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学什么(通用8篇)
1.上大学学什么 篇一
大学生学什么软件好?学什么软件有前途?
现在大学里面各专业涉及到的软件多种多样,在校大学生学什么软件好?学什么软件有前途?
三维技术作为现今社会上的一门热门技术,在现在社会上应用很广泛。3dmax和maya软件都是一款三维应用类软件。但是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Maya是目前世界上最为优秀的一款三维动画的制作软件之一,是相当高见而且复杂的三维电脑动画软件,被广泛应用于电影、电视、广告、电脑游戏和电视游戏等的数位特效创作。曾获奥斯卡科学技术贡献奖等殊荣。
3dmax基于PC系统的三维动画渲染和制作软件,首选开始运用在电脑游戏中的动画制作,后更进一步开始参与影视片的特效制作。在国内都习惯用在建筑表现方面,当然他的动画方面也很出色的。一般在国内大都喜欢学习他,主要原因是使用人数多,领域多,教材资料多等因素,所以想接触三维领域的朋友都从他学起。
当你深入使用maya之后,感觉到他的功能种类以及功能使用的细腻性方面要优越与3dmax。如果你要做景观设计,那推荐你使用3dmax,其工作效率高,效果要求没有影视方面那样严格和苛刻,自然而然要做影视方面首选就是maya啦!所以在校大学生学这两款软件都是很有前途的。
2.上大学学什么 篇二
大学教师绩效评价制度的合理化、科学化建设,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制度资本的投资和积累,成本和难度远大于金融资本。理性和智慧的做法是借鉴他人经验,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自己的制度价值。在当今世界上,哈佛大学教师的绩效可谓卓然不群,370多年来的绩效管理实践一定有可借鉴之处。
有鉴于此,不久前笔者与博士研究生通过电子邮件采访了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戴维·埃尔伍德(David T.Ellwood)、前任院长约瑟夫·奈(Joseph Nye)、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安东尼·塞齐(Anthony Saich)、原哈佛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阿兰·阿特舒勒(Alan Altshuler)等多位教授、讲席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调查了解到的信息,与之前我们的设想大相径庭。
在哈佛大学,年度绩效考核的重点不是教学科研人员而是行政后勤人员。大学作为非营利组织,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存在与发展的目的都在于创造“公共价值(public value)”。实现目的的途径有三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无论通过哪一条途径,活动主导者和绩效决定者都是教师——教学科研人员。既然大学的绩效取决于教师的绩效,大学绩效管理的重点就应该是对教师绩效的管理。然而,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绩效管理实践,却反我们的思维逻辑而行之,考评的重点是行政后勤人员而非教学科研人员。根据《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2008-2009年度年鉴》统计,全院共有教学科研人员131人,行政后勤人员498名。针对近500名行政后勤人员的绩效考核每年进行,一般从6月份开始到9月底结束,历时三个月。考评过程严格、规范、科学,充满技术性和艺术性。
哈佛大学对教学科研人员绩效的管理,采取柔性、宽松机制, 没有定期的量化考核。据介绍,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以及其他学院, 对教学科研人员的绩效, 没有年度、量化、正式、刚性的考评制度。对教师绩效的管理, 采取一种借助“无形之手”推动力的柔性、宽松机制。“无形之手”推动力, 源于聘任竞争力、教学评价压力和对学术声望的追求。
聘任竞争是哈佛大学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绩效管理的决定性事件就发生在这个环节。阿兰·阿特舒勒指出:“哈佛大学的教师绩效管理模式,主要是在聘任的时候(经常是在聘任高级教授职位时)和晋升的时候发挥作用。”主流的观点,获得聘任的教师都很优秀,具备十足的发展动力,不需要用官僚化的绩效评价来保持他们的生产能力。
肯尼迪政府学院对教师有教学要求。据安东尼·塞齐介绍,学院一般期望一位教师讲授三门课程,“第一门课程由学院根据需要决定,第二门课程由教师自己决定,第三门课程则需要讨论决定”。所开设的每门课程,在教学结束时要接受学生评价。学生评价结果内部公开,供学生选课时参考。有一条规定:课程总评成绩达到4.5分以上(5分制),“院长请吃饭”。尽管对教学绩效的管理手段温和,但大多数教师均感到有压力。
学术声望是教师的无形资产和价值体现。追求在世界第一名校哈佛大学的任教机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扩大在学术界的影响力,是大多数教师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
聘任竞争力、教学评价压力和对学术声望的追求,形成无形的力量,推动教学科研人员不断追求卓越绩效。正因为“无形之手”推动力的存在,使绩效管理失去了刚性、严格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代之以柔性、宽松机制。学院每一位教师,每学年需要向院长提交一份年度工作计划(annual plan),但行政管理人员并不干预教师在研究什么。学术院长不可以告诉教师他们应该研究什么,或者告诉他们参加什么特定的研究项目。对科研,只有鼓励没有要求;让每一位教师在工作中充分享受自由权利。
哈佛大学的实践,对于建立和完善绩效考评制度的中国大学管理者,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评价绩效的目的,不在于“评价”本身,而在于对“绩效”的促进。不利于促进和提高绩效的评价,不仅是没有意义的,而且是有害的。,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归纳哈佛大学的绩效管理实践,可以得到五点启示。
第一,绩效管理是战略管理的基础工作与必要条件。大学组织,像其他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一样,为追求确定的战略使命而存在,在实现战略目标的实践中得到发展。绩效管理是对战略管理实践工作情况的测度与评价。肯尼迪学院的绩效管理实践表明,基于学院的战略使命,建立学院各个部门和所有职员的战略目标体系,定期对部门和职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对于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肯尼迪政府学院自2004年接受波士顿咨询集团公司 (BCG) 管理咨询之后,战略管理的强度显著升级。学院网站主页改版强力传递组织的价值目标信息,学院使命表述的语气发生“柔性”的、更易于为公众认同和接受的变化,绩效管理文件公开化。由此说明,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高等教育组织的管理,必须上升到战略管理高度。战略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良好的绩效。加强绩效管理工作,是达到战略管理要求的基础工作与必要条件。
第二,绩效管理必须尊重绩效的形成规律与效率特征。肯尼迪政府学院绩效管理实践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尊重绩效形成的规律和获得工作效率的特征。行政后勤人员的工作,目标明确、任务确定、职责清楚,具有日常性、常规化和短期限性质。定期评估行政后勤人员的工作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保持和改进个人、部门以及整个学院的运行效率,更好、更快地促进学院实现战略目标的进程。教学科研人员工作的性质有所不同,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灵活性;工作任务,只有基本要求,没有最大限额;工作的质量,弹性范围大,监督检查不易;工作成果的价值,在短期内难于确定和衡量;工作的效率,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工作者个人的主观因素——“尊重、自由、从容、和谐”的工作环境成为保持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肯尼迪政府学院在绩效管理实践中,充分考虑了教学科研人员工作的性质,采取了只在“入门”和“升级”才进行考核的政策。而且,考核一旦通过,则给予充分的信任和自由,任由教师在自我发挥和团队合作中展示才华和潜力。
第三,沟通管理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与主要目的。肯尼迪学院在行政后勤人员的绩效管理实践中,高度重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沟通。在长达三个多月的年度考核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安排和实施好讨论会——绩效考评者和被考评者之间进行的沟通活动。强调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沟通达成共识,让雇员明确努力方向、弥补工作不足、增强发展动力、提高战略绩效。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有符合自己利益的职业发展目标,个人目标往往与组织使命和战略目标之间存在差距。管理沟通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反复和深入的交流,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雇员之间达成共识,促进个人的努力方向趋近组织目标,激励个人在实现组织绩效中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第四,绩效管理制度应该具备激励性和稳定性。绩效管理工作需要制度化。制度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形成对于部门和个人的激励效应。绩效评价要定位于帮助、校正、促进和激励各部门和全体人员如何更好地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如果在考核中引发不满、产生冲突,则会严重挫伤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员工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构成组织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运用权主体的唯一性,即只有承载着知识和技能的主体本人,才能够决定以什么样的有效方式和努力程度在生产中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良好的绩效管理制度,应该具备对于人力资本承载主体个人和团队产生激励的机制。否则,有可能事与愿违,在绩效管理中损失绩效。肯尼迪学院的实践还带给我们启示,即稳定绩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稳定的制度,有利于组织成员和部门制订较长期限的行动计划,有助于组织成员和部门对自己行为的收益与成本做出确定的预期。
3.追问大学学什么 篇三
正确的专业意识
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第一章——“北大不教的东西”。因为我在国内读过两所大学,在美国读过一所大学,虽然和薛先生念的学校不同以及时间上有些差别,但是经历和感受上却有很多的相似。虽然标题是“北大不教的东西”,实际上却是说的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我以为,薛先生以此为标题,一是照应书名,再者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一点也可以说是薛先生的一个特长。如果薛先生做广告商,会非常成功。那么,北大不教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从薛先生的书里,大概可以概括为:大学学什么,正确的专业意识,读和写,以及论辩。这些东西又是紧密围绕着“大学学什么”而联系在一起。
先说说专业意识,这大概是中国学生受害颇深的地方。薛先生对专业意识的论述很是精彩,文中个案对中国学生来说很有代表性。我当年也有这些狭隘的专业意识。而这些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环境造成的。我们都是受害者。“螺丝钉精神”就是要求“专”。毕业后分配工作,或者在工作市场上竞争,不同的专业,门庭的冷暖很明显,是很好的现实教育。专业就是敲门砖。没有人管什么通识教育,什么“全面发展的人”。我本科被安排到了教育系的教育管理专业。从钱钟书的《围城》里,我们就知道教育系是最受歧视的系。从系里必修课和必选课的安排来看,哪里是什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虽然教师们一再给我们讲:“我们必须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一九九四年我作为中师保送师大的“保送生”,选择专业的自由一丁点儿也没有,完全是被选择的。现在还好了,有了自己选择专业的诸多自由了。可是,多年来形成的思维方式,一下子不可能扭转过来。我的朋友的孩子上大学了,我把我的专业理念说给他们,感觉没有用。要是说某个人学历史专业,那么,这个人马上似乎就被人看低了,学历史的,有什么用?
我们看看薛先生通过一个审判律师的话对学历史的作用的精彩辩护:
我主要的工作是审阅法庭记录。公诉人、被告律师,乃至各种证人在法庭上讲的话都是被记录下来的。我在阅读中,要从各方的话的字里行间找破绽。大的破绽可以导致法庭推翻原判。你恐怕难以相信,我阅读的一半以上的案子有很大的破绽,都被推翻了。许多人从监狱中被我救了出来。这些人一般是穷人,自己没有钱雇律师,法庭给指定一个,有时案子审理得非常潦草,所以我的责任就非常重大。你看看,干这种事情,和你们历史学家有什么不同?你们不就是通过阅读档案,在字里行间挖掘前人没有看到的东西,甚至推翻前人根据同样的史料得出的结论吗?说到底,这还是批判性的阅读,是历史的基本训练。
他所言极是。我还必须补充的是,历史学家面对的文献,多是当时的人根据自己的目的对“事实”进行的叙述。因为目的不同,所叙述的“事实”也不同。对历史学家最大的一个挑战是,你所拥有的史料不过是过去的人为我所用讲的故事。除此以外,你往往没有或很少有其他的线索。历史学中的批判性阅读,特别要注意是谁在叙述,目的是什么,然后发现这种“叙述特权”掩盖了什么事实或是否压抑了其他人的叙述。举个例子,我们看中国的史料,讲到某王朝灭亡时,往往会碰到女人是祸水这类叙述和评论。其中评论一看就知道是史学家的个人意见。但他的叙述有时则显得很客观,特别是那些没有夹杂评论的叙述。没有批判性的阅读,你可能会简单地接受这些为既定事实。但是,当你意识到这些全是男人的叙述,特别是那些希望推脱责任的男人的叙述时,你就必须警惕。因为女人在这里没有叙述的权利,她们的声音被压制了,没有留下来。那么,你就必须细读现有叙述的字里行间,发现其中的破绽。这是分析史料的基本技巧。刚被奥巴马提名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拉美裔大法官的Sonia Sotomayor,上普林斯顿本科时学的就是历史专业。她大一时遇到了历史系的教授Nancy Weiss Malkiel,后者手把手教她怎么分析地阅读文献史料,使她的思维能力有脱胎换骨的跃进。这大概也是她日后能最终登上司法界顶峰的基石。她的故事,完全印证了上面那位哈佛法学院出身的律师的话,读史料的功夫和律师的基本训练非常一致。
这一段引用较长,因为不愿意破坏其连贯性和一体性,保持了文章原貌。我们的历史学教师们曾经有几位这么讲过,对能力或者知识的通性如此理解?我们的学生有几个有幸可以从大学教育里获得这样的对专业认识呢?
大学学什么?
大学学什么,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的,从另一个角度看,可以问“大学教什么?”郑也夫先生有一篇演讲稿,就是“大学教育教什么?”归纳为三个方面:读书、写论文和思考,理工科还要加上实验。薛先生对“大学学什么”提供的答案正与郑先生的答案相呼应。这两位智者都对“有用”和“无用”的东西做出了辩证的深刻的论述。很可能看似“无用”的东西有“大用”。
我很赞同薛先生的一个观点:“什么是大学生活的核心?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就是disputation(论辩)。这种‘论辩’,并不一定是公开的口头辩论,而更多的是在心灵中默然进行的是非辨析,是一种永无止境的精神努力。”可是论辩的前提是什么?那是独立自由的思想。没有独立自由的思想,结论都给限定了了,还奢谈什么“论辩”!?这个让人可以独立自由思想的环境,必须是容忍多样性的,至少要容忍多样性的观点。从长远的发展看,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哈佛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Chaney,二○○八年的博士论文是研究伊斯兰科技发展黄金时代的兴起和衰落的,论文的题目是《多样性、宽容和经济绩效》;副标题是“来自穆斯林和西班牙的经验”。这个论文很有说服力地论证了对(宗教)多样性的制度性宽容是多么重要,可以激起人们论辩,促使人们独立自由的追求真知,从而促进了科技的创新和经济的发展。正好,我还看到了一个社会学家对近代科学兴起的研究,就是胡弗二○○三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近代科学的兴起:伊斯兰、中国和西方》一书。胡弗这样总结中国近代科学的衰落原因:“中国科学的问题,根本上不是技术意义上的错误,而是中国统治者既不创造也不容忍独立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存在,而正是在这样的机构里,客观的学者们才能探索他们的真知灼见。”这两个研究相互印照,更加深了我对中国当代教育问题症结所在的看法。所以我认为,薛先生对浅层的高等教育问题的批判很是生动、让人很难不被打动。但是,薛先生没有更深一层次地揭示问题的症结所在:为什么“北大不教这些东西”。
其实,客观地说,薛先生也不是完全没有涉及到这一层次,第五章的第一节就是:“大学的责任在于塑造有思想的公民。”可是有着国子监传统,并加上了数十年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控制的大学,如何实现自己的“塑造有思想的公民”?薛先生在最后一章里,以回顾欧洲早期“大学的诞生”,直接追溯大学的自治思想的根源。因为把中国的大学和中世纪的欧洲大学相比,“论辩”精神都比不上,薛先生得出结论:我们的大学还不如中世纪。尽管薛先生有着这么多的对“塑造有思想的公民”的论述,还是没有直指问题的症结所在:缺乏对多样性的宽容,缺乏对独立自由思想者的宽容。这种缺乏的结果,只能是长期的落后。
在薛先生的书里,读和写是事业成功的关键。通过读和写和世界建立联系。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可是在缺乏独立自由思考的环境下,读和写都成问题。即使撇开独立自由思考的环境不论,在有限的独立思考下,读和写的问题基本上没有在高等教育中受到重视。我念书直到念硕士的时候,才有我的论文导师指出来我的文字问题,也是写作的问题,多次督促我打磨自己的文字功夫。那么多年那么多的老师,竟然没有一个指出来这个问题。通常是写了作业,老师收上去,只反馈一个分数,没有任何评语和建议,作业本身也不会发给学生。这样一个缺乏反馈的单向性的教学,在美国可以说从来没有遇到过。因此,国内的老师没有人关心学生的文字写作也可以理解了,有个分数反馈了就了解了,谁还管文字这样的“小事”。
批判性思维
在读和写的问题上,我们的高等教育,甚至整个教育界都很不重视,已经是一个大问题。而作为一个受过西学严格训练的学者,则应该自觉地注意自己的写作,要让自己的写作更富有理性分析的成分,更符合科学思维。从《北大批判》一书中,尤其是从中国大学的弱智化一章里,我读出了薛先生在论证观点的时候,有时候理性思维弱于感性思维,或者说是科学思维不够。比如,使用数据的时候对数据时间性和来源的把关,推断的时候考虑到前提假设是什么,可能的后果是什么。首先要有逻辑的内在一致;还要做到观点与资料的契合。田方萌先生专文对这一章的观点进行了批驳(参见田方萌:《农村考生该受配额制保护吗?》)。在此文中,田说:“薛涌是个勤奋著述的作家,却不是个咀嚼数据的学者。”比如,“关于农村学生占在校大学生的比例,据沈若愚先生查证,薛涌引用的数据源自十年前对北京高校的一次抽样调查,既不具有时效性,也不具有代表性”。我基本上赞同田先生的这一看法,同时我认为,薛先生不仅仅“不是个咀嚼数据的学者”,而且科学推断也不严谨。比如,薛在反驳田的这篇文章的时候(参见薛涌:《中国大学是否正在弱智化》),薛说:“田先生质疑说,我的智商理论是‘建立在一个未经检验的假设上——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拥有相同的智商分布。很遗憾,像各地居民的身高一样,智商在一国范围内的分布并不均匀。基于大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吸纳了全国范围的优秀人才,我们有理由猜测,城市人口的平均智商应当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高于农村人口’。很遗憾,他所谈的并不是我的智商理论,而是西方智商派学者的共识:智商在人口中的分布,并不以人的阶层、居住地等等外在因素为转移。”不知道大家看出来薛推断中的问题了吗?田说的是智商的地区分布,或者城乡分布,这个分布是不同的,因为理论上可以说智商高的人扎堆了。而薛说的是什么?是智商在足够大数量的人口中的分布,是模型的正态分布,这个分布是“并不以人的阶层、居住地等等外在因素为转移”,智商极高和极低的都是少数。这个模型不是说的地区分布。薛还说:“很遗憾,他所谈的并不是我的智商理论,而是西方智商派学者的共识。”不知道薛是否知道自己偷换了概念,还说是“西方智商学派的共识”。
为了进一步显示西方智商理论的分布“不以人的阶层、居住地等等外在因素为转移”,薛接着说:“这一结论,经过了许多心理学和统计学的验证,被《钟曲线》的作者归纳出来。即使是优生学的开山祖师之一Francis Galton在其名著《遗传的天才》一书中也指出,天才家族要几代人达到顶峰,然后在接下来几代衰落下去。”不知道薛是否知道,正是这个鼻祖加尔顿在自己的著作里认为,因为智商的可遗传性,白人贵族在智商上要优于其他人(参见Galton,F. (1865) Hereditary talent and character. Classics in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这不正是智商分布在社会阶层上的差别吗?
薛先生是著名的推崇西方文化的公共知识分子,对西方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更是赞赏有加,也因此才对比中美教育而对中国高等教育加以批判的。可是,让人费解的是,薛先生对西方的社会科学方法或者科学思维怎么就那么有偏见呢?小时候听戏,大家经常挂在嘴上一句话是:会听的听门道,不会听的看热闹。在美国学术界,学者们对阅读论文也有个大概的共识:会看的看方法,不会看的看结论。门外汉直奔结论,行家看重的是方法。重视方法,是科学思维的重要表现。就此问题在与薛先生的通信中,薛先生坦诚自己对社会科学方法和统计方法的偏见。
薛先生非常诚恳地谦虚地说自己之所以选择历史作为专业,是性情使然。然而,即使是历史学博士,在美国,尤其是耶鲁这样的常青藤大学,不可能不重视科学思维的一面。我们就拿薛先生很有偏见的统计方法为例子来看这种西方科学对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吧。如果没有基本的抽样、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基本知识,我们很可能对一些媒体或者机构提供的数据读不懂。那么,也无法提出批判性的观点。每种抽样方法和推断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只有了解了这些缺点和优点,才能够对提供到我们面前的统计结果有深刻的眼光。这个工具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事实。比如美国南部某州认为有种族歧视,因为黑人谋杀罪犯比白人判死刑的要多。而对黑人和白人判死刑的统计发现,统计学意义上并不存在种族歧视。这时候,加上一个控制变量,被谋杀者的种族身份,发现如果被谋杀的是白人,不管罪犯是白人还是黑人,都被判死刑;如果被谋杀者是黑人,则不一定被判死刑。这里就显示了种族歧视的存在。那么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就要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比如财富地位,白人富有,能够请得起律师。然后再验证。再举个例子,薛先生书里也提到的关于受大学教育与没有受大学教育的人的收入差别问题。我们会认为这种差别是是否接受了高等教育的结果,实际上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选择机制,那些很有创意,很有头脑,或者智商很高的学生,通过选拔,被选到了大学里。即使他们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这两群人的收入差异照样存在。这里就有一个统计选择偏差的问题。统计学训练可以帮助我们考虑到诸多这类问题。
我在明尼苏达大学做过数次社会统计学的助教,从初级到中级到高级。统计学在现代诸多学科中,包括历史学研究里也广泛地运用。明大本科生,初级社会统计学是必修课,这比中国的大学可好多了。我在国内读了社会学的研究生,也没有人家本科生的社会统计学的知识多,而且人家本科就学习了社会统计分析软件,我出国前一种统计软件也没有学习过,因为从来就没有机会接触。高级统计学则是社会学博士生的三大必修课之一(其他两门是理论和方法,而高级统计则是对量化方法的专门训练)。统计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事实,推断事物变量之间的关系。如果基本的量化原理和知识都不懂,自己的科学思维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肯定有一大缺陷。
所以,我不得不指出,薛先生在回答“大学学什么”的时候,丢掉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论辩要有硬件支持,这个硬件需要诸多的硬知识,来支持科学思维。因此,我对上面的“大学学什么”的问题要增加一个重要性不低于“论辩”的东西:毕业离开学校后不容易学习到的技能,比如数学、统计、计算机编程语言等。
当然,《北大批判》不是一本学术专著,大概可算是一本类似科普的大众读物,我们不能苛求。而且,任何书都不是完美的,要不学术就可以终结了,没有什么新拓展了。但是,对于以宣扬批判性思维来“批判北大”的这本书,而且是受过良好的西学教育的薛涌先生,我们面对其科学思维的缺乏,还是觉得比较遗憾。希望读者能够以批判性思维来阅读此书,大概这也是薛先生所希望的。同时我们也希望薛先生能够在写作即使是非“正襟危坐”的学术文章的时候,也能够体现出深厚的科学思维功力。
想说的话很多,但不是一篇小文可以承载的。评论就到这里。希望这是一篇真正的书评。如果读者读出的是书商炒作的味道,那只能是我本质上的庸俗。
二○一○年二月二十二日
4.大学学什么-演讲稿 篇四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晚上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我的大学,我做主。
时光荏苒,如白云过隙。转眼间我们就告别了懵懂的青春,来到了令人向往的,激情四溢的青年阶段,更是以自己的能力来到了大学,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大学生涯。有人说没有上过大学的人生是不完美的,大学生活是一生中最为留恋的。那么大学都是学些什么哪?我们究竟该怎样度过这宝贵的三年哪?
“大学”,顾名思义,大的校园,大的交际面,更多的是和高中不一样的模式。大学是迈入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可以说是一个小社会,在这里书本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更多的是对为人处事和人际交往的学习。
其实,大学所学并不只是储存在大脑记忆库里的书本知识、固定答案,更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包括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等。许多用人单位并不强求人才的专业对口,而更看重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所以我们接受的大学教育应更注重素质和技能的培养。我们在大学里要学的是良好的品性,正直、诚实的为人处世之道和过硬的专业知识、语言沟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做任何事情所需要的通用技能,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德才兼备。大学的专业学习,社团活动的参与不仅在积累丰富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训练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做好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所必须做到的。
大学是每个人塑造良好品性的关键时期,大学之学,不在于学什么专业,做过什么事,而在于我们是怎样去做的。因为专业的学科知识可能被遗忘、被折旧,大学的真正所学是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社会实践的参与、课外知识的涉猎获取一种思维方式、沟通与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并在这些能力的培养中培养良好的自我素质,这种能力和自我素质的塑造才是大学教育之后剩下的东西,这剩下的东西才是我们未来安身立命的真正资本!
目标是黎明前的启明星,是夜航时的灯塔,是提供无止境的奋斗动力,而行动计划则是提供达到结果的路径,有了这两个,剩下的就只是辛勤的努力、汗水和泪水了。要树立目标、提前准备,持之以恒。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那么我们最终会成为赢家。这个世界上所有成功的人都不一样,但是他们成功的方式都是一样的,都是坚信目标,树立理想,坚持到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目标有多高,决定了我们的成就有多高,也决定了付出有多少。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大学生活是美好的,应该珍惜的,莫让光阴虚度,悔恨方迟。
5.女孩大学学什么专业前景好 篇五
设计类专业包括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动画设计、服装设计等,主要就业方向就是广告公司或品牌公司当一名设计者或自己创立个人工作室,前景发现是很不错的!
设计类专业对女生的立体感及审美观要求比较高,它属于文理交叉性专业,有可能需要设计方案,当然如果你不想学这个专业,在大学时可以把它当做爱好,毕竟多一门技术就多一门就业机会!语言类专业
女生对语言有天然的优势,像很多翻译、外交都是女性,并且女生学习语言类专业是发挥特长,非常不错的,但花小妹要说的一点,报考语言类专业的女孩性格最好是活波开朗的`,喜欢安静的女孩不适合学习语言类专业,因为它需要多交流!
6.学人工智能大学选什么专业 篇六
一、机器人工程专业
这是一个近几年新兴的专业,该专业是一门在真实世界环境下将感知、决策计算和执行驱动组合在一起的应用交叉学科和技术。在大学里首次设立,是教育部重点扶持的专业之一,如今也已经成为了热门专业,该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具备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二、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该专业是在硬件基础上,给机器人赋予一个类似人的大脑,神经传导及信息处理系统,简单说来就是学习如何控制机器人。该学科的设立也是为了适应社会对从事智能化产品研发人员迫切需求的现状。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该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的、全面的掌握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人才。与人工智能学习也有交叉部分,而且该专业本科毕业后就业也是相对容易的.。
四、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
7.上大学学什么 篇七
一、倾听文本说了什么
《三个儿子》是根据俄国作家符·奥谢耶娃的作品《儿子们》改写的, 故事主要讲了三个儿子在看到自己的妈妈拎着沉甸甸的水桶时, 一个儿子翻跟头, 另一个儿子只知道唱歌, 而第三个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水桶。所以在一旁的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帮妈妈做事的儿子。这个故事成人可以阅读, 成人阅读后能马上理解。但这是一个写给孩子们的故事, 让孩子们在接触有趣的故事的过程中, 悟得要孝顺长辈的道理, 让孩子逐渐成长的心感受这份善良和美好。作者在创作这个故事的时候, 把阅读对象定为孩子, 所以故事是有趣而明白的, 语言是浅显而易懂的, 蕴含在文本中的道理也是清清楚楚的。孩子可以在直接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找到值得倾向的人物形象。文本的教化价值也就成了文本最主要的原生价值。
二、倾听文本里的什么
文本经由编者的改写而成为教材, 文本也就有了教材特性的约束。编者在思考为什么需要改?怎样改?为什么应该这样改?思考的原点在于能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于是改动后的教材文本就具有了教学价值。
原文的题目是“儿子们”, 教材文本则改为“三个儿子”。“儿子们”是一个群体, 这个群体有这个群体应该有的行为、道德等方面的规范。比如要承担为人子的义务和责任。符·奥谢耶娃在以“儿子们”为题的时候, 也主要以“儿子们”为倾述对象, 通过生动的故事告诉儿子们应该尊重并孝顺自己的父母。教材改为“三个儿子”, “三个儿子”是三个不同的生动的具体的个体, 于是他们有不同的行为, 而在行为的比较中, 编者和作者一起向读者 (学生和老师) 倾述“为人子, 方少时, 孝与亲, 所当执”, 即只有能理解、体贴、孝敬父母的儿子才是父母真正的儿子。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是对话文本的第一步。在研究文本题目为什么这样改动, 改动前后有什么异同的分析过程中, 学生获得的是解读题目的能力, 准确命题的能力, 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此教学点可谓牵一“点”而动全“文”, 当然教学对话的思维要求较高, 不是二年级的孩子可以拿来进行讨论的话题。
我们再站在整体的视野继续仔细解读教材。编者为什么以“三个儿子”为题, 似乎还另有深意。我们从孩子生命发展的独立性来考虑, 一个孩子“既聪明又有力气, 谁也比不过他”, 一个孩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 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还有一个“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健康的生命无论以哪一种姿态存在, 都是鲜活的和值得尊敬的, 就如牡丹和郁金香是不可比、不可替代的道理是一样的。每一个独特的生命体的存在都是需要去尊重的。尊重一个孩子的“既聪明又有力气”, 尊重又一个孩子的“唱起歌来好听极了”, 也尊重另一个孩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了以上的教材文本的意义建构, 教学对话的课堂生成解读也就不会出现偏颇, 如一味地指责“既聪明又有力气”不对, “唱起歌来好听极了”也不对, 只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能帮妈妈提水才是好的。
“三个儿子”是三个孩子, 是三个独特的生命个体, 他们的不同存在状态都是需要被尊重的。假如把孩子们挪移出课文情境, 让第一个孩子去参加举重比赛, 他一定会赢得掌声;让第二个孩子参加一个联欢活动, 他也肯定会是活动的焦点。教材文本把三个孩子的身份进行了特殊的处理, 他们是妈妈的孩子。把三个孩子生命特点放在了特殊的情境中, 妈妈在提水, 而且是特别需要帮助的时候, 这时候照顾和帮助母亲才是三个儿子最应该做的事。题目为“三个儿子”, 作者和编者共同想要告诉读者的一个意图应该是作为儿子应该在父母最需要照顾和帮助的时候, 为父母尽力分担。
我们再来看原文 (译文) 开头的叙述:“两个女人在井边打水。这时候又来了第三个女人。还有一位老头儿, 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休息。”从孩子的视野来改动教材, 把“女人”改为“妈妈”, 使“女人”的形象在孩子认识水平下更可触摸和理解;而“老爷爷”比之“老头儿”的称呼更有人情味和主观可亲近的意思, 与教材文本想要劝孩子向善的意图更为接近。原文说“两个女人在井边打水。这时候又来了第三个女人”, 教材文本改为“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 一位老爷爷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休息。”教材改动后的教学价值在哪里?笔者以为在于促进学生的言语能力的发展。把句子从文本背景中脱离开来, 句子分成了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 一部分是“一位老爷爷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休息”, 两部分的句子都符合简单陈述句的言说规范:谁在哪里干什么。由教材语言可进行直面学生生活的实践迁移运用, 让学生说说在具体的时间或情境中都发现了“谁在哪里干什么”, 这是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教材文本时需要有的适切的言语训练。
原文中人物的对话言说形式非常丰富, 使行文表达非常灵活。主要有以下三种:
伊伊说:“……” (一个女人对坐在旁边的老爷爷说:“我的儿子又灵活又有气力, 谁也制伏不了他。”)
“……”伊伊说。 (“你怎么不谈谈自己的儿子呢?”老爷爷问。)
“……”伊伊说, “……” (“他们到底在哪里?”老爷爷回答说, “我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而教材文本中人物对话有6处, 前5处都采用了提示语在前的言说形式, 只有最后一处运用了提示语在中间的言说形式。于是我们可以把读懂对话语言、分清言说内容和提示语、正确使用对话言说的标点符号作为又一处教学点。
教材文本中有四个“扌”旁的字, 分别是“打”、“拎”、“接”、“提”, 都表示人物的动作行为。“打”和“接”字的多义现象, “拎”和“提”字的同义现象, 也是语文教学对话的价值点。
讲不同的人物在同一时间的不同表现时, 教材文本这样说:“一个孩子翻着跟斗, 像车轮在转, 真好看!一个孩子唱着歌, 歌声真好听。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 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 提着走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迁移训练, 如在早自修时, 看到同学们不同的学习状态时, 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个同学坐在座位上, 大声地朗读着课文, 声音真好听!一个同学打开作业, 开始认真地检查起自己的家庭作业。一个同学托着腮沉思着, 仿佛是碰到了什么难题。课间休息看到同学们在操场上快乐玩耍的情景时, 我们可以这样说:一群同学在兴高采烈地跳橡皮筋, 一群同学在高兴地玩丢沙包的游戏, 另一群同学在举行一场激烈的乒乓球比赛。操场上真热闹!
当没有特殊的教学情境的时候, 教师走进教材文本与之对话, 对话的意义建构实在是可以无限的。
三、倾听二年级下册的教材时可以有什么
编者把符·奥谢耶娃的《儿子们》进行改写, 然后编入二年级下册的教材中, 作品的改动已经带有了具体的教学情境, 改写的依据是以二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起点的。
教材把文本安排在了第六单元, 与其他文本共同倾述一个主题:
从古到今, 有许多品质优秀的人。有的人十分谦虚, 有的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有的人孝敬父母, 关爱他人……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做一个品质优秀的好少年。
对话单元导读, 我们读懂了文本是以“劝诫孩子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为标准而形成的一个文本集合。怎样的人才算得上是一个“好少年”,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单元导读仅是举例而已。一个省略号告诉我们, 人的生命状态是多元的。所以本组教材, 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 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善良的品性对人的生命意义建构的重要价值。然而需要提醒的是这份思想或灵魂的浸润, 必须是具体的, 一是因为我们的课程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我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中主要应该是干“语文的活”, 教材的具体的教学情境是应该把“语文”的特性凸显出来的;二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二年级的学生, 他们还不到十岁, 他们的成长需要一些善良的美的积极的向上的因素, 但这些因素的接受必须通过具体“语文情境”去触摸。所以单元导读的思想不能是教材文本具体教学情境的唯一目标, 它只能是实现二年级第六单元具体语文教学情境过程中附着在语文教学情境中的思想。
在教材文本的助读系统中, 教材文本以小伙伴的身份向学生抛出了一个话题“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这是一个围绕文本的思想核心提出的一个问题, 是需要学生沉静下来读文本而后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老爷爷看见了三个孩子, 一个孩子“既聪明又有力气”, 一个孩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 另一个孩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但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说明孩子和儿子的身份是不一样的。当儿子看见了母亲提着重物而没有反应的时候, 他离儿子的身份相差太远, 所以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教材文本还有一个辅助系统———插图, 编者把三个儿子和三个妈妈分成了两组, 在近处的孩子提着水桶走在母亲的前面, 脸上写满了快乐, 紧跟在孩子后面的妈妈, 揉着酸痛的手腕, 温柔的眼睛看着自己的儿子, 脸上洋溢着满足, 在母亲的眼里孩子不需要有什么特别之处, 一个能走进母亲心里懂得母亲需要什么的孩子就是最优秀的孩子, 插图中走在前面的母子俩诠释着人性最温柔的一面。后面两个孩子表演很卖力, 但他们似乎没有看到母亲手中的沉甸甸的水桶, 在插图中表演着的孩子与提重物的母亲之间弥漫着的是陌生、冷漠, 没有了母子间的脉脉亲情的流淌, 难怪乎两个妈妈心里没了自信, 要向老爷爷证实“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
教材还编有一个练习系统, 课后安排四个练习。第一个练习是“我会认”, 第二个练习是“我会写”, 分别提出了识字、认字、写字的要求。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年段教学目标, 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学生在朗读中识字, 在理解中识字, 也在运用中识字。编者把识字要求分为两个级别, “我会认”是要求学生能在选文环境中或别的文本环境中认得字形, 读得字音, 模糊地理解字义 (不至于造成文本对话的障碍) ;“我会写”则不但要求能读、能理解, 还要求能在言语环境中正确地运用 (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 这是编者在教材文本中非常清楚而准确地告诉的应该而且必须教和学的内容。课后第三题安排了“分角色朗读课文, 再演一演”。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对话文本, 理解文本, 而后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再演一演”。这是学生对话文本后有所收获的综合反应:“分角色”是一个学习要求, 要求学生能分清文本叙述的两个板块, 一是“人物的对话内容”, 二是作者的叙述内容。角色朗读有其特殊的要求, 首先是思考读“什么角色”, 要想读好, 必须理解角色的思想、情感以及在特殊活动场景中的特殊心理情况等。比如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 谁也比不过他。”我们马上想到了生活中的妈妈。爱孩子, 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 似乎是所有的妈妈都拥有的心理。那么妈妈言说这个意思的时候心里一定是特别骄傲的, 脸上一定是特别得意的。“怎样读好”, 读正确和流利是基础要求, 读得有感情是高层次要求。“有感情”是一个复杂的要求, 是学生对文本的意义建构有了自己的感觉、看法、观点和思想, 综合运用各种声音表达技巧, 语调、语气、停顿、节奏、重音等的方法把无声的语言有声化。所以“练习三”是教材操作过程中应该实现的教学内容, 朗读、理解、表演也就成了教学内容生成的操作手段或途径。
“练习四”的安排是以言语运用为主要价值取向的, 根据教材文本的言语表达个性进行迁移训练。文本非常清楚而规范地示范着“不同人物在同一场景中的不同表现”的叙述方法, 如联系文本场景我们可以用这个示例说说三个妈妈的表现。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 谁也比不过他。”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 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另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或用言语唤醒学生的生活场景, 或用图景刺激学生的感官, 让学生用上“一个 (只) ……一个 (只) ……另一个 (只) ……”言语规格说说, 诸如游戏场景、比赛场景、学习场景、讨论场景等, 也就显得有趣而有成就感了。
四、确定有效教学内容
有了以上从文本到教材文本到具体情境中的教材的解读过程, 关于《三个儿子》教师应该“教什么”, 学生应该“学什么”心里也就有了谱。
识字、认字是基础教学内容, 以《三个儿子》为载体必须识得“既”“嗓”“拎”“桶”“晃”“甸”5个字;必须会写“拎”“桶”“停”“聪”“甸”“胳膊”“晃荡”9个生字。字、词的具体识字手段和过程, 以教学有效为原则, 可集中安排, 也可分散安排;可在师生对话中落实识记, 也可以在文本朗读理解中落实识字。
教学内容的重点为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组织的途径可以是读一读人物对话、想一想人物对话、演一演人物对话、评一评人物形象等, 在朗读、理解、感悟、思考的过程中结合言语的训练, 以训练促进朗读、理解、感悟、思考, 在训练中提高言语的表达能力。
8.美国学霸3学期上完大学 篇八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决心每个学期拿到30~40个学分,而其他学生平均只需12~15个学分。
显而易见,我必须合理安排时间才能实现目标。我开始阅读我所能找到的所有关于时间管理的资料,并学以致用。
最后,正好三个学期,我完成了目标:两个理科学士学位(计算机和数学)。
在最后一学期我完成了高级计算机和数学两门总共37学分的课程,我甚至拥有一份游戏程序员的全职工作(每周工作40小时),还是当地ACM学会(Association of Computing Machinery)的副主席。
我以3.9的GPA毕业,并且获得颁发给最优秀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别奖。
我的一个教授后来告诉我当他们知道我所做所为之后,选择奖项的候选人就变得很简单了。
下面就是我知道的时间管理的精华所在。
目标明确是关键
在我曾经训练过的一个跆拳道馆,墙上有一块巨大的标语:“你的目标是黑带!”我发现定义和实行一个明确目标的关键周期是90天,你可以作出重大的、可估量的改变。花点时间停下来,写写你希望接下来的90天你的生活是什么样。什么样的月收入?体重多少?朋友如何?事业如何?人际关系如何?你的网站会是什么样子?写详细。绝对明确的描述会给你全程计划提供一个边界。
灵活安排
知道你的目标与知道你达到目标的途径是完全不同的。一架典型的商用飞机90%的时间偏离航线,但它差不多总是能到达目的地,因为它知道往哪里飞并且随时修正方向。我们都听说过,据统计80%的新商业机构在头五年里倒闭,但一个更有趣的统计是几乎所有成功的商业机构的发展道路都与原定的计划不同。
在大学里我很清楚自己的最终目标——在三个学期里完成大学学业 ——但是我的计划随时随刻都在变化。每天我都会有新的作业,课程或者考试,我必须适应这些随时变化的情况。如果我试图为每个学期制定长期计划,那么不出一天计划就会失效了。
一时一事
我坚持非常基础的用纸笔记录要做的事,而并非某些精细的组织系统。我唯一的组织工具只是一个笔记薄,在上面我写下所有任务以及它们的完成期限。我并不为预先的安排和次序而担忧。我只需看一眼清单,选出适合空余时间的要事即可。一完成这个任务,就把它从列表里去掉。
如果我有一份10小时的学期报告要写,我会一次完成它而不是把它分成更小的任务。我通常在周末去做那些耗时的工作。在上午去图书馆做必要的查阅,然后回到宿舍开始写,直到最终的论文打印出来。如果需要休息我就休息。这与这个计划如何重要还有教授要求几周内完成它没有关系。一旦我开始,我就会坚持下去直到100%完成,就等着交作业了。
这个简单的习惯为我节约了大量时间。实际上,如果可能我会把某一特定主题的任务集中在一起,然后一次完成它们。所以我一次性连续做完我的数学作业。然后去做所有的编程作业。然后去做综合作业。这样,我使我的大脑处于数学思维、编程思维、写作思维还有艺术思维的状态,并且保持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单一的模式。
先开火再瞄准
准备-开火-瞄准,让人惊讶的是,它比通常的准备-瞄准-开火更有效。原因是你“开火”以后,你就有了第一手数据来调整自己的瞄准。大学里我做了很多我认为可以节约时间的疯狂尝试。我不停的阅读有关时间管理的资料并且加以应用,但我也有独创的办法。大部分我自己的办法彻底失败,但有些行得通。我乐于一次次的失败,以求在微小的机会下,我的偶然发现让我突飞猛进。
DO IT NOW!现在开始
我没时间去担心作业什么时候完成,我拿起一个就开始做。如果我需要写个报告,我就挑一个主题开始写。我觉得这是我从未觉得无从下笔的原因。无从下笔就是处于停滞状态思考该写什么。我写的每篇文章衍生出至少两个观点,所以我的观点列表与日俱增。我无法想象这些内容会用光。
无情地放弃
上大学的时候,我严格地筛选要做的每一件事情。我曾经拒绝参加一位教授安排的关于计算机科学研究的活动,因为那样的话会浪费我很多时间。那项研究大概需要10~20小时的工作时间,在如此长的时间里我将陷入繁杂的工作中,但却学不到任何我以前不知道的东西。而且那项研究仅占我课堂成绩的10%,就我以前的表现很优秀,不参加研究所导致的唯一结果就是学期成绩从A变为A-。我对教授说那是公平的并且会接受A-。我不想再去和他谈任何的特殊条件。所以那学期我的成绩是A-,但是由于更好地利用了那些10~20个小时,我给了自己A+。
确定并且弥补浪费掉的时间
在大学时,我发现沿着街道的一幢公寓要比我们宿舍距离图书馆近一点。所以我从宿舍搬出来并搬进了那幢沿街的公寓,这样,我每天都节省了一些步行或者骑车的时间。我原来的宿舍每个房间有三个人,而现在我拥有一个更小的,单人小型公寓房间。新的房间让我效率更高,比如说,我可以在学习的同时做晚饭,因为我的书桌和炉子之间只是几步而已。
捍卫你的时间
在学校,当我需要工作的时候,会把寝室的门锁上,这样的话,我的室友就明白在这段时间里不要来打扰我。然而,每个独立的寝室都是为住两个人(四人套房)设计的,为此我多付了钱而拥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寝室。有空的时候,我就打开门,有时候也和室友打打游戏。
我的最佳工作时间是一段很长、结束时间不定、且不想被打扰的时间。我经常规定工作的开始时间,但却没有规定具体完成的时间。无论什么时候我都尽可能长时间地工作,直到我觉得饿了。我可以连续工作六个小时不休息,直到几乎不能继续为止,而不会把一项工作分成好几个小的部分去做,因为那样的话,在工作的时候就有分心的危险。
完全投入
在一段时间里,除了做眼前的工作以外不要考虑其他任何事情。不要检查邮箱、泡论坛或者随便上网溜达。如果有这个念头,在工作的时候断开互联网连接。关掉电话或者拒接。开始前去趟厕所,同时确保在一段时间里不会觉得饿。在此期间根本不离开椅子,也不要和人说话。
如果需要休息就彻底的休息。假如你觉得自己需要恢复一下体力,那就不要边工作边休息。收邮件、上网都不是休息。当你休息的时候,闭眼,做深呼吸,听一些轻松的音乐或者出去走走,小睡二十分钟,或者吃点水果。一直休息到你觉得又可以努力工作。
多线工作
看电视的时候,在广告时段读计算机杂志。如果是男人,边刮胡子边读。我每天用电动剃须刀刮脸,会在这两三分钟里读点东西。这让我每周多看了两篇文章——一年就多出100篇。这个习惯很容易开始。只要拿起几本杂志,或者打印一些没时间去读的文章,把他们放在你的卧室里。出门的时候,顺手拿一本。如果要排队,比如在邮局或者商店,就可以拿出来读了。你会惊讶于在做这些不费脑子的事情的同时,学到了多少知识。
多线工作的想法似乎与之前建议的一时一事相矛盾。不过前面所谈的是高强度的工作,你必须尽全力集中所有的精神来做好它们。而这里的工作是指低强度的,能同时做其他事情的工作,比如排队、做饭、乘飞机或者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多线工作不能用在至关重要的任务上,否则会适得其反。
动手一试
人和人不尽相同,所以对你有效的方法可能对别人没效果。你可能上午工作效率高或者喜欢熬夜。当你想到一个提高效率的怪主意,先试试看效果怎么样。如果没尝试,不要轻易放弃任何想法。局部成功比全盘失败更普遍,所以每一次尝试对于时间管理实践来说都会有所帮助。就算正在进行的尝试愚蠢得很,不过它也会使你变得更高效。
保持激情
“enthusiasm”这个词来自希腊语的“entheos”,字面意思是“神在心中”。在大学里我不能失去我的激情,那样我会死掉。每天必须有意识的增强自己的积极性。
劳逸结合
我觉得如果你不能合理地安排生活,那么保持长期的动力、健康还有快乐就没那么容易。大学里我尽量在每周安排一天放松自己,做运动、参加聚会和社团、打游戏、打台球,在最后一学期甚至去拉斯维加斯旅游。
三个学期就读完大学这件事让我最后悔的,就是我没有女朋友。虽然我有很多好朋友(男女都有),我们每星期都在酒吧一起玩,但在忙忙碌碌之外,我确实没有时间去追女孩子。我记得有一次,一个女孩明显对我有兴趣。但我放弃了,因为我没时间以她想象的方式和她约会,她不可能成为我的女朋友。
如果让我重新开始,我相信花四到五个学期完成学业会更好,那样我也有时间找个女朋友。和别人分享生活的乐趣是美妙的。毕业以后我有了很多时间用来约会。几个月以后我找到女友,四年后我们完婚。她和我大学时就是校友,我们有不少共同的熟人,但那时候根本没见过面。
【上大学学什么】推荐阅读:
为什么上大学09-12
我什么要上大学08-15
学什么技术好就业07-20
高中英语学什么10-29
高中毕业学什么好11-07
中医学专业学什么08-25
读“向雷锋学什么”有感09-17
mba学什么讲座心得10-24
理科生学什么专业好08-13
学家装设计要什么要求10-03