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同角三角函数公式总结

2024-10-27

初中数学同角三角函数公式总结(共9篇)

1.初中数学同角三角函数公式总结 篇一

倍角公式

sin(2α)=2sinα・cosα=2/(tanα+cotα)

cos(2α)=(cosα)^2-(sinα)^2=2(cosα)^2-1=1-2(sinα)^2

tan(2α)=2tanα/(1-tanα)

cot(2α)=(cotα-1)/(2cotα)

sec(2α)=secα/(1-tanα)

csc(2α)=1/2*secα・cscα

因此函数的公式知识不仅希望大家记忆了,更重要的是可以灵活的运用。

[初中数学三角函数倍角公式]

2.中考数学函数公式总结 篇二

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内公切线长=d-(R-r)外公切线长=d-(R+r)

①两圆外离dR+r②两圆外切d=R+r③两圆相交R-rr)④两圆内切d=R-r(Rr)⑤两圆内含dr)

定理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定理把圆分成n(n3):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定理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因式分解公式:

公式:a^3+b^3+c^3-3abc=(a+b+c)(a^2+b^2+c^2-ab-bc-ca)

平方差公式:a平方-b平方=(a+b)(a-b)

完全平方和公式:(a+b)平方=a平方+2ab+b平方

完全平方差公式:(a-b)平方=a平方-2ab+b平方

两根式:ax^2+bx+c=a[x-(-b+(b^2-4ac))/2a][x-(-b-(b^2-4ac))/2a]两根式

立方和公式:a^3+b^3=(a+b)(a^2-ab+b^2)

立方差公式:a^3-b^3=(a-b)(a^2+ab+b^2)

完全立方公式:a^33a^2b+3ab^2b^3=(ab)^3.

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146内公切线长=d-(R-r)外公切线长=d-(R+r)

一元二次方程公式与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ab

|a-b||a|-|b|-|a||a|

等差数列公式: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1*2+2*3+3*4+4*5+5*6+6*7++n(n+1)=n(n+1)(n+2)/3中考数学公式总结

两角和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sin(A/2)=-((1-cosA)/2)

cos(A/2)=((1+cosA)/2)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ctgA+ctgBsin(A+B)/sinAsinB

3.初中数学同角三角函数公式总结 篇三

本关系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

4一,教学目标

1.通过三角函数的定义导出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并能运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进行三角函数的化简与证明.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应用:(1)求值(知一求二);(2)化简三角函数式;(3)证明三角恒等式.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明了如何进行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三角恒等式的证明.3.通过同角三角函数关系的应用使学生养成探究、分析的习惯,提高三角恒等变形的能力,树立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课本的三个公式的推导及应用.教学难点:课本的三个公式的推导及应用.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先请学生回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然后引导学生先计算后观察以下各题的结果,并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猜想,教师点拨学生能否用定义给予证明,由此展开新课.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sin60sin135

(1)sin90°+cos90°;(2)sin30°+cos30°;(3);(4).cos60cos135222

2新知探究提出问题

问题一:

在以下两个等式中的角是否都可以是任意角?若不能,角α应受什么影响?

sin2α+cos2α=1(等式1).sina=tanα(等式2).α≠kπ+,k∈Z cosa2

应用示例

例1 已知sinα=4,并且α是第二象限的角,求cosα,tanα的值.5

例2 已知cosα=8

17,求sinα,tanα的值.变式训练

已知cosα≠0,用cosα表示sinα、tanα.例3 求证:cosx

1sinx1sinx

cos.例4 化简-sin2440.变式训练

化简:-2sin40cos40

课堂小结

4.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教学设计 篇四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海实验高级中学 蓝美健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已知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中的一个,根据同角关系式,求其余两个三角函数值2、3、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化简三角函数式 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证明三角恒等式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的推导,培养学生的探究研究能力。

2、运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求解三角函数值,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熟练运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巧化和证明三角恒等式,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

(三)德育目标

通过求解、化简与证明,使学生提高三角恒等变形的能力,树立化归的思想方法,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规律,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

教学重点:求解各三角函数值,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三角恒等式的证明

教学难点:求解各三角函数值时,正负符号的选取,三角函数式的巧化,三角恒等式的证明 教学方法:问题法,学生自主探索完成。

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探索出同角三角函数的两个基本关系式: sin2xcos2x1;sinxtanx,并进行初步cosx的应用.由于该节内容比较容易,所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的探索以及习题的解决,甚至是一题多解都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完成,即由学生自己把要学的知识发掘出来,并用以解决新的问题。必要时,教师可以强调以下几点:(1)“同角”是前提.(2)关系式的适用条件.(3)化简题的常用方法.(4)怎样优化解题过程.教学设计

一、问题情境

教师出示问题:上一节内容,我们学习了任意角α的三个三角函数及正弦线、余弦线和正切线,你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你能得出它们之间的直接关系吗?

二、建立模型

1.引导学生写出任意角α的六个三角函数,并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角α的终边上任取一点P(x,y),它与原点的距离是r(r>0),如

图1:则角α的三个三角函数值是

sinyxy;cos;tan。rrx2.推导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探究:由勾股定理知x2y2r2,即x2y2r2sincos21;

r2r22 2 ysinytanr

cosxxr从而获取下述基本关系:(1)平方关系: sin2cos21(2)商数关系: tany x3.探究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的适用条件 问题1:sin2cos21成立吗?

问题2:在商数关系tan中,是任意角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在模型中找反例,学生很容易举出,例如450,300,则

sin2cos2(2235)()21,问题1不成立。在问题2中,x224yx不能为0,则模型中,p点不能在y轴上,故k,kz。2自然界的万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也许每天都会有新的发现。刚才我们发现了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那么这些关系式能用于解决哪些问题呢?

三、同角三角函数的运用

同角三角函数的依据就那么两条公式,但公式的运用就非常丰富多彩,所以,我们要通过做一道题就会做同一类型的题,学会对问题的反思。通过改变题目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性地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获取和构造数学,而不是机械地去复述数学。

例1:已知sin,且是第二象限角,求角α的余弦值和正切值。

122233解:由sincos1求得cos2,则cos。又是第42二象限角,所以,cossin33,tan.cos3234有部分学生在“cos2,则cos3”中很容易直接开方,2忽略了负数的情况。在求值过程中,若能避免直接开方的应尽量避免。这问题是基本关系的简单运用,可让学生独立去完成并在黑板板书,以便规范解题步骤,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题后反思。

反思1:若没有条件“是第二象限角”,怎么做?这时候就要对分第一,二象限讨论了。

反思2:已知tan2,求角α的正弦值和余弦值。这时候,问题就没那么好解了。

由tansinn2cos。代入sin2cos21,得得,sicos5cos21,cos5525cos。若是第一象限角时,;sin555525,sin。55若是第三象限角时,cos由平方关系求值时,要涉及开方运算,自然存在符号的选取问题。如果题目没有具体指明α是第几象限角,一定要对α可能所处的象限,分类讨论。

例2:已知tan2,求

sincos。

sincos有了对上述反思2的认识后,学生逐渐对题目“已知tan2”产生了条件反射。学生不难得出以下两种解法:

解法1:已知tan2,tansinx2cosx,则

sin,得cossincos2coscos=3.sincos2coscos解法2:已知tan2,当为第一象限角图2,25sincos2555由三角形可得sin,,cossincos55255时,如

553;55同理当为第三象限角时,sincos3。

sincos引导学生思考,出了这两种解法还有更简便的解法吗?关于sin与cos的一次式之值的问题,能不能化成tan来解答?

sincossincostan1cos解法三:3.sincossincostan1cos问题提供的仅仅是一种情景,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

1sin2思考。若问题改成如下,反思1:2;反思2:

sincos2sin22sincos;反思3:sin22sincos+1 这时候,化归思想就显得特别重要。反思(1)中,学生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式子化成与tan有关,分子分母同除cos?那分式的122怎么办?联想到刚学过的sincos1,他们得出

(sin2cos2)sin221sin22tan21cos3.==sin2cos2sin2cos2tan21cos2反思(2)中,学生第一反应是“怎么样子和前几道小题的不对?” 分母怎么凑出来?分母是什么?学生又马上想到把1化成22sincos,sin22sincos2sin22sincos2cossin2sincos= 222sincossincos2cos2tan22tan8.反思(3)中,学生条件反射,又会把1化成=

5tan21sin2cos2,然后根据反思(2)的做法解答,但实际上,这个1并不需要化归,813sin22sincos+1=1.这时候,我们又得到反思(4)

55sin22sincos+2010,解法如反思(3)。

对于这种关于sin和cos的一次或两次(齐次)式的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一定是关于sin和cos的齐次式,或能化成齐次式的三角函数;(2)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是利用cos0,可用cosn(nN)去除原式分子、分母的各项,将原式先化成tan的表达式,再整体带入求值。例3:求证:cos1sin

1sincoscos21sin21sin证法1:左边==右边。证毕 cos(1sin)cos(1sin)cos对于三角恒等式的证明题,要细心观察等式两边的差异,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使证明简便。引导学生寻找更多的证明方法。例如从右边能证到左边吗? 证法

2:

边 6(1sin)(1sin)1sin2cos2cos==左边。证毕 cos(1sin)cos(1sin)cos(1sin)1sin

证明题除了从左边证明到右边,或从右边证明到左边外,还有其他的证明方法吗?观察证明题的两边,十字相乘法后,式子旨在证但这是个恒等式。于是我们发现另一种证明cos2(1sin)(1sin),方法。

证法3:sin2cos21,cos21sin2(1sin)(1sin)

cos1sin证毕

1sincos

四、作业布置

1.已知sin(),求sin2tan。

21tansin22cos2()1,求 2.已知。22tan1sin133.已知3sin5cos5,求tan。

2cos3sin4.证明:2(1sin)(1cos)(1sincos)2

5.初中数学同角三角函数公式总结 篇五

(1)、角度的拓广(锐角与任意角);

(2)、研究的载体(锐角在直角三角形中,任意角在直角坐标系中);

(3)、揭示程度(直到高中才旗帜鲜明点出,初中为何忍而不发?!);

(4)、知识的前后相互兼容。

2、本课思维线索:

三个问题:(1)、有哪些?(2)、注意啥?(3)有何用?

3、两个式子的作用:

(1)、求值:

sinɑ、cosɑ、tanɑ三者知一推二!

(2)、求证:

证明三角恒等式:①从左往右证;②从右往左证;③左右往中间证;④论证等价恒等式,教学反思《“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反思》

(3)、求简:

化简较为复杂的三角式。

4、技巧方法:

(1)、平方关系===“1”的妙用;

(2)、商数关系===弦切互化;

(3)、求值注意===三定分析法:

①定位分析(象限角or轴线角);

②定性分析(正负性);

③定量分析(绝对值)。

(4)、整体运算===平方法。

6.高三数学三角函数公式 篇六

sin =的对边 / 斜边

cos =的邻边 / 斜边

tan =的对边 / 的邻边

cot =的邻边 / 的对边

倍角公式

Sin2A=2SinA?CosA

Cos2A=CosA^2-SinA^2=1-2SinA^2=2CosA^2-1

tan2A=(2tanA)/(1-tanA^2)

(注:SinA^2 是sinA的平方 sin2(A) )

三倍角公式

sin3=4sinsin(/3+)sin(/3-)

cos3=4coscos(/3+)cos(/3-)

tan3a = tan a tan(/3+a) tan(/3-a)

三倍角公式推导

sin3a

=sin(2a+a)

=sin2acosa+cos2asina

辅助角公式

Asin+Bcos=(A^2+B^2)^(1/2)sin(+t),其中

sint=B/(A^2+B^2)^(1/2)

cost=A/(A^2+B^2)^(1/2)

tant=B/A

Asin+Bcos=(A^2+B^2)^(1/2)cos(-t),tant=A/B

降幂公式

sin^2=(1-cos(2))/2=versin(2)/2

cos^2()=(1+cos(2))/2=covers(2)/2

tan^2()=(1-cos(2))/(1+cos(2))

推导公式

tan+cot=2/sin2

tan-cot=-2cot2

1+cos2=2cos^2

1-cos2=2sin^2

1+sin=(sin/2+cos/2)^2

=2sina(1-sina)+(1-2sina)sina

=3sina-4sina

cos3a

=cos(2a+a)

=cos2acosa-sin2asina

=(2cosa-1)cosa-2(1-sina)cosa

=4cosa-3cosa

sin3a=3sina-4sina

=4sina(3/4-sina)

=4sina[(3/2)-sina]

=4sina(sin60-sina)

=4sina(sin60+sina)(sin60-sina)

=4sina*2sin[(60+a)/2]cos[(60-a)/2]*2sin[(60-a)/2]cos[(60-a)/2]

=4sinasin(60+a)sin(60-a)

cos3a=4cosa-3cosa

=4cosa(cosa-3/4)

=4cosa[cosa-(3/2)]

=4cosa(cosa-cos30)

=4cosa(cosa+cos30)(cosa-cos30)

=4cosa*2cos[(a+30)/2]cos[(a-30)/2]*{-2sin[(a+30)/2]sin[(a-30)/2]}

=-4cosasin(a+30)sin(a-30)

=-4cosasin[90-(60-a)]sin[-90+(60+a)]

=-4cosacos(60-a)[-cos(60+a)]

=4cosacos(60-a)cos(60+a)

上述两式相比可得

tan3a=tanatan(60-a)tan(60+a)

半角公式

tan(A/2)=(1-cosA)/sinA=sinA/(1+cosA);

cot(A/2)=sinA/(1-cosA)=(1+cosA)/sinA.

sin^2(a/2)=(1-cos(a))/2

cos^2(a/2)=(1+cos(a))/2

tan(a/2)=(1-cos(a))/sin(a)=sin(a)/(1+cos(a))

[www.xuexifangfa.com]

三角和

sin(++)=sincoscos+cossincos+coscossin-sinsinsin

cos(++)=coscoscos-cossinsin-sincossin-sinsincos

tan(++)=(tan+tan+tan-tantantan)/(1-tantan-tantan-tantan)

两角和差

cos(+)=coscos-sinsin

cos(-)=coscos+sinsin

sin()=sincoscossin

tan(+)=(tan+tan)/(1-tantan)

tan(-)=(tan-tan)/(1+tantan)

和差化积

sin+sin = 2 sin[(+)/2] cos[(-)/2]

sin-sin = 2 cos[(+)/2] sin[(-)/2]

cos+cos = 2 cos[(+)/2] cos[(-)/2]

cos-cos = -2 sin[(+)/2] sin[(-)/2]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

积化和差

sinsin = [cos(-)-cos(+)] /2

coscos = [cos(+)+cos(-)]/2

sincos = [sin(+)+sin(-)]/2

cossin = [sin(+)-sin(-)]/2

诱导公式

sin(-) = -sin

cos(-) = cos

tan (a)=-tan

sin(/2-) = cos

cos(/2-) = sin

sin(/2+) = cos

cos(/2+) = -sin

sin() = sin

cos() = -cos

sin() = -sin

cos() = -cos

tanA= sinA/cosA

tan(/2+)=-cot

tan(/2-)=cot

tan()=-tan

tan()=tan

万能公式

sin=2tan(/2)/[1+tan^(/2)]

cos=[1-tan^(/2)]/1+tan^(/2)]

tan=2tan(/2)/[1-tan^(/2)]

其它公式

(1)(sin)^2+(cos)^2=1

(2)1+(tan)^2=(sec)^2

(3)1+(cot)^2=(csc)^2

证明下面两式,只需将一式,左右同除(sin)^2,第二个除(cos)^2即可

(4)对于任意非直角三角形,总有

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证:

A+B=-C

tan(A+B)=tan(-C)

(tanA+tanB)/(1-tanAtanB)=(tan-tanC)/(1+tantanC)

整理可得

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得证

同样可以得证,当x+y+z=nZ)时,该关系式也成立

由tanA+tanB+tanC=tanAtanBtanC可得出以下结论

(5)cotAcotB+cotAcotC+cotBcotC=1

(6)cot(A/2)+cot(B/2)+cot(C/2)=cot(A/2)cot(B/2)cot(C/2)

(7)(cosA)^2+(cosB)^2+(cosC)^2=1-2cosAcosBcosC

(8)(sinA)^2+(sinB)^2+(sinC)^2=2+2cosAcosBcosC

(9)sin+sin(+2/n)+sin(+2*2/n)+sin(+2*3/n)++sin[+2*(n-1)/n]=0

cos+cos(+2/n)+cos(+2*2/n)+cos(+2*3/n)++cos[+2*(n-1)/n]=0 以及

sin^2()+sin^2(-2/3)+sin^2(+2/3)=3/2

tanAtanBtan(A+B)+tanA+tanB-tan(A+B)=0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数学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7.反三角函数数学公式 篇七

arccos(-x)=-arccosx

arctan(-x)=-arctanx

arccot(-x)=-arccotx

arcsinx+arccosx=/2=arctanx+arccotx

sin(arcsinx)=x=cos(arccosx)=tan(arctanx)=cot(arccotx)

当x[/2,/2]时,有arcsin(sinx)=x

当x[0,],arccos(cosx)=x

x(/2,/2),arctan(tanx)=x

x(0,),arccot(cotx)=x

x〉0,arctanx=/2-arctan1/x,arccotx类似

8.高中数学反三角函数的公式小结 篇八

反三角函数主要是三个:

y=arcsin(x),定义域[-1,1],值域[-π/2,π/2]图象用红色线条;

y=arccos(x),定义域[-1,1],值域[0,π],图象用蓝色线条;

y=arctan(x),定义域(-∞,+∞),值域(-π/2,π/2),图象用绿色线条;

sin(arcsin x)=x,定义域[-1,1],值域 [-1,1] arcsin(-x)=-arcsinx 其他公式:

三角函数其他公式

arcsin(-x)=-arcsinx

arccos(-x)=π-arccosx

arctan(-x)=-arctanx

arccot(-x)=π-arccotx

arcsinx+arccosx=π/2=arctanx+arccotx

sin(arcsinx)=x=cos(arccosx)=tan(arctanx)=cot(arccotx)

当x∈[—π/2,π/2]时,有arcsin(sinx)=x

当x∈[0,π],arccos(cosx)=x

x∈(—π/2,π/2),arctan(tanx)=x

x∈(0,π),arccot(cotx)=x

x〉0,arctanx=π/2-arctan1/x,arccotx类似

9.初中数学同角三角函数公式总结 篇九

1、sin2 cos2=1; 例1

2、tan= 变式1

公式变形: 例3

, 变式2

, 变式3 三:总结

五、教学反思:

上一篇:八年级地理(中图版)上学期工作总结下一篇:我的新打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