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2024-11-03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共12篇)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篇一

科学教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淮阴区王营镇小学 李娟 过程与方法: 经历“假设遇搜集证据”这一科学探究过程; 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产生的原因作出假设; 能够想办法验证假设。 知识与技能: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积极参与,大胆提出假设,努力寻找论据,验证假设,获取成功,体验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的喜悦。真正懂得合作所带来的意义,学会尊重别人。 教学具准备:鼓、锣、碰铃、三角铁、锸、钢尺、碎细物、水槽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要和小布熊一起进行科学探究,你们高兴吗?那你们大声向小布熊问好,(学生大声向小布熊问好,由于振动,小布熊音乐响起。) 二、问题生成 1.谈话:这段音乐好听吗?平时我们还会经常听到哪些声音? 2.学生汇报。 3.关于声音,你们想研究些什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4.选择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板书) 三、探究新知 1.制造声音。 (要想研究声音,咱们先得制造些声音,下面咱们就进行一个简短的制造声音的比赛) (1)制造声音比赛:利用你身边现有的物体制造声音。比比看,哪组同学制造的声音独特,制造声音的方法多? (2)你们在制造声音的`同时还要做些什么?(强调安静、有序、注意观察发声体有什么变化)要求填好记录单(一)。 (3)学生汇报。(板书学生的方法,重点引导回答发声体的变化) (4)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猜测: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吗? 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制造了声音。你们的方法虽然不同,但是从你们的汇报中老师也发现了不少相同的地方,你们发现了吗? 引导猜测: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吗? 2.验证假设。 (一)正面验证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吗?请各小组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想验证自己的观点,咱们还得做些什么?实验前还得做些什么? (1)分组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的假设。(填写好记录单(二)中的实验方案) (2)汇报方案,其余同学注意提出建议。(重点强调怎样让同学看到振动) (3)分组实验。(填写好记录单(二)中的实验记录表) (4)汇报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归纳声音的产生。 (二)反面验证 (1)师敲三角铁。问:怎样让声音快速停止? (2)提出假设:要停止声音就要停止振动。 (3)验证假设。(一起实验验证)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去掉问号)要使声音产生,就要使发声物体振动;要使声音停止,就要使发声物体停止振动。 四、交流感受。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感受? 五、扩展活动。 现在我们想一想,小布熊为什么会自动发出这优美的音乐? 关于声音,你还想研究什么?同学们自由结合进行研究,下节课汇报。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篇二

一、对应与突破原则

即对应目标与突破难点。选择探究材料切忌盲目, 玩“新意”与“照搬照用”, 其结果是“乒乒乓乓”“热热闹闹”而一无所获。选择的材料应是为探究活动要达到的目标服务, 每个探究环节的目标决定了教师选择怎样的材料, 而灵活选用材料更是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深入探究。

(一) 对应目标, 有的放矢

“材料引起探究, 材料引起活动。”然而, 并非什么材料都能拿来探究, 也并非所有材料一股脑儿地放在一起探究。只有指向于探究目标的、帮助学生有效建构科学概念的材料才是我们要让学生探究的材料。借助对应的典型材料, 学生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这一切建筑在教师对整个探究教学活动的清晰的结构之上, 需要教师明确每一环节的探究目标。

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的探究教学结构大致体现为以下几个环节:

对应的环节目标为:

1.激发兴趣, 暴露前概念:敲、碰撞、弹、踢、摩擦等各种方法发出声音。

2.在对比观察中发现发声物体的共同现象或状态:振动。

3.产生问题, 提出猜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吗?

4.借助典型材料深入探究, 验证、反证猜测, 完善核心概念。

5.应用与拓展:寻找人体中的发声器官等。

围绕以上环节目标选择相应的材料比较科学合理。如在第1环节中,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材料的选择上就可以体现各自的想法与个性, 有的采用各种乐器发声, 有的用多媒体播放自然界美妙的声音, 有的甚至现场弹奏一曲, 学生兴趣盎然。而第2、4环节中材料的选择则不能随意, 必须典型、有结构, 环节2的材料要让学生比较容易地观察到物体发声同时在不停“振动”的现象, 显然尺子、橡皮筋等材料不但选材方便且能达成此目标, 可以成为本节课的基础材料。而环节4的材料不但要让学生“看”到振动, 更要让学生“摸”到振动, 多感官的震撼刺激都为了指向本课的核心概念: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由此, 选用音叉 (看见“水花四溅”、感觉“麻麻的”) 、弹棉花的弓 (看见“棉絮飞舞”) 等材料便有了针对性, 这与目标的达成紧密相关。日常教学中, 如果能从以上环节目标出发选择对应的材料, 则能发挥材料的真正价值。

(一) 突破难点, 灵活选材

材料是学生探究活动的载体, 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不恰当的材料, 不但使学生偏离探究方向, 甚至会使学生的探究在相互干扰中云里雾里, 只有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 针对学生探究的瓶颈, 灵活地选用典型材料才能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有效探究、深入思考, 在认知冲突中统一, 在思维发展中建构。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的教学重难点在于引导学生从“声音是由敲、碰撞等产生”的片面的前概念转变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完善的科学概念, 教学的策略为:从“否定—形成—完善”三个梯度建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选择的材料便要体现以下三个层次:一是让学生观察到“敲、碰撞”后物体还在持续发声, 否定只有“敲、碰撞”才能发声的错误经验;二是让学生清晰地观察、感受到物体发声的同时在不断地“振动”, 形成“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新概念;三是让学生发现“制止物体振动, 声音同时停止”的现象, 反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进而完善新概念。以此灵活选择不同层次的探究材料, 才能帮助学生突破认知上的困难, 从不全面、错误的前概念走向科学的完善的新概念。由此, 好多教师不得不从众多的材料中去对比、筛选材料, 甚至改造、自制教具, 都是基于突破难点出发, 这样的选材与制材值得我们学习。

二、深入与建构原则

即深入探究与建构概念。材料使用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探究, 完善科学概念, 构建起学生的科学知识体系。在教学中, 选用丰富的、有结构的探究材料能帮助学生的探究活动走向深入, 由此建构起正确的科学概念。

(一) 丰富材料促探究深入

丰富的探究材料不仅是学生探究活动乐趣的来源, 更是学生深入探究的有效载体。由于活动的层次性, 环节目标的递进性, 科学概念的建构性, “一样材料上一课”的教学难以促进学生探究活动的深入 (复合型或组合型的材料除外) 。丰富不是体现在数量上, 并非越多越好, 而是在材料的层次与多样上。

综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 学生在本课中使用了钢尺、橡皮筋, 以及音叉、锣、鼓、吉他等各种乐器。从学生参与的角度观察, 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意犹未尽。然而这些材料并非一股脑儿发给学生, 而是在呈现时机与顺序上发挥每种材料的价值。如在让学生初步观察发声物体的现象与状态时使用钢尺与橡皮筋, 目的在于它们在发声的同时“振动”现象明显, 便于学生“看”到。而在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吗”的深入探究中, 仅凭这两种材料显然缺乏说服力。因此, 音叉、鼓、弹棉花的弓等材料的使用满足了学生探究的需求。手摸音叉有明显的麻感, 放入水中水花四溅, 豆子在鼓面上“跳舞”, 既让学生看得到, 又让学生触感得到。显然, 这些材料的使用在验证“物体产生声音的同时是在振动的”活动中体现了明显的优势, 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更有趣味, 更充分。在接下来的交流过程中, 因为学生观察、体验深刻, 交流互动尤为热烈, 只要教师稍加追问, 学生就能较完整地表述清楚。在这样丰富多样的材料运用下, 学生的探究活动自然走向深入, 探究价值大大提升。

(二) 结构材料促概念建构

材料的种类、组合、数量以及投放的次序就是材料的结构, “有结构的材料”一般都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典型材料的组合。这种材料的组合, 既要揭示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 体现教材的科学性, 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还应具有趣味性, 使学生喜欢, 并有能力通过对材料的探索来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科学概念。

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 为了让学生形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一科学概念, 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以下几种有结构的组合材料:1.队鼓和米, 从米的跳动来感受鼓面的振动;2.音叉和水, 从水的波纹来感受音叉的振动;3.弹棉花的弓和棉花, 从棉花的飞舞来感受弓弦的振动;4.各种弦类乐器。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进行验证, 由于提供的材料不但典型, 而且有结构, 因此, 不管学生选择哪一组材料, 都能清晰地看到实验现象:当各种物体发出声音时, 它们都在振动。正是这些有结构的材料, 为学生形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科学概念提供最大的助力。而锣与人组合的“令行禁止”游戏活动, 在“开始, 敲锣;停, 按住锣”的互动中, 更是非常直观自然地让学生看到了“停止振动声音也没了”的现象, 以形象趣味的方式反证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使本课核心概念的建构更趋完善。

三、产出与发展原则

即产出效益与发展思维。材料的充分利用是材料在学生探究活动是否发挥探究价值的保障, 决定着探究教学的产出效益。一次成功的材料利用必定体现为学生思维的真正灵动, 探究后研讨的热烈深入。

(一) 多次利用促产出效益

一份有结构的材料是能通过材料的有机组合, 在不同时候的呈现时机而在课堂上被多次利用, 每一次有每一次的可探究之处, 每一次有每一次可探究的价值。

在常态教学中, 教师投入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 可利用的资源也是有限的, 这就要求教师能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下精选材料, 在有限的材料下, 充分地利用材料, 使材料的价值最大化。如有教师在声音一课的导入部分准备了许许多多乐器供学生分组探究, 只为了让学生能用各种方法使乐器发出声音, 而在后续的探究活动中并未再次使用, 材料的利用率并不高, 这多少有点奢侈与浪费, 教师教学的投入与产出不呈正比, 成本显然有点高。相反, 有教师利用音叉、鼓、锣等乐器“发声”导入, 在后续的验证实验中再次让学生分组实验, 前后两次呈现, 目标不同, 价值不同, 充分提升了材料的效益。

(二) 合理利用促思维发展

材料准备丰富多样, 但如果不加以合理利用, 也难以发挥材料的真正价值。科学合理利用材料, 才能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观察到与自己已有经验相冲突的现象, 进而在认知冲突、思维碰撞中发展。

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 教师从学生认为“敲、碰撞等产生声音”的前概念出发, 提供能持续发声的材料, 使学生发现钢尺、橡皮筋等物体在不拨动、敲击的情况下还能不断发声, 进而引发对原有认识的“否定”。在此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新的现象:它们在发声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的现象?同时提出猜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吗?由此, 一个新的科学概念开始在学生心中初步建构。在后面的验证实验中, 学生借助典型材料一次次地感受“振动”, 不仅看到, 而且触摸得到。还在“令行禁止”的敲锣游戏中体验“制动”, 反证猜想。这样, 学生经历了从“发现振动, 提出猜想”到“感受振动, 验证猜想”, 再到“体验制动, 反证猜想”的思维发展过程。在一次次的探究活动中验证了自己的假设, 在思维的碰撞中形成了新概念并感受到了探究的快乐, 这样利用材料便是发挥了材料的内在价值。

3.《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说课稿 篇三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说说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声音》第二节课。第一节课《听听声音》已经对声音有了一定的认识,引发了学生对声音问题的思考,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感受到声音的不同,并进行描述,为本课做好了铺垫。

本课首先通过让学生“制造声音”,然后了解声音的产生与振动的关系,建立起“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初步感性认识。

2.教学、知识目标: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消失,声音消失”。

能力目标: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能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操作。

情感目标:培养小组之间合作进行研究活动的习惯;体验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3.教学重点: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教学难点:理解声音的产生与振动的关系。

二、教学方法

1.由扶到放,凸现探究过程

在探究活动中分两步走。

先指导学生敲击音叉,将音叉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实验现象;再设计了贴近静止状态的乒乓球,然后指导学生敲击,触及音叉找感觉,让学生说出三项实验的共同特征,初步形成物体不发声时处于平静状态,物体发声时处于动态,感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而后放手让学生合作自主进行自带发声物体的实验,将探究活动引向深入,得出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

从扶到放,过程清晰明了,有层次性,符合认知规律。

2.创新教学方式,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理解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为了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在探究的基础上,又设计了这一环节,积极创新教学方式,通过怎样让发出声音的铜锣立即停止发声这一教学活动,以一种逆向思维验证了学生的探究结果,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满足了好奇心,更深刻理解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3.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生纷乱的分组实验一直是困惑教师的一个问题。良好的实验习惯一直是我追求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中,我将学生分成九组,每组四个学生。学生以组长为核心,成员积极配合、分工、合作,教学井然有序。

此外,还要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如学生将音叉轻轻靠近水中,观察实验现象。学生用抹布将音叉擦拭干净,在下课前留一分钟时间让学生整理实验桌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与实验品格。

三、教学过程

1.乐曲导入,引趣激情

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提出一个发散性的问题:你最想研究的问题。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提出问题的习惯,从问题中筛选出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将学生思维引向本课的教学目标。

2.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这个环节首先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经历声音产生的过程。第一个实验简单,用时间短,只是让学生制造声音,感受声音的产生与振动的关系。

学生汇报过程,有特别多的方法,这时要适时提出“要发出声音是不是给一个力就可以了?”来造成认识冲突。学生开始疑惑思考。让有不同意见的学生举出反例。教师总结,将学生思维更深层次地引向本课的目标。

在这时,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提出原因假设。学生想弄清楚到底谁的假设正确,很自然地布置第二个实验,并总结发声物体有什么共同点。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环节,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检验自己提出的预测,要锻炼学生用语言描述实验的整个过程,并进行分析,归类得出声音发声时是在振动。这个实验要给多一点时间,仔细观察物体不振动什么样,振动什么样,有什么区别。

在交流中分享各组的观察、互补经验的不足,达到重复观察的效果,突出科学的本质特征。

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对观察实验所获得的事实进行概括整理,突显本环节的教学目的。

3.思维延伸,深化理解

学生已经知道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教师马上提出“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吗?”将思维纵向延伸,教师演示音叉发声轻触水面实验,学生观察到了水波纹以及水花。又加了一个课本上没有的实验:发声的音叉轻触悬挂的乒乓球,学生看到弹起的乒乓球,更加惊喜,深化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理解。

接着提出“人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引导学生把手指放在咽喉处,发声感受声带的振动,告诉学生要保护好声带,注意用嗓。

4.归纳总结,求实评价

教师小结,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点明本课的知识重点,然后对各个小组实验中的表现作评价。

四、板书设计

设计力求简洁。只把今天要讲的重点呈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评课稿 篇四

听了李老师的课,有这么几点启发。

从教学设计方面,导入引出课题——猜测——实验——练习——拓展延伸,其实这堂课基本教学思路应该稍作修改:导入——引出课题——预测——实验——实验总结——课外拓展。小学科学一般不提倡把练习融入课堂,除非是复习课。

从师生互动方面,本节课李老师选的实验是很好的,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教师也着重演示声音产生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摸了摸音叉发音是的情况。然后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去思考、讨论、总结。

从教学中的细节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在这方面落实的相当到位。难点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李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明白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同时引导学生理解了振动的意思从而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

5.《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篇五

棉津中心小学

陈静

教材说明: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声音》的第二课。本课活动内容是按照“制造声音,获得感性认识,提出猜想--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实验,得出结论”的思路编写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从中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归纳概括出声音产生的原因。

设计理念: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围绕“科学探究”这一主线展开:提出问题--进行预测--试验探究--得出结论--指导实践。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产生科学探究的热情。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制造声音的过程中,在对发声物体进行观察的过程中,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能够就观察到的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直尺、橡皮筋

2、教师准备:直尺、橡皮筋、鼓、豆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喜欢唱什么歌呢?(学生回答)那让我们来唱一首大家都喜欢的歌吧!(学生唱歌)

师:同学们唱的歌真好听,老师从你们的歌声里听到了快乐、喜悦的心情。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歌声之外还存在着各种各样奇妙的声音。同学们,你们熟悉的声音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生活中熟悉的声音。)

师:是啊,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每天,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风声雨声流水声,诉说着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同学们的欢声笑语读书声,倾诉着大家的幸福和快乐,这一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索声音产生的的奥秘吧!

(板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声音导入课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唤醒学生和本课有关的已有知识储备。

二、猜想与假设

既然要研究声音的产生,那我们首先要想办法弄些声音出来。活动一:发声实验

1、利用自己的身体,你能发出声音来吗?

2、学生小组交流制造声音的方法。

3、学生演示。

4、猜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和实践经验,对确定探究的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

三、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教师: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设计实验来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活动二:观察发声的物体。

1、尺子和橡皮筋能发声吗?谁有办法?

2、学生小组交流制造声音的方法。

3、学生演示。

4、观察、比较发声的尺子与不发声的尺子,发声的橡皮筋和不发声的橡皮筋有什么不同?

5、汇报、交流:发声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

6、物体发出声音,一定是振动了吗?我们来设计一个实验证实一下。【设计意图】根据确定的探究课题,设计科学的探究计划和方案。探究计划应包括探究的课题、实验器材和资料的准备、探究的程序与过程(包括观察、实验、信息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通过怎样的分析整理得出探究的结论、以及怎样对探究过程进行评估和反思等。

四、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活动三:观察感受物体的振动。

1、师:在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交流:在实验中发现物体在抖动、在震动等。在科学上,我们说物体在“振动”。(板书:振动)

一个物体(比如钢尺、橡皮筋等)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3、现在能描述一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学生思考,教师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板书:声音)

4、师:知道了声音是如何产生的,那你能想办法让声音停下来吗?大家亲自动手做做看。(学生动手做。)

师:同学们看到了,振动停止了,声音也随之停止。(板书: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探究方案,利用观察、实验和其他的方法与技术,收集数据、资料和信息。要让学生对已有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科学地分析和解释,找出这些证据和探究的课题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地归纳和总结。

五、拓展活动

(一)人靠什么发声

师:现在老师这儿有一组声音,仔细听,分辨一下是什么声音?(播放一组声音,让学生分辨。)

师: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很轻松地就分辨出来了,你能不能露一手,模仿一种声音?(学生模仿各种声音。)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模仿出了这么动听、可爱的声音,那在模仿声音的时候,你有没有想一想人发声时是哪儿在振动呢?

(学生进行猜测。)

师:是我们的声带在振动。请用手摸摸声带,感受发声时声带的振动。(学生动手感受。)

师:声带振动人就能发出声音,如果声带坏了人就不能发出声音。同学们要保护声带,不要大声喊叫。

【设计意图】“猜声音”和“模仿声音”活动的设计,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思维,使学生扩展到本课所学内容之外的知识。为后面的提问题做好铺垫。

(二)其他东西靠什么发声

师:同学们知道了人的声音是有声带的振动产生的,那来看一看刚刚我们听过的这些声音是怎么产生的,猜猜是哪儿在振动。1、2、3、4、小朋友的笑声:由声带的振动产生。鼓声:敲击或拍打是鼓面振动而产生。苍蝇的声音:有翅膀的振动产生。鸟叫声:由鸣膜的振动产生。

师:其实不仅仅是以上这些声音,其他的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如:用吉他弹奏的声音:由弦的振动而产生;等。

(三)我们身上就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猜猜它在哪儿?

1、学生交流讨论。

2、学生猜测。

3、教师总结。

由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而耳朵能很敏感的听到声音,所以非常敏感、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是耳朵。

(四)耳朵为什么能听见声音?

师:除了这些问题,其实在声音的世界里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不知道的问题,比如:人的声音为什么各有不同?为什么声音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等等。

师:看来在声音王国里,还有很多秘密,希望同学们继续观察生活,关注声音,继续探究声音里面的“为什么”,老师期待着你们的精彩发现!

【设计意图】体现了科学课“由问题开始--到问题结束”的轮回特点。使学生意识到对科学的探究是无止境的,今天所学的知识,又成了研究下一个问题的基点。

六、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振动

振动停止

声音

6.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篇六

王卫东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引导学生在制造声音的过程中,在对发声物体进行观察的过程中,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科学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能够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养成实验的全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学会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现象的乐趣。教学重点

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音像资料、音叉、小棒、鼓、乒乓球等

2、学生准备:尺子、橡皮筋、空瓶等

课前活动,激发兴趣。

1、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唱首歌,好不好?

(播放《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鼓励学生跟着做动作)。

2、接下来做一个抢答题,看谁说得多,说得快:从走进教室到现在你都听到了那些声音?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我们的周围,声音无处不在。听,这都是些什么声音?(播放多媒体课件:公鸡、狗、羊、马、牛、鸟的叫声及风声、雨声、雷声等)。

你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

形形色色的声音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关于声音,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提出关于声音的诸多问题,选择“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教师板书:揭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一)、活动

一、制造声音

1、保鲜袋发声

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这只保鲜袋发出声音。老师不看哪组制造的声音响,而是看哪一组合作默契,想的办法多。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同学们静下来,哪组愿意把自己的做法讲给大家听听,其他小组认真倾听。

请一、二个小组边演示边说一说。

2、身体部位发声

不借助任何物体,用自己的身体发出不同的声音。造声音的感性认识。)

3、小结

刚才我们听了一些声音,也制造了一些声音,在我们周围充满了各种声音,有自然的、有人为的,它们为我们传递了各种信息。

(二)、活动

二、探究声音的产生

1、过渡:为什么使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物体发出声音?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2、猜测:学生猜测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发声的方法很多,丰富学生对于制

3、现在每组的桌子上都有鼓、直尺和橡皮筋,你们有什么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生说)

(1)、师:为了使我们的实验做得更好,老师给大家提出了一些建议: 投影:

鼓注意不要发出太大的声音。注意安全,小心使用直尺。实验结束,把器材放回原处。

(2)、现在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用什么办法让鼓、直尺和橡皮筋发出声音。

(3)、交流汇报

(4)、小结:下面我们做实验时,一种物体统一采用一种发声做法: 鼓——敲击 橡皮筋——拨动 直尺——弹拔

4、实验时要认真听、认真看、认真填写实验记录表。

5、实验要求:

(1)、橡皮筋:将橡皮筋套在右手拇指和食指上,用力张开这两个手指,用左手手指拨动橡皮筋。

(2)、直尺:一只手在桌子边缘按住直尺的一小部分,另一只手弹拔直尺另一端,松开。

(3)、鼓、鼓槌、乒乓球:将乒乓球放在鼓面上,将左手的食指按在鼓面上,用右手拿鼓槌敲击鼓面。

6、师巡视指导实验和填写实验记录表。

7、结果展示。

8、小结: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9、振动产生了声音,如果让振动的物体立即停止振动,他们还能发出声音吗?亲自试一试。说明什么?(物体停止振动,声音消失)

(三)、活动

三、进一步论证

1、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仪器(教师出示、敲击音叉)问:听到声音了吗?看见它在振动了吗?猜一猜,他是否在振动?(学生猜测)

2、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音叉在振动?

(1)、敲击音叉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说明什么?(2)、敲击音叉后放入水中,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3、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使音叉停止振动?(手握)

我们再一次证明了:振动产生了声音,如果让振动的物体立即停止振动,声音也会消失。

三、总结

谈话:通过这么多活动,你得出什么结论?

7.绝望是怎样产生的 篇七

辽宁师范大学的刘文教授来给《祝你幸福·最家长》的读者做“生命教育”讲座时提到,现在,自杀已经成为学生死因的首位因素,比车祸还多。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起过自杀的念头吧?那是不是一种极端无助、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逃脱的绝望?那绝望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用狗狗做实验,生动地演示了绝望形成的过程。

塞里格曼找来两条小狗,一只进行实验处理,另一只什么都不做,作为对照。

先把实验组的小狗放进一个笼子里,笼子里有电击装置,而且,小狗没有办法从这个笼子里逃跑。给小狗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让小狗很痛苦,可是却不会伤害小狗的身体。实验者发现,这只小狗在一开始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从笼子里逃跑,但怎么努力都无法逃脱后,挣扎的程度就逐渐降低了。

随后,把这只小狗放进另一个笼子,这个笼子由两部分构成,中间用隔板隔开,而且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隔板的一边有电击,另一边没有电击。当把经过前面实验的小狗放进这个笼子时,实验者发现它们除了在头半分钟惊恐一阵子之外,此后一直卧倒在地接受电击的痛苦,那么容易逃脱的环境,它们连试也不去试一下。

而把那只没经过前面实验的小狗直接放进后一个笼子里,发现他们全部能逃脱电击之苦,轻而易举地从有电击的一边跳到安全的另一边。

这个实验所产生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习得性无助”。后来有很多学者采用其它动物进行重复实验,均得到了与上面相同的结果。当然,我们不能用人来做这种残酷的实验(用小狗也很残忍),因为它对人造成的心理创伤是无法恢复的。但这只小狗的情形又多么像我们人会遭受的境遇啊?当一个人无论如何努力,都以失败告终时,他会丧失斗志,并陷入绝望。

因为习得性无助而产生的绝望、抑郁、意志消沉,正是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防止“习得性无助感”的产生呢?塞里格曼又重新设计了实验。

让小狗在接受“无法摆脱的电击”实验前,先学会如何逃脱电击。方法是先把它们放到可以躲避电击的那个笼子里,当它们接受电击时,只需轻轻一跳,就可以免受电击的痛苦。等到小狗能轻易地学会从笼子的一边跳到另一边时,再让它做几次练习。再按照前面介绍的实验程序对它们进行处理,结果发现它们不太容易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境地。看来,让小狗有一些成功的体验,对它在绝境中保持希望,有很大的作用呢!

8.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篇八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的状态

(2)能借助物体来设计观察物体的振动。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的乐趣。(2)培养细致观察、积极探索的学习科学的习惯和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教学准备:

演示材料:音乐素材、鼓、试管、尺子、纸张、橡皮筋、音叉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感受声音

1、动物声音歌曲导入,谈话: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学生汇报。

提问:你能记住哪些动物的声音?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为新课做铺垫。)

2、小组合作,纸张发声

谈话:请试用不同的方法让这只纸张发出声音。学生实验,交流方法。

3、小结

我们周围充满了各种声音,有自然的,有人为的。它们为我们传递了各种信息。

板书课题(声音的产生)

(二)、探究声音的产生

提问:为什么使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物体发出声音?(物体之间产生振动)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假设。科学研究都是从先假设到实验到结论的过程。)

(三)、设计实验、制造声音,观察现象,猜想原因

1、请你按要求使它们发出声音,完成记录表。(1)橡皮筋

同学合作,一人拉长橡皮筋,另一人用手指拨动橡皮筋。(2)尺子

一只手在桌子边缘按住尺子的一小部分,另一只手向下按住尺子的另一端,松开。(3)音叉 一只手按住音叉盒,另一只手用小锤敲击音叉,用带线的小球靠近音叉顶部。(4)教师演示实验——鼓

将小碎片纸撒在鼓面上,轻轻敲击鼓面。学生实验,完成记录表一。学生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利用不同的材料去找共同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问:经过这几个活动,你有什么发现?

2、明确物体的振动的定义。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的运动,科学上叫做振动。

(设计意图:对于四年级的同学,定义不是很强调,关键是让他们能够找出问题的根本。)

3、反证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谈话:既然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停止物体的振动,声音就应该消失,是不是这样呢?用实验证明。

教师演示实验,敲击音钹,然后一学生迅速按住钹面。学生做喉咙发声的实验。学生实验、完成记录表二。学生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时间原因只能做演示实验,但效果明显。反证声音的产生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

(四)归纳结论

以上实验现象可以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出声音。(设计意图:教师启发学生想办法让振动发声现象显性化,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充分表达、交流实验方案与实验结果,体现了个性的张扬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五)、应用:应用所学,升华认知,感受快乐

1、教师击锣、锣声发出的声音很长,怎样去做才能使锣声立即停止呢?(用手摸锣面或用其他物体的接触锣面。)

2、。找寻人体发声部位

集体说话:我爱科学。边说边用手摸一摸自己身体哪个部位在振动。

3、欣赏歌曲(幸福拍手歌):让我们随着优美的歌声,用心体会振动发声带给我们的快乐。

(设计意图:联系现实生活,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并能使学生有用所学知识去改变生活的意识。)

五、板书设计:

声 音 是 怎 样

产 生 的\

9.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案 篇九

本节是在上节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基础上学习,主要介绍人耳的构造,声音可以通过耳朵骨骼等传递。学情分析:

学生对声音通过耳朵听到是已经熟悉的如何传递在自然课也已经学过,但对骨骼传声却不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声音可以通过耳朵和骨骼传播。

2、过程与方法

经过观察物体的发声及听到声音的过程,能简单描述声音的传播途径,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贝多芬的事迹,建立起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放弃和修整自己的错误观点。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1、经过观察物体的发声及听到声音的过程,能简单描述声音的传播途径,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2、初步认识声音可以通过耳朵和骨骼传播。教学方法:透镜式教学法

教学器材:投影设备、收音机、音叉、钢尺、人耳构造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我们在月球上听不到声音原因是什么?说明什么?

2、在钢管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 会听到几声?说明什么?

二、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声音在15摄氏度的空气中传播速度340米/秒。小明对着大山喊了一声后过一会儿听到了,上述是一种什么现象?

那么对于上述声音小明是如何听到的? 板书课题:§1-2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

三、进行新课

(一)人耳的构造

人是靠耳朵听到声音的,那么耳朵通过什么途径获知声音的呢?

1、学生讨论人获得声音的途径并讲解。

2、教师讲解并出示人耳挂图: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得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通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声音了。

(二)骨传导

除了通过耳朵听到声音以外,人有没有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声音的可能性呢?

1、实验验证

(1)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朵附近,听音叉的声音;(2)用手指将耳朵堵住,再听音叉的声音;

(3)请同学用手指将自己的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牙齿上,看看能否听到音叉的声音。

思考:在这几种情况下,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有什么不同?

上述实验说明: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声。科学家把这种传声方式叫做骨传导。

也就是说,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不管哪一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但如果只是传导障碍,是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听到声音的。这需要其他途径将声音传给听觉神经。

2、学生阅读课本17页的阅读材料

据说贝多芬当年耳聋后,就是用牙齿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的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创作。

(三)双耳效应

学生阅读18页材料回答:什么是立体声?

三、本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收获

四、布置作业:

1、学生查阅资料后解释助听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将同步训练的练习完成

3、收音机上设有stereo-mono开关,既然有stereo为何还要设计mono?向有经验的人请教。

五、板书设计

§1-2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

1、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振动——耳朵——骨膜振动——听小骨等组织——听神经——大脑

2、骨传导:

3、立体声:

10.“八路军”番号是怎样产生的 篇十

“西安事变”过去整整7个月,但对国共联合抗日,蒋介石仍难下决心。于是,毛泽东决定借助民主人士的力量,敦促蒋介石联合抗日。

毛泽东写下了一大摞信件,分別发给马叙伦、蔡元培、马相伯、朱蕴山、沈钧儒、沙千里、柳亚子、周建人、黄炎培、胡厥文、胡适、粱漱溟、楚图南等七十余人。

原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读了毛泽东的信后,赶赴南京面见蒋介石,要求国民政府采纳共产党的意见,接受红军改编,国共共同抗日。蒋介石冷言相对:“不必说了,你回去吧,我会考虑这个问题的。”蔡元培说:“委员长如果不答应我的请求,我是不会走的。”

陈布雷见状,设法把蔡元培劝了出来,蔡元培气愤地说:“我绝食静待,以死相报!”整整三天,蔡元培滴水未进。蒋介石只得再次接见蔡元培。蒋介石一见蔡元培便说:“好了,你什么都不必说了,我马上召开国防会议。中共方面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已经来到南京。这次会议就要决定这个问题,红军改编就要实现,请你回去吧。”得到了蒋介石的应允,蔡元培这才告辞。

冯玉祥攻心说蒋

可是,蒋介石的国防会议迟迟不开。周恩来便乘此机会,频繁活动,利用各种关系,拜会了冯玉祥、李济深、李宗仁、白崇禧、刘湘、龙云、黄琪翔等一大批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开诚布公地表明了红军抗日的决心,并将半年来国共两党会谈的真相告知于天下。

此时,南京已危在旦夕,每天都有日军飞机在南京上空狂轰滥炸。这天,冯玉祥风风火火地闯进总统府,请求辞职。他气冲冲地对蒋介石说:“国共和谈大半年了,这么大的事,我这个军委会的副委员长竟然一无所知。你说,我这还算什么副委员长?这个副委员长不该辞职吗……我就是不理解,人家共产党要求把军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上前线打日本鬼子,这有什么不对嘛!你为何变着法儿找理由不批准呢?”

蒋介石说:“焕章(冯玉祥字焕章)你有所不知。共产党精明得很,他们以抗日为口号,实际上是想取得政府的承认,得到政府的经费,好名正言顺地扩大自己的势力。”

冯玉祥说:“委员长,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红军只编3个师,仅有国军六十分之一。再说,你可以让他们到最前线,再划定一个防地范围,不让他们越雷池半步不就行了。”

蒋介石听了,想想倒也是个办法,说:“好,就依你的话,同意他们改编。”冯玉祥见蒋介石表了态,只怕他反复无常,马上说:“那就立即召见周恩来,与他谈妥此事。”“好吧。”蒋介石终于同意了。

把败军番号给八路军

蒋介石召来了军政部长何应钦:“我打算收编红军,准备给他们3个师的番号。这3个师之上给个什么名义,划归哪个战区,防区划多大地盘等等,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何应钦说:“整编桂系时,空出来一个‘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番号,就授给红军算了。至于师的番号,有的部队打了败仗,撤销了一些师的番号,整编时又空出许多番号,随便用3个就行了。我看就用115师、120师、129师这3个番号,也就是一个暗示吧。再将他们划归阎锡山的第二战区,具体地盘嘛,干脆指定为太原以北,大同以东的晋察冀一带,这里是日军近期进攻的主要目标。红军亡于日军的铁蹄之下,也算是为国捐躯了。”蒋介石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蒋介石召见了周恩来与中共代表团,表示同意将红军“收编为国民革命军”。周恩来虽对“收编”一词不满,但蒋介石总算是明确表了态,所以他也就没再去苛求字眼。就这样,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诞生了,下设115师、120师、129师。

1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篇十一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小学科学

3、课时:1课时

4、教学准备:百度ppt课件下载,科学作为一门艺术,要体现科学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走进科学探究活动之中。我们的科学教材只是提供依据,知识可以通过多层面,多渠道获得。

教学中努力把探究转化为学生心理的需求,学会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形成探究的习惯。以逐渐解决大千世界的矛盾,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类的生存能力。

二、教学课题: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第6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一课教案。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前两课声音的产生、传播的基础上,继续探究声音的接收和感知问题。通过认识耳朵的结构,以及对耳朵听声音过程的假设和验证,来学习耳朵听声音的原理和过程。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噪声的来源及对耳朵的危害,引导学生了解保护耳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在科学探究中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加工、解释。

2、能够利用模拟研究做出假设并验证。

3、探究耳朵感知声音的过程,关注科学,并从中体验乐趣。

4、知道耳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5、认识到噪声的危害,积极应对噪声。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人耳的构造和听觉产生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导入。课件演示

师:同学们听一听,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丰富多彩的声音,我们是凭借什么器官听到声音的呢?

生:耳朵。

师:人靠耳朵听声音,那么耳朵是怎么听到声音的?

课件出示课件,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板书课题)并出示学习目标。

(二)互动学习新知。

活动一:认识声音的传播方式。

师:为了理解我们感知声音的原理,需要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声音的传播方式。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吧!

演示实验:把拴有小球的纸屏立在桌上,在纸屏的侧面用力敲鼓,使鼓声有一定节奏。

师:当敲鼓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纸屏上的小球在不断地跳动。

师:是什么使小球振动呢?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生:是鼓声使小球振动。

师:就像石子投在水中形成的水波可以一圈一圈地向远处传播的波纹一样,当物体振动发声时,会引起周围的空气也跟着振动。发声物体周围的空气,就会形成一种不断振动着的声音的波浪。这种声音的波浪叫做声波。水波图片

图片声波

生思考并交流:水波只能沿水面向周围传播,而声波可以通过周围的物体,向四面八方传播。

师:当敲鼓引起的声波通过空气传到纸屏时,就会引起纸屏跟着振动,并且引起贴在纸屏上的小球也跟着振动。

活动二:认识人耳的构造和听觉产生的过程。

1、认识耳朵的构造

师:我们知道声音以声波的方式传播,那么,我们又是怎样通过耳朵感知声音的呢?那我们需要从耳朵的构造说起。

师:请同桌互相摸一摸,看一看对方的耳朵。观察形状,注意礼貌。

生相互观察。

生汇报交流:耳朵软软的,有耳垂,里面有一条弯弯的洞。师:通常我们只能看到耳朵的外部,耳朵的内部是怎样的呢?

学生自学耳朵的构造。百度搜索:

出示课件幻灯片4,根据图示说出耳朵的结构名称,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活动

二、模拟听觉产生的过程。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耳朵的构造,声音在耳朵里又是怎样传递的呢?请同学们在实验中推想一下。

(2)学生分组模拟实验。用一个圆筒当作外耳道,在一端蒙上橡皮膜当作鼓膜,用一根小木棒作为听小骨和橡皮膜相连。然后对着圆筒的另一端说话,观察实验现象。

(3)小组汇报。

生:橡皮膜和小木棒都产生了振动。

(4)师:耳朵里鼓膜振动的原理和纸屏振动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声波引发的振动。请推想一下,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5)进一步了解耳朵听声音的原理。继续播放百度ppt课件幻灯片5。声音的传递路径,验证学生猜想。

(6)学生小组讨论: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7)学生汇报交流。播放课件,展示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8)师总结:耳廓将声音收集起来,通过外耳道送进耳朵,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又被听小骨传递到耳蜗,耳蜗里充满了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将振动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后传入大脑。

活动三:认识耳廓的作用。

1.学生制作喇叭状的“助听器”,教师巡视。

方法:把一张大纸卷成圆锥状,再用胶带把末端贴好以固定形状,将小的一端靠近耳朵。

2.猜想实验。

师:如果把助听器朝向一个细微的声音,感觉有什么不同?用一定的音量对着“助听器”小的一端讲话,音量会不会发生变化?

学生活动,交流发现:将纸筒的大端靠近耳廓后,会感觉声音明显增大,反之减小。

4.思考交流。

师:如果没有耳廓我们的听力会受到影响吗?如果为我们换上一个更大的耳廓又会怎么样呢?

生:听力进一步增强。

5.师生小结:耳廓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同时还有保护耳朵内部构造的作用。耳朵真神奇,我们可要好好保护它啊!

【设计意图】通过对耳廓模拟实验研究,进一步了解耳廓的作用,激发保护耳朵的意识。

活动四:引导学生认识噪声,了解减少噪声的方法。1.挖掘机工作声音:

2.师:这种声音听起来舒服吗? 生:不舒服。

师:阅读课本35页。说说什么是噪声?噪声有什么危害? 生读后交流。

师:长时间地用耳塞听音乐也会损伤听力。

2.课下查阅资料了解课本中以下问题:

(1)身处嘈杂的环境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2)为减少噪音污染,政府和社会可以做些什么?(3)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听力有障碍的人?

(三)科学素养训练

训练1.观看春晚千手观音舞蹈:了解节目“千手观音”中的舞蹈演员都是聋哑人,她们通过什么途径感知声音?训练

2.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是怎样感知声音的?

六、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学生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过渡。

活动一:认识声音的传播方式。首先以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传播方式。再以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声波。

活动二:认识耳朵的构造和听觉产生的过程。学生以多种方式认识耳的构造,用模拟实验及课件展示、猜想、合作交流的方法理解耳朵感知声音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探索、思维。

活动三:认识耳廓的作用。

围绕“助听器”开展的体验活动,采用的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的相似研究法,将耳廓与“助听器”的相似点突出出来。

活动四:引导学生认识噪声,了解减少噪声的方法。

让学生将实际生活中的噪声与所学内容结合起来,既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同时解释问题,学以致用。

本课如果分成两课时来教学,把“认识噪声,了解减少噪声的方

12.声音的产生(教案) 篇十二

[教学目的]

1、能自行提出本课要研究的问题,初步体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探究过程。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有规律的。

3、通过学习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课前准备]

军鼓、鼓槌、豆子、音钹、音叉、皮筋、尺子。

[活动过程] [课前活动] 师:同学们,今天来到这个会场高兴吗?

师:那咱们唱首歌,放松一下心情好吗?(师播放《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吧》师生边欣赏边跟着做动作。)

师:同学们,从你走进会场到现在,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很放松了,咱们开始上课好吗?

[课前老师有意安排的这两项活动,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感情,还能让学生在享受优美声音给他带来欢乐的同时,听到了自己和别人的歌声、拍手声、跺脚声、打肩膀的声音,更重要的是在拍手、跺脚、打肩膀的同时还体会到了手脚振动的感觉。另外,让学生汇报自从进到会场听到了哪些声音,目的在于向学生初步渗透“物体不同发出的声音也是不同的”,同时也告诉了学生我们每天其实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声音世界里。]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正如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在不同的环境中,我们还能听到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声音还能给我们传递着不同的信息。今天啊!老师特意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声音素材,请同学们放松心情,仔细欣赏。

(师播放各种优美的声音:瀑布声、小河流水声、鸟叫声、古筝声、歌声等)师:听了刚才这些声音,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感受?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课一开始就将学生带入了轻松优美的声音中,让学生尽快放松心情,身心愉快、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师生之间便于沟通,易于交流感情。] 师:的确,正因为有了这些声音,我们每天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也正因为有了声音,我们人与人之间才可以互相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看来,声音对我们来说的确是太重要了。既然,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同学们能对声音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吗?(出示课件:奇思妙想)

师:看来同学们有这么多感兴趣的问题,那请同学们想一想:在这些问题中,你认为我们应该最先解决哪一个呢?

[引导学生自行“提出问题”是科学课的重要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这样训练并培养学生养成习惯,学生就会从不善于提出问题到善于提出问题。]

师:的确!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新内容,都想研究研究,但是,这些问题又不可能在一节课内完成,因此,我同意大多数同学的意见,也建议同学们先来研究研究,我们平时听到的各种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可以吗?那好,今天我们就先来研究“声音的产生”。(师板书课题:声音的产生)

[这样设计能较好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引导学生筛选那些可能会引发富有成效的研究活动的问题,与提出好的问题是同等重要的。]

二、利用材料,探究问题

师:请同学们先动脑想一想: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猜想,那么,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需要同学们通过实验自己去研究,想办法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出示课件:实验),老师也有几点建议要提醒大家。(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生自由探究)师:来,告诉大家,你用什么方法让哪个物体发出了声音。

师:同学们用这么多的方法让不同的物体发出了声音,那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在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的时候,你还发现了什么?

[教师设计此环节的本意是期望学生能有两个发现:一是让学生发现物体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二是让部分学生能初步发现物体在发出声音的同时,物体本身都会动。]

师:看来,通过刚才的初步研究,同学们有这么的发现,那请同学们再动脑想一想:物体在发出声音的同时,它本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我们又应该如何研究才能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到或感觉到物体本身发生的变化呢?请大家讨论一下。老师这里有一些豆子,看你能否用得上。

(生分组讨论)

师:来,告诉大家,你们组准备怎样研究,才能让大家更好地看到或感觉到物体本身发生的变化?

师:同学们的意思是说,可以借助手或豆子来观察物体的变化,这个办法非常好,请同学们按照这些办法亲自试一试,看看物体在发声时本身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分组研究)

师:好,下面请大家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做的?发现了什么?

[探究结束后,引导学生充分进行交流,能使学生把自己探究获得的知识变成大家共有的知识。]

师:通过以上大量的事实,我们发现:物体在发声的时候,它本身都会怎样? 师:“动”,也就时我们平时所说的“振动”。看来,要让物体产生声音,物体必须振动,那这就说明:声音其实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课件出示:振动的概念)师:知道我们平时说话的声音是什么振动产生的吗?请同学们把手放在喉咙上感觉一下(生跟着师做)“你好”、“今天你微笑了吗?”来,告诉老师,手有什么感觉?

(生尝试后谈感觉)

[设计以上内容,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不仅本节课实验中听到的各种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其实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已经弄清楚了,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一个物体正在发出声音,怎样才能让这个声音马上停止?请同学们想办法自己试一试。

(生利用材料再次体验)

师: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让声音立即停止的? 师:那为什么这样做,声音就会立即停止呢?

师:是啊,让物体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了。这也再一次证明了:声音确实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让学生想办法让物体发出的声音立即停止,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去体验:物体只要不振动了,声音也就停止了,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声音确实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揭开了声音产生的秘密。其它的问题,在今后的时间里老师很愿意跟同学们继续研究。好,下面请同学们放下手中的东西,放松心情,让我们随着优美的歌声,用心去体会物体振动发声带给我们的欢乐。

师:(师边播放音乐《小白船》边深情地说)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让我们在轻松优美的音乐声中,轻轻地站起来,和全体参加会议的老师说一声“再见”。

[本课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开始,最后又在音乐中结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离不开声音,处处有声音,让学生带着美好的回忆离开会场。]

[课后反思] 《声音的产生》这节课从试讲到正式举行公开课,讲了好几遍,在几次讲课中,每次都会出现不同的情况,有些情况是让人兴奋的,让人激动不已的,但有些情况,给我的启发很大,对我今后的教学敲响了警钟,其中以下几点,对我教育颇深。

课前活动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随着优美的歌声,边尽情的欣赏边欢快地拍手、跺脚、打肩膀,气氛异常活跃,师生情绪都非常高涨,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学习状态,就连听课的老师都被感染了。所以我的心情特别好,师生之间在异常融洽的氛围中探究交流。课堂上在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大环节时,我先让学生想办法让桌上的物体发出声音,但并不是单纯地让物体发出声音,因此,我重点提醒学生:在让桌上物体发出声音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这是关键之所在。开始备课时,我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只是期望学生能答出“物体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就行。结果学生的发现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越多,不就越说明他的探究活动越成功吗?学生要不是实实在在地、真真切切地投入到了探究活动中,他能有那么多的发现吗?能说出那么多让老师都想不到的发现吗?探究实验的目的,不就是让学生在过程中有所发现,并且越多越好吗? 在引导学生充分探究体验了“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之后,我认为结论的得出已是非常简单,便很自信地说:“通过刚才大量的事实,我们发现,物体在发出声音的时候,它本身都会振动,那这就说明:声音其实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老师的回答非常精彩,只可惜是老师说的。而不是学生自己动脑得出来的,更不是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答出来的。

上一篇:参加读书会心得体会及收获有感下一篇:英买力镇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