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间接抑制了京东商城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快速增幅。苏宁易购现在还处在起步阶段,其自身的优势相比目前的“三大巨头”还并不明显,不过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12月,B2c网络零售市场占有率,苏宁易购位列第三,排名前两位的分别是天猫和京东商城,这让我们可以有理由相信苏宁易购在网络图书零售市场也是有着巨大潜力的。
2.“价格战”依然硝烟弥漫
2012年可谓是网上图书零售市场“价格战”最惨烈的一年。以当当网、亚马逊卓越、京东商城三大巨头为主发起的“价格战”使一些基本上现金流不够充裕的企业已经倒在了血泊中。但是几大巨头并没有因为亏损而放慢扩张的步伐。
客观来说,“价格战”并非完全是坏事,至少对消费者而言,这是一件好事,因为给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打折实惠。而另一方面“价格战”也是由于电商之间的激烈竞争而爆发的,竞争有助于行业的发展,电商会通过提高自身的“软硬”实力使其更加有竞争力,逐步抢占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去年下半年,电商的竞争焦点放在了服务品质、配送速度、成本控制的比拼上面。在价格不高的情况下,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有多种方法。而且,电子商务一旦规模化,就会进一步拉低成本,使得赢利成为必然。
二、网上图书零售市场的未来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我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3205亿元,同比增长64.7%,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而这个比例数据在2011年仅为4.4%,这或许在昭示我们电商改变零售业格局的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网购行列,对于整个网上图书零售市场来说,无疑是件好事。
首先,网络书店具有价格优势。网络售书成本更低,因为销量大从而议价能力更强,又可以通过图书的促销打折聚拢人气,带动其他兼营商品的销售,因此价格十分便宜。其次,读者购买方便、快捷。通过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网络书店真正实现了购书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支付体系和物流体系也已经比较完善,为读者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最后,网络书店很容易通过单个读者的浏览历史、购买行为和购买历史,根据不同读者的偏好,进行个性化、精准地推荐,更有利于扩大销量。而“二维码”的出现,无疑为网上图书零售市场开辟了一个更加便捷的“绿色通道”。
早期网络书店一个很大的劣势就是消费者看不到实物,而如今的这一劣势现在也在逐渐变小。如当当网的在线试读,消费者可以在当当网图书的页面下点击“试读此书”就可以通过当当在线的阅读工具阅读该图书的部分章节内容,相比当当网的在线试读,京东的“晒单”更为直接,已经购买图书的读者可以将自己购买的图书实物拍照片传到京东网上,换取相应的晒单积分,这样后续购买者可以在网上看到实物的照片,而不单只是看到图书封面了。除此之外,网店的图书页面信息更容易直接刺激消费者购书,这是实体店无法做到的。编辑推荐、内容简介、媒体评论、作者简介等文字信息都可以在图书页面显示,消费者可以透过这些文字轻易获取他们想要了解的信息,而不是像在实体书店,通过自己将整本书浏览一遍再决定是否购买。目前当当网、亚马逊卓越和京东商城都在图书页面信息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中投顾问最新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而最近由国家工信部牵头、发改委等9部委联合制定的《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草拟完毕,国家有关部门预计到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翻两番,并在GDP中贡献率大幅提高。此外,“十二五”期间,电子商务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图书网络零售市场在未来的五年内,仍将保持强劲增长的势头。
(作者单位系电子工业出版社)
3.加强集贸市场管理的方法及途径 篇三
加强集贸市场管理的方法及途径2007-12-12 15:04:34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
“阜阳劣质奶粉事件”暴露出了工商部门在集贸市场等监管领域缺乏必要的管理手段和措施,也说明了阜阳工商部门在队伍建设乃至廉政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工商部门应从“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吸取教训,探索如何加强集集贸市场管理。在传统监管方式的基础上,在抓好日常监管的同时,与“商品准入制度建设、信用建设、12315网络建设”紧密结合,围绕创新抓管理,抓好管理促创新,建立健全“四项制度”,探索建立集贸市场长效监管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切实履行职责,维护消费者权益,加大打假力度。
一、与商品准入制度建设相结合,推行“四项制度”,加大监管力度
借鉴商品准入制度建设的思路,按照“对集贸市场交易环节实施动态监管,对不合法的经营者和不合格的商品实施市场退出机制,对违法经营者依法予以查处,对商品及其经营者在流通领域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的方式,探索、建立和推行集贸市场“四项制度”。一是推行商品票证备案制度。对集贸市场商品的备案主体、备案对象、备案内容、备案方法及监督检查做出具体的规定,制发统一的《集贸市场重要商品备案登记表》,检查市场商品的进货渠道,建立集贸市场主办单位对市场内经营者所经销的商品进行登记备案的管理办法。
二是推行商品质量抽检制度。根据国家工商局《商品质量监督抽查暂行办法》,制定商品质量抽检制度。从抽检部门、抽检范围、抽检时间、抽检内容、抽检方式、抽检程序、抽检费用、公布结果
和结果处理等九个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提高商品质量,切实履行监管职能,规范工商部门的商品质量检查,净化商品市场环境。
三是推行商品销售信誉制度。要求集贸市场经营户必须向消费者提供由工商局统一制发的《集贸市场商品销售信誉卡》或者税务发票,要求市场业主在其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必须提示消费者索要《信誉卡》,引导经营者遵守商业道德,讲求诚实信用,维护集贸市场秩序,营造诚信经营、信誉至上的良好风尚,在全市集贸市场营造“诚信经营、健康消费”的良好氛围。
四是推行市场业主责任制。工商部门与市场业主签订合法经营责任书,让市场业主作出不制假、不售假的承诺,明确其责任,形成“工商牵头、经营者参与”的监管氛围,从而达到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集贸市场监管的目的。考虑到“四项制度”的法律支撑、群众基础以及操作难度等问题,可以先在一些
地方先行试点,经过试点运行和逐渐得到广大市场业主和经营户的理解和支持,积累一定的经验后,再全面推广。
二、与信用公示建设相结合,推行集贸市场诚信经营和违章违法公示制,加大打假力度
借鉴信用公示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建立健全经营者台帐和信用户口,建立科学的信用评定标准,归集诚信经营信息和违章违法信息,定期和不定期地在集贸市场内将诚信经营和违章违法情况予以公布,每年评比诚信经营户和诚信经营摊点,亮牌经营。同时,加大打击无照经营行为和欺行霸市、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掺杂掺假、短尺少秤等违章违法行为,加大曝光力度和打假力度。
三、与12315网络建设相结合,推行集贸市场举报制,加大维权力度
将12315网络延伸到集贸市场内,设立12315网络投诉站,明确责任到人,做到责、权、利统一,加大维权力度。把举报信箱设在各大集贸市场大门口,公布
举报电话、当地工商分局(所)电话号码和责任人的手机电话,做到迅速受理,及时处理,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4.网上市场调研方法及管理 篇四
VPDN网上申报——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报表制作顺序错误
报表制作时应按如下的顺序制作:
表3——>>表4 ——>> 表1 ——>>表2 ——>> 申报表
其余的报表制作时顺序可以随意
二、制作申报表时提示的留抵数等数据不对
如发现不对,应该及时与国税联系,数据改正后再制作报表
三、运输发票上传时找不到相应的文件
进入运输发票信息采集软件,点击数据申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指定路径,并记录下此路径,单击开始导出,导出完成后会提示导出的文件名,记录此文件名后点击确定,然后进入一窗式网上申报系统的运输发票上传模块,根据记录的路径与文件查找对对应的文件。
四、运输发票上传后发现数据有错误
进入运输发票信息采集软件,点击右上角的数据修改,将上次导出的数据作废,然后就可以修改错误的发票,确认输入的发票数据都正确后点击数据申报,导出正确的数据,然后再次上传
五、打印问题
1、打印功能无效
打印功能只有在全申报后才能使用
2、只能打印第一页
先输入打印的页码,再点击打印
3、不能在A4 下打印
5.网上市场调研方法及管理 篇五
一、个人用户管理 办理流程图
个人在网上注册用户个人用户登录网上服务平台个人信息查询个人业务申报 办理说明:
1、个人用户网上注册
1)持卡个人用户网上注册时,必须提供姓名、公民身份号码、社会保障(市民)卡卡号(9位)、手机号、用户密码、重复用户密码、短信验证码。
2)未持卡个人用户网上注册时,必须提供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手机号、用户密码、重复用户密码、短信验证码;
3)已经注册未未持卡个人用户的个人用户,在持有社会保障(市民)卡的前提下,可以重新注册为持卡个人用户;
2、个人用户修改密码
个人登录系统后,可以进行密码修改操作,界面及操作方式同用户注册;
3、个人用户重置密码 个人用户如果忘记密码,可在网上办事大厅个人用户登录入口下方通过忘记密码链接进行密码重置;
4、个人用户重新注册
如果已注册个人用户在社保卡、劳动、社保业务系统中登记的身份证信息变更,如姓名、公民身份号码变更,则必须重新在网上办事大厅中进行个人用户注册,否则将无法查询到个人的劳动、社保业务信息;
5、各提供网上个人业务的系统中已有用户的处理
对于现有各提供个人网上申报和查询服务,并转由网上服务平台承担对个人用户提供网上办事服务的系统,其中已有个人用户的,全部要求通过网上服务平台个人用户注册功能重新注册。
二、单位用户管理 办理流程图
单位经办人在网上登记单位用户单位经办人打印单位用户申请表单位经办人递交申请材料到业务窗口窗口审核材料并开通单位用户单位CA证书绑定单位业务信息查询单位业务申报 办理说明:
1、单位用户网上注册登记
网上办事大厅中单位经办人用户注册时,必须填写单位组织机构代码、单位名称、单位业务经办人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手机号,然后保存和提交登记信息;
2、单位用户注册的审验
已经在网上登记的单位用户必须到分管本单位的劳动保障事务所服务窗口、卡中心窗口或社保服务窗口进行审验,需提供的材料包括:组织机构代码证原件及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单位公章)、每个新增单位用户的公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单位公章)、单位用户申请表(需列出本单位的全部单位用户,包含已审核通过的单位用户和新增的单位用户;单位用户申请表需加盖单位公章),由服务窗口人员验证申请人提交的证件后,对用户登记信息进行审核确认;需要使用数字证书进行业务申报的单位,请同时携带数字证书,由服务窗口人员进行证书的绑定;
新登记的用户在到服务窗口完成注册审核前,登录系统后,只能进入到登记信息页面编辑登记信息;
3、单位用户CA证书的绑定
单位用户可在服务窗口绑定单位用户CA证书;
已经绑定CA证书的单位用户在进行单位业务申报时,可以选择通过CA证书验证申报或者通过手机短信验证申报;没有绑定CA证书的单位用户在进行单位业务申报时,只能通过手机短信验证申报;
4、单位用户登录 单位用户审核通过后,即可通过单位用户帐号(即经办人公民身份号码)和密码进行登录;
5、单位用户修改密码
单位用户登录系统后,可以进行密码、手机号修改操作,界面及操作方式类同个人用户修改密码功能;
6、单位用户重置密码
单位用户如果忘记密码,可在网上办事大厅单位用户登录入口下方通过忘记密码链接进行密码重置;
7、单位信息及单位用户的变更处理
因单位基本信息变更或人员流动需对单位用户进行变更的,单位用户必须到分管本单位的劳动保障事务所服务窗口、卡中心窗口或社保服务窗口进行审验,需提供的材料包括:每个新增单位用户的公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单位公章)、单位信息变更表(需列出本单位需新增和需注销的单位用户;单位信息变更表需加盖单位公章),由服务窗口人员验证申请人提交的证件后,对登记信息进行变更处理;
6.网上市场调研方法及管理 篇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报关员记分考核办法》(署令11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报关员执业管理办法》(署令146号)
办理时限:
报关员注册登记行政许可申请审批20日 报关员变更行政许可审批20日 报关员注册登记(制证、制卡)10日 报关员注册登记(补证)20日
报关员满分考核: 每月1次;
报关员记分满30分后7日内向海关提出参加考核申请; 自海关核准申请之日起参加海关组织的培训或自学须不少于40学时。
办理时间: 每周一至五: 上午8:30—11:30; 下午1:00—3:30 办理地点:
北京海关驻朝阳办事处海关大楼报关大厅5号窗口
联系电话: 010—65395574
相关表格:
请登陆北京海关门户网站下载()
报关员注册
一、申请报关员注册,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通过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取得《报关员资格证书》;
3、与所在报关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关系或者聘用合同关系。
二、首次申请报关员注册的,应当经过在一个报关单位连续3个月的报关业务实习。
三、报关员注册有效期届满之日起连续2年未注册再次申请报关员注册的,应当经过海关报关业务岗位考核,考核合格的,可以向海关申请报关员注册。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报关员注册:
1、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2、因故意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
3、被海关取消报关从业资格的。
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暂不受理报关员注册申请:
1、被海关暂停执业期间注销报关员注册的;
2、被海关暂停执业期间注册有效期届满的;
3、记分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报关员记分考核管理办法》规定分值,未参加海关组织的报关业务岗位考核或者考核不合格,注销报关员注册的;
4、记分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报关员记分考核管理办法》规定分值,未参加海关组织的报关业务岗位考核或者考核不合格,注册有效期届满的。
操作程序: 步骤
一、提交申请
(一)首次报关员注册实习期备案:
1、根据署令146号首次申请报关员注册的,应当经过在一个报关单位连续3个月的报关业务实习要求,对首次申请注册的报关员,应由报关员所属单位提交报关员实习备案申请到海关进行备案。
2、连续3个月的报关业务实习期满后,由报关员提交所在报关单位出具的报关业务实习证明材料,并参加海关组织岗前考核,考核合格,方能正式上岗。
3、首次申请注册的报关员,在实习期内因故调离所属单位,该报关员的实习备案自动终止。报关员须重新办理报关员实习备案,实习期满后方可办理报关员注册。
4、实习期备案需提交的材料: ①实习备案单(一式两份)②《报关员资格证书》正本及复印件 实习期满后提交: ③实习证明 ④实习备案单
(二)非首次报关员注册的报关员直接提交申请。步骤
二、报关员注册登记
(一)提交的材料:
1、《报关员注册申请书》
2、制卡申请书
3、报关员注册(延续、变更)材料签收表(一式两份)
4、报关单位的报关注册登记证书复印件
5、《报关员资格证书》复印件
6、劳动合同复印件
7、身份证件复印件
8、缴纳社会保险证明复印件(1、基本医疗保险(蓝本存折)
2、养老保险
3、城镇人员失业保险
4、计划生育险
5、工伤保险)
9、报关业务实习证明材料(首次申请用)
10、海关报关业务岗位考核合格的证明材料(注销超过两年以上)
11、《台港澳人员就业证》复印件(台港澳人员申请用)
上述所需提供的复印件须加盖报关单位公章。上述所需提供的复印件须提供原件供海关核对。
(二)经海关行政许可后,报关员到海关5号窗口办理报关员注册、照相、制证、制卡等手续。报关员凭取卡凭条法人卡和操作员卡领取报关员IC卡。
申请人的申请符合法定条件的,海关应当依法作出准予报关员注册的决定,并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日内向申请人颁发《报关员证》。
可以当场作出决定并颁发《报关员证》的,不再制发受理决定书和准予报关员注册决定书。
申请人的申请不符合法定条件的,海关应当依法作出不准予报关员注册的书面决定。
报关员变更
(一)提交的材料:
1、《报关员注册变更申请书》
2、报关员注册(延续、变更)材料签收表(一式两份)
3、制卡申请书
4、《报关员资格证书》(已变更的)
5、《报关员证》
(二)报关员姓名、身份证件号码等身份资料和所属报关单位名称、海关编码发生变更的,报关员应当在变更事实发生之日起的20日内,持《报关员资格证书》、《报关员证》和变更证明文件等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到注册地海关书面申请变更报关员注册。
对报关员提出的变更报关员注册申请,注册地海关应当按照报关员注册程序进行审核,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作出准予变更决定,并于作出准予变更决定后的10日内办结变更手续,换发《报关员证》。
报关员更换报关单位的,应当注销原报关员注册,重新申请报关员注册。
报关员注销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报关员应当到注册地海关申请报关员注册的注销:
1、报关员不再从事报关业务的;
2、报关员辞职的;
3、报关单位解除与报关员的劳动合同关系的(报关单位为非企业性质的,解除聘用合同关系或者人事关系);
4、报关单位申请注销海关注册登记的。
发生前款所列情形报关员未按照规定申请注销的,报关员所在报关单位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报关单位注册登记管理规定》第五十条的规定办理。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关应当依法办理报关员注册的注销手续:
1、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
2、报关员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
3、报关员注册依法被撤销、撤回的;
4、报关员被海关依法取消从业资格的;
5、所在报关单位被海关注销注册登记的;
6、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应当注销的其他情形。
(三)、申请注销报关员注册的,应当提交下列文件、材料:
1、《注销报关员注册申请书》;
2、《报关员证》;
3、《报关员资格证书》。
不能提交《报关员证》 的,应当提交在报刊刊登的作废声明。报关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报关单位注册登记管理规定》的规定办理注销手续,应当提交报刊声明和说明材料。
办理行政许可延续
(一)、报关员办理报关员注册延续手续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海关提出,并提交下列文件、材料:
1、《报关员注册延续申请书》;
2、《报关员证》正本及复印件;
3、申请人所在报关单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报关企业报关注册登记证书》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报关注册登记证书》复印件;
4、《报关员资格证书》复印件;
5、与所在报关单位签订的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复印件(报关单位为非企业性质的,可以提交聘用合同复印件或者人事证明);
6、身份证件复印件;
7、所在报关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证明复印件(1、基本医疗保险(蓝本存折)
2、养老保险
3、城镇人员失业保险
4、计划生育险
5、工伤保险)。
8、报关员注册(延续、变更)材料签收表(一式两份)台湾居民、香港和澳门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办理报关员注册延续手续的,还应当提交《台港澳人员就业证》复印件。
报关员逾期提出报关员注册延续申请的,海关不予受理。
办理补证手续
7.网上市场与实体市场链接研究 篇七
目前,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上市场蓬勃发展,相对于实体市场,网上市场已成为企业相对于实体市场必不可缺的市场份额,工信部发布了《电子商务“十二五”规划》,预计到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将突破XX万亿元。庞大的网上市场使企业
越来越意识到开展电子商务的重要意义。由此,充分开展电子商务,积极提升企业的市场业态,实现网上市场和实体市场有效链接,已成为企业和政府必需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浙江省网上市场发展现状
1、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广泛,网上市场规模初显
XX省的电子商务规模与技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传统产业及社会各领域以及商业的各领域应用广泛,并在技术、支付、物流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底,浙江省拥有各类电子商务网站近XX家,其中行业电子商务网站约XX家,占全国的20%。60%以上的工商企业涉足电子商务领域,企业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XX多亿元,约占全国的20%。全省现有各类零售网站XX余家,在第三方平台上经营的网商达60多万个,实现网络零售额XX多亿元,约占全国的15%。
2、网上市场依托实体市场顺势而为,业务集群一路领先
XX省是市场大省,专业市场的发展一直位居全国前列。2011年底,全省共有亿元市场XX家,实现成交额XX万亿元。XX省工商局出台《关于大力推进网上市场快速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后,依托实体市场的优势,一批实体市场电子商务网站迅速发展起来,如义乌中国小商品市场、四季青服装网、余姚中国塑料城等都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其中北仑的中国羊绒衫网、中国花木交易网等电子商务平台也在地方产业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发展壮大起来,2011年12月羊绒衫网总经理被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授予“中国电子商务专家库高级专家”称号。
3、支持服务水平较高,商品交易网站蓬勃发展
XX省电子商务支撑服务取得了重大突破,网上支付业务在各大银行相继推出,特别是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以及电子认证的广泛应用,有效地解决了网络信用和支付安全问题。2011年,支付宝使用商家超过X万户,成为全球最大的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全省累计发放各类电子证书60多万张,为电子商务发展夯实了基础。物流领域已形成六大物流走廊、四大物流聚集中心和五条省际物流通道,为网络销售快速发展提供了物流支撑。北仑利用“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形成金属、煤炭、矿石、钢材、粮油、农产品等十大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其中,石化产品交易市场以主营石化产品的大中型贸易类企业和配套物流运输企业为服务对象,依托梅山保税港区的独特功能优势和区位优势,形成石化产品产业化集群。自2010年底该市场启动以来,已引进注册企业153家。
4、电子商务交易模式逐步成熟,市场业态迅速提升
浙江省已初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电子商务的不同业态互动发展,B2B(企业间电子商务平台)、C2C(第三方零售平台)、B2C(企业自建零售平台)交易模式得到较好运用和创新,涌现出一大批专业化电子商务企业,规模大、竞争力强。在B2B模式中,阿里巴巴、网盛科技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高效、可信赖的贸易平台;在C2C模式中,淘宝网已成为国内最大的C2C交易平台;在B2C模式中,全省有很多企业积极开拓电子商务平台,北仑的永发保险、富邦家俱等把电子商务融入到企业的核心业务。
二、实体市场向网上市场接轨中面临的挑战
电子商务作为先进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了较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制约了实体市场向网上市场发展的进程。
1、网络安全基础设施重视不够
近年来,随着“数字浙江”、“智慧宁波”的推进,很多企业加大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大多数企业在满足网络通信要求后,对网络安全管理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缺乏足够的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培训,企业遭到安全风险和危险攻击的可能性就会加大,这对电子商务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进而严重制约了网上市场的发展。
2、物流配送环境建设滞后
物流配送的效率是电子商务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因素。尽管中国物流业在相对短的时期内得到了较快发展,但物流业的发展仍存在着体制上的缺陷,比如,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发展,社会化程度低,机构多元化,物流企业单一分散,各种审批制度冗长繁多,物流企业融资改组困难,导致专业化生产经营的优势难以发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多数企业仅仅承担一项或几项物流功能,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形成了“瓶颈”,制约了物流的发展。
同时,作为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仓储,也面临着
土地价格高、距离远、利用率低、效果不明显等难题。北仑的集装箱堆场很多很分散,规模较小,与此同时带来的车辆乱停乱放、道路损坏以及治安问题等得不到政府的支持。
3、电子商务信用环境有待完善
电子商务对信用的要求远远高于传统商务,只有良好的信用环境才能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随着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同时,网络诈骗、网络
虚假广告、网络假冒伪劣商品;通过电子合同进行欺诈;利用网络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抢注域名、恶意使用易于混淆的网站名称等违法经营行为时有发生,同时消费者的“知假买假”的行为,都制约了电子商务信用状况的改善,严重影响了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
据《中国电子商务诚信状况调查》显示,有23.5%的企业和26.34%的个人认为电子商务最让人担心的是诚信问题,具体表现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及厂商信用得不到保障,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以及网上提供的信息不可靠等。信用问题一直是困扰网络用户进行网上交易的最大问题。
4、电子商务法律法规效力不强
自1986年以来,我国共出台了40多部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条例、行业规范等用于规范互联网的大环境,为网上市场的有序发展创造了条件,促使网络商品交易的监管工作有法可依。但由于电子商务法律层面的规定比较少,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或条例较多,法律效力不强,同时电子商务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涉及多个部门职能的交叉,缺少统一的规定,而且对于电子商务的立法规定原则性比较强,缺乏可操作性,因此,目前我国关于网络商品交易监管的法律体系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5、部分企业对电子商务应用起步缓慢
企业与商家是电子商务的主体,只有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到电子商务中,网上市场的规模才能继续扩大,才能得到快速健康地发展。但目前,就北仑区而言,大部分企业还未尝试开展电子商务。
根据“二十一世纪网站”与“支点网”通过网络联合开展的一项企业信息化状况调查显示:已经开始建设电子商务网站的企业占到了调查样本的58%,但是从建设的程度看,23%的企业尚处于计划建设的阶段,16%的企业正在建设但尚未投入实际的运行。已经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占全部受访企业的19%,但是其中10%表示效果还不够明显,真正开展了电子商务并且效果明显的企业仅占9%。
6、电子商务专业化人才缺口较大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既需要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又需要具备商务和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而目前,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专业技术人员都存在着商务知识和管理知识不能兼得的问题,从而使得两者不能完善结合,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近日公布的《2012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已经接近214万人,今年的行业就业规模将达到265万人,而我国各类高等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每年累计仅能提供8万多名毕业生。这就意味着电子商务领域存在较大用工缺口。
7、网上市场监管不到位
为了引导和促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立了完整的政府监管机构,形成了以法律规范为基础,政府行政监管下市场机制调节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市场监管格局。但由于起步晚,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着较多的监管难题:监管部门职责划分不清;市场监管作用发挥不足;立法较多但缺乏统一性和执行力;消费者组织权力受限,消费者维权意识薄弱等。
工商部门作为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监督管理的职能部门,在取得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初步成效的同时,同样遇到了很多监管难题:违法经营主体身份难以查找,不少网络经营主体是跨区域甚至是跨国经营,没有网上亮照甚至是无照经营,很难找到违法当事人;网络违法交易行为取证难,很多网络违法证据是网页、弹窗广告甚至是聊天记录,当事人完全可以对违法事实加以否认;消费者维权难,消费者在网络交易的过程中,可能遇到产品质量、广告宣传、快递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处理这类消费纠纷时往往因为难以确认侵权主体而不能维权。
三、实现网上市场与实体市场有效链接的路径设计
(一)夯实实体市场,重视网上市场开发,提升市场竞争力
实体市场是网上市场的基础和保障,电子商务助推的网上市场是对实体市场的中间环节进行了革命性的创新,促进了实体市场的发展。因此,对企业而言,巩固实体市场、重视网上市场开发两者都不容忽视。
1、更新观念,转变运营方式
电子商务在随需应变中成长,不再仅仅是传统商务的网络化,已经渗透到互联网运用和运营观念等多个方面。通过浏览北仑很多企业的网站,能明显感觉到只是表面的一种操作,并没有真正融入到互联网的网上市场。同时,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统计,传统连锁企业开设网站的较多,但这两年来,涉网的传统零售商数量增速放缓,且出现了部分企业关闭网站的情况;此外,即使开展电子商务几年的传统企业,线上业务的规模占公司整体业务的比重也很低。
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企业不熟悉网上市场的运作特点,未转变运营观念。以网站购物体验为例。首先,网站用户体验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需要考虑交互便捷等因素,更为重要的是,体验设计需要遵循更新的原则,要求企业不断优化,及时发现购物流程问题,并快速做出反馈和更新。这就需要多关注用户评价、用户购物体验,以便形成这样的机制和文化。这是互联网运作的特点,更是运营观念的问题。因此,传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必须树立此类观念,并在开展业务之前,规划好采取哪些措施以避免线上线下的业务冲突问题。
2、诚信经营,打造自主品牌
对于网上市场,由于交易双方不直接见面,在交易完成前,双方如何取得彼此的信任是一大难题。“眼见为实”,“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等购物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对网上交易产生着影响,导致了现阶段虚拟市场上商品交易流通一般只限于价值较低、规模较小的商品交易,抗风险能力差,信用程度不高。相对于实体市场,网上市场面临着更多的诚信问题。因此,对企业而言,要大力提倡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同时,在诚信经营的基础上要积极打造自主品牌,品牌有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在实体市场的知名度,更能强化企业在网上市场的可信赖度。
3、依托产业优势,提升产业集聚效应
推进产业集聚,不仅是做大做强企业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同时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可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因此,政府和企业要积极利用区位优势,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推动优质产业资源聚集。北仑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利用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以发展海洋经济为契机,积极培育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目前已经有金属矿产品、进口煤炭和商品现货网上交易中心等三个交易平台陆续投入运作。其中,宁波进口煤炭交易中心半年内实现煤炭交易量近600万吨,三年内有望实现煤炭直接销售超3500万吨,销售收入超200亿元。
(二)助动服务实体市场向网上市场转型升级
“让更多的自然人和市场主体成为网络市场经营者,让更多的网站做强做大。”这是省局提出的口号。目前,各级政府都意识到发展网上市场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各职能部门都积极服务助动实体市场向网上市场转型升级。
1、营造网上市场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
正确的指导原则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发挥政府的宏观规划和指导作用,明确各级政府在推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责任,制定相应的电子商务发展规划,通过规划,协调、组织和引导电子商务的发展。着重解决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内容、税收政策、财政补助、信息安全以及行业标准制定等问题。
2、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网上市场的诚信体系
加快信用立法工作,因为收集、处理和提供企业及个人的信用信息涉及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必须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可以充分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信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失信惩罚机制,加大失信成本,实现信用产品供需的双向畅通,培育整个社会视信用为生命的信用环境。
同时,建立政府信息监管机构,负责监管企业和中介机构发布的产品信息真伪,审核网上交易条款,并进行数字签名。鼓励企业和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建立科学、合理、权威、公正的信用服务机构。
3、创新监管方式,完善网上市场科学监管机制
加强事前行政监管,明确各监管部门管辖权,加强部门间的合作。目前已有多个部门参与到了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当中,行政监管体系已基本形成,因此需要各监管部门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监管作用,建立健全各个网络监管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以及信息流通体系。借鉴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根据网络商品交易的发展动态制定相关行业标准,通过市场自律来维护网络商品交易参与方的权益,同时发挥消费者组织在事后监管中的作用,使其能够充分代表消费者的利益,形成能够与网络商品交易中违法行为相抗衡的力量。
(三)发展服务配套产业,创造良好支撑体系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的供应链、运输链、信息链、服务链等配套环节还很不完善,支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各大平台亟待健全。
1、网络安全基础设施提升建设
电子商务国家标准体系是亟待完善的重要支持产业之一。提高标准化意识,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抓紧完善电子商务的国家标准体系;鼓励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制订电子商务关键技术标准和规范,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和修正,积极推进电子商务标准化进程。
推进在线支付体系建设。加紧制订在线支付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研究风险防范措施,加强业务监督和风险控制;积极研究第三方支付服务的相关法规,引导商业银行、中国银联等机构建设安全、快捷、方便的在线支付平台,大力推广使用银行卡、网上银行等在线支付工具;进一步完善在线资金清算体系,推动在线支付业务规范化、标准化并与国际接轨。
2、完善富有效率的网上市场配套物流体系
发展现代物流体系。充分利用铁道、交通、民航、邮政、仓储、商业网点等现有物流资源,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扶持重点企业的物流建设,包括用地审批、资金扶持等,特别是自建物流的资金投入、土地征用等政策扶持;广泛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与装备,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与装备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发挥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整合优势,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有效支撑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完善对物流快递行业的立法监管,对违反现有法律法规的行为需进行严格打击与处罚,通过法律监管维护快递行业的健康发展。
3、构建网上市场便利系统
8.网上市场调研方法及管理 篇八
一、不定项选择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原则,是基于我国自身的现实并汲取他国的经验而总结出来的,其中最基本的是()。
A.讲求实效的原则
B.学用一致的原则
C.按需施教的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在实际运用中,直接观察法必须贯彻()的原则。
A.观察的工作相对稳定
B.适用于大量标准化的、周期短的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工作
C.尽可能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不要干扰被观察者的工作
D.观察前应拟定观察提纲和行为标准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内在动因是()。
A.物质生活环境的需求
B.社会关系的需求
C.发展的需求
D.竞争的需求
4.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劳工管理研究阶段的核心思想是()。
A.人们也是关心友谊、尊重、温情这些社会需要的B.人天生是懒惰的C.人的天性就是厌恶劳动而贪图安逸
D.主张采用物质引诱的办法引诱人与事结合5.工作评估的基本方法包括()。
A.排序法
B.分类法
C.因素比较法
D.点数法
6.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必须遵循()。
A.用人所长的原则
B.人事相宜的原则
C.依法流动的原则
D.个人自主与服从组织相结合的原则
7.根据规划的内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
A.录用规划
B.培训开发规划
C.使用规划
D.绩效评估与激励规划
8.员工的()是最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也是人力资本增值的重要途径。
A.培训
B.教育
C.纪律
D.管理
9.中国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
A.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
B.中部和西部留不住人才
C.东部地区出现了人力资源饱和现象
D.中西部人力资源政策体制环境还不完善
10.根据人力资源理论,“人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包括()。
A.智力
B.技能
C.知识
D.体力
11.品位分类制度的优点是()。
A.结构富有弹性,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
B.比较适用于担任领导责任的高级公务
C.有利于集中统一地领导,树立行政权威
D.便于实行公平合理的工资待遇和制定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
12.工作评估的非量化评估方法是()。
A.排序法
B.分类法
C.因素比较法
D.点数法
13.各国公共人事制度的发展有其共同的趋向,这一趋向反映在()。
A.在发展的方向上都指向现代的功绩制
B.在发展的路径上都是由封建制而官僚制,继而为民主型的开放制
C.在对公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上,由传统的通才模式向专才模式过渡
D.在人事价值观上由重视个人权威及特权观念向对事不对人的平等价值观过渡
14.转任的主要特点是()。
A.公务员在机关系统内部的流动活动
B.不涉及到公务员身份问题
C.只能是平级调动,不涉及公务员职务的升降
D.目的是有计划抽调公务员加强某一方面的工作
15.当今各国公职人员的任用形式各种各样,采用较多的是()。
A.选任制
B.委任制
C.考任制
D.聘任制
16.公共部门人才笔试具有()的特点。
A.经济高效
B.测评面宽
C.误差易控
D.督导力强
17.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损耗依据损耗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
A.前期投资损耗
B.制度性损耗
C.管理损耗
D.后续投资损耗
18.()采用的是品位分类方法。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19.()是一种以工作为中心的工作分析方法,是对管理工作进行定量化测试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组织内管理层次以上职位的分析。
A.职位分析问卷
B.管理职位描述问卷
C.体能分析问卷
D.心理分析问卷
20.外附激励方式包括()。
A.赞许与奖赏
B.竞赛
C.考试
D.评定职称
21.根据流动的范围,可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分为()。
A.公共组织内部人力资源流动
B.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C.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D.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22.工作设计是对组织内的()进行的设计,以提高工作绩效和实现组织目标。
A.工作目标
B.工作内容
C.工作职责
D.工作关系
23.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80年代后期,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势头更加猛烈,其主要代表有()。
A.罗默的经济增长-收益递增型的增长模式
B.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
C.斯科特的资本投资决定技术进步模式
D.贝克尔的微观进步模式
24.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主要有()。
A.认为人力资本主要指凝集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经历、经验和熟练程度
B.明确概括了人力资本投资的范围和内容
C.构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微观经济基础,并被视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最终确立的标志
D.建立了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体系
25.我国劳动力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也已初步确立。
A.政府部门
B.市场机制
C.第三部门
D.三资企业
26.我国现行的公务员流动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公务员法》规定,交流的方式包括()。
A.调任
B.聘任
C.转任
D.挂职锻炼
27.我国公务员职务晋升必须坚持()。
A.德才兼备、注重实绩
B.鼓励竞争原则
C.坚持公开、平等
D.越级晋升为主、逐级晋升为辅的原则
28.从规划范围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有()。
A.全国性人力资源规划
B.地区性人力资源规划
C.部门人力资源规划
D.某项任务或具体工作的人力资源规划
29.理性经济人性观和封闭性的环境观的代表人物有()。
A.韦伯
B.泰勒
C.法约尔
D.马斯洛
30.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性工作是()。
A.做好人事制度建设
B.严格绩效考核
C.进行科学的工作分析
D.对人力进行教育和培训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于()开始施行。
A.2006年10月1日
B.2006年1月1日
C.2007年10月1日
D.2007年1月1日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和常规教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A.性质不同
B.目的不同
C.内容不同
D.形式不同
3.我国劳动力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也已初步确立。
A.政府部门
B.市场机制
C.第三部门
D.三资企业
4.员工的()是最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也是人力资本增值的重要途径。
A.培训
B.教育
C.纪律
D.管理
5.从激励内容角度,可以将激励划分为()。
A.物质激励
B.外在激励
C.精神激励
D.内在激励
6.非正式的行政人事制度安排就是人们对原发性规则的尊重,依靠(),这些规则人们构建了整个人事行政秩序。
A.道德
B.法律
C.意识形态
D.风俗习惯
7.转任的主要特点是()。
A.公务员在机关系统内部的流动活动
B.不涉及到公务员身份问题
C.只能是平级调动,不涉及公务员职务的升降
D.目的是有计划抽调公务员加强某一方面的工作
8.工作评估的基本方法包括()。
A.排序法
B.分类法
C.因素比较法
D.点数法
9.公共部门人力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必须围绕着公共利益的实现,回答的基本问题是()。
A.我们所处的环境怎么样
B.我们的使命和目标是什么
C.我们怎样才能实现目标
D.我们做得如何
10.关于公共部门公职人员挂职锻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挂职锻炼公务员的流向只包括到基层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或边远或者贫困地区机关
B.挂职锻炼不涉及公务员行政隶属关系的改变
C.挂职锻炼的对象主要是无领导经验公务员和初任的青年公务员
D.挂职锻炼的期限一般规定为三年以内,多数在一到两年
11.()是一种以工作为中心的工作分析方法,是对管理工作进行定量化测试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组织内管理层次以上职位的分析。
A.职位分析问卷
B.管理职位描述问卷
C.体能分析问卷
D.心理分析问卷
12.()采用的是品位分类方法。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13.下列属于过程型激励理论的是()。
A.期望理论
B.公平理论
C.目标设置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1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必需的基本功能是()。
A.人力资源规划
B.人力资源获取
C.人力资源开发
D.人力资源纪律与惩戒
15.根据规划的内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
A.录用规划
B.培训开发规划
C.使用规划
D.绩效评估与激励规划
16.关于我国公务员职务的降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指由原来的职务调整到另一个职责更轻的职务,是由高的职务向低的职务的调整
B.意味着公务员所处地位的降低、职权和责任范围的缩小、待遇的减少
C.是一种任用形式和任用行为,是对公务员的惩戒与处分
D.是让由于各种原因不胜任现职又不宜转任同级其他职务的公务员改任较低职务的任用行为
17.制度合法性的内涵说到根本处就是()。
A.权威
B.公平
C.正义
D.民主
18.由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是一种“特殊市场合约“,致使其存在着不同于一般人力资本产权的更为复杂的特殊性质即()。
A.产权交易的非最优性
B.产权收益的递增性
C.产权的强外部性
D.产权的相对残缺性
19.在实际运用中,直接观察法必须贯彻()的原则。
A.观察的工作相对稳定
B.适用于大量标准化的、周期短的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工作
C.尽可能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不要干扰被观察者的工作
D.观察前应拟定观察提纲和行为标准
20.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通用的培训形式包括()。
A.部内培训
B.交流培训
C.工作培训
D.学校培训
21.从规划的性质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
A.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
B.战术性人力资源规划
C.指令性规划
D.指导性规划
22.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说法正确的是()。
A.是我国第一部属于干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重要法律
B.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C.虽然完善了我国的人事管理制度,但是也体现出我国公务员法律制度还没有走向成熟
D.在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必须遵循()。
A.用人所长的原则
B.人事相宜的原则
C.依法流动的原则
D.个人自主与服从组织相结合的原则
24.根据流动的范围,可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分为()。
A.公共组织内部人力资源流动
B.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C.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D.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2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与私人企业组织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以()为导向。
A.公共目的B.公共服务
C.公共产品
D.公共利益
26.职位分类的优点在于()。
A.因事设人而避免了因人设事滥竽充数现象
B.结构富有弹性,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
C.便于实行公平合理的工资待遇和制定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
D.可以使考试和考核标准客观,有利于事得其人,人尽其才
27.理性经济人性观和封闭性的环境观的代表人物有()。
A.韦伯
B.泰勒
C.法约尔
D.马斯洛
28.职位分析问卷是常用的一种以()为中心的工作分析方法,是一种结构严密的、定量化的工作分析问卷。
A.职位
B.工作
C.工作条件
D.人
29.外附激励方式包括()。
A.赞许与奖赏
B.竞赛
C.考试
D.评定职称
30.我国公务员职务晋升必须坚持()。
A.德才兼备、注重实绩
B.鼓励竞争原则
C.坚持公开、平等
D.越级晋升为主、逐级晋升为辅的原则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通用的培训形式包括()。
A.部内培训
B.交流培训
C.工作培训
D.学校培训
2.职位分类的优点在于()。
A.因事设人而避免了因人设事滥竽充数现象
B.结构富有弹性,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
C.便于实行公平合理的工资待遇和制定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
D.可以使考试和考核标准客观,有利于事得其人,人尽其才
3.工作评估的非量化评估方法是()。
A.排序法
B.分类法
C.因素比较法
D.点数法
4.职位分析问卷是常用的一种以()为中心的工作分析方法,是一种结构严密的、定量化的工作分析问卷。
A.职位
B.工作
C.工作条件
D.人
5.中国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
A.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
B.中部和西部留不住人才
C.东部地区出现了人力资源饱和现象
D.中西部人力资源政策体制环境还不完善
6.根据人力资源理论,“人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包括()。
A.智力
B.技能
C.知识
D.体力
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的运作必须以()为基础。
A.市场机制
B.竞争机制
C.契约机制
D.保障机制
8.对于公共部门人才所要测评的要素来说,()是最基本的测评方式,具有重要的把关作用。
A.笔试
B.资质测试
C.评价中心技术
D.无领导小组讨论
9.公共部门人才笔试具有()的特点。
A.经济高效
B.测评面宽
C.误差易控
D.督导力强
10.制度合法性的内涵说到根本处就是()。
A.权威
B.公平
C.正义
D.民主
11.在工作分析的各个环节中,()是整个工作分析过程最关键的环节。
A.工作分析的目的B.确定工作分析的执行者
C.编写工作说明书和职位规范书
D.工作分析信息的搜集
12.员工的()是最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也是人力资本增值的重要途径。
A.培训
B.教育
C.纪律
D.管理
13.人力资本的性质主要体现在()。
A.人力资本的生产性
B.人力资本的稀缺性
C.人力资本的可变性
D.人力资本的功利性
14.理性经济人性观和封闭性的环境观的代表人物有()。
A.韦伯
B.泰勒
C.法约尔
D.马斯洛
1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损耗依据损耗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
A.前期投资损耗
B.制度性损耗
C.管理损耗
D.后续投资损耗
16.我国公务员职务晋升必须坚持()。
A.德才兼备、注重实绩
B.鼓励竞争原则
C.坚持公开、平等
D.越级晋升为主、逐级晋升为辅的原则
17.()是公职人员职业生涯开始时或任新职时所经历的第一种类型的培训。
A.技能培训
B.初任培训
C.专业培训
D.知识更新培训
18.第一个被公认的现代人事管理部门是1902年在()现金出纳公司设立的劳工部门,它的工作内容包括工资行政、诉怨、雇用工作情况和工作改善等。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比利时
19.各国公共人事制度的发展有其共同的趋向,这一趋向反映在()。
A.在发展的方向上都指向现代的功绩制
B.在发展的路径上都是由封建制而官僚制,继而为民主型的开放制
C.在对公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上,由传统的通才模式向专才模式过渡
D.在人事价值观上由重视个人权威及特权观念向对事不对人的平等价值观过渡
20.从规划范围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有()。
A.全国性人力资源规划
B.地区性人力资源规划
C.部门人力资源规划
D.某项任务或具体工作的人力资源规划
21.公共部门对员工任职资格的要求排在最前面的是()
A.能力素质
B.绩效考核
C.管理知识
D.道德素质
2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和常规教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A.性质不同
B.目的不同
C.内容不同
D.形式不同
23.下列关于职位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职位分类首创于美国
B.职位分类的最大特点是“因事设人“
C.是实行功绩制的一种方法和人事现代化的标志
D.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
24.由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是一种“特殊市场合约“,致使其存在着不同于一般人力资本产权的更为复杂的特殊性质即()。
A.产权交易的非最优性
B.产权收益的递增性
C.产权的强外部性
D.产权的相对残缺性
25.面试和笔试相比,具有()的特点。
A.测评的素质更全面
B.测评内容的不固定性
C.主观性强
D.考官与考生交流的互动性
26.()是一种以工作为中心的工作分析方法,是对管理工作进行定量化测试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组织内管理层次以上职位的分析。
A.职位分析问卷
B.管理职位描述问卷
C.体能分析问卷
D.心理分析问卷
27.根据规划的内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
A.录用规划
B.培训开发规划
C.使用规划
D.绩效评估与激励规划
28.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原则,是基于我国自身的现实并汲取他国的经验而总结出来的,其中最基本的是()。
A.讲求实效的原则
B.学用一致的原则
C.按需施教的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9.我国劳动力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也已初步确立。
A.政府部门
B.市场机制
C.第三部门
D.三资企业
3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于()开始施行。
A.2006年10月1日
B.2006年1月1日
C.2007年10月1日
D.2007年1月1日
1.公共部门包括“纯粹“的政府组织,还包括“准“公共部门即()。
A.公益企业
B.公共事业
C.非政府公共机构
D.国有企业
2.员工的()是最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也是人力资本增值的重要途径。
A.培训
B.教育
C.纪律
D.管理
3.()基本思想是找出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用定量方法预测具有相等间隔的时刻点上各类人员的人数,以此推测未来的人员变动趋势。
A.德尔菲法
B.自下而上预测法
C.人员继承法
D.马尔可夫链预测分析方法
4.品位分类制度的优点是()。
A.结构富有弹性,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
B.比较适用于担任领导责任的高级公务
C.有利于集中统一地领导,树立行政权威
D.便于实行公平合理的工资待遇和制定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
5.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说法正确的是()。
A.是我国第一部属于干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重要法律
B.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C.虽然完善了我国的人事管理制度,但是也体现出我国公务员法律制度还没有走向成熟
D.在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6.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通用的培训形式包括()。
A.部内培训
B.交流培训
C.工作培训
D.学校培训
7.合理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价值是()。
A.有利于提高公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B.有利于优化公共部门人才队伍结构
C.有利于促进用人与治事的统一
D.有利于改善组织的人际关系
8.下列关于职位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职位分类首创于美国
B.职位分类的最大特点是“因事设人“
C.是实行功绩制的一种方法和人事现代化的标志
D.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
9.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80年代后期,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势头更加猛烈,其主要代表有()。
A.罗默的经济增长-收益递增型的增长模式
B.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
C.斯科特的资本投资决定技术进步模式
D.贝克尔的微观进步模式
10.在工作分析的各个环节中,()是整个工作分析过程最关键的环节。
A.工作分析的目的B.确定工作分析的执行者
C.编写工作说明书和职位规范书
D.工作分析信息的搜集
11.第一个被公认的现代人事管理部门是1902年在()现金出纳公司设立的劳工部门,它的工作内容包括工资行政、诉怨、雇用工作情况和工作改善等。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比利时
12.我国古代社会中按官职高低授予不同政治待遇以表明官员等级尊卑的制度是()。
A.俸禄
B.品秩
C.致仕
D.回避
13.一般来讲,公共部门在发布人员甄选与录用信息时应遵循()。
A.权威原则
B.地域原则
C.面广原则
D.及时原则
14.关于无领导小组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公共部门人才测评中探索并使用的一种新的适用于集体测试的方法
B.讨论中的问题通常是以书面形式给出
C.主要测应试者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D.测试者能够更准确地确认自己报考的岗位是否适合自身的各项条件及兴趣、意愿和理想
15.转任的主要特点是()。
A.公务员在机关系统内部的流动活动
B.不涉及到公务员身份问题
C.只能是平级调动,不涉及公务员职务的升降
D.目的是有计划抽调公务员加强某一方面的工作
16.职位分析问卷是常用的一种以()为中心的工作分析方法,是一种结构严密的、定量化的工作分析问卷。
A.职位
B.工作
C.工作条件
D.人
17.人力资本的性质主要体现在()。
A.人力资本的生产性
B.人力资本的稀缺性
C.人力资本的可变性
D.人力资本的功利性
18.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有多种,其主要因素有()。
A.人口总量及其变动状况
B.人口的年龄构成状况
C.劳动力的参与率
D.人口的受教育情况
19.当今各国公职人员的任用形式各种各样,采用较多的是()。
A.选任制
B.委任制
C.考任制
D.聘任制
20.公共部门对员工任职资格的要求排在最前面的是()
A.能力素质
B.绩效考核
C.管理知识
D.道德素质
21.理性经济人性观和封闭性的环境观的代表人物有()。
A.韦伯
B.泰勒
C.法约尔
D.马斯洛
22.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性工作是()。
A.做好人事制度建设
B.严格绩效考核
C.进行科学的工作分析
D.对人力进行教育和培训
23.对于公共部门人才所要测评的要素来说,()是最基本的测评方式,具有重要的把关作用。
A.笔试
B.资质测试
C.评价中心技术
D.无领导小组讨论
24.工作设计是对组织内的()进行的设计,以提高工作绩效和实现组织目标。
A.工作目标
B.工作内容
C.工作职责
D.工作关系
2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必须遵循()。
A.用人所长的原则
B.人事相宜的原则
C.依法流动的原则
D.个人自主与服从组织相结合的原则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在基本内容上相比较,进一步健全了干部人事管理的()。
A.新陈代谢机制
B.竞争择优机制
C.权益保障机制
D.监督约束机制
27.人才测评的方法包括()。
A.笔试
B.心理测验
C.面试
D.评价中心技术
28.内部环境分析是制定招募计划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A.人力资源规划
B.人力资源供求预测
C.工作分析
D.薪酬管理
29.制度合法性的内涵说到根本处就是()。
A.权威
B.公平
C.正义
D.民主
30.非正式的行政人事制度安排就是人们对原发性规则的尊重,依靠(),这些规则人们构建了整个人事行政秩序。
A.道德
B.法律
C.意识形态
D.风俗习惯
1.微观的人力群体生态环境具体包括()。
A.人力政策法规环境
B.人力管理环境
C.人力市场环境
D.人力战略环境
2.我国公务员职务晋升必须坚持()。
A.德才兼备、注重实绩
B.鼓励竞争原则
C.坚持公开、平等
D.越级晋升为主、逐级晋升为辅的原则
3.面试和笔试相比,具有()的特点。
A.测评的素质更全面
B.测评内容的不固定性
C.主观性强
D.考官与考生交流的互动性
4.公共部门人力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必须围绕着公共利益的实现,回答的基本问题是()。
A.我们所处的环境怎么样
B.我们的使命和目标是什么
C.我们怎样才能实现目标
D.我们做得如何
5.中国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
A.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
B.中部和西部留不住人才
C.东部地区出现了人力资源饱和现象
D.中西部人力资源政策体制环境还不完善
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的运作必须以()为基础。
A.市场机制
B.竞争机制
C.契约机制
D.保障机制
7.根据人力资源理论,“人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包括()。
A.智力
B.技能
C.知识
D.体力
8.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劳工管理研究阶段的核心思想是()。
A.人们也是关心友谊、尊重、温情这些社会需要的B.人天生是懒惰的C.人的天性就是厌恶劳动而贪图安逸
D.主张采用物质引诱的办法引诱人与事结合9.公共部门人才笔试具有()的特点。
A.经济高效
B.测评面宽
C.误差易控
D.督导力强
10.关于我国公务员职务的降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指由原来的职务调整到另一个职责更轻的职务,是由高的职务向低的职务的调整
B.意味着公务员所处地位的降低、职权和责任范围的缩小、待遇的减少
C.是一种任用形式和任用行为,是对公务员的惩戒与处分
D.是让由于各种原因不胜任现职又不宜转任同级其他职务的公务员改任较低职务的任用行为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于()开始施行。
A.2006年10月1日
B.2006年1月1日
C.2007年10月1日
D.2007年1月1日
1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内在动因是()。
A.物质生活环境的需求
B.社会关系的需求
C.发展的需求
D.竞争的需求
13.第一个被公认的现代人事管理部门是1902年在()现金出纳公司设立的劳工部门,它的工作内容包括工资行政、诉怨、雇用工作情况和工作改善等。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比利时
14.工作评估的非量化评估方法是()。
A.排序法
B.分类法
C.因素比较法
D.点数法
15.关于公共部门公职人员挂职锻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挂职锻炼公务员的流向只包括到基层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或边远或者贫困地区机关
B.挂职锻炼不涉及公务员行政隶属关系的改变
C.挂职锻炼的对象主要是无领导经验公务员和初任的青年公务员
D.挂职锻炼的期限一般规定为三年以内,多数在一到两年
16.各国公共人事制度的发展有其共同的趋向,这一趋向反映在()。
A.在发展的方向上都指向现代的功绩制
B.在发展的路径上都是由封建制而官僚制,继而为民主型的开放制
C.在对公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上,由传统的通才模式向专才模式过渡
D.在人事价值观上由重视个人权威及特权观念向对事不对人的平等价值观过渡
17.从激励内容角度,可以将激励划分为()。
A.物质激励
B.外在激励
C.精神激励
D.内在激励
18.人力资源市场具有的功能是()。
A.调配功能
B.信息储存和反馈功能
C.教育培训功能
D.管理功能
19.从规划范围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有()。
A.全国性人力资源规划
B.地区性人力资源规划
C.部门人力资源规划
D.某项任务或具体工作的人力资源规划
20.在工作分析的各个环节中,()是整个工作分析过程最关键的环节。
A.工作分析的目的B.确定工作分析的执行者
C.编写工作说明书和职位规范书
D.工作分析信息的搜集
21.在编写工作说明书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准则。
A.清楚
B.准确
C.专门化
D.全面化
22.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原则,是基于我国自身的现实并汲取他国的经验而总结出来的,其中最基本的是()。
A.讲求实效的原则
B.学用一致的原则
C.按需施教的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3.人力资源的质量,指人力资源所具有的()。
A.知识和技能的水平
B.智力
C.劳动者的劳动态度
D.体质
24.转任的主要特点是()。
A.公务员在机关系统内部的流动活动
B.不涉及到公务员身份问题
C.只能是平级调动,不涉及公务员职务的升降
D.目的是有计划抽调公务员加强某一方面的工作
25.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说法正确的是()。
A.是我国第一部属于干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重要法律
B.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C.虽然完善了我国的人事管理制度,但是也体现出我国公务员法律制度还没有走向成熟
D.在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6.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损耗主要表现在()
A.制度性损耗
B.人事管理损耗
C.后续投资损耗
D.无形的损耗
27.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必须遵循()。
A.用人所长的原则
B.人事相宜的原则
C.依法流动的原则
D.个人自主与服从组织相结合的原则
28.理性经济人性观和封闭性的环境观的代表人物有()。
A.韦伯
B.泰勒
C.法约尔
D.马斯洛
29.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通用的培训形式包括()。
A.部内培训
B.交流培训
C.工作培训
D.学校培训
30.品位分类制度的优点是()。
A.结构富有弹性,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
B.比较适用于担任领导责任的高级公务
C.有利于集中统一地领导,树立行政权威
D.便于实行公平合理的工资待遇和制定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
1.外附激励方式包括()。
A.赞许与奖赏
B.竞赛
C.考试
D.评定职称
2.用于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性预测法有()。
A.德尔菲法
B.自上而下预测法
C.回归分析法
D.比率分析法
3.从规划范围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有()。
A.全国性人力资源规划
B.地区性人力资源规划
C.部门人力资源规划
D.某项任务或具体工作的人力资源规划
4.内部环境分析是制定招募计划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A.人力资源规划
B.人力资源供求预测
C.工作分析
D.薪酬管理
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和常规教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A.性质不同
B.目的不同
C.内容不同
D.形式不同
6.工作评估的非量化评估方法是()。
A.排序法
B.分类法
C.因素比较法
D.点数法
7.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与私人企业组织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以()为导向。
A.公共目的B.公共服务
C.公共产品
D.公共利益
8.公共部门包括“纯粹“的政府组织,还包括“准“公共部门即()。
A.公益企业
B.公共事业
C.非政府公共机构
D.国有企业
9.工作设计是对组织内的()进行的设计,以提高工作绩效和实现组织目标。
A.工作目标
B.工作内容
C.工作职责
D.工作关系
10.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必需的基本功能是()。
A.人力资源规划
B.人力资源获取
C.人力资源开发
D.人力资源纪律与惩戒
11.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主要有()。
A.认为人力资本主要指凝集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经历、经验和熟练程度
B.明确概括了人力资本投资的范围和内容
C.构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微观经济基础,并被视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最终确立的标志
D.建立了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体系
12.第一个被公认的现代人事管理部门是1902年在()现金出纳公司设立的劳工部门,它的工作内容包括工资行政、诉怨、雇用工作情况和工作改善等。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比利时
13.各国公共人事制度的发展有其共同的趋向,这一趋向反映在()。
A.在发展的方向上都指向现代的功绩制
B.在发展的路径上都是由封建制而官僚制,继而为民主型的开放制
C.在对公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上,由传统的通才模式向专才模式过渡
D.在人事价值观上由重视个人权威及特权观念向对事不对人的平等价值观过渡
14.理性经济人性观和封闭性的环境观的代表人物有()。
A.韦伯
B.泰勒
C.法约尔
D.马斯洛
15.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劳工管理研究阶段的核心思想是()。
A.人们也是关心友谊、尊重、温情这些社会需要的B.人天生是懒惰的C.人的天性就是厌恶劳动而贪图安逸
D.主张采用物质引诱的办法引诱人与事结合16.根据流动的范围,可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分为()。
A.公共组织内部人力资源流动
B.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C.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D.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17.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损耗主要表现在()
A.制度性损耗
B.人事管理损耗
C.后续投资损耗
D.无形的损耗
18.()基本思想是找出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用定量方法预测具有相等间隔的时刻点上各类人员的人数,以此推测未来的人员变动趋势。
A.德尔菲法
B.自下而上预测法
C.人员继承法
D.马尔可夫链预测分析方法
19.品位分类制度的优点是()。
A.结构富有弹性,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
B.比较适用于担任领导责任的高级公务
C.有利于集中统一地领导,树立行政权威
D.便于实行公平合理的工资待遇和制定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
20.评价中心不同于我们传统的纸笔测验、面试等测试工具,它主要通过()情景模拟技术,加上一些传统的测试方法,对人的知识、能力、个性、动机进行测量。
A.无领导小组讨论
B.公文筐
C.心理测验
D.角色扮演
21.我国现行的公务员流动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公务员法》规定,交流的方式包括()。
A.调任
B.聘任
C.转任
D.挂职锻炼
22.制度合法性的内涵说到根本处就是()。
A.权威
B.公平
C.正义
D.民主
23.人力资源市场具有的功能是()。
A.调配功能
B.信息储存和反馈功能
C.教育培训功能
D.管理功能
24.人才测评的方法包括()。
A.笔试
B.心理测验
C.面试
D.评价中心技术
25.关于公共部门公职人员挂职锻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挂职锻炼公务员的流向只包括到基层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或边远或者贫困地区机关
B.挂职锻炼不涉及公务员行政隶属关系的改变
C.挂职锻炼的对象主要是无领导经验公务员和初任的青年公务员
D.挂职锻炼的期限一般规定为三年以内,多数在一到两年
26.我国公务员职务晋升必须坚持()。
A.德才兼备、注重实绩
B.鼓励竞争原则
C.坚持公开、平等
D.越级晋升为主、逐级晋升为辅的原则
27.职位分类的优点在于()。
A.因事设人而避免了因人设事滥竽充数现象
B.结构富有弹性,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
C.便于实行公平合理的工资待遇和制定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
D.可以使考试和考核标准客观,有利于事得其人,人尽其才
28.()是公务员交流最为常见的方式。
A.调任
B.聘任
C.转任
D.挂职锻炼
29.中国古代的“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的故事充分说明了()的重大作用。
A.情感激励
B.危机激励
C.荣誉激励
D.目标激励
30.人力资本的性质主要体现在()。
A.人力资本的生产性
B.人力资本的稀缺性
C.人力资本的可变性
D.人力资本的功利性
1.我国劳动力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也已初步确立。
A.政府部门
B.市场机制
C.第三部门
D.三资企业
2.在实际运用中,直接观察法必须贯彻()的原则。
A.观察的工作相对稳定
B.适用于大量标准化的、周期短的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工作
C.尽可能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不要干扰被观察者的工作
D.观察前应拟定观察提纲和行为标准
3.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有多种,其主要因素有()。
A.人口总量及其变动状况
B.人口的年龄构成状况
C.劳动力的参与率
D.人口的受教育情况
4.人力资源的可再生性体现在()
A.对人力资源的使用或消费实际上是对知识资源的消费,知识资源可被反复利用
B.人力资源具有主动补充和更新知识资源的天性
C.在正常情况下,人力资源的边际产量收入总是大于其边际支出
D.人力资源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并能使拥有者长期受益的特殊资源
5.公共部门人力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必须围绕着公共利益的实现,回答的基本问题是()。
A.我们所处的环境怎么样
B.我们的使命和目标是什么
C.我们怎样才能实现目标
D.我们做得如何
6.内部环境分析是制定招募计划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A.人力资源规划
B.人力资源供求预测
C.工作分析
D.薪酬管理
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在基本内容上相比较,进一步健全了干部人事管理的()。
A.新陈代谢机制
B.竞争择优机制
C.权益保障机制
D.监督约束机制
8.从规划范围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有()。
A.全国性人力资源规划
B.地区性人力资源规划
C.部门人力资源规划
D.某项任务或具体工作的人力资源规划
9.各国公共人事制度的发展有其共同的趋向,这一趋向反映在()。
A.在发展的方向上都指向现代的功绩制
B.在发展的路径上都是由封建制而官僚制,继而为民主型的开放制
C.在对公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上,由传统的通才模式向专才模式过渡
D.在人事价值观上由重视个人权威及特权观念向对事不对人的平等价值观过渡
10.人才测评的方法包括()。
A.笔试
B.心理测验
C.面试
D.评价中心技术
11.人力资源数量层次规划主要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A.分析人力资源的需求
B.分析人力资源供给
C.协调人力资源供需缺口
D.分析人力资源的分布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于()开始施行。
A.2006年10月1日
B.2006年1月1日
C.2007年10月1日
D.2007年1月1日
13.非正式的行政人事制度安排就是人们对原发性规则的尊重,依靠(),这些规则人们构建了整个人事行政秩序。
A.道德
B.法律
C.意识形态
D.风俗习惯
14.公共部门对员工任职资格的要求排在最前面的是()
A.能力素质
B.绩效考核
C.管理知识
D.道德素质
15.转任的主要特点是()。
A.公务员在机关系统内部的流动活动
B.不涉及到公务员身份问题
C.只能是平级调动,不涉及公务员职务的升降
D.目的是有计划抽调公务员加强某一方面的工作
16.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性工作是()。
A.做好人事制度建设
B.严格绩效考核
C.进行科学的工作分析
D.对人力进行教育和培训
17.人力资本的性质主要体现在()。
A.人力资本的生产性
B.人力资本的稀缺性
C.人力资本的可变性
D.人力资本的功利性
18.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和常规教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A.性质不同
B.目的不同
C.内容不同
D.形式不同
19.评价中心不同于我们传统的纸笔测验、面试等测试工具,它主要通过()情景模拟技术,加上一些传统的测试方法,对人的知识、能力、个性、动机进行测量。
A.无领导小组讨论
B.公文筐
C.心理测验
D.角色扮演
20.我国现行的公务员流动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公务员法》规定,交流的方式包括()。
A.调任
B.聘任
C.转任
D.挂职锻炼
21.中国古代的“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的故事充分说明了()的重大作用。
A.情感激励
B.危机激励
C.荣誉激励
D.目标激励
22.()是公职人员职业生涯开始时或任新职时所经历的第一种类型的培训。
A.技能培训
B.初任培训
C.专业培训
D.知识更新培训
23.美国哈佛大学威廉?詹姆斯教授,在实地调查中发现一个人平常表现的能力水平,与经过激发可能达到的能力水平之间存在着大约()左右的差距。
A.60%
B.50%
C.80%
D.70%
24.根据人力资源理论,“人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包括()。
A.智力
B.技能
C.知识
D.体力
25.外附激励方式包括()。
A.赞许与奖赏
B.竞赛
C.考试
D.评定职称
26.人力资源的质量,指人力资源所具有的()。
A.知识和技能的水平
B.智力
C.劳动者的劳动态度
D.体质
27.当今各国公职人员的任用形式各种各样,采用较多的是()。
A.选任制
B.委任制
C.考任制
D.聘任制
28.制度合法性的内涵说到根本处就是()。
A.权威
B.公平
C.正义
D.民主
29.工作评估的非量化评估方法是()。
A.排序法
B.分类法
C.因素比较法
D.点数法
30.工作设计是对组织内的()进行的设计,以提高工作绩效和实现组织目标。
A.工作目标
B.工作内容
C.工作职责
D.工作关系
1.微观的人力群体生态环境具体包括()。
A.人力政策法规环境
B.人力管理环境
C.人力市场环境
D.人力战略环境
2.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80年代后期,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势头更加猛烈,其主要代表有()。
A.罗默的经济增长-收益递增型的增长模式
B.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
C.斯科特的资本投资决定技术进步模式
D.贝克尔的微观进步模式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在基本内容上相比较,进一步健全了干部人事管理的()。
A.新陈代谢机制
B.竞争择优机制
C.权益保障机制
D.监督约束机制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必须遵循()。
A.用人所长的原则
B.人事相宜的原则
C.依法流动的原则
D.个人自主与服从组织相结合的原则
5.工作评估的基本方法包括()。
A.排序法
B.分类法
C.因素比较法
D.点数法
6.中国古代的“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的故事充分说明了()的重大作用。
A.情感激励
B.危机激励
C.荣誉激励
D.目标激励
7.从规划范围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有()。
A.全国性人力资源规划
B.地区性人力资源规划
C.部门人力资源规划
D.某项任务或具体工作的人力资源规划
8.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损耗主要表现在()
A.制度性损耗
B.人事管理损耗
C.后续投资损耗
D.无形的损耗
9.我国公务员职务晋升必须坚持()。
A.德才兼备、注重实绩
B.鼓励竞争原则
C.坚持公开、平等
D.越级晋升为主、逐级晋升为辅的原则
10.在编写工作说明书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准则。
A.清楚
B.准确
C.专门化
D.全面化
11.公共部门对员工任职资格的要求排在最前面的是()
A.能力素质
B.绩效考核
C.管理知识
D.道德素质
12.关于公共部门公职人员挂职锻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挂职锻炼公务员的流向只包括到基层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或边远或者贫困地区机关
B.挂职锻炼不涉及公务员行政隶属关系的改变
C.挂职锻炼的对象主要是无领导经验公务员和初任的青年公务员
D.挂职锻炼的期限一般规定为三年以内,多数在一到两年
13.从激励内容角度,可以将激励划分为()。
A.物质激励
B.外在激励
C.精神激励
D.内在激励
14.我国劳动力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也已初步确立。
A.政府部门
B.市场机制
C.第三部门
D.三资企业
15.根据流动的范围,可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分为()。
A.公共组织内部人力资源流动
B.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C.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D.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16.转任的主要特点是()。
A.公务员在机关系统内部的流动活动
B.不涉及到公务员身份问题
C.只能是平级调动,不涉及公务员职务的升降
D.目的是有计划抽调公务员加强某一方面的工作
17.用于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性预测法有()。
A.德尔菲法
B.自上而下预测法
C.回归分析法
D.比率分析法
18.人力资本的性质主要体现在()。
A.人力资本的生产性
B.人力资本的稀缺性
C.人力资本的可变性
D.人力资本的功利性
19.内部环境分析是制定招募计划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A.人力资源规划
B.人力资源供求预测
C.工作分析
D.薪酬管理
20.人力资源的可再生性体现在()
A.对人力资源的使用或消费实际上是对知识资源的消费,知识资源可被反复利用
B.人力资源具有主动补充和更新知识资源的天性
C.在正常情况下,人力资源的边际产量收入总是大于其边际支出
D.人力资源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并能使拥有者长期受益的特殊资源
21.工作设计是对组织内的()进行的设计,以提高工作绩效和实现组织目标。
A.工作目标
B.工作内容
C.工作职责
D.工作关系
22.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说法正确的是()。
A.是我国第一部属于干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重要法律
B.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C.虽然完善了我国的人事管理制度,但是也体现出我国公务员法律制度还没有走向成熟
D.在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3.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劳工管理研究阶段的核心思想是()。
A.人们也是关心友谊、尊重、温情这些社会需要的B.人天生是懒惰的C.人的天性就是厌恶劳动而贪图安逸
D.主张采用物质引诱的办法引诱人与事结合2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招募与选录工作只有在()分析的基础上,才能确定公共职位空缺的数量、结构、任职资格条件、具体的招募途径以及甄选方法等。
A.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
B.内部环境
C.外部环境
D.经济环境
25.下列关于职位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职位分类首创于美国
B.职位分类的最大特点是“因事设人“
C.是实行功绩制的一种方法和人事现代化的标志
D.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
26.我国现行的公务员流动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公务员法》规定,交流的方式包括()。
A.调任
B.聘任
C.转任
D.挂职锻炼
27.人才测评的方法包括()。
A.笔试
B.心理测验
C.面试
D.评价中心技术
28.非正式的行政人事制度安排就是人们对原发性规则的尊重,依靠(),这些规则人们构建了整个人事行政秩序。
A.道德
B.法律
C.意识形态
D.风俗习惯
29.我国古代社会中按官职高低授予不同政治待遇以表明官员等级尊卑的制度是()。
A.俸禄
B.品秩
C.致仕
D.回避
30.中国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
A.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
B.中部和西部留不住人才
C.东部地区出现了人力资源饱和现象
D.中西部人力资源政策体制环境还不完善
1.中国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
A.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
B.中部和西部留不住人才
C.东部地区出现了人力资源饱和现象
D.中西部人力资源政策体制环境还不完善
2.评价中心不同于我们传统的纸笔测验、面试等测试工具,它主要通过()情景模拟技术,加上一些传统的测试方法,对人的知识、能力、个性、动机进行测量。
A.无领导小组讨论
B.公文筐
C.心理测验
D.角色扮演
3.用于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性预测法有()。
A.德尔菲法
B.自上而下预测法
C.回归分析法
D.比率分析法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与私人企业组织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以()为导向。
A.公共目的B.公共服务
C.公共产品
D.公共利益
5.劳动者的心理素质是指劳动者心理特征的总体状况,包括劳动者的(),它是人力资源质量的心理基础。
A.人格素质
B.心理结构素质
C.情商
D.心理功能素质
6.人力资源数量层次规划主要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A.分析人力资源的需求
B.分析人力资源供给
C.协调人力资源供需缺口
D.分析人力资源的分布
7.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说法正确的是()。
A.是我国第一部属于干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重要法律
B.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C.虽然完善了我国的人事管理制度,但是也体现出我国公务员法律制度还没有走向成熟
D.在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在基本内容上相比较,进一步健全了干部人事管理的()。
A.新陈代谢机制
B.竞争择优机制
C.权益保障机制
D.监督约束机制
9.根据人力资源理论,“人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包括()。
A.智力
B.技能
C.知识
D.体力
10.根据规划的内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
A.录用规划
B.培训开发规划
C.使用规划
D.绩效评估与激励规划
11.工作设计是对组织内的()进行的设计,以提高工作绩效和实现组织目标。
A.工作目标
B.工作内容
C.工作职责
D.工作关系
12.工作评估的非量化评估方法是()。
A.排序法
B.分类法
C.因素比较法
D.点数法
13.关于公共部门公职人员挂职锻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挂职锻炼公务员的流向只包括到基层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或边远或者贫困地区机关
B.挂职锻炼不涉及公务员行政隶属关系的改变
C.挂职锻炼的对象主要是无领导经验公务员和初任的青年公务员
D.挂职锻炼的期限一般规定为三年以内,多数在一到两年
14.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性工作是()。
A.做好人事制度建设
B.严格绩效考核
C.进行科学的工作分析
D.对人力进行教育和培训
15.当今各国公职人员的任用形式各种各样,采用较多的是()。
A.选任制
B.委任制
C.考任制
D.聘任制
16.人力资源市场具有的功能是()。
A.调配功能
B.信息储存和反馈功能
C.教育培训功能
D.管理功能
17.下列属于过程型激励理论的是()。
A.期望理论
B.公平理论
C.目标设置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18.人力资本的性质主要体现在()。
A.人力资本的生产性
B.人力资本的稀缺性
C.人力资本的可变性
D.人力资本的功利性
19.我国劳动力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也已初步确立。
A.政府部门
B.市场机制
C.第三部门
D.三资企业
20.内部环境分析是制定招募计划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A.人力资源规划
B.人力资源供求预测
C.工作分析
D.薪酬管理
2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和常规教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A.性质不同
B.目的不同
C.内容不同
D.形式不同
22.我国公务员职务晋升必须坚持()。
A.德才兼备、注重实绩
B.鼓励竞争原则
C.坚持公开、平等
D.越级晋升为主、逐级晋升为辅的原则
2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的运作必须以()为基础。
A.市场机制
B.竞争机制
C.契约机制
D.保障机制
24.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主要有()。
A.认为人力资本主要指凝集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经历、经验和熟练程度
B.明确概括了人力资本投资的范围和内容
C.构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微观经济基础,并被视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最终确立的标志
D.建立了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体系
25.公共部门对员工任职资格的要求排在最前面的是()
A.能力素质
B.绩效考核
C.管理知识
D.道德素质
26.()是公务员交流最为常见的方式。
A.调任
B.聘任
C.转任
D.挂职锻炼
27.由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是一种“特殊市场合约“,致使其存在着不同于一般人力资本产权的更为复杂的特殊性质即()。
A.产权交易的非最优性
B.产权收益的递增性
C.产权的强外部性
D.产权的相对残缺性
28.()基本思想是找出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用定量方法预测具有相等间隔的时刻点上各类人员的人数,以此推测未来的人员变动趋势。
A.德尔菲法
B.自下而上预测法
C.人员继承法
D.马尔可夫链预测分析方法
29.公共部门人才笔试具有()的特点。
A.经济高效
B.测评面宽
C.误差易控
D.督导力强
30.下列关于职位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职位分类首创于美国
B.职位分类的最大特点是“因事设人“
C.是实行功绩制的一种方法和人事现代化的标志
D.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
1.公共部门人力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必须围绕着公共利益的实现,回答的基本问题是()。
A.我们所处的环境怎么样
B.我们的使命和目标是什么
C.我们怎样才能实现目标
D.我们做得如何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损耗依据损耗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
A.前期投资损耗
B.制度性损耗
C.管理损耗
D.后续投资损耗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的运作必须以()为基础。
A.市场机制
B.竞争机制
C.契约机制
D.保障机制
4.根据流动的范围,可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分为()。
A.公共组织内部人力资源流动
B.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C.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D.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5.人力资源的可再生性体现在()
A.对人力资源的使用或消费实际上是对知识资源的消费,知识资源可被反复利用
B.人力资源具有主动补充和更新知识资源的天性
C.在正常情况下,人力资源的边际产量收入总是大于其边际支出
D.人力资源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并能使拥有者长期受益的特殊资源
6.从规划的性质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
A.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
B.战术性人力资源规划
C.指令性规划
D.指导性规划
7.我国公务员职务晋升必须坚持()。
A.德才兼备、注重实绩
B.鼓励竞争原则
C.坚持公开、平等
D.越级晋升为主、逐级晋升为辅的原则
8.关于公共部门公职人员挂职锻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挂职锻炼公务员的流向只包括到基层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或边远或者贫困地区机关
B.挂职锻炼不涉及公务员行政隶属关系的改变
C.挂职锻炼的对象主要是无领导经验公务员和初任的青年公务员
D.挂职锻炼的期限一般规定为三年以内,多数在一到两年
9.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损耗主要表现在()
A.制度性损耗
B.人事管理损耗
C.后续投资损耗
D.无形的损耗
10.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80年代后期,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势头更加猛烈,其主要代表有()。
A.罗默的经济增长-收益递增型的增长模式
B.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
C.斯科特的资本投资决定技术进步模式
D.贝克尔的微观进步模式
11.第一个被公认的现代人事管理部门是1902年在()现金出纳公司设立的劳工部门,它的工作内容包括工资行政、诉怨、雇用工作情况和工作改善等。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比利时
12.面试和笔试相比,具有()的特点。
A.测评的素质更全面
B.测评内容的不固定性
C.主观性强
D.考官与考生交流的互动性
13.人力资本的性质主要体现在()。
A.人力资本的生产性
B.人力资本的稀缺性
C.人力资本的可变性
D.人力资本的功利性
14.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主要有()。
A.认为人力资本主要指凝集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经历、经验和熟练程度
B.明确概括了人力资本投资的范围和内容
C.构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微观经济基础,并被视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最终确立的标志
D.建立了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体系
15.各国公共人事制度的发展有其共同的趋向,这一趋向反映在()。
A.在发展的方向上都指向现代的功绩制
B.在发展的路径上都是由封建制而官僚制,继而为民主型的开放制
C.在对公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上,由传统的通才模式向专才模式过渡
D.在人事价值观上由重视个人权威及特权观念向对事不对人的平等价值观过渡
16.人力资源市场具有的功能是()。
A.调配功能
B.信息储存和反馈功能
C.教育培训功能
D.管理功能
17.用于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性预测法有()。
A.德尔菲法
B.自上而下预测法
C.回归分析法
D.比率分析法
18.中国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
A.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
B.中部和西部留不住人才
C.东部地区出现了人力资源饱和现象
D.中西部人力资源政策体制环境还不完善
19.从激励内容角度,可以将激励划分为()。
A.物质激励
B.外在激励
C.精神激励
D.内在激励
20.公共部门包括“纯粹“的政府组织,还包括“准“公共部门即()。
A.公益企业
B.公共事业
C.非政府公共机构
D.国有企业
21.工作设计是对组织内的()进行的设计,以提高工作绩效和实现组织目标。
A.工作目标
B.工作内容
C.工作职责
D.工作关系
22.工作评估的基本方法包括()。
A.排序法
B.分类法
C.因素比较法
D.点数法
23.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劳工管理研究阶段的核心思想是()。
A.人们也是关心友谊、尊重、温情这些社会需要的B.人天生是懒惰的C.人的天性就是厌恶劳动而贪图安逸
D.主张采用物质引诱的办法引诱人与事结合24.当今各国公职人员的任用形式各种各样,采用较多的是()。
A.选任制
B.委任制
C.考任制
D.聘任制
25.()是公职人员职业生涯开始时或任新职时所经历的第一种类型的培训。
A.技能培训
B.初任培训
C.专业培训
D.知识更新培训
26.关于无领导小组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公共部门人才测评中探索并使用的一种新的适用于集体测试的方法
B.讨论中的问题通常是以书面形式给出
C.主要测应试者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D.测试者能够更准确地确认自己报考的岗位是否适合自身的各项条件及兴趣、意愿和理想
27.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必需的基本功能是()。
A.人力资源规划
B.人力资源获取
C.人力资源开发
D.人力资源纪律与惩戒
28.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和常规教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A.性质不同
B.目的不同
C.内容不同
D.形式不同
29.根据人力资源理论,“人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包括()。
A.智力
B.技能
C.知识
D.体力
30.关于我国公务员职务的降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指由原来的职务调整到另一个职责更轻的职务,是由高的职务向低的职务的调整
B.意味着公务员所处地位的降低、职权和责任范围的缩小、待遇的减少
C.是一种任用形式和任用行为,是对公务员的惩戒与处分
【网上市场调研方法及管理】推荐阅读:
网上零售试卷及答案07-08
对药品网上销售稽查的调研报告07-16
网上招投标管理08-20
网上超市管理系统论文10-04
网上开店电子商务测试题及答案08-12
java网上商城管理系统10-02
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介绍及相关问题解答11-10
网上农大2013秋现代企业管理作业全套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